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的土地說自己的話

「Laniahu,bun-bun(布農語:香蕉)怎麼拼?」Cina Maidal一邊縫著十字繡一邊問著Laniahu。「b-u-n-b-u-n」Maidal嘴裡重複念著拼音….

「Laniahu,bun-bun(布農語:香蕉)怎麼拼?」Cina Maidal一邊縫著十字繡一邊問著Laniahu。「b-u-n-b-u-n」Maidal嘴裡重複念著拼音,立刻停下手邊的工作在白板上拼寫出單字,這樣的場景在南沙魯經常上演,為的是─「在自己的土地說自己的話。」

8月份的一場會議,南沙魯的村民決定一起報考母語認證,由部落中已考取母語認證資格的族人擔任母語教師,每周固定上兩次課,從基本的拼音開始,南沙魯的村民慢慢的拼出自己的想法──成為台灣母語認證密度最高的部落。

DSC00153

如同許多其他族群,年輕人多半已經不太諳母語,很多都是只會「聽」,但書寫與「說」都有困難,甚至中生代的部落族人也因為少時就旅居都市求生,失去了母語環境,與母語的隔閡,隨著時間的流逝,愈來愈深。曾經聽過一個魯凱族的長輩說,他很擔心自己死後,就沒有人知道部落以前的故事跟傳說了,「因為那是先人們流傳下來的」,語言與文字,是部落歷史的記載、傳遞工具,一旦失去了自己原有的語言,中生代的對母語半生不熟,年輕人對母語「完全不通」,十年後,部落失去的,會是什麼?

DSC00163 DSC00150

前陣子上山時,碰巧當天是南沙魯的母語課程日,看著大大小小坐在共同餐廳裡,看著Tama Nu跟著Cina Siun的手勢發音,看著週休就急著回到山上「呼吸」的年輕人跟著學母語,才驚覺,原來,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說自己的語言,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

南沙魯的Laniahu是全台灣母語認證考試中,年紀最小的通過者,除了他之外,部落裡其他小孩子,長輩們也會用母語和小朋友溝通,偶爾摻雜著中文,我曾問過他們,為什麼要堅持對孩子們說母語,他們說:「因為我們要讓小孩子知道我們的語言,讓他們習慣這樣的語言。」

10月底,他們集體下山參加全國母語認證考試,凌晨四五點就從山上準備出發,九點多到考場看他們時,他們已經開始討論起剛剛的考試題目,擔心著自己可能不會通過,但隨即又會對彼此說:「盡力就好。」

災後450天,山上的重建就像清晨的雲霧一般,近在眼前卻又無法抓住,但也正因為這條路漫長,所以他們的堅持也就顯得更有意義,這些堅持也許不是哪一位政府官員能感同身受的,也不是我的文字或照片所能呈現的,汛期過了,雨季結束了,關心南沙魯的朋友們,上山吧!聽聽他們在自己的土地說自己的話,說自己的故事。

DSC00866 DSC00867

DSC02793 DSC02785

下為上課情形與母語認證考試心得(影片提供:Aziman)

印尼與貝里斯的農村教育、資訊與保育經驗

分享的Okta Setiawan,提到2004年印尼亞齊省發生大海嘯後,也不管身上僅有折合新台幣幾百塊的一點點錢,帶著一點資訊專業的自信,與為同胞做些什麼滿腔熱血,就搭車前往亞齊,參與災後復原的工作。

緣起─NGO領袖國際交換計畫在旗美社大的工作坊

這次由社團法人青草湖社區大學發展協會籌畫為期一個月的NGO領袖國際論壇,規劃了從九月二十一日到九月二十四日為期四天在旗美社區大學與美濃愛鄉協進會舉辦,主題為「農村型社區大學在台灣」的旗美社大國際NGO領袖交流工作坊、颱風莫拉克國際NGO領袖交流工作坊及美濃的生態與河川踏查。

由於旗美社區大學的農村工作經驗,側重於培力農民、農村發展、有機農業推動、糧食安全及颱風災後重建等議題,和印尼與貝里斯目前所面臨的許多農村問題非常相關。

因此在這四天的期間,目標設定為旗美社區大學及美濃愛鄉協進會與印尼蘇門答臘永續支持協會、印尼紅毛猩猩資訊中心、印尼白水基金會亞齊分會、貝理斯聖心學院等國際非政府組織透過分享彼此的實踐與創新的實務田野工作發展經驗,啟動一個非政府組織工作人員間國際領袖交換計劃,以發展長期夥伴關係(參與組織詳細介紹,請見文末)。

國際交流夥伴與旗美社大工作人員於人字山莊前
國際交流夥伴與旗美社大工作人員於人字山莊前

農民田間學校的社區發展策略-蘇門答臘永續支持協會

分享的Syafrizaldi Aal先生,是印尼蘇門答臘永續支持協會的理事,分享了印尼農民田間學校的經驗。由聯合國農糧組織支持的印尼農民田間學校,是專門培養農民能力的機構。配合作物特性以三到五個月為ㄧ期,每個星期都固定為農民至少辦一個工作坊。

工作坊就在田間,把田間當作農民學習的大課本。由一到二位協作者(facilitator)協助10到15個學員一個組成一個學習小組。每個協作者都要先實際在田間接受為期2至3週的培訓。並為三到五個月的工作坊進行村落會議、課程會議、田間實作課程會議。讓工作坊的進行,每次都有更好的改善與創新,形成一個學習循環(Leaning Circle)。

經過農民田間學校,創立了嚴謹的農民典範,提升了村落公共衛生觀念,形成農民與農民之間的社交網絡,讓農民彼此分享學習經驗,也建立農民的環境保育觀念。這樣的農民學校,僅使用很少的資源,甚至只用麥克筆與壁報紙,也沒有使用電腦,然而在這樣艱困的條件下,在印尼,每年農民田間學校達到10萬的學習人次,而每位接受培訓的農民回到農村又將經驗回饋給左鄰右舍,而產生優質農業擴散的效應。

Syafrizaldi Aal先生提到,在印尼辦農民田間學校,是當作一個長期的社會運動,而不只是提高農民所得與有機農業推展,也將這個社會運動提升到環境保育層級,在保護環境生態方面,試著建立一個典範,以作為與其他國家交流與合作的基礎。

image001
圖中站立者為Syafrizaldi Aal先生,照片來源請點選這裡

原住民農村社區培力經驗-

貝里斯馬雅族原住民村落分散式學習主導計畫(Distributed Learning Initiative)運用

分享的Kieran Ryan教授,是貝里斯聖心學院資訊科學系主任,分享了在貝里斯馬雅族原住民村落推動數位學習以提升原住民能力,保護原住民文化與原住民居住所在地區雨林的經驗。貝里斯的土地約為台灣的2/3,人口卻僅有30萬人,境內有廣大的熱帶雨林、濕地與美麗的珊瑚礁海岸。

