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有的,除了音樂表演之外,就是來自各地的高科技受害者,將他們的經驗與故事分享出來,而阿公阿嬤則是靜靜地「聽」。對我來說,這是很特別的經驗,因此一豪那句「學會觀照他人,才懂得觀照自己」,又冒上我的心頭。
1230補記:緊急徵求相思寮徵收普查志工
相思寮目前已進入行政訴訟程序,因人手不足,急需朋友幫忙作徵收普查的工作!
至少停留2日留宿相思寮。有意願協助普查的朋友請聯絡 許同學 0986-611914 感謝!
前言:
中科四期在各方爭議下強勢開工,12日前(26日)舉辦動土典禮。因中科開發涉及強制徵收相思寮居民土地,由關心人士組成的「相思寮後援會」在前一天舉辦「平安在哪裡?全國高科技受難者祈福晚會」,串連包括竹科、RCA、霄裡溪、中科三期等高科技受害者,表達反對徵收與強力監督的決心。
本文為當日活動參與者寫下的觀察與心情,更多當日報導,請閱讀:
中科三期殷鑑不遠 四期續動工 高科技產業受難者再添一筆
中科動土 相思寮痛苦
中科二林園區動土,抗議群眾遭擋
中科彰化基地動土,馬英九主持動土

我是彰化溪洲人,今年30歲了,從來也沒去過二林。2009年12月25日,我和朋友特地驅車由台北南下前往二林相思寮,但不是去開聖誕節Party,而是去參加由相思寮所舉辦的「全國高科技受難者祈福晚會」。
史瑞克說的很有道理:「洋蔥是有層次的,妖怪也是。」我認為相思寮的故事,也有非常多的層次,所以請容我在這邊叉題,回憶一件往事,然後我們再回過頭來討論相思寮的祈福晚會。
我記得以前參加管樂團與合唱團時,指揮常常告訴我們,不能只顧著演奏/唱自己的樂句,還要時時將耳朵打開,聆聽其他聲部的樂句,這樣整體的演出才會協調,觀眾才會聽得開心。大學畢業後,我不再參與樂團演出,其後誤打誤撞地投入樂生保留運動,經常忙著和朋友討論樂生議題,在網路或報紙上書寫相關的文章,或是在街頭大聲呼喊「保留樂生」的口號。
前陣子我去參加TIWA主辦的國際移工「還沒休假」大遊行,赫然發現三鶯部落竟然也到場聲援,於是我利用會後短暫的時間和三鶯自救會的江一豪聊了一下。
「怎麼最近三鶯很常聲援其他人的活動?前陣子秋鬥我還能理解,這次竟然連移工大遊行都來了?」
「三鶯會來有2個原因。第1個原因,是我們很感謝各界長期的聲援,所以只要別人也需要我們的力量,我們也都會盡量回報。
第2個原因比較複雜;沒錯,移工和原住民通常都是社會勞動力的底層,會互相搶飯碗,所以在就業市場中存在競爭關係…今天移工走上街頭,原住民也因為種種原因走上街頭,這之間存在必然,也有偶然。然而無論原因是什麼,如果弱勢者之間都無法傾聽彼此,團結的話,有什麼道理要那些主流的人聽我們個別的訴求,甚至還要聽懂呢?
所以我認為,學會觀照他人,才懂得觀照自己,弱勢者之間就是要互相聆聽學習、聲援,才能更讓主流價值聽見自己的訴求。」
其實,「聽」的道理我過去在樂團中就懂得了,只是我一直沒想過這道理在弱勢發聲中也是一樣。一豪所言「觀照他人,才能觀照自己」,實在太有道理,也讓我開始檢討自己過去是否說得太多,而聽得太少。

