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趣】玉里割稻體驗營1108-09

玉里割稻體驗營,活動時間:11/8(六)~11/9(日) 兩天一夜,活動人數:至多30人,與割稻相關活動所需的費用以及午餐,一律由玉里鎮公所贊助。交通、住宿其他…..

l 活動時間:11/8(六)~11/9(日) 兩天一夜

l 活動人數:至多30人

l 活動費用(交通費+住宿):與割稻相關活動所需的費用以及午餐,一律由玉里鎮公所贊助。交通、住宿、其他飲食或活動費用,須自費。請粗估大人2,246元/小孩1,374元

l 注意事項:
衣著輕便、長褲、長外套、舊衣服最好(一定會弄髒)、鞋子以拖鞋或涼鞋為主(會下田踩泥巴) 盥洗用具、環保餐具、防蚊藥品…等

l 連絡人:林佳穎(0912-416-822)。小劍劍(0912-227-226)

活動行程一覽表

11/8() 時間 活動內容 費用/ 附註
7:10~11:34 4h24m 1053班次 自強號(台北-花蓮玉里) 成人票(來回):1,146元
兒童票(來回):574元
PS:兒童滿115公分、未滿6歲者-免費滿145公分、未滿12歲者-兒童票
6:40–11:04
11:40~12:00 20m 到瓦拉米客棧放行李
用ㄅㄨㄅㄨ車接送到活動集合點
4人房(2個雙人床-2000元)
3人房(2雙1單-1500元)
2人房(有雙、也有兩單-800元/1000元/1200元)
一房可加2床、一床300元
瓦拉米客棧/(03)888-6681/花蓮玉里鎮大同路214號
12:00~13:00 1h 小劍劍簡短自我介紹+用餐    
13:00~14:30 1.5h 割稻與打穀 玉里鎮公所贊助  
14:30~16:30 2h 控土窯+桶子雞+用傳統器具煮米食
(等食物熟時,在旁玩紮稻草人+用機器爆傳統的爆米花)
玉里鎮公所贊助  
16:30~18:00 1.5h 享用控土窯+桶子雞的美食 玉里鎮公所贊助  
18:00~20:00 2h 回客棧休息、到街上享用玉里美食 自由行、自費(約150元/人)  
20:00~22:00 2h 安通洗溫泉(吉祥溫泉) 自由行、自費(約150元/人) 小劍劍與客棧免費提供小巴供大家使用
22:00~   回客棧睡覺    
11/9(日) 時間 活動內容 費用 附註
8:00~9:00 1h 起床盥洗、到老字號的早餐店吃蛋餅 自費  
9:00~11:00 2h 碾米(每人提供一小袋帶回家)
成果展(與主辦單位合照)
玉里鎮公所贊助  
11:00~12:30 1.5h 米食饗宴
回客棧收拾行李
玉里鎮公所贊助  
12:30~20:00   遊樂去(瑞穗牧場、台11線各景點、花蓮松園、廟口紅茶、買名產….等) 自費  
13:10~17:21   1078班次 自強號(花蓮-台北)   20:00-22:25

支持CSA的一種方式

每次領取少少的蔬菜,卻花費一些時間搭捷運,也花費一些車資往返。但這段「領有機蔬菜」的旅程,卻提醒我們,既然重視食物安全,就要關心為我們辛苦產出食物的鄉村端。建立根源於…

第一社大與旗山社大開設「農村學習與綠色消費」這樣一門課,是很有意義的。包括二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連接「高雄城」與「高雄鄉」,建立一個在地的城鄉模型,第二個部分是具有實驗意涵,實驗著城市人與鄉下人的溝通,就有機農業這個部分。(王敏州,2008,〈關於「農村的價值-生態的觀點」這堂課〉)

由於第一社大忘了給講師費與王老師忘了領講師費,於是這幾週開啟了「領有機蔬菜」的參與CSA(社區支持型農業)的活動。提供農村與生態的知識作為建構城鄉依存的公民社會的方式;倡議農村價值作為促成地產地消與站在農民這一邊的情感支持;那麼以「生態農村知識」換「健康有機的蔬菜」,也算是另一種更深刻對城鄉價值體系「以物易物」的實驗與反省。

課堂上,十分感謝每位同學,都熱烈參與討論,農村的建築,農村的生態等等議題。下課後,也熱烈地到冰箱,詢問那來自有機的土地,透著人情味的農作。…總覺得非營利組織,或許能以某種形式存在與運作,好像中世紀的亞瑟王與騎士們,在圓桌上,一律平等,共同為捍衛家園而努力。(王敏州,2008,〈關於「農村的價值-生態的觀點」這堂課〉)

