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要看到八月八日完工,是否看到了災民的無奈?

瑪家農場永久屋日前已開工,屏東達瓦蘭部落重建看似有進度,但因核准永久屋的戶數,與實際部落戶數差異甚大,部落將被拆成兩半,加上政府要求7月底一定要完工,部落也無法繼續再猶豫,族人對未來憂心忡忡。

前言:

由世界展望會於瑪家農場興建的永久屋,已於3月18日動土開工, 屏東大社達瓦蘭部落,也是預計進住的部落之一,部落重建看似有進度,但因核准永久屋的戶數,與實際部落戶數差異甚大,加上政府要求7月底一定要完工,導致 部落即使不願意被拆成兩邊,但現在也沒有時間可以猶豫,因為族人如果持續待在營區,生活機能各方面都無法順利進行,讓達瓦蘭部落族人陷入分離的難題中。

990402dashewimage001-400.jpg
3月18日瑪家農場的動土儀式。穿著傳統服飾為入住的排灣及魯凱族人、圖中央者為屏東縣副縣長鍾佳濱。

遷村過程遇到的難題

(1)遷村用地無法自行決定

在尚未遇上八八風災之前,達瓦蘭部落實際上就已自覺所處環境的危險,已經向屏東縣政府提出遷村至「青山」(離部落不遠之處)的計劃,但遲遲未得到政府政面明確的回應。至八八風災重創部落後,達瓦蘭部落的排灣族人在內部達成部落共識,提出一個「整體部落移動遷村」的計劃,再度向屏東縣政府提出,想要遷至「青山」的行動。

但是縣府表示:「你們這樣的整體遷村,還自己選地,並不符合八八條款的規定,用地和誰可以搬去,這是政府安排的,不是你們自己可以決定的」,而政府為達瓦蘭部落安排的,就是原本好茶遷村的預定地─「瑪家農場」,在這六公頃的土地上將同時承載174戶的達瓦蘭部落、霧台鄉好茶村177戶、瑪家鄉瑪家村132戶災民,並需預留北葉部落居民的建屋用地。

(2)因政府審核方式,部落將被拆成兩邊

風災過後,達瓦蘭部落清點過所有部落總戶數總共是245戶,但是部落中早期有一些建物,沒有登記到使用執照,例如說石板屋,因此實際登記者只有174戶。因此政府也只肯承認174戶具有「申請永久屋的資格」,其他將近80戶因不被政府承認,將無法遷入未來瑪家農場永久屋。

對達瓦蘭來說,遷村,就是一個全部落的移動,而這也是部落整體的共識。而今,瑪家農場只預留174戶的永久屋空間,那剩餘的達瓦蘭排灣族人要去哪裡?達瓦蘭部落重建委員勒格艾表示,這樣的遷村模式,談不上是一個部落,反而是將一個完整的部落主體,切割成兩半,遷村的過程就像是在趕豬群一樣,先把第一批趕到瑪家農場,剩餘的第二批在找個地方趕過去。部落曾經反映這樣的「安置」方式會影響部落的發展,得到政府的回應卻是「文化歸文化,我們只負責重建」。

(3)申請永久屋的方式,彷彿如犯人般「無奈」

除了申請人數與部落人數不符合,申請永久屋的過程,也讓很多族人感到不舒服。受災戶的居民得拿著牌子站在自己家屋面前,讓縣政府的人拍照存證,有「相片存證」後才能申請永久屋的資格。達瓦蘭部落災民的感受卻感覺形同犯人被管制般,需要人證、物證,人贓俱全才能拿到申請的資格。

(4)就因為馬總統要看到」,7月底一定要蓋好

勒格艾也表示:「達瓦蘭部落遷村安置過程,政府省略部落其他沒有資格申請永久屋災民戶數的問題,所有的行證申請過程不斷的在趕,就是為了趕在8月8日馬總統要下來。」先前制訂安全堪虞來緩和被劃定的衝突,現在又因趕工程進度而忽略達瓦蘭部落整體性以及其他無法申請的住戶的問題。

歷史上,魯凱與排灣的「整體部落遷村」

其實,位在屏東的排灣族以及魯凱族部落,一直都有整體部落遷村的歷史遺跡與紀錄,但在那些早期的過程,是部落自主以及達成共識之後,全村才一起動員遷村的行動。

同樣遷入瑪家農場的好茶部落在1979年期間準備從舊好茶部落遷至目前已被洪水掩埋的新好茶村部落,也是經過全村協商同意之後,才整體遷村下來的,遷村過程未曾見過部落拉白布條跟政府抗議。

而如今,已達成共識之達瓦蘭部落,卻在族人有全體共識之下,眼睜睜看見自己的部落被切割成兩半。達瓦蘭部落的勒格艾表示,在八八風災政府運作的過程太過於「自主」,雖然政府是拿著「尊重原住民」的口號,來協助災民安置,卻仍究抵擋不住官僚體系運作風格與部落概念相衝突的問題發生。

中央整合災區的事情,政府以及民間團體各方處理協助事情的立場的確不容易,但八八風災要處理的是「受災戶」的問題,怎麼會是因為要趕在今年八月八日要完工,而如此被「對待」,讓部落族人實在無法理解。

桃源鄉防災演習:有避難計畫,卻無避難空間

緊急的疏散避難措施對居民而言,是沒有太多選擇的配合。沒有「離災不離鄉」的遷居避難空間,可能導致今年再次離開家園、再走一遍漫長的返鄉路;沒有替代道路,只能由隨時會沖走的河床便道,來維繫一年的生計產業。

3/31桃源鄉舉行防災避難演習。各村村長、自衛隊、消防人員、分處所人員等都集合在勤和村,演練因應雨季來臨的避難疏散措施,由謝垂耀鄉長擔任指揮官。他表示,這次演習,主要是配合縣府期望大家及早為汛期做準備。

桃源鄉避難措施分為兩階段,一為累積達到可能造成土石流的雨量時,村民疏散至各村的避難中心;二為中央氣象局發布颱風警報時,全鄉配合撤離至山下的鳳雄、陸官營區。

這次演習內容以第一階段為主。村民集中到各村的避難中心如各村小學、活動中心等。不過,村民對於這次的演習也有部分疑慮,如憑藉雨量預測土石流的發生,但洪水從何處來襲卻是難以預料的,該如何因應?勤和-復興一帶八公里河床路不用等到颱風來襲,很可能在幾日普通降雨就斷絕,演習的內容似乎也未點出這項狀況。

不過,復興以上各村村民多半也表示,如果遇上路斷的狀況,只要有物資,其他的都還好。只要有基本的儲糧、煮飯或發電用的瓦斯、機油等,其餘就不顧及了。大家似乎已然做好了道路搶通前,必須有一段時間困守山上的心理準備。

990401shuinashu-250.jpg
桃源鄉土石流防災疏散避難演習,各路人馬齊集勤和村待命。勤和村是這次汛期防災疏散的重點,以勤和為主,各村比照差不多的模式進行疏散。


消防隊模擬救援行動。消防員都在桃源村待命,若是勤和-桃源連絡道路斷絕,就必須從後山繞小路、過溪床,進入勤和以上各村救援。

學校對避難與教育的腹案

由於去年經歷的莫拉克颱風,讓大家在兵荒馬亂中倉皇下山,致使安置政策不盡完善,而出現安置初期,同一家庭分開居住、兒童與父母分離等狀況。教育處長表示,今年已請各校規劃避險方案,教育處尊重校方的安排,學校的政策就是政府的政策。教育處只負責協助協調如交通接送等事宜。

各校的校長目前都已有腹案。建山和高中村將撤離到鳳雄營區,建山國小和興中國小已連繫附近的學校借出教室給小朋友上課。桃源國小將隨家長在陸官營區中協調教室空間。位於危險區樟山部落內的樟山國小,遇到降雨時就撤離到復興村的復興分班,若遇颱風撤下山,則已在營區附近以找到可借用的校園。桃源國中擇以彈性調整上課、放假時間的方式,盡量讓學生不必在上課期間撤離、就算需撤離也可以待在父母身邊。

避難屋、遷居地申請,暫無進展
鄉內的防災演習,只能應付一般降雨,颱風來襲時也必須撤守。而鄉長也坦承,最憂心的問題在於勤和-復興一帶的河床便道,可能不用等颱風,下幾天雨就會斷了。到時山上如有需要緊急醫療的老人或病患,恐怕仍須出動直升機救援。

