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社大農業公民論壇(1)台灣農地利用現況之檢視0522

「代耕中心」是第二階段農地改革(民國72年~75年)之政策輔導下之生產模式,也是目前執行稻田轉作的第一線工作者,其在第三階段農地改革(「小地主大佃農」政策)中將扮演何種角色,是農業中衛體系的中心或衛星…

■主辦單位:曾文社區大學

■協辦單位:台南縣雜糧作物代耕協會

■日期:98年5月22日上午8:30~12:00

■地點:曾文社區大學(真理大學麻豆校區)

■地址:721台南縣麻豆鎮北勢里70-11號

■連絡電話:06-5703122 論壇負責人:陳雲芳0934-057885

前言:

在馬政府上任滿週年的前夕,曾文社大秉持對農民的關懷與對農業議題的關切,持續針對相關政策發展的討論,同時創造官方與民間互動的平台-「農業公民論壇」,藉此提供原本聲音不易被聽見的農民與農村社群,一處可以了解政府政策走向與表達公民意見的場域。

曾文社大於2007年底舉辦『農業發展條例與農地政策』公民會議,透過與會公民的討論,共同匯整出「農地整體規劃」與「農業勞動力」這兩個目前農業發展最重要的議題)。

針對「農地整體規劃」方面,目前國內農地規劃雖未見國土計畫與實質全盤的空間規劃,但從農委會廖安定處長於「台灣農地改革政策的回顧與展望」一文中提出推動第三階段農地改革,可見未來施政的方向(例如「小地主大佃農」政策)。

其次在「農業勞動力」方面,經建會新世紀第三期國家建設計畫提及農業就業人口預計由97年的5.1%,逐年下降至101年的4.4%,其中雖包含老農退休機制的影響,但整體將再減少約10萬個就業數,也就是機械化生產將是必然的趨勢,但如何吸引新從農業者的具體政策卻仍不清楚。

農委會爲促進農地資源合理利用、改善農業勞動力結構及提高經營效率,積極研擬推動「小地主大佃農」政策,藉由建立老農退休制度、農地租金一次支付小地主、大佃農以分年 (期)償還等機制,鼓勵無力或無意營農之小地主將農地長期出租,並建立企業化經營之專案融資優惠貸款利息補貼制度,協助及輔導大佃農擴大農場經營規模。

此外,亦將提供產銷整合、技術研發、品牌通路及市場行銷等專業培訓機會,協助大佃農以企業化經營方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整體農業生產效益與競爭力。

「代耕中心」是第二階段農地改革(民國72年~75年)之政策輔導下之生產模式,也是目前執行稻田轉作的第一線工作者,其在第三階段農地改革(「小地主大佃農」政策)中將扮演何種角色,是農業中衛體系的中心或是衛星?是大佃農或大佃農的代耕?

所以我們本次論壇邀請台南縣雜糧作物代耕協會一同協辦,希望就雜糧作物代耕者如何參與「小地主大佃農」政策做為本場次的焦點。

時間 主題與內容 主講人 主持人
08:30-09:00 報到/領取資料   曾文社區大學
09:00-09:15 開幕式   曾文社區大學 陳雲芳主任
09:15-09:50 專題演講台灣的農村願景與規劃課題 台南藝術大學曾旭正教授 台南縣雜糧作物代耕協會 許國樑理事長
09:50-10:10 提問討論    
10:10~10:20 茶餐時間    
10:20-10:50 主題一:「小地主大佃農」政策宣導 農委會企劃處農地利用科王玉真科長 台南縣雜糧作物代耕協會蘇榮燦總幹事
10:50~11:20 主題二:水旱田利用調整後續計畫宣導 農糧署糧食產業組糧食生產科蘇宗振科長 台南縣雜糧作物代耕協會蘇榮燦總幹事
11:20~12:00 綜合討論    
每位與談人先發表2分鐘後開放討論。 與談人:農委會企劃處農地利用科 王玉真科長 真理大學自然資源應用學系莊孟憲 老師
  農糧署糧食產業組糧食生產科 蘇宗振科長 真理大學自然資源應用學系莊孟憲 老師
  農糧署農業資材組農業機械科 黃資國科長 真理大學自然資源應用學系莊孟憲 老師
  台南藝術大學主任秘書 曾旭正教授 真理大學自然資源應用學系莊孟憲 老師
  台南縣雜糧作物代耕協會 許國樑理事長 真理大學自然資源應用學系莊孟憲 老師
12:00~ 賦歸    

附錄:台灣農地改革政策的回顧與展望,文/農委會企畫處廖安定(下載請點選這裡)

超好吃的學甲虱目魚丸

一踏進廣益魚丸店,就能聞道濃濃的蒜香味,當初會在魚丸裡加入蒜頭其實是李老闆父親的想法,蒜頭可以去腥,加上當時蒜頭是學甲特產,既新鮮又是天然的防腐劑,父親在嘗試後發現魚丸中加入蒜香十分對味…

位於學甲鎮中正路的廣益魚丸店,至今已有57年歷史,現任的李老闆是第二代繼承人,關於廣益魚丸店有下面這一段歷史:

img_1162-360.jpg

李老闆小時後,父親受雇於叔公開的魚丸店,李老闆的伯父是大老闆。當時唯一的交通工作是腳踏車,新鮮的魚要到新營去採買,為了要有新鮮的漁獲,李老闆父親總是在半夜十二點起床,先到後院水井打水,將店內水缸舀滿水後再騎著腳踏車到新營買魚,水缸的水是製作魚丸時需要用到的.

