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吹起原民風

小林村重建發展協會在中秋節前夕推出了「日光小林」月餅,要一掃往日的陰霾,如日光一般明亮、開朗、快樂、健康。

陽光灑下,新小林社區裡種的向日葵開得燦爛。感染了向日葵的陽光意向,小林村重建發展協會在中秋節前夕推出了「日光小林」月餅,要一掃往日的陰霾,如日光一般明亮、開朗、快樂、健康。

990910inliouyi-450
小林村媽媽廚房的成員們秀出她們剛出爐的月餅

莫拉克風災後,部落災民們重拾生活,開啟產業新契機;小林村重建發展協會利用培力計劃,讓媽媽廚房的劉銀好、胡貴美等六位成員到高雄餐旅學校學習餐點及烘焙,經過多次試驗及老師指導,開始生產月餅。目前推出芋頭酥、梅子鳳梨酥及和風新月三種月餅,未來還要推出手工餅乾、蛋糕等其他餐點,若是經營順利,人力還會再增加。

媽媽廚房成員劉銀好說,以前沒有做過月餅,但看人做過蛋黃酥、芋頭酥,並不覺得難,就是要用心,而且開心快樂的去做。她強調,如果用憂愁的心去做,做出的月餅也會很憂愁,不好吃。開心去做,做出的月餅自然就會很美,會有幸福的滋味喔。

 小林月餅

同樣是災區的阿里山山美村,去年受到莫拉克風災影響,聯外的129縣道一度中斷,在公路總局全力搶修下,數月前已恢復通車,行政院重建會、嘉義縣政府等單位也積極協助輔導產業重建。山美村全村144戶有700多人,99%都是鄒族人,熱情純樸且好客,是人情味濃郁的小山村,

居民大多以農業為生,農產有阿里山高山茶、苦茶油、野生愛玉、咖啡、小米、芋頭、生薑、朝天椒、高山高麗菜、南瓜、樹蕃茄、蜜蕉、菠羅蜜、樹葡萄、龍眼、五月桃、鳳梨釋迦、紅肉李等。除自己食用之外另有販售,消費者可放心選購做為伴手禮,尤其是樹蕃茄、野生愛玉等當地特有的農特產更是值得一買。

阿里山咖啡
阿里山鄒族頂級咖啡

山美村居民大多以農業為生,近年來已轉型為休閒農業型態,並融入鄒族的文化特色,將文化經由眾休憩方式傳遞開來,發展出屬於山美鄒族人的產業特色,例如鄒族風味餐館;將產業與傳統文化結合的傳統編織、竹編、藤編;以及傳統文化歌舞展演、傳統文物收集製作與收售,讓山美村的產業結合鄒族傳統人文歷史的空間,文化產業亮起來。

*「日光小林」月餅綜合禮盒,現在已接受訂購,小盒9個售價240元、大盒12個加果凍每盒360元,消費者除可直接到現場(高雄縣杉林鄉上平村山仙路290-5號)購買外,也有宅配服務。意者可電洽07-6775100,傳真07-6775028。E-mail:shuowlin88@hotmail.com.tw

* 鄒族風味餐館:游芭絲0928-222583

阿貴的家0911-881132

二嫂的家0926-180965

山美社區發展協會05-2586994,或http://www.tanayiku.com.tw

粄香甜,人情濃:瀰濃下庄製粄人家

客家人來到台灣,逃難奔波之餘常常挨餓,他們便將米先泡水磨成漿,再加壓脫水,做成好繫帶的食物,祖先們將它稱作粄。

前言:黃蝶祭祭典結束時有一個打粄仔的儀式,即將象徵福氣的紅粄分送給參與者共享的意思。現場有民眾問曼茵:「這是甜的還是鹹的?」雖出生於新竹南寮同為客家人,曼茵卻不知其然,因此興起了邀請美濃後生一同走訪永安老街拜訪作粄人家一探究竟的念頭。

DSC04400

穿過悠悠的水橋,經過見證繁起興落的宋屋夥房,順著那曾經絡繹不絕的下庄大道,驀然的一陣撲鼻香氣襲來,仔細一嗅又感覺到香氣中飽滿的糯米甜、蘿蔔甘以及紅豆泥的綿密,順著那誘人的指引轉個小彎,來到一棟樸實無華的騎樓,沒有招牌沒有大肆宣揚的廣告旗,要不是那擺滿門前的大蒸籠以及一排排的鐵架,真的就像一般的尋常人家,深藏而不露。

在此地製作古早客家米食已二十四個年頭,目前已由老闆娘的兒子接手,從小的耳濡目染讓祖傳的好手藝並沒有隨著時光沖失,反而在代代相傳的淬鍊下將製作的手法和火候更加的提升。

在受訪的過程中我們深刻的體會到團結互助的客家精神,在客廳中兩個可愛的小女孩嬉戲著,一旁的桌上擺滿了香甜的豆沙、翠綠的蕉葉還有那散出陣陣香氣的潔白米糰,媽媽嬸嬸叔叔爺爺們圍著桌子嘴上閒聊著手中也不停歇,拾起一捏一壓,個個飽滿討喜的紅粄、草仔粄就在談天說地中迅速增加。因為正值農曆七月季節「芋粄」、「紅粄」生意好得嚇嚇叫,幾乎家家都要定購個二、三包,天公普渡時訂單更是停不了!

DSC04389

一代老闆娘鍾秀香是個個性爽朗又大方的婦人!聽到我們想要做點關於粄的訪問,老闆娘立刻停下手邊的工作,帶著親切的笑容很細心的一一為我們解說許多粄的用法與種類,過年的發粄一定要裂開,代表「笑」了,菜包又因獨特外型稱做「豬籠粄」,古早芋頭多在七月半(中元節)前夕豐收,因此在祭祖團圓之際不忘來個香又Q的芋粄。

這時我不免好奇:為什麼悠遠的客家文化,粄卻是最獨特的美食代表呢?老闆娘微微一笑:「那我來為大家說個小故事!很久以前客家人的祖先來到台灣,那時正是兵荒馬亂之際,家家戶戶逃難著,奔波之餘卻常常飢餓著,勤儉有智慧的祖先們便將米先泡水磨成漿,再加壓脫水,做成好繫帶的食物,祖先們將它稱作粄。」

恍然大悟的我興奮的寫下了筆記!其實這個問題從很久以前就困擾著我,今日解惑真的是又長了一智!

