原鄉重建─災民與政府的耐力賽

返鄉重建居民感嘆:大愛村落成時,馬總統表示,在慈濟需要協助時,國軍十五分鐘內趕到大愛園區幫忙鋪地磚,「比計程車還快」;相形之下,原鄉的避難屋卻連一個柱子都還沒立起來,真是情何以堪。

2/19桃源鄉因為連日降雨,包括勤和村以上四個村落,對外交通因便道函管遭沖走而斷絕,縣府出動了直升機,將亟需就醫的村民接下山,同時展開連日道路搶修,彷彿提早揭開了今年雨季到來時,所有可能發生場景的序幕。

災後已經半年,目前桃源鄉、那瑪夏鄉入住永久屋的居民總共約有二百六十餘戶,而據桃源鄉公所統計,桃源鄉八村就有4543人從風災中撤離,扣除較無安全疑慮的建山村、高中村、桃源村,仍有兩千餘人受災;換言之,比起入住永久屋者,返鄉重建者佔受災戶中至少過半數。

而到目前為止,山上的重建情形卻停滯不前,不但基本的道路建設、安全工程進度拖延,甚至最迫切的避難屋都沒有著落,更遑論產業重建等其他更長遠的部分。

由於汛期逼臨,避難屋的建造卻似乎遙遙無期,導致盡力原鄉重建的居民感到無奈及恐慌,不明白山下的大愛永久屋已經入住,何以山上的人卻沒有得到任何汛期降臨時,可供避難棲身的一磚一瓦?難道果真要實現縣長在1/11上山勘察時留下的「預言」─「汛期來時,你們會成為孤島。」

1月23日縣府要求留在營區的災民集體返鄉時,曾有災民擔憂,不知山上的醫療福利等是否都準備好了?為何倉促要大家立刻返鄉?當時縣府團隊信誓旦旦的承諾,已經全都安排好了,但是日前大雨造成桃源鄉路段,部分居民必須出動直昇機緊急後送時,縣長卻發表了如此反應:

「部分民眾觀念錯誤,以為只要交通中斷,政府就必須派直升機運送,但直升機出勤一趟油料動輒十萬元,不可能濫用公共資源,他建議部落民眾應儘量入住永久屋,否則就做好面對交通中斷的各項準備。」(資料來源:0223聯合報新聞)。

對照當日要居民返鄉時縣府團隊的信心滿滿,縣長此刻的發言,更坐實了大家認為縣府「只想把大家趕去住永久屋,不想協助原鄉重建」的心態。

5
1月9日縣府在營區針對那瑪夏鄉舉辦的返鄉說明會中,曾經表示「你們放心,政府不會說把你們弄回山上就不管你了」,並表示醫療教育等資源皆已到位,要大家放心返鄉(當日情形,請點選這裡閱讀)

避難屋,真的那麼難?

回鄉重建者在山上,積極尋找適合建造避難屋的土地;受災最重的寶山、勤和兩村,從十一月起,已經定下藤枝段38甲公有地、勤和平台、樂樂段可規劃為避難安置地點,並開始自力爭取政府勘地、NGO團體經費協助。

勤和重建會幹部表示,會要求山上的避難屋就是為了「給山林機會」,能觀察兩、三年再決定是否真的不宜居住必須撤離;另外,「總不能每次汛期來就出動直升機載我們。」有避難屋,就足以讓村民留在山上,度過颱風警報期間、或交通中斷的時段。

去年的11/19、11/25災民分別在高雄縣政府、行政院前舉行遊行,要求政府盡快有積極作為,為原鄉重建者啟動中繼安置。對於災民希望在原鄉適當地點有中繼屋甚至永久屋的呼聲,高雄縣長楊秋興當場親手寫下「地點經中央勘查安全,即同意」的承諾;意即,只要地點是安全的,縣府會立即協助其他的建設。

12/11勤和村已經得到消息,經營建署勘查勤和平台、樂樂段皆為「安全」;營建署謝副署長說,只要居民與縣府協調無誤,營建署就可以安排建造安置處所的協助工作,讓村民們都很期待。

然而縣府接下來的動作則是組成專家學者,一再上山勘察,提出平台有民生設施不足、聯外交通不便等疑慮;並且未主動提出協助村民解決這些問題。

到了今年二月,眼看四、五月汛期逼臨,勤和重建會得到縣府公文回覆。公文上說,目前避難屋並非主要的重建政策,居民可選擇申請杉林大愛園區永久屋,或到為於六龜鄉的天台山組合屋。居民表示:「這完全違反當初政府在特別條例中承諾的離災不離鄉原則。」

同樣因為遷居地被認為「腹地不夠容納全部戶數」而致使遷居被打回票的梅山口,一位居民清楚明白的點出了大家的疑問,「地不夠,政府就要出面幫忙徵收,有什麼問題,政府就要動用一切可以動的資源想辦法解決。現在政府就是沒有發揮它的力量嘛!」。

而在2/11,杉林大愛園區舉行圍爐慶祝永久屋居民「歡喜入住」,山上的原鄉重建者們再次來到園區前請命,要求盡快在汛期前為大家建置避難場所;得到的回應卻是,避難屋可以蓋,但必須由政府單位出面徵收土地,執掌管理;居民在平時不能使用,只有在汛期時可居住。讓勤和村民無法理解的是,平台的土地是村民私有的、經費是由居民自行找來的慈善團體贊助的,為何最後卻需由政府接收接管?

「沒有感受到政府單位任何善意的回應。」村民一句話,無奈總結了半年來大家竭力爭取原鄉避難屋的歷程。

image
慈濟大愛村落成時,返鄉居民也提出訴求,希望政府儘速實現原鄉避難措施的承諾。(攝影/鐘聖雄)

風險自理的原鄉重建

避難屋的申請沒有著落;道路的修復致今仍為簡易便道,導致連日降雨路就會斷絕;政府對於原鄉部落的補強工程態度也相當消極。寶山居民曾表示「鄉公所載了水泥上來,叫我們自己把裂縫填平,工人是來負責倒水泥的。」

而山上本來缺乏醫療措施,唯一可就近應急的就診處,是位於桃源村的衛生所,所能應付的也只是一般小病痛。風災後聯外道路脆弱不堪的情況下,山上從未添置任何配套的醫療設施、醫護站,導致需要洗腎、身體狀況不穩定的的病患,必須在路斷時動用直升機下山。

縣府傳出希望這些病患能在氣象預報會降雨時,就先撤離到平地的醫院。然而何時降雨、降雨量影響程度,是否是可以輕易被預測的呢?這次在冬日旱季期間連續兩日的降雨,村民也表示是往年少見的情況。

對於勤和降雨斷路所突顯出的道路與醫療問題,縣長卻只針對出動直升機一事回應:「直升機出勤一趟油料動輒十萬元……不可能濫用公共資源去配合民眾上班、就學。」,對避難屋的興建卻完全不置一詞。

留山居民為了想要原土原鄉重建,必須面對汛期將至,因部落未補強、道路將中斷卻沒有任何醫療等配套政策的生命安全問題,被迫陷入自擔風險的處境。勤和村民感嘆,重建特別條例的精神就是能讓大家留在山上觀察兩、三年,為什麼縣府對於現在的原鄉重建,不留絲毫空間?災後回到山上事事靠自己,努力至今,仍舊只換來縣長一句「部落民眾最好入住永久屋,否則就做好對外交通中斷的準備。」

image
山上的貧困災民,靠捕瘦弱的山老鼠加菜,令人鼻酸(攝影/munch)

浮動人心的流言耳語

考慮回鄉重建的人,由於政府政策反覆,又得不到任何避難措施的幫助,目前山上一片耳語流竄、人心惶惶。部落內盛傳:

「縣長說,不給中繼屋就是因為怕去永久屋的人會動搖。」

「鄉公所說,二月二十八日是申請永久屋的最後期限,再不快申請以後就申請不到了。」

「留在山上,政府說我們會變成孤島。」

不少希望留在原鄉重建、產業家業也都在山上的居民,因為政府的態度而萌生退志,考慮乾脆申請永久屋,再每日往返山上山下工作。

2月11日慈濟大愛村落成時,馬總統表示,在慈濟需要協助時,國軍十五分鐘內趕到大愛園區幫忙鋪地磚,「比計程車還快」;而目前大愛村第一期未全部住滿,第二期已經加緊動工;山上的居民不僅避難屋沒有一磚一瓦,還因為各種壓力、傳言致使人心惶惶,對未來茫然不安,一切只能自求多福。

兩相對比之下,令返鄉重建者趕到無奈。一位勤和婦女說:「我們不相信政府會真的這麼絕情不管我們。這好像是一場和政府的耐力賽。」

八八災後至今,已超過半年,這場重建的耐力賽,主角雙方竟是「政府」與「災民」的拔河,實在無奈。

image
2月11日大愛村落成時,寶山村民向總統請命,希望能協助原鄉重建(攝影/鐘聖雄)。

延伸閱讀:大愛落成系列 (3) 山下有大愛,山上自己來?

