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洪患 不能空談調適

目前台灣立法院中審議的《溫室氣體減量法》,其中關於境內的碳抵償計畫,仍無詳加規範種類與限制。如能將農業的碳抵償計畫,加以清楚規範並納入碳抵償的範疇中,藉由這些補助,生產者將更有能力與意願投資在有機…

莫拉克颱風肆虐過後,中南部一片狼藉,天人永隔的場景讓人看了為之鼻酸。然而,這樣的悲慘場景,並不是只發生在台灣。

根據國際人道組織樂施會(Oxfam), 針對1980年以來的6,500個氣候相關災害進行研究,發現至2008年為止,大型洪水發生次數成長了四倍;而受極端氣候影響的平均人口,也在三十年來成長了兩倍(*1)。

姑且不論刷新歷史降雨量將近3000釐米(*2)的莫拉克颱風,是否與暖化直接相關,但全球近三十年來的氣候災變頻率,的確顯著上升。面對勢不可擋的氣候變遷,以及其所帶來的各式極端氣候,我們只能選擇去適應它、去調適。

090813_blog1-360.jpg
大水過後滿目瘡痍的旗山市區(圖/台灣世界展望會flickr相簿)

但是在台灣,卻有另一個隱藏的危機正在發生。幾百年來,一遇洪患便可供作為水量調節的農地,現正以每年9000公頃、相當於360座大安森林公園的速度在消失(*3)。歸咎原因,除了農地大量變更他用之外,生產者在面對全球競爭與國內產銷失衡的狀況下,經常入不敷出,血本無歸,導致農村大量青壯人口外流,農地終究被轉作他用。

敵長我消,只怕當下一次的洪水來襲時,造成的傷亡將更為慘重。

美國今年6/26日在眾議院通過的《清潔能源與安全法(ACES Act)》,目前仍在參議院作攻防,但這部悠關全美氣候安全的法案,或許能提供給我們對農業補助與氣候調適的另一種想像。

美氣候法案 提供農地存續誘因

一般人或許會認為,美國的《清潔能源與安全法(ACES)》,跟農業與調適八竿子打不著關係,其實不然。ACES打算以總量管制與碳交易(Cap & Trade)的方式,將美國202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到比2005年低17%的水準(*4),但其總量管制裏的「總量(cap)」,實際只「蓋」住美國87%的溫室氣體(*5),沒有涵蓋到的部份主要為農業、林業與畜牧業(*6)。

為了達成法案提出的減量目標,ACES規定20億噸(將近30%)的溫室氣體目標削減量,可藉由國內外的碳抵償(carbon offset,或稱碳抵換)計畫來達成。例如一座電廠的排放量,如果超過政府給核配的許可,則可藉由在國內外協助種樹等經過監測認證的計畫,來抵償 (offset)掉原本超過的排放量,而不需真的自己減量。這樣的好處,是廠商有可能以更便宜的方式,來達成一樣多的溫室氣體減量。

其中,ACES所規範的國內碳抵償計畫,主要以總量管制外的農業、林業、畜牧業為主要的施行對象。農夫與牧場的主人,雖然沒有被ACES管制到,但可透過例如肥料與糞便管理、或以增加土壤的碳吸付能力(carbon sequestration)等方式,獲得額外補助。該法案希望藉此提供農林畜牧業額外的減量誘因,也提供其他被總量限制到的產業,能以較便宜的方式達成減量目標。

碳抵償計畫 依碳價波動
目前農林畜牧業的碳抵償計畫,主要區分為作物管理、生質電力、動物廢棄物所產生之甲烷、土壤碳吸付、造林、森林管理、其他甲烷與氧化亞氮(註:肥料製造與施作過程會排放大量氧化亞氮)這七類(*7)。由下圖可看出農林畜牧部門的碳抵償量,由2010年後持續上升,而同一時期此類計畫額度的多寡,則主要由當時碳交易的價格來決定;碳價越高,碳抵償計畫也就越熱。

據估計,2020年時,美國境內的碳抵償額度,如經過美國環保署估計的當時碳交易價格換算後,將達每年兩百億美元的規模!

090813_blog2

目前台灣立法院中審議的《溫室氣體減量法》,其中關於境內的碳抵償計畫,仍無詳加規範種類與限制。如能將農業的碳抵償計畫,加以清楚規範並納入碳抵償的範疇中,藉由這些補助,生產者將更有能力與意願投資在有機農業、肥料與殺蟲劑管理等,可同時達成溫室氣體減量與對環境生態有益的農法上。

若能如此,這將逐漸促進以生產導向為主的台灣傳統農業,轉型為兼顧氣候變遷、水資源、生態系、人體健康與糧食安全的永續農業。

氣候調適 讓災難減至最低

ACES除了對農業的減量提供誘因之外,也在氣候的調適上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在對美國國內的調適上,擬成立統整十七個機構的國家氣候變遷委員會 (National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Council),以及國家氣候變遷調適基金(National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Fund),來協助國內的調適計畫。

另外國家海洋暨大氣管理局(NOAA),將負責每四年進行一次國家氣候變遷脆弱性評估(National Climate Change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以了解氣候變遷的衝擊所在,並於旗下成立國家氣候服務(National Climate Service),專門提供各級政府受氣候變遷影響的資訊,以資料倉儲中心的角色協助各級政府擬定氣候調適策略。

另外全球暖化所引發的熱浪、乾旱與洪水等,都將增加病菌的蔓延並引發相關的心肺疾病,於是ACES將成立人體健康服務(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以協助擬定人體健康的調適策略。

生態系調適 亦受重視

ACES除了關心氣候變遷下的人體健康問題,亦將關切的重點放在受影響的生態系上。由自然資源氣候調適委員會(natural resources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panel ),整合美國農業部、環保署、國家海洋暨大氣管理局、內政部、陸軍工兵署等與野生動物、自然資源管理相關的聯邦單位提出自然資源的衝擊評估與調適策略。

而州政府亦可向聯邦政府提出各種生態系的調適方案以取得相關的調適資金,這將促使濱海的州政府,開始進行海水酸化的研究,並保護脆弱的沿海生態系。

在國際的調適上,美國也跨出承擔其歷史排放量的一步,將在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底下成立國際氣候變遷調適計畫(International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Program ),協助開發中國家進行氣候調適。國際地方政府環境行動理事會(ICLEI)中,協助城市進行調適的薇曼(Michelle Wyman)便認為:這法案代表美國政府已經理解,氣候變遷將無可避免的造成衝擊,現在美國將由科學證據轉換為實際行動!

額外性+持久性 碳抵償關鍵

不過要取得該法案的正面效應,全得架構在健全的設計上。像碳抵償機制最基本的精神即為「額外性」,也就是說這些計畫在原先沒有碳抵償機制的補助下,是不會發生的。如果這些計畫原本就會發生,例如電廠去找本來就已經在種樹的農夫,跟他買碳抵償的額度,那這樣整體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還是跟原本一樣並沒有減少,也就失去原先拿來抵償多餘排放量的用意。

目前 ACES在抵償這塊最為人詬病的,便是污染者可以購買2001年以後”原本”就已經在進行的農林業減量措施所累積的額度,來做為污染抵償,如此一來,只是肥了農業生產者,但對美國的溫室氣體減量卻沒有實質幫助。

據估計,如果這些現存的耕作方法可以產生碳抵償額度的話,這將使得ACES在2020年的減量目標再下降8~13%(*8),非常驚人。另外,生產者透過如減少深耕等方式,來將二氧化碳固定(sequester)在土壤裡,哪天開始他改回原本的耕作方式,這些原本儲存在土壤裡的二氧化碳便又跑回大氣中。

因此,這些新措施的施行時間便變得很重要;如果能持續實行好幾十年,那全球暖化的速度將因此減緩;但如果只做個五年就不做,溫室氣體一下就跑回大氣中,那對減緩暖化的意義便不大。目前ACES草案對實行期間僅寬鬆的要求五年,在補助完成後便無法要求生產者繼續實行減碳措施,如額度被汙染者抵償後生產者又恢復原措施的話,那就造成碳洩漏(carbon leakage)而無實際達成減量效果。

回到國內,這次風災的農業災損,已突破台幣 72.6億(USD 230 million)的天文數字,農民望著付之一炬的農田,完全不知道該說甚麼好。在未來,這類的極端氣候出現頻率,可能只會更加頻仍。

美國的《清潔能源與安全法(ACEs)》在調適的面向上,或已提供一個頗為完整的架構,在農業部門碳抵償計畫的部分,亦可讓我們深思我們的農業政策,能否與溫室氣體的減量與調適,發生甚麼樣的關係;而這樣的關係又會對農民、生態系、糧食安全等,產生甚麼樣的交互影響。

天地不仁,萬物為芻狗,若已無法避免極端氣候的到來,至少政府及民間可以在調適正策上多作努力,讓下一次災害造成的損失減到最少。

【參考資料】
(*1) Guardian 21-April-09 “Climate change will overload humanitarian system, warns Oxfam” by John Vidal
(*2)低碳生活部落格 10-Aug-09, 《百年大水 或非偶然》張楊乾報導
(*3)天下雜誌420期 Apr-09 《法令開了炒地皮大門》彭昱融報導
(*4)WRI, April-20-2009, “Brief Summary of the Waxman-Markey Discussion Draft
(*5)Pew Center, “The American Clean Energy and Security Act” (Waxman-Markey Bill)
(*6)WRI, April-20-2009, “Brief Summary of the Waxman-Markey Discussion Draft
(*7)Pew Center, “Agriculture – What the Waxman-Markey Bill Does for Agriculture
(*8)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 2009-July, “Loopholes in Climate Bill “Offset” Provisions

【延伸閱讀】
1.《農再條例 該把暖化寫進去》 林鼎傑 19-Jun-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2.《台灣 離糧食危機還多遠》 林鼎傑 15-July-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3.《煞車 要在車禍發生前踩下》 林鼎傑 8-Apr-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4.《氣候援助 富國不能迴避的責任》 林鼎傑 11-May-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作者為低碳生活部落格邁向哥本哈根青年志工寫手團)

作者介紹:
林鼎傑,帶著處女座完美個性的七年級生。喜歡腳採土地的細軟與稻穗的清香。退伍後當過攝影助理,拍過紀錄片。並與幾位朋友組成探討環境、農作、人的”土豆人”讀書會。目前就讀台大環工所碩士班。鼎傑在「邁向哥本哈根志工寫手小組」裏,主要負責觀察調適策略因應部份。

高屏水患 環團:曾文水庫越域引水是幫兇

莫拉克颱風侵台造成高屏地區嚴重水患,除了與高屏溪上游濫墾造成水土保持不善相關,水利署近年施作的「曾文水庫越域引水計畫」更是一大幫兇。屏東環保聯盟理事長洪輝祥指出,高屏溪的集水範圍高達3,250平方公里…

莫拉克颱風侵台造成高屏地區嚴重水患,除了與高屏溪上游濫墾造成水土保持不善相關,水利署近年施作的「曾文水庫越域引水計畫」更是一大幫兇。

濫墾林木埋禍根

屏東環保聯盟理事長洪輝祥指出,高屏溪的集水範圍高達3,250平方公里,徑流量達90億噸,這麼龐大的水量,水土保持相當重要,但過去高屏溪上游遭濫墾林木,埋下災害的種子。

美濃水庫興建未成,水利署仍欲開發水源,提出「曾文水庫越域引水計畫」,此工程要在高雄縣桃源鄉勤和村興建攔河堰、開挖穿越阿里山山脈的東隧道,長 9,614公尺;再於三民鄉民族村興建跨河引水工程,開挖西隧道穿越霍比亞湖山列,長4,404公尺,再將荖濃溪至草蘭溪引至曾文水庫。

環保團體曾以地質水文環境脆弱、恐影響下游灌溉用水而反對大力反對此案,不過水利署執意開發;但荖濃溪攔河堰址因水災、颱風沖刷,根本無法建設,水利署提出計畫變更,將荖濃溪攔河堰及細部工程從原左岸移到右岸、並上移400公尺。

