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武國小遷校─如何顧及學童適應與文化傳承?

行腳國境之南,屏東北大武山裡,泰武國小在海拔750公尺處落地生根,師生人數不到百人,雖小,力量卻無比巨大。排灣族的血液中,流竄著木雕、刺繡的藝術天賦;山裡氤氳的霧氣,浸潤著古調,今年6月…

行腳國境之南,屏東北大武山裡,泰武國小在海拔750公尺處落地生根,師生人數不到百人,雖小,力量卻無比巨大。排灣族的血液中,流竄著木雕、刺繡的藝術天賦;山裡氤氳的霧氣,浸潤著古調,今年6月,泰武國小古謠傳唱隊的嘹亮歌聲從台灣傳到歐洲,孩子們的純真天籟讓無數人既震撼,又感動。

但是,八八風災之後,泰武國小受到重創,豪雨所帶來的地層滑動,讓建築物嚴重受損,原先以水泥填補的裂縫痕跡還在,新的裂縫又蔓延成網,寬度超過一公分。

遷校,成了不得已的決定。趕在開學前,泰武國小遷到了山腳下、原先閒置的武潭國小佳平分校,白底紅字的「泰武國民小學臨時校區」終於高高掛起,正式復學──然而,一連串的抉擇背後,是問題的結束,或是新問題的開端?

捨近求遠? 臨時校區一變再變

風災過後,泰武國小面臨遷校的兩難,要遷往5公里路程的佳興村泰武國小佳興分校?或是10公里遠、山腳下的佳平村武潭國小佳平分校?最終,泰武國小在武潭國小佳平分校的閒置校舍復校。

從佳興到佳平,捨近求遠背後的原因,不只是縣長的決策,而是泰武與佳興兩個部落之間的角力。泰武國小教導主任陳長士分析,泰武是北排灣,而佳興則屬於中排灣,一隻攀木蜥蜴在泰武叫kinararei,跑到佳興就叫kinaruyoung。日本統治時代,瓦魯斯溪南岸的佳興部落被迫遷到瓦魯斯溪北岸、泰武的獵區之內,兩個部落就此鑄下了歷史心結。

泰武國小裡,來自泰武村的學生是佳興村的三倍;一位佳興村的家長曾私下抱怨,泰武村的家長很強勢,臨時校區才會寧可設在佳平,不願設在佳興。

「這些頭頭、地方仕紳要先退出。」一位泰武國小的老師認為,泰武村的家長其實並不強勢,是「上面的人」很強勢;雖然,泰武國小的老師曾提出「遷往佳興」的建議,但泰武村的家長們因為訊息缺乏,最後只能聽平常部落裡面講話大聲的人。

image001
(上)八八風災後,泰武國小因為走山而嚴重損毀。

(下)泰武國小目前暫時落腳於佳平村的武潭國小佳平分校。

image003

準備好了? 臨時校區問題浮現

為了維護孩子的受教權益,風災過後,部落幾乎全體動起來幫忙遷校。

「那時候真的很累。」泰武國小一年級導師楊惠芳透露,為了開學,三天之內要把學校整理乾淨,除了老師之外,泰武村、佳興村,甚至是佳平村民都捲起袖子幫忙,開貨車上山,把泰武國小的桌椅搬下來。

上課將近三個月後,楊惠芳說,泰武國小的同學一直很想回去,他們並不喜歡臨時校區。

問題一:住宿舍 生活步調待調整

來自台北的家扶基金會社工林宗翰說,當學童離開自己土生土長的地方,心理上總會覺得:自己是不是離鄉背井?何況,泰武國小在山下設立臨時校區後,不僅空間變小,學生人數也增加20多人,生活步調、節奏無法恢復到以前。

林宗翰觀察,泰武的孩子們在寫作業時,要擠在小小的空間裡面寫;住宿生洗澡也要輪流洗,生活作息的時間因此拖長。目前家扶基金會的計畫是:再增設一間宿舍,讓男、女同學能各住一間宿舍,生活空間變大,時間也能更妥善利用。

問題二:風災補助多 學生不減反增

風災之前,泰武國小的國小部學生人數是43人,幼稚園是15人;遷至佳平後,國小部學生人數增加至62個人,幼稚園也增至20個人。

泰武國小四年級導師、同時協助校方教務工作的呂志鴻坦言,學生人數爆增三分之一,除了有部份家長希望孩子在此得到部落經驗;也有家長是為了風災後的補助,把孩子從潮州遷回來。

面對這個問題,無論是風災前、風災後就讀泰武國小的學生,只要提出補助申請,校方全部送件,最後,球又踢給提供資源的單位。

問題三:文化傳承 恐難以為繼

有別於漢人社會,每一個原住民部落都是一個「王國」,界線森嚴之外,原住民也習於在自己的土地上召喚祖靈。

在泰武國小任教排灣族母語的邱宵鳳指出,每一個部落的故事都是獨特的,每一首歌謠也是獨特的,甚至連原住民名字的傳遞方式也有一定的脈絡,假如政府遷校以後,忽略部落的分野,對原住民的文化傳承影響將非常巨大!

「當孩子們不在自己的部落裡面,是否還能夠勇敢地唱自己的歌?」邱宵鳳憂心地說。

一到兩年後,泰武國小將在平和村與武潭村之間的台糖用地重建。當泰武國小的教具、設備、遊樂設施一件件移出,孩子們的心仍留在山上時,如何在安全校舍、保存文化、孩子願望三者間作出抉擇、取得平衡,仍然值得細細思考。

image005
學童們正比手畫腳,高唱母語歌曲,而這樣的歌聲,是否能永遠迴盪?

(作者為台大新聞所同學)

立下生命的柱子─大鳥中繼屋立柱儀式

台東縣大鳥村中繼屋11月28日舉行立柱動工儀式。自救會頭目王中山表示,水災至今,大鳥居民經常會自問「我身在何方?我的家在哪裡? 」。因絕望而生的恐懼,因著中繼屋開工,終於心安,看到希望。

台東縣大武鄉大鳥村中繼屋在11月28日上午舉行立柱動工儀式。由台灣世界展望會與台東縣政府協力為大武鄉大鳥村88水災受災民眾蓋的中繼屋在台東縣縣府代表、大武鄉鄉長吳仲民、大鳥村村長唐中興及台灣世界展望會陳偉仁副會長及大鳥村受災民眾一同進行立柱儀式。

1964887668

這次八八水災,台東縣大武鄉大鳥部落屬重災區,在重建的工程一波三折,最後在台灣世界展望會的協助之下,為大鳥村受災民眾所興建的「中繼屋」預定搭建14 戶,其中9戶已獲縣府核定,另外5戶縣府正在審核確認中。
大鳥村中繼屋與介達段所使用的建材一樣是永久住屋的建材,有9成是可以直接拆卸後再利用的,符合環保節能、降低受災民眾重建的成本;在空間設計上考 慮住民生活需求,不同於一般組合屋的概念,中繼屋每戶規劃為2層樓(共31.4坪),一樓的規劃為客廳、餐廳、老人房、廚房及衛浴、前後都有涼棚;二樓的 規劃為通舖,亦可視需求可進行隔間,大鳥村中繼屋與介達段不同處在於房屋座落採雙拼式。

陳偉仁表示,中繼屋不是只是一個新房子而已,而是一個協力造屋,它具有部落更新及部落凝聚的意義。

大武鄉大鳥村的受災民眾自從災後先安置於災民中心,之後住在shelter box營帳,生活上有許多的不方便。大鳥村自救會頭目王中山對世界展望會及所有幫助大鳥村重建工作的社會大眾致上萬分感謝,並表示,水災至今,大鳥受災居 民經常會自問「我身在何方?我的家在哪裡? 」,對絕望而生的恐懼,因著中繼屋的開工,我們的心終於能心安來,我們看到了希望,所以今天要像辦喜事一樣的慶祝。

大鳥村自救會會長王新增表示,大鳥村居民對土地的情感,源自於對生命的尊重及當地的文化,災民將團結力量與世界展望會一同協力造屋。

台灣世界展望會東區辦事處主任陳雅玲表示,許多受災民眾不僅得擔心居住的問題,更煩惱就業的困難,因此在中繼屋的建造過程中,我們台灣世界展望會藉 由「住民協力造屋」的概念,用「以工代賑」的方式提供參與中繼屋建造的受災民眾工資,讓他們獲得短期的就業機會,暫時舒緩就業困境。我們預計招募每戶二人 受災民眾一同參與住屋建造的工程。

