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世界。世界米

各地烹調方式會影響米品種是否受歡迎。前陣子用貴得要命的泰國郵局寄紅茉莉香米回家,老媽吞吞吐吐說:乾乾的,好像沒有很好吃。一點也不給面子啊!

從小到大有很長一段時間,吃米吃的理所當然,也吃得沒有絲毫好奇心。對米開始驚奇,並有越來越多的認識,大概是近五年來的事吧!

小時候吃的米是在台南縣佳里鎮後港腳,由阿公親自耕種的米。一旦家裡的米快要沒有了,阿爸就會回鄉下載幾包米去米廠輾,然後由他們兄弟幾個家庭分一分。直到我高中之後,阿公生病沒有繼續耕種為止,而到現在我其實還是不知道那麼長一段時間我吃的米是哪一種品種的米。

開始知道米不是只有分白米、糙米、五穀米這種超市分類,是到美濃工作之後。因為工作關係,有了可以親自種植稻米的機會,到秧苗場叫秧苗被問到要什麼品種還真的一愣一愣的,搞不清楚狀況。然後才知道我們的農改場有培育出各種不同的稻種,而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氣候各有其較適合的品種,然後知道了台粳九號、高雄145、益全香米等等的名稱。

終於在那段時間對稻子有那麼一點點的認識。直到出了台灣島,我突然又從一個吃粳米的世界跳入到吃秈米和糯米的世界。

米的世界多采多姿
上圖為最近KKF為活動及準備製作網站而攝,協助拍攝者為中國志願者袁清華。

是啊,在我國小的社會課本或是國中的歷史課本似乎提過這一段,早期的臺灣人吃的米飯是在來米,也就是秈稻,一直到日治時期,因為食用習慣問題日本人把蓬萊米,也就是粳米帶到台灣發展,然後台灣人就成為以吃粳米為主的食米人口了。然而,歷史是歷史,吃飯就吃飯,大部分的人應該很難從中去感受到什麼。

粳稻(Joponica),是短圓稻穀,適合生長在溫帶的氣候,目前日本、台灣、中國東北、韓國等稻作多是屬於此類。秈稻(Indica),瘦長稻穀,適合栽種在熱帶氣候,泰國、寮國、印度、馬來半島等等多栽種此。印度是世界產米量最大的國家,泰國則是世界米輸出最大量的國家,因此可以想像其實在世界米的市場中,秈稻目前還是多數人食用的米種。

來到泰國之後,真的是進入食米的世界了,從早餐電鍋就開始運作。想想我的早餐,除了小學時期老媽總是很勤勞的起來煮粥弄配菜給我們吃外,接下來的日子就像大部分的台灣人一樣,麵包、牛奶、豆漿、三明治、蛋餅……多到數不清的早餐選擇。

而這裡呢,就真的是米飯、米飯、米飯,連所謂的麵條其實也幾乎都是米製的,甜點亦是。在台灣我的食米濃度大概是60%,在泰國突然升高到97%。真的,有時候受不了就寧願啃吐司了。而這97%,全由秈稻跟糯米瓜分而去,完全沒有粳稻的發揮空間。

basmati
basmati除了特殊的香味外,另外一個特性是煮後會變成原來的2倍長喔!

工作所在的KKF本來就是發展稻米品種的中心,所以有機會可以接觸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米種,不過實際上繼續發展的也是以秈稻為主,那種短短小小的粳米品種對這裡的人來說,屬於適合餵雞的品種。

留種的稻穀都是用手工搓揉,所以也體驗了各種米不同的特色,有的簡單搓就可以抖落滿盆,有得搓半天最後還得一顆一顆解下,有的刺芒長野性強,有的早已馴化的一點危險都沒有。什麼?用危險來形容稻穀很奇怪嗎?當你的手掌總是被米粒刺得到處傷口時,你就知道了。

泰國最引以為傲的稻米品種是茉莉香米(Jusmine Rice),是目前泰國米出口中的高等級米,主要的栽種區在泰國東北的幾個府,由於這種稻米生長期較長,農民多於雨季種下,涼季收穫,一年只有一穫(也因為該地區較乾旱),和泰國中部地區的稻米一年可以三或甚為不同。KKF也有自己在發展出來的紅茉莉香米品種。

