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公視】埤塘里的漫長等待0325

在台北縣的土城,有一群農民,幾代以來,就住在一個軍方彈藥庫的營區旁邊。最近幾年彈藥庫廢棄了,居民們還來不及慶幸,從此可以生活得比較自由,政府卻打算把土城看守所搬遷到這裡,並且把附近的土地,納入都市開發…

前言:

土城埤塘里是這一兩年來,OURs長期在協助的社區,熟悉一點的人會直接喊土城彈藥庫。

這是一個從土地解禁面臨開發,而地方農人自己組織起來反對看守所進駐與開發的案例,這群憨直的農人,總是讓我有非常深刻的省悟,也希望他們的故事,能夠對於新竹二重埔和苗栗後龍的案子,多一點鼓勵。

請大家支持他們,並且歡迎4月18日到土城來,地球日農夫音樂市集,誠摯地邀請大家~


3/25(三)晚間10:00   公視  獨立特派員  埤塘里的漫長等待

http://www.pts.org.tw/php/news/in_news/

在台北縣的土城,有一群農民,幾代以來,就住在一個軍方彈藥庫的營區旁邊。最近幾年彈藥庫廢棄了,居民們還來不及慶幸,從此可以生活得比較自由,政府卻打算把土城看守所搬遷到這裡,並且把附近的土地,納入土城的都市開發計畫。

當地的農民堅決要守護他們的土地,但是主導開發計畫的台北縣政府,今年初在環評還沒有通過的情況下,就試圖在彈藥庫的出入口,發包簡易的綠化工程。雖然這個動作被居民擋了下來,但他們不知道還能夠擋多久。

最近居民們邀請法務部長到彈藥庫現場參觀,希望政府能夠改變決定,不要讓看守所設在這裡,改變農民的命運,也破壞了這裡的綠色生態。

反對土城看守所搬遷到彈藥庫的住民,大部分都是世居在這裡的農戶。他們從小就在彈藥庫的營區裡出生長大,雖然在軍方管制的年代,生活受到了很多的限制,但是對於這塊土地,卻有很深的情感。

像是農家子弟劉麗蘭,當了補習班老師之後,原本立志不嫁農夫,但是面對開發案,她卻組織當地的農民挺身對抗,並且放下粉筆,改拿鋤頭。一起來看看,發生在土城和平路的故事。

3月25日晚上十點,要記得看喔~

【徵人】永和社大徵求儲備師資0430截止

永和社區大學 徵求21學期儲備師資。第21學期為2009年9月7日至2010年1月10日。意者請依參閱附件一「徵求課程」及填寫附件二「20學期儲備講師個人資料及選課手冊格式」。於2009年4月30日前將個人最

永和社區大學 徵求21學期儲備師資

第21學期為2009年9月7日至2010年1月10日

意者請依參閱附件一「徵求課程」及填寫附件二「20學期儲備講師個人資料及選課手冊格式」

於2009年4月30日前將個人最高學經歷資料(若於大專院校任教,請附教職聘書影本)、著作(論文概述、發表文章、相關研究)寄至:

台北縣永和市永利路71號永和社區大學 廖漢威收

或傳至電子信箱:communit@mail2000.com.tw

聯絡電話:29236464 聯絡人:廖漢威

【附件一】特別徵求之課程

(A)人文學

比較文化 討論不同文明間之異同。例如基督教文明、回教文明、佛教文明的精神及其對現代社會的影響。又例如討論印地安文化與南太平洋文化、南島語系文化、漢文化及日本文化等,藉此打開視野與胸襟,消除對異文化的偏見,不宜採概論式的介紹,最好以專題進行。
歷史性人物及其影響 以傳記或相關評論為讀書材料,共讀與討論。
近代重大歷史事件 如討論啟蒙運動與法國大革命、英國工業革命、美國獨立、蘇聯大革命、西班牙內戰、二次世界大戰,六0年代反戰運動、人權運動及共黨政權崩潰。
當代重要人文思潮 Freud、Marx、Satre、Marcuse、Foucault

(B) 社會科學

社會學思想 擇一兩位社會學家之思想及其哲學加以探討。
各國憲法與法學緒論 建議捨棄概論式授課,而選擇專題、閱讀與討論。例如比較不同國家之憲法精神、大陸法與海洋法、陪審制度,看審案影片後討論。
資本主義分析 討論資本主義之興起、精神及其運作,分析其對人類社會,過去、現在與未來之深遠影響,對個人、家庭與文化之巨大衝擊。
科技與社會 科技對社會的影響,自由主義的觀點,批判理論的觀點,資訊與未來。
當代政治分析 獨裁與民主,總統制、內閣制與委員制、各國政體及其運作、重大政治事件。
人類學及田野調查 擇數位人類學家之通俗著作閱讀及討論:人類之起源,早期人類社會,文化人類學有關專題。可考慮帶田野調查,外出實習。

