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纜車在台北,到底行不行?

台北市貓空纜車日前發生墩座嚴重崩塌,保育部培力工作坊第四期的夥伴,希望藉由此次事件,能對規劃空中纜車的想法及實際問題,有更深入的認識,同時也藉此了解我們的環境資源是不是受到不當的觀光交通政策破壞。

編按:

本文為「荒野保護協會環境守護培力工作坊4期貓纜專題小組」共同製作,文章中的不同分段,將由不同的作者執筆,並於標題後特別註明,感謝荒野的伙伴們熱心詳細的紀錄。

作者群:周佑明,鍾友珊,林怡萱,施佳良,賴阿員,陳靜芝,汪德芬。

圖表製作:陳靜芝,周佑明。攝影:林怡萱

前言:

台北市貓空纜車日前發生墩座嚴重崩塌,保育部培力工作坊第四期的夥伴,希望藉由此次事件,能對規劃空中纜車的想法及實際問題,有更深入的認識,同時也藉此了解我們的環境資源是不是受到不當的觀光交通政策破壞。

980306-airline-360.jpg

圖: http://photo.xuite.net/tbanita/2839317/12.jpg,圖說:遠眺貓空站

貓空纜車介紹

(作者: 荒野保護協會保育部義工 周佑明)

貓空纜車系統全長4.03公里,為台北市內第一條纜車系統,共設置4座供旅客上、下纜車的車站,分別為動物園站、動物園內站、指南宮站及貓空站,速度每秒3-5公尺,單程搭乘時間約20分鐘,每車廂最大容量為8人,單向最高載客量為每小時約2,000人,車廂數144部,墩座25處,共47根塔柱。

貓纜自營運以來,吸引超過600萬人次的旅客搭乘;台北市政府交通局估計,來自中南部的遊客占了七成。

貓空纜車造價新台幣10.8億, 2007年7月4日通車營運後,因技術問題曾發生每週一例行性停駛維修及多次暫停營運維修。2008年10月1日,因薔蜜颱風造成第16號基座有安全疑慮,基座被淘空4公尺。台北市交通局證實,當初並沒有經過正式的環境影響評估,目前暫無通車復駛時程表。

貓纜停駛之後,讓貓空山區格外冷清,貓空遊園公車將在假日復駛,原棕15(捷運市政府站-貓空)、小10路(萬芳社區-貓空-草楠)公車也將增加班次,讓民眾方便上山。

image003

圖說:貓纜系統大事時間表

clip_image006

http://photo.xuite.net/tbanita/2839317/1.jpg,圖說: 捷運公司公告,還不知道貓纜還要停駛多久

纜車到底有沒有提振觀光??

(作者: 荒野保護協會保育部義工 鍾友珊)

貓纜到底有沒達到當初興建時的預期效益呢?培力工作坊鍾友珊採訪了兩家貓空地區的茶館以及兩位居住在貓纜附近的居民,了解他們的看法。

根據台北市長郝龍斌在貓纜開通後三個月向台北市議會做的專案報告,政府當初蓋貓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帶動貓空地區的觀光產業。貓空最為人熟知的大概就是林立的茶館了,貓纜開通後,當地的茶館認為貓纜改變了上山民眾的消費模式,但未必對他們的生意有明顯幫助。

image007

圖: http://photo.xuite.net/tbanita/2839317/2.jpg,圖說: 空盪盪的貓空站

一山不能容二車??

邀月離貓空站車程要五分鐘,紅木屋從貓空站步行就可以到;離纜車站距離不同,受貓纜的影響也不同。

邀月的劉小姐表示,貓纜剛通車時對生意沒什麼影響,六個月後客人開始增加,比以前多了一兩成,但鄰近貓空站的紅木屋卻不太感受到客人增加,兩家店倒是一致指出貓纜改變了消費的族群以及消費的模式。最明顯的改變是,中南部客人變多了,常客變少了;白天的客人變多了,晚上的客人卻變少了。

交通模式的改變造成來客性質以及消費時段的改變。貓纜開通後很多路段都劃紅線,很難停車,而長久以來上貓空的民眾多是自己開車。貓纜固然把想搭貓纜的人帶上貓空,也使習慣開車上貓空的人躊躇不前。

貓纜開通後,去貓空很方便,要在貓空各處旅遊也有遊園公車,為何遊客增加的量卻未如預期?

image009

圖: http://photo.xuite.net/tbanita/2839317/11.jpg,圖說: 商家因纜車停駛而停止營業

遊客旅遊性質產生變化

邀月的劉小姐猜測,開車的民眾或許是還不習慣搭纜車換遊園公車,另一方面,本應具備接駁功能的遊園公車,卻未能充分發揮功能。

離纜車站較遠的店家,過去一年湧現的遠道客人多是慕名而來,而不是搭遊園公車發現了這裡。而且團體觀光遊客利用遊園公車的機會也不多。

紅木屋的溫先生認為遊園公車的定位也是一個問題。來貓空主要就是喝茶吃飯,不像九份那種有街可逛的景點,除非是有特定想去的茶館,不然遊客會挑貓纜站附近的店家解決民生問題。不會有動機再搭遊園公車去其他定點。

利用遊園公車回纜車站的旅客,得在晚上十點最後一班開出之前離開。對於以夜景為主要賣點的店家而言,貓纜雖然帶進了大量的遊客,但未能留住他們的腳步。

貓纜本身的觀光魅力 比貓空還大

住在離貓纜很近的王先生和黃先生,他們對於貓纜,提出了自己的觀察。

有了貓纜,的確方便多了,不過之後要去哪,最好出發前就有準備。像王先生到社區大學上課,搭貓纜到貓空站再轉遊園公車即可到達上課地點,覺得很方便。但是黃先生還是寧可自己開車上山,他說,最有水準的茶館不在貓空站附近,因此他寧可自己開車,在山腳一帶尋找合意的茶館。

遊園公車行走的路徑,幾乎涵括了貓空地區主要景點,政府應利用各種方式宣導,告訴遊客貓空有什麼值得拜訪的景點,才不會讓搭貓纜來的遊客,覺得這趟旅程還比目的地更精采。

貓纜本身的確有它的吸引力。常出國玩的王先生說,國外的纜車比貓纜貴太多了,貓纜雖不能使人置身山林,但也說的上物超所值;身為荒野保護協會會員的黃先生熱愛大自然,也覺得花個五十塊就可以騰空欣賞二十分幾分鐘的山林美景,平常看不到的樹冠層一覽無疑,相當值得。

image011

圖: http://photo.xuite.net/tbanita/2839317/18.jpg,圖說: 台北101大樓與指南宮

居民反對貓空纜車 一語成讖??

