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的阿嬤去的菜市場

出生於一九○七年已經103歲善化耆老孫江淮爺爺描述:日治時代灣裡街(今善化鎮)市場只有一個,很熱鬧,就在慶安宮(康熙三十七年,西元一六九八年所建,目前為國定三級古蹟)前的廣場,他回憶的說:他讀公學校時每天都會經過那裡。

過年到,穿新衣戴新帽,恭喜大家好運到!2010年1月,迎接金虎年的春節前夕,年味何處尋呢?

到標榜24小時營業的大賣場、全年無休24小時營業的7-11、宅在家中按著滑鼠宅配年菜?還是到因應年節相繼開張的年貨大街去人擠人呢。

要感受「年味」當然得到菜市場。農曆春節前夕走訪阿嬤的百貨公司–菜市場,過年要用的、吃的、穿的一應俱全,出門採購僅需備足「銀兩」便可搞定。

但1916年,阿嬤的阿嬤的菜市場是長的什麼模樣呢?來,看老照片聽故事:

990213shanhuaim01-480.jpg
1916年的菜市場模樣,引用自珍藏灣裡街百年影像-廿世紀善化影像老照片輯

出生於一九○七年已經103歲善化耆老孫江淮爺爺描述:日治時代灣裡街(今善化鎮)市場只有一個,很熱鬧,就在慶安宮(康熙三十七年,西元一六九八年所建,目前為國定三級古蹟)前的廣場,他回憶的說:他讀公學校時每天都會經過那裡。

菜市場主是山海交會的集中地,以農產品為主,又叫做「蕃薯籤市」(在稻米尚未普及之前,蕃薯籤是一般民眾的主食)。鄰近玉井、大內、山上、安定、麻豆均會挑各地生產品到灣裡街(善化鎮)販賣,如麻豆的芥菜醃(鹹菜)、小新營的鹹瓜、內庄的芒果……。

他提到當時菜市場的樣貌:店面3、4間,集中於慶安宮兩旁,廟前出去左右兩旁是一些點心攤,有兩三攤賣魚、賣肉的攤位。

訪談時他說:卡早(台語)賣魚的小販,需要在晚上12點出門,用「走」的走到現今北門那裡去購買魚貨,然後挑滿整擔的魚貨於清晨前走回善化。那時候除了日本的鹹魚之外,虱目魚為大宗(吳郭魚上未問市呢)。那時候的虱目魚都是在「海」抓的,也有遠洋的土魠魚。

至於豬肉,那時候生活很困苦,一般都是需要祭祀的重要節日民眾才會購買。這也是老一輩人都有的深刻體驗-那即是逢年過節才能有機會一嘗「肉」味。

市場外面右手邊有3、4間簳仔店,賣罐頭吃食。賣衣服、帽子、襪子的雜貨則在左手邊、也有兩三間布店,以前布店只賣白布、黑布及棉紗等兩三樣,質料比較不好比較粗。大都來自日本,都只是簡單需要的布料……。市場的點心攤或簳仔店也不多,過去經濟不好,很少人會在外面吃食,如果非要在外吃一餐,大多以湯麵為主,就是簡簡單單的豆芽菜麵……。

(麵條加上少許的豆芽菜再淋上蒜頭醬油即是簡簡單單的豆芽菜麵,完完全全是現代版的「輕食」,現在台南縣內菜市場仍有多處販賣)(引用代書筆、商人風:百歲人瑞孫江淮先生訪問記錄一書)

990213shanhuaim02-480.jpg
今善化第一零售市場一角

我想像走動於1916年菜市場的身影,隨著「節氣」順應自然的農耕生活,百年來傳承珍貴的菜市場文化至今。雖然,1916年菜市場沒有五顏六色鐵製的大陽傘,但是運用天然素材-竹子,搭起既簡單又俐落的竹製大遮棚、配上竹製的小攤位,真的讓人感覺好美、好優雅的生活市集,也讓我有福氣能夠一窺百年前菜市場。

備註:由陳文成基金會舉辦第一屆『閱讀台灣‧探索自己』徵文比賽」活動,共推薦50本書。其中由遠流出版的代書筆、商人風:百歲人瑞孫江淮先生訪問記錄一書則為推薦的書單之一。

參考網站:

1.陳文成基金會:http://www.cwcmf.org.tw/joomla/index.php

2.珍藏灣裡街百年影像-廿世紀善化影像老照片輯,入選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優良文獻獎,由喜年年攝影出版http://tw.myblog.yahoo.com/shihhsiung-wang/article?mid=41&prev=65&next=24&l=f&fid=9

亡魂轉化修行公─白沙屯的有應公廟

當日本軍隊登陸台灣,行經白沙屯段的八掌溪畔時,因不諳地理特性,不知風雨過後溪水常氾濫改道,遂身陷泥沼,台灣先民見此良機,以「竹篙鬥菜刀」,將他們盡數砍殺,日本兵一個個浴血倒在泥濘裡,無一倖免,事後….

有應公廟,俗稱「陰廟」,據民俗專家黃文博的分類,約有:「野墓、水流、戰亡、成仁、殉職、車禍、田頭、囡仔、女娘、外人畜牲、倒房(無子嗣)、發財、瞟渺」等14種類型,由於這類供奉鬼魂的廟,廟貌相對矮小陰暗,且充滿著神秘色彩與鄉野傳說,又多佇立於村庄外圍荒僻的田邊、水畔,讓人覺得又懼又敬,一般人不敢靠近,但彼神靈也曾是和我們一樣是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之軀,且多為和地方具血脈相連關係的先民;抑或是外地人亡於本地,但經過長年修煉,早已是斯土的「一份子」,因此有應公廟的歷史亦是值得地方文化工作者探討的課題。

修行公這所小廟位於台南縣後壁鄉新嘉村境內,緊傍白沙屯八掌溪堤防邊,是由村民李清標、李瑞謀父子所建,由於相當靈驗,村人稱呼為「靈感公」,但建廟後有位一貫道道友期望神靈藉此修行,因此特別為廟取名為「修行公」。

民國39年出生的李瑞謀表示,這間廟的由來要追溯到中日甲午戰敗後,清廷割讓台灣─

當日本軍隊登陸台灣,行經白沙屯段的八掌溪畔時,因不諳地理特性,不知風雨過後溪水常氾濫改道,遂身陷泥沼,台灣先民見此良機,以「竹篙鬥菜刀」,將他們盡數砍殺,日本兵一個個浴血倒在泥濘裡,無一倖免,事後,村民替亡兵收屍將他們埋葬在不遠處的萬人塚。

980208-bausha201011-1.jpg

緊傍八掌溪堤防邊的修行公廟,祭祀日軍接收台灣時戰亡的日本亡兵與萬人塚孤魂。

201012.jpg

修行公廟正面

當時的萬人塚位於今菁寮往白沙屯的主幹道旁,鄰近高鐵鐵道。李瑞謀小時候,上下學都需行經此地,當年道路兩旁墳塋處處,且長滿高大的刺竹叢林,顯得魅影重重,風吹時,刺竹磨擦發出「咻-咻-」的聲音,更顯陰森恐怖,每次經過都心驚膽跳,有時還可見露出地面的白骨及陪葬品如古碗、古器物、清朝錢幣等,令人覺得毛骨悚然、不寒而慄,村民都稱此地為「鬼仔潭」,非不得已經過時,都加快腳步,不敢一刻停留。

