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戶原民有疑慮,欲退回遷住永久屋的意願書

慈濟將在高雄縣興建七百戶永久屋,部分已簽具意願書的那瑪夏鄉、桃源鄉布農族人反悔,擔心有永久屋就必須放棄山上所有;高雄縣原住民部落再造聯盟總幹事伊斯坦大.貝雅夫要求政府先搭便道,讓族人回家評估後再做決定。行政院原民會主委孫大川昨日則表示,要災民馬上決定確實情何以堪…

慈濟近日將在高雄縣杉林鄉月眉農場興建七百戶永久屋,卻傳出部分已簽具意願書的那瑪夏鄉、桃源鄉布農族人反悔,擔心住了永久屋就必須放棄山上所有;高雄縣原住民部落再造聯盟、總幹事伊斯坦大.貝雅夫要求政府先搭便道,讓族人回家評估後再做決定。

貝雅夫指,縣府委託慈濟發意願書,兩版本皆載明「承諾取得房屋所有權之後,除繼承外,不移轉他人」,其中第一版本附註「不再返回原住屋居住」,最後版本刪除此句,但新增「其所有山地保留地,不得從事破壞水土保持之使用」。他說,搭直升機下來兩天後就收到意願書,桃源鄉兩百多名災民急忙簽了,後來才驚覺要了永久屋,恐損失山上所有,半數表示寧可回山上蓋工寮。

擔心損失所有 寧回去蓋工寮

社會處長吳麗雪指出,地方訊息雜亂且未必正確,目前對遷村有兩派意件,一方希望能儘快住到永久屋生活,另一方則希望能有其他選擇。但目前為止,兩百六十一份意願書都還在社會處。

當初草擬意願書的吳麗雪表示,初版的意願書是使用「不得返回原居住所」等字眼,後來覺得字眼太過強烈也不合理,最後定案的是第三版,也就是不得從事與破壞水土保持有關的行為。

那瑪夏鄉民族村重建委員會成員打亥說:「一個家庭要搬家也要討論好幾個月,何況是一個部落要搬?」打亥痛批政府應給災民「零到一百」的選擇,而不是「零或一百」的選擇。

民族村鄉民代表李惠民說:「政府應儘速召開公聽會,說清楚住進永久屋的條件。」李惠民表示,月眉農場離民族村約六十公里,未來要上山工作非常困難。「以前在部落打獵、種水果,一戶月入一萬塊就能生活,在平地連五萬塊都養不活一家人,還怕被漢化。」

貝雅夫指,桃源鄉建山、高中、桃源、復興、梅蘭、梅山六村落都完好,四千多人災後未返家心急如焚,盼先搭便道讓他們回家思考。

原民會:慢下腳步 傾聽意願

行政院原民會主委孫大川昨日則表示,要災民馬上決定確實情何以堪,會要求政府腳步「慢下來」,傾聽災民意願,讓訊息充分傳達。

由二十六所大專院校組成的「高屏地區大專校院八八災區重生聯盟」昨日成立,聯盟總召集人、中山大學校長楊弘敦說,目前災區重建或遷村仍無定論,但無論如何都須以當地原住民為主體,兼具部落印象和環境生態為主。

行政院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副執行長陳振川說,籌建永久屋箭在弦上,目前最大問題在當地地質是否安全,重回部落是否安全?包含高雄縣、屏東縣、嘉義縣災區地貌明顯出現變化,至少有四十個部落安全性必須重新評估,調查報告最遲今天會出爐。

慈濟:尊重政策及災民需要

慈濟發言人何日生則表示,慈濟雖是永久屋的援建單位,但細節及政策部分,尊重高雄縣政府決定及災民的需要。

(本文轉載自「苦勞網」,自由時報20090916報導)

嘉蘭部落的莫拉克過後 (3)一臂之力

宋主任與vuvu黃友信並肩坐著,雖然身為排灣族,但是我的族語能力不足以理解他們說的,只見vuvu緊緊牽著宋主任的手,像是在叮嚀也像鼓勵,宋主任時而頭低著看著地上安靜的聽著時而答話…我看到最真摯的關心與一臂之力。

前情提要:

台東嘉蘭部落在莫拉克颱風過後,展現無比堅毅的團結自主,透過世展會和謝英俊建築師一起搭建溫暖的中繼屋,已經快要完成,同時互相照顧,準備邁向重建。

本文作者為嘉蘭重建家園影像協力小組成員,也是台東縣太麻里鄉香蘭村拉勞蘭部落族人,目前就讀於國立東華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二年級,定期記錄部落重建過程。

這篇現場紀錄的日期是8月20日, 因工作繁忙,可體會記錄者無法整理最新情況,但回溯過程中點滴,細膩文字帶領讀者進入每日現場,感謝作者與大家分享。

閱讀「嘉蘭部落的莫拉克過後(2):牽手連心」請點選這裡。

───────────────────────────────────────────────────────

2009.08.20

昨晚從青年會所回到家,盥洗完後和Lisin試著用電腦過帶卻因為電腦問題讓我們研究到凌晨。清早,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的工讀生Kiu在我睡夢中拿了一條轉接線給我,便興奮的起床再試一試卻還是因為電腦問題無功而返。只好和Lisin兩個人將這兩天的衣服那出來洗曬,也整理了這幾天的筆記跟上網搜尋資料。

吃完阿媽煮的愛心中餐後來到介達國小,走廊上不見鄭漢文校長的身影,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到了嘉蘭去了,因此我們便和韋涵一起騎車往嘉蘭去。到了嘉蘭村活動中心,正好碰到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帶著六十萬元的慰問金前來探視大家,隨行的還有原住民籍立委陳瑩與她曾任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的父親陳建年,以及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童春發和台東縣長候選人劉櫂豪。

980915-jia-lan33-01-360.jpg
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前來嘉蘭探視慰問,vuvu代表收下慰問金

幾位vuvu[1]被推派代表接受慰問金,大家將鐵椅子排成一排讓vuvu坐在大家面前,攝影機圍著他們拍著,當蔡主席與他們擁抱時攝影機蜂擁而上,我拿著小DV站在vuvu背後的台階上看著發生的一切。

蔡主席也發表對大家了慰問與加油打氣。蔡主席與大家一一握手致意準備離去時,一位ina[2]突然大喊「不用來這邊演戲,叫陳水扁把錢吐出來我們就有救了,我就是胡德夫的妹妹」,原本和諧平靜的場面突然因為這一句話變得開始騷動了起來,攝影機趕緊轉向拍攝這位ina,此時,另一位ina大喊「蔡主席加油」,兩方叫喊聲一直持續著,蔡主席回過神後又繼續與大家握手。

蔡主席一行人離去前接受記者採訪,被要求發表關於立委高金素梅帶團訪大陸一事,蔡主席說在這個時間點出訪的確不妥,立委陳瑩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說,出訪時間不只不妥,收受大陸捐款的兩千萬人民幣作為政治酬庸,也有被中共收編之嫌。

一席人上車離去前,一位送蔡主席上車的kama笑了笑要蔡主席不要把剛剛的事放在心上,蔡主席則不氣不慍的說「她可能是太激動了」。一行人大約待了十五分鐘便離開。

同行的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童春發是我和Lisin大學時就讀的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的院長,也修過他的課,我們習慣叫他vuvu。他並沒有隨著蔡英文主席的車子離去,而是留了下來,我們走過去跟他打招呼,他還記得我們,問我們「怎麼會在這邊?來幫忙的嗎?」

