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倒–高雄歷史資產的慣常姿態?

這塊宿舍群的文化價值和故事,不是沒有,而是乏人更進一步地挖掘、說出。諸如文物的徵集、住民口述歷史等,在目前都尚未看到主事者嘗試進行。筆者需提醒的是,切莫讓長明、大港街的宿舍群像高雄神社碑、前高雄市長故居一樣…….

高雄火車站前的建國路,是我避免騎車經過的高雄路段之一,因為狹小的馬路上,常擁塞著公車、計程車。如果遇上路邊停車,狀況更是險急。於是有一次,不耐於車龍聲轟炸的我,馬上就決定騎到巷子裡。眼前的建築和景緻吸引了我的目光。

有美麗的日式平房,戰後的水泥宿舍,還有上頭油漆屠寫著「滅居家蟲鼠 減少財物損失」的牆體。這種六七零年代常見於巷道的衛生標語,於今可是難得見到的文化資產。

980110-building-360.jpg
戰後興建的宿舍也有種特殊的美感

clip_image003
台灣六七0年代前的衛生宣導標語

另外,也一大批已然半傾半頹的日治時期平房,有的明顯是房舍已經鏟除,還留著地基,依稀分辨得出客廳、臥室等室內陳設。再走一段路,看見了戰後的水泥建築,猜想著那也是宿舍。於是我看了門牌,上頭寫著「大港街」,腦子裡納悶著,因為這裡似乎沒有港道啊?

不要拆v.s怎麼拆了?

回家上網詢找相關資料,確認這裡是大港沒錯。其它的所得很少,不過知道原來早有文史團體呼籲保留,曾經向文建會、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投書表達之意(註一)。此外,官府的回應簡單說是該區已多次經過整修,未能達到文化資產保存的標準(註二)。

這,經過整修,留存了不同時代的建築工法,不是更有價值嗎?怎麼這些文化局處的長官跟我想的完全不同?如果可以完整保存建築的原初形態當然很好,但其後經過整修,未必失卻其價值,端視用什麼面向去看待這個宿舍建築群的價值。不能因為主其事者個人的好惡,就決定了文化資產的價值。

clip_image004
即便後期經過補修,不是「原狀」,更突顯不同時代建築工法的歷史價值。

另外,也找到一篇報紙。上頭報導的是日本阿嬤來台尋找舊宅的感人故事。這個故事的主角是91歲的宮野竹阿嬤,早年她隨著擔任鐵路保線技士(相當於工務段工程師)的先生來台,先在嘉義落腳,一年後調到高雄,住的就是我所看到的日本平房。

日本阿嬤老家的地址,是大港500番號。

高樓戰勝百年平房?

目前,大港街一帶的日治時期宿舍處於荒廢狀態,高雄市政府和地上物所有者台鐵都主張不保留這片高雄僅存無多的日治宿舍群,他們的願景是在此「黃金地段」蓋起高樓,無視於許多在民眾、文史團體的保存呼聲。

clip_image006
高樓萬歲?

所有權是台鐵這個企業的,但城市記憶、文化的價值卻是全民共享的,不是嗎?在此,筆者呼籲業主台灣鐵路局、文化資產主管單位高雄市文化局,再行審視此地規畫成「台鐵宿舍文化園區」的可能性。

這塊宿舍群的文化價值和故事,不是沒有,而是乏人更進一步地挖掘、說出。諸如文物的徵集、住民口述歷史等,在目前都尚未看到主事者嘗試進行。筆者需提醒的是,切莫讓長明、大港街的宿舍群像高雄神社碑、前高雄市長陳啟川的故居一樣,任其被任意拆除、傾倒,無人聞問……屆時,不僅高雄「文化沙漠」之惡名再度歸返上身,主其事者,也難逃後世文化殺手的罵名。

.clip_image008
傾倒,是高雄歷史資產的慣常姿態?

註一:高雄長明街台鐵宿舍群:台灣連署資源運籌平台,網址:http://campaign.tw-npo.org/200710409074900/index.php?serial=200710409074900,上網日期:2008/12/10。

註二:歷史地景. 極.速.消.失,網址:http://web.hach.gov.tw/hachweb/blog/9213690911/myBlogArticleAction.do?method=doListArticleByPk&articleId=8118,上網日期:2008/12/10。

水溝底的問號–高雄內惟磺泉探源

內惟,一個高雄壽山山腳的小聚落,除了壽山、猴子,最有名的應該是龍目井了。在龍目井的南邊,有條水溝,目前是被水泥鋪著的。不過,如果您是跟筆者一樣喜歡泡硫磺泉的人,走經此處,應該都會為那股硫磺味給吸引著。

內惟,一個高雄壽山山腳的小聚落,除了壽山、猴子,最有名的應該是龍目井了。在龍目井的南邊,有條水溝,目前是被水泥鋪著的。不過,如果您是跟筆者一樣喜歡泡台北北投、草山硫磺泉的人,走經此處,應該都會為那股硫磺味給吸引著。「高雄也有硫磺泉?」這是我第一次聞到那味道時,腦海裡冒出的問號。但我內心又思索著,這壽山不是珊瑚礁構成的石灰岩層嗎?怎麼也會有「火山地形」?

980106-qmark-360.jpg
內惟水溝底的硫磺結晶形成一個問號

最近,爬山回家前,又經過了這處引起好奇的水溝,發現硫磺結晶在溝底自然形成了一個大問號(圖一),仿彿在問著「我從何而來?又將去到何處?」說實在,這問題也困惑了我好久,幾次上網求助,都得不到滿意的答案。不過,這次決定要更進一步探討這謎題,於是,回到住處後,我翻閱了所有身邊有關高雄硫磺水的文獻記載,發現提到的疑似證據如下:

清朝光緒年《鳳山縣采訪冊》(1894)(註一)裡記載著兩個陂(灌溉用池塘)與此地地緣接近:

硫磺陂(亦名下陂,與內圍陂相連,僅隔一峰,舊志誤以內圍陂合併在內,故有上下之稱),在縣西十四里,周長六里許,源受內圍陂穿岸入水,東南行里許,下注龍水港,溉田四十二甲。