目前在園區正在進行改良的米種之ㄧ是來自印度的Basmati香米,已進行四~五年的時間。Basmati是目前世界上最高價的米,至少是一般米的六倍價錢,主要生長在印度、巴基斯坦北邊近喜馬拉雅山脈一帶的區域,無法廣大種植,數量不多,此米也為印度賺進了不少出口錢。不過由於適合種植此米的氣候在25~30度之間,所以要移到泰國來其實不是件簡單的事,目前試吃已經在這裡發展一段時間的Basmati還不太能感受到那濃厚的堅果香氣。適地適種其實有他的道理,即使能夠移地種植,要展現出那原來的風味大概也不易。

各地食用的口味以及烹調的方式更是會影響一種米是否受歡迎。如果在台灣,秈稻為主的泰國米就不是太受歡迎的選擇,前一陣子用貴得要命的泰國郵局寄回KKF有機農民種植的紅茉莉香米回台南家裡,之後打電話回家詢問口味如何,老媽倒是吞吞吐吐的回答著:乾乾的,好像沒有很好吃。一點也不給面子啊!看來我們還是比較適合吃自己的益全香米。

煮糯米
煮糯米有特別的方式跟工具。蒸煮之前米得先浸泡一個小時,煮熟後則裝進自然材質(竹或藤製)的糯米籃子中保持熱度,糯米若是冷掉可就咬不下去了。

在這裡的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吃糯米這件事吧!在台灣,糯米幾乎只用來做些甜點,最常接觸到的則是粽子,使用率其實不高。而且,總是有一堆營養師不斷的提醒:糯米消化不易、粽子熱量高,一天一顆就足夠。

萬萬想不到,這個世界其實是有主要食用糯米的人口,寮國和泰國北部以及東北地區的人主食即是糯米。而泰國東北的人為了討生活也早已遍及泰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如台灣的泰籍移工。在KKF的同事有超過一半來自此地區,食用糯米時大家顯得自在快樂。

米甜食
各式各樣的米製甜食,有的是日常生活所食,有的則是特殊日子的禮品或供品。在米種植前、種植中或種植後,都有一些儀式舉行,這些時刻都會見到一些米製甜食。

自從室友的家人從老家扛了一袋糯米以及那些蒸煮糯米的「家私」來到我們的住處後,糯米更成為飲食中重要的腳色。而我也學到了蒸煮出一大籃香甜熱呼呼糯米的功力,坐在地上的蓆子,手從熱呼呼籃中抓出還燙手的糯米捏出一顆圓球,去沾「宋當」(青木瓜沙拉,而且還是寮式有「拔辣」的,而不是泰式的喔)的湯汁,順便抓起木瓜絲ㄧ同送進嘴裡,啊~美味啊!有時食慾不振的時候,竟會想吃糯米啊。

而這種不需要桌椅、湯匙筷子的飲食姿態,大概會成為我一生中難以忘懷的生活片段。

除此之外,各種糯米發展出來的甜點更是族繁不及備載。總讓我有機會一再大嘆:泰國,米,無所不在。

能夠在這樣一個米食大國,又在一個發展米的組織裡學習,讓我對米的世界有更深刻的認識,也明白還有更多更多的學習在後頭。「一種米養百樣人」,而這個世界可是有數十萬種不同的稻米喔!!

(本文作者目前於泰國KKF實習中)

期待多年的滋味─甲仙燒焿與焿粽文化採集紀錄片

經過四個小時的滾煮後,為了檢視焿粽是否熟透,工作同仁撈起並剪下了一粒焿粽,期待與關愛的目光馬上匯聚過來,就在包裹的竹葉打開後,黃橙、熟透且略微透明的朮米(即糯米),以強烈卻又柔和的對比,耀現在深綠的竹葉…

編按:

「甲仙的燒焿與焿粽文化採集」記錄片,已於10月21日舉行試映會,經過熱烈討論後,正進行最後修正的工作,最慢11月下旬即可正式推出。今游師兄特先將精采的文化採集過程記錄下來,並首度在小地方披露精采的系列照片以饗讀者,期能讓古老的燒焿文化在台灣落地生根。

期待中的焿粽終於出現了!

經過四個小時的滾煮後,為了檢視焿粽是否熟透,工作同仁撈起並剪下了一粒焿粽,期待與關愛的目光馬上匯聚過來,就在包裹的竹葉打開後,黃橙、熟透且略微透明的朮米(即糯米),以強烈卻又柔和的對比,耀現在深綠的竹葉上頭。有了美好的色澤,口感又會如何呢?