DSC04399

在回程的車上,嘴裡吃著香又彈軟的紅粄,看著老闆娘給我的訪問資料,當下一句曾看過順口溜就從腦海裡跳了出來:「過年端午到普渡,紅粄甜粽芋頭糕,八月十五到冬至,麻糬糌粑少不了!」短短兩句不但好記又上口,更包含了各大節日所需要準備的客家傳統食物。

真的很敬佩祖先的好手藝,不但做出許多揚名四海的獨特美食,也用一句句簡單易記的諺語傳承歷史的一切!

(作者為實踐大學觀光系學生,美濃愛鄉協進會實習生)

咖啡,可以改變世界─樹有風楊松鵬老師專訪

咖啡店取名「樹有風」,他希望來店裡消費的客人能感受到片刻的安靜,像一棵樹很安靜地隨風搖擺。

旗美社大在兩年前,開設了一門「咖啡生活學」的課程,老師楊松鵬說:「要讓大家更瞭解咖啡,教大家學會品嘗咖啡,培養大家對咖啡的熱情,並將這份熱情再繼續分享出去!」

在台灣,街道上可以很容易找到賣咖啡的店家,咖啡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有的人一天至少要喝上一杯,有的人則是與朋友聚會時喜歡找間舒服的咖啡店坐上一個下午,享受店裡濃郁的咖啡香氣,以及舒適寧靜的氛圍,但是對於咖啡,究竟瞭解多少?

P7150125
在台南經營樹有風咖啡的楊松鵬老師,對咖啡懷抱著一股熱忱及理想。

楊松鵬老師回憶起自己剛接觸咖啡時,對於咖啡也是一知半解。剛退伍就開始接觸咖啡,那時候從事廣告業,經常要想一些廣告點子,藉由接觸一些咖啡因,可以刺激腦神經細胞,讓自己更有靈感,於是漸漸養成喝咖啡的習慣。

但那時候喝的是加糖、加奶油球的咖啡,在將奶油滴入咖啡中時,還會優雅地攪拌兩下,有次被日本友人看見,受到他們的嘲笑,日本友人只喝黑咖啡,認為只有喝黑咖啡,才能真正品嘗出咖啡的香氣與美味。在這個刺激下,他開始學習喝黑咖啡,但跟很多人的經驗一樣,他也時常困惑,又苦又難喝的咖啡,除了咖啡因,到底有何迷人之處?在還沒找到答案之前,他還是勉強地繼續喝。

後來他因為從事藝術品工作,客人十分熱衷品嘗及談論紅酒、茶葉、咖啡,他也因此開始密集地參加任何跟咖啡相關的課程,希望能更瞭解咖啡,他甚至拿到了丙級技術士執照,但他現在回想起來卻說那年的學習都沒有收穫,直到在一次的機緣下,由客人幫忙引介,遇到了他現在的師傅,蘇彥彰先生,才讓他真正開始一窺咖啡的堂奧。

「原來,他們說咖啡中有榛果、香草等香味,是真的!」以前他很難體會別人所說的咖啡中那幽微的香氣,但現在他已經可以體會自然咖啡香氣中的豐富內涵及表現層次。關鍵就在於咖啡豆及烘焙技術。咖啡豆從種植、精緻化、到烘焙的過程,都會造成品質的差異,義大利人說:「烘焙是最好的科學及最美味的藝術的結合」。

一般市面可見到的咖啡豆依等級高低分成三種:庄園豆、精品豆、及商業豆。庄園豆指得是單一農夫所種植的咖啡豆,其風味因種植的區位土壤、氣候、及各個農夫的種植方式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獨特性;精品豆則是經過精心栽種、手工挑選及精緻烘焙的咖啡豆;商業豆則是一般罐裝咖啡或是便利商店中所販售的以量制價的咖啡豆。基本上只要是精品豆,其風味都有一定的品質,重點是如何鑑定精品豆。

在與大自然和諧的環境下生長的咖啡豆會造就比較好的品質,因為咖啡是一種半遮陰的作物,需要大樹的陪伴,大樹會調整微氣候,創造比較有利於咖啡豆生長的環境。而種植的過程中,不使用農藥及化肥等,也會生長出較好的咖啡豆。

收成時則以手採,並輔以手工挑選,可以作到比機器還高的精緻化程度。消費者可以接受高單價的咖啡,亦賦予高生產成本的可能性,若咖啡業者與消費者能堅持選用精品豆研磨的咖啡,是有可能讓我們的環境更好、農民生計得到改善的。

P7150130
牆上的卡片及報導,記錄了樹有風咖啡滿滿的人情。

但是農民若不懂得咖啡,也只能把自己種出來的咖啡豆交給盤商,盤商再轉手,後續以機器處理大量的咖啡豆,成為市場上的商品豆。大型企業往往以期貨價格決定收購價,在衣索比亞、肯亞,因環境天然,且無使用農藥及化肥,種出來的咖啡豆很好,但農民一天的工資卻不到一杯咖啡的售價,這是非常不公平的,因此,也衍生了所謂的「公平貿易咖啡」,強調直接向咖啡農收購咖啡豆,減少中間的利潤剝削。

以台灣的咖啡市場而言,是可以支持更多農民來種植咖啡的。台灣也可以種出很好的咖啡,但農民還未找到最好的種植方式與烘焙方法。農民可從生活中去學習喝咖啡及訓練自己的味蕾,便可以體會出咖啡的精髓,並進而種植出好的咖啡豆。