[夏耘田調] 走訪東勢3-3

寄接梨的故事,其實就是東勢產業具體而微的縮影。我們可以看到一項作物從研發到推廣成功,都深深鑲嵌在農民的生活慣習之中。不均質的農民彼此進行有機結合,從外界引入種苗之後,集體分頭嘗試,一方面可以降低研發成本…

編按:本文接續─

[夏耘田調] 走訪東勢 3-1, [夏耘田調] 走訪東勢3-2,請點選閱讀。

三、 產業變遷史

(一)前言:

在各大報章雜誌中,東勢以水果的故鄉聞名,近年來東勢鎮農會更以「吉利市」的品牌行銷,拉抬東勢的水果價位。水果山城,儼然就是東勢的代名詞。然而,這個深刻的形象卻不是一蹴可及的。事實上,東勢普遍種植水果的光景還不到一甲子,卻可以每年生產數十億的產值,使東勢成為台灣相對富裕的農業市鎮,這一切並不是理所當然的。

以下,我將敘述東勢產業變遷的過程,並談及當地人所稱天時(時局,主要指社會經濟)、地利(東勢優良的水果生產自然環境)、人和(集體討論的技術傳播)的三要素,是如何使東勢成為台灣的水果王國。

(二) 產業變遷:

要理解東勢現今的樣貌,我們必須回到歷史溯源。事實上,過往東勢仍然是以稻作生產為主的農業社會,其開發一如台灣其他地區是與原住民爭地的過程。本地的平埔族早已開始種植水稻,起初漢人來此是為了清廷對於製船木料的需求,砍伐大量樟樹隨著一步步的拓墾,漢人的足跡從河階慢慢進到山區,開始驅趕泰雅人。

砍伐樹林後的平地轉作水稻,慢慢形成能夠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一直穩定種植到民國五十五年為止;山區作物則隨著時代轉變,甚至反過來影響平地水稻的種植。

就歷史發展來說:清領時期,從橫山引進來自華南地帶的梨樹,並非碩大甜脆的溫帶水梨,而是小而帶酸的梨種,經濟效益不高,種植面積不大;日據時期,開始種植柑橘和香蕉,日本人甚至在東勢設置梅樹和柑橘的實驗林,不過都沒有達到經濟規模。事實上,因為光復以前台灣都是農業社會,水果缺乏高經濟價值,山區作物只是聊備一格,並沒有大規模開發成果園。直到國府來台之後,採取出口政策,大量輸出農產品換取外匯,東勢山林才漸漸成為滿佈果樹的樣貌。

台灣的五零年代是香蕉鼎盛時期,全台灣大量種植香蕉輸往日本,東勢也不例外。「金飯碗」事件之後,香蕉的生產區位轉向菲律賓,台灣香蕉無法輸出,因此六成以上轉作柑橘。柑橘在台灣的種植行之有年,幾乎各地都可出產,只是害怕病蟲害,因此產地在台灣不斷輪轉。輪到東勢之後,持續種植到六零年代,因為價格不佳轉作其他種類的水果;同時,平地的水稻,因為無法與開始機械化的南部平原競爭,利潤過低,也陸續轉作水果。

受惠於台灣經濟起飛,國民生活水平提升,水果漸漸從奢侈品變成民生必需品。七零年代至今,東勢得以徹底發揮自然環境的優勢,大量、多種類地種植水果,包括葡萄、桃子、梨子和柑橘。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種類的水果並不是傳輸帶似的排班直線生產,而是多頭並進地種植,甚至A作物還在生產時,就在其下種植B作物。多種類的種植,幫助東勢農民分散生產的風險,而能長期獲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稻作社會中,勞動力的交換採取交工形式,彼此之間無償互助;但轉型到水果為主之後,交工變成顧工,甚至有人長期受雇來管理果園。

基本上,不同的作物背後就是一套完全不同的生物知識,包括不同的生命週期以及病蟲害防治。一種新的作物,背後就是一整套新的知識。能在一甲子之內,大量而且彈性地生產出種類繁多的作物,不得不稱之為了不起的成就。這是東勢農民以田園為舞台所搬演出的精彩的集體創作,而在眾多作物中,最具代表性與傳奇性的水果,就是寄接梨了。

所謂寄接梨,就是借腹生子,把溫帶水梨嫁接在可以生長於亞熱帶的橫山梨上,由橫山梨提供養分,一改酸澀的口感,結出甜脆碩大的果梨。能夠在亞熱帶地區種植出溫帶水果,是件很稀奇、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寄接梨的價格是傳統橫山梨的十倍以上,帶給東勢農民豐厚的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技術革命能夠完成,甚至所有東勢作物能夠大量迅速轉作,都有賴於東勢農民的「集體討論」,而非來自官方的輔導或補助;是東勢農民的集體討論,帶領東勢農民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如前文所述,東勢種植梨樹的歷史悠久,國民所得提昇之後,更是大量種植,但是品質沒有提昇,使得價格下滑。於是,以張榕生、劉俊男為首的一批人,開始想要用同樣的母樹來產出不同品種的梨子。在民國六十二年,群體活動仍需要報備的戒嚴年代,他們組織了果樹研究班,經過集體多番嘗試,在無私、公開、分享的精神下,成功研發出寄接梨的技術。

其中的秘密在於,無論是研究班開會的正式場合,或著祭拜伯公、吃喜酒等非正式場合,甚至每一次的見面聊天,都是資訊、技術情報交流的時機,讓他們可以迅速彈性轉種作物,短時間大量生產。事實上,研究班的農民並不是所有人都是專業農,例如,張榕生曾是小學老師、劉俊男販賣過肥料……不同背景的人,分別貢獻所長,彼此有機地結合,終於化不可能為可能,寫下東勢產業史的新頁。

寄接梨技術發明後,曾經由東勢農會推廣股推薦前往農政單位發表,但是不被學者專家以及各級長官看好,認為這項技術沒有推廣的價值。因為彼時寄接梨的技術門檻非常高,需要專業的嫁接師父來操作,耗時費工,不可能成為一項普及性的產業。爾後,發明寄接梨的研究班,再度開發出標準化的作業工具,包括安全接刀、纏繞膠帶、果梨套等,導致原本按照師父喜好而定的作業變成標準化流程,婦女小孩都可以上手,到隔壁參觀就可以五分鐘內學得會。

這項寄接梨產業的二次革命,使得勞動力的交換恢復成交工模式,寄接梨產業得以迅速在東勢普及,東勢成為一片梨海。

寄接梨的故事,其實就是東勢產業具體而微的縮影。我們可以看到一項作物從研發到推廣成功,都深深鑲嵌在農民的生活慣習之中。不均質的農民彼此進行有機結合,從外界引入種苗之後,集體分頭嘗試,一方面可以降低研發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分散失敗風險;再依循群體討論的方式,把技術擴散出去。農民的在地討論結社,就是他們成功的秘密。

反過來說,官方在此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搔不到癢處,或者可以說是本末倒置。理論上,技術的研發與轉移是官方的工作,但是官方學者專家的意見往往陳意過高,引介國外的理論技術卻不一定適用於台灣的自然條件。所以,往往變成官方跟著農民後面跑,而農民走在前面卻相對無系統地大膽盲目試驗,並且缺乏相關設備儀器。到了最後,農會只有在作物已經研發成功、成為產業之後才介入,只有錦上添花之勞,無雪中送炭之功。

同時,農會事實上更像是一台綁樁機器,受官方承認運作的研究班,往往變成補助班或選舉班,失去原本的精神。時至今日,東勢的產業已經面臨生產成果相對高昂,無法與進口水果競爭的問題。農民不是萬能,特別是由國家政策導致的問題,更需要官方與民間密切合作來解決。而從東勢的產業史來看,突破的可能一定要鑲嵌於在地,置放於東勢的生活脈絡之中。

四、代結論:困境與契機

承上所述,東勢的水果產業已經走到瓶頸,節節升高的生產成本勢必無法與相對廉價的水果競爭。就算是單價高昂的寄接梨也失去了自然條件的利基。(直接進口溫帶水果即可,不必在亞熱帶高成本購買)政府在全球化的衝擊下嚴重失能,理應肩負起輔導農民的責任。

例如,農業知識的創新轉移、農業產銷的調節等等,可是政府與農民之間關係的扭曲(從生產剩餘提供者到選票提供者)加以選舉機器─農會的介入,使得政府沒有發揮應有的功能,大筆的預算都用於豢養農村而非改善農村。東勢面臨的困境,就是全台灣的農業困境。

不過,從東勢集體討論的傳統,也讓我們看到新的契機。

在東勢,以三合一農業社(資材行)為核心,一批新興農民有感於慣習農業已經走到盡頭,正在努力摸索新的道路:生態生產。這一批十來位左右的農民同樣不是均質,但可以歸納出下列特色:

一、平均年齡在四十五歲左右,勇於嘗試新事物;

二、大部分到都市奮鬥過,學會新技能並帶回農業生產;

三、對作物有自己的看法,強調生態先於有機;

四、每個人都有強烈個人特質,有助於產銷。

總之,以三合一農業社的農業知識作為後盾與基底,有人誠懇硬頸,實行草木共生;有人四海交遊,推動果樹認養;有人風趣熱情,開放遊客採果;有人精明務實,強調適地適種……由此,我們看到一個新的討論社群出現,他們透過既有的社會網絡互動,交換資訊與技術,彼此增強互補。或許,就是在天時(WTO下慣習農法的末路)、地利(東勢依舊良好的自然條件)以及人和(新集體討論社群的出現),三種條件的匯聚之下,東勢可以突破瓶頸再創新局。

寫在最後:

離開東勢那天,我們比預計時間晚了一個多小時,夜幕降下,「東勢的家」在我們身後越來越遠……我們稍嫌匆忙地至「三合一農學社」告別,「下次梨子的嫁接,你們要來體驗噢!」每個人手上抱著一大疊《青芽兒》──裡頭和農夫們的故事、辛酸、希望,台灣那些容易被忽視的角落都相關──默想著年底要排出這麼幾天,再來拜訪這些人們,親手摸摸梨枝……

五天,我們領受了太多熱情,看見、聽見了許多想像之外的事物,幾乎每日腦袋都是飽脹的──胃也是──。這也許不是我們每個人初次的農村經驗,每個人也都擁有對理想農村不同樣貌的想像,但「人」和「土地」是不會因為過去的經驗、現在的想像而失去氣味的;相反地,這樣的接觸、每一次的靠近都讓我們確定了「人」的確屬於「土地」,那種相依相惜是每位受訪人或爽朗或一點無奈的笑容、語氣中,共同流露的。

也許,我們終究無法期許這份報告太多,但正如同最前面所寫:至少它並非結束,而是開始。

image005

(全文完)

(閱讀所有夏耘2009草根調查文章,請點選這裡)