(作者: 荒野保護協會保育部義工 施佳良)

停駛的貓空纜車,在規劃之初即遭到當地住民與環保團體的反對。棲霞山莊、政大御花園、綠野山莊等沿線社區,曾針對侵犯住戶隱私、自然環境破壞、水土保持,以及「經過硫磺區與地質敏感帶」、「經過高壓電塔」的安全疑慮等問題提出質疑。報載住戶的憂慮:「甚至曾有沿線住宅的住戶擔心,由於貓空纜車興建在山地順向坡,土質較屬鬆軟,施工可能容易造成坡地崩塌,使得坡地下方住宅的安全受威脅」。將時序拉回今日,營運近一年的貓空纜車竟是因應驗了當初的擔憂而停擺。對照當初保證安全的承諾,顯得格外諷刺。

在鑑定報告出爐後;台北市四大公會的鑑定團隊指出,貓纜第16號墩座邊坡崩塌主因為「地質不佳」及雨量異常的天然因素。從鑑定報告可以整理出兩個重要關鍵,T16墩座位置的下邊坡為舊有崩塌地及向源侵蝕的上邊坡,屬於地質上的敏感地區。其次,因接二連三的颱風與大雨,使得土壤含水量增高,最後導致邊坡滑動崩塌。

clip_image014

圖: http://photo.xuite.net/tbanita/2839317/5.jpg,圖說: 塔柱墩座破壞地質生態??

位在纜車下方 還有地質斷層和高速公路??

除此之外,部落客BillyPan也提出另一個看法,指出新店斷層通過與北二高隧道,也可能是另一個讓纜車變得危險的因素。在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billypan101/)中以圖文對比的方式,顯示貓纜下方正好有北二高的木柵隧道通過。因此提出疑問:車輛高速行駛在隧道中,帶來的微量振動,會不會漸漸造成土石或岩盤的鬆動?以及隧道的主體結構,對於排水有何影響?此是否在隧道開挖的時候,已經把岩盤破壞一部份了,進而引起了這次的山崩。

image015

圖說: 貓纜基座走山可能的原因

空中纜車到底適不適合台灣的觀光產業??

(作者: 保育部義工 周佑明)

貓空纜車停駛之後,陸續有台北市政府邀請公會技師研究相關解決方案,民間如台大地質系,中華民國工程環境學會也舉辦研討會發表論點,所有的專業建議皆認為貓纜墩座不宜做現地補強。如果貓纜因此問題無法解決而停止營運,將被認為是全世界營運時間最短的空中纜車,而一般認為貓空纜車復駛沒有時間表。

從年初各地方政府想藉空中纜車提振觀光,到年底全民都說纜車危險,也令人感到民眾對公共建設及生活環境資訊的一知半解。貓空纜車在民國93年規劃之初,因「環境影響評估法」第五條第二項未明確規範空中纜車建設的具體標準,再加上台北市政府工務局便宜行事,以「建築法」第99條規定及「台北市建築管理自治條例」第36條規定,認定纜車為車站範圍內之雜項工作物,不用環評 ,最後發生墩座崩塌的嚴重問題,雖無違法,但因此造成的全民財物損失,實在是三任四屆的台北市長無法逃避的責任。

台北市目前還在規劃北投纜車,台北縣也想建造金瓜石到九份的金九纜車,再加上前一陣子環保界很關心的玉山高空纜車,都可能因這次貓空纜車事件而能重新研究思考,只是,觀光的財團及經濟數字實在很迷人,我們不知道各地方政府是否真能記取貓空空中纜車的教訓,對於空中纜車這種牽連範圍很大的交通工具,能多一點思考和對話的空間,再來發包「拼經濟」。

image017

圖說:貓纜系統所產生的壓力

image019

圖說:貓纜系統相關單位

虎尾小鎮僅存的電影院

訪問最後,筆者仍為黃老闆在虎尾投資電影事業捏把冷汗,但黃老闆以四十幾年的豐富經驗,堅持說:「凡事都需要期待,像是海角七號也是被期待出來的」。讓我們祝福與支持虎尾白宮影城持續經營,為地方帶來文化氣息。

訪問最後,筆者仍為黃老闆在虎尾投資電影事業捏把冷汗,但黃老闆以四十幾年的豐富經驗,堅持說:「凡事都需要期待,像是海角七號也是被期待出來的」。

2008,8月,筆者報導虎尾戲院重建問題,得到讀者許多回應,讀者與消費者對褒與貶的評量,心中各一把尺,但本次筆者仍以正面的態度,繼續採訪新任白宮經營者黃炳熙先生,談談他為何接手經營白宮戲院。黃炳熙先生一共擁有三家戲院,台北、台中(萬代福)、高雄各一家,虎尾白宮戲院最近開幕。

2008,10月,白宮戲院重修開幕後,因經營者賣力促銷,挽回將過去流失的參觀人潮,本次訪問黃炳熙先生,如何面對從經營都市型到鄉鎮型戲院有何策略。(採訪時間2008.12)

980210-theater-360.jpg
大寒流的夜晚,白宮戲院工作人員及中間是黃炳熙夫婦

冒險動機

筆者問到為何接手經營不易的戲院?黃老闆表示:本身是雲林西螺人,在外縣市經營那多家戲院四十多年如果能回家鄉做些什麼、貢獻些心力,這是很有意義的事。經營過台灣的多家戲院後,沒有像虎尾白宮這麼好的空間條件,有廣場、有特殊性的地緣性,如果用心經營,讓雲林有電影文化,跳脫鄉鎮的文化沒落,也可以跟台北同步上映院線片,這是可嘗試。

雖然黃老闆豐富的經營經驗,但是否要投資虎尾戲院仍考慮多年,一直不敢進行,決定投入進來後,朋友都說:你瘋了,景氣不好,竟敢冒險!

