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出行─海角七號解說恆春

不同以往,恆春只是遊客的過站,這群〝阿嘉的家、友子阿嬤的厝、茂伯的家〞的海角迷的需求,讓在地駐點解說人員重新詮釋劇中人物所住、所用、所走過的人事物。地方的榮譽感也回到居民心中,加油恆春,台灣加油。

拜電影「海角七號」所賜,恆春鎮公所、社大解說團、恆春半島解說協會, 駐點在西門廣場,每星期六、日早上9點到下午5點,免費為這群帶來恆春觀光商機的旅客服務。歡迎大家相互口傳讓這班海角七號列車,能持續、永續經營的唱著〝快樂的出行〞。

971202-cape-360.jpg

西門駐點免費解說。

恆春有百年的四個城門古蹟、先人移民至此的歷史、更有西門不向西的故事….等等,值得人們去發掘去探討的人文習俗。卻因外環道路的開設,使得旅客不進城,不駐足一覽,實有可惜,同時也使得老街凋零、商業不發達,鎮民怨聲四起。

今年10月份時,因應由海角七號影片所帶入之觀光熱潮,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更在縣府支持下,出版”海角巴士、浪到恆春”導覽圖,期盼透過導覽圖的解說引導,讓來訪之觀光人潮不僅僅只看見電影中之景點,而能進一步的透過與電影熱潮結合的方式,達到推展恆春在地文化與特色產業的效益。

才短短的幾個星期;現在的恆春老街已不再人車稀少。非假日時進出恆春城的人數比以往暴增,每到週休二日或是國定假日,恆春從沒有過塞車的街道,現在都出現塞車奇景。

難怪鎮長及一些曾為恆春出力的人士感嘆的說:推廣恆春觀光多年卻不及一部電影的力量。海角七號不費吹灰之力把這個地方—-恆春,推銷至國際,為恆春帶來觀光商機。真是讓恆春人萬萬沒想到。打拼一輩子的在地人從沒想過,住了一世人的房子現在卻一夕出名,成為觀光景點,每天數著進入口袋的鈔票,做夢也會狂笑。

從旅客口中得知以往來過墾丁多次卻沒走進恆春城,這次為海角七號進城的人非常多都是第一次來恆春,這次真的拜「海角七號」所賜,讓這個被人遺忘的小城呈現歌詞場景:「小城故事多,……有空一定要來做客。」

11-1-pic3

(上圖)逛「恆春老街」的遊客。

(下圖)「阿嘉的家」的人潮。

11-1-pic2

觀光會帶來地方繁榮 ,許多縣市鄉鎮也都以行銷觀光為施政重點。觀光事業的成功與否除了市場需求外,更重要的還是在觀光資源的合理利用,因此觀光資源的規劃及經營管理便不能忽視。而遊客、觀光客要的是具有品質的觀光資源,不然熱潮一過,觀光客就很快消失。而要怎樣經營管理及觀光資源規劃才能永續利用、永不匱乏呢?這才是在地人及有關單位真正要重視及深思的地方。

不同以往,恆春只是遊客的過站,旅客都是要到墾丁逛大街、玩沙灘、飆賽車,這群〝阿嘉的家、友子阿嬤的厝、茂伯的家〞的海角迷的需求,讓在地駐點解說人員重新詮釋劇中人物所住、所用、所走過的人事物。這個過程中,地方的榮譽感也回到居民心中,加油恆春,台灣加油。

後記:

有一首歌叫做「快樂的出帆」,新米原來定的題目是「快樂的出行」,我想她是想到這段歌詞:

今日是快樂的出帆期,無限的海洋也歡喜出帆的日子,

綠色的地平線,青色的海水

卡膜脈,卡膜脈,卡膜脈嗎飛來一路順風唸歌詩,

水螺聲響亮送阮快樂的出帆啦!