這對於建山、高中、桃源等不必擔心聯外道路、也不太容易遭至嚴重災情的村子而言,這次演習足以應付村民會面臨的狀況。但對於聯外道路堪虞、莫拉克風災中受損較嚴重的村子,似乎仍須自求多福。如勤和村、寶山村、梅山口居民,災後半年來一直渴望根據「離災不離鄉」原則在山上申請避難屋或遷居地,並做出許多努力。但眼看今年汛期即將來臨,申請仍無進展。

勤和村部分,有意在平台上的申請避難屋,及有意遷居至樂樂段建造永久家屋的村民,雖兩塊地段皆被評為安全, 都仍需通過層層行政程序,暫時難有動工可能。

希望遷往樂樂段的阿嬌表示,如果能申請到家屋,「心就安了一半。」但樂樂段雖為公有地,目前卻承租給私人使用,正由鄉公所出面協調,而居民都不清楚協調進度如何。

面對家屋的懸而未決,鄉公所的防災措施也只能輔導大家疏散,並不能真正解除村民「村子將成為孤島」的疑慮,阿嬌認為颱風來時,很多村民會自己先行下山避難,寄居到山下的親戚家。「應該沒人會真的在山上等颱風來吧?」

而有意在平台建造避難屋的秀英媽媽仍把希望寄託在平台上,它(政府)叫我們下去,我們真的不想下去啊。她認為,在平台上就算颱風來襲也不用擔心,只是避難屋遲遲沒有下文。

寶山村申請38甲地做為避難遷居地目前也無進展,縣府安排大家汛期時在寶山國小避難。對於寶山國小也被劃入不安全的部分,是否適合做為避難中心鄉長表示,寶山國小算是相對安全的,應付一般雨量應無問題,若遇上颱風則全村撤離。村民雖表示不願放棄38甲地,但也只能暫時接受這樣的安排。他們目前最關心的,是鄉公所已經核下的寶山各部落復建補強工程能快點動工。

梅山口部分,之前居民屬意遷居地為玉山國家公園管理,但在玉管處未做任何表示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選擇繼續留在原居地,風雨來襲時撤離到附近的青年活動中心。部分房屋毀損住戶,因為擔心安全問題,已經遷居山下的大愛園區永久屋。

梅山村本村落雖然在上次風災中沒有傳出太大災情,但村落臨河岸的邊坡受洪水沖蝕。居民擔心村子的基礎會在下一次的暴雨中受創造成危險,從年初就一直在申請補強工程。日前縣府請專家來勘查,雖然已經同意施做工程,但因必須釐清各部門管理的轄區、權責,仍在進行評估中。

梅山村一直擔心農路不通、作物無法運送下山的問題,由梅山重建委員會在三月初提案,希望將復興、梅蘭、梅山既有農路拓寬,相互打通連結,成為三村的替代道路。而今日得到原民會的回復也是「仍在評估當中」。

重建會顏會長說,「如果三月二十幾號核下來,做到四月中也差不多完成了。」但現在到了三預底還在評估,顏會長對工程的進度很不樂觀,覺得就算現在做,「可能也來不及了。」

緊急的疏散、避難措施對居民而言,也許是沒有太多選擇的配合。沒有「離災不離鄉」的遷居避難空間,可能導致今年再一次離開家園、再走一遍漫長的返鄉路;沒有即時的補強復建工程,就必須提心吊膽再度過一個雨季;沒有可行的替代道路,只能由一條隨時會被急流沖走的河床便道,來維繫一年的生計產業;這應是今年汛期,最令大家無奈頭疼的處境。


模擬災民疏散,老弱病患將撤離到陸官營區,其他村民則到活動中心或平台上避難。不過平台上目前沒有避難處所,多為私有地或私人工寮。扮演災民的村民說,他們也搞不清楚要在平台上哪裡避難,是不是會搭個帳篷呢?


放置土石流防災雨量筒。土石流警戒就仰賴雨量筒的測量,超過250毫米,即通知各家各戶疏散到避難中心。不過春節期間,勤和-復興一帶河床路曾因下雨斷絕,當時的累積雨量僅一百多毫米。

(本文與莫拉克新聞網共同刊登)

中繼安置不足,泰武村民如何面對雨季?

遷村是個難解的課題,除了牽涉到搬離的意願,還需考慮未來遷村的地點與權力的分配,因此許多部落遷村無法順利進行。莊玉真這家人等待著遷村決議的同時,選擇繼續在自己的土地種咖啡、賣咖啡,這個等待還有多久?

二月初,農曆年前,重回「泰武」這個在遷村與遷校議題糾結不已的部落,想了解居民真實的災後生活。在主流媒體上我們只知道一月一日泰武村與來義村災民入住忠誠營區安置所,災民有了暫時容身之處。然而,忠誠營區實際上只容納了111戶,共527人,其中泰武村僅有44戶,218人。未取得入住資格的居民,依舊住在地層不斷滑動的部落裡,過著恐懼不安、一下雨立即撤離,不安定的日子。

我們沿著曲折的山路開往泰武部落,山路處處斷垣殘壁、護欄懸掉在山腰、山崖邊插著樹枝掛上簡陋的黃色警告布條,路上的斷層比上一次更大,有些路段我們甚至必須下車,讓駕駛小心翼翼地開過落差太大、打滑的路面,過程驚險。八八過後,山上居民的生活與交通竟在如此危險、沒有保障的狀況下度過了半年……

image001 image003
(左)蜿蜒的山路到處是龜裂的路面和以樹枝和黃色警告布條
(右)有些路段我們甚至必須下車,讓駕駛小心緩緩的通過危險落差。攝影/林巧璉

下午三點到達泰武時,部落裡一片寂靜,沒有什麼人,連狗都用狐疑的眼神看著我們,似乎說著:「這裡不是已經被遺忘了嗎?你們到這裡做什麼?」繼續往山上開,我們在掛著「泰武咖啡」招牌的店停下來。才剛下車, VuVu馬上從店裡走出來親切的笑著,「今天天氣比較冷,你們來玩的嗎?可以進來看看風景。」這裡的人總是以真誠的心與人交往著,第一句話不是非關生意,而是人情。

VuVu的漢名是莊玉真,兩年前開了這家咖啡店,咖啡豆是自家山上種植的。她說:「咖啡大多賣給登山客、單車客」。八八過後,泰武的觀光客減少,VuVu依舊每天開店,「以前爬山的人很多,現在沒什麼人,但還住在山上就每天還是開店啊。」

image005
泰武咖啡屋老闆娘VuVu莊玉真 攝影/林巧璉

跟VuVu談起風災時,她看往遠方的表情似乎又重回八八當天的現場,「只要一下雨心裡就很害怕,八八過後也撤離過幾次,都是等雨停了再回家。」VuVu說:「也想到營區去啊,可是提供的名額太少了,村落討論後決定讓房屋毀損較嚴重而且在潮州沒有家的居民優先登記。但是就算在潮州有房子也都還在貸款啊。」第一次VuVu家其實有抽到,但後來部落討論決定潮州有家的居民先讓沒有的人住,VuVu家就被取消資格。

政府中繼安置政策固然是美意,然空間配置與協調問題卻使部落衍生更多裂縫,災民的定義為何?當外界只看到營區內安置的災民時,依然居住在山上的人就此被遺忘了,他們的生命安全更沒有保障,卻無法分配到外界提供的資源。

VuVu無奈地說:「很亂,有的有,有的沒有,我們也是受到災害,但是沒有收到物資啊。」VuVu一語道出留在山上居民的心聲,資源的分配也加深了山上與山下的裂痕。

遷村是個難解的課題,除了牽涉到搬離的意願,還需考慮未來遷村的地點與權力的分配,也因此許多部落遷村進度無法順利進行。莊玉真這家人等待著遷村決議的同時,選擇繼續在自己的土地種咖啡、賣咖啡,看著VuVu和身邊兩個稚嫩的孫女,他們的等待還有多久?山上的居民看不到未來的生活著,而雨季也越來越接近了。

附錄─泰武咖啡小故事

泰武咖啡屋全店以木頭打造,緊鄰山景,望眼看去盡是青山美不勝收,店裡只有兩張四方桌,和小小的吧檯,給人溫馨回家的感受。這裡只賣一種咖啡─黑咖啡,VuVu笑說,我們只賣原味的。泰武鄉在日據時期就有種咖啡的紀錄,但祖先未學習到後製技巧,因此早已荒廢,只見枯萎的咖啡苗。

