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鳴蟬鳴聲共鳴

當我感受到暖化對地球所造成的衝擊後,我鼓起勇氣打電話給退休的母校員林國中,想不到黃傳賢主任馬上決定,就在4月8日從員林國中的演講拉開序幕,至6月 5日世界環境日短短不到兩個月時間…..

當我感受到暖化對地球所造成的衝擊後,我鼓起勇氣打電話給退休的母校員林國中,想不到黃傳賢主任馬上決定,就在4月8日從員林國中的演講拉開序幕,至6月5日世界環境日短短不到兩個月時間,已踏過明倫國中、明湖國小、永興國小、僑信國小、太平國小、靜修國小、白沙國小、北斗國中、舊館國小、埔心國小、饒明國小、東山國小、羅厝國小,更在北斗國中校長黃開成大力推介下,造訪南彰化溪州國中、田中國中、埤頭國中、溪陽國中、田尾國中,深得校長師生的認同,大同國中、員林國小、育英國小、員東國小、青山國小也都答應。永興國小

永興國小

2

與北斗國中校長黃開成合影於宣導結束時

1

田尾國中林正義校長介紹並勉勵學生落實

於羅厝國小宣導

於羅厝國小宣導

舊社國小

舊社國小

在一場場抗暖化救地球的宣導中,最令我震撼的是靜修國小那場二千五名師生的互動,在pu跑道與人工球場上,竟不時傳來一陣聲勢浩大與我爭聲的蛙鳴,那哇鳴聲在宣導後仍不時出現我的腦際,讓人忍不住再度踏訪,原來這蛙鳴從去年開始初步出現學校水生池附近,今年擴散如兵團的蛙鳴氣勢,好奇的是「誰放養的?」第一個歡喜告訴我的是輔導室主任邱美都,她說:「訪問校長張信堯一回吧!會有更多生態校園的驚奇,還會讓你帶著原生種植物走。」

即使是在梅雨季節溼答答的六月初,校長仍然撐起傘帶我巡禮生態池、蝴蝶園,三五學生也撐著傘要來找尋上課要拓印用的落葉。我們邊走邊談,眼前這位親切的張校長四年前在秀水鄉陜西國小,曾注入心血,成功營造百類台灣原生動植物校園環境,並獲得環保校園美譽。

靜修國小

靜修國小

超值的荷花池、蝴蝶園、水生池、花草園在三年內逐一建置,起初,有很多原生種植物都來自陝西國小,有些同好也會自動送來或互通有無,在有限經費下,不知不覺植物種類增加,生態物種增加,且高達二百多種以上的台灣原生植物在靜修生根成長,校園顯得綠意盎然,四季各有生態的小故事在上演。邱美都表示春季期間,校園的蝴蝶處處比翼雙飛,蛙鳴競相比歌喉,各種台灣特有的花卉綻放笑容,還有明顯增多的常見鳥類飛來飛去,隱藏密處的鳥窩,讓她感到校園即大教室的驚奇。

邱美都興奮分享,兩隻白鷺鷥最近常出現在北面生態池,這是她服務這麼久以來,第一次在校園遇見的貴客,另外還有蜻蜓、毛毛蟲、豆娘、金龜、斑鳩、綠繡眼,以及台灣特有的花木與花卉在校園處處可見,以前上自然課常刻意找素材,現在校園即自然教室,真是棒極了!

五月的某天,一隻剛出生的小綠繡眼不小心摔落地面,被發現後撿到訓導處照顧,不願離開的母鳥啾啾叫著,於是小綠繡眼暫時住進鳥籠,懸掛在教室外的樹上,引來一群小朋友關注,師生一起觀察母鳥如何細心叼小蟲餵食,雛鳥與母鳥啾啾的深情對話,頓時成為師生的主題,當然!訓導主任江鈞正與輔導主任邱美都都不會錯過拍照記錄過程的機會。

邱美都表示在靜修這麼多年,最近更深切感受生態校園的生機與蓬勃,加入生態環境多了生命活力,除了校長專業規劃,顧問吳芳澤三年前拋磚引玉捐助外,還有宋彥材、董秋蘭、黃信源、黃文堯、蔡森林等默默投入,才能在短短三年展現豐富的生態環境。校長說的沒錯:『食材準備好;生物自然來』。 心想在抗暖化上的議題上,是否也能『少肉多蔬食,減碳做得好,地球自然就降溫』呢?
有關全球暖化的議題已經討論一些時日,多數人知道其嚴重性,可是很多人卻好像愛莫能助,認為個人哪能改變全球暖化議題?或許個人是微小,但如果集合起來無數個人,全球六十幾億人口微小力量就會變成強大力量扭轉浩劫。

到底全球暖化的最大元兇是誰?除交通、工業生產過程排放的廢棄,畜牧亦是。畜牧是全球氣候異常及經濟體瓦解的最大元兇!有人懷疑畜牧怎麼會是最大的元兇呢?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農業運作方式產生巨大變化。農業開始商業化,在同塊田裡讓作物長得更快、收成更多。開始使用化學肥料、農藥和除草劑,同時密集養殖家禽牲畜,讓牠們長得越快、越重越好,用的土地越小越好。

以牛為例,為了讓牠們較快長大、變重,原本吃草改吃玉米,牠們被關在小空間裡,接觸不到草地,沒有空間行走,讓牛容易生病,為防止生病,業者定期施打大量抗生素,施打成長荷爾蒙讓牠們長得快。這些東西都有毒,或許業者說這些劑量只會殺死昆蟲,對人體無害,但現在已經在我們人體血液裡發現比五十年前多了百種化學物質了!這些化學毒素不光是耕種農作上用的化學品,還包括用來保存、催熟,以及讓食物顏色更漂亮、更吸引人的藥劑。為什麼畜牧是造成全球暖化最大的元兇呢?

第一、牛群放的屁和糞便所排出污染氣體有一百多種,其中氨的排放量就佔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二,而氨正是導致酸雨的原因;甲烷排放量佔全球總量三分之一,這種氣體令地球暖化的速度比二氧化碳快二十倍。

第二因為要畜牧所以每年砍掉許多森林,世界的雨林亞馬遜河流域原有的森林中有70%都變成了牧場。也就是每吃掉一個漢堡,就有6平方公尺的雨林消失了。地球不結冰的表面積上,目前有三分之一是養牛羊的牧場。

第三、因為要種植穀物來飼養牛、羊、豬、雞等也每年砍掉許多森林,全世界有33%的可耕地是用來種植牧草飼料。

第四、全球有五分之一草地和牧場因畜牧過度而沙漠化。沙漠化導致的氣候變化及植物減少,將會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促使溫室效應加劇,使地球降雨量減少,產生旱災形成沙塵暴。海冰會反射80%的太陽熱能,海冰消失,90%來自太陽的熱能進入海洋,導致溫暖的海水加速冰層融化,形成惡性循環,美國太空總署(NASA)氣候學家茲瓦利說﹔「情況正變得比電腦模式預期的還要糟。」

如果不加以改變,預估2012年北極的冰山將完全融化,到時後將不只海平面上升淹沒城市,更恐怖的是海水溫度上升從海底釋放出來的毒氣,就類似瓦斯ㄧ樣ㄧ聞到吸入一定量就昏迷中毒了,所以我們現在要積極一起努力來避免這天的到來,再不做兩年後想做也無法挽回了,因為已經過了黃金時期就像急救一個病人一樣,錯過搶救時間再怎麼電擊也回天乏術了。

由以上的資料和數據我們可以了解,造成全球暖化就是因為人類不斷砍伐森林、加上交通、工業生產、畜牧等不斷增加排放二氧化碳、氨、甲烷等造成氣候異常,導致農產品欠收,對人類造成通貨膨脹的危機。最近的物價上漲就是澳洲乾旱造成牧草不足乳牛要提前宰殺,造成牛奶漲價。氣候異常,農作物生產有限,小麥、黃豆、稻米,通通漲。小麥是生長在比較寒冷的地方也因溫度升高而欠收,地球暖化所造成的全球損失已經超過每年全球的經濟成長率所有產值。其實更嚴格的說:『真正的元兇應該是人類!』

專家認為每個人應該做的事,就是要花更多時間來思考我們吃的食物。選擇權在我們每個人,我們可以吃得比較健康,而這需要對有些事情有比較多的了解,才做得到。比方說,你不了解吃的食物打哪兒來?耗費多少汽油,才送到店裡讓你買得到?我們又耗費多少能源坐車、開車去多遠的店裡買?其實我們不是故意自私,而是不知情沒有加以思考。一般人從來沒認真想過食物的任何問題,更別說要去想「為什麼要買當地食物」這麼複雜的問題。有誰知道為什麼要多吃當地食物嗎?

