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市升格不應忽略地方自治

Furth的面積約21平方公里,與台北的南港區或中和市差不多,但只有3500位居民。然而人口雖少,做為德國最基層的自治單元,鎮長仍擁有完整的自治權,包括立法、人事、都市計畫、財政、徵稅等自治權力;以及充沛的預算…

這個(七)月初,我們拜訪了德國南部下巴伐利亞區一個名為Furth的小鎮,並且與綠黨籍的鎮長Gewies先生進行了長達七個小時的深度訪談和實地探勘。

980720-l1120616-360.jpg
 德國Furth小鎮鎮長─綠黨籍的Gewies先生與台灣訪客(攝影/吳勁毅)。

Furth的面積約21平方公里,與台北的南港區或中和市差不多,但只有3500位居民。然而人口雖少,做為德國最基層的自治單元,鎮長仍擁有完整的自治權,包括立法、人事、都市計畫、財政、徵稅等自治權力;以及充沛的預算資源—每年光是稅賦所得就有約600萬歐元(將近2億8千萬台幣)。

因為這樣有利於自治的制度性條件,加上Gewies鎮長透過充分的資訊公開和誠意的溝通,因此在1996當選後,成功營造地方生存的休戚與共感,進而贏得其他政黨的14位鎮代表的信任甚至分工協助,得以實踐其營造一個永續生態市鎮的承諾與政見。

包括立法規定Furth全鎮的暖氣系統一律採用可再生能源;發展太陽能供學校用電;將一片已經被佔為農地耕作數十年的河川地逐步買回或換回,恢復河川地完整的生態棲地與滯洪功能等。Gewies的功績當然不僅止於生態保育,他在推動中學教育結合社區、營造友善的老人安養環境、提供邊緣居民工作機會等政策上,也都透過細緻的規劃和準確的執行,而獲得明顯成效。

誠然,並不是所有德國居民都像Furth小鎮鎮民一樣,可以在短短幾年內營造出令規劃專業界嘖嘖稱奇的綠色奇蹟。但是在同一套地方自治制度下,德國任何城市或鄉鎮的居民,至少對於自己居家附近的生活與活動空間會如何改變(不論是蓋入一顆大巨蛋、看守所或是農地突然被劃為科技園區),不會像台灣的社區居民一樣,因為無從干預而充滿無力感或疏離。

就在同一時間,台灣社會正因四個縣市升格改制案,引起一陣沸沸揚揚的討論。贊成者宣稱縣市升格有助於加強國家競爭力與行政效率,反對者批評升格改制的過程草率,且可能造成區域發展失衡、二等國民和國家財政夢魘等問題。而做為直接利害關係人的台南縣等鄉鎮市長與代表,則連署要求所謂「落日條款」,即改制直轄市之後仍暫時維持民選區長、區代表,並研擬退職金及轉任區諮詢委員等配套辦法。

在這麼多的討論中,很遺憾卻不意外地,我們並未看到升格案對我國地方自治可能產生的影響,受到應有的重視。「直轄市的區長就該官派」被視為理所當然,然而我們要問,當所有地方社區的發展與課題,全部轉移到直轄市議會層級才能溝通與做決定時,對於我國民主政治與社區發展難道不是一大危機?

當台灣各城鄉社區的居民,愈來愈感受到她們對於週邊環境的開發或改變完全沒有說話的資格時,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質疑:一味迷信於大尺度才能「與國際競爭」,卻離居民生活愈來愈遠的國土規劃,究竟滿足了誰的利益?當人民在實然上對於日常生活周邊的事物無權過問,我們又何能抱怨大眾對於公共事物參與的冷漠,或冀望成熟的公民社會突然由天而降?

早在1996年所謂的國發會「共識」時,就一直有「鄉鎮市長官派」即可杜絕黑金政治的迷思。但是熟悉地方政治生態的人都可以想像,官派並無法改善地方黑金派系問題,只是讓這些官派位置成為大黨對地方派系的酬庸或利益交換籌碼。

現行地方自治之所以有黑金特權等問題,與基層行政部門的資訊不公開(特別是各種評審與採購過程),社區居民則覺得自己永遠搞不懂也無法影響決策而乾脆不聞不問,有很大關係。我們需要的是貫徹地方治理的資訊公開,壯大社區監督的力量,讓有心地方事物的居民都可以成為「地方派系」,而非以黑金為門檻,這才是真的民主國家。

如果地方的發展沒有相應的民主授權與監督過程,而僅由缺乏自主權力與資源的官派區長來執行,不可能真正以社區需求為主體,並且接受社區居民究責。因此我們主張,趁這次縣市升格的地方制度法修正之際,應全面檢討直轄市區長官派的制度,讓「區」與「鄉鎮市」同樣成為最基層的民選自治單元,並且規劃提高地方自治的制度性條件,由下而上,拉近政治與人民生活的距離。

(彭渰雯為世新大學行政管理系助理教授,綠黨中評委;吳勁毅為慕尼黑工業大學博士候選人;溫炳原為台灣綠黨前秘書長)

(本文轉載自「台灣綠黨」部落格,同時刊登於7月19日自由時報)

都市比鄉村環保?

之前在網路上出現了一篇引起注目的文章,首先引用一個關心著都市社區的永續生活的機構──Center for Neighborhood Technology(簡稱CNT)──的網站上所呈現出來的地圖。該地圖顯示,在住家越密集的地方..

一、環保不環保?

之前在網路上出現了一篇引起注目的文章(註1),其首先引用一個關心著都市社區的永續生活的機構──Center for Neighborhood Technology(簡稱CNT)──的網站上所呈現出來的地圖。

該地圖顯示,在住家越密集的地方,每個「住家」的汽車的二氧化碳平均排放量會越低,於是文章指稱,都市的生活型態將會使都市人的汙染減量,並且正如文章所欲表達的、這地圖所呈現出來的訊息,很可能會讓許多在環境保護議題上視都市為寇讎的人感到驚訝。

980708-dgw7f6ds_426hrzbt7d.jpg
■美國紐約附近,每個住家的汽車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graph from http://htaindex.cnt.org/

但在該文章沒有引用的、在CNT的網站上與前一張地圖並列的另一張地圖裡,它就呈現出了一個似乎是我們比較習慣的訊息,即在住家越密集的地方,每「英畝」的住家汽車二氧化碳平均排放量會越高。

2-dgw7f6ds_427fcqfccg7_b.jpg
■美國紐約附近,每英畝的住家汽車二氧化碳平均排放量。graph from http://htaindex.cnt.org/

兩相對照,並非相關專家的我這麼猜測(註2),就第一張地圖來解讀,在像紐約這樣的大都會裡,人們其實很不容易擁有汽車(如停車位的問題)、也不會那麼樣地需要擁有汽車(由於大眾運輸工具的發達),以致於未必每個住家都會╱能擁有汽車、並經常使用汽車,所以如第一張地圖所示,都會地區裡「每個住家」的「汽車」二氧化碳平均排放量會較低。

相對地,居住在鄉村地區的人們就比較容易、也更需要擁有與經常使用汽車,甚至每個住家會擁有兩三台汽車,於是其平均排放量可能因此較高。至於第二張圖,由於它是用每英畝的排放量來計算,所以我們應該可以從都市的汽車與廢氣汙染較為集中、並不容易被稀釋來理解。

都市的外部性

但這是否能夠得出「都市比鄉村環保」的結論呢?網路上已經有人從「外部性」的角度來進行批判(註3),即倘若將都市比作一個整體,則「因都市而生」的許多碳排放量其實是不會被計算在都市的頭上的──因為那些碳排放是來自於鄉村供應都市所需而產生的,所以都要算在鄉村的頭上。所以這些碳排放就是都市的「負外部性」──對其他受影響者(如鄉村)造成負擔(必須承擔碳排放的責任),但根本造成汙染者卻不用負責,以至於我們可能會忽略了都市實際造成的環境負擔。

這就如同西方國家紛紛投入節能減碳的行列,但其中某些國家很可能只是將高污染的產業移到其他較為落後、原本污染情況較低的國家進行生產,以致於某些西方國家可以繼續扮演其在環保議題上的高道德者的角色,但實際上卻又掩人耳目地繼續其污染事業並從中獲利。

「解決污染的能力」不等於「環保」

此外,文章中所額外談到的污水與垃圾議題──其認為都市在污水處理與垃圾處理與減量上,都做得比鄉村好──也很難得出「都市比鄉村環保」的結論。道理很簡單,我們不會將「人們擁有較高的解決污染問題的能力」與「比較環保」畫上等號,因為都市人是因為自身不斷地製造污染而需要這種能力,相對地,鄉村不需要這種能力是因為其沒有那麼多的汙染,並且鄉村所擁有的相對豐富的自然環境,本來就有稀釋某些污染與分解某些垃圾的能力。

這就如同居住在鄉村的人既不會羨慕都市人在房子裡裝空氣清淨機,也不會因此感到羞愧一樣──因為他們並不需要這樣的東西。現代人想了很多方法來解決自己所製造的麻煩,但越是這麼做,就越無法擺脫身為麻煩製造者的身份。

都市化能夠減少污染?

最後,該文章鼓吹都市化──其認為因為都市有減少污染的能力,所以越將人口集中,減少的汙染也就越多──對此,我們必須從幾個角度來檢視。首先,該文將每個人的平均汙染量都假定為等量且不會因為其從鄉村移動到都市而有所改變,這是相當可疑的,於是其認為「越是都市化就能減少越多污染」的推論也就令人難以相信。

但是,假若我們視都市化為一種手段,將場景設定在「真豪宅假農舍」不斷增生的農村環境裡,那麼都市化的確有它的好處。因為倘若這些豪宅不是任意分布而能集中成為住宅區,那麼它將能夠集中處理污染、能夠節省為了解決污染而必須負擔的公共設施和服務,並且減少散佈的污染源對自然環境的衝擊與傷害。


■Photo by greenlost

但生態思想常常教我們想得更多──雖然都市化對於控制污染、甚至是減少污染擁有某些好處,但我們其實很可以懷疑這只是治標──甚至不及治標而只是遮掩──而非治本。於是,若從治本的角度來看,我們其實很可以問: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的豪宅嗎?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都市嗎?我們如果不是鼓吹都市化,而是鼓吹鄉村化,這樣好不好呢?