VuVu說:「五、六年前我丈夫開始種植新的咖啡苗,兩年前咖啡產銷班輔導當地居民種植咖啡,行銷泰武的咖啡。」

吧檯和牆上擺放著咖啡評鑑的證書、獎牌、標章,泰武咖啡屋自產自銷的品牌為「呢勒泰武咖啡」,呢勒(Nele)是華安義的族名,華安義是頭目家族,因此這家店也叫酋長休閒站。牆上兩張咖啡評鑑證書分別是第一屆和第二屆屏東縣政府咖啡評選會,第一屆以華安義的咖啡豆獲得優選,而第二屆比賽是以VuVu的名字報名,獲得入圍。問起兩屆評選的差異,VuVu說:「颱風過後咖啡豆受傷了,產量也減少很多。」

每走過一個原住民文創產業,總會被他們那股為傳統產業找出路的堅持與幹勁而感動,架上的呢勒泰武咖啡,在颱風後依舊佇立。盼望留在山上居民能在等待與溝通中理出一條穩定通往未來的路。

image011
泰武咖啡屋全店以木頭打造,與大武山的自然景色融為一體(攝影/林巧漣)。

image013
自產自銷的呢勒泰武咖啡(攝影/林巧漣)。

社會大眾看大愛(6)大愛善款的緣起緣滅

阿伯說:過去我是慈濟的捐款人,卻從未在慈濟做過志工、或擔任任何慈濟的工作。第一次真正有機會觀察自己與52個國家的捐款將在台灣發揮大愛。有空閒的時候,我就騎車到杉林永久屋去觀察。

從銀行退休十多年的阿伯說,2009年11月15日慈濟在杉林鄉月眉農場『杉林大愛園區』動工日起,總是每隔一些日子就從美濃騎著鐵馬到所謂的永久屋觀看工程,因為美濃的鄰居將會更多元了。

這一個艷陽高照的日子,阿伯熱心的帶著我在園區。

從慈濟的捐款人到親身觀察使用方式

阿伯說:過去我是慈濟的捐款人,卻從未在慈濟做過志工、或擔任任何慈濟的工作。第一次真正有機會觀察自己與52個國家的捐款將在台灣發揮大愛。過去在銀行管理財務、法務的一輩子經驗裡,每一塊錢的運用都必須善盡管理人的責任,是工作與個人所堅持的理念。

你知道每一個企業要向銀行貸款,都必須提出公司的資產、負債等相關的財務報表;政府或任何一個機構收到捐款,都有必須向所有捐款人徵信的義務,我關心愛心捐款將會怎麼被運用?應該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吧!

當我把這個「關心」捐款收入與捐款支出的想法,實際到慈濟的相關財務部門探詢,我只得到一句「緣起緣滅」的回應;這麼深的哲理我難以了解,卻令我痛心不已。這也是促成我只要有空閑就騎車到杉林鄉永久屋來監督、觀察的決心。

事實上,我個人對永久屋建築的單調特色很不滿意,應該是不值的一提的小事,但是原住民的文化資產已經是漸漸式微的狀況之下,終究還是讓一個打著「大愛精神」的團體直接被替換了。我想即使是原住民的主委們建議要有族群特色,也將是不能容於慈濟文化的要求之下會被放在一邊。

可是慈濟更奇怪的是,他沒有接納讓這豐富的文化呈現在永久屋的族群多元之中,卻只要求在重要活動之中(入住圍爐)請居民表演原住民文化。更有甚者,現在還要求在教會禮拜禱告的時候,不要手握著手禱告,要改成雙手合十來禱告!我的天啊,你想這些原住民朋友什麼時候會發瘋啊?

美濃一直是一個以客家人居多的地方,但是我週遭的鄰近鄉鎮,卻有許多其他族群一起在這片土地居住。你可以想像我們有一群愛唱客家歌謠的鄉親們,以我們常用的樂器與表達方式,在美濃客家文物館前大唱原住民的歌謠?你沒看見的話,應該很難理解!

990328cjishan126-420.jpg
宏偉壯觀的空間規劃,再次讓災民更顯渺小與卑微

圖片2
主客易位的災難,慈善團體的偉大vs災民的渺小

圖片3
慈善團體不斷介入災民的私領域生活空間

「一顆大愛的心」就可以不尊重基本人權嗎?

我要說的重點是,每個人的生活背景各有不同,但是以「一顆大愛的心」就可以不需要尊重受幫助者的基本人權嗎?

這些年來我們對公益事情的態度是愛要讓大家都知道!我的女兒從25歲就加入諮商機構做義工,多年來一直維持每週服務三個半小時,進修三小時;直到結婚、孩子出生後退出義工行列我們才知道過去七、八年來,女兒的義工生涯是如此豐富她的生命。

女兒說:「尊重、保護所有的當事人,是一個慈善機構的基本原則。」

在觀察、監督永久屋建造的日子裡,我從不認為這個過程是『大愛』精神,因為它只是展現變調了的慈濟精神而已!這樣的『大愛精神』運用,也已經是大家長證嚴法師無法參與其中的結果。

一份愛心的捐出,不管是時間的投入或是金錢的付出,對任何一個執行職務的慈善團體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就捐款人而言,他們投入時間或是金錢目的並不在於個人的目的,而是希望幫助這些慈善團體能夠達成他們心中存在的真正使命。因此,慈善團體的運作若是能夠透明、公開,將使捐款人能夠確定他們的時間投入或是金錢捐助,是真的能夠支持慈善團體完成他們的組織使命與目的。

現在慈濟仍在慢工精雕的行政管理中心,那是用大家捐出來的血汗錢嗎?我的心好痛,至少我的捐款是絕對不同意的!我每次在永久屋的回家路上,都在用心思考,面對氣候變遷下未來台灣的天災你想為災民做什麼?怎麼做?

圖片5
原民文化不會消失,卻會變調

圖片6
表演,是文化的延伸嗎?

圖片7
過去山上的原住民婚禮賓客聯歡,未來還有多少空間?

(本文與莫拉克新聞網共同刊登)

留在原鄉的努力─無農藥無添加的健康梅子加工

也許因為留下來的人少,大家似乎很珍惜這段上課時光,可以暫時放下日常的工作和親友鄰居相聚,一邊聊天一邊學習。她們的熱心也感染其他村的人。村長太太黃媽媽說,「沒辦法,因為我們就剩這麼多人了,要團結。」

3/22在勤和村的東庄部落,聚集了來自高中、建山、勤和的婦女和年輕人,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始學習製作無人工添加的脆梅和梅精。

學員中以勤和村的婦女最多,她們都是決心留在家鄉重建的人,希望也在產業上能有所突破。現在認真上課,以後會成立產銷班,做自己的無毒梅子品牌。

雖然一周兩次的上課時間,對於正處在農忙時節的村民來說,算是很密集,但是大家都盡量不缺席。前一天也按照老師指定,分工煮糖水、煮石頭、撿竹子劈木柴的,做成因地制宜的簡易器材,準備上課用。

高中村回鄉務農的青年,也是未來產銷班的班長陳志偉說,勤和人好像特別認真,看到這些婦女這麼努力,也會讓他受到激勵。

這項支持產業轉型的「小農復耕支持計畫」,經費由社會處經手的民間善款、以及其他NGO提供設備、資材等經費、有機農作技術的輔導陪伴,並由當地社大幫忙安排課程。

進來協助的「台灣農村陣線」成員陳芬瑜表示,希望這個計畫最終能達成有機耕作的轉型,不只能讓小農獲得利潤,也讓與土地緊密連結的農耕,能以對土地友善的方式進行。


平常拿鋤頭的手,也要拿筆做筆記。

粗放的梅子,產銷的困境

盛產梅子的桃源鄉,眼看四月份的梅子產季就要到了。今年受風災影響,勤和以上各村聯外道路仍仰賴和床便道,村民提心吊膽,生怕一旦下雨路斷,收成運不出去,一年的辛苦就泡湯了。

而除了今年出現的交通問題,桃源鄉的梅子其實一直有產銷的難題。每戶有種梅子的人家,在生產時節一天可收成約兩萬斤上下,甚至超過。在種植面積廣、產量大、人手有限的情況下,種植和採收方式都相當粗放:平常噴噴殺草劑除草,有時也用機器砍草;收成時就用竹竿打下來,一大包一大包的賣給外來的盤商、加工廠收購。價格隨時波動、由人不由己,利潤相當微薄。