後來萬人塚變更為農地,游魂於是無處依靠,四處飄渺,同時,八掌溪則接連幾年都發生溺斃事件,村民們心裡恐慌,認為是無所依的游魂在作祟。

當時昭和4年生(1928)出生的李清標正在八掌溪畔從事抽砂工作,且剛出資興建村內角頭廟「隴西府」,不知是否因為這樣的緣故,某一日孤魂向他託夢,表達建廟的願望,李清標醒來後,請乩手發乩問明詳情,卻出現講日本話的神靈,應話頗有武士精神,於是請來村裡懂日語的老輩協助翻譯,始知是當年被刺殺身亡的日本兵亡靈希望村民能為其建廟以安身。後來經神靈指示,擇定李家取砂地旁設廟,因八掌溪常改道,建廟之地原為河道,增設堤防後,才形成這片土地,廟旁有著名的「古早蛋」養雞場及一家養鴨場。

201014.jpg

當年李瑞謀的父親李清標出資興建的白沙屯庄內角頭廟「隴西府」。

但是因為經費不足,建廟工程斷斷續續進行,約自民國78年起開始興建,費時10年左右才完成,但神奇的是,自民國78年起,果真不再發生八掌溪溺水事件。也因此,廟身由好幾位師傅接續施造完成,最初由白河「阿銅」師負責打地基、建置廟貌,地基打得極穩、極深,李家還在廟旁加建堅固的擋土牆,李瑞謀說,即使水患,小廟都不會被沖走。後來,又聘顧庄人「阿嵐」做屋簷剪粘,工程費用總計約兩、三百萬。

迄今,颱風一來,八掌溪仍常潰堤、溢流,像2009年「八八水災」,水淹至廟簷高,因此廟內沒有雕塑神尊,謹設神牌,內部空間設備相當簡單。小祠目前無管理委員會,由李瑞謀管理,每日經過時順便拜拜,並於每年農曆2月初6日神靈聖誕千秋日時燒紙料(銀紙)、演布袋戲酬神。

談到靈感事蹟,李瑞謀說,曾親眼見到廟內白色牆面浮現兩尊龍形,遂告訴師傅想在該處安裝透明框架來保護,但建廟師傅會錯意,以為要刻龍,就刻了一尊龍安在正牆牆面,很可惜地讓原來龍形被掩蓋住了!

此外,還有一件更靈驗的事,那就是李瑞謀的妻子曾生了一場怪病,莫明的全身水腫,嚴重到甚至無法起身,但到大醫院就診,醫師皆查無病因,在無計可施的情形下,李瑞謀來到廟前向「靈感公」祈求,發願若太太的病能好起來,要殺隻大豬公來答謝,結果不久後李太太竟不藥而癒,能活動自如,令人不得不信服神蹟的奇妙。

201013.jpg

廟內正牆牆面的巨大龍形是建廟師傅會錯意而設,卻將原來自然浮現的兩尊龍形被掩蔽。

在做田野訪談時,李瑞謀感嘆的表示,多數村民已不知道這廟的歷史與由來,筆者也慶幸能及時記錄點滴事蹟,或許是有應公真有靈佑,讓這段往事藉文字的記錄得以流傳,不致灰飛湮滅!

男生要加油-參與北門社大護沙有感

隨著車子穿梭於鄉間小道,夾著海水鹹濕的微風帶我們來到工作現場。一停車,眼前呈現的沙塵漫延猶似戈璧沙漠一般的沙丘與被沙掩埋的道路,距離停車不遠處是政府單位的清沙工程進行著,怪手司機正一次又一次的把路面…..

編按:

本文寫作時為去年秋季,雖離此刻已有一段時間,但文中記錄參與台南海邊護砂行動的心得,十分值得與大家分享,仍照原文刊登,請大家見諒。

─────────────────────────────────────────────────────

多年前的冬季在參與一場關於「倒風內海」的研討會,最後一個行程是搭竹筏出海看沙汕,沿途看見來自北方的嬌客- 鸕鷀,也看到了沙洲上豐碩的濱海植物群,這樣的景象讓人心神振奮。然而望向水泥堤岸看到的是被掏空的海堤及,如此狀況則令人為之擔憂,因為前述的景象將可能因後者的擴散而面臨消失,對於如此現象在世界各國的應對作法大抵是「養沙、護沙」。

台南縣的北門社區大學就在台南縣歷史上二大內海(台江、倒風)的北門區,海岸地形為沙岸,每年自山區沖流而下的沙土數量相當可觀,再加上鄰近將軍漁港完成後所造成的「排沙效應」致七股地區的沙土是一個急需探討解決的問題。

990202lsnoinovclip-image002.jpgclip_image004
(左)因為竹枝而堆起小沙丘(右)固定監測的竹樁上用鋁標上記號 (攝影/李翊瑄)

民國九十六年北門社大決定投入七股的護沙工作,那是一個吃力不討好而又需長期投入的傻瓜行動,但她們這一群儍瓜依然無悔的進行,她們運用「編柵養沙」來固沙護沙,後來的成效帶動了地方政府的投入,只是我們的公務單位似乎永遠只曉得生不曉得養,其後的監測與後續觀察卻不了了之。

10月17日星期六的天空好藍,又有徐徐涼風迎面,真是「護沙監測」的好天氣,跟社大伙伴約好在「三不等」見面進行我第一次的護沙監測,很有趣的店名讓人心情有著更高的期待。Solio銀色小車帶來了伙伴,哇!怎麼全都是小女生啊,看來我這個老先生還真的成為今天工作的弱勢族群了!

clip_image006clip_image008
測量護沙成果

隨著車子穿梭於鄉間小道,夾著海水鹹濕的微風帶我們來到工作現場。一停車,眼前呈現的沙塵漫延猶似戈璧沙漠一般的沙丘與被沙掩埋的道路,距離停車不遠處是政府單位的清沙工程進行著,怪手司機正一次又一次的把路面週遭的沙丘讓它消失,連帶生長的植物族群也因此而沒了生命。相對於生物鏈而言也將因此而有所改變!

而在堤防外連接大海的沙灘上我們一群人分成二組(監測及觀察)正努力工作著,過程中美玲、湘怡及秀慧主任的閒談中瞭解到豐碩的成果:一根 二米 多的木樁剩下不到80公分 露出,那樣的成果真的很令人感動,但由於植被的消失加上接續的東北季風所形成的「風吹沙」效應,將可能會造成該地區的生活環境受到沙塵影響。

而面對此一狀況,主任似乎也認為單憑她們及志工的努力是不夠的,她們需要專業的機構或專家學者來共同投入及指導,讓這樣的工作能讓更多人瞭解為何環境帶來什麼。走筆至此,心中浮現一個世俗現象:對的事每個人都會說、也很會說。一提到「一起作」立刻消散無蹤而且還嘲諷工作者,這樣的人啊!常是澆息投入者熱忱的臭水,這也包括了現在的學術專業。

clip_image012

clip_image014
政府工程

真心寄望有心者,不論妳現在已投入還是觀望批判,是否放下自我的主觀,親自下來參與,唯有流汗工作才能有甜美的果實,也才具有了批判的權力。回程後與秀慧主任電話中閒聊問了一句:「為何台灣的NPO & NGO 的工作族群大都是女性。」 她的回答很中肯確實:因為台灣的男性背負了長久以來的社會現象之制約。看來,台灣的男性朋友得設法突破,否則未來的工作機會會越來越少喔!

