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門永續設計】論壇工作坊,台東1111-1112

如果我們能更清楚災害發生的原因與應變措施,將能更有能力面對災害,保護我們的家園與環境!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邀請您參與我們的樸門永續設計論壇,跟隨澳洲著名的樸門永續設計專家Robyn Francis,一同討論…

(1)災害管理論壇 *達魯瑪克部落居民免費參加!如果我們能更清楚災害發生的原因與應變措施,將能更有能力面對災害,保護我們的家園與環境!

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邀請您參與我們的樸門永續設計論壇,跟隨澳洲著名的樸門永續設計專家Robyn Francis,一同討論並學習如何面對極端氣候所帶來的災害。

全球氣候變遷導致許多的天然災害,今年的莫拉克颱風就為台灣帶來極大的損傷。我們應該記取教訓,審思災難發生的原因,並做最好的準備,方能有效面對災難。

澳洲樸門永續設計的講師-Robyn Francis老師,將為我們分析災難發生的原因並說明防災設計,透過這堂課,相信可以讓你面對災難做好最完善的準備!

我們的課程將包括:防災設計與風險管理、社區災害管理論壇

【時    間】11月11日(三)下午2:00~下午5:30

【地    點】達魯瑪克部落社區活動中心(台東縣卑南鄉東興村東園一街120號)

【費    用】500元整(內含午餐)*達魯瑪克部落居民免費參加!

【主辦單位】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

【協辦單位】台東縣卑南鄉東興社區發展協會

【報名方式】Mail報名szechen@earthpassengers.org陳玉子

【相關聯絡】大地旅人陳玉子(TEL:02 2935 0203)

大地旅人環境教育工作室 http://earthpassengers.org/project

台東大學理工學院綠色產學合作中心 http://www.peopo.org/nttuia

(2)樸門永續設計-一日工作坊

如何在台灣都市或鄉村的環境中,創造一個永續生態聚落呢?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邀請您參與我們的樸門永續設計一日工作坊,跟隨澳洲著名的樸門永續設計及生態村設計專家Robyn Francis,一同學習一個真正生態村的營造!

樸門永續設計一日工作坊將介紹您一個重新思考,並創造一個人與環境共存共榮的設計策略與方式,請加入澳洲樸門永續設計大師Robyn Francis以及她所帶領的第二屆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基礎PDC課程,與學員一起互動討論,共同為台灣設計一個更加永續的未來!

我們的課程將包括:在地區域化與轉型期策略、永續都市與鄉村聚落、城市與鄉村的永續居地、生態村、互助住宅、都市再造、生態城市、社區活化、社區農園、社區支持農業、都

市農業、生物區域規劃。

【講師簡介】

Robyn Francis 女士從1984年起即開始教授樸門永續設計,目前已是世界知名的樸門永續設計專業講師、諮詢者。1987年她與永續生活設計的創始人Bill Mollison在印度教授了印度的第一個永續生活設計課程,至今仍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係。她被認為是澳洲最具有前瞻性與實力的三位永續生活講師、設計師,也是最具有國際經驗的永續生活設計專業者之一。

Robyn已經教授過超過100期PDC以及上百場的專業工作坊、各主題短期課程,足跡遍及澳洲、美國、古巴、紐西蘭、德國、印度、印尼等國,並且累積了在各種多元文化背景下教授永續生活設計課程的經驗。她善用適性教學技巧,以反應在地的需求。

【時    間】11月12日(四)上午9點~下午5:30

【地   點】達魯瑪克部落社區活動中心(台東縣卑南鄉東興村東園一街120號)

【費    用】1600元整(內含午餐)

【主辦單位】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

【協辦單位】台東縣卑南鄉東興社區發展協會

【報名方式】網路報名szechen@earthpassengers.org 陳玉子

【聯絡電話】大地旅人陳玉子TEL:02 2935 0203

大地旅人環境教育工作室 http://earthpassengers.org/project

台東大學理工學院綠色產學合作中心 http://www.peopo.org/nttuia

◎內本鹿行腳&台東縣延平鄉影像誌http://bununbiun.blogspot.com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http://www.e-info.org.tw
◎生態工作假期http://ecowh.blogspot.com/
◎台東大學理工學院綠色產學合作中心 http://www.peopo.org/nttuia

跨越時空的呼喚─日警後裔重返內本鹿尋根記錄

這幾天看到老人家高興的表情,我就高興了,若能透過內本鹿行腳的圓夢行動,建立傳承的連結,讓年輕人認識老人家的視野,還有過去的生活經驗,年輕人才會去尊重這些平時看起來不起眼的老人家,原來他們才是真正的寶…

在內本鹿的歷史交集

一年多前,「內本鹿行腳」部落格開設,身為內本鹿布農後裔的古總結(Biun)和許多熱情的志工,持續上山紀錄當代的內本鹿,在八八水災重創山區環境前,留下珍貴的影像及踏查經驗,這些努力的成果也透過網路分享與內本鹿有關的行動訊息,期盼喚醒人們珍視前人在山林中的生命經驗,從中找出傳承文化的力量。

如今,這分享的網絡跨越了國界,遠在日本的青木兄弟看到內本鹿行腳部落格,深受感動─原來還有人們記得內本鹿,並且正在尋找更多尚不為人知的故事,自此重新開啟了內本鹿與日本警察後裔的機緣。

經過半年的電子郵件往來,今年(2009年)10月底,青木兄弟與熱心居中聯繫的友人尾島女士終於來到台灣,展開一趟尋根懷舊之旅,他們在古總結的帶領下重返內本鹿,回溯父親當年的生活軌跡,並且拜訪同個世代的布農耆老,回憶往昔時光。

981101-neibenluimage013-400.jpg
布農青年、耆老,與青木兄弟的父母親照片

60年的歷史倒帶

時光倒帶至1946年3月,一位名叫青木說三的警官,搭船離開了這座他工作、生活了18年的台灣島,返回日本母國。

青木說三主要在台東工作,足跡遍及今日的池上、關山、鹿野鄉、延平鄉。他不但在台灣結婚生子,還見證了1941年的內本鹿事件,留下日人觀點的第一手文獻紀錄。日後他將在台的生活寫成回憶錄《台湾遥かなるとき》(暫譯為《遙遠時代的台灣》),由長子青木務在日本出版。

60多年的時光飛逝,當年在台灣出生的青木務及胞弟青木幹,如今已是七旬老人,他們原本以為,通往曾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內本鹿的道路已崩塌消失,又沒有親友在台灣,今生可能沒有機會再度回到出生地了,不過心中仍然掛念著,這塊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還有在這裡發生過、跟他們的生命有關的人事物,現在,是什麼樣的光景。

現居日本大阪的青木兄弟獲悉「內本鹿行腳」的訊息後,儘管路途遙遠,他們仍決定在十月底前來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加入尋根的行列。

10月28日上午,青木兄弟在古總結的引介下,和內本鹿布農後裔─擁有相同集體記憶的耆老互動交流,在對話中,回溯、更新、建構出屬於他們的歷史記億。現場共聚集了20多人,除了青木兄弟與布農耆老外,還有同樣為內本鹿後裔的年輕人,以及參與過內本鹿行腳行動的志工,共同見證了這歷史性的一刻。

image015

跨越時空的交流

青木兄弟表示,這樣的交流場面是過去未曾想像過的,而且他們事前很擔心本地的布農族人對於日本人是否存有負面的印象,而不願接納他們的來訪。

事實上,當天前來參與的七、八十歲布農耆老們,像是參加一場「內本鹿同學會」,因為他們都是在內本鹿山區的舊部落出生,有些曾經就讀山上的教育所,面對同個世代的青木兄弟,布農耆老都非常親切的與他們敘舊,回憶少年時期在山中生活的點點滴滴。

一位日本名字稱為「中山行德」的布農長老,還拿出珍藏的「壹元」舊日幣紙鈔,以及家族相片,向青木兄弟述說當時舊部落的情形。

交流會結束的時候,內本鹿布農後裔與日本警察後裔青木兄弟交換紀念旗,並約定明年還要再相聚。青木兄弟致贈一本已絕版的父親的書《台湾遥かなるとき》給古總結,希望他能繼續內本鹿行腳的行動,為更多老人家圓夢。

在這個難得的場合,老人家們心中感受的,可能不是大時代變遷的哀愁,而是像與多年未見好友重逢的喜樂。

image003
交流會現場,圍聚成一個圓。

image005

image025 image027
交流會現場眾人在紀念旗上簽名留念

image009
與會的老人家一起合影留念。

image011
紀念旗一面帶回日本,一面送給桃源村

image007
青木兄弟贈父親的書給古總結。

image001
約定明年還要見面

重返「內本鹿事件」現場

青木兄弟除了與布農耆老敘舊交流外,10月28日下午背起行囊,前往內本鹿古道,踏上他們的父親當年(1941年)經歷的「內本鹿事件」的其中兩個現場─清水駐在所舊址,以及在事件中遭砍斷的鐵線橋。

進入古道之前,青木兄弟依循布農族人的習慣,帶著酒與食物,在入口向天、地、祖靈祭禱,告訴他們「我回來了!」哥哥青木務一邊走在古道上,一邊回憶著「當年母親曾經背著我走過這條路,下山到鹿野醫務室看病」這是父母親告訴過他的故事。

10月29日,青木兄弟續行至鹿野、巒山、關山、紅葉等地,尋找出生地以及父親生活過的區域。「雖然我們對幼年時期的印象已模糊,但幸虧有父親所寫的回憶錄提供線索,加上熱心的尾島女士、Biun(古總結)及其他台灣朋友們的幫忙,才能讓我們能順利找到出生地!」,青木兄弟誠懇地述說謝意。

「內本鹿行腳」發起人古總結表示:

「這幾天看到老人家高興的表情,我就高興了,希望每年都能讓雙方交流聚會。老人家是豐富生活經驗的載體,但是現在,老人過老人的生活,年輕人過年輕人的生活,彼此沒有連結,若能透過內本鹿行腳的圓夢行動,建立傳承的連結,讓年輕人認識老人家的視野,還有過去的生活經驗,年輕人才會去尊重這些平時看起來不起眼的老人家,原來他們才是真正的寶,布農文化才能延續。」