重新出發到促銷

電影院開幕前準備工作包含裝修費、租金、人事費等等花費,投資將近千萬,後續每月電費近十萬….;開幕後進行促銷,讓觀眾重新走入電影院的贈送卷、折價卷等,花費可不少。

不過這一切動作,讓讓沉寂已久的戲院,脫胎換骨,人潮大翻轉,黃老闆對戲院的期許逐一實現,但是一路走來並非如期想像的容易,有同行的壓力、鄉鎮型的消費結構,形成推廣電影文化不易。甚至賠錢的贈送票後,許多消費者在開幕後,期待白宮戲院下一步如何做第二波促銷卷,當消費卷熱潮過了,黃老闆思考何持續熱潮。

忙的焦頭爛額的黃老闆說,最差的狀況就是走到「最高級的享受,得到最低的消費」。但是便宜的票價,破壞市場並不是好現象,在同行的競爭下,這並不是解決之道,低定價反而會引來同行的壓力,開幕時以150元票價為主,但同行認為虎尾的票價不應該定過於廉價。

在鄉下..開電影院…

此外經營鄉鎮型的電影城與都市有何不同,黃老闆表示經營可分為兩部分,一是虎尾經營生態的反應。二是觀眾群的互動。虎尾經營生態的反應是指「結盟的問題」,例如買票看電影吃牛排打八折、買書看電影打八折等策略,結盟在台北或在台中的業者容易理解,但虎尾很難認知,他們很難認知,無法想像彼此共生結盟的關係,因此跨出去比較難,串聯合作的能量,須透過信任基礎,慢慢連結。

第二與觀眾群的互動部分有何差異,電影院剛開幕之際,工讀生會跟客人建議勸導,戲院不可帶狗進場,客人會報怨,觀眾無法理解;觀眾會打電話要預留座位與票卷,但是電影城無法提供預留票卷服務,觀眾無法諒解,黃老闆表示,這些現象在都市的電影城不易遇到,但在虎尾電影城的工讀生為此類問題與觀眾引起爭執。

經營的困境

剛開幕工作人員將近二十幾個人,經濟壓力非常大,電影事業無法很快得到效果,黃老闆表示經營電影院要很有能耐與財力的支持,才能等待培養觀眾的速度。

過去虎尾以及雲林靠西邊的觀眾,七成會到斗六的電影院,三成到嘉義的電影院,所以等待虎尾鄰近縣市的觀眾群漸漸回流。觀眾群不限於虎尾地區。此外不僅鎖定對象雲林縣市,甚至經營出特色,可以走出自己的風格,但是需要先穩定一兩年,培養欣賞電影文化的觀眾。二輪片的策略是可考慮,但先求穩定,再談變化經營。

如何培養觀眾的策略與理想

過去黃老闆經營台中萬代福時,將電影分為兩部分,一是商業,二是推廣電影文化。電影是很好的文化,電影是可以治療一個人的心靈,甚至看電影是增長見聞,電影院不同於在家看租來的DVD,看電影最大的差別是可以共聚一堂,攜家帶眷、情侶一起欣賞大螢幕的效果,當,看到別人哈哈大笑,也跟著笑,聽到別人笑,也跟著哭,這種感覺在家裡很不一樣。

黃老闆說,我相信很多雲林沿海地區的小朋友沒進過電影院享受看電影的感覺’,因經營之初,尚對虎尾地區陌生,不過有機會,他想提供策略為弱勢小學生「免費看電影寫心得」的服務,培養欣賞電影文化的人口。

此外白宮電影院廣場前,目前有許多人來接洽出租店面,但都被黃老闆拒絕,因為有所選擇,小攤販、證券等都不租,要吸引的是租書店與文化商品有關,可以讓人駐足 ,一般博物館多數是紀念品區人潮多,因為人們的購物心理是能擁東西,可以帶回家,再棒的東西,只能看真可惜。並且虎尾地區無文化休閒地方少,若在假日時,廣場舉辦音樂會,這是很好的假日休閒活動。

訪問最後,筆者仍為黃老闆在虎尾投資電影事業捏把冷汗,但黃老闆以四十幾年的豐富經驗,堅持說:「凡事都需要期待,像是海角七號也是被期待出來的」。因此讓我們深深祝福與實際的支持虎尾白宮影城能持續經營,為虎尾地方帶來文化氣息。

(作者先前於小地方曾發表過「虎尾白宮大戲院」,有興趣的朋友可點此閱讀

中華白海豚保護機制探討

目前農委會僅將中華白海豚屬列為第1級之「瀕臨絕種野生動物」,並未賡續公告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乃至由地方主管機關劃定野生動物保護區,欠缺實質性之保護強度。不過,中華白海豚之棲息環境,係以中臺灣西部沿海……

、中華白海豚保育概況

中華白海豚學名為「Sousa Chinensis」,英文及中文分別稱為「Indo-Pacific Hump-Backed Dolphin」與「太平洋駝海豚」, 又稱「印太洋駝海豚」或「中華白海豚」。

依據2008年國際自然保育聯盟(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簡稱IUCN)受威脅物種紅皮書(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之資料顯示,中華白海豚僅為「近乎受威脅(Near Threatened)」(如圖一),不過,卻將中華白海豚之東臺灣海峽子群列入「嚴重危險(Critically Endangered)」等級(如圖二)。

980119-image0011-360.png
圖一、中華白海豚分佈,資料來源: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受脅物種紅皮書網站(http://www.iucnredlist.org/details/20424詳細圖檔請點選此處放大。image003
圖二、中華白海豚東臺灣海峽分佈,資料來源: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受脅物種紅皮書網站(http://www.iucnredlist.org/details/133710),詳細圖檔請點選此處放大

依據生物物種分類,中華白海豚為鯨目(Cetacea)海豚科(Delphinidae)白海豚屬(Sousa),該屬共有4種,包括中華白海豚、鉛色白海豚、花白海豚和西非白海豚,目前僅存中華白海豚及西非白海豚等2種。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於2008年7月2日,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簡稱「野動法」)公告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中華白海豚屬被列為第1級之「瀕臨絕種野生動物」,顯示中華白海豚之保育條件,特別是臺灣西部沿海,由苗栗到臺南之子群,已經遭逢非常大之生存威脅,必須加以正視及面對。

