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無罪,罪在蕃人?國土復育條例草案的傲慢與偏見

「國土復育條例」實與國土新憲法無異,幾乎斷絕人民行政救濟可能。政府以近乎違反行政分權的規定,包裝對原住民的偏見,現在更以公權力強制圈地,送這些「破壞山林的元兇蕃」下山。

挾著八八水災的震撼,國土復育條例草案的立法工作,在立法院悄悄地前進著。事隔災後半年,全臺攜手救災的熱情早已不復見,殘存的渣滓卻方便兩黨團以「國土復育」之名,行污名原民、強取豪奪之實。

12月9日早上,立法院的公聽會裡發下的兩份國土復育條例草案,充分展現了這種心態:你們這些蕃人在山上種的芒果、土豆才是破壞山林的原凶,你們的聚落最好趕快離開台灣脆弱的山地心臟,免得大難再次臨頭!

你說政府的公共工程,以及政府重點扶植的事業破壞生態?你搞錯了吧,政府和企業人很nice的,這其中必定有什麼誤會,法案裡完全不會檢討他們。

這份條例名曰「條例」,看起來威力不強,但若按國民黨團推動的版本,其效力實與臺灣國土新憲法無異;而兩黨草案中均明定以民事簡易訴訟程序處理本法可能衍生的所有爭議,更幾乎斷絕人民行政救濟之可能。以狂妄至近乎違反行政分權原則的程序規定,包裝對原住民山林文化充滿偏見的意識形態,政府不但深信「朕躬無罪,罪在蕃人」,現在更要以公權力強制圈地,送這些「破壞山林的元兇蕃」下山了。

981214guotuo1909028331-450.jpg
攝影/鐘聖雄

臺灣新國土憲法萬歲

國民黨團版的國土復育條例草案最令人膽戰心驚之處,在於第一條第二項便開宗明義寫著:

其他法律有關本條例實施範圍內土地之許可開發程度、管制事項與本條例牴觸者,優先適用本條例。

其立法說明更寫道:

為避免本法實施範圍內土地之開發、管制事項於現有法律中有較本法寬鬆之規定,產生中央法規標準法第18條規定不溯既往原則之適用爭議,爰依本法之立法精神與目的,明文廢止或禁止其他相關法規之適用。

也就是說,若國民黨團的版本順利通過,國土復育條例將成為臺灣國土規畫的新憲法,其位階僅次於中華民國憲法。而這部法典所隱含的偏見、賦予行政機關的搬遷武器、對原住民的層層枷鎖,也將在本條的規定之下重重地壓在全臺灣所有山坡地住民身上。

雙重標準,殺原住民一記回馬槍

除了上述第1條規定是國民黨團特有的創見之外,其餘的內容兩黨版本均大同小異,所隱含的種種問題亦一無二致。例如在草案23條,兩個版本都堂而皇之地寫著:

國土復育促進地區…禁止任何開發行為及設施之設置。但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並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許可者,不在此限:

一、 既有原住民部落之設施

二、 生態保育或研究有關之設施

三、 林業保育必要之疏伐作業

四、 必要之水土保持設施

五、 國防設施

六、 公共設施或公用事業設施

乍看之下,對原住民權益已有保障與尊重,實則不然。其後的第25條馬上殺原住民一記回馬槍:

國土復育促進地區內已有之聚落或建築設施,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評估安全堪虞者,直轄市、縣(市)政府應擬定安至計畫,限期遷居。

於此邏輯之下,23條保障原住民居住權益的規定僅僅淪為宣示,政府依然享有隨時強制搬遷原民聚落的法定權力。最奧妙的是:23條第六項中的公共設施與公用事業設施會不會成為破壞山林的兇手?若該設施與建築破壞山林,政府會不會限期遷移?

從立法理由來看,答案是否定的。

從這個否定的答案,我們已經可以看見這些漂亮理性的法律文字背後,隱藏著多麼傲慢的邏輯:政府無罪,罪在蕃人,都是你們這些番仔在山上居住,破壞了美麗的山林,而國家的公用設施與公共工程絕對符合生態保育原則,無須檢討,亦無須法律強制遷移!

專家邏輯:全臺灣國土均安全堪虞,為何獨搬遷原民聚落?

而再看一次第25條的「安全堪虞」四字,表面上似乎感受到立委諸公對人民的愛護與關懷,卻只讓我想起一個老故事:

2007年,樂生保留運動正方興未艾,各方專家相繼提出「捷運新莊機廠地質堪慮、不適合大型開發」的質疑,捷運局卻來個相應不理。一次會議前的空檔,學生抓住機會向台大土木系教授,也是各方耳語中的「土木界地質大老」洪如江請益,在樂生院的山坡地上興建捷運機廠,到底會不會讓整座山坡滑動、崩塌呢?

洪教授以溫文儒雅、循循善誘的姿態向學生說出了一個饒富禪意的答案:「站在工程科學的立場,我們不能保證任何一個公共工程是百分之百安全的,所有開發都有它的危險性,所有工程都有它的意外。你們問我這個問題,我是無法回答的。」

在眾人一片譁然中,洪教授更追加一句:「像捷運北投機廠每年都在下陷,他們每年都要請我去解決機廠結構因地層下陷而破壞的問題,你說這樣安全嗎?所以,你的質疑是沒有意義的。」

兩年後的今日,樂生院那群笨蛋終究是無力全面挑戰工程霸權,捷運工程依舊挖斷了院區的大門。

我們卻只想再問洪教授與其他「學者專家」:以各位豐富的學識與經驗,既然願意長年替「安全堪虞」的公共工程補破網,未來是否也會留一條活路給「安全堪虞」的高山聚落,以盡力修復補強代替草率的強制搬遷?既然臺灣全島均地質脆弱、需要呵護,為何以最嚴格標準對待低度開發的原民聚落,卻以最寬鬆仁慈的態度對待大型公共工程開發?

讓我們再換個方式問同樣的問題:國土復育條例通過以後,樂生院門口的山坡地會被畫為國土復育地區嗎?捷運新莊機廠會被限期遷移嗎?如果答案如此明顯,我們該相信哪一套科學?而這個國家的科學,又為誰服務?

鐘聖雄 (77)

除了以「文化資產」、「家園保留」為訴求外,樂生院民近年也頻頻以「地質堪慮、不適合大型開發」為由走上街頭抗議,要求政府不要在位於斷層擾動帶上大挖山腳,但政府卻以「所有公共工程都有風險」為由,拒絕停止施工。同樣是「安全」,政府在面對「工程」與「人民居住權」之上,確有不同的標準。我們的工程、環境科學,究竟在為誰服務?(圖說、攝影 / 鐘聖雄)

行政救濟?別傻了,法官很忙的。

而此條例草案讓人最不寒而慄的地方,在於第45條:

本條例適用範圍,公有土地管理機關本於所有權之作用,請求返還土地而涉訟者,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二編第三章民事簡易訴訟程序。

本條的立法理由這樣寫著:

鑒於土地管理機關歷來為收回被佔用之土地,往往須提出民事訴訟請求返還土地,但因一般訴訟期程冗長,耗費及大行政成本,故明訂土地管理機關本於所有權之作用,請求返還土地而涉訟者,適用民事訴訟法之簡易訴訟程序,以有效加速收回工作。