硫磺陂在硫磺港,灌田甚多。

硫磺陂,在興隆莊,縣南五里,有泉,陂周環,中隔一堤,分為上下蓄水,溉文廟田,魚蝦之利,原聽民採捕,近有向儒學琹管者;種植蓮花,收蓮子之利焉。

龍水港(即硫磺港,民渡),在大竹、興隆二里交界(東南大竹、西北興隆),縣西北十三里,源受田尾港,西南行,兼納硫磺陂水尾合流,下授鹽埕港,長四里許。

至此,我們得到的訊息有二:硫磺陂的水注入龍水港,而龍水港即所謂的硫磺港。港者,船可以航行的河道稱之為港。但是,令人困惑的是,這硫磺陂的確切位置,是否與筆者所發現的地點相符?談到這,或許我們可以借助簡單容易上手的現代GIS技術—googlemap來嘗試解答這個謎題。

A6邊空地)與鼓山高�之間(右上方)。
圖中藍線部份為出現硫磺結晶的水溝,約在壽山停車場(左邊空地)與鼓山高中之間(右上方)

我們再嘗試看看這塊北壽山山腳的小區塊和日治初期的堡圖作一比對(圖三),結果發現磺泉出現的水溝,確實和堡圖中的「硫磺陂」的距離不遠,約150米。

BA實距離史料所提及的「硫磺陂」不遠。
日治時期的堡圖和當今衛星圖套疊的結果,顯示磺泉及結晶處,確實距離史料所提及的「硫磺陂」不遠

85將圖二於堡圖�的位置以粗紅線框出。
筆者將圖二於堡圖中的位置以粗紅線框出

至此,我們大概有六七成的把握,推論現在北壽山停車場外水溝的硫磺泉,可能是清朝文獻所提及「硫磺陂」的遺跡。但限於學科專業的限制,筆者也僅能作簡單的推論至此。若要再進一步追問,此地的地層構造為何,則需要有相關學科專家參與。

問號,會一直留在水溝底嗎?還是,將來會有有識之士可以來幫忙解惑?

8C有誰願意來解開這個水溝底的謎題呢?
溝底的美麗硫磺結晶,有誰願意來解開這個水溝底的謎題呢?

作為一個地方文史的愛好者,筆者著實期望將來自己或有志之士能對此地耆老進行詳盡的口述訪談,或許可以留給後人更多關於地貌變遷及居民生活史的寶貴訊息喔!

註:筆者所使用的文獻系統為中央研究院計算機中心「漢籍電子文獻」的「台灣文獻叢刊」。

半屏山─走入隧道的新文化

半屏山,本身就蘊藏著許多的故事。我們所需作的,就是再把這些屬於人的故事、屬於地方的歷史找出來,還原其血肉。此時,在地居民的生活經驗就顯得相當珍貴。如果能把此地居民過去的食、衣、住、行等日常生活面向……

長年以來,半屏山以一種開發過度的角色展現在世人面前。筆者還記得小學課本裡,有半屏山開發過度,警惕人們要作好水土保持的課文。長大後,因緣際回來到港都吃頭路,再看看半屏山,咦,已經不是小時候課本所形容童山濯濯的山了嘛!原來,半屏山腳的幾家水泥廠因政策已停止開挖,目前此區域歸林管處管轄,當地也有濕地保護聯盟高雄分會進行自然生態解說、環境維護等工作。無怪乎,今日所見的半屏山,山林已然茂盛,供遊客登山。

九月的一則新聞,讓筆者見識了以上有限認知外的半屏山。

積極看護半屏山的濕盟及當地文史團體所共同發出的新聞。原來,根據中油退休工程師胡巨川三年前走訪同僚調查,發現半屏山可見的許多鐵門圍起的「山洞」,其實是當年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的工場,裡面可見加熱爐、排煙道等遺跡。建設於洞穴中,是為了避免美軍轟炸所開設。(註一)除了工程師的勤於查訪,讓隧道裡的秘密得以重現世人面前外,在地民間團體包括濕盟、舊城文化協會等則建議該「隧道工業遺址」重現,讓民眾能進入參觀。

2009-tun-0103.jpg
「翠屏夕照」是清代鳳山八景之一。但二十一世紀的此刻,遠方半屏山山腳的工業遺址是否能成為高雄新景點呢?

看到這則新聞,筆者除了想向這位工程師阿伯致上最高敬意以外,也想為濕盟及舊城文化協會鼓鼓掌,尤其是濕盟,因為,作為一個環保團體,濕盟已經從護伐除外來物種、撿垃圾、生態導覽等行動外,開啟了另一種看待土地的視野,嘗試從地方的整體史出發,思考地方發展的可能性。

clip_image003

濕盟近來對於工業遺址的觀注,將觀照到更為全面的土地史。

其實,濕盟所主張的「工業遺址」保存,以及就現有廠址設立水泥博物館等主張,在歐美先進國家已行之有年。但在盲目往前衝、一切向錢看齊的台灣,工業遺址的保存,除了尚處於鼓吹的遊說階段,關於遺址的管理、經費來源、以及該如何定位等軟硬體設施,都面臨著許多棘手的問題。這些問題之繁重,勢必不可能一口氣擔在一個資源有限的民間團體肩上,而是必須透過官方(中央及地方各權責單位)、NGO、當地居民,以及關注此事民眾的參與,才足以整合足夠的人力、財力、物力,以及「願力」等資源,如此,一個工業遺址的孵育才有可能。

簡言之,每個人的角色不同,藉由彼此的資源整合,才可能成就這個顯然非常龐大的工程。舉例來說,若市政府來主其事,那麼「工業遺址」幾可以和「工程發包」劃上等號;又如以溼盟為主力,進行工業遺址的長期看護,以及類似博物館的展覽等,顯而易見地,將會面臨財力、人力與專業上極為吃力的景況。

不需要工程加工的「文化工程」

好佳在的是,工業遺址並不需要太多的工程介入,如半屏山腳的隧道與水泥工廠,其實就是原汁原味的高雄在地「文化工程」。歷史都已經搭設好工程的鷹架,還需要多餘的結構嗎?

工業遺址,需要的是人們觀注到其存在的價值,包括歷史的、技術的以及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地域變遷史。

以半屏山為例,隧道工廠可以連結到二戰美軍轟炸,以及日軍以高雄為南進基地,興建海軍第六燃料場的故事;其下的水泥工業,則見證了戰後政府主導的大型建設開發(如水壩、電廠等)以及民生住宅需求的建築原料發展史。

半屏山,本身就蘊藏著許多的故事。我們所需作的,就是再把這些屬於人的故事、屬於地方的歷史找出來,還原其血肉。此時,在地居民的生活經驗就顯得相當珍貴。如果能把此地居民過去的食、衣、住、行等日常生活面向作一番歷史考掘,徵集老照片、進行口述歷史,相信能構築出更為豐富、有血有肉的「工業遺址」故事!這將會是全球化所造成的地景同一化的困境下,形塑「地方感」的重要策略。

人,總是愛聽故事的。試想,一個失卻了聽長輩敘說「好久好久以前……」經驗的人,活著會有多空虛不踏實啊!工業遺址的推動,除了論述,還要有故事,因為故事可以感動人,吸引更多的人參與。

從半屏山出發,催動一座工業遺址的誕生吧!其實,這也是在述說一個小地方如何從不起眼、有限的生活區域,被整合到都市發展的變遷史。它和課本裡的歷史不同的是,它會是一部屬於你我他等等無名小人物參與的庶民生活史!