第一、買當季生產的有機食品。有機食品沒有農藥、生長荷爾蒙、抗生素,當季的作物生長力強能抵抗病蟲害,就不用消耗很多能源和資源。

第二、當地生產的有機食物,不會浪費燃料長途運送,更有助於地球維持生物多樣性。每一餐都能救自己救地球,每個人一天有三次機來改變世界,重點是,你吃什麼東西,全是你自己的選擇,如果只有你一個人每天選擇比較健康的食物,當然不會造成多大的不同,但如果一百萬人做同樣的選擇,就會造成很大的不同,越多人開始做些改變,越多農民會被激勵用無害的方式種植或養殖,那麼就會讓我們更容易從附近的農場買到健康的食物。

就像很多黑心貨,就算他標示得很清楚也未必就能相信對不對?互通有無本身並沒有錯。但問題是,為了要互通有無,我們耗費了這麼多的能源把這些食物運來運去,就造成地球暖化啊!尤其是現在問題已經嚴重到快要來不及了。

我們非常幸運生長在台灣豐衣足食,但是世界上有十億人口正遭受飢餓及營養不良之痛苦,每年有四千萬人死於飢荒,而且大部分都是小孩。因為以可以養活100人的穀物來飼養豬再吃豬肉只能養活8人,這數據讓我嚇醒了,決定出來分享我的認知。而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穀物不是拿來供應給人吃,而是用來餵牲畜,如果把穀物都用來給人吃而不是餵動物,就能解決世界飢荒的問題。所以當我們吃肉的同時請想想有人將因為我吃肉而餓死。請大家試著減少吃肉,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也為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所以緊急解決之道:蔬食、使用永續的能源、種樹,還有更簡單的嗎?

請大家一起來響應全民蔬食運動,將牧場、養殖場改為可耕地、種植樹木,全民全速讓地球恢復原始生態,自備杯碗餐具、購物袋、節省資源、能源。

【演講】0630法國新博物館運動講座2場

法國新博物館運動講座(1)-新克里多尼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存及口傳遺產採集(2)-歐洲與地中海文明博物館……

法國新博物館運動講座(1)-新克里多尼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存及口傳遺產採集

活動名稱:法國新博物館運動講座-新克里多尼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存及口傳遺產採集
活動日期:2008/6/30 活動時間 10:00~12:00
活動地點:3樓視聽教室
報名截止日:2008/6/29
參加人數:60人
請將報名表傳真至02-23822684或Email給lrshiang@ntm.gov.tw(向麗容小姐)

活動説明:
主持人Chair:國立臺灣博物館蕭宗煌館長 Director Hsiao, Tsung Huang, National Taiwan Museum
演講者Speaker:Emmanuel Kasarherou

演講者現職Occupation:法國新卡里多尼亞棲包屋文化中心Kanak文化發展所主任 Director, Tjibaou Cultural
Center, Noumea, New Caledonia (France)
講題Topic:新克里多尼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存及口傳遺產採集 The Preservation of Intangible Heritage and
the Collect of Oral Heritage in New Caledonia
翻譯人員Translator:法國巴黎高等社會科學院賴慧芸博士 Dr. Hélène LAI
資料來源:http://www.ntm.gov.tw/tw/education/4b1.aspx?id=498

法國新博物館運動講座(2)-歐洲與地中海文明博物館

活動名稱:法國新博物館運動講座-歐洲與地中海文明博物館
活動日期:2008/6/30 活動時間 14:00~16:00
活動地點:3樓視聽教室
報名截止日:2008/6/29
參加人數:60人
請將報名表傳真至02-23822684或Email給lrshiang@ntm.gov.tw(向麗容小姐)

活動説明:
主持人Chair:國立臺灣博物館蕭宗煌館長 Director Hsiao, Tsung Huang, National Taiwan Museum
演講者Speaker:Michel Colardelle

演講者現職Occupation:法國馬賽歐洲與地中海文明博物館館長 Director, Museum of European and Mediterranean Civilisations, Marseilles, France
講題Topic::歐洲與地中海文明博物館 Museum of Europeans and Mediterranean Civilizations
翻譯人員Translator:法國巴黎高等社會科學院賴慧芸博士 Dr. Hélène LAI
資料來源:http://www.ntm.gov.tw/tw/education/4b1.aspx?id=499

【徵人】大安溪部落工作站徵求社工人員(0625以前)

願意承諾至少在部落服務兩年以上者,且願意保持彈性、學習和面對挑戰者歡迎加入我們。這是有志從事原住民社會工作或社區發展的絕佳機會。一、工作地點:台中縣和平鄉 二、工作內容:1.部落廚房……

願意承諾至少在部落服務兩年以上者,且願意保持彈性、學習和面對挑戰者歡迎加入我們。這是有志從事原住民社會工作或社區發展的絕佳機會。一、工作地點:台中縣和平鄉(www.daanriver.org.tw)

二、工作內容:

1.部落廚房社區回饋服務管理:部落送餐服務與獎助學金。

2.學生課輔與教育專案:對象原住民國小及國中學生。

3.志工方案發展。

4.方案規劃與評估。

5.其他部落福利服務與行政及支援工作。

三、學歷要求:社工系所畢業或原住民優先錄用,備汽、機車駕照。

四、工作待遇:約月薪30000元(含駐外津貼),享勞健保。

五、聯絡資料連絡人:

請在6/25以前投履歷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阮紅鈴,c@citw.org.tw,02-23560118
將個別通知至部落工作站進行面試,期待暑假即可開始工作。

對工作內容有問題者,可寫信連絡社工督導黃盈豪,kanu@yahoo.com.tw。

徵人訊息詳見:http://www.npo.org.tw/Jobs/showjob.asp?listtype=1&JobID=8751

手織部落的點點滴滴

一般人很難抵擋部落編織的花式的鮮豔,卻未必知道編織材料的源頭,諸如苧麻的種植採收、照護、加以到後續色料之染整、圖案設計與實際將布匹或服裝織出,所耗費的精神心理絕對遠超金錢所可衡量之價值。

編按:

本文為苗栗象鼻部落於台北南村落之分享會記實,感謝作者記錄與小地方分享。

那個下著雷雨的午後,我匆匆趕往南村落參與這場午後部落編織的盛宴。進入會場,空間內有濃濃的部落風情,紅苧麻的織線一線一線穿梭錯落成色彩斑斕鮮豔,線條、圖騰與色彩都不是毫無意義的產生。每一件編織作品的背後都代表一定的社會地位與身分。而不是如門外漢般編上百合花與野山豬就代表原住民。

image001
象鼻部落婦女現場示範泰雅編織技法。

苗栗象鼻部落的故事開端,到現今小有規模與人氣的野桐工坊,是一段部落女性默默奉獻十餘年的心血結晶。「野桐工坊」從命名開始到工坊內運作的事務是對部落編織傳統藝術延續的起步。工坊的靈魂人物—尤瑪.達陸,大學背景為中文系的她開始在分享會中娓娓道來如何轉向部落傳統編織的教學與傳承….。