日前,環署審查變更計畫時,環評委員認為「水利工程選址本該選最安全的位置,選一個可能淤積的地方,根本是不妥的工程」,決議重作環評,但水利署卻以「工程已經發包」為由,爭取繼續開發。

選址錯誤 大雨全毀
「不安全」的後果,就在這次風災展現。不只壩址全毀,工程人員也差點喪命。

洪輝祥指出,越域引水的施工引水道隧道口,開挖了一塊牛軛地形。洪輝祥說,牛軛地形是大水極好的緩衝,若水遇上此地形,會被土丘跟山壁削掉能量;但工程施作後,做了類似截彎取直的施作,水直灌,由上而下侵蝕力道加速,造成這次固床工全毀的狀況。

工程除了帶來人禍,更讓水質遭到破壞。洪輝祥觀察近年水的濁度,和施工前完全無法相比;洪輝祥擔心,因水利署堅持工程已發包、必須施作,可能會堅持走完環評程序;但依水的濁度,只是把大量濁水引進曾文水庫、加速水庫淤積而已。

事實上,越域引水的投資相當浪費且無用。洪輝祥說,過去高屏溪設有攔河堰設計,原預計一天取一百萬噸水,後又加設南化水庫連通系統,希望南水北送,但實際操作取水量不到一半,還曾有輸送管爆掉的情況。

「水都不夠了,還要再做越域引水,這不是很奇怪嗎?」洪輝祥說,就算水足夠,原先的南化水庫連通系統也可送水到台南,不解為何要再投資250多億的工程經費。洪輝祥表示,既然已決議重作環評,此開發案又在風災中被證明完全不適合建設,水利署應該還地於自然,避免憾事再度發生。

延伸閱讀:
曾文水庫越域引水環差未過

百變金鋼之曾文水庫越域引水計畫

980813-080706252-360.jpg

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從過去就引起地方居民及環保團體的疑慮(照片出處於此)。

(作者為線上記者,本文轉載自「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部落格

【千里步道沙龍】環繞世界七頂峰0821

七頂峰攀登隊自2006年到今年,花了三年的時間完成攀登世界七大洲的最高峰的壯舉,一般媒體只強調登頂的霎那,卻沒看到背後各種準備的艱辛、人與自然的深度思考。本次智庫沙龍特別邀請到七頂峰攀登隊隊長伍玉龍,以及…

千里步道第三十四次智庫沙龍–環繞世界完攀七頂峰 用生命與大自然對話

時間:2009年8月21日(周五)晚上6:30-9:20
地點:台北縣永和市永利路71號福和國中植物館2樓

七頂峰攀登隊自2006年到今年,花了三年的時間完成攀登世界七大洲的最高峰的壯舉,一般媒體只強調登頂的霎那,卻沒看到背後各種準備的艱辛、人與自然的深度思考。本次智庫沙龍特別邀請到七頂峰攀登隊隊長伍玉龍,以及用攝影機紀錄攀登前後完整過程的公視紀錄觀點導演柯金源,共同來分享超過二十年的登山生命故事與觀察。

漢名伍玉龍的布農名字是Tahai、賽德克名字是Uming,從小生長在玉山山腳下的東埔部落,年輕時曾擔任登山隊的挑夫、嚮導,一直到後來擔任玉山國家公園巡山員、神鷹搜救隊隊長,乃至自己開始參與海外攀登,1986阿空加瓜登頂(Aconcagua,6962公尺,阿根廷),1987莎瑟峰登頂(Saser Kangri,7672公尺,印度),1993兩岸聯合攀登聖母峰上至8300公尺最後營地。

同時,他也帶領部落的原住民工班進行高山步道修築,現在更是步道志工推廣計畫的顧問。與山如此緊密的他,在完成世界七頂峰的攀登以後,重新回顧自己與山的生命經驗,別有不同的意義。

柯金源不只用鏡頭紀錄台灣的海洋,也紀錄台灣的山林環境。在七頂峰攀登的三年過程中,他拍攝製作了三部完整的紀錄片作品:「前進南極」、「夢想顛峰」與「登峰造極」,本次智庫沙龍將安排先行播放最新作品「登峰造極」(片長60分鐘)。

該片是台灣首部含括地球三大極地環境,與台灣人挑戰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紀錄片,片中同時也呈現了三十幾年來,台灣登山愛好者,如何在資源匱乏的環境中,突破國家外交孤立,歷經種種的困難、生命威脅、心路歷程的轉折,憑藉著無比的勇氣,足跡遍及世界七大洲頂端的動人故事。

由大地倫理與環境守護核心價值出發的千里步道運動,在三年多串連路網的過程中,不僅與台灣各地的人文/歷史/環境等議題緊密連結,極為有幸的,也能持續接觸並連結各種深刻而動人的台灣民間力量。本次智庫,我們即將透過伍玉龍和柯金源兩位以生命以熱情一步步刻畫出的足跡,感受那謙卑面對自然、與大地相融共處的生之勇氣與智慧。

千里步道第34次智庫沙龍討會,敬邀您的蒞臨參與。

參考網站

「山海經典」部落格:http://blog.yam.com/keyuan/article/21333957
七頂峰前進基地營官方網站:http://atunasbasecamp.blogspot.com/

議程
18:30-19:30 欣賞公共電視紀錄觀點「登峰造極」影片、 享用手工包子與豆漿
19:30-19:40 開場與引言人簡介(周聖心/千里步道執行長)
19:40-20:20 從與國家公園相遇的生命經驗談起(Tahai/Uming/伍玉龍/七頂峰隊長)
20:20-21:00 用鏡頭紀錄台灣登山發展史(柯金源/公共電視紀錄觀點資深製作人)
21:00-21:30綜合討論與交流分享(所有與會者)

聯絡人:徐銘謙 0939-888104
楊雨青(02)2923-6464*17/0960-065144

活動免費!!歡迎現場小額樂捐。
※ 現場備有簡單的包子、豆漿,如有需要請於事先報名註明以便準備您的餐點,並請自備個人杯子。

線上報名網址

【交通方式說明】詳見Google

八八水患的思考

「治水必先護山,但政府反其道而行。」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廖本全直指:「大雨對脆弱的台灣來說,只是啟動扳機後的最後一擊。」廖本全以太麻里溪潰堤為例,太麻里溪淤積嚴重只是原因之一,山林水土破壞…

莫拉克颱風來襲,釀成比八七水災更嚴重的八八水災,台東太麻里慘遭淹村、南投山區再度崩塌…這場災難除反映政府投入的8年8百億治水預算已隨土石流走,更突顯國土復育腳步刻不容緩。

980810-2667540521-360.jpg
(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大水只是最後一擊

「治水必先護山,但政府反其道而行。」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廖本全直指:「大雨對脆弱的台灣來說,只是啟動扳機後的最後一擊。」廖本全以太麻里溪潰堤為例,太麻里溪淤積嚴重只是原因之一,山林水土保持機能被破壞恐怕才是重點。

太麻里地區自82年開始進行整體開發,廣植金針與茶樹,以金針山聞名。近年農委會為推廣農村再生條例,選擇太麻里為示範點,並不斷砸錢在媒體做置入性行銷。水土保持局台東分局長孫明德表示,欣喜見到農民不再只重視農業生產,而往「富麗農村生活」大步邁進。

富麗農村即是休閒農業,具體展現的建設則是民宿。至目前為止,3百多公頃的金針山上共有22家民宿。休閒農業不是不好,但問題在於金針山上所有土地使用都屬「超限利用」。而當地鄉公所還曾出現「就地合法」的要求。

一般而言,災害發生的成因約可分為自然環境,如地方河道或山林地質等原生問題,其次便是人為因素,金針山的超限利用,便加速水的摧毀能力;但最值得擔憂的是:治理機制無法推動。

廖本全指出,金針山不是唯一一例,廬山溫泉、北投行義路溫泉都屬於「已經超限利用還拒絕管理,反而希望就地合法」的野蠻遊戲。他沉痛表示,一旦就地合法,後續違法狀況恐怕只增不減。

整治經費放水流

「這就像是一個技術好的司機駕駛一輛性能好的車,卻開錯方向。」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徐蟬娟是治水聯盟易淹水計畫召集人,對於政府資源錯置的治水做法相當無奈。

徐蟬娟直指,政府投入的治水預算根本沒有成效。「總是不解決根源,而只處理行政權內可處理的事,淹水怎麼可能解決?」她以台北縣雙溪河整治計畫為例,會淹水是因福基公路把原先廣達60公頃的洪水泛濫區一分為二,「但水利署覺得,福基公路不是它處理的範圍,所以就只處理自己治理線內的事」。

什麼是治理線內的事?蓋河堤。規劃單位說明,這道河堤是以50年的洪水頻率所做的防洪規劃。但雙溪河的淹水卻是2百年的洪水頻率─意即這筆近10億的工程預算完全虛擲。徐蟬娟說,堤防一蓋,內水無法外流到河川,只要淹大水,就得靠抽水機抽水。

「但大水來時,抽水機根本就來不及到那地方。」徐蟬娟說,就算抽水機可以到達,也會因為水量太大而失去功用;「堤防內外的水都已經齊高到10米,水是要抽去哪裡?」

摧枯拉朽的「大溫暖」

水利署副署長吳約西針對八八水災表示:「這麼大的雨,不管降在哪裡,一樣會淹水。」但水利署忽略的是,淹水可以是3公分,而非3層樓、飯店倒、橋斷的恐怖景像。

徐蟬娟表示,淹水原因層出不窮,需要跨部會整合,但目前治水計畫幾乎全權交給水利署,水患的根源無法獲得解決,治水工程只是處理枝微末節。她以台中淹水為例,是因七期重劃區跟中科園區是原河水氾濫區,但被奠高的結果,「為了開發工業區,住家就變得要淹水」。

「政府若不覺醒,災難不會停止。」廖本全形容,每次風災都像是一齣戲,「劇本一樣,只是時空不同。」廖本全指出,政府的開發魔手總是伸向國土脆弱地區,但這些敏感環境根本不適開發,「強行要地,就等著看老天要不要給最後一擊」。

莫拉克來襲造成屏東海水倒灌,養殖業超抽地下水再度成為千夫所指,但實際上工業才是超抽地下水的關鍵影響。

以國光石化和中科四期二林園區為例,因中部水資源吃緊,目前彰化每日26噸民生用水近20萬噸抽地下水而來;未來中科四期用水每日將需27萬噸、國光石化則需40萬噸,國光石化所在又是嚴重地層下陷區,環團擔心,災害隨颱風路徑而生,「萬一哪一天到彰化,怎麼辦?」。

每當政府推行重大開發案,總強調工業是帶來就業機會的「大溫暖」,但廖本全指出,全球氣候變遷影響下,暴雨只會愈來愈多;研究也顯示暴雨對島嶼影響最大,若政府沒有長遠國土復育思維,台灣未來堪慮。

中研院地球所研究員汪中和統計過去70年來台灣年平均雨量,共2286公釐,但這次莫拉克來襲,阿里山光一天就突破2654公釐。氣候變遷造成可觀雨量並釀災難以避免,重要的是政府應記取教訓、以思改進。

(圖片來源:中央社)

怕被告 不清淤

台東縣太麻里鄉因太麻里溪潰堤慘遭淹村,除人為破壞水土保持外,與水利單位遲不清淤也有相當大的關係。

今年7月第8河川局曾召開說明會,表示為防範海棠風重創金峰鄉嘉蘭村災情再現,希望重建河堤補強,但村民則認為應加快太麻里溪疏濬工程才是良策。但水利署當時強調「築堤強化是當務之急」,雖允諾加快清淤,但現已緩不濟急。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徐蟬娟痛罵:「清淤是第一要務,工程根本是其次!」徐蟬娟說,太麻里上游水土保持不善,清淤就要積極,但水利署面對河川淤積問題經常避而遠之。

不敢清淤,是因為清淤的砂石牽涉利益回饋問題,「請誰清?包給誰?砂石車載走,可能就算砂石車的」。為了避免官司纏身的結果,就是河床被淤積物逐漸墊高,大水一來,只好溢流。

徐蟬娟進一步分析,潰堤除了水勢浩大,與工程工法也緊密相關,「水利署為讓河床變寬,都蓋90度的水泥建築」,但垂直式的基腳難以保固,水量一大,自然就垮。

多頭馬車治理難

八八水災慘重災情,除反映治水方向錯誤,也突顯政府的治水計畫缺乏統籌。以海水倒灌的屏東地區為例,前任與現任政府都希望推動流域治理,可惜成效不彰。

「高屏溪流域整體治理計畫根本是黑機關。」前治水聯盟執行秘書呂翊齊指出,高屏溪流域管理委員會並無法源依據,也沒有流域治理管理條例,更誇張的是「完全沒有預算」。因此即便此流域治理被歸為「愛台十二建設」中的一項,也規劃出包括水災防治等預算達7百多億,但實際進度完全是零。

環保署副署長邱文彥感嘆,高屏溪流域管理委員會因缺乏法律位階,連帶使得人員的任務性編組缺乏效率。「所有的人都是從各治水分責單位借調而來,權限也不大,自然無法做什麼事」。邱文彥指出,流域管理是國土復育的重要核心之一,「因此成立環境資源部相當重要」。

誰來當家?

