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區小舞者,以舞蹈重見故鄉

這群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從災後就持續地關心家鄉的變化,是種療傷,也是種孕育;是家鄉的變化,也是成長的轉化,小小心靈將莫拉克經驗化成感動用舞蹈紀錄下來,舞著自己家鄉的故事。

來自林邊佳冬災區的「翔藝兒童舞蹈團」受邀擔任屏東縣政府主辦的「莫拉克風災週年回顧展望影像展」的開幕演出,小小舞者伸展著小小的身體,隨著音樂舞動,沒 有精緻的道具、華麗的舞衣以及樣板式的笑容,只用簡單的舞蹈動作,舞出故鄉的故事,感動了現場的所有人,更有位原住民的藝術家,用炭筆現場為小舞者劃下美 麗的身影。

990816linbianou-400.jpg

00055[01-11-53]
白鷺鷥翩翩舞,新苗冒出土。自己家鄉的故事自己舞,故事中沒有惡水的恐懼,有的是從災後土地冒出的希望。

小孩關心村莊的力量

台上的小舞者們,都是八八水災的受災兒童。帶領他們的老師黃虹育說:

「前半年在排練這支舞的時候,在情緒上是非常多衝突的,有的孩子想到當時的情形會哭會害怕,有的不敢表達,在肢體的表線上就會顯得僵硬。但是現在他 們是越跳越快樂,而且他們也感覺到自己不只是媽媽的孩子而已,更是故鄉的一分子,他們已經開始會去關心:『我家隔壁發生什麼事。』、『我家村莊發生什麼 事。』」

黃虹育畢業於文化大學舞蹈系,畢業後沒有留在北部發展,回到林邊服務故鄉的孩子,而這長達九年的教舞經驗,黃虹育體會到,一齣感人的舞碼,絕對不會是決勝於編舞者的編排,更重要的,是舞者發自內心的力量。

00072[20-02-54]

將藝術扎根林邊,對家鄉有很多想法的黃虹育老師(圖左)

黃虹育利用孩子們的寒暑假,舉辦了兩次「行腳走庄」的活動,帶著孩子實地走訪想內各村落,讓孩子親身去觀察去體會,災後林邊不同時期的變化。她說: 「救災是當下,重建的路及村庄的變化,其實每天都在變,因為災後每個人如何面對未來的變化是會有不一樣的狀況,孩子也可以透過行腳走庄看見村庄的變化。」

image003
跳舞孩子走在村莊內,村莊的改變、村民的互動及內心的悸動,將是舞出生命力的重要元素

00012[20-09-26]
(上)老師帶著孩子們「視察」林邊溪(下)路途中,遇上了傾盆大雨,只好暫避路邊的小屋簷,雖然很狼狽,但是很開心。

00004[20-08-15]

透過編舞,觀察故鄉變化

走庄完之後的分享會上,孩子分享各自的看見及感受。一位家住在佳冬塭豐的孩子,覺得途中的一場令人措手不及傾盆大雨,造成路面上的一些積水,會使他 不禁擔心又會在淹水。另外,有孩子觀察到,在光林村以前本來是長滿雜草的空地,現在都變成了「開心農場」;也有孩子發現,災後有很多店都沒有再開了,但也 出現了一些新的商店。

黃虹育說:「孩子從觀察之中,自己也會改變。一次一次的行腳走庄,孩子已經會看到光明面了,這也是我們的目的。不要一直關在家裡,自己覺得很哀怨,一直覺得政府沒幫忙,怎麼只有當下的關懷,後續好像都沒有。」

她還補充說,孩子仍會回想災難當時的狀況,洗水溝水、吃臭酸的肉粽等等,但是現在孩子會把它當做是回憶一樣,講故事給別人聽,而講得口氣、表情變了,已經沒有像當初苦痛的感覺了。

這群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從災後就持續地關心家鄉的變化,是種療傷,也是種孕育;是家鄉的變化,也是成長的轉化,小小心靈裡,看見什麼,哭泣什麼又 微笑什麼,便將莫拉克化成感動用舞蹈紀錄下來,舞著自己家鄉的故事。孩子這曲舞,名為「重生」,畫面裡不見惡水肆虐、災時的喧囂,故事裡述說著土地裡長出 的新苗,白鷺鷥翩翩舞,彩虹相伴,呵護著剛出生的蓮霧寶寶。

00041[20-15-16]
分享會上,師生圍著圈圈分享著彼此的心得與不同的災區經驗,家鄉土地的感動在孩子的小小心靈中萌芽
00057[20-13-29]

有位原住民的藝術家,被表演打動,用炭筆現場為小舞者劃下美麗的身影。
333

大雨考驗 – 林邊小淹,佳冬羌園仍泡水

連日豪雨加上適逢大潮,屏東沿海低窪地區再度拉起淹水警報。佳冬、羌園兩地又淹水,這已是今年第4次。相較之下,林邊鄉的災情則顯得略為輕微,但部分區域也有20公分積水。

受到西南氣流夾帶旺盛水氣影響,台灣中部以南地區從26日午後就大雨不斷。27日上午,中央氣象局兩度上修豪雨警戒,加上適逢大潮(農曆15、16),去年受八八水災重創的林邊、佳冬等沿海低窪地區令人憂心。所幸,林邊鄉並無淹水,但省道台17線往東港方向路面,仍有約20公分積水。另,逢雨必淹的佳冬鄉羌園村,今年已經第4次淹水,水深達成年人小腿高度。