「內本鹿行腳」希望能繼續尋找跟內本鹿有關係的人,如同青木兄弟一樣,協助他們重返內本鹿,看一看多年未見的人事物,一解相思,老人家的晚年才不會有遺憾。

image017

青木兄弟在入山前進行祭禱儀式

 image019


image021

傍晚,即將下山的青木兄弟,再看一次內本鹿的山巒。

image023 

更多內本鹿的消息,請閱讀「內本鹿行腳」部落格 bununbiun.blogspot.com

很多個為什麼?大鳥部落近況1020

10月3日,馬總統親自與大鳥災民碰面時,確認了14戶永久屋的興建,並且說:「你要希望,我就給你希望!」要居民務必要離開帳棚,相信政府。儘管如此,10/15,政府還是打破了上面的承諾,居民已從憤怒變為無奈、冷漠。

1023編輯補注:

本文於10月22日刊出後,讀者來信提及文中部分內容,希望跟大鳥自救會作更多的確認與說明。經作者查證後,作了一些增補與修正,主要是關於受災戶的描述有更精確的掌握,同時也補上大鳥部落目前面對斷炊的情形。修正後的文章刊載如下,僅此說明。

前情提要:

(1)大鳥部落於莫拉克災後有14戶受災戶,原訂於9月29日動土興建的中繼屋,後來喊卡,因縣府及世界展望會認為,按照現有法令對災民的認定,如果是興建中繼屋,只有9位災民能夠進駐,但是如果蓋「永久屋「則可讓14位災民都可以住,所以改成永久屋。

(2)10月3日,馬總統親自與大鳥災民碰面時,親自確認了14戶永久屋的興建並且說:「你要希望,我就給你希望!」(記錄請見http://www.88news.org/?p=471),要居民務必要離開帳棚,相信政府。

(3)10/15,政府打破了上面的承諾,在舊大武國小召開的大武地區安全評估會議中,推翻了台東縣縣政府原民處處長在9月29日的承諾(要給大鳥村民十四戶永久屋,記錄請見http://www.88news.org/?p=316),而又改為九戶的中繼屋,也等於推翻了馬總統的承諾。

面對政策的善變,不知期待的未來,居民已從憤怒變為無奈、冷漠。以下是記者訪問大鳥自救會的總幹事,請他說明一路走來的情形,同時將部落受損房屋記錄下來,請大家一起來瞭解,為何「現場受災戶」與「政府認定的災戶」,會有如此大的差異。

image001
大鳥部落

image003
大鳥部落自救會總幹事張琇櫻

一、說好的希望去哪了?政府的政策善變何處何從?

(1)本來說好的事情

之前,縣政府曾跟一直住在「大鳥村活動中心內的展望會帳棚中」的大鳥自救會災民承諾,將在9/29動工興建中繼屋,讓14戶災戶的其中符合安遷資格的九戶先入住,為了久等到來的這天,原住民的災戶依著習俗盛重準備儀式,但到了9/29當天,卻被縣政府放鴿子,

縣政府原民行政處處長於9/30當天到場說明,原來是處長認為若改為永久屋模式,則不同於重建特別條例中審核災戶是否符合居住中繼屋資格的嚴苛標準,改為只要是居住於農委會評估為不安全地區的住戶,都可以擁有永久屋,也就是從原本只有九戶能入住,變成十四戶都有房子住。

處長又表示,原本應該等劃定不安全區域的行政程序跑完,確認災戶數,才能興建永久屋,但是為了讓災民能盡快有房子住,破例讓劃定不安全區的行政程序和永久屋的工程同時進行。

儘管處長一再保證下星期就會開始動工,大鳥村頭目王中山先生還是表達對官員的極度不信任與不滿,畢竟他們等這天等了快兩個月了,而他們已經面對過官員太多口頭承諾的跳票。

10/3馬總統也來到大鳥村,希望災民離開帳篷接受馬蘭榮家(位於台東市)的安置,但對政府的不信任、恐懼及馬蘭榮家離家的遙遠,王中山頭目說「看不到(重建)希望,我們不會離開帳篷!」而馬總統再次跟王中山頭目保證「你要希望,我給你希望好嘛!」

(2)10月15日之後的最新情況

10/15政府於舊大武國小召開「大武地區安全評估會議」,世展會表示收到縣政府公文,又改成蓋九戶的中繼屋,政府給予災民的承諾,又再一次改變,不同的是,這次參與會議的王中山頭目,並沒有表達太多意見。

「他們(政府)要玩什麼就讓他們玩吧,我已經玩膩了。」原來政策的一變再變,承諾的一再落空,以及遙遙無期的重建,讓王中山頭目對政府心灰意冷,連憤怒的力氣都沒有了,災民們從一開對政府的期待、到憤怒、進而失望透頂,只能努力靠自己「自救」。

自救會總幹事張琇櫻也表示,10/16星期五下午,鄉公所原民課的黃小姐向災民表示,鄉公所希望他們可以撤離大鳥活動中心的帳篷,並選擇租屋或是依親,

但部分災民考量,聚集起來待在活動中心的帳篷,較可以用集體的力量來跟政府談判取得中繼屋,至少可以有個兩、三年思考未來怎麼走,但若選擇租屋或依親,災民被拆散,補助個半年就又不知何去何從,而好不容易在這裡堅持了兩個多月,就要這樣放棄了嗎?

儘管10/15的安全評估說明會,世展說會蓋中繼屋,但總幹事、頭目還是會這樣思考,再次顯示了官員承諾屢次跳票,造成的災民對政府的不信任感。

琇櫻姊說:「儘管我們這樣想,但還是要取得全部災戶的共識,不然有的人搞不好是想租屋的,不是我們的想法就代表全部的人,別人可能也會誤會、覺得我們影響到他們的福利…所以我們才開了會討論,最後大家還是覺得留下來好了,不然去租屋,半年過了要去哪理?」

(3)部落的困擾

這次莫拉克風災的受災部落,多多少少都面臨類似的狀況;當災民中有一群人積極的思考、質疑政府的政策是否符合災民需求、並積極爭取權益、不選擇政府的安排時,會有另一群人害怕因為「不聽話」而拿不到「可能」會拿到的補助,而認為積極爭取權益的那些人可能會讓他們也被歸類為「不聽話」者,而影響到他們「應得」的補償。而這些就導致了部落內部的衝突甚至分裂。

琇櫻姊又說:「事實上,所謂的中繼屋、永久屋、善款,也是慈善團體、民間資源所贈與的,為何在災民上的認定、給予的協助上會一拖再拖、或是如此的嚴格,像是嘉蘭的65棟都已正在蓋了,我們才14戶,有這麼困難嗎?」

也許是因為,嘉蘭村是東部最早被外界知道、受災戶最多、被最多媒體關注的地方,所以也備受社會關注,政府必然面對很大的輿論壓力,也就是說,政府對地方救災重建的效率、是否跟輿論壓力成正比?較不受大眾注意的地方,就可以「慢」一點?

(4)一定要總統交代嗎?

而王中山頭目於10/20透露,總統府秘書長廖了以這幾天有打電話給他,談論大鳥村中繼屋動工的事務,之後廖了以又連絡內政部,內政部再聯絡台東縣政府,接著,10/20時,台東縣副縣長就跟大鳥災民聯繫,表示這星期就會動工,而為什麼廖了以會打電話給王頭目?王頭目說:「我也不清楚,可能總統有吩咐他吧。」不過面對副縣長的承諾,災民還是表示靜觀其變,不要抱太大期待。

二、災戶審核的資格令人百思不解

另一個令災民感到困惑的,則是縣政府審核災民補助的標準。

在大鳥村的災戶中,其中有14戶加入「大鳥部落八八水災受災自救會」(目前睡在帳棚裡的居民),這14戶當中,只有8戶通過通過政府核定符合安遷資格(另外還有1戶是非自救會的災民,但是符合安遷資格),也就是說,另外六戶必須繼續努力,申復審核資格,否則就得繼續住在有土石掩埋危險的房子。

琇櫻姊表示,同樣是自救會災民的陳榮次與楊速南是鄰居,陳榮次房子被縣府評為「土石掩埋超過50公分」,而有領取到救助金補助,被認為是「災民」,但楊速南卻沒有,審核標準令人不解,這也在自救會內部造成爭議。

為了解實際情況,記者去勘查了受災戶現場,瞭解狀況。

(1)楊速南(對照「災民」陳榮次)

image007

image009

image011

紅色箭頭為莫拉克風災時土石沖刷處,因為經過清理,已經看不出當時的嚴重情形,但土石是有流向災戶楊速南的住戶的危機。這種審核標準不一的情形,自救會內部便會產生爭議。

image0131

(2)災戶蘇芝金的家

被評為淹水戶的蘇芝金的家,土石掩埋很明顯超過50公分,但無法符合安遷資格,政府官員說,只要清一清還是可以住人,但下一次大雨來時怎麼辦?政府會出足夠的錢與人力幫忙清嗎?

image021

(3)災戶王新貞的家

image023

(4)災戶葉隆盛與災戶吳春花

他們的房屋,一樓已被掩埋,曾經災民與政府為此爭執這到底是半倒還是全倒戶,政府官員甚至說這樣的二樓還是可以住,所以算半倒戶,令人匪夷所思,災民氣憤回應:「那你自己住住看!」(請閱讀公視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43511

而此棟雖住有葉隆盛與吳春花兩戶,但兩戶在房內是分開獨立居住的,政府第一次審查時,卻只配給吳春花中繼屋,葉隆盛被評為戶中戶,並無受惠,原因是政府勘查人員進入損毀屋內勘查,觀察到屋內有樓梯相連,即認為葉隆盛並無獨立生活事實,讓災戶大感荒謬。

第二次審查時,鄉公所有開給葉隆盛獨立生活的證明,目前還在審查中。

image027

(5)災戶成秋妹的房屋

image029

(6)災戶王中山頭目和災戶陳清,已消逝的房屋。

image031

(7)災戶陳大謙已消逝的房子,陳大謙VUVU也於98年9月9日往生。

image033

(8)災戶蘇明雄的房子。

image035

(9)災戶潘光雄的房子。

image037

(10)朱秋進

除了自救會的成員外,也有一些同樣受到災情影響的住戶,例如遭受土石掩埋的災民朱秋進,屋內裝潢幾乎全毀,屋內裝潢幾乎全毀,電視、冰箱也都損壞,而政府給予的四萬元補償金,也根本不夠朱大哥做房屋的復原。此為朱秋進的住屋。

image015

風災時災戶朱秋進的家

image019

風災時災戶朱秋進的家

(11)災戶許蘇秀惠

許蘇秀惠沒有加入自救會,之前房子承租給災戶張學明(為自救會成員),災後張學明搬離此屋,本來就沒有房子住的秀惠姊,自行清理這個被土石掩埋的房屋,大約花了七萬元修繕,政府也沒補助她任何一毛錢。

image025

大鳥村達萬地區被淹沒的電線杆,右邊是舊的電線杆,左邊是災後新立的,可看出土石流堆掩的高度。
image039

台東縣大鳥部落八八水災受災自救會提案

琇櫻姊也將10/19早上自救會開會索取得的共識,做成提案,內容為下:

一、 大鳥部落八八水災受災自救會十四戶災民訴求:請盡速動工蓋中繼屋或永久屋,我們不接受強制租屋。

二、 為何本自救會災民陳榮次與楊速南係屬鄰居,一人有救助金補助一人則無,請問認定標準為何不一?

