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凱重建工作1130-1204:再度回部落勘查

們要重新評估政府的檢測,並與族人溝通,有些部落受到的傷害不嚴重,但政府用類似恐嚇的方式告訴族人「危險就是危險」,卻未說清楚危險在哪裡。未來我們是用「專家對抗專家」,用科學數據要求政府,這樣才會更有力量。

(1)部落勘查需要長期且精密的監測

十一月三十日到十二月二日,我們邀請了生態工程專家,針對部落工程的問題做了勘查,此次分別去了阿禮、谷川、佳暮、大武。

生態工程專家指出,類似這種的安全評估觀察,需要長期監測,或利用科學儀器,找出原因在哪裡,才能進行評估。就像一個人若感到不舒服,還沒做詳細檢查,就說他是牙齒痛,但他可能是胃痛,或是其他種種原因集合而成的。

也許一個部落只看了一個小時,就馬上拿出勘查藥單,認為它不安全,專家都認為官方怎麼會用這種方法,真的不可思議。

專家認為,部落工程當初在建設時未做通盤考量,讓原先沒問題的「工程」,變成最大的問題。在規劃排水系統時,必須考慮到居住安全的風險,但解決風險的時候只想到如何避掉該處的危險,這段做好,再想下一段,所以將小水溝墊高,把水集中到大水溝,可是大水溝沖刷堤防,該處就遭到破壞。地層是很薄弱的,一傷害到部落,部落有一天可能就毀了。

我們之後要重新評估政府的檢測。並與族人溝通,讓大家知道政府的勘察並非相當完善。有些部落受到的傷害不嚴重,但政府目前用類似恐嚇的方式告訴部落的居民,「危險就是危險」,卻未說清楚危險在哪裡。未來我們能做的是用「專家對抗專家」的方式,做完整評估,用科學數據要求政府,這樣才會更有力量。

以下為上山勘查的圖文說明(攝影/文字:賓拿流)

1-lukai

(上)大武霧台間道路,這條路俗稱23個灣,因為它是用之字型的方式開路,這種開法也是最易破壞山的方式。從這條路可以看到
好幾期的工程被破壞,工程惡性循環。這樣的作法,只是加速山林的破壞,但施造工程之人,從不檢討這樣的作法,就持續的破壞下去。

2-lukai

(上、下)大武村小山部落來到小山嚴重土石流之地方

3-lukai

4-lukai

黃于波老師說:
世界上沒有一個絕對安全的地方
任何地方都有風險
那我們人只能盡量減少風險
在山上面對大自然
相信在這生活千年的原住民
必有規避風險的方法
看到魯凱族用傳統的石頭砌法的工法
完全是讓水節流的方式
讓水的力量分散
且讓水到河流時間拉長
減少直接的衝擊
在面對大自然的力量
就是要削弱它的力
但往往我們看到現代的工法
是把水集中然後統一排出
也就是說把大自然的力量
集中起來
這集中起來的力量是何等大
我們可以看到
人與大自然的力量的相抗
人都是落敗的
在部落看到許多這種對抗自然的水泥工法
在不瞭解這區域的自然環境下的設計
看到的是自然無情摧毀
在沒有政府的時代
原住民用傳統自然的方式生活者
沒有如此大的傷害
卻在科技進步的有為政府下
發生如此多的災害
所以在遭受這次的災害後
人們應審思的是
怎麼減低自然的風險

(上)大武村小山部落

一般的坡地安全處理,都是用水泥工程,但水泥只是把土擋住,水就用小的管子排出,經年累月,管子就會塞住,塞住水就排不出去。可是水遭到阻擋,就一定會找到脆弱的地方排出
,更何況水的力量是很恐怖的,因此擋土牆就會被沖毀。

在國外,排水的涵管是固定要疏通的,讓這功能發揮,減少大自然的力量,但不會有人去處理。

(上)大武村小山部落。為什麼會有土石流的原因呢?在地人指出這邊本來有個小獵徑,因為要做簡易自來水塔,所以把路徑開大好做工程,工程用大,勢必對這片坡地造成影響,經過八八豪雨,就成傷害。

5-lukai

(上)大武村小山部落。這種排水溝就是很好的例子,把雨水集中起來,快速的排入要排入的地方,完全的把雨水的力量集結,把這力量完全的往另一方去,這樣的作法,雖規避了這一方的風險,但勢必增加了另一方的風險,且這個風險是加劇的,所以我們看到這排水溝所連結到部落的地方,都有水的衝擊下的傷害。

8-lukai

(上)往阿禮的路

(下)黃老師說:這個就是魯凱族的石砌法,雨降下來後,水不是被集中,而是被石砌節流,水可以從石砌的縫隙流出,這樣就減少水的力量,加上石砌是一層一層的,讓雨水沒有這麼快的流下,就達成減少這雨水的力量。在現代的工法也是有這樣的方法,但這傳統的方式更是有效果。