(C)自然科學

物理科學基本原理 可分入門階段與普通階段開課。前者相當於中學程度,但強調概念,少談計算。後者則可擇專題開課,例如光學、熱學及其應用,(雷射、溫室效應等),電學原理,電磁與波動,相對論,量子論,粒子世界等,儘量深入淺出。
生命的演化論 談達爾文發展演化論的背景,演化論的哲學意義,人類的演化。
生態學淺論 介紹生態循環的內容,工業與生態,能源問題。
環境保護概論 探討環境保護之內涵與相關環保之公共政策,認識當前生態環境之狀況與問題。

(D)生活藝能

庶民音樂創作與欣賞 協助學員將生活經驗、所見所聞轉化為各種形式的音樂創作,並能從音樂賞析中發展庶民的音樂觀點(歡迎搖滾、民謠…等音樂創作人才)
居家水電DIY 經由分析水電器具之構造原理,配合實際器具拆解,再由學員實際操作,具備基本裝配及故障維修技能

【附件二】21期儲備講師個人資料及選課手冊格式請勿使用表格

親愛的朋友:

第21學期為2009年9月7日至2010年1月初。麻煩您將下列個人資料選課手冊格式(word檔,字級字體煩請按照格式)填妥,並將課程大綱於2009/4/30之前寄至永和社大信箱,永和社大講師聘審委員會將於五月集体進行審查,並將於六月下旬前予您回覆審議結果,謝謝!

永和社區大學校務處 敬上

若有其他疑問,請電:29236464-14聯絡人:廖漢威或傳至電子信箱:communit@mail2000.com.tw

講師個人資料 (請務必全部填寫)(資料不齊全恕不受理)

講師姓名:

講師聯絡方式:

*白天:

*晚上:

*手機:

*電子郵件:

*通訊地址:

講師學經歷:

講師著作或相關作品:(請附上相關檔案,若為藝術作品煩請郵寄)

講師對《學校在窗外》一書的閱讀心得一篇(黃武雄,2003,左岸文化:台北。)

講師對社大的理解和期許:

講師關於教學的想法與反省:(包括曾有的教學經驗)

講師對經驗知識與套裝知識的理解:(請參閱永和社區大學網站──社大的教育理念)

為必填項目


永和社大選課手冊格式 (請照後面所附之範例格式填寫)

課程名稱:

(課程名稱為華康粗圓18級,請低於12字;以下內文標頭為華康粗圓12級,內文為新細明體12級,煩請照格式編排)

上課時間:周二至周六上課時間為晚上7:00–9:50,

1.第一優先時間:周

2.第二優先時間:周

授課講師:(請註明最高學歷及現職)

講師簡介:(請講師簡單介紹自己的特色,讓學員可以從此處認識講師,限於篇幅,請勿超過120字)

課程宗旨: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法:

選課學員條件:請註明是否限制新舊生選修(若無限制毋需加註)

課程大綱與進度:(請依一學期十八週之上課次數各別排定內容,若由數位講師分別授課,請註明每一週授課老師,使學員在選課之時即清楚狀況。請勿使用表格

第一週

第二週

第三週

第四週

第五週

第六週

第七週

第八週

第九週

第十週

第十一週

第十二週

第十三週

第十四週

第十五週

第十六週

第十七週

第十八週

評鑑方式:

閱讀資料:

材料費:請盡量預估清楚,實際課程進行中,若需加收費用不得超過預估額之

1/2,以免造成學員困擾

特殊需求:請列明所需之特殊器材或特殊空間,目前可使用之特殊教室有木

工、地板、烹飪、電工、音樂、美術、電腦、陶藝教室及暗房

格式請照範例

人際關係成長課程

上課時間:周二晚上7:00–9:50

授課講師:周志盈

台灣大學心理學學士、美國 Duquesne University 心理學碩士

現任清華大學、台北大學、台北科技大學、實踐大學等諮商中心老師

新竹市員工協助方案、鉅微管理顧問公司諮詢顧問

講師簡介:若說我總是對於心理學的知識與其應用充滿著好奇,其實是說明了我

對於人的喜愛與人性的信心始終不減,這當然也源於我特殊又豐富的

成長經驗背景和對人類世界的敏感觀察,開這們課的目的也是我不甘

寂寞的想將這對於世界的美妙體驗傳達給需要協助的朋友啊。

課程宗旨:您是否擁有一個滿意的人際關係呢?您想嘗試突破自己與他人間的距離嗎?您了解自己在人際關係中扮演的角色嗎?而您又期待自己如何在人群當中表現自己?

人際關係的概念可以涵蓋並深入至人類各個範疇的議題。它可由原生家庭的親情延伸至朋友、同學、同事及愛情、婚姻和親子關係,甚至您的情緒壓力來源與人生規劃皆可由人際概念切入而加以了解進而調整之。因此人際關係正是我們在社會中生存所不可或缺的基本態度與能力。

這是一個理念和技術教育的課程。實際上,一個小型團體的互動模式較能針對個體發掘人際模式的問題並予以修正,但為配合社大開設課程的人數要求以及社區朋友的實際需求,個人在此作了一個折衷的調整。整理出人際有關之理念、技巧及相關讀物後採取講授、團體活動與討論同時並行的方式進行之,並期待參與的社區朋友能在了解課程後將知識實際應用在日常生活,以達到此學習之最終目的。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法:授課、團體活動與討論

選課學員條件:對人際關係與自我成長有需要者 。

課程大綱與進度:

第一週 課程介紹

人際關係的意義/人際關係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課程安排與進度/自我介紹

第二週 人際邀請(關係2,5)人際連結的產生/三種人際邀請模式的運作/檢視你建立連結的邀請方式/我的人際邀請與回應模式的來源活動與討論:相見歡/建立回應紀錄表/我的邀請與回應風格/你的家庭情緒哲學/情緒哲學與目前的人際關係

第三週 人際與情緒(情緒1,2)EQ與IQ/人際關係與情緒的緊密連結/情緒相關理論/情緒與想法/情緒日誌活動與討論:情緒處處在/情緒字彙/情緒反應/認識自己的情緒

第四週 解讀情緒(情緒2,關係6)情緒表達的各種口語與非口語線索/表情/姿勢/距離/語調 活動與討論:情緒事件觀察訪談報告/觀察情緒行為/情緒溝通遊戲

第五週 優質對話(關係3)人際溝通的致命傷/嚴苛對話與軟性對話/批評與抱怨活動與討論:給我一個名詞就好/天天感恩

第六週 情緒紓解(關係3,情緒6)情緒潰堤的發生與處理方式活動與討論:靜坐放鬆/肌肉放鬆訓練/避免情緒潰堤

第七週 認知模式(情緒4,父母14、15)想法對人際的重要性/理性情緒理論/非理性信念/認識價值觀的對立活動與討論:客觀事實或主觀意見/大家來找碴/信念清單

第八週 問題的歸屬(父母2、4、8) 行為的接受與拒絕/兩方的衝突到底是誰的問題/改變環境活動與討論:確認問題的歸屬

第九週 運用我訊息(情緒5,父母7)情緒表達的技巧/我訊息的表達方式

第十週 運用同理心(情緒5,父母3,關係6)被動傾聽的重要與技巧/表示接受/使用敲門磚/傾聽時易犯的錯誤活動與討論:同理心辨識練習/只聽不說

第十一週 主動傾聽技術(情緒5,父母3、4)為何要學習主動傾聽技術/主動傾聽的基本態度/何時使用主動傾聽 活動與討論:同理心反應練習/認識主動傾聽/使用主動傾聽

第十二週 解決問題(父母11、12、13)沒有輸家的雙贏法/使用雙贏方法的疑慮/使用雙贏法的六步驟活動與討論:學習界定需求/雙贏法作業單

第十三週 情緒財產(關係5)心中永遠的傷痛對人際關係的影響活動與討論:找出心中永遠的痛

第十四週 自我肯定(情緒3)自我價值與人際關係/高或低的自我價值/自我實現的預言/如何提升自我價值活動與討論:我是誰/自我評分/自我肯定量表/邁向自我肯定/自我肯定的人生

第十五週 共享價值(關係7)成為夢想的發現者/衝突的源頭來自隱藏的夢想活動與討論:在衝突中看出夢想/打破僵局

第十六~十八週 總複習

評鑑方式:參與度與期末報告

閱讀資料:情緒與壓力管理(張老師文化)、父母效能訓練(新雨出版)、關係療愈(張老師文化)

材料費: 影印份約每人100元

以大漢溪河岸阿美群的文化發展,為撒烏瓦知部落請命

偉大城市與偉大國家的價值,在於能夠看到弱勢者的文化力量,和我們能不能夠從照顧弱勢來展現人道的精神。這裡的長老用哭泣的聲音說:「我們不是同一個國家嗎? 我們不是應該要互相照顧嗎? 為什麼要拆我的房子? 為什麼……

2月20日在新聞上看到撒烏瓦知部落(Sa’owac niyaro’)被縣政府搗毀的消息時,雖然不感到驚訝,卻令人心痛。以這個部落農耕採集生活為主題的展覽,去年十二月才剛在澳洲墨爾本的皇家植物園展出,澳洲人正還在敬佩臺灣強軔的文化力之際,我們的社會竟然用法令、警察和怪手來面對這樣的文化。

這個反抗運動裡涵蓋許多現階段世界性的議題,但是目前只有原視新聞雜誌「天還未亮」和部落集體燃狼煙的報導,跳脫了事件的表面,指出了原住民長老為主體的話語和國家資本體制之間,最根本的衝突矛盾;透過原視的報導,國外的友人開始關切撒烏瓦知的處境,因為全球遭遇經濟和環境問題的城市,都以探尋原住民永續性的自然文化,來反省當代社會,尋求新的出路。

20090309-tribetaipei-360.jpg
照片引用自「生活,就是抗爭」部落格

從大溪出發,沿著大漢溪的左岸的自行車道去勘察,發現怪手沿路鏟平河岸邊的灌木林,將所有的植被推光,有好幾段就直接將沙石和破碎的樹幹推到河床裡和農業溝渠裡;許多的阿美族的小部落被拆掉,這些自然部落有的後退到灌木林裡重建,將自己隱藏在森林裡,沒有腹地的就遷往更危險的河岸地,阿美族嘹亮的歌聲還是隱隱約約的從森林裡傳出來;這是我們社會一直都不願意承認的「大漢溪河岸阿美群」。