Lisin問他怎麼會來,他說「就來看看有沒有什麼可以幫上忙的。」Lisin順著vuvu的話問史前館有什麼幫忙的計畫,vuvu說目前初步的想法是朝兩個方向前進,一個是兒童的心靈輔導,第二則是是田野調查的部分,目前已有一名專員在嘉蘭作文物、文史以及傳統技藝的採集與調查,計畫未來能夠在館內展出嘉蘭村的過去,以及這次風災的情形和同心協力的重建路程,紀念這次風災受創的家園,讓更多人關心嘉蘭的重建之路,也讓大家重視與愛護這塊土地。

韋涵說要要先離開到金峰鄉鄉公所辦理這次水災的捐款專戶,我們當下決定拍攝他作為一個青年參與重建的過程。一進鄉公所便見到在鄉公所工作的壢坵部落的青年會長勝華,他說壢坵很幸運的沒有重大傷亡或財物損壞,不像嘉蘭這麼嚴重。

我們跟著韋涵在等待區等著公文,但因為某些原因導致專戶無法在今天申請通過,承辦人員打了幾通電話幫忙詢問卻還是無功而返,我們只能回到上部落活動中心跟鄭校長還有宋主任報告這個消息。

剛跟韋涵認識的時候,以為他是個喜歡玩做事隨便的年輕人,原因在於他經常講一些無理頭的笑話,打破了我對於「災民」(我實在不喜歡這個詞)的既定印象:歷經苦難的、愁雲慘霧的,以致於剛開始認識他會覺得:你怎麼不難過?但在這幾天的相處發現他是個負責的青年,雖然並未參與決策而只是作輔助性的工作,他卻也是認真的完成每項被指派的任務。

我記得認識他的第一天,我很直接殘忍的問他:「你們不難過嗎?」,他跟濬哲回答:「難過一下子就好,不要太久。」簡潔有力,然後唱著用陶喆的「找自己」即興改編的歌曲「找房子」,他們說在大雨過後溪水逐漸退去曾沿著河岸找自己家的殘磚片瓦,我問他們有沒有找到,他們說有幾塊好像是家的碎片。

這幾天跟著Lisin和正在清華大學讀人類所趁著暑假回到老家太麻里作田野實習的一飛一起「走來走去」,大學本來就要好的我們,在閒暇時刻聊到一飛的女友Ibu的狀況,他說上週他繞過整個台灣,從台東到台北再從台北到高雄才見到Ibu,住在那瑪夏鄉的Ibu家裡全毀了,所幸家人都平安,只是安置中心的現場亂成一團,很多親戚被分散到不同的安置中心,根本不知道親戚到底還留在山上或已經被送下來。

「亂」,一飛用這個字跟我們形容他在高雄看到的情形。

其實我們也擔心嘉蘭會有這樣的情況,大家被分成兩個地方安置,物資也分成兩批進行發送,在拍攝的過程當中也聽到一些ina、kama還有vuvu討論物資的發送狀況,許多物資是被直接送往嘉蘭活動中心,害怕安置在介達國小的他們被遺忘了或是分到較少物資。

傍晚回到介達國小,我們跟大家一起用餐,一盤香腸、一盤竹筍肉絲和一個湯,兩菜一湯這就是大家的晚餐,我坐在一旁的課桌椅看著大家,發現大家吃得都很少,吃飯時間也很短,晚餐時間很快就結束,餐盤由膳食組的ina們拿去廚房清洗了。

大約七點四十五,vuvu張正明、宋仙璋主任、宋賢一議員、Lisin和我來到正興部落長老vuvu黃太一的家中拜會,告知長老大家可能會共居兩年,如果嘉蘭村民在未來有讓正興部落覺得不妥的,也請指正與包涵,宋主任很謙遜的說。宋議員則是不多話的坐在一旁,他說他會監督嚴格監督地方政府的重建腳步,只要部落達成共識,他就能盡一己之力去監督政府的執行能力,盡全力的作自己該作的事。

離開前,宋主任與vuvu黃友信(vuvu黃太一的的弟弟)並肩坐著,雖然我身為排灣族,但是我的族語能力不足以理解他們說的,只見vuvu黃友信緊緊牽著宋主任的手,像是在叮嚀也像鼓勵,宋主任時而頭低著看著地上安靜的聽著時而答話…….。

我看到最真摯的關心與一臂之力。

image003
宋主任與vuvu黃友信,叮嚀與鼓勵

回到介達國小,大家差不多準備就寢了,在走廊上碰見韋涵和濬哲,韋涵對我們說了一句「你們今天用這麼晚喔!辛苦了」,他們問我們明天還會不會來。我和Lisin也該離開回到香蘭去,準備離去的同時,看見走廊牆上多了一個自製的日曆,

日曆上每天都有除了日期外還有一些字句,例如20號是「加油」,21號「找事作」,23號「幫助別人」,24「合手感恩」,27號是「我愛家鄉」,30號「向大家致敬」,31號「謝謝介達國小」,字字句句都是對大家的打氣鼓勵和感恩給予一臂之力的人,我和Lisin邊笑邊拍這可愛的日曆,每翻一頁都覺得心中是滿滿的感動。

image005
圖三:貼在介達國小走廊上自製的日曆

稿費全數捐給 嘉蘭部落重建家園募款專戶


[1] 排灣語,對祖父母的稱呼,亦指孫子女。[2] 排灣語,對母親與母親輩女性的稱呼。

桃源鄉建山村面臨的選擇題

會選擇永久屋放棄山上的地,大部份原因是原來在山上就沒有自己的房子或是住在小工寮的人,或是因為還沒有分配爸媽的財產而住在一起的兄弟姐妹,如今可以每一個兄弟就有一棟永久屋,比以前住在山上更好更寬敞…

編按:

本文為旗美社大工作人員採訪桃源鄉建山村的杜劍輝與黃靜華夫婦,瞭解建山村目前面臨重建與安置可以有的選項,是否回山上,還有很多朋友需要時間釐清。

目前建山村民先安置在木柵教會安置所及旗山靈山寺──

目前正在選擇(1)軍營安置或(2)自行租屋

同時面對未來的三個選項(1)回建山村(2)杉林永久屋(3)低利貸款

無論哪一個選擇,後續方案皆還不明朗。

──────────────────────────────────────────────────────────

黃靜華,嘉義朴子市人,是桃源鄉建山村少數嫁入原住民家庭的漢人女子,與丈夫杜劍輝共同經營亞力民宿,篤信耶穌,個性樂觀開朗、積極熱心,很關注公共事務。

她在風災後第四天決定搭直昇機下山,前一天晚上,她拿出相機,先拍了她睡的床,她說:「因為不知道是不是以後睡不到了」,再上樓去拍了她民宿的每個房間、走廊、陽台,每個角落都是她花了二十年的心血,再回頭看看時很心酸,跟我們說起當時的不捨還是哽著淚水,害我們一行人跟著她掉淚。

但她馬上擦擦眼淚說起碼賺到還活著,還賺到一家人都平安,還能在一起生活,她有信心可以重頭開始。

980829-jianshan-60.jpg
黃靜華是桃源鄉建山村少數嫁入原住民家庭的漢人女子

她被安置在內門的木柵教會,登記88專案臨時工,每次去看她,仍然是那個跑來跑去,大嗓門呼喚著大家,熱心協助安置所內大小事務的靜華,感謝主,她仍然那麼有活力。

目前,桃源建山村分兩個地方安置,分別是旗山靈山寺與內門木柵教會,對於政府頒佈的安置方案,她除了積極去了解、去評估。最後快手快腳的決定選擇租屋方案後,還協助其他村民分析每個安置方案的優缺點。現在她算一算每個月他們一家五口約有二萬五的生活補助(含租金補貼)。最快9月份即將落腳在高雄市。