7-lukai

10-lukaishenshan

(上)看到這個招牌,就是神山部落了。

(下)神山部落的大量的工程遺蹟。我們笑說,這裡可以看白堊紀到石器時代地層,也就是說明這樣的工程已經失敗多次了。

9-lukai

選舉與聖誕節 重建會議暫緩

這陣子因為選舉,加上準備聖誕節,許多重建會議都暫緩,因為開會都有可能會被視為不尋常的飯局。

而十二月的聖誕節,對於多數信仰基督教的魯凱族來說是個重要的日子。人一到了節日,就會莫名的傷感,就像一個失戀的人,即使已經釋懷,但一碰到情人節,難免觸景傷情。

身為好茶部落的居民,在安置中心兩年,我之前就有如此的經歷,也許不是所有人都是這樣,可是難免會讓災民們想到去年在部落中過節的情景,受災的感覺又會浮上心頭。

(本文與「莫拉克獨立新聞網」共同刊登)

88水災,阿禮災民有家歸不得

林老師表示,在政府揭示的空照圖下,阿禮部落的族人陷入是否要遷村的痛苦抉擇。一方面想讓下一代能在安全的環境生存,一方面又割捨不下原民的文化及祖先留下來的產業;族人希望政府能針對原民對於土地認同…

莫拉克颱風重創南臺灣霧台鄉的阿禮部落至今已經3個月了,當初成功撤離阿禮部落的族人們仍然是有家歸不得。

88水災的前一天,在國小服務的林老師與其丈夫及朋友在阿禮部落參加大頭目的胞弟喪禮,她形容當天雨下得很大,每換一次衣服都被淋得濕答答的。喪禮後,她與先生決定趁早下山,因為雨勢下得實在太大,一路上因為道路堆著土石及樹木,車子左右搖晃得很厲害,到達依拉的時候,還因為道路幾乎被沖毀而差點回不到平地。

林老師表示,回到平地後,她和先生立刻向鄉公所求援,但是聯絡不上,所以轉而求助媒體,並透過手機簡訊與還留在山上的族人們聯絡以確定族人們是否平安。

林老師表示,當時留在部落的族人共有72位,從8月8日被困在山上直到8月13日被直升機載運到平地,72位族人都平安無事。這72人中有阿禮村的村長及在內埔鄉崇文國中的包主任,發揮了老雞帶小雞的功能,在風災當時迅速的成立危機小組,幫助族人安然度過這場危機。這種處變不驚、臨危不亂的表現,堪稱為災區自救的典範,他們的經驗值得借鏡。

林老師的先生是位牧師,週末會到屏東榮民之家為安置在這裏的部落族人進行禮拜活動,撫慰他們受創的心靈。林老師表示,被直升機搭載下來的阿禮村民目前多數被安置在這裡,雖然衣食居住無虞,不過令族人困擾的是,平地的天氣太熱,空氣又不好,也沒有自己的田地可以耕作,在這裡不知道要做什麼,只好縫製原民的傳統服飾來打發時間,希望回家的路能趕快修好。

image001

原本在阿禮國小就讀的部落小孩,目前被安排寄讀北葉國小。和爸媽一起被安置在榮民之家的賴小妹妹說,她家就住在阿禮國小的旁邊,早上7點起床都來得及上學;現在6點就要起床,和大家搭九人座的「巴士」上學。

image006

林老師表示,在政府揭示的空照圖下,阿禮部落的族人陷入是否要遷村的痛苦抉擇。一方面想讓下一代能在安全的環境生存,一方面又割捨不下原民的文化及祖先留下來的產業;族人希望政府能針對原民對於土地認同、文化歸屬、山林保全等需求下,協助原民返回山林。

(屏北社大公民新聞寫作班)

[關西四寮溪河岸多樣性] 生物探索教育全紀錄

這是協會第一次承辦新竹縣河岸多樣性生物探索教育推廣活動,這次所排定的課程就是希望學生能透過走訪、實際參觀溪流環境及與溪流週邊的動、植物生態,期待透過這樣的教育方式,下一代認識溪流環境…

文章背景介紹新竹縣河岸多樣性生物探索教育推廣活動是由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與新竹縣政府農業處主辦、新竹縣政府教育處協辦,並由新竹縣關西鎮釣魚暨環保協進會(簡稱「關西釣保協會」)規劃與承辦。

生物探索教育推廣活動之主要目的在於,讓新竹縣境內之國中、小學生藉由實際參觀並觀察既豐富、又具多樣性的關西鎮四寮溪及其溪流週邊之實境,使學生清楚認識溪流環境及其週邊的生態,進而達到推廣健全河流生態與永續環境保護的教育目的。

此系列的河岸多樣性生物探索教育推廣活動自9/10開始舉辦、並於10/31圓滿結束,活動期間計有新竹縣境內之三所國中、七所國小,共有十一個梯次,約500名師生參加。

【戶外教室】課程規劃

(地點:關西鎮四寮溪溪流生態戶外教室)

探索教育全由關西釣保協會的講師群為參與此活動的師生導覽四寮溪溪流環境。戶外課程講解之標地主要重點有:

(1)溪流棲地 (潭區、淺瀬、急瀨、落棧、曲流、平瀨) 之現況;

(2)溪流地理(砂岩壺穴、四寮石火山集塊岩、低日照苔蘚、高日照水中藻類與水中動物之影響)介紹;

(3)四寮溪棲息環境改善工作之主要標地;

(4)區域性植物(如:印度象草、綠竹或長枝竹、野薑花、赤車使者、闊葉樓梯草、黃花鼠尾草、大花曼陀螺、青剛櫟)介紹;