中華白海豚生態特性與面臨威脅

有鑑於此,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系盧道杰助理教授於2008年12月19日邀請中華鯨豚協會林子皓先生於該校進行專題演講,介紹中華白海豚之物種屬性及其目前保育概況。

中華白海豚分布於暖溫帶及熱帶沿岸海域,主要出現於印度洋及南中國海。出生時體長約1公尺,雄性及雌性成體,分別約為3公尺及2.5公尺,體重大約150至200公斤。

林先生表示,臺灣西部沿岸之幼豚,體色成深灰色,少年體色轉淡且多斑點,成年則為白色或粉紅色,斑點逐漸減少。有關族群結構以1-6隻最常見,偶爾會聚集達20隻以上,是屬於高度流動性的族群結構。因其棲息環境以沿海水深3至23公尺,以及離岸距離100至3,000公尺之區域範圍為主,偶爾會進入河道,不過,仍屬鹽水性生物(如表一)。因與人類活動範圍較為接近,故亦造成保育工作推動之瓶頸與困境。

表一、臺灣西海岸中華白海豚分布範圍(依據林先生簡報資料整理)

區域 港口 河口
苗栗 龍鳳漁港、公司寮魚港、白沙屯漁港、通宵漁港、苑裡漁港 冷水溪口、後龍溪口、苑裡溪口
臺中 梧棲漁港 大安溪口、大甲溪口、大肚溪口
彰化 王功漁港 後港溪口
雲林 台西漁港 新虎尾溪口、北港溪口
嘉義 布袋漁港 鹽水溪口
臺南 將軍漁港

至於為何要特別重視中華白海豚之保育工作?林先生表示,中華白海豚之性成熟時間大約需要7至8年,懷孕間隔約3至4年,1胎僅懷1子,壽命約30歲左右。壽命最長之中華白海豚約38歲,係於香港發現。依據近年調查,2005年於大肚溪口發現1對母子,2006年於外傘頂洲及布袋沿海發現5對母子,2007年發現6對母子,顯現繁殖棲地包括大甲溪至大肚溪沿海,以及外傘頂洲至布袋沿海,因生存及繁衍環境為近岸淺水區,故可作為海洋生態系統健康指標

目前中華白海豚所面臨之生存威脅,林先生整理為棲地破壞、環境汙染、漁業衝擊、行為干擾等4大面(如表二)。不過,其主要來源以目前已完成,或刻正進行之大型工業開發影響最大(如表三)。後者因仍必須進行或刻正進行環境影響評估,與之息息相關之中華白海豚保育課題,亦為開發計畫能否通過與執行之重要關鍵之一。

表二、中華白海豚面臨之生存威脅(依據林先生簡報資料整理)

威脅面向 主要課題
棲地破壞 海岸開發、填海造地、河川截水、棲地破碎化
環境汙染 水質污染、噪音衝擊
漁業衝擊 漁民與海豚爭食、誤捕傷害
行為干擾 船隻交通、開發工程


表三、威脅中華白海豚生存之重大工業開發
(依據林先生簡報資料整理)

進度 主要案例(縣市)
已完成 通霄火力發電廠(苗栗縣)、臺中港(臺中縣)、龍井火力發電廠(臺中縣)、彰濱工業區(彰化縣)、台塑六輕(雲林縣)、台西工業區(雲林縣)
評估中 線西火力發電廠(彰化縣)、大成中油石化(彰化縣)、海上離岸發電廠(彰化縣)、中油管線鋪設

另過往中華白海豚與當地漁民或開發業者之互動狀況不佳,甚至完全不了解中華白海豚就生活於週遭環境。林先生表示,依據監測資料,2005年至2007年,在雲林麥寮六輕工業區附近,並無中華白海豚之目擊紀錄。不過,2008年卻發現,六輕南方已經成為中華白海豚之重要棲地。

因調查工作係由2005年開始,並無更早之歷史資料,因此,並不清楚中華白海豚究竟是原本即棲息於此,或因工業開發而遷移。顯現工業開發對於中華白海豚之棲地影響,仍需進行長期研究與追蹤。

經由目前調查發現,東臺灣海峽之中華白海豚大約僅有200隻,甚至可能少於99隻。其生存條件遭受嚴重威脅,甚至有族群滅絕的危機,這是非常明顯而刻不容緩必需處理的重要課題。因此,林先生認為,因應海岸及海洋環境之高度複雜性,以及其與人類活動之高度相關,未來或可考慮研訂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法,進而推動海洋保護區之劃設工作。

、臺灣野生動物法規機制

筆者認為上述另立新法之提議,或將緩不濟急,是故整理臺灣野生動物保護法規之發展與現況,並嘗試針對中華白海豚之未來保育機制,提供相關建議。

臺灣於1982年通過文化資產保存法(簡稱「文資法」),保護標的包括古物、古蹟、民族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自然文化景觀等5大類。其中自然文化景觀係「指產生人類歷史文化之背景、區域、環境及珍貴稀有之動植物」,涉及野生動物保育範疇。

農委會於1989年定訂野動法,賦予野生動物保護之獨立法源。依據野動法第4條,「野生動物區分為下列二類:一、保育類:指瀕臨絕種、珍貴稀有及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二、一般類:指保育類以外之野生動物。前項第一款保育類野生動物,由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會評估分類,中央主管機關指定公告,並製作名錄」。

為針對野生動物棲地進行保護,野動法第8條規定「在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經營各種建設或土地利用,應擇其影響野生動物棲息最少之方式及地域為之,不得破壞其原有生態功能。

必要時,主管機關應通知所有人、使用人或占有人實施環境影響評估」、「在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實施農、林、漁、牧之開發利用、探採礦、採取土石或設置有關附屬設施、修建鐵路、公路或其他道路、開發建築、設置公園、墳墓、遊憩用地、運動用地或森林遊樂區、處理廢棄物或其他開發利用等行為,應先向地方主管機關申請,經層報中央主管機關許可後,始得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申請為之」、「既有之建設、土地利用或開發行為,如對野生動物構成重大影響,中央主管機關得要求當事人或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限期提出改善辦法」、「第一項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之類別及範圍,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變更時,亦同」。