(本文作者為台南縣與南投縣的資深社區工作者)

老天送給篤加的厚禮-烏魚子

位於台南縣七股鄉的篤加,其烏魚子的養殖面積超過150頃,是台灣最大的養殖專區,產值高達一億元,真令人瞠目結舌!近期對其加工產品的注重,將期待另一個億元商機,然而篤加烏魚子是以何種優勢使其風味能獨步全台呢?…

本草綱目記載:「生東海,狀如青魚,長者尺餘,其滿腹有黃脂,味美……」,早在明朝烏魚已是美味珍品,現代科學顯示烏魚富有多種必須胺基酸,含維生素A、E、B群,還具有不飽和脂肪酸EPA和DHA等營養。烏魚學名為「鯔魚」,千百年來,到冬至前後,便會成群結隊迴游到台灣,諺語說:「銀鱗撥刺正肥饒,萬里奔波不撣遙,今日重來欣有約,揚鬐直破海門潮。」因此又稱為「信魚」,在養殖烏魚方面,台灣最著名就屬新竹風烏魚子和台南烏魚子。

P1220003修

而位於台南縣七股鄉的篤加,其烏魚子的養殖面積超過150頃,是台灣最大的養殖專區,產值高達一億元,真令人瞠目結舌!近期對其加工產品的注重,將期待另一個億元商機,然而篤加烏魚子是以何種優勢使其風味能獨步全台呢?跟著篤加漁民來一窺究竟吧!

來到篤加村遍野的漁塭,辛勤的漁民們正巡視烏魚生長的狀況,聽著老漁夫盡其一生累積的經驗談,魚塭的烏魚是全雌養殖,魚種以成長快、卵巢重為佳,所以魚苗的選擇很重要,漁民以出現的季節來區分:十月初-「牛糞烏」,十月下旬-「小鮊」,十一月中旬-「中鮊」,十二月初-「大鮊」,十二月中旬-「大金鱗」,一月初-「背印」,一月下旬-「驚螫」,其中以中「鮊烏」魚苗為最佳,且每年都要換池,除了整理、消毒、曝曬外,還要先培養底藻為天然飼料。

漁民說:「和別處的烏魚養殖不同的所在,是因為魚塭的水,篤加北方中寮大排的淡水和台江內海的鹽水,匯集地便是篤加這裡,所以漁塭水質是最適合烏魚的生長。」養殖二年後,長為1.5至2公斤,冬季卵巢成熟,便以囊網收捕,再由操刀手、內臟手、魚殼手取出「烏魚三寶」-烏魚子、烏魚膘、烏魚魨。

烏魚子的加工過程非常繁瑣,從嚴選烏魚子、綁線、去血、鹽漬、脫鹽、整形和曬乾,每一道手續都遵循古法製作,鹹度、油脂、溼度都需細心控制,製作烏魚子的老婆婆說:「台南這裡冬天沒雨、日頭擱炎,烏魚子才能曬得香擱水。」,老婆婆也說出烏魚子更好吃的秘訣:「撇步就是用米酒略泡,再用夯或是快速過熱油,就會外硬內軟擱有點黏牙,配青蒜、白蘿蔔切片一起吃,尚好吃!」。

冬至出產的烏魚子,或許就是老天爺給辛苦的漁夫們最棒的厚禮,讓漁村內充滿喜悅、村民臉上笑盈盈,準備豐收好過年。近來,篤加社區發展協會也致力於社區產業的行銷,發展網路銷售,開拓產業銷路,在村民團結努力下,社區精心製作的產品,漸漸打開了知名度,而且還獲選府城十大伴手禮。

受到肯定後,篤加村民們更是精益求精,要發展出篤加漁業體驗旅遊行,讓現代人觀看古老魚具,讚嘆先人們的智慧,還有重拾捕捉魚蝦的童年,加上烏魚子、虱目魚DIY嚐鮮活動,讓更多人了解篤加,來趟篤加之旅,想必能感受漁村的活力和村民的熱情吧!

(瞭解更多七股篤加烏魚子的訂購訊息,請點選這裡)

【地方學讀書會】鹽水溪的歷史之夢0125

本次邀請翁佳音老師帶領我們概覽鹽水溪流域的歷史面貌,並思考鹽水溪的歷史人文資源如何運用。翁佳音老師這幾年經常參與台南縣文化局、台灣歷史博物館的研究案,對台南地區的歷史面貌有其建基於厚實史料基礎的創見。在兩年前他已有一夢想,想將鹽水溪當成一個生態的,歷史人文的小河道…

成功大學的標竿計畫「台灣文化的流變與創新」,將於2010年1月25日星期一下午二時於成功大學舉辦讀書會講座。特別邀請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翁佳音先生主講:「鹽水溪的歷史之夢」。

過去讀書會分別由社會學、人文地理學、人類學、文化產業、社會運動、維基、社區營造、民俗學、都市計劃、文化資產以及環境生態的觀點來探討地方社會與地方知識的形成。今年我們將以「鹽水溪流域研究與大台南願景」為總主題,陸續邀請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研討、互相激盪。

本次邀請翁佳音老師帶領我們概覽鹽水溪流域的歷史面貌,並思考鹽水溪的歷史人文資源如何運用。翁佳音老師這幾年經常參與台南縣文化局、台灣歷史博物館的研究案,對台南地區的歷史面貌有其建基於厚實史料基礎的創見。在兩年前他已有一夢想,想將鹽水溪當成一個生態的,歷史人文的小河道,人們可搭塑膠竹筏遊溪。這次他將分享清道光以前的鹽水溪歷史。

讀書會資訊如下

◆主辦單位:國立成功大學
◆時間: 2010年1月25日(一) 14:00-17:00
◆地點:成功大學建國校區醫學院四樓餐廳第二研討室
◆報名費用:免費參加

◆報名方式:事先與聯絡人報名或當天直接入場
◆主持人: 林朝成(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
與談人: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進行方式:由與談人以 60-90分鐘簡介,之後開放與會者討論。
◆交通資訊:http://www.ncku.edu.tw/ver2006/ch/ncku/map/howto.htm
◆聯絡人:周揚珊(0912681970、imagin92@gmail.com

參考資料

消失的西拉雅─從圖畫書看平埔族文化

http://www.012book.com.tw/news/20071003-2-2.html

[學術文摘]明鄭攻台時的登陸地點

http://nanying.pixnet.net/blog/post/3580027

[學術文摘]大橋的故事

http://nanying.pixnet.net/blog/post/3582856

重寫鄭成功歷史的必要

http://www.ylib.com/search/int_show.asp?BookNo=SA1161

重覓鄭成功大軍登陸的舞台摘要

http://siraya.tnc.gov.tw/modules/tinyd0/index.php?id=96

國王魚 (請點選這裡閱讀)

鹽水溪歷史之夢─國王魚的故事

Kingfish或土托魚,可是聞名的民生物品。「澎湖產塗魠魚…肥澤薌甘,海外魚味之絕。官澎島者,以此餽遺,不過一、二尾,意甚珍重。然冬春間海舶經此,市之直廉,未不饜飫而去」,可見此魚是清代絕佳的餽贈禮品之一。

編按:

本文為成功大學「台灣文化的流變與創新」1月25日讀書會─「鹽水溪的歷史之夢」之延伸閱讀文件,由當日講者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翁佳音先生撰寫,談從荷蘭、鄭氏治台時期文獻中的國王魚(kingfish)的故事(讀書會詳細內容,請點選這裡閱讀)

因故事生動精彩,做為附件隱藏於活動公告中十分可惜,僅將全文刊載於此,讓無緣前往參與讀書會的朋友也能一起分享。

一、荷蘭時代漏網之魚

有關荷蘭時代臺灣漁業的文章或書本,通常僅提漢人漁民頻繁在沿海捕捉烏魚、製作烏魚子,大量運往中國的歷史。然而,漁民現實人生,不會只捕抓單一魚類,當時文獻所載捕獲之魚,還包括鹹魚、柔魚、蚵、蝦等等,種類繁多。事實上,大宗魚獲和初級製品,除烏魚(Hardervis)與烏魚子(Hadercuyt)之外,尚有coningvis。荷語coningvis,直譯是「國王魚」,國內臺灣史學界一般譯成「帝王魚」。