台灣世界展望會在台東縣88水災的部落遷村及重建工作,第一階段中繼屋將蓋64戶,永久屋76戶。第二階段金峰鄉嘉蘭村及大武鄉大鳥村中繼屋重建永久屋部分,總戶數約為110戶,以每戶120萬元計算所需要的總費用預計新台幣2億5千萬。
除此,後續的社區的總體營造、社區產業發展、災童生活扶助,以及兒童青少年教育、心理與生活重建等需要社會大眾發揮愛心捐款為台東88水災受災民眾的重建捐款。

民眾欲捐款請利用郵政劃撥:15752467 戶名:台灣世界展望會 註明:八八水災救援

或逕洽大鳥自救會 張綉櫻總幹事0928014394

(本文轉載自「台東88風災部落重建訊息通報區」

深埋河谷的客醉山莊

風災過後,除了地景的毀壞需要時間修補,排灣族人面對山林崩壞的茫然,同樣需要時間回復。「我們好幾個人靠這個地方生活,孩子們成婚後也在這邊養育小孩,沒有工作時也到這邊(工作);包含我,有時候也來這裡打工」…

第一次見到傅花女,很難想像眼前這位平靜地跟我們解說災情的VuVu(排灣族對老人家的尊稱),她經營了將近卅年的「客醉山莊」,已被這次的八八風災完全摧毀,深埋在來義鄉大後溪的河谷中。

image001
原客醉山莊地點,以深埋於大後河谷中。

幸好,雖然山莊已毀,但無人傷亡。VuVu講起八月五號到八號的經歷,語氣中仍帶有驚訝與不捨。

她回憶五號晚上要離開山莊前,心裡仍惦記著明早要準備採收自家耕種的龍鬚菜,因為父親節即將到來,是山莊最忙的節日之一,平地的客人上山,總要嚐嚐美味的土雞野饈,下山時也會順便買些生薑、樹豆及芋頭等山產。

到了六號,VuVu見雨勢仍未轉弱,於是將食材先載出山莊,暫放於位在大後部落的家中。誰知道,到了八號當天,同樣經營山莊生意的「南太武山莊」,告知VuVu客醉山莊已被大水淹沒,勉強搶救也是枉然,VuVu得知後仍試圖冒險進入,但無奈山莊前的道路均斷裂、淹水,無法前往;九號再次嘗試進入,見到原山莊地點已埋於土石雜木之下,便折返至家人居住的泰武鄉佳興村。

image003
通往客醉山莊的道路,路基掏空並斷裂。圖中站立者為傅明枝。

VuVu的弟弟,前來義鄉公所財經課課長傅明枝也對八八風災的摧毀力感到無奈,「因為父親節,我們冰箱準備很多的食材。禮拜六(8/8)準備上來服務客人,結果沒辦法(都埋在下面)…」,

回憶起風災前山莊的熱鬧景象,傅明枝與VuVu帶著些許的驕傲,緩緩地說:「(平常)禮拜六禮拜天,很多人過來這裡,大概一、二百個人,因為客醉山莊可以溯溪……而且我們這邊有自己種的山蘇、野菜,可以現炒,還有一些有機的蔬菜,很受遊客歡迎啊。」

傅明枝拿出風災之前的山莊照片,一邊比對現已被填平的大後溪床,一邊解釋地景的劇烈變化。原本山莊設計有兩層,一層闢為停車場,另一層則是露營區,風災過後,這些分層全被厚重的土石掩埋。站在昔日山莊所在地,不管從那個角度往四周看去,都是巨石夾雜著漂流木,荒涼的景觀讓外人很難想像此地曾擁有的熱鬧。

image005
傅明枝拿出風災前的山莊入口照片比對,如今面目全非。

風災過後,除了地景的毀壞需要時間修補,排灣族人面對山林崩壞的茫然,同樣需要時間回復。「我們好幾個人靠這個地方生活,孩子們成婚後也在這邊養育小孩,沒有工作時也到這邊(工作);包含我,有時候也來這裡打工」傅明枝說出山莊扮演他們生活中的經濟來源。

溫情的關懷面縱然值得給予矚目,但是實質的政策面也不應遺忘,原住民族與政府官員如何就這次風災得到的經驗,共同在開發山林以及生態平衡間找到新支點,可能才是避免家破、人亡再次發生的關鍵。

(作者為台大新聞研究所同學)

瑪家農場示範屋,正式立柱!

包含屏東鄉排灣族的大社村、魯凱族好茶村居民,未來將在瑪家農場重建家園,昨日進行「示範屋」立柱儀式,將來每戶有2層樓,共32坪,外觀採用原住民傳統石板建材,村民在建屋工程中學習,以後可以…

前言:

包含屏東鄉排灣族的大社村177戶,魯凱族好茶村132戶的居民,未來將在瑪家農場重建家園,由世界展望會負責房屋興建,由於上述兩部落皆為族人全數同意遷村的情形,因此居民皆歡喜迎接重建工作。

昨日(12月2日)今天在瑪家農場進行了「示範屋」立柱儀式,將來每戶有2層樓,共32坪,外觀採用原住民傳統石板建材,展望會將以工代賑和村民協力造屋,安排村民在建屋工程中學習,以後還可以帶領其他族人打造自己的家園。(現場新聞消息,請點選這裡閱讀)

以下文章轉載自達瓦蘭部落網站,記錄昨天這個重要的日子,更多達瓦蘭的消息,請點選這裡閱讀

7-ap_F23_20091202110212599

瑪家農場立柱記者會

文/Sherry

12月01日對大社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日子……..

期待已久的示範屋終於….八字有一撇!

從11月11日進材料開始,瑪家農場出現了進進出出的工作人員

整地….測量….備料….綁鋼筋…..鋪地基…..灌漿…..

在將近3個禮拜的努力下

總算有出現一點點家園的雛型

感謝世界展望會的幫助

讓大社村在遭遇風災後的期間裡,不斷的協助部落安置與重建認養

大社村得以順利進行遷村

感謝屏東縣政府

在曹啟鴻縣長的領導下,瑪家農場已通過非都市土地變更

且縣長也承諾會努力與台鳳公司協調耕作地及通往屏科大的聯外道路

期待這會是一個好的開始………

感謝瑪家村.北葉村的頭目與族人

謝謝您們的接納與寬容

讓我們能有一個棲身之地

相信這一切都是主的安排

也會是一個很美麗的安排………

1-ap_F23_20091202110108683
在記者會開始前…….村民聚在一起練習待會兒要獻唱的歌曲

2-ap_F23_20091202110128814
曹縣長蒞臨……展望會的杜會長正在和縣長說明今天的儀式

3-ap_F23_20091202110139616
記者會開始的禱告儀式….. (這可不是縣長很累在打瞌睡哦!)

坐在縣長旁的分別是瑪家村與北葉村的頭目

大家都很專心的低頭祈禱

每個人心裡都有著對這片土地的期許與盼望

4-ap_F23_20091202110149751

5-ap_F23_20091202110200369

在立柱儀式進行前,由所有的牧師一同禱告

再由林德富牧師主禱

祈求上帝帶領所有的族人,在接下來的立柱儀式能順利平安的進行

並祈求上帝能賜給每個人更高的智慧與力量

讓重建的工作更圓滿平和

6-ap_F23_20091202110118717

用平地人的方式綁上鞭炮……..

同等於原住民放狼煙

讓在天上的祖靈知道並一同參與

7-ap_F23_20091202110212599

在大樑分別綁上繩子……..

由所有與會的人同心協力一起拉起

(吊車是為了安全考量下勾住而已,也許是怕大家太興奮拉過頭了吧~~)

8-ap_F23_20091202110255941

縣長很賣力的拉著…….

也希望未來的日子裡,縣長仍然繼續的為災區的村民們努力

爭取原住民應有的權益

保障原住民傳統文化與土地使用

9-ap_F23_20091202110306707

大社村的婦女們

快樂的唱歌,看著自己的部落有了希望

未來的部落裡………

依舊少不了這群又可愛又三八的….資深少女!

