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呼叫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函式的方式不正確。Text Domain 為 twentysixteen 的語言套件載入過早觸發,這通常是由於外掛或佈景主題某些程式碼中的指示器過早執行所造成,而語言套件應該在 init 動作之後才載入。 請參閱〈WordPress 的偵錯功能〉以進一步了解相關資訊。 (這項訊息新增於 6.7.0 版) in /home/204091.cloudwaysapps.com/trdgcdbcqr/public_html/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14
新竹縣 – 小地方新聞網

玟伶與屏東環盟的相遇─竹蜻蜓綠色市集工作記錄

盧玟伶老師,我並不認識。但是來信提到對我們努力很感動,我回信就說我們人手不足,新竹一個月一次的『竹蜻蜓』綠色市集,可不可以幫忙?她也慷慨答應,期間還主動到台北248市集實習兩次,讓我們好感動。

前言:

要幫小農打通路,又要忙於烽火滿天的環境守護,辦公室三個人可以說『操到爆』。我和阿歷都腰傷還是無法休息。小車也因開了近40萬公里,屢次修理,積欠費用,成為修車老闆的。

盧玟伶老師,我並不認識。但是來信提到對我們努力很感動,我回信就說我們人手不足,新竹一個月一次的『竹蜻蜓』綠色市集,可不可以幫忙?她也慷慨答應,期間還主動到台北248市集實習兩次,讓我們好感動。

image
輕鬆樂活台北248農學市集。

四月3日她在『竹蜻蜓』第一次新體驗,來信說是報告。我未徵她的同意,就將她全文po上網誌。就是對未曾見過面的夥伴一種感動,這種感動,就是支持我們一路走下去的力量…..

image
台北248市集,綠農的攤位,水果滿滿滿。

4/3『竹青蜓』綠市集狀況報告  文/盧玟伶

Dear All:

4/2星期五傍晚去水木書院找過曉洋, 4/3早上7: 30到書院幫忙搬帳棚,一切就定位後,才發現隔壁攤的果醬姐姐沒帶電子計價秤來,還好曉洋跟石磊媽媽借來一個秤子, 一看,傳統3公斤秤,心想慘了,正用紙筆計算時,蘇大哥即時出現,借我一台計算機,於是展開加減乘除四則運算,亂亂賣的一天。

報告狀況前,先謝謝大家對我的信任。原本很擔心蘆筍賣不完的,一早整理時,看到蘆筍不多,心想一定要把它推銷出去,沒想到,蘆筍是第一個賣光光的,有兩個客人眼睜睜的看著蘆筍被買光了,他的眼神充滿遺憾, 我的心情卻是鬆了一口氣。

好的開始成功的一半,我期許自己,能一樣一樣的把它賣光光。竹蜻蜓的消費者 很特別 沒有人跟我討價還價( 這原本是我很擔心的 ) ,他們很看中品質。

木瓜是第二個賣光的,因為每顆木瓜看起來都亮亮的,給人很有能量的感覺,沒有人問我甜不甜 (好像一看就知道很甜 很好吃),倒是有一個人問我籽多不多  把我考倒了。但他把一顆大大顆的買走了 真感謝他 ( 因為 比較多人喜歡小顆的 一餐可以吃完的那種  )。

蓮霧的賣相不佳,一直乏人問津,我很擔心賣不完(因為有兩箱共36斤)  但卻忙得沒有時間操心,就在我手忙腳亂時,來了一對夫妻,一開口問我,你們是八八災區的嗎?

我說是,問我蓮霧怎麼賣,一聽到 要買蓮霧,我的眼睛馬上亮起來,沒告訴他價錢前,我謝謝他並告訴他,蓮霧賣相不佳,今天蓮霧又好多,我好擔心賣不出去,沒想到,他直接買走一箱,還幫我算好錢,啊! 感謝菩薩保佑,帶來好心人。

事情就是這麼神奇,接下來開始有人買蓮霧,看到蓮霧裂果, 我趕緊解釋,因為氣候變化太大造成的,沒想到他竟告訴我, 這樣的蓮霧最好吃,我趕緊誇他內行,並感謝他的知遇之恩。

後來有人問我,蓮霧甜不甜,我很誠實告訴他,我沒有時間去洗蓮霧請大家試吃,如果他不介意,我把皮削掉請她吃吃看, 不吃還好,一試吃才知道真是好吃, 於是就在「好吃很便宜,買到賺到」的情況下, 蓮霧也賣光了, 真是令人開心啊!

人好奇怪喔, 一邊跟我說你們的芭樂好大個喔,手上卻淨挑大的,我連忙告訴他,他很識貨喔,知道我們家的芭樂好吃,相信他下次的綠市集還會來買,就這樣,他開心的買了3個大大芭樂。

報告鴨蛋銷售情況前,我先自首 

(1)我做了宣傳單—-

3月份的綠市集,有剩下鴨蛋。我去了2次HOLA的248市集也都有剩下,於是我心裡盤算著,怎麼樣可以把鴨蛋賣光光。所以 我先做了「”遠離戴奧辛的陰影, 讓你吃得健康又安心」的宣傳單,沒想到在學校影印時,同事看到我的標題,就買了6盒,讓我信心大增。

(2)我把它拆開賣  3個40元—-

考慮到新竹的家庭結構, 大部分以小家庭為主,一盒6個對他們來說太多,一次買3個或是混搭3皮蛋3 鹹蛋, 對他們來說是有吸引力的 ,所以沒報備就擅作主張了 對不起!

(3)溏心蛋—

之前告訴柏余 ,如果4/4有空, 我會去248看他,其實「有空」的意思是,如果生蛋賣不完 ,我就做溏心蛋,去248給客人試吃,刺激買氣。「遠離戴奧辛的陰影,讓你吃得健康又安心」的宣傳單,對竹蜻蜓的消費者來說很受用。3個40元或是 3皮蛋3 鹹蛋混搭,策略成功。

皮蛋鹹蛋不但賣光光,還很多人沒買到,連我同事要的6盒都沒留到,只是生蛋大家都說不會料理,最後剩四盒蘇大哥買下 要我做溏心蛋給大家吃,今早已做好,明天會送過去給蘇大哥(謝謝昨天248市集試吃的夥伴,提供建議,我做了改善,希望 人超級好的蘇大哥會喜歡)

想告訴「水尾鴨爸爸」,客人都反應鴨蛋好吃,好多人是回流來買的,相信下次買氣也會和這次一樣旺。

鳳梨看起來個個都是健康寶寶,客人好喜歡。「你不能不知道」的宣傳單被要得精光,鳳梨當然也是賣光光,有一個客人看到宣傳單,告訴我,他什麼都知道(指 宣傳單上的訊息), 我趕緊說,那他一定知道我們家鳳梨的好,他買了一個大鳳梨回家 。

還有好多好多有趣的事情,只是再寫下去,可能大家會看到睡著,還是不要虐待大家的好。最後以幾個小花絮作為結束 :

(1)隔壁的水果姐姐來買蓮霧搭他們家的果醬,我沒拿他錢

(2)望德園來買蓮霧 ,我亂亂賣,還送他一顆楊桃 。

(3)送了3顆楊桃給石磊媽媽, 謝謝他借我們秤子,蘇大哥說 下次他會幫我們準備秤子 。

(4)兩個學生來買水果  (因為他知道 吃我們家的水果 對身體比較好 但價錢 對他來說 ….. ) 所以我算他便宜, 還請他吃一個蓮霧 。
(5)百壽芽菜的小老板, 送我們一包綠豆芽, 對不起, 被我獨吞了 。

(6)枇杷姐姐,對不起 , 枇杷賣得不好, 下次可以試試「買枇杷送枇杷葉」嗎? 讓客人回去做枇杷雞湯, 我會努力叫賣 。

(7)我買了2盒枇杷, 我給自己算便宜, 2盒生蛋, 柏余也算我便宜 讓我很開心 。

好擔心, 又是計算機又是紙筆計算, 會算錯, 萬一賣到虧錢,就太對不起大家對我的信任了 。

還好昨天柏余告訴我, 沒虧還有賺, 真是高興啊 。

Dear All 請不要給我「money」 你們對我的信任, 已經讓我「賺很大」 。

蘇大哥、曉洋、竹蜻蜓的夥伴, 把我當他們同一國的,不時過來關心我,讓我感到很窩心。我比誰都賺得多了,再次謝謝你們 。

(本文轉載自「屏東環境保護聯盟」部落格)

[夏耘田調]新竹二重埔區段徵收良田紀實3-3

您已經知道了這塊地大致的故事了,也許不怎麼精彩,但是錯誤與過時的土地價值觀,不洽當的抗爭方式,這個百年聚落也許真的要劃上句號了。這地豈真是不幸,「離上帝如此的遙遠,而離園區如此的近?」

編按:本文接續─

[夏耘田調]新竹二重埔區段徵收良田紀實3-1, [夏耘田調]新竹二重埔區段徵收良田紀實3-2,請點選閱讀。

七、雜記

這份草根調查報告的資料整理已經在這裡告個段落,接下來的部份,是我在調查過程中的許多感觸與雜記。沒有連貫性,但是這樣的喃喃自語,也許可以讓讀者比較容易了解筆者的陳述脈絡與信念,更容易過濾筆者不應該加諸於報告的偏見或觀點。

(一)因果網絡:30 年限制遷建的影響

末了,我必須在這裡提及整個徵收區困境的因果網絡。所有事情都有一定的連結,難得會單獨發生,走入這網絡中的某個點,就會進入整個網絡的運作。要跳脫網絡,唯一的辦法事把網絡看清楚,然後謹慎的離開,不能再踩進任何一個環節。