(5)週邊常見之動物生態(珈蟌科、蛇目蝶科、象鼻蟲科、蜘蛛)說明等。

981208-clip-image0042-360.jpg

講師導覽解說四寮溪溪流棲地現況與溪流地理之情形。

clip_image006

講師導覽解說溪流週邊常見的動、植物與其生態之情形。

clip_image008

講師導覽解說水棲昆蟲及其棲地環境與相關生態之情形。

戶外教室主要的教育功能要讓參與活動之學生對溪流環境與其週邊生態先有個初步之概念與認識,當戶外活動結束之後,接著移動至金廣成文化館,進行室內課程活動。

【室內教室】課程規劃

(地點:關西鎮金廣成地方文化館)

室內課程規劃有:

(1)生態投影片解說;

(2)生態圖片導覽、水蠆褪殼展示與活體展示;

(3)趣味釣魚活動;

(4)有獎問答等四個部份。

首先是室內生態投影片解說。室內投影片解說教育主要目的在給參與學生一個靜態、全面性的介紹溪流週邊常見的生態為主。

此課程的重點內容主要有:溪流週邊常見之蝴蝶(如:林蔭下之蛇目蝶科、河岸溼地吸水之鳳蝶科及粉蝶科、吸食石上或葉面上鳥糞汁液之小灰蝶及弄蝶、濱溪植物為食草之各種蝶)、蜻蜓豆娘、蜘蛛(長腳蛛科、狼蛛科、跑蛛科)、蛙類(日間可見之日本樹蛙、澤蛙及盤古蟾蜍,夜間最常見之褐樹蛙、拉杜希氏蛙吉斯文豪氏蛙)、爬蟲類(赤尾青竹絲、紅斑蛇、斯文豪氏攀蜥及印度蜓蜥)及相關植物等。

clip_image010

東安國小學生上室內課程之情形。

室內投影片解說課程完畢後,大夥已飢腸轆轆,也到了中餐時間。豐富的中餐是由負責管理金廣成文化館的東山社區媽媽教室成員所準備的美食,而且為因應環保,所有參與師生皆自備碗筷及茶杯。

clip_image012

中餐時學生排隊打菜情形。

用完中餐後,接著是生態圖片導覽、水蠆褪殼展示與活體展示課程,此段課程安排是要讓學生觀看由關西釣保協會所準備之實體生物,以增強學生對溪流及其生態之相關知識。

clip_image014

宣導圖片導覽依溪流現況設計,其中內容為常見溪流魚類、蝦蟹、水棲昆蟲等。

活體展示常見之螺類及蝦蟹,主要以瘤蜷、川蜷、網蜷、囊螺、石田螺、福壽螺、台灣類扁蜷、台灣蜆、粗糙沼蝦、多齒新米蝦、拉氏清溪蟹、日月潭澤蟹、明潭吻鰕虎、短吻紅斑吻鰕虎等活體。

clip_image016

講師解說所展示的活體蝦類之分辨方式。

clip_image018

講師解說所展示的活體溪蟹類之分辨方式

clip_image020

講師講解所展示的水蠆褪殼之分辨方式。

此外,為增加探索教育活動之趣味性,我們規劃趣味釣魚活動給參與學生來試試釣魚的身手,這個課程也是所有學生參與度最踴躍的活動。

在此要說明的是,目前關西四寮溪正實施封溪護漁中,因此趣味釣魚遊戲過程裏被釣的魚非優游於四寮溪中被保育之活魚,而是由關西釣保協會會員們所製作的紙板魚!學生以釣竿垂釣釣獲紙板魚後,還需要正確回答自己所釣獲圖卡上的魚名,方可獲得紀念品。

clip_image022

趣味釣魚活動情形。

最後一個課程活動就是有獎問答,只要答對問題,就能將紀念品帶回家。

clip_image024

有獎問答情形。

【後記】

這是新竹縣關西鎮釣魚暨環保協進會第一次承辦新竹縣河岸多樣性生物探索教育推廣活動,協會這次所排定的課程就是希望學生能透過走訪、實際參觀溪流環境及與溪流週邊的動、植物生態,對溪流環境及其週邊的生態能先有個初步的認識,接著便回到教室強化學生這方面的知識。

我們也期待透過這樣的教育方式,可以讓台灣的下一代更清楚認識我們生長的溪流環境,進而能擴大關心我們所處的生活環境與自然生態。很高興的是,幾乎所有參加過探索教育課程的師生在活動結束後,都對這次的探索教育課程作出正面且良好的回饋與反應。

另外,要告訴釣魚協會的夥伴們:

您們送來的成果照片光碟,非常豐富。非常感謝!

更感恩您們的用心,為孩子們安排一趟豐富的生態學習之旅。

請代為轉達我們誠摯的謝意!

祝福大家平安喜樂! 石光國小校長劉秀雲98.09.13晚

衷心期待台灣這一片土地能永遠是如此的美麗,讓生長在台灣的每一世代都能享有好山好水的好環境。

(關西社大公民新聞寫作班、廣泰成田野工作室協會會長、新竹縣關西鎮釣魚暨環保協進會會員)

政府,請回答─搶救七星潭居民聯合提問!

搶救七星潭聯盟堅持以「愛與非暴力、溫柔而堅定」的態度表達我們搶救七星潭的決心,積極捍衛全民的七星潭,要求縣府將相關資訊公開,並撤銷不合民意的派帝娜七星潭渡假村計劃!