《臺灣城日誌》首次出現這種魚,是1646年2月27日記載有1355條輸往中國。緊接著登記15、 27,以及數百條;甚至到1651、1656年,有將近兩、三萬,乃至是四萬條出口,數量有時凌駕烏魚之上。這麼龐大的魚獲量,不容忽視,但學術界似乎談論者不多,說來有點可惜。

首先,或許會讓一般人好奇,為何連區區十幾、二十幾條之魚,都要寫在《臺灣城日誌》上?事實上,《日誌》原來是荷蘭東印度公司重要公文書之一,它所以鉅細靡遺登錄各種進出口物品或魚貨的數量,通常表示這些貨物與課稅有關,並寫在公司帳簿或其他正式文件上,上呈公司高層稽核存留,與一般私人隨興逐日而寫的《日記》迥然不同。

《日誌》1646年3月27日條即提到:公司職員發現漢人漁民將捕獲的「國王魚」與「午仔魚(vijffvingersvisch, 直譯是五指魚,馬鮁科 ≒ Fourfinger fish)」未經通報即自行運到中國,因此決議往後每條課以2 stuijver,[1]大約等於當時中國貨幣值2分5尖,即0.025兩 [2]的出口稅。

也許有人會因而進一步產生學問興趣,追問所謂的國王魚或帝王魚,在臺灣究竟指哪種魚,民間如何稱之?荷語coningvis,與英語kingfish大體一樣,都是泛指各種魚類,尤其是顏色鮮豔、美味的食用鹹水大魚。根據魚類資料庫FishBase,英文俗名之kingfish是指鰺科(Carangidae),或鯖科(Scombridae)魚類。

魚隻的綱目科屬種分類,對文化、社會史研究者來說,畢竟隔行隔山,強行討論,難免自暴其短。講社會、文化故事的人,比較關心外文文獻中之魚,到底是港邊魚市場裡,或我們日常食棹上的哪種魚。這樣,故事說起來,才比較有影有味 。

990122khuowaningfisha798-07-420.jpg
台灣魚類資料庫中的土托魚 (資料來源請點選這裡)。

二、烏魚之外的土托魚

所以,這篇故事一開頭,首先要探索荷蘭文獻中的國王魚,臺灣民間俗名或土名大概是什麼。曾有歷史研究者告訴我那是黃魚,我請教過中央研究院魚類專家邵廣昭教授,他卻持謹慎態度,認為早期非專業文獻中出現的魚名,若無圖片或插畫就很難確定其種類。專家都這樣說了,那怎麼辦?遇到實物、圖像缺乏的瓶頸,歷史故事豈不是無以為繼?

幸虧歷史學不是自然科學,多少享有人文想像與推論、解釋之特權。運用傳說以及文獻敘述,推想國王魚的臺灣土名,以及繞著這種魚,講述一些臺灣怪異卻尋常的歷史,是人文學術容許的範圍,而且仍屬必要之作業。

國王魚,雖然臺語中有類似俗名,如:皇帝魚、國姓魚。以國姓爺延平王鄭成功為名的國姓魚,是指香魚(clip_image002魚)或虱目魚;皇帝魚是比目魚,有時候甚至也指虱目魚。然而,這些魚,卻都不具有coningvis或kingfish的特色,它們另有故事,下一節再談。若仔細檢討荷蘭文獻所零散描述的國王魚,則此魚之俗名,將近呼之欲出。

《臺灣城日誌》記載國王魚捕獲時間,通常是烏魚季節後的12月,到翌年3、4月之間。荷蘭檔案又云:漁民駕駛舢舨在近海捕撈,範圍從大灣(Tayouan,臺南)海岸到南邊約兩荷里(15、16公里)一帶。[3]前節說《日誌》連十幾、二十幾條亦登錄在內,可推想此魚絕非尋常小魚。

公司決議錄資料也可佐證,資料云此魚「一擔(百斤),或七條」,收取 4 stijver的度量衡費用(weechgelt),可見每條國王魚平均將近十五斤,[4]算是大魚。綜合十七世紀荷蘭文獻所描述的國王魚,可歸納如下:捕獲季節在冬春之際,地點為臺南一帶近海,魚重十餘斤,與烏魚同為荷蘭時代兩大重要魚獲。

進一步再參較後來文獻,如十七世紀末臺灣最早的清代方志《臺灣府志》(蔣毓英纂),書中鱗之屬(魚類)部分,介紹臺澎地區有:「海翁…鯉…鯽…金魚…泥clip_image004魚、烏魚…」等等,泥clip_image005魚與烏魚並列。十八世紀三○年代尹士俍的《臺灣志略》,記載「可利民用者」,也就是能賺錢、食用之魚類,首舉「塗魠」,然後是烏魚、麻虱目。[5]

《府志》的「泥clip_image004[1]魚」,其他方志或排印成「鮀魠」、「塗魠」,民間則多寫為「土托」、「土魠」(thô-thuh , thô-thoh)。清代文獻常言此魚:「為海魚之最佳者,重十餘斤」、「自十月至清明多有」,「冬、春二時」,漁民用縺網在外海捕塗魠等大魚。[6]

中外資料兩相對照下,不論從魚撈時期,或由魚獲地點與魚隻重量來看,本文一開頭所說的荷蘭時代大宗魚獲,烏魚之外的國王魚或帝王魚,大概可推定就迄今仍然可見到的土托魚。土托魚是鯖科,英文俗名中也有Kingfish之稱,讀者可在邵廣昭教授所主持的台灣魚類資料庫網路電子版http://fishdb.sinica.edu.tw查得到。三、魚與歷史人物

Kingfish或土托魚,可是聞名的民生物品。在以前,「澎湖產塗魠魚…肥澤薌甘,海外魚味之絕。官澎島者,以此餽遺,不過一、二尾,意甚珍重。然冬春間海舶經此,市之直廉,未不饜飫而去」,[7]可見此魚是清代絕佳的官場或社交餽贈禮品之一。

十七世紀五○年代,荷蘭東印度公司派遣使節朝晉大清中國,地方官員尚且鄭重以土托魚賜贈遠來的紅毛番。[8]直到今天,土托魚料理依然是澎湖與臺南的著名小吃。

既然聞名島內外,古早以來,攀附的傳說免不了因應而生。封建文人連雅堂說:「國姓魚之外有都督魚,為臺海中鱗類之最美者 」,「或曰延平入臺之後,某都督以此魚進,因不識其名,故錫為都督魚」。[9]照連雅堂所記,土托魚另有俗名叫都督魚,與鄭成功來臺後肆意賜名有關。當然,認真追究起來,這多少是因諧音訛轉,即土托(thô-thuh)變都督(to-tok ),導致傳說如此創造、演義,不足為怪。

傳說牽扯到送魚拍馬屁的某明鄭都督,是哪位官員,也許沒人會關心;不過,清代倒是有位名都督與土托魚有牽連。

《澎湖臺灣紀略》在解釋名產土托魚時,說此魚甚大,「非巨網不能取,冬始出,仲春而止」,「…歲輸餉一千二百兩,提臣施烺倚勢霸佔,立為獨行,每年得規禮一千二百兩」。後面一段文字,重點在陳述澎湖漁民以前捕土托魚,得向政府繳交稅餉;然而,明鄭叛將「太子少保提督福建水師總兵官右都督伯」施琅降伏鄭克塽、拼吞臺澎後,便將此項餉稅據為己有。

稍後,此稅被其他官員奏請歸公,轉作水師提督衙門費用,「漁人多受剝削,頗為沿海窮民之苦累」,十八世紀三○年代,此項陋規才告裁除 。[10]傳說背後,有另一面歷史。施琅將土托魚稅入公帑視為私人特別費(規禮),土托魚當時可謂是施大將軍囊中之物,為「都督之魚」,解釋雖然牽強又離題,卻還有幾分道理。