按民事簡易訴訟程序的設計目的,在於保證人民程序利益,翻成白話就是「快速處理人民之間在生活中產生的小紛爭」,以節省法院資源、免除人民訟累。然而政府徵收人民土地茲事體大,與一般房東房客吵架、子女爭產等爭議性質完全不同。

從臺灣都市發展史可以觀之,會佔用公有土地的家戶,絕非中產階級或企業小開,多半是窮苦而不諳法律的弱勢住民,公權力強勢介入搬遷的結果,往往造成當事者陷入難以生存之境,甚至家破人亡的下場。

除了那些最冷血的法匠之外,一個負責的政府應當積極介入住民安置搬遷的問題,亦亟需行政法院本於權力分立的原則介入,以人性尊嚴的觀點保障弱勢住民,延長談判時間,避免公部門以便宜行事的心態草率搬遷,為何改以民事簡易訴訟程序處理如此重要的爭議?除了方便公務員早日結案之外,這樣的法條讓誰受惠?北市十四十五號公園的冤魂未散,三鶯部落的怒吼未熄,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擁有一個不會強制搬遷人民的國家?

臺灣政府在面對勞工權益的作為,完全是個走資派;在此次災後忙著徵收人民土地的嘴臉,又像最冷血無情的那種共產黨,只是懂得用專業而理性的術語粉飾與偽裝。我們何其有幸,能擁有這樣左右共治的政府!而這部法典通過以後,可預見地將在未來的日子裡,成為原住民與其他山地聚落最大的夢魘。

Little Taipei

為何地質脆弱的樂生院可以興建捷運機廠?為何地震頻仍的島國可以蓋高超大樓?為何平地用水不足就要炸山毀林越域引水?台灣政府口口聲聲說要「愛護地球」、「復育國土」,到頭來竟都是以「安全」、「環保」之名驅逐弱勢族群,再用「人定勝天」的工程思維,在「不安全」的土地上大興土木。台灣人民何其有幸,擁有這麼會徵收土地、興建工程,照顧財團、補貼造林、優氧河川,又能處處為百姓「安全」著想的政府。在復育國土之前,政府最應該先復育的,恐怕是對土地與人民的良知。(圖說、攝影 / 鐘聖雄)

相關文章: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被囚禁的部落

(本文與莫拉克獨立新聞網共同刊登)

【護地】抵制宏碁、友達排放廢水廢氣污染農田河川1213

中部地區的朋友們,期待你們能參與此次行動!12/13(日) 早上十點半,在台中資訊月-水湳機場展覽館 一號入口,[抵制宏碁、友達排放廢水廢氣污染農田河川] 記者會,我們要表達意見,頒發污染標章給友達、宏碁!

中部地區的朋友們,期待你們能參與此次行動!

時間12/13(日) 早上十點半
地點:台中資訊月-水湳機場展覽館 一號入口
[抵制宏碁、友達排放廢水廢氣污染農田河川] 記者會

延續12/3在台北資訊月的記者會,資訊月在台中,我們也要前往表達意見,再度頒發污染標章給友達、宏碁!

污染標章

現場備有彰化優質農特產: “二林蜜紅葡萄” 與 “芳苑優質鮮奶” 提供各位朋友現場試吃與募款,以及發放”相思榖“ ,

並上演及行動劇的表演,隨後進入廠內舉牌拒買毒害台灣農產品的友達、宏碁產品。

請支持在地優良農產品,一起參與抵制宏碁、友達排放廢水污染農田河川的行動,給在地農漁民一個生存的希望。

(身邊若有斗笠的話,請一起攜帶前往)

瞭解更多訊息請閱讀:http://antictsp.wordpress.com/2009/12/09/501/

12/3 台北 [環團有嘴說到沒口水,呼籲宏碁懸崖勒馬!]記者會新聞稿

守護大地與海洋

優質農特產--二林蜜紅葡萄

優質農特產--芳苑優質鮮奶

留住相思寮的微笑

政府,請回答─搶救七星潭居民聯合提問!

搶救七星潭聯盟堅持以「愛與非暴力、溫柔而堅定」的態度表達我們搶救七星潭的決心,積極捍衛全民的七星潭,要求縣府將相關資訊公開,並撤銷不合民意的派帝娜七星潭渡假村計劃!

搶救七星潭聯盟發起團體包括七星潭社區組織、學者專家、大專院校系所師生、劇團、環保團體、文教基金會、行動聯盟等藝文團體、非營利組織和民間社團。聯盟組成的多樣性彰顯出七星潭為全民公共財的共同理念,並自11月中積極展開網路、花蓮舊鐵道商圈、東華壽豐校園連署行動,同時在街頭與七星潭海邊隨機舉辦相關藝文展演行動。

981207-qixingtan-420.jpg
圖/七星潭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搶救七星潭聯盟堅持以「愛與非暴力、溫柔而堅定」的態度表達我們搶救七星潭的決心,與七星潭社區發展協會合作,積極捍衛全民共享的七星潭,要求縣府將相關資訊公開,並撤銷不合民意的派帝娜七星潭渡假村計劃!

迄今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加入的連署團體就超過200個,個人連署也突破一萬八千人,如此廣獲群眾支持迴響的情形更使我們確信「七星潭絕對是屬於全民共享的,不應該受到任何一個財團掠奪獨占!」

在此,我們彙集加入網路、街頭及其它書面連署行動的民眾、七星潭社區居民心聲,基於回應連署人、連署團體、社區居民等群眾的支持,持續而堅定地向政府發問,在此誠懇地邀請花蓮縣政府、國有財產局、行政院環保署和花蓮縣環保局、水利署第九河川局政府各部門回應以下來自搶救七星潭連署人、七星潭居民近兩萬人的聯合提問!

一、 敬請花蓮縣政府回覆下列問題:

第一點:

縣政府已經核准了派帝娜公司的「七星潭濱海休閒渡假村遊樂區興辦事業計畫書」,未來會不會變更這一塊新城鄉大漢段地號1134的國土保安用地為遊憩用地?

第二點:

縣政府知道派帝娜公司的「七星潭濱海休閒渡假村遊樂區」不用作環境影響評估,也變更了新城鄉大漢段地號1134的國土保安用地為遊憩用地,結果派帝娜公司進一步蓋了「七星潭濱海休閒渡假村遊樂區」,萬一未來七星潭沿海漁獲量減少或漁獲產生病變,漁民認為該遊樂區的排放水的水質和水溫污染是禍首,請問縣政府是否會負責賠償?還是縣政府會幫漁民向派帝娜公司索賠?

第三點:

敬請花蓮縣政府回應所有搶救七星潭連署人的三大訴求:
1. 七星潭的美要由全民分享,不可由財團掠奪獨占。
2. 要求花蓮縣政府看守全民財產,保障全民進出七星潭海岸自由。
3. 請花蓮縣政府公開《新訂七星潭風景特定區計畫》內容,提供全民審查,並撤銷七星潭濱海度假村開發計畫。

二、 敬請國有財產局回覆下列問題:

第一點:

由於花蓮縣政府已經核准了派帝娜公司的「七星潭濱海休閒渡假村遊樂區興辦事業計畫書」,感謝貴局已聲明:「業者擬規劃開發之國有土地業經花蓮縣政府於民國87年間依土地法第14條規定公告劃設為「海岸及水道一定限度內不得為私有」之土地,依法既不得私有,故國產局不會辦理出售。」

基於這一塊新城鄉大漢段地號1134國有土地之出租售問題具高度爭議性,貴局是否應承諾在爭議未平息前,不租用給任何人?