邱文彥表示,成立環境資源部,流域管理和水資源利用將整併、成立水資源局與流域管理局;「法律位階確定,預算和統籌人力會較順利」。

不過台灣大半河川橫跨縣市、治水事權分散在林務局(林班地)、水保局(山坡保育)、縣市政府、水利署(中央管河川)、農田水利會(灌排用水)、環保署(污染)等單位;環保團體也擔憂,未來「環保」主導,或「資源利用(開發)」優先,恐怕是治水的另一挑戰。

邱文彥坦承對政府組織再造同時抱有期待與憂慮,「目前組織再造確實也遇到行政部門本位主義的問題」;治水要能統一事權,還有長路要走。不過邱文彥說,行政院政務委員蔡勳雄已編列70億,在東石、布袋等地推行「河川治理緊急救援計畫」,包括建滯洪池,讓當地做低度利用等,是較進步的治水範例,或可成為參考。

總統馬英九上任的重要政策之一是國土復育、組織再造,不過兩者都進度遲緩。學者呼籲,風災水患的狀況隨著氣候變遷會更加嚴重,「國土復育不能再等!」


(圖片來源:中央社)

還地於河、還土於山林

復育國土,必須從還地於河、還土於山林開始。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發展學系副教授廖本全認為,莫拉克重創台灣,是國民黨推動國土復育的好時機;「國會佔多數,若能跟居民好好談,是有機會的。」

國土復育條例談了數年,一直卡在高山土地利用、居民生活何去何從及補償等問題,廖本全認為,不是一定要強逼居民下山,但敏感土地該怎麼利用、不保育會有什麼結果,「這些資訊應該被充分公開。」

廖本全指出,國土復育難以推動的癥結之一,在於台灣民眾對災難一知半解,「每當發生災難,又只會怪別人。」廖本全說,現在的災難是「天人合一」造成的,絕非只是政府的責任,「災難發生,必須全民承擔,因此風險跟後續影響,都是政府在推動國土復育的過程中必須詳細說明的」。

廖本全表示,若居民在充分了解過度利用的問題,及可能造成的災害,卻依然不願下山,那風險就該由政府與民眾一起承擔,「否則現在只要出現災難,政府就毀了」。廖本全說,政府老是被罵到臭頭,就是因為沒有揭露資訊,怪不得民眾。

防災體系應嚴密

不過,國土復育非一蹴可幾,災害不會因國土復育馬上推動,就不再侵襲台灣。這次屏東縣長透過媒體求援,引發中央與地方互斥對方救災不力,突顯台灣的救災系統仍有改善空間。

環保署副署長邱文彥表示,氣候劇烈變化成常態,但台灣的應變機制、救難設備、部門整合與觀念仍待調整。他以救生筏不足需緊急調度為例,即是長期的「開口合約」所致。

所謂開口合約是指一般縣市政府應備妥救災機具設備,如挖土機、抽水機等,通常會與提供廠商約定,編列預算以備不時之需;但許多地方政府的會計單位認為這筆預算是浪費,最後導致災難發生時要用卻調度不到的窘境。

而救生筏、水上摩托車雖是必備設施,但遇見大水,這些有螺旋槳的機具易被漁網卡住而無法發揮功用。邱文彥認為,救災單位應引入藉由風速當推進器的飛曳船,救災速度才不會被設備拖延。

邱文彥建議參考美國成立「聯邦緊急處理局」(FEMA)的救災單位。FEMA會釐清各種潛在危機在監測、預防、管理等方面的輕重,進一步提出優先財政預算,一方面能有效進行工作協調,也避免部門爭奪預算利益引起財政浪費。而為迅速對危機做出反應,FEMA在人力調度與財力資源也都享有很大自由。

更重要的是,FEMA相當重視以社區為主體進行長期減災工作,平時便會透過公部門與社區組織的串連,做好災前預防措施以降低致災風險;在災後也會負責接受民眾申請、提供對災民的直接服務;「台灣在九二一大地震時曾有想法,但沒有結果。」

邱文彥希望政府與民間都能在災後痛定思痛,思考人與環境如何共存,並承認災變事實,進一步改善體制,避免下一次災難的發生。

註:潰堤溪流─牛稠溪、陳有蘭溪、太麻里溪、林邊溪、知本溪、荖濃溪、旗尾溪、鹿草鄉、大內鄉。

(作者為線上記者,本文轉載自「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部落)

88洪患─退地還水的自然思考

屏東淹大水,一幕幕的景象,彷如不斷重覆的歷史,當災情產生民怨四起,八百億的治水方案成為最大救贖。但是,不斷加高堤坊、疏浚河道,能不能解決年年高昇的降雨量,帶來的超大水量,甚至蓄滿河水的堤坊,一旦決堤…

980809-1-c1c07cc204_360.jpg

屏東淹大水,一幕幕的景象,彷如不斷重覆的歷史,當災情產生民怨四起,八百億的治水方案成為最大救贖。

但是,不斷加高堤坊、疏浚河道,能不能解決年年高昇的降雨量,帶來的超大水量,甚至蓄滿河水的堤坊,一旦決堤,瞬間的暴洪,會不會成為更恐怖的自然殺手。

也許是該放棄偏重治水於河道的人定勝天思維,正視洪氾平原存在的事實,重新思考退地還水的自然策略。

980809-2-7242670e9c_o

先從一個歷史場景講起,屏東東港王船祭歷史悠久,在宗教儀式的背後,卻連結著屏東水患的故事。

在台灣西部沿岸,歷史上水患頻傳,死傷無數,為了悼祭亡魂,分別有牽水(車藏)、中元普渡等祭拜水魂的宗教儀式,而水患後的瘟疫橫行,也有供奉保生大帝、王爺的除疫驅癘的信仰。

屏東平原是一個沖積扇平原,由高屏溪、東港溪、林邊溪和士文溪四條河流的冲積形成。河水創造平原,地表上帶來沃土,地下礫石層形成平原下富含水源的地下水層,一個自然富饒之地,吸引先民前來開墾。

但是河水能創造平原,自然也能毀滅平原,氣候的變換,讓河水時而安靜,時而暴烈。在屏東平原上,一旦暴雨來臨,洪患侵襲,早期常造成重大傷亡,水患罹難者隨著洪流沖至河口,接連而至的酷熱氣候,引發瘟疫盛行,於是驅除瘟疫的東港王爺信仰,成為萬民誠敬恭奉的宗教儀式,其實包含著對於歷史水患的畏懼。

這樣的畏懼,讓先民謹守可在平原耕作,不宜平原居住的訓示,順應洪患的自然之道,其實洪氾也有補助土地養分的功能。

到了日治時期,日本水利工程家鳥居信平,為了解決屏東平原在枯水期無水,暴雨期洪患的問題,設計一條橫斷在林邊溪,長約三百公尺的地下集水廊道,讓河水收集於地下水層,再引流灌溉種植稻米、甘蔗的平原。

980809-3-ccbea6c9c2_o

國內學者丁澈士,高度推崇鳥居信平的設計,基本上已經奠定屏東平原的治水思維,善用地下水層,引水進入地底,平日蓄水,暴雨滯洪的觀念。

但是這樣的概念,在晚近一直被忽視,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口不斷朝平原內開發,遺忘洪氾平原的歷史,高山的開墾伐木,讓山水瞬間進入平原,平原地表的人工設施,破壞阻礙地下水層的滲透,一切毀壞之後,只是深信加高的堤防,浚深的河道,能夠阻擋洪水的到來,引導洪水流走。

但是,歷史依舊重覆,再長再高的堤坊工程,根本無法為屏東水系築上高牆,加上工程的品質疏漏,總會有所缺口,一旦暴洪侵入,堤坊反而成為鄉鎮困水的圍堤,排不出、抽不及的洪水,就在平原上四處漫佈,造成不斷重演的水患悲情。

長期以來,水利工程一直落在擋水分洪的思維上,但是對於暴雨洪水,根本不會乖乖的按照人類規劃的水道,順流入海,最後還是會依照自然地形,闖出自己的水路。

那麼,尊重歷史洪氾的區域,讓河道治理轉變為流域管理,順應自然地形整治水患,成為治水的生態思維。

980809-4-b2070942f1_o

今年四月,屏東縣召開總合治水論壇,就是以鳥居信平的思維為藍圖,提出上游蓄水、中游吃水、下游排水的總體治水策略。

在眾多河流上游的大武山麓,保持林相生態,發揮海綿吸水的效應,在中游建立人工湖,除了滯洪,也讓地面水補注地下水,在上、中游二道蓄水疏洪防線後,下游則解決養殖魚塭超抽地下水,帶來地層下陷,造成排水不一的問題。

「退耕還河,退耕還林」,成為論壇中重要的思維,唯有正視河流洪氾的區域,減少人類的侵入,在水患時期避水而居,讓水能自然流入地底,或是向海而去,才是面對洪水侵襲的自然之道。

但是,潮洲人工湖計畫仍是受到置疑,認為有破壞生態、無助水患,中央也刪減預算,讓計畫陷入停頓,如何治理屏東水患,至今還是成為各方立論,相互角力的局面。

但是,防洪的設計,如果全然忽視洪氾區域的存在,只是想一昧依賴堤坊工程來擋住水患,保全人類的不當開發,太多的歷史教訓,已經警示著我們,更高的堤坊可以擋住更多的河水,但是相對也蓄積更多的水量,一旦決堤,暴洪來臨的速度,常常是在人們措手不及的狀況下,造成更大的傷亡。

台灣西部水患,早有歷史前鑑,也許在一而再的悲事重覆發生之後,該是反思現代治水工程,回到歷史之中,參考先民的經驗,那種危邦莫入,危水勿近,順水而生的自然謙卑心態。

(本文轉載自「飄浪。島嶼」部落格)

有機農業深層價值-從剝削經濟到保育經濟的有機農耕

台灣必須很嚴肅、甚至殘酷的面對人與土地的關係;如果說韓國提倡「身土不二」,則台灣是「人土分離」。因為台灣的農政單位,最大的政策就是鼓勵離農、離牧、休漁;搞好經濟,有錢就可以買到糧食,是台灣當局的思維。

壹、有機農業的多重挑戰

ㄧ、在地經濟的崛起

如果說為了吃飯的食材來源可以搞垮一個政府,可能會太誇張了!吃飯有這麼嚴重嗎?