對於中國(或者稱中國大陸)食品添加毒物,其實應該反省我們有多久沒有好好對待農村這一端,是不是我們只追求經濟,人與人的尊嚴,人與人的信任,國家糧食的安全,都可以犧牲。如果所有事情都僅是美式的資本主義掛帥(或者說是拼經濟)為前提,顯然面對這全球急速環境變遷的的情勢,我國想要永續發展,給下一代可持續的未來,想要安定社會,有充足而安全的食物供應,終究是緣木求魚,難以化解那內心的恐懼。

在等待學員的同時,我端詳著點名簿,發現有我們鳳山的朋友,鳥松的朋友,鼓山的朋友。第一社區,服務的區域,學員,其實跨越了城鄉的界域。(王敏州,2008,〈關於「農村的價值-生態的觀點」這堂課〉)

每次領取少少的蔬菜,卻花費一些時間搭捷運,也花費一些車資往返。但這段「領有機蔬菜」的旅程,卻提醒我們,既然重視食物安全,就要關心為我們辛苦產出食物的鄉村端。建立根源於土地情感的消費,把生產端的農民生活做對等的思考,分享城市端的知識能量,就算個人耗一些能、費一些碳搭捷運,也應該說的過去吧?更何況,這趟旅程不單是,領有機蔬菜這件事,我們也一次又一次的以散步閱讀高雄城與高雄鄉的地景,待在車廂閱讀高雄人如何面對交通系統的進步與變遷。

1105-eat-360.jpg
搭捷運去領有機菜

��F�����A�f���B�^�a�a
領完有機菜再搭捷運回家去

(本文由王敏州指導)

生態旅遊怎麼了

頂頭額汕沙洲,持續的監測及護沙工作讓沙洲堆積成圓弧曲線的沙堆,留住沙洲,成效卓越。沙堆出來了,飆沙的越野車也跟著來。當地船家告訴我們:「你們護沙都白費工啦….

在七股,保護沙洲一直是我們持續關心的事。淨灘、留沙、植栽每一個工作環節緊緊相扣,每一個步驟我們細心經營。頂頭額汕、網仔寮汕這兩個沙洲是目前相關環境保育團體正在努力想辦法保留的據點、舉辦工作假期、舉辦百人護沙淨灘活動以及協助相關團體參與護沙工作,每一個前來的志工,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知道保留下這日漸萎縮的沙洲及潟湖的重要性。

帶領志工在走沙洲上時,不忘提醒大家請不要踩到沙洲上的馬鞍藤或濱水菜等鹽地植物,它們能存活下來是一個奇蹟,許多種植在較低地的植物已經因為大雨過後的積水及烈日曝曬而枯死,因此今天能在沙洲上繼續生存的植物更要保護,而我們只需要做到「移開腳步」。

看見成效,看見竹枝護沙所留下來的沙,看見植栽抓住的沙洲,我們倍感溫馨。被專家看待為不可能有效的護沙工作,竟也奏效了。只是,想盡辦法要破壞的人,一一出現。

沙洲,不是生態保護的重要保留地嗎?怎麼有人在需要搭乘膠筏才到得了的網仔寮汕上賣東西?賣的還是會製造油煙、製造垃圾、製造髒亂的小吃攤。告示牌上不是清楚寫著禁止攤販嗎?有人賣,就會有人買,台灣的觀光景點到處都是垃圾,到處都是小吃攤,現在,連已經快要消失的沙洲也被業者這般酷刑虐待。

p1160118-360.jpg
明明標示著禁止攤販,但他們還是存在

DSC09625
生態保育區,這樣的垃圾並不少見!

在浮動碼頭上岸,我們跟著解說員前往防風林認識沙洲生態,另外也有兩船竹筏與我們同時上岸,沙洲上一下子變得「很熱鬧」。明明是生態旅遊,但卻可以看到有遊客穿著高跟鞋準備上沙洲。鞋跟還不時陷入築於水上的木頭步道中,於是整列隊伍跟著走走停停。到了販賣區,另外兩船的旅客,開始購物,吃東西。對他們來說,這是生態旅遊還是美食之旅?抽煙的先生,翹著二郎腿持續抽煙。

P1160114
踩著高跟鞋在浮動碼頭上的遊客

另外一個沙洲,頂頭額汕沙洲,持續的監測及護沙工作讓沙洲堆積成圓弧曲線的沙堆,留住沙洲,成效卓越。沙堆出來了,飆沙的越野車也跟著來。當地船家告訴我們:「你們護沙都白費工啦,護沙之後還不是被飆沙的人破壞,跟管理處跟警察說過了,都沒用。」

我們該怎麼做,又能怎麼做?沒有管制的生態旅遊,沒有生態保育觀念的遊客,沙洲歡迎他們嗎?而生態旅遊的意義又是什麼,每家業著標榜著生態旅遊搭竹筏,真正落實生態旅遊的人有多少?還是只是在破壞生態環境?