10-ap_F23_20091202110222423

11-ap_F23_20091202110233405

立起來的鋼骨,工地人員立刻將準備好的螺絲鎖上

看到每個人各司其職的樣子

這就像從前蓋石板屋的方式一樣

每當部落有人要蓋房子,村民都會一起幫忙

男人採石板.砍木材,女人疊石板.煮飯

大家在一起工作,快樂的唱歌跳舞

多美的畫面啊~~~

12-ap_F23_20091202110346412

所有工作人員一起合影

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掌聲鼓勵~~

(本文章轉載自達瓦蘭部落

大後遷村 新舊世代有「異」見

劉秀英也曾是反對遷村的一員,但她並不認為自己是一名背叛者,基於上述的反覆思考,她從反對轉變為支持,她認為,目前遷村進度呈現膠著原因,不僅出於部份老人家的不捨,最根本的因素是政府沒有完善的配套措施。

位於屏東縣來義鄉義林村的大後部落,在八八風災中,雖然幸運地無人員傷亡,但在行政院安全鑑定報告中,大後部落與許多原住民部落一樣,被評定為「不安全區域」,建議遷村。風災過後,族人還來不及整理好心情,就得面對攸關部落廢存的重大考驗,至今,部落內部意見仍分歧,未見定數。

難以割捨的土地依戀

一句「建議遷村」,說得容易,執行起來卻是困難重重。

若非立即的危險,族人根本不會碰觸遷村議題,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大家各執其詞,其中,傳統文化、原鄉情感、經濟等因素,是各方爭辯的重點。

這次採訪,我們認識了來義鄉公所前財經課長傅明枝,與他的大姊,客醉山莊經營人傅花女,從他們的言談中,映證了「對原鄉山林的不捨」與「傳統文化保存的疑慮」,的確是部落中老人家們共同的心聲,也是對遷村有所顧忌的主因。

在大後部落經營生意三十載的傅花女說,「我一定要住在這裡才能睡得好,我跟這邊有感情。」言詞間透露出她對遷村投下了反對票;傅明枝也說,「離開部落看到的景觀,跟我們從小看到老的都不一樣,很難適應。」他更擔憂,排灣文化、原始生活習慣在都市裡都將改變,山地生活和互動,勢必會被淡忘。

然而,就在同一個家庭裡,出現了另一個截然不同的聲音。

從情感依賴回到現實考量

「我蠻贊同遷村的。」傅花女的大女兒劉秀英說。

曾在都市就業的劉秀英,回到部落工作已十餘年,過著從萬巒鄉到大後部落通勤的生活。對於部落許多長者有關「文化保存」的疑慮,她認為,用「心」和「規劃」才是重點,例如:利用社區發展協會作為文化傳承的管道,她相信無論部落位於何處,只要族人能聚在一起並同心協力、文化工作者能組織化地推行,傳統文化還是能夠繼續維持,甚至發揚光大。

981201-dahou400.jpg
中生代的劉秀英,以孩子與部落的未來為優先考量,贊成遷村。(攝影/洪貞玲)

關於環境適應問題,劉秀英則直言「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當環境產生劇烈變化時,人必須要能做改變。她以自家為例,即使母親長居山中,但她仍認為母親應該學著與住在山下的孩子生活,因為,新世代的環境、文化思想與上一代有所不同,不應只用老人家的想法,去評估下一世代的年輕人。

「人們常只想到自己,而忘了周遭的人,也許,身邊的人是很需要遷村的。」她說。

育有二女的劉秀英,非常同意「孩子是部落未來的希望」這句話,別把現有的問題留給下一代,也是她衷心的盼望。她認為,未來在平地生活的人,是她們的下一代,不應剝奪她們適應的機會。

image003
遷村,對不同世代的原住民而言,意義極為不同。(攝影/林巧璉)

配套措施是推動遷村的關鍵

其實,劉秀英也曾是反對遷村的一員,但她並不認為自己是一名背叛者,基於上述的反覆思考,她從反對轉變為支持,她認為,目前遷村進度呈現膠著原因,不僅出於部份老人家的不捨,最根本的因素是政府沒有完善的配套措施。

尤其,以務農維生、經濟基礎較弱的原住民,對土地所有權更為重視,但無論如何,新的土地如何利用、分配?政府該講清楚、說明白,原住民才能有評估的依據。

(作者為台大新聞研究所學生,義務協助報導)

第一個「特定區域」的劃定─富山部落

由於富山部落居民對於原居地的危險,以及遷村是有共識的,因此今日的「特定區域劃定」在沒有異議的情況下通過了。未來富山部落原則上將會遷移去舊大武國小,建立新的家園。

11/18上午8點半,政府官員來到富山部落進行「劃定特定區域的安全評估」,也就是劃定富山部落那些區域是不安全的,那些不安全的地方就叫做特定區域。

原本居住在特定區域的居民,在政府正式公告特定區域範圍後,或許還可以在上面繼續農作,在法令上居民也不得再居住於原處,但政府會給予每戶一棟永久屋。

image003

(上)官員和居民到部落上面勘查(攝影/胡人元)
(下)會議(攝影/胡人元)

image001

富山部落的特定區域

會議由中央重建委員會‧綜合規劃處的張恆裕處長主持會議,會議的行程分為兩部分,處長表示:「我們先是以自然方面的安全為主,再來是人的意見、諮商取得共識,我們一定是以當地的居民的意見為主。」

也就是先以專家學者勘定部落的不安全區域,再來,跟當地居民諮詢、討論是否同意這樣的劃定區域,最後才決定「特定區域」。

image005

而最後做出的結果,上圖黃線區域,就是中央重建委員會與災民溝通後,最後劃定的富山部落的特定區域,而紅線區域,是之前未正式勘查的暫定特定區域。

由於富山部落居民對於原居地的危險,以及遷村是有共識的,因此今日的「特定區域劃定」在沒有異議的情況下通過了。未來富山部落原則上將會遷移去舊大武國小,建立新的家園。

永久屋條件的放寬-沒有房屋所有權狀與土地所有權狀也可以了!

原本依照「民間團體興建永久屋」申請資格與分配規定,因為富山部落的居民都沒有房屋所有權狀與土地所有權狀,對於獲得永久屋是一個難以跨越的阻礙。

但張處長今天表示:「由於在重建的過程,發現需要幫助的人是相當多樣態的,一個部落可能就有30種狀況,有的人甚至不只沒有土地權狀,連水電證明都沒有,因為他的電可能都是接鄰居的,譬如這樣的話,就得請他的鄰居提出證明了。」

「也就是狀況是這樣的複雜,所以現在也不需要房屋所有權狀和土地所有權狀,只要住在特定區域內,並提出居住事實就可以符合申請永久屋的資格,而居住事實,若是提不出水電、房屋、土地、戶籍等證明,則可以透過村長、警察、鄰居等提出證明,再由重建會審定。

image007

張處長與自救會總幹事何曉英對話(攝影/胡人元)

台東縣政府部落建設課學海課長也說:「縣政府會來處理大家的居住事實的問題,一個一個處理,一個一個發永久屋的憑證,到時候大家就拿這個憑證去申請永久屋。」

image009

對中文不熟悉,帶著盼望,努力理解官員的說明的Vuvu。(攝影/胡人元)

公告之後,何去何從?

儘管乍看之下一切順利,儘管政府說會給永久屋,但在政府公告(張處長說最快將在12月前公告)之後,雖然政府無法強制驅離當地區民,但在法令上,居民是不得再居住於特定區域內的自宅。

image011

大武地區永久屋預定用地:舊大武國小

張處長也說,永久屋的工期至少要5到6個月,而現在預定要蓋在舊大武國小的大武地區永久屋用地也還沒開始動工,那在政府公告特定區域後及永久屋蓋好前的這段時間,災民該何去何從?