我對這「鄉村化」的想像是:我們不需要有那麼多「都市化」的消費,以致於我們也不會造成那麼多的汙染與垃圾;我們不用因為都市建築造成的悶熱而讓商店必須強烈放送陣陣的冷氣,我們也不用因為塞在車陣裡而徒然在難以稀釋廢氣的街道上排放廢氣;我們其實不需要那麼多的燈光、裝飾、強迫接收的廣告宣傳;我們其實可以省卻很多都市娛樂,而選擇「低碳排放」的社區活動、親友交誼與起身親近自然;我們可以自製、交換或分享彼此製作的食物與產品,省卻廣告、包裝、運送的資源……。

雖然這些想像在地狹人稠的台灣可能會被譏為空談,但我們不妨思考,倘若鼓吹都市化的背後是期待能夠獲致更高的效益,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夠讓「事實上並不需要那麼都市的」回歸鄉村、讓「必須都市的」繼續發展其環保作為,而更具效益地運用空間?

生態運動裡的眾多想法已經向我們揭示,慾望與過度消費常常是製造環境負擔的主要原因,以致於今日的都市人或許會對「為什麼在鄉村生活的人能甘願過著如此平淡的生活而甘之如飴」感到奇妙──

這其實是因為都市人每天都要接受著資本主義「為消費者們」不斷製造出來的慾望的洗禮:「美白」是一種慾望,「今年流行的顏色」亦然,而與日俱進的「酷炫新奇」更是一種慾望,但事實上,我們為什麼會為了iPhone已經推出第三代,而自己手上的仍是第一代而煩惱呢?為什麼我們常常是著重在攝影器材的規格而不是攝影作品的內容呢?為什麼我們經常得接受電視節目對於觀眾可能趕不上流行的恐嚇,而鮮少思考美的內涵呢?

部分原因即是因為潛藏其中的資本主義無時無刻地要為人們製造「總是少了什麼」的幻覺,並且這少了的什麼必定是有價的、可供消費的──我們很少會看到節目勸勉人們要培養進行哲學思辨的能力,也很少看到提醒人要深入認識宗教信仰;並且,僅僅是為了一季又一季的「製造幻覺」,這製造過程中便耗費了龐大的自然資源(如廣告的強力播送與發送)。

如今,資本主義已經和都市密切的結合起來,雖然我們不能說鄉村──這個僅僅以人口密度和開發程度定義的區域──就可以自絕於資本主義,但鄉村的特質卻能夠給予我們前述的想像與可能性,並且已然有許多人選擇了離開都市、而在鄉村實踐這樣的想像。

二、什麼是「環保」?

相較於之前所談到的,其實讓我感觸更深的,是文章背後所代表的、我們普遍對於「環保」的理解。

基本上,我以為我們其實很難僅僅拿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數據來判定環保與否,而污水與垃圾亦然──如果可以,那麼我必須感嘆,我們似乎仍片面地活在生態議題逐漸加溫的1970年代,我們關注的主要還是各種污染、垃圾問題,我們呼籲要保護環境是因為我們的生活品質在社會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逐漸低落、人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受到威脅。

而當我們想到「環保」這個名詞,我們最能夠直接聯想到的、最為熟悉的可能是「一些髒東西」或「被弄髒了的資源」;至於我們最熟悉的環保行動則可能是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

這有什麼不對嗎?甚至那影響西方世界甚巨的環保經典──《寂靜的春天》,不也就是在講述污染物對人類所造成影響、以致於我們要努力與這些古怪又可怕的髒東西作戰嗎?事實上這只說對了一部分,因為該書從第四章開始就漸漸地開始表露作者Rachel Carson(1907~1964)另一部分的心意,她開始提到野生自然的美(1997:57、82-85、88、130)、肯定自然演化的安排(1997:76-79);又稱生命是個奇蹟,以至於我們應該尊重生命(1997:304)。

換言之,Carson在其著作中隱隱約約地表露了她的相信:雖然人類的生存與健康是值得重視的──以至於我們要謹慎地面對威脅人類的汙染,但是,在那之外,自然的豐富、多樣、穩定卻也值得我們給予珍視和尊敬。於是,我們珍視那橫跨天際的水鳥不是因為我們可以享受獵殺牠們的樂趣,而是因為牠們散發著一種美;自然世界就像一本開展著奧祕的書本等待我們低頭盡情閱讀,它之所以值得珍視不僅僅是因為我們的生命仰賴於它。

看起來,這些概念比起那些令我們困擾的「髒東西」還要走得更遠。但Carson之所以能夠有這樣的表達、能夠在這本警告世人那化學物質污染的危險的書籍裡溫和而自然地吐露出來,主要還是因為她有西方世界豐富的、對於自然的反省作為支持,以致於她可以輕易地說出「對千千萬萬的人而言,大自然的美麗與秩序,仍然是最重要的」(1997:145)──但身在台灣的我們,則可能很難代表台灣人做出這種宣告。

台灣的「環境保護」之所以常常侷限在污染與髒亂,固然有其多重的因素,而就我自己的理解與推測,這也與今日的行政院環保署在三十年前,是由行政院衛生署底下的「環境衛生處」逐漸轉變為「衛生署環境保護局」、在1987年才升格成為環保署的「衛生」脈絡相關,倘若我們檢視環保署的業務就會發現,它主要還是環繞著各種污染而開展,我們不容易在裡頭發現直接連結保護森林、野生動植物與生物多樣性的內容,以致於其發展出來各項宣導與教育,也就多偏重╱侷限於前者(註4)。

於是,經歷過這二三十年國民教育洗禮的台灣人,可能會熟悉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甚至還瞻仰過高貴的外星寶寶垃圾桶的風采,但對於「環境保護」這個龐大概念的其他部分,就知之甚少,或要借助媒體報導與課外書籍才能有更多的了解。


■Photo by greenlost

都市與鄉村,如何比較?

而回到主題上,我們要如何評價是都市還是鄉村比較「環保」?延續著之前的脈絡,我們會發現,事實上我們需要有更多的評鑑項目──例如光是在生物多樣性這個概念底下,我們就可以比較對野生動植物的友善程度、棲地的保護、生物廊道的保留;此外還可以檢視不同區域對待自然的方式──從寵物飼養到對流浪動物、食用動物的對待,以及我們在人造環境裡如何照顧與安置植物;還可以檢視各種開發對自然的美、穩定性與完整性的考量。

更進一步地看,由於都市與鄉村各有不同的條件與限制,所以我們也很難對其進行齊頭式的比較而能獲致公正的結果。在評價時,我們甚至可能需要對相對限制較多的都市比較寬容、對相對資源較充裕的鄉村比較嚴苛。

因為我以為,這樣的比較並不是要來個一決勝負──決定誰該留存、誰該消失,反倒是這樣的比較或許能夠為居住在都市與鄉村的人都帶來一些反省,讓居住在鄉村的人看看都市裡的人是怎樣努力地減少自己為環境造成的負擔,讓居住在都市的人看看鄉村裡的人能夠怎樣地珍惜其所擁有的自然,並且在各種物質需求與物質支持降低的情況下仍舊擁有美好的生活。

結語

今日站在火線上的環保人士大多都會肯定,我們不應該再落入「經濟」與「環保」對立的假議題當中。同樣地,或許在「都市或鄉村比較環保」的這個議題上,我們也能夠跳脫我們所可能會有的偏見──也無須再製造偏見,因為都市與鄉村這兩個以人口密度與開發程度做定義的名詞未必是環保與否的關鍵──

鄉村地區並不會就「等於」環保,都市地區也不會就「不等於」環保。人類這個物種或許自是地球形成以來最令人感到為難的物種,我們必須寄居在這個世界裡,但卻又煩惱著這樣的寄居──我們為此感到不安、焦慮、甚至互相辯論、發起各種運動。啊,人真是不自然的生物,但也正因此,就格外顯露了人類的價值。

註1:見「地圖會說話」文章〈都市比鄉村環保〉(http://Richter.pixnet.net/blog/post/24249793)
註2:這純粹只是不嚴謹的猜測,事實上更應該考量其數據是如何測量或計算得出。
註3:見「oekologie’s Blog」文章〈都市比鄉村環保,鬼扯!〉(http://www.wretch.cc/blog/oekologie/6683738)
註4:雖然近年來環保署也趕上了節能減碳的熱潮──這議題看似可以涵蓋對整體生態的保護,但總的來看,環保署的種種作為依然無法涵蓋「環境保護」的完整內涵。

參考文獻
Carson, Rachel(1997)。Silent spring(寂靜的春天)(李文昭譯)。台北:晨星。(原作1962年出版)

海岸造灘的整型手術

早期對於海岸侵蝕破碎,一直以水泥堤岸、消波塊築起屏障,長期下來把最珍貴的國土以巨石掩埋,人們無法親近海域,生物失去棲地。當開始查覺幾十年的錯誤,毀壞海岸容顏,於是一場全面性的整型手術展開…

如果蜿蜒的海岸是大海的曲線,皎潔的沙灘就是大海的容顏。

幾十年來,高度的開發,讓海岸變貌,沙灘失色,整個台灣海岸線面臨危機,不只人民深受災害之苦,生態也瀕臨浩劫,環境陷入危機。

980705-munch-3681253661-360.jpg

在早期,對於海岸侵蝕破碎,一直以水泥堤岸、消波塊築起屏障,想要擋住狂潮巨浪,但是長期下來,就像莽夫,把最珍貴的國土,以巨石掩埋,人們無法親近海域,生物失去棲地。

當開始查覺幾十年的錯誤,毀壞海岸容顏,於是一場全面性的整型手術開始展開,想要修復失去的沙灘,還給海岸一個美麗。

這樣的人工造灘思維,循著兩條脈絡發展,一個是運用沙灘消浪的防災目的,一個是利用沙灘休閒的觀光目的,在防災、觀光的目的下,以人為尊,就是缺乏生態的觀點,失去全面系統化的海岸思考,讓造灘成為局部美容。