[夏耘田調] 走訪東勢3-2

在東勢銷售管道多元,不同的管道對其利潤有很大的影響,然而,能使用什麼樣的通路是有其條件的,產品的品質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但,在東勢,在資訊流通的有限的情況下,許多農民銷售管道因而受到限制。

編按:本文接續 [夏耘田調] 走訪東勢3-1,前文請點選這裡閱讀。

二、作物與產銷結構

東勢是台灣重要的水果集散地,附近幾個城鎮的水果,通常會經過東勢運銷出去。這邊運銷水果的量不僅龐大,而且通路的種類也十分多。以下先大致說明各種管道。

(一)批發市場

東勢鎮農會擁有一座全台灣第一大,佔地8000多平方公尺的產地果菜市場。產地市場的買主通常是各地的批發商,他們來到產地將水果大量批到各地市場,再由零售商帶回,賣給消費者;不過也有小部分的零售商,直接來產地市場批貨回去販賣。這樣的場所提供了果農直接與果販接觸的空間,讓他們在這裡議價、交易,而市場也在看板上提供一般價格與最高價格給農民作為參考。

只是在市場裡,除了農民直接與果販交易外,其實80%的貨物會委託給代賣負責。代賣的形成為自然演進。剛開始,農民都自己來果菜市場交易,然而農民收成時節為農忙期,常常某一時段自家有事,於是委託當下較空閒的朋友;同時又有些人較嫻熟於買賣,漸漸的代賣這種專業服務業便形成了。

有些農民會認為果菜市場被代賣壟斷。代賣天天到果菜市場作生意,出現問題果販較容易找到人解決;同時,代賣長期與果販做生意有穩定的買賣關係。因此,一般果販會比較喜歡與代賣交易而不與來到市場的農民買賣。這樣下來農民無法自己掌握議價程序,代賣與果販因固定的買賣關係而產生固定的價格,同時,果農還必須給代賣與農會抽加起來6~7%的利潤。

不過也有農民認為代賣較能掌握市場通路與某些秘密機制,給熟識的代賣販售較可能得到好價格。就代賣的觀點來說,他認為代賣不僅為農民販售,還必須想辦法包裝、推銷,農民應該考慮到他們也是真的有在做事。

(二)寄行口

除了果菜市場這一個交易平台外,農民也會把貨物直接寄與各地的行口,行口再將水果販售給各地市場的小販與零售商。雖然東勢為果菜交易的大宗市場,這邊的農民也較能掌握行情,不過行口還是會比農民更了解市場,知道價錢的變化,因此可以在市場價格漲價前向農民購買,資訊仍不對等。不過當有些農民的水果品質具有口碑時,行口也可能直接找上這些農民,這時農民就更能夠自己開價。

image007

(三)直銷/自售

此外,還有農民透過直銷的方式。直銷的第一重點在於客源,必須能開展人脈並與一群顧客建立穩定的關係。大部分農民會先從自己的朋友圈、老主顧下手,再慢慢拓展出去。要能做到繼續往外推展、並維持穩定關係,就在於第二項重點:建立特色、口碑,甚至建立品牌。因此農民通常都會挑品質較佳的果粒進行直銷,其餘的用批發、配行口等方式銷出。

在直銷的過程中,農民往往會強調出水果的特色,譬如有的農民會訴諸甜度、政府認證等;有的會強調種植方法;有的甚至請買主親自來農場看過一趟,建立信賴關係。也有部分農民會透過網路建立直銷通路,不過目前在台灣,大部分人購買水果的習性是要看到實品,所以網路通路成長的速度緩慢,但是一些農民也覺得這是一個趨勢而著手進行。

除此之外,也有農民直接在路邊的工寮就擺起攤子自銷。某一個產銷班的班長是這方面的箇中高手。他的工寮位於通往大雪山風景區幹道的旁邊,每天來來往往的遊客停下來,想要買農民直營的水果,因為很多人覺得這樣比較便宜也有保障。而且這位班長還與遊覽車公司搭配,往返大雪山的遊覽車就會停到他的工寮前面。

我們去進行訪調的那一天,光遊覽車就送來了兩台中巴,大約50個顧客,還有一些經過停下,與老主顧帶來的零星客人。這些能夠採用直銷與自售的農人,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口才與個人特質,可以跟客人建立關係,像是有的交際手腕高強,有的則真誠做為特色,吸引客人。

如上所述,到批發市場直接與中盤商接觸、交給代賣處理、配行口、直銷、設據點自銷,是東勢果農目前採用的銷售通路。至於個別農民會採用那幾種方式,又各種通路所佔比例為何,農民間差異極大且每一種通路所需條件與利潤高低也十分不同。

(四)怎樣能多賺一些?

一位農友提到,從前父親那輩最多就是把貨送到行口,讓行口賣掉,無法掌握價格;現在自己比較有能力,會將貨採收好放進冰庫,等中盤商來接洽;未來要經營的方向,是和消費者直接接觸,如此,可避免掉中間可能的剝削。但是要往這個方向走,有其條件,不是每一個農民都能達到。

讓生產者與消費者直接交易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讓消費者直接進入產地,一種就是直銷,貨物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中。兩者可以搭配使用,讓消費者進入產地消費後,因為被貨品的某一特色吸引,可能就成為固定直銷的客源;直銷也可能為了與消費者建立更穩固的關係,而招待客人進入產地了解生產過程、建立情感連帶。

不過要讓消費者進來,首先,最直接的就是必須要有交通,消費者才方便進入。同時,如果有個好地點,消費者才會來得多;其次,必須有人力接待消費者。買主進來的時間不固定,農忙時卻可能是必須接待的時刻,(前面提過,因為採收期為農忙時間,所以才有代賣應運而生。)因此如果要做到這一點,要不就必須有多餘的人力,要不就是使用特別的機具,使採收、分裝較為簡單,另外,還要有個大冰箱,將收成的水果先冰起來,等客人慢慢上門。(但是,不能冰的水果,例如柿子等,就無法等了!)

此外,還必須有口才接待消費者,要能自己講出一套生產論述、生態論述,但這在強調身體實作知識的農村中,對很多人來說並不是那麼容易的。若是直銷的話,就不一定要有便利的交通,也可以在採收後,把水果冰起來,再慢慢的處理、寄出去。但這樣的貨,一定要比消費者自己可以在消費市場買到的貨更具特色,才可能有自己朋友圈,因為情感連帶之外的客源。

前面提到農民直銷時會訴諸種種特色,我們觀察到的主要有幾種方式,一種是自己做品種改良;一種是使用生態農法,減農藥、少肥料,注重樹株的自體健康,讓樹株能自我保禦,不僅減少資材成本,生出來的果實也會更有品質;另一種仍使用慣行農法來噴藥、施肥,但採用新型機具、通過政府認證標章來做好品牌包裝。

有了這些特色,進行直銷的農民就比較可以讓客源不僅限於親友圈,而是透過社會連帶不斷向外推廣(經過幾層社會連帶,某位農民甚至因此得到了花旗銀行5000箱的訂單);有的農民把自己之前到外地擺攤的一些老主顧名單留下來;有的把進來產地的遊客,原本一次性的消費轉換成為固定直銷。

至於,就算不要讓消費者進來,讓中盤商願意自己來接洽,也必須是自己所生產的貨有到一定品質。

從以上可以看出,要做到與消費者直接接觸、有條件與中盤商談價錢有幾個要素:交通、地點、論述才能、魅力、品質特色。

交通與地點改變的機會不大,會位於風景區幹道上的果園就只能有那麼幾個,如果再開發風景區,台灣有沒有那麼多觀光客、觀光產業能不能有效經營、觀光對環境、農業的衝擊都是很大的問題。而論述才能與魅力的培養,不但是農民的一大負擔,且常常不是努力就能夠改變的,因此對農民較為直接的事,應該是品質特色的經營。

(五)「產」作為多賺錢的條件,能達到嗎?

農產品質與農業資訊傳播有關。在東勢,農業生產、資材資訊來源主要有四種,分別是學校體系、農技系統、與廠商。學校體系的部份,主要來自於中興大學辦理的相關培訓課程;農技系統包括了農政單位、農改場與農會,會辦理研習,同時輔導農民組成產銷班與研究班,而資訊主要是透過班來傳送,而不是針對個人。

雖然農民也認為某些新知有賴培訓課程傳遞,但是因為東勢為水果產區,不同的水果裁培過程、使用農藥及肥料多樣且複雜,再加上田間實作與政府、學校的研究仍會有一段距離,使得很多資訊無法從這些「官方」的管道獲得。

而原本被期望能夠透過農會推廣股輔導,共同研究技術、共同分享切磋產銷資訊的「班」,卻主要依靠班長來維持,且大部分的班成為農民口中的「選舉班」;研究班戲稱為「菸酒班」、產銷班就叫做「啥小班」,作用常常只剩下各種農業資材、交流(旅遊)的補助,而農會總幹事等大大小小的選舉就是利用這些班來進行綁樁。

結果在東勢,農民最依賴的資訊來源變成了廠商。只是這些農藥行與肥料行,雖然有針對個別藥劑、肥料的資訊,但是普遍素質仍是不佳,從上游廠商那邊得來的商業資訊,雖然有些會介紹背後的生理機制,但不見得有能力提供,而提供的多為介紹表面效用,再加上商業文獻總有部份是為了行銷而誇大其辭,廠商大部分也沒有實際的田間經驗,有時是聽了一個農民說實際使用的效果如何後,就將資訊轉手到另一個農民那邊了。

雖然也有廠商可以提供背後生理機制,而採行較傾向生態的農法,減少農藥、肥料成本,也讓植株、果粒都較有品質,但他們所能及的範圍也僅限於顧客之中;部分農民也會自行研究、吸取新知,但在交流管道沒有暢通的狀態下,資訊傳播也有限。

在農技資訊配合不足、輔導組織又淪為選舉工具的狀態下,雖然許多農民有聽聞一些新的栽培方法,但不僅資訊不足,再加上要重新養地、養樹,往往需要許多年的時間,且這數年之內收成會十分不好,最後成果又不能完全確定,使得許多農民不敢輕易嘗試。