連雅堂收錄的上述傳說,謂都督魚外又有一種國姓魚。他如此說明:「麻薩末,番語也。一名國姓魚,相傳鄭延平入臺後,嗜此魚,因以為名」。麻薩末就是虱目魚,它的命名來源,有很多說法。起源番語之說,有人認為是臺灣原住民語的「番語」,也有人主張是西班牙人的「番語」。但最有趣的,恐怕是如下流行甚廣的說法。

傳說國姓爺鄭成功打敗荷蘭人後,臺灣人心存感念,獻上最好吃的土產魚。國姓爺不知此魚之名,隨口問:「什麼魚?」臺灣人聽成是國姓爺龍心大悅而賜名,「什麼魚」遂演化為「薩末魚」。不過,這已不是「番語」來源了。

「什麼魚」的民間解釋創始何時,大概不易追考。謹嚴歷史研究者也許會把此則傳說視為奇談怪論,摒棄牆角。不過,民俗或文化研究者卻認為這條口傳資料暗藏歷史問題。至少,我們難免疑惑:鄭成功口中的「什麼魚」,音聲應非官話,而是閩南語「sìa-mih hî」或「sìm-mih hî」,然而,這又與「薩末(虱目)魚 = sat-bak hî」之音韻轉化有點距離。

國家認同議題尚未浮上檯面的七○年代,我聽過另一種版本,講故事者插科打諢說:咱臺灣人獻魚給國姓爺時,話語不通,只聽他講「這是什麼魚啊(zhè shì sàa-mah yú ā )」?咱臺灣人聽做伊給魚號名,sàa-mah(sat-bak)魚的名,就是這樣來的。說話者生動地模仿戰後外省腔當作鄭成功聲音,迄今我印象猶深。這個版本比較貼切解釋「什麼魚」與「薩末魚」的轉音問題,卻不知覺間將鄭成功視為語言難通的新外來者,有違現今的正統歷史認識。

然而,若認真追究如今正統鄭成功歷史圖像,畢竟是十九世紀末以後所構築,與文獻紀錄有不少矛盾,等一下會看到例子。誰是誰非,現此時歷史研究者依然未正面迎戰。

閒話休提。連雅堂說虱目魚因鄭成功愛吃,故又名國姓魚,這與通說國姓魚是香魚不太一樣。至少,清代方志《淡水廳志》就這麼說:「clip_image002[1] (近內山溪澗甚多,俗呼國姓魚,偽鄭至臺始有之)」;但清代文獻卻有提到麻虱目被稱為「皇帝魚」之記載,「然則鄭氏在臺雖無黃屋左纛之事,而帝制自為,亦有其號矣」,[11]顯然意指民間因鄭氏一族愛吃虱目魚,而有皇帝魚稱號。

依照中國文獻所載,兩種魚與鄭成功關係密切,淡水clip_image002[2]仔(香魚)好像是他或他的隨從引進臺灣;但奇特的是,荷蘭文獻也記載臺灣北部溪河中有haring(herring,鯡魚),這haring當然不是海魚,也許是荷蘭人用來指體型相近的clip_image002[3]仔。至於虱目魚,傳說是否說成由鄭成功帶來,暫不去理它。東印度公司領有臺灣時,沿岸一帶倒是有魚塭(oenij= 塭仔, una)業的存在,養殖的魚種,我推測是虱目魚,但這還得經過漁業專家驗證才算數。

四、鯨魚與鄭成功

民間將虱目及香魚,附會歷史人物鄭成功,尚屬於正面說故事。可是,鄭成功還被描寫成鯨魚化身,負面成分就很大了。

明清官私文獻中,鄭家祖孫三代,即鄭芝龍、成功與經,不乏被寫成海上大盜,在明清文獻中被寫成鯨鯢,例如,「大海洋洋久難平,鯨鯢噴浪戕群生。三世孽惡逆顏行,宵旰憂勞不得寧」(施琅,《靖海紀事》),臺灣「往昔荷蘭鳩據,鄭氏螘爭,斯固虎狼之窟宅,鯨鯢之淵藪也」乾隆二十九年明志書院碑記。鯨鯢,辭典的釋義為:即鯨魚,雄曰鯨,雌曰鯢,喻凶暴不義之男人與女人。

果然,有關鄭成功「海上起義」的傳說中,有說凡成功所犯之處「舟至海水為之暴漲」,當時為戰禍所苦的人們不得不轉而求神問卜:「此何孽,肆毒若是?」答曰:「乃東海長鯨也」,還預言說這條長鯨「歸東即逝」,也就是到東邊臺灣自然就會滅亡。果不其然,1661年4月,鄭成功率軍攻打臺灣 ,有人先看到「一人冠帶騎鯨,從鹿耳門而入」,或傳說「紅夷望見一人騎鯨從鹿耳門入」。翌年,成功駕崩前,部下夢見「鯨首冠帶乘馬,由鯤身東入於海外」。 [12]

中文文獻說「紅夷望見一人騎鯨從鹿耳門入」,很巧的是,當時公司傭兵瑞士Bern人A. Herport也有類似的紀錄,他說:[13]

(1661年)4月29日上午,臺灣城中士兵看到外城新建堡壘之前的海中,有一男子三度浮沈海面,經詢問後,得知城中沒人失足落海。午後,在Hollandia稜堡城下又見到有黃色長髮海女(Meer-Fraw, meerminne)三次躍出水面,這是國姓爺圍攻城堡的先兆。

臺灣城上,荷蘭公司守軍所目睹的海女(美人魚),是否像中文文獻所說的,先由北線尾稍微北邊的鹿耳門港道進入,然後由臺江內海游到臺灣港(見圖),不得而知。無論如何,東西人士似乎都在歷史現場見到海中怪現象,也不約而同寫入故事。對文化史研究者來說,這段傳說值得吟味,我就留待結論時再說。這裡,我還是免不了流露考證派歷史研究者的枯燥伎倆,有請讀者容忍。

瑞士傭兵Herport所說的「外城新建堡壘」,是指臺灣城外城(或稱下城)第三個稜堡。一般講安平古堡歷史者,通常都忽略這個荷治末期才建成的稜堡,以為外城只有兩個稜堡。至於鯨魚,黃髮,或金髮美人魚游過的臺灣港,清代稱為大港,今日已成陸地,大概在安平區北安路一帶。滄海桑田後,鯨波或美人魚水紋凝固,深埋歷史記憶底層。

五、結構與象徵

海洋故事多,魚龍淺躍水成紋。貿易、海戰是重要歷史曲目,駛船捕魚也許僅是其中一齣缺少高低潮之戲,潮來潮往,長期現實重複。本文將荷蘭時代大宗魚獲coningvis比定為如今仍見的土托魚,雖在方法論上無法運用魚類學鑑定、確證,可是,由長期環境生態結構來看,至少清代土托魚還是當季重要魚獲,我們可由此結構推定荷蘭時代的國王魚,應非此魚莫屬。

結構敘述,似乎是文獻不齊全之近代初期史認識或研究的好方法。由這個理論前提,我甚至膽敢進一步如此演繹。1602與1603年之交,沈有容率兵追捕「海盜」的「東番之役」,獲有「…烏魚、溫魚之類,不下數百金」。[14]文獻中的「烏魚」沒問題,但「溫魚」則不可辨,疑係錯刻之字。

如果此段「烏魚、溫魚」的文脈,與荷蘭、明清的「烏魚、塗魠」屬同一結構,那麼,1580年代以來,文獻上所說「雞籠、淡水,地鄰北港捕魚之處」,說成是漁民捕抓烏魚、土托,應該不太離譜。國王魚的故事,或許可加深臺灣歷史的時間軸。