三、 請盡速認定危險戶之統一標準,使災民及早獲得妥善安置。

大鳥斷炊

目前大鳥自救會,從10/16開始面臨到斷炊的情形(自由時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oct/23/today-south5.htm,急需外界的援助。這部分,自救會還在尋求外界奧援,也許會請大家合資做公共廚房,但這得先取得內部的共識。

小結

也有當地志工表示,雖然政府說只要被農委會劃定危險區的地方,都符合永久屋安遷資格,一戶可獲得一棟永久屋,但像是大鳥地區有四百多戶,那個劃定是非常困難的,怎麼樣才能被評為危險地區呢?這樣一等又不知道要等多久,許多未符合中繼屋安遷資格的危險戶(譬如自救會裡為符合資格的六戶),又要再面臨多少次的土石流掩埋,才能等到永久屋呢?

也許政府官員們確實面對行政上的艱困,作業上也相當的努力,但政府內各部門的溝同協調的體質差,導致各單位各行其事、政策一變再變無法確定,讓災民面對實質的「二次傷害」!

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中央與地方溝通協調的通暢與法令、審核標準的統一,政府要怎麼做,或是什麼都不做,也要讓災民能夠明確知道,他們才能有所適從,掌握自己的未來。

image005
帶我們去看14戶災戶房屋現況的大鳥部落青年會會長志祥

(本文轉載自「莫拉克獨立新聞網」)

內本鹿布農後裔與日本警察後裔青木氏 交流會

1946年3月,一位名叫青木說三的警官,搭船離開了這個他工作、生活了18年的台灣島,返回日本母國。他不但在台灣工作,結婚生子,還見證了1941年的內本鹿事件,留下官方觀點的第一手文獻紀錄。日後他寫成回憶錄…

好消息!各位內本鹿行腳的夥伴們:

過去因為有各位的支持及參與,使我們能持續上山紀錄當代的內本鹿,在八八水災重創山區環境前,留下珍貴的影像及踏查經驗,這些努力的成果也透過網路分享給有心想認識內本鹿的人們瀏覽。

如今,這分享的網絡跨越了國界….

遠在日本的青木兄弟,看到我們為內本鹿做的影像紀錄,深受感動:原來還有人們記得內本鹿,並且正在尋找更多尚不為人知的故事。

青木兄弟正是在戰前生於鹿野溪流域的那一代,他們的父親也在內本鹿工作過。

儘管路途遙遠,日本朋友還是決定在今年10月26-28來台東,

他們將和內本鹿的後裔,以及有相同集體記憶的人們互動交流,在對話中,回溯、更新、建構出屬於他們的歷史,Biun及志工會接待這些遠道而來的長者,並且用攝影機紀錄這歷史性的一刻。

這段期間歡迎各位夥伴回來台東,一起親耳聆聽長者們說故事,親自向當事人求證關於內本鹿事件或者當時生活的其他面向。

這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希望你也在場共襄盛舉!

內本鹿布農後裔與日本警察後裔青木氏交流會

時間】2009年10月27日09:00~12:00

【地點】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 (當天08:50 在Biun家集合)

【聯絡人】大苑 0932-959-812 bununbiun@gmail.com

【備註】

1.若您無法到場參與,也可以回信將您的想法或疑問告訴我們,我們將在聚會中向老人家們詢問。

2.請自行前往,交通、食宿請自理。

3.要來參加交流會的朋友,請事先聯絡大苑(告知姓名、電話),若行程有臨時異動才方便通知您,謝謝。

【關於青木氏】

1946年3月,一位名叫青木說三的警官,搭船離開了這個他工作、生活了18年的台灣島,返回日本母國。

青木說三主要在台東工作,足跡遍及今日的池上、關山、鹿野鄉、延平鄉。他不但在台灣結婚生子,還見證了1941年的內本鹿事件,留下官方觀點的第一手文獻紀錄。日後他將在台的生活寫成回憶錄─《台湾遥かなるとき》(尚無中譯本,在此暫譯為《遙遠時代的台灣》),由他的兒子青木務在日本出版。

60多年的時光飛逝,當年在鹿野及中野出生的青木務及胞弟青木幹,如今是七旬老人,他原本以為,通往曾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內本鹿的道路已崩塌消失,又沒有親友在台灣,今生可能沒有機會再度回到出生地了,不過他心中仍然掛念著,這塊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還有在這裡發生過、跟他的生命有關的人事物。

一年多前,一封來自日本的email,重新開啟了內本鹿與日本灣生的機緣,經過數個月的email往來,今年(2009)10月底,青木兄弟與熱心居中聯繫的日本朋友尾島女士,將來到台灣,展開一趟尋根懷舊之旅,在10月25、26、27日,他們將和Biun一起追溯父親(青木說三)當年的生活軌跡,並且拜訪同輩的老人們回憶往昔。

這是一趟特別且意義重大的旅程,在此邀請各位來過內本鹿的朋友們,在10月底回來台東,一起參與、聆聽這段跨越時空的故事。

※想一起來台東聽故事,請來信詢問詳情bununbiun@gmail.com
內本鹿行腳&台東縣延平鄉影像誌
bununbiun.blogspot.com

981020-liword-400.jpg

更多內本鹿的訊息,請點選這裡。

莫拉克之後,釋迦農的未來

天災打亂了農民原本的生活,侯信雄說,務農的人最「憨」了,沒辦法知道天氣要怎麼變化,何時又有狂風驟雨沖毀辛苦經營多年的農地。侯信雄說,農地重建之路費時花錢,自己太老了,未來的日子只能先靠兒子做工維持家計….

「咱做事人上憨啊啦!(我們作農的人最笨了)」釋迦農侯信雄這麼說,因為莫拉克颱風,五公頃的釋迦園全被沖走,農地旁邊的自用住宅被土石掩蓋。不只當季無法收成,辛苦培育多年的農地也付諸流水,若要復耕,至少也要十年的時間。

莫拉克颱風帶來的損失不單單是當季收成,連農地的整頓和栽培等等,「至少損失了五百萬」。侯信雄說,農地復耕到可以栽種,至少要三年的時間,每公頃要投入五十萬的本錢;從栽種到採收又得花上兩、三百萬和三到五年的時間,才能把小樹栽培長大,時間之長和金錢之多讓受災農民的未來更為艱辛,「很多人都沒有能力再種田了,只能先去做粗工。」

981019-guonugshjia-360.jpg

六十七歲的侯信雄在太麻里多良村種了十年的釋迦,他說,釋迦適合在礫地生長,氣候要夠熱、雨不能太多,太麻里是得天獨厚的產地,種出來的釋迦又大又甜;誰知道這次水災,太麻里地區的釋迦田幾乎無一倖免。

因為釋迦園在河的下游,侯信雄無奈的說,大水把原有堤防沖垮,「就算要整地也要等政府把新堤防蓋好,否則河一上漲我們的辛苦又要白費」,新堤防什麼時候動工?他搖搖頭,「嘛不知影(也不知道)」。

談到政府對受災農民的補助,例如低利農貸,侯信雄說,自己沒有收到通知,正式的宣傳太少,大部分補助都是彼此告知才知道,「很多人都不知道」,不知情的農民就這樣錯過申請期限了。他說,「要申請貸款也要有足夠的本金啊,可是誰願意借我們錢當擔保呢?」,若連貸款的本錢都沒有,農貸條件就算放寬了,對農民的幫助也很有限。

侯信雄說,政府只能補助當季收成的損失,被水沖毀的田地和復耕等費用還是得自己吸收;在申請農產損失補助時,一下要切結書,一下要村長證明,「農地明明都流掉了!直接派個人來看嘛,何必這麼麻煩」繁雜的申請手續讓他不禁皺了眉頭。

天災打亂了農民原本的生活,侯信雄說,務農的人最「憨」了,沒辦法知道天氣要怎麼變化,何時又有狂風驟雨沖毀辛苦經營多年的農地。侯信雄說,農地重建之路既費時又花錢,自己太老了,未來的日子只能先靠兒子出外做工維持家計,等本錢存夠了再來考慮要不要復耕農地,「沒辦法啊,遇到這麼嚴重的水災,是阮的運氣太差」他嘆了口氣這麼說。

延伸閱讀:
八八水災 太麻里當季水果釋迦農損失慘
太麻里自救會 5訴求9建議救災農
災損補助落差大 釋迦農抗議

(本文轉載自「生命力新聞」20091019)

還有很遠的路─嘉蘭與歷坵的安全評估說明會

原民會巡迴召開的安全評估說明會,今天(10月14日)一開始是由專家學者報告嘉蘭村與歷坵村的安全評估,分別報告了這次災害的各種成因、之後可能還會面對的災情、及面對的因應方式,之後,由災民表達對報告的想法…

原民會巡迴召開的安全評估說明會,今天(10月14日)一開始是由專家學者報告嘉蘭村與歷坵村的安全評估,分別報告了這次災害的各種成因、之後可能還會面對的災情、及面對的因應方式,之後,由災民表達對報告的想法,官員再給予回應。

image001image003

安全評估報告

專家學者報告,太麻里溪的出海口,在這次風災過後,由原本的300公尺拓寬到933公尺,大約多了三倍­­,而嘉蘭村旁的河道,由原本的117公尺拓寬到213公尺, 嘉蘭村共1.6公頃被沖掉,而太麻里溪的上游,包盛社旁,因大武山土石崩落,而形成巨大的堰塞湖,對將來的安危有淺在的危機。歷坵村旁的河道,則由原本的36.2公尺變成103公尺 。