政府以工業發展為優先的國家政策,長期以來內部殖民農村,不願意尊敬與了解農村、土地的真正價值,只當它是一個糧食製造公司,需要財源時的典當物品。這裡的土地會變賣,主要的原因是什麼?因為政府在高科技產業的光環下,沒有認清工研院附近地區的竹東圳流域是一個少見、優良的農業區,當時旱田與水田,因為徵收價格引起爭議時,政府就應該注意到這一點。

然而,草率的啟動區段徵收、限制遷建在先,這使得徵收區範圍內的居民對未來無法掌握,即使園區徵收失敗,但是無論如何,已經畫進去了,農地已經變更為甲種工業用地。

30 年夠讓一個小孩變成大人,限建讓房子無法翻修也不能加蓋。

原來的孩子長大了無法在原地成家立業。園區近在咫尺,那裡比較好討生活,居民當然鼓勵孩子進入園區,田!老早就註定沒有繼承者了。

老人走了,田地由後代持分,最好的處理方式是換成金錢分發給大家。

而遍地尋找獵物的投資者,用甲種工業用地的價格來購買你的田,你怎麼辦?換我是我,也難保不賣地。

而誰來買地?當然不會有農民以工業用地的價格買地來當作農地,因此,農民從此失去土地。

工業用地一旦污染了,最終只有棄守,不會回到農村的型態,萬一沒有被污染,還保有青山綠水,擁有者也不會讓它降級回農地,那就是走向「經濟價值」更高的「建地」。

image015
三十年限制遷建,屋子老了破了,只能以鐵皮修補

(二)縣政府的依法行事

徵收的公告過程就像是這次八八風災,政府宣稱都做了行政流程當中的所有動作,但問題是災民沒有收到?理解了嗎?

「我們完全依法行事!」「我們的資料都公告在網站上啊!」聽到這樣的話,在對照風災縣市政府的官員說,我們都已經打電話請他們撤出了啊?打是打了,但是村長接到電話了嗎?

政府的依法行事還有呈現在網路上!現在台灣各級政府的官方網站都會貼上網路無障礙空間的標示。什麼是「網路無障礙空間(Web Accessibility)」,這是萬維網聯盟(World Wild Web Consortium, W3C)所提出的一個倡議(initiative),主張網路資源必須讓有殘缺(肢體障礙、視覺障礙、聽覺障礙…)的人士也能順利的讀取,這樣作,當然也會惠及所有功能正常的民眾。

縣府依法行事,公告在網路上,但是一般民眾看得懂嗎?我們明明看到網站上有無障礙空間的標示,但是,怎麼就是看不懂也讀不懂!

網站讀取無障礙,技術無障礙,但是內容讀不懂,算不算障礙?正常的人看不懂網站內容,這是那方面的障礙?是讀者智障還是製作者偷懶?新竹縣政府都市計畫網站,充斥著繞口,術語的標題,到底那一筆才是在談我的家、我的田?還是我並不是應該到這個網站來的人?但是它明明是給民眾看的!

image017
新竹縣都市計畫網,第二級網路無障礙空間標示

(三)外人與故鄉

朋友告訴問我,幹麼這麼熱衷一個跟自己沒有關係的地方的存廢?

我小時在大肚溪旁幫忙農務,溪水是黑的,抓到的魚有很重的藥水味。西瓜澆水要用挑的,五百棵,最遠的要挑上兩三個籃球場遠。大肚圳的水,也是混著台中市與彰化台化的廢水,當時還有大肚紙廠的廢水加味,想想還真懷念那些冒泡的水閘門漩渦。

有這種經驗對照,你在竹東大圳旁的土地耕作,你會覺得老天真的是厚待這裡的農民。水好、土好,從東北來的風,順著地勢往上吹,低低的籬笆就可以替數十米的田遮風。

過去的幾個月當中,我常在水圳的支道上閒逛、拍照,這麼好的田,一階一階,各階之間都有一條條的綠帶恆亙,水土保持沒有問題,水質也很好,遠比我老家更有資格當農田。我的家鄉的田受到破壞,我都心疼,難道這裡的人不怕失去故鄉?

為甚麼熱衷,因為這是朋友的故鄉,還是我一直回不了故鄉?管他,反正這種事情作的挺爽!

(四)功成名就,理當擁有

訪談的過程中,很多人問我,竹北不是已經有很多住宅區了,為甚麼這裡還要再作住宅區?我一時想不出理由,但是,想起了曾經經過徵收區再上去一點點的放翁清境別墅區,這裡好山好水,住戶水平(知識水平、收入水平)都很高。回來,我去網路找到放翁清境的廣告「功成名就,理應擁有的視野與生活…」,再看看著討論區的留言:

「七月份看過寶山水庫旁的放翁清境第三期,屬於四層樓的透天別墅,建坪80p,地坪約45p,夫妻倆對整體環境很滿意,建商給我們的報價是1330w(2008.7) …(摘自Mobile01討論群組)」

我不禁產生了很刻薄的想法:「拿不出 1000 萬的人住在好所在,就是浪費土地價值!」

(五)開發的迷思

可以預見的未來 …26,000 人要住進來,道路會很塞,通往科學園區方向的路都是修煉場!但是,更大的問題是 2,6000 那裡來?

這裡除了建設之外,難道 400 公頃的農地沒有機會成為一個供應附近車程 10 min 眾社區(人口超過 7000 人)的糧食蔬果直銷產區?

難道不能就現在的樣貌,作為一個休閒步道區?

這裡有九降風,少蟲害,很久以來,都是沒有使用農藥的大地 …

這裡有馬場,有馴馬師,它以教授駛牛車,用牛犁田,會是一個少見的獸力農耕區 … 騎馬巡田水 …

還有詭異的專家幫忙模式──

「專家告訴我們,只要你們能夠拿出那些不希望徵收居民的清冊,把他們的地畫出來,人夠多,我就能幫忙。」

「土地所有權人意見」應該包含在「區段徵收報告書」是政府作業要做的,怎麼會自救會要提供?既然是專家,就應當知道政府要作,跟政府要才對。若是沒有作,應當督促政府去作,或者教民眾向政府施壓,怎麼會向民眾拿?

(六)下一步是什麼?

這四百公頃的下一步在那裡呢?是等著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通過「細部計畫」,我就告你!還是賭下一任縣長會不會放棄?還是,要繼續種地的,去登記,選配「客家農業休閒專用區」的地。但是沒有地的人呢?就任它徵收了?務農維生的,承租的地都已經不見了,換到的2~3 分地無法維生呀!

還是勁爆些,重新組織自救會,真正凝聚在地力量,與關懷農村的團體、媒體共同合作。共同思考這個百年聚落的未來藍圖,讓農業永續生態在這裡穩固扎根。開啟與投資的地主、縣府、附近社區對話、分享的大門。但是誰來組織?如何解決 30 年遺留下來問題,還有花下續數千萬調查與規劃設計費用?

其實,就膽量、用心、創意與投入的心力,我都非常佩服這些抗爭的領袖,儘管對於他們分裂的景況,處理彼此觀點差異與帶領群眾的方式無法完全認同,我仍然衷心期望,他們能夠透視大環境,珍惜時勢給的機會,以大氣度,重新攜手,能夠認清,保存四百公頃良田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農地的安全關係將來的糧食安全,優良農作區理應竭力保護,更何況是世代居住的家鄉;對於社會不當的價值觀,認為作擁好山好水是「功成名就」的高所得的人所應享有的,也應予以打破,難道務農的升斗小民,就不能作擁好山好水?

非常時期,需要大破大立的氣度,四百公頃良田的存廢,就在這一刻,實在需要在地的鄉親開誠佈公,結合在一起,理性、強硬的向政府表達決心。

 image001
細部計畫土地使用計畫示意圖

後話

您已經知道了這塊地大致的故事了,

也許不怎麼精彩,

但是錯誤與過時的土地價值觀,

不洽當的抗爭方式,

這個百年聚落也許真的要劃上句號了。

這地豈真是不幸,

「離上帝如此的遙遠,而離園區如此的近?」

投資者暗自禱告,希望徵收案早日過關;

但是農民和捨不得地的無奈長者,

難道不也有權喊著:

「我們是種米、地瓜的農民,

30 年的不當限制遷建,

我們活下來了,我們拒絕消失!」

(本系列結束)

(閱讀所有夏耘2009草根調查文章,請點選這裡)

[夏耘田調]新竹二重埔區段徵收良田紀實3-2

2006 年,當自救會發現在第二次通盤檢討,新竹縣政府要在二重埔地區辦理都市計畫,於是開始籌組自救會,據理力爭。他們充滿創意,五位主要領導人,總是在傳經第與九牧第中間的土地廟裡開會,每次會議之前…

編按:

本文接續[夏耘田調]新竹二重埔區段徵收良田紀實3-1,前文請點選這裡閱讀

五、自救會

2006 年,當自救會發現在第二次通盤檢討,新竹縣政府要在二重埔地區辦理都市計畫,於是開始籌組自救會,據理力爭。

他們充滿創意,五位主要領導人,總是在傳經第與九牧第中間的土地廟裡開會,每次會議之前,先各燒一炷香,請求土地公保佑,並為其見證;也曾在午夜,蒙面戴安全帽,騎車把宣傳條向冥紙一樣撒的滿街道;魚目混珠,張貼「明文房屋」仲介廣告,隨便寫上價格,甚至「開價就賣!」,而正牌的「文明房屋」則是拼命撕這些不實的廣告。

只是這樣的同仇敵愾,並肩作戰的時間並沒有持續太久。

image011
地主權益聯合自救會上行政院與監察院抗議

(一)起初的訴求

原本「二重埔地主自救會」提出的訴求是爭取保留地面積 60 公頃做為優良農業區,想剔除於區段徵收外,但是正因為這 60 公頃最靠近既成馬路,也是地勢最為平坦,很多比較靠內地山坡的「地主(仲介商)」能不能翻身就看這一塊能否被徵收然後再重新分配時被分配到這裡,若是這裡保留了,那等於沒有徵收。