貝里斯國家的國家經濟,主要仰賴觀光業,第二順位則是石油原油開採,再來才是各種形式農漁業。而當地的原住民族馬雅人居住的村落,則是屬於較弱勢的社會階層。

Kieran Ryan教授說,大部分的觀光客比較關心「歷史上的馬雅人」,也就是那些馬雅遺跡,人類共同的文化襲產,卻往往忽略馬雅人的後代子孫,「現代的馬雅人」,同時面臨二個弱勢,第一個是經濟上的弱勢,因為馬雅人仰賴農漁業,住在鄉村地方的熱帶雨林區,生存條件相較於其他人弱勢,第二個是環境上的弱勢,雨林區也是跨國企業開採石油原油的地區,企業開採石油對於生態環境的破壞,讓居住在雨林區的馬雅族人聚落面臨環境災難的威脅與石化工業所帶來的環境汙染。

貝里斯聖心學院,作為非政府組織所創辦的社區學校,致力於弭平原住民村民的數位落差,讓現代的馬雅人也能有機會改變族群弱勢的經濟條件與弱勢的環境條件,朝向作為地球永續公民社會一份子的方向趨近。由於這個議題,環境弱勢居民的數位落差,也是全球的社區均會面臨的議題,因此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國際合作,以促成環境弱勢居民的現況改善及朝向永續與環境保育。

image003
左二為Kieran Ryan教授,照片來源請點選這裡

年輕人社群熱情重建災區的經驗-

亞齊海嘯災後的社區自主建置通訊、資訊系統

分享的Okta Setiawan,提到2004年印尼亞齊省發生大海嘯後,也不管身上僅有折合新台幣幾百塊的一點點錢,帶著一點資訊專業的自信,與為同胞做些什麼滿腔熱血,就搭車前往亞齊,參與災後復原的工作。

印尼白水基金會是一群自稱懂一點電腦知識,有點瘋狂及想為亞齊做些什麼的平凡人組成,於海嘯災後初期,迅速發揮民間組織螞蟻雄兵的社群力量,由資訊志工架設基地台,恢復亞齊省無線通訊。由於災後重建的經驗,讓這個社群組織更積極投入偏鄉數位化的工作,而有許多協助社區的具體成果。

Okta Setiawan,印尼白水基金會亞齊分會的主任,多次在簡報中,提到感謝國際社會幫助亞齊,包括台灣。一個超過25萬人死亡的超級海嘯,巨型災難,印尼白水基金會藉由年輕社群的熱情、國際社會的力量,重建災區的經驗,令人印象深刻。

Okta分享亞齊海嘯災後重建經驗
Okta分享亞齊海嘯災後重建經驗

以社區為基礎的森林復育努力-

蘇門答臘省古農獵尤擇國家公園的經驗

分享的Panut Hadisiswoyo先生是印尼「紅毛猩猩資訊中心」(OIC,Orangutan Information Centre)的創辦人與現任主任,OIC的經費支持來自國際援助,當地政府挹注為零,所以Panut努力扭轉種植油棕的耕地擴大,造成猩猩棲地受損。

因為對於政府在國家公園執法不力,Panut的組織努力透過生態保育巡迴宣傳車,走入社區教育,建立一套生態旅遊的模式,讓當地居民瞭解猩猩在耕地偶爾出現,大多只是為了在被人類分割的雨林間移動,並不是害蟲。然後也辦了許多的當地教育,扭轉農民概念,與猩猩共存,透過問卷發現,村落的居民漸漸有改變觀念,也投入社區巡守隊。

Panut的努力與晚近台灣國家公園推動的生態旅遊模式類似。所以,OIC核心價值,是將砍伐雨林的農民導向成為保育雨林的志工,而能有生態旅遊的收益。這樣強烈的企圖,不只是農民的生計有所保障,邏輯上更存在棲地保育的憂慮,甚至更期待跨國大農企業種植油棕這種對生態破壞的行動能畫下句點,透過國際合作,朝向人類與紅毛猩猩棲地更完整保存的永續生態價值觀。

小結

國際間NGO領袖會議在旗美社大進行的工作坊交流,讓我們學習了許多國際友人在農村議題、環境議題、災難學習議題上實物寶貴經驗。當然對於旗美社大的經驗分享,國際NGO領袖也給了許多建議,不過為了閱讀方便,或許將再另文書寫,提供另一個視野的國際觀察與在地省思。

認真做圖文筆記的敏州老師
認真做圖文筆記的敏州老師

NGO領袖國際交換計畫國際講者簡介

Syfrizaldi Aal

Syafrizaldi Aal先生是印尼「蘇門答臘永續支持協會(SSS: Sumatra Sustainable Support)」理事,專長領域為社會森林學、生態保護區管理、環境資源治理、河川流域管理、社區環境服務、NGO之組織培力、婦女與農民培力等,曾在美國國際發展署(USAID)支助之全國性大型印尼「環境服務計劃(ESP: Environmental Services Program)」任職五年,進行蘇門答臘地區河川全流域社區整合型治理計劃,包括上游之森林保護與小額貸款農民植樹復林計劃,中游之水資源治理、社區農村學校設立與婦女和農民培力計劃,下游之都會區汙水管理、社區公共衛生計劃、學校環境生態教育等。

Aal先生尤其擅長婦女、農民與志工之培力,與協助社區成立在地NGO之輔導工作,過去數年曾協助青草湖社區大學協會暨清大之E-Mate印尼國際志工計劃,培訓台灣國際志工至都會貧民區與偏鄉社區進行與水資源相關之環境教育服務。

Panut Hadisiswoyo

Panut Hadisiswoyo先生是印尼「紅毛猩猩資訊中心(OIC, Orangutan Information Centre)」的創辦人與現任主任。該組織是印尼蘇門答臘地區從事熱帶雨林保護與瀕臨絕種紅毛猩猩保育最重要的NGO,主要任務為紅毛猩猩保育、雨林植樹復育、學校與社區巡迴環境教育與在地生態環境教育教材研發與教學影片製作。該組織長期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國家地理學會等國際組織的補助保護蘇門答臘重要雨林。