若農民以種植精品豆作為目標,可以創造環境與農民生計雙贏的局面。但這必須建立在消費者對咖啡有更多認識的前提之下。因為楊松鵬老師自己是美濃人,希望回到故鄉與土地有更多的互動,也希望將自己對咖啡的認識分享給更多人,於是他回到美濃,並主動與旗美社大聯絡,希望在社大開設一門認識咖啡的課程。後來,課程也順利開成,並持續地進行了好幾個學期一直到現在。

回顧剛開班的第一個學期,他很「用力地」要將自己的所知所學分享給學員,也對於學員的學習有些期待,但後來他發現學員的反應似乎沒有那麼熱絡,他們對於比較專業的知識並不熱衷研究,這讓他感到灰心與氣餒,曾經一度想要打退堂鼓。但他還是抱著再試試看的心理繼續第二個學期的課程,那時候心理的衝突很大,非常掙扎,他試著漸漸改變自己的心態,開始去觀察學員上課的需求。

後來,他發現「用力教」會給學員壓力,他們平時都有工作在身,在社大上課是抱持著比較休閒的心情來的,一下子塞那麼多資訊,學員也消化吸收不了,於是將自己心中那份期待稍稍放下,更順其自然一點,讓他們去喜歡,去跟其他人分享,讓更多人感染到對咖啡的熱情。

像這學期的社大成果展與美濃黃蝶祭合辦,他就鼓勵學員到農創市集去擺攤,跟大家分享咖啡,現場一杯咖啡50元,當天所得全數捐給美濃愛鄉協會,除了分享對咖啡的熱情,也在這個過程中,讓學員在公共空間中展現自己的能力,有更多機會與人群互動,學習服務人群。現在,他跟學員變成朋友的關係,與他們共同學習,教學相長,課堂上除了瀰漫咖啡的香氣,更經常充滿歡樂的氣氛。

自己也在台南市區經營咖啡店的楊松鵬老師說:「其實,經營精品咖啡,錢賺得不多;要賺錢,要賣商業咖啡。」但秉持著對好咖啡的熱情,他並不以為意,反而希望推廣更多咖啡的知識,讓更多人認識咖啡,喜歡咖啡,並在咖啡中喝出健康。

在楊松鵬老師對咖啡的熱情背後,其實有一個更大的夢想,他說:「當人們願意自己煮咖啡,並準備漂亮的器皿的時候,心會安靜下來,然後就會感受到咖啡的美好,世界也會因此而變得更美好。」藉由喝咖啡,可以很輕鬆、很簡單地就能培養那樣的心境。

就像他的咖啡店取名「樹有風」,那是一種意境的表現,像一棵樹很安靜地隨風搖擺,他希望來店裡消費的客人能感受到片刻的安靜。這就好像日本的「茶道」一樣,是一種禪修方式,而這也是支持楊松鵬老師持續推廣咖啡的原因。

「想像有一天,咖啡都在大樹的陪伴下自然成長,那成片的樹林,那充滿幽微香氣的咖啡,那幸福的人們,我相信這一天終究會實現。咖啡,可以改變世界!」楊松鵬老師有信心地說著。

(口述者為旗美社大咖啡生活學講師)

重視青草湖的開始–水舞秀

過去新竹市的青草湖,總給人一種「只見青草,不見湖」雜草叢生的壞印象,市府為了表達對青草湖的重視,開始舉辦活動,由水舞秀開始暖身。

過去新竹市的青草湖,總給人一種「只見青草,不見湖」雜草叢生的壞印象,近年來隨著豪華飯店的進住,以及市政府努力整治,又以全新的面貌與大家見面,從八月二十八日開始到九月六日止,長達十天時間,在晚間的七點半及八點半各有一場別具聲光效果的雷射水舞表演,讓到場欣賞水舞表演的民眾驚嘆聲不斷外,更把青草湖的夜空裝點得更加艷麗,加上優揚的歌聲譽樂聲,給新竹市民及慕名而來的遊客留下美好的印象及回憶。

(148)

市長許明財表示,這次是第一次舉辦水舞表演,算是為青草湖做暖身,還有改進空間,將來會不斷檢討及修改,讓水舞整個氣勢更家磅礡,並採用活潑又優美的曲目,讓現場民眾在這仲夏的夜晚,身、心、靈都能得到紓解。

昨(九月六日)日是最後一場水舞表演,最後還釋放煙火,把青草湖湖面畫上五彩繽紛的色彩,也將十天來的水舞表演帶到最高點,市長承諾將來會在每個週末假期都有水舞表演,更期待有更多的表演團體,不管舞蹈和魔術,以及有證照的街頭藝人們,踴躍到週邊地區展現才藝,除了增添現場熱鬧氣氛外。讓藝術人有更多表演空間,充分達到藝術生活化。

(115)

(161)

除了煙火,還有音樂陪伴青草湖

IMG_4418

從餐桌看見地方

餐桌上的食譜,世代之間可以有不同的創意發想,地方性不代表一成不變,就如阿柳的涼拌絲瓜;但地方性也應該包含土地倫理在其中…

旗美社大主辦的第九屆社區教育與農村發展工作坊,主題是『看見,在地知識』,其中一場概念專題為【食物與地方性】,分享人是《島嶼的餐桌》作者陳淑華,與談人是阿蘭妹(洪馨蘭)。

食物原本就是很具地方性的產物,透過各種不同的加工、料理方式,以及種種諸如宗教、健康、禁忌、社會階級、文化傳統、個人喜好等因素的摻雜融合,讓每一個家庭的餐桌都是一個獨特的小地方。