當魚買回來後最好的部位就由附近一家有名的雙喜飯店買走做生魚片,魚頭、魚皮跟魚骨則常會有許多人排隊購買,賣完後就剩沒幾斤魚肉的部分可製作魚丸,當時一天大約只能製做二、三十斤的魚丸。

後來分家時,因伯父對經營魚丸店沒興趣,選擇到高雄發展其他的工作,魚丸店則由李老闆父親接下經營,同時亦掌握了漁獲採買的決定權,生意漸漸的有了起色。

一踏進廣益魚丸店,就能聞道濃濃的蒜香味,當初會在魚丸裡加入蒜頭其實是李老闆父親的想法,蒜頭可以去腥,加上當時蒜頭是學甲特產,既新鮮又是天然的防腐劑,李老闆父親在嘗試後發現魚丸中加入蒜香十分對味,也因此沿用至今。

初次拜訪時,李老闆提到,這行業非常辛苦,因清晨四點就得開工,直到當天的漁獲全部製作成魚丸後才休息,而每天的漁獲量會因應市場需求作調整。但是如何了解市場需求呢?李老闆說,這是經驗的累積,開店至今,大約了解每天該進多少漁獲,每逢農曆初三與十七是固定休假日,不製作魚丸,故若遇到初三、十七則前一天會多做些量來存放,以便銷售。

以非假日而言,每天約製作三百至四百斤左右,但仍需看當天是否有人預約,假日則須比平日多做一倍的量。每年約在春節、清明節、中秋節是市場需求最大的時候,許多人會買魚丸來送禮。

img_1146-1-360.jpg

而製作魚丸的虱目魚肉從哪個產地進貨呢?廣益所用的虱目魚並沒有固定以某地產的虱目魚為主,而是透過中盤商向漁塭購買回工廠處理後,再向中盤商購買,目前(三、四月)大多是高雄一帶的虱目魚,台南大約要五、六月才收成.

廣益魚丸是買廠商處理好的魚背的部分,先將魚冰在零下二十幾度的冷凍庫保鮮,經過三道機器的處理,第一道先打成薄片,第二道打成如麵條一般,第三道再打成漿而製成。

廣益魚丸的好味道是已獲得「台南縣經典美食認證」的肯定,其主要成份是:虱目魚肉、碎肉、鹽、味精、番薯粉、糖、蒜頭,完全用當地最新鮮的食材製成,不含防腐劑,故製好的魚丸一定得冷凍保存。

img_1160-360.jpg

不同於其他家魚丸店,廣益加碎肉是因虱目魚肉較澀,碎肉可改變其口感,且較有甜味。其行銷方式,除了透過顧客來電購買,再直接以宅配的方式寄達外,其餘絕大部分是透過顧客口耳相傳。

機械科系畢業的李老闆,捨棄到竹科工作的機會,回鄉承襲父親的口味,因為此份勇氣與堅持,才能讓更多顧客品嘗到如此鮮美可口的虱目魚丸…
img_1147-360.jpg

柳丁的酸苦記憶

柳丁,是嶺南村民賴以維生並籌措訴訟費用的來源。一顆柳丁,就是一個支持捍衛家園的力量—讓他們免於廢棄物掩埋場污染的力量。請支持他們,給與他們抗爭的動力與勇氣,見證一場小蝦米對抗大鯨魚成功的民眾史!

97年11月20日,台南縣嶺南村民為了抗議掩埋場設置,在台南縣府前接力靜坐的第11天。

我從網路得知訊息,請了假,從高雄火車站搭著火車出發,一個小時後到了新營,再從新營站徒步到台南縣政府。雖然是冬天,但前天氣溫陡降,這天氣溫又行飆高,南台灣的日頭曬得身子暖和,甚至讓人微微發汗。走到台南縣府前,看到人行道旁坐著一位阿伯、阿姆,頭上戴著斗笠,頸上掛著垂到地面的抗議布條。我趨前點頭致意,原本目光注視著縣府的阿伯注意到我的到來,轉頭,展開了憨實的笑容—和父母一樣的親切招呼方式。我加入了他們的靜坐行列,當時是中午,他們看我沒戴帽子,立刻把頭上跟鍋蓋一樣大的斗笠傳給我,要我戴上,自己則戴上小到僅能遮著臉頰的簡便帽子。

971224-sour-360.jpg

靜坐接力的第11天,放下忙碌農事到縣府前靜坐的阿伯、阿姆

這天,我才脫離了「網路支持」的窘境,走出了鎮日空調吹送的辦公室,真實地加入他們,和這群東山鄉嶺南村民一起,呼吸著這靜坐現場的空氣,感受著冷熱交雜的氣候,表達對掩埋場業主和未作好把關的台南縣府的深沉抗議!