搶救七星潭聯盟發起團體包括七星潭社區組織、學者專家、大專院校系所師生、劇團、環保團體、文教基金會、行動聯盟等藝文團體、非營利組織和民間社團。聯盟組成的多樣性彰顯出七星潭為全民公共財的共同理念,並自11月中積極展開網路、花蓮舊鐵道商圈、東華壽豐校園連署行動,同時在街頭與七星潭海邊隨機舉辦相關藝文展演行動。

981207-qixingtan-420.jpg
圖/七星潭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搶救七星潭聯盟堅持以「愛與非暴力、溫柔而堅定」的態度表達我們搶救七星潭的決心,與七星潭社區發展協會合作,積極捍衛全民共享的七星潭,要求縣府將相關資訊公開,並撤銷不合民意的派帝娜七星潭渡假村計劃!

迄今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加入的連署團體就超過200個,個人連署也突破一萬八千人,如此廣獲群眾支持迴響的情形更使我們確信「七星潭絕對是屬於全民共享的,不應該受到任何一個財團掠奪獨占!」

在此,我們彙集加入網路、街頭及其它書面連署行動的民眾、七星潭社區居民心聲,基於回應連署人、連署團體、社區居民等群眾的支持,持續而堅定地向政府發問,在此誠懇地邀請花蓮縣政府、國有財產局、行政院環保署和花蓮縣環保局、水利署第九河川局政府各部門回應以下來自搶救七星潭連署人、七星潭居民近兩萬人的聯合提問!

一、 敬請花蓮縣政府回覆下列問題:

第一點:

縣政府已經核准了派帝娜公司的「七星潭濱海休閒渡假村遊樂區興辦事業計畫書」,未來會不會變更這一塊新城鄉大漢段地號1134的國土保安用地為遊憩用地?

第二點:

縣政府知道派帝娜公司的「七星潭濱海休閒渡假村遊樂區」不用作環境影響評估,也變更了新城鄉大漢段地號1134的國土保安用地為遊憩用地,結果派帝娜公司進一步蓋了「七星潭濱海休閒渡假村遊樂區」,萬一未來七星潭沿海漁獲量減少或漁獲產生病變,漁民認為該遊樂區的排放水的水質和水溫污染是禍首,請問縣政府是否會負責賠償?還是縣政府會幫漁民向派帝娜公司索賠?

第三點:

敬請花蓮縣政府回應所有搶救七星潭連署人的三大訴求:
1. 七星潭的美要由全民分享,不可由財團掠奪獨占。
2. 要求花蓮縣政府看守全民財產,保障全民進出七星潭海岸自由。
3. 請花蓮縣政府公開《新訂七星潭風景特定區計畫》內容,提供全民審查,並撤銷七星潭濱海度假村開發計畫。

二、 敬請國有財產局回覆下列問題:

第一點:

由於花蓮縣政府已經核准了派帝娜公司的「七星潭濱海休閒渡假村遊樂區興辦事業計畫書」,感謝貴局已聲明:「業者擬規劃開發之國有土地業經花蓮縣政府於民國87年間依土地法第14條規定公告劃設為「海岸及水道一定限度內不得為私有」之土地,依法既不得私有,故國產局不會辦理出售。」

基於這一塊新城鄉大漢段地號1134國有土地之出租售問題具高度爭議性,貴局是否應承諾在爭議未平息前,不租用給任何人?

第二點:

請國有財產局回應所有搶救七星潭連署人的訴求:七星潭的美要由全民分享,不可由財團掠奪獨占。

三、 敬請花蓮縣環保局和行政院環保署回覆下列問題:

請問縣政府環保局和行政院環保署:派帝娜公司現在不做環境影響評估,以後如何能知道什麼七星潭沿海漁獲量減少或漁獲產生病變的原因?怎麼能知道七星潭社區會不會受到「七星潭濱海休閒渡假村遊樂區」對自然、文化、產業、生活等環境的負面影響?為什麼不能事先幫社區預防?以後造成公害糾紛誰來負責呢?

四、 敬請水利署第九河川局回覆下列問題:

由於花蓮縣政府已經核准了派帝娜公司的「七星潭濱海休閒渡假村遊樂區興辦事業計畫書」,請問第九河川局會不會於新城鄉大漢段地號1134或地號1135的國有土地上幫助興建海堤?如果幫助興建海堤,未來暴浪造成七星潭濱海休閒渡假村的遊客、人員等生命和財產等損失,關係人是否可以請求國賠?

以下重申我們發起連署的三項訴求:

1.七星潭的美要由全民共享,不可由財團掠奪獨占。

2.要求花蓮縣政府看守全民財產,保障全民進出七星潭海岸自由。

3.請花蓮縣政府依資訊公開法公開《新訂七星潭風景特定區計畫》內容,提供全民審查,並撤銷七星潭濱海渡假村開發計畫。

接下來我們將在12/09()上午10點到下午5點,於原花蓮教育大學、現東華大學美崙校區集賢樓廣場(全家便利商店前廣場)舉辦校園連署行動,同時邀請全台灣各大專院校、高中職、國中、國小認同「七星潭是全民的七星潭、不應被任何財團掠奪獨占」理念的師生點擊我們的連署網站下載連署書、Q&A,自主發起校園連署,親身參與搶救七星潭的行動。

我們相信一個真正民主、講求行政程序正義、有效能的政府,將會誠懇地回答來自於民間的提問,期許政府不要讓愛七星潭、關心七星潭未來發展規劃內容的廣大群眾失望,請政府正視我們如此有禮而堅定地提問,請政府提供明確且令全民滿意的回覆!