在訪談中,雖然對於後來主要領導成員「傳經第劉先生」與「范家洋樓」會分裂的詳細細節有許多說法,但是我認為最底層的原因是對於訴求目標,領導者有不同解讀:

* 「傳經第」:60 公頃是要縣府打退堂鼓

* 「范家洋樓」:60 公頃是要爭取的目標

(二)內政部都委會 686 會議之後…

根據公開展覽的計劃書,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 686 會議所做出的決定,顯然政府對抗爭的解讀與「范家洋樓」的看法一致 — 進行徵收,但保留農業專區。

因此,計劃書劃定 20.31 公頃(4.47%)為「客家農業休閒專用區」,並說「實際範圍及面積,應於辦理細部計畫及區段徵收時,確定相關地主之意願而定之…」(也就是說,若是登記超過 20.31 公頃,還是有機會將專區擴大),這樣一來,對於客家百年聚落的文化保存、希望繼續務農的民眾出路都有所兼顧。

加上,開發案的歷史已久,許多仲介已經介入很深,許多土地都已經變賣,轉手給投資者,劃定一定區域的保留地,讓開發案繼續,可以為兩造都解套。「范家洋樓」的確對這樣的局勢非常了解。

但是,「傳經第劉先生」認為,保留地全在二重埔,對於三重埔、頭重埔、科湖里想保留家園的人來說,不公平,而且,要保留就要原地保留,不然,灌溉渠道、田地都要換過,對務農的人來說是非常不利,對想要安居在自己祖先家園的人來說,換到「客家農業休閒專用區」根本沒有意願,要顧大局,就要全部保留。

image007
建於民國 41 年的傳經第

(三)「府第測字第 0970129886 號函」的誤解

縣政府依據內政部都委會的決議,於是展開登記作業,開始發文給各地主。公文內容提到「為科學工業園區新竹縣轄竹東鎮區段徵收底價地比例分配時,同意將全部土地選配客家休閒專用區,請於 97 年 10 月 15 日前,親至或郵寄本府地政處,提出『客家農業休閒專用區』選配申請書既預告登記同意書」

其實,就客家農業休閒專用區之規劃,新竹縣政府不僅未曾進行公開說明相關規劃內涵及配套措施,就逕自以公函要求地主配合進行登記事宜,且於公函及登記同意書中,片面規定「未申請或未檢附檔者,視為不同意選配客家農業休閒專用區」,並要求登記者同意「不得再依內政部訂頒之相關審議規範辦理變更使用」及尚未通過之「客家農業休閒專用區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要點草案」相關規定,以及「同意縣府辦理限制處分(禁止移轉)土地權益」等規定。

後更於十一月13日之公函要求土地所有權人繳送土地所有權狀(正本)以完成登記,且片面認定無原土地發之選配方式。(資料來源:民國97 年 11 月 21 日致監察院的陳訴書)

此外,在公文的附記上寫著登記的結果會交由廣昌集團,以執行後續規劃,這在徵收地區,引起軒然大波,認為這是「將土地交給廣昌集團,作為銀行質押」的聲音在整個地區散佈開來,自救會切切提醒民眾「千萬不要被騙了!」。

然而「范家洋樓」對於這樣的事情,追根究底,並且深入研究法案與相關規定,不斷與縣府承辦人員溝通、查明,並向縣政府爭取作最妥當的登記方式 — 登記時可以出示權狀,但不能繳送土地所有權狀正本。衡量局勢(需要顧及投資者的權益、徵收區居民沒有強烈共識、縣政府勢在必得的企圖與專業能力),最後他所下的判斷是:登記專用區是保留繼續在這裡過擁有祖厝與農村生活的可行方法。

於是他開使積極的把這個消息告訴大家,要大家去登記,讓想要繼續務農的人,把自己的田地挪到「客家農業休閒專用區」裡面來,讓保留區的農地盡可能的大。由於把原來的農地換到客家農業休閒專區,依然是農用,不能變更為建地,所以,的換地比率約八成,也就是一甲地可以大置換回八分地,這與被徵收後,換成建地只有四成左右,將近多了一倍。

由於民眾對於縣政府缺乏信任,而在自救會裡面,「范家洋樓」的看法,並不為年長,德高望重「傳經第劉先生」的認同,大家對於這樣的一個專用區,認定它是一個收買民心的騙局,最後的結果,只有 5 個人登記,保留總面積 3.3636 公頃,其範圍包括范家洋樓的地。「范家洋樓」與家人終得以在先祖的地上繼續生活下去。從此,「范家洋樓」退出自救會。

其實,這當中微妙的族群與聚落情節,實際上,外人只能體會一、二,但是自救會的分裂,卻是這次抗爭的最大損失。目前:

* 「傳經第劉先生」繼續抗爭。就等內政部都委會通過徵收案,立刻提出告訴!

* 「范家洋樓」,努力的構思客家農業休閒專用區的未來營運,並持續對細部計畫提出建言。

image005
全台少見的客家雙層三合院 – 范家洋樓

六、客家農業休閒專用區

論到客家農業休閒專用區,雖然我佩服「范家洋樓」的努力,但是我有不同的看法。可以遇見的,除非有過人的創新思維,否則未來所要面對的挑戰非常巨大。

我認為,家農業休閒專用區表面上是在法制體系下爭取權益的一個勝利,但是實質的效益、對希望繼續務農的農民的工作保障並沒有幫助。首先,都市計畫與區段徵收,根本就是以開發為導向,以建地勝於農地,以都市代表進步,農村代表落後的思維來運作法制體系,在這樣體系底下的任何勝利,基本上都是損失慘重。

而休閒農業也是一個迷思。一個農村,除非遊客本身長期的參與生產,才有可能一再的往返,也只有尊重、深入了解這個農場的遊客,才能真正的在這裡休閒,若是這樣,這些人並不能僅僅為遊客,而是一群會幫你照顧莊園的支持者,來到農村,他們認識這裡的花、草、菜蔬和人,也知道如何幫你栽種,颱風天,他們會在電視機前祈禱守望這個莊園。我認為休閒農業若不轉型為社區形式的經營支持方式,一味以新鮮、體驗、休閒為號召,終將成為過往雲煙。

至於農業,這裡多半為小農,就希望繼續務農的農民來說,原本可以在附近租到大片的土地種植,但是出租的地主不見得也願意把地畫入專用區,而且通常,他們因為不耕種,換取交易性比較高的建地或是出售土地,會更有吸引力。因此,若是只有自己三分、五分的地,與專用區換地,依照八成的比例算,換得的地只有兩分四到四分地,根本無以維生,若是要租地,就要跨越一、兩百公頃,四處尋找,這與原來門前就是耕作的田,綿延相連,「換地」與「離農」,幾乎同等。

而論到客家文化,兩三戶人家或是一個大聚落容易呈現多元璀璨的客家文化與傳統?要保持一個文化的慣性與特色,需要的深厚的土地連結與社會氛圍,出了三公頃的地方就是七倍大的商業區,就是二萬六千人的住宅區。試著想像如果這個休閒園區獲得極大的成功,當有大量說台語的遊客進來時,園區的廣播與導覽該說客家話還是台語?一個充滿以台語交談的客家園區!?

(本文待續)

(閱讀所有夏耘2009草根調查文章,請點選這裡)

[夏耘田調] 新竹二重埔區段徵收良田紀實3-1

2008 年,農村再生條例引起了一連串關心台灣農村的討論與串連,二重埔在這些徵收案當中,歷時最長(1981 年開始),涵蓋的範圍約 440 公頃,實際上包括的區域有:頭重埔、二重埔、三重埔與科湖里…

編按:

本文為2009年台灣農村陣線舉辦之「夏耘草根調查系列文章」,由參與調查的「新竹二重埔組」成員共同完成。因原文篇幅甚長,顧及網路閱讀的形式,將原文切分成3篇文章進行。

一、摘要

2008 年,農村再生條例引起了一連串關心台灣農村的討論與串連,而首當其衝的,受到關注的是台灣幾個農地的徵收案也,從北到南,土城彈藥庫、新竹二重埔(也就是本文的訪調地區)、苗栗灣寶社區、彰化二林中科四期園區,在當地都有反對的團體抗爭,希望保留農地與原聚落的生活方式。

二重埔在這些徵收案當中,歷時最長(自 1981 年就開始),涵蓋的範圍約 440 公頃,實際上包括的區域有:頭重埔、二重埔、三重埔與科湖里,因為民國 2006 年的抗爭是由二重埔自救會發起,開始為外界所注意,因此,這地區的徵收案,都用二重埔來通稱。

這個案子目前已經走到細部計畫,也已送交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查,就等審核通過、拍板定案了。在這漫長的時間裡,因應科學園區三期預備用地的徵收限制遷建所啟動的因果網絡,使得這裡房屋破舊,人口外流,農地買賣熱絡,卻也保留了一塊 30 年來未曾為水泥文明所染指的農村田野。

二重埔的徵收紀實,一共有三位工作人員,兩位為工研院的研究員,另一位是三重埔的農民。經過兩個月的資料收集、與實地踏戡,並且訪問了 15 位當地的居民、各個自救會的領袖與新竹縣政府的承辦人員。