台17線側溝排水未獲改善,林邊鄉聯外道路仍積水

8/27日上午,雨勢暫歇。經過一夜豪雨,林邊鄉最低窪地區(林邊派出所至林邊火車站一帶)並無積水情形,慈濟宮前的菜市場,則擠滿買菜的人潮及攤 販的車輛。在市場經營早餐店的陳小姐說:「昨晚看雨勢這麼大,也是會擔心再淹水啊!結果今天早上一看,不但沒淹水,連積水幾乎都沒有,真的改善很多。」

990729qiagyuanjia-480.jpg

clip_image002

雖然林邊鄉的市中心及人口較密集的內五村並無積水,但是往東港方向的省道台17線仍有積水不退的情形,現場實際勘查結果發現,肇因在於台17線旁的排水側溝無法發揮功能將積水排入林邊大排之中。

clip_image004

台17線路面積水,最深達20公分。

clip_image005

雨勢暫歇,林邊鄉長鄭信政視察台17線淹水情形

clip_image007

台17線側溝無法發揮排水功能,使得積水仍在溝面無法排出

林邊鄉長鄭信政說:「公路總局要趕快派人過來把側溝做整理,把水道打通到林邊大排,如此一來,台17號道就不可能會再積水。」相關工程問題,鄭信政也呼籲相關單位應該到現場來實際瞭解,並且儘速處理。

公路總局第三區養護工程處潮州工務段副段長張彥成則表示,省道台17線兩旁的側溝都有在清理,只有私人(汽車旅館)要排入側溝的部份不在責任範圍內。他說:「哪一段的排水本來就不好,都要靠抽水。如果居民有這樣反應,會再請包商去巡視。」

鄭信政說,6月14日,屏東縣水利處處長謝勝信巡視林邊大排時,即向謝勝信反應省道台17線側溝排水不良的問題,謝勝信承諾將正式行文給公路總局, 儘速解決側溝排水的問題。時至今日,過了一個多月,雨水又來了,台17線側溝排水問題仍舊未獲改善,路面還是淹水了。讓人不禁質疑,屏東縣政府水利處的公 文到底躺在哪裡?

clip_image009

鄭信政視察側溝排水

clip_image011

鄭信政檢視每個排水孔,是否有在進行排水

逢雨必淹!羌園村今年第四次淹水了!

「逢雨必淹」!佳冬鄉羌園村一直是各電視媒體做「颱風連線」的首選。8/26日午後至27日上午的連續大雨,也讓佳冬鄉羌園村再次泡在水中,水深達30~35公分。居民吳先生說:「只要下雨超過四、五個小時就會淹水,這是今年第四次淹水了。」

clip_image013

clip_image014

clip_image015

clip_image016

吳先生認為,羌園村地勢低窪,加上興建大排時所蓋的圍牆,阻擋了排水,才會造成羌園村逢雨必淹的窘境。吳先生說:「鄉公所已經有在進行排水相關改善 工程了,還會再增加一台抽水機,到時候應該就不會再淹水了。不過,好像要三年才會完工。」換言之,羌園村的居民們,可能還得忍受三年的淹水之苦。

佳冬鄉公所秘書戴耀昌表示,水利署再易淹水的羌園地區規劃七億兩千多萬的改善工程計畫,諸如排水系統的改善,分洪道以及抽水站的興建等等,預計再明年完工,屆時對羌園地區淹水的情形應會有大幅的改善。

(本文轉載自莫拉克新聞網)

養電不養魚-屏縣推太陽能助災區,電路問題待解決

八八之後,屏東縣長曹啟鴻提出「種電」「養電」的新的產業願景,期待將林邊、佳冬一帶「高耗能」的傳統養殖漁業及農業轉型成太陽能發電的綠能產業,縣長有信心的表示,不久的將來,屏東將成為台灣太陽能產業的示範區。

八八之後,在災後產業重建方面,屏東縣長曹啟鴻提出「種電」「養電」的新的產業願景,期待將林邊、佳冬一帶「高耗能」的傳統養殖漁業及農業轉型成太陽能發電的綠能產業,另一方面也解決因礙於現行法令,而無法復耕復養農漁民的生計問題,未來農民只要出租土地架設太陽能板,所產生的太陽能電力再由台電收購。

施工圖1

施工中的太陽能板放在魚塭上,吸收太陽熱能發電。

這款「養電計畫」也初步獲得經建會認可,突破每筆土地660平方公尺的限制,可放寬到每筆土地的六成。屏東縣政府估計在3年內至少有1000公頃以上的土地轉為太陽能發電區,發電量估計為750MW(百萬瓦)到1000MW。為了爭取民眾對這樣計畫的信心,曹縣長更是提供自家蓮霧園的土地及民間友人的漁塭,作為太陽能發電的三個示範點,預計5月10日第一個示範點-浮動式的太陽能電板,將架設完成。

土地限制的問題,在經建會的認可下已然解決,而目前面臨的瓶頸,即現有電路承載量不足,需向台電爭取擴大承載量,屏東縣政府仍再持續努力中。「希望讓林邊、佳冬受災的農民及養殖戶,一年內收入能恢復正常」曹啟鴻有信心地說,不久的將來,屏東將成為台灣太陽能產業的示範區。

太陽能業者(黑衣者),講解施工進度及狀況

太陽能業者(黑衣者),向縣府團隊講解施工進度及狀況(圖右為縣長曹啟鴻)