結果,農民只能繼續聽著素質參差不齊的農藥、肥料商,用著慣行農法,不了解背後機制,跟著別人噴藥就噴藥、施肥就施肥,從而失去與中盤商直接議價、和消費者直接接觸的條件。雖然水果是高經濟作物,但在政府沒有建立好供銷管控的體制下,他們僅能隨著市場波動,盡可能的爭取好價錢、好時機。

(六)小結

以上,大致陳述了東勢的產銷體系。在東勢銷售管道多元,不同的管道對其利潤有很大的影響,然而,能使用什麼樣的通路是有其條件的,產品的品質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但,在東勢,在資訊流通的有限的情況下,許多農民銷售管道因而受到限制。

(系列待續)

(閱讀所有夏耘2009草根調查文章,請點選這裡)

[夏耘田調] 走訪東勢 3-1

首先,不是客氣,而是打從心裡感覺這份調查報告的完成要感謝非常多人:三合一農業社的劉老闆和黃老闆,熱情大方而且學識淵博,幫助我們找到關鍵被報導人,以及補足我們農業知識背景的不足;吳子鈺大哥,張羅田野…

編按:

本文為2009年台灣農村陣線舉辦之「夏耘草根調查系列文章」,由參與調查的「東勢組」成員共同完成,分別為 清大人類所碩一 邱星崴、台大地理所碩一 徐兆尉、台大社會三 陳慈慧、台大政治二 郭瑾燁。因原文篇幅較長,顧及網路閱讀的形式,將原文切分成 3 篇文章進行。

寫在開頭:

首先,不是客氣,而是打從心裡感覺這份調查報告的完成要感謝非常多人:三合一農業社的劉老闆和黃老闆,熱情大方而且學識淵博,幫助我們找到關鍵被報導人,以及補足我們農業知識背景的不足;

吳子鈺大哥,張羅我們田野的一切,從生活機能到田野技巧,都幫助我們甚多;「東勢的家」民宿老闆夫婦友善地提供我們舒適的住宿環境還有討論空間;當然,還有撥冗讓我們訪問的每一位報導人,謝謝你們讓我們照見農村真實的容顏。

最後,感謝農陣舉辦這個活動,讓我們可以走出課堂和書本,實地走訪農村。完成這份報告。本次的調查結束了,但是我們對農村的觀察以及關懷會繼續。夥伴們,擊掌!

image001

一、 農村地景與聚落型態

東勢地區的農村地景主要受到自然環境、空間結構與歷史發展脈絡的影響。自然環境的影響因素可分為氣候和地形,由於東勢地區的東部有中央山脈和雪山山脈的屏障,南西北方也各有高度由400公尺至1000公尺不等的丘陵圍繞,所以四季潮溼水氣較重,如我們訪調的時間為入秋時節,入夜後的山麓地帶都是水氣瀰漫的潮溼環境,另外在颱風季節東勢地區也較不易受風勢影響,造成了東勢氣候溫和潮溼的情形。

而在地形方面東勢地區有大甲溪流經,另外在東側的丘陵也是東勢地區主要的地形。東勢的地景也受到整體的空間結構影響,如中橫公路的通過使得東勢成為重要的交通要衝,另外東勢位於和平、石崗、卓蘭、新社四個農業鄉鎮的中心地帶,東勢成為這些鄉鎮的產品集散地。

而東勢的歷史發展脈絡也是影響農村地景的重要因素,如過去東勢林場和大雪山林場的營運,中橫公路的開通造成的影響,和當地農業發展史的變遷與當代果農業產生的地景。因此這些自然環境、空間結構與歷史發展脈絡也交互影響地書寫在東勢地區的聚落、農業生產空間、水利設施、交通等等的地景上,使得東勢的地景呈現出複雜多變的樣貌。

(一) 農業生產的空間與地景

而我們認為農業生產仍是當地地景形塑的重要動力,所以從農業生產的脈絡開始描述。

東勢地區多為丘陵地,在當地的農業發展脈絡中也都一直以丘陵地為主要的農業生產場域,並且在戰後就已發展出以果農為主,具有相當規模的地方產業,使得東勢丘陵很早就受到人為的開墾,並且在水土保持局(前身為「台灣省山地農牧局」)協助下,逐漸建設成以水泥為建材的大量駁坎及坡地的排水溝,山區的產業道路也相當密集,使得東勢的丘陵地被高度人工化理性化。

如此雖維持了當地果農較安全的生產環境,但是丘陵地區的生態環境也因此難以維持,而且這樣的農業生產環境也有超限利用的疑慮。

除了山坡地被大量開墾做為農業用地,東勢地區的河階地平原和谷地原本是稻作生產區,也因為價格無法與平原區的稻米競爭,而相繼轉作各種果樹,因此果園仍維持水田的樣式。

果樹相較於水田需要更少的灌溉水量,果園的水利設施形態也不太同,若是在山坡地的果園,其水源主要還是來自雨水收集,所以可以看到很多的水塔,而在丘陵的谷地,則是就近引取野溪水源,而位於大甲溪的河階地平原,其水源主要引自大甲溪,但是需求量不如以往的高。

不管是山間的野溪,還是東勢主要的溪流,目前都已經被高度的人工整治,充滿各式的水泥堤防、攔砂壩。

(二) 農村聚落空間與地景

農村地景與農業生產的空間結構有互相影響的關係。東勢地區的農業生產區主要是以丘陵區為主,但是只有少部份的農家位於其果園旁邊,大部份的農戶是居住在鎮上的聚落中。東勢農民的居住空間與生產空間往往有一段時距,農民在往返過程中高度依賴交通工具,但是在農忙期間,大多數農民會選擇在果園旁興建農竂,使得農竂成為東勢農業生產空間中明顯的地景特徵。

東勢的聚落可分成舊聚落和現代聚落。如石角村的聚落形式仍維持早期農村聚落的形式,其主要特徵為巷道狹小交錯,有一廟宇位於聚落中間,不過舊式屋舍的舊聚落已不多見,大多被水泥洋房取代,而這些房屋的座落,仍維持有機、非理性的形態。

現代形式的農村聚落已是東勢地區農民主要的居住空間,現代聚落主要是隨著理性規劃的現代化道路建設發展,以豐勢路為核心,呈現棋盤式的分布,另外聚落也會隨著道路而分布。

東勢是一個客家庄,不過在東勢地區,較不容易看到傳統客家建築,大部份都被改建為水泥洋房,而一些老舊的客家家屋,也在九二一地震後傾毀。東勢地區的空間結聯,使得它與不同族群(福佬、外省人)交流的機會,連帶影響當地的社會文化與聚落地景。

中横公路與林場的設置是重要的因素,東勢也因位於卓蘭、新社、石岡、和平四個鄉鎮的地理中心,而在歷史軌跡上,持續以農產品集散地、農業資訊中心的機能來發展。中横公路於1960年開通,東勢作為中横公路必經之地,使得東勢為當地發展核心的趨勢更加明顯。

中横公路也增加外省族群與當地的互動,由於中横公路為國軍退輔會重要的據點,大批的外省人都從東勢移入合歡山山區從事農業墾植,東勢地區的零售地景因此呈現多樣面貌,並且出現以外省族群為主要消費客群的店家,如水餃、牛肉麵店等。

另外東勢的大雪山林場於1958年開始營運,有別於日治時代與國府遷台初期採用鐵道、索道運輸,改採連結車為主要的林道運輸工具,開採方式也不同於日治時期,轉向使用美式規格,如使用大型機械,並規劃大型的林業工廠。但是在美援體系下,引入美式系統,並不適合大雪山林楊,雖然規模式的林業經營快速發展,但粗放的加工方法,使得原木開採的成本過高,在短短十幾年間,大雪山林場就被併入林務局,並且在1986年結束營業。

不過,雖然大雪山林場的營運時期只有十幾年,但是由於快速膨脹發展,對於東勢地區的產業、人口結構,帶來明顯的改變,連帶形塑農村的地景。大雪山林場對於林道規格的需求,直接影響到東勢地區東坑街一帶的道路形式。另外,林業發展所產生的勞工需求,吸引了各種族群前來討生活,加上大雪山林場的管理單位是由外省人組成,所以在這些歷史發展的脈絡下,東勢雖然多數人口還是客家人,但呈現多族群的生活面貌。

(三) 小結

不過形塑地景的最大影響因素,或許還是現代主義和全球化的過程,使得理性、功能主義、效用主義形式的水泥化的房舍取代了磚瓦房。這種格局方正,缺乏文化脈絡符號,要求成本最低效用最大的房舍,由於東勢居民的經濟狀況已普遍得以支付興建費用,加以一九九九年發生的九二一地震,更加速了新舊房屋的代換。

另外,由於東勢農產品集散地,又因為此地種植的農作,大多是需要高技術、高成本投入,因此提供農業資材的商行也大量集中在東勢地區的鎮中心,形成東勢地區特有的零售地景。

礙於訪調時間和行程上的限制,我們無法對東勢的農村地景做更完整的陳述,如東勢林鐵也是此地區重要的地景之一,但無法對此詳加敘述。不過我們仍可以從這次的訪調經驗中,做出一些簡短的結論:

(1)在地景的觀察上,其地方脈絡的釐清仍是必要的,儘管大多數的論述都認為在地景上,地方差異性已經消失,但是對於地方脈絡的探討,有助於對農村地景更深入的理解,進而理解農村發展變遷的過程。

(2)我們發現不管是在農村聚落還是農業的生產場域,仍然沒有一套規劃做為準則,雖然東勢的農業產值,相較其他農村更高些,但是東勢的農產業在空間的規劃上還是會造成當地發展的限制,此外政府提供用於改善農業生產空間的資源也日益減少, 若農業的生產環境不改善,農村生計是無法維持的。

(系列待續)

(閱讀所有夏耘2009草根調查文章,請點選這裡)

因為有你,洪雅有氣力─回顧2009洪雅書房

2009年是洪雅書房最具實踐行動的一年,過去講座裡推廣著農業的重要、飲食革命,洪雅書房真的下田去,繼續進行4分地的秀明自然農法水稻栽培的工作;同時,在2009年簽下玉山旅社的承租權後,正式展開文化資產…

說是洪雅書房的年末回顧,也可說是余國信的年末回顧,因為書房為了在這波難挨的景氣與消退的購書氣氛裡求得生存,不得不發展”自己工”來顧書店,也就是說我親自顧店,當然還凹了一大群讀友來值班;

或許說我親自顧店,挺多人不服氣的,因為常來洪雅找不到房主(我自稱房主),值班讓洪雅有人開店與顧書店是不太一樣的,說顧書店好像意思上太夠簡化,其實「顧」書店必需依房主自己的主見(感覺)與立場來進行訂書,而訂書的對象並非是直接下單給中盤或大盤商,然後書就來了!