關鍵連結:搶救七星潭連署搶救七星潭串聯貼紙  搶救七星潭聯盟美麗七星潭協作平台

連署發起團體:

搶救七星潭聯盟、七星潭社區發展協會、黑潮文教基金會、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暨華文文學研究所、社團法人花蓮縣野鳥學會、東華大學環境學院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碩士班環境教育與生態旅遊組、初英文化設計工作室、花蓮縣初英山文化產業交流協會、花蓮縣環保聯盟、綠黨花蓮支黨部、再拒劇團、七星潭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游煌明、七星潭社區環保志工隊、東海岸文教基金會、興文化青年行動聯盟、青年搞蘇花高行動聯盟、國立台北大學花友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化作春泥更護花青年行動聯盟、台灣原住民太魯閣族學生青年會、花蓮縣環保工作促進會、慈大傳播公民台…(其他發起團體請見連署網站)。

搶救七星潭聯盟聯絡人:江珮瑾0910951113、蔡中岳0912521216

電子郵件信箱:lovehualien@gmail.com

連署書郵寄地址:970花蓮市中山路一段三巷188A615搶救七星潭聯盟收

壁虎分界線─神秘的三義火炎山

就台灣西部而言,三義的火炎山地理位置很巧妙,正處於南北地形的轉折處:火炎山以南多台地、平原,以北多高山、丘陵,因為地形的阻隔,夏天西南季風向北吹襲時所帶來的豐沛水氣,沿著火炎山上升而凝結…

西遊記故事中有一座火焰山,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而台灣也有一座火炎山!您造訪過嗎?為什麼叫做火炎山呢?它的前世今生您瞭解了多少呢?

經常在中山高南來北往的人,在經過三義路段時,常可感受到火炎山所施展的魔法,火炎山以南,常是晴空萬里一望無際;而火炎山以北呢?則濃霧密佈,陰晴不定,呈現了山南、山北大不同的特殊景象!

981206-sanyishange02-320.jpg

火炎山是台灣南北地形、氣候及物種分界線。

就台灣西部而言,三義的火炎山地理位置很巧妙,正處於南北地形的轉折處:火炎山以南多台地、平原,以北多高山、丘陵,因為地形的阻隔,夏天西南季風向北吹襲時所帶來的豐沛水氣,沿著火炎山上升而凝結的小水滴便形成了霧氣,巧的是火炎山正好也是冬季的東北季風的終止點,火炎山順理成章便成了南北氣候的分水嶺。

所以呢!經常往來於中山高的人,只要到了三義路段火炎山地帶的短短幾公里間,就可體驗忽而豔陽高照,忽而烏雲密佈,下起了傾盆大雨,如洗三溫暖般地大不同!

而這種感受正是特殊地形與氣候交互影響的最佳寫照!在三義當地人有句諺語是這麽説的:「南邊太陽北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正貼切地描述了火炎山南北兩邊迥然不同的氣候差異。

南北氣候的分水嶺的火炎山,因特殊氣候造成生態環境的不同,也形成壁虎品種的分佈的分界。在茶餘飯後的聊天題材,就常有人說南部的壁虎聒噪,北部的壁虎是啞虎,是因氣候的不同,所形成物種的差異。

或許此論點會被反駁為不正確,認為北部的壁虎不啞,但也有人認為是因為在中山高開通之後,造成南北壁虎交流,而使全省的壁虎都會發出聲音。

而這樣特殊氣候也為當地人留下了特殊記憶,據五十多歲的三義亮玉小館老闆娘彭真玉說,她年輕時最怕曬棉被,因為要曬乾一條棉被,可是要大費周章,歷時兩個禮拜呢!特殊氣候固然造成了一些不便,但也使得靠火炎山東側的三義,成了著名的霧鄉,成了三義的一大特色。

clip_image004

火炎山生態教育館位於三義街上,全館免費參觀及導覽哦!

(苗栗社大公民新聞寫作班)

讓甲仙動起來-雙週報出刊!

甲仙是莫拉克的重災區,所幸災前蓬勃發展的社區營造,在災後匯聚成重建力量,日前甲仙愛鄉協會已發行了雙週報─日照甲仙埔,報導各項重建訊息、社區活動,凝聚更多的愛鄉力量,大家一起重建家園。

前言:

甲仙是莫拉克的重災區,除了小林聚落嚴重毀損,其他區域受到的創傷也十分嚴重。所幸災前蓬勃發展的社區營造,在災後匯聚成重建力量,共同討論甲仙的未來,也具體展開互助行動。

除日前的「蔓花生家族」復耕行動外,甲仙愛鄉協會也發行了雙週報─日照甲仙埔,報導各項重建訊息、社區活動,凝聚更多的愛鄉力量,協助重建。

以下文章為「日照甲仙埔」雙週報第二期的文章之一:讓甲仙動起來,閱讀更多甲仙雙週報的文章,請點選這裡。

讓甲仙動起來

文/陳敬忠 (高雄縣甲仙鄉愛鄉協會理事長)