就如陳淑華分享她為什麼動筆寫這本書的緣起,源自於她發現某些菜跟某些人的生命歷程結合在一起,進而去追尋每道菜的身世,也因而從自家的餐桌,看見了廣袤的田野。

P1330828
在農村工作坊享受滿滿一桌豐盛的農家晚餐

出發參加工作坊的前一晚,我跟兩位高中同學阿柳跟大個兒聚會,並在阿柳家中用晚餐。餐桌上都是蔬食,讓我覺得特別的,是一道加上黑色葡萄乾及紅色枸杞的涼拌絲瓜,飯是我種的『日頭米』,阿柳還要她的三位小孩跟我說謝謝。

晚上住在大個兒家,隔天的早餐有:丹麥麵包,用美國帶回來的羊油炒的蛋加上醬油膏,一杯咖啡,還有半杯對我而言甜到不行的奶茶,讓我不得不說抱歉。

大個兒是高樹的客家人,我想她以前在家鄉吃的早餐,應該不是這樣。與談時,在台北長大的阿蘭妹也提到,嫁作客家媳婦,她很難接受的一點是早餐是吃飯,甚至還配牛肉,她充滿不解且表情生動的一句:『早餐幹嘛吃得那麼生猛?』引來滿堂笑聲。

為什麼吃這個/這樣吃?為什麼不吃那個/不那樣吃?差異的背後總是有著故事。

阿柳的姊姊因病去世,讓她開始吃素;大個兒在美國求學、工作、結婚,身處文化的大熔爐,讓她有機會認識來自四面八方的人,也學會了許多國家的地方特色餐點;早餐吃飯,則是農家因應一日勞動所需,保留下來的習慣。

交通革命帶來食物國際化及飲食工業化的發達,讓我能在早餐吃到美國的羊油跟丹麥麵包,配上台灣的醬油膏,不過,也正因為全球化的影響,讓『地方性』遭受衝擊。

飲食的獨特地方性若該被維持,該由誰來擔負這個責任呢?

在工作坊『農家一日體驗』的行程中,我來到內門鄉的養蜂人家月存敬家中,他與妻子力玉香都是土生土長的內門人。我問大嫂,母親煮的哪道菜最讓她回味?隨遇而安的她表示,她跟母親同心,只要母親說好吃的她就覺得好吃,所以沒有特別的印象。

而月大哥的父親是內門有名的總舖師,據說他的兒子們也都有著一手好廚藝,不過在月大哥家中,維持著女性掌廚的傳統,遇有節慶及客人來時,男主人才親自下廚。我又問道,父親大人的哪道菜他們最喜歡?大嫂毫不遲疑地說是『芹菜魷魚湯』,月大哥也一致認同。然而,當我問月大哥的孩子喜不喜歡阿公這道好湯時,他竟然表示從沒吃過,也不知道家裡的餐桌有這道食譜。

我們的農家晚餐有煎土托魚、牛肉炒青椒、炸秋葵(他們稱作『uì-豆』)、竹筍排骨湯、白蒜炒秀珍菇、三杯雞肉,以及他們從山上摘的野菜,叫做牛蒿(gû-o),剛好是這個季節才有的。

第二天的早餐,有土司麵包、鮮奶、荔枝蜜跟蛋餅,除了後者,主人表示這就是他們平日的早餐,我問他們何時開始這樣吃?大嫂忘了確切的時間,只說今年就都這樣吃了。

餐桌既然能讓我們看見地方,換個角度,我們理所當然可以從餐桌看見台灣的農村。

P1330785-1 P1330807
(左)當晚負責掌廚的月存敬大哥,正在切牛肉(右)從山上摘的野菜:牛蒿

P1330836
我們在養蜂人家的早餐,有鮮奶、土司麵包、荔枝蜜(抹醬)和蛋餅

在每日的餐桌上,我們吃了多少在地、當季的食物?

而國際化、工業化生產的味道,又在餐桌上佔了多少百分比?

你瞭解這些食物是如何被生產、處理或加工及運送的嗎?

你知道台灣的糧食自給率是多少嗎?當台灣的農家開始把麵包當主食,我今年都買不到台灣產的綠豆也不足為奇了。

餐桌上的食譜,世代之間可以有不同的創意發想,地方性不代表一成不變,就如阿柳的涼拌絲瓜;但地方性也應該包含土地倫理在其中,友善的耕作/畜養方式,適地適種,節能減碳的需要,食材選用的合理性等等。

你家的餐桌反映出的台灣農村是什麼樣子呢?關於『吃』,只用嘴巴是不夠的……

購買桃源香梅,支持農民自立!

桃源的農友們從3月底開始,就一邊忙著採收青梅,一邊學習加工,又要面對遷村與自立建造汛期避難屋的種種挑戰。顛躓中,困難與希望並行。

購買桃源香梅,支持農民自立!

親愛的朋友:

不知道您是否注意到這樣的訊息:連續幾天的豪大雨造成荖濃溪河水暴漲,桃源鄉聯外道路落石阻道,橋樑岌岌可危。這樣的消息在去年八八災後,今年五六月汛期開始後,常常傳來。

然而主流媒體上卻幾乎已經不見八八災後的後續報導,很多台北的朋友也說:「不是都已經蓋永久屋了嗎?」。但真實的情況是各個重建區仍面臨著狀況不一 的危難:迄今仍有部落住在營區;而堅持返鄉重建的村落,正面臨雨季聯外交通與汛期緊急避難措施不足的考驗;至於進駐永久屋的朋友,工作、生計與原有社群網 絡的崩離與重建,則是後續的挑戰。

因此,八八災後重建不是過去式,也非完成式,而是現在進行式,需要大家持續的關心與支持!

八八災後,在浩然基金會的支持與台灣農村陣線的輔導下,桃源鄉勤和村與高中村的農友嘗試發展梅子加工,努力在災後重新站起來,並將逐步學習梅園草生栽培管理,希冀透過產業轉型與友善環境耕作方式的調整,開創一條能兼顧生計與環境照顧的新出路(學習過程請點選這裡)。

這一路走來並不容易!由於梅子成熟不等人,農友們從3月底開始,就一邊忙著採收青梅,一邊學習加工,又要面對遷村與自立建造汛期避難屋的種種挑戰。顛躓中,困難與希望並行。

堅持學會、做好的心,讓大家撐了下來,「今年我們一定要一步步做,好好學!」是勤和村班長小Savi姐常掛在嘴上,大家相互打氣的話語;您的支持,則將成為大家持續前進的最大鼓舞與動力!