張處長表示:「政府一定會妥善處理,因為目前行政進度還沒到那個階段,很多東西又是各單位分別在執行,還沒辦法統整一個資訊說一定會怎麼處理,但一定會妥善安置…。」

而在下午2點於嘉蘭村所開的「劃定特定區域」的會議,同樣面對這個中間安置問題,官員回應:「我們評估過後,透過縣政府、展望會協調,讓那些災民入住中繼屋,若是不夠,我們再蓋,或是提供租金讓災民去租房子。」

災民回應:「同樣的問題,就算是要再加蓋中繼屋,那也是有好一陣子的工期要等待,那這段時間要去哪?還有,太麻里這邊的房子都已經被租完了,怎麼辦?」

官員表示:「劃定特定區域內住戶,其中期安置及永久屋相關事宜,請台東縣政府盡速處理安置問題。」

災民只能期待,政府真能體恤民情,妥善處理,而不是又要災民們安置於離家鄉、工作地點都遠的台東市「馬蘭榮民之家」。

水質奇差無比,如何能生活?

富山部落還面對到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從88風災至今,水質一直嚴重不堪使用,裡面有許多的雜質、細菌,無法飲用,洗澡更是問題(請參考:角落-Jianamei[加拿美]部落 (富山部落)),部落從以前就自行接用山水,地方政府一直沒有提供安全的自來水供其使用。

儘管使用這裡的水洗澡,會造成皮膚過敏,但部落民眾還是為了身體清潔還是不得不洗澡,造成皮膚潰爛、發炎、龜裂,平常只要有小小的傷口、被蚊子叮抓破匹等等,洗澡後都可能引起發炎,而居民只能用米酒、酒精,在洗澡後加減消毒。

image013 image015

長期洗澡下紅腫發炎;、潰爛的傷口。(攝影/胡人元)

自救會頭目,曾因為這個水質,得了蜂窩性組織炎,去台東市馬偕住院了好一陣子。

也有個阿姨表示,她自己就為了這個皮膚炎住院了六次,有一次還感染到淋巴腺,真的是養到不行。

她也說:「誰想要離開自己的家園?要不是有危險,要不是水質這樣…只要努力,錢才可以再賺,但還是生命比較重要啊…。」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地方政府派了消防車每兩天送一次水,桶裝在部落下方,但是水質並不乾淨,居民只敢用來清洗用具、洗菜,洗澡的話還是使用山水,嬰幼兒則使用礦泉水清洗身體。

而且水放在部落下方,居民要用水還得特地下山取水,相當不方便。

面對最重要的民生問題,地方政府處理成這樣,是不理解、無能為力?還是根本就沒有誠意處理居民問題呢?

試問地方政府官員,水質這樣差,您,用得下去嗎?

重建之路漫長,請幫富山部落加油打氣!

張處長最後也感慨的說:「重建特別條例的有效期限只有三年,雖然政府的善款有一千兩百多億,但這次斷了一百多條橋…其實88水災到現在,都還是在一個救災的階段,重建的階段、重建的路相當漫長,之後還有就業、就學、就養、文化重建的問題要去面對…。」

而在富山部落的待了一個多月的志工陳小姐,也幫富山部落架設了一個部落格角落-Jianamei[加拿美]部落 (富山部落),裡面記錄了富山部落生活的點點滴滴,以及現在面對到的問題,大家可以常上去看看,在這漫長的重建之路,給他們鼓勵、加油打氣!

(本文與「莫拉克獨立新聞網」共同刊登)

達瓦蘭:開始蓋重建示範屋了!

屏東排灣族的達瓦蘭(大社)部落,是莫拉克受災部落中,集體遷村意願最明確的部落之一,遷村地點也最早就就有了屬意地點─瑪家農場。雖然還有很多困難要克服,但是相較於其他部落,達瓦蘭已經邁開了重建的腳步。

前言:

屏東排灣族的達瓦蘭(大社)部落,是莫拉克受災部落中,集體遷村意願最明確的部落之一,遷村地點也最早就就有了屬意地點─瑪家農場。雖然還有很多程序正在進行,也有很多困難要克服,但是相較於其他部落,達瓦蘭已經邁開了重建的腳步。

以下內容由達瓦蘭部落族人,也是三地門鄉的鄉民代表─勒格艾.巴瓦瓦隆口述,與大家分享達瓦蘭目前的情形,文中圖片引用自「達瓦蘭部落格」上的最新進度,也請讀者透過部落格,瞭解最新的重建進度。

遷村重建的進度

達瓦蘭尚未分戶之前的戶數約174戶,2間教會,現在全部社區全部要遷下來,因為先前一戶裡面都幾了好幾個家庭,過年回去都是打地鋪,現在會分戶,預計增加到243戶,讓每一個家庭都是一戶,來進行將來的部落重建。

這次我們部落遷村的意見之所以會那麼一致,是因為已經醞釀了10-20年。十幾年前,部落的人就有意見說要遷村,還是很多老人家說沒有問題,可以繼續住。結果經過這一次風災,當天晚上大家就覺得說通通撤,經過老人家、牧師、村長議決,就說要「全村一起撤」,既然遷村,就堅持到底,大家一起行動。希望政府不要限定太多,我們自主性的形成共識,授只要權給我們就可以了。

我們打算遷到瑪家農場,距離原來的部落不遠的地方。現在土地部分,雖然是已經有初步共識了,但是政府還沒有正式跟台糖講好,所以一戶可以有幾坪,總共劃定幾公頃,是不是由國家徵收,都還不知道。

先前我們為了讓老人家抒解壓力,也想說以後要搬去哪裡,開始整理土地,就先去種地瓜,結果台糖沒有愛心,說要去告我們侵佔。可見土地都還沒有談定。

未來的部落,是由世展會來規劃。目前會在瑪家農場先作三棟示範屋,讓部落的人看看,未來的家會長的什麼樣子,我們也有派人去台東嘉蘭觀摩他們蓋房子的樣子,以後就會蓋自己的房子。

1-ap_F23_20091111023315874

未來重建的示範屋,開始動工了,更多的內容,請點選這裡閱讀。

5-ap_F23_20091119103604385

大家陸續把要重建的材料搬過來處理,請點選這裡閱讀。

4-ap_F23_20091119103924714

原居地的土地使用模式,希望部落自己立公約

政府政策一定沒有定下來,一下說還可以使用,一下說要徵收,部落的人也會慌,我們希望山上的土地還是歸部落,就比照之前使用方式,可以降限使用,至少還是屬於我們自己的,隨時要回去就可以回去。

我們也正在擬「部落公約」,由部落自己認定「特定區域」,自己約束自己,什麼土地可以作什麼,什麼時候可以上山,什麼時候(雨季)不能上山,正在制訂這些辦法。政府如果要徵收,是不合理的,但是我們知道怎樣管理自己,危險地區我們自己會知道。

遷村之前,希望的安置模式。

我們預計從現在開始,到整個房子全都蓋好,可能要一年半的時間,所以也在討論,以後每星期一、三、五要帶老人家回部落工作,下午四點就要把大家帶回來,車子油料,由重建基金支付也不一定,要不然老人家都很無聊,也會慌。

不過這樣長期下去當然不是辦法,這附近汽車旅館都半價,讓年青的夫婦可以使用,因為大家都睡在一起,真是很不方便。

所以打算過一段時間,讓老人家先回部落,明年雨季再出來,年青在外面有工作的話,可以先去租房子,這樣才能過正常的生活。

但是現在政府都沒有發給我們「租屋補助金」,因為他說我們房子沒有毀損,要確認我們是「危險遷村」部落,才可以發租屋補貼,但是明明中央各單位都已經鑑定我們不能住了,連遷居地點也都確定了,還說我們還沒確認,所以不能領,實在很奇怪。

然後老人家回部落後,以後颱風天再出來,營區可不可以住,也是要去談,包含供應午餐的事情,都要去談,我們自己有重建委員會,都已經內部討論好了,但是政府現在跟我們說,動作不能太快,也是很奇怪。

產業重建部分

因為山上土地的關係,我們知道將來不可能用農特產品來作主要的產業項目,以後要用觀光,以。因為我們部落有很多藝術工作者,作雕刻、刺繡,所以重建後的部落,會以藝術工坊的模式進行。雖然山上土地的關係,沒辦法作很多的農特產品,但是我們可以在山上種有機蔬果,以前我們對土地也沒有太多利用,就是種小米、芋頭。

為了觀摩,先前大家一起去台東排灣族的嘉蘭,看那邊蓋房子的情形,請點選這裡更多閱讀。

2-ap_F23_20091117103128874

3-ap_F23_20091117120521281

更多達瓦蘭部落的訊息,請至「大社村─達瓦蘭部落」部落格閱讀。

(本文與莫拉克新聞網共同刊登)

災民沒隱私,生育力下降…

夫妻沒有了隱密的空間,對老夫老妻來說…或許沒有太大的影響,但…對年輕的夫妻來說…..那有多少的不方便與無奈??也許有人會說,可以到汽車旅館啊!但……連工作的收入都不穩定了,又哪來多餘的錢消費呢?