近年與青草湖社區大學協會、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合作,爭取外交部NGO委員會補助設立兩處CDOC雨林數位機會中心,並協助交大等各大學國際志工至該處服務。Panut先生為印尼培育之知識精英,但放棄高薪工作創立NGO,志在終身投入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於英國在職求學期間(Oxford Brooks大學靈長類保育碩士),其傑出保育成就榮獲頒授英國女王獎。

Okta Setiawan

Okta Setiawan先生為印尼白水基金會亞齊分會主任,是2004年底印尼亞齊省大海嘯後第一批進入災區救援之外省NGO工作者,並長期擔任災區復元、重建與弱勢民眾培力發展之工作,後並定居亞齊。亞齊大海嘯是25萬人死亡之巨型災難,救援工作需仰賴國際與印尼全國人力物力之協助。「白水」取其白浪滔滔、海嘯之意,白水基金會即為爪哇地區志願至亞齊災區救援志工為投入復元、重建、募款、組織、培力工作成立之印尼全國性NGO。

白水基金會獲得德國大型NGO之支助,專業領域為無線通訊科技、資訊系統建置與組織E化培力,於海嘯災後初期協助亞齊省政府架設基地台恢復無線通訊,中期協助省政府建置與營運計算機與網路中心,近期多從事亞齊省23縣市組織E化巡迴培力工作。Okta先生與其工作團隊近年多次協助青草湖社區大學協會、原住民學院促進會、咖啡公平貿易協會,清大、元智大學國際志工團隊,以及政大、高師大學者,進行學術災區與偏鄉田野研究、國際志工社區E化培力服務與公費碩博士生來台留學之工作。

Kieran Ryan

Kieran Ryan教授為貝里斯聖心學院資訊科學系主任。貝里斯為台灣在中美洲之邦交國,Ryan教授透過台灣的國合會(ICDF)的傑出學人獎學金計劃來台留學,畢業於清大科技管理所之國際學程。貝里斯雖近2/3台灣面積,人口卻僅有30萬人,境內為廣大的熱帶雨林、溼地與美麗之珊瑚礁海岸,偏鄉教育普及、環境生態保護與巡守、馬雅原住民文化保存、永續發展為貝里斯之重要發展課題。

Ryan教授任職之聖心學院為貝里斯主要的高等教育單位,專長領域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公共版權自由軟體在教育上之應用與企業社會責任(CSR)相關計劃推展。Ryan教授近年積極協助貝里斯教育部進行偏鄉教育普及、縮減數位落差、開設社區學院終身學習課程之工作,尤其是環境生態相關全國與地方NGO之E化培力工作。

交流行程花絮

臨別前互相交換禮物。圖左至右為Aal、土豆(旗美社大)、Kieran 旗美社大主任張正揚(左)與青草湖社大主任賈維平
(左)臨別前互相交換禮物。圖左至右為Aal、土豆(旗美社大)、Kieran(右)旗美社大主任張正揚(圖左)與青草湖社大主任賈維平

一起過台灣的中秋節。圖左至右為Aal、小妹(旗美社大)、Kieran 與美濃愛鄉協進會參觀黃蝶翠谷。圖左至右為Panut、賈維平(青草湖社大主任)
(左)一起過台灣的中秋節。圖左至右為Aal、小妹(旗美社大)、Kieran(右)與美濃愛鄉協進會參觀黃蝶翠谷。圖中由左至右為Panut、賈維平(青草湖社大主任)

延伸閱讀:不方便的旅遊-印尼古農列尤澤國家公園

宿舍變成永久屋,新豐國小外地教師將無地棲身

屏東縣高樹鄉的新豐國小對面,有八戶慈濟基金會所提供的永久屋,其中有兩戶的基地原址是新豐國小的教職員宿舍,為了提供永久屋興建基地而被拆除,目前國小的遠地教職員只能蝸居在心理諮商室裡,沒有住宿空間。

屏東縣高樹鄉的新豐國小對面,有八戶慈濟基金會所提供的永久屋,讓高樹地區因莫拉克風災而失去家園的民眾,有了棲身之所。但在八戶永久屋中,有兩戶的基地原址是新豐國小的教職員宿舍,為了提供永久屋興建的基地,新豐國小選擇了拆除居民自力興建的教職員宿舍,並期待屏東縣政府能提供其他基地作為校舍之用。

但截至目前為止,新豐國小的遠地教職員只能蝸居在心理諮商室裡,沒有住宿空間。目前校內沒有遠地教師,但有一名替代役男居住其中。

一名不願具名的新豐國小家長表示,小孩子若有使用諮商室的需求,學校就會叫替代役男收拾私人物品,騰出空間讓孩子接受輔導。「這樣子很不方便,尤其是莫拉克之後,有一些外地的團隊要來提供孩子心理輔導,都沒有一個好的空間,這樣對替代役男生活也很不好。」

IMG_0755
替代役男只能住在輔導室裡,與學生諮商活動共用一個空間

根據教育部98學年度偏遠地區國民中小學名錄,新豐國小屬於「偏遠」型國小,與位居離島的琉球國小屬於同一等級,資源相對缺乏。翻開新豐國小的建校歷史,滿紙均是居民白手建校、希望本村子弟就近求學的疼惜之情,兩棟同樣由村民自籌款項興建的宿舍,也是家長體恤遠地老師離鄉服務的心意。如今,若仍有滿懷熱忱的外地畢業生志願前往新豐國小服務,除了必須離鄉背井之外,還必須自行負擔尋找租屋處的風險。

對此,新豐村村長張享能表示,新豐村有六十餘戶居民曾經聯名提起連署,要求縣政府提供宿舍給遠地教師居住。「我們不是不能接受為了永久屋徵收校舍土地,這很好,可是當初承諾是要提供基地把兩棟宿舍蓋回來,現在一點下文都沒有。」

張享能村長指著校園牆上照片表示,他的祖父也曾經參與興建新豐國小,村民對國小感情都非常深厚,也很疼惜外地老師:「我們學校雖然小,每一個年級都只有一班,但師資都非常好,老師都很用心,現在老師宿舍沒有了,大家都很支持要蓋回來。」

這份新豐村民的連署送進屏東縣政府之後,村辦公室迄今卻沒有收到回音。屏東縣政府建設課謝姓技士表示,建設課僅負責永久屋的用地取得,至於新豐國小的心理諮商空間,並不在建設課的管轄之內。