就本次草根調查所得到的資訊整體來看,要保留這塊四百公頃的農地,走到今日,主客觀因素都顯示極難板回,即便是祭出在地群眾的公決,期望保留的也是少數。至於為何我們還是認為這塊農地需要保留,主要是基於糧食安全與社會公義角度,並且希望藉由呈現這個台灣科技重鎮的徵收案另一面貌,讓更多人重新反思獨愛高科技產業,犧牲農地,除了看得見的經濟,還附上那些代價。

image013

徵收區,到處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廣告牌

二、簡要徵收背景

1981 年,新竹科學園區三期用地開始徵收,1989 年間,在當時縣議員呂源貴帶領下,當地居民強烈抗爭。2000 年,科學園區終因經費不足而放棄二重埔的土地徵收。然而 2006 年,新竹縣政府變更計畫並以 BOT(Build, Operate, Transfer;民間興建營運一段時間後再轉移政府)開發模式解決資金的問題,由廣昌資產管理公司得標推動土地徵收。

範圍/面積:「變更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特定區主要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新竹縣轄部分」總共使用土地 411 公頃,需徵收土地包括:頭重里、二重里、三重里與柯湖里等共 441 公頃。其中,「工業專用區」與「工業區」僅約 50 公頃,「住宅區」則達 164 公頃,約佔總體用地 2/5,因此與其說是工業園區計畫, 不如說更像是大規模的住宅區計畫,一片良田又將消失成為一棟棟的水泥住宅大樓。

二重埔是在計畫變更之後,第一個知道這個訊息的地區,並且積極的籌組自救會,努力保留這裡的百年聚落:湧泉、竹東大圳以及老伙房。其他的鄉里,則是一直到今年(2009)開始了解到苗頭不對,才跟進組織自救會。然而,在縣政府都市計畫團隊的積極運作下,整個開發暗的細部計畫已經送交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等候審議通過,就要開始啟動區段徵收作業。

三、徵收區的風土

台灣土地被政府以區段徵收的方式加以開發的地方很多,然而為何這裡會受到如此的關注,主要是因為這裡是一個客家百年聚落,擁有非常珍貴的天然與人文資源,這些資源一旦破壞,想要恢復幾乎是不可能。

(一) 地塹湧泉

根據竹東農田水利會與地質技師的現地勘查,在工研院的東南側有一個西北東南走向的地塹,在它的北側就是著名的二重埔的湧泉。湧泉的水源來自地下水層匯流而成一個天然湧出的池水,水源豐沛,多餘滲出的水由下游的排水路進入排水系統,因此,百餘年來,這裡即使是枯水期,也不缺灌溉用水。

2009 年 8 月 21 日,二重埔湧泉生態教育園地落成。報導指出「新竹縣竹東二重埔山麓有一片湧泉,百年來源源不絕,灌溉上百甲農田,地方人譽為龍脈福穴地理,但因政府區段徵收計畫面臨被剷平的命運;地主劉慶昌為保護珍貴的湧泉寶地,提供逾千坪土地供新竹農田水利會,闢建古厝湧泉生態教育園地」。事實上,縣政府在這次的都市計畫細部計畫當中聲稱,「未來湧泉及地塹邊坡將原地保留並規劃為公園用地…天然湧泉…需予以原地保留且仍維持功能」。

(二)竹東大圳

日據時代,二重埔第一代的大地主林春秀協同地方人士在民國 15 年(大正 15 年)聘請日本季是動興建,其主要的目的在於汲取上坪溪的水源,並利用日本人早期興建的軟橋發電廠渠道作為導水路,花費兩年所完成的 21 公里圳道,灌溉面積 530 公頃,受益面積八百公頃。

由於竹東地區的耕地多分佈於丘陵地帶,為了確保廣大的農地用水便利,於是竹東圳沿著地理的等高線開鑿,期水利可以涵蓋全區。自竹東圳的二重埔終點站往下望,綿延的農田,延伸至遠方的頭前溪,都受惠於這條大圳。

根據耆老的轉述,林春秀擁有二重埔地區約八百多公頃的土地,他無私的借錢割地建立竹東大圳,造福了二重埔地區的居民灌溉農地,自給自足渡過了數十個年頭,每次收租,總是騎著白馬,長統皮靴,相當威風。

順帶一提,由於科學園區需要乾淨的水源,而水源頭寶山水庫就是從竹東大圳取水,因此,到目前為止,竹東大圳的水,依然清澈見底,沒有污染。

image003

竹東大圳 14 支道

(三)老伙房

民國六十八年之後,由於限制遷建,因此,在徵收區內,許多房舍都保留 30 年前的樣貌,只是坍塌了,只能用鐵皮來蓋。其中最為人所知的有三間伙房:竹東大圳開鑿者林春秀的九牧第、自救會劉慶昌先生的祖父劉金榜建於民國 41 年的傳經第,以及一座全台少見的客家雙層三合院 – 范家洋樓。

在整個細部計畫中,除了畫入客家農業休閒園區的范家洋樓,其他的美麗老伙房也都獲得保存,然而,保存在一個沒有田地、沒有白鷺與蛙聲、沒有農人與農務當中的老伙房,不再炊煙裊裊,彷彿一個不再吐息的軀殼,還要硬撐它是一個人嗎?

image009

竹東大圳開鑿者林春秀的九牧第

四、田野訪談

與其說是田野訪談,倒不如說是去拜訪應該認識的朋友。在這四百多公頃的土地上,我們發現一個很讓人惋惜的現象,那就是壯年、青年關心徵收這件事情的人很少。我很納悶,這麼美麗的莊園,怎麼沒有年輕一點的抗爭者?無論是到立法院、行政院或是監察院,或是在我們訪談的夜晚,絕少看到青、壯年人的身影,即使是撞見了我們與他們的父執輩談話,也匆匆的離開。

以下是我們訪談對象的簡單統計資料:

* 全部受訪者平均年齡:57 歲

* 全職務農維生:3 位(竹東優質米前三名)

* 持續農務工作:12 位

* 在徵收區擁有農地者:8 位

* 平均農地面積:0.6 公頃

* 最大種植面積:3 公頃

* 萬一徵收,住屋將會拆除者: 3 位

* 徵收資訊來源:二重自救會(9 位),其餘除了「徵收」之外,一無所知

* 看過縣府公告的區段徵收計劃書:1 人

* 了解徵收完整過程的人:0 人

其實這些資料,並沒有多大的代表性,但是就縣政府與的自救會職責角度來看,關於最重要的徵收問題,卻明顯的顯示,居民的了解與認知,幾乎等於沒有。我們不禁要問 30 年來、3 年來,政府、自救會彷彿在瞎忙!

雖然我不認為應該把了解徵收的所有責任都推給縣政府、自救會,事關身家財產,民眾自己要負起最大的責任,但是,若是資訊公開、政府單位多一點主動宣導與說明,情況絕對不至於如此。您可以想像一個普通百姓,收到縣政府的公文,裡面充滿法律文字與術語,讀也讀不懂,但是這些文件卻與自己的身家財產、自己的田地大有相關的那種心情嗎?

一位林姓的獨居祖母紅著眼眶告訴我們,每次收到公文,就擔心的睡不著覺。這當中也有非常專業的農民,他們可以種出極優質的稻米與地瓜,但是種地的學問拿來讀公文,了解整個繁複,拖延了 30 年,千頭萬緒的徵收與都市計畫,的確是強人所難。

在與縣政府的技正討論這件事情的時候,技正說「真的沒有那麼多人手」,而且「大門永遠是開的,電話也可以打來啊!」更何況公文都是掛號送到家。對於這樣的回覆,我並不以為然。難道這些技術官僚不聊解,你的一筆畫下去,就是好幾戶人家的身家性命?人手不夠就不用通知?況且這是技術性問題,只要經過設計,透過各種便民管道(例如:村里長受訓),就可以達成,而且,不能說公文有送到,就了事。

我甚至當場問他「我要是丟一段你需要一年才學的會的 Linux 的程式碼,你現在可以看得懂嗎?」

後來,縣政府的技正的確接收到這樣的景況,在二重埔五穀宮設立工作站,每週二、四下午派人駐點說明,只是,長久以來的不信任關係,與自救會堅決不肯妥協的態度下,駐點工作站只成為叫囂、怒氣的宣洩場所。

至於自救會的矛盾與情仇,我將在下一段說明。

(本文待續)

(閱讀所有夏耘2009草根調查文章,請點選這裡)

縣長,您聽到了嗎?

到底什麼是家,只有一棟房子算是家嗎?在大家應該準備團圓的春節前夕,一群純樸的農民,為了自己可能流離的命運,在徹骨的寒風中、在淒淒的冬雨裡,選擇站出街頭怒吼。『家不是建築物』,陳太太大聲的哭喊著…

編按:

本文文章為「土地換矽晶,良心在那裡」的後續報導,在「竹南科學園區」風光動工的背後,有一群世代居住於斯的農民,將被強制徵收家園。另有相關新聞影音,請點選這裡

家不是建築物

到底什麼是家,只有一棟房子算是家嗎?在大家應該準備團圓的春節前夕,一群純樸的農民,為了自己可能流離的命運,在徹骨的寒風中、在淒淒的冬雨裡,選擇站出街頭怒吼。

『家不是建築物』陳太太大聲的哭喊著,激動地想從隔絕的警察人牆中推擠出一個縫隙,想親口讓縣長知道一個道理,家,不只是個建築物。

990130-p1010849-450.jpg

風雨如晦,哀鳴不已

一位年近八旬住在忠義路的老嫗,在一月冷冽的風雨中,瑟縮著身軀哀求著縣長說『我八十幾歲,拜託他啦,不要徵收我的房子,留房子給我住啦』。

為了家園,在大雨中拿著『還我公道』的布條,遠遊在異鄉的學子也回來幫忙:『這就像用十塊錢買你很愛的東西。祖傳的土地用很低的價格買走,就是這樣我才要回來抗議』。

『我能說些什麼呢?』一位自救會的爸爸很氣憤的說到『我們從開始到現在,跟他講的事情,他都沒有正面跟我們回復,再過幾個月我們就沒有房子可以住,這是最重要也是我們關心的主要議題。但是劉縣長身為地方的父母官,沒有好好照顧縣民,一味的就是要爭收土地,目的是做什麼呢?我想這個可想而知啦』