施工圖5

浮動式太陽能發電,圖為施工中,仍再架設支架

浮動式太陽能發電,圖為施工中,仍再架設支架

業者向縣長解說如何架設

業者向縣長解說如何架設

當大部分魚塭都覆蓋著太陽能板時,不知是否還能見到這些嬌客

當大部分魚塭都覆蓋著太陽能板時,不知是否還能見到這些嬌客

屏東平原海邊災後現況整理0926

作者於莫拉克災後即進入屏東林邊區域擔任志工,目前雖已返回大學就讀,但仍將持續關注記錄屏東沿海與平原區域的重建狀況。屏東在平原海邊部分,以佳冬、林邊、高樹、萬丹受損最嚴重,作者這次先整理…

編按:

本文作者於莫拉克災後即進入屏東林邊區域擔任志工,目前雖已返回大學就讀,但仍將持續關注記錄屏東沿海與平原區域的重建狀況。

屏東除山區魯凱與排灣部落受損之外,在平原海邊部分,以佳冬、林邊、高樹、萬丹受損最嚴重,作者這次先整理了佳冬、林邊與高樹的災損情形與面對課題,下次將再針對萬丹部分整理。

一、佳冬的災後復原情形

(1)重建中的佳冬

莫拉克風災經過7週之後,佳冬的道路水電及排水系統皆恢復正常,塭子附近也已經聞不到受災後濃濃的魚屍味,取而代之的是新鮮的海水味道。

980927yuwunyuni-360.jpg

(上)大部分的魚塭還是滿滿的淤泥(下)佳冬街道已經清理乾淨

清理過後的佳冬街道

現在重建的階段已經邁入清理漁塭的工作,漁塭內的積土普遍約有50公分以上,對於比路面高出許多的漁塭而言,清理泥土的工作格外的困難,面對硬掉的泥土,漁民必須先用高壓水柱將泥土軟化成為泥水,再用抽水機抽出,而抽出的泥水排放到大排再經由抽水站抽往海裡面。

高出路面許多的漁塭 清理中的漁塭
(左)高出路面需多的魚塭,清理淤泥格外辛苦。(右)清理中的魚塭

(2)佳冬的產業重建現況

除了漁塭清理的問題以外,養殖業是個高成本高風險的產業,目前佳冬大部分養殖的皆是石斑及龍膽石斑,由於大部分的漁塭都尚未清理完成,魚苗供應不缺,一甲地的養殖成本大約在兩千萬左右,養殖期短的石斑也要一年才能收成,養殖期長的龍膽石斑需三年,所以在即使佳冬的生活恢復到災害之前的狀態,要恢復昔日石斑王國的風采也起碼需要一年的時間。

而高達766公頃的漁塭,從清理到恢復養殖需要多久的時間?下個風災來,滿是淤泥的河床能否承受的了下次的豪雨?滿溢的溪水、土石、曾經破損過得老舊堤防能否承受的了下次的災情?

泡水太久 枯死的蓮霧樹
泡水過久,枯死的蓮霧樹。

(3)重建障礙:法案限制,漁會不敢貿然貸款

政策的執行,必須要再該機關收到公文後再根據公文內容執行國家的行政命令,但在這次風災後,漁會幹事蘇岳輝提到,農漁會要配合政府的政策,但是政府的補助款遲遲還沒有下來,漁會也不敢貿然貸款給受災農漁民。

在【因應莫拉克風災農業金融協助措施須知】中的第七條目寫到:無法提供擔保品或保證人者,可請貸款經辦機構協助送請農業姓用保證基金最高提供9成服務,並免收保證手續費。這條等於是災民不需要土地房屋或者是保證人作保,也可以提供貸款,對於漁會而言,必須要承受貸款人即使無還款能力,也必須要提供貸款服務給當事人。

二、林邊鄉的災後重建情形

(1)交通現況:

現在林邊排水系統開始重新施工,路上可見到開挖中的下水道,林邊清理家園也正式告一段落,路上不再漫天的塵土,約有3成的馬路已經重新鋪設完成,但是由於工程還在進行當中,有幾個路口地方都還是管制單向通行,但國道3號下台17線往墾丁方向是通行無阻,建議從台一線往墾丁的民眾可以改走台17線,以避開新埤大橋的管制路段。

(2)在地消費可以協助重建

林邊的海產店已經陸續續開張,有機會到墾丁旅遊的民眾可以順道去林邊品嚐著名的海鮮,在地消費對於災區也是對於有很實質的幫助。

三、屏東縣高樹鄉整體受災情形描述

高樹鄉主要的受災地區為最北邊的新豐村以及靠近三地門的口社村,還有水淹及腰部的泰山村。新豐村緊鄰老農溪畔,對面就是等不及馬總統剪綵便因為這次風災而通車的新威大橋,而且此處為茂林鄉的濁口溪匯入荖濃溪的交界之處。

在八八風災時,暴漲的溪水將新豐村削掉了一大片,並且有幾棟民宅被溪水衝入海中,受損的面積連同農田約有110公頃,這些地區主要種植芋頭、木瓜、檸檬、檳榔等農作物。經過風災之後,老農溪的河床起碼提高了10公尺以上,有些地區河床甚至高過於堤防。