對此,屏東縣政府教育處副處長郭文瑞則表示,新豐國小並不算太偏遠的學校,教職員沒有宿舍並不算是很大的問題。「當初以災民優先的精神徵收校舍用地,未來如果覺得有必要,我們可以再研議蓋宿舍的需求,但目前沒有這個規劃。」至於新豐村民的陳情,郭文瑞則表示:「好像有這個印象,但不知道誰在處理。」

對於記者詢問,新豐國小其實是教育部明文列表的「偏遠地區國中小」之一,郭文瑞副處長僅表示,並非所有偏遠地區都應該配給宿舍給外地教師。

新豐村長張享能則對於這樣的結果表示不滿:「新豐村每一鄰都有家長連署要求縣政府重新提供老師宿舍,是我們愛護外地教師的一片熱心,縣政府卻這樣對待,我們也很無奈。這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我們也不是要求自己的私利,是為了子弟的教育,為什麼縣政府就是不肯替我們解決?」

新豐國小的設立,是當年新豐村民重視子弟教育、凝聚社區力量的結果,如今卻讓永久屋的設立排擠了學生災後心理諮商輔導的空間。在當年風災的緊急需求中,政府依莫拉克颱風災後特別重建條例在各地倉促徵收了永久屋基地,卻忘了對這些基地原本的使用者做出合理的處分與安置,導致屏東新豐村的永久屋縱使讓居民歡喜入住,總是多了一份難解的遺憾,也讓有意服務新豐地區的外地熱情教師,因為住宿問題而平添了赴任的難度與困擾。

IMG_0751

屏東新豐6戶永久屋,使新豐國小外地老師失去了宿舍,村民感到不忍

實穗,農村學校的第一個十年1105-1121

十年前,鄉野裡安靜卻洶湧地展開學習運動,我們謙卑地向農村學習,認識廣袤的田野,這股學習運動持續湧動著,一所在農村的學校,十年。

大圖二(�展理念)-01

十年前,鄉野裡安靜卻洶湧地展開學習運動,我們謙卑地向農村學習,認識廣袤的田野,無邊的大地,在田裡蒔下新禾,許下願望,要更多人好好對待農村,領悟在地知識。

漸漸地,我們了解到也需要讓農村學習,讓現代文明的知識來農村的土地做肥,老祖宗的智慧變成地方知識,搭起城市和農村的橋,讓大世界來到小農村。

十年了,這股學習運動持續湧動著,從鄉間慢慢擴及城市。我們仍舊向農村學習著,也要農村不斷學習。當年蒔下的新禾,已飽滿豐厚,等待收割。

請認識我們,一所在農村的學校,十年有成。

親近農村,接近土地,好好吃飯,好好生活。

展覽時間:2010.11.5-11.21

開幕茶會:2010.11.7 14:00

展覽地點:搗蛋藝術基地(高雄市苓雅區四維三路178號

暖身講座———–

。食在自然:吃在地,最健康

2010.11.06 PM15:00-17:00

陳惠雯(《食在自然》作者)

開幕活動———–

。米食會/米食DIY

2010.11.07 PM14:00

。《農村是一所學校》記錄片首映會

映後座談:導演:袁永宗 vs 旗美社大主任 張正揚

2010.11.07 PM16:00

實穗講座———–

。縣市合併之後-大高雄市民的終身學習願景

陳銘彬(高雄市社區大學促進會理事長)vs 王敏州(旗美社大課程委員會召集人)

2010.11.14 PM15:00-17:00

。藝術進入社區:不同環境場域的經驗對照

孫華瑛(旗美社大「重建生活‧藝術行動」策展人)vs   吳瑪悧(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

2010.11.21 PM14:00-16:00

策展單位:高雄縣旗山區旗美社區大學
協辦單位:財團法人鍾理和文教基金會、美濃愛鄉協進會、南洋台灣姊妹會、甲仙愛鄉協會、小林社區發展協會、荖濃社區發展協會

學校在哪裡(12) 政府的決議 部落間的爭議

三民國中復校引發的選址爭議,瑪雅村民林民傑表示:「讓全鄉的人都一起來聽聽,到底發生什麼事,不要這樣兩個村分開說明,這樣他們聽不到我們的聲音,我們也聽不到他們的,代溝會愈來愈深,兩個村絕對分裂。」

編按:三民國中要在那裡重建,過程波折多變,前情請點選這裡閱讀

──────────────────────────────────────────────────

結束在達卡努娃村的說明會之後,高雄縣府重建會王正一與游淑惠隨即前往三民國中,向瑪雅村的居民說明學校的遷建計畫,由於多數村民事前並不清楚縣府上山開說明會一事,使得當天到場的居民僅十來位,瑪雅村村民林義山直言:「為什麼正式的公文沒有來?」

對此,游淑惠說,「這點我們真的是要很誠意的說一聲抱歉,因為我們是上個禮拜四決定要上來開這樣的說明會,我們是覺得好像大家對重建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我們既然政策上確定,就應該在第一時間告訴我們當地的好朋友,讓你們心裡有一個安定的感覺。」

三民國中異地遷建一事又有新變化,且對於瑪雅村村民而言,設校本部、分班的做法,並未與瑪雅村村民討論,說明會一開始,王正一先對遷建的變化做出說明:「當初縣政府一開始選定在民權平台跟行政中心一起做的時候,是因為民生村原本沒有任何的安全地方讓政府能夠做選擇。」

他表示,在縣府會同專家到達卡努娃村勘查後,確認兩處地點皆屬於部分安全,「經過工程方法,這個基地是可以安全興建學校的。」

DSC02447

學校遷建像分遺產

聽聞縣府的決定後,瑪雅村民紛紛舉手表達意見,林義山首先對學校遷建地點以人數為考量提出質疑,他表示,風災前,三民國中共有106名學生,目前留在山上的學生人數共84人:「你要去想想,在八八風災之前,是有106個,還有50個跑去哪裡?那是民族的,民族的人他說他要回來啊,民族的人再回來的時候,我們加起來的人比民生還要多,那我們是不是又要問說我們人比較多,你為什麼不往這邊去考量?如果說你是以人數的話。」

林義山並提到,他認為現在蓋分班與校本部的方式就像是兩個兒子在分父親的遺產──

我的感覺上好像在分遺產,爸爸走了分遺產,大兒子要爭、小兒子也要爭,大家都要爭,吵起來。不管之前有沒有辦公聽會,我們先不講,那我們覺得你們這樣子好像在耍我們民權的人,你前面一直說我們這邊很安全很安全,就是在這邊。你剛剛在民生也提到說,我不是因為你們民生上次在國小動土的時候來鬧一鬧所以我們就來做一次勘查,那你這樣弄我們民權的是不是也要去縣政府這樣子?」