『這次選舉的時候這附近投給他的票數就很低,劉縣長還不能感受到我們的不滿嗎!』一位媽媽抱著年紀大概五六歲的小孩,也參與這次的抗議,非常生氣的說:『今天你讓這些廠商近來,他們也是要賺錢呀!你今天這些廠商需要這些土地,你也要讓我們這些人可以過呀!不能犧牲我們這些百姓呀!』

『該徵收還是該徵收啦!為了地方好也對啦』,戴著斗笠的老先生臉上帶了點無奈說。『不過這樣的賠償,有點低啦,感覺百姓辛苦一輩子的錢全泡湯了,這樣可以嗎!老一輩的人,在當時大埔水庫成立的時候,被強迫要繳交一半的工程費,一年兩期總共繳交十年,只要一期不繳交的話,就會被水利會送進法院來查封。現在水庫不用交錢了,這幾年也好不容易存到一點錢,你今天給我們這樣搞,我們損失很大,這也是大家為什麼今天會在這邊的原因。』

講到這邊忍不住嘆了口氣:『內政部都沒通過的時候,你就一直強迫我們,也不跟我們溝通,我們不是想阻止地方發展或是計畫,但現在是民主的時代,你應該要聽取我們被徵收地主的聲音。例如說你現在徵收,你今天把我們的農田徵收走,那我們這些種田的該怎麼辦,生活要怎麼過下去,這些都是問題!政府今天沒有開過討論會,清清楚楚的討論這些問題,你要我們怎麼放心的將自己的財產交出去呢!』

也許是講到了激動處,老先生話語停頓了一下,眼神似乎停在前方熱熱鬧鬧的動土典禮會場,從額頭上的皺紋話的雨水停留在眼角、無聲的滴落在地面。『過沒多久房子就要拆,他一個月補助八千元,現在你一間兩個人住的套房就要差不多五千多元了,假設是一個家要住勢必要租一整層的公寓,那絕對超過八千元,那你要叫我們怎麼辦?』

P1010878

我都聽懂了

雖然現場冬雨一直下,也許是良辰吉時吧,在帳篷的遮蔽下,動土典禮還是照常舉行。地面上鋪了一大片紅地毯,親民技術學院來支援的接待小姐穿紅色的修改式旗袍,顯得十分動人可愛,而劉縣長以及到場的許多議員也紛紛穿上紅色的夾克,動土的喜氣充滿了整個會場。

臉上帶著喜悅笑容的劉縣長說:

『我想我們竹南科學園區在民國八十六年由行政院核定,那麼因為廠商進駐非常的多,而且有沒有現在都已經飽和了!從九十一年我們就開始啟動,竹南科學園區的第四期我們就開始啟動。我們將忠義路周邊這邊,大概一百六十三公頃的土地,來向營建署來申請,那在去年的十二月我們完成了法定的程序。那一百六十三公頃的土地至少有二十三公頃會作為建廠房的工業用地,這樣的話將近五千億的廠商投資會到這個地方,能夠增加八千個就業員工。我想這是我們苗栗縣一直在期待的!』

因為關心自救會而下來採訪的『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楊鵑如記者,此時問了縣長問題『那關於徵收土地部分?』縣長趕緊說到『我想徵收土地這是按照政府法律規定,不會有什麼問題,一切按照法律規定。我是公務人員,我所有的行為都是依法行政。』楊鵑如記者這時候趕緊再補問說『那你會跟人民對話嗎?』縣長回答『我想人民的話我都聽懂了,我都聽到了!』

P1010896

自遠方來的朋友

雖然一直下著寒冷的冬雨,但還是澆不滅大家相挺的熱情,遠在台北土城的劉老師,一收到動土典禮的消息,就立刻動身南下參與這次的抗爭。風雨中,身材矮小的劉老師穿著黃色塑膠雨衣,不畏懼警察所築起的高大人牆,在最前面跟著自救會的大家推擠著,希望能幫忙這些無助的開一條路,讓他們的聲音可以被縣長所聽見。

在花蓮幫忙蕭美琴競選的楊長鎮先生,因為心繫苗栗的鄉親,特別來到現場關心現場的情況,試圖幫自救會的人跟縣長陳情,雖然順利的進到會場內,但是也一樣被警察阻擋無法靠近縣長,他說:

『人民的土地,政府要徵收要基於公共利益。像〈群創〉,郭台銘的財團,他指定要就要,縣政府就權力配合他來徵收。那你徵收,縣長在內政部的都計審查委員會有承諾過,要從優從寬來徵收,不然都計委員不答應。因為有他這項承諾,都市計畫委員會後來通過了,而且把縣長的承諾列為條件。

縣長的講法是在法律的範圍內從優從寬來補償,結果怎樣的從優呢?公告地價加上百分之一叫做從優從寬呀!稍微了解的人都知道,一般政府土地的徵收都是公告地價加上四成,有的案例加到七成,這個情況就像是個山寨大王看到你家的女兒很漂亮他看中意了,要取回家,怕人家說他搶婚不好聽,一百塊丟下來說這是聘禮就不是搶親了,苗栗縣政府的作為就是這個樣子。』

全身濕透的楊長鎮先生只能大聲呼喊,喊出這些縣民的心聲,希冀縣長跟與會的來賓,能聽到這些場外自救會的呼求,也希望能讓在場的媒體或是員警,能夠了解這些場外自救會人的辛酸──

『這些鄉親,世世代代在這邊耕種,住在自己的家裡,現在被迫要離開自己的家園,當然他們在心情上無法承受!政府徵收土地本來就是個非常強制的侵害人民權益的行為,用這樣的作法,沒有人能夠信服!』

P1010963

狀告城隍

也許早就知道縣長不會接受陳情了,最後只能在被大馬路上設起香案,上呈疏文給城隍爺公,希望城隍爺能夠主持正義。畢竟在現實惡法依法的侷限下,只能寄託予渺渺的陰司。在茫茫細雨裡中,希望隨著香火所燃起的煙裊裊而上,也許他們的聲音城隍爺真的能夠聽見。

但劉縣長,你聽到了嗎?

相關新聞影音,請點選這裡http://www.civilmedia.tw/archives/3591

丟石頭的人

前幾個夜裡,在司馬庫斯某個烤火房中,頭目、長老、牧師與我,在採訪結束後,閒聊著對於此次災區的看法。阿隆‧尤巴斯牧師說,以前泰雅爾族在選擇居住地點前,會在預定地的山上滾動大石頭,看它會滾到哪裡去…

編按:

本文作者最近剛做完一則報導「敏感國土的使用模式 (1) 司馬庫斯─上帝垂愛的部落」,主要是描述部落與自然互動的模式,泰雅族人分享了他們過去用滾石頭的方式,決定安居地,以及背後對於安全避險的哲學。

本篇文章是作者的採訪後記,是以「國民的身份」,對災後重建面臨的政策和遷村議題提出看法,同時,作者也期待文章不只是單向的閱讀,文章就像擊向腦袋的軟石頭,希望大家也願意讀完後將石頭丟出來互相激盪。以下是他的採訪後記以及對大家的邀請,閱讀司馬庫斯的正式報導,請點選這裡。

──────────────────────────────────

我就直說吧,我討厭寫文章,更討厭寫評論文章。我一直覺得,如果受訪者說得夠好,訪問者提供的資訊夠完整、清楚,而且切入點夠好,一篇報導的影響力量,應該是要讓讀者產生更多的想法,可以和事件對話,而不是只換來一句「寫得好,加油!」。就像,我們在乎都從來都不是石頭沈進水裡頭這件事,而是它引起了多少漣漪。

不知道是我不夠努力,做得太爛還是怎樣…總之,我想,管他的,我想談一些個人最近採訪的心得,把受訪者陸續在我腦子裡引起的漣漪,在平靜前都寫出來。很多事情其實無法在報導中呈現,就像我可以告訴你,誰丟了什麼石頭,怎麼丟的,但這些在我身上噗通撞出來的漣漪卻無法讓別人知道。所以,今天請容許我也丟石頭,然後,我也想知道此刻正在看文章的你是怎麼想的,請與我對話。如果夠幸運的話,也許我們能進一步討論出,比此刻更好的對策。

廢話結束了,我想從最近一個故事講起。

前幾個夜裡,在司馬庫斯某個烤火房中,頭目、長老、牧師與我,在採訪結束後,閒聊著對於此次災區的看法。阿隆‧尤巴斯牧師說,以前泰雅爾族在選擇居住地點前,會在預定地的山上丟石頭;精確一點的說法,應該是滾動大石頭,看它會滾到哪裡去。如果大石頭會滾到預定地的話,就代表那地方不安全,不能住;反之就是安全。

可是呢,安全不是永遠的!阿隆牧師說:「10年沒有土石流,不代表20年也不會有,長遠來看,所有居住地都是不安全的,所以以前泰雅爾部落會遷徙,一塊地住一段時間後就搬走,這是一種智慧。」

從丟石頭這件事來看,我看到的是原住民對於選擇居住,有一套知識體系存在;從「所有居住地都不安全」這種說法聽來,則可以很清楚地發現,原住民對於如何與自然共存,有其一套智慧與哲學。

這件事情讓我想起台大土木系教授洪如江,幾年前被問到在樂生療養院蓋捷運機廠安不安全一事所說的話 – 「工程上,沒有絕對的安全!」雖然洪教授是在談論工程的脈絡下談論這件事情,但我們也可以知道,在建築、土木的知識體系之中,對於「安全」的看法,仍然具有其不確定性。

從近幾年政府許多建設、開發案與施政中,我們不難看出 – 「不安全?工程還是要蓋,但我們會用種種工法補強!」以及「不安全?那你們搬家吧!」2種不同的標準與思維。當然,我這種談法是一種具有爭議性的提問,背後更是一個複雜的議題,因此本文暫不處理這部分。

我想談的重點是,如果我們都可以認同「居住不會永遠安全,也不會有百分百安全」這回事的話,那我們應當尋求怎樣的方式,來處理「住的不安全」(暫且先這麼說)的人所會遇到的問題呢?