無名的我們,站在歷史的洪潮中,縱使無法留下些什麼,但至少能低頭看看腳下的土地,或許對於生命、存在,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吧!

clip_image004
半屏山的隧道和山腳的水泥工廠,擁有讓高雄人引以為傲的產業文化資產的雄厚潛力。

註一 出處:〈半屏山別有洞天 煉烏金沒黃金〉。中國時報,2008/9/23,記者李義報導。

參考書目

葉仲伯

1958 台灣之水泥工業。台灣銀行季刊,9(4):14-24。

高雄居民飲水小史

自來水可以算是「乾淨」的水嗎?這得看「乾淨」的定義為何。根據以研究污染聞名的英國人類學家瑪莉.道格拉斯的看法,清潔,是靠排除不潔而維持的。如她研究《聖經舊約.利未記》中記載著可食與不可食……

去年剛搬來高雄時,我從台南帶來的行李中,包括一只德國BRITA濾水器。不過過了幾天,這只濾水器被我鎖進不見天日的櫥櫃,取而代之的,是去五金百貨行買的20公升大水桶,從此,我也加入高雄市民「買水一族」了。記得十多年前,大一暑假第一次到高雄同學家作客,最深刻的便是旋開水龍頭,水沖激在洗手檯時沖揚而上的濃厚「自來水味」。所謂的自來水味,根據常識,是消毒過程中添加的「氯」在作祟。

加水,是因為我的經驗以及感官告訴我,加氯不好,但是氯安不安全,自來水公司沒告訴我。另一方面,我雖然加了街角加水站的水,但他是否真的是「山泉水」?我也無從查考,我只是看著上頭「RO水」、「泰山泉水」、「來自大武山」的字樣,「覺得心安」,就如此日復一日地買了。

根據報載,截至2008年,高雄的加水站數量總共有八百家之譜,這個現象背後的意義,其實不過除了口感,還繫乎深植人們腦子裡的「安全」與「潔淨」的觀念。而這安全與衛生的觀念,得拉回到約百年前的日本殖民政府在台設置水道的故事說起。

高雄水道水的起源

1895年,清廷割讓台灣予日本,來台的日本政府,面對的是一塊全然陌生的殖民地,在他們眼中,台灣的髒亂前所未見,於是,日本殖民政府聘請來自英國蘇格蘭愛丁堡的工程師W. K. Burton規畫水道,由北而南,從基隆到台南,依次築成。至於高雄,成立時間較晚。昭和十年(1935)所出版的《高雄市水道概要》記載著高雄水道的源起、興築及設施的明細:

高雄水道的設置,始於日治時期為供應高雄港築港工事的用水而起,明治43年6月,開始進行水源的勘查。當時,曾考慮高雄本地取水,北邊為壽山山麓的龍目井;南方為高雄港港口北方湧泉,但水質因富含石灰成份,硬度太高,兩個地點都遭到否決。後來,選址於距離高雄20公里的表流水。

明治44年(1911)3月,開始興工建造,於今高雄縣大樹鄉九曲堂竹子寮設取水站,取下淡水溪(今高屏溪)之表流水;在距淨水場1,708公尺的壽山設置配水池,大正二年(1913)完工。其後有增設過濾池、輸水管、水錶等增設工程。

昭和13年(1938),為因應戰時需求及配合高雄的工業發展,於距高雄10公里的大寮鄉翁公園闢建第二水源地,取用地下伏流水。

至今,這兩個水源供應了高雄市的民生用水及工業用水。

高雄市的用水隨著人口漸多、市區擴張而漸次普及,但偏遠地區狀況則較為坎坷,其中最為不便的是港外沙洲—旗津。旗津的用水,原為哨船頭到旗後的水管所配送,二戰時被炸毀。戰後,來台接收的省府派員勘查,於民國35年1月修理,5月通水。38年10月,這海底水管又被港務局清港船撞斷,供水又告停止。隔年12月修復,40年三月通水。不料,41年1月,這根水管又再次被清港船撞斷,所幸受損程度較輕,3月即修復,恢復通水。(德玉 1955:15-17)

整體來說,市區的自來水鋪設普及,比較晚鋪設自來水的地區有旗津中洲、左營、楠梓及偏僻郊區。如今,在高雄市區,旋開水龍頭、取用自來水(台語稱「水道水」)已然成為生活中再自然不過的事,因為太過方便,以至於忘了它的存在,只有在停水時,才體會得到水的可貴。

不知何故,高雄的水質在進入民國70、80年代時遭受民眾嫌棄,當民眾旋開水龍頭時,聞到的應該就是筆者82年初次來高雄時,印象極為深刻的「高雄自來水」,消毒味強,口感極差。那時,從邀我來高雄玩的同學口中得知,高雄人都去加水站買水來喝,至於洗澡、拖地的水,才會使用自來水。

加水站的誕生

高雄人買水的準確歷史點,目前無法加以確認,但根據訪談同事及其親友的說法,大約起於15年前,一開始,是某些高雄民眾赴臨近的高雄縣、屏東縣山區處取山泉水,其後,加油站紛紛設置,冠以「泰山泉水」之名,後來,更進一步號稱引入R.O逆滲透設備。

自來水的水質口感不佳、消毒味濃,成為市議員頻頻炮轟高市政府的重點,針對水的質詢案頻繁,甚至選舉時,也成為批評對手施政政績的重要標的(註一)。與此同時,政府部門也開始針對改善飲水口感,如省自來水公司(今歸自來水公司第七區管理處)於民國8年啟用「高級淨水處理廠」,水廠所在高雄縣長號稱經過處理的水「口感良好」。但民眾心存疑慮仍是事實,街頭加水站未見減少,而且花招百變。

971231-water-360.jpg
充滿類科學辭彙以說服買水民眾的高雄街角加水站說明

加水站從一開始的定點設置,到近期的加水車,有須多都標榜「泉水」、,但是根據高雄市政府公布數據,市內的八百多自來水站,所供應的有三分之二為地下水,三分之一甚至為自來水。自來水的充滿化學味,以及民眾對於加水站用水的不放心,也促成了家戶濾水器市場的勃興。但是,這些名目繁多的濾水器,濾過的是雜質,還是人們心裡的不安?