桃源鄉沒有自己的農會,依託在甲仙農會之下。每年農會雖有保證收購一定的數量,一斤十元,但只是杯水車薪。高中村社區發展協會的陳理事長就表示:「有時後一天收兩萬斤,可能農會只能收三千斤、五千斤。」剩下的,因為已經採了,如當日不賣出就會黃掉變色、失去加工的價值,該怎麼辦呢?「只有任人宰割。」

農會保證收購價為一斤十元,當天若賣不掉得只能任由外來收購商人喊價。高中村長表示,去年最誇張的的低價是一斤三塊五。「請工人採收,一公斤還要五塊錢。」陳理事長認為,農會這樣的「幫助」,有等於無。

未來的產銷班長陳志偉說,當初選擇回鄉做農時,他也有考慮過要當「盤商」,收購後再轉賣,不過最後作罷。問起原因,他說是「不好意思賺那麼多。」

一斤梅子,從農家脫手是十元左右,到了市場上賣到七、八十元也有。「沒辦法。做最辛苦的,還有最後負責賣、看客人臉色的,都沒賺到什麼。」

即使如此,志偉認為做農不代表沒有前景。身為少數決定回鄉務農的年輕人,去年的經驗讓他發現做農也可以養活自己、甚至賺錢。

「去年,我把採下來的芒果用『電土』去催熟,到市場的價格就翻了四、五倍。」他領悟到,只是小小一個動作,未必在種植過程中需要費更多工夫,也可以取得更高的利潤。所以這次會加入梅子加工產銷課程,就是希望能藉此為在地農業找到一個突破口。


未來的產銷班長志偉很認真。

桃源鄉農業的願景,可以從小人物萌芽嗎?

今日擔任梅子加工講師的吳老師,其實該稱為吳老闆。身為漢人的他,在樂樂段附近有一座梅子加工廠,專門就收購桃源鄉沿線的梅子,製作品質優良、標榜無毒無人工添加的脆梅、Q梅、梅精等,創造可觀的利潤。

雖然是外來客,不過他熟悉山上的環境風土、叫得出勤和村每一張面孔的名字。這次願意不藏私的來交出自己輾轉拜師學藝所得來的加工秘方,他笑說「沒在怕的啦,我今天會教,就是我不怕競爭。」

不怕競爭來自於吳老闆心目中的願景。「我只是覺得,整個桃源鄉只有我一家在做梅子加工實在太離譜了。」

據吳老闆表示,荖濃溪沿岸一帶,是全台灣梅子產量最多的地方,但竟然沒有人加工製作、行銷自有品牌,只能售出給盤商,反而現在是南投信義鄉的梅子產品,名氣響亮、專美於前。

自信滿滿的吳老闆表示,當初會生產無人工添加的梅子就是要讓人吃的健康;而用他的配方做出來的梅子,風味「酸、甘、甜」有層次感,自認勝過其他添加人工香料的過甜梅子產品,「讓梅子脫離蜜餞階段。」現在把配方教給村民,就是希望大家一起帶動全鄉的梅子加工產業,以後才能打出自己的品牌,「要讓農委會來重視我們。」

另外,吳老闆還有一個想法:經過八八後天災人禍的考驗,他認為,選擇留在村子裡的人需要更多幫助。

吳老闆也在災難中損失甚鉅,不過自信而樂觀的他表示從不氣餒。而且,還要前來扮演協助者的角色。「這些留下的人,是愛鄉愛土地的人。要讓他們過得更好,比離開的人好。」


大家在休息時,吳老師(圖左)和工作人員商量課程安排。

認真在土地上生活勤和婦女們

相較於吳老闆的樂觀自信、目光已經放在桃源鄉的產業,勤和的務農婦女們其實是另一番心境。多數的人覺得,既然決定留在原鄉,應該要做些產業上的突破。風災也許是轉機,把以前想嘗試卻沒做的事情,開始實行。

也許因為留下來的人少,大家似乎很珍惜這段上課時光,可以暫時放下日常的工作和親友鄰居相聚,一邊聊天一邊學習。她們的熱心也感染其他村的人。村長太太黃媽媽說,「沒辦法,因為我們就剩這麼多人了,要團結。」

擁有十甲園子的秀英媽媽則說,留在村子的,有一小部分人本身沒有農園,大家一起提供梅子、一起加工、一起賺取利潤,讓每個人都有事做,「也看看是不是能留下這些人。」

對於輔導人員所說的有機耕作理念,秀英媽媽說,也許她真的可以嘗試少噴些農藥。「二十年前,我們的土地真的是很肥沃,種什麼都很好。」她發現這幾年果樹的狀況好像有些不同了,不如以前豐美繁茂。如果可以用這個機會轉變耕作方式,她願意先拿出部分的土地試試看。

「其實這些土地慢慢欣賞,真的很美。所以我從來不羨慕外面的榮華富貴。」秀英媽媽指著分布在山上的農園。她舉了個生活細節為例子,「像我有時候跟我老公有一些小摩擦的話,第二天早上起來看到這些山,都好了。」

嘗試向有機轉型邁進

這次的無毒梅子加工課程,其實只是開始。投入資源協助的工作人員說,最希望的還是能讓大家往有機的方向邁進。小農生計的轉型和再生,最終是以對土地、環境友善的方式達成。

不過在目前,村子裡的人主要還是為轉型帶來的新生機和商機所吸引。唯一一家完全沒有噴灑農藥的,是志偉的梅子園,他說原因是因為「地太大了」。他忙著照顧精耕的水蜜桃、芒果,沒有時間噴藥。「那塊地,荒廢了六、七年吧。」平時沒有除草,只有採收時才進去。誤打誤撞,他的梅子成了今年第一批驗過無毒合格的梅子加工原料。

農陣的陳芬瑜表示,有機概念的推廣會循序漸進。今年度先以「無毒加工」的梅子開始、協助接洽銷售管道,賺取利潤、建立大家的信心。接著希望原本沒有噴藥或少噴藥的土地可以繼續守得住,並提供有機方式的田間管理技術,慢慢影響他人,相信最終可達成有機轉型。

旗美社大工作人員吳鴻駿表示,推行這項計畫的意義,是能夠「把人留下來」,讓原鄉的文化和生活永續。

以下為當日梅子加工學習的課堂記錄影像──


上課之前,婦女動手把梅子分大小挑揀好,不同大小做的加工品不一樣。


老師上課,講解糖度比例、加工流程。

5
挑揀後的梅子。要加工的梅子,採收拾要用手採的,不能用竹竿打。這一批是高中村的志偉提供,無毒無農藥!


老師交待大家準備砧板和木杵打梅子,果然人手一組~老師認為木杵有點大,梅子會打壞。不過婦女們說,布農族就是這麼粗獷啊。


開打!


用鹽巴殺青和脫毛。這個動作雖簡單,但很容易腰痠背痛,婦女們很希望如果有一台脫毛機就好了。


用撿拾的竹子、石頭壓好梅子。都是就地取材的材料。


浸入糖水。石頭要前一天事先煮過才行。婦女們笑說這是土石流給的石頭。老師特別分享,這種石頭浸過糖水以後顏色會很漂亮,大家留起來不要丟。


完成。只要加蓋密封,今天的課程就告一段落。


完成後,老師說明後續動作。不過個下午下來大家好像也累了,桃源的媽媽們,加油!