990904sjojuimage-450.jpg

「桃源香梅」選用無毒青梅、精心手作而成,完全沒有添加人工香料與防腐劑,真誠地展現梅子「酸、甘、甜」的多層次風味,是您可以放心享用的安心好梅。

誠摯期盼您透過購買的力量,支持桃源香梅農友自立前行、與自然合好的努力!

品名 產品介紹 單價
活漾梅精 五分熟青梅,熬煮梅精好選擇。將青梅去籽、榨出梅汁後,再以陶鍋慢火熬煮48小時完成。無人工添加物、富含有機酸,是顧鈣、排毒,調整體質的聖品。 650元/瓶50ml
功夫脆梅 六分熟手採梅,最適合醃製脆梅。手採的青梅要先用小木杵在梅果上輕敲出裂縫,接著以粗鹽搓揉去青、清水漂洗去澀,再放入糖水浸漬,期間置換糖水三輪以上,用心呵護,得來甘酸甜好滋味。 250元/瓶600ml
風味Q梅 八分熟青梅,做Q梅剛剛好。青梅經過二週的粗鹽醃製軟化後,接著漂洗、風乾,再以一層砂糖、一層梅子的方式擺放,封存、靜置三個月以上。晶瑩果肉的Q彈口感,來自糖漬與梅液的轉換結合。 (熟成中,請稍待)
健康梅醬 在欉黃的熟梅,做果醬最醇厚。清洗過的梅子去核後,連皮帶肉打成果泥,加入少量的水慢慢攪拌,並逐次拌入砂糖,熬煮至濃稠。飽含陽光精華的美味梅醬,請你嚐鮮。 200元/瓶230ml

「桃源香梅」所選用之青梅,經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檢驗,結果為「農藥殘留無檢出(ND)」,請安心享用!

訂購單下載請點選這裡。

延伸閱讀:留在原鄉的努力─無農藥添加的健康梅子加工

2010年新埔義民祭在關西(2)

時代改變,祭典也有很多變化,今年看到環保概念的神豬,踩街時出現的電音三太子,還大跳sorry sorry熱門舞曲呢…

編按:本文為2010年新埔義民大典,今年由關西鎮輪值舉辦,下次再輪值為15年後,十分難得。作者全程完整記錄,因篇幅較長,分成兩文,閱讀(1)請點選這裡。

————————————————————————————————————–

農曆七月十八

晚間由法師們為大士爺舉行開光儀式,通常這部分較少人拍攝,人們對大士爺總是存著敬畏之心,但筆者因為使命感驅使,所以還是去記錄了這一切過程。

記得小時候筆者七月中元祭最害怕到廟門口看到那高聳舌頭卻伸得好長好長的大士爺,甚至大人們還用牠來恐嚇小孩說:假如你不乖牠就會把你抓走,把幼小的我嚇得躲在大人後面吵著要回家,甚至還做噩夢呢!!

990904shoho-450.jpg

12開光儀式

農曆七月十九

下午放水燈,是義民祭重要活動之一,放水燈的目的據說是為了讓水陸的好兄弟也能前來享用一年一次的盛宴,早期水燈的底座是用香蕉樹的梗做為支架,現 在大都改用竹筒或保力龍(有點不環保)取代,這次主辦單位倒是全部採用竹筒,每個水燈上面都會寫著祭拜者姓名,放水燈時每個人總會心裡默默祈禱著自己釋放 的水燈能順利漂得越遠越好(據說能保佑平安順利),釋放後的水燈可別把它撿回家唷,聽說會帶來厄運的。

13放水燈

放完水燈關西各里的花鼓車隊正浩浩蕩蕩的回到關西鎮上,展開晚上踩街遊行活動,車隊走遍每一條大街小巷,好久沒見到如此熱鬧場面了,當晚全鎮除了鞭炮聲,車聲,歡笑聲外,到處充滿五光十色炫麗的燈光,好不熱鬧。

筆者也騎著摩托車跟著車隊跑,等遊行隊伍結束時,筆者工作還沒了呢!子時一到,大豬公即將被宰殺,那些殺大豬公的師父們必須徹夜未眠的把神豬整裝好準備明天載到義民廟前祭拜,殺大豬過程筆者雖有紀錄影像,但礙於血腥雖已轉為黑白處理,但還是不在此刊出。

14關西踩街

15關西踩街

農曆七月二十

義民祭達到最高潮,數萬人當天湧入新埔義民廟前廣場,當天除了有神豬及神羊互別苗頭,每個爐主無不用盡心思裝扮自己的神豬、神羊棚架,為的就是吸引遊客的目光,每條神豬、神羊在此爭奇鬥艷,棚架上及神豬身上五彩繽紛,裝扮的好炫麗,

廟前廣場熱鬧滾滾,廟裡也正忙碌著為得獎神豬、神羊主人們頒發獎狀及獎金中,參觀的民眾除了觀賞到大神豬以外,廟方也貼心的為大家準備好吃的糖飯, 讓每人吃了保平安,還有電子花車女郎為民眾帶勁歌熱舞表演,獻午供直到下午兩點多各爐主才把神豬神羊載回關西自家門口準備晚上的普渡祭拜。

16頒獎

17獻午供

18大豬回關西

二十晚上關西輪庄地區家家戶戶都準備了豐盛的普渡供品,祭拜好兄弟,筆者還看到了好多創意神豬,有用糯米飯做成的神豬(下圖左)外還有其他如:麵線、白米等等,除了不失誠意外又有環保、不殺生概念,值得推廣,當晚普渡直到晚上10:30才陸續收孤,結束祭拜儀式。

19環保豬公

農曆七月二十二

義民爺即將回到新埔義民廟安奉,早上七點奉飯結束後,八點半準時將義民爺鑾駕過火、上轎,上百部花鼓隊、車隊用最虔誠又依依不捨的心,恭送義民爺回 駕,關西15大里輪庄將告一段落,並將印信交給明年輪庄的大茅埔長者,完成長達一年籌備、進行的客家人大事───新埔義民祭大典.