三鶯、撒烏瓦知、崁津部落於秋鬥中的遊行隊伍

三鶯部落於移工大遊行中的聲援隊伍

最近剛因為年初三鶯總統府「落髮行動」,違反集遊法,被判拘役10天的江一豪
好了,本文好不容易要回題。
事實上,那天相思寮的活動名稱是「全國高科技受難者祈福晚會」,但說是晚會,其實活動從下午就開始了。下午的活動,主要是由相思寮後援會的博任、小八,還有相思寮村民帶領我們這群外來者進行導覽,瞭解相思寮的基本背景,還有與中科四期徵地的爭議何在。
晚上的活動,則是由樂團演出以及「其他資深高科技受害者」的經驗分享穿插組成;換句話說,這場晚會的主軸,是讓相思寮各位阿公阿嬤,瞭解其他地方抵抗「高科技暴政」的經驗。
包括RCA受難者、工殤協會、反中科三期的后里鄉農業與環境保護協會、關心霄里溪污染的新埔愛鄉協進會,都有代表來到相思寮,為這些過去根本沒想過會走上街頭,和科技財團還有政府對抗的農民加油打氣,也分享自己的經驗,提供相思寮日後抗爭參考。
當晚,這些遠道而來的朋友們分享了很多寶貴的經驗,然而這不是本文重點,所以在此就不多加著墨。(苦勞網的陳寧寫了很優秀的報導,這麼熱門的文章我如果抄襲一定會被發現,所以還請大家移駕到這裡閱讀當晚活動內容)
本文的重點,其實和上面寫的那麼多廢話息息相關。事實上,12月26號,也就是晚會的隔天,就是中科四期的動土典禮;屆時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吳敦義、副院長朱立倫等,都會來到現場參加破土儀式。(當日報導請見胡慕情:中科動土,相思寮痛苦)
照理說,我以為相思寮後援會應該會大規模動員關心群眾,在前一晚舉行熱情慷慨的晚會,然後就是所有來幫忙的群眾協助阿公阿嬤製作抗議布條等道具,後援會進行明日行動沙盤推演,接著就是所有人「誓死保衛相思寮」之類的守夜活動。
可是這一切都沒有發生。
當晚有的,除了音樂表演之外,就是來自各地的高科技受害者,將他們的經驗與故事分享出來,而阿公阿嬤則是靜靜地「聽」。對我來說,這是很特別的經驗,因此一豪那句「學會觀照他人,才懂得觀照自己」,又冒上我的心頭。
我必須很坦白地說,其實相思寮阿公阿嬤講了一下午,對於我瞭解相思寮與中科四期爭議的始末,幫助非常有限。當然,我並不是說阿公阿嬤純樸熱情的聊天解說不好,也絲毫沒有看輕的意味,或認為弱勢抗爭就是非得要滔滔不絕講個不停才是好。
只是,相對於我這幾年四處採訪的經驗,經常遇到口若懸河的受訪者,相思寮阿公阿嬤生澀的解說,則在可愛純樸中,流露出抗爭才正要起步的氣息。
說起來,我真的覺得相思寮的抗爭條件,其實非常地不好。首先他們不是少數疾病患者、不是原住民、沒有特殊的被隔離經驗、所處地理條件對於主流媒體來說,遠到好幾個不行,而且也沒有一堆藝術家在這邊駐村,更沒有發展觀光或是有機農業。
說穿了,相思寮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他們就只是一群再普通、純樸不過,只想安穩走完人生的老農民,而他們的對手,不單是高科技污染廠商、為財團服務的政府、醉心於「發展」與「高科技」迷思的多數島民,還有冷漠的群眾。
因此,在此刻,對相思寮的阿公阿嬤來說,先用心聆聽其他弱勢、苦難者的聲音,會比起忙碌地說個不停,會更有幫助。
為相思寮祈福,也願這塊土地上所有的人,都能體切阿公阿嬤平凡而卑微的心願。
「學會觀照他人,才懂得觀照自己。」

距離相思寮老遠外,就能在路上陸續看見中科四期動土典禮的指示標誌

動土典禮前日下午,現場正在進行採排。

恐怕是高科技金鏟子

工人忙著貼字,紅底金字,好不喜氣洋洋

動土典禮現場的LOHAHAS看板

中科四期園區規劃模型,特別為不知道會不會來的友達留了塊地,政府真是超NICE的

回頭看看距離動土典禮約一公里外的相思寮,在斗苑路上拉起了長長地抗議布條




進入相思寮的路上,搭起了帆布棚

秋鬥的時候,這布條還很乾淨

如今上面已寫滿祝福、聲援的簽名!

別哭,相思寮。



平日,相思寮阿公阿嬤就這樣坐在三合院晒穀場中閒聊


很認真地在閱讀新聞稿內容





村中景致,說實在和我老家沒什麼不同。

天黑後,雨棚不知何時掛上了「告別式」的布條

但晚會開始了,來參與的樂團有主音、農村武裝青年、老林家,還有莫名其妙上台的黑手吉他手楊YO






新埔愛鄉協進會的陳金進大哥,恐怕是在場最資深的環境鬥士

前RCA員工,因為喝下公司宿舍有毒飲用水,導致罹患乳癌的大姊(抱歉我忘記名字)

當晚也安排了守護燭光儀式,為所有高科技受難者祈福

平常夜裡應該都很寧靜的相思寮,那天夜裡顯得特別熱鬧

特地從外地趕來相思寮聲援的民眾、學生,雖然不多,但很叫人感動。



相思寮的阿公阿嬤們,未來抗爭的路絕不可能好走,祝福你們,我以後會常去二林看你們的!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