另野動法施行細則第10條規定「中央主管機關依本法第八條第四項公告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後,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將有關土地利用方式、管制事項及開發利用行為之申請程式通知土地所有人、使用人或佔有人」、「中央主管機關規劃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時,得由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供轄區內亟需劃定為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之類別、位置範圍圖說、土地所有人、使用人或佔有人資料及土地利用現況資料,供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參考;變更時,亦同」。

同時,為賦予野生動物重要棲地之實質保護強度,野動法第10條規定「地方主管機關得就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有特別保護必要者,劃定為野生動物保護區,擬訂保育計畫並執行之;必要時,並得委託其他機關或團體執行」、「前項保護區之劃定、變更或廢止,必要時,應先於當地舉辦公聽會,充分聽取當地居民意見後,層報中央主管機關,經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會認可後,公告實施」。

此外,野動法施行細則第12條規定「依本法第十條所劃定之野生動物保護區,得分為核心區緩衝區永續利用區分別擬訂保育計畫」、「地方主管機關為前項劃定前,應會商有關機關,並檢附保護區保育計畫書圖層報中央主管機關核定」,第13條規定「野生動物保護區之劃定、變更或廢止,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後,由所在地直轄市或縣 (市) 主管機關公告之;並於公告後將其圖說交有關鄉 (鎮、市、區) 公所,分別公開展示。展示期間不得少於三十日;展示後,應將圖說妥為保管、以供查閱」。

簡言之,臺灣之野生動物保護機制,係由中央主管機關(農委會)指定保育物種,並依實際需求及狀況,公告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若針對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有特別保護的必要,地方主管機關(農業局)可劃定野生動物保護區,並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後公告

依據農委會林務局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之建置資料顯示,農委會累計公告30處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如圖三),總面積達321126.3公頃,約佔全臺灣面積的8.3%,其中17處已公告為野生動物保護區(如圖四),部分範圍與國家公園重疊。

image005
圖三、臺灣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資料來源:農委會林務局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http://ngis.zo.ntu.edu.tw/wih/index.htm),詳細圖檔請點選此處放大image007
圖四、臺灣野生動物保護區,資料來源:農委會林務局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http://ngis.zo.ntu.edu.tw/wr/),詳細圖檔請點選此處放大。

、中華白海豚保育策略建議

誠如前述,目前農委會僅將中華白海豚屬列為第1級之「瀕臨絕種野生動物」,並未賡續公告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乃至由地方主管機關劃定野生動物保護區,欠缺實質性之保護強度。不過,中華白海豚之棲息環境,係以中臺灣西部沿海地區為主,涉及範圍相當廣大,並無明顯保育熱點之完整監測資料,同時,亦缺乏以海洋作為主要區域之保護區劃設案例,未來究竟如何推動,恐怕仍有諸多課題,尚待進行思考與釐清。

該區域刻正進行大型工業開發之籌劃與推動,在目前全球經濟疲軟之狀態及前提下,是否出現暫緩或停止推動之可能與契機,仍將有待進行觀察。不過,持續強化全國人民對於中華白海豚之關心與重視,恐怕才是提升不同權益關係人之理解與支持,進而落實野生動物保育目標之重要關鍵。

舉例來說,過往六輕工業區周邊海域並無中華白海豚之明確紀錄,在當前該地已成為其重要棲地之狀態下,實應提升台塑公司及其員工對於相關生物特性及生態價值之認識與理解。此外,區域內之漁民,經常將中華白海豚視為搶奪漁獲之負面因素,建議經由深度性生態旅遊之策劃及推動,降低或改變傳統沿海漁業與養殖業之實質需求,漸次創造可以共存共榮之條件與基礎。

當然,對於政府部門而言,保育團體亦可突顯目前中華白海豚之東臺灣海峽子群已被2008年IUCN受威脅物種紅皮書列入「嚴重危險」等級。經由國際專業社群之外部力量,迫使相關中央部會,乃至其他政府高層,更加重視中華白海豚之生存危機,進而於重大海岸與工業開發,以及重要物種保育之間,尋求更為明智與文明之決策及判斷。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還好妹妹住在醫院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大寮人的命難道那麼沒有價值?毒氣外洩好像不會停止,12/29又發生了,這次是第四次,我的天啊!再次打給黃媽媽,「妳那邊怎麼樣?妹妹呢?」黃媽媽竟然說:「還好妹妹還在醫院,不然一定又要送醫了啦!」

 編按:

慧宜是公視記者,下面文章是她在挖掘高雄大寮的毒氣問題時,所寫的個人心得與記錄,感謝作者同意,刊載在這裡和更多朋友分享居民的真實處境。

另外,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節目,即將播出[毒氣大發]專題報導,

1/05晚上10點 首播,1/10早上11點 重播,請大家一起來關注。

980104-daliao-320.jpg
中毒學童在醫院情形,本章照片取用自「自由時報」,出處: http://www.epochtimes.com/b5/8/12/2/n2348283.htm

12/16,大發工業區先前已經發生了兩次毒氣外洩事件,這一天晚上,在高雄縣大寮鄉潮寮活動中心內,居民和各相關政府機關正舉辦一場座談會。會中,我認識了兩次都”中標”的黃小妹妹和她的媽媽。接著,採訪小組花了四天半的時間,四處尋訪毒氣問題的現況,周遭社區與學校的生活,我們發現,其實空氣污染問題並不是2008年12月才發生的,過去三十年的時間(大發工業區是民國68年成立),大寮人每天都呼吸髒空氣、臭味道,只是在此之前,都還沒有人因此必須馬上送醫、、、

回到台北後不久,12/25傍晚,我又聽到第三次毒氣排放的消息,我緊急打電話給黃媽媽。黃媽媽在電話那頭,口氣哽咽地對我說:「我們妹妹又送醫了!我現在人在醫院,該怎麼辦?」我眼鼻一酸,無言。一會兒,努力擠出擠個字,我鎮定地跟黃媽媽說:「不用擔心啦!一定沒有事的,妳自己也要保重身體啊!」

我心裡非常憤怒!!!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大寮人的命難道那麼沒有價值?可是,我實在想像不到,更誇張的事還在後頭,毒氣外洩好像不會停止(如同林正盛導演的書名:「未來,一直來一直來!」),12/29又發生了,這次是第四次,我的天啊!再次打給黃媽媽,「妳那邊怎麼樣?妹妹呢?」黃媽媽竟然說:「還好妹妹還在醫院,不然一定又要送醫了啦!」

2009/1/2中午,聽說環保署要公佈調查報告,我再次拿起電話詢問潮寮村吳村長。吳村長說,他們根本沒有收到消息。我心裡想,這些官員又在作作樣子了,他們知道嗎?最需要第一時間知道真相的人,是大寮人,環保署竟然沒有知會他們,他們只告訴記者說要公佈調查結果,他們只對社會觀感作交代,那些受害者,那些生活在恐懼之中的人,有被沈世宏放在眼裡嗎?