不是的,洪雅書房的情況不比北部,很多出版社的書我拿不到,也無法騎機車自己去用現金買與拿,許多書我是一個個出版社的直接來往,礙於購書經費的挶限、礙於自己挑書的立場、礙於書店書的流動率、礙於不慣或不行退書或不好意思退書、礙於出版社出貨的行規,於是,訂書對我而言是一大工作,每一本書的寫入訂單與數量的敲定,都是決擇!

這些工作佔去我很多很多的時間,但卻有種訂書狂的症狀,下手訂書是我很快樂的事!但因為經費的挶限不會讓我為所欲為…;於是,就這樣有現在的洪雅,當您進到洪雅書房,看到覺得書店的書很有特色、排列的還不錯,那麼可別忘了這些書都是一本本經過房主挑選的!

洪雅書房每一年的進展都是踏著前幾年的社會資本累積;因此要講2009年,恐怕還得去看看2008年洪雅書房在幹嘛,現在開始總結2009年:

2009年洪雅書房除了訂書與退書與排列書的工作外,從1月7日第438場講座開始,到了12月30日第488場講座(林崇熙教授與雲科大文資所的眾學弟妹為洪雅十年未倒慶生),共舉辦51場例行每周三晚上的推廣講座;也進行7場監獄體驗營的營隊,共參與40個連署搶救或抗議環境與文化不正義的事!

990226guoxinp1130600-4001.jpg
講座活動一景

2009年是洪雅書房最具實踐行動的一年,過去講座裡推廣著農業的重要、飲食革命,洪雅書房真的下田去(延續著2007年所發起的),繼續進行4分地的秀明自然農法水稻栽培的工作;同時,在2009年1月5日簽下玉山旅社的承租權後,正式讓平時只是呼籲搶救與重視文化資產的行動跨越至實證的修屋工作裡,就這樣有超半年的時間一直在進行著修屋與開會、研擬對策、找人、找錢的工作裡;

這半年真的不是簡單這些字可以講得完,直到現在瀏覽著每張照片都還會流下眼淚,因為真的很誇張、真的是一場挑戰不可能任務的行動!

P1350831
一群人下田去

2009年最得意的是60年的玉山旅社在羅姐與小潘的加入後,正式老屋新生的營運起來,嘉義市第一個民間自己搶救民間自己維持營運的文化資產再生運動!

P1350862
玉山旅社,林茂賢老師來助唱

2009年8月1日及12月19日舉辦兩場古墟23.5度市集的活動,讓理念與產品可以直接與民眾面對面。

2009年終於辛苦與愉悅的即將結束,可是事情還繼續在發展,生命史繼續發光發熱的創造奇蹟!

因為每一場講座的您(講師及參與者)與營隊的您(工作人員與參與者)、書店的您(逛書店的或購買書者或值班義工),還有所有加入玉山旅社的苦力群及捐款者與參觀者或消費捧場的您,還有現在位於第一線的經營者(羅姐與小潘),還有下田去的一大群人(協力者與買米者),當然還有長期來在網路端觀看與打氣的您…。

2009年的您,一起參與、助長,讓一把把熱情火燄與理念的夢想得以展現,讓洪雅書房、讓我有”氣力”熱情燃燒(心一直熱起來),感謝,真的感謝!

這一切還沒有結束,有您的繼續相陪,2010年我們一定可以繼續寫歷史式的走下去。

歡喜做!鬥陣走!

祝 新春快樂!

洪雅書房部落格 http://blog.yam.com/hungya

洪雅書房信箱 hoanya@ms41.hinet.net
洪雅書房–嘉義市長榮街116號(近忠孝路,火車站附近的西門街齊柏林音樂店有腳踏車可免費騎過來)

每日下午2點-晚上九點半開放

05-2776540或0929536133 傳真05-2776541

【史上最長的工作假期】成龍濕地0411-25

不是故意「史上最長」,而是因為成龍溼地這裡的交通確實不便,恕我們無法時常接駁,而我們在四月的國際環境藝術計畫,又急需人手協助外來的五位藝術家,再加上應該很多土生土長的台灣人,都不知雲林縣有個口湖鄉還有個成龍村,也不識得成龍溼地吧!

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計畫 :  http://artproject4wetland.wordpress.com/

不是故意「史上最長」,而是因為成龍溼地這裡的交通確實不便,恕我們無法時常接駁,而我們在四月的國際環境藝術計畫,又急需人手協助外來的五位藝術家,再加上應該很多土生土長的台灣人,都不知雲林縣有個口湖鄉還有個成龍村,也不識得成龍溼地吧!

那何不藉此機會,想給自己放個大假、練英文、玩藝術、多認識台灣一地的有志之士,通通都到成龍溼地集合,一起來玩一場史上最長的工作假期吧!

Volunteer+Working Holiday with Artists @ Cheng-Long Wetland

地點:成龍溼地
時間:2010年4月6日(抵達) ~ 4月26日(離開)

需要人手:5名 (以能全程參與者優先!)

費用:活動費全免,食宿費全免(無誠者勿試!!! 經通知入選者,我們不想收保証金,但我們也經不起被放鴿子,因此區人力調度困難,請以誠信為重!)。我們會在村裡租屋,找食物,請自備睡袋、餐具、不要挑食!

任務:協助藝術家的工作、教學活動、生活照顧等,以及幫主辦單位打雜。請一定要有能忍受沒有7-11、電視、網咖等聲光誘惑的決心、任勞任怨的勇氣,以及不怕風吹日曬的體力(大部份工作為戶外!有可能需穿著雨衣褲在溼地裡揮汗淋漓一整天!…..嗯,應頗具瘦身療效! XD)。

參加必要條件:20歲以上,國台語皆通,並能以英語和外國人溝通 (英語不求精,但一定要敢說,因為此地晚上娛樂不多,如果語言不通,會過得很辛苦,而且工作中會有許多部份是作為藝術家與居民及小孩溝通的橋樑)。

優選條件:我們不敢奢望太高,但是如果你能夠自己開車來,那對我們會有很大很大的幫助!因為我們可能偶爾也需要你幫忙接駁,或是大家可以在周末夜一起開車出去找樂子;-)

詳情及報名下載請見: http://artproject4wetland.wordpress.com/

虎年,山城美濃的花海浪

打造一個現代新農村,外在價值與行銷手法多變,但客家婦女勞動的身影依然、緊實的在地認同亦未變,數大便是美的花海季已成為美濃冬日的特色景觀,多數美濃人樂觀其成,但大家也都記得,從前未有花海…

六個年頭了。大片不同色層的波斯菊花海取代了美濃昔日單純的休耕地景,農曆年節,福安地區和中正湖周邊,遍地花海,為這客家小鎮平添許多繽紛的年味。990225-huahaimei-400.jpg
這個虎年,美濃花海也虎虎生風

除夕當天,許多在外工作的子女歸鄉,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清掃家裡、準備年菜……當地為年節安排的活動尚未開始,但偶然開車經過波斯菊花海時,難免會忍不住停下車,站在漫漫的玫瑰紅、橘黃、白色、深紫色的花叢間,走路或拍照。

02
人們在路邊停車,車窗倒映花海

03
紅色系的波斯菊,於年節總是討喜

我們其實都渴望生活裡,能多一些熱鬧又自然的色彩。又因為是過年,十之八九相機裡裝的都是家族親人的照片,過年的美濃,波斯菊花海成為與家人共享的日常景色。

政府鼓勵民間在休耕地種植波斯菊,不僅可轉以綠肥之用,令人心曠神怡的花海,也創造了絕佳的視覺效果,吸引外地觀光人潮。除夕前一兩天,花田裡便有人駐足、行於不同色層的田埂之間、或在一旁水泥小路上踩著腳踏車漫遊。

順隨人群的流入,路邊也開始有了小攤販,賣醃芭樂、甘蔗汁、棉花糖、烤地瓜……攤販與攤販間閒聊家常,人們看完花便順道買些吃的,一時也頗為熱鬧。招牌還不多,沒什麼障礙物,花田旁時能見夥房(傳統的客家三合院)或新式獨棟房子散落,純樸的農村長出壯麗花田,不管是回鄉的美濃人或外地來的旅客,驚艷惹眼總讓人讚嘆連連。

04
路邊賣棉花糖的小攤販

05
順著不同色層間的小路走,人也沾染七彩朝氣

鄉村過年的氣息濃厚,從年初一起,有連番的活動等待人們欣賞與參與,結合街頭藝人、民歌演唱、花海電影院……等等特別節目,一年比一年更美意濃情。新一代的美濃綻放,一如所有的人過完年就長了一歲,年年有些微不同的變化,美濃正在長大,在地或回鄉的美濃人緩慢適應著這小鎮的長大,包袱也許變多了,卻也有更多的觸角與機會讓世界認識,並認識世界。

除了純樸精緻的自然景觀,美濃尚以濃厚的客家文化和鄉村特有的人情味著名。外地旅客在名產小吃或花海中見證美濃,美濃人則在年復一年如常的歲月中反覆咀嚼著家鄉,新的一年,美濃花海依然很囂張,除夕當日都有不少的在地人漫遊其中,想當然爾年初二以後可觀的人海,塞車是很正常的事。