翻開過去記憶,甲仙一直都是活力十足的。鄉裡的社區只要舉辦活動,無論是動態的或靜態的;無論是大型的或小型的,全鄉各個角落的村民必定熱烈參與。活動裡,看到男女老少、不分你我,總會在愉快、歡樂和忙碌中充分展現甲仙人的活力。

可惜,隨著行政單位預算制度的改變,多數民間團體來自政府的補助銳減,加上多數家庭的經濟收入大不如以往,鄉裡的活動於是漸漸減少,規模也漸漸縮小,凡有活動舉行,也都只侷限在這一村或單一社區的小區塊;加上這兩年的天災,地方景氣低迷,更讓多數的團體活動呈現停滯狀態。

八八水災發生至今已數月,超度法會持續在舉行,鄉民們茶餘飯後所談論的話題,仍還陷困在災前、災後的是非言論泥淖中。沉悶的情緒一直在人與人之間相互傳染,生活空間總是籠罩在無法散去的一大片灰色氛圍中。

我時常在想:災後硬體的整建、交通的搶修,讓政府去操心吧!何況工程也一直在進行中,只要時間一到,總會有完成的一天,但,心理的重建呢?

我也時常發覺:團體活動中自然營造的歡樂氣氛,最容易散播,也最容易傳染。當每個人心情愉快了!情緒對了!生活也好、工作也好,效率必然是更完美的!

多年前,有機會去聆聽各類型的專題演講,除吸收新知外,其過程與內容趣味橫生,總會讓我快樂回味好一段時日;回到家鄉,也在接觸鄉裡的球類運動比賽時,發現團隊眾志成城的合作力量與力取勝利的感動,這些當年勇,至今仍迴盪心中,為生活增添了不少的話題。

我想:甲仙鄉目前有六個社區、七個村、八個社團,如果一個團隊一年至少辦一次活動,那麼平均一個月甲仙地區就會有一個活動推出,整個甲仙鄉便會變得有聲有色、多采多姿。順便一提的是,甲仙體育會長期以來,對於鄉裡舉辦活動,一向保有很好的參與和方式,可供各團體參考學習。

如何活化、躍動甲仙美好的環境與生態?套句老話來說:「要活就要動!」雖然大環境的變化使地方生機萎靡,但,如果人人都能展現活力和希望,地方歡樂的氛圍會再重現的!不論任何型態的活動,都是快樂與活力的泉源,只要有快樂、有活力來激盪,我們甲仙地區一定會更有創造力,更有生機的。

讓感性的演講,甦醒腦細胞!

讓跳動的音符,打通任督二脈!

讓封塵許久的彩球,再度飛灑甲仙的天空!

大家一起努力吧!讓我們的甲仙動起來!讓我們的甲仙風華再現!

image001-480
在地方人士努力下,失傳已久的甲仙「燒焿」文化,也在災後正式有了成果(深入閱讀請點選這裡)在鄭名淑老師(圖右)的指導下,滿頭銀髮才學習縛焿粽的張美花老師,做出有稜有角的「火灰水天然焿粽」,高喊wonderful與鄭老師合影。天災並沒有打敗甲仙人,反而讓社區力量越挫越勇。

DSC01987-480

焢窯、狗尾草雞和社區營造

為了讓學員可以走出戶外,並透過戶外教學結合社區,以達社區關懷的目的,新營社區大學無毒蔬果社舉辦認識藥草暨焢窯聯誼活動,並邀請新營市興安里的里民一同參與。本次活動結合藥膳養生的課程…

為了讓學員可以走出戶外,並透過戶外教學結合社區,以達社區關懷的目的,新營社區大學無毒蔬果社舉辦認識藥草暨焢窯聯誼活動,並邀請新營市興安里的里民一同參與。

本次活動結合藥膳養生的課程,透過呂天成老師的解說讓里民及有機蔬果學員認識更多的藥用植物,現場也當場煮狗尾草雞及藥膳蛋等多種美味的食材供學員及民眾一同享用。

老師、社長及興安里夫婦一同參與

老師、社長及興安里夫婦一同參與。

現場煮狗尾草雞 �員搶著喝

現場煮狗尾草雞,學員搶著喝。

狗尾草雞湯 好喝到快沒了

狗尾草雞湯好喝到快沒了!

本次活動由無毒蔬果社的李坤金社長號召社員們一起舉辦的聚會,由於家住興安里的李坤金社長懷著社區關懷的心,也邀請當地里民一同共襄盛舉,促成這次的聯誼會活動,讓人感受到社大學員們間的互動與社區關懷的熱忱與積極。

為了活動的豐富性,本身也選修藥用植物與養生藥膳茶飲課程的李社長,邀請課程講師呂天成老師,同時也是藥用植物專家呂天成老師一同參與,讓本次的活動本僅僅只有焢窯的樂趣,還能認識更多藥草。

窯燒好嚕 準備開挖

窯燒好嚕!準備開挖!