一般人很難抵擋部落編織的花式的鮮豔,卻未必知道編織材料的源頭,諸如苧麻的種植、採收、照護、加以到後續色料之染整、圖案設計與實際將布匹或服裝織出,所耗費的精神心理絕對遠超金錢所可衡量之價值。尤瑪.達陸說野桐的由來其實是為了紀念部落遷徙的一段歷史,而「野桐」聽起來像是某種植物,但又與我門平日所熟悉的五月雪「油桐」是完全不同的植物類屬;前者花期為八九月且開紅花;野桐是過去祖先所居住的部落地,而目前部落遷徙至現今位置,為了作一先民遷徙之紀念故以其命名之。

尤瑪.達陸說十年前她開始接觸泰雅部落編織的工作,一切都是從零開始。部落裡的耆老個個身懷編織絕技,卻無奈未必有後世子孫能夠延續泰雅編織的美麗,傳承不只是一種生命志業其也關乎實際上必須面臨諸如:複雜美麗的織法如何以數位化的方式被記載及為學者所理解、原汁原味的泰雅編織其實複雜地牽涉到服飾特色有其八大支群的流派,你穿什麼衣就是什麼人,這可是一點都馬虎不得!

再來,作為泰雅編織的傳統物料為紅苧麻,過去日本殖民時期由於台灣作為被殖民國的經濟物料輸出角色,粗糙且經濟價值低的紅苧麻被迫停種,而改以作為日式和服原料的青苧麻為主;這也為野桐工坊的尋根之路造成一大阻礙,最原始的物料難以取得也就離傳統編織遠了一步。

尤瑪.達陸也上窮碧落下黃泉地尋找幾乎已經不存在的紅苧麻,所幸在新竹五峰地區及公部門植物研究中心找到僅存的植種,尤瑪.達陸又開始身兼N職地研究起紅苧麻的種植、採收、生物特性….等等;開路先鋒的辛酸總是不為人知,在尤瑪.達陸講述這些的同時,彷彿泰雅編織的傳承就是自己生命一部份般自然原本的存在!

幾經耕耘「野桐工坊」也不僅僅以泰雅編織作為傳承己任,更擴充到讓部落內婦女們重新拾起小時後站在阿嬤身邊聽著織布機咭嘎咭嘎響的技藝;完成完整的編織品是部落婦女成就感出發的起點,也是提供婦女經濟維生及匯聚婦女公共事務討論力量的所在。象鼻部落的婦女不是無意識地坐在織布機前日以繼夜的趕工,而是有意義地從事傳統部落在現代社會以更有創意及更具部落社會凝聚的方式在中部山區內生猛地紮根!

image003

在南村落中享用泰雅部落餐。

image005

輔大織品學系從象鼻部落得出的靈感作品。image007

較為現代的泰雅編織織布機,已在機身上編上編號方便操作與記憶。image009
現場所展示美觀又實用的泰雅傳統服飾。

自然農法中的傳統知識再現

羅慶郎開始思考農業的出路,他發誓再也不碰化學的東西,並請教泰雅族的長者有關農業上的知識,也開始認識有機農業。他曾經請教長者如何製作堆肥,但長者卻反問他「過去養牛的牛舍是拿來做什麼的呢?」

前言

在一般的理解與想像裡,「傳統(tradition)」它可能意味著一種靜止的、凝結的狀態,甚至在某些時候,我們是很容易將它與「現代」給對立起來的。而當「傳統」被我們視為是處於「現代」的對立面時,它一度也被給予了一種「阻擾人類進步、發展」的負面評價。但時至今日,當人們開始反省科技文明所帶來的種種問題,以及反省我們對於弱勢族群、文化的忽視與文化多樣性的喪失時,我們又會開始給予「傳統」許多富有意義的正面評價與美好想像,於是傳統是應該被珍視、被保存的。

但「傳統」就真的是一個靜止的概念嗎?傳統真的與現代對立嗎?回到「傳統」的字源裡,我們會發現傳統主要是「給出、傳遞」的意思,它不但不是「固著、靜止」,它反而是一個動態的、「在進展中的過程」(註1),於是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傳統不只與「過去」有關,它也包含著「現代」,傳統並非永遠植基於過去,傳統除了可能是為了回應新的狀況的一種發明(註2),傳統也可能會以一種看似現代的面貌-甚至讓我們心生懷疑它還算不算是傳統-而展現出來。

img_7887-360.jpg
■ 羅慶郎在台中東海大學旁的東海和平咖啡館,分享他投入自然農法的甘苦過程。

而這樣的對於「傳統」概念的挑戰,即展現在一場關於泰雅族傳統知識與自然農法的座談會內容裡。這是由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所主辦的「當現代遇到傳統-原住民傳統知識的再現」系列活動,活動中請到了新竹縣尖石鄉石磊部落的泰雅族自然農法實行者羅慶郎(Taru.Behuy),來分享他的農業經驗。在這樣的分享裡,它不僅僅是讓我們看到一位從事農業的原住民努力學習與追求的心路歷程,它其實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讓聽眾們能夠試著重新思考傳統與現代、科技文明與自然保護之間的關係。

心路歷程:從慣行農業到有機農業

羅慶郎在很年輕的時候,曾經做過為台灣電力公司拉電線的工作,之後又到市區開計程車營生,但因為常常迷路、徒然浪費汽油,遂轉而尋找能夠獨立自主、又不用看別人臉色吃飯的工作。於是他從種植香菇做起,但想起當時為了要培育香菇而砍伐國有林班地的樹木,讓現在的他覺得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種植香菇曾一度是原住民維持生計的重要產業,但在 1980年代政府開放香菇進口的政策衝擊下,原住民的香菇產業受到非常嚴重的打擊,羅慶郎也因此轉作青椒。在種植青椒的過程中,曾經因為颱風侵襲使得青椒損失五分之四,但卻也因為颱風造成青椒價格大漲,替他賺進了二十多萬,最後是因為山區道路中斷才沒有辦法再繼續對外販售。

而這正反映出了慣行農業的一種特質,便是在經濟利益驅使下偏好進行大面積的種植,其優勢在於價錢好的時候,能大賺一筆;劣勢則在於價錢不好時,連付出的本錢都無法回收。此外,農業對於化學產品的依賴,也造成了羅慶郎生命的重大轉折。羅慶郎與妻子因為小時候曾經見識長輩酗酒的問題,於是便決心不喝酒,此外也無抽煙的習慣,即便如此,但他的妻子卻意外罹患了三種癌症,一度瀕臨死亡。那時候他才開始深刻地反省,並發現這是因為在實行農業的過程中、大量使用農藥所造成的惡果。

2483774747_77708f140a-360.jpg
2484596092_9a73f8db8b-360.jpg
■ 2008年春天,美國加州的民眾抗議政府為控制蘋果淡褐捲葉蛾(Epiphyas postvittana)所進行的大規模噴灑農藥行為。Photo by Chance Gardener on Flickr.com

他提到過去許多從事農業的原住民因為缺乏知識,噴藥噴得很兇,才40多歲就肝硬化去世的案例不勝枚舉;但平地人則很聰明,他們上山租用原住民的地種植作物,但只有在噴灑農藥時,才會臨時雇用當地的原住民或其他居民來噴藥,讓原住民深受農藥之害。此外,又因為消費者普遍喜愛外表漂亮的蔬菜,於是在慣行農業思惟底下的農民,更覺得需要使用農藥。甚至只要是價錢好,為了賺錢,農民會連剛噴過藥的菜都急著拿去賣,這種惡性循環不但傷害了消費者,也讓農民陷入生命與健康的重重危機之中。