沿著河岸重新認識我們的歷史和自然環境,本來就是一件美事,但是粗暴的行政和工程,玷污了這樣的河岸想像。沿路開始有自行車隊通過,不小心聽到他們的對話,一起討論儀表上所顯示的里程數和時數,也有人提到了自己的心跳指數。騎著破舊淑女車的騎士們,反而好奇的停在部落前觀看阿美族的小板橋、菜園和農寮。

去年為了想要瞭解大漢溪的自然環境,認識了撒烏瓦知部落的阿美長老們,這半年來持續到部落裡請教阿美長老們,漸漸體會和瞭解阿美族獨特的河川永續經營文化。

長老們從20年來半工半農的經營模式,逐漸轉變成自足農耕採集的濕地經營方式,將移自花東的阿美族生活共生植物,如麵包樹、大葉山欖、樹豆、樹薯、輪胎茄和各種採集植物,與河床上本來的臺灣水柳、苦楝、構樹和烏桕等原生植物,加上吵雜的動物聲,形成了生態系統細緻豐富的自然景觀。阿美族的母語也透過這樣的農耕經營技術,在家族和部落生活領域中建造了活的母語語言情境,有時甚至一整天都用不到漢語。

每週我將這些寶貴的經驗和智慧,直接移轉給學校裡的學生、同學及老師,也轉述給有志於社區農園的社區伙伴。原因在於這樣的自足永續的經營方式,恰好也是全球化經濟破滅時代中,當代社會最需要的生產文化及技術。

去年颱風水患時,撒烏瓦知部落的農耕濕地反而成為大漢溪河床上最有效的滯洪池,水患只會讓農耕濕地的水芋和筊白筍獲得更多的養份;反而自行車道單調的草地,只會將水量快速送往下游,造成下游的水患壓力。從高堤往河岸上看,水利單位的景觀單調生態錯亂的經營方式,和阿美人的共生環境相比,我覺得將河川的經營從阿美族人轉移至河川管理單位,反而更令人擔憂。

這次的自行車道工程,生態和文化的破壞十分嚴重,很慚愧的,連我自己都只是冷眼旁觀,提醒我們的卻是撒烏瓦知部落十幾個阿美長老的反抗運動。

由於採訪過長老,我才瞭解大多數的長老們,在二、三十歲以前都在花東過著和祖先一樣的農耕採集生活。移往都市的二十年,憑藉著自己勤勞的勞動力,和對都市生活的美好想像,來到西部做工和建立家庭,每個人大約都有四到八個小孩。再之後的二十年,才在臺灣的勞力市場轉移下,以半工半農的方式找到依附在都市邊緣河川地的生存方式;這二十年的開墾,和不斷的被驅趕,最後才找到人生生命後段的新樂園。

二、三十年的努力,撒烏瓦知部落的長老們形成了和祖先精神一致的河川經營方式,當去年將這樣的島內移民文化介紹到國外時,他們都讚嘆這種文化的前瞻性;也同情臺灣的原住民,在經歷了四、五十年的生命之後,才在將快到祖先來時之處,找回傳統精神。

這十幾位長老每個人的生命都像是台灣神話的詩史,最大的差別在於一開始他們就學會了祖先傳下來的生活習慣,花了四、五十年之後,最終還是必須從都市逃離出來,才有辦法以祖先般快樂的方式渡過人生的晚年,而不是以養老院的方式。而且以他們的身體狀況,已經沒有辦法和壯年時一樣開墾了。

因為這樣,所以撒烏瓦知部落成為這一次河岸工程中,唯一站出來反抗的團體,他們以體弱多病的身體,最大的年紀,最小的人口,每天住在帳蓬裡,也常常從工程主辦單位的電話裡收到威脅和羞辱;靠著晚上集體向耶穌基督禱告和身上的傳統部落精神在支撐著。他們只覺得自己在維護自己的基本生存權,我卻認為他們在幫當代社會和阿美族的精神背十字架。

偉大城市與偉大國家的價值,並不是在一些經濟奇蹟,或是偉大的建設,或是偉大的人物;而是在於能夠看到弱勢者的文化力量,和我們能不能夠從照顧弱勢來展現人道的精神。他們是被社會拋棄的勞工,是被歧視的弱勢民族,是無住屋的人民,用法令、政權、警察來趕走他們太容易了,但是我必須站在撒烏瓦知這一邊。

這裡的長老用哭泣的聲音說:「我們不是同一個國家嗎? 我們不是應該要互相照顧嗎? 為什麼要拆我的房子? 為什麼要讓我這麼難過? 為什麼要讓我哭呢 ?」,我們要用行動來回答她的問題!