編註:

政府在莫拉克災後主推「永久屋政策」,認為永久屋很快就會興建完成,就能提供災民一個新的家,因此在過去近三個月來,不願意啟動「中繼安置」的階段,持續讓災民住在軍營裡飽受無隱私之苦。

但因遷村或回鄉重建牽涉議題廣泛,不只災民需要思考,包含政府各項尚未計畫亦未完全確認,因此,中繼安置期間勢必拉長,居民究竟要在軍營裡住多久?持續沒有生活與社區機能的狀態要持續多久?沒有人能夠回答。

本篇文章是屏東排灣的大社達瓦蘭部落的心聲,但也是所有部落共同面對的問題,懇請相關單位深切重視。

風災至今,已經第84天了

所有的族人仍然住在政府安置的營區裡

雖然有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地方

雖然三餐的伙食不是問題

但…….個人的隱私問題卻一直未得到妥善的處理

1-ap_F23_20091030100442693

緊急安置中心-三地門活動中心

從高處俯視一覽無遺

2-ap_F23_20091030100358811

所有的族人….比鄰而居

沒有隔間….沒有舒適床舖…..更沒有個人隱私權

3-ap_F23_20091030113658570

原本以為….到了營區

會因為一間間的房舍而改善生活的隱私與品質

結果……..

4-ap_F23_20091030102257402

營區的宿舍有大有小…

大間一點的宿舍裡,容納了至少4~5戶的家庭

唯一能區別每個人的空間

就是每一戶分配了一個置物櫃

但…..依然沒有隔間

5-ap_F23_20091030102237327

每個人的睡姿都像是攤在陽光下一般

6-ap_F23_20091030102156446

夫妻沒有了隱密的空間

對老夫老妻來說…或許沒有太大的影響

但….

對年輕的夫妻來說…..那有多少的不方便與無奈??

也許有人會說

可以到汽車旅館啊!

但……連工作的收入都不穩定了

又哪來多餘的錢消費呢?

台灣有多少災區部落?

其中又有多少年輕家庭?

政府官員是否可以將心比心的替這些夫妻著想呢?

如果這個狀況一直沒有改善或得到重視

台灣的生育率肯定又要創新低了吧?

本文轉載自「大社村─達瓦蘭部落」部落格

屏東排灣:來義鄉災後近況1030

屏東來義鄉的所有部落,此次風災全被列為不安全,受災約為200戶,其中以來義村的100多戶最為嚴重,全鄉面臨將遷村的未來。來義鄉的訴求是不劃定特定區域,不限制居住及限期強制遷居,原部落土地、產權等不徵收等。

屏東來義鄉的所有部落,此次風災全被列為不安全,受災約為200戶,其中以來義村的100多戶最為嚴重,全鄉面臨將遷村的未來。

目前,受災居民多半已就近至潮州鎮租房子,或依親,老人家則選擇在部落依親,維持農耕生活,相較於其他地區爭取中繼屋或永久屋的討論,普遍中繼屋的需求較低。

風災兩個多月後,來義鄉受災戶目前尚未領到救助金,而中繼安置的營區,也遲遲未能備妥。對於遷村,來義鄉的訴求是不劃定特定區域,不限制居住及限期強制遷居,原部落土地、產權等不徵收等。

1-4050362026_6b66094df6-450.jpg
來義村遠眺 (攝影/蔡之今20091027)。

(1)安遷救助金—超過六成未發放

目前屏東縣符合「住屋毀損不堪居住」的「安遷救助金」補助,符合規定的戶數有387戶, 而實際已請領到的戶數則為153戶(383人),也就是將超過六成已符合補助資格的民眾尚未領到救助金(每戶一人二萬,一戶最多五人)。

至於不符合政府補助規定者,如沒有門牌或其他合法文件,卻有居住與受損事實的受災居民,在村里長開居住證明之下,由民間賑災款來補助,補助金額為政府救助金額的一半。

來義村長洪嘉明說:「因該村建地飽和,許多分戶的居民無法取得合法建地,所以往河床新生地蓋屋。」

9月16日補助申請截止後,村辦公室已將資料不足者於10月12日該週申復送件,他說目前村內還沒有人領到補助款,實在很無奈。

而屏東縣政府社會處對此表示,來義鄉包括申復案49戶,共計118戶已經核准準備發放,待申復案審核完畢,一至兩週內會發放。

(2) 中繼安置-尚未備妥的營區

原本預定安置來義鄉受災戶的潮州鎮忠誠營區,風災後兩個多月,還沒有任何村民入住,來義鄉長竇望義說:「曾經到過忠誠營區,發現裡頭的居住設施不全,大概只能當作一兩天的緊急避難來用, 根本不可能讓居民長期居住。」

來義村受災100多戶,因風災後安置營區遲遲沒有安排妥當,許多鄰近地區工作的族人,因等不到安置,已往潮州等地自行租屋或依親,村內務農的老人家則選擇在部落依親居住。

而同樣選擇部落依親的還有義林村,村長薛玉金說:「老人家離開村子,要怎麼生活呢?」搬到營區居住對他們來說,反而造成耕作的不便。

為何高雄縣受災戶陸續在八月底進駐營區,而屏東縣的營區卻遲遲未安排妥當?對此屏東縣政府原民處副處長蔡文進解釋,是因為營建署作業要點於災後修改,申請書呈報上去後又修改重送,待審核過才能公告民眾申請,負責營區整建工程的單位為紅十字會,預計提供110戶入住。

原本應該擔任緊急避難場所的軍營,因時機一再延宕,完全失去緊急避難的功效。竇望義說,目前中繼屋對本地居民的實質幫助不大,主要是在雨季危險時有個可以撤離的地方。

而來義村村長洪嘉明認為,目前政府安置問題多,如瑪家農場傳出安全問題,環境對家庭隱私和居民情緒造成頗大影響,反倒是租屋方案較實際,若租屋補助條件能夠再放寬,對當地較有實質幫助。

不過居民分散到外地租屋,也讓部落裡關於遷村的討論,難以凝聚共識。近期忠誠營區整建完成後,能符合多少當地居民的需求?還有待觀察。

(3)原鄉居住地與耕作使用問題—不要沒有靈魂的家

目前居民對政府的遷村計畫多有疑慮,洪嘉明說,離開原鄉,遷居新地,僅有房屋所有權,沒有土地,是「沒有靈魂的家」,若原鄉無法保有土地,新地也沒有,等於是兩頭空,沒有保障。另外,居民多務農維生,遷村限制使用,將大大影響村民的生計。

(4)遷村訴求-原鄉不限制居住、維持現有使用

竇望義說,目前有表達遷村需求的是來義村、義林村、大後社區以及丹林(5.6鄰),而日前總統馬英九視察來義,他遞上與各村代表、村長的聯合訴求書表達遷村訴求,內容如下(全文請參考來義鄉公民記者 Valjeluk 的部落格- 屏東縣來義鄉災區訴求連署書)

一、來義鄉原居住者針對原部落的共識-不劃定特定區域,政府絕不限制居住或限期強制遷居、遷村、不拆除、不斷水電。

二、原部落土地、產權、文化祭祀祖靈地歸原住居者所有,政府絕不能徵收。

三、遭風災毀損之原部落重要工程(如:橋樑、溝渠、道路、堤防..等)懇請積極重建,加速復原部落原有風貌。

四、來義鄉民承諾洪迅期間(發布豪大雨及颱風警報),配合政府暫時疏散避難至安置所,期間不得限制原居住者入出部落境內,待解除警報鄉民得自由重回部落。

五、政府展現誠意-承諾鄉民同時擁有永久屋與其土地所有權,得到永久的保障。

六、遷住地之永久屋,讓部落鄉親協同參與規劃。

七、遷住地規劃配給每戶耕作地同時擁有土地所有權,並將公共設施:如墓園、托兒所、學校、文化祭場、教會等一併規劃設置。

「並非我們不配合政府遷村,只是政府的條文沒有保障,讓我們難以接受。」洪嘉明說。10月23號所回收的遷村意見調查表,來義村投票率近七成(180戶投票),其中不同意者為23戶,同意者為19戶,尚未決定者為138戶。政府要居民遷村,至少對原鄉的居住和使用,要有白紙黑字的保障。