當天,和在場的村民聊著天,聽到熟悉的台語腔調,便覺得內心似乎有什麼情緒、記憶被攪動著,關於東山的種種記憶,也紛紛從箱底出籠。當下,對於身處在的空間與行動—台南縣政府前的靜坐—有了更為深切的生命感受。

既酸又苦的罐裝東山「純」柳丁汁

我的母親是東山人,但我和東山的交集不多,幾乎集中於小時候返鄉。記憶中,盡是到尖山埤水庫嬉耍、到附近陂塘釣魚、芒果樹打芒果請外嬤醃芒果青、撥龍眼干賺外快的鄉間體驗。不消說,來自東山的記憶,有許多是和那土地滋養的水果牽連在一起。

其中,印象濃厚的東山果物,可說是柳丁,或者說是「柳丁加工品」給我的印象。小學時,大概是民國75年左右,母親透過在農會工作的舅媽買了幾箱罐裝柳丁汁,鐵罐裝,小瓶身,包裝整體是黃橙色,大約十來罐用一個手提紙盒裝著,應該是便於送禮用。至於價格,忘了,不過滋味卻特殊到令人難忘—不是特別爽口,而是味道先是一陣外皮苦味,接下來才有一股酸甜柳丁味如溜滑梯順滑而上舌面。我強烈懷疑農會委託的加工廠將「整顆」柳丁下去榨汁,以至於苦味佔了一半!

那天,和在場的柳丁農大哥聊他種的柳丁,聊柳丁的價賤,東山鄉柳丁如何因土質與氣候與它地不同,因而有更為濃厚的「柳丁酸味」,我就想起了二十年前的罐裝柳丁汁記憶。

素樸的抗爭

四點多,離開抗議會場,搭車回高雄。路上,想的不是抗爭掩埋場的場面,而是想像著居住山裡的農民在柳丁園裡,等待採收的期待心情,以及採收完等待販仔來收購,害怕價賤的失落心情……,反掩埋場的抗爭行動,不是什麼社會運動,而是保護家園不被破壞的生存之戰!看到這群學歷不高,不會論述、缺乏上得了檯面的姿態、平均年齡六十歲以上的嶺南村民在縣府前靜坐,不知為何,我腦海裡浮現的是「素樸的抗爭」這樣的字眼。

有人想到要為這個持續好幾年的行動取名,在此同時,有在民主廣場抗議的「野草莓」學運,看到這群阿伯阿姆,我想到的是把「莓」去掉—野草。他們就像野草一樣,不被人重視,但生命力強韌,一如野草,再大的風吹來也不會倒,再堅苦的環境也要生存下去!

他們面臨的處境,不就像野草面臨著狂風暴雨的侵襲嗎?

你/妳也可以參與的反掩埋場抗爭民眾史

幾天後,收到了環盟與嶺南村民合辦的「東山極品柳丁義賣 罕見斷層泉活水」活動電子信,翻了行事曆,那天得回台北,沒能去。於是透過訂購單,買了三箱,打算分送親朋好友,一享這清淨山林中培育出的柳丁。

clip_image004

柳丁,這種販仔從果農手中收購價一斤買不到一瓶養樂多的廉價水果,卻是嶺南村民賴以維生並籌措訴訟費用的來源。

一顆柳丁,就是一個支持嶺南村民捍衛家園的力量—讓他們免於廢棄物掩埋場污染的力量。請支持他們,給與他們抗爭的動力與勇氣,見證一場小蝦米對抗大鯨魚成功的民眾史!

後記:

如果正在讀此篇文章的您,也認同並願意支持這樣的在地自主行動,支持的方式有:

(一)跟我一樣買柳丁,因為打官司和靜坐所需的交通費、訴訟費非收入微薄的農民所可以承擔。

(二)利用自己的專業(地質、法律、生態、歷史),協助這些嶺南村民。

(三)寫信給台南縣長、縣議員、立法委員、監察院表達關切、憂慮與不安,不要埋沒了發出聲音的權利。

相關連結:

台南環境保護聯盟,網址:http://teputnbr.ngo.org.tw/

【看電視】公視討論「農村再生條例」1226

公視「有話好說」節目26日晚上7點談「農村再生條例」,地點是在台南後壁村.可以上有話好說官方網站收看網路直播.

公視「有話好說」節目26日晚上7點談「農村再生條例」

本週五(26日)公視有話好說會談農村再生條例,地點是在台南後壁村.