急著想知道答案的麗華,舉起筷子夾了一小塊湊近鼻子聞了一聞,「香!」只喊了這麼一個字,便將熟透的朮米塊放入口中,嚼了一下、兩下、三下,「好吃!」兩個字又脫口而出。於是,第二粒焿粽、第三粒焿粽……便接續打開了。

981108-shaogeng-360.jpg

等待了六年的我,面對擺在眼前的火灰水焿粽,不禁想起六十餘年前,以火灰水浸泡朮米來綁粽,還一直是台灣的焿粽文化之主流,忽然百感交集,竟不忍動手……。

探討焿事的拙文〈台灣特有字〉、〈焿事知多少〉與〈就地取材的智慧〉,分別於於民國九十二年、九十三與九十六年在媒體發表,不少朋友都希望能將已中斷六十年以上的「焚燒草木成灰,沖泡焿水綁粽」的過程,來一次實作體驗。其實,更想進行實作體驗且錄影記錄,而讓始於清朝時期的甲仙燒焿文化得以傳後的倒是我自己,因為這項先民就地取材的精采技藝,由於久無運作,且耆老快速凋零,正面臨失傳關頭。

只是,周遭的朋友皆無錄影履歷;期待中的鄉內相關科系大學子弟,畢業未久即北上就業,無暇在一段時間內配合錄製與剪接;若要聘請專業錄影師,又無經費。所以事雖急,也只得耐著性子等候了。

去年,愛鄉工作同仁梅蘭、淑如與淑卿,參加了高雄縣婦幼館的「用影像說故事」課程,老師要她們繳交學習成果,因九月十五日辛樂克颱風引發了甲仙大橋斷橋事件,三位同仁討論後乃以該事件為主題,借來錄影機攝錄並剪輯了六分鐘的記錄片,成果獲得老師的鼓勵與媒體的注目。錄影人才的出現,讓期待已久的燒焿文化採集工作出現了曙光。

由於親身經歷過「燒焿綁粽」歷練,且最能細膩描述相關製程的家慈,已於民國九十六(2007)年五月二十六日,以九一高齡辭世,乃另行邀請本鄉阿里關庄七十八歲的耆老陳有福先生,還有我家八十四歲的六嬸游詹梅女士,進行錄影訪問與實作指導。

w98.4.19錄影師與鹼粽文化採集1

w98.4.19鹼粽文化採集2

在尋找本地燒焿首選樹木埔薑仔時,路過了興隆精舍,心達師伯將訊息告知俗家是在屏東楓港的見安師,見安師立即與七十九歲的父親詹新撤聯絡,只隔了幾天,便收到老先生寄來的兩大袋楓港盛產的埔薑仔薪柴。

想著老先生,在自己與朋友的山園,滿頭大汗地推拉著鋸子,鋸下埔薑仔樹,再一段一段剪裁成兩尺長,接著搖搖晃晃肩挑回家,還得裝袋綑綁宅配,這種素昧平生的盛情及為保留文化的付出與用心,真是教遠方的我及工作同仁們感動不已!

w詹新撤老先生從楓港寄來的埔薑仔柴980317CIMG7364

當然,薪柴份量還是不足,經向相關權責人員說明之後,即在鄉內公共造產地進行採集,為了讓該棵埔薑仔樹持續成長,我們只取用地面四尺以上的枝幹,如此,也可讓留存的老樹幹,在長出新枝之後更為強壯。兩批薪柴合計約250斤,經過足足七個小時的焚燒,才得到2.5斤的火灰,這種比例懸殊的落差,著實讓我嚇了一跳;也難怪耆老說薪柴至少要百斤以上了。

w進入桃花心木林尋找埔薑仔9804a01 (23)

w尋找埔薑仔合影於加冬老樹之下a01 (42)

w焚燒埔薑仔柴取火灰合照a (11)

衡諸早期,家家戶戶皆有大灶,日日焚燒薪柴來煮飯,來燒菜,來熱水,天天都有火灰產生,除了當肥料使用,要清潔器物或廚具時,便使用火灰水,老人家說清洗得乾乾淨淨;要洗頭髮時,也使用火灰水,老人家說洗滌得清潔溜溜,可說非常方便。