【看電影】內本鹿行腳1106台北演出

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的布農族青年古總結,為了完成高齡84歲古王夏妹老太太的心願,在部落格發起名為「內本鹿行腳」的行動,於上月(10月)花費15天徒步來回Takivahlas…

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的布農族青年古總結,為了完成高齡84歲古王夏妹老太太的心願,在部落格發起名為「內本鹿行腳」的行動,於上月(10月)花費15天徒步來回「Takivahlas」,找到耆老住過的最大的石板家屋,以及60人一起吃飯的大鍋子。整個過程攝製成《內本鹿行腳》之影片,將在11月6日晚間7點,於台北市「子芽兒親子成長空間」分享。

「內本鹿行腳」將於11月20至28日再度啟程,歡迎有心人士一起加入。現居鄉內的古王夏妹老太太,今年84歲,身為大姐的她,14歲帶著弟妹沿著日本人修築的「內本鹿警備道」,下山到紅葉及桃源村謀生。1941年的「內本鹿事件」後,日本當局把她的村落全燒毀,豢養的家禽家畜,還有珍貴的東西都來不及收拾,遺落在記憶裡的家園。如今,她父母那一代的長輩不在了,她的丈夫及弟妹們也都往生了,自己更沒有生兒育女,只想再看見小時候每天進出、住著60人的家屋,以及讓她成長的大鍋子。老太太堅定地說,如果自己的腳還能走,一定要回到山上去。

身為內本鹿後裔的青年古總結,為了把握耆老還能傳述故事的時光,留下內本鹿布農生活史的見證,訪談蒐集舊部落的現場資訊,並以實際行動號召志同道合的朋友,上山完成老人家的心願。上月(10月)除了找到舊部落中最大的家屋以及大鍋子之外,還發現先人建造家園的精彩工法,包括石牆、下水道、台階、擋土駁坎、通風口、防鼠石板…等等,仍保存在山中,但是前人的智慧,卻沒有流傳到現在;古總結希望持續組隊返回舊部落,進行紀錄與分享工作。

下一趟,11月目的地為內本鹿警備道之「壽」駐在所,延平鄉內現年75歲以上老人,曾經就讀過該區最大的日本小學;以及早期紅葉村和高雄的山地義警會哨之地點,一處近20坪的大山洞。懇請各界鼓勵及支持這項文化紮根的實質行動。-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288HpTKq4c 預告片觀賞網址

《內本鹿行腳》影片分享會
時間:2008年11月6日(週四) 晚間7~10點
地點:子芽兒親子成長空間(台北市金山南路二段13巷12號,近金山和信義路口)
聯絡人:黃苑蓉 (手機0932-059-812;信箱 bununbiun@gmail.com)

使用PDA的朋友,可將下文貼上,誠摯期待您的蒞臨:
內本鹿行腳 影片分享會
11月6日pm7-9
子芽兒親子成長空間
北市金山南路2段13巷12號,近金山和信義路口
黃苑蓉 0932-959-812

南科之夢

我問了在地人怎麼介紹你家住在哪裡?現在大家普遍都會說:在南科×公司幾廠旁,那過去南科還沒設立之前呢?就說新市或是某某的隔壁庄等等。面對南科這一個「猛獸」,南科現今..

南風再起

行政院於民國80年1月1日「國家建設六年計畫」中確立「新設科學工業園區」的構想,並於82年7月1日第2,388次院會通過之「振興經濟方案」,提出「增設南部科學工業園區」,此時新市鄉親們不辭辛苦的北上爭取。

豐華鄉親回憶的說:當年,我們庄仔內很多人跟著縣長(陳唐山)透早就坐遊覽車去台北相挺舉牌、爭取,晚晚才回到家,不只去一次……。總是盼望南部科學園區設在我們這裡,有發展土地才會漲價、值錢,子孫可以甲(上班)這工作,不要像我們一輩子拿鋤頭,唉!做農辛苦。