2-4050365090_624698f2db
自屏110縣道俯眺(攝影/蔡之今20091027)。

4-4049630501_9532173e5c
屏110線終點(攝影/蔡之今20091027)。

4049623413_5fd8f8ae8d
來義國小內社分校後方(攝影/蔡之今20091027)。

3-4049627179_8d5ecbe21c
(上,下) 往大峽谷路上 (攝影/蔡之今20091027)。
5-4049633475_4ddb990d8c

6-4050382624_1975fa9f13
(上)往大峽谷路上(下)丹來吊橋 (攝影/蔡之今20091027)。
7-4049645505_9b8201f565

8-4050397806_e5ac789a82

9-4050401854_8a513b6961
(上,下)來義東部落,來義溪畔 (攝影/蔡之今20091027)。
1-4049659305_f60885056e

12-4049668283_b8a9e049ca
(上)來義東部落,來義溪畔(下)來義居民 (攝影/蔡之今20091027)。
13-4050416088_80a2699f26

附註:屏東其他地區-災後近況

根據訪問屏東縣社會處所獲得的訊息,一併整理如下。

(1) 屏東縣安遷救助金尚有300多戶尚未撥款

「住屋毀損不堪居住」的「安遷救助金」補助情形:

1、泰武鄉:

97戶已核定,但因鄉公所資料尚未補齊,所以還未撥款。

2、三地門鄉:

大社村137戶,在政府安置政策擇一情況下,即選擇遷村 (88水災重建條例)或由政府補助房屋毀損的安遷救助金(社會救助法),兩者擇其一,狀況未明下目前未能補助。

3、霧台鄉

82戶因日前道路中斷無法勘查實際狀況,補助案尚未處理。

(2) 遷村計畫–瑪家農場遷村案進行中,牡丹鄉、太武鄉已有遷居地共識

相較於來義鄉正在整合遷村意見,屏東其他地區,具體的永久屋規劃案,則為

(1)三地門鄉部落:

遷村「瑪家農場」,屏東縣政府原民處副處長蔡文進表示,目前正在進行水電、電信等相關規劃,預計十月底至11月中,送縣府進行聯合審查。

(1)牡丹鄉:

高士村6.7鄰:遷村地,高士段地號763(原舊部落)

中間路部落:遷村地:恆春事業區25林班

(2)太武鄉

太武部落:遷村地,新赤農場

(本文與「莫拉克新聞網」共同刊登)

排灣大武的未來–安全評估說明記錄1015

縣府(與鄉公所)溝通不良,(縣政府)急就章,鄉公所沒人清楚(上面的政策),(還在跑舊的政策),造成人民不信任政府,大家惶恐…譬如原民會用自己的方式發放錢,結果依縣政府核定,拿到錢的人其實是不符合資格的…

前言:

10/15號,政府於台東縣大武鄉舊大武國小,召開「大武鄉原住民族部落原居住地安全初步評估說明會」,主要說明大武鄉大竹村的愛國埔部落、大竹部落、富山部落、加津林部落及大鳥村的初步評估安全性。

由專家報告,目前初評結果,愛國埔、大竹、富山、大鳥為不安全,而加津林部落則是短期安全,長期來看不安全。

(註:初步安全評估,與中央農委會的安全評估不同,前者是一個初步的安全性報告,後者則是決定一個地區是否危險、是否要遷移並給予永久屋的評估。)

本文除作為重建過程中的歷史紀錄,透過說明會中的族人與部落重要意見領袖之發言,可以瞭解地方人士所關心、擔心的事項,以及他們思考重建與未來的模式,說明會記錄文字量大,感謝記者耐心整理以及讀者耐心閱讀。

image001

image003image005

(左)中間為原民會許副主委,右為大武鄉鄉長(右)居民熱烈參與(攝影/楊念湘20091015)

鄉民反映針對說明會的想法,及政府官員的回應

許副主委:

這陣子大家辛苦了…我們會請水利、地質專家,有問題的地區,趕快去看、做初步的評估…其實各溪上游都崩塌的非常嚴重,很多土石都還沒跟著溪流下來之後碰到颱風,可能都要不斷撤離和疏散,將來要想辦法解決這部分。

有些局部不安全的地方,可能可以用工程的方式來維持安全,但有些要直接面對的地方,就不要去賭,可能就要遷離,不過一定是要大家取得共識,才會有遷村的動作,找土地的部分,只有公部門去找可能力量不足,請大家、各位鄉民一起找土地,有找到安全的,就提供給政府去做評估。

政府不會去勉強大家去做什麼,但如果有危險,最好的方法就是離開、沒有任何人是可以去抵抗大自然的力量的。

葉工程師提供遷村的意見:

我們是負責永久居住地的業務,找土地絕對是找你們有意願的,我們從8月26從南田開始往北找,以「離災不離村、離村不離鄉」的宗旨,找到五塊土地,考慮到居民對傳統土地的需求,就永久安置的部分,合乎以下,就有資格得到永久屋,第一、自由住宅受到毀損不堪居住,有設籍或有居住事實,居住事實由鄉公所、村長來認定,如果房子被沖掉,就由土地使用權或水電使用作為證明,第二、村落被評估為不安全,而且全村的共識是想要遷村,並有自用住宅、有設籍或居住事實

我們找土地找的非常辛苦,希望鄉公所、縣政府可以提供土地,也希望各位協助我們找土地,要做永久屋的慈善機構已經找好了、規劃的人也找好了,各位要透天的、符合文化的、聚落式的房屋,我們也會盡量做到,希望各位可以協助。

金峰鄉衛生所高主任深入的發言:

可惜的是,今天的會議,我們沒有母語的翻譯,母語文化怎麼看待溪流與部落建置,會在無意中被忽略,對今天與會的災民族人來說,是相當重要的。

我們應該用母語溝通,用文化記憶來解說部落現在面臨的狀況,更要用原住民簡單易懂的話,來做報告與說明,要不然,只會造成現在的恐慌情境,聽到報告說,部落都不再安全,大家都立時陷入莫名的恐懼,沉默的無言以對。還好徐副主委立刻請工程師繼續報告遷村的方案及相關準備,讓大家稍稍鬆了一口氣。

跟部落人溝通說明,為什麼要用母語呢?人文歷史記憶為何重要?文化合適是為何重要?因為任何形式的對話,尤其是不同文化語言的人與人對話,只有有文化與語言尊重和合適性的內容,對老人家來說,那才有是有血有肉的,才是有靈性和誠意的。

我們的祖先,在不斷的災難中,不論是地震或是水患,在部落毀了,族人傷亡了之後,會及時派人到處勘查,找到合適的土地,需經過一年的耕作收穫考驗,再用收成物祭拜祖靈,一切順利才得定居設部落,依循此智慧,存續了數千年。結果外來殖民者,用歐陸經驗,大陸經驗及西方和漢人文明的看法,把我們半強迫的集體遷徙。

像現在的嘉蘭村,日據時期住在當初的舊部落,集團移住計畫硬要部落從高海拔的地方遷下來,許多老人家無意願搬遷,日本警察就把房子燒掉,到了新的地方pu-ler-pu-ler-san(現在的新富社區),不知是不是祖靈不從,部落的小孩子一個接一個夭折,從此,災難接連不斷。

對部落人來說,不論是地震或流行性感冒災難讓我們不斷遷徙,我們都會說成故事,用narrative說故事的方式、用禁忌形式和凝集成傳說故事,傳承給下一代,成為行為規範或部落行事的準則,這種用個人經驗形成的知識認知系統,跟文明使用information訊息和data數據,來預測分析,看待事情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在部落經驗裡,一定要是我們信任的人,才會配跟你講事情,研商問題。政府安置條例中有關中繼屋的規定,因為缺乏文化合適性,執行起來,反而,都是在割裂家族及部落得整體性,對那些救濟物的分配要很小心,以部落整體觀感思考,所有族人一起平均分配。