端午節要到了,除了以火灰水浸泡魷魚乾來綁鹹粽,更將灶坑裡的火灰鏟起,小心置放入已滾的水裡,接著攪拌攪拌,過濾之後即是好用的焿水了,以之來浸泡朮米綁粽,便有甘香自然的好風味,也讓不起眼的灰燼,徹底發揮了物盡其用的功能。

w98.5.16以埔薑仔火灰燒製鹼水1

那麼2.5斤的火灰,到底能沖泡多少焿水呢?第一次,我們先以1.5斤的火灰,沖泡並過濾出酸鹼值約9.5度的焿水16斤,再熬煮濃縮成酸鹼值約10.5度,比重約4度的焿水13.5斤,接著以10斤焿水來浸泡10斤朮米綁粽──

這批隆重重現六十餘年前傳統風味的焿粽,在出鍋後第三天,食品加工科畢業的秀琴在百忙中前來關心,因已用過午餐,乃與我及另一同仁三人分嘗一粒,且完全不沾果糖或蜂蜜等搵料,品嘗了兩口之後,秀琴說了:

「沒有化學鹼的刺舌與嗆鼻味!有的,是天然焿的香味,是竹葉的香味,是朮米的香味,還有朮米的甜味,真是眾味並陳且同香哩!」專家不愧是專家,大家對火灰水焿粽的感受,全由秀琴一口道盡了。而後學我,則有後續體驗,即粽子下肚良久,口中仍然餘甘猶存,且津液源源而出,真是美妙!

哦!但願這一生產過程永遠符合環保思潮的火灰水焿粽天然美食,在劣幣驅逐良幣,非自願經歷了那麼長久的冬天之後,能因記錄片的完成,再度以亮麗、橙黃的樣貌及眾香齊聚的好口感,在人間乍現無限春光。

w閉上眼睛,火灰水鹼粽DSC00307

黑糯米是怎麼變黑的?

大家都知道,米可以分成蓬萊米、在來米與糯米三大種類,還有某些特殊的品種,包括紫米、紅米,但是若論及稻米的品種,光是台灣現有培育的品種就超過百種,全世界更擁有十四萬種的稻米,其實這些稻米都是…

大家都知道,米可以分成蓬萊米、在來米與糯米三大種類,還有某些特殊的品種,包括紫米、紅米,但是若論及稻米的品種,光是台灣現有培育的品種就超過百種,全世界更擁有十四萬種的稻米,其實這些稻米都是從全球少量的野生稻開始,經由農夫幾千來來種植、篩選、交換稻穀試種演變出來的。

野生稻為了族群延續的需要,演化出「芒」的特徵。另外,只要稻穀具備足夠的養分,在尚未飽滿之前,野生稻的稻穀就會變色,及早落入地面萌芽。目前種植的稻米品種,多是經由專家育種而成,不過在種植的過程中,總會有那麼幾株,透露出祖先的模樣,透過田裡的實地觀察,我們也可以探究更多屬於稻米的秘密。

在此之前,我並未真的瞭解黑糯米是怎麼「變黑」的。是稻穗一長出來,就是黑色的嗎?

已經碾好的黑糯米,可以看出黑糯米真正黑的部分僅有米糠層,所以判別是否是染色的黑糯米,就看還沒烹煮的米粒,米糠層的內部是否也是黑紫色,如果連內層都是黑色的,那應當就是染色的了!

前一陣子經過吳水池老師家的稻田,看見他的稻子已經長出綠色的稻穗,看樣子是長米,起先我以為是跟我們這邊一樣的台農秈22號,畢竟吳老師對這個品種是讚不絕口。這幾天晃過去看了看,發現稻穗的顏色竟然改變了,原來,吳老師還是繼續種植黑糯米啊!而且,黑糯米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才慢慢變黑的!

980729-e06e82aa59-360.jpg

拿了相機到吳老師的田地晃了一圈,仔仔細細的看了黑糯米的結穗。原來一開始黑糯米的稻穗是綠色的,隨著稻穗的成熟,稻穀才會漸漸轉變顏色,於是就會看見像是彩色米一樣,有綠有橙有紅有紫的稻穗!