我想分別從「避險」與「保障」兩個層面,來談居住安全問題。

首先從「避險」,也就是「迴避風險」的想法出發,來談今天災後重建所面臨的「劃定特定區域」與「遷村」問題。

就拿漢人在平地遷徙來說,今天如果一個人覺得住的地方,治安或交通不好怕出事、離水太近怕淹水、住宅太密集怕火災、大樓結構不好怕地震等等問題,他可以選擇把房子或地給賣了搬家,另覓適合的地點;他所要付出的成本依狀況而定,可能很高,也可能不高,但總之他有不少選擇。

可是今天我們要面對的是住在山上的原住民部落「遷村」的問題,首先就遠比個體戶搬家複雜的多。再來是依照原基法、原住民保留區土地使用辦法種種規定,已經無法像過去一樣用「滾石頭」的方法來自主決定遷村,因為部落已經被漢人法律的「土地所有權」、「土地開發使用限制」等規定給綁住了,一來選擇就不多,再來是成本非常地高!

我想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既然自主遷徙如此困難,我們在「沒有絕對的居住安全」這一前提下,應該如何處理問題呢?政府可以提供受災原住民部落多少「低成本」的「選擇」呢?

針對上述問題,先前行政院重建委員會表示會以「離災不離鄉」的原則,提供永久屋給災民使用,但如果部落今天被「專家學者」評估為不安全,又想遷村,土地就(遲早)必須被徵收,才能取得永久屋的土地及房舍。就高雄縣的狀況來看,首先,由於無法自主選擇協助重建的伙伴,間接導致「離災不離鄉」原則跳票,所以選擇變得很少。

其次,(遲早)必須放棄放棄原住居地土地、房舍才能取得永久屋,直接就造成災民在做決定時,成本就非常高。

再來,我想從「保障」的層面來談。

目前受災部落普遍有兩種聲音。第一種,原住民離開原鄉之後,拿漢人熟悉的例子,就像是「失根的蘭花」一樣,不知道到了平地該如何「生活」,而且長久以後,也會面臨部落「文化」消逝的悲劇,所以堅持不搬。第二種,搬回現在已經七零八落的部落,之前親人罹難的慘狀至今仍歷歷在目,而且未來汛期到了,還是得要逃難,住得不「安全」。重建委員會目前的作法,似乎就是把「生活」與「文化」,還有「安全」分為兩組,放在天平的兩端讓災民抉擇;無論怎麼抉擇,都必須有所割捨。(關於這部分的報導,相信莫拉克新聞網上已經有非常多的討論)

目前政府的重建思維是以「居住安全」為出發,並沒有辦法滿足受災戶在做出選擇之後,「心理上的安全」。我想提出的第二個問題是:為什麼政府沒有辦法提出一套「保障」機制,確保返鄉災民的「安全」(或提供良善的避險選項),同時保證遷移平地的災民,在「文化」上能夠傳承,在「生活」上能夠沒有後顧之憂呢?

好,由於我真的很討厭寫文章,而且我剛剛已經抽掉半包煙了,所以我想在這裡針對我上面提出來的兩個問題,做一個簡單的結論(即便很老梗,但政府目前就是做不到)。

我認為重建委員會應該做的,就是盡一切可能提供行政資源、重建經費,讓受災部落可以自己去丟石頭做選擇,讓他們自己選擇低成本的避險方式,同時滿足居住與心裡安全;並且,更重要的是,不管他們做了怎麼樣的選擇,都要能保障他們的選擇,對他們來說不會有後顧之憂,所有選擇都會是最好的!

之前重建委員會副執行長陳振川說,這次救災,民間拿出來的經費、資源比政府還多,所以很多重建工作,都要仰賴民間團體共同合作。那麼,身為這次協助重建的捐款者,以及中華民國的合法公民,我相信我絕對有權要求政府和民間團體,坐下來好好和災民談,找出一個最好的方式,滿足我所提出來的訴求,並且真正尊重、保障災民的自主決定。

好了,我說完了。那麼你呢?目前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在被丟了這麼多石頭之後,又是怎麼想的呢

img_9406-450.jpg
安全的定義,會是永遠的嗎?由司馬庫斯眺望鎮西堡方向(攝影/鐘聖雄)。

手工割稻─重溫兒時記憶

一大清早就開始工作,大伙也餓了,女主人也為大家準備豐盛的點心,挑到田裡讓大家補充體力,一旁有人猜測籃子裡的是稀飯,我想他一定不是農家子弟,沒接觸過農忙情境,通常點心都會以能吃飽且耐飽的食物為主…

因為拍照機緣,這幾年一直想找回孩提時的畫面,更希望能讓一些傳統技藝透過鏡頭,讓自己的下一代了解過去農業社會,農夫們辛苦工作的種種。

難得的機會在文建會補助之下, 由新竹縣北埔鄉公所輔導推動藝術下鄉活動,12月13日在南外社區竹37線道路的龍門休閒農場旁舉辦第一屆「拾藝南坑傳統手工割稻節」, 由農夫黃維經提供一小塊梯田,採手工割稻、使用改良式打穀機、傳統曬穀、用匾擔挑點心等,完整重現舊時農忙的景象。

990120shougunggedo-450.jpg
割稻時腰桿要呈現90度彎曲,是相當辛苦的一項工作

image003
稻子用右下角的打穀機把稻米打下。早期並沒有裝上紅色馬達,必須要用腳一邊踩一邊用手翻動整把的稻穀, 一小心很容易就把手給絞進打穀機慘遭斷指命運呢!!

image005
打穀機是沒有輪子的,所以要移動位置時前面有兩個人用繩子放肩上用力拉,後面的人幫忙推,才能移動。

image007
遇到換另一畝田又是位於較高處時。往往使盡吃奶力氣都無法成功呢!

image009
一擔一擔的穀子就這樣用挑的從田裡挑到家裡庭院

image011
別以為這些稻草就不要了,節儉的農民們把他一把一把紮起來另有用途,毫不浪費,足見客家人勤儉精神

image013

image015
稻草比米蘿裡的稻子輕多了,但還是要帶回去慢慢使用
image017
一粒粒飽滿的穀子,透過打穀機正彈跳進這個木箱子裡

image019
剛採收的穀子就在這庭院準備晾乾開始曝曬

image021
必須經過竹篩篩出稻子,沉墊墊的稻穀就這樣從空隙中落在地板上

image023
一大清早就開始工作,大伙也餓了,女主人也為大家準備豐盛的點心,挑到田裡讓大家補充體力,一旁有人猜測籃子裡的是稀飯,我想他一定不是農家子弟,沒接觸過農忙情境,通常點心都會以能吃飽且耐飽的食物為主,一則是農事屬粗重工作,吃稀飯不但不耐飽,且會頻頻上廁所,比較不適合在這緊湊的農忙期間食用,至於配菜通常都是女主人自行醃製的醬菜等等食物,且有點鹹,除了能補充因大量流汗所流失的鹽分外,也比較下飯

image025
大家就這樣利用稻草做桌巾,席地而坐享受雖不精緻但絕對能吃飽的點心。

這次的活動勾起不少曾經是農家子弟的回憶,也讓其他沒參予過農事的人大開眼界,當天倒沒看到很多的小朋友在場,是作者感到比較遺憾的地方,假如主辦單位能夠事先通知各學校,由老師帶領學生來一個校外教學,讓我們的下一代實際看到他們的祖先或阿公阿媽過去是如何辛苦過來的,真正體會所謂的為「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個道理,更讓這個活動更具教學與教育意義。

恭送王駕遊天河!竹北南天府王船醮

位於新竹縣竹北市大眉里的南天府武聖帝君宮,今年要辦王船醮(燒王船),這艘王爺座船的體積是目前已知北台灣最大的王船,燒化恭送王船時間,訂定為九十九年一月十日(國曆)傍晚16~18點吉時,恭送王駕舉行遊天河儀式…

己丑年北部的民俗大記事,位於新竹縣竹北市大眉里的南天府武聖帝君宮,今年要辦王船醮(燒王船),這艘王爺座船的體積是目前已知北台灣最大的王船,燒化恭送王船時間訂定為九十九年一月十日(國曆)傍晚16~18點吉時,恭送王駕舉行三年一科的遊天河儀式(1月9、10日活動,請見文末,歡迎參與)。

980108shaowangchuan-420.jpg
南天府武聖帝君宮與王船。

自12月24日開始的儀式─王爺座船離廠

九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國曆)入夜時分,南天府工作人員忙得不可開交,因為廟方準備於晚上七點將王船請出廠,在報馬仔敲鑼喚聲後,主祭各進士跟隨敬香團拜恭請王爺,廟方執事行至王爺船四周抽神鞭、打草蓆,將污穢不潔之物進行驅趕壓治,藉以清空結界環境,因船體非凡約有20公噸左右,屬重量級,所以王船出廠需由35噸全型吊車拖拉,才有辦法往前行進出廠,廠內環繞王船的法事已一一完成。