兩村的所要面對的共通點是,也許在野溪所造成土石流處,還可透過工程做防護,但由於這次風災雨量極為龐大,使的兩處溪流的上游山林都崩塌的極為嚴重,只要下雨河流都會挾帶大量的土石,河床將會不斷升高,尤其是嘉蘭村,未來可能會面臨越來越多的危險,而崩塌的山林,則不知道要多少年才會復原。

image005

風災前太麻里溪出海口(圖由中央大學太空遙測中心提供)

image007

風災前太麻里溪出海口(圖由中央大學太空遙測中心提供)

image009

風災後太麻里溪出海口(圖由中央大學太空遙測中心提供)

image011

風災後太麻里溪出海口(圖由中央大學太空遙測中心提供)

image013

風災前太麻里溪上游包盛社處,藍色細線為溪流

風災後太麻里溪上游包盛社處,紅色線框圍堰塞湖

image017

公部門在行政上的報告

安全評估報告結束,由各公部門報告目前安置政策與進度。

行政院財政部:

中繼屋的部分,於8/11暫時選定正興的1-15、1-16、1-17及3號地,共1.76公頃,並進行測量,用以安置65戶的災民,但唯恐用地不足,之後,又選了介達段的4、4-1、4-2、4-3地,共四分多,而在永久屋用地勘選的部分,暫選新富社區的左、右側,9/30時自救重建委員會透過鄉公所與地主協談土地問題,但因到場的地主不超過二分之一,無法達成決議…

台東縣原住民行政處:

中繼屋的進度緊迫,展望會將會尋求國軍幫助,調派一百個兵力協助造屋,希望可以在10/30之前完工(先完工34棟,目標65棟)

永久屋勘定的部分,目前好像找不到更好的地方,會勘金峰鄉三處,新富段東側較安全…預計向地主購地將花一千八百萬,並納入特別預算,新富段西側(若做為永久屋用地)則有風險,整體會勘與土地的取得大概是沒有問題,現在等特別預算過了,再跟地主溝通…

內政部營建署:

有關永久屋的部分,目前鄉親較急的,是安遷過去以後,房子要怎麼選,另一個是,遷過去以後,原來住的地方要怎麼辦。這次碰到風災雖然很不幸,但也看到社會資源是很豐富的,有許多慈善團體、宗教團體、企業願意協助、提供永久屋,但儘管永久屋是用送的,仍有資格審核的問題…

有關新富社區東側的永久屋選地,我們第一步就是對他做評估,第二步是鑽探(意思是對那塊土地會做完善的安全評估)…雖然它被稱做永久屋,但沒有房子是可以永久存在的,怕到時候發生什麼事情,民眾又會抗議說這不是永久屋嗎,應該把它稱為「長期安置住宅」比較適當,但它採用的工法,是可以抗風十七級、抗地震七級的…

營建署協助地目變更後,可能再交由世展會去蓋永久屋,我們也會加快居住永久屋的資格評估…要整個遷村是很困難的,土地難尋,遷太遠又擔心交通不便,有些人還要照顧自己的農地,盡量以原居地旁的安全區域,以五戶、十戶、甚至十五戶為單位去做遷移的考量,

現在最麻煩的,還是資格認定的問題,若符合資格的,依戶內人數分發不同坪數的房子,一到兩人的為十四坪,三到五人為二十八坪,六人以上為三十四坪…。

災民們針對公部門報告的想法

災民李先生:

這次救災充分反映老百姓的痛苦、及政府的無能。希望可以炸掉隘口(依圖所標示),讓河流順利去出海口,就在要治標又治本,治本就是局部遷移,一到十一鄰都遷走(紅線以上)

image021

image023

另外,蓋永久屋的地方,公共設施也希望一併被考量進去…我希望防災、救災、善後,不是多種版本,能夠確定…還有我覺得很奇怪的,現在的善款,是用莫拉克的名義募到的,但卻不接受嘉蘭村的監督,善款的運用應該也是由我們監督才是…

還有受災資格的認定,應該要從中央一條下來,當中央變更法令時,鄉公所不要還在用舊規定…有關河道治理法線,擋土牆和堤防應該要一體成型,而且那邊不應該建道路。

災民黃先生:

希望遷村時用複製的方式遷村,用原來行政劃分的方式換到安全的地方,左右鄰居還是一樣的…另外,鄉公所有沒有要提供拉冷冷山區做永久屋的評估…不要按照說什麼受災戶什麼的(指受災戶的條件),大家的建屋地坪要一樣,但建坪可以依戶內人數變更…。

image017

災民:

有關安全地(永久屋)的選址,應該包含全嘉蘭的附近,現在選址在新富的兩邊(東西側),人口增加會有排擠效應,拉灣和拉冷冷應該也包含進去選址。

第二,不管是哪個慈善團體來做(永久屋)建設,但之前希望一定要跟居民做溝通,建屋的配置、建型、公共設施,都要考慮進去(符合文化性),營建前一定要跟地方做充分溝通,避免文化落差造成不滿。」

image023

image026

災民胡先生:

嘉蘭村到底安不安全?直到現在五十幾戶被沖走,才會被關注,從海棠到莫拉克,從沒有關住我們的安全,沒有做堤防防護,整個河川只有疏濬兩次,嘉蘭橋到拉灣橋只疏濬兩次,沒疏浚,才會被沖刷,為什麼這個地方很多漂流木…

鄉長之前跟我們說河川很安全,不用擔心,現在專家說不安全,到底誰乎巄我們?如果一到六鄰(在紅線以上)以後有危險,是不是要一起規劃做安遷,不要等以後(下一次風災)也變危險區,又再規畫第二次…

土地沒有了,是不是可以規劃農地給我們農民耕種,這樣我們才能夠生活下去,另外,是不是可以知道,到底什麼時候會遷村,要不一直等…太麻里溪下游已經疏濬一段時間,為何嘉蘭村這邊還沒有疏濬

也希望可以雇用我們成為我們自己的家園的國土保護人士(做水土保持等),這樣就有工作就業機會,這也是與我們的生活地息息相關的事情,讓我們保護自己的家園…

也希望將隘口炸掉,讓河水能夠通暢,不會淤塞反彈…也希望能重新開發金峰溫泉,發展我們這裡的觀光,再從金峰溫泉那裏造橋連到拉冷冷,這義樣交通也比較方便…。

image019

災民胡大哥

災民:

嘉蘭本來不危險,現在卻很危險,不知道為什麼,專家(工程)越做水流越快,政府不知在幹什麼,專抓打獵,水土保持都不做,從海棠到現在總共七十幾戶被流走,那中央到縣政府都不用負責嗎?為什麼每次專家做堤防傷害越做越大?

其實嘉蘭村百年來有什麼危險,結果海棠後做了一個堤防,我們就衝了五十幾戶…當然傷害減到最低還是寄望專家,希望上帝能夠讓專家變得很有神力。

image028

災民:

馬路(縣道東64)要修好,這樣之後有災難我們逃的比較快,還有那段路有個地方很暗,是不是要有人受傷才會放(路)燈…

嘉蘭外側可以做堤頂道路讓族人可以上山、可以回家,但從海棠到現在都沒有做,是不是原住民的地方可以做比較慢,或是是要我們自己在山上生活?看了剛才的(安全評估)報告,好像在恐嚇,要我們離開家園,但卻沒有說政府到底要怎麼整治!

也有災民表示:「聽完報告,覺得待在這邊實在太可怕,請長官可以提供我們一個安全居住的地方!

公部門對災民擔憂的回應

工程師:

治水的處理的方面,我們可用兩個手段去處理,一個是工程手段,如果工程手段沒辦法的話,就只好用非工程手段,在嘉蘭的話,那就是搬遷,像是如果在都市裡面的話,就是用保險,譬如像屏東這樣的平地遇到風災淹水很恐怖。

但如果像是山上的崩塌地,可能是原住民比較弱勢,都往山上住,這種問題就比較多,如果要做源頭整治,花費很多(工程車要開到上游很困難,運輸沙石也很困難),而災民遷到都市的話經費較低…而如果打掉隘口,舊香蘭就很危險,所以說,在河川工程的部分施力,幫助不大,另外,如果要做通往拉冷冷的橋,那也是高難度的工程…

image030

內政部營建署:

我們會將受災戶的資格放寬,至於細節是什麼,今天將會由中央重建委員會所召開的會議決定(請連結http://www.88news.org/?p=591)

再次跟大家說明…有關長期安置住宅的部分,不只是考量現在的大家,還有大家的後代子孫,蓋房子不是問題,而是住進去的生活該怎麼規劃,我們要蓋之前,一定會跟大家溝通,裡面的公共設施、屋內設置要怎麼做,這些一定會溝通,我們一定會做,甚至行政配置、鄰居、信仰、教堂都會考量…

流失的土地被沖走怎麼辦,會依地籍資料做補償,會依地價的四成做補償如果土地被規劃在不安全區,政府就會做降限使用

為什麼政府做了提防還會被沖?現在全球氣候變遷,導致雨勢非比尋常,南部幾天就下了2900毫米,幾條河川一次匯集會承受不了,真的要做工程去做到完善的防護,任何一個城市,都不可能用這麼高規格,相當的昂貴…

未來的政策,會將各位聘為國土守護者雇用你們去保護自己的家園…我沒辦法保證,找到的土地,是絕對的安全,但相對而言,與全國比較上,一定是安全的…

剛黃先生說的,拉灣和拉冷冷,透過專家評估,若是安全,就納入會勘,做為永久屋用地的考量

房屋的部分,若是一戶本來有五人,因災難剩下兩個,房子有29坪的,還是會給它28坪,若是子女在外的,也就是一戶有兩個加上在外的子女三個會回來住的,也給28坪永久屋的給予,若是一個門牌五六戶的,經審查後確認,每一戶都有房子

另外,若災民不是居住於合法房屋,但有水電證明、有戶籍證明、或有村里幹事認定,也有永久屋

危機戶(房子未損,但處於危險區的家戶)的話,依重建特別條例,如果被劃定為危險區,請大家不要跟天來賭,劃定後將會發出公告,並限制居住房屋政府會以公訂價格加四成收購農地若被評為危險區,則會降限使用,並提供補償…那若被劃定為危險區後,遷出時間,就看政府什麼時候公告就什麼時候遷災民的貸款,由政府負擔、銀行概括承受