或許是想到恆春的人民,在這部電影過後,不再像以往一般被視為鄉下人,有一種類似歌詞中「綠色地平線、青色的海水」然後「快樂起來」的綜合感受吧! (本文由作者提供,王敏州老師協助修改)

【愛跑路】有愛無礙路跑活動1206

台灣無障礙協會以建立「全民身心無障礙的樂土」為目標,十二月六日<六>本著宣導民眾關懷身心障礙者,在高雄市為2009世運倒數開跑的同時,於高雄舉辦「有愛無礙 路跑活動」…

有愛無礙 高雄最HIGH─關懷身心障礙者路跑 邀您愛心助跑

台灣無障礙協會以建立「全民身心無障礙的樂土」為目標,十二月六日<六>本著宣導民眾關懷身心障礙者,在高雄市為2009世運倒數開跑的同時,於高雄地方法院舉辦「有愛無礙 路跑活動」,讓大眾與全國身心障礙者一同體驗無障礙世界,這富有教育及百元愛心助跑的多元化活動,讓歲末更添溫暖。

關懷身心障礙者路跑一系列活動有關報名及詳細內容,請撥愛心專線07-2411100 或免付費電話0800-802-220

(本文作者為高雄第一社大公民記者)

【山林步道】繪本比賽與部落格徵件即日起至1231

每一次的步道旅行,都是一段精彩的生命故事。故事中的主角也許是人、也許是路邊的鮮花綠草,或是山林裡的蟲魚鳥獸;利用敏銳的觀察力及豐富的想像力,把精彩的故事用畫筆或文字記錄下來。

步道遠足趣–全國步道系統系列推廣活動

「山徑故事書」繪本比賽

每一次的步道旅行,都是一段精彩的生命故事。故事中的主角也許是人、也許是路邊的鮮花綠草,或是山林裡的蟲魚鳥獸;利用敏銳的觀察力及豐富的想像力,把精彩的故事用畫筆或文字記錄下來。讓大家發揮無盡的想像空間,共同把最美好的山徑旅行回憶,收藏在您的「山徑故事書」繪本中。

參賽方式

1. 收件日期:即日起至1231

2. 親子組(國小、國中學生及家長)

前三名(獎金各為貳萬元、壹萬元、伍仟元)加獎狀乙張。

優選獎三名(獎金每名參仟元)加獎狀乙張。

佳作獎十名(贈國語日報一年份)加獎狀乙張。

3. 大專社會組(高中職以上)

前三名(獎金各為參萬元、貳萬元、壹萬元)加獎狀乙張。

優選獎三名(獎金每名伍仟元)加獎狀乙張。

佳作獎十名(獎金每名參仟元)加獎狀乙張。

「步道趴趴走」部落格徵件

您愛走入山林、書寫心情故事嗎?您是否已經擁有一個圖文並茂的部落格,紀錄步道旅行的點滴見聞?您是否就是我們尋尋覓覓的步道達人呢?林務局推動的全國步道系列推廣活動,正等著您大方秀出步道趴趴走的趣聞。

參賽方式

1. 活動日期:即日起至1231

2. 參賽得獎者:

前三名(獎金各為壹萬伍仟元、壹萬元、伍仟元)加獎狀乙張。

優選獎五名(獎金每名參仟元)加獎狀乙張。

佳作獎十名贈全國步道系統紀念品加獎狀乙張。

3. 網友票選者抽出二十名贈送「山徑筆記書」乙本及慢走更樂活經典磁鐵一組。

洽詢方式:

1.請電洽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業務部(02)2302-1122#11蔡怡珣。

2.相關活動訊息請至本活動專屬網站:http://trail.e-info.org.tw
全國步道導覽網http://trail.forest.gov.tw/查詢
台灣山林悠遊網http://recreation.forest.gov.tw/

clip_image003

【社區紀錄】公民影像人才培訓發表會1205

課程中除介紹媒體近用概念,並聘請專業影像工作者指導學員們從發想、企劃、拍攝到剪接、配音等後製工作,並進行實作,成果影片內容豐富多元,包括眷村、環保、文史、社區發展、都市原住民等議題。

行政院新聞局97年度公用頻道節目製作人才培訓 「2008社區導影—在地公民影像人才培力計畫」

社區紀錄片成果豐收 影像呈現在地能量

行政院新聞局委託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辦理「97年度公用頻道節目製作人才培訓」,定名「2008社區導影—在地公民影像人才培力計畫」,自9月起於全國各社區大學陸續開辦影像人才培訓課程,成果豐碩,並將於12月5日下午2時於台北(台灣金融研訓院503室)舉行成果發表會,展現學員們學習的成績。