終於定案;國科會於84年2月奉行政院決議設置「南部科學工業園區」並於84年5月核定籌設計畫,正式啟動南風再起的高科技產業發展。總面積1,038公頃的南部科學園區落定於新市鄉道爺農場,範圍涵蓋新市、善化及安定三鄉鎮之間,但大部分土地是位在現今豐華村(看西)範圍內。

971103-1-480.jpg

●因家族分家被拆掉另一半的漂亮民宅

961123新市區探勘017

繁華過往

看西以西是台江大海,古時稱「新港」,係台江內海的港口。看西有個地方就是堤塘港,現在南科的所在地是以堤塘港為主。堤塘港東邊是屬新港社,堤塘港西邊屬新港西,根據南科考古隊長朱博士表示很有可能最多人居住的部落,就是在新港社內,所謂的新港社內,包括了新港、新河、番仔寮及咱們附近的這些庄頭,通通都是屬新港社的範圍社,新港社雖然含括的範圍相當大,但是,主要的部落,仍然是現在的新港社。

荷蘭人統治台灣之時,台江內海因航行之便,傳教士即在新港西設立台灣第1座的基督教堂,向當時的平埔族傳教。當時的教堂便是荷蘭人統治平埔族的行政中心,也是荷蘭人教平埔族讀書的學校,並將西拉雅語拼成羅馬字,成為新港文,新港文成為台灣最早的文字。後因平埔族漢化,說漢語用漢文,通行二百年的新港文書而告消失。現今一張用新港文書所寫的蕃仔契市值超過50萬元以上。

但道光三年(1823年)天災來了!暴風雨帶來大量雨水,由新化丘陵所沖出的泥沙堆積於台江東岸,阻礙新港溪入海口,原來可泊船商船千艘的臺江內海,水涸沙高變為陸埔。接著瘟疫來了,天災及人禍的雙重蔓延下新港社不得不走入敗庄、散庄、走入歷史。

前世今生

踏上300年前郁永和自府城到北投採礦所走的山透府古官道,從台南市出發到永康三坎店之後便沿著鹽水溪堤岸走,然後過鹽水溪便橋到大洲,再接上現在的134縣道進入看西(豐華)。打鐵店、木柵港這些300年前的舊城市已不復見,只見一棟棟密不通風的高科技廠房,以及現在稱為豐華(看西)的小聚落。

豐華村在荷據時期到清朝這段時期稱新港西,到清代末期才叫做港西,後來又改叫看西,直到光復才改做豐華至今。地方父母官新市鄉長最常掛在嘴邊說的:很多學者都說一句話:「要看台灣的歷史,要看台灣的發展史,一定要從新港社、新港西來說起」,足見這個地方重要的發展過往。

961123新市區探勘019
●福安宮

歷史證物

位在178縣道路旁的福安宮是豐華村重要的信仰中心。現任村長陳樹傳當年任福安宮主任委員之時,在福安宮的倉庫清理雜物無意中清理出一個木刻的符印。文史工作者出身的鄭枝楠鄉長在一場社區說故事的場合表示說:雖然這木刻的符印字都快要不見,但是,從拓印中可以看出「湄州祖廟」字樣以及媽祖身旁的順風耳、千里眼、新港西的住址,所以說這是一張平安符的符印。

印證在當年那個年代,新港西的人也就是拜媽祖,應該是走水路,坐船過去大陸湄洲進香,然後再拿這張平安符來。平安符就是過去有去進香過後,咱們漢人每戶都會辦香案來接神,然後會印一張符仔放在他的桌上,意思是讓他貼平安……。依照我看起來,應該說是在康熙年間(1704年),用最簡單的計算方法來計算,這塊板子應該也有300年左右,是咱們廟方這邊拿出的,這就是看西歷史價值最好的證明……。

P1730867
●豐華村多位居民一路參與南科考古隊的工作,他們說:反正都是拿鋤頭,做這個卡「勤可」(輕鬆)
樹谷園區

一場用土地的死刑換來的「經濟」發展!頂著「高科技低污染」的美麗光環,開發總面積達247公頃,預計進駐面板、光電材料及元件等產業,預料可創造1萬個就業機會,營運後年產值將逾新台幣3000億元的樹谷園區就緊鄰豐華村。當初某知名企業在未通過環評之時便已偷跑蓋起廠房,最後在公部門的協助下,整個樹谷園區最後以「有條件的通過環評」而結束這一場開發與環評之間的詭譎競賽。