2-3699247031_965916428b

在稻田裡東看看西看看,有時後就會看見一些特別的。像是長毛的稻穀。不只是在吳老師的稻田裡,在「有機稻場」的田地裡,也可以看見幾出長的比較突出、比較高個子,稻穀上面長出或短或長的毛。

3-3699248473_7f5d392263

其實,毛是簡單的說法,真正的名稱,應該是「芒」。在台灣的野生稻身上,也可以看見這樣的特徵。芒的功用,據說是為了避免稻穀被鳥類吃掉,只是後來育種的稻米都沒有見到「芒」的特徵,不過在一大片稻田當中,總有那麼幾株會顯現出這種祖先的特徵。

稻場的稻田裡,還有一些鶴立雞群的稻穗,除了長出短短的芒之外,稻穀的外殼也變黑了。起先懷疑是否是混到了黑糯米的特徵,不過剝除稻殼,發現裡面的米糠層並不是黑色的,跟正常米色相同。那麼,是不是因為穗稻熱病的關係,導致到殼變色(乾枯),或者,也是來自祖先野生到的基因本能,在稻穀初具雛形與能量後,就急著掉落地面,避免被鳥類吃掉呢?

4-3700058886_b351559113

即便是我們每天接觸的米食,對於稻米,還有許多我們不知道的事實,等著我們到稻田裡去挖掘,只要有心觀察,讓我們到稻田裡去,持續發掘更多稻米的新鮮事!

(作者為觀樹教育基金會專案主任)

脫穀,全手工

是怎麼樣的糯米一斗可以賣到七百元,約市面上的二、三倍價?「很多人都會先拿錢,說無論如何一定要把米留給他。」「這糯米裹的粽子就是不一樣,裹箕粽特別好吃。」

是怎麼樣的糯米一斗可以賣到七百元,約市面上的二、三倍價?

「很多人都會先拿錢,說無論如何一定要把米留給他。」

「這糯米裹的粽子就是不一樣,裹箕粽特別好吃。」

因稻株的形狀像雞毛撢子而稱「雞袪糯」,又因三冬、大冬雙季都可栽植也稱「雙頭糯」,毋須拿到市場叫賣,熟識的都會自動找上門。

端午前夕,一行人依約八點來到美濃東北角的廣興庄,待晨起巡田回來才用早飯的老夫妻用膳,聊天等待著待會要用客語稱為「斛桶」的打穀機來脫粒。此次機緣是某次美濃黃蝶祭的會議上,廣林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溫文相大哥說:「社區有一位奇人,完全不用機器,手工插秧、手工割稻,年年如此。」便決心要去探訪一番。

依著文相大哥所言過了泰和橋卻未見稻田,問了粄條店,來到文相大哥家拉著文相大哥的父親東問西問,打電話才知道今年未蒔秧,失望之餘,文相大哥的爸爸卻忽然想起什麼似的,指了我們一條明路:「你沿著這條產業路到廣興去,過了小橋右手邊有二戶人家,一戶姓黃一戶姓林,二家都有作粄,林姓的那一家就是你們要找的人。」

主人家是一對七、八十歲的夫妻,儉約是深刻印象,在小小的平房裡,有鼓風機、灶、自己養的雞與鴨、栽種的芒果、木瓜,物物有用,因此都保存完好。

那一塊四、五釐、全手工栽種的田地就在屋後,就是鍾理和從大路關走龍肚再往廣興會見平妹的那條路旁,抄小路往紀念館路上,經常見到稻穀成熟時佈置了滿滿的稻草人,是我看見美濃稻草人密度最高的一塊田。拜訪那天只剩屋旁因日照不足而未收割,而阿伯為了讓我們體驗,約好週日一起收割打穀,當作旗美社大6月收割活動的預先演練。

帶好袖套、斗笠、穿鞋、拿取鐮刀,在打穀機的四個角插上竹竿布幔,準備步驟一點都不馬虎。然後緩緩地沿著屋角割下高達130公分卻因莖太細而略微倒伏的的糯稻,因為用手工脫穀,因此最好每一把都要差不多長,留下的根部比一般機器收割還長一些,以方便用小鐵牛鉸入土裡。

年輕伙伴拿起一把把的稻穀,在阿伯的指導下,一腳踩動踏板,左右擺動稻株讓轉動的滾輪將穀粒脫落,掌握好節奏便完全不費勁。打穀完成後協力把斛桶拆開扛至倉庫收納,完工的點心即是伯母用自家糯米製成的甜粄,待草結引火蒸熟的同時,伯母端出鐵製臉盆架,循古早禮打水讓客人洗手抹臉後清新地享用點心。