可以上有話好說官方網站收看網路直播:http://ptsnewstalk.blogspot.com

從土溝藝術工坊談青年參與

以空間營造為主體的計畫,除了「動手做」還有什麼參與的方法呢?研究生黃俊豪透過熱情的活力,感動了音樂領域的朋友加入,每次勞動工作坊的夜晚,熱鬧的音樂Party洗滌了一身的疲憊,透過音樂的感染力拉近彼此距離……

土溝的藝術工坊於11月22日落成,這建築在一大片的稻田當中,從翠綠的秧苗插下之際開始動工,歷經今年接二連三的颱風,一直到初冬總算大功告成。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的三位研究生陳昱良、黃俊豪、張龍吉,多年來參與著土溝村社區改造,也協助鄰近的國中、小學甚至高中推動永續校園的工作,然而他們堅持著「自力造屋」夢想,也在求學階段克服萬難的達成了,藝術工坊的營造過程中,我們也看見三人細心的安排多層次的青年參與的機會,這在以老人與小孩為主體的農村,是一項困難卻也不得不面對的挑戰。

971222-farmwork-360.jpg
田中央的藝術工坊 (攝影/廖國雄)

在地深耕

過去學術團隊進入社區,總會讓人擔心當外來團隊離開了,地方上是否能持續的推動下去,不可否認的,我們也曾經看到許多失敗的案例,當外來團隊撤離後社區工作隨之停擺。因為研究生張龍吉協助後壁高中推動永續校園的計畫,進入校園並設計課程,讓後壁高中的同學能夠從學習的過程中參與校園空間的改造,一群熱血的高中生每個假日參與藝術工坊的營造工作中,從校園走入社區,透過「做中學」過程引發了對於空間改造的興趣,透過彼此分享經驗價值的同時加深了對故鄉、土地的關懷,因為這次高中生的加入,讓社區營造精神傳承於在地青年,更可貴的是讓原本埋首於書堆的高中生找到屬於自己的夢想與目標。

後壁高�的青年
後壁高中的青年(攝影/廖國雄)

多元參與

以空間營造為主體的計畫,除了「動手做」還有什麼參與的方法呢?研究生黃俊豪透過熱情的活力,感動了音樂領域的朋友加入,每次勞動工作坊的夜晚,熱鬧的音樂Party洗滌了一身的疲憊,透過音樂的感染力,讓參與的青年拉近彼此的距離,透過彼此心得分享的過程,讓玩音樂的年輕人也能參與營造計畫,這也讓不同領域的青年彼此交流,用不同方式表現出對土地的熱愛,也讓我們對於未來的社區改造行動有更多元的想像,這也是整個計畫中重要的過程價值。

音樂青年
音樂青年  (攝影/廖國雄)

交工串連

青年為主體的社區工作團隊並不多,然而青年團隊在社區所面臨到的課題,若能透過彼此的交流分享,的確可以免去不少冤枉路。藝術工坊的計畫便串連了高雄縣橋仔頭、美濃、屏東縣青葉等青年團隊,透過彼此勞力交換的「伴工」模式,進行了多次的交流活動,除了其他團隊來參與藝術工坊的營造之外,他們也一起為橋仔頭的日式宿舍換裝、一起體驗美濃的水圳滑道、一起拼貼青葉部落的外牆,除了透過「伴工」的模式讓團隊與團隊之間互相熟識之外,每次活動後的研討交流,讓分處於不同地方的青年團隊能夠彼此經驗交流,透過如此緊密的串連累積彼此日後推動計畫的能量與資源。

藝術工坊

藝術工坊(攝影/廖國雄)

小結

回頭看看身旁推動社區工作的長輩,就像死守田園的老農般堅持,年輕人上大學後便離開故鄉,農村無法提供工作機會,社區人口出現斷層的情況嚴重,如何吸引青年回鄉參與社區工作的行列,深化向下扎根的鄉土教育課程,創造多元、多層次的參與機會,是目前教育單位與社區工作者不得不面對的課題,透過土溝藝術工坊的實際案例,讓我們對於未來的社區工作有了更多樣化的想像,期待永續家園的行動能持續推動。

日本明日香景觀保存工作假期

北門社區大學去年9月底舉辦兩次的工作假期,均有來自日本明日香景觀保存志工協會之成員來台交流,當時,學過一些日語的我,被分配為日本志工之隨隊輔,負責做簡單的翻譯工作,也因此與日本朋友有更多的接觸與對話時間…

北門社區大學於去年9月底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合作辦理了第一次七股護沙生態工作假期,以編籬護沙的方式開啟了工作假期的新體驗。今年五月舉行了第二次的七股護沙植生工作假期,期望藉由種植馬鞍藤留住沙洲之方式,帶領來自各地的志工認識與了解七股的生態與環境。兩次的工作假期,均有來自日本明日香景觀保存志工協會之成員來台交流,當時,學過一些日語的我,被分配為日本志工之隨隊輔,負責做簡單的翻譯工作,也因此與日本朋友有更多的接觸與對話時間,當我了解明日香景觀保存志工協會於每年都會固定辦理工作假期,而工作假期的內容是以保存飛鳥地區之景觀為出發點,深深的引起我的興趣,也因此想前往明日香去親自體驗…