第二點:

請國有財產局回應所有搶救七星潭連署人的訴求:七星潭的美要由全民分享,不可由財團掠奪獨占。

三、 敬請花蓮縣環保局和行政院環保署回覆下列問題:

請問縣政府環保局和行政院環保署:派帝娜公司現在不做環境影響評估,以後如何能知道什麼七星潭沿海漁獲量減少或漁獲產生病變的原因?怎麼能知道七星潭社區會不會受到「七星潭濱海休閒渡假村遊樂區」對自然、文化、產業、生活等環境的負面影響?為什麼不能事先幫社區預防?以後造成公害糾紛誰來負責呢?

四、 敬請水利署第九河川局回覆下列問題:

由於花蓮縣政府已經核准了派帝娜公司的「七星潭濱海休閒渡假村遊樂區興辦事業計畫書」,請問第九河川局會不會於新城鄉大漢段地號1134或地號1135的國有土地上幫助興建海堤?如果幫助興建海堤,未來暴浪造成七星潭濱海休閒渡假村的遊客、人員等生命和財產等損失,關係人是否可以請求國賠?

以下重申我們發起連署的三項訴求:

1.七星潭的美要由全民共享,不可由財團掠奪獨占。

2.要求花蓮縣政府看守全民財產,保障全民進出七星潭海岸自由。

3.請花蓮縣政府依資訊公開法公開《新訂七星潭風景特定區計畫》內容,提供全民審查,並撤銷七星潭濱海渡假村開發計畫。

接下來我們將在12/09()上午10點到下午5點,於原花蓮教育大學、現東華大學美崙校區集賢樓廣場(全家便利商店前廣場)舉辦校園連署行動,同時邀請全台灣各大專院校、高中職、國中、國小認同「七星潭是全民的七星潭、不應被任何財團掠奪獨占」理念的師生點擊我們的連署網站下載連署書、Q&A,自主發起校園連署,親身參與搶救七星潭的行動。

我們相信一個真正民主、講求行政程序正義、有效能的政府,將會誠懇地回答來自於民間的提問,期許政府不要讓愛七星潭、關心七星潭未來發展規劃內容的廣大群眾失望,請政府正視我們如此有禮而堅定地提問,請政府提供明確且令全民滿意的回覆!

關鍵連結:搶救七星潭連署搶救七星潭串聯貼紙  搶救七星潭聯盟美麗七星潭協作平台

連署發起團體:

搶救七星潭聯盟、七星潭社區發展協會、黑潮文教基金會、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暨華文文學研究所、社團法人花蓮縣野鳥學會、東華大學環境學院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碩士班環境教育與生態旅遊組、初英文化設計工作室、花蓮縣初英山文化產業交流協會、花蓮縣環保聯盟、綠黨花蓮支黨部、再拒劇團、七星潭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游煌明、七星潭社區環保志工隊、東海岸文教基金會、興文化青年行動聯盟、青年搞蘇花高行動聯盟、國立台北大學花友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化作春泥更護花青年行動聯盟、台灣原住民太魯閣族學生青年會、花蓮縣環保工作促進會、慈大傳播公民台…(其他發起團體請見連署網站)。

搶救七星潭聯盟聯絡人:江珮瑾0910951113、蔡中岳0912521216

電子郵件信箱:lovehualien@gmail.com

連署書郵寄地址:970花蓮市中山路一段三巷188A615搶救七星潭聯盟收

大排沙農場的悲歌輪迴

中科四期的興建將強制徵收大排沙農場及附近農地,今年11月5日區委會中,來自大排沙農場旁相思寮的阿公阿嬤淚灑會場,哭喊:「我70幾歲了,從出生就住在那裡,十多間房子徵收才百來萬,你們的樓房一間百來萬…

中科四期二林園區的開發,意外引發過往一段不堪的歷史。歷史上,彰化二林是台灣農運的重要起點,一般民眾或許知曉日治時期的二林蔗農事件,卻可能不知道國民政府來台之後,在民國36年1、2月間,發生另一個二林事件。

二次大戰後,台灣發生許多農民抗爭事件,都是對準台糖公司各地糖廠(當時台糖總公司辦事處設於上海,上司為資源委員會),由北到南的糖廠幾乎無一倖免,例如,溪湖糖廠、埔里糖廠、虎尾糖廠、後壁林糖廠及高雄縣各糖廠等,農民激烈抗爭是因台糖公司強制要將其租用的農地收回自營,對當時原耕作之佃農任意撤佃起耕所致。

台灣省政府當時的一份代電中,明白指出:「年來各地糖廠每不顧實際情形,藉口自營,積極收回,甚有雇用流氓強制起耕情事,致撤佃糾紛迭起。」其中衝突最大、事後並留下較為完整紀錄,乃是發生於當時原北斗區溪湖糖廠轄區內的大排沙農場,此農場也是這次中科四期所欲使用的農地。

由於這些農地大抵是日治時期被日人強制收買或徵收,然後撥出一部分土地供農民租用耕作,用以維持其生計。老百姓原本期待國民政府來台後至少能繼續承租使用這些農地,但台糖公司卻要將其驅趕,引起社會相當大的騷動,縱然當時台灣社會菁英人士及國大代表「一致主張廢止自營農場制度,將土地提供放租種植甘蔗」,但並不為資源委員會所接受。

激烈的衝突發生於民國36年1月28日,地點就在大排沙農場。

後來在北斗區里民會館召開農民大會,據當時《青年自由報》2月22日報導,一名農民表示:

「在憲政公布的今日,一切不合《憲法》的事情當然要撤廢,廠方屢次以非法的手段侵害農民的權益,委實令人痛恨,如前次番仔埔農場事件,在檢察官判定侵占不起訴,農民沒有犯罪事實,廠方竟昧於法治精神,使警察拘捕農民;餘恨未消,又以執銃的員工來脅迫農民,甚至不法逮捕,毀損地上耕作物,此不僅為農民的損失,亦是國家生產上的損失,如此糖廠作風是否合法,委實令人懷疑!」

中科徵地太「鴨霸」

並有其他農民指出被糖廠拘禁及拷打的情事,並質疑,「聽說糖廠是國家經營,當真國家會這樣待遇我們嗎?代表國家的糖廠可以這樣對待我們嗎?」另有農民也表示自己原本期待:「光復後能重見天日,怎知我們的糖廠仍沿用日人作風,依然榨取百姓的勞力!」

中科四期的興建將強制徵收大排沙農場及附近農地,今年11月5日區委會中,來自大排沙農場旁相思寮的阿公阿嬤淚灑會場,哭喊:

「我70幾歲了,從出生就住在那裡,十多間房子徵收才百來萬,你們的樓房一間百來萬要不要賣啊?比土匪還不如。堂堂一個縣府,沒有照顧我們這些傻百姓,反而陷害我們。」

「我們這些百姓從年輕拼到老,才能有個地方住而已。這麼鴨霸什麼都要把我們遷走,11月底說就要去拆房子,公媽不知要請到哪裡?」

那天區委會的場景,似乎是把時光拉回到了1947年2月的北斗區里民會館。62年了,國家怎麼還如此對待這些老農民?我們有否可能終止這個輪迴,讓老農可以繼續擁有土地,並安享餘年?