(作者為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博士候選人 ,中原大學景觀系兼任講師)

本文轉載自「溪洲部落後援會」http://shijou.blogspot.com/

【原住民】三鶯部落自救會抗爭尾牙0117

經過幾個星期的密集準備,三鶯部落自救會精心籌劃的抗爭尾牙,即將在 2009.1.17下午3點準時登場。屆時我們除了會提供免費的部落晚餐及營火晚會,也有各式熱鬧緊湊的精采表演。目前除了由族人組成的「三鶯樂團」……

經過幾個星期的密集準備,三鶯部落自救會精心籌劃的抗爭尾牙,即將在 2009.1.17下午3點準時登場。屆時我們除了會提供免費的部落晚餐及營火晚會,也有各式熱鬧緊湊的精采表演。目前除了由族人組成的「三鶯樂團」之外,還有大學原住民社團、溪洲部落樂團的表演,另外包括「圖騰樂團」的主唱Suming、「農村武裝青年」、「黑手那卡西」、「拷秋勤」以及「929」樂團主唱吳志寧,創作歌手阿焙等人,也都將到場獻聲相挺。在這些精采的表演過程中,我們也將穿插來自各界捐贈的義賣及競拍。在此感謝包括侯孝賢導演、魏德聖導演、朱天心女士、林正盛導演、林靖傑導演、馬躍.比吼導演、李香秀導演、陳雪、胡淑雯、張鐵志、馬志翔、Suming、楊儒門……(持續募集中,不及備載請見諒)等人的慷慨相贈。

除了上述知名人士的捐贈物件,我們也歡迎所有支持三鶯部落自救會的朋友,提供各式物品贈予自救會,一本二手書也不嫌少,只要人到場不管出錢還是出物品,我們都將贈送摸彩券乙張,保證通通有獎!

文末的連結為三鶯部落交通方式,除了自行前往的朋友,我們當天也會從下午2點到4點每隔30分鐘,提供三鶯部落——鶯歌火車站的專車接送。另有需要住宿的朋友,可寫信至huizhenh@hotmail.com,留下連絡電話以方便我們統計人數,我們提供帳篷,請自備睡袋。

更詳細的節目流程將於下週三(2009/1/14)之前公布,敬請期待。
三鶯部落交通圖如下:
http://0rz.tw/585bg

【活動聯絡人】
洪鳳琴(三鶯部落自救會發言人)0922-004969
江一豪(三鶯部落自救會顧問)0933-016383


http://support-sanying.blogspot.com/  三鶯部落
http://shijou.blogspot.com/   溪洲部落

【小孩】請您一起為貢寮孩子的笑顏努力

貢寮鄉,好山好水,純樸無矯飾,你我共同的故鄉,然而經濟差異與地緣分布,孩子很少有機會接觸到藝術表演,如何讓全貢寮的孩子有機會接觸到藝術與創意的演出,讓孩子愛我們的家鄉並能與多元化的世界…

貢寮鄉,好山好水,純樸無矯飾,你我共同的故鄉,然而經濟差異與地緣分布孩子很少有機會接觸到藝術表演,如何讓全貢寮的孩子有機會接觸到藝術與創意的演出, 讓孩子愛我們的家鄉,並能與多元化的世界接軌。

319鄉兒童藝術工程,這活動是由一群藝文界人士所發起,希望能讓全台灣每一個偏遠或貧乏的地方都能欣賞到藝術。

不論金額大小,每個人都可以自由贊助不同鄉鎮,不論是出生地、當兵、求學,或生命印象,或轉折點的台灣鄉村,當該鄉鎮贊助金額達到35萬元時,紙風車兒童劇團就會下鄉到該鄉鎮演出,並透過電子郵件將演出情形讓你知道,如果您也認同此理念,就一起來圓一個夢吧!

讓全貢寮鄉的孩子有看一場好戲的機會!

捐款方式(您的捐款收據是可以抵稅的喔)

◎刷卡 /請由網站下載捐款單或見背面

◎劃撥/ 劃撥帳號:19688002

戶 名:財團法人紙風車文教基金會(註明欲贊助鄉鎮)

◎ATM轉帳/ 銀行代號007

匯款帳號:172-10-109769戶 名:財團法人紙風車文教基金會

這個行動不是公益活動,也不是慈善事業,而是一個文化行動,如果您是縣政府的員工,覺得以上捐款方式都不方便,社會局家暴防治中心蔡淑玲社工員也有代收捐款金額,您隨時可以上網關心捐款情形,並請幫忙將此份愛傳送出去

紙風車劇團319藝術工程網址

再造猴硐(3)未來行動之思考與規劃

如何讓畢生投入煤礦開採之老礦工,以及具備豐富礦業知識之從業人員,能夠運用逐步完成之園區館舍及歷史遺址,解說及展示猴硐地區豐富性之自然與文化遺產,未來應持續推動在地人才養成…

就文化景觀而言,其所涉及之課題包括自然遺產、文化遺產,以及因應人類需求所造成之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之互動及結果。以猴硐地區為例,原本位於基隆河兩岸之狹長土地,除早期農業活動影響較小,中後期之煤礦開採、生產及運輸,已大幅改變當地景觀,伴隨礦業停採,對於自然環境的衝擊與影響逐漸減緩,然而,煤礦產業所遺留之礦業設施,在失去機能的狀態下,日益傾倒及毀壞,則又造成當地景觀之改變與衝擊。

為保護諸此有形性之文化遺產,臺北縣政府提出設立猴硐煤礦生活園區的構想,其與位於金瓜石之黃金博物園區明顯不同,後者幾為公有土地,且範圍內並無住家,前者多為私有土地,且與當地交通及居民生活高度相關,並不合適採取封閉性及管制性之園區管理模式-這也是在名稱上特別加上「生活」兩字的訴求與考量。