據聞去年花海的人潮上達二十萬,小農村的觀光乘載力有限,還需要人們珍惜與呵護,攀折花朵或棄置垃圾都可能造成環境與人力的負擔,如果我們看花,能留意到這些色彩存在的意義,同時也在心裡種上一朵花,二十萬的人潮就有二十萬朵花,除了實際景觀的花海,無形的花海還需要栽培,二者之間相輔相成,美濃花海季才有繼續驕傲與存在的理由。

06
初一情人節,花朵種成愛心,舞台搭建在愛心一旁,而節目尚未開始

07
遠山平房合抱花田,多少人駐足欣賞這客家農村的一角

打造一個現代新農村,外在價值與行銷手法多變,但客家婦女勞動的身影依然、緊實的在地認同亦未變,數大便是美的花海季已成為美濃冬日的特色景觀,多數美濃人樂觀其成,「走,去看花!」也成為過年的話題與活動選擇之一。但大家也都記得,從前未有花海時,那些看不見但依舊存在的,土地的容顏與農村的原色。

[夏耘田調]新竹二重埔區段徵收良田紀實3-3

您已經知道了這塊地大致的故事了,也許不怎麼精彩,但是錯誤與過時的土地價值觀,不洽當的抗爭方式,這個百年聚落也許真的要劃上句號了。這地豈真是不幸,「離上帝如此的遙遠,而離園區如此的近?」

編按:本文接續─

[夏耘田調]新竹二重埔區段徵收良田紀實3-1, [夏耘田調]新竹二重埔區段徵收良田紀實3-2,請點選閱讀。

七、雜記

這份草根調查報告的資料整理已經在這裡告個段落,接下來的部份,是我在調查過程中的許多感觸與雜記。沒有連貫性,但是這樣的喃喃自語,也許可以讓讀者比較容易了解筆者的陳述脈絡與信念,更容易過濾筆者不應該加諸於報告的偏見或觀點。

(一)因果網絡:30 年限制遷建的影響

末了,我必須在這裡提及整個徵收區困境的因果網絡。所有事情都有一定的連結,難得會單獨發生,走入這網絡中的某個點,就會進入整個網絡的運作。要跳脫網絡,唯一的辦法事把網絡看清楚,然後謹慎的離開,不能再踩進任何一個環節。

政府以工業發展為優先的國家政策,長期以來內部殖民農村,不願意尊敬與了解農村、土地的真正價值,只當它是一個糧食製造公司,需要財源時的典當物品。這裡的土地會變賣,主要的原因是什麼?因為政府在高科技產業的光環下,沒有認清工研院附近地區的竹東圳流域是一個少見、優良的農業區,當時旱田與水田,因為徵收價格引起爭議時,政府就應該注意到這一點。

然而,草率的啟動區段徵收、限制遷建在先,這使得徵收區範圍內的居民對未來無法掌握,即使園區徵收失敗,但是無論如何,已經畫進去了,農地已經變更為甲種工業用地。

30 年夠讓一個小孩變成大人,限建讓房子無法翻修也不能加蓋。

原來的孩子長大了無法在原地成家立業。園區近在咫尺,那裡比較好討生活,居民當然鼓勵孩子進入園區,田!老早就註定沒有繼承者了。

老人走了,田地由後代持分,最好的處理方式是換成金錢分發給大家。

而遍地尋找獵物的投資者,用甲種工業用地的價格來購買你的田,你怎麼辦?換我是我,也難保不賣地。

而誰來買地?當然不會有農民以工業用地的價格買地來當作農地,因此,農民從此失去土地。

工業用地一旦污染了,最終只有棄守,不會回到農村的型態,萬一沒有被污染,還保有青山綠水,擁有者也不會讓它降級回農地,那就是走向「經濟價值」更高的「建地」。

image015
三十年限制遷建,屋子老了破了,只能以鐵皮修補

(二)縣政府的依法行事

徵收的公告過程就像是這次八八風災,政府宣稱都做了行政流程當中的所有動作,但問題是災民沒有收到?理解了嗎?

「我們完全依法行事!」「我們的資料都公告在網站上啊!」聽到這樣的話,在對照風災縣市政府的官員說,我們都已經打電話請他們撤出了啊?打是打了,但是村長接到電話了嗎?

政府的依法行事還有呈現在網路上!現在台灣各級政府的官方網站都會貼上網路無障礙空間的標示。什麼是「網路無障礙空間(Web Accessibility)」,這是萬維網聯盟(World Wild Web Consortium, W3C)所提出的一個倡議(initiative),主張網路資源必須讓有殘缺(肢體障礙、視覺障礙、聽覺障礙…)的人士也能順利的讀取,這樣作,當然也會惠及所有功能正常的民眾。

縣府依法行事,公告在網路上,但是一般民眾看得懂嗎?我們明明看到網站上有無障礙空間的標示,但是,怎麼就是看不懂也讀不懂!

網站讀取無障礙,技術無障礙,但是內容讀不懂,算不算障礙?正常的人看不懂網站內容,這是那方面的障礙?是讀者智障還是製作者偷懶?新竹縣政府都市計畫網站,充斥著繞口,術語的標題,到底那一筆才是在談我的家、我的田?還是我並不是應該到這個網站來的人?但是它明明是給民眾看的!

image017
新竹縣都市計畫網,第二級網路無障礙空間標示

(三)外人與故鄉

朋友告訴問我,幹麼這麼熱衷一個跟自己沒有關係的地方的存廢?

我小時在大肚溪旁幫忙農務,溪水是黑的,抓到的魚有很重的藥水味。西瓜澆水要用挑的,五百棵,最遠的要挑上兩三個籃球場遠。大肚圳的水,也是混著台中市與彰化台化的廢水,當時還有大肚紙廠的廢水加味,想想還真懷念那些冒泡的水閘門漩渦。

有這種經驗對照,你在竹東大圳旁的土地耕作,你會覺得老天真的是厚待這裡的農民。水好、土好,從東北來的風,順著地勢往上吹,低低的籬笆就可以替數十米的田遮風。

過去的幾個月當中,我常在水圳的支道上閒逛、拍照,這麼好的田,一階一階,各階之間都有一條條的綠帶恆亙,水土保持沒有問題,水質也很好,遠比我老家更有資格當農田。我的家鄉的田受到破壞,我都心疼,難道這裡的人不怕失去故鄉?

為甚麼熱衷,因為這是朋友的故鄉,還是我一直回不了故鄉?管他,反正這種事情作的挺爽!

(四)功成名就,理當擁有

訪談的過程中,很多人問我,竹北不是已經有很多住宅區了,為甚麼這裡還要再作住宅區?我一時想不出理由,但是,想起了曾經經過徵收區再上去一點點的放翁清境別墅區,這裡好山好水,住戶水平(知識水平、收入水平)都很高。回來,我去網路找到放翁清境的廣告「功成名就,理應擁有的視野與生活…」,再看看著討論區的留言:

「七月份看過寶山水庫旁的放翁清境第三期,屬於四層樓的透天別墅,建坪80p,地坪約45p,夫妻倆對整體環境很滿意,建商給我們的報價是1330w(2008.7) …(摘自Mobile01討論群組)」

我不禁產生了很刻薄的想法:「拿不出 1000 萬的人住在好所在,就是浪費土地價值!」

(五)開發的迷思

可以預見的未來 …26,000 人要住進來,道路會很塞,通往科學園區方向的路都是修煉場!但是,更大的問題是 2,6000 那裡來?

這裡除了建設之外,難道 400 公頃的農地沒有機會成為一個供應附近車程 10 min 眾社區(人口超過 7000 人)的糧食蔬果直銷產區?

難道不能就現在的樣貌,作為一個休閒步道區?

這裡有九降風,少蟲害,很久以來,都是沒有使用農藥的大地 …

這裡有馬場,有馴馬師,它以教授駛牛車,用牛犁田,會是一個少見的獸力農耕區 … 騎馬巡田水 …

還有詭異的專家幫忙模式──

「專家告訴我們,只要你們能夠拿出那些不希望徵收居民的清冊,把他們的地畫出來,人夠多,我就能幫忙。」

「土地所有權人意見」應該包含在「區段徵收報告書」是政府作業要做的,怎麼會自救會要提供?既然是專家,就應當知道政府要作,跟政府要才對。若是沒有作,應當督促政府去作,或者教民眾向政府施壓,怎麼會向民眾拿?

(六)下一步是什麼?

這四百公頃的下一步在那裡呢?是等著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通過「細部計畫」,我就告你!還是賭下一任縣長會不會放棄?還是,要繼續種地的,去登記,選配「客家農業休閒專用區」的地。但是沒有地的人呢?就任它徵收了?務農維生的,承租的地都已經不見了,換到的2~3 分地無法維生呀!

還是勁爆些,重新組織自救會,真正凝聚在地力量,與關懷農村的團體、媒體共同合作。共同思考這個百年聚落的未來藍圖,讓農業永續生態在這裡穩固扎根。開啟與投資的地主、縣府、附近社區對話、分享的大門。但是誰來組織?如何解決 30 年遺留下來問題,還有花下續數千萬調查與規劃設計費用?

其實,就膽量、用心、創意與投入的心力,我都非常佩服這些抗爭的領袖,儘管對於他們分裂的景況,處理彼此觀點差異與帶領群眾的方式無法完全認同,我仍然衷心期望,他們能夠透視大環境,珍惜時勢給的機會,以大氣度,重新攜手,能夠認清,保存四百公頃良田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農地的安全關係將來的糧食安全,優良農作區理應竭力保護,更何況是世代居住的家鄉;對於社會不當的價值觀,認為作擁好山好水是「功成名就」的高所得的人所應享有的,也應予以打破,難道務農的升斗小民,就不能作擁好山好水?