20恭送義民爺回義民廟

21義民爺車隊

22順利把義民爺送回並拍團體照

23移交印信給明年輪值儀式

後記:

筆者六年前學習拍照,才深深體會到義民廟祭典的重要性,所以花了三年時間去紀錄義民節這個活動,但至今還有很多畫面未能拍齊,是作者感到遺憾的地方,不過三年來筆者發現每年都有不同的畫面,隨著時代不同,民眾生活方式及想法的改變等等,所以有些祭拜方式也會有些變動,

就如今年筆者看到了環保概念的神豬,神羊或是踩街時出現的電音三太子,還大跳sorry sorry 以及no bady熱門舞曲呢!! 讓俗稱鬼月的七月中元祭不再令人毛骨悚然,整個祭典在活潑又歡樂的氣氛下畫下句點,中元祭(關西輪值),我們十五年後再見了!!

感謝為這次祭典所付出的所有工作人員,您們辛苦了,筆者才疏學淺,若有紀錄不對之處,還請批評指教!

徐美菊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first9991

2010年新埔義民祭在關西(1)

本文為2010年新埔義民大典過程記錄,今年由關西鎮輪值舉辦,下次再輪值為15年後,十分難得。農曆六月十九日上午七點鐘…

編按:本文為2010年新埔義民大典過程記錄,今年由關西鎮輪值舉辦,下次再輪值為15年後,十分難得。作者全程完整記錄,因篇幅較長,分成上下兩文,閱讀(下)請點選這裡

─────────────────────────────────────────────────

民國99年(歲次庚寅) 新埔褒忠亭義民節慶典今年由關西輪值,祭典區包括(關西鎮東興里、西安里等15個里)主辦,今年由關西大姓羅家羅慶江先生擔任主任委員,劉文禎先生擔任副主任委員。

農曆六月十九日

上午七點鐘,集結關西上百台車輛從關西太和宮出發,至新埔褒忠亭義民廟恭迎義民爺聖駕至關西太和宮安座,上百台車隊依照原訂路線繞境關西所有街道,義民爺所到之處,鄉民們都在家門口準備供品、炮竹膜拜,中午十一點回到太和宮安座,隨即接受聯庄內信眾膜拜,每日上午七點中午十一點晚餐下午五點(輪到奉飯的民眾無不絞盡腦汁,想為義民爺獻上最豐盛的佳餚),由各里鄰輪流奉飯。

990903shoho-450.jpg

2奉飯1

農曆七月十二

上午10點在新埔義民廟前廣場,今年還特別安排了穿古裝的義勇軍,還原當年客家義勇軍奮勇殺敵情境,看了那一幕,不經讓我們更加敬佩先祖們壯烈犧牲捍衛家園的硬頸精神,隨後由馬英九總統挑擔進入義民廟前廣場,隨即正式展開2010年義民節活動,還有客家藝陣、彩繪神豬競賽、放水燈、客家戲劇與客家音樂煙火秀等等活動也將在新埔及關西熱鬧展開。

3義民軍

4藝陣

5萬人挑擔

農曆七月十八

一早由地方長者帶領進入竹林裡採集三根數十公尺的刺竹,小心翼翼載回義民廟前廣場,據說這種竹子可不是隨便採集就有的,第一要夠長又夠直,第二竹子末端不能斷掉,要保留竹子尾端,第三竹子的韌性要夠強,否則一陣強風吹來可會支撐不住的,

另外一個禁忌就是,女生不可以跨過竹子(這點在很多祭典裡,女生可沒男生來的方便的唷,這也是筆者感到遺憾的地方,但還是心存敬畏不敢不從),豎燈篙的意涵是要昭告所有好兄弟前來享用祭品。

6豎燈篙

7豎燈篙

這一天同時展開秤大豬公的工作,今年工作團隊分成兩組人馬進行,由於現在是工商時代,無法家家戶戶親自養神豬,所以有些大豬會在外縣市以高價購買(據說獲得特等的神豬一台斤就高達300元計價呢!若沒有相當的財力,光有虔誠的心還真不行),

秤神豬的工作必須來回好幾個縣市奔波,顯得格外辛苦,有些甚至還養在狹窄豬舍裡,更增加其困難度,大豬公的重量是以台斤計算,今年上千斤的豬就有21隻,由林順全先生以1539台斤獲得特等殊榮,足見關西人對義民爺祭典之重視,在此同時還有一項競賽,就是神羊的比賽,神羊是以羊角長度為評比依據,羊角最長者獲頒特等獎,很榮幸的由筆者所居住之北山里莊祥通先生以2尺八寸五分獲得。

8秤大豬

9量羊角

10大豬公重量表

流傳一百八十年─頂長庄的打面宋江陣

頂長社區的陣頭文化更是當地無人可比,流傳近一百八十年的「打面」宋江陣,白衣紅褲以及打面技術功夫代代流傳,而且是完全義務的奉獻,令人感動。

數年前的一部關於農村稻米的記錄片:讓台南縣後壁鄉隨著主角崑濱伯紅透半邊天,幾年下來也造就了臨近老聚落─菁寮的回春,在台南縣政府及媒體一路炒作下,附近相關社區聚落也逐漸被發現,更開始帶動了新一波的社區擾動。

頂長社區就位在由新營進入後壁菁寮必經道路旁的小庄頭,舊名「長短樹庄」,關於地名由來有二種說法,其一:明鄭時期移民入墾時,嘉南平野上多疏林莽原,矮樹參差,因而命名長短樹,其二:長短樹庄原名「長苑樹庄」,庄名來源尚待考究。