相關工作推動至今,主要係以執行園區環境美化,以及部分礦業設施之整修及再利用等工程建設為主,至於,未來園區究竟如何營運,由誰來營運,臺北縣政府仍然未能提出具體定位及策略。

目前猴硐地區之最大特色,除仍完整保留煤礦產業之遺跡及設施,許多老礦工及相關從業人員,因其對於地方之濃厚情感及種種考量,選擇繼續居住在這個美麗的礦業聚落,進而繁衍下一代,這是未來猴硐煤礦生活園區能否順利推動之重要資源及能量。

不過,因應時空環境變遷,在礦業興盛前,即已擁有大量土地之當地家族,以及礦業開採後,向既有地主購買或承租土地之礦業公司,多已離開此地,不過,依然擁有對於土地及相關建物之所有權。相較於此,許多目前仍居住於礦工工寮或礦業宿舍之老礦工及其家人,因未擁有土地及建物之所有權,在地主規劃或已將部分土地出售的情形下,面臨必須搬離此地之迫切危機。

971203-2-1-360.jpg

美援厝(上圖)及保安新邨(下圖)居民因地主擬將土地出售,而面臨必須搬遷的壓力

2-2

諸此課題因涉及土地及建物之所有權屬,除由住戶及地主自行協調及商議外,或可考慮依循文化資產保存法,將該區域登錄為文化景觀,再由台北縣政府文化景觀審議委員會研定保存及管理原則,臺北縣政府依此原則提出保存維護計畫,並結合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國家公園法等,編定、劃定或變更為保存用地或保存區、其他使用用地或分區,並針對保存用地或保存區、其他使用用地或分區用地範圍、利用方式及景觀維護等事項,依據實際情況制定相關規定,並採取獎勵措施。

目前侯硐地區土地利用模式,係以礦業、水利及少量建築用地為主,伴隨採礦活動結束,並經由猴硐煤礦生活園區之推動,開啟礦業資源再利用之嶄新階段,既有土地利用及管制模式,實應進行重新檢討與規劃。除針對具備高度自然及文化遺產價值之相關區域,進行保護與管制,亦可考量後續經營管理需求,開放部分區域容許開發或朝向商業行為發展,並藉此重新調整區域內之土地權屬,在不剝奪土地及建物所有權人之既有權利下,又能照顧及回應老礦工及在地居民之居住與生活需求。

相關工作推動,將需要投入較長時間,以及相應之人力、物力,方能有效落實與達成。因此,在執行相關工作的同時,更應持續檢視園區工程內容,並針對未來營運管理模式進行研商及規劃。

園區工程部分,除侯硐車站前之瑞三倉庫、選煤廠辦公室已經修復完成,刻正緊鑼密鼓進行本鑛及復興鑛週邊環境及相關設施之修復及再利用工程。目前引發地方較大爭議及反彈者,為規劃單位任意變更既有台車道之鐵軌寬度,居民認為諸此作法將造成對於礦業歷史之錯誤認知,建議臺北縣政府應即刻介入協調與處理。

此外,許多礦業設施之修復手法,並未針對後續如何再現及活化礦業文化與歷史,進行深入評估及規劃,而僅止於一般性之工程修繕,亦造成社區居民之擔憂與疑慮。有鑑於此,侯硐社區發展協會已由生活博物館之角度及觀點,提出相關定位策略及營運管理建議,亦期盼臺北縣政府未來能夠參酌及考量。

回顧過往園區工程之規劃與執行,因較少結合地方知識與在地觀點,進行思考及推動,導致目前所提出及完成之工作成果,無法有效呈顯猴硐煤礦產業及其文化景觀之完整特色,這是臺北縣政府必須積極因應與面對之重要課題。

至於未來園區將採取何種方式進行經營與管理,無論是採公辦民營方式,或者成立專責機構進行營運,善用在地資源及人力,將是最能符合猴硐煤礦生活園區之精神與價值的重要關鍵。

如何讓畢生投入煤礦開採之老礦工,以及具備豐富礦業知識之從業人員,能夠運用逐步完成之園區館舍及歷史遺址,解說及展示猴硐地區豐富性之自然與文化遺產,除侯硐社區發展協會已經由參與式規劃過程,進行社區資源指認,完成社區地圖繪製,並即將出版解說摺頁,未來更應持續推動在地人才養成及培育工作。當社區居民及在地組織已經做好準備(包括共識與能力),才有機會在未來園區之經營管理,扮演更為重要與積極的角色,並能回應與符合猴硐煤礦生活園區,以在地社群及地方認同為核心之使命與初衷。

2-3

位於侯硐車站前之選煤廠辦公室(上圖)及瑞三倉庫(下圖)是未來作為遊客服務中心或導覽解說中心之絕佳地點

2-4

再造猴硐(2)生態博物館的模式

生活博物館或生態博物館之規劃及推動理念,係運用既有之文化或自然資源,在不脫離歷史人文與自然環境之整體脈絡下,經由詮釋及轉化過程,針對社區居民及外來訪客進行再現與交流,與傳統博物館有著本質上之區別……