林宇山
對於學校分設兩村,林義山說:我的感覺上好像在分遺產,爸爸走了分遺產,大兒子要爭、小兒子也要爭

王正一回應,南沙魯村民多數已遷居至杉林大愛村,未來在大愛園區附近也會新建學校,「你剛剛提到說,加上民族村,這是一個假設的問題,目前所有人都安置在大愛村,他們在那邊住的也應該是很樂意,或許每個人對他長遠性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就目前我們政府規劃政策一定要依照目前現有的需求來做規劃跟考慮。」

他同時也澄清縣府的政策轉變並非因為民生村在民權國小動土時到場抗議所致──

「當初民生沒有安全的地方,所以縣政府原本規劃在民權的時候,也是受到其他的抗議啊,那時候我們還是沒有變更,就是因為民生沒有安全的地方讓政府能夠做選擇嘛,現在民生已經有安全的地方,協助我們高雄縣完成學校重建的單位台達電,他們也願意促成兩邊都能夠有一個就近的安全的空間,這是民間機構基於他們的一個考量,他們也願意協助我們,

我們要了解,山上經過八八風災的摧殘之後,道路很脆弱,我們其實沒有辦法預期之後當一樣大的颱風再來,民生到民權或是民權到民族之間的道路會不會中斷,會不會還是形成短期內三村各自獨立的狀態,所以我們必須要斟酌考慮,既然民生有安全的地方,我們就在有後援情況下,兩邊都設一個國中,

那對於民權本部落所有的朋友來講,你的孩子都能夠就近獲得照顧,我們的解讀是,如果我們只能選擇一個地方蓋的話,對另外一村的家長跟小孩子來講他們都需要跋涉過來,而且他們在颱風過來的時候,一段時間也沒辦法就學,所以這是我們考慮的方向。

縣府:台達電希望在十月底前確定地點

面對村民同時質疑,學校遷建出現大變化是「出於選票考量」,游淑惠說:「任何公共政策的決定,政治因素絕對不是考慮的因素之一,所以這部分我覺得大家不要有太多的想像空間。剛剛提到民權平台上徵收的土地是不是會因為國中是蓋分部的關係有所變化,我想這部分不會有所變化,因為原來我們徵收的範圍就是把國中跟國小有部分的公共設施是融合的,我們的行政程序進行到目前為止,這個部分還沒有變數。

游淑惠也說明為何先前學校計畫蓋在民權平台與改校本部建在民生,後者執行上較為急迫──

「其實是因為從風災之後到現在,我們的援建單位台達電子,整個學校的地點安全上的評估或者是興建的地點確切在哪裡、興建計畫、水土保持計畫的提出等等,都讓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它覺得好像我們的時間點上慢了一點,讓他們覺得有太多不確定因素,讓他們一等再等,所以他們在中央開重建會的時候就明確跟我們表達說:『是不是學校的興建地點可以在十月底之前做一個決定?』

「因為既然民權國小10月6號動土了,可能在十月底的時候他們所有人員、機具還有物料都要進來,如果三民國中的地點能夠確定下來,他們可能就是一趟上來兩個學校要蓋的所有機具或者是物料、成本人力都可以一起上來,對他們公司來說是可以節省到某部分的經費,他們的原先考量是這樣,

「以縣政府的立場,人家是援助單位是贊助單位,我們能夠配合的話我們就盡量配合,所以我們也答應它說我們會盡快跟地方上作的協調做個評估,盡量能夠在十月底之前給他們一個答覆,也不是說一定是在十月底,因為人家是出錢出力的單位啊,我們總是希望我們這裏的決定能夠符合人家的要求,因為公司總是有他們本身考量的因素在,所以你不要去誤認說,我們決定在民生蓋本部在民權蓋分部,就草草急著在十月底之前決定。」

居民憂心,未來倘若採取分部分班上課,教學品質恐受影響,游淑惠表示,「這是我們最在乎的問題,其實國中設分部或是分校,這個還沒有前例,到時候在師資的編制上要怎麼增加員額、課程配套上要怎麼處理,這個部分縣政府會做最理想的措施,絕對不會因為學校設了就草草了事。」

代溝會愈來愈深,絕對是分裂

瑪雅村重建會委員林民傑在游淑惠說明後隨即表示不滿,他認為學校遷建事關重大,且是永久性的遷建工程,為何事先沒有行文通知相關單位?「三民國中小曾經在一起過,但是絕對的資源都在本部,國小真的都沒有資源,拿這個例子來說國中有分校的狀況,你能保證未來這個分校未來會變什麼樣子嗎?」

林民傑也提出建議,希望能夠舉行全鄉的說明會,「讓全鄉的人都一起來聽聽,到底發生什麼事,不要這樣兩個村分開說明,因為這樣他們說他們的,我們說我們的,要我們鄉民面對面才可以,因為他們聽不到我們的聲音,我們也聽不到他們的,這個代溝會愈來愈深,絕對是分裂,兩個村絕對分裂。」

DSC02451
林民傑是瑪雅重建會委員同時也是三民國中職員,他建議縣府應舉辦全鄉的說明會

瑪雅村居民葉一萱,同時也是三民國中輔導主任,身為老師也是為人母者的她說:

「我本來是不應該站起來講話的,我本身也是民權的居民,也有一個小朋友以後也會讀國中國小,第一個要考量的就是,人民有居住有遷徙的自由,所以南沙魯村他們怎麼樣,我們不能說他永遠住在下面或者是會回來,這個都看他們自己的決定。」

寧可學校只有一個,也不要影響教育品質與學生安全

「第二個是教育的部分,以一個教育的立場來看,為什麼一個國中在全台灣幾乎沒有看到有分部?應該是有它的考量,包括分科的部分、人數的部分,你現在把20幾個人抽出來,成立一個三民國中民權分部,這一二三年級20幾個人,一個年級是要有多少人?那這些人他們在教育品質上面,他們的競爭,跟八十幾個人的競爭、互動,我想應該是不一樣的。」