我們也絕對沒有恐嚇大家的意思,我們要去客觀分析,考慮風險問題,因為全球氣候變化劇烈,我們不會知道下一次到底是怎麼樣,尤其上游的崩塌這麼嚴重,以及對於野溪的整治,工程也就沒有太大效用,所以才會希望大家可以遷離不安全區…。

台東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

新復段(新富社區旁的土地)的永久屋用地,將會找兩個估價師來估價,而永久屋的分配,海棠颱風的十五戶災戶也會納入考量,目前嘉蘭村災戶認定為58戶,已有8戶決定租屋…永久屋配置部分,依災民需求,會按照原頭目家族的分配位置或是隨政府安置…而劃定特定區,由農委會和經濟部水利署負責

而此時金峰鄉鄉長似乎有些不耐煩的回應,有關縣道東64的安全問題:

如果照你剛才那樣說,那縣道東64,要不然就封道好了,我們工程已經去做過了三次了,但那個路段就是會一直下陷,現在是50公分持續下陷,不是我們不做,是做了它還是會下陷,要不我們就封道嘛,利用另外兩台產業道路,做為出入使用,雖然大家比較麻煩,但就是這樣比較安全嗎,要不到時候有人出事又要怪…。

公務員與災民長期的辛勞、溝通不良,以及行政上的困難,導致彼此間誤解、埋怨,失去了互相理解的耐性與空間,許多的委屈的情緒在會議上浮現出來。

災民也馬上回應:「可是孩子們上學用的巴士沒有辦法走那兩條路…」,鄉長接著說:「為了你們的安全沒有辦法啊…」

重建會代表也馬上回應:

現在的狀況很多,無法符合民眾的需要,那是因為從中央到地方,面對這次風災,都是處理未曾面對到的問題,而重建委員會則是要不斷扮演各部會協調的身分,一種跨部會的協調者

十月十六號的跨部會協商,已經有個初步的共識,原住民的遷村原則為,如果政府已公布為不安全地方,經過部落決定遷村並取得永久屋,原來的土地和原來的住屋,依照重建條例20條,對於被專家學者認定的危險區域,農委會會對農地做重新的鑑地,也會讓實際的地主參與認定,若危險,可能就會降限使用,本來是農地,可能會變林地,農地是可以蓋農舍的,但林地就更嚴格了,

若評估為危險,住民願意離開,就會提供住屋並協助輔導就業若不走,政府無法強制離開,但政府會公告這個地方不適合人居住,也有人會開玩笑說,那就像是有的河流旁有標示牌說「水深危險,不得戲水」一樣,但要不要去玩水就看個人…

另外,不得再回原居住地建屋,並以離災不離村,離村不離鄉,協助其建造永久住屋,還有,原居住地僅為做為文化資產,使用上得由部落做決議,政策得與部落做溝通才能決定,最後,河川管理的部分,將會統一由一個單位去管理。

講到遷村,我也聽過一個說法,還滿有道理的,那個人說,我們原住民遷村絕對不能到平地,因為30年後,海水位上升,平地就沒有啦!…

因為專家對嘉蘭這塊土地沒有感情,並沒有大家對土地的那份愛,所以反而可能提供更客觀的建議,因為重建會是跨部會協調的單位,我們不會讓大家有碰到縣政府、鄉公所的那樣的感覺…。

原民會許副主委也說:

我們絕對不會強制遷離大家,要在相對安全下尊重居民意見,但要快速,還是要溝通、要做出決定,要不案子一直拖,大家的安全持續受下一次災難的威脅,河川整治就交給水利署,而我們也會讓自己的家鄉、造林護土上做出貢獻,政府將會承租原住民的土地,再雇用原住民自己護土造林。

從這次的會議,與之前比較起來,更能感覺到政府的善意,對於災民的需求,大多都有給予正向的回應,也可以感覺到官員們的努力,只是還不清楚,那些善意的承諾,在具體實施上到底會是怎麼樣子呢?

image032

原住民委員會許副主委

(本文轉載自「莫拉克獨立新聞網」)

富山與大鳥族人,對安置與重建的想法

為什麼台東族人對於馬蘭榮家如此抗拒?居民表示,馬蘭榮家距離部落真的很遠,搬至馬蘭榮家,形同與部落原來生活完全隔離。除了距離因素,從88水災至今累積的不信任和擔憂,都讓居民害怕,一旦遠離家園,恐怕…

嘉蘭、富山和大鳥部落,目前安置情形

台東地區莫拉克災後的短期安置方式,居民與政府之間的意見一直有很大的歧異。中央政府提供的三個選項為:「遷至馬蘭榮家、租屋、依親」,但是居民認為馬蘭榮家離部落太遠,且與平日生活模式差距太大,租屋或依親也就等同族人四散,因此三個部落居民均不願選擇政府方案,各自採取不同的自力救濟模式。

其中嘉蘭部落災後自組「八八山寨」,集體在介達國小生活,受災族人同時參與中繼屋的興建工作,雖得到許多外界關注,但因「住帳棚」不是政府接受的安置選項,所以無法取得生活津貼補助。而富山和大鳥部落因內部無法像嘉蘭部落有明確共識,但又不願接受政府安置模式,因此幾乎一直處於「沒有任何照顧」的狀態,甚至在部分區域,連乾淨的民生用水都沒有。

10月3日,芭瑪颱風來襲,馬總統前往台東嘉蘭、富山與大鳥部落,與居民面對面溝通安置與重建等各項議題。會中各級政府官員,持續勸說居民前往馬蘭榮家安置,各部落雖因颱風來襲,也不得不改變原有的安置方式與地點,但整體來看,願意搬到馬蘭榮家暫時安置的居民,人數佔總部落人口的比例仍然非常的低。

嘉蘭部落原居住於「八八山寨」的災民約近100位,其中有20幾位居民遷至馬蘭榮家,其他70幾位災民,大多選擇依親,部分選擇租屋模式,以便領取政府的生活津貼補助。

另外大鳥部落居民有將近1700多人,富山部落有上百名住戶人,但兩個部落加起來搬去馬蘭榮家的僅有31人,大鳥部落的居民選擇在部落附近的舊大武國小、新大武國小、天淇幼稚園以及大武家扶中心集體安置,富山部落則在天后宮安置。

但是這些安置地點,因為是由居民提出的,而非政府提提供的選項,因此同樣的無法得到任何照顧協助或生活津貼補助,只能由居民以自力救濟的方式進行安置。(關於馬蘭榮家的情形,與居民入住戶數,可參考自由時報「暫住馬蘭榮家,災民很滿意」)

為何居民如此抗拒馬蘭榮家?

儘管馬蘭榮家為了迎接災民的到來,費心的準備,甚至更新了內部設備,但整個台東地區受災居民,截止昨日為止,卻總共只有70人願意遷入,甚至在芭瑪颱風之前,進駐的人數甚至僅有個位數,這尷尬的數字,讓台東縣副縣長當場哽咽:

「你們還是去馬蘭榮家好嗎?請體諒馬總統的辛勞,一個八十幾公斤的人,為了這次救災,瘦了十幾公斤,我真的是很不忍心…(哽噎)」

而總統府副秘書長賴峰偉也激動表示:

「我一直想不通,為何高雄的人被安置都很滿意、沒有問題,為什麼台東的就是不願意?剛剛聽到大鳥的頭目說了,才明白原來是因為看不到希望,現在馬總統承諾說要給你們希望了,你們就讓他愛你們好不好,不要總統要給你們愛,你們還不接受!」

為什麼台東族人對於馬蘭榮家如此抗拒?居民表示,馬蘭榮家距離部落真的很遠,如果騎摩托車的話(部落最通行的交通工具),從嘉蘭到馬蘭榮家要30-40分鐘,從富山部落過去則要70-90分鐘,最遠的大鳥部落騎到馬蘭榮家,則要將近120分鐘,搬至馬蘭榮家,形同與部落原來生活完全隔離。

但是除了距離因素之外,從88水災至今整個過程累積的不信任和擔憂,都讓居民害怕,一旦遠離家園,恐怕就得在馬蘭榮家等待看不見的未來,這份顧慮,是居民不願選擇搬遷的最主要因素。

為了讓外界更瞭解居民的擔憂與政府的回應,記者整理10月3日,馬英九總統和各層級的官員與大鳥和富山部落居民會面的內容,記者盡量還原當日場景與發言內容,希望有助於理解居民面對安置與重建時的想法與擔心。

10月3,總統與富山和大鳥部落的會議

十月三號中秋節,當天下午一點半,馬英九總統一行,到了台東縣大武鄉大鳥村探視災民,希望了解災民的需求,進行一個良性個溝通,安排了一個會議,過程頗具戲劇性,甚至有些政府官員,為了馬總統的「辛勞」體重遽降而情緒激動哽噎,整體而言,對於富山部落和大鳥村居民的短期安置並沒有個明確的結論。

image001
(總統馬英九10月3日至台東與富山、大鳥部落族人面對面溝通,攝影/楊念湘20091003)

世界展望會對大鳥重建永久屋的說明

世界展望會在會議一開始即表示,原本要協助大鳥部落興建中繼屋,但是在颱風過後,卻希望改成興建永久屋,是因為,永久屋的設計,是以符合居民的核心價值、信仰以及文化為構思基礎,更進一步,希望提供教育協助與社區產業發展,例如與台東農改場、與屏東科技大學合作發展農作經營,興建的過程,也會讓部落災民參與,除了以工代賑、學一技之長外,也讓災民親自參與,蓋自己的家。

面對災民提出為何災情過了一個多月才開始要動工的質疑,世展會說明,是卡在「土地」,才會拖這麼久。因為安置土地,一地難求,但,目前,最終選址在省道通往大鳥村入口處,是個大家都可接受的結果。

image003
(世界展望會會長杜明翰向大家說明進行永久屋的計畫,攝影/楊念湘20091003)

image005
(大鳥部落永久屋選址地點,攝影/楊念湘20091003)

居民對安置的希望

會中,儘管政府官員,一再承諾會馬上動工蓋永久屋,但對大鳥的災民來說,這一個多月處於「沒有被安置」的擔憂、徬徨、等待,讓大家對政府官員的承諾,一再落空,早已不耐煩了。大鳥自救會總幹事張秀英與大鳥部落頭目王中山,在會議中,語氣激動的強調要求總統,必須以「白紙黑字」提出「確切的動工日期與對口的單位」,以防行政機關互踢皮球,言詞中的焦慮與憤怒,不難理解。

一大早就從富山自救會趕來的總幹事何曉英也很激動的說:「另一個颱風,已經今天又逼近了,安置及是否遷村事宜,還是沒有下文!」,她提出幾點要求:

(1)希望在短期安置部分,可以在舊大武國小廢址或是就近在本鄉其他合適地點,

(2)希望能知道,到底何時才能安遷?何時可蓋永久屋?負責窗口到底是哪個單位?