問她想回去嗎?當然想,但不知道下次的風雨來還躲不躲的過?初步會先陪最小的兒子在高雄市復學,租間房子先安定下來,之後希望可以在高雄市買間房子。建山的家,有空還是會回去。

靜華說剛開始辦說明會的時候,大家還聽不懂。一些村民都不知道狀況,也不知道要發問,只關心有沒有錢可以拿。

她覺得慈濟是一個慈善團體,他們和政府推出永久屋,蓋的很漂亮(起碼他們的簡報檔拍的照片很漂亮),她相信是為了保護山林才提出要放棄山林,不再濫墾,靜華覺得人對山林的破壞是要負責任的,這不是「一屋換一屋」。

『我覺得我們這一代決定了下一代的未來生死』她認真的說著。但杜大哥回去看過建山的家,他覺得外觀沒什麼不一樣,可以回去住,但那只是眼前的景況,誰知道未來會怎樣。

目前靜華和杜大哥認識的朋友或鄰居們,一半選擇去軍營或租房子,準備之後要回山上;另一半則選擇了永久屋,不再回到山上住。

會選擇永久屋放棄山上的地,大部份原因是原來在山上就沒有自己的房子或是住在小工寮的人,或是因為還沒有分配爸媽的財產而住在一起的兄弟姐妹,如今可以每一個兄弟就有一棟永久屋,比以前住在山上更好更寬敞,而且之後還是住在隔壁或是同一個地區,他們覺得很好。

杜大哥還是很難放棄建山的家,他從小在那裡長大,一生的心血都在山上,還有離開故鄉的不捨心情,他說:「不能耕作,不能工作,不能居住,那怎麼會是我家?」。

杜劍輝原來工作是怪手司機,專作農事開墾。靜華在前一年投入大筆積續買下隔壁的房子,最後她說:「要不是這麼多財產在山上,我早就選永久屋了。」

劍輝:「我覺得這選擇去那裡這件事很重要,應該有要緩衝時間,要讓我們先安置好,後面程序再慢慢處理。現在的步調太快,來不及思考。如果可以,還是希望徵收土地或是同等值的換地。」

補充:

永久屋依人口數分配大小,共有三種規格,另外如果家庭成員人多,還有可能再撥一至二分地讓他們可以種些東西,這二分地不能蓋房子或轉賣。而住宿的會依各部落區分配房子。───靜華轉述

採訪的同時,有一對原住民夫妻為了回山上還是去軍營安置正在吵的不可開交,因為丈夫手拿著維士比,還喝的醉醺醺的,踉蹌的站著。

p122203352964p122203357739
將來是否還能回到桃源布農的家,大家都還不知道。

也許有一天,踏上回鄉重建之路

神山的拉巴告問我為什麼想上來蓋房子,也許我真的很羨慕生長在部落的人可以擁有山裡的家園 (或者說”土地”),當跟過一次上山之後,我不會認為是去蓋別人的家,現在會以老家來稱呼,或者也厚臉皮的當成是自己的家了吧!

如果問一般人「你家在哪裡?」也許可以輕而易舉的說:台中豐原、台北三重…..等,如果在這個部落問一句「Isa su lumah?」他可能會「很~」(表示音拉長之意)用力的告訴在內本鹿裡面一條溪旁的河階地Takivahlas就是mai-lumah(老家)。

在沒有文字只靠人與人之間的口耳相傳,這個家、老家、發源地經過幾世代的傳承下來也漸漸的模糊起來,也許現在只能記得「最近一次遷徙的lumah」,有些後代也許根本不知道還有老家這回事呢。

980625-1-1042548898-480.jpg

2007年時值部落舉辦打耳祭之際認識一群想回家的人,如果只是單純尋根也許不會讓我如此的驚艷,除了近乎用探勘、有計畫性的去了解這塊領域,找尋每一個耆老口中的mai-lumah。在結束大部分「可以找尋」的老家後,有一戶人家有了一般人認為是dimon*(笨蛋)的想法-重建家園。

為啥是個笨蛋行為呢?因為走路進去老家就需要4-5天的時間(不含背著沉重的工具與糧草),在山裡面蓋房子只能靠人工無法假手於機器,然而一年只有一段時間能夠上山蓋房子(平常也是要工作顧妻小滴),每次上去20-30天,而願意作這樣的工作的人畢竟還是少數。

除此之外,更有一群傻子看到大為驚嘆願意無償的方式跟著上山做志工,放在山下的工作不做上去體驗布農山中生活,還樂在其中。

Isa
內本鹿?

卑南主山以南、鬼湖區以北、內本鹿這塊披掛在中央山脈兩側,包含高雄(桃源)與台東(海端、延平),原為布農族郡社群以及部分巒社群的家。這裡是布農族遷移的南界,郡社以及巒社的發源地都是在南投信義鄉境內。為著耕地與獵物,不斷遷徙的性子已經傳承幾百年了,所以這個族群才會翻過山巔,越過溪流來到內本鹿定居。

1924-1926年日本來修築內本鹿越嶺道來控管生活此山中的生蕃,1940年代因為陸陸續續的抗日事件,日本政府大舉遷徙這裡的族人到平地(Taki sinsin,布農話指瘴癘之地)集中管理。

2--1243793740
<感謝吳尹仁小姐協助畫美美的圖>

耆老一再的告誡,三年、五年就要遷徙。不斷的遷徙,布農的文明(天、地、人、我)才得以延續,否則將蝕壞…消失…,而這文明必需保持在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山上行動、實踐,千萬別下山來,以免染上疾病…不好的事情…切記啊切記…。 Nabu,也許有一天歌詞介紹

走,到山裡面蓋房子

要重建的這個地方叫Takivahlas(靠近河邊之意),這邊是個部落群,在尾稜的一側平台上有許多棟的家屋,大部分都是遷居到現今延平鄉的各村。

要恢復將近70幾年無人居住的家屋談何容易,第一眼看見的是傾頹的牆垣,山胡椒從牆壁裡冒出碩大的基部,各種盤根錯節的藤類以及荒煙漫草的景象。Dama他們在探勘時期找到這棟家屋的時候,大家都感動的流淚,除了立白(布農族到一個可耕作的領域會立白,類似宣示領土之意)以外,翻土灑小米,舉行家族的打耳祭活動。

也許是這份感動牽引了後代與祖先的什麼。2007年跨年開始第一次重建工作,30天的山中日子,不過扣掉路程其實真正的工作時間大約兩個禮拜,3個人的工作就是清場(把所有長在石板上的藤本、木本植物移除)、復原ㄇ型石版牆垣、搬運並整理可以用的石版。其中領隊Dama Nabu因為負責大部分的攝影工作,因此大部分的粗工都是靠Dama Biun和Dahu來完成。

2008年跨年也就是我開始參與的那年看見美麗的家屋,第一年堆好石版牆垣還好沒被山豬破壞,完完整整的站立、等待著。家屋約11×7× 3米,雖然只算是中型家屋,但是要重建起來就已經粉費工了。

第二年上去應該是最輕鬆的一年,這年是準備材料的一年,我們在山裡面到處尋找可用的樹木建材並且加工處理,為第三年的落成做準備。並且依照慣例完成在當年內本鹿越嶺道的行政中心「壽」學校升旗台換上「內本鹿第六年」的旗幟!