到底,自來水可以算是「乾淨」的水嗎?這得看「乾淨」的定義為何。根據以研究污染聞名的英國人類學家瑪莉.道格拉斯的看法,清潔,是靠排除不潔而維持的。如她研究《聖經舊約.利未記》中記載著可食與不可食的區辨,潔淨是一重要的判準。至於裡頭提到水的文句如下:「泉源或是聚水的池子仍為潔淨──因為這裡是活的,而且是流通生命的所在,能隨時將污穢帶走。」流動的活水是潔淨的,這和一般人的觀念相同。但如果有「異物」進入水中呢?

聖經存在的時代,可能還沒有化學消毒這種科技產品,無從區辨消毒過的水,到底能不能算得上是「乾淨」的?現實的狀況是「潔淨的各自表述」—從自來水、泉水到加水站的水,統統有人取用。不過,也可以說是我們都生活在巨大的風險世界中,取「風險最小」的作法以為之。

山泉水卡安心?

在幾種飲用水當中,有趣的是仍有少數人取用泉水飲用,如大樹鄉龍目井仍有不少高屏地區遠赴該處取水。高雄縣政府為了避免當地取用到被污染的水,想裝設自來水設備,被當地人群起反對,最後不了了之。此外,根據筆者對內惟地區居民的訪問,二三十年前,當地仍有居民會汲取龍目井的水飲用,至於洗衣服用的則是附近幾口泉水,但兩者水質是不相同的。

帶的居民曾取用龍目井湧泉為飲用水
鼓山區內惟一帶的居民曾取用龍目井湧泉為飲用水,但在自來水引進後,取水的居民便減少了。

聖經裡提到「要把潔淨的,和不潔淨的…都分別出來」只是,爭論著何為潔淨,喝那種水安全,以及人的口感,恐怕是個無法有結論的大哉問。百年前,自來水原本是為了安全及衛生而設,百年後的今天,眾人為了安全與口感而不飲用自來水。想必當時的衛生官員及自來水道工程師看到也會啞口無言吧!?

註一:中央通訊社,2008/2/29,記者陳慧真報導。

餐考文獻

德玉

1955 高雄市自來水。高市文物,1(2):15-26。

高雄市役所

1935 高雄市水道概要。高雄:高雄市役所。

鹽埕老書店

長條型街屋,四周牆面被高高的書櫃填滿,中間劃開整排約一人高的書櫃,左右各放著各種分類的書籍,店頭最底端的地方通往老闆的居住空間,有一個櫃台守護著,老闆熱情地招呼著我們一大群人,開始講述著老鹽埕的歷史。

高雄,假日一早的鹽埕區,彷彿還在睡夢中,捷運橘線O2站的出口旁,成為徒步區的大勇路上,兩旁的店家冷清得可以,或租或售的看板,比尚在營業的店 招還多,一個城市遲暮的感覺格外鮮明。當年的大新百貨的盛況早已不復見,只剩一樓的超市還在服務老鄉親;舊時的光復戲院拆除殆盡,換來與捷運共構的新的建 築;而舊圓環旁的麥當勞,裡面的老年人口比例頗高,或許遊客還未湧至,九點多了,這座城市還在賴床未清醒。

971125-book-360.jpg

clip_image001
大新只有一樓還有生意可做

步上五福路上,五層樓舊址旁,高雄最早的一家書店靜靜地躲在透天厝的二樓,慶芳書局,一般遊客不會來到的地方,我在狹窄的樓梯牆面,發現幾個相框,是鹽埕的老地圖及老照片,正找著角度拍下取景時,樓上老闆呼喚著我上去看看,於是,么喝著社大一群夥伴,上去書店裡晃晃,看看鹽埕是如何還能夠養著這麼一家快被外人遺忘的書店。

971130鹽埕-039

乍看,這書店與一般的巷弄裡的書局差不多,長條型街屋的空間中,四周牆面當然被高高的書櫃所填滿,中間再劃開一整排約一人高的書櫃,左右各放著各種分類的書籍,店頭最底端的地方通往老闆的居住空間,有一個櫃台守護著,老闆熱情地招呼著我們一大群人,並開始講述著老鹽埕的歷史。

clip_image002
老書店的空間是奢侈的,一定要把書填滿

老闆拿出了一疊快絕版的社區報,這有點歷史了,民國八十五年五月十一日出版的”鹽埕埔”社區報,這份雙週刊的第三期,正是報導著鹽埕書店的興衰史,當年凋零的字句,到九十七年底的今天,又十二年的歲月過去,當年的書店已與現時又有著極大的落差,這社區報被大伙搶光光,希望老闆自己還有存底。當期的報導內容就是鹽埕書店的興衰過程,從現在看來,整個鹽埕就剩慶芳(傳統樣貌)及敦煌書局(現代化)幾家了,我想當地加上中山大學的閱讀人口就這樣了。

971130鹽埕-041

clip_image003
沒有公部門的奧援,文化傳播通常不敵資本的短視

不過究竟這慶芳書店如何存留至今,還是教人無法猜透,不聽老闆說分明,我想憑自己怎想也想不出來,當大家一陣忙亂地把架上”看見老高雄”及”高雄老明信片”的書給搶購一空時,老闆的媽媽也出來看一下熱鬧,接著二老闆(第二代中的弟弟)則起鬨要問我們問題並送贈品,贈品是很老派的字帖三份,他要我們觀察一下這書店,猜猜這書店的四大賣點,這真的要有人放水不然誰猜得到。

不過我直接說好了,去了都無法全猜中,更何況是無緣身於現場的人;當年一代老闆的姐妹因著佛緣而成為出家人,所以在一些因緣下賣起佛書,接著賣起基督教、天主教的書來,後來連可蘭經都有了;這就成了他們的第一個專業販賣項目。後來因為生意漸走下波,剛好中山大學成立於西仔灣,於是進入校園幫大學生、研究生團購課本教科書及原文書,這漸漸成為他們重要的業務,加上當年老闆幼時上課把課本丟了,找遍許多書店都無法買到課本,所以索性開始販賣起各級學校的課本,其實他們發現,每學期丟掉課本的學童還蠻多的,現在終於有一個地方可以買到課本,不必遠赴台北的台灣書店買書了。