981201-4010851276_d59f368fc.jpg
(本圖引用自「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部落格」,原文註明圖片來源:chengintong

(作者為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本文轉載自1201「蘋果日報」)

重建小林村,不能僅是馬總統的泡麵承諾

11月8日,小林村成立重建協會,當日以313:1的票數,決議要自立重建,要「找回記憶中的小林村」。然而,行政院堅持與慈濟合作打造「大愛永久屋」,與多數小林村民期望不符,迫使村民北上抗議,前往總統府….

11月8日,小林村成立重建協會,並於當日以313:1的票數,決議由紅十字會、世界展望會與高雄市建築師工會共同重建小林村,目標是要讓村民「找回記憶中的小林村」。

然而,由於行政院莫拉克災後重建委員會堅持與慈濟合作打造「大愛永久屋」,與多數小林村民期望不符,迫使小林村重建協會在昨(11/25)日與南方部落重建聯盟共同北上行政院抗議,隨後並前往總統府陳情,希望政府能尊重小林村民自主決議。

主圖
為了重建家園,不得不北上抗議的小林村民

小林村民徐報寅表示,莫拉克風災已過110天,馬政府雖承諾會迅速重建小林村,但如今重建進度仍與風災過後11日沒有太大差別,除重建牛步外,過程也不尊重小林村民自主決議。

他指出,「小林人現在已經沒有家,家只在回憶裡,所以要依照我們的回憶來重建。可是政府執意與慈濟合作打造制式型社區,與小林村回憶、文化格格不入,根本不尊重我們的心聲」。

而當重建委員會副主委陳振川出面回應南盟訴求時,小林村重建協會會長蔡松喻也提出「小林村自行購地」、「政府開放以地易地」訴求,除要求政府讓小林村自行選擇重建伙伴外,也點出目前村民無法取得永久屋土地所有權,若未來政策改變,小林村民將一無所有的擔憂。

對此,陳振川僅表示民間團體捐贈的救災經費比政府還多,相信會提供妥善安置方案,並未正面回應自主購地、永久屋土地所有權等訴求,也沒有解釋為何政府執意與慈濟合作。

陳振川回應引發小林村民不滿,現場並有多位災民激動落淚,於是小林村民在結束行政院抗議行動後,隨即集結前往總統府陳情。蔡松喻表示,重建小林村是馬英九總統的承諾,不可以像泡麵廣告一樣華而不實,說得很好聽,結果最後災民得到的卻完全是另一回事。

小林村民在抵達總統府後,獲准推派10名代表進入陳情。蔡松喻在會後表示,接見小林村民的是總統府公共事務室參議黃大均,他認為小林村的問題聽起來很單純,不懂堅持與慈濟合作的究竟是行政院,還是高雄縣政府,但承諾會將意見轉達給上級,幫忙協調自主重建事務。「但是,黃大均也說,他希望小林村民不需要再來第二次」,蔡松喻表示。

1
小林村民徐報寅表示,政府執意與慈濟合作打造制式型社區,與小林村回憶、文化格格不入,根本不尊重村民的心聲。

2
災民高舉「天地可以不仁,總統不能無信」標語,希望馬英九能信守對小林村民的承諾。

3

小林村重建協會會長蔡松喻表示,希望政府協助月眉農場土地變更取得,讓小林村民擁有一塊足以建村的土地,並呼籲重建委員會就算不讓村民「以地易地」取得永久屋土地,也應該讓村民享有「優先承購權」,否則未來政策若有變更,小林人將一無所有。

4
由行政院前往總統府的路途並不長,但已足可讓小嬰兒在父親臂膀上睡得香甜。小嬰兒的夢裡有什麼呢?小林人又能不能重建夢裡的家園呢?

5
(上,下)小林村民獲准推派10名代表進入總統府陳情。府方表示,小林村的問題聽起來很單純,會協調災民進行自主重建。只是,如果接見時是公開場合,也有媒體在場的話,府方也會給出一樣的承諾嗎?
6

榮耀上帝之處的窘態─旗後教會

當年辛苦建立的聖堂,在機械工具及教會人士親手的摧殘下,昔日美麗的禮拜堂,就處在這般逐漸被摧毀的窘境下,將要從歷史的洪流中消逝。教會創立於西元1865年,至今已有144年的宣教歷史,為台灣基督長老…

當年辛苦建立的聖堂,在機械工具及教會人士親手的摧殘下,昔日美麗的禮拜堂,就處在這般逐漸被摧毀的窘境下,將要從歷史的洪流中消逝。

image001

旗後教會的歷史意義

旗後教會創立於西元1865年,至今已有144年的宣教歷史,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第一間設立的禮拜堂,對於荷據時期以後基督教在台灣的發展史,有十分重大的歷史意義。

旗後教會共經過三次會址的遷移,現址為第三會址,現今所見之教會建築物為西元1935年(昭和十年)所改建之樣貌。教會由巴克禮牧師成立的「愛兒園」,是為高雄第一所幼稚園,不少旗津子弟的腦海中都有那麼一段愛兒園的記憶。

1935年改建後的禮拜堂為鋼筋混凝土造,牆面飾以褐黃色洗石子,外觀採用仿羅馬小教堂的元素,融合其他不同的建築語彙,構成禮拜堂獨特的建築風貌,立面突出門廊及高聳的鐘樓,為整座建築的焦點所在,兩層樓的建築中,二樓為禮拜空間,一樓原先功用為教友的聚會空間。

光復後,地震颱風等天災不斷的考驗著禮拜堂,1977年(民國66年)賽洛瑪颱風來襲,教會嚴重受損,屋頂由原來木構架瓦片頂改成鋼筋混凝土平頂,兩側牆面亦以鋼筋混凝土扶壁補強,後來外牆產生裂痕,以日本進口之石頭漆噴上處理。近年教會內部部分結構逐漸出現嚴重龜裂之現象。

image003

教會拆除重建的過程,文化與信仰不能雙贏嗎?