在現今,以造灘為名,開始各種不同的造灘整型工程,成為上至中央、下到地方最熱衷之事,也讓人工造灘顯得光怪陸離,甚至再度形成第二次的海岸危機。

公視13頻道,將在七月六日晚上十點,播出「海岸造灘的整型手術」,介紹環台人工造灘的現象,以及延伸的問題。歡迎轉告收看。

2-3682069638

一年一度的福隆沙雕藝術節,在金黃碧沙的海灘上舉辦,每位遊客享受沙灘帶來的美好時光。那種高興的玩沙心情,彷彿心中吶喊著「沙很大~~沙很大~~」

3-3682075164

但是,沙很大的福隆沙灘,曾經面臨無沙的窘境,甚至必須運沙補充,才能讓遊客歡渡夏日時光。

福隆海灘的問題,並非單一個案,在數十年來,台灣從本島到離島,從西岸到東岸,都面臨沙灘流失的危機,地形與氣候的自然因素,形成不同的影響,但是最大主因,卻是建水壩、築堤坊等等,來自人為的開發破壞。

4-3682074892

沙灘消失的危機,最傳統的做法就是消波塊大軍、堤坊長城的進駐,想要以水泥工事擋住潮浪。但是潮浪日日夜夜專挖牆腳的功夫,依舊淘空沙灘,讓所有巨霸水泥應聲倒地,海岸依舊面臨危機。

5-3682074054

對抗式的水泥海岸防禦策略,成為一種過時的思維,不僅擋不住潮浪,也破壞生態與景觀。於是,海岸治理的生態工法興起,以分散消解取代強力對抗,成為海岸治理的反思。

在日本,以生態工程治理海岸,在三十年前就已展開,綿長的海岸線,散佈各種不同的海岸生態工法。

6-3681258003

2002年在屏東車城的後灣海域,新的海岸生態工法開始施作,除了保護沙灘防止災害,也進行景觀改善工作。

後灣海岸的生態工法,以養灘保護海岸為目標,放棄堤坊加消波塊的方式,在海岸前設置潛堤,分散潮浪的力量,接著以巨石、沙包保護沙灘,讓沙灘成為最好的消波灘岸。但是這個有著多重設計的生態工法,在當地居民眼中,卻是一個失敗的工程,因為圍繞海灘的水底石塊,讓灘岸保護下來,但是細沙卻不見了。

7-3681258631

沙灘前的海域,居民拉起藏在水中的沙袋,指責這樣的工程設計,讓海岸在人工整型之後,失去自然的美麗。

8-3682073482

後灣海岸的護岸工程,結果雖然不盡理想,卻是標示一種思維的轉變,放棄早期以大量消波塊,阻擋浪潮的的作法,改以建造離岸堤分散海流,恢復沙灘保護海岸的思維。

9-3681257499

在台灣西南海岸,以養灘為目的離岸堤,像一列艦隊排列在海上,透過潮浪的散流作用,慢慢將海沙淤積在堤岸之間,形成U字形的沙灘景觀。

10-3682071364

恢復沙灘保護海岸,成為水利署的新作法,但是在水泥海岸減量的政策目標下,這種以養灘為目的的生態工程,依然必須考慮減少水泥消波塊的使用,否則會形成更大量體的水泥海岸,破壞景觀。

11-3681256951

並且海岸生態工程的規劃,必須考慮砂源及海流,更重要是早期海港建設引起的凸堤效應,能不能有效解決,不然常常會是鉅資投入,卻換不到半點造灘效果。

12-3681255987

在現今海岸生態工法的設計上,分有置於岸外的離岸堤、隱於水下的潛堤,以及人工岬灣的長堤等等,利用各種不同的堤岸設計,引導海流淤積沙子,造出保護海岸的灘地。

養灘目的上,除了改善過去的硬性工法,保護沿海土地,更重要是因應現今海灘觀光的需求,開始恢復沙灘。

13-3681255557

為了迎接世運,高雄市規劃整治西子灣沙灘,利用人工岬灣的堤坊設計,讓西子灣沙灘慢慢恢復。人工岬灣的養灘工程,效果已經出現,西子灣沙灘面積增加,淤沙量已經超過預先的估計數量。

14-3682069886

人工岬灣的設計,考慮到視野景觀,對於海灘觀光,能夠營造出美麗海景。但是,生態工程專家置疑人工岬灣的興建是否需要,因為位於高雄港旁的西子灣,原本就因為港外長堤會形成淤積,人工岬灣的設計,只是為了雕塑美麗的半月灣型海岸線。

15-3682069038

以觀光為取向的人工養灘,在各縣市規劃海岸休閒時,都有營造海灣沙灘美景的構思,但是工程是否需要,以及會不會形成新的海岸破壞,都是比須細膩思考的問題。

以養灘為名的生態工程,成為現今海岸治理的顯學,但是各種工程仍無明確的規範,不當的工程設計,甚至形成新的生態破壞。

16-3681253901

竹圍漁港,一項以造灘為名的工程正在進行,但是實際上卻是土石處置場的建設。大量的沙石填海造陸,製造新的海埔地,更讓人擔心這些砂石的來源,會不會造成海域污染。

17-3681261621

在生態學者眼中,這樣的造陸工程,根本不是保護沙灘,甚至大量沙土的傾倒掩埋,造成原有沙灘生物的危害。面對外界責難,縣府單位表達無奈,因為海港淤沙的問題,至今沒有一套完善的解決方案。

18-3681259783

人工造灘的海岸保護工法,相較以往的消波塊水泥海岸,當然有著較進步的作法,但是失去生態保護觀點,縱使找回沙灘,也不一定能夠找回生態。

19-3681260999

台灣海岸的破壞,有著多重結構的問題,砂石從山到河入海,加上不當的海洋工程,就注定還洋面貌的毀壞。也許在未來的世紀,真正的海岸治理,應該減少工程建設思維,依循自然邏輯,回歸海岸的原始面貌。

20-3682073000

先毀容再整容,成為現今台灣海岸治理政策的問題,當一個有著自然素顏的海岸線,被毀壞的不成形體,在高明的整型手術,又能還給海岸多少的天生麗質。

21-3681260037

該是完整思考台灣環境生態系統的時刻,讓點化海洋青春的工作,交給自然運作,而非人類之手。

22-3681255335

 (本文轉載自「漂浪。島嶼」部落格)

開啟無牆的 [科技大學博物館群]

大學博物館具有提供一種跨領域和專業訓練的寬廣視野,一種超乎狹隘學科知識的文化環境,有助於大學在學術研究和教學上建立特色,它同時也是大學發揮其社會功能的重要角色,因此是大學文化資產的重要成份。同時也是一面…

1990年代那場農業轉文教的地景革命

台灣號稱農業首都的雲林,在1980年代末開始有一場農業轉文教的地景革命,在離斗六火車站約10分鐘路程,廣達50公頃的台糖土地上,拔地而起一座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雲科大),將基地從農業地景轉變為試圖兼具歷史、人文、生態、教學、研究、學習、培養科技及產業專門人才培育的境教空間。

雲科大所帶來地景革命某種程度可以定位為臺灣技職教育轉型、產業專業人才重新定位,以及校園場所精神反省再造的轉型成果。

我將試圖先說明為什麼雲科大的校園地景,具有如此的強烈意義,將先從臺灣技職教育轉變歷程與臺灣產業專門人才需求的互為影響開始談起,藉而提出此互為因素如何與臺灣校園場所改革精神反省、對話的過程,而誕生出當下的雲科大地景面貌。

而在2009年的當下,雲科大校方因為要拆除校園中一棟具有文化資產價值性的「雲旭樓」建築,捲起一場由雲林國中校友、雲科大學生及教授、社區民眾組織而成的文化資產保存搶救運動,而這場運動很有可能被快速塑化成為反對拆除極端立場者的激進行動,然而雲旭樓的文資保存學運運動,會不會其實是一個重要的端點,讓雲科大成為帶動全國技職大學下一波教育革新的契機,並且為雲科大及雲林的人文地景帶來新面貌?

雲科大的誕生,技職教育的轉變歷程

在1960年代台灣作為全球加工基地,依靠來自鄉村的勞動力,一點一滴的奠定臺灣全球分工鍊的位置,勞動力需求在於勤奮、乖巧、遵從規範,完成基礎的國民義務教育、高工學歷工作者,大部分都可以獲得就業市場的入場券,成為產業中的生產者。

當全球分工體制轉變,臺灣必須從勞力密集轉型為技術密集的1980年代,勞動力的需求顯而易見必須轉變,從單純的大量勞動力轉而成為對於專業技術者的需求,因此講求專業人才培養的的專科學校在教育市場上大量出現(3年制、5年制、2年制等),專科學校開始成為培養臺灣產業工作者的仲介場所。

到了1990年代,臺灣產業再次面臨市場的推力,國家透過政策朝向轉型成為以研發為主的產業發展之路,直至當下最熱門的文化創意產業,產業界渴求的專業者都是必須具有專業知識、產業分析、聯想力、創造力、執行力的全人專業人才,因此臺灣的技職教育體系從傳統僅有理、工、商組成的專科學校,紛紛轉型為理工與人文學院並重的技術學院與科技大學。

援引研究型大學體制所強調的知識、專業、啟發、創意、人文藝術的全面性養成,因為唯有如此才能夠培育出臺灣當下需求的產業專門人才,並且回應到臺灣風起雲湧的大學教育改革聲浪,技職學院也紛紛籌設藝術中心、人文通識中心等,在校園的景觀上也開始朝向新設的建築必須著重美感、生態與教育的共構可能。

1980年代後期開始規劃籌設的雲科大,91年開始首批學生的招收。雲科大的創設基本上是與這波技職教育改革思潮同時呼應、對話下的產物,50公頃原本是蔗田與雲林國中的校園基地,經過公開徵選進行校園整體規劃,基地從農業地景轉變為試圖兼具歷史、人文、生態、教學、研究、學習的技職學院境教空間。

為了體現此一重要的概念,雲科大校園中,有大片如茵的綠地沈思漫步、湖畔旁的石桌可以進行三兩辯證、有實習工坊及實驗室強調學術與專技並重,整體校園採低度的、廣闊的、自由的校園空間感,醞釀著開放性的學習氛圍,甚至為雲林產生了一座獲選為二十世紀當代建築的集會廳。

980627-yunkedacimg4276-360.jpg
李乾朗教授曾於《20世紀臺灣建築》書中,介紹此一具有現代主義幾何美感的雲科大禮堂,顯現出雲科大校園規劃時重視美感智性生活之營造(圖片提供/蕭敏君)。