非常時期,需要大破大立的氣度,四百公頃良田的存廢,就在這一刻,實在需要在地的鄉親開誠佈公,結合在一起,理性、強硬的向政府表達決心。

 image001
細部計畫土地使用計畫示意圖

後話

您已經知道了這塊地大致的故事了,

也許不怎麼精彩,

但是錯誤與過時的土地價值觀,

不洽當的抗爭方式,

這個百年聚落也許真的要劃上句號了。

這地豈真是不幸,

「離上帝如此的遙遠,而離園區如此的近?」

投資者暗自禱告,希望徵收案早日過關;

但是農民和捨不得地的無奈長者,

難道不也有權喊著:

「我們是種米、地瓜的農民,

30 年的不當限制遷建,

我們活下來了,我們拒絕消失!」

(本系列結束)

(閱讀所有夏耘2009草根調查文章,請點選這裡)

[夏耘田調]新竹二重埔區段徵收良田紀實3-2

2006 年,當自救會發現在第二次通盤檢討,新竹縣政府要在二重埔地區辦理都市計畫,於是開始籌組自救會,據理力爭。他們充滿創意,五位主要領導人,總是在傳經第與九牧第中間的土地廟裡開會,每次會議之前…

編按:

本文接續[夏耘田調]新竹二重埔區段徵收良田紀實3-1,前文請點選這裡閱讀

五、自救會

2006 年,當自救會發現在第二次通盤檢討,新竹縣政府要在二重埔地區辦理都市計畫,於是開始籌組自救會,據理力爭。

他們充滿創意,五位主要領導人,總是在傳經第與九牧第中間的土地廟裡開會,每次會議之前,先各燒一炷香,請求土地公保佑,並為其見證;也曾在午夜,蒙面戴安全帽,騎車把宣傳條向冥紙一樣撒的滿街道;魚目混珠,張貼「明文房屋」仲介廣告,隨便寫上價格,甚至「開價就賣!」,而正牌的「文明房屋」則是拼命撕這些不實的廣告。

只是這樣的同仇敵愾,並肩作戰的時間並沒有持續太久。

image011
地主權益聯合自救會上行政院與監察院抗議

(一)起初的訴求

原本「二重埔地主自救會」提出的訴求是爭取保留地面積 60 公頃做為優良農業區,想剔除於區段徵收外,但是正因為這 60 公頃最靠近既成馬路,也是地勢最為平坦,很多比較靠內地山坡的「地主(仲介商)」能不能翻身就看這一塊能否被徵收然後再重新分配時被分配到這裡,若是這裡保留了,那等於沒有徵收。

在訪談中,雖然對於後來主要領導成員「傳經第劉先生」與「范家洋樓」會分裂的詳細細節有許多說法,但是我認為最底層的原因是對於訴求目標,領導者有不同解讀:

* 「傳經第」:60 公頃是要縣府打退堂鼓

* 「范家洋樓」:60 公頃是要爭取的目標

(二)內政部都委會 686 會議之後…

根據公開展覽的計劃書,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 686 會議所做出的決定,顯然政府對抗爭的解讀與「范家洋樓」的看法一致 — 進行徵收,但保留農業專區。

因此,計劃書劃定 20.31 公頃(4.47%)為「客家農業休閒專用區」,並說「實際範圍及面積,應於辦理細部計畫及區段徵收時,確定相關地主之意願而定之…」(也就是說,若是登記超過 20.31 公頃,還是有機會將專區擴大),這樣一來,對於客家百年聚落的文化保存、希望繼續務農的民眾出路都有所兼顧。

加上,開發案的歷史已久,許多仲介已經介入很深,許多土地都已經變賣,轉手給投資者,劃定一定區域的保留地,讓開發案繼續,可以為兩造都解套。「范家洋樓」的確對這樣的局勢非常了解。

但是,「傳經第劉先生」認為,保留地全在二重埔,對於三重埔、頭重埔、科湖里想保留家園的人來說,不公平,而且,要保留就要原地保留,不然,灌溉渠道、田地都要換過,對務農的人來說是非常不利,對想要安居在自己祖先家園的人來說,換到「客家農業休閒專用區」根本沒有意願,要顧大局,就要全部保留。

image007
建於民國 41 年的傳經第

(三)「府第測字第 0970129886 號函」的誤解

縣政府依據內政部都委會的決議,於是展開登記作業,開始發文給各地主。公文內容提到「為科學工業園區新竹縣轄竹東鎮區段徵收底價地比例分配時,同意將全部土地選配客家休閒專用區,請於 97 年 10 月 15 日前,親至或郵寄本府地政處,提出『客家農業休閒專用區』選配申請書既預告登記同意書」

其實,就客家農業休閒專用區之規劃,新竹縣政府不僅未曾進行公開說明相關規劃內涵及配套措施,就逕自以公函要求地主配合進行登記事宜,且於公函及登記同意書中,片面規定「未申請或未檢附檔者,視為不同意選配客家農業休閒專用區」,並要求登記者同意「不得再依內政部訂頒之相關審議規範辦理變更使用」及尚未通過之「客家農業休閒專用區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要點草案」相關規定,以及「同意縣府辦理限制處分(禁止移轉)土地權益」等規定。

後更於十一月13日之公函要求土地所有權人繳送土地所有權狀(正本)以完成登記,且片面認定無原土地發之選配方式。(資料來源:民國97 年 11 月 21 日致監察院的陳訴書)

此外,在公文的附記上寫著登記的結果會交由廣昌集團,以執行後續規劃,這在徵收地區,引起軒然大波,認為這是「將土地交給廣昌集團,作為銀行質押」的聲音在整個地區散佈開來,自救會切切提醒民眾「千萬不要被騙了!」。

然而「范家洋樓」對於這樣的事情,追根究底,並且深入研究法案與相關規定,不斷與縣府承辦人員溝通、查明,並向縣政府爭取作最妥當的登記方式 — 登記時可以出示權狀,但不能繳送土地所有權狀正本。衡量局勢(需要顧及投資者的權益、徵收區居民沒有強烈共識、縣政府勢在必得的企圖與專業能力),最後他所下的判斷是:登記專用區是保留繼續在這裡過擁有祖厝與農村生活的可行方法。

於是他開使積極的把這個消息告訴大家,要大家去登記,讓想要繼續務農的人,把自己的田地挪到「客家農業休閒專用區」裡面來,讓保留區的農地盡可能的大。由於把原來的農地換到客家農業休閒專區,依然是農用,不能變更為建地,所以,的換地比率約八成,也就是一甲地可以大置換回八分地,這與被徵收後,換成建地只有四成左右,將近多了一倍。

由於民眾對於縣政府缺乏信任,而在自救會裡面,「范家洋樓」的看法,並不為年長,德高望重「傳經第劉先生」的認同,大家對於這樣的一個專用區,認定它是一個收買民心的騙局,最後的結果,只有 5 個人登記,保留總面積 3.3636 公頃,其範圍包括范家洋樓的地。「范家洋樓」與家人終得以在先祖的地上繼續生活下去。從此,「范家洋樓」退出自救會。

其實,這當中微妙的族群與聚落情節,實際上,外人只能體會一、二,但是自救會的分裂,卻是這次抗爭的最大損失。目前:

* 「傳經第劉先生」繼續抗爭。就等內政部都委會通過徵收案,立刻提出告訴!

* 「范家洋樓」,努力的構思客家農業休閒專用區的未來營運,並持續對細部計畫提出建言。

image005
全台少見的客家雙層三合院 – 范家洋樓

六、客家農業休閒專用區

論到客家農業休閒專用區,雖然我佩服「范家洋樓」的努力,但是我有不同的看法。可以遇見的,除非有過人的創新思維,否則未來所要面對的挑戰非常巨大。

我認為,家農業休閒專用區表面上是在法制體系下爭取權益的一個勝利,但是實質的效益、對希望繼續務農的農民的工作保障並沒有幫助。首先,都市計畫與區段徵收,根本就是以開發為導向,以建地勝於農地,以都市代表進步,農村代表落後的思維來運作法制體系,在這樣體系底下的任何勝利,基本上都是損失慘重。

而休閒農業也是一個迷思。一個農村,除非遊客本身長期的參與生產,才有可能一再的往返,也只有尊重、深入了解這個農場的遊客,才能真正的在這裡休閒,若是這樣,這些人並不能僅僅為遊客,而是一群會幫你照顧莊園的支持者,來到農村,他們認識這裡的花、草、菜蔬和人,也知道如何幫你栽種,颱風天,他們會在電視機前祈禱守望這個莊園。我認為休閒農業若不轉型為社區形式的經營支持方式,一味以新鮮、體驗、休閒為號召,終將成為過往雲煙。

至於農業,這裡多半為小農,就希望繼續務農的農民來說,原本可以在附近租到大片的土地種植,但是出租的地主不見得也願意把地畫入專用區,而且通常,他們因為不耕種,換取交易性比較高的建地或是出售土地,會更有吸引力。因此,若是只有自己三分、五分的地,與專用區換地,依照八成的比例算,換得的地只有兩分四到四分地,根本無以維生,若是要租地,就要跨越一、兩百公頃,四處尋找,這與原來門前就是耕作的田,綿延相連,「換地」與「離農」,幾乎同等。

而論到客家文化,兩三戶人家或是一個大聚落容易呈現多元璀璨的客家文化與傳統?要保持一個文化的慣性與特色,需要的深厚的土地連結與社會氛圍,出了三公頃的地方就是七倍大的商業區,就是二萬六千人的住宅區。試著想像如果這個休閒園區獲得極大的成功,當有大量說台語的遊客進來時,園區的廣播與導覽該說客家話還是台語?一個充滿以台語交談的客家園區!?