(本文與莫拉克新聞網共同刊登)

社會大眾看大愛 (5) 愛無罣礙

在協調會上,慈濟基金會營建委員堅持要規劃在距離台糖畜殖場不到五百公尺的基地上興建,但居民反對,會議中親見該委員離席致電重建會政府高層,數日後推翻該次會議的決議。這般行事作為,不僅失禮,簡直蠻橫。

編按:

魯凱災後遷村過程中,原本有意遷往「台糖東海豐農場」,並由慈濟基金會援建,但基地規劃過程和結果,與當初和魯凱族人理解的差異過大,於3月2日正式破局,魯凱族選擇基地面積較小的中廣長治分台作為遷村用地,並以399份連署書,表達「自主重建」的心聲,雖然未獲縣府正面支持,但族人仍繼續努力中。

本文作者因緣際會目睹「東海豐基地協調會」過程,聽見當日慈濟規劃單位之發言,作者與妻子也固定每月捐款慈濟基金會,希望以親身經驗,回應近日諸多對「大愛現象」的討論,感謝作者分享。

親眼目睹規劃過程的感受

在東海豐安置基地會勘協調會上,慈濟基金會營建委員堅持要規劃在距離台糖畜殖場不到五百公尺的基地上,因現地確實異味難聞,重建會會議主持人採行參與現地會勘霧台鄉親意見,決議改於台糖所提供另一塊遠離畜殖場的基地。會議中卻親見該委員離席致電重建會政府高層,數日後終而推翻該次會議的決議,重歸原案。這般行事作為,不僅失禮,簡直蠻橫。

還幸,本案終經預定安置災民代表連署陳情而得定案於長治電台。但此一折騰又耗費了一個月的時間。接著又看到該委員在長治基地協調會再次有欠酙酌的發言,以及景觀顧問對大愛村入口意象和「大愛石」所流露出的罣礙,諸多感慨,因以為文!拙文難登大雅,但真心希望慈濟大愛能形諸無形,曲成萬物而不遺!阿彌陀佛!

愛無罣礙 才能究竟大愛

內人每個月會在我微薄的薪水中,匯撥一點點到慈濟功德會,算算也有十來年了。每當災難發生,不論在世界的那個角落,慈濟的藍衫軍,總能在第一時間,到達災難現場,展開濟世救人的工作,總覺得與有榮焉。可是當我耳聞目睹慈濟基金會主事者的托大發言,以及月眉大愛村入口意象和大愛石之設置後,終於明白為什麼許多原住民會對慈濟的大愛感到怕怕!

慈濟在短短不到五十年的時間,積集了全台最大的資糧,發展成眾多慈善團体中的山姆大叔。既已成大有,尚請莫忘:放下罣礙,才能真正究竟集萬千大眾之慈心而成的大愛!

120分的慈濟 做到太超過了

屏東縣政府3月日1 2召開「慈濟長治永久屋基地」說明會,慈濟負責說明規劃構想的營建委員在會中夸夸而言:「很多人覺得慈濟沒有100分,但我認為慈濟已經超過100分!我們有120分!」

他還特別強調:所有災民在入住永久屋時,都會得到88項精美的生活用品,其中包括大型的平面液晶電視。大型的平面液晶電視耶

對照聯合報3月18日一篇災民抗議永久屋縮水的報導,慈濟基金會秘書處專員簡東源說:「永久屋的安置慈濟與政府均定調為救濟而非賠償」。的確,災民安置是政府與各慈善機構攜手合作的救濟工作,做到80分,足已,120分?太超過了!!

老實說慈濟未免給得太超過了!88項精美的生活用品,如果是給鍋碗瓢盆,爐米油塩,甚至是電冰箱,我認為都算是合理的救濟。然而大型的平面液晶電視可是奢侈品耶!我捐款了十來年,家裡可還是守著十幾年老舊的東元電視,相形之下,災民果然是有福之人耶!(我的感受當然是酸的),可是還有紅十字會、世界展望會也正全力協助政府蓋永久屋,那麼入住那裡的受災戶是否也都該比照提供?要是紅十字會和世展會財力無法提供呢?政府給嗎?給了,不也是花了我等的納稅錢嗎?

大愛村若有委員口中這麼完美,又何須違反佛戒,用這種引人貪念的說法來鼓勵受災戶入住呢?為什麼不能以普世之心,與諸善並進?捐助每一社區活動中心一台不才是合情合理的救濟嗎?

大愛形無 刻柱勒石 太沉重了

月眉大愛村入口處,迎面的是四根刻著佛語(?)的高聳木柱,然後是隨處可見,雋刻著所謂災民感激之心的「大愛石」。據聞主事的景觀顧問表示:「災民受到慈濟的協助是事實,今天有人很想要表達他們對慈濟的感激,所以才要把這些文字刻在石頭上,天經地義,沒有什麼不對。」營建委員則強調:「這些文字好不好,真的是見仁見智。」

我非佛中人,但我想如果慧能祖師看到這般景像,必然也會長頌佛號嘆道:木柱本非樹,大石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事惹塵愛。」阿彌陀佛!何忍教那些歷經傷痛,離鄉背井住進大愛村的災民,日日年年觸景傷情?大愛無形,才可以彌綸天地,才可以曲成萬物而不遺。畢竟慈濟的品牌,已可以形諸無形。立柱刻石,徒然予人圈地牧民的印象和口實,也匡限了大愛的範圍。何妨放下沉重的大愛柱石,多種些既能證道,也能鎮道的菩提樹,這樣豈不更加功德無量?!阿彌陀佛!

有幸參加2月初歡喜入住的儀式,排場不算豪華,但總統與行政院長親臨,自然官蓋雲集而顯得十分盛大了。節目的進行緊扣而專業,連世界各國大愛村住民的祝賀影像也備妥放送。這般的場景,我真的對慈濟的財力、物力還有影響力佩服得五体投地,但總覺得仍有些不妥。

三百桌圍爐飲宴的同時,慈濟基金會誇示了她的功德。可是,可是當穿著灰色居士服,列隊送完最後一道拼盤的災民小妹妹,和我們一同用餐的整個過程中,我沒有看到她臉上有一絲的喜樂。我不忍心問她!

「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有大而能謙,必豫。」

這是易經依天地萬物嬗遞變化順序所歸納的卦象,意簡而明。慈濟也者,是千千萬萬有濟世慈心之「同人」,以涓滴心力匯聚而成的「大有」,如是才成就了慈濟的「大愛」。有大之後不可以自滿自傲,必須更加虛謙以持盈保泰,這樣才能「必豫」-施與受者同享安樂。相對的,益而不已必決,潰決了會成為另一種災難!

我一位厠身藍衫階級的阿姨問我:慈濟大愛村廣受世界各地所歡迎,何以國內興建卻諸多逆障?之前我不明白,如今耳聞慈濟基金會主事者滿盈的發言,目睹月眉大愛村歡喜入厝所展露出慈濟愛「大」的驕滿。或許答案在其中矣!

真正的愛,是不求回報,無庸掛念,更無需排場,如是而能予人無以名狀的感動,永遠銘記在施與受者的心中。形諸於外的愛,終會予人以虛假的認知,也會造成受惠者難以承受的重。

佛字,弗人也,因此諸佛誨訓世人必也去除我執,才能究竟涅槃。有慈心未等於佛心,但佛心必然是慈心。我認同上人濟世的佛心而長期認捐,滄海之一粟,怎麼幫都是有緣人,都是隨喜。感謝慈濟基金會諸善菩薩,替我等「同人」盡了棉薄的慈心,但是千萬無需掛記要求大愛村的災民們日日感恩念德,若然他們就不會成為上人口中的「有福的人」。再說這種掛記著要人感恩念德的心,是罣礙,也是一種嗔念。

佛的誨示不也是說:嗔念一起,善業也就沒有了。阿彌陀佛!

990325guai1514302181-450.jpg
(攝影/鐘聖雄。慈濟園區立柱)

魯凱0324決議:八項訴求未取得共識,就拒絕慈濟。

魯凱族人尚未接到縣府口頭承諾安排魯凱族人與慈濟會談的通知,今天(3月24日),魯凱族人也共同再度開會討論決議,如果慈濟仍然不接受這八項訴求,更換NGO組織的決定,將是堅持不變。

3月22日(星期一),屏東縣政府告知魯凱族人與慈濟討論的九項決議之後,至今還沒接到要如何討論未來長治分台規劃空間使用上調配的消息。不過,霧台鄉公所已經接到屏東縣政府的公文,將於明天3月25日 (星期四) 上午十點在長治分台,進行基地會勘的作業,一旦會勘的行政流程跑完,也就意味著即將進入房屋興建的過程。

令人好奇的是,蓋房子的過程,需要雙方同意,才會有進行基地會勘的動作。現在魯凱族人連署的八項訴求,至今尚未得到雙方達成共識的結果,又如何進行基地的會勘?