現任牧師考慮到日漸增多的教友、禮拜空間不足、建築物的安全性、宣揚福音及地方教育需求等因素,決定將教會拆除重建,原先長老及教友們不贊同禮拜堂的拆除,但由於建物結構安全的顧慮,遂放棄保存之念頭,開始也一起投入募款建新聖堂的行動。

起先筆者得知將拆除的消息時,旋即致電給教會人士,但是教會方面普遍對文化資產的概念相當缺乏,他們認定建築物未超過百年,且外觀或內部及一些構件做過更動,就不適合列入古蹟或者是歷史建築作保存,甚至說出「我們教會的存在目的是為了要傳教,並不是為了文化資產的保存」。

當時筆者即積極聯絡文化局及地方文史工作者,文化局的答覆為:本局曾偕同專家學者前往評估其保存價值,然建築主體因自然環境及人為維護情形不佳,其結構已產生相當不利保存之情形,教會基於安全考量,決定進行重建;

而地方文史工作者也覺得結構問題不可避免,甚至認為我們這些人太執著於有形文化資產的保存,更強調建物先前的整修添加的構件,並非完全為原貌,讓教會已經不具有文資保存的價值。當時處在大考繁忙前夕的筆者,不得不臣服於這般毫無資源協助的困境。

一直到前幾天想說去捕捉些教會的「遺照」,十分有機緣地遇到有心欲努力保存禮拜堂完整的人士,開始一連串的連繫及討論,尋求到成功大學傅朝卿老師的協助,還有文建會委員的關切,一同前往勘查,具有長年古蹟經驗的傅老師認為結構問題的解決是可行的,文化局也才開始注意教會情形。

信仰活動可涵括在無形文化資產的範疇內,透過禮拜堂這樣有形的文化資產產生一種特殊的場域精神,難道不能有這樣雙贏的局面出現嗎?在旗後教會這樣的案例中,是具有重重困難的。

除了前述牧師的幾點顧慮之外,教會曾經考慮過另覓土地建新聖堂,保留舊有的禮拜空間,但在旗津地區要尋找那麼大一片的空地是十分困難的,而且若要利用教會原地空間作新建物的增建,礙於土地法規(建蔽率),新建的空間大小就幾乎等於沒有蓋,種種的問題使得教會不得不拆除重建。

image005

《教會創立者馬雅各醫師銅像及禮拜堂立面》

無法阻擋的窘態終於發生了!

公部門外來的關切來了太遲!新建的招標計畫已完成,雖然教友捨不得,但皆已達成共識,也進行募款多時,對於地方政府遲來的關切十分的不滿,他們覺得拆除的消息已公布那麼久了,若政府有心幫助教會,為何會拖到這個時刻呢?

本來有機會坐下來好好談談的,然而他們的不滿,進而轉為憤慨,在一日之中動手拆除了禮拜堂立面的左側,甚至還不停的對外牆敲敲打打,文化局科長前往欲說服工程暫緩,但教友累積已久的情緒一發不可收拾,文化局方面也拿不出任何承諾,也尚未將此案送上文化資產審查程序,因而無強制力要求停工,拆除工程越演越烈。

隔日,屹立七十四個年頭的老鐘樓,化成了土石堆,從此消逝在世人的面前,昔日榮耀上帝的處所,就成了這般的窘態。

image007

《回望鐘樓的最後一面》

這樣的結果該怪罪於教會方面的暴力嗎?我想並不全然,政府文化部門的消極態度以及不願主動介入的心態,應是比較需要檢討的部分。為何早在年初接獲通知時不盡快介入處理,待到文建會委員的關切才出面?為何文化局緊急會議的召開及強制公文的制定等機動性會如此微弱,造成沒有強制效果下只能看見教會一步一步的走上消逝之路?…

我們的文化局僅僅是處理承辦業務的嗎?還是發自職員內心或責任想為這城市的文化做些甚麼?我想需要文化部門好好地省思。

最後關於旗後教會,禮拜堂僅存右側牆面還沒完全拆除,我們期待能努力將其保留,成為一個歷史的紀念碑,紀念教會,也紀念這個不幸的事件。

image011

(拆除影像紀錄者:張靜瑜 記錄日期:2009/11/19)

(作者為成功大學都計系一年級學生)

一分鐘搶救七星潭!

美麗的七星潭,是花蓮人的回憶,更是所有到花蓮遊憩的朋友必停之地。你曾經獨自在這片美麗的海灣駐足嗎?2009年10月30日,環保署通過花蓮縣政府提案,廢止了七星潭唯一的保護屏障~

美麗的七星潭,是花蓮人的回憶,更是所有到花蓮遊憩的朋友必停之地。

你曾經獨自在這片美麗的海灣駐足嗎?

或者背著吉他向七星潭哭訴那個男孩/女孩離開了…

你曾經與親友一同踏著七星潭的浪,丟幾個小石頭歡笑嗎?

或者只是一群人夜宿七星潭,躺在礫石床上傾聽七星潭歌唱…

2009年10月30日,環保署通過花蓮縣政府提案,廢止了七星潭唯一的保護屏障~《86年七星潭風景區開發建設環境影響說書審議公告》。此一動作讓七星潭門戶大開!七星潭沿岸天然景觀生態、遊客及周遭居民安全岌岌可危!

許多在地居民憂心的指出,近幾十年來七星潭海岸線退縮快速,居住安全勘虞。加上考量全球暖化造成海水面上升以及風暴愈來愈強的趨勢,七星潭除加強聚落區海岸護堤外,其它非聚落區惟應強化海岸保安林的防風定砂和防潮功能,土地只應低密度利用,建築線應儘量向內陸退縮,而不是短視觀光開發近利,興建愈來愈大的飯店和渡假村,並要求政府建造愈來愈高海堤,與海爭地,圖私人利益,卻要納稅人買單。

搶救全民的、自由的、絕美的七星潭!

發起團體:搶救七星潭聯盟

現在,請加入全民連署,用一分鐘搶救七星潭!

連署訴求:

1.七星潭的美要由全民分配,不可由財團掠奪獨占。
2.要求花蓮縣政府核看守全民財產,保障全民進出七星潭海岸自由。
3.請花蓮縣政府公開《新訂七星潭風景特定區計畫》內容,提供全民意見參與。

關鍵連結:搶救七星潭連署搶救七星潭串聯貼紙 搶救七星潭聯盟美麗七星潭協作平台

急徵!守護七星潭志工-報名請將名字、聯絡電話、E-mail資訊寄至lovehualien@gmail.com信箱,謝謝。

1.網路連署志工:連署書(現在修正中,預計11/25開放下載,屆時請上連署網站下載),邀請各位關心七星潭的朋友將其列印出來,與周遭親友同事宣傳,簽名連署支持七星潭後,寄回花蓮信箱(信箱地址近期公佈)

2.街頭連署志工:我們將於11月27-11月29日於舊鐵道商圈進行街頭連署,預計時間為16:00-21:00,請有空的朋友一起加入連署志工的行列,不用三天都有空,只要有心就算只有30分鐘也可以。

3.活動志工:我們打算在七星潭籌備一些活動,時間可能在聖誕節或跨年時,目前都在討論階段,如果有興趣一起參與的話也歡迎加入唷!

東海岸文教基金會 江珮瑾
Tel&Fax:03-833-4545 Mobile:0910951113
Add:970花蓮市林森路210-2號 Blog:http://space-east.blogspot.com/

aa1

災後百日遊行吶喊:我要回家

11月19日,包括八八水災高雄縣原住民部落再造聯盟、六龜鄉新開部落、桃源鄉寶山村、勤和村、那瑪夏鄉南沙魯村、瑪雅村等自救會代表,昨天聯合召開記者會,要求縣政府讓自救會代表參與重建決策…

前言:

11月19日,包括八八水災高雄縣原住民部落再造聯盟、六龜鄉新開部落、桃源鄉寶山村、勤和村、那瑪夏鄉南沙魯村、瑪雅村等自救會代表,昨天聯合召開記者會,要求縣政府讓自救會代表參與重建委員會決策,在原鄉蓋中繼屋,及加速搶修山區交通、水電、等生活機能。

除召開記者會,來自各地約400位族人,也從鳳山教會遊行高雄縣政府,以默哀、狼煙、吟唱的方式,表達「想要回家」的心聲。

這次遊行活動主要的訴求是:

我們要決定權

我們有權決定部落的未來,我們要進入高雄縣重建委員會參與決策。

我們要回原鄉

營區是難民收容所不是中繼屋!

