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的影像行動─海馬迴。港

「海馬迴。港」影像行動誕生了,四部關於高雄港周邊環境的紀錄片,蕭立峻和幾位高雄在地的年輕朋友組成海馬小組,為高雄的海馬迴奮力一戰!

海馬人登陸高雄打游擊!腦部結構中控管記憶的海馬迴和地圖上的高雄港竟有十二萬分的形似,人腦一旦失去海馬迴,也失去記憶的功能。台大生物系畢業的「海馬迴。港」策展人蕭立峻表示,在文化遺產不斷流喪的高雄港周邊,這似乎也是一種提醒,酷似海馬迴的高雄港,又該如何面對它的文化記憶呢?

從這一個小小的概念出發,「海馬迴。港」影像行動就這樣誕生了,四部關於高雄港周邊環境的紀錄片,紅毛港、舢舨船、五金街和高雄港站(打狗驛),蕭立峻和幾位高雄在地的年輕朋友組成海馬小組,為高雄的海馬迴奮力一戰!

990827haimahuiee824f3-45.jpg
影片劇照(圖片提供/海馬迴。港影像行動網站

「海馬迴。港」影像行動,是由四部以高雄港周邊的文化景觀為題材的紀錄片,〈港岸舢舨船〉、〈三十八股的倒數〉、〈紅毛港〉和〈誰的公園路〉,以及海馬小組的狂想短片所組成。

〈港岸舢舨船〉呈現了在徵收過程當中政府的立場與態度,〈三十八股的倒數〉透過打狗驛荒廢的現狀提問,我們該如何看待我們的文化遺產?〈紅毛港〉在幾個精簡的鏡頭中,描繪出只有紅毛港聚落獨有的生活感。〈誰的公園路〉處理人民如何回應政府決策,進一步讓大家去思考,是誰來決定市民生活的環境與空間。

海馬小組除了策展人和四位紀錄片導演之外,打狗驛古蹟指定聯盟和豆皮的電療俱樂部是主要成員。基於對在地文化的關切,海馬小組成軍,在行動發想的過程中激盪出一部全長八分鐘,由四個段落組成的狂想短片。

擔任短片服裝設計的視覺藝術家袁于芬希望這部爆笑短片,除了緩和紀錄片的嚴肅之外,也能讓大家輕鬆的理解文化記憶的重要性。即將前往英國留學的王冠人表示,都市規劃需考量環境原有脈絡,由財團壟斷的經濟發展模式不該是唯一的選擇。高師大跨領域藝術所研究生徐敏思則認為,雖然紅毛港、五金街和舢舨船的消失已成既定事實,但這些案例也能讓民眾進而思考,我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都市環境。

高雄市近幾年來的發展多側重於都市重劃與更新,於是許多高雄既存的文化印記便默默地被犧牲。文化創意產業的源頭還是文化,文化不僅僅是一個概念,它還是一種生活的方式,一種產業,一種建築。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生活空間呢?高雄港在高雄的城市發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高雄在不斷都市更新之下,舊有的記憶被一掃而空,海馬迴逐漸喪失它的功能,而這真的是我們要的嗎?海馬小組深切的希望這個游擊放映行動能喚起人們一些,關於生活和未來的想像。

〈海馬迴。港〉影像行動採取打帶跑方式播映,為了因應戶外的游擊放映行動,四部紀錄片皆有短片版本,8月26日至8月29日播映內容為短片集。

首映場8月26日晚間七點在豆皮文藝咖啡館。

8月27日晚間在城市光廊。

8月28日晚間於文化中心。

8月29日下午於美術館,晚間於電影圖書館外側。

8月30日和9月3日至5日四天除了短片集之外,會加映原紀錄片。

8月30日晚間於打狗驛月台播映,加映〈三十八股的倒數〉。

9月3日在忠孝國小操場,加映〈誰的公園路〉。

9月4日在旗津渡船頭,加映〈港岸舢舨船〉。

9月5日在明鳳三路跟明鳳十街口,城隍廟旁公園,加映〈紅毛港家變〉。

相關訊息請上網站http://blog.roodo.com/hamasen2010,FACEBOOK海馬迴。港影像行動,

或聯絡策展人蕭立峻0911370736。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開園社區活動側記(2)活動執行與效益評估(下)

課程執行單位展示印製完成之識別貼紙-戴著礦工帽、拿著電鑽的小猴子搭配「猴硐」及「煤礦」等文字,大家都有一種很振奮的感覺…

編按:本文為「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開園社區活動」系列文章,閱讀「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開園社區活動側記─活動執行與效益評估」(上)請點選這裡,閱讀系列前文,請見文末連結。

第一天開園社區活動

雖然北縣觀光局所主辦之開園活動要到7月24日下午才會正式展開,不過,課程執行單位及部分社區居民卻早在7月23日就開始陸續進行準備;特別的 是,當課程執行單位展示印製完成之識別貼紙-戴著礦工帽、拿著電鑽的小猴子搭配「猴硐」及「煤礦」等文字,大家都有一種很振奮的感覺,果不其然,這些貼紙 在接下來的兩天活動中,也成為詢問度很高的熱門品,許多人得知是非賣品,也紛紛提出各種以物易物的提議,成為開園社區活動的有趣插曲。

因課程執行單位已將主要「揪團」遊程活動移到次日,因此,開園日當天的重頭戲就落到製做飯糰的社區媽媽身上-為了精準掌握五穀米的比例與份量,7月 23日晚上就開始秤重、分包、泡水、封口、置入冰箱冷藏;隔天一早陳麗如老師就帶著得力助手來到黑金藝文工作室,協助白純阿姨準備待會兒要使用的五穀米; 約莫同時,辜昭傑先生與友人也再度風塵僕僕趕來社區,除瞭解居民對於貼紙的反應,也臨危受命協助繪製社區攤位所需要的展示看版。

時間繼續往下走,媽媽廚房的成員們陸續帶著各自準備的餡料來到黑金藝文工作室;等到五穀米煮熟、攪拌均勻、倒入木桶,就開始包製飯糰的階段;跟前2次試做不同的是,此次飯糰是要販售給參加開園活動的外來訪客,因此,陳老師特別提醒大家要控制每個飯糰的重量與造型;