雖然魯凱族人尚未接到3月22日鍾佳濱副縣長,會議中口頭承諾安排魯凱族人與慈濟會談的消息。但是在今天(3月24日)上午十點,魯凱族人也共同再度開會討論決議,如果慈濟仍然不接受這八項訴求,更換NGO組織的決定,將是堅持不變。

同時,針對3月22日縣府單獨邀請霧台鄉長與慈濟會談,並產生出九項決議的事件,今日牧師群也與鄉長當面溝通,鄉長表示,未來類似場合,將會通知牧師出席,明日的現場會勘,鄉長也會邀請牧師至現場,瞭解實際情形。

也許外界好奇,魯凱族人還沒住進慈濟蓋的「家屋」,為何有這麼多不舒服的聲音,也許是誤傳,也許是個人觀感的問題。今天記者親自到高雄杉林大愛園區,去參觀園區內的建築物。在「家屋」的部分,的確在品質上提供了災民不錯的居住空間。也訪問到了今年2月就搬進去的桃源鄉災民,住戶也回應,在「家屋」的部分住的很舒服。但是,看到大愛園區內景觀區的「大愛石」,就無法說那只是網路上的「誤傳」了。

image001

魯凱族人不是因為慈濟蓋的「家屋」品質不好,所以拒絕慈濟。

image003

如今放置在高雄杉林園區的「大愛石」,已經不是「誤傳」。

不過,魯凱族人連署所要爭取的八項訴求中,並沒有訴求「家屋」品質蓋的不好,所以拒絕慈濟蓋。而是慈濟是否願意接受魯凱族人的八項訴求,族人也能夠共同參與家屋的設計討論,爭取最基本的「尊重」。

附錄─魯凱自主重建之八項訴求

(1)預留四個部落的12間教會用地。

(2)入口意象由部落藝術家自行設計。

(3)居民參與家屋的規劃設計。

(4)家屋的組合改成雙併,不要連棟式一整排的配置方式。

(5)街道等行政區域由居民自行命名。

(6)四個部落有自己的活動中心。

(7)生活自主權由居民自行管理決定。

(8)慈濟只負責建蓋家屋。

(詳細情形請點選這裡閱讀)

社會大眾看大愛 (4) 慈濟的愛,不如一碗白飯

慈濟基金會建築委員江子超日前表示:「慈濟大愛園區豈止有100分,我認為我們做到120分!」連一個自助餐店老闆在幫助窮苦客人時,都懂得要維護受助者的尊嚴,慈濟卻連這道理都不懂,慈濟給的大愛,還不如一碗白飯。

前陣子應小林村重建發展協會邀請,到小林新村(其實就是中繼安置的組合屋)幫忙拍些照片,做為他們日後舉辦活動可用。拍攝活動暫告一段落後,我向重建發展協會借洗手間,不經意發現馬桶的旁邊,放著一張A4紙列印的文章。

「應該是萬年老梗笑話吧」,我心想。然而,抱著好奇心態,我還是拿起那張紙,想瞭解小林人如廁時,究竟都在看些什麼。很意外地,我發現那張紙上列印的,並不是笑話,而是一則發人省思的故事。

這則故事的標題叫做《一碗白飯》,原文節錄如下:

二十年 前某日黃昏, 有一名看似大學生的男孩徘徊在台北街頭的一家自助餐店前, 等到吃飯的客人大致都離開了,他才面帶羞赧地走進店裡。「請 給我一碗白飯,謝謝!」男孩低著頭說。

店內剛創業的年輕老闆夫妻,見他沒有選菜,一陣納悶, 卻也沒有多問,立刻就盛了滿滿一碗的白飯遞給他。

男孩付錢的同時,不好意思 的說了一句:「 我可以在飯上淋點菜湯嗎?」

老闆娘笑著回答:「沒關係,你儘管用,不要錢!」

男孩吃飯吃到一 半,想到淋菜湯不必錢,於是又多叫了一碗。

「一碗不夠是嗎?我這次再給你盛多一點!」老闆很熱絡地回應。

「不是的,我要 拿回去裝在便當盒裡,明天帶到學校當午餐!」

老闆聽了,在心裡猜想, 男孩可能來自南部鄉下經濟環境不是很好的家庭, 為了不肯放棄讀書的機會,獨自一人北上求學,甚至可能半工半讀, 處境的困難可想而知,於是, 悄悄在餐盒的底部先放入店裡招牌的肉燥一大匙,還加了一粒魯蛋, 最後才將白飯滿滿覆蓋上去,乍看之下,以為就只是白飯而已。

老闆娘見狀,明白老闆想幫助那名男孩,但卻搞不懂, 為什麼不將肉燥大大方方地加在飯上,卻要藏在飯底?

老闆貼著老闆娘的耳說:「男孩若是一眼就見到白飯加料, 說不定會認為我們是在施捨他,這不等於直接傷害了他的自尊嗎? 這樣,他下次一定不好意思再來。如果轉到別家一直只是吃白飯, 怎麼有體力讀書呢?」

「你真是好人,幫了人還替對方保留面子!」

「我 不好,妳會願意嫁給我嗎?」

年輕的老闆夫妻,浸淫在助人的快樂裡。

「謝謝,我吃飽了,再見!」男孩起身離開。

當男孩拿到沈甸甸的餐盒時,不禁回頭望了老闆夫妻一眼。

「要加油喔!明天見!」老闆向男孩揮手致意,話語中透露著, 請男孩明天再 來店裡用餐。

男孩眼中泛起淚光,卻也沒有讓老闆夫妻看見。從此, 男孩除了連續假日以外,幾乎每天黃昏都會來, 同樣在店裡吃一碗白飯,再外帶一碗走,當然, 帶走的那一碗白飯底下,每天都藏著不一樣的秘密。

***

990323iwanbaifan988-450.jpg

你覺得故事很老梗嗎?說實話,換做是平常的我,大概也不會對這則故事有太多想法,因為類似的勵志故事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幾萬篇,多半也無從查證是真是假。

然而,在距離慈濟大愛園區僅不到1公里的小林新村中,讀到這篇文章,卻不禁讓我想起近來慈濟的種種作為…那許許多多的大愛石,還有我連提都懶得提的大愛雕像,與「一碗白飯」背後的助人哲學相比,顯得格外諷刺

我認為慈濟運用各界善款所蓋的大愛村,以及遍佈大愛村中的大愛石感恩字句,完全只是要彰顯「慈濟本身」的貢獻。就像我在《大愛石》一文開頭所說的,慈濟所作所為,都只是要讓受助災民永遠記得慈濟所施捨的恩惠,這些災民一輩子都虧欠慈濟,必須要感恩回報,甚至還要不惜變賣家產,捐錢給大愛台。然而,真正賦予慈濟救災能力,各界善心人士的捐款與愛,卻完全掩蓋在慈濟的「光輝」之下

面對外界種種對「大愛村」的批評,慈濟高層可曾有過任何回應?沒有。

大愛村中所有「不適當」的作為,到今天為止有任何改善嗎?沒有。

慈濟現在打算將高雄縣的大愛村規劃模式,原封不動搬到屏東縣去「施捨」(我寧可稱為羞辱)魯凱的受災原住民。慈濟基金會建築委員江子超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甚至表示:「慈濟大愛園區的表現,豈止有100分,我認為我們做到120分了!」

連一個自助餐店老闆在幫助窮苦客人時,都懂得要維護受助者的尊嚴,慈濟卻連這道理都不懂。在我看來,慈濟給的大愛,還不如一碗白飯。

當然了,慈濟身為一個以「佛教」為中心的慈善團體,最喜歡講的就是佛法。或許,我們應該嘗試以佛法和慈濟人溝通,免得他們不但聽不懂白飯哲學,還會告訴我們吃肉燥和滷蛋很不好,不但殺生還會造成全球暖化。

那麼我們來談佛法。

梁武帝是非常虔誠的佛教徒,不但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吃素的皇帝,在位期間不但廣興佛寺,還大量印製經典,在中國境內推廣佛教有莫大的貢獻。《景德傳燈錄》卷三記載,菩提達摩在梁武帝在位時來到中國廣州,後來被武帝迎至金陵。一日,梁武帝與達摩碰面,兩人有了以下這段對話:

武帝問曰:「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不可勝記,有何功德?」

達摩回曰:「並無功德。」

武帝:「何以無功德?」

達摩:「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

武帝問:「如何是真功德?」

達摩答:「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以上資料參考自:http://blog.udn.com/kinghung000/2706208

上面這段對話,用白話文講,就是武帝問達摩說,他蓋一大堆廟印一堆經,是不是做了很多好事。達摩卻告訴武帝,他做的事情其實都只是徒具形式的小德,一旦有心求回報,那麼表象上看來有功德,實際上根本沒有,也只能獲得小小的果報

所有的慈濟人,聽懂達摩祖師的話了嗎?還是一定要上人親自在大愛電視台重新開示一次,你們才能懂呢?如果你們還是沒聽懂,那麼我再用更淺顯易懂的故事,解釋給你們聽。

我姑姑是個非常平凡的歐巴桑,然而她每日勞碌之餘,總會在睡前撥一點時間研讀佛經。至於我奶奶,今年已經高齡85,沒受過什麼教育,現在每天只要醒著,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盯著大愛電視台或是法界衛星看。我們家庭還算有一點資產,過去十幾年來,雖然沒有人是慈濟會員,但每月都會固定捐款給慈濟,遇到災難時,捐款更毫不手軟。

可是這些都是過去式了。3年前,我家再也不捐款給慈濟。我問姑姑為什麼,她告訴我:「因為慈濟只做看得到的事情。」

我姑姑說了和達摩一樣的話。慈濟人,你們懂了嗎?