(3)安置計畫應「離村不離鄉」。

(4)認定受災的標準應從寬,戶數從優.目前的標準,一定要被土石掩埋到五十公分,才算受災戶,對富山地形斜峭,土石流傾洩而去,有些不合理,應從寬從優。

(5)許多災戶的子女,原本在外工作,為了遷村安置參加部落自救,無法繼續工作,希望能夠補救或補助,給予工作機會或生活津貼補助。

回應大鳥村災戶需求蓋永久屋的部分,台東縣彭德成副縣長說:「安遷認定從寬,重建從速,只要一確定,蓋永久屋的地點,馬上就會蓋!」

面對大鳥災民的一再質疑,世界展望會的代表也解釋:「原本選用中繼屋,是因位於大鳥村入口處的那塊地還不確定可否做為長期使用,才想說先蓋暫時安置的中繼屋,現在確定那塊地可以用了,所以就決定可以蓋永久屋了。」

台東縣原民行政處顏志光處長說:

「按照重建特別條例的規定,因租屋、或是房舍未評估為「不堪居住」的實際受災災民,也就是不符合「人在、籍在、屋毀者」,按照重建特別條例的規定,是不能安置住進中繼屋的,以至於本村實際有十四戶受災戶,但卻只有八戶,能入住中繼屋。

原民處為了能讓所有受災災民都得到安置,所以從寬認定,只要是住在危險區的十四戶災民,都能入住永久屋,只是,目前大鳥村,還未被政府劃定為危險區,為了能讓災民符合入住安置條件,能盡快入住,我已決定用「先斬後奏」的方式,讓永久屋可先行動工,並請農委會盡速認定大鳥為危險區,讓行政程序與永久屋工程同時進行,以達到救災安置優先的目的,經過跟各單位的討論,最快下星期就可以開始動工了。」

針對工作補助的問題,勞委會表示:

「將會落實以工代賑,讓災民蓋自己的家,也可以兼顧生計。之前提出的八八零工方案,是以救急為目標,領日薪,為期一個月至半年,現在推出新的方案,是以長期一個月~三年為主。」

針對勞委會的發言,有居民表示,除了蓋自己的家,誰來決定可以給予怎麼樣的工作機會,又是誰能決定「誰能得到這份工作機會」呢?畢竟這樣的工作,還是有名額限制,難保不會被有心操作的政治人物,用來作為地方勢力拉選票的利器。

關於安置,居民和官員的對話

面對即將到來的芭瑪颱風,政府急切的想將富山、大鳥部落的災民,安置到馬蘭榮家,雖然,災民害怕颱風所將帶來的災害,卻不願離開他們現住的帳篷,因為對政府的不信任,讓他們更害怕進去位於台東市馬蘭榮家後,是否就永遠離開他們的家園了。災民強烈表達「離村不離鄉」的意願,希望能夠就近安置於舊大武國小。

會議途中,大鳥部落頭目王中山,按耐不住站起來,向馬總統提問:「你上次來,我們在這裡說過的話,沒有任何官員去執行,請給我明確的答案,譬如,什麼時候動工蓋永久屋?沒看到希望,我是不會走的!」面對政府,口頭承諾的一再跳票,處在絕望情緒中,災民相當不信任政府,寧願繼續住在大鳥活動中心的帳篷裡。

面對頭目的質疑,馬總統立刻回應:

「你要希望,我就給你希望好不好!我們十月十一日將會確認遷村事宜,到時候就能進行動工。」

「我們不可能故意趕你們走,但希望你們不要再住在帳篷裡了,颱風要來了,而且天氣也會漸漸變冷,你們要是出了什麼事,我們政府怎麼擔當得起呢?」

針對總統的說明,有居民提出疑問:

「如果總統真的擔心我們,為何不尊重我們的意願,讓我們可以就近安置於舊大武國小,離村不離鄉呢?」

面對災民的疑問,馬總統回答:

「短期安置的部分,我應該要尊重地方長官,尊重大武鄉鄉長的決定,畢竟他是你們選出來的,如果都是我做決定,那選他出來,也沒有意思了嗎,我尊重地方自治。」

大武鄉長則向居民喊話:「舊大武國小真的塞不下人,你們可不可以去馬蘭榮家?」他表示,災民持續不配合地方政府的態度,面對總統前來,讓地方官員、鄉長、縣長無法確實執行中央的命令(妥善照顧災民、安置於馬蘭榮家),而掛不住面子。

而台東縣彭副縣長也激動的站起來,哽咽的說:「你們還是去馬蘭榮家好嗎?請體諒馬總統的辛勞,一個八十幾公斤的人,為了這次救災,瘦了十幾公斤,我真的是很不忍心…(哽噎),我們要一起走過風雨,讓總統看到我們同心協力的力量!」

總統旁的賴副祕書長接著發言:

「我一直想不通,為何高雄的人被安置都很滿意、沒有問題,為什麼台東的就是不願意?剛剛聽到大鳥的頭目說了,才明白原來是因為看不到希望,現在馬總統承諾說要給你們希望了,你們就讓他愛你們好不好,不要總統要給你們愛,你們還不接受!」

彭副縣長再度發言表示:「颱風快來了,大鳥的災民,請你們先去馬蘭榮家,富山部落的,就請鄉公所安置,要不颱風來了,來不及撤,像上次莫拉克,造成台東台九線太麻里以南有十八個斷點,到時,大家就都出不去了!」

大鳥部落頭目王中山聽到眾多官員這樣說,以十分感慨的語氣回應:

「總統,其實我們在這邊待這麼久,委屈很多,但無法在檯面上說,如果你想了解,我們在私下談吧,我話就說到這裡了。」

馬總統說:

「遷去馬蘭榮家,就只是撐過這次颱風好不好,之後還是可以回來。你去了馬蘭榮家,我就請副秘書長跟妳私下聊聊,如果你們都不聽話,那我這個總統要怎麼做呢?」

王中山頭目沒有繼續發言,但災民還是沒有妥協,最後仍沒有選擇前往馬蘭榮家。

為什麼,地方政府不願接受居民對安置的提議?

面對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均強烈的要災民遷去馬蘭榮家,而不依災民意願,選擇在離村不離鄉的地方安置,多數居民均感到不解,某位熟悉政情的原住民地方人士表示:

「安置於行政院輔導會的馬蘭榮家,動用的人力、物力,都屬中央的資源,反過來看,鄉公所、台東縣政府皆屬窮縣的窮機關,其實沒什麼資源,如果要讓災民安置於原鄉,那鄉長、縣政府雖然了解民情,但找資源就頭大了,如果缺少了甚麼,還會引起抱怨,對他們來說是相當麻煩的,才有安置於馬蘭榮家這樣的政策

此外,馬蘭榮家是屬於中央部會管轄的地方,將來在那裡安置的政策、執行的方式,裡面的工作人員,卻都高高在上,遠離民意的壓力,就不容易符合原住民的需求,災民心理都怕怕的,所以遲疑不接受到馬蘭榮家安置,不是沒有原因,不是沒有疑慮。」

永久安置的困難

對當地居民而言,目前廢棄的「舊大武國小」一直是短期安置或長期安遷的理想地點。當馬總統聽到官員說,那塊地是國有地時,立刻回應:「好啊!如果是國有地就沒有問題了!」。

總統也表示:「到底在救災時,政府可以提供怎麼樣的協助呢?像是制定政府和民間合作的政策,例如,為什麼要那麼麻煩推出重建特別條例,是因為有了這個特別制定的法令,可以排除現行法令的限制,本來要兩年跑完的行政程序,現在三個月就跑完,除此之外,政府還能提供土地,建設周邊公共設施與排水。」

儘管如此,舊大武國小,以實際空間來看,難以容納為數眾多的災民。光是富山部落的災戶就有三十七戶,而舊大武國小在世界展望會的規劃下,只能蓋二十五棟建築,一棟大約容納一到五人,大武鄉鄉長武仲民也表示:「目前整個大竹村的各部落都很危險,需要再透過縣府,找更多的土地來安置。」

面對這個問題,世界展望會表示,若拆除舊大武國小的建築物,將可以擴充建築戶數,應該是塞的下全體富山部落居民,但是整個大武地區需要長期安置的災民,恐怕不只是富山部落的災民,在遷村戶數尚未明確的情形下,許多的決策很難定案,災民也持續處於擔憂中。

image007
(居民屬意的安置與重建地點─舊大武國小。攝影/楊念湘20091003)

其他關於法令與重建的意見

除了短期、長期安置的爭議之外,會中,也有災民提出其他關於法令的問題,例如:「雖是同一地址,但有多個戶口寄居使用」,依照政府現有的法令,只能以一戶為補助標準,讓一戶受惠,那其他寄居戶,無法得到救濟補助,顯然有所遺漏,實際受災的災戶,卻拿不到補助,怎麼辦?