還有或許是宗教書的關係,他們店裡的五行術數的書籍也是高雄最完整的,這是最難猜的第三專業。

最後因著與中山大學學生的關係,開始以介紹家教來進行搓合的生意,難怪郭老師要我拍在旁邊一個櫃子裡一大疊的學生資料。二代的兩個兄弟老闆,為了守住老老闆創下的基業,撐著這一家老書店,雖然內部完全沒有新式書店的氣派裝潢及舒適的閱讀空間,但能把一整個城市的閱讀歷史看盡的蒼桑感,讓老書店用空間說著自己的故事。

971130鹽埕-050

我期待老鹽埕能走出新的滋味,看著一棟棟被拆除的老房子,及一面面被醜店招所覆蓋著的美麗立面掩藏著歲月風華,我可以確認,這個城市要保留下一點記憶,給旅人一些完全不同的情感聯繫,這裡居住的人,才能長長久久,不輕言棄守家園。

一個書店,如果能扮演起這個社區的文化平台,會是一件美事,來這裡尋幽的旅人們,尚缺失這樣的平台及資訊站,書店,不是很適當嗎,老闆加油吧。

clip_image004
老書店如何走出社區的時間感及成為新舊高雄的介面,考驗著經營的人

小水塘大風波─壽山腳下做工程

筆者期望高雄市府未來的工程施作能從人的體驗、經驗為出發點,著重在地的人文歷史,多和在地民眾、登山客溝通。當融匯了不同的意見,或許受到的批評和阻力會小一點,那樣的工程施作,也才是可長可久的。

最近四個多月來,我所住在的壽山山腳,有一件小水池的小工程,卻引起了當地居民與高雄市政府之間的軒然大波。這個水塘,來頭不小,它是壽山山腳的一個湧泉,當地人稱為「龍目井」,為鳳山八景之一,名為「龍巖冽泉」,昔日注入附近的雙連埤,灌概內惟一帶的農地。近來,此地的農地不再,蓋起了高樓,當地的居民也不再取用此地的水源,但那潺潺的溪水,仍是壽山山腳令人驚豔的地景。

三年前,此地曾經因為養工處的工程施作,引起環保團體的群起抗議(註一),如今事過多年,被抗議的對象依舊,不過抗議主角轉為當地居民。

這件工程的全名為「97年度鼓山區龍井社區登山步道改善工程」,工程範圍包括入口處的步道,以及龍目井出口下方的洩洪池整建。這件突來的工程起建時間在八月中旬,筆者得知此工程,已是九月初。筆者素有隨身以相機拍攝生活周遭物景的習慣,得以持續地紀錄了整個工程的進行。以下,先讓我們看一下筆者這幾個月來斷斷續續地觀察著這個住家「後花園」的施工紀錄觀察筆記:

九月

早上五點半出門,發現登山口已經圍起鐵門,我舉起相機拍照。身旁,一個大哥看見我正在拍被違起來的門,問我:「在照什麼?」我說明只是單純地習慣性紀錄,他便打開栓起的鐵門,讓我進去拍施工現場。並且說明未來這裡的施工後,會變什麼樣子。據他的說法,未來水池會變成一個可以戲水的小池子,讓小孩也可以下去玩水。

在跟他聊天時,附近的登山客進出,有時,會有住在山波上的住戶下來,這位大哥跟住戶打招呼,不過當地的人似乎不領情,車子騎了便走。

971218-pool-360.jpg
「97年度鼓山區龍井社區登山步道改善工程」告示牌

十月11日 入口步道鋪設完成功

鋪面已經作好,照完池子,我走到步道附近,看到他所說的步道鋪面石材,花紋似乎是仿鐵路枕木,但不知是如何製成的。步道已經完成,的確比原來簡陋的水泥、石材好上許多,不過為了屈就石材,許多縫隙是由水泥填就,略顯粗糙。

步道旁的扶手圍欄也是…。

圖二  十月所見施工現場
十月所見施工現場

十一月 水池旁的突兀花台

早上上山,發現水池邊赫然出現一個花台,很醜,原來平台式的設計比較親人,現在築起了花台,但怎麼會有個突出的水泥花台,擋住了看見水池的視線?,原本的木頭地板設計不是好好的嗎?視野不是廣闊許多嗎?

十一月30日 早餐店老闆娘的意見

爬完山後,我到早餐店用餐。跟老闆娘聊起,她提到這件工程在龍井里引起很大的爭議,里民還曾來找她簽名連署,表達抗議。爭議點有二:該工程的施作,因圍欄圍起,對居民造成相當大的不便;其二,當地居民非常擔心發生水災。(註三)

當天,回到家裡,我好奇上網查了這個工程,除了一些零星的報紙報導,另外,也看到了高雄市府的回應聲明(註四)。因為即使不是所謂「環保團體」的我,都覺得這個工程實在有點問題;其一,洩洪池以水泥鋪面,組絕了許多生物棲息的可能,怎可能如養工處所說「排洪池周邊以自然手法融入周遭環境為原則」?這個「自然」也太人工了。因為實在沒有看過「自然」的水池是水泥加鋼筋的。

讓民眾參與,讓工程專家提供意見

相信不少跟我一樣的登山客、里民,都會有這樣的疑問—這個工程是怎麼開始的?理念為何?工程雖由掌有行政資源與權力的市政府發包。但是,我們不得不質疑,這此的工程施作,不僅無必要性及緊急性,也阻絕了民眾意見參與的可能性。所耗費的巨額公帑,其實可以拿來作更有意義的事。再者,此突如其來的工程施作,也令人懷疑是否為了消耗預算而起?

作為一個住在高雄名勝「龍目井」旁的居民,最大的享受,便是在夏秋兩季,雨水充沛的時候,去到龍目井,聽那湧泉奔流,那真是港都有錢難買的享受!但是,在這件工程的施作上,我們看到了幾乎所有台灣工程施作的盲點——將工程視為單純的硬體施作。工程的施作,其實重點在人,不僅要顧及人的意見,還有居民生活慣習,甚或更長久的在地歷史。如果工程施作未能顧及常民的生活習慣、在地的歷史,常會演變成官民爭端的導火點。

在此,筆者期望高雄市府未來的工程施作能從人的體驗、經驗為出發點,著重在地的人文歷史,多和在地民眾、登山客溝通。當融匯了不同的意見,或許受到的批評和阻力會小一點,那樣的工程施作,也才是可長可久的。

希望這個工程,可以帶來更多的反省與經驗學習契機,也希望畫設計圖的工程師、負責發包的承辦人員,能多來親近這個高雄市裡的綠地,聽聽地方居民講述龍目井的老故事與在地生活經驗,或許日後對於「工程」會有不同的看法吧!?