校園除了新設的空間,也重視舊有的歷史痕跡與泥土氣息,校園中留有校園所在地龍潭里居民種植的芒果樹綠色隧道,以及原有存在的雲林國中雲旭樓建築,在新建學校的過程中,不以剷除的方式對待,努力保有地景上的歷史感,讓這所在農業地景上拔地而起的科技大學,不是一所失根無歷史的校園,透過保存歷史文化地景,見證雲科大努力體現歷史人文與科技的校園場所精神,也具體呈現出技職大學教育理念在1990年代的重大轉變。

CIMG4271
重視舊有的歷史痕跡與泥土氣息,校園中留有校園所在地龍潭里居民種植的芒果樹綠色隧道 (圖片提供/蕭敏君)。

科技大學的文化資產(The Heritage of Technology Universities)

雲科大的誕生,顯現出科技大學不再想只是生產勞動需求文憑的工廠,不是工業化講求一貫流程產製出畢業生,從入學、報到、修習學分、畢業的各個階段講求的不是效益與成果,當代的科技大學教育理念已轉變為學生進入科技大學是一場儀式性的轉變過程,透過儀式性的校園文化及學習歷程,引起學生開始對事務認識和追尋,學習尋找方法追尋未有的知識進而去思想和創造。

在許多歷史悠久以科技及理工為主的大學,也有意的培養一種智性與感性的文化生活,像是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等,除了培養學生智性的知性校園生活,亦有其豐富的文化生活。

成為一所具有知性與智性兼具的校園,除了教學的硬體設施齊備外,必然是一所重視文化歷史感的校園,擁有為數眾多的大學文化資產(university heritage),現任文建會張譽騰副主委曾指出:

「大學文化資產就是使這座大學與其他大學不同的東西,有形的如建築、校園景觀、教師、學生、圖書館及其圖書、博物館及其藏品,無形的如大學的形象、精神、風氣、教師風範、學生氣質等。」

以理工及科技專門人才培育為主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就透過MIT Museum展現其豐富的大學文化資產,從其博物館的宗旨:探索、發明、創新想法和革新並將專業技術提供給每個可能性的地方及鼓舞各個年齡的人,具體表現出無形的大學文化資產精神。

MIT Museum並將有形的大學文化資產,諸如學校產學合作、校園歷史、公開計畫、實驗工程等的歷史性成果進行收集展覽,展覽的意義在於將麻省理工學院與科技產業的社會歷史進行對話與結合,並且為學生提供跨學科對話的場域,達到「實際的」的教育目標。

除此MIT Museum也重視人文藝術的展現,特別著重在視覺藝術,以培養智性與感性並重的校園氛圍,而此博物館公共服務的對象,不僅是師生更擴及社區、產業及來自世界各地愛好科學人文者,每年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約9萬名的參觀者,無形中也使得麻省理工學院有形及無形的文化資產傳播至各個專業階層,做為科技大學的精神表徵。

可以見到,大學文化資產及博物館是一座大學抽象學風理念與具體形象成果的集合表徵體,在校園內成為師生對大學自我認同的來源,對外成為傳遞大學形象爭取社會認可的象徵,並且展現了這座大學與其他大學的區隔特性。

image005image003
(上左) MIT MUSEUM將全息圖(Hologram)的物理原理,以裝置藝術手法轉化科學知識,打破學科疆域。圖片來源: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4/Hologrammit.jpg,引用日期2009/06/23。
(上右) MIT MUSEUM 透過舉辦科普活動,增進與社區及孩童的知識分享行動。圖片來源:http://web.mit.edu/museum/,引用日期2009/06/23。

image001
聞名的牛津科學史大學博物館愛因斯坦板書,1931年愛因斯坦在牛津大學演講使用的黑板,在黑板已被大學漸漸淘汰的今日,越顯意義性。圖片來源:http://blog.myspace.cn/e/404408064.htm,引用日期2009/06/23。

2009年的跨界再生,科技大學博物館群

從MIT Museum的實例,讓我們重新想像雲科大這座體現臺灣技職教育轉型、產業專業人才重新定位,以及校園場所精神反省再造的科技大學,有無可能發展出臺灣第一所強調科技大學文化資產重要性的大學博物館群。

首先,我們必須釐清為什麼是大學「博物館群」,而不是「博物館」,在新博物館學的概念中,博物館不只是一間把所有物件陳列展示的建築,而是從生態博物館的觀點出發,打破中心化的蒐集展示概念,將校園中具有文化性資產意義價值的所有場域,匯集成一個具有共同體意義的博物館群。

從這個觀點出發,雲科大的大學博物館並非是鼓吹建造蓋一棟全新的展示大樓,而是重新審視校園空間中,有哪些文化資產、歷史地景、生態環境、教學等場域可以成為博物館群中的一員,這個審視與認定指定的過程,不是專家學者與校務權力的展現,而是開放性的邀請全校師生及社區民眾。透過此方式共同參與校園民主體現過程,或許可以將雲旭樓的保存行動,做為第一個校園文化資產討論對話的開始。

從大學文化資產的觀點出發,雲旭樓的保存讓雲科大有一處不言而喻自體展現出設校過程中,如何透過保存一棟曾經在地景上的校園建築,體現歷史人文與專業技術並重的校園場所精神,並且是當代技職大學重要的核心設立精神。

從雲旭樓開啟的大學博物館群思考,可試圖以生態博物館的概念,採取核心館與衛星點的相互對話方式,讓雲旭樓作為雲科大大學博物館群的「核心館」,可以展示學校的發展歷史與願景,藉由雲旭樓這棟有形的文化性資產,說出大學無形的人文與科技並重校園精神。

在大學博物館群的發展經營上,張譽騰副主委從國際上其他大學博物館的案例發現:

「大學博物館具有提供一種跨領域和專業訓練的寬廣視野,一種超乎狹隘學科知識的文化環境,有助於大學在學術研究和教學上建立特色,它同時也是大學發揮其社會功能的重要角色,因此是大學文化資產的重要成份。同時也是一面能讓社會大眾拿著藉以深入瞭解大學歷史特質和精神特性的鏡子」

因此重視產學並重教育理念的雲科大,或許可以藉由大學博物館群展開跨領域和專業訓練,例如設計學院可以研究設計展示方式、人文學院著重在博物館文化行銷與教育及英文導覽實習等、商學院發展文化行銷面向、理工學院將產學合作成效轉化成大眾可以瞭解閱覽的展示素材,讓不同學科之間、人文與科學之間,透過大學博物館群形成知識與熱情對話的場域,提供一個跨領域的文化環境

大學博物館群除了成為培養學生知識與技術並重的場域,也應成為雲嘉地區重要文化資源,成為社區共享參與大學的媒介,重新建構大學博物館與當代社會的關係,藉由博物館群活動的不同參與者,對話出科技大學與技職教育的不同社會想像。

雲旭樓的保存學運行動,應該看待為開啟科技大學的大學文化資產及博物館群的視野與想像的端點,重新思考當代科技大學如何開啟學生對事務認識和追尋,學習尋找方法追尋未有的知識、思想和創造的熱情,對於技職教育而言才能夠培育出具有專業知識、聯想力、創造力、執行力的全人人才,方能豐富再生出臺灣當代新的產業生態,讓雲科大成為體現再造當代科技大學存在使命的發動機。

(作者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助理研究員/雲科大校友)

其他關於雲旭樓的文章,請閱讀:

保存雲旭樓 (1) 參與是認識的開始

保存雲旭樓 (2) 大學的地方意識

大肚堤防之一:科技之水

大肚溪其實其已經死過一次。「它是中部污染最嚴重的河流,污染物主要來自臺中附近都市污水、工廠廢水、大肚橋附近工廠,及彰化市臺灣纖維公司(台化)的綜合廢水。不論在那一個月份,大肚溪的水質都非常不良。早些時候…

緣起

農村再生條例所引發的危機感,讓我對於自己農村家鄉開始更多的關注。小地方新聞網主編在 google 群組中發出邀請,請大家鎖定一個自己所在地的農村,作長期的觀察,並且寫成報告發表。

於是,我對大肚鄉境內的大肚溪堤防開始作影像與訪談的紀錄。大肚鄉境內的堤防共有兩段:大肚溪堤防與汴子頭堤防。這是第一篇,往後,會持續每兩個月產出一篇觀察報告。

就這樣,兩段平凡無奇的堤防,在我的生活裡頭鮮活了起來!

1-360-3618753222_9aed7140.jpg

世人的家鄉

容我在一開始多花一些時間介紹一下與這兩段堤防的所在地 – 大肚。

大肚這個地名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說為:這附近的山形,彷彿一個大肚子的人橫躺,所以叫做大肚,不過,我現在怎麼看也看不出來;另一種比較可靠的說法是:這裡原來是平埔族拍瀑拉族大肚肚露(Tatutura)社的所在地,為了好唸,就取名大肚(Tatu,近年來,由於拼音法的改變,已改為 Dadu)。

20 多年前,大肚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在這個鄉上,找不到「大肚」社區、「大肚」國小、「大肚」國中,只有「大道」社區,「大度」國小與「大道」國中。也許是因為「大肚仔」這個名稱很不雅,所以當時就用國、台語的諧音來替代。

不過,就在我唸大道國中的時候,地理老師(我還記得是陳裕發老師)一段輕鬆的玩笑,從此讓我驕傲的對人宣稱自己是大肚人。他說:「不要為出身於大肚感到羞恥啊,你們的家鄉是世界上每個人的家鄉,你們不知道嗎?」的確,世界上每個人至少在大肚住過十個月(早產兒應該少些日子)。

最近回到大肚,我留意到,「大度」國小的指示牌已經改成「大肚」國小了。巧的是,在新竹的橫山,也有一個大肚國小,這裡,也埋藏著日據時代,來自台中大肚的「百日工」的鄉愁,不過,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八七水災五十年

2-3617978175_e6a1cc0205
站在八七水災決堤的地方

絕大多數的八七水災的災民,都還不知道那個造成他們流離失所的颱風原來叫做艾倫颱風,不過,颱風的名字顯然不重要,因為重點在那個「大水」。

我的父親是我「探勘」大肚堤防的嚮導,他從小在這裡長大,許多的老地名我必需要問他,將來,也許還要他陪我去訪問一些「耆老」。當我們經過自家堤防邊的農田,他很自然的便談起當年的八七水災—

「(民國 48 年的 8 月 8 日)大水透早來,那時候我才國小畢業沒多久,恁阿公、阿媽當時輪到住在溪州寮(當時各房要輪留住在田間看田的住所,這個住所跟堤防相隔不到 20 公尺)。恁阿媽早上起來,發現溪岸(堤防)邊的路上開始積水,溪岸的另一邊,不停的傳來隆隆的聲音,她爬上溪岸一看,水都快漫過來了。她急忙回到寮仔,把恁阿公和小孩叫起來,簡單的收拾,小孩能走的自己走,不能走的放腳踏車,匆匆忙忙的要趕回家。不過,迎面而來的人大喊『溪岸崩了!快走~』,他們逃到了山仔頂(營埔)等水退了之後,才回來找我們」。

過去聽老人家說「逃水災」像是聽故事,長大後才有點理解那種恐懼和無奈,田沒了,其他的家人生死也不知道,「水聲大到想要嘎咿『湊幹醮(台語)』」生命受到威脅的不爽,只能在風雨中「幹醮」發洩!