但確實就是這麼嚴重。

韓國人民不滿政府進口美國牛肉,在2008年6月10日,也就是新任總統李明博就任107天時,百萬人上街抗議。李明博的支持率也從70%跌至10%以下;猶記得CEO總統還曾是2008年5月台灣總統大選的熱門話題。(http://news.sina.com/ch/phoenixtv/102-101-101-110/2008-06-28/19563023992.html

韓國的牛肉風暴,不僅是韓國不滿美帝的宣洩,同時也威力十足的展現韓國「身土不二」的精神。所謂“身”和“土”不能分離,是指每個人與生養自己的水土是無法斷絕的。甚至維基百科還為「身土不二」下了定義:自己國土上生長的東西,最適合當地地方的人。(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A%AB%E5%9C%9F%E4%B8%8D%E4%BA%8C

提起「身土不二」,這幾年在國際上則是透過「百哩消費」發揚光大;而後食物里程,節能減碳的議題也不斷出現在食物來源和生產過程的討論。

當全球糧荒問題出現,則讓種田的重要性和農夫得到比已往更多的尊重和討論。但也有人認為糧荒,不是糧食生產不足,而是糧價太高,導致窮人買不起糧食,甚至因而引起暴動。

全球的政經環境變化和糧食危機,對於台灣的影響,相對於其它國家、地區,則顯得比較輕微。所謂「輕微」,並不是台灣可以安然度過或沒有問題,而是更突顯台灣對於這些問題的麻木。世人關心的WTO,2005年香港的部長會議沒有具體結論,杜哈回合也曾終止而無法繼續協商,甚至有人提出以貿易協定的FTA取代難獲得協議結論的WTO。

當全球都在反思全球化,甚至認為在地經濟即將崛起,那台灣的農業有能量在地崛起?

首先,台灣必須很嚴肅、甚至殘酷的面對人與土地的關係;如果說韓國在提倡「身土不二」,則台灣是「人土分離」的。因為台灣的農政單位,最大的政策就是鼓勵離農、離牧、休漁;搞好經濟,有錢就可以買到糧食,則是台灣當局的思維。

君不見,石油出產國,並沒有因為高油價而帶來富裕;甚至因為高物價而買不到糧食。2008年,因糧食而引發的危機和恐慌並沒有在台灣造成太大的震撼,真是天佑台灣;但當依賴全球市場過度,加上人為政策失當,則恐怕人禍勝於天災!2008年6月份天下雜誌的封面標題,提醒著新政府不得不面對的真相:破碎的農地—消失的糧食。

二、農業生產棲地零碎化與劣質化

論及土地的利用與規劃,其重大影響是棲地的零碎化與棲地的劣質化,亦即農業生產棲地的量與質,攸關生物成長和多樣性的未來都遭到破壞。

陸砂開採的爭議,環保人士認為這是「田殤」,因為不僅良田變無,而且還要刮掉一層皮,這層皮也許在砂石業者的眼中,只是幾噸砂石的土方收益;但對於農業的生產,這些土壤是需要20年、30年,甚至近百年才能培養成適宜農業種植的良土。

而開放農舍興建,表面上雖然是給農家便利,但某種程度也是變相的房地產;如無規範和管制,則農舍就如同當年的「客廳即工廠」,鋼筋水泥如雨後春筍般的在田間出現,無疑將會加速農業生態系的零碎化。

除了高山、丘陵、溼地、海岸、深海,都市平原亦有其重要性,但常因人類居住的迫切性而被忽略,事實上就人類棲地的重要性而言,平原與人類的棲息是息息相關的。而都市平原,除綠地公園外,農業生產棲地的地景風貌、生態資源,都是都市平原的重要元素。

但台灣的都市計劃幾乎無法融入農業生產的產區,甚至認為農業生產應被排除於都市之外。如關渡平原的水稻生產,應是台北市引以為傲的自然資源,但關渡的開發仍是關渡平原無法免除的魔咒。

新竹竹東二重埔地區的農民在面臨農地被區段徵收、都市重劃的選擇時,他們反而要求縣政府以客家文化、生態保存、環保、休閒的角度考量,希望保存珍貴的農業耕作區和百年聚落的文化價值。但縣府卻想全部徵收,遂引發農民的抗爭。

都市平原棲地的零碎化與劣質化,常因土地的開發而遭致破壞或毀滅。影響台灣都市平原棲地的政策,如1970年代的「客廳即工廠」,即導致許多地下工廠在鄉村和農田興建。現在農地自由買賣,相信對於農業環境棲地的完整性,一定是相當大的傷害。

所以除了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設定專業的農業生產區也是刻不容緩的當務之急,如此才可減少房屋的濫建,加深並加速棲地的零碎化。

三、在都市化的過程中保存鄉村性

依據聯合國最近的人口統計,全球的都市人口將於2008年超越鄉村人口,這個訊息對於台灣從農業、工業、商業的社會變遷過程,當然不是陌生的議題,但我們不得不重視都市與鄉村的衝突或是互補的角色。尤其農業和鄉村皆岌岌可危的台灣,這更應是要面對的課題,在WTO以及全球化的浪潮侵襲下,台灣的農業和鄉村又該何去何從?

各國為因應全球變遷所採取的法制措施,如日本的農業基本法在1999年標舉為「食料、農業、農村基本法」;德國的農業部則在2001年改為「消費者保護暨農糧部」;英國的「農業漁糧部」也在2001年調整成「環境糧食暨鄉村事務部」。

不管從國外趨勢或台灣本身的經驗,農業和鄉村所扮演的角色,勢必因應時代的不同而必須有相對應的調整。農業部門幾年來推展的「一鄉一特產」,「休閒農業」,甚至是民宿或長期居住的LONG-STAY,都可看到農業政策的調整是以產業和經濟收入為考量,而較少著重於鄉村和農業的社會、文化及價值系統的維護,更不用論及農業生產的棲地生態環境保護。

過去農政單位大都以農業生產的量和農業產值為考量,久而久之就呈現農業技術掛帥的農業生產單一主軸。但在農業產值佔總生產毛額的比例一直滑落的時候,且農村生態環境所受到的污染也急速增加和嚴重時;農業已經不僅是農產品生產量的問題,這反而是農村環境質變的契機。

近年來英國政府大力倡導農莊的環境守護計畫,反觀台灣政府卻在進行農業環境的破壞計畫。

所以未來想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勢必要用更多的心力於保護農業生產環境,如台中后里的花農反對中科的興建,台北土城舊彈藥庫居民希望保留當地的農業生產環境;新竹竹東二重埔的客家農民,反對農地、傳統客家聚落被劃為都市計畫範圍。這些現象的出現,頗值得探討和深思。

四、暖化、油價和新科技的挑戰

曾經和國人飲食最為密切的稻米生產,這幾年來因為國人飲食習慣的改變,稻米食用量已經大不如前,從1967年平均稻米食量141公斤,1994年降至60公斤,而到2003年更跌破50公斤,僅消費49.05公斤。

就在休耕稻田何去何從引人關注時,另一方面,因石油價格提升,地球暖化的溫室氣體效應,而考慮能源的自主性;如何善用休耕田轉種能源作物,遂成為新的趨勢。除了現有的綠肥作物外,政府部門也鼓勵休耕田種植能源作物如向日葵、大豆及油菜。但能源作物,卻也成了這波全球糧荒的代罪羔羊。

全球糧荒所引發的討論,不僅論及能源作物;因自由貿易導致高糧價,而致使糧食分配不均,也是這波糧荒的焦點。另育種科技所導致的科技技術和種源的壟斷,將攸關小農的生計存活,種子戰爭也有可能成為下波的糧食危機。

台灣第一宗品種訴訟官司於2006年8月落幕,私自種植滿天星種苗的花農和擁有滿天星種苗權利的品種公司達成和解。這宗官司進行的同時也宣告品種權利的時代和影響力,開始在台灣發酵。

不過這也顯露政府、農民對於農業品種專利權的認知和努力仍有限。如何保護台灣既有的農產品種優勢以及生物多樣性的資源已是不容忽視。令人擔心的是,當商人或外國公司擁有台灣許多優勢農產品種的專利時,則控制台灣農業生產者,屆時已經不是政府或農民而是品種公司。

為了因應品種專利,保護小農的有識之士開始推行種子保存和自由種子的運動。相對於德國從1924年開始提倡生物互動式農業,日本1940年代的有機農法經驗,台灣的有機農業發展歷史約20年,自行留種的經驗則尚未普遍。

種子保存是因應農業生物多樣性危機而展開的運動,其旨在促進以生物多樣性為基礎的生態農業、生態經濟與食物安全。澳洲的Seed Saver (http://www.seedsavers.org/)和印度Vadana Shiva所領導Navdanya基金會(http://www.navdanya.org/)為種子保存運動的翹楚;台灣的大屯溪自然農法教育農莊所推廣的自家採種(http://www.shumeifarm.tw/)也對種子保存不遺餘力。

五、基改作物的風險管理與社會認知

在國際農業議題方面,較少在台灣社會獲得關注的議題除了WTO外,另一個重大議題是基改作物。

2006年8月在美國發生的基改稻米601污染事件,引發全球的討論,甚至有些國家還停止進口美國稻米。

這宗基改稻米污染事件的元兇是Bayer Crop Science所研發的抗除草劑Liberty的基改稻米LLRICE 601。但LLRICE 601未獲核准又如何進入田間種植並進入市場?

此事經披露後,舉世譁然,日本即時發難停止進口美國長粒米,同時呼籲日本國內業者不要把已進口的美國長粒米加工或販售。

隨著基改米污染事件的爆發,許多美國米進口國紛紛轉買泰國米,遂引發泰國米出口商要求泰國政府趕快宣稱該國為無基改米國家,並且繼續禁止基改田間試驗與商業化,以免國際上錯誤的印象損及泰國米產業。

相對於其他地區,基改作物在台灣可說是受禮遇多了,但這種禮遇,是顢頇還是無知?除了基改木瓜造成些許輿論外,其餘幾乎是一概不管,或未經討論就全盤接受!難道台灣是基改作物的天堂?

日本自1997年至今一直都站在反對基因轉殖作物的立場,甚至組成「反基因轉殖作物聯盟」,展開了全國性的反對活動。

而後韓國在2006年6月,也首次宣示了基改作物的淨空宣言。

愛爾蘭Kildare郡議會在2006年10月23日投票,不分黨派通過該郡為「無基改農區」的提案,這是愛爾蘭第9個郡宣稱為「無基改農區」。該提案的內容是:為了維護農民的利益,並且促進本郡可貴農產業的發展,本郡議會將採取所有可能之措施,來維持無基改農區。

雖然歐盟不允許全面禁種基改作物,但還是有八國會員國全面禁止,包括了175個區域政府,3500個地方政府,與1000個更小的單位。

有機農產品生產規範雖明定「不允許使用任何基因改造之種子和種苗」,但台灣對於基改作物的討論還相當不足。在社會對於基因改造認識淺薄的狀況下,基改食品有限的標籤化,該如何規範和管理基改作物,這不但衝擊一般慣行農業;有機農業更視基改作物如鯁在喉,甚至擔心基改污染的可能。而台灣何時才有勇氣和智慧宣告無基改作物區,更令人拭目以待。

六、有機農耕:從剝削經濟轉為保育經濟

工業化的巨輪,推展了人類的文明,但相對的也帶來生存的危機。

「人們利用土地的正當方式,應該是保育地力而不是剝奪地力;應該想法恢復土地的生產力而不是浪費資源;這才是獲得食糧與原料的合理途徑。如果文明的目的是在防止人類長期的墮落,那麼我們必須從『剝削經濟』蛻變為『保育經濟』」(土地利用七千年,P2-3)。

高山農業對於台灣生態環境的影響,正是「剝削經濟」的典型。

像台灣這樣的高溫溼熱的亞熱帶區域,如不使用農藥、殺蟲劑是否可以種出「有機農產品」?

對於使用農藥習慣的農業耕作者,說起有機農業不使用農藥,大都無法置信;甚至認為「不噴灑農藥,農作物無法收成」。

不使用農藥,農業還可以耕作嗎?