我們要在原鄉蓋中繼屋、永久屋,離災不離村,傳續文化生命。

我們要生活

儘速搶通台20線、台21線及藤枝林道,恢復部落原有生活機能;

學校不滅校、不減班,二個月內完成學校安全的補強工作。

我們要求高雄縣政府在遵守原住民族基本法的前提下,以人為本,以生活為核心,須尊重在地居民與多元文化特色,保障部落/社區參與,積極協助原住民族進行回鄉重建的工作。

1119遊行運動,各媒體報導,請點選下方新聞閱讀:

(1)88再造聯盟今遊行 訴求回原鄉(20091119中國時報)

(2)88災民燒狼煙 楊秋興允助返鄉(20091120中國時報)

(3)八八原民上街頭 蛋洗縣府

(4)原民上街吶喊:我們要回家(2009/11/19 聯合晚報)

(5)原民怨 心有千千結…(20091120聯合晚報)

(6)「想念山上…我不要住永久屋!」(20091120聯合晚報)

當日活動集錦(攝影/旗美社大工作人員土豆、88news記者柳琬玲)

DSC_6279

出發前的祈禱(攝影/土豆)

PB196048

隊伍走在鳳山街頭(攝影/柳琬玲)

DSC_6290

出發(攝影/土豆)

DSC_6344

沿路發傳單(攝影/土豆)

DSC_6361

(上)曾文溪越域引水工程無限期停工(攝影/土豆)

(下)越域引水問題始終未解(攝影/柳琬玲)

PB196020
DSC_6373
(上、下)寶山部落拜請了祖靈一起來遊行(攝影/土豆)

DSC_6390

DSC_6378

(上)魯凱青年來聲援(攝影/土豆)
(下)都是兄弟姐妹-魯凱族來聲援(攝影/柳琬玲)

PB196116

DSC_6416
(上)新開心聲(攝影/土豆)

(下)新開部落要求縣長承諾(攝影/柳琬玲)

PB196083

DSC_6429

勤和人列隊走出來,村長笑了(攝影/土豆)

DSC_6466

(上、下)那瑪夏鄉民(攝影/土豆)

DSC_6268

DSC_6467
DSC_6470
孩子(攝影/土豆)

DSC_6473

抗議啦(攝影/土豆)

DSC_6480
向縣府前進(攝影/土豆)

DSC_6500
在異鄉的街頭 呼喊(攝影/土豆)

DSC_6550

縣府 我們來了(攝影/土豆)

DSC_6593

給我中繼屋(攝影/土豆)

DSC_6650

上帝不准我把祖產讓給你(攝影/土豆)

DSC_6661

悲(攝影/土豆)

DSC_6705

部落長老表示,「燒狼煙」在部落有三大意義:包括代表部落還有生還者;部落是安全的以及喚回在山下的族人回家。煙是原住民和祖靈共通的語言,當想念祖靈的時候,夜晚便會生起火,冒起煙,煙會把原住民身上的味道帶到祖先的地方,祖先聞到了你身上的味道會尋著煙飄來的方向而下。

此次遊行,受災部落在遊行終點—高雄縣政府廣場燃起狼煙,將「我要回家的決心」傳達給madai ngaz (布農語老祖先之意),告訴madai ngaz我們沒有棄守家園,我們正努力排除阻擋我們回家的障礙,因為只有站在自己的土地上,原住民才能有尊嚴的生存、文化命脈才得以延續!!

DSC_6733DSC_6755

(左)吟唱- nakulumahim 我們要回家(攝影/土豆)

(右)邀約祖靈相挺(攝影/土豆)

PB196012DSC_6782
憤(攝影/土豆)

DSC_6867

行動劇:「羊秋猩」將原住民災民像掃垃圾般逼向慈濟「大礙屋」作「資源回收、再利用(攝影/土豆)

PB195999
控訴政府的殖民政策(攝影/柳琬玲)

PB196132
現場準備了原住民的要求,希望高雄縣長簽字承諾,縣長楊秋興在紙上逐條寫下意見,照片上的手寫體,即為縣長的承諾或意見。 (攝影/柳琬玲)

以下為承諾書分段細部,比較可以看清楚(提供:南風影業張育瑋)

DSC06801

DSC06802

DSC06803

DSC06804

(本文與「莫拉克獨立新聞網」共同刊登)

請注意!「特定區域劃定」內的房屋將「原則拆除」

「特定區域劃定」,是部落是否會遷村的最重要依據,台東富山與嘉蘭部落,因族人對原居住地的危險程度有共識,在沒有爭議的情況下順利完成劃定,但未來針對有爭議地區的劃定,該如何認定「危險區域」,則有賴族人提出意見表達。

以下為「98.11.19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新聞稿」,內容為 18、19日進行的「莫拉克颱風災區劃定特定區工作小組」完成地區狀況。

「特定區域劃定」,是部落是否會遷村的最重要依據,台東富山與嘉蘭部落,因族人對原居住地的危險程度有共識,在沒有爭議的情況下順利完成劃定,但未來針對有爭議地區的劃定,該如何認定「危險區域」,則有賴族人提出意見表達。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政府在回答「危險區域內房屋是否會拆除」時,多是回答:「不會拆除,但是房屋不能居住,土地會降限使用」,但是在以下這則公部門發出的新聞稿中,則首次明確表達為:

特定區域內房屋不得住人,原則拆除,但後續將由部落共同決定是否作為部落公共財,以及其使用與保留方式。」

而先前「劃定區域小組」提出的草案中亦主張,將以「表決過半數」的方式,作為遷村依據,因此一旦被劃入「特定區域」(危險區域)後,聚落的命運與原居住的保存,恐怕有很大變動,因此,如有不同意被劃定的族人,請記得要明確表達意見,如無異議再進行劃定工作。

98.11.19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新聞稿

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區劃定特定區工作小組已於昨(18)日及本(19)日完成災區4處部落劃定特定區域之工作,包括台東縣大武鄉富山部落40戶、金峰鄉嘉蘭部落15戶、屏東縣牡丹鄉中間路部落45戶、以及高士部落46戶,總計146戶住宅地區,將劃定為災區特定區域。

莫拉克颱風災區劃定特定區域工作小組成員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綜合規劃處張恒裕處長、農委會水保局林裕益總工程司、原民會經建處蔡正治處長、相關部會委員代表、水利公會陳明信榮譽理事長、淡江大學黃富國副教授、中興大學蘇苗彬教授以及台東縣與屏東縣政府代表等一行人,係於18日及19日前往台東縣大武鄉富山部落、金峰鄉嘉蘭部落、屏東縣牡丹鄉中間路部落以及高士部落,進行災區劃定特定區域勘查、審議以及諮商工作。

重建會張處長表示,此次災區劃定特定區域工作係依據「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第20條第2項,以及「莫拉克颱風災區劃定特定區域安置用地勘選變更利用及重建住宅分配辦法」規劃辦理,政府得就災區安全堪虞或違法濫建之土地,經與原住居者諮商取得共識,得劃定特定區域,限制居住或限期強制遷居、遷村,且應予符合前項之適當安置。