新血「內本鹿小學」的加入

今年2009年跨年是第三年,透過一整年的蘊釀,這次的回家之路有了更多人的加入。從內本鹿下山後便開始一連串的內本鹿小學的規劃與活動,希望透過山裡生活的方式讓更多人來認識內本鹿以及布農的傳統生態智慧,盼能找尋人與自然傳統共行的生活方式,也希望更多人來參與內本鹿重建的行動。(編註:作者另一篇文章記錄「內本鹿小學」開學典禮,請閱讀這裡)

也許是這條與部落共行的回家之路給我很強大的damasa(力量),這一年內集結到許多人的幫助與參與。三堂台北的室內講座與三堂部落戶外課程,參與過內本鹿小學的人數至少有40人次,而在年底為了讓更多人知道回家的故事也為了籌備回家的經費,製作了紀念衫,剪接了宣傳短片,完全是大家自願性的想為內本鹿出點力。

而最後帶著大家的祝福、鼓勵,內本鹿小學加上我總共有3名學員參與30天的重建工作,加上部落的8名成員總共有11人上山。

這次組成除了內本鹿的後代Dama Nabu、Dama Biun、中Biun、小Biun、Husal、Dahu,加上我們三個”布特”(平地人),還有來自神山”戈思巴浪”的拉巴告,以及音樂創作者巴奈。這裡的團體包括部落的霍松安家族、內本鹿小學還有Message(一個多元族群組成的樂團)。這樣的組成在山中其實非常有趣,我也有機會觀察部落的傳承與倫理關係。

以Dama為首的組成,通常是Dama負責最主要的決策工作,接下來是屬於中年級的,再來最小的就是長輩說什麼晚輩做什麼。不過像我們這種非家族體系的當然多少有被「照顧」,雖然我們極力的想加入工作行列,但是生活經驗的差距也讓我們常常幫不太上大忙,只能說藉由這些過程在學習,相較於他們在山中生活我們都還算牙牙學語階段。

其實真正開始進行重建工作只剩下不到兩週的時間可以用,所以主掌監工計畫的Dama每晚頭痛不已的想房子如何蓋。第二年所找的的建材不夠用,因此取材大隊花了好幾天在找材。另外就是整地小組,通常就是由我們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負責。傳統的布農家屋地板要下挖30公分,在挖掘的過程也發現許多當年留下來的各種鐵器、瓶罐、飾品。

整地完在預訂作為床舖的位置則需要填土並夯實,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做夯實的工作。另外屋內並需要爐灶,因此也做了雙爐式的三民主義(就是固定三個大石頭成為鍋子的基座),還有兩張床舖之間的生火區以及烤架(用來燻東西用)。屋內的架設目前還很簡單,因為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正面牆垣以及屋頂的搭建。

當取材小組取好大部分的材料後,必須先搬運到工地經過人工處哩(讓樑柱得以合為一體的手續),在大家合力把柱子立起來,當柱子都立起來之後再開始搭起主要的木樑結構。還未放上石板的屋頂非常透光也非常的美,如果在城市裡的屋頂可以透光可以看見大樹、星星起步是很美嗎!

不過即使在山裡屋頂也是不透光的,以前古法是用茅草或是樹皮屋頂在蓋上石板,不過目前我們無法找到足夠的材料,只好由山下帶厚重的帆布上來。當石版屋頂也完成的時候,我們就舉行「入厝」的儀式,由Dama帶領祭禱請示老人之後再搬進新家。

住進新家的第一晚大家似乎睡的頗為安詳,沒有出現任何狀況,剩下的幾天則是完成周邊設施的工作:排水溝、菜圃整地、前庭整地以及石版座椅的整理與前簷下的石版座椅。

3--10425488074--1042548803

5--10425488846--1042548848

7--10425488948--1042548864

這種在山中工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久了身心也`習慣了這樣的模式,雖然米飯一開始就吃太多因而不足,但是每一餐卻成為大家聚在一起很重要的一個過程。Dama將大家分成四個小組每組輪流做伙房兵,雖然都是指定菜色不過在煮食的過程也可以發現每個人的個性。

晚餐是很重要的時刻因為會有許多的時間聊天與分享,許多的故事也是在此時傳承下來。不過我也發現其實大部分人並不善在大眾面前發言,所以講述故事的通常也是最年長的Dama Biun,也因此我們很多的故事與觀念、作法都是如出一輒。

我第一次跟具有親緣關係的眾人一起上山,以往都是跟社團、朋友上山,因此這一次不但是看到部落在教育晚輩的過程也深深的被那些傳承中的山林文化與技能吸引。

9--1042548925

10--1042548914

因為你也認同這是我們的家

頭幾天的某一晚,長輩都睡了,剩下我們一堆小孩子在火邊喝酒聊天,神山的拉巴告問我為什麼想上來蓋房子,也許我真的很羨慕生長在部落的人可以擁有山裡的家園 (或者說”土地”),當跟過一次上山之後,我不會認為是去蓋別人的家,現在會以老家來稱呼,或者也厚臉皮的當成是自己的家了吧!一方面也出於認同這樣的行動而願意在經濟不景氣時決定離職上山。

有幾個來參與過內本鹿小學的人,他們也說來到這裡很像回家一樣的熟悉,其中兩位年底也跟著上山重建,還有一位選擇在部落殺豬舉辦婚禮宴請親朋好友,我常在想內本鹿的吸引力這麼大也許是因為他填補了我們心中的一些缺憾。而山裡的教育與傳承唯有透過這樣不斷的上山&下山,路才會一直走下去…

新家落成了!似乎階段性的任務結束,而怎麼讓那把火繼續燒下去才是接下來的工作呢!房子要有人住才會活著……內本鹿的精神才能一直傳唱下去。

【山野】郡社布農生活體驗營0228-0302

你想在桌前翻閱文化,還是親身上山尋找文化?你想暫時離開忙碌的都市,還是想挑戰自己、體驗山中單純的生活?從白天到黑夜,從平地到山野溪畔,從現代部落返回內本鹿古道場域,由內本鹿郡社布農後裔帶領,認識他們的原鄉……
§實踐「尊重在地文化、低食物里程、在地飲食、低環境衝擊」的負責任行旅方式

你想在桌前翻閱文化,還是親身上山尋找文化?
你想暫時離開忙碌的都市,還是想挑戰自己、體驗山中單純的生活?

行程概念
§從白天到黑夜,從平地到山野溪畔,從現代部落返回內本鹿古道場域
§由內本鹿郡社布農後裔帶領,認識他們的原鄉、還有與山共生的經驗法則
§實踐「尊重在地文化、低食物里程、在地飲食、低環境衝擊」的負責任行旅方式

活動名稱:郡社布農生活體驗營

時間:2009年2月28~3月2日(週六日一,共三天兩夜)
報名截止日期:2月22日(完成繳費才算完成報名)
地點:內本鹿古道清水段、臺東蘇鐵自然保留區、上里部落、布農部落屋
費用:一人2800元

活動報名表,請點選此處下載。

活動簡章:http://0rz.tw/Tp7iM
內本鹿的故事:http://0rz.tw/3sL35 (內有壽的地圖)

集合時間:第一天早上7點,鹿野火車站前廣場
費用:一人2800元(不包含來回台東交通費;保險請自理)

報名步驟:
1.來信bununbiun@gmail.com索取報名表,填完回傳。
2.將活動費用匯到以下帳戶,並告知轉帳銀行及帳號末5碼。匯款完才算報名成功。
戶名:黃苑蓉,存簿帳號000-1358-0737-532,郵局代號700