就在這個時候,羅慶郎開始思考農業的出路,他發誓再也不碰化學的東西,並轉而去請教泰雅族的長者有關農業上的知識,也開始認識有機農業。他曾經請教長者如何製作堆肥,但長者卻反問他「過去養牛的牛舍是拿來做什麼的呢?」,其實牛舍除了是要讓牛可以有個遮風避雨的休息處外,更重要的功能是要收集牛糞-堆肥,而過去的人都直接將牛糞放在田裡,但羅慶郎因為沒有牛,於是便購買雞糞來做堆肥,而當時養雞是比較少使用抗生素的,於是雞糞也比較乾淨,適合拿來製作堆肥。

但即便得到了長者的啟發,苦於知識不足的羅慶郎還是面臨著相當大的困難,他曾經摸索了半年,還是製作不出堆肥;他也曾經花了4年的時間,育苗才成功。時至今日,他之所以能夠非常快速地在3個星期裡就製造出可用的堆肥,並將方法分享給鄰居,其實也是經歷了10年的苦心研究才獲致的。

而在這個反省與學習的過程中,他也回憶起從小跟父母上山進行游耕燒墾的經驗。過去長輩們會在燒墾之後有灰燼的地方種植南瓜或豆類,但後來才知道,原來燒過的地方會有微量的磷與鉀,所以作物能夠長得很好。但現在因為土地私有化與水土保持的重要,過去的游耕燒墾就變得不可行了,於是他嘗試尋找現代的替代方案-以燒芝麻桿、菸草桿來製造作物所需要的磷與鉀。

此外,他也記取傳統農耕裡的智慧和教訓,去保留環境裡的許多微生物,甚至是營造出適合微生物生存的環境。對此,可以他在座談會上的兩個描述為例:首先,在種植蔬菜的方式上,過去他為了防止土壤水分散失或雜草生長,於是會覆蓋塑膠布在種菜的土堆上頭,但這樣的塑膠布卻會使得土壤的溫度升高-當外面溫度37度時,塑膠布內可達42度,以致於有益於作物的微生物將難以生存,於是後來他改用稻草或芒草作為覆蓋,來改善微生物的生長環境。其次,他雖然過去曾經很討厭「草」,但後來才逐漸知道草的重要性,而他認為,草的微妙之一即在於可以反應當地的微生物,以致於我們可以透過草來理解一塊土地的狀況。

而當從事有機農業的羅慶郎開始認識自然農法之後,他更覺得自然農法的概念即是泰雅族的傳統,因為它不但是在追求人的健康,也是在追求整個生態環境的健康。

img_7890-360.jpg

與自然農法的接觸與實踐

羅慶郎認識自然農法的契機,是來自一位在台灣宣教的韓國牧師。透過這位牧師的介紹,他得以在去年9月前往韓國濟州島觀摩自然農法,並驚訝於韓國在自然農法技術上的先進:不但橘子的採收期長達11個月,並且在實行自然農法的農場裡,完全沒有任何臭味與蒼蠅,環境十分乾淨,養了兩千隻雞的養雞場,更同樣地一點臭味也沒有。而這是結合了通風的空間設計、乾溼度控制、飼料的改善與微生物利用等等技術才得以實現的。

除此之外,韓國的自然農法大量使用自然素材作為堆肥、營養劑的技術,也讓牲畜與作物的生長情況非常良好。並且他們會按照不同植物的不同生長速度,來進行有效率的種植,再加上營養的補充,使得他們的土地是不需要休息的、可以一直進行生產。此外,他們也任憑將耕未耕的土地長滿了草,因為草有避免陽光過度曝曬土地的保護功能。這在在都顯現了他們對於自然環境的用心觀察與理解,而這樣的理解,也反映在豐碩的收穫上。

在經歷過這樣的觀摩後,羅慶郎開始期許自己能夠在兩年之內趕上韓國的技術。他除了保留農場四周可以防風的草叢、可以調節溫度與維護水土保持的樹木外,也不假外求地著手進行肥料與營養劑的製作。他的營養劑不但使用了許多漢方素材,甚至在提供作物養分外,連人都可以飲用,並對身體健康有正面的助益。而也正是因為他所採取的自然農法非常安全、過程中不會有化學產品殘留,所以他可以很放心地讓孫子們在田裡跑跑跳跳,而一家二十幾口人,也都投入了農業的工作。

對於羅慶郎來說,自然農法的實踐,不但是在追求消費者、農人與自然環境的健康,它其實也是泰雅族傳統知識的回歸與再現-讓務農的他不但回到了自然的方法裡,也回到了祖先的方法裡。

「傳統-科技」、「自然-效率」:在想像與理解上的困難

然而,就當羅慶郎在座談會裡非常熱情地分享著自己在農業技術上的鑽研與掌握,強調著自然農法的生產「效率」時,這其實正考驗著許多人對於「自然農法」與「傳統」的想像和理解。說穿了,那其實是對於科學技術與效率的一種不適應,而這種不適應其實是有來由的,那是在英國現代哲學之父-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提出人類應當控制自然、利用自然,並儘可能地讓自然展現出其價值-即自然的「經濟價值」後,便種下了現代科學「利用自然」的陰影。

但培根這種「為了人類帝國的興盛而須盡可能地邁向自然世界開疆闢土」的想法(註3)之所以在往後得到極成功的實踐,必須要結合著啟蒙運動所高舉的理性力量與人類地位來進行理解。在這運動中所生成的、影響人類至今的科學主義,不但讓上帝與精靈在笛卡爾式的懷疑裡消失,也讓所有的生物、自然、宇宙成為一部對照著工業革命時代的、沒有靈魂也沒有情感的精密機器(註4),並且人類可以也應該對這部機器加以改造、並增進它的效率。

繼承了培根這部份想法的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在他的著名文章〈自然〉裡如此表白他所理解的現實:「自然服侍人類,不只供應物料,也襄助了人世的過程及成果。自然的每一部份皆無盡地附和人們的利益」(註5)又說:「自然中的事物,沒有只用過一次後便耗用盡棄的。每件事物在盡了最高的用處之後,又是嶄新的東西,…我們的心志必須更熟悉使用萬物的信條-物件唯有在被運用的時候,才是好的」(註6)。

197162825_4ea37e3cb0-360.jpg
■ 廣島和平紀念公園。Photo by oliptang on Flickr.com

後來的故事是我們所熟悉的,人類挾帶著科學技術向地球的各個角落挺進,大規模開墾所導致的沙塵暴、大規模撲殺動物所造成的物種滅絕、大量使用農藥與殺蟲劑除了導致自然奄奄一息,也戕害了人類的生命健康。

在台灣,森林砍伐、山區平地大量開發造就今日危脆國土;工業不分傳統產業或高科技皆發生許多嚴重污染案例;各式各樣的新穎技術不但無能挽回資源的枯竭、生存環境的破敗,它甚至還直接或間接地促成慘劇。回顧約莫一百年來、伴隨著科技文明而來的種種問題,我們或許可以1945年、人類史上的重大發明與象徵為例-當原子彈試爆成功後,它所帶給當時人們的心理印象,並不是一座「人類科技的里程碑」,而是一個「人類將要自取滅亡的、活生生的象徵」。

於是我們將不難理解為何近代的環境保護運動對於「科學技術」總有一種不適應、排斥,甚至是敵視。而也很可能正是在這種氣氛裡,我們會重新找回並肯認「傳統」與一種「嘗試以樸拙的、不講求效率而講求健康、追求與自然共存的生存模式」的價值;我們很可能放大了傳統與自然農法、有機農法裡頭「不以技術與效率為優先」的特質,以致於當羅慶郎信心滿滿地在跟我們分享他能夠在多短的時間內製作出堆肥與營養劑、他的生產是多麼有效率、甚至土地也可以不需要休息時,我們可能會遭遇到這種想像與理解上的困難。

傳統的意涵、回歸與再討論

那麼,再讓我們回到文章開頭時所談到的「傳統」的意涵吧,作為一段「在進展中的過程」,何以今日所實踐的泰雅族傳統,就非得扮演著刻苦仿古的角色-彷彿唯有如此才能證明原住民族與自然和諧共處-而不能把握住核心概念並與日俱進呢?創新的傳統不也是傳統的一部份嗎?同樣地,在某些對於有機農法與自然農法的想像裡,為什麼這樣的農作就必定得耗費心力卻得不到對等的收穫-彷彿唯有如此才能證明人類對自然的讓步-而不能以卓越的技術來合理地獲得最大利益呢?