也是事後才知道,8/7 的大水在隔天的清晨,讓大肚堤防開了一個 100 多米的缺口,倒灌的海水,全從這裡進了大肚。這次水災死亡加上失蹤,將近 1000 人[1]。舊時的堤防,這個決堤處立有紀念碑,後來堤防整治,不知道給「收」到那裡去了!

大肚的人到現在還是稱呼堤防為「溪岸」,彷彿那條潛伏的「烏龍(大肚溪舊稱烏溪)」還近在咫尺,但是五十年來,大肚溪已經淤積了一片廣大的溪埔地,上面遍植著西瓜、花生與各樣旱地作物。

3-3618781242_45b29a71e5
堤防上的自行車道,視野遼闊 

大肚溪的水越來越少,偶而颱風來,也鮮少有能力危及堤防。不知不覺,原本長滿芒草的堤防鋪上了水泥,在堤防上釘上木樁欄杆,成了步道、自行車道。然而,在這看似亮麗的設施底下,卻掩不住我心中隱隱地擔憂!

中科的科技之水

4-3617966617_a1d517c93f

今年 6 月 26 日,中科台中基地全長二十一公里,總經費新台幣四十多億元,路線從大雅鄉、沿台中市經過烏日鄉學田路、中山路到大肚鄉,排入大肚溪的汙水放流管線即將完工[2]。新竹科學園區的前車之鑑[3],實在讓人無法對這樣一個事實感到樂觀。

大肚溪其實其已經死過一次。

「它是中部污染最嚴重的河流,污染物主要來自臺中附近都市污水、工廠廢水、大肚橋附近工廠,及彰化市臺灣纖維公司(台化)的綜合廢水。不論在那一個 月份,大肚溪的水質都非常不良。早些時候,大肚溪從彰化縣中寮里臺灣化學纖維公司排水口以下河段,已經成為死河,河中整年沒有一條魚。[4]」
後來台化有作些改善,只是,現在有沒有魚,等我去實地查看之後,回頭再向大家報告。

在整理目前收集到的少數中科污水放流管線資料的同時,我找到了許多關於中科二林園區、中科用水的相關資料[5],在這些資料當中,我發現了一個一再重複的孤單名字- 林聖崇。

6/14 凌晨,我冒昧的寫了一封信,向他請教台中科學園區的諸多廢水排放的問題,告訴他我正在進行自己的家鄉大肚溪堤防相關(生態環境、水文)資料的蒐集工作,我發現,中科也挖了21 公里的管線,要將廢水排入大肚溪。出水口在大肚鄉境內。

「這件事與您資料附件提到大甲溪的排放污水的關係如何?」「另外,中科到底有幾個基地啊,我都搞混了,除了大雅,后里也有嗎?二林有怎麼一回事?」

幾分鐘後,我收到回信,他跟我要 skype帳號,又幾分鐘後,溫哥華來的電話響起。我和這位台灣環保的先驅,就這樣跨越 12 個小時的時區,談著自己家鄉的事。兩點多,道完晚安,上網一查,我才知道剛剛跟我講話,我一直直呼「聖崇」的人竟是貢獻受到國際肯定的台灣環保界前輩。

很冏,但我也沒有多想,就趕緊睡下了,因為再過幾個鐘頭,就要去參加「後龍灣寶西瓜節了」,「也許是最後一次」(看到文宣這樣寫著,感到很辛酸,因為,灣寶社區土地被徵收,要作為後龍科技園區用地,目前抗爭中[6])。

水燭與芒草

5-3617965803_001eac728e

夏天,過去大肚溪的沙洲上,長滿了水燭,我們過去稱呼它為「水蚊香」或是「老鼠尾巴」,期末考完,等待放暑假,同學們要是前一天有到溪邊涉險,隔天總會帶到學校分送(為甚麼說「涉險」?因為過去開採砂石的時候,溪底抽砂,河床有很多坑洞,許多小學生,為了採水燭,涉水前往沙洲的時候,掉入這些坑洞溺死)。

有一次,我的小弟也採回來一些送我,我非常感激的留著,因為我知道他去過了那個危險的地方!

秋天,過去的大肚堤防長滿了芒草,那是家裏掃帚的原料。走過堤防邊的小路回家,就好像連續劇裡的大俠,瀟灑的走向天涯!現在美麗的步道、自行車道把芒草取代了,失去還是獲得?

若是有大肚的鄉親看到這篇文章,請抽空回去看看家鄉的堤防,在堤防上,仔細的看看這條叫大肚的河和東方叫大肚的山。

6-3637481536_4be2c0e540
「阿爸,『科技之水』就要注入大肚溪了,福氣或是災難?」

參考資料

[1] 台灣歷史上的八七水災戴寶村(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
[2] 大肚鄉民縣府陳情中科污水管排放問題
[3] 正視高科技污染的在地影響,做真正的綠色企業
[4] 大肚溪從彰化縣中寮里臺灣化學纖維公司排水口以下河段
[5] 中科四期二林園區四度環評審查彰化沿海漁民北上抗議:要保證未來不會影響漁業(從林聖崇的電子郵件得知這篇報導)
[6] 反對徵收農地─苗栗灣寶、後寶里農民反對後龍科技園區

工業污染要將后里帶往何處?

后里鄉農業與環保協會廖明田表示,后里汙染這麼大,不希望再看到開發工業區,后里居民血中戴奧辛這麼高,68人檢測有24人超過標準,「在后里要如何生存?中科的廢水有處理嗎?沒有啊,牛稠坑溝的漁都死了」…

前言:

中科三期在台中縣后里鄉分別興建后里、七星兩個基地,台中縣政府以未來兩基地開發後帶動都市人口成長為由,提出「新訂中部科學園區(后里園區)附近特定區計畫案」,將非都市土地變更為都市土地。

依內政部「非都市土地申請新訂或擴大都市計畫作業要點」第2點規定,新訂或擴大應依都市計畫法第10至12條規定辦理。縣府以12條規定「為發展工業或保持優美風景或因其他目的而劃定之特定地區,應提計畫」為依據提案變更都市計畫。

另依環保署「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政策細項」新增的規定,只要「新訂或擴大都市計畫超過十公頃」就必須送政策環評,后里特定區案是新規定後的第一案。
980622-cimg6764-360.jpg
后里農民全程監督環評審查,右起,月眉村長張欽桐、厚里村長陳慶龍、后里鄉農業與環保協會廖明田

環保署於2008年6月25日舉行公聽會,2008年9月9日、2009年1月12日分別舉行兩次環評審查,今(19)日是第三次審查。
由於事涉環保署環評會、內政部區域計畫委員會權責,今首度邀區委會委員林靜娟聯審。

會中包括擔任主席的環保署副署長邱文彥、環評委員及區委會委員都認為,縣府關於后里願景、水資源核配、可能引發的農田及土壤汙染、產業服務專用區用途不明等疑慮,要求縣府補充資料再審。

汙染鋪天蓋地,人民何以為家?

今天,后里鄉農民又再度北上全程監督環評審查,花卉之都后里,原本是個美麗山城,居民長期已飽受豐興鋼鐵、正隆紙廠、后里垃圾場、后里焚化廠汙染,居民血中戴奧辛檢測22%超過標準(環評委員郭鴻裕認為,后里居民遭受的健康風險10萬人有300人超過,不輸六輕附近居民)。

舊汙染源未了,又突然禍從天降來了中科,而且一下來兩個(后里、七星),中科后里已造成廢水汙染農田疑慮、與農搶水造成農田休耕,農民已飽受威脅。厄夢糾纏未解,然後又來了,縣府又提出擴大都市計畫。后里農民真是忍無可忍。

此案最令農民擔憂的是,縣府預計在緊臨中科七星基地旁區段徵收約一百公頃農地(不是民主國家嗎?又是區段徵收),做為「產業服務專用區」,但縣府並未說明區內詳細用途。

民眾質疑是要留給豐興鋼鐵擴廠用。目前豐興鋼鐵也已向營建署區委會提出計畫擴廠計畫,而且區位正在「產業服務專用區」內,而區委會並不清楚台中縣此都市計畫引發的爭議。
資料顯示,此計畫總計1172 公頃,中科后里緊貼在北、中科七星則尾隋在南,縣府認為都市計畫變更後人口將從現在的11000人成長到26000人。

過去審查時,環保署綜計處長葉俊宏曾質疑,中科兩基地都位於屯子腳斷層帶上,疏散人口都來不及,開發案人口還要成長,跟一般希望將民眾從斷層帶避開的政策背道而馳。

而且葉俊宏認為,中科后里、七星都營運後,一定有毒化物運送問題,特定區的規劃重點應放在毒化物運送路線如何避免危害民眾,減少對影響環境才對,但完全看不到縣府的對策。

工業汙染要把后里帶到那裏去?

后里鄉農業與環保協會廖明田表示,后里汙染這麼大,不希望再看到開發工業區,后里居民血中戴奧辛這麼高,68人檢測有24人超過標準,「在后里要如何生存?中科的廢水有處理嗎?沒有啊,牛稠坑溝的漁都死了」(記者註:中科后里基地廠商的的廢水排入牛稠坑溝,七星基地也預計以牛稠坑溝為臨時排放口)。

「你每次都說什麼都很好,你有24小時監測嗎?」廖明田說,中科七星環評還沒過(后里農民告環保署七星環評審查無效,官司一審勝訴,環署上訴中)縣府又要做這個,「有人關心后里嗎?如果做農業區我歡迎,要做工業區我反對。」

厚里村長陳慶龍質疑,「產業服務區內是否包含豐興鋼鐵?」他表示,豐興鋼鐵擴建是要放毒性強的鋼鐵集塵灰。月眉村村長張欽銅表示,居民只要想到汙染晚上就睡不著,高科技對后里居民來說是,「未受益、先受害」。

邱文彥表示,政府土地利用要合理,並兼顧環境品質。中科后里、七星基地附近有學校、政府機關,未來會不會發生類似潮寮事件?政策說明要清楚。

缺水缺糧的台灣可以這樣揮霍?