重建會張處長說,莫拉克颱風造成災區多處損害,除房屋已毀損者,政府已積極辦理外,依據特別條例,對於居住地不安全者,經行政院專案工作小組邀集當地居民勘查,並組成小組審查決定,與當地居民諮商取得共識後,再由劃定主管機關提報行政院重建會核定後公告。

對於劃入特定區域原住居者,政府將辦理後續中期安置以及永久屋興建配住等,特定區域內房屋不得住人,原則拆除,但後續將由部落共同決定是否作為部落公共財,以及其使用與保留方式

本次主管劃定機關農委會水保局林總工程司表示,此次勘查及審議作業,行前即已由專家學者前往進行實地初步勘查評估並撰寫寶貴建議與評估資料,水保局除事先將災後航照圖及套繪地籍圖携至勘查現場,具體呈現災損影響情形外,另亦邀集專家學者以及各機關代表等,會同縣府以及當地居民代表共同討論,對於災區劃定特定區範圍均達成共識,過程順利。

原民會蔡處長指出,依據特別條例,劃定特定區需先與當地居民諮商取得共識,以本次辦理過程為例,先由原住民族地區災區鄉公所輔導當地居民成立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台東富山部落即已成立類似組織凝聚共識,與政府專案工作小組進行諮商,原民會將持續推動此一模式,作為後續原住民族地區劃定特定區諮商辦理之方式。

蛤仔的心聲

元長鄉居民吳太太說,只要冬天鋒面一來,雲林的揚塵便多到她們不知道怎麼清掃才好,「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很擔心小孩子的健康問題!」元長鄉居民康小姐的兒子有過敏,只要風沙一來,小朋友就不斷揉鼻子。而元長鄉…

「阮雲林人親像蛤仔,目睭會吐沙…」這是近年來,雲林鄉鎮冬天的寫實景況。雲林元長鄉的花農蔡貞庫抱怨:「阮這ㄟ查某人每日攏塊掃地,卡掃攏有一畚箕彼呢多!」

981118-hazai9ccd326a74-450.jpg

11月13日,雲林冬日難得的細雨不斷,也是88風災後的首度降雨。濕潤的水氣鎮住街上平時黃沙滾滾的蕭瑟,但14日天方放晴,站在田地裡與農民訪談約一小時,不多時即「面有土色」,嘴裡也跑進沙塵,發出喀嗤喀嗤的聲音。

蛤仔的心聲

「這就是冬天一到,我們『呷飯配沙』的聲音。」中午時間,元長鄉信義國小的孩子們正在吃午餐,她們說:「真的很不喜歡沙子,因為要戴口罩。」信義國小2年級導師陳靜儀表示,每到中午吃飯時間,小朋友都要先到餐廳把桌子抹乾淨,否則根本無法好好吃飯,「有時候風沙真的很大,我們就得把門窗全部關起來,避免孩子吃到太多沙子。」

但關閉門窗並無太大用處。一位小女孩領著記者到餐廳旁一間看起來久無使用的廁所,她將緊閉的廁所門打開,馬桶與地上都積著厚厚的沙土。「妳們有在用這間廁所嗎?」女孩堅定地說:「有啊!每天。」

1-24100277125_098fa66be8

蔡貞庫也說,關閉門窗根本沒用。冬天一來,家家戶戶都不太敢開門窗,因為關上門窗風沙就已多到嚇人。他的大兒子蔡榮章領著記者到栽培洋桔梗的簡易溫室,柔弱的洋桔梗上佈滿沙土,溫室作用全無。

等著跑路的農民

蔡榮章說:「溫室的這種網子是30目的,比家裡防蚊子的紗網還要細;可是妳看,花和葉子全部都是沙土!」蔡榮章指出,溫室滿目瘡痍的景況,是11月2日鋒面南下那天造成的。

蔡榮章的花田約有4分6,一分土地約70萬元,4分6大的土地約有30多萬朵洋桔梗。這裡生產的洋桔梗專銷台北,平時喊價到一朵40元,被揚塵覆蓋後的花,一朵只剩10元。扣掉成本、育苗、人力等支出,根本沒利潤。

蔡貞庫說,洋桔梗是雲林縣府鼓勵的產業,為了種花,一家大小借地押貸數百萬,搭一座溫室的錢,跟買一分地的價錢相同,但現在被揚塵全毀了。由於洋桔梗過於柔弱,蔡榮章自嘲:「根本沒法把花拿去洗,一洗就像『辣手摧花』!」而沒賺到錢不打緊,花若無法被收購,農民還得付銷毀的清潔費。

蔡貞庫申請農業損害賠償,申請卻被駁回。同樣受到損害的還有姪子蔡維新的花生田,冬季是花生收成季節,但蔡維新抓起一把土豆並隨手撥開:「土豆都黑掉了,這全毀了!」

蔡維新3分半大的土豆田,在88風災時被水淹過一次。水災雖獲得些許補償,但不久後又有嚴重的揚塵來襲。水災過後,花生葉子易生蟲害,就算半個月噴灑一次農藥,葉子依然被蛀得亂七八糟。88風災之後,農民普遍感到揚塵狀況更加嚴重,作物都蓋滿沙塵;但揚塵害沒有天然災害補助,農民都在「等跑路」。

1-34104761747_53b85c0537

連機器都爆表

揚塵帶來的危害不只是經濟損失與生活不便。根據環署空氣品質監測資料顯示,2日當天斗六、台西、崙背等地,空氣品質監測都超過懸浮微粒PSI值 150,屬嚴重不良;其中台西空氣中懸浮微粒PSI值飆高到286。蔡榮章不懂「懸浮微粒」,以「很細的沙」描述空氣品質不良現象,「阮雲林郎攏說這款很細的沙,就是『本土沙塵暴』!」

元長鄉居民吳太太說,只要冬天鋒面一來,雲林的揚塵便多到她們不知道怎麼清掃才好,「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很擔心小孩子的健康問題!」元長鄉居民康小姐的兒子有過敏,只要風沙一來,小朋友就不斷揉鼻子。而元長鄉還不是揚塵最嚴重的地區。

1-41113 008

雲林縣環保局空氣噪音管理科長賴東鴻表示,濁水溪沿岸風飛沙嚴重,每年9至12月危害最甚,11月2日當天懸浮微粒濃度過高,縣府的採樣記錄一度高達4,306µg/m3(微克/立方公尺),造成機器當機。

雲林縣環保局長陳世卿補充,據97年10月至98年3月、98年9月至11月11日監測資料顯示,雲林縣懸浮微粒高過1000µg/m3以上共有94小時,500至1000µg/m3則有228小時、150至500µg/m3有1153小時,不合格比例達30%,嚴重程度可見一斑。

「以為鄉下比較好…」

雲林縣府委託彰化基督教醫院雲林分院進行濁水溪沿岸學童的健康風險評估,針對濁水溪沿岸鄉鎮進行調查,發現孩子健康明顯受影響。

小兒胸腔科醫師何宇苓說明,39.61%國小學童有晨起咳嗽、夜間咳嗽、晨起打噴嚏或流鼻水、眼睛或皮膚容易癢等困擾,濁水溪下游鄉鎮更高達 44.69%。下游鄉鎮學生有43.57%會過敏。許多家長覺得帶小朋友外出旅遊時症狀會變好,甚至離開原居住區時症狀就改善。而下游鄉鎮的孩子易感染過敏性結膜炎、氣喘、支氣管肺炎與肺炎。