根據新聞報導:環評專案小組審查時,要求台南縣政府需承諾樹谷園區用水不得影響農民用水權益;空污物未達承諾抵減值時,應採減產等措施因應等條件後,才決議「有條件通過」樹谷園區開發環評案。蘇煥智縣長也承諾說,未來樹谷園區投產後增加的空污量,不會使空氣品質更加惡化;另外將增設安順寮淨水廠處理廢水;樹谷園區的防洪設施估算可耐受一百年頻率洪水…。

環評似乎是一件很專業的學問。坦白講,我不熟悉所謂的環評是什麼作業!也不懂當初是在那些條件下通過的環評。但是,翻開長達1600頁厚厚的南科液晶電視及產業支援工業區-樹谷園區開發變更案環境影響說明書第23附錄,白紙黑字清清楚楚的寫著企業界因開發需對環境有所回饋,而這些回饋作法洋洋灑灑的寫了16頁。在這16頁裏我看到一個懂又不懂的數字:6年內需提出10.3億的回饋經費。10.3億耶,但誰能知道10.3億回饋經費是如何使用?這10.3億似乎像是科學園區所排放的廢水一般,看似透明卻「深」不可知……。

家鄉故鄉

我問了在地人怎麼介紹你家住在哪裡?現在大家普遍都會說:在南科×公司幾廠旁,那過去南科還沒設立之前呢?就說新市或是某某的隔壁庄等等。面對南科這一個「猛獸」,南科現今已經變成故鄉、家鄉的「固定」說法了!

從小至今一直住在新市從事生態保育的朋友憂心的說:我都快被迫離開故鄉-新市。為什麼?自從南科設立之後,新市已經變的讓我越來越不認識他。過去南科那一大片土地原是台糖所種植的甘蔗園,經過這裡可以欣賞到非常漂亮的綠色農田地景,蔗園裡有很多的竹雞,而且這一大片蔗園也是挹注地下水的最好補給。

新市過去主要依靠農業的生活模式,一到晚上會變的相當安靜,即使是市區內商店也早早打烊。南科來了之後改變相當大,新市市區突然變成一個聯合國,走在馬路上會聽到日文、英文之外,還有聽不懂的外國語,滿街都是外來商人為迎合南科人開設的餐廳。園區內的連外道路,夜晚比白天還亮,農田的農作物在夜間仍無法得到休息,長期失眠的農作物長不好、快瘋掉,當然間接影響到農民的收益。豐華村長說:你現在看到路燈已經關掉很多了,以前更誇張。這一切的一切突然讓我這個外地人心裡一直出現:南科、我家、我家在南科旁、我家旁邊有南科……。

10年之後

南科開發至今已10年,累計220家廠商進駐,就業人數從90年9489人至97年已成長逾5萬4千人,營業額高達5,588億元。豐華鄉親認真的說:豐華因地勢低,每每遇到颱風天或豪大雨就是豐華村民也和水搏鬥、拼生死的日子。過去淹水的問題一直不斷的重複發生,只能祈求老天幫幫忙,免於水患之災難。自從台南科學園區進駐之後建抽水站、水溝變大,過去一年淹4次的水患之苦這10年來已經獲得解決了。

以前水患是偶而才來的災難,現在生活的災難卻是每天都來、無所不在。每天大量到南科工作的人潮、車潮帶來的空氣污染、庄外的連外道路快速走動的車輛、違規停車的車輛、寧靜的村莊生活完完全全被打亂、打掉。村長說:車輛亂停是居民一直反映的老問題,廠商說有給包商停車位,包商說沒有,繞了一大圈原來是廠商只提供個位數的停車位,然包商的工人當然也是不可能有個位數的工人在此進行工作,可想而知停車位當然是不足。停車位不足當然是路邊或是民宅空地暫停,居民出入就產生種種的不方便……。這應該是當初開發南科美夢沒提到的「小」問題吧。

再者,偌大的園區提供或保障有在地人的工作名額嗎?園區內的廠商說:有。村長找到負責應徵工作公司(派遣公司),公司說基本條件要會英文、年齡限制……,繞了一大圈之後,還真是「莊孝為」,這裡居民過去一直是拿鋤頭的,英文是啥我聽瞴?