122847093_f856b1463e-360.jpg
■ 在Walden湖畔重建的梭羅小屋與紀念雕像。Photo by psd on Flickr.com

自然的經濟性
西方世界-至少是從18世紀以來,對於「自然」與「效率」這兩者之間常常是劃上等號的,19世紀的美國文學家-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即在晚年的森林樹木演替研究裡,提出我們若想要有「質高量佳」的來自自然的收穫,則應當把最有智慧與經驗的種植者-自然當成老師,並讓人類的作為得以跟上自然的節奏與規則(註7)。

而在梭羅的想法裡,這樣的順從自然,可以早期的、具有豐富的自然生活經驗與知識的美洲印第安人為例,他認為印第安人是-如他理想中的那樣-與自然環境合而為一的,他們與自然是「生命裡的生命」的關係(註8)。於是,「追求效率」其實與「尊重自然」不但不相衝突,甚至大自然本身就是那麼地有效率,本來就存在著值得我們學習的「精打細算的經濟管理」(註9)。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海克爾(Ernst Haeckel,1834~1919)在1866年發明「生態學(Ecology)」這個字彙時,其實就已帶著經濟學(Economy)的想像-這兩個字彙的共同字首「eco」源自希臘文的「oikos」,是家、家庭管理與維繫的意思,它不僅是代表著當時的人們對於造物主在自然中「精明與智慧的」(註10)、「充滿效益的」安排的讚嘆;從一個進步的角度來看,它其實也提示著我們應試著向自然運作中所展現出來的高度經濟性學習。

事實上,若從自然世界反觀人類社會,我們會發現歷來人類科學技術的運作並不如我們所希望的、是在追求一種「整體觀點底下的效率」與「共同利益」,它們反倒是在競逐「個人利益」的過程中,造就了太多的浪費、不均與副作用;它們其實是那麼地沒有效率,並犧牲了他人的權益與自然環境。

對於人類中心主義的反省
至於在「技術」上,我們也可以從梭羅對其真實生活的看法和實踐作為切入。梭羅的知名作品《湖濱散記》的社會背景,即是美國在邁向工業文明過程中、社會面臨劇烈變化的年代,身處於這個年代的他,見識到了人類的大量擴張與自然環境所遭受到的大面積破壞,也目睹了各種科技產物的發明。

《湖濱散記》的內容即道出了當時在這種科技文明勃發氛圍底下的人類所面臨的尷尬與不相稱,而他也用了許多篇幅,來說明與規勸人類為什麼應該要過一種簡樸踏實的生活:「文明改善了住屋,卻未能改善住在屋子裡頭的人。…文明人所追求的東西如果不比野蠻人來得有價值,如果花了大半輩子只為了滿足粗俗的需要和舒適,那何勞住得比野蠻人好呢?」(註11),又說「千百種的『現代化改進設施』也是這樣,讓人產生不實的幻覺,實則那些進步並非都是正面的。…我們習慣去發明看起來很炫的小玩意,結果分散了我們對嚴肅事務的注意力。這些發明改善了方法,可是目標並未改善」(註12)。

但在這些描述裡,與其說梭羅是在抵抗文明與技術,倒不如說他所關注的並非是這兩者,而是更看重新時代的人們如何自我反省與提升。於是,當其前輩愛默生在保護自然資源的議題上,仍是以一種在今日依然常見的「資源匱乏危機」與「如果人類不做出改變與努力,人類的權益就會受損」等等著重於人類利益的論調來提出呼籲時,梭羅在其身體與心靈上都走得更遠-準確的說,應該是向後退得更遠,以致於人類能夠以自我反省與反思、降低慾望、自我克制等方式,加上對於自然的觀察、欣賞與尊敬,為人與自然之間創造出一種和諧共存的可能。

梭羅的取向其實正提醒著我們所應該反省的不該在於「技術」與「效率」,而是在兩者背後扮演著操縱角色的人觀與自然觀-這即是在探問:人類究竟應該用什麼樣的觀念與態度身處於自然之中?

結語

在過去的某些論述裡,我們都太輕易地把科學技術和對效率的追求給妖魔化了,以致於我們要不是會轉而對「原始」與「被禁錮在過去某段時空裡的傳統」心生嚮往,就是會模糊了我們真正該檢討的對象-人類中心主義。假若我們不是那麼偏狹地看,我們會發現科技其實大大地展現了人類的創意與美感,我們不可否認許多科技的發展是在追求一種美好的境界-它同時也可能是在追求一個與自然和諧共存的世界。但是,人類那「以自我為中心」、「以個人為中心」的習慣與信仰,卻常常會引導著科技朝向惡的方面發展。

於是,或許真正會困擾我們的,不是我們對於「傳統」或「自然農法」的理解,而是我們對於科技與效率的誤解。科技是人性-包括好的或壞的一面-的展現,我們無法否認科技背後其實富含著我們對於幸福的想像與盼望,科技不該總是被末日恐懼或環境原始主義渲染成為冷酷無情的、是將要來毀滅人類的「終結者」。反之,科學技術與對效率的追求其實已然為我們指出了一條小徑,讓我們-無論是延續著傳統的步伐,或是進行對自然友善的農法實踐-都得以走在敬畏自然、領受這一切白白恩賜的路上,甚至,能幫助我們走得更好。

註1:劉建基(譯)(2003)。Raymond Williams著。傳統(tradition)。載於關鍵詞(Key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頁404-405)。台北市:巨流。
註2: Tradition. (1993). In Bloomsbury Guide to Human Thought. Retrieved May 30, 2008, from http://www.credoreference.com/entry/344880
註3:侯文蕙(譯)(2007)。Donald Worster著。自然的經濟體系-生態思想史(Nature’s Economy-A History of Ecological Ideas)(頁51)。北京:商務印書館。
註4:同註3,頁62。
註5:林淑貞(譯)(1999)。Ralph waldo Emerson著。自然(Nature)。載於細說生命華采-愛默生自然文選(頁6)。台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註6:同註5,頁15。
註7:同註3,頁96~98。
註8:同註3,頁126。
註9:繆哲(譯)(2002)。Gilbert White著。賽耳彭自然史(The Natural History of Selborne)(頁81)。廣州:花城出版社。
註10:同註9,頁28。
註11:沈漠(譯)(2004)。Henry David Thoreau著。湖濱散記(Walden)(頁39)。台北市:語言工場。
註12:同註11,頁58。

盪袋子的回憶

如果說我的心中有一個屬於小地方的典型,那麼東港村就是其中一個,村中戶數不多,約莫數十戶,小村的住宅多半面朝蘭陽溪而建,每一戶住宅前方都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庭院,供作曬魚貨、醃菜果…….