至少提高了10米的河床
至少提高了10米的河床

新豐村遺址
新豐村遺址

土石淤積的河床
土石淤積的河床

多數的土石伴隨著漂流木也衝入了部份人的家中,因此新豐臨時安置所中收容的災民是只有家被整個沖走的,也有部份是家中堆積大量的土石而無法居住,所幸大部分的土石都已經清理完畢,原本住在臨時安置所的村民也已經返回家園,安置所居住的人數從八十多人減少到二十多人,待政府的租屋補助津貼發放,臨時安置所也會解除任務。

新豐村安置所
新豐村安置所

順著大津橋旁的沿山公路可以到達口社這個地點,這裡受災因素主要是行水區內的高攤地有種植不少的農作物,加上河道原本就不寬,因此宣洩不及的洪水迫使得原本的河道轉向衝破了堤防,口社村主要受災的區域比較小,只有靠近堤防邊的一座房屋倒塌,以及約30公頃的農地被衝毀。

口社受災示意圖
(上)口社受災示意圖(下)一座房屋倒塌

P9249976

另一個受災地點泰山村,這裡受災的原因主要是有三條大排在此地交會,加上交會處的行水區嚴重被養殖業佔用,溪水宣洩不及變湧入地勢不低的泰山村及附近的農田,水位最深處可以到達腰部左右,當地也有數十部車因此泡水報廢。

泰山大排示意圖

家離水邊那麼近

改善屏東水患,除取締違法,還需還地於河。丁澈士近年研究屏東平原,發現屏東平原有粗礫地表,可迅速將地面水補注轉換儲蓄於地下含水層(地下水庫),因而提出「大潮洲人工湖」概念,欲在林邊溪上游開挖300公頃…

88風災過後,惡水上沒有大橋。即便過了半個月,河中水勢依舊奔騰如千軍萬馬;泥沙挾帶漂流木與落石一路沖刷下游,路基被淘空、橋墩受不了硬力應聲而斷,治水口號再度響起,但治山治水數十年,真的有用?

980916-shueibiandsc_6866-36.jpg

滿目瘡痍高屏溪

莫拉克颱風在數天內下了超過一年份的雨量,山區村落成為孤島。高雄、屏東受創尤其嚴重,飽受山崩、土石流與破堤之苦,地圖上沿楠梓仙(旗山)溪、荖濃溪以及兩條河流匯合後的高屏溪鄰近村落,包括桃源、寶來、六龜、不老溫泉、那瑪夏、甲仙、杉林、旗山…無一倖免。

旗山鎮在這次風災遭受空前侵襲。旗山鎮上3座橋,在風災後只剩旗山地景橋岌岌可危地撐著,3周後,這座橋也被封起成為危橋;旗山鎮過去幾乎沒有水災,但自去年起已連續2年被大水侵襲。

居民黃先生住在旗尾橋旁不遠,風災當晚大水灌上路面,把路上車子都沖得移位,「差一點就撞進我家!」旗山地景橋旁的麥當勞、廣勝醫院也全淹了,麥當勞在風災一個月後都還無法營業,居民認為,這是旗山溪沒有疏浚惹的禍。

旗山溪不是唯一被認為沒疏浚而惹禍的河流。開車行駛至六龜,荖濃溪河床上的砂石堆了3米高,怪手一台又一台努力地挖開砂石,「其實這一段在5月才挖過。」高雄縣水利管理科長韓榮華嘆氣著說。

image

清淤的兩難

韓榮華看著河床上滿滿土方,預估88風災為高屏流域帶來超過上億土方;楊秋興說,過去高屏溪流域盜採砂石嚴重,讓高屏大橋30多根基樁全部裸露在外,禁不起大水沖刷,所以從86年至94年間,高屏溪流域的橋幾乎都以不疏浚的方式保護。

「但是太久沒疏浚,沙石又堆高到嚇人的程度。」楊秋興嘆氣說,94年的颱風為高雄帶來2000公釐雨量,當時他就擔心「不疏浚,河床墊高,大石或漂流木沖下來橫向拍打,就會斷橋。」

韓榮華指出,近年政府投入8年8百億治水,地方政府以部分經費處理易淹水地區的區域排水問題,確實有部分成效;但大雨、山崩、未疏浚帶來的橋垮路斷等問題,並非地方政府所能獨力解決。

河川疏浚牽涉許多面向,一得看主管單位是誰,其次則是要拿捏圖利和疏浚的界線。以高雄為例,完全沒有縣管河川,疏浚的職責在水利署第七河川局,若河川局不動作,地方政府不能自己疏浚,他說:「就算七河局同意讓地方政府自己做,跨縣市河川又會牽涉地方行政權…總之非常複雜。」

8月30號晚上,高雄縣旗山國小中山堂裡擠滿了憤怒的旗山鎮民,因汛期未過、居民擔心再淹水,要求縣長楊秋興和水利署必須緊急疏濬;最後甚至包圍行政院駐點的八軍團,在僵持至半夜10點後,前行政院長劉兆玄才終於責成水利署加高堤防、進行緊急疏濬。楊秋興總算鬆了一口氣。

image

土保持不能忘

河中土石哪裡來?這次高雄山區,光小林村的崩塌量已超過自然發生量,環保團體認為,這與高雄縣府主張「觀光上山」脫不了關係。

根據台灣工研院人造衛星的遙測分析,高屏溪集水區在近10年來,包括設置社區開發、農地開墾、砂石場等人為利用,已造成高達4千6百多處、1千 4百公頃的土地被破壞。其中荖濃溪、旗山溪中上游及支流兩側更出現大型沖積扇,顯示上游崩塌地及開墾地造成的土石流失現象仍在持續。