註一:2005年,包括了高雄市柴山會、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高雄市野鳥學會、台灣田野工場、高雄市社區大學促進會、高雄市文化愛河協會、高雄市現代畫學會、高雄市綠色協會等曾對高雄市「壽山龍井社區暨登山步道改善工程」計劃以棧道掩蓋龍目井一事提出抗議。出處:大紀元時報,2008/8/2,記者程啟峰報導。

註二:請見工程招標網站,網址:http://www.kaohsiung.gov.tw/bulletin/bulletin_detail.php?no=40561

註三:修步道填水塘 高雄市龍井社區居民抗議(聯合報,2008/9/25,記者林保光報導)

註四:養工處澄清鼓山區龍井社區登山步道改善工程並無填平滯洪池情事(2008/9/5)。網址:http://pwbmo.kcg.gov.tw/canews/01canews.asp?ca_id=99&lv_id=2,上網日期:2008年12月2日。

【愛跑路】有愛無礙路跑活動1206

台灣無障礙協會以建立「全民身心無障礙的樂土」為目標,十二月六日<六>本著宣導民眾關懷身心障礙者,在高雄市為2009世運倒數開跑的同時,於高雄舉辦「有愛無礙 路跑活動」…

有愛無礙 高雄最HIGH─關懷身心障礙者路跑 邀您愛心助跑

台灣無障礙協會以建立「全民身心無障礙的樂土」為目標,十二月六日<六>本著宣導民眾關懷身心障礙者,在高雄市為2009世運倒數開跑的同時,於高雄地方法院舉辦「有愛無礙 路跑活動」,讓大眾與全國身心障礙者一同體驗無障礙世界,這富有教育及百元愛心助跑的多元化活動,讓歲末更添溫暖。

關懷身心障礙者路跑一系列活動有關報名及詳細內容,請撥愛心專線07-2411100 或免付費電話0800-802-220

(本文作者為高雄第一社大公民記者)

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公民新聞寫作訓練」學員座談會

學員洪素珠則提到,由於自己從事導遊工作,且由架設部落格的經驗,常發現有線上記者透由部落格自動來索取旅遊相關訊息,讓她覺得部落格功能實在很大。

為讓民眾了解公民的傳播權利,並推動地方新聞在地發聲之觀念,行政院新聞局委由社區大學辦理「公民新聞寫作訓練」課程,為了實地了解學員的上課情形及鼓勵學員的求知精神,地方新聞處趙處長義弘及承辦同仁於10月20日來到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與學員舉行座談並聽取學員對本項訓練課程的建言,以作為來年庚續辦理此項業務規劃之參考。

趙處長首先感謝旗美社大張正揚主任、承辦人宣竹小姐及高雄市第一社大李主秘橙安對本訓練課程的協助,同時對於新聞局辦理「公民新聞寫作訓練」背景略加說明。有別於其他社大將上課時間安排在晚上,唯第一社大卻將上課時間排在上午,對於學員忙於家務之際,能排除萬難來上課求進步的精神,趙處長當場表示嘉許之意。

趙處長特別提到,社區總體營造,是一種社區情感的凝聚與聯結人心的過程,讓民眾對居住的環境擁有發言權,能夠選擇並營造出共同所要的生活樣貌,而推動社區營造的目的,就是希望激起社區居民關懷鄉土之情,社區大學則肩負著社區總體營造之功能及角色。希望各位學員在接受20小時的訓練課程後,能充分將所學知能運用在對地方所關心的事物,藉由各位的筆觸寫出來,透過發聲管道,傳播出去。

喜靜學員表示,她進入「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網站,沒有看到高雄市地區相關的文章,覺得很遺憾,同時也感謝新聞局開辦此訓練課程,讓她收穫很多,透由上課了解什麼是公共新聞。趙處長回應,新聞局設置「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的目的有二,其一是將主流媒體忽略的部分能在「小地方」彰顯出來,其二是希望刊登在「小地方」的報導能讓主流媒體引用,進而能取代日漸式微的平面媒體地方版,所以學員的責任重大,高雄市的地方新聞就要靠各位來填補版面。

學員洪素珠則提到,由於自己從事導遊工作,且由架設部落格的經驗,常發現有線上記者透由部落格自動來索取旅遊相關訊息,讓她覺得部落格功能實在很大。也因 為工作關係,她深深感覺到顧客對在地文化的關注及在地精神融入,她特別提到目前正夯的「海角七號」,正因為它的情節貼近市井小民的真實生活,將關懷地方的 在地精神如實呈現,引起觀眾的共鳴創造票房佳績。另,淑芬與美君學員對於公民新聞記者的角色定位有點擔憂與不安,在完成本項訓練課程後,跨出這一步,擔任公民記者是極具挑戰性,由於本身專業知能不足,怕寫出來的報導有所偏頗或不具公信力,又擔心被有心人士當成「公器」利用,未來新聞局是否計畫辦理延續性課程,加強學員在編、採、寫、攝影各方面的專長,以提升作品水準與質感。趙處長當場回應,明年度是否開辦進階班,需視年度經費預算而定,雖然政府機關財政困難,不過該做的業務仍會爭取持續辦理,地新處目前正努力爭取是項經費預算的保留。至凡透由小地方新聞網所po上的報導,主辦單位會協助過濾各位作品,請學員放心的創作。

power-360.jpg
從事旅遊業的洪素珠學員深感其顧客對在地文化的關注及興趣

另外,參與本次學員座談會的吳茂成教授,也曾是一位媒體人,對於本項訓練課程提出多項建言,1.建議主辦單位開一些參與式學習課程,讓學員實地了解什麼是媒體?2.建議設立「公民新聞報導獎」,形塑寫手的專業形象。3.安排學員參訪國外新聞媒體或組織,增廣學視野。4.研擬學員採訪的身分認證評鑑標準,以提昇社會的公信力。以上建言本處將會錄案參考。

clip_image004

趙處長與學員們合影留念

走訪高雄沿海新體驗

此次導覽之旅,讓身為高雄人的我不僅更加認識高雄古蹟的文化歷史,也瞭解了文化背後的來由。在歷史的刻印下,曾有「文化沙漠」之稱的高雄,在後人的努力下逐漸轉變,換個角度重新看待高雄…..