我得知東港榕樹河堤這個小地方,來自於一本1995年完成的碩士論文,題目叫做「去榕仔腳盪袋子—一個關於宜蘭東港榕樹河堤的研究」,題目已經有十足的親切感,再看看它所用到的關鍵字,像是 “sense of place ” , “ Place attachment ”(地方感、地方依賴),感覺上倒像是一篇小品,而不是硬梆梆的碩論了。

1997年暑假我與伙伴到宜蘭做寺廟田野調查,就住在壯圍,離東港社區只有咫尺之遙,午後日頭蒸騰,作田的老人家們大多回家午睡,找不到受訪者的我們也多了一整個下午的悠閒時間到處晃悠,東港榕樹下便成了我們偷懶避暑的好去處。

照片_020

如果說我的心中有一個屬於小地方的典型,那麼東港村就是其中一個,村中戶數不多,約莫數十戶,小村的住宅多半面朝蘭陽溪而建,每一戶住宅前方都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庭院,供作曬魚貨、醃菜果、晾被單之用,家戶周圍點綴著鄉下尋常可見的植物,我們或許不能誇口這是一幅美麗的風景,但是走一遍這樣的小村,心中必定洋溢親切可愛的喜悅感。順著河流的方向,往小村主要道路的盡頭走去,爬上河堤,就可以看到當年年輕的碩士生的田野地點。

先是蘭陽溪的出海景象,長年生長在都市的我,第一次見到這麼純粹的河流出海,就是在蘭陽溪出海口。滿溢的河水、河邊的叢生水草、漫漫無際的大海,以及閃亮灼熱,沒有一片雲的天空。天氣熱,鳥兒躲在水草叢裡休息,早上下了網的小漁船,現在也停在堤岸邊,只有大河,不斷溢出、溢出,平穩的向大海移動。

照片_014

堤岸上,有一間萬善祠,前方十幾棵老榕樹交疊掩映出灼熱午後的一大片陰涼。每一株樹與樹交錯之處,就有一個漁網做成的吊床,靜靜地躺在那裡。這就是東港老人午後「盪袋子」午睡的地方。雖未明言,但是村民對於每一個吊床的所屬都有默契,對於外地客、鳥人和陌生人偶一為之的「借用」也多採包容態度,大方地將自己的袋子讓給他們使用。萬善堂後方的廁所,不像多數的公共廁所,讓人掩鼻而過,民自發打理得乾乾淨淨。

也許因為蘭陽溪出海口名氣漸開,也許因為居民從旅人眼中發現本地的可愛,進而發展出一種「可圖謀」、「有發展」的意識,最近這一兩年,榕子腳河堤形成了幾個令人無言的小型產業—-沿著階梯上去,我們會看到幾攤烤香腸的攤子,以及三個用樹枝為架、帆布為棚的卡拉OK歡唱啤酒攤,就在這比鄰蘭陽平原重點賞鳥區,不到百公尺長的提岸上。這幾回再到這裡,總待不了幾分鐘就想離開,數十張吊床空蕩蕩地靜置在那裡,午睡的人沒了,下棋看棋閒聊抬槓的人也少了。我想居民們為了「發展」,犧牲掉的應不只是那短暫珍貴的午後時光。

我想像,如果當年的年輕碩士回到他的田野地,對於這樣的在地意識,又會有什麼樣的感觸?

再造猴硐(1)社區視野醞釀與建構

瑞芳是重要的礦業基地,其中又以開採金礦之九份、金瓜石最為著名。九份因受到侯孝賢執導電影「悲情城市」於此取景的影響,自從1990年代以來,逐漸成為國內外遊客緬懷舊日時光的重要據點,至於…..

台灣曾經是金礦、煤礦的重要王國,不過,這些輝煌的顯赫紀錄皆已伴隨礦源枯竭,以及開採成本日益升高而黯然步入歷史。 臺北縣瑞芳鎮是其中很重要的礦業基地,其中又以開採金礦之九份、金瓜石最為著名。

九份因受到侯孝賢執導電影「悲情城市」於此取景的影響,自從1990年代以來,逐漸成為國內外遊客緬懷舊日時光的重要據點,至於緊緊相鄰之金瓜石地區,雖擁有陰陽海、黃金瀑布、黃金公路、水湳洞選鍊場遺址、排煙道等獨特性文化景觀,不過,卻未出現與九份一樣的觀光熱潮,臺北縣政府為保護當地自然與人文資源,並藉此帶動地方發展,2002年起開始籌建「黃金博物園區」,2004年正式開園,已為當地創造新的可能與契機,近日更因推動金九纜車觀光城BOT計畫而成為廣受關注的熱門議題。

clip_image002
九份茶坊是九份老街第一家茶樓,建物原為翁山英故居,目前已登錄為歷史建築

同樣位於瑞芳鎮,在地理環境、歷史脈絡與九份、金瓜石高度相關,且為二次大戰後全台煤礦產量最大的猴硐地區(主要包括弓橋社區、侯硐社區、光復社區等),百年來因應煤礦開採所遺留之礦坑、鐵道、橋樑、辦公室、宿舍、福利社、餐廳、活動中心、商店、民居等,多數皆仍完整保留。

1990年代末期,臺北縣政府規劃於該地興建煤礦博物館,目前重新定名為「猴硐煤礦生活園區」,已完成部份歷史建物修繕及周邊景觀改善,2008年5月開始整修瑞三本坑及宿舍,後將持續執行公共設施及步道鋪面等工程,不過,當地重要地標之選煤廠及運煤橋,前者面臨產權問題與整修金額較高,暫時無法處理,後者因為登錄為歷史建築,必須完成文化資產審查程序方能執行相關修繕工作。

clip_image004
遠眺造型優美的單拱運煤橋,1920年興建完成時為三層鐵橋,後於1965年改建為現貌,原本的石造橋墩則被完整保留下來

原本較少參與公共議題討論之猴硐地區居民,自從臺北縣政府文化局在2007年推動「美麗家園行動方案」,於侯硐社區開辦一系列社區營造課程以來,已陸續執行社區資源調查與環境營造等工作,並積極關注將大幅影響未來日常生活之猴硐煤礦生活園區的工作內容與執行進度。

相較於九份地區觀光產業係由當地居民及相關業者主導推動,乃至黃金博物園區初期由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籌備,後續成立臺北縣立黃金博物館進行營運管理等不同模式,負責推動猴硐煤礦生活園區之臺北縣政府觀光旅遊局,坦言目前尚未確定未來營運方式。

有鑑於此,侯硐社區發展協會近日向臺北縣政府文化局提出「社區版猴硐煤礦生活園區規劃方案」,將針對過往社區資源調查成果進行檢視與補充,並籌組社區工作小組,主動進行家戶拜訪,了解不同家庭之土地及產權歸屬、成員組成、在地生活經驗、對於地方之未來想像與願景等,希望透過參與式規劃之醞釀及討論過程,完成社區觀點之導覽地圖繪製與解說動線規劃,再嘗試以此為基礎,與臺北縣政府、瑞芳鎮公所、瑞三公司,乃至其他社區居民及在地團體,進行分享及交流,盼能有效建構可持續性發展之園區營運模式,逐步落實自然與文化資源保育,提升社區生活品質,強化在地認同及地域發展等短、中、長程目標(如圖一)。

chart1-080616.gif

參考資料

王鴻國(2008)〈金九纜車觀光城BOT案招商說明 財團踴躍〉。《我的E政府》。 [Online] Available: http://cms.www.gov.tw/NewsCenter/Pages/20080529/20080529cfp0109.aspx(2008.6.5)。

波多野想(計畫主持人)(2007)《當陰陽海遇見黃金山城:臺北縣瑞芳鎮金水地區文化資產環境保存及活化計畫(期末報告)》。臺北:臺北縣立黃金博物館。

林詩傑(1994)《侯硐之地方研究》。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章桂、周章淋(編註者)(2001)《猴硐探源:台北縣瑞芳鎮侯硐地區鄉土尋根探源》。臺北:臺北縣瑞芳鎮侯硐國民小學。

黃福其(2008)〈猴硐煤礦園區 明年趕開〉。《聯合新聞網》。 [Online] Available: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4329773.shtml(2008.6.5)。

新光社區的淳樸與熱情

田調工作,讓我們重新發現鄉村的淳樸與熱情,也訓練我在面對別人時,該如何應對,學習怎樣問出我最想要知道的問題,因為我覺得我的表達能力並不是很好,常常想要表達的意思會被別人誤會,所以…….