�員體驗挖窯樂

學員體驗挖窯樂。

活動中呂天成老師表示,社大的課程不僅是課程與課程間能夠結合,課程與社區間結合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經由這樣的休閒活動與社區居民建立溝通的橋梁,既可了解社區居民的需求也能夠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傳達給社區的民眾,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而無毒蔬果社的社長李坤金先生便是住在興安里一帶的居民,因此,也邀請了興安里里長沈盟卿及其夫人前來同享美食與知識的饗宴,當天現場的民眾除了社大本身的學員外,也有興安里當地的居民一起前來同樂,在等待美味食物的空檔,呂天成老師帶領社大學員與社區居民就無毒蔬果園裡面的植物做講解,讓大夥認識當地植物的特性。

興安里里長沈盟卿表示,透過這次活動讓社區很多老年人可以走出戶外,也讓它們可以認識到更多的藥草及養生藥膳,另外,焢窯的樂趣也勾起許多老年人的童年回憶,更拉近居民間的感情,也希望社大未來能舉辦更多與社區結合的活動,也謝謝社大的活動。

在現場李坤金社長與里長也談到這塊由社員熱心提供的土地位在堤防旁邊,夏天雨季來時會面臨堤防氾濫的問題,而無毒蔬果社成立至今在種植的過程中也發現不少關於病蟲害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社員們也自行找尋講師到義竹上課,了解這些與農業相關的問題該如何解決,至此,社團經營也踏出自主運作的第一步,期待未來能夠有更多的資源協助其發展。

(新營社大公民新聞寫作班)

回家的路,鋪上了柏油

經過十八羅漢山隧道口段,不禁想和你分享這兒的現況。前些日子風沙漫天的溪底便道,都已鋪了柏油路面,現在騎乘機車的我,無須小心路上的小石滾動而摔車。夜晚回家時,便道不再讓我被無形放大的恐懼所籠罩。

前言:

每週發刊一次的六龜社區報─荖濃溪望,已經來到第五期,以下和大家分享第四期中的一篇文章,另附上第三、四、五期社區報連結,請大家連結閱讀。

Dear u,

昨夜又回到六龜,
坐著搖搖晃晃的末班車,抵達終點下車的只我一人?
好似我是最晚歸的孩子。
山裡人早眠,走在路上,都怕吵醒一整條小街的美夢。

一早,騎車前往大津村。
經過十八羅漢山隧道口段,不禁想和你分享這兒的現況。
前些日子,進出時仍然風沙漫天的溪底便道,無論是六龜大橋下,
或是遊客中心這兒,都已鋪上柏油。
雖然,這只是鋪了柏油路面便道,
但已逐漸幫助我們回家的路更安全好走。
起碼,現在騎乘機車的我,無須一邊吃著風沙,一邊瞇著眼,
還得小心路上的小石滾動輪子而摔車。
起碼,在夜晚回家時,便道不再讓我被無形放大的恐懼所籠罩。


回家的路,鋪上了柏油(圖片提供/荖濃溪望社區報)

你不要笑我容易滿足,
我只是一點一點期待著破碎的路慢慢回復成路…
一點一滴細數著我們想要去完成的工作??

重建是條更漫長的道路,我不願一路沉重地過日子,
仍然可以歡愉,可以感動,可以在開心時自在地笑?
就像再度看到豔紫荊花又開放在枝頭時,
仍然可以盼望,可以感受一朵花的溫暖,
並且相信,當道路慢慢修復?
那開滿豔紫荊的花隧道會再連接
通往心中的桃花源?


路旁的豔紫荊(圖片提供/荖濃溪望社區報)

忙完白天的工作,
方才騎著機車,走過警示燈閃爍的六龜大橋溪底便道。
(還記得她剛鋪上柏油時,
我們開心地戲稱彷彿走上“高速公路”般順暢,
這樣形容,不知道你是否能稍稍體會,道路回復與安全,
對於我們從災後的混亂不安,期望回歸正常生活的重要
以及給予心底安定的力量。)

山裡的深秋,有了點寒。
半個月亮伴著一顆明亮的星子,一路護我回到住處,
夜涼如水,心極安適。
願你的天空也一樣晴好。
今晚,我要早早安眠,明天,仍有好多事情要做?
晚安!

「荖濃溪望」第五期  第一版  http://www.flickr.com/photos/lakuli88/4157358515/sizes/o/

「荖濃希望」第五期  第二版  http://www.flickr.com/photos/lakuli88/4157359475/sizes/o/

社區報「荖濃溪望」第四期第一版  http://www.flickr.com/photos/lakuli88/4139875884/sizes/o/

社區報「荖濃溪望」第四期第二版 http://www.flickr.com/photos/lakuli88/4139876910/sizes/o/

社區報「荖濃溪望」第四期第三版 http://www.flickr.com/photos/lakuli88/4139877954/sizes/o/

社區報「荖濃溪望」第四期第四版  http://www.flickr.com/photos/lakuli88/4139118239/sizes/o/

「荖濃溪望」第三期第一版  http://www.flickr.com/photos/lakuli88/4124503868/sizes/o/

「荖濃溪望」第三期第二版  http://www.flickr.com/photos/lakuli88/4124505032/sizes/o/

立下生命的柱子─大鳥中繼屋立柱儀式

台東縣大鳥村中繼屋11月28日舉行立柱動工儀式。自救會頭目王中山表示,水災至今,大鳥居民經常會自問「我身在何方?我的家在哪裡? 」。因絕望而生的恐懼,因著中繼屋開工,終於心安,看到希望。

台東縣大武鄉大鳥村中繼屋在11月28日上午舉行立柱動工儀式。由台灣世界展望會與台東縣政府協力為大武鄉大鳥村88水災受災民眾蓋的中繼屋在台東縣縣府代表、大武鄉鄉長吳仲民、大鳥村村長唐中興及台灣世界展望會陳偉仁副會長及大鳥村受災民眾一同進行立柱儀式。