彎腰持鐮齊割稻
彎腰持鐮齊割稻

將打穀機拼裝起來
將打穀機拼裝起來

斛桶內部構造
斛桶內部構造

踩踏輪軸脫落穀
踩踏輪軸脫落穀

自家糯米製作的甜粄
自家糯米製作的甜粄

打水洗手洗臉準備食用點心
打水洗手洗臉準備食用點心

吃著還保有糯米顆粒的甜粄,伯母努力推銷著自製的豆豉,二季稻一季豆和農產加工,已經足夠簡約樸實的兩老好好生活了。下季稻作已在小滿手工育秧完成,將於芒種插秧,有興趣的朋友們,何妨來感受一下十月納禾稼的豐足感呢。

斛桶:客語發音為fuk tungˋ

雞袪:客語發音為kieˊ k`ia

糯米

農曆正月十五闔家團聚吃湯圓,年頭佳兆象徵家福,台灣早期,有在元宵節夜裡未婚的女性要偷得蔥來討個吉兆的說法:「偷挽蔥,嫁好翁;偷挽菜,嫁好婿」。湯圓是由糯米製成,小紅湯圓代表金,小白色湯圓代表銀,團圓美滿…

農曆正月十五闔家團聚吃湯圓,年頭佳兆象徵家福,台灣早期,有在元宵節夜裡未婚的女性要偷得蔥來討個吉兆的說法:「偷挽蔥,嫁好翁;偷挽菜,嫁好婿」。湯圓是由糯米製成,小紅湯圓代表金、小白色湯圓代表銀,在台灣是團圓美滿的吉利象徵!!

980204-rice22-360.jpg

糯米味甘性溫,溫暖脾胃、補益中氣、消食活血、強健脾胃,具收澀作用,對脾胃虛寒、腹脹腹瀉、頻尿有減緩作用。糯米分為圓糯(梗糯)、長糯(秈糯)兩類,圓糯較甜膩味,長糯有類似在來米之清香味。通常圓糯用來製作年糕、麻糬、紅龜粿及酒釀。口感軟黏的長糯製作肉粽、米糕、飯糰等。

糯米乾燥後外觀為不透明的白色,與其他稻米的最主要分別是它所含的澱粉以樹枝狀的「支鏈澱粉」為主,達95%至100%,「直鏈澱粉」約低於2 %,因此煮後口感Q較具黏性。「直鏈澱粉」含量較高的蓬萊米(稉稻) 18-22%、在來米(秈稻)大約>30%,則糯性較低,,區分得出來哪些是蓬萊米、紅糯米、紫糯米、圓糯米、長糯米嗎?

37567 

直鏈澱粉:葡萄糖像是手牽手連成直鏈的聚合物,是影響稻米食味的重要元素,烹煮後不具黏性只產生糊狀物質,較好消化。

37568

圖片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Amylose2.svg

支鏈澱粉(amylopectin、膠質澱粉):有高度分枝的葡萄糖聚合物,可溶於水,烹煮後產生凝膠,黏性強有牽絲現象,較不容易消化產生脹氣。

37569

圖片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Amylopektin_Sessel.svg

米飯是身體熱能的重要來源,水稻經光合作用將空氣中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澱粉,人食用稻米,澱粉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澱粉再消化成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熱能,保持體溫恒定和多種生化反應需要,化學反應的方向恰與光合作用相反。

澱粉通過水解作用把直鏈澱粉分子的末端拆散為葡萄糖單體,支鏈澱粉因為擁有更多的末端,所以相較於直鏈澱粉,支鏈澱粉的水解速度較快,所以血糖容易飆高的人,建議食用直鏈澱粉較多的米,讓葡萄糖緩慢的進入血液,有更充足的時間消化吸收,不會老是肚子餓需要吃零食。

古時候的人知道如何運用生活中的物品,因為糯米的黏性強,沒有水泥的年代,用糯米汁、紅糖、蚵殼燒成灰、混合凝土,可作為建城牆、鋪路橋之重要黏著劑,例如1624年荷蘭人建立的台南縣安平古堡城壁遺蹟、臺灣唯一橋樑三級古蹟的南投縣國姓鄉北港溪糯米石橋、苗栗縣獅頭山的糯米橋,這些經過歲月洗禮、質樸渾厚的建物,和現代強調高科技的建材有很不同的感受。(補照片)