不管是疑惑,還是慣性;一般民眾對於不使用農藥、殺蟲劑、化學肥料的有機農耕方式,也無法置信。

在台灣,甚至連正常的農藥使用,都相當困難。曾有學者研究67.7%的農民使用農藥時,不依照農藥管理法的田間規範,農民使用農藥的習性由此可見。

另,從1995年至2005年,台灣平均每公頃耕作面積的農藥使用量,大都維持43至49公斤的使用量,以2005年為例,該年的農藥使用量為43.93公斤,依照全球植物保護聯盟的統計,台灣的農藥使用量是全球第三。

表一、台灣地區1995-2005年歷年平均耕地面積的農藥使用變動

年別 單位農藥使用量(公斤/公頃))
1995 48.03
1996 49.89
1997 49.68
1998 45.71
1999 40.98
2000 43.27
2001 46.65
2002 49.71
2003 47.28
2004 44.65
2005 43.93

資料來源:全球變遷通訊(2006年6月),第五十期,P21。

而更令人擔憂的是,台灣還得面對從中國大陸走私進入台灣的農藥。由此可知農藥的管理和農藥的氾濫,不僅陡增農產品食物安全的疑慮,對生態環境的破害更是難以估算。

再就全球的觀點,有專家推估每年因農藥的使用,導致22萬人死亡;在一天24小時內,130種動植物因而消失。另中國大陸專家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指出全球每年農藥中毒者約250~300萬人次,死亡10萬人左右(張英洪,農村環境惡化與農民環境權)。 我国每年农药中毒者估计超过10万人,死亡约1万人。

有機農業除了強調有機農產品的安全,對於生態環境的最佳保護是營造棲地最佳化。英國的田間試驗發現,有機耕作的田間生物都比一般慣行農法來得多元和豐富。

表二、英國田間試驗有機農業與慣行農法在生物多樣性的表現

生物族群 生物豐富度-個體數量 物種多樣性-物種數量
  於有機農業較佳 採有機或慣行無明顯差異 於慣行農法較佳 於有機農法較佳 採有機或慣行無明顯差異 於慣行農法較佳
蚯蚓 17 1 0 4 3 0
節肢動物            
步行蟲 13 2 0 6 2 0
蜘蛛 6 1 0 0 0 0
千足蟲 4 0 0 1 1 0
甲蟲 2 1 0 1 1 0
蟎類 2 0 1 1 1 0
鳥類 5 0 0 2 0 0
動物族群總數量 49 5 1 15 8 0

資料來源:台灣的有機農業,P191。

台灣過去傳統的水稻耕作田裡,都可發現青蛙、泥鰍、鱔魚等蹤跡,但現在就必須仰賴有機稻作的耕作方式,重新建構有機稻田的生物棲息地;鴨間稻算是生物多樣性共榮共存的田間模式。

當地區農耕變為有機,生態更健康後,生態環境裡的生物相就會變得更加豐富,像台東池上大坡池不但是池上有機米專業區的重要灌溉水源,同時也是當地居民和遊客的戲水空間,真是集生態、生產、生活於一,但最重要的是對於生命的維護與尊重。

基於主客觀因素的改變,農業的角色也將從單純的經濟生產、糧食供給,變成生態環境效益的維護。

另,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所許光輔研究生針對屏東有機耕種和慣行農法的田間生態及生物多樣性所做的調查,發現有機耕作的生物多樣性相當顯著。國外則有一群致力發展農業生態學的專家學者,成立New World Agriculture and Ecology Group(http://www.rso.cornell.edu/nwaeg/),對農作與生物多樣性之關係已有多篇研究發表。

表三、屏東有機農耕與慣行農法在生物多樣性的表現(許光輔,未發表)請下載閱讀。

貳、台灣有機農業的困境與出路

ㄧ、有機農產品的農藥殘留危機

當媒體出現有機農產品含有農藥殘留的新聞時,一般的消費者大都冷漠的說出:台灣哪有有機農業!

台灣有機農業的發展從1986年的有機農業可行性評估到1999年由政府單位農改場驗證輔導而發行有機驗證標章,此時已經從「評估」進展到「輔導」。而後2001年民間單位「國際自然美育基金會」經農委會認可擔任驗證單位,有機農業生產已從「輔導」邁向「驗證」。

2007年1月,立法通過的「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針對違反有機農產品管理作業的生產者和陳售者課以罰鍰的處罰;但因被農委會授權擔任第一線把關防守業務的認證單位,如無精確的要求,則有機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都會因缺乏整體的管理和執行,甚至為了擺脫有機驗證的枷鎖,而以獨立品牌問世。所以未來如何讓「有機農產品」和「有機驗證」完全整合,立法的「執行」和消費者社會性的「監督」,將是有機農業健全發展的關鍵。

二、有機農業的商機大於生機

國內的有機產業產值持續增加,且有機專賣店也一直增加中。有機農產品的產量已從1986年推廣到現在的生產面積增加7-8倍,但就生產面積的量而言,仍是相當有限的。

這個現象可由有機農產品的進口量和進口的多樣化,農產品是否需要由本國國內生產或直接從國外進口的問題,答案見仁見智。贊成應從國外進口者,認為國內天然條件、生產面積、農民勞力都有限的條件下,直接生產的成本太高,所以應從國外進口。

但反對進口者則認為有機農業的生產應在地化,投入最少資源,且有機農產品是維護有機農業生產環境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的間接產品;推廣有機農業的目的是為了維護生態環境,減少因為施用農藥、殺草劑、殺蟲劑的環境負荷,而不是只為了生產有機農產品。

國外甚至還有「有機農業」(organic)和「生物互動式農業」(bio-dynamic)之分,而生物互動式農業其農產品的價格又高於有機農業的農產品,因為「生物互動式農業」比「有機農業」更注重生態維護,突顯高價格所反映高生態效益的高價值。

就連歐盟都以政策鼓勵有機生產。目前歐盟的有機農產品在市場上的佔有率約2%,為了維持這個水準或擴大市場規模,歐盟以所謂的「共同農業政策CAP」( 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促使民眾、學校、社區了解有機農業對於環境、鄉村社會、食品安全和品質的正面貢獻。

為了增強社會的贊同,同時在「共同農業政策CAP」的援助下,以直接補貼或價格支持的方式,獎勵有機農業,擴大有機農業耕作的面積。

三、以健康生機食品為重,生態環境考量太輕

雖然現在台灣的有機生產以有機農產品為導向,經研究有80%有機農產品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是以健康為考量,而非生態環境為主。某種程度是把有機農產品當作健康食品,甚至有人直言當消費者把有機農產品視為「藥」的時候,就會覺得便宜;而相對地,當消費者視有機農產品為三餐溫飽的菜色時,則價格就顯得相對的昂貴。所以有機農產品在消費者心中的定位就顯得相當重要。

當有機農產品被視為具社會性,扮演農業環境生態的維護角色,則社會的支持度將會增加,甚至政府部門也必須將有機農業視為生態保育的產業。

以生物多樣性而言,英國和台灣的田間試驗結果發現有機農耕田間的節肢動物如蜘蛛、瓢蟲等生物相和生物數目都比一般慣行農法來得豐富和多樣。

而就能源的消耗與能源的效率,根據不同研究結果的彙整,發現有機農業的能源效率表現的比一般慣行農業更有效率,這些研究結果更證明有機農業對於節省能源、減少污染的產生都有極佳的貢獻。同時也向有機農產品消費者宣示,有機農業是屬於綠色產業,購買有機農產的同時也是有益生態的社會責任表現。由於消費者的支持,不僅可以扶持有機農業的發展,同時也可經由消費來改善生態環境。

四、有機畜產尚無生產規模

就完整的有機農業而言,有機畜產是不可缺少的;因為有機畜產就像人類需要健康、安全的有機農產品,以及和無污染公害的自然環境。畜產的豬、雞、牛、羊,事實上牠們也需要無農藥、無污染的糧食,舒適、寬敞的空間,甚至強調人道的屠宰方式和符合衛生的運送條件,而這些都是經濟動物少見的動物福利。

畜產的生產有時也會遭遇素食者的反對,因為畜產畜養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食物,為了一公斤的牛肉或豬肉,可能就會耗損許多資源。飼養過程到底耗損了多少資源?則可利用生命週期評估的概念來理解。從出生、畜養、屠宰、運輸,到人類的餐桌,一口牛肉需要多少自然資源的付出。

一個產品從原料取得到被棄置回收,在整個生命週期中,使用了多少資源、對環境的衝擊為何?當我們了解這些過程時,會更清楚的發現有機畜養的必要,進而改善使用畜養飼料,降低對環境的衝擊。

五、有機水產的意義與可行性

近海漁業過漁、毒魚、炸魚,養殖漁業藥用殘留,遠洋漁業越境捕撈或使用不當漁具、漁法等,這些現象在在說明漁業資源的剝削和濫用,甚至因過度使用藥劑而引起食用者健康的疑慮,當然還有環境破壞與污染的問題。

為了捕捉熱帶魚使用氰化鈉,不但毒害魚類,也波及海中熱帶雨林的珊瑚。每年飛魚季節用草席大量捕捉飛魚卵,因過度捕撈而造成其他魚類食物鏈的短缺,捕捉鮪魚而遭制裁,使用會導致癌症的石斑魚孔雀石綠,如果再加上綠牡蠣、河川的戴奧辛污染,水產品安全嗎?我們吃魚安心嗎?

台灣是個海島國家,但由於過去的海洋禁囿,導致海洋鎖國,加上各不同統治者對於海洋也都採取封閉的管制政策,我們對於海洋的認識,也只停留在嬰兒期的口腹之欲,而無法提升至其他層次。追求物質上的使用如造船、捕撈、海岸工業化;遠大於生活文化的昇華與結晶及海洋生態的保護與保育,如海洋保護區的劃設,魚種的復育。

在這樣的陸地思維與經濟為重的考量下,我們對漁業資源或海洋生態的保育就不知從何著手?而且在現實上也很難有所作為。

而漁業資源保育或者是魚類的食用安全,也都和農業及農產品所遇到的困境類似。生產環境的毒害和破壞,農漁產品因化學藥物的過度使用,不僅影響生態,同時,也危害消費者的健康。台灣最近銷往國外的魚貨因過度使用藥物而被驗退,不但折損國譽,對於產業形象也是重創。就連孔雀石綠的石斑,也差點上了2008年新總統就職的國宴。

就在海洋生態的保育和維護消費者健康的原則下,『無毒的魚』、『養殖漁業的生產履歷』、甚至『有機水產』、「永續漁業」也都應運而生。

國際有機運動聯盟(IFOAM)也於2002著手於『有機水產』的驗證規劃。而德國的Naturland於1995年最早起草規範有機水產養殖。

六、完整的有機生產和有機產業難建立

從1924年德國的人類學家、博物學家開始提倡有機農業,到現在競相追逐的有機產業,已從單純的有機農產品到時髦的有機化妝品,進而發展成豐富多元的有機產業。

由於台灣有機產業僅注重有機農產品的生產,其他有機畜產則在試驗階段。不完全的有機產業,該如何強化?而其他國家的有機農業發展經驗也都在各種階段強化有機生產的完整性。

當完整的有機生產和消費模式難建立時,要支撐有機產業的空間,顯然就相對縮減;但這也是我們必須努力的空間。

七、有機小農的未來與困境

2007年1月,立法院通過了「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而根據此法所訂定的「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產加工品驗證管理辦法」也於該年七月公告通過,作為有機農產品生產及加工管理的法令依據。

該法除了具體規範「有機栽培與加工」的定義與施行方式,未來沒有通過「有機驗證」的產品,如標示了「有機」等字樣,生產者將處以新台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鍰。

馮小非等人認為「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造成有機小農的困擾與不合理之處有

(1) 未能正視台灣地理與氣候條件,造成栽培上不合理的困難。

(2) 沒有明確的資材審核與管理機制,構成栽培困擾。

(3) 將所有的加工視為同一等級,對設備與環境的要求沒有區分,導致小農無法自行進行簡易與初級加工,生計遭受巨大影響。

(4) 驗證費用過高,導致小農成本增加,失去市場競爭力。

(5) 未來如農政單位強制推行生產履歷,則小農的負擔將會更加沉重。

一般人都會認為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是衝突的,很難有所妥協或一致性的意見;但最近的財經趨勢,顯示暖化概念股、水資源基金以及有機農業的生產或銷售都有財團的投入,甚至一些農企業公司也都在形成中。