魚類與歷史人物的穿鑿附會,從合理主義的歷史敘述,通常會因「其說荒誕,故不採焉」。老實說,這很可惜。上一節所言東西文獻一起記載鯨魚化身、美人魚之傳說,就表現一種文化象徵的變化。如今成為正面、積極與可愛影像的鯨魚、美人魚,在近代初期歷史中,反而是一種兇惡、引人走向死亡的象徵;歷史影像有連續與斷裂之種種層面,由此可見。

至於其他的魚類,如「黃魚」,在臺灣歷史傳說裡,會說成本地黃魚身長僅數寸,然若看到大黃魚,則相信臺灣會發生亂世。還有呢,清代文獻也記載:相傳臺灣陸上成群奔跑的鹿,是由海中鯊魚所轉化。或許,說故事的人眼見臺灣西部人口多,沿海常看到鯊魚,不易取信,只好推託到東臺灣:[15]

獨後山鯊魚隨潮登岸,即化為鹿,毛色純黃,其孳生者始有梅花點

後山又有另外故事了。


[1] 並見決議錄,VOC1160, fol. 406v.[2] Uytrekening van de goude en silvere munts waardye, inhout der maten en swaarte der gewigten, in de respective gewesten van Indiën. (Middelburg, 1691), p. 12. 據此小書,臺南地區(Tayoan)的匯率:1 里耳(reael)為56 stuyvers; 1 里耳為73分(condoryn)概算而得。

[3] VOC1252, fo l.17v

[4] VOC1176, fol. 842r.

[5] 尹士俍《臺灣志略》,頁88-89。

[6] 《重修福建臺灣府志》七四 ,頁119;《臺灣通史》臺灣文獻叢刊一二八,頁715 -716;《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一○五,頁211

[7] 《海東札記》,臺灣文獻叢刊一九,頁44。

[8] John Ogilby, Atlas Chinensis: Being a Second Part of Arelation of Remarkable Passage in two Embassies from the East-India Company of the United Provinces, to the Vice-roy Singlamong and General Taising Lipovi, and to Konchi, Emperor of China and East-Tartary, (London, 16710), p. 168.

(補充說明:原作者是荷蘭人Arnold Montanus,或書上的拉丁化名子Arnoldus Montanus。至於John Ogilby是英譯者)

[9] 《臺灣通史》,臺灣文獻叢刊一二八,715 -716;《雅言》臺灣文獻叢刊一六六,頁97-98。

[10]《澎湖臺灣紀略/澎湖志略》臺灣文獻叢刊一○四,頁36。

[11] 《諸羅縣志》,頁291。

[12] 文中所述各種傳說文獻,可參見中研院的漢籍電子文獻,瀚典全文檢索系統中的臺灣文獻叢刊,http://www.sinica.edu.tw/~tdbproj/handy1/

[13]A. Herport, Eine Kurtze Ostindianisch Reiss-Beschreibung,..sonderlich der chinesischen

Belagerung der Insul Formosa. p 51; 荷文本p. 147.

[14] 陳第,〈舟師客問〉,收於沈有容輯,《閩海贈言》,文叢56,頁31

[15]丁紹儀,《東瀛識略》。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農村畫家殷嘉輝,刻畫鄉土風景

身為農家子弟,幼年常牽著牛去吃草,童年時期都在鄉村度過,因此殷嘉輝的作品往往離不開農村的一景一色,畫面裡常見以農夫、水牛、甘蔗、稻田、豬隻、雞鴨或嘻戲孩童等為主題,一筆一筆精細刻畫,相當傳神……

出生於菁寮淳樸農村家庭的畫家殷嘉輝,是當地頗富名氣的鄉土畫家,他擅長以平實的手法,表現農家生活與農村田野風光,尤其將兒時生活記憶以寫實手法再現,栩栩如生,總是觸發人們憶起往日情懷,感動了許多人。

殷嘉輝說,小時候因為天生兔唇導致口齒不清,常被同學取笑,卻因此發掘繪畫才能,國小六年級時是他的啟蒙時期,自此開始接觸美術,但是直到國中三年期間,才像是突然開竅般,不僅畫得勤,作品也進步神速,每參加比賽必得獎,當時以臨摹古代人物畫來學習工筆畫法,而他的繪畫基礎也奠基於此時。

1-114-450.jpg
老農與牛

2-215-450.jpg
插秧

後來殷嘉輝曾經做過畫外銷畫(水彩)的工作,但大約經過兩、三年後,因為自覺畫外銷畫千遍一律,十分呆板,缺乏自我創作的空間,遂於二十一歲時毅然離職並開始學習油畫,最初仍以臨摹世界名畫來自我學習,完成的畫作則透過擺攤的方式來銷售,並以此維生。後來,有一位朋友發現殷嘉輝的繪畫才能,經由那位朋友的推介,才漸漸引起媒體注意並陸續報導他,這時候他也決定放棄臨摹,開始往創作的方向前進。

3-34-450.jpg
花間嬉戲

4-84-3001.jpg
殷嘉輝

由於身為農家子弟,幼年常牽著牛去吃草,童年時期都在鄉村度過,因此殷嘉輝的作品往往離不開農村的一景一色,畫面裡常見以農夫、水牛、甘蔗、稻田、豬隻、雞鴨或嘻戲孩童等為主題,一筆一筆精細刻畫,相當傳神,屬於寫實風格,而其油畫技法更突破傳統學院派層層塗壓的方式,以類似水彩畫的平塗式畫法來創作,非常具有個人特色。

5-65-450.jpg

2004年時,殷嘉輝曾擔任台南縣後壁鄉土溝村的駐村藝術家,參與當地的社區營造,為村內多處房舍壁面做美化,創作出多幅大型鄉土壁畫作品;2006年時,獲邀於台南縣文化中心舉辦首次個展,以「重現的年代」為名,展出以五、六○年代農村為背景的作品。此後,陸續在奇美電子、麻豆文化館等展地推出個展,獲得廣大迴響。

2008年更出版國內首部以油畫作品為主的繪本《伯公是明星》,以《無米樂》記錄片的昆濱伯為主角,呈現農村面貌,目前他也設立了一間開放式的個人畫室,就在菁寮老街-北勢街上,若您有機會到無米樂的故鄉──菁寮一遊,別忘了到這間畫室參觀,在與畫家親切閒聊的過程中,或許對農村生活將有不一樣的感受!

(作品照片提供/殷嘉輝)

走拍新故鄉~夥伴關係的社區共學與感動

「我的心突然澎湃了起來」!某日,親自拜訪侯伯社區,並在與侯伯社區發展協會許嫦卿理事長與侯伯村村長黃宿塵的對談中,我深刻體會到他們對社區發展的熱枕與用心,身處社區大學工作的我,背負著以社區為主體意識…

面對即將截止申請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所舉辦的「走拍新故鄉—98年度鄉土故事複合紀錄計畫」,我有些興奮與恐慌,興奮的是,這個計畫是結合「故事紀錄」與「影像紀錄」,跳脫傳統紀錄鄉土文史的平面、書面方式,建立立體與網路平台文本,並由在地社區大學學員與地方民眾採素人紀錄原則,以親自採訪、錄像與文字紀錄的共進方式完成鄉土故事敘述,從中發現更細膩的在地觀點、呈現不同於學術研究的庶民視野與公共參與精神。

恐慌的是,對於社區經營一無所知的我,回想過去選讀的社區營造相關書知識與一堆社區營造教材中,我只領悟一點:找對的人做對的事。因此我努力的尋找著台南縣各社區發展協會,希望可藉由此次計畫拍出屬於社區的故事,但天不從人願,並沒有獲得很正面的回應。