請自行準備以下個人裝備:大背包、睡袋、睡墊、拖鞋(或涼鞋)、雨鞋(或好走的鞋)、餐具
(碗筷)、水杯、頭燈、盥洗用具、個人藥品、換洗衣物、保暖衣物、水壺、雨具、個人垃圾
袋、行動糧(臨時補充體力的點心)

活動聯絡人:大苑 0932-959-812

活動部落格:內本鹿行腳http://bununbiun.blogspot.com

繼續走完前人未成的願:內本鹿行腳- bununbiun.blogspot.com

【田野】原住民.山林.土地倫理20090118–0120

從白天到黑夜,從平地到山野溪畔,從現代部落返回內本鹿古道場域,由內本鹿郡社布農後裔帶領,認識他們的原鄉、還有與山共生的經驗法則。實踐「尊重在地文化、低食物里程、在地飲食、低環境衝擊」的負責任行旅方式。

原住民‧山林‧土地倫理─內本鹿室外課 (2008\1\18~20)

【活動連絡人】大苑,電話0932-959-812,信箱bununbiun@gmail.com

【個人裝備清單】

必備:大背包、睡袋、睡墊、拖鞋、雨鞋、餐具(碗筷)、水杯、頭燈、盥洗用具、個人藥品、換洗衣物、保暖衣物、行動糧、水壺、兩截式雨衣。

建議攜帶:個人垃圾袋、防蚊液、防曬油、遮陽帽、扇子、圖鑑、筆記本、筆、相機、記憶卡、備用電池、隨身小包包。

【行程概念】

從白天到黑夜,從平地到山野溪畔,從現代部落返回內本鹿古道場域

由內本鹿郡社布農後裔帶領,認識他們的原鄉、還有與山共生的經驗法則

實踐「尊重在地文化、低食物里程、在地飲食、低環境衝擊」的負責任行旅方式

【預計行程】講師得依當日氣候、學員狀況適時調整行程。

  1\18 (日) 1\19 (一) 1\20 (二)
早餐 1\17晚上23:05可搭台北發的火車,1\18早上05:51到鹿野。7點,鹿野車站集合整裝\臨時採買\吃早餐(推薦阿丁早餐店)

8點,出發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上午 沿途經鹿野鄉龍田村10點,布農部落參觀園區,認識部落;布農傳統祭儀展演 內本鹿警備道經瀑布、mamahav舊社遺址、內本鹿事件斷橋沿途隨機解說郡社布農動、植物經驗 循原路回到工寮搭車下山
午餐 清水大橋旁涼亭邊吃午餐,邊認識台東地區重要水利設施及鹿野溪 峭壁路前吃午餐午餐後行經內本鹿現存舊道最驚險的一段,寬度不到2公尺,行進要保持最高警覺 清水大橋旁涼亭吃午餐
下午 台東蘇鐵保護區工寮認識「清水駐在所」、郡社布農狩獵文化及傳統陷阱實作 過峭壁路之後,下切到鹿野溪底,踏水觀峽谷。循原路回程至水泥屋基遺址紮營。 上里舊部落紅葉村參觀紅葉少棒館

可搭15:34的火車回台北

晚餐 4點起準備晚餐大夥一起集柴、料理食材 4點起準備晚餐大夥一起整理營地、集柴、料理食材 搭火車經過池上、關山車站,可買到好吃便當。 晚上回到溫暖的家
晚上 視情況尋找夜行性動物夜宿工寮屋簷下 視情況尋找夜行性動物夜宿水泥屋基遺址  

【學員資料】

姓名│性別必填  
出生年月日│血型必填  
住址必填  
手機必填  
e-mail必填  
MSN  
個人網頁│部落格│相簿  

【行前問卷】

為了讓講師提前認識各位及需求,學員請完成以下問卷,回傳至 bununbiun@gmail.com,謝謝!

1、如何得知這個活動? 打勾

¨內本鹿行腳部落格 ¨「原住民‧山林‧土地倫理」課程 ¨社區大學

¨BBS ¨親友推薦 ¨其他

2、山野經驗? 有參加過即可打勾

¨兩天以上高山 ¨兩天以上中級山 ¨郊山 ¨溯溪 ¨攀岩

¨其他(請簡要說明):

3、期待在台東內本鹿學習\體驗到什麼? 打勾可複選

¨布農傳統祭儀\音樂 ¨狩獵文化 ¨郡社布農民族植物 ¨內本鹿布農族歷史

¨其他(請簡要說明):

4、個人專長或嗜好(請簡要說明):

5、到台東的交通方式:打勾

¨火車 ¨飛機 ¨開車 ¨其他(請簡要說明):

6、飲食禁忌:打勾

¨一定要吃到肉 ¨吃全素 ¨吃方便素 ¨有什麼就吃甚麼

¨其他(請簡要說明):

【看電影】內本鹿行腳1106台北演出

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的布農族青年古總結,為了完成高齡84歲古王夏妹老太太的心願,在部落格發起名為「內本鹿行腳」的行動,於上月(10月)花費15天徒步來回Takivahlas…

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的布農族青年古總結,為了完成高齡84歲古王夏妹老太太的心願,在部落格發起名為「內本鹿行腳」的行動,於上月(10月)花費15天徒步來回「Takivahlas」,找到耆老住過的最大的石板家屋,以及60人一起吃飯的大鍋子。整個過程攝製成《內本鹿行腳》之影片,將在11月6日晚間7點,於台北市「子芽兒親子成長空間」分享。

「內本鹿行腳」將於11月20至28日再度啟程,歡迎有心人士一起加入。現居鄉內的古王夏妹老太太,今年84歲,身為大姐的她,14歲帶著弟妹沿著日本人修築的「內本鹿警備道」,下山到紅葉及桃源村謀生。1941年的「內本鹿事件」後,日本當局把她的村落全燒毀,豢養的家禽家畜,還有珍貴的東西都來不及收拾,遺落在記憶裡的家園。如今,她父母那一代的長輩不在了,她的丈夫及弟妹們也都往生了,自己更沒有生兒育女,只想再看見小時候每天進出、住著60人的家屋,以及讓她成長的大鍋子。老太太堅定地說,如果自己的腳還能走,一定要回到山上去。

身為內本鹿後裔的青年古總結,為了把握耆老還能傳述故事的時光,留下內本鹿布農生活史的見證,訪談蒐集舊部落的現場資訊,並以實際行動號召志同道合的朋友,上山完成老人家的心願。上月(10月)除了找到舊部落中最大的家屋以及大鍋子之外,還發現先人建造家園的精彩工法,包括石牆、下水道、台階、擋土駁坎、通風口、防鼠石板…等等,仍保存在山中,但是前人的智慧,卻沒有流傳到現在;古總結希望持續組隊返回舊部落,進行紀錄與分享工作。

下一趟,11月目的地為內本鹿警備道之「壽」駐在所,延平鄉內現年75歲以上老人,曾經就讀過該區最大的日本小學;以及早期紅葉村和高雄的山地義警會哨之地點,一處近20坪的大山洞。懇請各界鼓勵及支持這項文化紮根的實質行動。-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288HpTKq4c 預告片觀賞網址

《內本鹿行腳》影片分享會
時間:2008年11月6日(週四) 晚間7~10點
地點:子芽兒親子成長空間(台北市金山南路二段13巷12號,近金山和信義路口)
聯絡人:黃苑蓉 (手機0932-059-812;信箱 bununbiun@gmail.com)

使用PDA的朋友,可將下文貼上,誠摯期待您的蒞臨:
內本鹿行腳 影片分享會
11月6日pm7-9
子芽兒親子成長空間
北市金山南路2段13巷12號,近金山和信義路口
黃苑蓉 0932-959-812

【看電影】內本鹿行腳‧影片巡迴預告

各位朋友,<內本鹿行腳>歸來!錄影片正在剪接中,片長近2小時,2008年11月後,會巡迴播放影片,如有學校或機關團體希望BIUN過去分享精彩的踏查歷程,與文化工作的願景….
請提早聯絡,以便安排時間

預告影片現在也可到部落格觀賞囉!
部落格 http://bununbiun.blogspot.com/

歡迎多多宣傳,Uninang!