這種現象的突兀不僅是有機農業發展的台灣經驗,也在世界其他地方發生。

可能相關人士又把有機農業當作商機來看待,而忽略了有機農業的本質:經濟、生態、文化、產品安全兼顧;以及維護農村文化的家庭農場價值。

而家庭農場核心價值的維繫,和小農的存在息息相關。台灣的耕作面積自以小規模為主,有機農業亦然。

参、如何實踐有機農業的深層價值:「嘴巴革命」的前瞻性

ㄧ、有機運動從「吃」開始

地球暖化已成為人類最迫切的危機,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愈來愈多致力環保的人提出「吃」不僅和健康有關,而且和環境、生態、物種也息息相關;而因食物生產、運輸所消耗的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廢棄物,都是眾所矚目的議題,而有「食物里程」的出現,提倡當地和當季的飲食,用吃減碳抗暖化。

民以食為天,所有生物為了存活都需要進時攝取養分維生;人類更是食物鏈的最上端,據統計從出生到死亡,一個人平均吃掉50公噸的食物。所以吃對了,不但有益健康,還有善環境,支持農民;吃錯了,壞了身體,甚至把山頭吃垮了,一些物種也進入嘴巴而消失。

食物里程是指食物從農場(農、畜的生長地)到消費者購買地(市場、商店)或餐桌的距離。柏克萊大學教授Michael Pollan估計:製造食物所消耗的能量,只有1/5是發生在農場,另外4/5消耗在加工和運送過程;在英國更有研究指出,全國高達1/5的溫室氣體排放是來自食物生產製造與運輸過程。

而在台灣,市面上常見到許多進口的有機蔬果,如美國的蘋果需旅行約10,000公里才能來到台灣,德國的有機果汁則需9,200公里,光價格並無法反應消耗大量的能源,及排放二氧化碳等廢棄物的環境成本。因此,如何從「吃」減碳,成為位於食物供給末端的大都會區不可忽視的課題。

為了縮短食物里程,「地產地銷」應運而生;「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的價值,強調藉由減少食物運輸的距離,降低能源使用及二氧化碳排放。藉由生產者和消費者直接接觸,不僅可讓消費者獲得最新鮮,及最低碳排放食物,更能藉生產者與消費者間的平台,使消費者認識產地的農業生態價值與信任農民的生產,並建構在地的經濟與環境資本。

全球暖化的加劇,促使環境議題受到重視;無論是產業的發展趨勢,或是日常生活方式,都因此有更多改變的迫切性。有機農業過去僅侷限於高消費、重健康,也將成為減緩全球暖化不可或缺的解決之道,甚而從淺層有機昇華為深層有機,從生產和銷售健全有機農業的生態價值和環境意義。

2007年,大塊出版社翻譯、出版由國際動物保育學者珍古德領銜所著的「用心飲食」,指出食物就是力量,吃可以改變世界。並認為,有機運動應有三個過程:第一,與自然生態和諧共處種出有益健康的食物;第二,保留地方食物的生物多樣性和多元化;第三,透過農夫市集和食物合作社分配食物。希望正確的消費,是改變世界的溫和革命。

二、「校園有機日-嘴巴革命」的推動

「有機農業」在台灣興起二十年,消費者多視為養生、防癌的飲食選擇;然而,如何從養成小朋友健康的飲食習慣開始,讓師生可以享受有機農產品的生鮮與健康,更從消費鏈逐漸發展成健康、環保、社會公益的農業模式,累積在地的「社區資本」,培力社區發展;進而保育農業生產區的生態環境,實現有利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公平貿易,是「校園有機日-嘴巴革命」的目標,期能轉變以剝削地力、生產環境的慣行農法,變成有利生產者、消費者和生產環境保育經濟的有機農耕。

「校園有機日」是延續過去台灣世界展望會和生技中心所輔導的原住民有機農耕計畫,並結合新竹縣新豐鄉、湖口鄉、竹北市、橫山鄉七所國小,包括福興、和興、福龍、博愛、田寮、沙坑、大肚國小的學童營養午餐,每週提供一次有機食材的營養午餐。

有機食材的蔬菜類來自新竹縣尖石鄉的谷立(抬耀)、梅嘎蒗 (梅花),復興鄉的嘎色鬧(下奎輝),根莖類則來自花蓮鳳林的吉拉卡樣、富里六十石山的黑暗部落。先從每週一餐開始,讓學童認識有機食物的健康價值,進而實踐改善農業產區生態、減碳、公平貿易、石門水庫集水區保育、協助原住民部落發展。

於2008年3月開始提供學童每週一次的有機營養午餐外,還預定將舉辦系列教育推廣活動,使教師與學童認識有機農業的環保、社會意義。包括:

1. 有機營養午餐的提供

2. 「校園有機日」教育推廣

(1) 食譜製作與營養調配

(2) 「校園有機日」教案製作

(3) 教學手冊製作

(4) 教師研習

(5) 學童教育活動

3. 「校園有機日」產區有機農業教育訓練

4. 「校園有機日」產區及週遭環境生態調查

980806-mouthrev-500.jpg

image006

推展有機農業的「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IFOAM)認為,有機農業除了生態價值外,亦包含深層的社會及經濟價值,如強調公平貿易、友善動物的蓄養(資料來源:IFOAM Training Manual on Organic Agriculture in the Tropics , P.18):

相較於台灣有機農業發展的現況,有機農產品常被視為中產階級消費或養生食材;然而,有機耕作與環境的互動,更是涵蓋台灣土地利用的大部分農地,更應該發展的走向;有機農耕不僅注意耕作區域的環境生態,也應涵養週遭生態的永續與生物多樣性。

「校園有機日」的部分產區所在地─石門水庫集水區,長年因農地超限使用,及農藥與化肥污染,不僅農地生態令人憂心,其影響層面甚至擴及下游水質,近年經過幾次颱風後,400萬居民飲用水安全的議題越顯嚴重。因此,藉由有機農耕的發展,希望開啟保育石門水庫生態的可能。

除了農耕與生態的關係外,食物的加工、運輸對環境的影響更在近年全球暖化問題上受到重視。全球的食物分配方式,已被認定是製造溫室氣體的一大元兇;因此,「農業在地化」的意義,除了試圖從全球化的食物生產分配體系,找尋糧食自主的模式外,更將在未來暖化議題中成生活實踐的部份。

此外,「校園有機日」強調其多重效益:包括將有機食品普羅化,使學童自幼便享有健康新鮮的食材,也藉由消費回饋至生產,支持原住民部落經濟,及原住民維護環境的角色,並實現農業在地化與公平貿易。

image008

三、「校園有機日-嘴巴革命」的深層價值

1. 石門水庫集水區保育

目前農業仰賴大量農藥化肥,生產環境變差,造成土壤酸化等生態問題;高山農業中,化學物質的使用更容易流入水中,影響河流的生態。

石門水庫的環境問題更是社會高度的關注。2004年的艾莉颱風造成水庫濁度標高,桃園地區大停水對許多台灣人仍記憶猶新;到現在,每當颱風季節,台北縣、大桃園地區,共計約400萬的居民便憂心石門水庫飲用水的安全。

儘管政府提撥250億的預算整治石門水庫,但是多為工程導向,對上游集水區的管理問題仍缺乏整體的解決方針;包括山區農地的超限使用、農地大量的農藥與化肥污染水質、大量淺根系的竹林蔓延導致山坡崩塌、餐飲業者和ㄧ般家庭廢水處理不當等,皆相當棘手。

「校園有機日」的產區嘎色鬧、谷立屬石門水庫上游的集水區,其有機農業的生產,相對於破壞水庫的各種作為,更是在守護與改善當地環境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我們藉由學校有機營養午餐的推廣,打開有機農產品的通路,鼓勵集水區的有機農耕,改善農業生態及石門水庫集水區的復育。

2. 公平貿易

這七所學校有機營養午餐的蔬菜類來自新竹縣尖石鄉的谷立、梅嘎蒗、帛那外(抬耀),復興鄉的嘎色鬧,根莖類則來自花蓮鳳林的吉拉卡樣、富里六十石山的黑暗部落。學童的營養午餐,也支持了經濟弱勢的部落居民參與並有意願改變農業的生產體系。

這些供應食材的部落,在進行有機耕作上已有成果,不僅讓未經管理的土地成為孕育有機農作物的沃土,也改變當地經濟收入,漸漸尋回部落居民對原生土地的認同。「校園有機日」將繼續開拓部落農業生態與經濟發展的機會,希望結合原有的有機農業生產,建構屬於原住民完整而固定的有機農業產業體系,減少高山農業對環境的負荷。

3. 低碳、降低食物里程與促進社區支持型農業

強調地產地銷的「社區支持型農業」(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e,簡稱 CSA),在美國從1987年開始發展,到目前約有1,000多個社區支持型的農場。

社區支持型農業是讓生產者與消費者建立支持管道的一種方式,型態除了消費者購買農產品外,生產者也與核心消費者建立更深入的關係,消費者並可協助「社區支持型農業」網路的建構以及分擔農場的勞務工作。

在歐洲,更透過小學的午餐購買社區附近的有機農產品,不但能養成學生良好的膳食習慣,並可支持有機農業的發展;而且在地消費是節能減碳的生活方式,也就是珍古德博士所力促的「用心飲食—食物就是力量,吃可以改變世界」

校園有機日的嘴巴革命,不僅養成學童的膳食習慣,減少成年甚至老年因為不良膳食所引發疾病的健康成本和社會支出;同時透過綠色消費建構保育經濟的環境倫理,停止掠奪式的農業生產;是消費者與生產者的社會工程,也是保育生態環境的大地工程。

參考資料

1.http://news.sina.com/ch/phoenixtv/102-101-101-110/2008-06-28/19563023992.html

2.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A%AB%E5%9C%9F%E4%B8%8D%E4%BA%8C

3.http://www.seedsavers.org/

4.The Seed Savers’Handbook ,1993 ,The Seed Savers’Network

5. http://www.navdanya.org/

6. http://www.shumeifarm.tw/

7.土地利用七千年 民國八十一年五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中華水土保持學會編印

8. 全球變遷通訊(2006年6月),第五十期,台大全球變遷研究中心

9.吳東傑 台灣的有機農業,2006,遠足文化出版

10. 張英洪,農村環境惡化與農民環境權ttp://translate.google.com.tw/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www.zhinong.cn/data/detail.php%3Fid%3D6452&sa=X&oi=translate&resnum=10&ct=result&prev=/search%3Fq%3D%25E8%25BE%25B2%25E8%2597%25A5%25E4%25B8%25AD%25E6%25AF%2592*%25E6%25AD%25BB%25E4%25BA%25A1%25E4%25BA%25BA%25E5%258F%25A3*%25E5%2585%25A8%25E7%2590%2583%26complete%3D1%26hl%3Dzh-TW%26sa%3DG

11. http://www.rso.cornell.edu/nwaeg/

12. 許光輔 屏東有機農耕與慣行農法在生物多樣性的表現(未發表)

13.(http://www.befarmer.com/main/2007/12/post_1210.html

14. Training Manual on Organic Agriculture in the Tropics,2002,IFOAM

15. Vance Corum, Marcie Rosenzweig and Eric Gibson The New Farmers’ Market–Farm-Fresh Ideas for Producers, Managers and Communities, 2005,New World Publishing

16.永續農業—過去•現在•未來,1997,農業科學資料服務中心

17. Jane Goodall 等; 譯者:陳正芬 用心飲食 ,2007,大塊文化

18.Thom Hartmann; 譯者:馬鴻文 古老陽光的末日,2001,正中書局

嘴巴革命的相關報導

1. 96年7月9日,聯合晚報;7月10日,聯合報:石門水庫水質偏鹼

2. 96年11月25日,聯合報:一路排碳而來 真有好滋味?

http://mag.udn.com/mag/news/storypage.jsp?f_ART_ID=99224

3. 96年12月,康健雜誌:當令在地美食

4. 97年1月2日,中國時報:黑暗孕育不日花 有機救生機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14092

5. 97年3月21日,大愛電視台:田埂上的春天(三) 有機農的春天

http://www.newdaai.tv/?view=detail&id=39625

6. 97年3月27日,公共電視台 下課花路米:校園有機日 推動嘴巴革命 http://www.pts.org.tw/php/html/followme/main.php?PAGE=DETAIL&FMENO=901

7. 97年4月21日,公共電視台 我們的島:原鄉有機夢

http://www.pts.org.tw/php/html/island/index.php?XPAGE=CONTENT&XPAENO=471&XPBENO=1140&XPCENO=

8.97年5月11日,自由時報 600學童營養午餐 尖石直購蔬菜http://tw.search.yahoo.com/search?fr=yfp&ei=UTF-8&p=%E8%87%AA%E7%94%B1%2A%E5%B0%96%E7%9F%B3%2A%E5%90%B3%E6%9D%B1%E5%82%91

(本文作者為「綠色陣線」執行長)

(本文原刊載於2008年6月「律師雜誌」)

【生態文化】台江千里步道重要公共政策會議0806

台江擁有台南市最多條的河流與水系,社大台江分校及台江文化促進會、小台江讀書會等台江NGO團體多年來一直推動台江河川巡守工作,堅持主張河川除了要有乾淨的水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親水綠帶空間,讓民眾能夠親近、進一步…

守護家鄉河川,大家一起來走百川!