一般來說,我們製作的專題報導在播出前,遇到修改的情況是不少,因為我們報導的主題可能隨時會出現新發展,可是,我這次遇到了前所未有,一改再改的情況,我在想,改稿子修片子都很容易,可是那些每天面臨毒氣威脅的大寮人,該怎麼辦啊?該怎麼辦啊?

大發工業區在2008年的年末,發生了四次可怕的毒氣外洩事件,事件簡述如下:
2008/12/01–不明氣體出現,導致工業區旁的潮寮國中、潮寮國小,共八十多名師生頭暈、嘔吐並緊急送醫。
2008/12/02–兩百多名村民到工業區服務中心抗議。
2008/12/12–不明氣體再度出現,四名學生送醫。
2008/12/16–各相關機關赴潮寮活動中心參加座談會,環保署、工業局、高雄縣環保局、大發工業區服務中心皆拍胸脯保證,會儘速解決此事。
2008/12/25–不明氣體三度出現,三十多名師生送醫。居民循臭味發現工業區內的聯合污水場,極有可能是禍首。
2008/12/26–兩百多名村民圍廠圍路抗議,四百多名國中小學生罷課。
2008/12/27–潮寮國小取消校慶。
2008/12/29–毒氣四度出現,六名師生陸續送醫。
2009/01/02–環保署公佈調查報告。
(http://share1.epa.gov.tw/enews/Newsdetail.asp?InputTime=0980102202653)

附上一文:大寮人被充分告知的權利(轉載中國時報)
(報紙刊出此文這一天的下午,又發生第四次毒氣外洩。)
作者:何明修(中山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

2008年12月,一個月內,高雄大發工業區已經接連發生了3次不明氣體的毒害事件,緊鄰工業區的潮寮國中與國小直接受到波及,累計有上百名學生送醫治療,周末要舉行的學校運動會也被迫緊急取消。大寮鄉民不能接受這麼離譜事,日前他們發起激烈的圍堵抗爭,終於迫使被懷疑闖禍的汙水處理廠暫停運作3天。

外人恐怕很難理解大寮人的憤怒,因為他們只看到電視上向警察投擲石塊的畫面。在以往,工業區多半是露天燃燒廢五金的工廠,為了吸引他們的進駐,閩南語唸起來不吉利的「大寮工業區」被改為「大發工業區」。後來果然大發利市,陸續進駐了各式各樣的電子廠、化學廠,但是居民的環境惡夢才正要開始。

根據官方的資料,連續2年,大寮空氣汙染是全縣之冠,PSI指標大於100的日子多於石化產業密集的仁武與林園。3年前,居民還成立了社區巡「狩」隊,他們的任務不是一般的治安巡邏,而是進行貨真價實的「狩獵」,捉工廠偷排廢氣廢水。很諷剌地,前一陣子,捕捉汙染的獵人成為了以身試毒的金絲雀,隊員還被半夜的廢水嗆到送醫。一位無奈的鄉民就向筆者表示,反正景氣那麼差了,被捉去牢裏吃公家飯,也比在家裏被毒死好。

與鄰近的林園鄉比較起來,大寮人已經算是很客氣了。20年前,林園鄉民也是懷疑汙水處理廠出了問題,他們直接衝入廠房,將電源關閉。結果林園事件使得石化業工區停擺了3個星期,政府與業者也付出鉅額的賠款。如果不是連續3次影響到學校的正常教學,如果現任的鄉長不是來自於直接受害的潮寮村,誰知道大寮人還要忍受多久。

大寮事件也呈現了居民沒有被充分告知的窘境。在鄉民的封路圍堵下,環保署長與縣長都前來處理,但是他們對於肇事責任的歸因卻各持一詞。環保單位雖然已經在當地設置了空氣監測設備,但是他們卻不敢公布數據,事發之後才急忙找專家來判讀。長期以來,工業區鄰近居民總是在抱怨,每次報案之後,監測人員姍姍來遲,根本無法採集到瞬發性汙染的證據。

正本清源的解決之道即是,在工業區周遭進行全面的環境監測,並且讓居民充分掌握最新的動態。如此一來,有沒有汙染產生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安分守法的業者可以放心經營,被汙染迫害的居民也省下了抗爭的成本,更重要地,這也符合環境保護基本法第二十七條所揭示的公告與預警精神。

公開的環境監測看似簡單,但是在實際上卻是面臨層層的阻力。許多工業區服務中心都有完備的監測設備,但是其數據卻在連地方環保單位都無法掌握。一位工業區官員就曾筆者透露,民眾的「素養」太差,根本不看懂科學數據。事實上也正是這種不信任的態度,才迫使受害民眾採取更激進的抗爭方式。

另一方面,帶頭抗爭的政治頭人也不重視環境監測,他們寧願將心力放在補償金額的討價還價上。模糊的汙染判定、受害鄉民的憤怒往往是民代向業者爭取回饋、公關等各種好處的籌碼。

在保守的官員與貪婪的民代聯手下,居民被充分告知的權利被犧牲了。在這種情況下,類似大寮事件的環境抗爭只會接二連三地產生,工業區與社區也不會有和平相處的一天。

不一樣的咖啡─公平貿易與生態永續

支持大規模單一作物的農企業常說,唯有提高產量才能應付消費所需。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的是,現今已有越來越多的學者研究對「產量」的定義提出質疑;即日光矮種的咖啡產量…

城市中一間間的咖啡店林立,上班族們在時尚味十足的咖啡廳,享受一杯咖啡的美好早晨;若時間倉卒,或許可以考慮到便利商店;不到五分鐘,便可享用濃郁的咖啡,啟動精神飽滿的上班天。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台灣人的生活漸漸無法脫離咖啡。過去比較普遍的是便利商店中的三合一咖啡,而現在早已出現大大小小,跨國或本國的咖啡連鎖店。而講究咖啡口味或品味的人,更喜歡的方式是親自挑選上等咖啡豆,並買一台咖啡機煮咖啡。咖啡除了本身的口味及香氣,更代表時尚品味。