包含將來配給永久屋的部分,也許有四戶人被掩埋、沖毀,因「四戶共用一個戶籍地址」,卻只配給一棟永久屋,造成安置配屋與事實需要有出入,這部分希望請總統裁示。

另外,在隔壁村的「大武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也提出:

「目前大武村有150幾戶災戶,但縣政府因沒有收到鄉公所上報的公文,不敢核定,無法核定。雖然,馬總統強調,在災戶補助、安遷的認定要行政人員從寬,但是,鄉公所基層行政人員,卻表示僅有口頭命令,但沒有實際的公文發下來,無從依據。所以,根本不知道從寬的依據為何?而不敢私自「從寬」,怕要負法律責任,導致災民領不到適切的補助,造成災民互相搶奪資源,甚至基層行政人員,為了規避責任,在發放資源時,要災民簽寫切結書,情何以堪。」

針對一址多戶的問題,馬總統表示:「一切會以實情為依據,會請村長、鄰長下去了解各戶狀況,如果符合補助標準,那每戶都可以領有一棟房子,不可能會讓一棟房子擠了十幾人的情況發生。但,如果沒有設籍在此地、或租屋的災民,就看剩下的資源有多少,再分配了。」

針對永久屋使用權與產權的問題,馬總統回應說:「為什麼住進永久屋後,土地是你的,房子是你的,但卻不能轉賣呢?因為政府會怕,災民一拿到手,就馬上轉賣,錢馬上會花光,又落入無家可歸的情況。」所以,馬總統是擔心,災民萬一不會理財,而又讓自己變成無殼蝸牛,的,令人擔心。

馬總統繼續說明:「目前台東縣有三十三個部落,被評為不安全部落(但不表示一定會被劃為危險區),二十一個部落,被評為安全部落,十個部落被評為有條件不安全,依據『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二十條,經專家學者鑑定後,被評為危險區域與違法建築區域之人民,都得強制驅離,但,政府一定會與民眾溝通,達成共識,不會真的強制執行,請大家放心。」

結論:

這場會議雖然討論了很多事項,但是整體而言,對於富山部落和大鳥村居民的短期安置或長期遷住與重建方式,並沒有明確結論,富山與大鳥的居民幾乎仍全數以自力救濟的方式安置,而沒有選擇路途遙遠的馬蘭榮家,至於長期重建的方式,仍須繼續關注。

延伸閱讀:

改打游擊戰的嘉蘭「八八山寨」

何不嘗試用原住民的方式看事情?─嘉蘭宋仙璋先生專訪

(本文轉載自「莫拉克獨立新聞網」)

富山部落的難題-天災、流言、差別待遇

目前的現況,部落無力面對不同的意見,部落無力統合災民的意見,部落面對政治力的恐懼與部落內部分裂角力,已形同癱瘓,政府是否有可能,尊重不同災民的意願,給予不同的安置與補助,或是按照行政首長的意願…

位於台九線南迴公路邊,約七十度俏陡山路走上去,88水患列入危險區的富山部落,昨日在馬總統蒞臨座談會上,是否要遷村?要遷往何處?成為焦點。更令人擔心的是,若再遇到與莫拉克同等災害強度的颱風與水患時,富山部落將面臨滅村危機,全村放棄現有住家,找新址遷離,勢在必行。

記者10月2日,再度拜訪富山自救會會長劉守治及災民尤忠志,查詢有關10月1日晚上富山自救會親至隔壁部落加津林,協調遷村事宜的談話內容,以下是記者的報導。

981004-dsc01606-360.jpg
富山自救會的劉會長。攝影/楊念湘,20091002.

鄉公所召集的會議

當天晚上,富山自救會至加津林部落開協調會,大武鄉公所田課長與吳仲民鄉長都在場,只是,他們一再表示,希望富山的災民,雖然現仍有住屋,但是已經由專家鑑定為危險區域,全部落住戶已納為災民,鄉公所有責任進行安置,目前台東縣政府原民處指示,馬蘭榮家已準備好接受災民入住安置,希望富山災民盡速接受安置。

然而,自救會有另外的想法及意見,不斷表達希望就近安置至廢棄的大武國小舊址的心聲,但,明顯地,鄉公所官員及鄉長,對災民的這個第一選擇意見,不斷迴避,不正面回答。

政府安置措施與災民意願的落差

大家心理愈來愈明白,目前,對於災民的安置去留,決定權還是在公部門的鄉公所手上,台東縣原民行政處處負責災民的安置,但在權責分工上,安置工作還是需要鄉公所執行,所以,讓大家感覺到,9月30日原民處長顏志光,給富山災民的承諾顯然與實際有落差。(當天會議情形,請點選這裡閱讀)

劉守治會長進一步說,他那天在會談中,有向公所提出質疑:

「為何大鳥災民,在安置計畫中,可以在住進將興建的中繼屋或永久屋。同時,因擔憂逼近中的颱風所可能造成的安危,決定暫時安置在大武國中體育場,而富山的災民,就不能跟她們一樣就近安置在大武國中,一定要全部遷至馬蘭榮家?為什麼?」

劉守治會長說,官員的答案也是一樣,不正面回答。

富山部落另一耆老級的災民林賢三,也曾在會議上表示,長遠來說,何不建議政府,永久安置就選至在台東市台糖的地,那裡地價又高,有價值。

鄉長則順著耆老的話說:這個想法很好。

靠北邊的大竹村主部落有人語氣不好的批評說:

「富山部落獨吞救災物資,救災物資擺這麼多,要生蟲嗎?」又說「富山部落在省道旁,一直掛白布條,寫上『被政府遺忘的角落』、『請幫我們準備屍袋』,這種求援的方式,讓我們大竹村連帶的很丟臉。」

劉守治會長則表示,南迴線災區部落有很多,但,有沒有成立自救會,與是否引起大眾注意?是否有物資進來?是否得到的資源?會有差別。不過,總括來說,在大竹村的幾個災區部落比較起來,富山部落的災情,確實是較嚴重的。

劉守治會長繼續說,富山部落的災民,之前的工作大多是務農,年輕人則在外工作,災難後,因擔心部落家人的安危,現在,只要一下大雨,就會馬上回部落關心,使得工作大受影響,無法正常,大多數人,為了守護部落而失去工作或無法繼續工作。

另外,小朋友就近上學的就學問題先要顧到,其實,長久以來手著家園的老人家,不願意離開家或離家鄉親人太遠,才是最重、最硬的大石。

劉守治會長說,會議最後,吳仲民鄉長表示,要安置在馬蘭榮家或是舊大武國小,他都會都尊重災民意願,好像很有進步,也很溫暖。但,會議隔天,上午鄉長又跟鄰長下達指令,要鄰長把大家都遷往馬蘭榮家。

劉守治會長說,這是什麼意思呢?難道昨天鄉長的發言,只是敷衍了事?

內部不同的聲音

儘管富山自救會,強烈表達離村不離鄉的意願,希望臨時安置在舊大武國小的意願,但,另一個,富山災民尤忠志則有不同的意見,他表示安置於位於台東市的馬蘭榮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得到一個良好的照顧。「而且要是全村的人,不管受災情況如何?都得到一樣的照顧的話,那對我們這樣的全倒戶,是不是不公平,並不是,所有人都想去舊大武國小。」

尤忠志繼續說:「或許,因為自救會太注重爭取自己的權益,導致鄉公所安遷的行政程序,一再拖延。」尤忠志又說:「像我們沒有參加自救會的全倒戶,其實不會怕自己的權益受損,政府一定會好好處理。」

聽起來,儘管富山部落大多數的人,都想遷去舊大武國小安置,但行政程序的延後,的確影響到,想去馬蘭榮家的人的意願,好像又忽略了另外一個少數聲音。

重建最大阻力─流言與猜忌

更可怕的是,也有流言在部落傳送:

「如果災民再不聽鄉公所的建議,遷去馬蘭榮家安置,將來恐怕,連低收入戶的資格都不給你過。」另外,有人說:「大家會擔心自救會這樣跟地方政府對立,物質上,全倒的受災戶將什麼都拿不到。」

不論是否真的有外力介入,但,流言已造成災民面對政府強權的恐慌,掩蓋了真實的意願、消弱部落整體的自主能力,在重建的路上,令人擔心。

不只如此,流言與猜忌,甚至造成部落級自救會內部爭鬥,有人說:「只要不退出自救會,就再也拿不到物資!」,「自救會的人說只要不是自救會的會員,就不給資源!」,只是,自救會反駁說:「有把資源都發給全村的人,有拿的人都有簽名阿!」,如此的,互相指責對方。

目前的現況,部落無力面對不同的意見,部落無力統合災民的意見,部落面對政治力的恐懼與部落內部分裂角力,已形同癱瘓,政府是否有可能,尊重不同災民的意願,給予不同的安置與補助,而非死板版的安照法令「一視同仁」,或是按照行政首長的意願,差別待遇,值得持續觀察。

(本文與「莫拉克新聞網」共同刊登)

尚未安置的大鳥與富山部落

莫拉克災後的台東災區,除嘉蘭部落的安置已有明確中繼屋方案,其他如大鳥與富山部落族人均尚未被妥善安置,大鳥部落原訂於9月29日動土興建的中繼屋,因縣府及世界展望會決定改搭永久屋而臨時喊卡,導致族人十分憤怒…

前言:

莫拉克災後的台東災區,除嘉蘭部落的安置已有明確中繼屋方案,其他如大鳥與富山部落族人均尚未被妥善安置,大鳥部落原訂於9月29日動土興建的中繼屋,因縣府及世界展望會決定改搭永久屋而臨時喊卡,導致族人十分憤怒,在縣府於9月30前往部落說明時,許多災民當場拍桌走人,頭目王中山一氣之下,更宣布散會離席。

另一富山部落不但沒有中期安置計畫,甚至連乾淨的民生用水都缺乏,加上又有颱風要來,居民感到十分擔憂。

以下報導為本站駐台東記者,記錄兩個部落居民的心聲,希望能讓外界更清楚居民的憤怒與不安的原因。

一、大鳥居民的疲倦

原本和災民約十點到現場的處長,遲到超過半個小時才到大鳥活動中心。處長向災民說話的聲音一直很小,希望這次協調會可以和災民談談縣政府打算如何安置災民和展望會如何從旁協助,但不是坐在他旁邊的人根本聽不到他在說什麼,直到後來處長用志工提供的「大聲公」說話,才終於展開對話。

大鳥部落頭目王中山提問:

「為何在說好昨天動工(蓋組合屋),整個工作機組又撤走,我們都已經做好心理準備,要殺豬祭儀,那又走掉是什麼意思?」

縣府原民行政處處長顏志光回應:

「目前選為蓋中繼屋的地點,經過技術上思考,將直接改為蓋永久屋,而因為蓋永久屋的工程是和中繼屋不同的,且要交由世展會做一個分工的動作,所以並不是停工,而是有一個要交接的動作。」

處長表示,因為法令的關係,要住進中繼屋的資格,必須是「人在、籍在、屋毀」,十四戶的災民只有九戶符合資格,為了解套,就改用久永屋的方法,因為只要有被中央畫上危險線的地方,即符合遷村資格,都可以入住永久屋,而十四戶的災民都在危險區內,若是改為蓋永久屋,那全部都有房子可以住。而中繼屋與永久屋的工程期相差兩個月。