 

post-360.jpg

各位朋友,<內本鹿行腳>歸來!

錄影片正在剪接中,片長近2小時,2008年11月後,會巡迴播放影片
如有學校或機關團體希望BIUN過去分享精彩的踏查歷程,與文化工作的願景
請提早聯絡,以便安排時間

預告影片現在也可到部落格觀賞囉!
部落格 http://bununbiun.blogspot.com/

歡迎多多宣傳,Uninang!

更多內本鹿的消息,請閱讀:

記 [內本鹿小學] 開學典禮

【上學】內本鹿小學第三堂課─聽山裡的吟唱1101-02

記 [內本鹿小學] 開學典禮

一聲吆喝之後,大家便圍在Dama Biun的旁邊看他製作陷阱。首先教的是ahu banivan;Dama Biun先在地上挖一個洞,一端較深,另一端淺,像是個往下的斜坡,然後再用…

編按:

「內本鹿小學」是由「台灣生態登山學校」舉辦的活動,是以「內本鹿」山區為學習基地,開展出圍繞著山與生態人的文化學堂。

「內本鹿小學」正在進行第三堂課的招生,在此先刊出由鰻魚老師提供的「內本鹿小學開學典禮」,讓大家對於這個特別的課程,有更深入的瞭解,想看更多內本鹿的文章,也可以直接連結至「鰻魚的秘密小巢」。

mt-360.jpg

內本鹿小學開學典禮

活動日期:7/5-7

Day1:鹿野車站-布農部落整裝-登山口-林務局工寮-Mamahav老家祭拜-水利局工寮C1

Day2:C1-斷崖路-溪底(輕裝)-水利局工寮-林務局工寮C2

Day3:森林教室-登山口-紅葉溫泉-賦歸
活動照片: 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fishliu&book=43

http://mtschool.org/photos/Default.aspx?AlbumId=b16b37a5-cec5-43b0-a649-44307e5799e8
參與人員:

Dama Biun、阿公dalu

鰻魚、小花、小檣、王榕、純宇、柏瑜、佳瑩、鳳秋、慧娟、林音、念慈、傻剛

這一篇是由鰻魚我 小花 純宇輪流接力完成的,這開學典禮終於在七月豁出去了,也代表著實踐承諾與夢想的開始
……

002

開放報名沒多久就額滿,當然也是登山學校的伙伴很支持。也感謝七月初上無颱風來湊熱鬧,開學典禮也順利的展開。除此之外在活動前還獲知「阿公」的加入,對於能邀請到76歲的阿公一起上山回老家,感到十份榮幸!我一直還沒有機會跟當年小時候還生活在內本鹿老家的長輩們一同上山聊天!連我自己也非常期待這次的開學典禮。

一早Dama Biun開著布農部落專載孤獨老人的黃色小巴下到車站接大家,終於看到三位新面孔,來自「下課花路米」的林音、「青年願景行動網」的念慈以及中興大學保育社的傻剛。雖然如此在布農部落我們仍玩著那千篇一律的「相見歡」,用照片拼圖的方式將大家分成兩組。雖然有著微微的疲憊,但大家似乎都頗high!而我們這群背著大背包的人客們似乎也成為布農部落的焦點之一。

無法同行的海亮駕著藍色卡車載送我們,很喜歡這種感覺,就像是回到一種很單純的登山生活。但出發前不知誰打了噴嚏,讓車程中稍微出些小狀況,於是大夥提早下車【布農曰:出發前忌諱打噴嚏、放屁;在山上這兩者行為會被視為不好的徵兆】。

為了祈求有個平安的山旅,以及跟山裡的生靈告知我們的打擾,在下車處我們開始入山儀式。不知道再這樣炙熱的天氣裡這樣會給大家多少體驗!我上山開始會有入山儀式也是受到這些部落朋友的影響,到登山口習慣祭拜(mapakaun),記得慧娟在分享的時候提到,似乎好像真的在對冥冥中的一些事物說話,對我來說已經成為上山的一部份,只是還不習慣把內心獨白說出口。祭拜的動作除了在入山時刻之外,晚餐前我們也會先準備一份給所謂的「老人家」(maldadaingaz)食用,而到每個舊部落遺址時,這樣的動作更是特別講究。

003

第一天上午的重頭戲就是來到阿公的老家(原本安排回程時再拜訪,但阿公認為路過豈有不先mapakaun的道理),於是在烈日下,我們前往阿公的老家。這邊的駁坎已經不是很明顯了,如果沒有阿公的帶領,也許根本不會注意到那爬滿藤蔓的牆。阿公說他的媽媽葬在這邊,當時的印象很模糊了,那時候他才100公分高(手比高度),小雞雞大概8公分長(手比長度)。我們合力將這荒煙漫草清出一塊空地,接著重頭戲是準備牲禮。

Dama Biun特別從家裡帶了一隻活雞上去祭拜,於是如何去處理一隻雞(包括解剖、取內臟)也成為我們的工作之一。一部份人準備烤雞之外,另外一部分人正忙著搭建爐灶煮大鍋麵,就在這炙熱無風下進行著,但一批睡眠不足的人第一次合作總是稍嫌默契不足了點,午餐居然花費了近一小時辦才處理完。於是備好米酒、烤雞、內臟、以及麵、鳳梨,由阿公開始引導mapakaun。原本是一個很serious的過程,卻因為將大部分的時間花在處理食物上而失色不少,但這手忙腳亂的過程總算是讓大夥有了第一個開始。

004
這邊正在努力的處理雞

005
這邊正努力的架爐灶升火煮麵

006
“娘 您久等了 終於可以吃飯了….”

內本鹿古道東段入口在往紅葉路上的一條產業道路蜿蜒而上,在登山口進去沒多就會遇到林務局的鐵皮寮,往後的這段路大多行走在樹林間的邊坡古道,植被十分乾爽舒服,唯此時的微風不作美,要享受這片刻得十分超然。在路途中會遇到一條小叉路(基本上若沒有Dama指點,也許不會注意到),往上是真正的內本鹿古道,繼續走則是通往水利局的工寮,進而下溪。但那條內本鹿古道已少有人行走,且會遇到林道崩毀的斷崖地形,因此現在部落人多選擇直走的路,下溪走水路後在接上內本鹿古道。

第一晚的夜裡我們夜宿昔日水利局施工的工寮(充其量只有地基而已),在有點混亂的過程當中處理好晚餐,原本的分組在煮晚餐時已經打亂,似乎大家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腳色。就在吃完晚餐的夜裡,由林音和柏瑜分享今天的團隊日誌(每天各組有一人負責寫日誌,並於晚間分享)。林音的紀錄果然帶點報導紀錄的味道,每次休息總是看她抄抄寫寫把Dama的話記錄下來,除了是很棒的總複習之外也看到一些她人的內心獨白。夜裡Dama Biun開啟了一點關於內本鹿尋根的故事,而我也說明了一下「內本鹿小學」的發生。

007
親親古道 悠悠溪水

早上起床,Dama Biun已為大家準備好了早餐。照例,阿公和Dama Biun在用餐前先招呼了祖靈,希望祖靈也能享受美味的早餐,保守大家一天的平安。
餐後,Dama Biun介紹了森林的木柴,哪些是溼了仍然可以燒的好木頭,哪些是打獵時好用的木頭,也介紹了刀的用法,右撇子要用右邊斜邊的刀,左撇子要用左邊斜邊的刀,這樣砍柴時才不會打滑。

聽說今天要走很窄、看了會怕的路,是以前原住民開鑿山壁所形成的路。出發前有點擔心,因為Dama Biun一直叫大家走那條路時不要害怕,但越講就越讓人害怕,那到底是怎麼樣的一條可怕又危險的路線呢?會不會不小心就掉下溪谷呢?