推動台江千里步道重要公共政策會議─第六河川局召開鹽水溪排水堤防堤頂植栽及步道改善公聽會

公聽會時間: 98年8月6日下午2時30

地點:海佃國安里活動中心一樓大禮堂(臺南市郡安路六段111巷36弄2號)

鹽水溪排水堤防,指的是郡安及安通路嘉南大圳的堤頂道,這一段的堤頂步道,一直是台南市最親水、最親民的步道,可以近距離欣賞水域生態文化,是台江千里步道的首選之路,加上台南縣市合併之後,河川生態文化是最重要的整合與合作議題。

.嘉南大圳更是如此,擁有生態、文化、歷史珍貴的資產,可以做為縣市河川生態文化合作的試金石。下游銜接四草野保區(未來的台江國家公園),中游銜接大海尾生活文化圈,上游可以連接溪頂寮生活圈、台史館、中州寮生活圈及南科、安定、新市生活圈,可以說是最親民、最親水、親生活文化的河川步道。

然而,堤頂步道的植栽及無障礙空間設施,常常受到批評,要不是樹種了長不大,要不是種了又挖,讓這一段步道,一直未能呈現出理想的河川文化生態步道,這次會議影響六河局未來在嘉南大圳的植栽與步道設計改善的政策,非常重要,我們務必要出席。

台江擁有台南市最多條的河流與水系,社大台江分校及台江文化促進會、小台江讀書會等台江NGO團體多年來一直推動台江河川巡守工作,堅持主張河川除了要有乾淨的水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親水綠帶空間,讓民眾能夠親近、進一步走讀河川生態及文化之美。

因此,呼籲社大師生及各界鄉親、保育志工,一起來參與關心這一場台江生態公共政策討論,展現台江公民的力量,這也是縣市合併之後,河川生態文化治理的第一步,為營造台江千里步道、守護台江河川,奉獻一己之力。

(作者為社大台江分校執行長)

日本安曇川的傳統簗漁技法

這種傳統的漁法,珍貴在於是看似簡單的事物,包含著歷史的智慧,那是一種經驗的累積,運用生活周遭的物件,理解魚類的特性,發展出來的文化模式。安曇川的簗漁法,在2006年被日本水産廳選定為漁業漁村歴史文化財産…

編按:

本文為資深記者munch 於「漂浪。島嶼」部落格中的「日本見學」系列文章之第六篇。感謝作者同意轉載,本系列尚有其他精彩見學記錄,請移駕「漂浪。島嶼」繼續閱讀。

980730-antancuan-3db4a44_40.jpg

對於文化,有形的物件保存艱難,無形的技術消失更快,就像一棟老房子,木石磚瓦還能在歲月中殘留,但是蓋房子的技術、物料,可能一失傳,就永久消失。

在日本安曇川,看見一個傳統漁法被保留延續著,江面上美麗的河水,流動著千年的感動。

2-3770418556_5d8994b868_o

簗(やな)漁法,一種利用細竹編織柵欄,圍在河道上,捕捉魚類的傳統漁法,盛行在滋賀縣琵琶湖流入的河川內。

特別是安曇川,以簗漁法(竹簣漁法)捕捉河裡的鲇魚(香魚),在千年之前,提供給京都最古老的上賀茂神社,成為皇室御廚的指定食物。

這種有著千年傳統的捕魚方式,就像影片所見,漁民組合利用當地盛產的竹子,編成一片片的竹簣,在河道的特定地點,先行設置河床基礎。等到每年三到八月間,琵琶湖的鲇魚順流而下,到下游產卵,漁民就開始進行捕捉作業。

傳統的簗漁法的捕魚方式,漁民先在河床上建立堆石基礎,底部設有插孔,先以粗竹、木棍管為立柱,竹竿為橫樑,搭好一個架子,再一片片放上細竹編成的竹簣,然後鋪設稻草或布片,利用水流的力量,將稻草或布片壓制在竹簣上,擋住河水,

彎弧形的欄柵設計,除了像水壩一般,有著緩衝河水沖擊的力學思維,更重要是利用香魚逆流而行的特性,在兩端開設河水出口,引誘香魚向二端的集魚區游去。

3-3770417726_1d1e817431_o

當香魚沿著柵欄上溯,游到河道兩端,漁民會設置孔目適當的漁網,只讓香魚游入,沖進集魚區內,香魚就落網入袋。

這種傳統的漁法,珍貴在於是看似簡單的事物,包含著歷史的智慧,那是一種經驗的累積,運用生活周遭的物件,理解魚類的特性,發展出來的文化模式。

安曇川的簗漁法,在2006年被日本水産廳選定為漁業漁村歴史文化財産,成為一種進行保護的文化資產。

如果嚴格計較,其實一些物件已有改良,像立於河面的塑膠管,或是擋住河水的帆布,都不會是千年之前會出現的物件。

但是,這些小變化,並不妨礙文化財指定,代表文化意象的竹簣,依舊被運用著,更重要是技法的方式,完整的被保留下來,並且為生活所用,這才是重要的無形文化財觀念。

4-3769617929_9b65fd5784_o

生活生計的文化,而非表演展示的文化,成為保存無形文化財,最不容易的事。

這種連結連結生活的文化景觀,其實也富有高度的生態意義,因為漁民靠河吃飯,他們是真的要捉魚來賣,不是表演給觀光客看,於是河流的潔淨,關係漁獲的多寡。

他們申請漁權抓魚,漁場是他們的飯碗,自然成為河流最佳的守護者。

5-3769619369_0f578905fd_o

幾十年來,安曇川上游的琵琶湖,長期面臨工業污染以及優氧化問題,不僅破壞湖區生態,也影響下游多條河川,環湖區域的民眾,驚覺問題的嚴重,恢復琵琶湖生態,成為重要的環境運動。

6-3770417976_900e6e3482_o

日本攝影家今森光彥拍攝的著名影像詩記錄片《里山》系列,從2000年《人與自然的共生》、2004年《生命循環的水邊》、到2008年《生命回歸的森林》,就是以社區旁郊山的觀念,拍攝琵琶湖畔的生態,意指一個自然美好的生態空間,呈現一種天人共生的和諧自然環境。

現今每年七月一日,滋賀縣訂為「琵琶湖日」,環湖的居民都加入湖區環境整理的工作,縣府也將解決污染源,放養原生物種視為重要工作。

在安曇川,看見一個千年傳統的感動,也體認到文化的保存,不只是生活的實踐,更是整體環境系統的良善互動。

7-3770419788_60c741a6e2_o

能夠看見這麼美好的傳統生活文化,必須感謝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丘如華老師,如果不是她的的細心規劃和良好交情,安曇川漁法不是隨意觀光的地區,更不會體驗特別的傳統技法之美。

附上剪接的影片,有助瞭解簗漁法的樣貌。

台東美又美的反核週記0714-25

遊說的過程中,我們獲的最棒的能力就是漸漸的學會如何跟陌生人說話,如何讓一個陌生人信任我們,雖然我們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參與反核的宣傳活動,仍有很多的缺點和改進的地方值得我很好好去學習,這些吸取的經驗…

「台東美又美」這個禮拜跑了許多場,希望可以讓更多的人來一同與我們一起反對核廢料,讓台東的美可以一直延續下去,而不是用錢來收買台東人,而將垃圾依樣的核廢料丟在台東,要台東人民買單(「台東美又美」是由台東在地學生組成的反核團體,更多資訊請閱讀這裡)。

行程:

7/14 金峰鄉宣傳

7/15火車站宣傳、知本部落宣傳、遊街

7/16市區宣傳

7/17馬蘭部落宣傳

7/18馬當部落宣傳東興村達魯瑪克部落、利嘉部落宣傳

7/19小巨蛋和Makapahay活動會場

7/21三角公園、水果街

7/22正氣路 東海運動公園 菜市場鐵道公園、体育場

7/23各社區發文宣 海濱公園 游泳池

7/24 各社區發文宣

7/25 寶桑國小總統現身場地、香蘭村拉勞蘭部落、台東森巴嘉年華 、賓朗村有機市集

以下是我們參與了馬卡巴嗨與馬當部落,有進行拍攝所照的照片:

980728-youmei11-360.jpg

今天的馬卡巴嗨簽署行動,我們下午頂著烈日向所有的攤販做宣傳,希望可以獲得大家的支持。許多的民眾對我們非常捧場,並且給予我們許多的肯定。即使我們只是一群大學生,沒有財力,沒有後盾來幫我們完成這些任務,可是每位給我們支持與鼓勵的群眾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們的熱情,也讓我們更有信心繼續下去。

image003

「人在青春的時候就是要做一件熱血的事情!加油!」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就是要做這種有意義的事情!很好!」

「開玩笑!核廢料為什麼事台東人民要買單!同學加油!」

許多的民眾給我與我們很多很好的意見與加油鼓勵,讓我們感到非常感動,有更多的信心去向下一個民眾宣傳。雖然有時民眾意見與我們分歧,但我們仍是虛心受教,在向下一位民眾宣傳,這次的馬卡巴嗨行程非常的有趣。即使熱到快中暑了(笑),我們還是非常開心的完成!!!

image005
縣議員參選人 林宗瀚,幫我們簽連署書

參選人的保證、參選人的簽名,通常可以帶給我們極大的力量和幫助,這也是讓我們相信這個參選人是真心為台東好的最佳証明。

大雨滂沱卻澆不熄我們的熱血,一個地方接一個地方跑,到處跟別人說我們的理念,並請求簽連署書。今天還遇到了擁核的人士,他們不但給臉色看還揮手送客,這樣”良好”的態度讓我留下深刻印象。同時,也為人心被金錢收買感到難過。但是,還是有人是大力反核的,毫不猶豫的簽名,並跟我們說聲加油,讓我們還有力量去做這件困難但意義重大的事。

image007
馬當豐年季 豐榮國小 遊說民眾

遊說的過程中,我們獲的最棒的能力就是漸漸的學會如何跟陌生人說話,如何讓一個陌生人信任我們,雖然我們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參與反核的宣傳活動,仍有很多的缺點和改進的地方值得我很好好去學習,這些吸取的經驗在未來的人生都將對我們有許多幫助。

image009image011
馬卡巴嗨 海濱公園 烈日連署中

不管烈日或下雨,我們都依然到各個地方去宣傳我們的理念。太陽依舊把我們曬的通紅,雨依舊會把我們淋成落湯雞,但在心裡的熱血還在繼續沸騰著,為保護台東而繼續奮鬥著。

image013
馬當部落豐年祭,王清堅議員簽署連署書

其實當天是颱風天,天空下著大雨。不過我們還是抓緊時間趁著沒有下雨的空檔去做宣傳,很謝謝所有有意願幫我們連署的所有人,尤其是對地方和台東有影響力的人士也用簽名來支持我們,來一起反對台電核廢料放置在台東的錯誤決策。

image015
前縣長 吳俊立

image017
秘書 吳信和

image019
縣長參選人 劉櫂豪

image021
立委黃健庭簽連署書

image023

馬卡巴嗨的擺攤,非常湊巧的台電的攤販與我們面對面對打。我們在前幾個星期之內,獲得了許多立法委員與縣長候選人的連署書,所以讓我們在工作起來更有信心可以和台電在同一個場地競爭,而不會被台電既出的有獎徵答所打敗。

我們更直接在台電攤販的旁邊直接做宣傳,希望大家可以對我們有更多的支持。

image025

因為前幾天的大雨,馬卡巴嗨場地泥濘難行,儘管狼狽,我們仍然克服萬難為台東盡力,努力向大家宣傳反核廢料,也有不少外地和外國遊客支持我們,這讓我們異常的覺得興奮與有活力,連外地、外國人都願意以他們的行動來一起跟我們反對核廢料,對於這塊土地,我們有更多、有更深刻的感觸。當天連署書數量超過三百張,我們非常感謝所有幫助我們的人。

為期快兩個星期的宣傳,讓我們體驗到了許多的人情冷暖。有些人也和我們一樣反對核廢料,自動來像我們所取文宣與簽署;也有人冷眼旁觀;也有人認為我們是位台東進一份心力,要我們加油;也有擁核人士大力反對我們,也有有禮貌的像我們闡述他的理念。

無論是遇到什麼樣的人,我們都非常謝謝他們。因為有他們的支持或反對,讓我們更加的珍惜這塊土地,更加愛戴我們所有的好山好水。謝謝所有我們遇到的人,謝謝你們。這條路雖然很艱辛,可是我們會繼續努力下去。[台東美又美],衝啊!!!!!