糯米家族還有色彩鮮豔亮麗的紅糯米與紫糯米,自古就是進補聖品,紅糯米是阿美族人的祖先移居花蓮代代相傳的傳統作物,又叫「紅栗米」,紅糯米的植株較高、易倒伏,稻穀會長穎芒,富含維生素A、E、膳食纖維及蛋白質,營養豐富,以鐵質的含量最高,被稱為「補血米」,曾是阿美族婦女產後調養的最佳補品,故又稱「坐月子米」。紅糯米煮成的飯阿美族人語「hahah」,擣爛成麻糬時稱為「durujn」,以往是喜慶時才有的美食。

37570

乍看黑糯米(紫米)偏黑的稃皮,還以為是壞掉的稻穀,黑糯米因果皮及糊粉層含有抗氧化劑的花青素,能延緩老化,洗米時候花青素溶於水,故會洗出紫黑色的水,日據時代避免花青素基因藉由花粉散佈其他農田,影響白米的純淨,還曾經被禁止種植。黑糯米擁很高的營養價值,傳說是進貢皇帝的珍品,蛋白質含量比一般稻米高出許多,含有較多的微量元素,和紅糯米一樣含豐富鐵質,對婦女產前產後、貧血者具有補血暖身的功效,常和桂圓一同熬粥,購買時米中間仍為白色才是真正的紫米。

37571

白米混入少許的糯米,可收滋補之效與增加綿密滑順的口感,煮好的米飯色澤粉紅漂亮,很適合年節喜慶宴客,而且煮熟後有股淡淡的清香味,讓吃飯更有樂趣。

37572

宜蘭縣礁溪民豐有機米產銷班結合台中秈十號有機在來糙米、紅糯米、紫糯米推出「三寶米」,一年只耕作一期,土壤有充足的休息,二期種植田菁,其固氮效率佳,不需添加其他肥料即可提供稻米所需氮素來源,同時增加土壤有機質,提供微生物食物來源,而且稻田淹水期對雜草的抑制效果也很大,有機栽種十幾年下來,生產有機米品質優良、香甜可口,到宜蘭礁溪泡溫泉記得帶上幾包好吃的有機米。

民豐有機米宅配聯絡人:游健富、游勝文
電話:03-9282202

地址:宜蘭縣礁溪鄉吳沙村四結路27之12號

冬至和元宵節一樣要吃湯圓,這一天「陰極之至」,太陽剛好直射在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上,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冬至過後,太陽又向北回歸線慢慢地轉移,北半球的白晝慢慢加長,而夜晚漸漸縮短,所以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即冬至開始,陽氣就要回升了。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的起點,農村時代冬至的前一天晚上,大人小孩圍在一張大桌搓圓仔,當晚用冬季盛產的茼蒿、蝦米煮鹹湯圓吃,充滿了過節的快樂氣氛。冬至清晨,以三、五碗甜湯圓祭神明、拜祖先,表示對一年來平安謝恩和祈求未來的幸福。

冬至陽氣漸昇適合進補,過去物質缺乏,為了抵禦嚴寒冬季的到來,在冬至吃些薑母鴨、桂圓糯米糕等來暖身體。然而現代人營養豐盛,不少老人家在冬至連著幾餐吃湯圓、加上羊肉爐進補,徒增消化系統的負擔,導致膽囊或胰臟發炎,原本「補冬補嘴洞 」卻補到「醫院掛急診」,多花了一筆冬至財。逢年過節,不少人貪圖口感,使得胃腸疾病高居醫院排行榜第一名,年糕或湯圓都是用黏濃較難消化的糯米製成,健康保養吃一點應景就好。

「冬至圓仔呷落加一歲」,從「冬至大如年」到元宵節真正過完年,這段期間雖然天氣寒冷,但年節人們的心意卻是溫暖而又充滿希望,一邊休養生息,一邊保養各種工作器具,儲備能量為新年的來春做準備。

現代社會隨時隨地可買現成湯圓,少了大家一起動手做,只剩下準備拜拜的主婦與老人家有參與感,年節親友團圓共享、感恩惜福應是最重要的精神,與其推陳出新湯圓口味,何不巧思將精神傳承給下一代!!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