新光社區位於雲林斗南鎮,其地理位置居斗南交流道及西螺交螺道旁,是個交通方便的一個地方,若是從斗六騎車大約10-20分鐘的時間,路程並不遠,根據資料斗南戶政事務所統計新光的戶數共有953戶(里長表示目前有1千多戶)鄰數共有24鄰。總人口數3477人(男1797人、女1680人)。新光居民多信奉神道教,行天宮是社區信仰中心,奉祀神祇有天上聖母、中壇太子、開漳聖王、觀音菩薩、福德正神等諸神。因為新光最先定居者是由福建省漳州府移居之陳姓,故有奉祀開漳聖王以及福德正神。台灣光復之初,再由郭姓信士,雕奉觀世音菩薩奉祀,而成本庄五大信仰主神,每位神聖都靈威顯赫,庇祐萬芳,遠近馳名。

在中日甲午戰爭一戰,滿清政府戰敗割讓台灣給日本,日軍攻打他里霧(現斗南)本里首當其衝時,天上聖母曾感化頑強抵抗日軍的居民,易攻為守,免遭殺戮之禍。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轟炸斗南時,居民目睹天空一婦女,以肚兜圍裙撥開炸彈,以及傳聞天上聖母為處理炸彈,金身手指被燒掉一節,居民則免受一場災難。

clip_image002

行天宮是新光社區的信仰中心。

日本治台末期推行皇民化政策,在宗教政策上強迫居民改造祖先牌位及個人姓名改為日本姓名,尤有甚者,日本人為了徹底改變台民信仰,進行寺廟整理要民眾交出神像集中燒毀,此時媽祖神威出現,指示居民新塑五尊神像並不要開光點眼,以這些假神像提供給日本政府處理,原神像則由居民冒險珍藏而得以保存至今。

而新光里的里長–陳有能先生。他的人生經歷相當豐富,曾任第二、三屆新光里里長(目前是第四屆) 、新光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斗南鎮第17屆里長聯誼會長。對於社區事務相當熱心,也有參與社區內大大小小的活動,對於我們外來的人也相當親切,所有疑問都一一解答。我們在進行社區調查的時候著重在人物跟產業,但我們覺得新光里最讓我們所稱道的,還是他們的人文歷史特別豐富!

田調工作,讓我們重新發現鄉村的淳樸與熱情,也訓練我在面對別人(特別是老人家)時,該如何應對,學習怎樣問出我最想要知道的問題,因為我覺得我的表達能力並不是很好,常常想要表達的意思會被別人誤會,所以每每自己有問題,卻都不知道要怎麼詢問別人才好,經過了社區調查的訓練,我想應該多少有點改進才是!還有熱情的阿公阿嬷,總是會讓我感到非常貼心,讓人覺得這個社會還是有人情味的!

clip_image004
新光社區陳松源先生家門樓,院埕前門樓相當古典。

(本文作者為雲林科技大學文資系學生)

曲冰部落–過去現在與未來

曲冰部落不能算是風景最美的原住民部落,但是到過曲冰的訪客都會說曲冰是美麗的地方,因著交通的不便與目前當地仍是甲種山地管制區,所以會進到曲冰的一般遊客還不多。除曲冰遺址及救國團辦過……

曲冰部落不能算是風景最美的原住民部落,但是到過曲冰的訪客都會說曲冰是美麗的地方,因著交通的不便與目前當地仍是甲種山地管制區,所以會進到曲冰的一般遊客還不多。除曲冰遺址及救國團辦過的曲冰拓荒隊較具知名度外,曲冰部落現在的村名萬豐村,是個名聲不高另一方面也是長期被忽視的部落。但因從霧社經萬大親愛到曲冰的投83縣道末端的隧道已打通到武界,將來從埔里直接走武界到曲冰將可以省20分鐘時間繞行埔霧公路,而未來也將會形成一個南投到清境廬山風景區地區一日遊的環狀道路,因而曲冰的未來將會有很大的轉變。

在30年前以前沒有道路通到部落,僅能以步行或機車進出的時代,過去的生活也算是相當富庶,可惜的是如一般偏遠地區的部落或社區相同,因著城鄉的差距與資訊落差一直存在,雖然台灣在近十幾年來的科技與經濟快速發展,但感覺到村民的教育水平並未相對的提高,部落的建設與發展則是有相當大的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或衝突存在。但也因著訪客的有限,曲冰最難能可貴的是多數村民仍保有著淳樸簡單務農生活,當地還算是低度的開發所以還有著樸實的山水美景。

clip_image001
1977年台大光啟社曾在曲冰的山友回到部落

clip_image002
曲冰40年前的村景

與曲冰的結緣是在三十多年前大學時,以著天主教教友的身分來到曲冰服務,當時要到埔里分局辦甲種入山證後搭破舊公車巔陂只能到隔村的親愛或武界部落再走2小時才能到部落。當時即被曲冰好山好水與好人所吸引,感覺就像進到傳說中的桃花源或失落的地平線的香格里拉,一個月下來與當時的小朋友及媽媽們相處在極為分享與互助的氛圍令人難忘,就此與曲冰結下不解之緣。

本身雖是農業工程系所畢業,但並無實際農耕或推廣經驗,多年來持續走訪曲冰,前20年只是當個客人或訪友來去參與部落的婚宴或教會慶典活動,頂多安排過幾次以經過週邊景點到曲冰住宿的友人或同事的團體登山健行活動,與現任村長的廖金池開始合作學習接待外來客人。在國科會任職間,有次廖金池想嘗試種植百香果缺少資金,曾發動國科會同事每人一千元認養,後來收成前遭逢缺水的乾旱,收成不佳只能以每人兩瓶濃縮果汁抵銷。與村民的互動大部份時間對曲冰只有在心靈上的關心與當朋友般的相互鼓勵而已。

在十年前接任美化環境基金會的執行長一職後,因認為走入社區及結合地方基層落實環境教育才是環保團體該做的事。而且在觀察國內推動的”社區營造”多偏重文化活動,而並無太多人關心到原鄉部落的社造工作,故主動去思考對原鄉部落能做什麼事,除曾協助新竹縣五峰鄉清泉部落辦理環保教育活動外,這幾年回到曲冰並將部落視為基金會的重要服務對象與計畫區。初期是以環保工作為主的社區宣導工作開始,曾拿過兩年環保署的社區生活環境改造計畫專案,也申請樹苗花苗等帶動社區加強些植栽綠美化的推廣活動。

後來遭逢九二一的大地震,曲冰部落本身並無大災害,但是位處災區(重建區)中心點,交通的不便及經濟的不景氣當然還是會受到影響。本來曾有不同團隊到部落探路或調查,但並無團隊留下來幫忙部落的重建,但我這邊則是持續以不同型態的活動帶動曲冰村民的學習。也做過帶曲冰的萬豐國小學全校師生與家長八十人到台北八天七夜的遊學之旅、社區幹部到台東布農部落與社區的觀摩之旅、新竹縣清泉部落之旅、原住民青少年環境教育休閒營隊等。