一開始,眾人圍住放滿食物的方桌,不知如何分工與合作,有點手忙腳亂,但是,沒多久,大家就理出頭緒:先由前頭的陳素真小姐負責控制飯量,中間兩側 的陳吳應、簡寶月、余小玉等阿姨們將餡料包入飯糰,並裝入耐熱袋內,最後由潘羿秀小姐灑上白芝麻後加以整形,筆者則以圓形小貼紙封住袋口,並進行數量清點 與進度管控。

圖02圖03
製做「煤時間飯糰」的4個階段:準備五榖米(上左圖)、包入內餡(上右圖)、整形及包裝(下左圖)、貼上可愛的猴子貼紙(下右圖)
圖04圖05

隨著時間越來越接近中午,飯糰製做的速度也逐漸加快,當眾人把原先規劃之飯糰數量分批、如數交付給攤位工作人員後,大家終於可以卸下緊張的壓力,稍 微鬆一口氣;因為已是中午用餐時間,突然有人提問:啊!飯糰都已送出,那大家要吃什麼呢?還好早上有一鍋五穀米因有焦味,被陳老師禁止使用,所以,大家就 拿著不合格的五穀米開始包製起自己要吃的午餐。

當製做飯糰的工作暫告一段落,媽媽廚房的夥伴們也紛紛回家休息,或到園區參加其他開園活動;原本擔心因為交通管制而引發之居民抗爭似乎並未發生,不過,園區內之主要區域就像一個臨時性的大型遊樂場,帳棚、舞台、攤販、流動廁所,以及各種食物的氣味充斥其間。

圖06
李宗桂局長前來關心社區攤位狀況,並貼上社區的識別形象貼紙

至於社區攤位部分,一開始,「煤時間飯糰」並未得到太多注目,因此,工作人員喊出:「買『煤時間飯糰』」就送『礦工茶』」的促銷方案,終於吸引第1 對母子前來攤位參觀,並完成首筆交易,接下來社區飯糰的名號就逐漸傳遞出去,每個30元的飯糰很快就全數銷售一空,當媽媽廚房的夥伴們得知這個訊息,莫不 感到十分振奮,也對自己的努力感到相當欣慰與驕傲。

時間來到下午,自然組導覽遊程及石膏葉拓DIY等活動也依序展開。相較於7月25日之人文組遊程,自然組的反應似乎沒有那麼熱烈,最後僅有7人報 名,實際只有5人參加-可能是因為「自然文化」之主標題與一般人對於猴硐的概念與印象落差較大;此外,考量自然組遊程跨越光復里、猴硐里及弓橋里,範圍屬 性較為複雜,因此,協調蔡淑惠小姐支援光復里及猴硐里的遊程路段,陳清課先生則在舊猴硐國小進行等候與交接,接續介紹鐘萼木復育園區,並執行石膏葉拓之 DIY活動。

圖07
遊客現場報名參加石膏葉拓之DIY體驗活動

相較於自然組遊程先行認識猴硐地區之生態特色,再於特定人造環境進行植物觀察與採集,最後透過葉拓活動留下對於猴硐自然資源之認知與回憶,社區攤位 之DIY活動,則缺乏諸此脈絡串連,外來訪客也較難理解為何規劃、設計此項活動內容;為提高DIY活動對於遊客的吸引力,將原本訂價100元的活動改為 50元就可實際體驗,此外,也透過現場示範操作,讓遊逛攤位的遊客,瞭解DIY之實際執行方式與流程,也開始吸引家長帶領年幼的小孩前來參加,進而擴大參 與、漸入佳境。

圖08
於運煤橋上燃放之燦爛煙火為開園活動掀起高潮

伴隨夜暮逐漸低垂,第2批「煤時間飯糰」再度銷售一空;開園活動也在運煤橋之螢光舞龍表演及煙火施放中邁向最高潮,最後在露天電影放映後劃下終點。

第2天開園社區活動

曇花一現之開園活動雖已結束,社區攤位展示及人文組遊程活動仍於次日繼續進行。

有關媽媽廚房部分,相較於第1天的不熟悉與磨合,第2天雖有部分人員更替,但是,整體運作要比第1天順利許多;不過,因為要準備人文組全日遊程之午 餐飯糰,又要提供給攤位販售,再加上陸續有訪客洽詢購買,造成數量統計與管制上有點混亂;另延續第1天「煤時間飯糰」的超人氣,第2天仍受到熱烈歡迎,預 訂提供給攤位販售的飯糰很快就銷售一空,因此,媽媽廚房的夥伴們只好緊急追加數量,以能滿足實際需求。

圖09
蔡銀寶先生回到社區準備為參加「揪團」活動的訪客解說本鑛之坑內外作業情形

至於「揪團」活動部分,期待已久的人文組遊程終於正式登場,相較於自然組的冷清,人文組之全日遊程一開始就相當熱門,詢問頻率及報名速度一直位居3項遊程之冠。

人文組之2項遊程皆以猴硐車站作為起訖點進行規劃,以步行方式實地認識與體驗基隆河兩岸之重要煤礦遺產,並同步感受在地性之常民生活文化;不同的 是,因應時間長短的不同,後者取消往返復興鑛的路線,另也沒有定點耆老解說及午餐(含休息);最後分別有16人及9人報名參加人文組之全日及半日遊程,突 顯社會大眾之休閒旅遊需求正在悄悄改變中:時間更長、內容更豐富、更精采,即便費用高一些,反而更具誘因及吸引力。

在導覽員之安排上,人文組之全日遊程因需要與耆老們相互搭配,並協調中午用餐相關事宜,最後由曾經從事旅遊業之蔡淑惠小姐來擔任,另安排陳基門先 生、蔡銀寶先生、倪合興先生、陳清標先生等具備豐富礦業工作及在地生活經驗之社區耆老,分於內店仔入口處、本鑛坑口、內寮仔礦工宿舍、復興鑛坑口等地等 候,針對親身經驗與實務工作經驗進行分享,並與導覽員進行分工與互補;

半日遊部分,因路程長度與全日遊程相差不遠,但時間卻相對較短,故安排收集大量與猴硐及煤礦相關簡報資料,並具備豐富礦業工作經驗之柯茂林先生擔任導覽員,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猴硐地區資源特色,以及煤礦產業之運作情形。