我們都是咖啡的消費者,注重的是咖啡的品質和其品味的象徵,產地的故事對我們來說似乎遙不可及。不過,在享受一杯咖啡的味道和社會品味背後,還有很多不為人知,或是許多人不願正視的部份;可能您無法置信的是其國際貿易、生態、社會正義間不斷牽動的複雜結構;一方面是龐大資金的喊價交易市場,再多的利潤也無法填補商人們的貪心,另一方面是無數的咖啡小農一貧如洗、窮苦潦倒;而森林倒下,取而代之的是單一種植的咖啡,土地飽受農藥和化肥的摧殘,千千萬萬的生物,及無辜的咖啡農就此受到毒害,殘留一片死寂。

可否想過您手上的一杯咖啡如何從產地到這裡,又牽動了多少咖啡小農生計和生態的問題?

咖啡──從自由市場到公平貿易

全球咖啡消費者高達五億人,每天喝掉二十億杯的咖啡;生產者卻僅兩千五百萬人。咖啡是全球市場繼石油之後第二大的商品,價格操之在紐約和倫敦的期貨市場。一九六五年,幾間收購商占全球市場的15%,到2001年全球只剩下4大咖啡收購商;Philip Morris、雀巢、Sara Lee、Procter and Gamble負責60%的貿易市場,便不難想像供需的失衡和投機寡佔的市場,會引發咖啡價格的暴漲和暴跌。或許對身為消費者的我們,花錢喝咖啡不是問題;然而,對於生產咖啡的小農來說,卻是每日難熬的生存哀歌,無法擺脫的是貧窮、人口外移、失學、無法就醫等龐大壓力。

咖啡產業的生態和經濟問題不是晚近才發生的;自從全球咖啡貿易強調大量生產,供應廣大需求時,問題便日漸累積,尤其到了這一、二十年,出現了幾次的價格崩盤,便不難想像咖啡農面臨的前所未有的困境。也因價格的巨幅漲跌,讓人察覺到自由貿易為「不公平貿易」的事實,隨之出現了公平貿易的倡議與產銷機制,試圖提出解決之道。首開先鋒的是歐洲國家,在上個世紀的六七○年代開始出現公平貿易的概念;而八○年代晚期則開始進入公平貿易的商標期。當然,貿易結構最為人詬病的咖啡,即是公平貿易運動的首要農產品。

這個尋找不一樣的咖啡貿易方式便從墨西哥發起,一個約九成咖啡農擁有土地面積不到五公頃,約七成咖啡農土地面積不到兩公頃的小農國度。尋找尊嚴的起點便在南部貧窮的省份Oaxaca。UCIRI(Unión de Comunidades Indígenas de la Región del Istmo,UCIRI)可說是全世界咖啡公平貿易運動的先驅;其最令人感動的是,這項運動不僅是經濟面的改革,在墨西哥的經驗中,更與當地馬雅原住民的耕作傳統「有機」、「蔭下」的模式不可劃分。不同於我們在市面上喝到的日光矮種咖啡,須砍去大量樹木的單一作物種植,蔭下為耕作咖啡的傳統方式,即有樹冠層提供咖啡樹蔭,生態相良好,在生態保育上有舉足輕重的角色。

1118coffee-2-360.jpg

有豐富樹種提供樹蔭的蔭下咖啡(攝於咖啡農場Finca Irlanda)

位於墨西哥南部的Oaxaca省,是墨西哥重要的咖啡產區之一,也是該國較為貧窮的地區。Oaxaca省的Tehuantepec地區從十九世紀末便開始種咖啡,農民大多屬於Mixe和Zapoteca兩大原住民族。墨西哥南部的咖啡小農們依賴的是收購商;他們稱之為「coyote」(郊狼);其低廉的收購價,常常不到種植咖啡的成本,而Tehuantepec的農民也不能倖免。直到六、七○年代,收購商放棄了當地的生意,農民開始用下一期咖啡的收成舉債或保證玉米的產出。

一九七三年,墨西哥咖啡機構(Instituto Mexicano del Café,INMECAFE)及鄉村銀行進入該地區提供協助。這兩個官方機構提供了技術、資源、收購服務等,雖然一開始帶給農民希望,但最後仍舊成效不彰。就如INMECAFE到最後嚴重拖欠付給小農的款項,與鄉村銀行的問題,便足以讓小農負債累累。

為了解決中間商和官方機構的問題,改善生計,當地農民於一九八一年集結了三十五噸的咖啡,並尋得公平的收購價,接著在下個收成期共有五個社區一起加入銷售,一九八三年進而成立了合作社UCIRI。幾位荷蘭和德國的傳教士的加入,推動了UCIRI尋找合理價錢、公平市場的工作。他們代表獨立購買咖啡的團體,直接向生產者接洽,省略中間層層的剝削價,並給予生產者自由市場的訊息;這個市場雖稱「自由」,實則壓榨生產者。

UCIRI逐漸獲得歐洲消費者的信任,也因此咖啡得以售往歐洲、北美洲的許多國家。現今合作社的生產共有五十三個社區,約兩千七百位農民加入。不同於過去不穩定的咖啡價格,一旦暴跌小農就陷入莫大的貧窮危機;在公平貿易的市場,合作社的農戶平均有80%的收入來自咖啡,其餘則是其它的水果或作物,有固定的經濟來源。不僅如此,為了保障糧食,傳統的耕作方式──milpa,即玉米、豆類、瓜類等混作還能提供小農主食。

UCIRI可說是墨西哥有機咖啡小農的標竿。除了公平貿易咖啡外,更是全球第一個以「小農集體有機認證」方式進入國際市場的組織,推動成立墨西哥國內的有機認證NGO組織──Certimex,及墨西哥公平貿易組織──Comercio Justo México(Fair Trade Mexico),整合國內有機小農的耕作狀況,分別與國際有機及公平貿易認證系統接軌。