1964887668

這次八八水災,台東縣大武鄉大鳥部落屬重災區,在重建的工程一波三折,最後在台灣世界展望會的協助之下,為大鳥村受災民眾所興建的「中繼屋」預定搭建14 戶,其中9戶已獲縣府核定,另外5戶縣府正在審核確認中。
大鳥村中繼屋與介達段所使用的建材一樣是永久住屋的建材,有9成是可以直接拆卸後再利用的,符合環保節能、降低受災民眾重建的成本;在空間設計上考 慮住民生活需求,不同於一般組合屋的概念,中繼屋每戶規劃為2層樓(共31.4坪),一樓的規劃為客廳、餐廳、老人房、廚房及衛浴、前後都有涼棚;二樓的 規劃為通舖,亦可視需求可進行隔間,大鳥村中繼屋與介達段不同處在於房屋座落採雙拼式。

陳偉仁表示,中繼屋不是只是一個新房子而已,而是一個協力造屋,它具有部落更新及部落凝聚的意義。

大武鄉大鳥村的受災民眾自從災後先安置於災民中心,之後住在shelter box營帳,生活上有許多的不方便。大鳥村自救會頭目王中山對世界展望會及所有幫助大鳥村重建工作的社會大眾致上萬分感謝,並表示,水災至今,大鳥受災居 民經常會自問「我身在何方?我的家在哪裡? 」,對絕望而生的恐懼,因著中繼屋的開工,我們的心終於能心安來,我們看到了希望,所以今天要像辦喜事一樣的慶祝。

大鳥村自救會會長王新增表示,大鳥村居民對土地的情感,源自於對生命的尊重及當地的文化,災民將團結力量與世界展望會一同協力造屋。

台灣世界展望會東區辦事處主任陳雅玲表示,許多受災民眾不僅得擔心居住的問題,更煩惱就業的困難,因此在中繼屋的建造過程中,我們台灣世界展望會藉 由「住民協力造屋」的概念,用「以工代賑」的方式提供參與中繼屋建造的受災民眾工資,讓他們獲得短期的就業機會,暫時舒緩就業困境。我們預計招募每戶二人 受災民眾一同參與住屋建造的工程。

台灣世界展望會在台東縣88水災的部落遷村及重建工作,第一階段中繼屋將蓋64戶,永久屋76戶。第二階段金峰鄉嘉蘭村及大武鄉大鳥村中繼屋重建永久屋部分,總戶數約為110戶,以每戶120萬元計算所需要的總費用預計新台幣2億5千萬。
除此,後續的社區的總體營造、社區產業發展、災童生活扶助,以及兒童青少年教育、心理與生活重建等需要社會大眾發揮愛心捐款為台東88水災受災民眾的重建捐款。

民眾欲捐款請利用郵政劃撥:15752467 戶名:台灣世界展望會 註明:八八水災救援

或逕洽大鳥自救會 張綉櫻總幹事0928014394

(本文轉載自「台東88風災部落重建訊息通報區」

每週六-漫步光復新村,導覽明日之城

在2009年的12月份每週六下午,我們舉辦「光復新村市鎮規劃」社區深度導覽,將帶您走入這一段幽微的時光隧道,親身體會當年那段充滿傳奇性、開創性的新市鎮開拓史。誠摯邀請,歡迎您與您的朋友們一同參加。

前言:

在1950年代的霧峰,豐富而精彩。有典藏來自北京故宮的文物藏寶基地,也有民意殿堂「台灣省議會」落腳,而「光復新村」更是市鎮規劃史的開端。「省府新市鎮」是台灣歷史上第一次,也是最成功的一次新市鎮開發。走過半世紀,昔日的新鎮已成為舊城,省府「中興新村」更將從省府特區的權力中樞,轉變成為中部科學園區的後勤研發基地。省府中興是昨日的明日之城,惟往日風華早已今非昔比。

霧峰光復新村是省府中樞的先遣部隊,是造鎮計畫的實驗基地,有這套系統性規劃的原初雛形,包含自來水系統、雨水、污水下水道系統、配電、房舍配置、層級道路、交通系統、圓環、市場、學校、停車場、淨水廠,以及倉庫等。

在2009年的12月份,我們舉辦「光復新村市鎮規劃」社區深度導覽,將帶您走入這一段幽微的時光隧道,親身體會當年那段充滿傳奇性、開創性的新市鎮開拓史。誠摯邀請,歡迎您與您的朋友們一同參加。

主辦單位:光復單冬仔文史工作室、光復青年工作隊

導覽時間:2009年12月份,每個週六下午二時。

導覽路線:霧峰光復新村全區

集合地點: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後門】(靠光復新村)(如圖)

image001

 光復新村市鎮規劃深度導覽」報名表

 
姓 名   光復新村居民 是□ 否□  
單位名稱      
電話、手機    
E-MAIL    
聯絡地址    
場次(可複選) □12/5、□12/12、□12/19(921園區後門集合)□12/26(光復新村信義路民族路口集合)  
注意事項 回覆日期:即日起,至每週週四之前。回覆方式:聯絡人:吳先生0989-908170e-mailkmarx@mail2000.com.tw  
           

clip_image003

image004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