由於人文組2項遊程結束後,皆會回到猴硐站前之社區攤位進行石膏葉拓之DIY活動,與開園日採取現場報名之零星、分散狀況不同,因此,需要更多工作 人員同時進行示範及協助製做;另參加「揪團」人員以成年人居多,此與開園日以家庭及小朋友報名參加之情形有所差異-不同的狀況,再加上瞬間湧現之大量製作 需求,差點讓攤位工作人員招架不住,所幸在課程執行團隊與社區居民之共同努力下順利完成。

開園社區活動之檢討與評估

配合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開園日之社區活動,終於圓滿落幕、劃上句點,相較於過往之社區活動,或許並無過於突出及突破之處,但是,卻有幾項與過往不同的特點:

(一) 透過以社區為主體之滾動式課程設計,改變過往制式化之人才培育模式,讓課程內容更貼近社區居民之真實需求。

(二) 經由主題課程之策劃與推動,成功吸引更多元之社區居民參與地方性公共事務,包括「餐飲診斷」課程所吸引之婆婆媽媽、姐姐妹妹,以及「導覽培訓」課程所鼓勵之社區耆老們,無論在數量或參與意願上,都有顯著的增長與提升。

(三) 無論「餐飲診斷」課程所研發之「煤時間飯糰」或「礦工茶」,以及「導覽培訓」課程所建立之導覽員與耆老的協力、分工模式,突顯惟有結合在地知識及生活文化才能創造地域發展之嶄新價值。

(四) 採取收費策略之成果展現,讓社區工作面對社會大眾的評價與反應,也讓原本偏重於社會服務之活動辦理,逐步邁向常態化之永續經營。

此次於制式化之開園活動,導入「揪團」遊程及攤位展售等社區活動,彰顯未來園區營運若能結合社區居民之投入及參與,將有助於突顯園區之環境資源價值,進而落實保育及活化之整合目標,並創造融合園區經營與社區發展之嶄新性運作模式。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延伸閱讀: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開園社區活動側記(1)─前置人才培育課程(上)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開園社區活動側記(1)─前置人才培育課程(下)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開園社區活動側記(2)活動執行與效益評估(上)

對於社區居民而言,舉辦導覽活動已有許多實務經驗,多半也得到不錯的反應與回饋,但是,舉辦收費性之預約遊程則是首次,除為思考如何訂出…

編按:本文為「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開園社區活動」系列文章,前文提及居民為迎接博物館開園,學習餐飲及導覽活動設計學習,本文為開園當日活動的執行與效益評估。因本文篇幅較長,切分上下刊登。閱讀系列前文,請見文末連結。

開園社區說明會

伴隨猴硐煤礦園區之預定開園日越來越逼近,有關開園活動之規劃內容及相關管制配合措施也必須與當地民眾進行協調與溝通,臺北縣政府觀光旅遊局(簡稱北縣觀光局)在2010年7月13日於瑞三介壽堂舉辦公開說明會,針對相關事項進行說明,並與居民進行意見交流。

該項會議一開始,先由臺北縣議員廖秀雄先生表達對於園區及開園計畫的相觀看法。接續由北縣觀光局李宗桂局長說明園區進度,並回應廖議員的建議:園區正在推動瑞三本坑安全設施工程,原本希望能在開園前完工,讓民眾有機會可以一窺坑內情景,可惜流標3次(已於7月13日決標)導致進度無法配合開園時程;廣受關注之瑞三選煤場的後續保存及再利用,仍由臺北縣政府委託學術單位研究中;目前正規劃製作大型立體模型,希望能讓遊客更容易理解煤礦產業的實際運作情形;至於運用鐵路沿線之舊鐵道及廢棄隧道興建自行車道的相關建議,也會積極瞭解、評估及推動。

圖01
余雅芳科長說明開園活動內容

在李局長的報告及回應後,接續由北縣觀光局行銷科余雅芳科長說明7月24日開園活動內容:

下午開始會有古早童玩市集、猴硐導覽服務、闖關遊戲及抽獎活動、街頭藝人表演、設置於第三停車場之主舞台表演活動等;晚上在運煤橋依序會有洪勝醒獅團之螢光舞龍表演、光雕啟用儀式及煙火施放活動等,最後將於主舞台周邊之露天空地放映電影「功夫熊貓」;有關展覽空間部分,除已正式開放之旅遊資訊中心、願景館、地質生態展示館、礦工紀念館,以及新近完成遊客資訊中心等,也將於柴油機車庫舉辦「幸福北縣‧感動久久─北縣之美暨猴硐風情攝影比賽得獎作品巡迴展」;

另為因應開園活動所可能湧入之大量人潮與車潮,園區於開園活動當日將進行交通管制,區域內只允許步行及居民機車通行,但是會有公車巡迴遊園,也有公務車及電動車接駁;為鼓勵居民參與開園活動,將於願景館週邊設置社區攤位,其中2個攤位將進行社區人才培育之成果展現,並將延長至7月25日。

余科長簡報結束後,現場開放讓社區居民提問,果不其然,開園活動之區域性交通管制,引發許多居民對於執行細節,以及可能造成民眾生活之不便利等進行詢問,甚至發生小小言語衝突;民眾也對開園活動規劃提出建議與需求,包括增設開園活動大氣球、提供紅燈籠於各家門口懸掛、取消「功夫熊貓」改放與礦業主題相關之「扶桑花女孩」等,皆因經費因素未獲接受;

其餘邀請猴硐里李政村先生吟唱漢詩、電動車接駁延續至開園活動次日、加強園區環境清潔及景點除草等,則獲李局長允諾立即辦理;另有關原瑞三大門燈座修復、擴充園區公共廁所分布及處量,以及新設園區景觀標誌-猴子拿「圓鍬」應改為拿「十字稿」等,亦獲李局長正面回應,並指示進行評估及處理。

開園社區活動前置準備工作

對於社區居民而言,由北縣觀光局策劃、推動之園區開園活動,並未跳脫常見之商業行銷思維,活動僅於開園日舉辦,宣示及宣傳意味相當濃厚;所幸北縣觀光局委託專業團體辦理之人才培育課程,配合於開園活動期間進行「導覽培訓」、「餐飲診斷」、「手創DIY」等3大主題課程之成果展現,以及由各里辦公室及社區發展協會負責之社區攤位,也讓部分居民對於開園活動增加些許之實質投入及參與感受。