不管是《大愛石》也好,這篇文章也罷,我絕對沒有意願,也沒有資格抹滅慈濟對這社會的貢獻。我真正的重點是,請慈濟人在幫助苦難者時,可以放下身段,真誠地和對方溝通需求,並且充分地為對方保留尊嚴。否則,不管志工們多麼有「大愛」,永遠只會給受難者帶來「大礙」。

請別讓社會各界賦予慈濟行使的大愛,比不上一碗白飯。

補充說明:

《大愛石的真相》一文在網路上引起眾多討論,有人看了覺得很憤怒、感到不可思議,有慈濟志工覺得自己的努力付出,輕易地被幾顆石頭糟蹋了…

當然,也有人說慈濟就是做了很多好事,大愛石根本瑕不掩瑜(至於有人罵我是無恥基督徒,這我懷疑你根本在反串,我懶得跟你玩)。

我想趁此機會,補充一些我在《大愛石》一文中,沒能說清楚的事情。

首先,在我心中,慈濟仍是台灣最有救災效率、執行力的慈善團體,這點值得鼓勵。

其次,我同意志工都是無償付出,出發點都是良善,不應該輕率地以幾顆石頭就抹滅掉他們的貢獻。我完全肯定志工的熱誠,然而有關大愛石一事,從頭到尾其實都不關志工的事,我不曉得那些在留言中把志工扯進來的人,是不是在故意模糊焦點;如果不是的話,那麼那些無故把志工給扯進來的人,其實才是傷害志工最深的人。

其三,慈濟只是一個NGO,但在這次莫拉克救災中的貢獻,卻遠比政府做的事情還要多,已經難能可貴,我憑什麼批評一個有如此貢獻的NGO?搞清楚,今天政府施政之所以可受公評,是因為人民將權力託付與政府,所以有關人民、國家權益的公共事務,只要有證據,是事實,一切都可受公評。

慈濟也是一樣。今天慈濟救災蓋大愛村,花的是來自全球的善款,慈濟只不過是善款的管理者,和政府一樣,只是代為行使人民託付的權力,為何不可受監督?不能受公評?如果慈濟的作為不能受到社會公評、監督,那是不是代表我們以後也不要捐款給慈濟呢?

最後,有人說慈濟對台灣社會的貢獻太大了,就為了幾顆「也許有點小問題」的石頭就大做文章,對慈濟並不公平。這點我完全不同意。我認為,慈濟做為台灣最有執行率的慈善團體,應當要作為其他團體的標竿,加上證嚴上人又在最近被票選為台灣「最後信任」的人,我相信對慈濟有較高的期待,希望慈濟可以「用對的方法,做好的事情」,而且還要「好上加好」,完全合情合理。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

屏東縣府:「政府是慈濟的媒人」。魯凱自主重建生變

3月22日,牧師們依約來到縣府瞭解溝通結果,赫然發現,屏東縣府竟已於3月20日,單獨與慈濟和霧台鄉長在高雄靜思堂會談,不但未將族人八項訴求完整陳述,反而與慈濟協商九項決議,讓牧師大感錯愕。

魯凱「自主重建」橫生變數

回顧上週霧台鄉魯凱族四個遷村部落的發展狀況,3月15日魯凱族人到縣政府陳情尊重部落意見的連署行動,3月18日霧台鄉公所在屏東榮家召開與部落協調說明會,3月19日魯凱族人再到縣政府協商討論出八項底限訴求,縣府允諾將與慈濟進行溝通,如果慈濟可以接受族人訴求,就請慈濟援建,如果慈濟不接受,就請其他NGO協助,而縣府將於星期一(3月22日)告知族人協調結果。

到了3月22日,牧師們依約來到縣府瞭解溝通結果時,才赫然發現,屏東縣府竟已於3月20日,單獨與慈濟和霧台鄉長在高雄靜思堂會談,沒有任何鄉長以外的魯凱族人知道這個訊息,且在當日會議中,縣政府不但未將族人八項訴求完整陳述,反而與慈濟協商出九項決議,在3月22日「告知」牧師這些「決議」,讓牧師大感錯愕。

與會牧師群當場向縣府表達:「我們知道了,但是我們還沒有同意」的聲音,表示將把這訊息帶回部落,進行討論後在回應。

在這幾次的會議中,縣政府不斷表示,3月25日(本週四),慈濟的規劃團隊就要交出長治分台的規劃圖,準備審查通過。面對這個情勢,爭取自主重建的魯凱族人將如何面對,而未來要入住長治分台的魯凱族人,真的準備好了嗎?

img_4643-400.jpg
鍾佳濱副縣長邀請魯凱族人至縣府,溝通3月20日在與慈濟決議的九項條件。

縣府、慈濟、鄉長單獨會議後的九項結論

根據昨日副縣長鍾佳濱出示的3月20日(星期六),在慈濟高雄靜思堂,由鍾佳濱副縣長所主持的「屏東縣中央廣播電臺長治分台永久屋基地興建配置協調會」之會議記錄,共有九項決議,以下為當日會議參與者及會議記錄:

「屏東縣中央廣播電臺長治分台永久屋基地興建配置協調會」

一、時間:99年03月20日(星期六)下午15時

二、地點:慈濟高雄靜思堂

三、主持人:鍾副縣長佳濱 紀錄:陳秋香

四、出席者:客家事務處古處長秀妃、原住民處蔡副處長進文、霧台鄉顏鄉長金城、慈濟江委員子超、慈濟黃麗香師姊、慈濟王慧芝師姐、慈濟江淑清師姐、陳詩萍師姐

五、會中決議:

根據下列原則,屏東縣政府依霧台鄉公所之提議委託慈濟興建永久屋:

1、以實際居住者及其代表為單一溝通窗口。

2、對永久屋興建(家屋及公共建築)之建議以不影響興建期程為基本原則。

3、前項建議,由縣政府與鄉公所協調各方意見,求同存異,必要時由使用者表明意願作為減項興建之依據。

4、本案以完成家屋為優先並以實際居住者意願為考量;公共空間部分可待部落共同討論後決定。(如採預留空地方式)

5、前項之居住者意願調查由原民處及霧台鄉公所協助進行(如外牆粉刷裝飾方式等意願調查工作)。

6、未來家屋或基地內設施可以以工代賑或尋求政府補助等方式開放住民參與。

7、公部門及公共建築,其配置數量需求由公部門主政協調(如活動中心、衛生所等)。

8、災民永久屋審查結果相關事宜依政府與NGO共識協商確認。

9、針對永久屋興建有關不實及負面消息,由公部門(鄉公所)統一發言澄清。

屏東縣府對與慈濟共議之「九項決議」說明

在3月22日,縣府與牧師的會議中,副縣長鐘佳濱就強調政府是慈濟平地的媒人,所以在星期六會議中也是很努力替霧台鄉民爭取各項意見的要求,牧師詢問,是否有將魯凱完整八項訴求轉告慈濟?鐘佳濱表示說:「街道名稱本來就是鄉公所與當地政府來共同商討命名,生活公約有可能是大家認知上的誤解,所以對這個部分就沒有納入星期六做為開會的決議中。

至於訴求中的「四個部落的12間教會用地」,副縣長則是以口頭承諾說:「對慈濟來講,蓋幾間都沒差因為只是空地預留下來,教會這個部份是政府與部落自己再另外討論的,教會用地的預留會跟NGO團體去協調用地的空間調整,因為慈濟規劃案裡本來就沒有歸劃教會的部份,所以這個部份也不用跟慈濟談,跟慈濟講幾間沒意義,又不是慈濟要蓋給部落。」