上善若水又如何?

您知道嗎?不住在工廠旁或沒有跟工業區相鄰,任何人都還是有可能被污染影響,甚至把污染也吃下肚。這是因為,台灣的農地逐漸破碎化,工廠或工業區,就設立在農地旁,而廢水輕易地進入河川,被引入水圳灌溉農田…

編按:

本篇文章為公視記者李慧宜所做的採訪報導,將於公共電視13台「我們的島」節目中播出─【上善若水又如何】、【廢水何處去】,時間:7月27日(一)晚間十點以及8月1日(日)早上十點 。

本系列報導針對工業廢水與農業環境的關係,作了深度採訪,同時也有詳細文稿,值得一再細讀。將文章轉載於此,與更多朋友分享。

節目首播時間-7/27(一)晚間十點,重播時間-8/1(六)早上十一點,播出頻道-公共電視13頻道。

一、上善若水又如何?

採訪緣起:

您知道嗎?不住在工廠旁或沒有跟工業區相鄰,任何人都還是有可能被污染影響,甚至把污染也吃下肚。這是因為,台灣的農地逐漸破碎化,工廠或工業區,就設立在農地旁,而廢水輕易地進入河川,被引入水圳灌溉農田,再加上水路溝渠灌排不分離,所以,現在台灣農業生產的水源,可是說是危機四伏。

試想,如果再不解決灌溉水的水質問題,那麼農民的健康,該由誰來保障?而農產品的安全,又有誰來把關?

980727-waterpoll-f294c5347.jpg
(攝影:林小如)

簡要內文:

說到農村,你想到什麼?新鮮的空氣、清澈的水質,或是金黃色的稻穗、勤奮的農人。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是我們不知道的呢?在富麗農村的包裝下,台灣鄉村的真相,少有人知道。工業生產破壞農業環境,家庭廢水引灌稻田和菜園,農民飲水面臨威脅,農村,真的生病了。

頂庄社區位於嘉義市的東區,介於城市與農村的交界,放眼望去處處是稻田,不過,高樓大廈也近在眼前。可是,隨著嘉義市的人口逐漸增加,都市化的規模日益增大,頂庄的農業生產,也開始受到衝擊,尤其是灌溉用水的安全性。

沿著因為氮素過高而倒伏的稻田,往灌溉水源的上游走,可以看到越來越密集的住宅區,還有隱藏在住宅區後方的家庭廢水排水道。排水溝的惡臭和水面上的泡沫,流進稻田後,有些被稻子吸收了,有些變成黑色積水的小池子。對於這樣的問題,長期以來都沒有政府部門主動處理。然而,比這更嚴重的情況,在市區內更加明顯。

流經嘉義市底下的中央大排,其實早期規畫相當完善,是一條灌排分離的溝渠,位在高處的是灌溉水道,提供農業用水使用,處於低處的是排水水道,匯集了嘉義市的生活廢水。可是事實是,近二十年來,中央大排根本沒有執行灌排分離,所有嘉義市的髒水,通通順著大排,流進水圳的大小幹線與分支,「滋養」著大溪厝將近四百公頃的農地。

因為投入道將圳的研究,進而深入調查嘉義市灌溉水源的楊清樑,在這幾年的踏查中發現,嘉義市週邊九百多公頃的農田,幾乎也都遇到了,跟頂庄社區和大溪厝相同的困境。

深黑的水色,是二仁溪的溪水。乾涸的稻田,是湖內鄉的農地。在台灣,務農沒有社會地位,收入也難以維持家庭所需,更殘忍的是,農民期待水源乾淨的小小願望,都難以達成。

二仁溪最著名的「事蹟」,就是民國七十年代之後,開始出現的廢五金、煉熔業,以及電鍍業、皮革業和染整業所創造的,因為產業廢水對環境形成破壞,使得二仁溪成為全國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也被戲稱為「黑龍江」。可是,大多數人不知道,源於高雄縣內門鄉,全長65.18公里的二仁溪,流域流經高雄縣七個鄉鎮、台南縣五個鄉鎮,它的主要功能,是農業和水產養殖。

高雄農田水利會湖內工作站,主要管理高雄縣湖內鄉的灌溉用水,(石函)口圳是這裡最重要的灌溉幹線。(石函)口圳進水口旁的石碑寫著,過去「每遇天旱農田枯竭,或逢豪雨變成澤國」,因此西元1843年完工的(石函)口圳,可以說是湖內農業發展的大功臣。

過去水資源缺乏,為了穩定公平的提供灌溉用水,一直以來,湖內工作站都實行一種全國僅有的分水制度-輪水番制。以24分鐘供水一甲地的原則計算,每個農民引水灌溉的時間,都被精算得非常準確。可是,近二、三十年來,進入(石函)口圳的二仁溪水質,卻與這個成熟的供水制度,相差十萬八千里。

湖內工作站的大湖抽水站,位於二仁溪畔,看似平靜無波的河水,在遠處正暗湧著附近工廠偷排的廢水,除了向環保單位檢舉之外,水利會和農民都別無他法。像是位於高雄縣、台南縣交界的二仁溪,灌溉一千兩百公頃農地,或往南一點,流經三個工業區和中油煉油廠的後勁溪,也灌溉一千四百公頃稻田,這些受污染區域,都還沒有進行廣泛的追蹤監測。

二仁溪和後勁溪污染農地的關鍵,在於工業區或工廠與耕作區相鄰,連帶使得農業生產環境,成為工業開發與經濟發展的犧牲品。高度工業化、都市化,看到的是巨大的廠房煙囪,高聳的水泥叢林,可是隱藏在背後的,是工業和都市的廢水,正悄悄地流進河川,然後被引入水圳,成為農民使用的灌溉水。

灌溉、排水合渠,污水進入農田。放流水與灌溉水標準不一,更惡化農業生產的環境。以鉛的管制為例,放流水標準是一毫克,灌溉水標準就嚴格了十倍,是零點一毫克。有公權力可以取締、開單的單位,是依循放流水標準的環保署,而灌溉水質,卻是農田水利會要把關。其實這也還只是冰山一角,有些化學物質和重金屬項目,根本沒有納入任何的管制標準。

面對工業,農業節節敗退,陣亡的有農民,還有依賴這片環境生存的一代一代人民。
P1080162
(攝影:林小如)

採訪側寫:

老子的道德經提到,上善若水,水善萬物而不爭,意思是希望人能向水學習,孕育萬物而不與其相爭。可是,我們現代社會的水,還能再滋養健康安全的萬物嗎?而生活在此時的我們,似乎也只能感嘆,上善若水又如何了!

二、廢水何處去

IMG_0974.JPG
(攝影:Finimay)

採訪緣起:

喧騰一時的霄裡溪污染事件,似乎已經進入尾聲。五月十三號,環保署環評大會接受華映、友達兩家廠商的申請,同意把工廠的製程廢水,從新埔的霄裡溪改排到龍潭的老街溪。可是,這個消息,卻讓龍潭鄉民人人自危,尤其是引用老街溪灌溉的農民,沒有人可以接受,為什麼政府不幫他們淨化老街溪水質,反而要把老街溪弄得更髒?

簡要內文:

一般人看到福壽螺,不是避之唯恐不及,就是想除之而後快,可是,陳金進一發現河裡的福壽螺,就興奮地往前查探,數一數到底有多少?這是因為過去幾年,在霄裡溪內根本找不到任何水中生物。

長期以來,霄裡溪一直是新竹縣新埔鎮的灌溉與飲用水源,可是自從「中華映管龍潭廠」、「宏基智慧園區內的友達光電」,在霄裡溪上游設廠後,新埔人的生活,開始出現巨大轉變。新埔愛鄉協會理事長陳金進說,民國九十一年到民國九十三年,華映、友達設廠以後,在上游陸續發生死魚事件。而霄裡溪與鳳山溪匯流口附近,又是新埔自來水的取水口,雖然自來水公司用土堤把污染的水和乾淨的水分為兩邊,可是居民還是喝得很不安心。

住在霄裡溪沿岸的居民,每天有環保署和新竹縣環保局的水車固定送水,其他新埔鎮民,幾乎家家戶戶改喝山泉水,假日開車載水,似乎已經成為新埔人的休閒活動。原本引灌霄裡溪灌溉稻田的農民,也都不敢再用溪水灌溉,像霄裡溪畔最有名的種稻達人朱武斌,現在都改用雞籠坑下來的山泉水。

今年五月十三日,環保署環評大會通過廠商提案,將把華映與友達的廢水,改排桃園縣龍潭鄉的老街溪。行政院環保署綜合計畫處處長葉俊宏表示,環評大會專家會議的所有委員,一致認為改排老街溪,是影響最小的最佳方案,他們要求兩家廠商必須與當地民眾進行溝通。

泉水坑,位於老街溪旁十幾公尺處,是一處天然湧泉。 小孩戲水、大人洗衣,陽光穿透濃密的樹葉,映出水底下的光影,這樣的景象,會不會在廢水排入老街溪後消失呢?類似泉水坑這樣接近老街溪的地下水,會不會也都受到影響呢?

在龍潭鄉,老街溪是一條灌排不分離的溝渠,生活廢水排入河裡,灌溉用水也引用河水。因此居民盼望的,是改善老街溪,只是沒想到,環保署的決定卻是讓老街溪更髒。可惜的是,政府卻沒有聽到農民的擔憂,更無視在地人的感受,以及參與公共政策的基本權利。

今年七月初,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管理委員會,開始積極辦理「農地污染之改善與預防推動方案」,方案中首次嘗試以國土規劃的角度,討論工業製程污染農業生產環境的問題。

把華映、友達的廢水排入老街溪,就能夠消除污染霄裡溪的根源嗎?環評大會沒有解決污染源,負責環評業務的環保署綜合計畫處,也沒有說明當年環評結論的責任,政府做的是為廠商解套,尋求下一個「比較適合」污染的河流。

住在霄裡溪畔的新埔人,深怕污染永無止盡,生活在老街溪畔的龍潭人,擔心污染即將到來,無論廢水是排哪裡?住在面板大廠旁的人們,像是活在沒有憲法保障的化外之地,因為他們,都沒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採訪側寫:

面對工業,農民總是被迫讓步,讓出土地蓋工廠,讓出溝渠排廢水,可是,卻少有人發現,這些讓步的結果,不只是農民悲情的命運,其實最後犧牲的,還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所有人的健康。剛進入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有沒有想到未來的一百年呢?

我們的國土政策,要繼續容忍農田上或農地旁的工廠嗎?我們的產業發展,還要持續以工業培養農業嗎?我們期待,政府的公共政策與社會大眾的關心,能夠快快還給農業和土地一個公道。

(作者的部落格為FINIMAY地下採訪中心http://blog.roodo.com/finimay,其他精彩文章,請移駕前往)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