有關「導覽培訓」成果展現部分,決定以7月10日之第3堂課程討論結果為基礎,推動自然組及人文組等2類導覽遊程;原訂於開園日舉辦之「揪團」活動,為避免與北縣觀光局之主要開園活動混淆、衝突,最後決定僅保留與目前主要園區範圍重疊較少之自然組遊程於開園日下午舉辦,人文組遊程則調整至次日舉辦,不過,除卻原先規劃之全日性遊程,則刪除耆老現地解說、午間用餐及參觀復興鑛等行程內容,新增於下午舉辦之半日遊程,希望能測試及瞭解社會大眾對於不同時程規劃之接受程度及反應情形;

另此次「揪團」活動是以付費方式進行思考與規劃,並因應時間長度及遊程內容之差異,設計不同收費標準(如表一),期盼藉此瞭解外來訪客對於遊程內容之需求性及滿意度,並評估由特殊性之專案計畫邁向常態執行與推動的可能性。

表一、開園社區「揪團」遊程活動內容

名稱 日期 時間 活動內容 收費
猴硐自然文化導覽體驗之旅 7/24 14:30-17:30 社區導覽、石膏葉拓DIY活動 200元
猴硐社區人文導覽體驗之旅 7/25 10:00-15:00 社區導覽、定點耆老解說、社區媽媽午餐、石膏葉拓DIY活動 400元
猴硐社區人文導覽體驗之旅 7/25 14:00-16:30 社區導覽、石膏葉拓DIY活動 200元

對於社區居民而言,舉辦導覽活動已有許多實務經驗,多半也得到不錯的反應與回饋,但是,舉辦收費性之預約遊程則是首次,除為思考如何訂出既能反應實際執行成本又能符合社會大眾需求之收費標準傷透腦筋外,如何安排合適性之導覽人員與定點解說耆老,也是一大考驗與挑戰;

受到籌備時程的限制,並無法在短期內培育及養成更多導覽解說人才,只能從過往已接受相關訓練,並有實際執行經驗之社區中壯輩人才進行篩選,加上北縣觀光局之開園活動及社區攤位展示也「搶走」許多寶貴人力,最後決定由長年自力進行鐘萼木復育工作之陳清課先生、返鄉創辦黑金藝文工作室之蔡淑惠小姐,以及具備豐富礦業實務工作經驗之柯茂琳先生分別負責自然組與人文組之全日、半日遊程;

比較令人意外的是,最後定案之耆考解說地點,因為只有內店仔、本鑛、內寮仔、復興鑛等4個重要資源點,但是,耆老們參與現地解說的意願,卻出奇的積極與踴躍,為了讓更多具備豐富在地生活與礦業工作經驗之社區耆老,有機會透過遊程設計與外來訪客進行面對面接觸,並提升遊程內容之真實性與臨場感,最後決定由陳基門先生、蔡銀寶先生、倪合興先生、陳清標先生分別擔任上述4個地點之定點解說人員,並由導覽人員掌握執行進度、輔助協調與外來參與者之詢答及互動。

除卻移動性之導覽遊程,課程執行單位也規劃於固定性之社區攤位展示、販售「餐飲診斷」課程所研發之「煤時間飯糰」及「礦工茶」,並舉辦付費之石膏葉拓DIY體驗活動。

相較於解說工作,社區居民對於其餘2項工作就顯得較為陌生與不安,特別是媽媽廚房部分,因涉及包裹飯糰之五穀米,以及飯糰內之各種內餡之執行分工與合作介面,最後決定於黑金藝文工作室及白純阿姨家中烹煮五穀米,其餘內餡則由社區媽媽們各自於家中準備完畢後,再帶到黑金藝文工作室進行飯糰製做;

為了讓別出心裁之「煤時間飯糰」能在首度推出就讓人有耳目一心的感受,並強化攤位展示之視覺意象,課程執行單位特別在7月18日下午邀請成功打響信義酒莊品牌名號之南投縣信義鄉農會辜昭傑先生來到猴硐進行實地勘察,並與猴硐居民交流對於地方經營之寶貴經驗,最後與同行友人共同設計於開園社區活動黏貼於飯糰包裝袋及志工POLO衫之識別貼紙。

至於石膏葉拓DIY之體驗活動,為確認實際執行流程,課程執行單位在7月18日上午邀集攤位工作人員進行模擬演練;另因無法、也不鼓勵參與民眾任意採集樹葉,則決定要為參加人員預先準備數種具有地方特色又容易操作之葉片,也針對植物種類及葉片保鮮(濕)方法進行討論。

(閱讀下文,請點選這裡)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延伸閱讀: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開園社區活動側記(1)─前置人才培育課程(上)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開園社區活動側記(1)─前置人才培育課程(下)

長治百合系列(2)第一次住戶會議,討論生活公約

長治百合園區各部落,召開第一次住戶會議,鄉長建議可以將原鄉的生活規範提出來與政府部門一起討論,或稍做修正,變成長治百合部落的生活規範,一起來形成新的生活秩序。

824:長治百合部落住戶會議

在8月6日入住後,長治百合部落第一次的住戶會議在8月24日的晚上7點,於長治百合部落的臨時聚會所召開。顏金成表示,「今天是一個開始,可能將來會吵來吵去,但希望大家秉持大生活圈一個原則,來維持這裡的生活秩序。」

由於長治百合部落的新住戶在搬進來的20多天中,已有不少住戶對於新居住的環境有些生活上的不方便。鄉長也表示,這次的住戶會議是要先與住戶溝通目 前居住在這需要有一個大原則來維護這個新部落的生活秩序,也希望各部落能夠在這次的住戶會議之後也召開自己的部落住戶會議,提供鄉公所來訂定長治百合的生 活規範。

他建議6個部落可以將原鄉的生活規範提出來與政府部門一起討論,或稍做修正,變成長治百合部落的生活規範。鄉長也跟族人提到從山上到山下有些生活方式需要相互約束,也希望大家心裡要有個底。

這場由霧台鄉長顏金成主持的住戶會議,是由屏東縣政府原民處處長曾智勇逐項討論的方式,也讓住戶一一提出生活上遇到的問題,以下是住戶會議的相關報導。

990826shphupihp-450.jpg
鄉長表示「今天是一個開始,可能將來會吵來吵去,但希望大家秉持大生活圈一個原則,來維持這裡的生活秩序。」 )