在居民訴求的「房屋不要連棟,希望雙併」的部分,鐘佳濱表示,住宅的設計本來就是雙拼的,所以這個部分也不用再跟慈濟確認,而族人訴求「參與家屋規劃」的部分,副縣長轉述慈濟的說法是:「如果魯凱族人要參與的話,請推派有建築背景的族人出來溝通」。

至於四個部落要自己設計自己部落的入口意象沒問題,但是長治分台畢竟它是一個整體的基地,畢竟只有一個入口,而整體的規劃是由慈濟團隊進行,所以也是要讓建築師一起參與入口意象的設計。

至於3月19日居民提出的訴求第八項─「慈濟只負責建蓋家屋」。鐘佳濱則說:「我沒有直接拿給慈濟看,因為我想回到一個互相的心態。」

從鐘佳濱整體說明來看,3月20日縣府單方面與慈濟進行的會議中,並沒有如其承諾的,將魯凱完整訴求交給慈濟,反而主動作了篩選與詮釋,讓參與牧師群十分錯愕,雖未當面有激烈回應,但對於政府如此「逆向操作」的溝通模式感到十分失望,認為政府僅顧著做「慈濟的媒人」,卻辜負了族人的期待。
img_4639-400.jpg
盧牧師向副縣長表示政府這樣逆向操作的溝通模式,必須先回部落跟村民討論才會有下一步的決定。

魯凱族人的疑問

(1)何謂「求同存異」的決策?

在縣府與慈濟的決議中,有一項是「由縣政府與鄉公所協調各方意見,求同存異,必要時由使用者表明意願作為減項興建之依據。」,鍾佳濱特別解釋「求同存異」的意思是說:「依照居住者的意願,不同的就不要蓋,自行處理。如果慈濟想的,跟部落居民想要的實際上有落差,如果勉強別人接受,這沒道理。」

回到當初魯凱族人連署的立場,一開始政府就自行跟慈濟簽約興建長治分台,也沒有跟部落討論,是否就合理?

在一連串的與部落溝通,為的就是讓部落與NGO團體間的誤解與衝突減緩,但是在3月22日縣政府邀請的魯凱族人雙方晤談的會議中,並沒有邀請NGO團體(慈濟)出現,要如何讓部落與慈濟之間,有機會討論出「求同存異」的共識?

(2)忽然冒出的村長「部落會議」共識說?

縣府表示,3月18日的會議中,已經有阿禮、佳暮、吉露三位村長表示,村落已經召開「部落會議」,族人「有共同意願接受政府指定的NGO團體」來協助興建用永久屋。但根據深入瞭解,村長口中的「部落會議」,是在3月17日,也就是3月18前一晚,才緊急召開的會議,但是幾乎沒有多少族人知道這個訊息遑論參與,等於由村長和少數人直接做了上述宣稱。

另外,而霧台鄉遷村的部落,目前還有谷川部落的居民,也尚未同意是否由政府決定的NGO團體來興建長治分台的永久屋?按照這樣的情形,古川部落的村民該如何「求同存異」?

(3)政府說自己是慈濟的媒人,但卻未安排婚嫁雙方見面

若政府又說自己是慈濟平地的媒人,但3月20日與3月22日的會談中,似乎沒有見到媒人安排兩方面對面坐下來好好談的動作,反而是在3月20日與3月22日個別晤談,儘管會議看似公開,卻僅邀請霧台鄉長一人列席,從公所職員到鄉內各級人士,無人知情,更無邀請399份連署書中任何一人與會,鄉長當日言論,是否能代表霧台鄉遷村災民一致的想法

3月22日結論:「我們知道了,但是我們還沒有同意」

會議的最後,副縣長補充轉述慈濟當天開會的意思說:「慈濟也有慈濟自己的感受,所以慈濟特別要求要列入第九項,因為是這一陣子也許大家對外面的傳言,有一些誤會,可是還沒釐清之前, 就在網路上PO文,心都涼了,都不想做了。雙方還沒有充分的了解,造成外界的誤會,感到很遺憾。」對此,牧師回應,從3月15日部落的連署,至昨日的溝通方式,無法面對面溝通的會議,難道魯凱族人沒有遺憾?心也不凉?

針對慈濟對這部份的回應,杜神父表示:「我們也不太希望跟慈濟有衝突,但是有一個部分是,慈濟是否理解什麼叫『部落文化』,長治分台的永久屋不是開墾區,是一個霧台鄉魯凱族人的部落,部落文化呈現的是什麼?魯凱族文化所呈現的絕對不是現代化呈現的那種方式。杜神父也表示,跟慈濟溝通過很多東西,也很希望慈濟的設計者,能夠去看看什麼叫做部落?真正的部落生活樣貌是什麼型態?我們的要求,只是期望未來長治分台的樣貌是一個『魯凱族原住民的故鄉』。」

對這個部份副縣長也一再解釋說:「其實原因有二,第一個原因就是,生活經驗的差異、文化生活的差異。第二個原因就是,我們『白浪』的習俗,建築物路衝的問題,也就是風水的問題。那也有可能就是設計者不自覺的考量,就是這樣會產生不自覺得『盲點』。」

副縣長也立即表態,「將來有機會,可以將慈濟設計團隊找來,霧台鄉這邊也找部落自己有學建築背景的人,『因為專業對專業比較好講話』。並且轉述慈濟的立場是一個決策的系統,規劃長治分台的慈濟團隊建築師也是蓋過許多大案子的,也知道每個人的需求也都不一樣。所以未來跟慈濟的討論是以家屋優先,跟慈濟有關的政府出面來跟慈濟討論,跟慈濟無關的, 縣政府與部落自己在來內部討論。」

針對建築背景,有鄉民會後表示,魯凱族的確有建築專業背景的族人,確實有專業的立場做專業的對談。但是,慈濟在長治分台規劃的團隊中,是否也有深具魯凱文化與宗教涵養的規劃人才?

儘管縣政府的立場已經很清楚的告知牧師們關於星期六的決議,但牧師們也一再強調,昨天的會議,他們只是知道星期六決議的內容也了解,但並不代表同意,這份資料,他們必須還要帶回部落跟村民討論,才能告知縣政府最後的決定。

在這幾次的會議中,縣政府不斷表示,3月25日(本週四),慈濟的規劃團隊就要交出長治分台的規劃圖,準備審查通過。面對目前情勢,爭取自主重建的魯凱族人將如何面對,而未來要入住長治分台的魯凱族人,真的準備好了嗎? 魯凱的未來仍充滿變數。

魯拉克斯:我們自己縫的傳統服

魯拉克斯部落位於台東縣金峰鄉壢坵村,在金崙溪流域的原住民部落,居住的族群主要是排灣、魯凱族,「魯拉克斯」在部落的意思裡,是樟樹林邊空氣清新之地,因此也有「樟樹的家」的稱呼。近年來,在多元文化的衝擊下…

魯拉克斯部落位於台東縣金峰鄉壢坵村,在金崙溪流域的原住民部落,居住的族群主要是排灣、魯凱族,「魯拉克斯」在部落的意思裡,是樟樹林邊空氣清新之地,因此也有「樟樹的家」的稱呼。

近年來,在多元文化的衝擊下,地方各團體舉辦許多恢復傳統技藝的活動,希望能找回族人對於自己文化的認識,最近鄉公所和縣府辦理了「貼布繡編織研習文化活動」,希望能找回社區婦女對部落傳統文化及技能的認識,讓部落重拾既將遺忘的文化傳統。

990323lulakes-400.jpg

這次研習活動金峰鄉公所委請致力於推動傳統文化技藝的-『羅沙工藝坊』沙美智老師,做為研習的講師。研習活動為期一個月的時間,部落家事推廣班的學員,非常認真縫製著自己心愛的「傳統服飾」。所有成員,多半是社區的老vu.vu及婦女。她們利用農忙閒暇之餘,把幾十片的圖騰沿著邊,一針一線的縫製。雖然看是簡單的動作,但卻是需要花費時間及耐力才能完成。

image003

在結訓活動上,沙老師把每套服飾交給所有學員的當下,她們心情既興奮又感動,因為這是她們這些日子以來努力的成果。

此次活動,讓部落族人們能夠重拾那即將遺忘的傳統技能與對文化的信心。縣府及公所將持續開辦此類似之活動課程,讓文化繼續傳承,亦期盼所有族人能踴躍參與。

image005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