先民大抵來自中國大陸的華南地區,溯八掌溪而上來到頂長短樹庄開墾,後因墾民日多,為因應聚落的擴大,逐漸朝原聚落西南方另建新庄,並以原聚落在北稱為「頂長短樹庄」,而新建於西南的新庄則稱為「下長短樹庄」。

DSC_6804
年輕一代的打面師父正聚精會神的工作中

諸羅縣誌記載:「康熙三十六年,庄民合築長短樹陂」(周鍾瑄,1958:38)據此可見長短樹庄早在清初時期聚落發展已臻成熟,故能集庄民之力共同 築埤以解決農業灌溉用水之需求。而其居民則以蕭姓為主,居民來自泉州府安溪及晉江二縣,庄中宗廟─永安堂,主祀清水祖師,而於廟會慶典期間,由庄中男丁所 組成的「打面」宋江陣更是延續至今逾150年,也是台南縣後壁鄉地區的泰安宮下茄苳七十二路慶典的陣頭文化中,相當搶眼的隊伍。

此庄在清代屬下茄苳北保長短樹庄,日領時期行政區改制後歸屬鹽水港支廳菁寮區下所轄的下茄苳北堡長短樹庄,而於大正九年再度改制為大字之長短樹庄 (大字為行政區域之等級如同村里)、光復後將「長短樹庄」設為一村,以原庄名的前二字命名為頂長村。【部份摘錄自陳維仁先生:後壁鄉頂長(長短樹)社區簡 介】

頂長社區與大多數的農村社區有一樣的問題:農業人口高齡化、年輕人力的外流、傳統文化的保存與傳承…..等等。只是面對如此問題他們認為,傳統陣頭 文化是凝聚社區居民最重要的資源,因為透過廟會慶典所帶回的鄉親即使是所謂資訊時代的現在,還是對農村成長的人們有著那是故鄉的認同。

而且頂長社區的陣頭文化更是當地無人可比的流傳近一百八十年的「打面」宋江陣,而且長久以來白衣紅褲更是沒有改變過,更令人感動的是連打面技術的功夫也被代代流傳下來,而且完全義務的來奉獻,那樣的感動是來自傳承與奉獻。

DSCF2445

八仙之鐵拐李

而打面其實就是在參與者臉上以水彩塗畫出角色的臉譜,這些臉撲譜圖案大抵來自於京劇的臉譜,角色分別來自三國演義、八仙及梁山泊好漢等等,而其中紅 臉鳳眼代表中忠義的關公或梁山泊的關勝,而臉如黑碳、眉心有桃則是黑旋風李逵,而一般執頭旗則為領軍之宋江,因其為書生故無打面而以素顏展現,另外有藍色 水紋則為水上飛、另臉上又烙印或「犯」、「軍」字者就是指被高俅陷害充軍的豹子頭林沖…..等等。

DSCF2401

臉有軍字者為林沖

這樣的角色扮演在一般宋江陣而言,幾乎是以梁山108好漢為主,但在筆者看過的宋江陣中以頂長社區的宋江陣中有一個即為特殊的角色,他的身份來自於 傳說故事中八仙之一的李鐵拐,此人陣中打扮即為突出,腳踏草鞋、肩背囊袋、手持棍棒,陣中行進不時自囊中取出糖果撒放供人取用,聽當地耆老說這對孩子不乖 有效,至於效果如何我也不知道。

DSCF2415

在後壁鄉的頂長社區無論是老人還是小朋友,對於這樣文化的保存是全力投入的,所以他們的宋江陣中有老中青少四代傳承,所以宋江陣這項常民生活習俗中 的陣頭文化,就這樣的被完整保存及傳承下來,所以當妳(你)下次有去無米樂的故鄉時,經過長短樹這個小庄頭時也請停下腳步來看看這個打面宋江陣的頂長社區 吧!

DSCF2397
宋江陣開館演練必供的宋江館陳列

竹林×基隆×西班牙

去年八八風災期間,畫家王傑背了畫架悄悄來到林邊,畫下了他對林邊這片土地的愛。後來,竹林社區志工梅小姐鼓起勇氣造訪老師位於基隆廟口的畫室…

【 前言 】

「去年八八風災期間,畫家王傑一個人背了畫架悄悄來到林邊,用畫筆畫下了他對林邊這片土地的愛。

竹林社區志工梅小姐參觀了王傑老師於台北市Lu Lu Space的公益個展後,鼓起勇氣造訪老師位於基隆廟口的畫室,並提供了林邊竹林村的歷史建物的照片,希望邀約老師從旁協助竹林村的藝文重建計畫;以藝術家、遊子的眼光來看竹林。藉著舉辦親子講座及速寫教學體驗的方式,喚起鄉親從新的角度眼光來欣賞自己的家鄉,甚至在頹廢傾倒的紅磚牆中找到對歷史人文價值的重視。」

就在八八屆滿週年之時,王老師再度背起畫架來到屏東縣林邊鄉竹林村,竹林社區也舉辦一系列活動。福熊參與了其中的【畫家行腳。從心話竹林】親子美藝座談,以下是福熊在林邊鄉竹林國小視聽教室的觀察。