去年颱風已讓高雄山區重創,但當時包括民間與高雄縣府都未警覺,寶來村長林勝雄甚至建議寶來溫泉區聯外道路應拓寬、儘速完成溫泉業者就地合法;陳姓溫泉業者則希望荖濃溪沿岸闢建自行車道。

如今,六龜遊客中心的建設全被衝到河床裡消失不見、茂管處也只剩斷垣殘壁,柏油路被翻起如巨震過後;高雄縣水利處副處長蔡長展指著被河水沖彎約呈15度的水泥弧面,半自嘲地說:「這種彎度連怪手也做不到,但水就是辦到了!」

土木技師公會常務理事吳朝景感嘆:「假使山區沒有開發,發生災害的機率是1,山頭鏟平災害就是未開發的10倍,道路拓寬則是1百倍。」台北大學不動產城鄉環境系副教授廖本全說,溫泉區就地合法就是超限利用,「超越它本來環境資源特性給人類、給所有生命的限制。」

image

疏浚非萬能

楊秋興嘆氣說,發展觀光區爭取了民意,卻引發大自然反撲,始料未及。「土地需要復育。」楊秋興表示將全面檢討觀光政策,希望加強清淤政策。

他認為過去高屏溪因盜採造成安全問題,但不疏浚絕對有問題。砂石貴、台灣砂石需求量又高,高屏溪堆了許多土方,應充分利用。「疏河床幾乎不用錢又有錢可賺,比堤防工程還好!」

「要讓公務人員敢做事!」疏浚易和圖利牽扯,以三河局為例,第1到第3任相關人員都吃官司;「水利人員不敢做,就是災民損失。」楊秋興覺得,怕圖利他人而不疏浚是因小失大,主張中央應和地方配合、縮短行政流程。但疏浚真能解決問題?

「每條河川都有天然崩塌量,河砂的累積會經由水流帶動至海洋,成為海岸的一部分,是天然填補機制。」屏東環保聯盟理事長洪輝祥對於河中土石,有著不同看法。

洪輝祥指出,居民的安危,已有堤防保全;河堤以外,本來就是行水區。河中淤積的土石如同天然消波塊,「除非下一次的洪峰力道夠大,否則土石不會滾動。」洪輝祥並不反對疏浚,「但高屏溪一年約有3千萬立方的自然崩塌量,疏濬應建立在能證實山區崩塌量究竟多少才進行。」

他擔憂,若未顧及天然平衡,疏浚只是加速危害發生。「河床一旦下降,一來是容易造成海水入侵(淡水下降1米、海水將入侵41米),二來就是加速向源侵蝕!」向源侵蝕就是讓上游河道和坡地更陡、更易在下次大水來時崩塌。

「全世界只有海與河有權利用砂!」洪輝祥認為,河砂目前叫價一立方米700元,在未建立平衡機制下,地方政府主張挖砂,很難避免圖利嫌疑;「更何況高屏溪流域最大問題,是人佔去河流的路!」

洪輝祥所言,如同部落耆老說的:「河水想念它的家,60年才來看它一次。」河水的想念,一路從高雄氾濫至屏東,林邊與佳冬就這樣成了水上澤國。

image

(圖 / 大頭鬼提供)

血本無歸

88風災後近一個月,屏東林邊、佳冬一帶依舊慘不忍睹。這裡原是龍膽石斑養殖王國,而今卻是淤泥地獄。走進佳冬村,養殖業家家戶戶都在搶收,男人們在池裡搶撈倖存的石斑、女人紀錄磅秤數字,每個人都搖頭嘆氣:「損失難以計算!」

養殖戶沈太太指著養殖池說:「我們放苗幾萬尾,現在連百尾都不到!」沈姓一家人從事養殖近40年,靠著9分地養活一家大小。沈太太說,養石斑魚不計工錢就得先投資7、8百萬,以前每年產值有1千5百萬,漁民都會再投入成本,加上生活所需,賺的和花掉的,其實只是打平。

「以前這裡沒淹過,誰知道今年會破堤!」洪太太指著池子說,水的顏色原本不是濁黃的,「現在裡面全是泥!」泥沙堆多高?約莫1米,魚撈完後還得清淤,洪太太喪氣地說:「但我爸殘障,剩我跟我媽兩個人,該怎麼清?」一場破堤而來的大水,讓業者血本無歸。一位業者受不了打擊,投池自殺。

林邊、佳冬一帶早期因政府鼓勵養殖,居民填海圍地,築起了廣垠的養殖區。養殖的水源幾乎全數仰賴地下水,只要走進村庄尾,家家戶戶抽水用的電表密密麻麻站一排,管線亂無章法隨置在外。

超抽地下水,讓林邊、佳冬遇雨則淹,易發生海水倒灌,為此,政府替居民築起了海堤、河堤、加設抽水設備,解決可能危害。居民遭遇淹水淹出心得,家戶都改建加高,二樓變一樓,看似與水共存相安。但災害不是不來,只是醞釀。

image

溪水之怒

「溪水從不以一種速度前進,她有時和緩安靜,有時激動殘酷。溪流的速度並不取決於情緒,而是由上游供水、溪床、溪岸和一切溪裡的事物共同決定。」作家吳明益在《家離水邊那麼近》寫下的句子,囊括了林邊溪釀禍的原因。