這是我第一次出國,非常感謝有這次難得的經驗能夠出國走走,受到前兩次來七股交流的日本志工熱情的招待,這趟旅程令人難以忘懷,當然回國後思緒是非常複雜的,一方面陶醉在異國文化的洗禮,而另一方面卻對於回國後接踵而來的工作感到心情難以轉換…不得不承認我實在陶醉太久了。

日本明日香村,於六世紀初時為日本的京城所在地,因此,傳統文化、歷史古蹟相當豐富,而這次的工作內容主要是清除飛鳥川兩岸的雜草。

971215-aska-360.jpg

DSCF3601

如同我們自己辦的工作假期一樣,第一天先是介紹了整個活動的介紹說明,隨後則是工作人員與志工們的自我介紹,這次前來參加工作假期的志工共有40位,男女各半,而台灣參與者共有5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人、北門社大2人、藍色東港溪1人),明日香景觀保存志工協會並沒有安排翻譯人員協助我們,因佐佐木孝子(Sasaki Takako)小姐略懂中文,且亦能以英文溝通,因此她成為三天活動期間我們這些所謂”外國人”的靈魂人物…

行前說明中,工作人員特別交代在這片草叢中可能會有毒蛇的出沒,實在令人膽顫心驚…實際走訪工作現場,飛鳥河的河水十分清澈,天氣預報報導著氣溫約35.36度C,炎炎夏日,心想著接下來兩天要頂著大太陽工作肯定會令人吃不消,我想大家應該都想下去泡水吧。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4

了解工作現場的狀況後,我們趨身前往飛鳥的水落遺跡,這是一個時間的裝置,但如何運作實在是令人不解(因為我們聽不懂那麼一長串的日文),第一天晚上有針對水落遺蹟做說明,但看著拿到的手冊上寫著:「因為翻譯問題,所以台灣參加者在這段時間為自由時間,不必參加」,心裡對於這樣的安排感到困惑,也對於無法認識何謂水落遺跡感到可惜…

clip_image006

clip_image008
三天兩夜的活動中,最為有趣的應該就是第一天與第二天晚上的party了,我們將從台灣帶去日本的伴手禮送給協會,協會也在party中介紹給在場的所有志工知道,並且共同享用。奧田先生是兩天晚上party的主持人,雖然party是自由參加,但志工們的出席率幾乎到達百分百,隨後,奧田先生先是一一點名,讓志工起來分享自己參與此次工作假期想法,無論是工作人員或志工均有發言的機會,每當輪到曾經來台灣參加過工作假期的工作人員發言時,總是最為激烈的時候,因為他們分享著台灣與日本在飲食文化上以及他們認為令他們感到印象深刻的事情,現場總是一陣又一陣哈哈大笑,實在很想知道風趣的奧田先生聽完分享後到底說了些什麼,怎麼會贏得滿堂喝采…

而兩次的party中,或許是因為酒精的效果,現場互動十分良好,氣氛非常的活絡,不分台灣、日本我們聊的很開心,充分達到了交流的效果,雖然日語不太通,但是有許多志工都能用簡單的英語對話,而日本志工們對於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外國人也感到好奇,這讓我們感到好溫馨,因為我們沒有因為語言的隔閡而阻礙了彼此的認識。

clip_image010

clip_image012

溫馨愉悅的第一天結束後,緊接而來是緊湊的工作內容,事前已做了詳細的分組,每組都有班長與副班長,負責掌握整組的工作進度,分好工作範圍後,各組便開始執行,在此十分佩服各位志工,能夠頂著如此大的艷陽,努力不懈的除著草,這過程中,曾經還有志工因為太過炎熱而中暑昏過去…幸好,志工當中有兩位護士,隨即協助處理,就連我這班的班長也因為天氣太過炎熱,而感到不舒服,他是位高齡七十幾歲的志工唷…才過一個上午,原本雜草叢生的河川兩岸,瞬間雜草就被夷平了,很有成就感 。

clip_image014

clip_image016

第三天的工作,有些志工繼續處理未除完的雜草,而有些志工就兩兩一組撿河川兩岸的垃圾,垃圾撿到一半突然看到母鴨帶著一群小鴨在飛鳥河上悠哉的游過去,突然引來一陣歡呼,這是我長這麼大第一次看到這樣的畫面,真是太神奇了!

clip_image018
結束工作後的大合照

clip_image020

clip_image022
工作假期中,兩天的午餐都是由飛鳥地區的社區媽媽們為大家準備的,左圖中最左邊者即為飛鳥地區的地區長,他在第三天午餐完畢後的休息時間,帶我們幾位台灣人去參觀全日本第一間寺廟「飛鳥寺」,也因為是地區長帶我們進去的,所以我們省下了入寺廟的費用,並且受到了特別的招待,當然這過程非常感謝我的室友森田智子(Morita Tomoko)的翻譯陪同。

clip_image024

clip_image026

飛鳥寺

三天的活動感覺時間過的好快,似乎才剛開始而已,就已到了尾聲…

明日香真的是一個好漂亮的地方,來到這裡讓人感覺好舒服,或許是身心都放鬆了的原因,也或許是受到熱情招待的緣故,對我而言,參加明日香的工作假期,不僅看到了有別於以往社大與環資會辦理的工作假期操作模式外,最大的收穫便是,不管是否語言能夠相通,只要有熱情、有心,認真去了解,就能夠有美好的回憶…