今日是旗美社大工作人員進修課程「地方知識的傳承與實踐」上課的日子,我們目的地是—高雄港。因為只有短短的一上午,所以無法在每個導覽區停留太久。我們大約走訪了:柴山、英國領事館(閒置空間再利用、BOT案)、雄鎮北門(觀光旅遊點一年有四十幾萬人次)第一、二船區、新濱碼頭、高雄港以及鐵道、漁人碼頭、香蕉頂、駁二藝術特區。

dsc_8609-360.jpg

幫我們導覽的高雄市文化導覽協會理事長黃榮暉

哈瑪星擁有10個高雄第一:高雄市最早的市役所(市政府)、現代化的警察署(警察總局)、打狗停車場(高雄驛)、愛國婦人會館(婦女館)、武德殿(1924年)、現代化碼頭、高雄郵便局(今鼓山郵局)、打狗第一高等小學校-今鼓山國小(1907年創校)、鼓山漁市場原位於旗後(今旗津)、舊英國領事館(1864年)。

武德殿:位於哈瑪星內的武德殿在1924年興建完成,台灣光復後武德殿改由鼓山國民學校代管,曾充當教職員宿舍,後因無人進駐而一度荒廢,曾淪落為「鬼屋」。文化局則於2003年著手進行調查研究,2004年開始修復工程,2005年2月完工後重新對外開放。為促使古蹟活化再利用,2005年6月委由「社團法人高雄市劍道文化促進會」經營管理,高雄市政府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重現原始古蹟的丰采,並結合武術:劍道、箭道、柔道,利用閒置空間,再造古蹟新生命。

武德殿一年需花費一百多萬來維持營運,為了籌措經費的來源,舉辦劍道、柔道、箭道教學,並製作繪馬、御守等,大受觀光客喜愛。該棟磚造建築外觀宏偉,門廊有仿羅馬式柱子,牆上飾有莊嚴的圖形,即一支箭和一個箭靶,以顯現日本武士道精神;樑柱皆為保留舊物,日據時代的磚塊疊砌法相當特殊,跟台式疊砌相當不同,當時從歐洲引入,武德殿在進入門口時有在門上掛至五串稻穗結製而成的結界。館內還設有隱藏式錄影器,可直接錄影不需人工安裝。地基為彈簧式基建,一來避免強震損害到建物、二來避免學員在練劍術時腳踏地板造成運動傷害。

DSC_8623

DSC_8617
一支箭和一個箭靶,顯現日本武士道精神

DSC_8624
吸引許多觀光客的祈願繪馬

柴山後部落:有高雄最後一片淨土之稱,1907年日本列為保安林地,因為是以前的人砍柴的山,故稱為「柴山」。

DSC_8747

DSC_8659
處處可遠眺打狗海景

雄鎮北門:牆垣使用版築法,外表上尚可見到一層一層的痕跡,使用三合土一層層堆疊上去。整個磚塊為清朝的堆置法,大樹的三合瓦窯進行古蹟再造的時候,使用了強化玻璃來防止古蹟風化,另一方面又可透過玻璃的透明度來觀賞景物,此做法最早為英國的作法。

英國領事館:為洋行所興建,1866年搬遷上來進行辦公業務,目前開放BOT案出去,委外經營餐廳,曾經高達144桌次,為數眾多的桌椅佔用古蹟空間導致觀光困難,受到高雄市文化界的批判,之後的標案就對空間的利用特別斟酌。領事館外觀為19世紀傳統的樣式,其上的浮拱與圓拱受到東南亞騎樓建築的影響,其他特色包括特殊的牛眼窗、屋簷上的馬齒。

雖然是領事館,但是卻灰灰的不怎麼亮眼,這是為了躲過戰時飛機的轟炸,因此外表全部塗上水泥,避免紅色的磚頭太過顯眼。

DSC_8717
領事館的牛眼窗,現在都填起來了

新濱碼頭:早期很多物資在新濱碼頭卸貨,再運送至各地。是第一個現代化碼頭。日據時代為重要據點,有鐵道的運輸路線,當時盛產的香蕉皆是靠此運輸,並在此地搭設香蕉棚架,設置冰箱,防止香蕉過度熟化。早期的香蕉籠子一籠就重達四十幾公斤,之後才改為紙箱。後因日本開始向東南亞購買香蕉,台灣外銷大受影響,價值與利潤不再如過往,市場逐漸萎縮。

駁二藝術特區:融入許多公共藝術,以特殊的鯊魚造型作為座椅。駁二倉庫因設計不良,通風不易,非常悶熱,每每進行活動的時候就必須開設冷氣,電費之高,使得藝術家無法承租場地。駁二建物外牆上特殊的油漆彩繪增添了可看性,但因地點較偏,人潮稀少,也使得遊客鮮少得知此活動之地。

pic001 (233)
真愛碼頭:原本為好幾座倉庫,設計師以倉庫為主軸,更動了外觀,使得原本的建物呈現活潑的走向,並徹底解決了在封閉倉庫內空氣不流暢的問題。進入倉庫內部,放眼望去,打破了舊有的內部構造給人的觀感,給人新的視覺感受,並在內部設計上增添了碼頭的意象。

首先將外牆打破,改變了舊有的外觀,又可使內部空氣的流動;在光線的應用上,去除原本厚重的屋頂,使室內得到充足的日照,不固定的階梯形式,使空間兼有展覽功能。開放空間中取得封閉空間,形成多功能的變動舊式倉庫。

此次高雄導覽之旅,讓身為高雄人的我不僅更加認識高雄古蹟的文化歷史,也瞭解了文化背後的來由。在歷史的刻印下,歲月流逝的軌跡讓世人回味良久。曾有「文化沙漠」之稱的高雄,如今在後人的努力下逐漸轉變,在變與不變當中尋求平衡,這是很多地區發展時所遇到的困境,發展經濟需要建設,若需建設就可能會破壞原本的建物,此時的文物保留與否就靠決策者及幕僚們來裁定衡量,換個角度來重新看待高雄的導覽之旅,心中有不同的感受與想法,是過往的我未曾思索的。

從起厝到作模型–後勁泥水匠師

清治時期,後勁因位於交通要道,吸引了移民入住,乃有興建傳統民居的需求與市場,吸引了一批民居建築匠師聚集,一直傳承至今,其間,歷經營造技法及材料的演變,匠師們都能巧妙地一邊傳承老工法,又能因材因地………..