林邊溪是屏東縣境內大河,長42公里、流域面積336.30平方公里,在林邊鄉和佳冬鄉交界流入台灣海峽。屏東環盟理事長洪輝祥說,林邊全鄉遭受水患,地層下陷只是加重災害的原因,始作俑者,是人類佔河為王。

養殖居民洪太太描述,破堤當天只聽見轟隆隆,水從後方灌來,「我簡直要暈倒,真正是阿娘喂,河竟變成海浪!」洪太太一家也靠養石斑維生,她和先生年紀都大了、也生病,但孫子年紀小,只好撐著。當天洪太太正在清理漁塭,政府不派國軍幫忙,她們只得自力救濟;洪太太描述自己跌進泥底又哭著站起來,「要不是老了不知道轉行做什麼,誰要繼續養魚?」

image

沙包和泥沙、漂流木在破堤處堆出一座小山,居民希望河堤修復、避免淹水;但屏東環盟理事長洪輝祥透露,林邊溪堤防防洪頻率是百年一遇,這次水患是50年一遇,河堤設計沒有問題。

洪輝祥指出,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而蓋起河堤已經侵犯河流、人類還佔用河中高灘地1/3,「河流的憤怒只是必然。」這次林邊溪堤防破了4個大口,都是因河水碰到高灘地不得已反彈,找到堤防脆弱處撞擊而成。

鄉愿,德之賊也

「政府真的很可惡!河岸一直挖給標商用,夭壽!害死這些災民!」洪太太噙著淚控訴「挖河岸」,指的就是高灘地利用。洪輝祥分析,第一個破堤口是林邊溪大轉彎處,從這裡到出海口已經很近,河道理應寬闊,「但高灘地不僅被香蕉等植物佔用,甚至連養鴨的都有!」

依水利法規定,河川高灘地耕作作物不得高於50公分,但林邊、高屏溪一帶,河床中滿是違法作物。屏科大水資源教育與研究中心主任丁澈士說,香蕉、棗子、蓮霧及芒果果樹佔用情形讓人訝異,「但往往因農民反彈而難以取締。」洪輝祥感嘆,「沒事時居民眼不見為淨、官員圖選票就放水,災害來了能怪誰?」

image

近年高屏溪流域是治水重點,但成立「高屏溪流域管理委員會」卻只管污染防治。丁澈士指出,治水預算投入未達成效,一是用錯地方,二是地方與中央事權混亂。

高雄縣水利處水利管理科長韓榮華說,管理委員會無實權,人力由各地方調度而來,只能做為討論平台。當時成立,水資源分配是重點,因水資源牽涉產業調整與利用,但迄今組織再造沒有進度,高屏溪流域問題停滯不前。

丁澈士主張的「還地於河」與產業轉型,就是因此而成效不彰。以產業轉型為例,去年屏東地層下陷雖只有1公分,但未來若繼續抽,還會更慘。問及養殖業每天抽多少水?卻一問三不知,顯然超抽不受管制。

其實,養龍膽石斑獲利的是少數,丁澈士曾建議政府輔導業者養鱷魚等不需抽地下水的產業,但沒有下文。農委會在災後繼續提高養殖漁業天然災害低利貸款額度、在101年恢復石斑魚既有養殖規模、104年「產值倍增」。洪輝祥說,除非政府完全輔導業者為海水養殖,不然無法解決地層下陷問題。

image

還地於河

改善屏東水患,除取締違法,還需還地於河。丁澈士近年研究屏東平原,發現屏東平原有粗礫地表,可迅速將地面水補注轉換儲蓄於地下含水層(地下水庫),因而提出「大潮洲人工湖」概念,欲在林邊溪上游開挖300公頃人工湖,設置滯洪池,可望讓洪水儲存起來做為地下水補注之用,減緩地下水超抽問題。

洪輝祥認同人工湖的概念,但認為規模太小、且需另外施作工程,「不如直接還地於河。」洪輝祥分析,大潮州人工湖須挖地10至20米深,約1公頃空間可供水補注;若以10米計算,只能吸收1千萬噸的水,「以這次風災帶來的雨量來看,恐怕沒有多大作用。」

「還地於河,就是把河原本走的路還給河流。」88風災為林邊鄉帶來的災害幾乎空前。24小時內帶來1億噸的水,加上離出海口只有20公里的距離,「這麼大的水量,沒有任何設施承受得起。」

但林邊溪和其支流力力溪匯流後,左右擺盪可掃出10公里洪氾區,剛好就在上游台糖約12公里寬的土地範圍內;洪輝祥說,這個範圍和潮州人工湖的範圍一致,既然台糖願意釋地,若能完全讓出做為洪氾平原,再好不過。

「我們永遠不可能知道溪水裡正在發生的細節。縱然我們集合了水利工程專家,也無法絕對準確預知溪流得下一步將往哪裡去。」─吳明益

洪輝祥強調,綜觀全台溪流,唯有林邊溪具有「還地於河」條件:台糖不種甘蔗後配合造林,土地未能吸收的水,還有森林幫忙,「比一切人工設施都好!」氣候變遷、洪水時代來臨,家離水邊那麼近,與河爭地不再明智。88水患顯然人禍多於天災,要讓河流不再失控,恐怕得先從人的治理開始。

(本文為記者進行之莫拉克災後系列報導。閱讀更多深入文章,請移駕至「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部落格閱讀。

屏東,要「污泥噩夢」還是要「石斑養殖王國」?