(本文作者為台南北門社大工作人員)

【好書分享】地方書寫集結─《發現鹽水》新書出版

作者由於長年在外地求學、就業,對於家鄉的認識有限,然而當返鄉定居後卻慢慢發現家鄉蘊藏了豐富且深厚的人文背景,引起研究的興趣,於是一步步探索,以兩年多的時間,將這段「重新認識家鄉」…

south.jpg

作者由於長年在外地求學、就業,對於家鄉的認識有限,然而當返鄉定居後卻慢慢發現家鄉蘊藏了豐富且深厚的人文背景,引起研究的興趣,於是一步步探索,以兩年多的時間,將這段「重新認識家鄉」的探索過程與成果,編撰成本書,讓我們跟著作者的腳步,重新發現除了蜂炮以外「不一樣的鹽水」。

本書內容包含兩大部份,第一部份是文史調查研究,著重於鹽水老戲院的探查,記錄了鹽水四家老戲院的身世;第二部份是在地的人文報導,集結了曾發表於網路電子報及小地方全國社區新聞網的文章,並重新做再做修訂,以文學書的編排方式成冊,希望透過本書的出版,展現鹽水更多元而有魅力的面貌。

新書資料

書名:發現鹽水:一個在地人的人文探索筆記

ISBN:978-986-84848-0-1(平裝)

作者:陳瑩如

指導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出版:台南縣文史工作室協會 2008年11月

寒流來的白色暖食-手工麵線

稱為蕃薯厝的好所在-永康市西勢,約略有120戶人家的小聚落,以前有5家從事手工麵線的製作,後來大都因年紀大、後代沒有意願接下此行業,如今僅存這一家由董家老中青三代人傳承的手工麵線……

現今在地人仍會稱為蕃薯厝的好所在-永康市西勢,約略有120戶人家的小聚落,現在65歲的董伯伯說:小時候聽老一輩的在講這裡稱叫為「番抽厝」(台語),意為將番人(平埔族)的房子抽(趕)走之意,後來才演變成叫蕃薯厝。

過去小小的聚落就有5家從事手工麵線的製作,後來大都因年紀大、後代沒有意願接下此行業,如今永康西勢地區僅存這一家由董家老中青三代人傳承的手工業–手工麵線。

971207-noodle-360.jpg

麵線主要材料是高筋麵粉跟鹽。加入鹽的作用主要是讓麵粉有「筋性」,出筋的麵條才能夠拉細。中生代的董先生說:過去一直沿用七股出產的粗鹽,但因粗鹽品質不穩定、有雜質,後期大都改採用一般食用鹽來製作。一直以來我以為夏天太陽大是曬麵線最好的天氣,夏天的麵線應該優於冬天,但中生代的董先生告知一個專業知識倒讓我出乎意外的,他說:夏天不但多雨多颱風且淡季,能作業的工天少也最辛苦(天氣熱)。冬天不僅是麵線需求的旺季,吹北風的天氣比較乾燥,曬麵線容易乾又不易斷裂,所以冬天才是製作麵線是最好的氣候(南部冬天不容易下雨)。

image003

從事手工麵線製作一定要2個人,這是無法一個人單獨作業的手工業。當學徒除了學會拉麵線的技術之外,會看天氣才是能不能「出師」的關鍵!那看天氣要如何學呢?除了每天要看氣象報告之外,判斷今天開不開工唯一條件那就是-靠經驗。

學會看天氣才能製作出「高品質」的麵線。怎麼說?天氣關係著當天的麵粉跟鹽的比例,還有學會看天氣才不會白做工又賠掉本錢!中生代的董先生說:即使是經驗老到的師傅也無法完全「看的準」,像今年到現在就已經碰到4次令人難以招架的西北雨賠本事件了。

董家出產的麵線堅持手工,當天製作的麵條當天製成麵線,若無法曬乾也不使用乾燥機烘乾,當天如果即將乾燥的麵線還沒曬乾,突然下雨,那所有的麵粉材料全部全部都送給豬當點心去了。

image005

做手工麵線一般的初學者首先要學的第一步驟,將極粗的麵條以八字型的方式圍繞在兩根竹竿上,做完這動作之後讓麵條「醒」一下,再來兩人一組以兩條麵線變四條麵線的倍數作法,將麵條拉長變細。製造過程為了避免麵條黏在一起,每次拉完麵條的動作後,會在地上鋪設的粗糠來回穿梭,用粗糠是避免讓剛剛拉長的麵條黏在一起。