在田野調查方法的課堂上,我的同事G秀著一張張後勁泥水匠師的照片,這或許是一個博物館展覽的前身,而這緣起,得從今年年初說起。 年初,我去展示組參加一個關於茶的討論,會後,我向展示組的同仁提起長官有意將口述歷史作為未來產業技術調查的發展方向。此時,學建築出身的G馬上興奮地跟我提到,後勁有一群傳統民居泥水匠師,在傳統民居逐漸式微後,改作模型,那群泥水匠師十分值得進行口述訪談。他的要求,也促成了今年田野調查方法的教育訓練課程—目的是讓博物館員能夠進行與業務相關的口述訪談(如匠師訪問、工業遺址調查等),並將之運用在博物館的實務上,如展示、教育等。

為此,我們邀請到曾進行屏東黑珍珠蓮霧栽培技術研究的南華大學楊弘任老師到館任教,在課堂中,同事們必須就主題進行口述的準備與實作,並依進度提出報告,今天是第三堂課,由泥水匠師組進行分享,我們打算以後勁一個極富盛名的匠師—火叔和他弟子在面臨建築形態轉變下,技藝與自我的認同為題:

「這個是火叔ㄚ,今年有92歲了,他傳奇的地方在於,他不識字,光是靠一套口訣建房子,而且能從決定山頭、設計監造到完工,一手包辦。」

「這個是泥水匠師的工具,匠師會針對自己的需求,自行加工工具。」

「這張是後勁泥水匠師的傳承系譜,……」

在一張張緩緩撥放的投影片中,G約略精要地描述後勁一帶的傳統民居的歷史地理背景、匠師的作品以及目前的情形。

清治時期,後勁因位於交通要道,吸引了移民入住,乃有興建傳統民居的需求與市場,吸引了一批民居建築匠師聚集,一直傳承至今,其間,歷經營造技法及材料的演變,匠師們都能巧妙地一邊傳承老工法,又能因材、因地、因人(主人八自)變化,甚至成就個人的獨創。而民居的起建,也暗含漢人的傳統風水觀,說穿了,一般人覺得神秘的風水,就是選擇一塊適合居住地方的學問而已,絕非迷信。而這樣的技藝,除了有專業的地理師傳承,負責建造民居的泥水匠中,也有人領略其要,如火叔就是其中一個。

出生於日治大正七年(1918)的火叔自十六歲時便從傳統民居的小工作起,一直到能夠獨當一面。其作品主要集中於戰後至民國六七十年代,時期和形制約分成三個時期:戰後民國三十年到五十年的傳統民居、1970年代的「現代平房」以及1970-1900年代的「透天民居」(吳奕德、林敦琪 2005:48-50)。分佈方面,近者包含了高雄市後勁、右昌、楠梓等老聚落,鄰近的鄉鎮如大社鄉、橋頭鄉、鳥松鄉、燕巢鄉等。

其後,人口遽增,傳統民居不敷住用,火叔年事亦高,便停止了傳統民居的建造,但他的徒弟中,至今仍有人繼續從事營造業。

前幾年,後勁在要成立文物館時,當地的文史工作者鄭水萍老師向人稱「火叔ㄚ」的老匠師—陳金火商量,如果不能把傳統民居擺到文物館,那是否可以作個模型呢?這一要求,火叔就煩惱了,因為他從沒作過模型,於是只好硬著頭皮作。他揣摩起建傳統民居的經驗,依樣畫葫蘆。一開始,他用了鉛版當模板,然後插入木條當柱子,灌水泥漿,壓實,就如同起造傳統台灣民居!之後再加上屋頂,就大功告成啦!在材料的施用上,火叔能夠精確掌握材料特性,並因應作品而適當轉換。如屋子原有鋼筋的,就用鐵條替代。

是泥水匠師經年工夫累積而製成的喔
按比例縮小的傳統民居模型,也是泥水匠師經年工夫累積而製成的喔!

這一作,就是一年,而且引發後續效應。

火叔這一作,連精於模型製作的日本人都遠渡來台觀摹,看看台灣這位泥水匠師如何作出模型。照片中的模型細部因為縮小,所以無法呈現傳統民居的細部,如剪黏等,但看起來整體比例就是和真正的民居建築一個模樣。這一座模型的尺寸是九十╳九十平方公分。

「為什麼作這種寸尺呢?」G曾經這樣問。

「因為我家放模型的櫥子就是這個大小啊」火叔如此回答。

火叔作完第一個模型後,他的弟子也跟著一起作,這種師徒間的情誼,在當代台灣已不復見。於是,在後勁的街巷裡,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堆歐吉桑和歐巴桑面前,如同作家庭手工般作著模型屋,成為後勁的地方特色。

這些傳統民居泥水匠師的技藝,已有學者作過相當多研究(註)。當大家都覺得,老房子是被時代淘汰的居住形式時,我們卻驚覺,起厝的本土智慧在還沒被大眾發現時,就已急速地被悍然拔起的販厝及高樓掩蓋了。如傳統民居注重座向,意義不僅只於風水天人觀,也在於趨吉(冬暖夏涼)避兇(淹水),其實前人早就利用其智慧,早就在蓋「節能屋」了啦!

販厝所取代,成為逝去的可貴傳統技藝
傳統民居在進入60年代後, 因無法容納暴增的人口,而由水泥販厝所取代,成為逝去的可貴傳統技藝。

美線條與外形,掩映在聳立的高樓之下
傳統民居的優美線條與外形,掩映在聳立的高樓之下。

在一棟棟外觀精美,卻得耗用大量能源的高樓建築建起的當代,我們可以期待,這些被忽略的傳統組先知識技術,可以藉由口述歷史的方式,一代代傳承下去…..,就一個科學技術博物館的立場來說,也可將此傳統技藝已轉化的方式保存,並且藉此與在地的匠師、民間團體串連,形成有機網絡,說不定也可來個「台灣傳統民居建築技藝之旅」?誰說「博物館」一定在博物館內呢?如果博物館是人類文化的縮小展示場,那因應環境、經過地理師、泥水匠、木工師傅打造的在地民居,不正是很好的一個傳統建築技術博物館嗎?

一棟傳統台灣民居,所能帶給當代人的實用智慧,可能比我們想像得更多—博物館所思所及,除了口述歷史調查,或許可積極與在地各種職業的匠師連結,進行有計畫的長期調查紀錄,成立屬於台灣本土的「師傅資料庫—這或許是博物館與在地結合的一個契機呢!

註:目前,已有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古蹟維護系吳奕德教授及林敦琪對後勁傳統民居之匠師及建築工法進行調查,其成果集結《後勁古厝與老匠師》,出版者為高雄市後勁文物館。

相關連結:

高雄市後勁文物館(網址:http://sub.khcc.gov.tw/~museum/7-2/inside72-1.htm

參考書目:

吳奕德、林敦琪

2005 後勁古厝與老匠師。高雄:高雄市後勁文物館。

鄭水萍 編

2000 後勁大代誌。高雄: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