生活博物館或生態博物館之規劃及推動理念,係運用既有之文化或自然資源,在不脫離歷史人文與自然環境之整體脈絡下,經由詮釋及轉化過程,針對社區居民及外來訪客進行再現與交流,其與傳統博物館之文物收集與典藏,乃至後續研究、展示、教育之操作機制與流程,有著本質上之區別與差異。

猴硐地區之最大優勢與特色,為目前仍然維持一定數量之老礦工及其家人長住於此。雖然礦業山城已經沒落,不過,因應便捷性之鐵路及公路等交通運輸系統,許多猴硐居民仍可就近前往瑞芳、基隆、台北、宜蘭等地就業,填補及銜接因煤礦停止開採所流失之工作機會。

目前由臺北縣政府推動之猴硐煤礦生活園區,居民雖期待藉此啟動地方發展之嶄新契機,卻也擔心於未能妥善規劃與充分準備之情況下,可能會破壞既有清靜、優雅的生活環境,另亦擔心開發壓力,導致礦業遺產之移除與破壞。

目前包括美援厝、新義廳等地居民,已陸續收到要求搬遷之存證信函,急需政府部門協助與瑞三公司及地主進行溝通與協調。否則,當老礦工及其家人陸續離開猴硐地區,即便未來猴硐煤礦生活園區能夠順利開園,作為園區主體之在地居民卻可能早已所剩無幾,若由外來企業與財團執行園區營運,不但失去「生活園區」之原始初衷,也將無以承載生活博物館之礦業特色與歷史文化。

971203-1-1-360.jpg
新義廳為李家於猴硐地區興建之私有住宅,後由老礦工及其家人居住,目前因土地出售,造成相關住戶必須搬離家園
1-2

猴硐煤礦生活園區之硬體工程已經逐漸完成,不過,包括復興鑛及本鑛周邊之台車步道美化工程,皆出現規劃方案任意改變台車鐵軌寬度之不當設計,急需臺北縣政府著手進行改善與處理。

1-3
復興鑛周邊之環境美化工程,任意改變既有台車道寬度,應該儘速進行檢討與補救

此外,除卻侯硐車站前之瑞三倉庫及選煤廠辦公室早已修復完畢,運煤橋即將進行修繕工程外,目前園區設施高度集中於復興鑛及本鑛周邊,除以環境改善為目標之景觀工程,亦包括既有礦業設施之整理與修復,後續將由誰與如何進行整體園區及個別館所之管理與營運,目前臺北縣政府仍未提出明確定位及其發展策略。

1-4
本鑛周邊之內寮仔工寮已經進行整修,外觀雖仍完整保留,然而,顯現工寮狹小及擁擠之內部隔間卻已不復可見,應思考如何呈現真實性之礦工生活與文化 1-5

侯硐社區發展協會,經由社區觀點提醒整體園區規劃及推動,應重視在地居民意見,並遵守國際通用之真實性與完整性等修復原則,同時,也期盼未來營運策略,能夠善用在地性之人力與資源,妥善控制外來遊客數量,避免因應大規模之旅遊開發,造成在地居民被迫離開家園或既有生活環境遭致大規模影響與破壞之負面結果。

另亦透過參與式規劃過程,積極提出適宜未來發展之主題遊程,初步選定步行及自行車等不同交通模式進行研議,並針對可發展為生活博物館之潛力點進行延伸探討與規劃,嘗試回歸猴硐煤礦生活園區以在地生活為核心之博物園區營運模式,進而讓已然走入歷史的煤礦文化,能夠經由嶄新階段之營造與經營,重新再現及活躍於當代社會當中。

【紀錄片】城市農民曆紀錄片1122

關渡平原-台北市最大的農業區,上百公頃的農地,來自屏東的阿郎夫婦,其耕地就佔了三分之一,只是廣大的農地加上與城市距離,未給阿郎帶來絲亳的利益…

◎城市農民曆紀錄片◎

透過兩部紀錄農民心聲的影片,邀請導演與您一起感動分享關渡平原的故事!

時間:97/11/22(六)14:00-17:00

地點:豐年社區發展協會(中央北路2段237巷27號2樓)

議程:

時間 議程
14:00-14:10 致詞與介紹
14:10-15:10 播放紀錄片-城市農民曆
15:10-15:30 洪淳修導演分享拍片與農民心得
15:30-15:40 來賓致詞
15:40-15:50 茶敘
15:50-16:10 播放紀錄片-農民對生態政策的迷思
16:10-16:30 洪正鈞理事長分享拍片心得
16:30-17:00 綜合討論

主辦單位:北投社區大學、豐年社區發展協會

聯絡人:許蓓璉 02-2893-4760

片名:城市農民曆

導演:洪淳修

簡介:關渡平原-台北市最大的農業區,上百公頃的農地,來自屏東的阿郎夫婦,其耕地就佔了三分之一,只是廣大的農地加上與城市距離,並未給阿郎帶來絲亳的利益,反倒讓開發所帶來的災難,在第一時間降臨這裡,財團購地、廢土傾倒、焚化爐落塵、休閒與農業的衝突…阿郎除了要應付天災地變,還要面對這些農民曆上沒寫的事,並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耕地,慢慢地被這個城市給吞蝕。

片名:農民對生態政策的迷思

導演:洪正鈞

簡介:有一天,巡守隊員阿財告訴我,本來他準備將田裡稻穀收割後賣的錢給唸大學的女兒註冊,然而稻子全被鳥兒吃光了,他不知要怎麼辦?