頭目生氣的地方

但王中山擔心表示,對於中繼屋他們是比較放心的,因為那至少是確定的,但現在又出現一個永久屋,「我們真的玩膩了、累了,這一個多月來有多少政府官員口頭承諾會給我們什麼,但現在又有什麼,馬英九說了這麼多還不是一樣,拖了又拖,現在都已經有一個老人家走了(過世)!我要白紙黑字!要不然你們來都是說說而已!」

「你知不知道現在部落已經有個老人家走了?!」頭目氣憤的問處長,「我不知道…我只能說很遺憾。」,「你身為一個原住民的處長,要來這邊幫助我們,但連災民中有老人家去世了都不知道?你來連草稿都不帶,和我們對談也不做紀錄,你到底來幹什麼?這個會不用開了!你一點誠意都沒有!」王中山頭目一氣之下宣布散會離席。

(關於9月30日的爭議現場新聞,可延伸閱讀9月30日自由時報之「大鳥村中繼屋喊卡 災民不滿」

image007

左一穿橫條衣服者為大鳥部落頭目王中山,右中戴眼鏡者為台東縣原民行政處處長顏志光。

二、尚未安置也沒有民生用水的富山部落

富山部落,母語名字Kalapi,漢音譯為加拿美,在日據時代前是個大部落,後來因部落發展以及日本人要求遷村的關係,大部落逐漸分成愛國埔、大竹、富山、富南等部落,只有富山部落還保有Kalapi的名字。目前富山的村長為愛國埔部落的人,因為部落過小,故富山、富南共由一位頭目管理,部落頭目為富南的人。

image001

 因水而患,卻無水可用

整個部落在山谷中順著一個河道發展,河道並貫穿部落中央,可以明顯看出的是,只要有足夠的雨量,整個部落在水患中是無一倖免的。而他們從前到現在的民生用水,一直是接管山泉水。

富三部落自救會的成員表示,現在部落裡的水根本沒辦法飲用和盥洗,有時候裡面會有咬人的蟲子,用來洗澡全身會起疹子,只能喝物資的礦泉水和趁溪水乾淨的時候儲水來清洗身體。」。

image003

政府對於富山部落,至今沒有任何「中期安置」的計畫,在短期安置的部分,除了提出「遷至馬蘭榮家」的方案外,沒有任何額外的生活補助,但部落族人,與嘉蘭部落的族人一樣,為了老人家的適應問題和孩子的就學問題,並不考慮遷至遙遠的馬蘭榮家,安置的問題也就一直沒有進展,居民仍處於自力救濟的情形中。

目前的安置情形,與縣府的對話

9月30日,台東縣原住民行政處處長顏志光去大鳥部落和災民開協調會,富山部落的自救會成員也趕往現場,自救會總幹事何曉英,不等會議解散就急著詢問富山部落的安置問題。

何總幹事表示:「之前有官員說部落三個月就可重建,但他親自來看過部落的環境後,表示部落重建三年也不夠,事實上根本不可能原地重建,在那邊只有等死!」,但是政府卻沒有提出任何短期安置的作法,讓她十分擔心。

自救會表示,希望短期安置先遷往舊大武國小,處長聽後口頭答應,但須在下個星期二開會討論,何總幹事表示:「最近還會有兩個颱風過來,老人家和小孩子等不到下星期,若是再次、豪雨、淹水、甚至土石流怎麼辦?而且目前富山的民生用水根本無法使用。」處長同樣口頭答應,這個星期就會先讓富山遷村到舊大武國小安置。

至於長期安置的部分,處長將會在下星期討論,若是將舊大武國小選為長期安置處蓋永久屋,也是可行的辦法。

雖然針對短期長期安置的部分,原行處長均有口頭答應,居民仍然十分擔心,因為將近兩個月來,政府口頭答應的許多事項皆還沒有實現,未來會如何發展,需要持續的關注。

image009

(本文與「莫拉克獨立新聞網」共同刊登)

嘉蘭部落目前難題0928

本文為「莫拉克獨立新聞網」的記者在與安置於介達國小的嘉蘭村全倒戶災民相處一段時間後,將嘉蘭村目前面臨的問題整理如下,後續將陸續整理台東災區,如有任何訊息希望回報,請email至mail@88news.org

編按:

本文為「莫拉克獨立新聞網」的記者,在與安置於介達國小的嘉蘭村全倒戶災民相處一段時間後,將嘉蘭村目前面臨的問題整理如下,後續將陸續整理台東災區,如有任何訊息希望回報,請email至mail@88news.org

DSCI0159

一、嘉蘭的安置現況與問題

(1)短期安置:

在短期安置部分,政府提出依親、租屋與安置(於馬蘭榮家)的三選一方案,選擇依親與租屋的災民,都會發放生活補助資金,而選擇馬蘭榮家的,雖沒有生活補助,但在那邊吃、住、用都是免費,

因為「馬蘭榮家」離原來的部落太遠,所以嘉蘭的災戶,寧願繼續待在設於介達國小的帳篷區,這樣小孩上學比較方便、老人家也不適合不斷遷移且得重新適應環境,最重要是原住民喜歡群居在一起而非隔間分離,因為與都市文明生活的不同是,原住民的日常生活互動是以部落整體為單位,而不是以個人或家庭為單位。

另外,許多戶的災民,平常都有在自己的農地耕作,若是選擇了安置於馬蘭農家,與自己的家鄉有段距離,要照顧自己的農地與牲畜是相當不便的。

嘉蘭居民沒有接受政府的短期安置的三選一方案,使得他們的處境落於法令之外,什麼補助也就拿不到了,這是災民目前想跟政府極力爭取的其中一塊。

雖然政府對於這次災難造成許多人有經濟上困難,甚至失業,提出了八八水災多元就業方案,申請到此方案的災民可維持半年的工作,日薪八百,但似乎有名額限制,例如有一位災民林先生即表示,有申請,但並沒有獲得此工作。

(2)長期安置

目前政府提出的長期安置(也就是住中繼屋兩年之後)的三選一方案有:「租屋補助」、「自費購屋,政府讓災民可有350萬的貸款,利率自己跟銀行協商」、以及「永久屋:由慈濟提供,但不可轉賣。」而流走的房屋的剩餘貸款政府是否全額負擔,雖然有馬總統口頭答應,但結果還是未定。

在嘉蘭村,有許多的災戶是共用同一個住址,也就是一個住址可能有二至三戶的住戶,而政府分配資源的標準是以地址為準,而非以戶為準,像是中期安置的生活補助、租屋補助,共用一個地址的兩戶,就只有其中一戶可以拿到補助,如果兩戶有經過溝通,通常就會選擇人數較多的那戶接受補助,因為這樣會拿到較多的錢,之後兩戶再去分,但若兩戶關係惡劣,其中一戶可能會搶先去拿補助,而另外一戶就什麼都拿不到。

而公務員也會怕擔責任、怕被指責發放資源不公平或圖利他人,通常會叫領取補助的人簽切結書,表示所有的一切紛爭都要領取人負責,在長期安置部分,不管是選擇政府建的永久屋還是政府補助自行購屋,也都只能補助到其中一戶,住戶間,會有到底房子所有權要在誰的名下的困擾。

另外,有些屋主因為得出外討生活,不常住在嘉蘭村,所以房子雖被流走,但卻不符合災情發生時人待在嘉蘭才得領取補助的法,而領不到補助,又或是戶籍不在嘉蘭村,房子雖然在嘉蘭村,也因不符合法令而領不到補助。

若是政府要制訂「人在,戶籍不在」可以領取補助,或是「戶籍在,人不在」也可以領取補助,卻面臨到另一個狀況是,有的人雖長期居住在嘉蘭村,房子是父親的,但父親去世後,房子被戶籍在外地,且在外成家立業的哥哥拿去,房子流走後,反而是哥哥可能拿到補助,因為和哥哥的關係不好,而自己無家可歸。

總總複雜難解的問題,是無法使用簡略單一的法令,去符合每個災戶的需求,但政府不知是否也無法放心的下放資源,讓瞭解實情的基層公務員去分配資源。

其實,最初的名冊是最接近實際狀況的,那是了解每戶居住情況的鄰長,在第一時間做出來的。不同於政府,慈善團體發放資源則是各戶發放,而不是以地址為依歸。某個角度來看,政府的政策不當,也一再造成部落內部、甚至親屬間的分裂、鬥爭。

DSC01167

二、嘉蘭的疏浚與整體重建問題

(1)對疏浚的擔心

在嘉蘭村的疏浚與整體重建部分,嘉蘭村民擔憂且不信任政府,因災區的工程是塊大餅,村民害怕地方、中央政治人物、專家學者與建商不法合作,默默的進來災區評估,默默的寫出報告定案動工,做出許多不適合部落的工程,甚至是為下一次的災害鋪路。

於是村民得積極組織,團結起來,靠自己的力量或找信賴的專家學者,來評估自己的家園需要什麼,自己寫出計畫報告給中央政府。

村民目前希望太麻里溪上游的疏濬工程能做好,而不是將大多數的精力放在下游出海口的地方,因為上游的疏濬沒做好,下游的堤防再怎麼弄,到時候都還是會潰堤,但是目前反而是下游配置了三十台挖土機,上游只有三台,這讓村民質疑地方政府與專家到底在想甚麼。

DSCI0196

(2)目前對重建的擔憂

村民也會擔心,地方有心人士,會以金錢利益分化村民,私底下收買未團結起來的人,甚至是村內組織領導人物,讓那些被收買的人,私下去簽條約、做決定,在對外,是這是全體村民的聲音,這也是在這以法令文字為依據的社會的一大缺點。

正興部落會議主席高醫師曾建議,政治力與外面的資源不應該太快介入或進入部落,部落應該要有自主能力去組織,看見自己需要什麼,甚至以傳統方式利用山林的資源,合力建屋、重建,之後,若有需要,再向外界提出需求。

但受主流文化價值影響已久的部落,可能結構瓦解,權威分散,難以組織,難以統合意見,少有部落能像太麻里鄉新香蘭的拉勞蘭部落一樣,充滿團結、行動力,能抵抗外力強勢介入的信念。

(作者為「莫拉克獨立新聞網」記者,本文轉載自「莫拉克88news.org」)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