一、生活規範的討論

這場由屏東縣政府主辦的生活規範討論會議,由屏東縣政府原民處處長曾智勇主持討論,由於居住在長治百合部落的族人還包括了三地門鄉的達來以及德文部落的排灣族人。

曾處長會中也特別邀請魯凱族阿禮村的杜明發牧師以及排灣族的林牧師個別用魯凱以及排灣族語,讓部落的族人更清楚了解當天晚上要進行的討論項目。

生活規範為會議當天屏東縣政府提供之初稿,修正版本需由各部落召開部落會議再次討論之後,正式擬訂為長治百合部落園區的生活規範,相關之修正版本後續將再提供給讀者參考。

當天會議主要討論的四大項目如下(內容請見文末附錄):

一、住屋外觀管理規範

二、社區衛生管理規範

三、社區安全管理規範

四、公共空間管理規範

長治百合部落園區生活規範(初稿)為屏東縣政府代為草擬,在今日會議提出來後,由各部落召開部落會議再次討論,之後正式擬訂為長治百合部落園區的生活規範。

霧台鄉長也表示希望族人可以將各部落的生活規範提供出來當作生活規範的原則,曾處長也表示希望住戶都能夠遵守這個大原則,例如不要讓園區內的防火巷使用不當而造成防火巷失去它的防火功能。

二、居住的環境問題討論

(1)家屋設計不良,每逢下雨,雨滴就噴進家裡。

阿禮唐村長表示,下雨天阿禮部落的區域特別會積水,希望相關工程單位能夠盡快處理。他也表示,大門玄關處的屋簷設計不良每逢下雨,雨滴就噴進家屋,但是關起來,家裡又很悶。

他也提出是否可以在家屋前面搭建可遮蔽的簡易空間,一來可以遮雨也可以擋住大熱天太陽直接照射進來的大片陽光,讓居住者能夠有更舒服的居住空間。

(2)生活環境蒼蠅太多,吃飯都不能吃飯。

谷川社區理事長賴聰明也表示,目前生活障礙最大的就是紗門。他表示,這裡的蒼蠅太多,如果什麼事都要等到管理委員會通過的話,真的是造成生活上很大的不便。

達來部落的林牧師也反應,蒼蠅太多,吃飯都不能吃飯。

鄉長也在會中立即表示,紗門的部分住戶可以自行處裡,但屏東縣政府這邊卻也表示,搭蓋簡易的遮蔽雨滴的方式是可以,但是住戶仍需要在不違反建築法規的條件下才可以。

曾處長也特別提出,希望能夠透過生活規範大家來相互約束,確保生活區域的安全以及美觀的問題。

也因為家屋前庭空間使用的問題,生活規範中住屋外觀管理部份的「第6點,為維護園區景觀,禁止住戶庭園改變用途,如搭建或做為曬衣場等。」之項目先做暫時保留。

三、山上生活方式與山下生活空間的衝突

另外吉露村的老村長巴桂武表示,家屋前的空間如何使用,是否可以詳細說明,他也表示,族人在生活使用上的使用不便,「永久屋」的招待空間狹小,客人來到家中時,都不知道要請客人坐在哪裡,希望外面的空間可以提供居民來搭件簡易涼亭,不但可以招待客人,更可以避免下雨時大雨噴進家屋的困擾。

他也提到,族人在料理傳統食物實很需要燒柴的爐灶來烹煮食物,因為有許多傳統食物的料理需要長達1-2個小時以上,如果一直使用瓦斯爐的話,太不符合經濟成本,需要使用柴火來烹煮,也希望政府的管理單位可以允許族人在空間上的彈性使用。

image003
吉露村的老村長巴桂武表示,族人在料理傳統食物實很需要燒柴的爐灶來烹煮食物,希望可以允許族人在空間上彈性使用。

四、入住物資分配不均

當天會議也有族人反應,為什麼只有給予部分住戶12台冰箱?會議中有些住戶反應,並不是一定要要求這項物資,但是如果只是為了入住典禮裡當天給與會的長官看見所有物資齊全的話,那對其他住戶根本不公平,因為並不是大家都有。

住戶也表示,並不是一定要給予這項資源,但是這樣的分配方式會造成其他住戶的抗議與不公平,更是造成部落不必要的紛爭。

屏東長治基地雨量特別大,「永久屋」設計不良造成每逢下雨,雨滴就噴進家屋。加上慈濟僅準備了12台冰箱送給長治百合部落154戶的住戶,造成住戶之間感到分配不均的問題,在長治百合園區開開始,部落各層面的生活問題便開始出現。

未來住在長治百合部落的魯凱族以及排灣族人山下的生活問題,將如何被解決以及住戶會議接下來的進展如何,記者將會繼續持續追蹤報導。

附錄:長治百合部落園區生活規範(初稿)

一、 住屋外觀管理:

1. 為維護園區景觀,如需裝設鐵窗、鐵門、鐵架,必須經由部落管理委員會統一規範。

2. 為維護園區景觀,禁止進行任何破壞外觀改建或違反建築法規事宜。

3. 為維護景觀,禁止於通路、防火巷弄、開放空間、退縮空地,與共同走廊等處所堆置雜物、設置柵欄、門扇。

4. 為維護園區景觀,張貼海報、告示等文宣品須由部落管理委員會統一規範。

5. 為維護園區景觀,禁止私設路障及停車位、侵占巷道妨礙出入。

6. 為維護園區景觀,禁止住戶庭園改變用途,如搭建或作為曬衣場等。

二、 社區衛生管理:

1. 為維護環境衛生,不排放及燃燒污染物、不隨意棄置垃圾。

2. 為維護環境衛生,禁止飼養家禽、家畜及保育類動物。飼養寵物必須不妨礙社區為生、安寧與安全。

3. 為維護環境衛生,禁止於公共區域丟棄酒瓶、菸蒂與隨意吐檳榔渣汁,及任何影響公共區域為生與安全行為。

三、 社區安全管理:

1. 為維護社區安全,禁止存放易燃性、爆炸性等危險物品。

2. 為維護社區安全,從事瓦斯、電銲等危險行業,必須依中央主管機關所定保險金額投保公共意外責任保險。

3. 為維護社區安全,禁止私自架設無線電台基地台等強波發射設備或其他類似之行為。

4. 為維護社區安全,禁止進駐各式違反政府法令及有傷善良風俗的行為或行業。

四、 公共空間管理:

1. 社區公共空間,為社區住民共有,不得私自任意修改或占用。

2. 公共空間的開放及使用辦法,由社區管理委員會或指定管理人訂定,住戶必須依規定申請使用。

註:生活規範為會議當天屏東縣政府提供之初稿,修正版本需由各部落召開部落會議再次討論之後,正式擬訂為長治百合部落園區的生活規範,相關之修正版本後續將再提供給讀者參考。

新營國小建築用心,為社區注入活力

台南縣新營國小用心經營,去年參加國家卓越建設獎競賽,獲得文化設施類優質獎,今年又榮獲2010建築園冶獎評審肯定,獲頒校園景觀類獎項,是台南縣唯一榮獲兩項建築大獎的一所學校,師生及家長們都感到非常光榮。

台南縣新營國小近幾年用心經營,去年老舊校舍改建案參加2009國家卓越建設獎競賽,獲得優良環境文化類的文化設施類優質獎,今年又以破舊圍牆的改造案「街道與街角綠地連結改善規劃工程」榮獲2010建築園冶獎評審肯定,獲頒校園景觀類獎項,連年得獎,校長陳茂德非常開心,他說,這是台南縣唯一榮獲兩項建築大獎的一所學校,師生及家長們都感到非常光榮。

4節能�計(卓越獎之行政大樓)
行政大樓化育樓是棟節能的綠建築,圖為防日曬設計,藉此讓室內的溫度不致於升高太多,減少使用冷氣。

1
新營國小是台南縣唯一榮獲兩項建築大獎的學校。

他接著表示,新營國小本來有段約400公尺長的圍牆,自民國64年以來,已歷經了5次修繕,但是因為過於老舊,最後仍然傾頹成為一座「危」牆,影響師生及用路人的安全至鉅,校方於是配合台南縣政府圍牆解構及內政部「改善城市主要街道與街角綠地」的政策,爭取相關補助經費來進行景觀改造。

工程內容包含將中正路段的高牆拆除,再造為貼近社區居民的矮牆,以及兼具美感與實用功能的木棧平台、藝術光廊、鋼構遮陽等候亭及光箱座椅等。傍晚時,學童坐在樹蔭下等待家長接送,既安全又舒適;到了學生放學後,同樣的空間,又成了附近居民可以聚集休憩的公共場所,讓校園空間開放和社區共享。

2
鋼構遮陽等候亭(家長接送區)

尤其,臨新營市主要街道中正路的這段圍牆,變身為裡外具透視性的藝術廊道,每當華燈初上,在夜間燈光照明下,與台南縣政府前廣場及南瀛綠都心公園串連成城市裡一個美麗明亮的區域,吸引三三兩兩路過的居民們坐下來閒談,以往夜黑人稀的景況完全消失了!達到校園安全及城市風貌改造的雙重目標。

3
木棧平台(家長接送區)

陳校長表示,這兩項工程皆由解構建築師事務所沈奎良建築師所規畫設計,設計及施造的品質優良,而98年4月25日啟用的教學大樓育英樓及行政大樓化育樓更是強調節能功效的綠建築。他說,連續獲獎不僅是對校方的一種肯定,實質上,也讓這所擁有92年悠久歷史的老學校煥然一新,不僅讓全校師生擁有較舒適的教學與學習環境,也讓這所學校展現了新的生命力!

5陳茂德校長
校園建築改造案連年得獎,校長陳茂德非常開心。

負面遺產的正面力量─馬祖推動登錄世界遺產

這座以鮮血、汗水乃至於生命換來的「地下碼頭」,雖被譽為「鬼斧神工」,卻因錯估潮差,從未扮演過預期的運補功能,使之在悲壯之餘,更平添荒謬。

許多人對馬祖的第一印象就是國共對峙時期的反共前哨,但隨著兩岸關係的和緩、戰地政務的解除,馬祖不再是神秘的軍事重地,但這一段長達半世紀的戰地歷史,並沒有隨著角色的轉換而灰飛煙滅。事實上,島上仍然隨處可見的戰地設備、軍事地景,再再重述了那一段「負面記憶」,讓人們思考與反省戰爭的本質。

也因此,馬祖正積極爭取將此豐富的戰地地景登錄為聯合國世界遺產,藉著保存世界上少數僅存的差異空間,以做為人類文明的反身之鏡。

eddf19351011.jpg
北竿芹壁聚落傳統石屋上的戰爭標語。

西莒青帆村防空洞前的老士官長
西莒青帆村防空洞前的老士官長。

南竿津沙村防空洞
南竿津沙村防空洞。

二次世界大戰的炮火以及快速工業化、都市化所帶來的創造性破壞,威脅著分佈在世界各地珍貴的文化與自然遺產,有鑑於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通過著名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界定世界遺產的定義與範圍,希望藉由國際合作的方式,處理世界重要遺產的保護問題。

無論是象徵人類建築文明的埃及金字塔、希臘雅典衛城、中國麗江古城;或是象徵精神文明的中國崑曲、日本能劇;以及大自然傑作澳洲大堡礁、中國三江併流等有形無形資產,都因此得到保護的承諾。

而在這些正面表列的遺產之外,更有些承載著人類陰暗歷史的位址,例如曾經做為痲瘋病人、精神病患收容之地,乃至於1960年代到1991年成為南非最大黑人政治犯的秘密監獄-羅本島;1940年納粹德國在波蘭奧許維茲設立的猶太集中營;十五世紀中葉至十九世紀初,做為數百萬黑奴轉運站的塞內加爾戈瑞島;以及1945年人類史上第一次遭受原子彈轟炸而導致數十萬人死亡的日本廣島等,它們的存在是對於過往所為之瘋狂與罪惡的提醒,期以避免重蹈覆轍之誤。