DSC02454
當天與會的瑪雅村民發言時多希望「只要一間學校就好」,圖為瑪雅村民葉一萱

「本來有一億五千萬蓋一個國中,是可以蓋的非常的完整,機能功能非常好。我們現在把它分成一個本部一個分部,是不是整個基礎建設有了,其他擴充性的部分是不是就被拿掉?」

葉一萱說:「我對於學校蓋在哪裡,蓋在民權或蓋在民生我是沒有什麼立場,比較希望的就是它就是一個校區,之前的國中小我們的工友、校護的部分是共用,那你共用的部分,一個人在跑(指未來設本部、分部),這麼遠的距離是不是會有一些疏失在?學生他的保障是不是也就因此沒有?蓋在哪裡都ok,就維持一個本部,分班的部分,你設下去,我小孩子在這邊有分部我也不會讓他讀,我寧願讓他到民生去。

說明會在居民擔心兩村將分裂、教學品質將受影響的情形下結束,也希望縣府能重新評估,游淑惠與王正一則表示要收集居民意見帶回縣府。

【食育與農村】第八屆農村願景會議

研討會將邀請關注日本食育法案推動,對綠色廚房、校園農園概念與實踐的專家學者,以及在地國小營養午餐、有機豆腐製作、以及有機農場經營者,共同來討論、研擬台灣的食育教育。

本屆農村願景會議討論議題— 食育與農村

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與花蓮鄉村社區大學、旗美社區大學、曾文社區大學、永和社區大學、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牛犁社區發展協會合辦農村願景會議,邀請全台各地關心農村發展議題的有識之士聚集,討論台灣農業及在地農村發展課題。農村願景會議係藉研討會形式發表學術知識、實務經驗,並安排發表者及與會者進行互動交流,並研擬相關議題之對策。

會議進行之流程分為兩部分,一為以「食育」為主題,將校園飲食、家庭飲食與農業、農村相關之議題發表與討論。第二部分則配合議題,至花蓮在地社區、農場進行實地參訪。

2005年7月,日本官方公布了《食育基本法》,並訂每年6月為食育月,目標在培育國民具備正確的飲食知識、選擇食物的能力,實踐健全的飲食生活。除了宣示食育成為全民運動,更納入教育方針,希望能讓孩子從小學會自我管理飲食生活的能力。食育的概念延伸到食物的產地,所以農村的生產環境,農產品的安全、衛生與營養成了關注的焦點,

研討會將邀請關注日本食育法案推動,對綠色廚房、校園農園概念與實踐的專家學者,以及在地國小營養午餐、有機豆腐製作、以及有機農場經營者,共同來討論、研擬台灣的食育教育。

一、 主辦單位: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二、 協辦單位:花蓮鄉村社區大學、旗美社區大學、曾文社區大學、永和社區大學、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牛犁社區發展協會

三、 時間:2010年11月19日至11月20日止(報名時間即日起至11月15日止)

四、 報名方式: 網路報名-http://tinyurl.com/2vk9loe

或將簡章傳真至03863-3320

五、 地點-東華大學文學院 一樓大講堂

如有疑問請洽 03863-3326助理:黃佳安、邱于珊、巫正梅

image001

第八屆農村願景會議議程(暫定)

11/19 (五)
時間 議程
1300~1330 報到
1330~1430 始業式、引言:夏禹九 院長、劉瑩三 主任、戴興盛組長主持人:蔡建福(東華大學教授)
第一場1430~1600 <日本食育基本法>主持人:邱奕儒(慈濟大學教授、樸門農藝推動者)主講人:張瑋琦(新竹教育大學教授)

在地案例回應:李美玲(花蓮縣北林國小營養午餐計畫)

1600~1630 茶敘
第二場1630~1800 <幸福餐桌>主持人:顧瑜君(東華大學教授)主講者:陳惠雯(幸福餐桌作者、秀明農法推動者)

在地案例回應:顏嘉成(舞鶴加納納部落森林咖啡實驗計畫)

1800~1930 晚餐
第三場1930~2100 <校園農園>主持人:張正揚(旗美社大主任)主講者:梁明煌(東華大學教授)

在地案例回應(一):黃木蘭(北埔國小校長、花蓮縣環境教育專家輔導團計畫)

在地案例回應(二):楊鈞弼(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總幹事)

11/20 (六)
0830~1000 參訪活動(安排中)
第四場1030~1200 <校園綠色廚房>主持人:周聖心(永和社區大學執行長)主講人:宋秉明(東華大學教授)

在地案例回應:小魏與阿順(味萬田有機豆腐)

1200~1300 午餐
第五場1300~1500 綜合座談-食育與農村發展的連結與談人:宋秉明、李美玲、周聖心、邱奕儒、張正揚、張瑋琦、梁明煌、陳惠雯、黃木蘭、楊志彬(台灣社造學會秘書長)、楊鈞弼、蔡建福、顏嘉成、顧瑜君
1500~1600 茶敘

報名表格 請點選這裡下載

網路報名網址-http://tinyurl.com/2vk9loe

報名簡章網址-http://tinyurl.com/2uon6hv

傳真報名者請傳真至( 03)863-3320

會議地點─

image003

重建中營造─關山社區中興國小

關山社區內原有中興國小,因兒童人數少,被迫廢校至今。但因校址地勢較高,社區希望將廢置校園規劃為一個安全避難所,並打造成社區美麗公園。

關山社區內原來有一所國民小學-中興國小,因村內兒童人數越來越少,被迫廢校,廢校之後,荒廢至今。莫拉克風災來襲時,中興國小校園位於社區之北,地勢比公路略高,在村落裡是比較安全的位置。最近幾年遇風雨災害時村民都避難在這裡,尤其是運動場可供飛機起降,適時提供物資及救援。目前已規劃為緊急避難、物資存放所、雨季雨量觀測所。

關山社區希望藉由此次規劃將廢置校園做為一個安全避難所,也希望透過社區居民的創意合作將環境整理綠化,讓居民有一個安全避難所外,也把校園打造成社區美麗公園。平時可在這悠閒的散步聊天,有遊客來時亦可提供開放空間供短暫歇腳逗留。

pic5
居民自行完成的中興國小營造草模型。

在高雄縣甲仙鄉的新住民中,有一位相當與眾不同的人,她是柬埔寨籍的蘇美玉。蘇美玉曾經是小學老師,嫁來台灣後,跟著丈夫辛苦下田工作;但是莫拉克風災改變了她的命運,原本種田的她,因為文建會重建專案,投入甲仙鄉的社區重建工作。中興國小的社區營造,蘇美玉是第一線的執行人員。

一方面必須克服語言與文字的限制,一方面必須帶動社區的討論。還好有甲仙愛鄉與南橫三星等社區組織與旗美社大莫拉克重建團隊的陪伴,蘇美玉一步一步在摸索中,嘗試建立社區重建營造的模式。