(本文待續)

(閱讀所有夏耘2009草根調查文章,請點選這裡)

[夏耘田調] 新竹二重埔區段徵收良田紀實3-1

2008 年,農村再生條例引起了一連串關心台灣農村的討論與串連,二重埔在這些徵收案當中,歷時最長(1981 年開始),涵蓋的範圍約 440 公頃,實際上包括的區域有:頭重埔、二重埔、三重埔與科湖里…

編按:

本文為2009年台灣農村陣線舉辦之「夏耘草根調查系列文章」,由參與調查的「新竹二重埔組」成員共同完成。因原文篇幅甚長,顧及網路閱讀的形式,將原文切分成3篇文章進行。

一、摘要

2008 年,農村再生條例引起了一連串關心台灣農村的討論與串連,而首當其衝的,受到關注的是台灣幾個農地的徵收案也,從北到南,土城彈藥庫、新竹二重埔(也就是本文的訪調地區)、苗栗灣寶社區、彰化二林中科四期園區,在當地都有反對的團體抗爭,希望保留農地與原聚落的生活方式。

二重埔在這些徵收案當中,歷時最長(自 1981 年就開始),涵蓋的範圍約 440 公頃,實際上包括的區域有:頭重埔、二重埔、三重埔與科湖里,因為民國 2006 年的抗爭是由二重埔自救會發起,開始為外界所注意,因此,這地區的徵收案,都用二重埔來通稱。

這個案子目前已經走到細部計畫,也已送交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查,就等審核通過、拍板定案了。在這漫長的時間裡,因應科學園區三期預備用地的徵收限制遷建所啟動的因果網絡,使得這裡房屋破舊,人口外流,農地買賣熱絡,卻也保留了一塊 30 年來未曾為水泥文明所染指的農村田野。

二重埔的徵收紀實,一共有三位工作人員,兩位為工研院的研究員,另一位是三重埔的農民。經過兩個月的資料收集、與實地踏戡,並且訪問了 15 位當地的居民、各個自救會的領袖與新竹縣政府的承辦人員。

就本次草根調查所得到的資訊整體來看,要保留這塊四百公頃的農地,走到今日,主客觀因素都顯示極難板回,即便是祭出在地群眾的公決,期望保留的也是少數。至於為何我們還是認為這塊農地需要保留,主要是基於糧食安全與社會公義角度,並且希望藉由呈現這個台灣科技重鎮的徵收案另一面貌,讓更多人重新反思獨愛高科技產業,犧牲農地,除了看得見的經濟,還附上那些代價。

image013

徵收區,到處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廣告牌

二、簡要徵收背景

1981 年,新竹科學園區三期用地開始徵收,1989 年間,在當時縣議員呂源貴帶領下,當地居民強烈抗爭。2000 年,科學園區終因經費不足而放棄二重埔的土地徵收。然而 2006 年,新竹縣政府變更計畫並以 BOT(Build, Operate, Transfer;民間興建營運一段時間後再轉移政府)開發模式解決資金的問題,由廣昌資產管理公司得標推動土地徵收。

範圍/面積:「變更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特定區主要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新竹縣轄部分」總共使用土地 411 公頃,需徵收土地包括:頭重里、二重里、三重里與柯湖里等共 441 公頃。其中,「工業專用區」與「工業區」僅約 50 公頃,「住宅區」則達 164 公頃,約佔總體用地 2/5,因此與其說是工業園區計畫, 不如說更像是大規模的住宅區計畫,一片良田又將消失成為一棟棟的水泥住宅大樓。

二重埔是在計畫變更之後,第一個知道這個訊息的地區,並且積極的籌組自救會,努力保留這裡的百年聚落:湧泉、竹東大圳以及老伙房。其他的鄉里,則是一直到今年(2009)開始了解到苗頭不對,才跟進組織自救會。然而,在縣政府都市計畫團隊的積極運作下,整個開發暗的細部計畫已經送交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等候審議通過,就要開始啟動區段徵收作業。

三、徵收區的風土

台灣土地被政府以區段徵收的方式加以開發的地方很多,然而為何這裡會受到如此的關注,主要是因為這裡是一個客家百年聚落,擁有非常珍貴的天然與人文資源,這些資源一旦破壞,想要恢復幾乎是不可能。

(一) 地塹湧泉

根據竹東農田水利會與地質技師的現地勘查,在工研院的東南側有一個西北東南走向的地塹,在它的北側就是著名的二重埔的湧泉。湧泉的水源來自地下水層匯流而成一個天然湧出的池水,水源豐沛,多餘滲出的水由下游的排水路進入排水系統,因此,百餘年來,這裡即使是枯水期,也不缺灌溉用水。

2009 年 8 月 21 日,二重埔湧泉生態教育園地落成。報導指出「新竹縣竹東二重埔山麓有一片湧泉,百年來源源不絕,灌溉上百甲農田,地方人譽為龍脈福穴地理,但因政府區段徵收計畫面臨被剷平的命運;地主劉慶昌為保護珍貴的湧泉寶地,提供逾千坪土地供新竹農田水利會,闢建古厝湧泉生態教育園地」。事實上,縣政府在這次的都市計畫細部計畫當中聲稱,「未來湧泉及地塹邊坡將原地保留並規劃為公園用地…天然湧泉…需予以原地保留且仍維持功能」。

(二)竹東大圳

日據時代,二重埔第一代的大地主林春秀協同地方人士在民國 15 年(大正 15 年)聘請日本季是動興建,其主要的目的在於汲取上坪溪的水源,並利用日本人早期興建的軟橋發電廠渠道作為導水路,花費兩年所完成的 21 公里圳道,灌溉面積 530 公頃,受益面積八百公頃。

由於竹東地區的耕地多分佈於丘陵地帶,為了確保廣大的農地用水便利,於是竹東圳沿著地理的等高線開鑿,期水利可以涵蓋全區。自竹東圳的二重埔終點站往下望,綿延的農田,延伸至遠方的頭前溪,都受惠於這條大圳。

根據耆老的轉述,林春秀擁有二重埔地區約八百多公頃的土地,他無私的借錢割地建立竹東大圳,造福了二重埔地區的居民灌溉農地,自給自足渡過了數十個年頭,每次收租,總是騎著白馬,長統皮靴,相當威風。

順帶一提,由於科學園區需要乾淨的水源,而水源頭寶山水庫就是從竹東大圳取水,因此,到目前為止,竹東大圳的水,依然清澈見底,沒有污染。

image003

竹東大圳 14 支道

(三)老伙房

民國六十八年之後,由於限制遷建,因此,在徵收區內,許多房舍都保留 30 年前的樣貌,只是坍塌了,只能用鐵皮來蓋。其中最為人所知的有三間伙房:竹東大圳開鑿者林春秀的九牧第、自救會劉慶昌先生的祖父劉金榜建於民國 41 年的傳經第,以及一座全台少見的客家雙層三合院 – 范家洋樓。

在整個細部計畫中,除了畫入客家農業休閒園區的范家洋樓,其他的美麗老伙房也都獲得保存,然而,保存在一個沒有田地、沒有白鷺與蛙聲、沒有農人與農務當中的老伙房,不再炊煙裊裊,彷彿一個不再吐息的軀殼,還要硬撐它是一個人嗎?

image009

竹東大圳開鑿者林春秀的九牧第

四、田野訪談

與其說是田野訪談,倒不如說是去拜訪應該認識的朋友。在這四百多公頃的土地上,我們發現一個很讓人惋惜的現象,那就是壯年、青年關心徵收這件事情的人很少。我很納悶,這麼美麗的莊園,怎麼沒有年輕一點的抗爭者?無論是到立法院、行政院或是監察院,或是在我們訪談的夜晚,絕少看到青、壯年人的身影,即使是撞見了我們與他們的父執輩談話,也匆匆的離開。

以下是我們訪談對象的簡單統計資料:

* 全部受訪者平均年齡:57 歲

* 全職務農維生:3 位(竹東優質米前三名)

* 持續農務工作:12 位

* 在徵收區擁有農地者:8 位

* 平均農地面積:0.6 公頃

* 最大種植面積:3 公頃

* 萬一徵收,住屋將會拆除者: 3 位

* 徵收資訊來源:二重自救會(9 位),其餘除了「徵收」之外,一無所知

* 看過縣府公告的區段徵收計劃書:1 人

* 了解徵收完整過程的人:0 人

其實這些資料,並沒有多大的代表性,但是就縣政府與的自救會職責角度來看,關於最重要的徵收問題,卻明顯的顯示,居民的了解與認知,幾乎等於沒有。我們不禁要問 30 年來、3 年來,政府、自救會彷彿在瞎忙!

雖然我不認為應該把了解徵收的所有責任都推給縣政府、自救會,事關身家財產,民眾自己要負起最大的責任,但是,若是資訊公開、政府單位多一點主動宣導與說明,情況絕對不至於如此。您可以想像一個普通百姓,收到縣政府的公文,裡面充滿法律文字與術語,讀也讀不懂,但是這些文件卻與自己的身家財產、自己的田地大有相關的那種心情嗎?

一位林姓的獨居祖母紅著眼眶告訴我們,每次收到公文,就擔心的睡不著覺。這當中也有非常專業的農民,他們可以種出極優質的稻米與地瓜,但是種地的學問拿來讀公文,了解整個繁複,拖延了 30 年,千頭萬緒的徵收與都市計畫,的確是強人所難。

在與縣政府的技正討論這件事情的時候,技正說「真的沒有那麼多人手」,而且「大門永遠是開的,電話也可以打來啊!」更何況公文都是掛號送到家。對於這樣的回覆,我並不以為然。難道這些技術官僚不聊解,你的一筆畫下去,就是好幾戶人家的身家性命?人手不夠就不用通知?況且這是技術性問題,只要經過設計,透過各種便民管道(例如:村里長受訓),就可以達成,而且,不能說公文有送到,就了事。

我甚至當場問他「我要是丟一段你需要一年才學的會的 Linux 的程式碼,你現在可以看得懂嗎?」

後來,縣政府的技正的確接收到這樣的景況,在二重埔五穀宮設立工作站,每週二、四下午派人駐點說明,只是,長久以來的不信任關係,與自救會堅決不肯妥協的態度下,駐點工作站只成為叫囂、怒氣的宣洩場所。

至於自救會的矛盾與情仇,我將在下一段說明。

(本文待續)

(閱讀所有夏耘2009草根調查文章,請點選這裡)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