從這個角度重新看待馬祖的軍事地景,它不僅提供了「觀奇」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在1950年代以降的冷戰時期,在由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分治世界的對抗關係裡,馬祖做為「反共的最前線」之一,憑借著簡陋的構工器具,利用炸藥,投入大量人力,犧牲無數寶貴性命,銘刻上坑道、碉堡、標語、砲台等戰地烙印,在山陵起伏下,是一條條坑道的交織,密度為全世界之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位於南竿、北竿以及東引島上的北海坑道。

1968年,國軍進行「北海專案」作戰計畫,同時在南竿、北竿、西莒(此處因地質關係開鑿失敗)及東引,開鑿可供登陸小艇靠泊之坑道碼頭,藉以暗中進行運補工作。以位處南竿島鐵板海岸線的北海坑道為例,為一深入山腹貫穿岩壁,呈「井」字形交錯的水道;水道高18公尺,寬10公尺,長640公尺,漲潮時水位達8公尺,退潮時為4公尺,步道全長700公尺,走完一圈約需30分鐘。

當時馬防部出動了2個師、3個步兵營、1個工兵營和1個傾卸車連,編成3組,日夜趕工,歷時820個工作天完工。當時的工程技術遠不如今日發達,要在堅硬的花崗岩鑿出坑道,除了炸藥之外,只能靠人力一鎬一斧開闢。然事實上,這座以鮮血、汗水乃至於生命換來的「地下碼頭」、被譽為「鬼斧神工」的軍事工程,卻因為當時錯估潮差而從來沒有扮演過預期的運補功能,使之在悲壯之餘,更平添荒謬。

南竿北海坑道內景
南竿北海坑道內景。

其實在每一座軍事設備與地景的背後,都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而且不僅僅是大敘事觀點;更值得挖掘與了解的,是多少年來被忽略與掩藏卻深深受其影響與支配的庶民歷史,而這些點點滴滴的戰地生活經驗,將做為推動馬祖加入聯合國世界遺產最重要的支持與連結。因為在歷史的「負面」,生活其中的人們,將為此負面遺產所具備的醒世價值,提供最有力的證據。

(作者為連江縣社區營造中心「小地方觀察員培訓班」學員)

熱吻119 為白海豚求生路

活動當日,遇有來台旅遊的大陸人士,提及小時候曾經見過現已消失的白暨豚,並為生態的消失與破壞感到感慨,若是台灣不重視白海豚所面臨的生存困境,總有一天,白海豚只能活在人們的記憶中…

由環境資訊協會、荒野保護協會、主婦聯盟、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共同舉行的「愛的白海豚嘉年華夜遊」,在台北市信義區的松壽廣場舉行,現場除了撥放白海豚影片,還邀請優秀的音樂人到場表演,更有與情人節相呼應的情人熱吻119秒及與白海豚花燈夜遊等活動,活動當日吸引了許多民眾。

近來,有關白海豚生存的議題不斷的被討論著,為讓台灣民眾更注意到這群岌岌可危的可愛生物,環保團體便策劃此一活動,與一年一度的七夕情人節相呼應,邀請119有情人到現場熱吻119秒,活動當日除了情侶黨、夫妻檔,更有狗與主人的熱吻,可說是跨越物種的愛,而這正也表達了人們對白海豚的愛。

990824-4
有情人熱吻119秒

活動當日邀請到拷秋勤樂團、農村武裝青年、鄭宜農、吳志寧等獨立音樂人到場演出,開場的拷秋勤樂團成功的吸引人群,帶著民眾一起呼喊,一起發出怒吼,更把官逼民反一曲,改成官逼「豚」反,充分展現出白海豚的應有怒吼,田秋瑾立委亦親至現場為白海豚發聲。

而當日除了音樂與情人熱吻活動外,還準備了人體彩繪,將可愛的白海豚畫在民眾身上,也有溼地信託股活動,讓現場民眾一起來搶救白海豚棲地。

990824-3
拷秋勤樂團表演

990824-1
白海豚人體彩繪

最後,由白海豚花燈陪大家一起在廣場附近夜遊一圈,除了手拿反對國光石化的氣球外,更是沿路呼喊「反對國光石化 搶救白海豚」之口號,吸引了不少目光,為活動畫下完美的句點。

990824-2

白海豚花燈夜遊

活動當日,遇有來台旅遊的大陸人士,提及小時候曾經見過現已消失的白暨豚,並為生態的消失與破壞感到感慨,若是台灣不重視白海豚所面臨的生存困境,總有一天,台灣西海岸的白海豚就如同白暨豚,只能活在人們的記憶中,而無法讓成為世世代代的共同記憶。

行政院長吳敦義曾經說過白海豚會轉彎的言論,或許,白海豚的確會轉彎,但不應該由人類來替其定轉彎與否,人類恣意妄為的替生物決定生存空間,只是加速物種的破壞與消失。

我們也期待未來的開發案能多對環境更加友善,台灣的地理環境特殊、地狹人稠,除了自然災害,若我們還要承受人為的破壞,所謂的福爾摩沙就只剩歷史名詞了。

(本文作者為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幹部)

在地豐富生態VS孤單的櫻花公園

台南市政府一片美意,要在巴克禮公園旁種上1000株日本送的河津櫻花。在這麼熱的地方種櫻花?!更因此大興土木,將原有綠意盎然的生態清空…

越來越熱的夏天,台南這裡大大的太陽,連人都受不了,路上停紅綠燈的人,總是會找有陰影的地方停靠,曬一下皮膚就開始發熱,真是熱的受不了!