未來,不論國土計畫法、災後重建條例,政府都必須針對西南沿海的未來發展有所說明。究竟要不要繼續養殖?如果要,那國土以及民眾安危的代價是什麼?如何因應?另一方面,如果不要養殖,又該如何輔導養殖業的生計?

本文為資深記者朱淑娟獨立進行之「莫拉克災後重建」系列之三:屏東, 要「汙泥噩夢」、 還是要「石斑養殖王國」?

更多莫拉克災害重建文章,以及環境深入報導,請閱讀「環境報導」部落格。

980903-cimg7231-360.jpg
莫拉克颱風造成屏東縣林邊、佳冬淹水嚴重,汙泥滿城,至今尚未回復。朱淑娟/攝影

今天(8月31日),開學了,屏東縣林邊鄉、佳冬鄉因淹水導致汙泥、積水還沒清完,莫拉克災後20多天,民眾還無法恢復正常生活,政府的民意支持度也深陷汙淖持續下滑中。

災後,正當各界直指超抽地下水養殖,是導致林邊、佳冬淹水的主因,要求政府基於國土規畫、災難調適角度,重新檢討林邊、佳冬等西南沿海是否要繼續養殖。

然而,1200億元的災後重建條例上周才剛過關,如何重建都還沒個譜,農委會主委陳武雄昨(30)日到林邊等地訪查養殖漁業,隨後漁業署即發出新聞稿(請見附錄),提高養殖漁業天然災害低利貸款額度,且表示不但要在101年恢復石斑魚既有養殖規模。到104年還要達到「產值倍增」,讓台灣持續擁有「石斑養殖王國」的「美譽」。

請問政府是這樣「重建」的嗎?林邊、佳冬民眾究竟要什麼樣的未來?「石斑養殖王國」背後代表的意義是什麼?「產值倍增」又會許這個地區民眾什麼樣的未來?是不是繼續地層下陷、把門前再墊高、然後,祈求下一次颱風不要來…

西南沿海要什麼樣的未來,請政府說清楚

屏東西南沿海從東港到林邊、佳冬、枋寮,近三十年大規模養殖,超抽地下水,尤其抽取受壓含水層,導致地層下陷非常嚴重,最嚴重已下陷高達3.2公尺。這個區域已公告為「地層下陷地下水超抽管制區」。

林邊大橋兩邊地區已低於海平面,又位於林邊溪下游出海口,洪水一來無法外排,幾乎是逢水必淹。莫拉克颱風的大雨固然讓林邊、佳冬淹水比往年嚴重,惡水固然可怕,不當的養殖行為、行政的怠惰,卻無疑是災難的幫凶。

災後重建條例通過後,附帶決議要求內政部應於一個月內提出國土計畫法送立法院審議,明(1)日將舉行第一次公聽會。

未來,不論國土計畫法、災後重建條例,政府都必須針對西南沿海的未來發展有所說明。究竟要不要繼續養殖?如果要,那國土以及民眾安危的代價是什麼?如何因應?另一方面,如果不要養殖,又該如何輔導養殖業的生計?方案是什麼?

再問一次,政府要給屏東西南沿海什麼樣的未來?不容政客便宜行事,一邊大談國土規劃,一邊又做出反國土規劃的事。

附錄:漁業署新聞稿8.30──

養殖漁業災害低利貸款額度大幅提高,漁民復養信心大增

農委會表示,本次莫拉克風災重創臺灣養殖漁業,為協助養殖漁民取得資金,儘速恢復生產,該會陳主任委員今(30)日於屏東縣沿海石斑主要養殖地區,宣布提高養殖漁業天然災害低利貸款額度,其中石斑魚類之貸款由原來每公頃100萬元,提高為500萬元,龍膽石斑更大幅提高至800萬元,顯現農委會重建石斑產業之決心,本項宣布也重振養殖漁民之信心。

農委會說,屏東縣林邊、佳冬、枋寮為國內海水魚之養殖重鎮,更為國內石斑之主要生產地,97年養殖面積達766公頃,產量逾11,000公噸,產值超過新臺幣32億元,本次莫拉克颱風對於全數地區造成百年罕見之災害,損失極為慘重,如無法快速協助漁民復養,臺灣不但將喪失石斑養殖之世界牛耳地位,更將使本地區沿海漁村經濟一蹶不振,因此本會陳主委極為關心本地區之重建工作,已多次前來勘察災情,並與漁民交換意見,瞭解漁民之需求。

農委會進一步說明,石斑魚養殖屬資本密集之產業,每公頃生產所需成本估計超過400萬元,資金能否順利取得,成為產業能否重建之關鍵因素。

在充分瞭解漁民須復養資金需求下,農委會今天宣布對養殖漁業天然災害低利貸款額度大幅提高,「龍膽石班」由每公頃100萬元提高為800萬元;「鰻魚及石斑」由每公頃100萬元提高為500萬元;「海水鯛類及觀賞魚」由每公頃40萬元提高為300萬元;「其他養殖魚介類」由每公頃40萬元提高為200萬元;「養殖貝類」由每公頃20萬元提高為30萬元,

前開貸款期限最長為7年,該會為減緩受災漁民資金壓力,同時將農業天然災害低利貸款利率由年息1.25%調降為1%,本金可寬緩2年,利息可寬緩1年。

農委會最後表示,石斑魚為該會「精緻農業發展方案」之重點養殖魚種,因此該會為積極協助石斑養殖產業重建,除提高低利貸款額度,協助漁民取得復養資金外,該會亦將協助漁民進行養殖池之消毒,補助種苗之購買,並積極進行養殖區海水進、排水路之整建等相關重建措施,希望至101年能恢復石斑魚既有養殖規模,至 104年達到產值倍增之目標,讓臺灣持續擁有石斑養殖王國之美譽。