課程中除介紹媒體近用概念,並聘請專業影像工作者指導學員們從發想、企劃、拍攝到剪接、配音等後製工作,並進行實作,成果影片內容豐富多元,包括眷村、環保、文史、社區發展、都市原住民等議題。

本次成果發表會將邀請知名紀錄片導演鄭文堂及影評人黃英雄與會,講評學員作品,與學員交換拍攝心得,並安排優秀作品頒獎,對學員的積極學習和社會參與精神給予鼓勵,期許影像力量自此於社區紮根,成為民眾有力的發聲管道。

時間 主題 主持 / 講者
13:30-14:00 報到
14:00-14:10 開幕- 新聞局長官致詞

– 全促會致詞

行政院新聞局

全促會

14:10-14:30 辦理成果說明 全促會

(備ppt報告)

14:30-14:45 頒發優秀成果影片

– 卓越成果獎

– 傑出觀點獎

– 公民參與獎

– 團隊精神獎

– 評審團特別獎

行政院新聞局

全促會

評審委員

14:45-15:00   茶敘
15:00-16:30 成果分享

– 獲獎成果影片欣賞(10mins)

– 獲獎心得分享(5mins)

– 專業講評(5mins)

獲獎影片參訓人員

評審委員

16:30-17:00 綜合座談

– 參與計畫心得分享

– 公用頻道建議

– 活動辦理建議

主持人:全促會

行政院新聞局

評審委員

社大協力人員

參訓人員

成果發表會資訊:

時間:125(五) 14:00-17:00

地點:台灣金融研訓院503室(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62號,台電大樓站)

回歸山林-訪林明賢

從工程建造到與山林為家,大哥說投入農業完全是個人興趣使然,專心於耕作梅子過程中,發現梅子有許多妙用,進而希望販售梅子讓人可以吃得健康。過去未使用任何除草劑、肥料,土壤若沒受到破壞,隨著季節耕種…

「種田,多一分付出就多一分回報,回報是實在的,自己也會感受到成就感。」

971201-people-360.jpg

林明賢大哥

離開台北,離開工程建造,林明賢大哥帶著家人回到高雄,回到多年前購買的山地,夫妻倆一同打造別於都市步調的自在山林生活。

林大哥原為嘉義梅山人,早年舉家定居於甲仙小林,原本務農為主,民國76年接下建設工作,基於工程需要、小孩教育等因素,林大哥一家搬到台北居住。工作十多年後,大哥說大型工程建造壓力大、要承擔一定的責任,感到疲累,又當時台灣整個大環境走下坡,對於必須四處奔波巡視的工程案也產生厭倦,完成花蓮和平火力發電廠建造,林大哥決定離開多年的工程事業回到山上,「回歸山林比較自在,種田你多一分付出就會多一分回報,那種回報是相當實在的,自己也會感受到一種成就感。」

離開繁榮大都市回到三民面對滿山的梅樹,大哥說農事一直是他的興趣,早年就有農業的基礎,在民國70年買下雙連堀這座山,便著手進行開墾、種植梅子,即使搬至台北居住,仍然僱請他人來幫忙照顧,而他自己每年不定期回到山上巡視狀況,一方面在外從事工程,另一方面也積極打理、規劃山上的一切,大哥說在外地工作一直想著回山上,卻遇不到好的時機,直到86年自己設計的房子先行完成,89年才全心回到山上經營栽種。

為何會以梅子為生產作物?大哥指出民國七十多年買下山地,當時台灣梅子產業正興盛,台灣種植梅子以外銷日本為主,銷售價格相當穩定且經濟利益高,又山地適合梅樹生長,因此買下山地同時便決定以種植梅樹為主。到了八0年代,台灣外銷梅子被日本檢驗出過度使用農藥,日本轉向大陸市場,外銷價格開始下滑,回到山上種植梅樹的大哥,改變傳統竹竿敲梅,改用手採梅方式賣給零售市場,起初手採梅市場價格相當好,大家踴躍跟進導致量多價值下跌,因而轉向思索加工產品。