對於「南科」在地人很清楚的指出那一棟是南科第一棟完成的建築物、那一家是台積電、奇美……等,彷彿南科是他們家的廚房再熟悉不過了。但是他們卻很少機會真正進入到廠區,進入所謂的廠區也可能是外面環境打掃的清潔工或是還沒有蓋廠房的考古搶救現場。

夢醒時分

每天從永康走134縣道到南科、或是從港口走178縣道經過豐華村的南科新貴們,似乎不曾留意過這一個小聚落!在村長家,村長太太一邊撥著隔天要賣的蝦仁殼說一邊跟我聊著,隨口而出的一句話讓我震驚:就讓這些大老闆「賺到死」;這或許是一場小蝦米無法對抗大鯨魚的無奈,「賺到死」或許真的是發自內心深層的控訴吧!看西(豐華)這個小村莊過去是因瘟疫、傳染病而落沒,在面對敗庄到底是命運使然還是宿命呢?緊鄰高科技工業園區是否能擺脫敗庄的魔咒?

當初在地鄉親「摁望」(期望)南部科學園區設立之後所帶動的土地增值、地方發展、子孫有頭路甲,這個夢想不知實現了多少?一如這場南科之夢既昏沈又清醒。唯一清醒的是:顧生活還是得靠自己啦!

新市鄉鄉親們在面對南科設立10年之後的這一場南科之夢,是好夢一場?還是惡夢呢?南科之夢該醒嗎?但夢醒又能如何!

【夥房‧心空間】十一月份通訊

時序進入立冬,此時正是歡慶收穫的時刻,也是農村作平安戲及賽夏族舉辦巴斯達隘(矮靈祭)的季節,夥房特別在十一月安排了幾個活動,歡迎大家來兜鬧熱。

包括在〈小雪〉當天(11/22)邀請兩位朋友來分享,一位是「彼得機器人實驗室」的廖榮彬,他將會帶他親手打造的機器人(真的機器人喔!),講解如何製作機器人,而且還會讓小朋友動手操作喔!另外還有今年獲得客委會築夢計畫補助前往印尼擔任雨林志工的陳治安,他將分享在蘇門達臘生活

時序進入立冬,此時正是歡慶收穫的時刻,也是農村作平安戲及賽夏族舉辦巴斯達隘(矮靈祭)的季節,【夥房‧心空間】特別在十一月安排了幾個活動,歡迎大家來「兜鬧熱」(湊熱鬧)。包括在〈小雪〉當天(11/22)邀請兩位朋友來分享,一位是「彼得機器人實驗室」的廖榮彬,他將會帶他親手打造的機器人(真的機器人喔!),講解如何製作機器人,而且還會讓小朋友動手操作喔!另外還有今年獲得客委會築夢計畫補助前往印尼擔任雨林志工的陳治安,他將分享在蘇門達臘生活的點滴及影像紀錄,非常精彩喔!

還有,11/23(日),我們將舉辦單車野遊的活動,預定從黎屋夥房出發,沿著山下排走農路,一路經過美麗的埤塘與稜線,到新竹峨眉水流東,如果天氣許可,我們可以在水流東「打窯仔」(烤地瓜),下午再到富興老街及峨眉湖環湖,之後從台三線接苗124線回黎屋夥房,這是一條非常棒的單車路線,歡迎大家與我們一同野遊!

如果您想在【夥房‧心空間】住宿,收費為每人100元,請自備睡袋,廚房可烹煮(僅能煮素食),歡迎來電預約!

上個月夥房發生一件小插曲,住在夥房裡的一位住戶因為覺得生活被外人打擾,跑出來罵在晒穀場嬉戲的小孩,讓孩子及家長受到不小驚嚇,在此特別向大家致歉及說明,其實這個問題由來已久,因為黎屋夥房還是個活的夥房,也就是還有許多族親住在裡面,這也是黎屋最難能可貴的地方;也因為如此,很難界定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甚至造成彼此的干擾,為了尊重住戶的生活安寧,活動範圍盡量在心空間附近,但是相信透過更多的互動及了解,會讓彼此的關係愈來愈好!

夥房社群成員 活動及課程介紹
采心兒童藝術工坊

潘瓊玉 0932582722

chiungyupan@yahoo.com.tw

★學童造形遊戲班:每週三下午2:30~4:00

★學齡前造型遊戲班:每週五下午

每期8堂收費2000元,請事先報名

百合小大讀書會

盧慧琪 0958331152,037-681137

luchi7lu9122@yahoo.com.tw

◎繪本讀書會:每週三下午2:30~15:30

◎繪本讀書會:每週六上午9:00~10:00

費用:現場聽故事活動免費

(借書者須入會半年600元)

黎屋夥房文化工作室

黎振君 0981127531

laivuk@gmail.com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hakah

◆在地知識與全球思維:每週四晚上6:30~9:30(苗栗社大課程,9/18~12/11)