正當我心灰意冷時,在一次課程中發現後壁鄉侯伯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正用心聽課著,我踩著沉重的步伐前去與理事長聊天,並試圖了解我從未知曉的社區—後壁鄉侯伯社區。

熱枕–觸動內心激昂的心

「我的心突然澎湃了起來」!某日,親自拜訪侯伯社區,並在與侯伯社區發展協會許嫦卿理事長與侯伯村村長黃宿塵的對談中,我深刻體會到他們對社區發展的熱枕與用心,身處社區大學工作的我,背負著以社區為主體意識而發展的使命,我的內心激昂了起來。也因此我申請了本次計畫,計畫名為:後壁薪傳之「侯」塞雷計畫。

在這次與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及村長的談話中我也深刻了解,為了凝聚社區居民的意義,社區的領導者必須對社區有高度的熱枕,若無把社區當成自己兒女般看待的熱枕,縱使有再好的資源,也徒勞無功。

夥伴關係─與社區對談並了解社區需求

我帶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進入這我所未知的社區—侯伯社區,為了瞭解社區的需求,也為了瞭解侯伯社區的故事,我與侯壁鄉發展協會理事長許嫦卿及侯伯村長黃宿塵討論關於走拍新故鄉計畫的相關事宜。

就社區大學而言,社區與社區大學就如同夥伴般,給與彼此協助與鼓勵。就我而言,社區給我的協助,就單一面向而言是行政作業的流暢,但就深層面而言,社區大學為了讓社區更可以自主運作,並藉此凝聚社區居民的心,因此,在這次計畫中,簡單的行政作業如簽到單的製作、社區居民的拜訪與宣傳等都由侯伯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與侯伯村村長親自執行。

而社區給予我的鼓勵,並非是有形的物質鼓勵,而來自無形的感動與振奮。為了拍出屬於自己社區的故事,我與理事長及村長討論著課程內容的規劃,而這次計畫參與者僅限於侯伯社區的居民,僅有4位非社區居民,其主要目的一方面提供給社區大學影像班學員有實際演練的場域,一方面則是提供給想了解侯伯社區或想了解社區可愛一面的學員有參與的機會。

9901116c3fcb7b354c360.jpg
社區耆老述說著侯伯的故事。

社區陪伴~社區共學的感動

對於社區平均年齡在50歲以上且均為農夫的多數人而言,影像課程對他們根本就像是鴨子聽雷般的痛苦。從他們的臉上,我看到許多的問號與無奈,人數從原本的30人開始慢慢下降,這就如同產品生命週期中的消退期般慢慢往下走。

對我來說,我雖然有些失望,卻也不曾有放棄的念頭。我陪伴著社區,與他們一起成長,說著屬於這社區的語言,吃著他們社區的食物。在每堂課後與社區居民、講師、理事長及村長互相討論,希望在每次上課可以用最簡單的講解方式讓社區學員更可以容易了解,並在每次課程中,我、理事長及村長輪流也鼓勵著在場年約40~50歲的學員,我與他們一起共做、共學,就如同小孩般的陪伴他們一起成長茁壯。

在進入影像後製完成的那一天,所有學員都笑了,雖然這次計畫用最簡單的影像剪輯軟體windows movie maker製作,但所呈現的成果卻是這些號稱「農夫」們的雙手,一點一滴的一起共同完成。作品中訴說著後壁薪傳的另一個新的故事:有看著侯伯歷史宗廟的「三合一神」、有著從年輕人的角度來訴說這侯伯社區的「做田人」、也有發覺社區間暨平凡又溫馨的街巷故事「小板凳的春天」、更有傳承古亭畚傳統竹編技藝的「傳承農業生命力」。

社區電影院當天,幾近所有侯伯社區居民與我們一起共襄盛舉,這是屬於他們社區的大事,對社區所有人而言,大家都是電影上的主角,四部片不遜色於「無米樂」這部正紅的紀錄片。

看著社區居民們每個臉上的笑容,大家尋找著在座的主角們喜悅的表情,我感動了…感動是因為社區因為小小的改變而又更邁進一步;感動是因為長期的陪伴,讓他們的社區有如找回家溫暖的感覺;感動是因為他們用著耕田的雙手完成他們的故事;感動,是因為社區的感情又越來越融洽了;感動,是因為他們喜悅的表情…

陪伴社區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

P1080254
陪伴社區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

很多的感動,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唯有陪伴社區,與社區一起成長,讓社區共學、共做,或許這就是社區記錄的教與學最重要的真諦吧!

走拍新故鄉�喜結�
走拍新故鄉歡喜結業。

(新營社區大學公民新聞寫作班)

又見灰渣?台南縣安定農田污染鋅超標9倍!

12月4日我們到安定鄉現勘一塊土地,這裡本來應該是農田,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了這個樣子,環保局說這裡被傾倒了煤灰,但我們現場看到的並不只如此。那是一個非常奇怪的地方,地面灰白色看似土塊……

台南縣安定污染現勘  

12月4日我們到安定鄉現勘一塊土地,這裡本來應該是農田,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了這個樣子,環保局說這裡被傾倒了煤灰,但我們現場看到的並不只如此。

那是一個非常奇怪的地方,地面灰白色看似土塊,看起來是砂質的成份,有白色的灰,有點結塊,但踩上去就破碎粉掉,兩個大坑洞像是沈澱池,坑洞的斷面有著一層層的紋裡,比較深的地方有灰黑塊狀物,打碎後是很細的粉末,到底是什麼?

目前我們還不知道,但可以確定的是一眼望去看到的這些,我們測了16個樣本,結果鋅都超過土壤管制標準1.5~9倍,超過農地管制標準5~32倍,這塊地的周圍都是農田,風吹雨林,灰渣就很容易跑到農田、土地、地下水去了,將造成更大的土地污染,甚至污染農作,台南縣環保局應當要有積極做為才對。

放眼望去農田變成了這個樣子,農田為什麼可以變這樣?到底填了些什麼?

981230tainananding-420.jpg

這一塊問題土地的位置,在178縣道東側,港口村東北,安定工業區南邊。

2-untitled

這一塊農田的位置,在178縣道東側,四周都是農田,污染物會四處擴散。

3-untitled

大片的土地填成這個樣子。

4-untitled

旁邊全都是農田,怎麼辦?

5-untitled

地面灰白色看似土塊,看起來是砂質的成份,有白色的灰,有點結塊,但踩上去就破碎粉掉,經檢測鋅含量全都超標。

6-untitled

有的地方是這樣灰黑色的塊狀物,地表上有一層白色結塊的東西。

7-untitled

鋅Zn  土壤標準要要小於 2000ppm  農地標準要小於 600ppm

8-untitled

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走入歷史,最後記事

2年多來,在蘇煥智的堅持與臺南縣政府同仁的持續努力下,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終於正式走入歷史,七股潟湖、大潮溝以西、黑面琵鷺保護區及海寮紅樹林保護區等地也正式納入「台江國家公園」範圍,重要的文化及自然資源將永續保存。

2006年6月,我和蘇煥智聯手寫下「黑面琵鷺的鄉愁(續篇)」,為一個長達13年的環境保護運動先行畫下一個小小的句點。

2年多來,在蘇煥智的堅持與臺南縣政府同仁的持續努力下,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終於正式走入歷史,七股潟湖、大潮溝以西、黑面琵鷺保護區及海寮紅樹林保護區等地也正式納入「台江國家公園」範圍,重要的文化及自然資源將永續保存。

此刻起,句點總算真的是句點,懸在心中的那顆石頭也得以放了下來。延續「黑面琵鷺的鄉愁(續篇)」,我把這2年來的點點滴滴給記錄下來,向大家報告,也向大家致意。因為有大家的努力,我們才得以共同寫下歷史。

1994年12月5日,東帝士與燁隆集團以工業興辦人名義(以下簡稱「開發業者」),將「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可行性規劃報告」及「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環境說明書」遞交台南縣政府、層送經濟部以1995年5 月2 日經(84)工字第84800648號函分送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以下簡稱「環保署」)及內政部審查。

開發計畫的環境影響評估,先於1996年 5月6日「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作成有條件繼續進行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的結論,再於1999年12月17日「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第六十六次會議」有條件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審查,並作成27項應辦事項,8項應補正或修正意見,以及9項附帶決議的結論。

至於「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的定稿作業,則在開發業者與環保署一來一往間,遲至2006年1 月19日始由環保署以環署綜字第0950006595D 號函認可,並依《環境影響評估法》第13條第3 項規定公告。

「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可行性規劃報告」,被內政部退回!