每到冬天,康小姐三天兩頭就要帶孩子往醫院跑,「我們以為鄉下空氣比較好,結果並沒有。」雖濁水溪本就有揚塵問題,卻從未如此嚴重,「大家都說,是六輕的問題!」居民質疑並未受到環保單位重視,對於揚塵,只叫居民戴口罩或種植防風林,居民感嘆:「根本是保護大企業,叫百姓去死」。

2-14101052402_00efe79dcb

「雖沿海沙岸,實平壤土,但土性輕浮,風起揚塵蔽天,雨過流為深坑。然宜種植,凡樹藝鬱茂,稻米有粒大如豆者;露重如雨,早歲過夜轉潤,又進海無潦患,秋成稼倍內地;更產糖蔗雜糧,有種必獲。」─《裨海紀遊》

清初來台遊歷採礦的郁永河,將濁水溪流經鄉鎮的特性描寫得栩栩如生。雖因地形特性,東北季風來時濁水溪沿岸便風起沙揚,然而濁水溪所傾瀉沖積出來的,是適宜耕作的有機土壤。但郁永河筆下的濁水溪,卻被快速地改變了。

幽咽的濁水溪

站在一望無際的花生田,雲林元長鄉農民蔡維新感嘆:「以前田地不是長這樣的。」日據時代,日人廣植木麻黃等防風植物,居民只感到有沙,不曾以「沙塵暴」形容揚塵,近年防風林被砍光,加上六輕進駐,「我們呼吸的空氣愈來愈糟,作物也種不好。」

環視無垠的土地,抽地下水用的電柱隨處可見,農民蔡榮章說:「我們也不願抽,但濁水溪的水我們不能用。」政府因應六輕進駐而興建集集攔河堰,自集集鎮濁水溪中游的林尾隘口將濁水溪一切為二。「雖政府說部分水要給農民用,但91年集集攔河堰啟用後,我們反而無水可用。」

蔡榮章氣急敗壞地指著花生田旁的圳溝,抱怨農田水利會非但不替農民修理水路,還把水調撥給六輕使用。「水本來應該先給土地用,但現在卻變成企業優先!」
近年雲林地層下陷中心已位移到土庫、元長一帶,外界都歸罪農民,讓他們直呼委屈。

背負著地層下陷罪名的農民並未因此收獲良多。蔡維新說,比起地下水,濁水溪的水較好,「因為有有機質,作物很肥沃。」地下水只有灌溉功能,而地層下陷導致海水入侵、土地鹽化,農民直呼進退維谷:「根本要我們放棄農業。」

吞水怪獸

工業正在鯨吞蠶食農業與水源。雲林縣環保局指出,91年集集攔河堰啟用之後,雲林的空氣品質異常高值顯著增加;對比水利署統計資料發現,濁水溪枯水期水量在集集攔河堰興建後明顯減少。

至今年為止,已從原本每秒50至70立分公尺,降到不足每秒10立分公尺,間接導致下游河床沙灘地面積擴增。八八風災過後,自強大橋至西螺大橋的裸露面積更擴增一倍餘,達1503公頃。

2-24100285623_3e7d34f975

六輕監督小組委員、環球技術學院環境資源管理系助理教授張子見表示,揚塵雖和裸露面積擴大相關,但揚塵害日趨嚴重,「合理推斷是六輕超量用水所致。」張子見指出,六輕在乾季沒有水權,但去年卻發現集集攔河堰在乾季依舊供水給六輕。

張子見發現,隔天欲帶媒體前往拍攝,但消息走漏,水竟然先被漏光至乾季水位。張子見指出,先前環署稽查六輕用水時,六輕要降載部分工廠產能才「勉強符合」環評變更後的用水量34.5萬噸,但目前六輕產能並未減少,絕對超用。東海大學環工系副教授陳炳煌也在國光石化開發案審查會議中直指:「六輕超水用量已達40萬噸。」

六輕再度違法

雲林縣環保聯盟總幹事廖冠貿在11月14日領著記者實地走訪集集攔河堰,洪閘門18座全部緊閉。壯大的攔沙壩將濁水溪水留在上游,送入六輕取水門。有水的濁水溪一片碧綠,映照遠山,非但沒有揚塵,甚至美不勝收;但隔著一道攔河堰,濁水溪河道卻變成「九寨溝」。

2-3-4101057262_ace7a50844

廖冠貿說,要不是前一天下過雨,「濁水溪恐怕連一滴水都沒有!」集集以下到麥寮出海口,光禿禿的河床滿是細砂。張子見指出,過去未攔水時,乾季還能維持濕潤,但現在已不復見。

廖冠貿說,集集攔河堰阻斷濁水溪後,河川的生態基流量不足。據統計,目前每日基流量不到河水總量0.1%,大河變成死水溝。此外,因泥沙淤積,集集攔河堰有效蓄水量僅剩餘一半且持續惡化,14日當天,砂石車往來清淤,集集攔河堰宛如攔沙壩,當出「防止雲嘉地區超抽地下水引發地層下陷」的口號,完全跳票。

更嚴重的是,過去濁水溪流經河床會將有機質留在河床上的石頭,但近10年水被攔截一空,有機質被東北季風吹走;沙導致濁水溪下游沖刷出高30米的大峽谷。而因有機質消失,環保署為抑制揚塵進行的「跳島式植草」也無太大功效,「全無養份,草怎麼長得起來?」

還要幾條濁水溪?

2-4-3004317844_0d070a0917

張子見直言,濁水溪揚塵無法根絕,只能抑制,但絕非靠環署與雲林縣府廣植草木、灑水或要求居民戴口罩就能解決。「首要之務是嚴格監督六輕用水,超量就罰!」他擔心為了中科二林開發的大度攔河堰將加速中部空品惡化、再造下一條乾涸濁水溪。

大度堰將取大肚溪上游的烏溪水源,乾季最低流量每日僅43萬噸。張子見指出,大度堰雖宣稱僅供中科、國光石化使用,但依六輕超水用量及當初規劃狀況,未來大度堰極可能也供水給六輕。

值得注意的是,大度攔河堰專案小組初審時,環評委員認為大度堰興建後也會產生河川裸露問題、水利署卻認為沒有影響。但前水利署副署長吳憲雄指出,大肚溪口不斷往北偏移,未來東北季風作用會「絕對更嚴重」。

張子見感嘆,工業要水,政府就找水,卻變相剝奪民生與農民用水;工業開發帶來的污染對環境與居民已是威脅,水源斷絕無法耕作是二次打擊、河川乾涸更加劇健康風險。

為了高污染工業,濁水溪、大度溪、大甲溪中部3條重要河川下游,乾季將完全沒有水供農漁業與生態保育所用。環保團體以六輕為例,雖帶來部分產值,但也耗去許多環境、社會成本,顯見高耗能、耗水工業根本不適在台灣開發,要求政府立刻停止國光石化、中科二林等開發案,還台灣土地原有面貌。

(本文轉載自「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部落格)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