◆機器人分享會(廖榮彬):11/22(六)上午10:00~11:00

◆印尼蘇門達臘雨林志工分享會(陳治安):11/22(六)下午3:00~5:00

◆單車野遊(頭份山下—峨眉水流東—富興老街–峨眉湖):11/23(日)上午9:00~下午4:00(遇雨延後)

【夥房‧心空間】地址:苗栗縣頭份鎮山下里後湖15-1號(建國路與信東路交叉口7-11便利超商隔壁的小路進來)

電話:037-671165 聯絡人:黎振君0981127531,laivuk@gmail.com

【原住民】伊替‧達歐索《巴卡山傳說與故事》新書發表會!1107

各位山海的朋友們:請鎖定11月7日晚上7點,沉潛十多年的賽夏族作家根阿盛(伊替‧達歐索)終於出書了!以賽夏族為主題《巴卡山傳說與故事》,透過書寫刻劃賽夏族人…

各位山海的朋友們:

請鎖定11月7日晚上7點,

沉潛十多年的賽夏族作家根阿盛(伊替‧達歐索)終於出書了!

以賽夏族為主題,《巴卡山傳說與故事》,

真摯地透過書寫,刻劃賽夏族人生命的內在與心靈風貌,

緬懷、傳述族群的神話故事與傳說,

反思族群流離變遷的命運與現實處境,

可說是賽夏族第一本詩文創作集,

全書洋溢著藝術性與批判性。

11月7日晚上7點於台北光點多功能藝文廳(2樓),

我們將為他辦理一場溫馨的新書發表會,

歡迎各界好友懷抱熱忱,相挺原住民文學,

一起來為這本書慶生!

※※※※※※※※※※※※※※※※※※※※※※※※※※※※※※※※※※

主辦單位:麥田出版社

熱情協辦:山海文化雜誌社

出席:伊替‧達歐索、舞鶴、孫大川、白茲‧牟固那那、夏曼‧藍波安、

伊苞、撒可努、里慕伊‧阿紀等。

時間:2008年11月7日(星期五)晚上7點

地點:光點多功能藝文廳(2樓)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18號

(捷運中山站旁,搭捷運在中山站下車,4號出口前行約1分鐘)

聯絡:麥田林秀梅02-2511-7786 山海林宜妙0926155631
※※※※※※※※※※※※※※※※※※※※※※※※※※※※※※※※※※

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
山海文化雜誌社
104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二路220號6樓
Tel:02-85093530/Fax:02-25326130
Mail:tivbadmin@ms95.url.com.tw

【演講】墨西哥─咖啡農業生態學與小農尊嚴1104

各位綠陣的朋友:感謝大家長期對綠色陣線及葡萄藤書屋的支持。我們將在下個月搬家,屆時講座也必須暫時劃下句點。下週二(11/4)晚上我們將舉辦最後一場…

各位綠陣的朋友:

感謝大家長期對綠色陣線及葡萄藤書屋的支持。
我們將在下個月搬家,屆時講座也必須暫時劃下句點。
下週二(11/4)晚上我們將舉辦最後一場書屋講座,期待您的參與,希望往後能在關心環境的路上一同努力。

時間:11/4(二) 19:00~21:30

講者:謝洵怡、陳思穎(綠色陣線協會 )

西元1867年,咖啡銹病在錫蘭大爆發,摧毀了大英帝國建立的咖啡王國,英國人也因此改喝茶。

1877年,印尼也爆發咖啡銹病,改變了當地主要種植阿拉比卡(Arabica)咖啡的習慣,改種羅布斯塔(Robusta) 咖啡。然而,一百年後,咖啡銹病來到新大陸,在此地卻未曾對咖啡產量造成嚴重危害。

這是為什麼呢?在全球第一個獲得有機認證的墨西哥有機咖啡農場──Finca_Irlanda進行農業生態學研究的John_Vandermeer教授,認為他的研究團隊找到了答案。

在農場上,一定要使用化學藥劑,才能有效控制病蟲害嗎?若改以生物多樣性的角度來看待病蟲害,有可能帶給我們甚麼不一樣的啟示?這些物種之間的互動,有甚麼樣的生態學上的意義,可用來解釋咖啡銹病、綠介殼蟲與咖啡果甲蟲未曾大爆發的現象? 深入研究後,John_Vandermeer的研究團隊認為,一種蚤蠅、瓢蟲、螞蟻、真菌,與咖啡銹病菌、綠介殼蟲以及咖啡果甲蟲的互動,提供了一個合理的解釋。