第一次接觸到梅精是在荖濃溪朋友家喝到,沒多久大哥羅東的朋友也建議大哥可嘗試試做,雖然林大哥早已聽聞梅精製作及技術,但是認為製作過程太麻煩而未有興趣,直到95年次級梅子銷售價格不符合成本,丟棄又太浪費,才興起製作梅精的念頭,梅子加工可提高附加價值,又可永久保存。林大哥說他的思維總是與大家不同,於是自行研發製作梅精方法、技術,當他專心思考一件事,連睡覺、做夢都會想著同一件事,第一年製作梅精,花了半個月就成功做了八百多瓶,開闢梅子產業另一個市場。

從工程建造到與山林為家,大哥說投入農業完全是個人興趣使然,專心於耕作梅子過程中,發現梅子有許多妙用,進而希望販售梅子讓人可以吃得健康。小時候家裡耕種經驗告訴大哥,過去未使用任何除草劑、肥料,土壤若沒受到破壞,隨著季節耕種,收成是不會受到影響的。日後當自己全心照顧梅園過程,跟著過去經驗不使用任何破壞土地的事物,改變傳統種植觀念,耕作以保育土地為先,盡量不去破壞、改變土壤,並且順應著自然四季的運作。

實際走訪田地種植狀況,可見大哥抱持著種田就像做良心事業的觀念,認為對人不好的就避免,比如說:人工砍草而少用藥劑,前往拜訪的幾天,正是大哥忙於除草的工作。大哥說田地的雜草沒有妨礙到另外一種植物生長不會去拔除它,各式各樣雜草生長也無壞處,一方面可以保持土壤濕度,二方面也可以保存有機質,大哥笑稱自己是「懶人耕作法」。走訪大哥的山林,沿路上香茅、樹番茄、咖啡、不知名植物等,乍看之下看似雜草叢生,但其背後是順應著大自然作息去運行,大哥謙虛說自己是懶人耕作,卻默默實踐著自然農法。

IMG_1152

樹蕃茄,成熟的時候,表皮成紅色。

除了梅樹之外,早年大哥亦有種植檳榔,然而隨著環保意識越來越抬頭,早已不採收檳榔,也不輕易砍除,轉而利用檳榔樹幹筆直且有韌性的特質來種植愛玉,有韌性的樹幹不怕狂風侵襲,即使遇到颱風也不會破壞愛玉的生長。大哥說,整座山林是混種著梅樹、愛玉、檳榔與荔枝,混種可平衡地力,讓土壤保持在一定均衡,又可分擔單一作物的病蟲害風險,混種的方式更能顯示出大哥對於土地的理念,跟著自然運作來耕種土地,以保護的心態來照顧山林的一切。

參與旗美社大開設的農村與農業學程為林大哥對於農業關注的延續及學習,一系列的有機課程實際運用上,大哥認為不可能一開始就完全有機農業,盡量自然、粗放工法逐漸轉型,兩年來的學習讓大哥意識到:「好的產品就是需要好的土地」,面對土地的理念,大哥由過去的經驗、親身體驗與知識上的背書下,堅持著不要去破壞、不要使用化學肥料,用最自然的方法去耕作土壤。

短短的拜訪幾日,除了了解大哥隊於山林的理念之外,更可感受到回歸山林的生活態度,大哥家的生活讓人不禁聯想到近來熱門提倡的樂活-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健康、自給自足,從台北大城市回到甲仙山林,在外人眼中回到山上一定是許多的不適應及不方便,但是對林大哥來說,回到山林裡才真正是生活的開始,即使沒有豐裕的物質便利,精神生活卻是十足飽滿、有力量的。

【攝影展】底層流動/流浪的視界攝影展1203-10

自2007年10月,開始拍攝一系列遊民相關的影音新聞,並成立漂泊新聞網,以偏衡既有主流社會對遊民的刻板印象。遊民,從媒體追捕的對象,翻轉為追求多元社會與公義的公民新聞實踐者。