當粗的麵條經過四道的拉麵線的程序之後,會移到戶外做最後一次的拉麵線以及曬乾。戶外曬麵線的時間大都是中午12:30半左右,大太陽下工作其實是蠻辛苦,而且這段期間也是麵線成品的關鍵,麵條拉長至麵線到曬乾約略半小時,這其間需要隨時注意乾燥的程度,必須隨著乾燥的程度移動地上的磚塊,如果稍不注意曬的太乾的麵線容易斷裂,賣相就不佳。

image007

告訴你一個專業級的知識:由於夏天濕氣重,麵線容易受潮,保存期限短,買回家的麵線最好是放到冰箱保存。如果您買回家的麵線存放於室內,久久都不會發霉,告訴你,他的製作過程加了防腐劑。買到置於室內會發霉的麵線證明製作過程沒有放防腐劑!這才表示買到的好東西。緊接的寒流來報到之際趕快上菜市場採買一束15元的手工麵線,來上一碗熱呼呼的麻油麵線,抗寒、抗餓、抗不景氣。

【環保柳丁】義賣柳丁搶救水庫即日起至1217

東山鄉接近烏山頭水庫,90年卻公告設置事業廢棄物掩埋場,造成烏山頭水庫集水區陷入危機,環保團體多年搶救水資源仍陷入膠著,因此再次舉辦”東山柳丁義賣”活動,推出吉園圃認證…

東山鄉好山好水,地下水充沛,生產優質極品柳丁,為籌募反對設置掩埋場陳情抗議及訴訟經費,環保團體舉辦東山極品柳丁義賣。而於東山掩埋場址發現斷層、地下水重大證據,也要求高等法院法官進行調查。

東山鄉接近烏山頭水庫,90年卻公告設置事業廢棄物掩埋場,造成烏山頭水庫集水區陷入危機,環保團體多年搶救水資源仍陷入膠著,因此再次舉辦”東山柳丁義賣”活動,推出吉園圃認證的優質東山柳丁,本區農產大多引用無污染之龜重溪溪水或地下水灌溉,果肉紮實、香甜多汁,已建立極佳的口碑,柳丁義賣所得將全數作為”搶救烏山頭水庫”活動基金。

東山極品柳丁義賣價三十斤裝為每箱450元,十斤裝為每箱250元,運費內含(離島每箱加100元),自取袋裝十二斤100元,即日起接受民眾預訂,即日起至12/17止,可於新營社大統一預購,至新營社大取貨,即可算自取價12斤100元,洽詢電話6326927。

環保團體結合專家研究航照圖,將水池與斷層線疊合,再配合實際探勘,確認有驚人發現,因一般人只認知斷層有可能發生地震,卻不一定有水池,更難料想地下水泉互相連通湧出地面連綴成線狀,即國際罕見珍貴之斷層泉實蹟,此最新發現為嘉南平原水源區地質史創下新頁。

中央地調所地質圖已確認北勢坑斷層穿過永揚場址,近日現勘更發現永揚場址內存在地下水,場址北方50公尺亦有地下水湧出,地下湧水終年不斷,為優質柳丁灌溉水源,而北勢坑斷層沿線亦有多口水池連續分布,應為地下湧泉湧出形成之水池,場址附近水池眾多,且終年365天都有水,枯水期數個月沒有下雨,水池仍不涸竭,斷層泉活水不僅為東山鄉嶺南村柳丁品質加持,也證明永揚場址有斷層且地下水豐沛,為防止垃圾污染烏山頭水庫,搶救工作如火如荼進行,敬邀各界踴躍訂購支持。

柳橙含豐富維生素C、A、B1、B2、B6、菸鹼酸(葉酸)、黃烷酮及膳食纖維等,也是開胃整腸、預防感冒的好幫手喔!

——————————————————————————————————————————————————————————————

1.親自提貨 12斤裝 100 元 _____袋 請於新營市民治東路30號  取貨

2.裝箱郵寄 【離島運費請加100元/箱】
10斤裝 250 元 _____箱含運費(宅配)
30斤裝 450 元_____ 箱含運費(宅配)

姓名:___________ 數量:_______ 箱 共_______ 元 日期: 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遊樂】台南縣嫁妝文化節1207(喜宴報名至1126)

菁寮聚落因紀錄片《無米樂》廣為人知,早在清末,菁寮聚落已是商旅往來嘉義諸羅城與台南府城之間必經要道。日據時代菁寮聚落商業更為蓬勃,附近居民婚嫁所需的各式貨品…

2008 台南縣嫁妝文化節
地點:台南縣後壁鄉菁寮聚落
時間:2008 年12 月7 日 9:00~18:30

97124-wedding-360.jpg
菁寮聚落因紀錄片《無米樂》廣為人知,早在清末,菁寮聚落已是商旅往來嘉義諸羅城與台南府城之間必經要道。日據時代菁寮聚落商業更為蓬勃,附近居民婚嫁所需的各式貨品,都可一次在菁寮聚落內辦齊,此地遂有「嫁妝街」之名。舉凡棉被、餅店、西服、布莊、鐘錶、鉛桶、等販售婚嫁必備禮品的店,至今仍存於菁寮聚落中。