另外,全球的咖啡市場中,有機咖啡產量佔1.5%;這個數字也代表背後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小農得以尊嚴地生活的故事。咖啡市場中,公平貿易和有機咖啡有相當大的關係,全球有80%的有機咖啡同時為公平貿易咖啡。

除了Finca_Irlanda農場,墨西哥南部,向來是最貧窮的省份Chiapas更是生態與社會正義的最佳代表。墨西哥,全球最大的有機咖啡生產國為墨西哥,該國生產的咖啡約有18.9%為有機。南邊最偏遠的Chiapas省,向來是全國最貧窮弱勢的省份之一,也是原住民地區。光是Chiapas便佔了全國有機咖啡53.5%的生產量。此外,墨西哥每年收成的上萬噸咖啡豆大多來自原住民小農的耕作。

小農們的咖啡結合了有機、生物多樣性和公平貿易,背後是起起伏伏的國際市場下,小農集結的動人故事。合作社制度和小農集體認證制度,另闢的一條生存的道路,為生態和社會正義深耕。

11/4的講座,將帶您認識墨西哥農業生態學,與咖啡小農的故事。

綠色陣線協會
10658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3段147巷36弄22號
電話:02-2708-0961 傳真:02-2708-0962
E-mail:gffront@gmail.com
MSN:gff@gff.org.tw
網站:http://www.gff.org.tw
Blog: blog.sina.com.tw/gffront
捐款帳號:5289-01-001294-00
匯款銀行:彰化銀行 建國分行
戶名:綠色陣線協會
捐款可抵稅:依現行所得稅法,捐款總額在綜合所得總額百分之二十以內可以列舉扣除。歡迎您捐款給本會,我們將持續為改善環境而努力。

維護國土美景的背影

來到恆春,來到墾丁,來到比阿猴(屏東)還南端,這我國土陸地的盡頭。無不讚嘆那天連著海,海接著地,地接著山的美。有些地景,我們稱之為崩崖地形,形容那由海底隆起的珊瑚礁岩…

在都市待久的人,美感被醜陋的城市景觀所麻痺,只有到了鄉下,才又重新開啟美感。好像在都市中喝太多罐裝加味水飲料,到了鄉下,才又重新開啟喝白開水的樂趣。 97-09-05-6-360.jpg

來到恆春,來到墾丁,來到比阿猴(屏東)還南端,這我國土陸地的盡頭。無不讚嘆那天連著海,海接著地,地接著山的美。有些地景,我們稱之為崩崖地形,形容那由海底隆起的珊瑚礁岩,經由大風、大雨、大浪、大水的洗禮,成就出獨一無二的景觀。

有些人愛在這拍汽車廣告;有些人愛在這拍婚紗攝影;有些人愛在這拍電視劇;有些人愛在這拍電影。美美的景觀,人人都愛。藉由觀看這景,有些人沉澱了心靈,有些人成就了創作,甚至,許多人因這景,拍片賺了大錢。

但是,究竟是誰幫我們維護、保存,以致於每次踏上這土地,這國家的土地上,有這「台灣國土之美」的光榮感。

讓環保團體或非營利組織不太願意承認的「間接原因」,是這「戒嚴時代的思維」,成就這座落於此的各機關(國防機關、國家公園機關、林務局機關、海巡機關、氣象機關、關稅總局機關…等等)禁止開發、管制森嚴,以致於「凍結」了這地景,嚴格防護這二次戰後以來的軍事、氣象、海洋出入要地。

國家公園這個名字,就生態保育的角度,固然有其學術基礎。但就統治的角度來看,則是為了美化戰後戒嚴時代統治者的行政作為,為了成就一個反攻復國的國族大夢,請老百姓「犧牲小我、完成大我」,致使本地地貌不因人為改變,而凍結起來。

地球人應該都同意這個觀點,環境問題是全球性的。於是,需要反省的是,難道住在國家公園範圍內的子民的命運,就是一定要背負保護環境的十字架。都市的子民就可以唱KTV唱整晚,夜店逛整晚,然後都不用負擔破壞環境的罪惡感。難道只有生態地區的人需要節能減碳,商業區、工業區反正已將環境破壞差不多,就不用節能減碳了。

望著撿拾沿線撿拾垃圾阿桑的背影,那是維護這台灣國土之美的第一線工作者,每日工作超過8小時,每日工資760元,國人一個月花不到2萬元,維護大家喜歡的國土美景。都市壓榨鄉村,或者比鄉村更鄉村的地方,在此可見一斑。

09-05-1

09-05-2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