黑暗角落外的藍天

底層流動/流浪的視界攝影展

無止歇的遊動

穿越黑夜白晝

分秒警醒的目光

梭尋著黑不見底的城市角落

是遊民

是底層的生存者

也是角落記憶的收集者

拍照,可以是留念、記錄,甚至是對人身隱私的侵犯,但也可以是生命的藍天。

處於社會底層的遊民,時常遭遇到的是世人輕視詫異的眼光或是部分媒體的好奇窺視。媒體與遊民,成為追逐與被追逐的惡性關係。

一則關於遊民執廣告看板終日只有日薪三百元(實則八百元) 的錯誤報導,引發遊民的熱烈討論,進而決定採取行動。

自2007年10月,開始拍攝一系列遊民相關的影音新聞,並在公共電視台架設的公民新聞平台下成立漂泊新聞網,以偏衡既有主流社會對遊民的刻板印象。遊民,從媒體追捕的對象,翻轉為追求多元社會與公義的公民新聞實踐者。

基於這樣的初衷,以及尋求更具親近性的表達方式,在美國南伊利諾大學大眾傳播博士生戴瑜慧建議並擔任第一屆講師,救世軍社工員郭盈靖與許文賢協助下,於2008年夏,成立紀錄人生攝影班。

緊縮的喉頭,在許久的噤聲後,慢慢舒展,並獲得更多外界的奧援。

第二屆攝影班,在著名攝影師謝三泰的指導下,成員們透過鏡頭,道出一個個人生故事,並隨著日夜不停歇的步伐,記錄著台灣角落的脈動。

每日的外拍,是喪親之後的最大安慰;河畔的水筆仔與牆縫的雜草,映照出的是遊民的韌性堅強;簡易的相機,自此不再是令人畏懼的追獵,而是人生的藍天,記錄著友伴們的歡顏笑靨。

發表會

日期:2008年12月3日(三)

時間:下午14:00 ~ 16:00

地點:台北市身心障礙福利會館

(台北市長安西路15號)(中山市場隔壁)

時間 活動流程 人員
13:30~14:00 報到
相片播放
14:00~14:10 開幕儀式

介紹與會貴賓

介紹本次參展學員

主持人:郭盈靖
14:10~14:20 來賓致詞 主持人:郭盈靖
14:20~14:45 一、引言報告:

二、播放紀錄人生攝影班新聞

三、參展作品簡介

四、參與成員心得分享

參與成員作品分享

引言人:郭盈靖

參與成員:追影、阿春

14:45~15:15 座談時間:

1.謝三泰(名攝影家)

2.何國華(公共電視新聞部經理)

主持人:郭盈靖

座談人:謝三泰、何國華

參與成員:追影、阿春

15:15~15:35 茶會時間
15:35~16:00 作品參觀

 

成果展

日期:2008年12月3日~12月10日

時間:12月3日 下午14:00~17:00

12月4日~12月10日 9:00~17:00

12月8日休館

【看電影】榮光眷影巡迴影展1202

人生中充滿了變與不變,身為外省第2代,作者從16歲的兒子,勾起回憶16歲時的自己,進而對於父親的16歲及其大半生所走過的歲月,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時驀然發覺自己已深受父親的影響。

活動名稱:台北市眷村文化節-【榮光眷影】巡迴影展

活動時間:2008/12/02(週二)       放映時間:19:00~21:30

活動地點:新民國中301教室(北投區新民路10號)
洽詢電話:02-2893-4760 許小姐、02-2321-6862梁小姐

放映影片:

(1)變奏
記錄者:林國欽
影片簡介:人生中充滿了變與不變,身為外省第2代,作者從16歲的兒子,勾起回憶16歲時的自己,進而對於父親的16歲及其大半生所走過的歲月,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時驀然發覺自己已深受父親的影響。

(2)放映影片:七雙襪子
記錄者:喻文莉
影片簡介:她…民國二十年出生,河南安陽人,民國三十七年的時候她十七歲, 正在河南開封讀高中,國共內戰時期,因為開封的淪陷,另外九位同學成為流亡學生,路跟隨部隊撤退至台灣…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