環評委員郭源裕表示,中科后里廠商力晶半導體說會創造6000個就業機會,但后里村長推薦的人都說不能用。后里這個都市計畫沒有目標,很多空間規劃不合理,一個社區被兩個工業區夾住。南區滯洪池陂度大,又縮小到2公尺寬,有等於沒有,只是把洪水讓下游承受。

他表示,既然要重新都市計畫,明知屯子腳斷層人口密集,地方政府應叫民眾快點離開,但竟然連消防隊也在斷層旁(記者註:一旦有事自己救自己都來不及),他批「這是為計畫而計畫。」未詳細討論,流於形式。

郭鴻裕舉例,日前審查苗栗天花湖水庫開發案,到了民國110年苗栗就沒水資源,要在不受濁度影響下節約用水,水才夠用。只要水不夠就不能做其他事,此案的水資源應仔細考量。

另外他質疑,台灣糧食自給率只有3成,汽油再上漲,糧荒可能再發生,「我們可以放棄農業嗎?台灣不能這樣揮霍。」

區委會委員、台北科大建築系助理教授林靜娟,以昨天審查的後龍科技園區為例,她表示,後龍案本來有可能不成案,因為大家關心區位適宜性、糧食短缺(農地變工地,作物減少)。國土空間規畫應至少提30年願景,農業區要變更成工業區,從區域的角度都必須被檢視。

林靜娟質疑,現各地人口數都在降,但所有的工業區開發,包括台中、苗栗、雲林都強調會引進人口,「人口究竟從那裏來?」

(本文轉載自「環境報導」部落格)

保存雲旭樓(2)大學的地方意識

文化資產研究所必須拆掉一棟具有地方文化教育價值的建築以求得上課的空間,這聽起來實在令人錯愕。對文資所的師生來講,應該也是十分不堪。在目前台北文化商品旗艦店當道的氛圍下,雲旭樓的前景雖然無法樂觀,但也許…

編按:

本文為「保存雲旭樓」系列文章之2,閱讀保存雲旭樓(1)參與是認識的開始」請點選這裡。

980615-14a11505484889-360.jpg
5月17日,民間版現勘雲旭樓(照片轉載自seeyouYL相簿)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裏有一棟看似平凡的大樓,最近校方為了增加「文化資產所」教學空間,準備將它拆除後蓋新大樓。

面臨拆除的大樓叫「雲旭樓」,為四十餘年前雲林國中校舍,大樓後來捐給雲科大,當作雙方教育合作的見證。由於此建築在地方上別具意義,部分地方人士及雲科大師生正在發起保存訴求。

在文化資產的意義逐漸被聚焦成文化產業,再進一步终將為商品價值壟斷的當前,雲科大師生願意藉著雲旭樓回頭再看看文化保存的初衷,雖不合時宜,但卻令人深省。

雲旭樓是校園建築,因此無法當成觀光景點;它的時間不夠久構造不夠特殊,因此很難是古蹟;再加上它在建築史上可能不夠獨特:68年後九年國教標準校舍,軍營也有類似型式,從保守的建築角度看,它的獨特性因此無法建立在建築類型學範疇裡;除非它倒塌了,像霧峰地震園區裡光復國中校舍,藉著東倒西歪吸引觀光客,不然,對當局而言,這有什麼好保存的?既沒辦法產業化又沒有建築史上的獨特性。

回到霧峰光復國中校舍,幾乎相同的結構與型式:鋼筋混凝土標準跨距加摺版屋頂,藉著扭曲的形體,卻紀錄著影響台灣人十分鉅大的事件。可是從建築與記憶的角度來說,九二一地震的記憶,一定必須藉著建築型式被紀錄下來嗎?沒有了那些建築物,我們會忘了那天發生什麼事?記憶因此不見了嗎?

顯然建築與記憶之間的關係不只是保存,或者說,不是將記憶放在倉庫裡避免消失的那種保存。將建築物某種程度凝結起來,其實是為了與外人說,藉著有形的物件,訴說某些特定的記憶,換句話說,建築的保存就是一種展示,它的重點不在技術枝節,而在你說了什麼話讓我認為是值得保存的。

雲旭樓可以說的話很多,迄今為止經過大家整理,包含了地方共同建校的歷史、城市中的地標性意義、57到76年級雲中學生的共同記憶、國立大學與地方國中的共同約定等等,這些珍貴的記憶都是無價和無法交換的,

但更重要的是,這些不同面向的記憶構成了一種雲旭樓的潛能,它的保存過程可以讓過去經常脫離地方的高等教育機構,結合地方教育發展,成為地方意識的一個部分。這是一向平地起高樓、封閉大片土地成校區、排除地方參與的台灣高等教育校園,好不容易從歷史繼承下來的社區連結點。

從這個角度來講,很難理解雲科大為什麼會有拆掉雲旭樓的念頭,難道這些記憶不是他們想說的、或認為值得說的嗎?

雲旭樓的保存不會是從大家同意後開始,它應該是一種宣傳說服的過程,在這過程裡,更多民眾和相關人士,也許能夠意識到雲科大也是他們社區的一部分,這對於一向封閉的台灣校園空間文化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被述說的記憶所需要的載體當然也不止是建築,影像、模型、異地重建都曾被提出當作折衷。但有一種經驗卻不是這些方法所能替代,身體的空間感大概是現地保存過程中必須發展的策略。雲旭樓的空間品質如何?場所的感覺怎樣?有什麼空間感覺無法被擬仿物替代?很期待有機會能聽到使用者的聲音。

文化資產研究所必須拆掉一棟具有地方文化教育價值的建築以求得上課的空間,這聽起來實在令人錯愕。對文資所的師生來講,應該也是十分不堪。在目前台北文化商品旗艦店當道的氛圍下,雲旭樓的前景雖然無法樂觀,但也許透過雲旭樓,可以看到文化政策的某些欺罔性,並且從中學習到如何設立路障。

(作者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助理研究員、英國倫敦大學巴特雷學院建築博士候 選人)

更多關於雲旭樓的訊息與故事:http://blog.yam.com/seeyouYL

灣寶明年還能種西瓜嗎?

洪箱那般仗義執言的個性,像是現代版的農地女俠。很好奇那樣無畏的直言和豁達,是什麼支持她的勇敢?看著洪箱赤足走在農地上,直接感受土地的溫度,看看西瓜藤、摘除不良的小西瓜;輕撥地瓜葉、芋頭葉、美濃瓜…

農地流失,農村崩解、農夫離農,大家是否意識到了呢?

1977年,台灣的耕地面積是92萬公頃。

1987年,耕地面積是88.62萬公頃。

1997年,耕地面積是86.48萬公頃。

2007年,耕地面積是82.59萬公頃。

根據農委會的農業統計要覽,從1997到2007,10年間台灣耕地面積(含水田及旱田)減少近4萬公頃,若再扣除休耕的土地,實際耕作面積將是更低。

工業搶地,明年灣寶還能種西瓜嗎?

2008年,苗栗縣政府預計徵收後龍鎮360公頃土地,開設後龍科技園區。

但,後龍科技園區設立和我們合作社(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有關嗎?

是的,社員平日餐桌上出現的地瓜、花生、芋頭和西瓜是出自灣寶,生產者之旅讓社員回味無窮的「灣寶西瓜節」也在灣寶里,農友張木村、洪箱夫婦以及吳櫻男,他們世代傳承的農地正落在後龍科技園區徵收的區域。

「政府實在是太欺負農民了,從來都沒問過我們,怎麼可以有一天就忽然要來徵收,這是我們世代生長的土地耶!」洪箱氣憤難平的表示。

為了表達反對設立後龍科技園區的立場,灣寶居民組織「反對後龍科技園區自救會」。洪箱說,四月六日早上,苗栗縣政府在後龍鎮公所舉辦「後龍科技園區」政策說明會,縣政府邀請了無關徵收的鄰里代表,當場並發下意見調查表,要無關的代表勾選同意/不同意,攸關自家財產權益的灣寶里居民卻未受邀與會表達意見,其中的荒謬和政治運作顯而易見。

980608-yayun-4001.jpg
 努力爭取耕作權的灣寶農民洪箱(圖左)

農民不是笨民,對於不公義、抗爭到底

「農民不是笨民」洪箱淡淡的說。灣寶里的地主和農民也有備而來,前一晚自救會的成員已進行模擬和分工,準備當日到場抗爭。現任社區理事主席洪箱,曾任農會代表、鎮民代表,見過大小場面,嫻熟會場議事規則,她擔起發言嗆聲第一炮,為了預防洪箱發言遭到阻撓或攻擊,社區巡守隊夥伴團團圍繞保護洪箱的安全。

試想那樣的場面,一般農民哪敢發言。洪箱說,反正就豁出去了,之前出過車禍也沒啥好怕。看到被政治動員來作代表的,既非地主也非當地居民,洪箱忍不住率先開罵。

「為什麼坐在上面的不是灣寶在地人。」

「試試看,你們誰敢上去坐。」

「誰有土地,或誰捐出土地的人,才有資格上去坐。」

洪箱的氣魄鼓舞了灣寶的居民,洪箱嗆聲後,村內的歐巴桑也就跟著開罵,最後那場政策說明會是草草結束。回到村子後,洪箱笑她們這群歐巴桑真的很會跟人吵架……。其實農民不愛與人吵架、也不是閒閒沒事來抗爭,是縣政府的強硬態度和不尊重作為,讓他們看不下去,決心要站出來自我捍衛。

聽說灣寶有暴動!?