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有條件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後,評估報告書定稿期間,反對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的蘇煥智於2001年底當選臺南縣縣長。2003年,臺灣鹽業公司辦理減資,原屬臺灣鹽業公司管理、開發業者申請編定為濱南工業區的公有土地,經變更以台南縣政府為管理機關後,臺南縣政府即表示反對所管領的公有土地編定為濱南工業區用地。

2006年11月9日,內政部召開的第193次區域計畫委員會以「本案可行性規劃報告無法反應現今土地權屬現況,工業主管機關意見亦未能整合,本案申請程序,因涉時空環境變遷,計畫內容不符地方未來整體發展方向,且其中縣管土地未獲縣府之同意,影響陸域使用配置甚鉅,使後續審查程序無法進行」為由,決議退回「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可行性規劃報告」案。決議內容抄錄於附件A

2006年12月4日,內政部依區域計畫委員會第193次審查會議決議,以台內營字第0950807299號函退回開發業者所遞交的「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可行性規劃報告」予經濟部,再由經濟部以2006年12月22日經工字第09500191070 號函將「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可行性規劃報告」退回臺南縣政府,並副知開發業者。臺南縣政府亦依法以2007年1 月5 日府經工字第0950276205號函將申請報編工業區案退回開發業者。

開發業者提起訴願,被駁回!

稍後,開發業者以內政部區域計畫委員會第193次會議結論有重大瑕疵,且未予開發業者限期補正的機會等為由,提起訴願。經行政院訴願審議委員會於2007年10月18日作成「內政部2006年12月4日台內營字第0950807299號函部分訴願駁回。其餘部分訴願不受理」的訴願決定(院臺訴字第0960092243號)。訴願決定內容抄錄於附件B

開發業者提起行政訴訟,獲勝!

在訴願決定駁回後,開發業者再提起行政訴訟,聲明:(1)訴願決定及內政部等所為退回函均撤銷;(2)內政部應就所送可行性規劃報告,作成審查並同意的行政處分;(3)被告經濟部應作成准予「台南縣濱南工業區申請報編工業區案」核定編定為工業區的行政處分,並予以公告。

行政訴訟經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審理,於2009年1月21日判決:(1)行政院訴願審議委員會2007年10月18日院臺訴字第0960092243號訴願決定及內政部2006年12月4日台內營字第0950807299號函、經濟部2006年12月22日經工字第09500191070號函均撤銷;(2)內政部對於開發業者提送審查的「台南縣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可行性報告書」案,應作成決定;(3)其餘之訴駁回(96年度訴字第4176號)。判決書內容抄錄於附件C

內政部區域計畫委員會重新討論,限期補正!

在行政訴訟判決後,2009年4月9日召開的內政部區域計畫委員會第251次會議,作成「請開發業者補充修正後,於三個月內送營建署,提區域計畫委員會討論」的決議(附件D)。

2009年 5月8日,內政部以內授營綜字第0980804222號函送「非都市土地變更申請案件區域計畫擬定機關限期補正通知書」予開發業者,限期於文到次日起算3個月內補正完成。

逾期未補正,內政部宣布程序終結,建請經濟部予以駁回!

依照內政部2009年 5月8日內授營綜字第0980804222號函令,開發業者並未於補正期限2009年8月17日將補正的書圖文件送達營建署。

2009年9月1日,內政部依據《區域計畫法施行細則》第16條之2第2項規定:「區域計畫擬定機關辦理許可審議時,如有補正事項者,應通知申請人限期補正,屆期未補正者,應為駁回之處分。」以內授營綜字第0980808544號函建請經濟部予以駁回,並宣布濱南工業區土地申請報編案於內政部的處理程序業已終結,未來如再送審查,將視同新案件處理。

2009年9月4日,經濟部復以工地字第09800669500號函請臺南縣政府轉知開發業者,若仍有意願,請其依《促進產業升級條例》規定將可行性規劃報告層送經濟部工業局辦理;若已無續辦的意願,亦請函知工業局,以便辦理結案。

「台江國家公園」,我國第8座國家公園成立

2009年6月29日,內政部召開國家公園計畫委員會第83次會議,審議「台江黑水溝國家公園計畫」(草案),經討論後通過該計畫並修正名稱為「台江國家公園」。

「台江國家公園」範圍涵蓋海陸域,計畫總面積為39,726公頃。其中,陸域面積約5,321公頃,包括台南市鹽水溪至曾文溪沿海公有地及台南縣的黑面琵鷺保護區、大潮溝西側及七股潟湖等範圍。海域範圍面積約34,405公頃,以漢人先民渡台主要航道的東吉嶼至鹿耳門段為參考範圍,是全國第一個兼具歷史、生態、產業等資源特色的國家公園。

981209-binnan-450.jpg

「台江國家公園」計畫內容包括地理環境、資源現況、遊憩活動、發展現況、課題與對策、實質計畫、經營管理計畫、國家公園事業等部分,並依資源特性,適度劃分區內土地為生態保護區、特別景觀區、史蹟保存區、遊憩區及一般管制區等分區。

其中,生態保護區包含黑面琵鷺保護區、七股海寮紅樹林保護區、高蹺鴴保護區、北汕尾水鳥保護區,計4處,合計面積約635公頃;特別景觀區包含七股外圍沙洲區(青山港、網仔寮)、頂頭額沙洲區、七股重要野鳥棲地區、城西、北汕尾、高蹺鴴濕地景觀區等,計6處,合計面積約1,342公頃;史蹟保存區包含南、北竹筏港溪區及四草砲台區,計3處,合計面積約20公頃;遊憩區包含六孔碼頭服務區、南灣碼頭服務區,計2處,合計面積約48公頃;一般管制區包含七股潟湖、七股魚塭區、大潮溝西側魚塭區、大潮溝區、城西保安林區、城西魚塭區、鹿耳門溪沿岸區、鹽田生態文化村及四草魚塭區等,計9處,合計面積3,276公頃。

「台江國家公園」的成立,等同於宣告「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已經結束。

結案,走入歷史!

2009年9月16日,臺南縣政府遵照經濟部工業局的指示,以府經工字第0980212805號函轉知開發業者。

2009年10月14日,經濟部工業局依據水利署2009年10月7日經水源字第09853177541號函,再度叮嚀臺南縣政府。

由於開發業者並未就是否續辦函覆臺南縣政府,臺南縣政府復於2009年10月21日以府經工字第0980248444號函請開發業者,於發文日起10日內函復經濟部與臺南縣政府。

在未見開發業者回復下,臺南縣政府終於2009年11月6日以府經工字第0980269811號函檢附開發業者郵件收件回執單,請經濟部工業局逕依規定辦理。

經濟部工業局最後這一招,是「依法行政」嗎?就當好事多磨!

是落幕的時候了!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已經終結,正式走入歷史。

(作者為臺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教授,反濱南工業區運動長期參與者)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