暗夜林邊,像被遺棄

8月7日到12日淹水已12天,大水雖已退去,但林邊鄉、佳冬鄉部分地區積水不退,汙泥、汙水漫延,黃水滿地。大水過後,到處可見廢棄家具堆置路旁。佳冬鄉的羌園國小水雖退了,但汙泥佔滿校園,校景全毀,民眾擔心…

編按:

本文為獨立記者朱淑娟採訪製作的「莫拉克颱風國土省思報導」系列之六,帶領大家至林邊現場,瞭解淹水與清理情形。閱讀作者關於莫拉克颱風系列報導之其他文章,請點選這裡。

─────────────────────────────────────────────────────────

莫拉克颱風帶來驚人雨量,造成屏東縣林邊鄉、佳冬鄉淹水。這兩個鄉因養殖漁塭 ,超抽地下水,地層下陷嚴重。幾乎是逢水必淹。這一次的災難更甚往年。

989820-cimg7128-400.jpg

林邊橋分隔林邊鄉、佳冬鄉,位於橋旁的抽水站,在風災時也無法運作。

8月7日到12日淹水已12天,大水雖已退去,但林邊鄉、佳冬鄉部分地區積水不退,

汙泥、汙水漫延,黃水滿地。

大水過後,到處可見廢棄家具堆置路旁。

佳冬鄉的羌園國小水雖退了,但汙泥佔滿校園,校景全毀,民眾擔心九月一日不知是否能準時開學。

排水溝也塞滿汙泥,無法正常排水。

部分地區還停電,即將入夜,民眾摸黑清理家中積水及汙泥。

許多志工湧入林邊、佳冬鄉,自己出車資、住宿費用,協助居民清理汙泥,服務的精神令人敬佩。

海軍陸戰隊接手清理汙泥工作。

遍地汙泥,人人汙泥上身,搬運物品。

多數民眾已撤離,入夜後的林邊鄉暗黑一片,處處堆滿汙泥,像被遺棄。

(作者曾為資深線上記者,現離開報社,獨立製作與環境議題相關的深入報導。本文轉載自「環境報導」部落格,閱讀莫拉克颱風系列報導之其他文章,請點選這裡。

【徵求】竹蜻蜓工作隊第3,4梯志工招募

林邊、佳冬災後重建工作持續中,仍需要很多志工投入救災行列。以下是近期需要的志工梯次與報名截止時間,有意願者請上網填寫報名表。本梯只招募可全程同行的人員,無法配合者請勿報名,感謝…

~本梯只招募可全程同行的人員,無法配合者請勿報名,感謝~

林邊、佳冬災後重建工作持續中,仍需要很多志工投入救災行列。以下是近期需要的志工梯次與報名截止時間,有意願者請上網填寫報名表。

第三梯次:

8/19(三)~8/22(六)

8/19(三)~8/25(二)報名截止時間:8/18(二)1200

第四梯次:

8/22(六)~8/25(二)報名截止時間:8/20(四)1200

兩梯次報名網址都在:http://nthufly.twbbs.org

1:報名錄取者,以收到行前通知為準。

第三梯次集合時間:8/19(三) 早上9:00(集合地點於行前通知說明)

第四梯次集合時間:8/22(六) 早上9:00(集合地點於行前通知說明)

工作相關事項

1. 所有志工分為兩大隊:清組華組,報到現場會進行志工分組,有任何問題,請直接告知帶隊老師。

2. 災區志工服務時間:上午7點到下午4點(避開災區交通壅塞時間),服務工作以環境清理為主。清組合作團體為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華組合作團體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佳冬教會。

住宿地點

組:新埤國小

組:屏東佳冬長老教會

若要參與清理家園志工行動,下列有幾項物品請準備

1.雨鞋:以長筒、穿襪子為佳,目前林邊外圍鄉鎮積水雖然退了,可是不少地方和民宅還都是泥濘不堪且相當濕滑,有雨鞋才好保護自己避免滑倒也防止被異物刺傷

2.手套:如果要幫災民清理家園最好準備塑膠手套和棉布手套,保護自己以免還沒幫上忙就先受傷了,兩種手套可視情況更換

3.口罩:由於災區不少死亡的動物及泡水傢俱,空氣中的氣味不太好聞,戴上口罩可以多少阻絕病毒和惡臭

4.雨衣:屏東現在氣候還不是很穩定,有時會有下雨狀態

5.帽子、防曬乳:出太陽時其實很熱,帽子可在出太陽時遮陽、防曬乳避免曬傷

6.換洗衣物:準備輕便衣物,最好準備長袖衣物,以免刮傷

7.掃具、垃圾袋

8.自備睡袋、碗筷、杯子、證件(健保卡)、拖鞋、若有習慣用藥,請自備

活動單位

主辦單位: 清華大學竹蜻蜓88家園重整

合作團體: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佳冬教會

聯繫窗口

清華學院辦公室:(03)516-2555,e-mail:college@my.nthu.edu.tw

相關救災資訊請參考竹蜻蜓快報,隨時留意我們的資訊!

http://nthufly.pixnet.net/blog

清華學院網頁:http://college.nthu.edu.tw/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