洪箱說,大家也擔心力挺自救會的里長會不會遭到意外,所以也到警局備案,如果真有狀況發生而警局不處理,他們一定會用社區的力量來保護里長。此外,也曾發生三位農民在自己的農地裡綁白布條抗議縣府的粗暴徵收,沒想到警察局竟派出四十名警力來到田間,他們的理由是「聽說灣寶有暴動」。

在表達農民抗議聲音的過程中,也出現幫忙的力量。某次北上立法院抗議,一位在立院工作的苗栗鄉親,告訴自救會成員,要善用馬總統到苗栗的場合,到現場拉布條陳情。這招自救會學到了,開始鎖定馬總統的行程,只要得知行程訊息,自救會就到警局提出遊行申請,這招果真讓縣府感到壓力,只要有風吹草動就派便衣警察到里長家坐坐柔性關懷。

灣寶的居民用他們自己的方式來對抗這不公義。

灣寶的農地保衛戰持續進行中,還在路上……。

然而,田間的農事依舊,到底農民要身受幾重的磨難呀!

去農,台灣糧食安全賠錢奉送

國家保障人民吃的安全,為何國家無法保障農友在自己的土地安心栽種呢?安全的食物來自健康乾淨的農地,當工業開發的怪手開進農村時,農地污染、廢水排放、工業搶農業灌溉用水……,屆時農地的安全和健康的食物都將是問號。

農業是國家的根本,如果國家根本的糧食來源是仰賴進口,台灣無疑是將自己的糧食安全賠錢奉送,任他國宰制。

台灣的三農處境絕非電視上「台灣新農業」、「農業亮起來」那置入性行銷的美美畫面,電視畫面之外的農地早已是坑坑洞洞,但誓死守護農村的農友仍是不離不棄,但是他們的聲音被聽見了嗎?

親愛的社員們,「支持國產.保護小農」不應是空洞化的口號,一封打氣鼓舞的信、加入連署「反對後龍科技園區」、自發參加六月的「灣寶西瓜節」到場為農友加油……,多些行動讓灣寶農友可真實感受來自消費端的支持。

洪箱,農地上的現代女俠

洪箱那般仗義執言的個性,像是現代版的農地女俠。

很好奇那樣無畏的直言和豁達,是什麼支持她的勇敢?

看著洪箱赤足走在農地上,直接感受土地的溫度,看看西瓜藤、摘除不良的小西瓜;輕撥地瓜葉、芋頭葉、美濃瓜……,或許是農友早就把自己的心種在田裡,是土地農作給了她力量吧!

1-1

水與鑽石,就像農業與工業

不過讓她更有信心奮戰下去,其實最關鍵的因素是,家中兒女篤定要留下農地的心意,作為媽媽的她也決定跟縣府拼了。

洪箱分享了一段她兒子說的話:

農業就像水,有價值沒價格;工業就像鑽石,有價格卻不見得一定必要,因為人可以沒有鑽石依舊活得好好的,但是人類無法三天不喝水。

覺得這段「水與鑽石」的理論,有點耳熟,想想不就是網站上「反對後龍科技園區,為台灣多留一塊淨土」連署聲明的文字。進一步詢問得知,原來網站上的連署文宣及相關環保組織的往來回覆,都是由洪箱的大兒子負責。

洪箱在抗爭的一線帶領居民發聲,她的兒子在網路延伸的社群協助發送訊息後援,用農家子弟的詮釋來傳達農業的價值,引發更多人的關注。這一家人同心協力守護農地的堅定,真是難得也可貴。

讓孩子有接觸土地的機會

是什麼樣的農家教育,會讓子女向父母要求留下土地,而非賣地換錢。有些思想的種籽是早就栽下,洪箱主張從小就讓孩子參與農事,不管他做多做少,就是要讓孩子有接觸土地的機會,長大後孩子和長一輩才會有共同的記憶和話題。

洪箱說,她先生張木村是用拼命態度在務農,她卻是用渡假心。她會跟孩子約定,工作完成後就可以一起去吃牛排,孩子接著就會討論要去哪吃牛排;也會討論若哪塊田地的收成有達到目標,他們就要一起去桃園看飛機。有目標的約定,大家做起事來格外賣力。

每逢假日洪箱家的農地總是充滿笑聲,這樣的笑聲也吸引了鄰居畫家波哥的小孩,現在波哥的小孩也到農場幫忙。洪箱認為,盯著電腦螢幕、整日打電動,這樣的孩子不會與人互動,在勞動的過程中,孩子自然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栽種的季節,洪箱在田畦上用腳挖坑,小孩跟在後方放種籽覆土,農地上大大小小的腳丫子,就像是灣寶人和土地的蓋章約定─明年他們還要繼續種西瓜、種地瓜、種花生……種下一代的希望。

【延伸閱讀】

《綠主張》2004.06馮小非撰文之〈一場仍在進行的有機實驗〉

《人生的存摺─謝麗芬和主婦聯盟》也收錄謝麗芬所撰文的〈寶島西瓜情〉

反後龍科技園區連署: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09022400265100

(原文發表於主婦聯盟合作社「綠主張」刊物2009年5月號)

更多灣寶農地保衛戰的訊息,請閱讀:

反對徵收農地─苗栗灣寶、後寶里農民反對後龍科技園區

政府鴨霸,公民不服從!

2009年6月14日灣寶西瓜節,詳細訊息請閱讀這裡。

政府鴨霸,公民不服從!

由於財政困窘及政治目的,近年來中央政府不斷地將權力釋出,委由地方政府及私人企業來承接,惟由於公民參與決策機制仍未法制化,使得各縣市的發展是由地方行政部門、地方派系及財團所建構起來的霸權聯盟所壟斷…

在苗栗縣政府強力主導下,後龍科技園區開發案似乎是勢在必行。農委會日前已正式回函內政部區委會,表示「本案本會尊重縣農業主管機關之評估及審查意見」,而縣府的意見為「同意申請變更使用」。

980606-wanbaoxigua-400.jpg
(今年的6月14日是第八年的灣寶西瓜節,希望不是最後的一次,西瓜節活動網頁請點選這裡)

此外,縣府雖然依照環保署環評委員會之審查意見,在地方密集召開了五場說明會,但在專案小組已做出「有條件通過審查」初步結論後,是否能夠翻案,也讓人不敢樂觀。

另一方面,社區民眾則是強烈的反對,因為他們的土地即將被徵收,不僅財產權受到剝奪,生活方式也將會根本的改變。但是他們的焦慮及憤怒卻僅能在說明會現場表達,換回來的是縣府官員一句「帶回去研究」的答覆。遺憾的是,我們的決策機制並沒有為弱勢民眾保留任何的位置,更荒唐的是,法律制度竟然都是站在有權力者那一方!

例如,我國的說明會或公聽會是由開發單位及需用土地人自己來辦理,如環評法第八條:「開發單位應於前項陳列或揭示期滿後,舉行公開說明會。」土地徵收條例第十條:「需用土地人於事業計畫報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許可前,應舉行公聽會,聽取土地所有權人及利害關係人之意見。」

本案苗栗縣政府本身就是開發單位及需用土地人,試問,開發單位自己要開發工業區,有可能公正的舉辦說明會?苗栗縣政府本身就欲徵收私人土地,有可能具同理心來聆聽土地所有權人拒絕土地被徵收的訴求?

除了球員兼裁判、利益未迴避的不當設計外,更嚴重的是公共政策制定時所需的公共利益要件,其詮釋權竟然也全由開發單位及需用土地人所掌控。若以環評為例,不論是說明書或評估書,竟然皆由欲開發工業區的苗栗縣政府自己提出,試問,它有可能作出一本結論為「對環境嚴重影響、不應開發」的說明書嗎?

土地徵收制度也不遑多讓,從徵收計畫書之提出,迄內政部作成徵收處分的過程中,並無任何公益、私益衡量的機制,也就是說,苗栗縣政府認定什麼是公共利益,那就是公共利益!多麼可怕的制度啊!

由於財政困窘及政治目的,近年來中央政府不斷地將權力釋出,委由地方政府及私人企業來承接,惟由於公民參與決策機制仍未法制化,使得各縣市的發展是由地方行政部門、地方派系及財團所建構起來的霸權聯盟所壟斷,民眾的利益大抵仍被棄之一旁。

其實,公共利益是必須經由公平公開的論述過程,透過彼此尊重及誠心的溝通來獲取的。然而,現今的狀況是,制度並沒有為公民社會提供出路,權力擁有者又強力壓制民眾的聲音,這怎不讓人擔憂及忿忿不平呢?

(作者為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本文同時刊登於6月5日自由時報言論廣場)

工業喝好水,農業喝毒水!

工廠喝的是乾淨的地下水,農作物喝的卻是有毒的工業廢水、家庭污水,水質髒到農夫不敢打赤腳下田,臭到不敢洗手,但後勁溪下游1,600公頃農田,就用這些毒水灌溉稻米、蔬菜、瓜果,這不是新聞,一晃眼就是30幾年…

編按: 

本文原刊載於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所出版的《生態中心》第10期,2007年6月出版,作者時任該中心主任。

作者於2007年9月地球公民協會成立後,持續關注國內各地農田遭到工業廢水污染的議題,本文雖為兩年前舊作,但文中討論工農用水的爭議,仍持續至今,甚至更為惡化,值得繼續關切,僅轉載於此與讀者分享。更多訊息請參見地球公民協會網站http://met.ngo.org.tw/

980603-wastewater-360.jpg

工廠喝的是乾淨的地下水,農作物喝的卻是有毒的工業廢水、家庭污水,
水質髒到農夫不敢打赤腳下田,臭到不敢洗手,

但後勁溪下游1,600公頃農田,就用這些毒水灌溉稻米、蔬菜、瓜果,

這不是新聞,一晃眼就是30幾年…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的林啟燦教授和研究生,組成了「鄉土環境污染調查團隊」,長期進行後勁溪的水質監測,在2001年時發現仁武橋下一個排放口,所排放的多種有機氯溶劑的濃度高得離譜,透過和某家知名大廠商的直接對話,污染行為很快獲得改善,然而到2006年,該廠又故態復萌,林教授與本中心商議,希望將此污染事證公開,讓政府和所有廠商知所警惕。

為了讓社會大眾能夠了解此一污染行為的影響,本中心針對後勁溪在八卦寮以下流域的環境進行勘查了解,其中最令人驚訝的是,後勁溪竟是高雄地區1,600多公頃的農田的灌溉水源。

後勁溪上游有二條支流,一條是從高屏溪引水的曹公圳至八卦寮與獅龍溪匯流,此處亦為左營圳路和楠梓圳路(後勁溪)的分水位置;另一條則是發源自大社鄉的楠梓溪(此河段旁設有大社工業區),二條支流往西行至西青埔垃圾場合流,然後至高雄縣蚵仔寮出海。