此時廠外人員早已候駕多時,船前整齊站著兩列隊伍,人員職司分為開水路及淨掃,兩位排頭手執大容量鋁製水壺,壺內裝著沿海裝來的清淨海水,隊伍中大部份人員手持芒花掃把,於王船前行時,實行淨掃清潔水路的任務,所有動作準備就序,而廠外吊車也往四角方向伸出油壓腳,用於固定吊車本身,吊車往上舉起吊桿並將黝黑粗重的鋼索連接在王船底座上,在報馬仔大聲一呼下,排頭將海水倒出,持續形成兩道水漬代表水路,兩旁婆婆媽媽們則使用手中掃把,開始將水路上不潔和汙濁物掃除,在眾人交頭接耳一陣驚訝聲中,隊伍依序動作魚貫而出,至此龐大王爺座船正緩緩駛出王船建造廠。

12月26日王船遶境竹南

九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國曆)王船遶境竹南,當天遶境路程表(路關)分為兩線,一為王船路線(柏油大道為主),二為各大宮廟陣頭路線(街角小路為主),兩線均途經香山、內湖,目的地皆為竹南中港慈裕宮。

早上8點出發時因船長體大,所以須由大型拖板車載運始得成行,拖板車轉彎導向不易,折騰許久不得其道而出,而武聖帝君宮宮旁小路約寬3餘米,加上水溝加蓋1米,合計4餘米,王船船身寬度約5米左右,硬生生比小道多出1 米,進出難度可想而知,出廟作業,一直至8點40餘分才由吊車吊掛拖板車尾部多次,將拖板車導入小道,始能開出這條瘦長又狹窄的路口。

2王船遇到轉彎時,須要吊車助一臂之力。
王船遇到轉彎時,須要吊車助一臂之力。

九點多才正式展開南巡之旅,實行遶境儀式,王船所到之處,民眾無不驚呼連連,雙手合十並虔誠恭迎膜拜,王爺座船繞境竹南期間,夜晚駐駕於香火鼎盛的中港慈裕宮,慈裕宮遠近馳名,每年元宵節當天都會盛大舉辦炸寒單爺活動,吸引各地鄉紳信眾及攝影人士們熱情參與,實屬苗栗竹南的地方名宮。

3王爺座船(26日)夜晚駐駕中港慈裕宮。
王爺座船(26日)夜晚駐駕中港慈裕宮。

南天府田總幹事表示,王船船艙內的貢品除了材、米、油、鹽、醬、醋、茶、衣物及生活日常用品外,電器用品則有電視、電冰箱……種種,和一般住家相同無異,最有趣的是以上貢品都是貨真價實的真品,不是坊間常用的紙糊貢品,己丑年帝君宮王船醮手筆花費之大,北部實屬一二。

一月一日豎立燈篙

九十九年元月一日上午11點豎立燈篙,豎燈篙又稱豎旛,雖同是豎燈篙但和其它宮廟的福醮燈篙卻不相同,南天府在廟前右方豎立6支燈篙,一支是吳府千歲與關聖帝君旗為黃色(代表南天府武聖帝君宮),其餘五支上掛五營旗,五營旗又稱五方旗,是由五形組成,代表5位神將、5處方位以及5種顏色,五營旗竹竿下方約1/2處,倒吊著桃樹枝6支、柳樹枝6支一共12支,兩兩一對綁在一起,桃樹枝可驅逐魑魅魍魎,嚇阻邪魔妖煞不得靠近醮場,而柳樹枝則可招攬孤魂野鬼,提供無主幽魂們暫時的庇蔭場所。

4五營旗代表5位神將、5處方位以及5種顏色,右方黃旗則代表南天府武聖帝君宮。
五營旗代表5位神將、5處方位以及5種顏色,右方黃旗則代表南天府武聖帝君宮。

五營各方所屬:

東營:張將軍 東方甲乙屬木。木屬青色。東為青龍。時節為春。

神兵有九萬九千,稱其為「九夷軍」
南營:蕭將軍 南方丙丁屬火。火屬赤色。南為朱雀。時節為夏。

神兵有八萬八千,稱其為「八蠻軍」
中:李元帥(三太子) 中方戊己屬土。土屬黃色。中為麒麟。時節為夏。

神兵有三萬三千,稱其為「三秦軍」
西營:連將軍 西方庚辛屬金。金屬白色。西為白虎。時節為秋。

神兵有六萬六千,稱其為「六戎軍」
北營:劉將軍 北方壬癸屬水。水屬黑色。北為玄武。時節為冬。

神兵有五萬五千,稱其為「五狄軍」

普渡場則豎立單支燈篙,竿節上部接近末梢處,綁上斗笠燈籠用以招集各方無主遊魂,桃樹枝、柳樹枝各綁1支,燈籠下則掛著一面王船令三角旗和一面長形王船醮旗,使各地陰府來賓、好兄弟們可以得知是哪間宮廟舉辦,以及是什麼種類的活動,民間相傳燈篙豎的越高,招聚的鬼魂就越多,和佈告欄的功能相同,用以公告周知四面八方的好兄弟普渡時間及地點,提醒好兄弟到時別忘了來湊個熱鬧,南天府廟坪右方六支燈篙加上普渡場一支燈篙,武聖帝君宮燈篙總數為七支。

一般祭典福醮所豎立的燈篙,有一支三支直至三十六支都有,因各地祭典而數目有所不同,但大部份以三支為多,中間為招魂竿,其餘兩支各分為天竿和地竿,天竿上掛著天燈、天旛,地竿則掛上地旛、七星燈及七層幢旛。

王爺座船上尚有一支竹竿,伸出船頭前方,卻不是燈篙,竹竿前頭吊掛著鳳梨和白蘿蔔、豬腳及豬肉,於王船遊行時,藉以攏絡打賞各方好兄弟,做為王船出巡一路前行開路之用。

5王船前方竹竿吊掛著白蘿蔔、鳳梨、豬肉及豬腳,做為遶境開路之用。
王船前方竹竿吊掛著白蘿蔔、鳳梨、豬肉及豬腳,做為遶境開路之用。

南天府武聖帝君宮王爺座船建造時數費時7個多月,總造價約五佰多萬新台幣,船身長62.8台尺、寬15.6台尺、高(不含船帆)16台尺、重約20公噸。東港東隆宮王爺座船,船身長45.56台尺、寬12.6台尺,武聖帝君宮與東隆宮王船相比長度相差17.24台尺,寬度相差3台尺,明顯比東港東隆宮王爺座船大上許多。

船體從起造至完成,皆由新竹市延平路的楊燕網大師傅親自監造施作,已經高齡70歲的他,製作出的王爺座船,船肚弧度、船體比例、船身外觀,皆屬民俗藝術上乘之作,船身彩繪的畫師則是遠從小琉球來的蔡嘉峰先生,年僅30多歲的他,從小就接觸彩繪,使筆不需草槁底圖筆法超凡,王船上適度的配色、流暢的線條、生動的人物表情以及啟世的神話故事,在在顯示出畫師通達的民俗觀和深厚的藝術天份。

6船身畫工相當精緻,神獸栩栩如生,遠方執事正抽動神鞭,淨除穢物。
船身畫工相當精緻,神獸栩栩如生,遠方執事正抽動神鞭,淨除穢物。

南天府武聖帝君宮王船醮是以三年為一科,意思就是三年舉辦一次王船祭典。神船種類已知的有三種,各為王船、媽祖船、九皇爺船。分別說明如下:

(1)王船:

民間稱溫王爺船,船後配掛五方旗,王船醮其中最重要的祭典為和瘟治煞,意思是說:對於諸多瘟神疫鬼、厲魅邪煞,先以談和的方式勸說,如果示好無效,則施法鎮壓強制收服,台灣王船祭典則已經演變成為祈願得福的地方傳統文化。

王爺座船有遊天河、遊地河之分。王船須經燒化升天稱遊天河,民間稱以其為神器,「火化飛昇、上天繳旨」,遊地河則是將王船流放河海任其旅程,民間稱「送之水濱、隨風漂流」。

(2)媽祖船:

民國七十三年鹿耳門天后宮,舉辦全台有史以來首次的羅天大醮,為期四十九天,主要超度歷代在鹿耳門陣亡的將士以及溪口亡魂,此船與其它船不同之處,是王船祭典視燒化昇天為結束,此艘媽祖船則否,媽祖船是媽祖娘娘往返天庭的交通工具,迄今每逢重大慶典,天后宮必將媽祖船請出。這艘船已成為天后宮重要的宮寶。

(3)九皇爺船:

九皇燈儀的其中一項重要任務是在最後一晚祈求驅瘟,便出現了像中國送瘟祭典的送船出海,或甚至在海上燒船的儀式,是流傳在東南亞一帶的民俗祭典。

民間尚有其他兩種靈船,一為寶船、一為法船。

寶船:外形似龍舟唯其身形較短,又稱龍船,以祈求財富為主。

至於法船,又稱亡船,船艙內置放蓮花折紙及往生咒,主要是超渡先民亡魂之用,船後配掛五番旗。故各方信士常將亡船誤稱為王船,將五番旗誤認為五方旗。

王船與亡船讀音相同,信眾常因同音而誤解王船,遇到具有祈安降福的王船,紛紛走閉、緊閉門窗,直到王爺座船離開後,才敢開門張望。近年台灣西南沿海舉辦的王船科儀,王船於遶境時,大街小巷散發著歡天喜地的氣氛,家家戶戶門前擺設水酒香案、各樣牲禮及鮮花素果,待王船駕臨時萬人空巷,煙火爆竹齊發,居民無不焚香膜拜夾道恭迎,虔誠之至。

王船行經家門前,東港人視為吉祥與福氣降臨之兆。

7東港王船遶境時,家家戶戶門前敬備水酒三牲,信眾們熱情恭迎王船駕到。
東港王船遶境時,家家戶戶門前敬備水酒三牲,信眾們熱情恭迎王船駕到。

九十九年元月九日 上午08:00,竹北區陣頭遶境。

九十九年元月十日 上午07:00,新竹區王船遶境,16:00~18:00恭送王駕及燒王船。

竹北市大眉里的南天府武聖帝君宮 網址:http://www.dijungong.org/

歡迎大家參與今年的王船遶境盛事!