政府在美麗的關渡平原上設立了水鳥保護區,給人們多了一處休閒賞鳥的地方,讓過境的候鳥有個舒適歇腳的休息站,留鳥有個安心繁衍下一代的安全場所,然而配套的措施似乎尚嫌不足,如能對周遭受鳥害的農田提供補償或規劃作物種植種類,也許是可行的方法。其實生態是宇宙間最美麗的演員,農民為增加收成而噴灑農藥,無辜的鳥兒往往成為受害的一群,其實牠們仍是爸媽的孩子、也是孩子慈愛的父母。

【新移民】魚露…榴槤-認識新移民的母國文化1108

萬華社大將於本周六上午舉辦一場多元文化講座,將由移民姊妹介紹越南,柬埔寨與印尼的文化,有別於觀光導遊式的介紹,或是台灣籍老師隔靴搔癢的說明…

移民姊妹的第一手報導

值得大家來細細品嘗

邀請大家參加這場難得的聚會

有興趣的朋友

可以打電話到萬華社大報名

或者當天直接前往參加

握手!

親愛的朋友:

萬華社大將於本周六上午舉辦一場多元文化講座

將由移民姊妹介紹越南,柬埔寨與印尼的文化

有別於觀光導遊式的介紹

或是台灣籍老師隔靴搔癢的說明

移民姊妹的第一手報導

值得大家來細細品嘗

邀請大家參加這場難得的聚會

有興趣的朋友

可以打電話到萬華社大報名

或者當天直接前往參加

握手!

國祥

時間:2008年11月8日(六) 上午9:10-12:10

地點:萬華區新移民會館(台北市萬華區長沙街二段171號)

教室:三樓研習室

講師:

林金惠(越南籍):台灣南洋姊妹會監事、永和社大東南亞文化講師

李佩香(柬埔寨籍):台灣南洋姊妹會理事、永和社大東南亞文化講師

阮慕玲(印尼華僑):民政局印尼語言與文化研習班講師

報名專線:23064267轉16 學務組梁小姐

【綠行動】1001相約八里,巡遊淡水河左岸!

台北縣八里曾是台灣早期重要的河港,近年來經過景觀整治,已成為重要的觀光休閒景點。本次活動將參觀新開張的台北縣永續環境教育中心及八里污水廠,帶領河川巡守義工…….

想一探亞洲最大的污水處理廠嗎?想騎乘單車一親淡水河左岸嗎?

10/1相約八里,巡遊淡水河左岸!

2008守望淡水河系列活動 河川巡守交流工作坊(免費活動,歡迎報名)

台北縣八里曾是台灣早期重要的河港,近年來經過景觀整治,已成為重要的觀光休閒景點。本次活動將參觀新開張的台北縣永續環境教育中心及八里污水廠,帶領河川巡守義工、關心河川生態的朋友認識八里水文歷史演變,並騎單車經過八里沿岸、挖仔尾生態保育區、十三行遺址等,讓學員了解淡水河的另一邊,帶動更多民間力量參與淡水河系的巡守。

10/1(三)

09:00~09:30報到

09:30~10:00【關懷淡水河 在地生根】

淡水河系水質現況介紹

由環保署介紹公部門的淡水河污染整治計畫,並把重點放在社區生活污水減量。

10:10~11:10【關懷淡水河 從何做起?】之一

八里看淡水河的過去與未來

八里搶救淡水河聯盟孫君婉老師介紹八里水文歷史及整治情形。

11:20~12:00參觀永續環境教育中心

介紹館內豐富的溼地生態教育資源

12:00~13:30用餐、租借腳踏車

享用美味鐵盒便當

13:30~14:00騎乘腳踏車至八里污水處理廠

途經挖仔尾自然保留區

14:00~15:30【關懷淡水河 從何做起?】之二

參觀八里污水處理廠

藉由廠方的導覽瞭解公部門的污水處理情形。

15:30~16:00騎乘腳踏車返回永續教育中心

16:00~17:00【關懷淡水河 促膝對談】

學員交流時間

河川巡守義工及參加學員分享巡守經驗,並討論河川污染整治等相關問題。

時間地點:2008/10/1(三)9:30~17:00,臺北縣永續環境教育中心集合,台北縣八里鄉觀海大道36號。

報名方式:請將姓名、聯絡電話、住址、身分證字號及出生年月日(保險用)、電子信箱等資料Email到gcaa@seed.net.tw,或傳真:(02)2364-3511。

洽詢電話:(02)2364-3506、0987-207-047(王小姐)

招生對象:各縣市政府轄下之河川巡守義工及環保志工、社區村里巡守隊、社大學員、環保社團幹部、教師以及對守護河川環境有興趣人士。(教師可申請研習時數)

招生人數:40人

費用免費課程,歡迎報名

指導單位:行政院環保署

主辦單位: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