台南市政府一片美意,很天真的在巴克禮公園旁規劃了一個櫻花公園,要種上1000株日本送的河津櫻花,天啊!在這麼熱的地方種櫻花?!不顧大家的建議,市府一直認為有馴化過了,可以種~因此大興土木,原來台糖的土地,旁邊綠意盎然的水圳,原來生長在這裡的樹,因不是設計者規劃的,所以全部清空重新開始,

目前一期工程已進行一段時間,纖細脆弱的櫻花樹,大家就這樣孤伶伶的站在荒蕪的土地上,忍受烈日的煎熬,沒有其它植物遮蔭,也沒有人為的遮陽,想跑又走不了,葉子還來不及脫落就曬的焦黃乾脆,因此放眼望去只剩稀疏的樹葉與枯枝。

一期工程的問題還沒解決,二期工程還是執意要做,另外靠巴克裡公園這邊,還有日式庭園要動工,這也將毀掉原來的生態核心區,因此我們真的應該好好的重新來看看這裡的工程規劃與環境。如果我是日本人,我一定不希望看到辛苦培育贈送的櫻花樹苗客死異鄉,明年起台南市就有山有水,日本人熟悉的烏山頭水庫、關子領溫泉區,或許比這光禿禿的土地更適合櫻花樹生長,大家應該重新思考,別再虐待植物了。

這是櫻花公園旁原來的步道,綠蔭、小徑,對都市人來說,這裡是世外桃源。

untitled─1

巴克禮公園旁的生命之泉,一條簡單的土溝(水圳),豐富的植物,造就這裡成為巴克禮公園的生命命脈,豐富的生態就源自於這裡。都市中已經看不到這樣的環境,因此顯的特別重要與珍貴,更是我們最好的戶外教學的場所。

untitled-2

櫻花公園一景,一片荒蕪,孤伶伶的櫻花樹,必須在這裡忍受烈日的煎熬。

untitled-3

稀疏幾棵樹有葉子,真是慘ㄚ!。

untitled-4

另一個角度,仍是一片的枯寂。

untitled-5

垂死的櫻花樹。

untitled-6

這是這裡原來的環境之一,豐富的植物生態,都市中的寶。

untitled-7

綠地、小徑,這才是都市中的人最需要的,應該在現有環境的特色上去發揮,小動作即有大效果,人的動線設計,稍微的步道整理,才是最需要的。

untitled-8

這是小鳥種的苦楝樹,是最適合台南市這裡的幾種樹之一,這幾棵樹沒人照護,仍然長得特別好,苦楝樹2月開花,開花時淡紫色小花開滿整棵樹,微風吹過花瓣就像雪花般飄下,一樣很美,冬天時金黃色果實結滿樹,如同金色的光芒在迎接新年的到來。

untitled-9

旁邊的步道竟然被噴了除草劑!多少人是在這裡散步,為了健康來運動,卻不知自己卻暴露在化學藥劑的污染下。

untitled-10

【豐年祭】新店市安康區溪洲部落0827-28

新店市安康區溪洲部落豐年祭將於99年8/27/28/日,舉辦為期一天兩夜之豐年祭典,安康區全體族人為感謝您過去對部落用心愛護與支持,誠懇邀請您來參與本次豐年祭,部落族人為落實在地傳承傳統文化之決心…

親愛的朋友你好!

新店市安康區溪洲部落豐年祭將於99年8/27/28/日,舉辦為期一天兩夜之豐年祭典,安康區全體族人為感謝您過去對部落用心愛護與支持,誠懇邀請您來參與本次豐年祭,部落族人為落實在地傳承傳統文化之決心,突破都會區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回歸傳統祭典文化的傳承,因此需要您的大力支持!希望屆時您能蒞臨會場給予指導與鼓勵!

主辦人: 頭目 胡順理 副頭目 章金生
青年會長 張志誠 婦女會長 吳彩瑄
總幹事 陳金龍
顧問:張英雄 蘇金福 萬福全 黃金郎 林萬成 鐘福清

祭典行程:
8/27日

16:00 狼煙
18:00青年活動
21:00 部落巡禮
23:00 青年活動

8/28日

07:00~08:00 青年傳唱 報訊息
10:00 祭典儀式—青年儀式
11:00青年傳唱 捕魚
12:00 用餐
13:30~16:30 大會活動 歌舞
16:30 送祖靈-祭典結束

活動聯絡人

張慶豐 0919374991
張祖淼 0916818637

主辦單位:台北縣新店市溪洲阿美族文化永續發展協會

地點:溪洲部落廣場

交通方式:

騎車、開車:走北新路,下碧潭橋後右轉,直行約50公尺再右轉溪洲路,再於砂石廠門口左轉,再開三分鐘即可到部落大門。

大眾交通工具:至捷運新店市公所站1號出口,搭乘643、648、905、906、909、棕7、綠1號公車往錦繡方向,過碧潭橋在溪頭站下車。 直行約50公尺再右轉溪洲路,再於砂石廠門口左轉,再步行約十分鐘即可到部落大門。

http://shijou.blogspot.com/

垃圾會移動─墾丁白沙也遭殃

我觀察了沙灘上垃圾,覺得垃圾並不是遊客留下的(做了三年的海廢監測多少能判斷),我問當地出租陽傘的阿伯,他說是西南氣流帶來的,美國今年出版的海廢年報封面寫著Trash Travels(垃圾會移動)…

身為高雄人,我對旗津、高雄港的髒亂感到習慣,從小到大,印象裡,那裡的海就是這樣。在台南做了近三年的海洋廢棄物監測,我對台南沙灘上的塑膠袋及保麗龍也很習慣,靠近都市的海邊很少是乾淨的。

家鄉附近的海再怎麼髒我都能忍耐,因為我知道,至少還有墾丁的白沙可以去,花二個小時的車程,就可以放心地躺在沙灘上曬太陽、在清澈的海裡戲水,享受海天一色的美麗。

從17歲開始,幾乎每年我都會去白沙,有時甚至一年去兩三次,在恆春半島工作的二年半,休假時我常帶著沙灘椅、咖啡、一本書就到白沙看海看書,這10幾年來,白沙總給我最美的感受及回憶。

上週(8/12)我滿懷期待再去,迎接我們的,卻是滿地的垃圾。我驚訝地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來過白沙那麼多次,我從不曾在這裡看到這麼多垃圾。

我觀察了沙灘上垃圾,覺得垃圾並不是遊客留下的(做了三年的海廢監測多少能判斷),我問當地出租陽傘的阿伯,他說是西南氣流帶來的,美國今年出版的海廢年報封面寫著Trash Travels(垃圾會移動),看著沙灘的垃圾,我心中不自覺地浮現這句話。

untitled-2

我在白沙第一次如此坐立難安,滿地的垃圾我也放鬆不起來,下海戲水也不時被漁線、垃圾打到…

海洋廢棄物這件事,我們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台南社大的海灘廢棄物監測活動9月份將在19日下午3:30於台南市鹽水溪出海口北岸沙灘進行,歡迎大家來參加~

國際淨灘日將於18日進行,提醒全世界注意海洋垃圾的問題!

untitled─1

(作者為台南社大海廢社社長)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