多年年來是很想以各種計畫向公部門申請些直接的經費資源進入部落,但是真正能爭取到的資源還是有限,所以等於還是等於只是陪伴著部落而已。而從行政系統方面來看,在部落的道路及公共設施不是沒有投資經費與辦理建設,但是工程品質與基層單位編預算與發包喜好硬體建設,可以看到永遠修不好道路,剛修好的檔土牆來個大水就沖垮,還有飲用水或灌溉水源都是修來修去,就連從曲冰到武界部落的道路只開到舊部落便一停五、六年沒進展。

鄉公所近年來以霧社文化季為名倒是一年到頭總有幾場大型活動,但是多是在霧社或清境農場等觀光客較多的地點,除少數人會出來參與外,部落村民的全體性活動,除村運及三節的固定的活動外,還是以教會節慶為主。

比較特殊的是九二一地震時,部落的天主教堂全倒,教友村民為了募款,開始走出部落開始以布農族傳統的歌聲”賣唱” 。沒想到這一唱也唱出點名氣,前年在一位山友(曲冰村民稱曾進入部落服務的朋友為山友)轉介下到台北賓館在陳總統與藝文界前演出;去年又在美化環境基金會的安排與爭取下,遠赴南非參加聯合國地球高峰會議永續發展論壇的國際會議場合中發聲,也巡迴當地一些社群演唱,這兩三年的主動走出部落,讓”曲冰”之名開始漸為人知,村民也很高興能有此些機會表現他們所喜歡的唱歌。

clip_image006
曲冰經常受邀在各地不同場合演唱

永續發展的生態村應是個可以自給自足的部落,曲冰部落在聯外道路未通之前是個能自給自足的社區,所以也開始與村民合作辦理現時相當流行的生態旅遊或部落體驗。要談生態旅遊及部落生活體驗,早在十多年前開始,便曾多次帶不同團體進入曲冰部落旅遊。

當時因著山上的物質資源有限,早期便是以生態旅遊的模式進出部落,在此基礎下,有開始邀請大學生或教師到部落來,由在地青年負責帶領與導覽解說。在此營隊活動期間又鼓勵青少年的編舞與練舞,安排時間給她們有表演的機會。開始接待幾梯次的外來團體,嘗試以溯溪與訪問老人方式讓訪客深入認識曲冰。外賓在部落的期間可以接近山水、享受寧靜,而曲冰也因為遊客造訪學習如何經營民宿與與推廣生機飲食而有些許的收入。近兩年比較特別的是以” 曲冰拓荒經典再現–深入台灣心,分享布農情”加入青輔會主辦的遊學台灣系列活動,讓部落青年多些不一樣的經驗。

在曲冰推廣社區營造的工作,投注較多的是更多的關心與培力工作,更大的心願是希望在部落待業的青年能早日學習如何經營管理屬於部落最基本與最有價值的大自然資源。透過網路的互動和發聲,則可以讓平地和部落之間搭起即時溝通的橋樑,對偏鄉原住民來說,他們跟大自然共處的天賦是都市人比不上的,從部落發聲過程中,大家可以站在平等的基礎點上。

而北一女同學到部落的學習與關懷,將部落原住民對大地與自然的智慧反賓為主變為學子的生活體驗教材,這是很不同的嚐試,而部落的關懷學習也不是短暫便可以看到成果的。可以肯定與欣慰的是,北一女的曲冰營已辦了四屆,不知能否做到盧爸爸期許的延續10年或20年,但走過的必留下痕跡,歷史是可以由同學去創造與紀錄的。

曲冰部落在去年獲得原民會重點部落發展計畫的經費,這一年來部落已有不同的建設工作再執行,相信近期會有很大的變化,年底投83公路通車,勢必會有更多的遊客到訪或經過,部落的面貌應會有大轉變的可能,就預祝曲冰村民能有更美好的未來。

關於曲冰近年來的點滴可參見 http://blog.sina.com.tw/chubeanhttp://www.enpo.org.tw/www/chubeanclip_image004
從霧社一路到曲冰以後可以到武界,會是很棒的單車遊路線

(本文作者為美化環境基金會執行長)

苦丁苦

在雲林縣大埤鄉頂興社區,經常可見到許多老人家閒暇時聚在一起聊天,這些老人家可都是村子裡的寶!!在過去的歲月中,留下了許多俚俗語和謎猜(謎語),老人家們很喜歡講給小孩聽……

在雲林縣大埤鄉頂興社區,經常可見到許多老人家閒暇時聚在一起聊天,這些老人家可都是村子裡的寶!!在過去的歲月中,留下了許多俚俗語和謎猜(謎語),老人家們很喜歡講給村裡小孩子聽,希望可以把這些即將被遺忘的地方俚俗語傳承下去,讓更多人知道。clip_image002

老人家閒暇時,常會聚在陳勝彥先生(人稱「人緣伯」,左一)的住家旁一起聊天。

(一)“小雨未堪常落”–意思是說做人要節儉,就算是小小的錢,累積多了,也能變成大錢,也就是勸人要懂得存錢。

(二)“細漢偷摘瓠,大漢偷牽牛”–意思是說小時候若不學好,長大了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反而會更壞,這是勸人要向善。

(三)“胭粉撒高高,新娘生子中狀元”–這是一句祝福的話,意思是說希望將來生小孩可以有出息,當個官回來光宗耀祖。

(四)“相住到”–村裡若有人發生了什麼事,像是婚喪喜慶,都會互相幫忙,就像是「遠親不如近鄰」,只要自己出事了,身旁的人就會幫助你。

(五)“苦丁苦”–意思是說只村裡有人辦喪事,每一戶人家都必需派一至兩個人到他們家幫忙,因為辦喪事的人家會因為太過悲傷,而沒有心情和動力去處理這些瑣事,所以這時候就必需依靠其他村民的幫助,來完成整個後事的處理。

(六)“打虎捉賊親兄弟”–意思是說不管自己的親兄弟是多麼壞的一個人,好說歹說的,仍然是自己的親兄弟。

(七)“抽紅單”– 這是指年紀老的人,在晚年只是在等待閻羅王抽單子來抓人去投胎。

(八)“兄弟不合,交友嘸用”–意思是指如果在家中與自己的親兄弟都不和睦了,在外面交再多的朋友都是沒用的。

(九)“生贏雞酒香,生輸四塊板”–描述早期婦女生產的危險,意思是婦女在生產時,遇到難產的意外,得到的就是一付棺材;把小孩順利生產下來就有麻油雞可以吃。

(十)“不孝父母,敬神嘸效”–意思是說如果你不孝順父母,就算你再怎麼拜敬神明都是沒用的。

(十一)“穿衣穿褲見老爸,脫衣脫褲見框婿”–這是在嫁娶的時候,親朋好友對新郎新娘鬧洞房時的玩笑話。

(十二)“新郎新娘好體格,晚上較好壓”–這也是在嫁娶的時候,親朋好友對新郎新娘鬧洞房時的玩笑話。

(十三)“山內一群鴨,下來殺嘸肉”→這是早期的謎語,它的謎底是「螞蟻」,因為螞蟻出現都是一群一群的,就像是鴨子都是一群一群的聚在一起,但差別就在於螞蟻怎麼殺都是沒有肉的,不像鴨子一樣有肥厚的肉。

(十四)“ㄍㄧㄠˇ媳婦”→它的謎底是「苦瓜」,因為以前媳婦的臉都皺皺的,就好像是苦瓜上面的疙瘩一樣。

大埤地區除了上述還有許多的俚俗語等著大家去發掘!!從這些不同的俚俗語中,可以去感受過去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從中得到啟發,就像是國外的寓言故事一樣,有讓人借鏡之意,但用這種方式傳達又另有一番趣味在,這也算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可以借此學習古人的智慧。

《以上資料要感謝頂田尾的薛彩雲女士和顏采渝女士,以及部興的老人家們提供。》

(本文作者為雲林科技大學文資系學生)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