所幸,真的到了那條路時,沒有想像中的可怕又危險,只要小心一點,基本上都可以順利通過。走在山路往溪裡看,整條溪是混濁的,聽說今天要去溪邊,不過,後面的路真的有點不好走,還好大家都走得很好,原本以為林音和念慈走這條路會有點吃力,沒想到,他們走得非常的好,正在專心走路的時候,不知不覺已經來到溪邊,竟然在這樣混濁的溪邊,有一小塊清澈見底的小深潭,天氣實在太熱,大伙兒根本就是瘋了的在玩水,游著游著,差點就被水流沖出去,後來索幸都不游了,趴在石頭上晒太陽,或在溪邊泡腳讓小魚兒們啃,這裡真是一塊小天堂。

阿公和Dama Biun還有海亮,就坐在陰涼處,看著大家戲水,看著看著,乾脆打起盹來。阿公、Dama Biun和海亮,這時候都還是酷酷的,後來才知道,原來他們有盡量在壓抑自己,很想親手幫大家做東做西,但又不想剝奪大家在山上靠自己力量生活的機會,或許,他們也很想在這時來個空中迴遊360度大翻轉的跳水吧!

008
009

回程的路上,阿公健步如飛,我已經算是加快腳步了,可是還是趕不上慢慢走的阿公。Dama Biun在路上,也是盡量找機會解說歷史給大家聽,這時候,聽到了第三次的斷橋事件,大概,就是靠著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口述,才能讓很久之前的故事,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了下來。

回到工寮,中午大家不分組的準備了中餐,念慈此時成了大家所仰賴的大廚,很有架勢的替大家做了一份很棒的午餐,其他人則是在可以幫忙的部分,不用吩咐的,適時適地的分工起來。飯飽後,看著幾個人開始左手拿木頭,右手拿著刀,開始練習削出一把適用的工作,有的就找了屬於自己的位置,開始在這慵懶的正午,小憩片刻,準備迎接接下來的課程。

在矇矓間,一直聽到有刀子撞擊木頭的聲音,很有規律的,一下又一下,不吵鬧,卻敲深了我的睡意,再度陷入午後的慵懶中。沒一會兒,上課的聲音響了起來。把很懶的身體支撐了起來,大家聚集在一起,Dama Biun把一些削好的木片給了大家看過,原來,剛剛的一下又一下,就是為了削這些木片還有木條,這些都是等一下陷阱教學的必要工具。

野外求生之陷阱製作

一聲吆喝之後,大家便圍在Dama Biun的旁邊看他製作陷阱。首先教的是ahu banivan(”ahu:陷阱 / banivan:用來形容這是哪一種ahu。布農語的形容詞會跟在名詞之後”,摘自”內本鹿的布農語教室”);Dama Biun先在地上挖一個洞,一端較深,另一端淺,像是個往下的斜坡。然後再用一些之前削好的四片木板(形狀像是包大人桌上用來鍘人的令牌)排成機關踏板,然後找一根彈性較好的樹幹,一端用力插入土中,另一端綁上套索之後用力彎成拱形,將套索放在機關踏板上,上面再覆上落葉雜草作為掩飾。一旦哪隻走路漫不經心的山豬山羌山羊失足踩了下去,嘿嘿,叫破喉嚨也不會有人來救的….咳咳…我們就會有野味可以享用了(看不懂我在寫什麼對吧!誰叫妳不來呢。不過有圖有真相,請看VCR…..喔不是,我是說請看照片)。

ahu banivan是用來套住走獸的腳的,可是萬一這些山肉識破這種陷阱怎麼辦?俗語說的好:狡兔有三窟,狡猾的獵人也有三十種陷阱可以對付。第二種教的是 ahu musuhu,專門用來套住這些山肉的脖子的,做ahu musuhu就不需挖洞了(除非你想套住蚯蚓的脖子),套索就會是在動物頭部的高度,當然也要做些修飾不能太明顯,當山肉們注意腳下會不會採到地雷時,咻的一聲….是誰把家裏的寵物拴在這裡就不管的阿,我帶回家好好”照顧照顧”囉!

萬一山肉很孔武有力,前面這些ahu可能會被牠們”Hu Ah!!”一聲就掙脫了怎麼辦?我們還有一種ahu專門用來伺候這種角色的,保證插了噴射引擎也難飛阿!其實在教的過程中,Dama Biun還蠻辛苦的,看他臉上的汗水一直滴下來,不厭其煩的講解如何製作這些陷阱。講完後大家開始自己實作一遍,海亮和Hulas也從旁指導,做完之後最大的樂趣當然就是啟動陷阱囉!就像玩推骨牌的小孩,如果看到陷阱順利啟動,會有一種成就感; 如果失敗,就開始研究到底發生什麼事,布農三長者也會過來指點我們。後來不知道是誰,發現到一個生鏽的獸夾(東部的五金行皆有舖貨,歡迎參觀選購),看起來蠻威的,夾的力道很猛,還好早上起床的時候沒有到處亂走….。

其實,除了製作陷阱之外,設陷阱的地點也很重要,生物的特性都差不多,喜歡冒險犯難的屬於少數,大多數都會走習慣的路,所以通常陷阱都會設在獸徑上,至於獸徑在哪,就是屬於高級班的課程了!!陷阱課結束後,大家開始拔營整理東西,便往的一天紮營的林務局工寮前進。

010

回到工寮,晚餐的製作出現了如辦桌般的分工,有剝菜組、切菜組、切肉組、大廚組、觀望組(我、 Dama Biun、阿公)。形成一幅非常合諧的分工畫面,好像我們真的要山裡辦起幾桌來似的。就兩天的相處時間而已可以磨合出這樣的狀態真的很不錯,當然也因為這一次來了不少老生(登山學校的夥伴)。

時間很快的來到最後一天。在上午為了讓大家再次複習所教學過的陷阱架設的概念,我們又在小森林教室架起三道陷阱,Ahu bandas、Ahu musuhu、hando,這一次是更清楚的看見每一種陷阱的機關、針對那一種類型的動物與腳步。

也許你會問我「學這幹麻?」老實說,我也很好奇參與者學這幹麻,但是我卻又看到他們像回到童年一般那種很認真的聽,一步一步的練習、錯誤再來一遍,然後大火在旁邊拼命指導又忍住不能插手,我感覺到的是一種學習的快樂,也許下山後有人會用hando抓老鼠也不一定。我們用了換站的方式讓每一組的人都可以去重新架設陷阱,當然就出現在換站時竭盡所能的破壞現場,甚至把繩子拆掉,石頭往旁邊丟,已經看不出來哪一枝樹幹是準備來用作陷阱的,於是形成一幅很有趣的畫面。