在七月二十二日的社區重建會議中,重建的伙伴在現地勘查中,給了關山社區第一階段的意見回饋,於是在整理相關資料後,七月二十九日,社區成員與居民也透過自主研習與社區會議,將社區營造理念,進一步討論與磨合,八月十七日,社區成員再度至現場進行現勘,進行第二次討論與意見整合,九月四日透過社區空間營造進階課程提出中興國小營造的概念圖,九月十八日則完成中興國小空間營造的草模型。

在這個過程中,中興國小社區營造的雛形漸漸浮現,這是一種難得的經驗,社區透過共識會議,居民參與,重建區其他夥伴組織的情義相挺,讓原本空間營造的專業知識,從學院中解放開來,回到社區實作的手感,這樣的經驗,相信不只關山社區在社區空間自主營造跨出了一大步,對於其他重建區的社區重建員也有相當的啟發,重建之路雖然漫長,然而重建的軌跡確實如此鮮明,得以辨識,而也令人欣慰與動容。

pic1
關山國小七月二十二日現況。

pic2
七月二十二日的社區重建會議中,重建的伙伴在現地勘查現況。

pic3
七月二十九日社區成員與居民自主研習與社區會議。

pic4

(上)九月四日提出中興國小營造的概念圖(下)重建社區其他夥伴,藉由模型給了更多實質的建議。

pic6

誰是火脈先生?客語教育我見我思

中醫舊稱火脈先生,毛筆一詞舊稱水筆,今如不教毛筆而以水筆教之,學生恐要誤為水彩筆了。鋼筆舊稱萬年筆源自日語,有老師反映說小朋友一詞非客語,應如何稱之,難不成要叫小朋友細阿哥、細阿姐?

自二十一年前發動還我母語運動以來,母語的學習漸漸受到重視。各地小學在教育行政單位的推動下,聘用母語支援教師教小朋友學習母語,一時蔚為風氣。尤其自推行客語能力認證考試後,更是興起一股學習客語的熱潮,這真是今人欣慰的事。

然而就我所知推行客語教學之師資,程度好而能勝任者固所在多有,不得其法者亦頗不乏其人,故推動之成效參差不齊,令人感到美中不足。兹就筆者多年來從事母語教學訪視所得印象概述如下,俾供客語教學之參考。

DSCI0002
透過表演與活動進行客語教學,讓孩子更能融入情境。

一、 不能推陳出新:

大凡語言都隨時代而有變化,即人類的生活日新月異,隨時都有新事物產生,因此就有了新的詞彙。例如電腦一詞是新詞彙,為舊時代所無。如不稱電腦而強欲在舊詞彙中找出詞彙,恐比登天還難。可是我常遇到教學者在教學生時,忽畧這一點而堅持依舊語詞來教,謂如此才能學到最道地的客語。

如:老師和醫師等詞,一定要依舊時名稱以先生稱之,不能稱老師、醫生或醫師。若此則中醫要稱火脈先生才合舊稱,可是現在社會上不是普遍稱中醫師嗎?稱火脈先生年輕一代恐無人了解。

又毛筆一詞舊稱水筆,今如不教毛筆而以水筆教之,學生恐要誤為水彩筆了。鋼筆舊稱萬年筆源自日語,是否要教萬年筆而不能教鋼筆?脚踏車亦如是,舊稱亦源自日語之自轉車,教脚踏車或自行車可否?有老師反映說小朋友一詞非客語,應如何稱之,難不成要叫小朋友細阿哥、細阿姐?故筆考認為客語亦應隨時代進步而進步,不能抱殘守缺。

二、 菁英式教學:

為了推動客語教學,常有各種比賽,以鼓勵學習。教學者為了爭取榮譽,往往在全班或合校選出最佳代表,加強訓練以便爭取榮譽。然而此種菁英式的教學,效果只及一人,其他多數人的學習機會就被剝奪了。因此客語教學的成果,自全體觀之效果並不理想。固然六堆各校在全國性比賽中成績斐然,但那是靠少數菁英爭取來的,與整體效果無關。

三、 語言教學必須生活化:

常見各校於朝會時,教學生一、兩句客家諺語,用意至佳。怎奈學生並無此生活經騐,故多不能了解其所縕含的意義,因之達不到教學效果也是必然的。如:教學生「兩種人忠臣孝子,二件事讀書耕田」,這是封建時代農村生活環境下所產生的諺語,現代小學生如何體會其意義?又如:「石崇豪富蓋天下,毋當范單一扇帡」,這種諺語恐怕連老師都不甚了了,要小學生如何領會?

常見各校参加比賽所說的故事或表演的內容,太多取材自農業社會的生活經騐。如:撮把戲、釣蛤蟆、掌牛仔或做粢做粄等,此等題材現代學生怎會有興趣?殊不知現在的小孩所接觸的故事人物,都是都拉A夢、HELLO kitty、、DORA或麵包超人、海棉寶寳等。為何不能將客語融入在類似的故事中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前見麟洛國小推出一劇《奇魯米再見》,以外星人奇魯米偶然闖入地球,巧遇一群六堆兒童,展開了有趣的互動。全場以十首動聽的客家創作兒童歌曲串聯貫穿,既精彩又有趣,且現代與傳統兼具至為難得。像這樣的故事內容才符合現代孩子的生活,難怪個個看得興味十足。筆者的外孫女看到奇魯米要離開地球回到居住的外星球時,哭得好傷心,因為故事感動了她。

四、 學校母語教學與家庭脫節:

學生在學校多少學到一點客語,回到家父母却不能配合,喜歡用華語與孩子交談。學到的語言不能在生活上應用,進步自然有限。同時也讓孩子誤以為母語並不重要,因而不再用心學習。所以我認為父母不與孩子說母語,才是母語流失的最大殺手。因此我希望為人父母者多體會母語失則族群亡的可悲後果,多與孩子說母語吧!