根本來說,最好的方式,應該是在風雨過後,我們就拿山刀上山砍竹子、木頭、茅草,全村的人合力來蓋自己的工寮,暫時安置,不依賴外人,不依賴政府。但政府的安置條例說不行,你一定要接受安置,讓很多原住民的公務員面臨兩難,不知道要遵循部落意願,還是官方規定,我希望原住民公務員能站在戰略點上,應該要把政府規定及專家學者意見,包含到這個部落文化意願裡,整個安置救災工作才有辦法順暢。

譬如說,國立台東大學的廖秋娥教授的博士論文,對大武地區區域型成的歷史軌跡多有記载,日據時期的南番事件,造成大谷部落的瓦解,分散到鄰近部落,有的到加津林、大鳥等這樣的低地,回過頭來看,南迴線上的大武窟、金崙、大竹都是半強迫遷下來,災難才上身。

如果遵循我們祖先的智慧,繼續住在高山,即使,遇到風災水大,也不會造成危險,各級的災難重建委員會,應該要多一點這方面的知識,不然,只會面臨部落不同意的意見,甚至逼迫部落的人分裂。有的災民要台糖的地,災民習慣拿地、拿補助,然後賣掉,什麼都沒了之後,再申請低收入戶,

另外,如媒體報導,現在教育機構的災民關懷計劃,提出許多經費,讓學者們去災區部落做心理諮商研究,一個災區的學生可能會被問十幾次「你有沒有做夢」,有的甚至一個月就生產了一篇研究論文,真的是很荒謬的事情,希望大家能夠合作,一起努力,做的具有文化及部落合適性,我們的安置遷村過程將可提交成國際論文,來和全世界報告分享!

大竹村長擔憂的表示:

聽完這個報告,了解這五個部落(愛國埔、大竹、富山、加津林、大鳥),都是屬於危險的部落,很糟糕,聽完這個報告,從今天開始,可能我們就不想要睡覺了…

image007

舊大武國小,世展將會在這蓋永久屋,目前暫訂27棟。

我們怎麼樣子要對我們大竹村來做一個規劃,我提供意見做參考,從災害到現在,幾乎富山部落沒睡過好覺,大家應該很清楚看到那個災況,真的很恐慌,現在有的災民住在榮家,但是有的不習慣,因為很遠,但我始終一直想,真的要照顧到富山,最重要的是給他安置的地方,

富山是危險地區,不適合人繼續居住的地方,大家都同意遷這個部落,應該要給予富山永久屋,當然在鄉長關心之下,原本選在愛國埔,但因為火車會經過就放棄,另一個地方選在南興國小,第三選在舊大武國小,

我原本認為大竹可作為一個選地考量,但鑑定過後也是危險的,南興也危險,只有舊大武國小這地方安全,但面積不大,三十幾戶要蓋下去,可能住不下,希望各部落提供土地,請專家學者來評估,給大家做為永久安置,要是大竹部落沒有安全的地方或是大武鄉沒有安全的地方,最好的選擇,就是台東台糖的土地了。

而大竹(部落)是不是也是不堪居住?要是大竹鑑定之後,確實危險,那當然大竹也要遷,大竹也有二十五戶到三十戶。

原本覺得愛國埔很安全,沒想到有坍崩,比舊部落還大,造成我們恐慌,還好,上游有公墓擋住,但我的祖先卻被埋在下面,一直跟鄉長講,有沒有經費能把這公墓清除掉,還有,愛國埔的上游,要怎麼整治?

應該把土方,用砂石車運出去一半,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然後再做個擋土牆,要做得很進步,要不也很危險,現在鄉公所有座土方,之前因為經費,沒有做好,這次又滿出來,我有跟鄉長講,他很清楚,希望縣府會有工程來整治。

而加津林,聽到簡報說短期內不會有危險,但還是覺得很危險,上游的部分,有大面積坍崩,離村莊很近,上方土方的坍崩,流入河面,造成加津林危險,希望可以疏洪,為了加津林安全。

但還有另外的想法,要是加津林不遷部落,平時碰到颱風下大雨,要怎麼去疏散、安遷?這次疏散,大家就睡在地板上,好像是狗睡的地方,看到這畫面我會感觸良多,希望可以將暫時避難的地方做成日本式(榻榻米)的,不要睡在地板上,看了會很難過,看以後只要危險會疏散在哪,就對那做簡易的裝潢,最好要有隔間,尤其是有太太有老公的,你想想看如果沒有隱私,居住了一個月,那要怎麼辦呢?這個很嚴重,搞不成,搞不好會離婚(笑),希望讓村民疏散的時候,有好的地方可以住。

鄉民:

聽到村長這樣說,有感而發,以前的大鳥村很美麗,山明水秀,居民有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排灣族的,純樸可愛,這次聽到危險,老人家不願意走,以前從中央山脈遷過來,聚在一起,對土地非常有感情,(這次芭瑪颱風來)看到鄉親睡在地板上,真的很痛苦、不忍,如果有榻榻米式的,照顧好災民,以至於不會造成很多後遺症、後果…。

鄉民:

當今的受災戶,到底要怎麼安置,希望政府給他們一個正確的答案,讓他們放心,當然遷村計畫案,是個龐大的工程,涵蓋整個地理,可能很難叫族人遷村,既然已經劃定不安全地帶,那政府是可以在整個大武鄉找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再讓我們族群自己協商因為要我們自己找地是很困難的,沒有人會想提供自己的土地,還有人有家歸不得,沒被列入中繼屋或有房子,例如據我所知大鳥就有兩戶,希望也可以照顧他們。

鄉民:

經過這次說明會,大家對自己的故鄉有所了解,大家最關心的,是怎麼蓋自己的中繼屋,現在都由世展會來做,大鳥部落,本來中繼屋變為永久屋又取消(又變為中繼屋),雖然(大鳥村被評估為)不安全,但不蓋怎麼辦,他們沒房子住,得讓他們先安定,(政府)先把資料給世展會,讓他們進物料,可以開始動工,再跟軍方要80人來幫忙蓋。

富山部落,永久屋預定在舊大武國小蓋,目前部分災民到馬蘭榮家短期安置,也有參與(八八水災)短期就業,但都要到這邊來回跑,有工作的,也要來回跑,很不方便(自行開車單程大約一個小時又20分鐘,光是交通費又是一個開銷),希望政府能跟展望會催促,希望可以盡快安定下來。

鄉長:

大竹部落,整個村莊,現在一下雨就滑動,但一定要經過(農委會)安全評估為不安全,才有可能進行安置,希望能把這個時程(行政程序)加快。

第二,是不是沒有風雨後,災民可以回到原住地去使用(房屋或土地),本來災前每個人房子都不同,但(永久)安置時大家都一樣,村民會不甘放棄之前的所有而繼續留在原居地,這可能讓政府變成說(給別人這樣的感覺),我都說不安全了,那你自己要去住我就不管你的死活,是不是政府能改成,你還是可以使用,但風雨來時就得離開這樣。

image009

大鳥村中繼屋用地

大鳥是不是要再改成中繼屋,因為那邊也被評為不安全,應該要求世展會加快,冬天快到了,要讓災民感受到,政府有在幫他們做事情,一定要弄出一塊地,讓災民看到,才有願景,他們才會願意遷村,但如果有村民認為哪裡更安全,那就再由政府、專家過去評估。

(此時鄉長還不知道縣政府已經發文給世展會,原本從中繼屋改成蓋永久屋的大鳥,已經又確定改為中繼屋,在接下來的會議過程中,鄉長會因自己過晚接收到這個資訊而有情緒。)

許副主委回應:

當然政府有義務去找地,但也希望災民能夠提出哪裡覺得安全。

面對自然災害,工程沒辦法對抗,我們就走(遷離),工程有辦法,政府就有義務進行工程,但真是要大家生活安定後,才看的到前景,怎麼安定,大家一起想辦法,大家其實都很樂於去解決問題,像高主任提到的,對民族文化的尊重,我們會去想,怎麼在一個新的環境去承載傳統文化,當然我們還是有時效上的壓力,大概在怎麼樣的時期上把它完成,當然在這個過程一定會聽取大家的意見,把大家當家人、一起溝通。

安遷後,村民原來的房屋,保持土地所有權,沒有問題,但不能當作主要住宅,但土地、房屋要怎麼用,得經過部落協商

那土地可不可以接受政府徵收?只要災民不想用了,可以要求政府徵收,地價可能是低的,但房屋價一定是公平,能夠把房子的本金收回來也是不錯嘛

今天是安全評估說明會的最後一場,下星期 把整個紀錄做好,就進行討論,原民會可以做到的趕快做,做不到的給行政院重建委員會做,院長就是委員長,等於是行政院在做,該做的,就會轉給其他部會,只要預算通過,就能趕快做,舊大武的地目變更已經在進行,政府其實很努力,但只要沒有民意參與,就會是二次傷害這次的確感受到,災區的民眾對政府強烈的不信任,看到的確很難過,就是大家溝通不足造成,但因為救災初期兵荒馬亂嘛,現在大家可以心平氣和的做了。

富山自救會成員:

富山部落已經是危險區,已經不能住人了,那我們安置的地點到底在哪?依照離村不離鄉,遷村是不是可以全部部落到舊大武國小,目前有什麼補助呢?