————————————————————————————

bamboo1.jpg

二點二十三分

講座尚未開始,福熊提早到。會場中有兩群婆婆媽媽,其音量使得空曠的視聽教室顯得格外熱鬧。一群展開前置工作,身分應該是主辦單位會員與志工,張貼字卡,佈置會場,測試麥克風,將電腦與投影機裝設好;另一群大概是當地居民或是鄰近地區的愛好繪畫者,帶著小孩(年齡是幼稚園與小學階段),坐在座椅前排,交頭接耳閒聊。

bamboo2.jpg

兩點四十五分

王傑老師尚未入場,主持人向大家說明注意事項。除了提醒需將手機轉震動,以及維持聽講基本禮節之外,也趁機與學員套招,以防自由發問時間,尷尬冷場。

bamboo3.jpg

三點零分

王老師在掌聲中入場,表情似乎是受到熱烈的掌聲驚嚇,但隨即恢復正常。他表示前幾天先南下,對於南部人的熱情留下深刻印象。在竹林村畫老房子時,被一位老婆婆質問:「你來這邊做什麼?」語氣頗嚴厲,但經一番解釋之後,反倒開始親切地閒話家常。阿嬤不僅招呼他入屋內坐,還端出茶水和肉粽請客,甚至逐一介紹屋內房間,沒半點防人心腸。

bamboo4.jpg

三點七分

結束開場白,王傑老師開始分享他在西班牙留學時期所畫的寫生作品。由於身處異國,眼中所見景物格外有特殊情調,課餘以增加回憶為由,轉換成觀光客身分,帶著筆、畫紙、水彩顏料,駕著福斯1000CC雙門舊汽車,到處寫生玩耍。

以巴賽隆納為核心,幾個小時的車程為範圍,足跡遍及戰爭時被法國掠奪一空的修道院、達利故鄉的海邊、高第早期建築作品、西班牙前首都托雷多、近庇里牛斯山的艾藍山谷……等。晚間則睡在車上或帳篷裡,某晚借古堡草坪搭蓬,隔天鄰近老先生問他深夜泰瑞莎是否來找他,王老師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詳細一問,原來泰瑞莎是當地赫赫有名的女鬼啊!

王老師的作品內容多以建築為主,比例準確,光影對比強烈,連石砌質感也表現清楚,觀察力可謂敏銳。主體與點景分布之勻稱,色彩之調和,有如一盤豐盛的西班牙海鮮燉飯,色香味俱全。

bamboo5.jpg

三點四十五分

學成歸國,回到基隆家鄉,王老師還是保持著寫生習慣,作為自己認識這城市的功課。尋訪山巒上眾多砲台,雖然交通不便,但風景清幽美麗,可遠眺基隆港。中元祭遠近馳名,除了普渡本土好兄弟,基隆市政府還派員到法國公墓,以法國麵包和紅酒慰孤魂。試著以歐式海圖風格,將基隆早期歷史用圖像記錄下來,包括想像復原西班牙人曾在和平島所築的聖薩爾瓦多城。

除了歐風遺跡,王老師也記錄民間歷史影像、在地庶民生活百業,例如:金紙行、售貨推車、小吃店、青草街、夜市、美術社…..等。感於時間流逝、社會變遷,那些古老行業及舊生活方式,若不保存很快就消失了。其間的心理轉變是因為曾登上某廟宇後殿,驚艷於繽紛華麗的交趾陶與剪黏,根本不輸給外國的工藝表現。這重要的視覺衝擊,啟發他以後要為當代的圖像記錄工作盡份心力。

bamboo6.jpg

四點二十分

中場休息後,下半場是王老師的現場教學時間。題目是藏寶箱,以一層層摺紙方式,隱藏預先設計的圖案,讓觀者逐層打開,並獲得驚喜。

做法是首先將紙打橫,彎成S型,忽略中間重疊部份,使左右兩端呈相同面積,微調確定位置之後,壓平折線。接著運用同方式,兩手執上下兩端,將紙彎成S型,由於已經重疊過一次,紙張較厚,需用力些。折好紙後,在最外端畫上箱子,第二層為寶物,最內層畫出守護寶藏者,可能是海盜、猛獸、鬼怪之類的。

bamboo7.jpg

五點八分

福熊已經完成指定作業,到處觀察小朋友的作畫情形。有的撐頭苦思,想法枯竭,有的振筆急畫,胸有成竹,有的愁眉苦臉,呈半放棄狀態,經由家長代筆完成主架構之後,才勉強接手。

綜觀全場,寶物部份五花八門,金銀財寶是基本款,還有棒棒糖、花朵、蝴蝶、寵物,超乎常理的大樹、汽車、橋樑、地下室,相當生活化且想像力豐富啊!甚至有人欲蓋彌彰地在箱上標明「請勿打開」字樣,或者在箱內加註「勿貪」警語,警世勸善意味濃厚,竹林的孩子真是純真動人!

bamboo8.jpg

六點二分

抽樣上台分享優秀作品之後,終於到了放飯時間。海產飯湯料多味美,對我來說是既熟悉不過了,但王老師表示第一次嘗試,覺得口味新鮮。台灣這小小海島擁有多元的飲食文化,只要細心探索覺察,就能發展出地方特色呀!

bamboo9.jpg

六點十八分

分送餐點完畢,主持人邀請志工媽媽們列隊接受大夥兒鼓掌致謝,她們當天前就來打掃環境,擦拭桌椅,民眾食用結束隨即收拾餐具,種種細節不勝枚舉,樣樣充滿了女性特有的貼心與細膩。有一些並不是竹林村當地人,而是來自東港、新埤、南州等鄰近鄉鎮,不分彼此,共同為地方付出,令人感動!

感想:相較於北部,在屏東縣類似的藝文講座真的很少,遠離屏東市區到鄉下,則少之又少。主辦單位願意辦大型活動,除了勇氣,還需要理想支撐。會後與發起人梅小姐聊了一下,除了此次活動,協會以後還會辦影像記錄班、老照片展、耆老訪談、社區劇場等一系列凝聚社區向心力、培養志工能力的課程。福熊希望他們的學習活力能夠好好維持下去,苗木們繼續茁壯拓展成一大片蓊鬱的「竹林」。

————————————————————————————

【相關連結】

屏東縣林邊鄉竹林社區發展協會
地址:屏東縣林邊鄉竹林村中興路1~4號 (阮氏宗祠對面)
電話:08-875-7632 、 0982-765-159  張瑞鳳 小姐

廟口畫室
地址:基隆市仁三路11-3號2樓
電話:02-2423-7877
負責人:王傑
部落格: 「王傑的繪畫天堂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