為活化「菁寮嫁妝街」傳統產業並結合聚落特色與歷史意象,台南縣政府與台大城鄉基金會將於12 月7 日在菁寮古蹟街區中舉辦「嫁妝文化節」活動,今年度「嫁妝文化節」的舉辦目標著重在「呈現傳統農村嫁娶文化的變遷」以及「與在地生活、產業連結」等兩項主軸上。

上午節目為「迎娶踩街遊行」,在地的2 對新人與8 對金銀婚、鑽石婚的長青夫婦,將分別乘坐花轎、腳踏車、牛車、三輪車以及黑頭車等迎娶工具,繞行老街區,接受嫁妝老店的祝福。

遊行隊伍並將至由建築最高榮譽–普立茲建築獎得主波姆(Gottrie Bohm)所設計, 德籍天主教聖方濟各會神父與菁寮聚落民眾共同自立造屋所興建的「聖十字架堂」舉行本地化的婚禮福證。

中午將於美麗的桃花新木林中舉辦呈現「菁寮米鄉」稻作文化的「文化囍宴」, 無米樂中三位主角將致贈新人象徵文化傳承的神秘禮物。
下午的活動為「牽手散步市集」,除了好吃好玩的攤位之外,另有具備地方各式特色手工藝品如藺草編織、打包袋、台客袋等展售,現場並有DIY 教學活動。此外,還有「菁寮LOGO 氣票選活動」、「婚紗走秀活動」,並有由菁寮國小、「原音社」等團體所帶來一連串的動態表演活動。在老街區外還有牛車、三輪車與腳踏車的導覽活動。

12 月7 日「嫁妝文化節」活動,節目精彩、意義非凡,且菁寮聚落不止有木造老街,還有許多樸實古香的三合院,有著濃厚的傳統農村氣氛,相較於忙碌的都市生活,別有一番平靜輕鬆的氣息。歡迎各界蒞臨指教。

嫁妝文化節「文化囍宴」 開放民眾加訂餐位 ,12月7日中午於菁寮桃花心木林舉辦的「文化囍宴」,將有豐富的稻作米食與熱鬧的婚禮氣氛。目前開放「文化囍宴」訂位,誠摯地邀請社會各屆喜愛菁寮聚落與嫁娶文化的朋友們,一同參與。

詳細活動可洽詢「菁寮文化柑仔店」,地址:菁寮54 號。電話:06-6623392。信箱:54.jingliao@gmail.com。
或上網http://jingliao.pixnet.net/blog 查詢

1207嫁妝文化節「文化囍宴」內容:

☆時間:12 月7 日11:30 入席,12:00 開席
☆地點:桃花心木林
☆節目:

12:00 – 12:15 新婚與金銀婚夫婦入席
12:20 – 12:30 婚禮儀式:媒婆好話祝福.新人交換信物.證物用印
12:30 – 12:40 菜色介紹
12:40 – 13:00 來賓致詞.致贈禮物
13:00 – 14:00 原音社樂團表演

☆報名形式:
即日起接受報名(現場、電話、網路),至11 月26 日下午5:00 截止。以一桌(10 人份)為單位。
☆費用:
一桌4000 元,包含囍宴菜色與飲料。
確定報名後需先收取定金一桌2000 元。

文 化 囍 宴 菜 單

出菜順序 菜色
0 幸福小菜(切丁米香、瓜子)
1 錦繡拼盤(螺肉、油粕、烏魚子、糖心米連藕)
2 什錦集耀(什錦魚翅)
3 心心相印(壽司沙拉蝦球)
4 年年餘億(清蒸石班)
5 姑姑嫂嫂(藥膳鮮菇火鍋)
6 一團和氣(醬爆生菜豬肉米香鬆)
7 金玉滿堂(干貝綠蘆筍)
8 福壽米滿(韓式人參米雞湯)
9 花好月圓(炸湯圓&水果盤)
10 圓滿甜點(水果香蕉冰)

2002008 嫁妝文化節活動流程

◇ 上午:迎娶踩街.文化喜宴

時間 活動項目 地點
8:30-9:00 新人準備就位 1.新郎-德馨宮
2.新娘-黃宅
9:00-9:20 新郎發送喜訊遊行 黃宅至德馨宮
9:20-9:50 迎娶新娘儀式 黃宅
10:00-11:00 迎娶文化踩街遊行 十字街區
11:00-12:00 天主堂祝福儀式 天主堂

◇下午:牽手散步市集

時間 活動項目 地點
12:00-14:00 文化囍宴 桃花心木林
12:00– 17:00 復古沙龍照 墨林文物館
12:00– 12:10 市集開幕活動 十字街區
14:00– 16:00 菁寮LOGO 人氣票選 北勢街舞台區
14:00– 14:30 走秀活動 北勢街舞台區
14:40– 17:00 表演團體演出 北勢街舞台區
15:00– 16:00 導覽解說 十字街區集合出發,繞經三村範圍
17:00– 18:30 散場電影 十字街區旁(市場外)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