台東縣原民行政處副處長回應:

目前還是希望暫時安置在馬蘭榮家,離開大家的原居住地的確不方便,但為了安全,還是那裡比較好,希望大家能去馬蘭,但要居住在原地也是可以,但下大雨時希望可以離開大家也是有租屋補助的,租屋一戶最多不超過一萬, 生活費一戶最多不超過一萬五,很怕會有強烈颱風,連帳篷一起流走,真的是…如果颱風進入黃色警戒的話,軍方隨時準備幫助災民撤離。

大鳥部落王中山頭目

講到遷村問題,在大鳥部落(有四百多戶),不是一兩年就可以解決的事情,譬如宋議員(台東縣議員,大鳥部落的居民),他的房子就五六百萬,他肯去換那個永久屋嗎?我認為先處理災民要緊,畢竟大鳥,到現在還沒有分危險區,被劃分(在危險區)的,就可以去住永久屋,要不大家爭來爭去,(從風災到現在)兩個多月(過去)了,到現在都還沒有劃,我們嘉蘭的經驗(海棠颱風風災)做為一教訓,不想做一個被人家騙的人。

(兩個多月了,災民現在還是住帳棚,頭目認為談永久安遷太遠,趕快處裡中期的安置要緊,讓世展會蓋中繼屋,要不談那個不知道甚麼時候會劃定的不安全區域,擔心會像四年前嘉蘭的海棠風災,當時的嘉蘭災民到現在都還沒接受妥當安置。)

許副主委回應:

災區很大,所以(行政)會有點慢,當然災戶是要第一時間去處理,緊急避難屋當然是很重要,但還是要跟部落商量,已發生災害的,當然要先處理 基本上尊重部落尊重族人,我們訂個時間來做決定(再去做),像高雄,已經規劃了危險區,但災民卻不想遷離,這邊的災民雖然願意,但如果也是劃了沒去怎麼辦?

(難道行政程序是不可逆或不可停止的?劃定危險區就一定要蓋永久屋?還是劃定危險區後又沒去,等於浪費評估的費用?)

富山自救會總幹事又說:

到底什麼時候劃危險區?沒劃進去的住戶有租屋補屋嗎?(短期)安置的地點只有馬蘭嗎?

工程師回應:

我們一定會配合富山的需求,但富山說過一定要在一起,就整個村都劃危險區,要整個安置,也不一定塞的下,但如果已被劃為危險區,也願意遷,那就是開始啟動了(進行永久屋的興建)。

富山目前還未劃危險區認定的災戶也只有幾戶,其他人是沒有任何補助的,只能(想有)去馬蘭榮家(接受短期安置)。

台東縣原民行政處副處長回應:

災民補助的部分,是由(縣政府)社會處認定,自由住宅受到損失或是租給別人的房子被流掉,有永久屋、中繼屋給屋主,若沒有房子的人,可以去租別人的房子,政府可以補貼租金,但沒有中繼屋,第三、富山這個地方,只要被劃成危險特定區,(在危險區內的)就會給你房子、永久屋,但現在還沒有劃定

工程師:

永久屋申請的部分,只要在八月八號前有設籍,有居住事實、不動產證明,如果這個不動產是多戶人持有,每戶都可以申請,一戶兩人有十四坪,三到五人有二十八平,六人以上有三十四坪。

世展會督導:

中繼屋和永久屋的經費,是大眾的善款,10/12我們收到公文,我們得透過縣政府公文證明我們能蓋幾戶,而不是世展決定(想蓋幾戶就蓋幾戶),而是要透過政府的行政流程決定,我們才能蓋,目前大鳥地區,收到公文要蓋九戶(中繼屋),另外六戶,要再透過縣府去核定而大武舊國小,共二十七戶,會請工兵來幫忙,下禮拜做施工的處置。

鄉長:

目前,南興的三戶安遷戶,都想要貸款買房子加上大竹的兩戶大鳥九戶總共四十戶舊大武國小又只能塞二十七戶,那是不是要爭吵了,愛國埔也已不安全…各單位溝通不良(縣政府與鄉公所)連我也不清楚,還沒談到說要打掉(舊大武國小)(縣政府)就說要蓋二十七戶,難怪鄉民會恐懼,希望以後縣府在溝通的部分,(有什麼資訊)能在第一手讓鄉民知道,雖然只有兩三天的差距,但這邊觀感會很不好,透過媒體傳播,顯得鄉長不關心,這樣(鄉公所的)努力好像就白費了。

芭瑪颱風時,大鳥部落就收容了大概八百個,這邊(舊大武國小)也有,大鳥國小也有,也有到馬蘭榮家的,是不是原民會有經費,能有支持緊急避難配套,做稍為人性化、裝潢,讓人家感覺到我們有在關心。

官員:

公文上雖然寫有二十七戶(舊大武國小的永久屋),但可變動,最主要的幾戶,越快動工越好,而決定有幾戶是依照社會處…到底要怎麼劃定災民資格,在高雄開的會決定,現在中央把權限給縣,如何認定的申請趕快讓災民知道(http://www.cpami.gov.tw/web/filemgr/dept/rp/981013-1.xls)憑證權限在縣政府,大家趕快進入行政流程,我們再去做複審,大家不要用猜的,

其實安遷戶的認定很簡單,就是無家可歸、有家歸不得、覺得自己住的地方很好但被強制遷走的,中央授權給縣的重建會,台東希望趕快劃區域(危險區),現在(申請過了)給憑證,災民拿憑證給展望會,就趕快去蓋,那才是最終永久屋的戶數,大鳥永久屋的條件是滿寬鬆,但中繼屋是很緊的,中繼屋不仿趕快做符合大鳥災民的。

鄉長:

縣府(與鄉公所)溝通不良,(縣政府)急就章,鄉公所沒人清楚(上面的政策),(還在跑舊的政策),造成人民不信任政府,大家惶恐…譬如原民會用自己的方式發放錢,結果依縣政府核定,拿到錢的人其實是不符合資格的,那你敢要回來嗎?溝通不良,問題一個個出現,那應該不要急,流程一定要對,現在村民就是不信任我們,馬蘭榮家這麼好不去,就是因為不信任,因為我們自己的流程就是有問題,溝通清楚,那以後村幹事講話也就很清楚了。

(聽起來,縣政府與鄉公所的溝通不良,形成各行其事的局面,讓村民無所適從,造成民怨,也讓鄉長很難做人。)

參考文件

這次說明會,政府有發放兩份文件,給大家做為參考

研商莫拉克颱風災後劃定特定區域援助居民遷村原則工作會報記錄(https://www.dfun.tw/wp-content/uploads/2009/10/98012-1.doc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

http://www.apc.gov.tw/main/getfile?source=5AA0036B3FC9CB65A9DF04BB68D4BD3115AF0D0BD8A8C3265069A519D4681D0C32B2BCF3E1456766431F419E604E2B2FA852238F00A7C162&filename=0E4781724F423B290D6FEF6DE01E136E95053E6B6B6F86D3F1C28FC3FBB8058C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