土地換矽晶,良心在哪裡?

在2009年即將結束的時候,正當我一如往常逛著PTT八卦版,突然「求救」兩個字引起了我的注意,讓我進去看了這篇特別被從黑特轉來的文章,原來是一位住在竹南的網友阿旗,因為家跟田產即將被苗栗縣政府徵收…

一切都是PTT

在2009年即將結束的時候,正當我一如往常逛著PTT八卦版,突然「求救」兩個字引起了我的注意,讓我進去看了這篇特別被從黑特轉來的文章,原來是一位住在竹南的網友阿旗,因為家跟田產即將被苗栗縣政府徵收,為的是要擴建竹南科學園區,而阿旗的家人也為了這件事非常的擔憂,一個無力的高中生再沒有管道之下,只能依靠著網路來尋求支援。

在跟阿旗深談後,就約個時間見面,想更進一步瞭解這個村莊與地方。

我是阿旗

阿旗:「我是阿旗,耶~其實我也不知道要說什麼。」阿旗,現在就讀苗栗於苗栗高商,臉上還帶著青澀,很靦腆的接受我的訪問。他抓了抓頭,繼續的說道「其實就是想替家人分擔的憂愁吧!看到爸爸、大伯跟全家族的人為了這件事全都緊鎖著眉頭,心裡就有種說不出來的難過。」

目前阿旗他們家四口與大伯家住在一起,尤其大伯跟女兒、孫子們三代住在一起,超過十五人的兩個家庭,居住在兩棟緊鄰的房子裡。

「這兩棟房子是大概二十年前我們自己蓋的,土地也是我們自己的」,葉大伯啜飲了一口茶,繼續說。「來到這邊大約是我阿公的時候,大概六十到七十年了,以前還沒有這一棟,當時我們是住在隔壁的三合院,就是你一進來緊鄰在隔壁的那一間」。

980105zhunankep1015-400.jpg
阿旗的家

土地與水

古早古早的古早以前
世世代代的祖先 就在這片
長不出榮華富貴 長不出奇蹟的土地上
揮灑鹹鹹的汗水 繁衍認命的子孫

—吳晟

葉大伯對空橫揮著手臂,語氣中帶著一點點驕傲的說:

「你看到這一大片,都是這幾十年來經過長時間的整頓,才有這麼平的的稻田,以前這邊可不是這樣的呢!還記得小時候這邊都是丘陵地,全部都是種甘蔗,那時候這邊人還非常的少。後來農民配合國民政府的計畫,集資蓋大埔水庫,這裡才有足夠的水讓這邊的農田開始耕作水稻,這裡慢慢人開始才變多。」

講到這裡葉大伯停頓了一下說:「幫助建造水庫的費用我們一年需要繳交兩期,前後繳交了快二十年,說大埔水庫是農民建的也不為過。」

「大埔水庫,大埔坝在新竹峨眉鄉十二寮村之峨眉溪上,溪水自坝下流入西河水庫,而西河水庫坝低、容量不大、致水溢出者甚多,殊以未盡其用為惜,倘能於十二寮村附近建一水坝以蓄其溢餘之水,增高水位,鑿隧道築幹渠,引以灌溉香山寶山竹南頭份等四鄉鎮之一千三百四十三公頃土地,則此後水旱無憂變瘠土為沃壤矣…總工程費之半數由竹南水利會向中國農村聯合復興委員會借貸,於工程完成後分十年由受益農民攤還本息,餘半數由省庫補助」──行政院農委會

「但是這水庫裡的水,現在已經不流向農地了。」葉大伯帶點無奈的說道。「現在大埔水庫的水大多都直接流向竹南科學園區了」。一直坐在對面的沙發,小旗爸爸這時候氣憤的說:「以前水溝裡面滿滿的都是水,現在呢?哪裡有水,水都跑到科學園區裡面!我們只能休耕、休耕再休耕,你不休耕也不行,因為水也不夠讓你種稻,科學園區來了以後稻作的產量就下降了,跟以前比差多了!」

小旗家門前就是好幾十公頃的農田,許多農田上還殘留著收割後留下來的稻梗,短短刺刺的,讓整片稻田感覺很像是個浴室常用的草皮防滑墊,只是是黃褐色的。可是在這一整片的收割中,卻添了些荒廢和突兀。

有些農田荒廢了一段時間,上面充滿著蘆葦和超過腰部的雜草;有些農田則是被填上水泥,蓋上很不搭嘎的鐵皮屋;有些農田則是種著另一種經濟作物「一堆木頭」,因為被徵收的時候是算地面物,木頭只看直徑大小,不管樹種植在哪裡或是樹種類是不是合理。

P1010530
竹南科學園區與周圍農地

被強奪的家,流離的家

「我們陳情了好多次,但苗栗縣政府就是不理我們」葉大伯激動的說道,「這就是鴨霸!從一開始的公聽會,哪是公聽會呢?也沒來函給地主,只有把公告貼在鄉公所。而且公聽會本身根本就是政策宣導,根本沒有跟地主討論。」

「我們不是反對科學園區,反對經濟發展,當然能守著祖產是最好的,可是縣政府有心發展地方,我們也不會硬是去阻攔。但是今天實在太可惡了,原本徵收的計畫其實是不會影響到住家,只是田產的增收。但今天苗栗縣政府為了滿足群創公司公司的用地需求,就立刻變更計畫將原本未徵收的地方納為徵收的地方,可是這邊大多都是住家,使得的我們的住戶突然間可能會流離失所。」

葉爸爸非常生氣的繼續說道:「群創需要土地那也是97年的事情,可是現在群創合併了統寶光電,廠房早已擴大,擴大土地的需求早已沒有,但苗栗縣政府卻還是一直強推園區擴大方案,完全聽不進我們的要求,也不照顧我們這些縣民。」

「房子被徵收了,土地也被拿走了,但是卻只用市價四成的公告價給我們,可是像南科、中科…等徵收的時候是公告價加上四成到六成。別的地方不說,就都是竹南科學園區,科學路那邊徵收是公告價值加七成,但我們只有公告價,等於是土地以不到半價賤賣給縣政府,買得到房子嗎?買不到房子我們要住哪?拿這些錢真是叫我們情何以堪!」

葉大伯看著我,語重心長地說:「當然能夠原地原配是最好的。其次就是希望能夠暫緩,內政部的都市計畫委員會重新評估這個已經沒有擴大需求的擴大方案,並監督苗栗縣政府不要讓縣政府欺負我們可憐的老百姓,最差就是至少要比照其他地方辦理,讓我們至少拿到合理的價格,可以重新的安置生活。」

葉爸爸往後倒在沙發裡,嘆了一口氣。「台灣現在農產品都是進口,進口便宜,但是哪天戰爭還是不夠吃怎麼辦,應該要保留農地,對農民好一點才是。」

P1010539-1
縣政府徵收信

(相關新聞,請點選這裡閱讀

(作者為高雄醫學大學阿米巴詩社成員)

【寒假】天人岩屋─單車環島農村單車營

天人岩屋寒假活。生活教育:燒菜洗澡、手工洗衣、食物蒸煮、內務管理、野外求生、植物辨視、環保課程、寫信分享、感性晚會.II. 體驗教育:攀岩、大樓逃生訓練、繩結、農事體驗、志工服務課程、單車安全…

寒假單車環島

時間:99年 1月21日~ 2 月 3 曰 共14天

行程:內灣─台北─冬山─太魯閣─光復—卑南─太麻里─出火─東港(小琉球)─燕巢─白河─竹山─苗栗─內灣

費用:16,000元 (含保險、食宿、工作人員、車衣1件、補給車)

自備:單車24段變速以上,安全帽、手套、太陽眼鏡、雨衣、褲、健保卡、照像機、日記、信封、信紙、郵票、個人用品。

農村單車營

一、梯隊與時間: (第一天9:00報到至第四天下午4:00)

第一梯:1/21~1/25 第二梯:1/28~1/31

第三梯: 2/1~ 2/4 第四梯:2/ 5 ~ 2/8

二、招生對象:三年級以上會騎單車的同學,若國中以上會學習領袖訓練及小隊長的責任.

三、課程內容:

I. 生活教育:燒菜洗澡、手工洗衣、食物蒸煮、內務管理、野外求生、植物辨視、環保課程、寫信分享、感性晚會.

II. 體驗教育:攀岩、大樓逃生訓練、繩結、農事體驗、志工服務課程、單車安全及維修課程、累積騎乘150公里.

四、費用:$4,000元(含保險、食宿、活動、設備費、另加贈百變頭巾一條,五人以上集體報名九折優惠).

五、報名請洽:

天人岩屋工作室:03-5936070

袋鼠媽媽:0919360416 / 亞亞姐姐:0919360614

Email :99bike@gmail.com

六、注意事項:

1. 報到時有15分鐘的家長座談,請家長務必參加.

2. 為學習團體生活,學員不可攜帶手機、相機、MP3、遊戲機.

3. 個人必備物品:盥洗用具、個人碗筷、毛巾、內衣褲、運動衣褲2套、長袖外套或風衣、健保卡、個人葯品、零錢200元、信封信紙及3天郵票.

活動地點:新竹縣橫山鄉豐田村一鄰油羅25-6號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