本次勘查的範圍是後勁溪從八卦寮以下至援中港圳取水口,筆者以橋樑作為分段指標,八卦寮與獅龍溪匯流處為「八涳橋」,往下游依序為仁武橋及右昌大橋。

根據農田水利會左營站潘站長的說明,八涳橋以上的水污染源,在過去的鳳山、仁美一帶有電鍍、皮革食品業者,廢水排入灌溉渠道,水利單位向環保局報案後,迫於地方政治人物的施壓,多數不了了之,不過這些工廠大都已外移至中國,目前的污染源主要為生活廢水。

不過,在八涳橋下,我們就眼睜睜看到一個排放口排放出紫色的污水。另外八卦寮的草潭埤正樹立起鐵皮圍牆正進行填土、填廢棄物之作業,刻正引發前後任縣長有關市地重劃與下游水患之爭議[1]

八涳橋以下至仁武橋之後勁溪河段週邊,林立各式合法、非法工廠矗立於近數十公頃農田,這些農由尚在耕作中,水源來自左營圳,這樣的生產環境如何生產出優良的作物令人懷疑。

另外,該河段兩岸幾乎是無政府狀態,不僅有工廠還有小規模農墾、雞鴨屠宰場、轉運站、肉狗養殖場等零星分布,本區都市計畫和治理情形,實為政府長期放任工業發展、都市擴張,侵蝕農業生產環境、破壞生態系統機能的縮影。

本區主要污染源為仁武工業區、台塑仁武廠,這些工廠為石化中下游的產業。台塑仁武廠的水源是在大樹鄉挖13口深水井,每天取得非常乾淨的水約26,000噸,然而,經過其製程後,大量乾淨的水變成毒廢水,排入後勁溪。

該工業區的污水是否能妥善處理,幾乎完全取決於廠商之道德自律,環保機關的稽查僅聊備一格,更糟的是水污染相關法令的嚴重疏漏,完全跟不上台灣工業污染的特性,於是灌溉用水在此遭受嚴重污染。

根據林教授團隊檢測出的眾多污染物中,以氯乙烯、氯仿(Chloroform)及1,2-二氯乙烷(1,2-Dichloroethane)的排放濃度最高,比歐盟和日本的標準高出數百倍至數十倍,這些有機氯化合物都具有致癌性,皆為環保署列管的毒性化學物質,然而,就這麼大量的被排放灌溉渠道中。

後勁溪從仁武橋以下至右昌大橋,穿越了高速公路、省道,經中油煉油總廠東北側,後流經西青埔垃圾場(現在的都會公園)、楠梓加工出口區。其中,煉油廠及加工出口區大部分的廢水已全數經由海洋放流,然而,加工出口區還有五家廠商將廢水直接排放入後勁溪,林教授的團隊發現有較微量有機化合物之污染物。另外,大量的家庭廢水也是後勁溪主要的污染源。

稀釋法─解決毒水灌溉

楠梓灌區兩大圳路之一的仕隆圳,其取水口位於西青埔垃圾場東側(翠屏國中小北側)的河段;另一圳路為援中港圳,取水口位於右昌大橋下游處約500公尺左右。不幸的是,這兩個取水口的位置都已是後勁溪最下游的河道,從高屏溪引來的灌溉用水,一路西行接納沿線家庭、工業廢水,混合成重金屬、有機化合物…等集大成之工業毒水。

所灌溉的農田遍及高雄市的楠梓區、高雄縣的大社鄉、燕巢鄉、橋頭鄉、梓官鄉、岡山鎮,實際的灌溉面積為1,643.64公頃(95年),主要的作物是水稻(約380公頃)、甘蔗(約1,000公頃),其他還包括旱作及77.85公頃的魚塭。[2]

灌溉用水污染的情形農田水利會不是不知道。在本中心所舉辦的座談會中,水利會楠梓工作站蔡站長無奈的陳述:「水利會在曹公圳每天有3台350馬力抽水機24小時在供應水量,為了後勁溪的水質,我們增加了電費和馬力,一直到現在水質還是受到污染,水利會很無奈。」[3]

事實上,水利會用「稀釋法」解決灌溉水污染問題已超過30年了。高雄農田水利會楠梓工作站的業務簡報資料(2007)寫著「本站灌區水源大部分取自後勁溪(後勁溪在民國68年列入全國河川嚴重污水區)於下游設置草潭埤制水閘門乙座取水灌溉,並由曹公圳每年撥水約360萬噸稀釋後勁溪污染,及灌區內設立地下深井抽水機共30口抽水補灌」。

稀釋後的灌溉用水真的就安全嗎?水利會一再表達「無奈」,聲稱他們只管水,不管農產品的檢驗與安全,但長期供應毒水給農民灌溉,難道不會出問題?

五月初,我們來到該灌區頂鹽田的農田。農民表示,在煉油廠未設立前,後勁溪的水非常乾淨,不只可灌溉,還可飲用、洗衣,然而在中油煉油廠(1968)、石化中下游工廠運轉後,污染日益嚴重,其間中油污水雖然已海放,獲短暫改善,但其他污水仍持續排入,水質仍日益惡化,髒到已不敢打赤腳下田,臭到不敢洗手。

據了解,本區農民所生產的稻榖,大都由中盤商收購,並未發展自己的品牌,如果真的有風險,辛苦的農民該怎麼辦?消費者該怎麼辦?

沒有人可以告訴國民,工業毒水所灌溉的作物,對國民健康的威脅程度如何?這1,600公頃長期喝毒水的農地,污染到底有多嚴重?我們該不該繼續吃這裡生產的作物?

合法的放流水、灌溉水還是毒水!

工業區用「好水」,生產食物卻用「髒水」的荒謬現象,不僅出現在後勁溪,而是出現在全台灣;不只出現在過去,也出現在最新規劃的工業區。

新竹科學園區的工業廢水,是排入新竹最大灌溉水圳─隆恩圳;位於新竹縣的宏碁智慧園區,華映和友達的有毒廢水排入流往新埔的宵裡溪,這條溪下游至少有數百公頃的良田,甚至包括供應新埔3.6萬鎮民的自來水取水口;這幾年才運轉的中部科學園區一、二期排入筏子溪,規劃中的中科三期準備排入大甲、大安溪,下游都有廣大農田。

至於夾雜於農田中的零星、違章工廠,灌排合渠所造成的污染同樣罄竹難書。目前,環保署所公告全台300多公頃污染農地,其指標僅砷、銅、鎘、銅、鉛、鋅、汞、鎳等8項重金屬,如果全面性的加上法規外其他污染物的檢測,此一數字肯定僅是冰山一角。

對於工業廢水排入河川,政府制定了排放水標準,然而,石化工廠所排放含氯有機化合物,科學園區所排放急毒性化學物質都不在放流水的管制項目。也就是說,合法的放流水可能還是劇毒的水。

根據農委會的統計,每年約有5億立方公尺的灌溉用水,不符灌溉用水標準,占總用水量106億立方公尺的4.7%[4]。然而,「灌溉用水水質標準」,這項行政命令從1978年沿用至今已快30年。其初驗項目,包含水溫、氫離子濃度指數及電導度3項,另依實際需要進行溶氧之檢測;複驗項目則包含懸浮固體、氯化物、硫酸鹽、總氮量、銅、鎘、鉛、鋅、鎳、總鉻、鐵、鈣、鎂、鈉、碳酸根、碳酸氫根、鈉吸著率及殘餘碳酸鈉,計18項[5]。同樣不包括任何的毒性化學物質。

合法的放流水、合法的灌溉用水,都不表示水裡沒有更強、更毒的化學物質。政府的環保法規不僅談不上預防,連管制都慢了數十年,台灣的石化工業、電子產業已發展數十年,但政府竟未針對該產業的污染特性,制定地面水體中化學物質的管制與排放標準。這就是台灣圖利污染者的法規。

image003
工業喝好水,農業喝廢水?

農田喝毒水,誰該負責?

6、70歲的末代老農民、髒污的灌溉水、毒化的農田,可說是在工業夾縫中奄奄一息的農村寫照。這擺明的就是犧牲農業,犧牲國民健康來發展工業,準備讓農業「自然死亡」?否則為什麼政府對於農田裡蓋違章工廠的違法行為,始終不願正視?

為什麼政府眼睜睜的看著「工業喝好水、農業喝毒水」,數十年來坐視不理?再者,政府為解決河川污染問題,已將大量工業廢水排入海洋,對海洋生態與漁業生產環境的破壞,可有長期追蹤評估?

在民間團體召開記者會,要求廠商改善污染後,據海科大的研究團隊和高雄縣政府的調查均顯示,仁武橋之監測點高濃度的污染已有下降,然而,會議中不斷詢問環保機關能否公告污染者,均以法規限制無法公告卸責,該公司向來素行不良,以環保機關有限人力,處理重大污染個案已是分身乏術,根本無法進行常態、24小時的持續監督,誰能保證不會故態復萌?

後勁溪的污染課題,凸顯台灣國土規劃紊亂,產業發展矛盾衝突的根本課題,加上灌排不分這種因循苟且的施政,惡質的政治生態等加乘影響,正是農業生產環境持續惡化的元凶,筆者相信,台灣從事區域計畫、都市計畫、農業生產、河川水質監測等政府官員、專家學者,所了解必定超越筆者所陳述之現象,所欠缺者乃行動而已。

21世紀的國土暨產業政策,是不是該以工商業回饋農業,積極從事土地的復育,還給土地和農民一個公道?

最起碼,不能讓農業再喝毒水,人民繼續吃著毒米、毒菜了!

致謝:

勘查期間有賴高雄農田水利會左營工作站潘詩謙站長、楠梓工作站蔡秀蘭站長、小港工作站陳清標先生;農民等人之帶領解說

[1] 草潭埤一部分之地主為余政憲家族,由於大規模的填土作業可能至使該區滯洪功能受損,加深該區水患,因此,引發地方民眾質疑,楊秋興縣長出面痛批。

[2] 2007.2,高雄農田水利會楠梓工作站。臺灣省高雄農田水利會楠梓工作站業務簡報。

[3] 2007.3.22,後勁溪污染追蹤會議。

[4] 2000.5,蔡明華、陳益榮。農業用水總量清查報告,農政與農情第95期。

[5] 灌溉用水水質標準於1978年公告(67.07.05府建水字第59931號)。

(作者為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