以上只是一點淺見,卑之無甚高論。緣於多年從事母語教育訪視,有所感觸,發之為文,盼能拋磚引玉,盼大家來重視與討論。

DSC06863
透過傳統偶戲教學學習客家話。

(作者為社團法人屏東縣深耕永續發展協會常務理事)

徵收你的人生

從土地徵收的抗爭事件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只思考「價格」不考慮「價值」的徵收制度。制度裡沒有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生活與歷史,國家能怎麼徵收?一個家族的記憶又能換得什麼好價錢?」

 前言:

「法農」由幾位關心大埔徵收事件的法律系學生組成。在大埔事件中,我們看見了土地強制徵收政策對於人民權利所造成的重大侵害,也看見了農民在官商合 力謀取土地開發下的無力與悲哀。目前的土地徵收制度讓人民必須走上街頭、力竭聲嘶的抗爭,尋求體制外的管道來表達自己的訴求,然而即便起身抗議,也未必能 確保被徵收土地人民心中正義的到來。

這場土地保衛戰還在進行,看到大埔農民的處境之後,我們希望找出更多農民的故事,關於農民對於土地與家園感情的故事、關於徵收政策不正義的故事;我們期待,這些故事可以讓更多人看到、進一步的思考關於國家權力、土地政策、不正義的徵收制度等等的問題。

─────────────────────────────────────────────────────────

公益,所謂多數人的利益。當國家以公益之名收去人民的屋地時,似乎只要拿出一筆錢,一個由政府認定合乎價格的數字,就可以把土地收歸國有。聽起來挺合理的!不是嗎?雖然土地被拿走了,但也得到了補償金;像是去買東西,拿了錢交了貨,交易完成!

現行的徵收制度中,每個人、每項物品、屋子、土地、樹…好像都可以貼上一個標籤,上面寫著或大或小的數字,國家想要,付了錢就可以帶走:不見得便宜(雖然大多數的時候是很便宜),但的確方便!所以凡事都有一個價錢嗎?只是,這價錢就等於價值嗎?

clip_image002
這樣的鴨池是在鄉間相當常見的場景,是補貼生活的方式之一。(攝影:萬庭威)

從土地徵收的抗爭事件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只思考「價格」(且不論滿天飛舞討論怎麼算才是對的價格)不考慮「價值」的徵收制度。徵收制度裡沒有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生活與歷史,國家能怎麼徵收?一個家族的記憶又能換得什麼好價錢?」

今年9月4號,這是我們第四次來到大埔。來此為了尋找一些答案,尋找被徵收人民生命中的故事,那些不被制度與法令聞問的價值。

故事起點不在苗栗竹南,而是新竹峨眉。一家的五個兄弟分了家,拿著分得的五百塊,他到了苗栗的獅頭山落腳,從山溪的溪谷往上築起層層高起的梯田,種植起一個家。傍山依水,山水一方面滋養一個家的開枝散葉,卻也讓他們熟知人面對大自然的無力;每逢風雨便提心吊膽地擔心崩山,攔不住的大水在八七水災淹過他們在遠處河岸買下耕種的豐田,於是他的子孫毅然決然離開此地,為了尋求生命的安定。

下一個起點,他們來到大埔。

clip_image004
田裡長出的,每一株都是對生活的期望。(攝影:陳平軒)

在大埔買下當時會社、茶園所釋出的田地。為了讓良田可以種出更豐美的稻,農人去甘蔗會社載回甘蔗葉鋪在土上、灑上堆肥,一面努力養肥土地,也努力養起一家大小。

看天吃飯的農人,總是被時間追趕著。農忙時節鄰舍間互相幫手,大人工換大人工、孩子工換孩子工,填補所需要的大量人力,來去間也牽起了情份。插秧除草割稻,都不是每日的工作,當然也不是固定有錢入帳,供一家大小吃喝生活的,是南庄礦坑的工作。這也是為什麼他日後患著矽肺病離開。而她,則擔起家的另外一半重量,看顧著田、菜園、孩子。

孩子們不管大小,聽著大人的吆喝做著瑣事,也在瑣事之間尋找樂趣。坐在屋後的田埂上釣青蛙、去秘密基地灌蟋蟀、翻土的時候去田裡撿泥鰍、在大雨過後,從家裡出發去埤塘,與路上相遇的朋友一起去撈魚…每一樣有趣的事都會有一個位置,屬於大埔的生活記憶地圖隨著時間越來越滿,最後密密麻麻的繪成了腦中「家」的圖像。

循著既定的路線上課下課,長大後的孩子們也開始尋著另外一條路線上班下班,接下了家中經濟來源的棒子,也接下了鐵牛車與其他的耕種機具,繼續耕種。從頭份鎮上住到竹南的田間屋,她在這裡與他共同建起了屬於自己的家庭。辭了工作,種著婆婆留下的菜圃,養著兩個孩子,她喜歡這樣的生活。

然後公文來了,告訴她們,政府要接手你們的土地。以補償費做為代價,買下你過去的一切記憶、習慣,請你離開。關於生活,錢可以補償嗎?如果不可以,怎麼樣的補償才叫做合理?而這一切都假定於徵收背後的確有公益的必要性。

那天下午我們離開了大埔,找到了一些故事,卻有著更多的疑問等待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油價時代下的社區協力農業1020

透過伊莉莎白的演說,讓我們一起領略CSA在歐美國家所產生的效應,更進一步刺激我們的想法和建立行動方案,讓CSA也發展出台灣獨有的運作模式,讓CSA拉近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距離,讓CSA重新連結我們與土地的關係。

【什麼是社區協力農業?】

「社區協力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簡稱CSA)的出發點很簡單:「認識你的農人,認識你的食物」。

「食物生產者+食物消費者+每年的互相承諾=社區協力型農業和無限的契機」,在此定義中,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關係的本質,建立在彼此的承諾之上:農場餵養人們,人們支持農場,並共同分擔潛在的風險和獲益,這其實不是什麼特別新的概念,然而卻在現代工商業社會裡,人與土地的關係漸漸疏離、崩解,而遺忘了從前人們生活的樣貌。

「地產地消」在能源、糧食價格雙雙飆漲的今日格外重要,它可以減少運輸成本的浪費,並且讓消費者享用到順應天時的新鮮食材。CSA建立起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網路,會員透過認股,購買當地農場的收成,不僅每週都能得到新鮮有機的農產品,也能保障農人在天災或歉收時的收入來源。

透過伊莉莎白的演說,讓我們一起領略CSA在歐美國家所產生的效應,更進一步刺激我們的想法和建立行動方案,讓CSA也發展出台灣獨有的運作模式,讓CSA拉近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距離,讓CSA重新連結我們與土地的關係。

【活動資訊】

時間:2010.10.20(三)晚上七點至九點半

地點:福安國小視聽教室(高雄縣美濃鎮中山路二段358號)

主講人:伊莉莎白韓德森 Elizabeth Henderson(美國社區協力型農業重要推手)

主辦單位:高雄縣旗山區旗美社區大學

聯絡人:吳鴻駿 07-6629625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