終於大夥都把三關順利通過(雖然Dama和阿公不停在旁邊用嘴巴指導),我們還出了一個生火考驗,希望每個人能學習到這樣技術,當然必須考量升一個對於環境干擾不要太大的小火苗,只要能順利昇起火苗(千萬不是要升大火),就算過關。雖然我們每餐幾乎都是取之自然之材,但是這一關還是花去大家頗久的時間輪流練習,希望基本的技術大家都能學習到。

(圖片依序為抓老鼠的石頭陷阱hando, ahu banivan套腳 , ahu musuhu套脖子的)

011

012

013

所有的課題都結束了接下來就是回饋時間了,我希望可以透過非語言的方式去表達這兩天多來的感受,當作送給Dama和阿公的禮物,用默劇表演、唱歌或是自然創作的方式,這樣阿公就算不太懂國語也可以了解我們的明白。於是乎兩組人馬各自帶開去討論,約莫一小時過後我們在小森林劇場開演。

014

第一組改編『大笨牛』的歌詞,自編自唱了一首內本鹿的歌曲:
有一群平地人從台北坐車來
沒有本事 只會吃飯
來去來去 來去內本鹿
看那 聽那 生活內本鹿
跟著Dama Hulas回憶得腳步
(口唸)Malima saikin masu(我愛你之意)

還運用自然素材創作了兩個頭飾送給Dama Biun和阿公。柏瑜請Dama Biun解釋歌詞給阿公聽,雖然五音不全可是聽起來好感人喔!搞得阿公龍心大悅馬上敬每人一杯。第二組的不說話表演也十分精采,將這次所學的充分發揮在表演當中,雖然很像原始人進化的過程(學會用火、陷阱),但是故事真是又搞笑又令人噴淚!即使沒有語言,但是身體與表情已經透露一切,當然有小花這個搞笑王在總是歡笑多一點。

015

看完這些分享,Dama Biun和阿公回饋了一首「酒醉歌」教唱,很好聽的旋律,雖然內容帶點詼諧自嘲的意味「我醉了!我醉了!不好意思,老人家,我醉了;我從早喝到晚,不知道我喝了多少杯,到最後還是喝酒醉了!」阿公也在這個時候終於會冒出幾句不需要翻譯的布農語了!(前兩天都是透過Dama Biun來翻譯)。

其實Dama Biun和阿公都不是什麼專業講師,平常也是在布農部落農業部工作如此而已,但是我覺得他們在山上或在內本鹿文化上可以作為很好的生活講師、文化講師,他們的『才』在這裡可以有所發揮!我想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在這個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受到鼓勵與成就感的原因之一(當然好學生扮演非常重要的腳色)。

下山的時候雖然下起雨來,我們在藍色透天小貨車上大唱大叫。這次是開學典禮,給我的鼓舞非常大。當然看到部落講師在此得到成就感,參與者在這裡的得到知識上的滿足與學習的快樂,至少讓我覺得是一件可以繼續做下去的行動。而我也因為內本鹿小學的「見世」,開始讓自己好好去思考核心關懷與目標。內本鹿小學下次見囉!

016

對於「內本鹿小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絡:

台灣生態登山教育協會
聯絡方式:報名問題請洽 小秘書02-27535815
活動問題請洽 鰻魚0921398956 【請於17:00之後聯絡 較為方便】
過去課程分享:
內本鹿小學討論區 http://mtschool.org/forums/10. aspx

內本小學a故事 http://www.wretch.cc/blog/ fishliu&category_id=11122193

【原住民】跟著dama回老家─內本鹿行腳0922開始報名

這一次,要和你一起 走回20世紀…,與世隔絕的內本鹿,召喚著不同世代的布農,淬煉心力、跋山涉水,回到自己「出發」的地方,這珍貴的生活經驗,當然要和有緣的你「分享」。走吧…跟著dama回老家!

這一次,要和你一起 走回20世紀

與世隔絕的內本鹿
召喚著不同世代的布農
淬煉心力、跋山涉水
回到自己「出發」的地方

這珍貴的生活經驗
當然要和有緣的你「分享」
走吧跟著dama回老家!

clip_image001

clip_image002

[活動名稱] ina! 跟著dama回老家──內本鹿行腳‧第一梯

[此行宗旨]

1.讓隊員親身「生活」在布農族的山林中,進而對布農文化有深度的瞭解。

2.沿途互相學習郡社布農族山林生活方式。

3.認識內本鹿布農舊遺址及民俗植物。

4.探索日本小學校及古道行政中心舊址。

[目的地] 內本鹿「壽」駐在所(Pisbadan)及Takivahlas社
[時間] 2008年10月前兩週,10月1日至12日,在山上共10天
[領隊] Dama Jisang、總結(Biun)

[報名時間] 2008年9月22日-26日,繳清訂金、報名表填妥回傳,才算報名完成。先報名者優先錄取。招收人數8人,建議盡量結伴一起報名。

[報名表]

填妥「報名表」,檔名記註明姓名,寄到bununbiun@gmail.com (您的個人資料不會外流) 下載報名表 (路徑:download→free user→download)

[活動費用]

9月22日-26日報名期間,請匯入訂金NT3000元(帳戶請見報名表),以方便事先採買。

●若報名學員臨時不能參加,不會退還訂金,但可找人替代參加。在台東領隊家集合時,再繳清尾款即可。

●若在9月27日以後,臨時因天災、颱風等人力不可抗力因素,領隊得宣布延期出發,時間另行通知,此時隊員取消參加,可領回90%訂金。

有相關問題請洽詢:總結(Biun) 0921-689-835 (來電時間請在下午5-9點,謝謝!)

[注意事項]

1.這是一項「非營利」性質的活動,也是「內本鹿文化志工訓練活動,須「團體行動」,結訓後可加入「內本鹿之友」,表現良好者可擔任各地區志工的小組長。

2.參加者請具有過夜隊伍的登山經驗。

3.出發前會發布行前閱讀資料、活動費用明細表,也會讓隊員在行前信中彼此認識。

[預計行程]

第一天

接隊員到領隊家報到、檢察裝備。到「桃源社區分享聚會」所開行前會,介紹郡社布農族及歷史文化背景知識。由耆老授旗、進行祝福儀式。下午兩點,搭車至延平林道19K,紮營。

第二天、第三天

每天學習砍柴、生火、煮飯、布農紮營方法,沿途認識民俗植物。第三天晚上至延平林道42K紮營。整理筆記、複習沿途所學。

第四天

前進至鹿野溪上游,觀察附近的舊社遺址。在50層樓高的瀑布下洗澡,結束今天的行程,放鬆心情自遊活動。紮營。

第五天

傍晚抵達Takivahlas,進行祭拜祖先儀式,準備未來五日(第六到第十天)所需的器具、相機等。

第六天

到「壽」日本小學校簽名升隊旗。先集合介紹聚落分布情況、遷徙史、家族故事。參觀學校、行政設施等遺址,及附近郡社布農舊遺址(Takisayan、Wahalasi)探索紀錄。

第七天

傍晚回程至Takivahlas做資料整理。

第八天

和祖先say good-bye,回程到鹿野溪上游紮營。

第九天

到延平林道42K工寮紮營。

第十天

登美奈田主山。晚上在31K處紮營。

第十一天

傍晚返回紅葉溫泉泡湯(記得帶泳衣\泳褲及泳帽),吃風味晚餐,感性分享時間。

第十二天(預備天)

回家囉!

更多詳情請上部落格

郡社布農狩獵文化體驗營台東縣郡社布農族狩獵

http://bununbiun.blogspot.com

來台東尋找…屬於你的山林體驗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