UCIRI的出現、官方機構INMECAFE在一九八九年因貪污及營運狀況不佳而遭到清算、墨西哥咖啡的國際出口價在八○年代末及九○年代初暴跌到歷史低點,皆促使墨西哥南部的Oaxaca省、Chiapas省等地小農合作社崛起。合作社的共同生產,得以獲得更好保證的收購價,並回饋社區發展,脫離中間商及自由市場的不合理機制。另外,在墨西哥的例子中,公平貿易咖啡與有機咖啡的重覆性相當高;有機咖啡平均收購價比慣行咖啡高出百分之十,若同時為公平貿易,則又高出百分之三。

1118coffee-360.gif

Certimex的Logo

蔭下咖啡、友善鳥類咖啡

公平貿易咖啡是咖啡農得到社會經濟正義的管道,其對產地亦有一套友善環境的規範;不過墨西哥的咖啡故事不僅如此,在生態上的價值更高。

墨西哥的阿拉比卡咖啡多種植在海拔600~1200公尺的山上,熱帶或副熱帶的森林中。而原住民種植咖啡的盛行方式為傳統的農林混作,咖啡栽種於多種原生樹木間,生態系近乎森林。事實上,自由市場的咖啡為了拓展商機,早已揚棄此農林混作的可能,利用綠色革命模式,灌輸單一作物提高產量的概念;就如同一般我們在市面上喝到的咖啡,生產過程中砍除所有農場中的樹木,必須投入大量的農藥與化肥;或許短期間能增產,但生物多樣性、土壤沃度等大為流失,對生態造成相當大的負面影響,並非永續的生產方式。

而蔭下咖啡,即種植於樹蔭下的咖啡,便與此大不相同。蔭下咖啡有許多類別,儘管較為友善生態,仍非所有皆為有機。如過去INMECAFE推廣的蔭下咖啡,農場中僅單一樹種可提供樹蔭,且農藥、化肥的施用是必要的。反之,原住民傳統耕作的「蔭下」咖啡,依照農林混作的方式,各種遮蔭樹木常和果樹交雜散布,有時森林樹冠下、咖啡灌木上方,會種植相對而言較濃密的香蕉樹。

修枝會產生小型光孔隙,孔隙中便可種植樹薯、山芋或其他一年生的作物。需要更新咖啡灌木群時(即移除舊株,種下新植株),會產生更大的光孔隙,可種植玉米、大豆或其他需光性強的作物。因此,傳統咖啡農地會擁有通常屬於森林的結構特徵。此耕作模式不僅有豐富的樹種提供的良好樹冠層,還有較高的腐植質、生物多樣性、固碳、保水、防止坡地土壤流失等作用,更是重要的北美候鳥棲地,在生態上的價值無庸置疑。
八○年代末期小農合作社紛紛出現,恰好與歐美追求公平貿易與有機咖啡的市場接合;除了有機咖啡,蔭下、友善鳥類的重要性亦不容小覷。故美國的研究及認證單位不僅從事「有機」,更強調環境效益的認證工作;包括雨林聯盟認證咖啡(the Rainforest Alliance Coffee),提供雨林冠層、保護土壤和野生生物的標準;友善鳥類認證咖啡(The Smithsonian Migratory Bird Center Bird-Friendly Coffee),規範雨林冠層及嚴格的有機標準等,以確保產地的生物多樣性。

支持大規模單一作物的農企業常說,唯有提高產量才能應付消費所需。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的是,現今已有越來越多的學者研究對「產量」的定義提出質疑;即日光矮種的咖啡產量不一定比蔭下咖啡高,而傳統的蔭下栽種方式更能保障生態的永續性。另一個您不可不知的事實是,目前全世界咖啡產量處在過剩的狀態。在這裡我們想問:自由市場總是追求產量至上,是否仍應是無法動搖的絕對標準?

BirdFriendlylogoeco_certified_rainforest_alliance

(左)友善鳥類認證logo(右)雨林聯盟認證logo

一杯咖啡,改變世界的種子

咖啡產業的問題由來已久。在世界越來越朝向資本主義運轉時,複雜結構中底層的農民、不受重視的生態問題,也終於被發現,隨之而來的是持續的倡議,甚至建立一個不同的模式,讓更多人有不一樣的選擇管道;您也可以為小農和生態盡一份心力。

而墨西哥的公平貿易、有機、蔭下咖啡、友善鳥類咖啡興起,和歐美國家的消費者運動息息相關;當消費者發現全球熱門的交易商品──咖啡,竟導致剝削小農和產地環境時,如何運用道德消費的力量,便成為改變世界的新可能。

到目前,全球的咖啡市場中,有機咖啡產量佔1.5%;這個數字背後,也代表了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小農得以有尊嚴地生活的故事。咖啡市場中,公平貿易和有機咖啡關係密切,全球80%有機咖啡同時為公平貿易咖啡。當我們在喝下一杯有機、公平貿易,甚至是蔭下、友善鳥類的咖啡時,或許更重要的是,謹記這個數據僅佔全球市場的一小部份;這代表離我們期待的生態永續與社會正義目標還非常遙遠,而我們應該努力的部分還更多。

(本文作者為「綠色陣線」工作人員)

身在自然史裡的人類-一個環境倫理學的看見與反思

已經高齡76歲的Rolston教授此行為第二度拜訪台灣,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難得的、與其進行思想交流的機會,而這的交流的深刻,端視於我們是否做足了準備與其對話,當台灣同樣…

自我中心有什麼錯?

曾經在網路上的某個討論串裡看到有人說了那麼一句:在這個世界上,唯有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從現時廣泛流行的競爭意識來看,這樣的說法似乎並不妥;但若換個角度來看,這樣的說法則是令人難過地、明明白白地道出了人的自私、人總容易以自我為中心來思想與行動、以自身利益作為各種事物的量尺的真實情況。我們或許要問:「這有什麼錯嗎?」而欲連結至物競天擇的「原理」上頭-是的,我們幾乎已經將它視為原理,以致於現在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也不盡然是帶著貶意的了,它反倒是蠻合於這原理的。

然而,這個原理整全嗎?從這原理看出去的人類社會究竟會是什麼樣子呢?這原理除了能讓許多位居優勢的壓迫剝削覓得一個合理化的說詞,讓許多在競爭過程中的輕忽、背叛與冷漠找到藉口外,它能夠帶給我們什麼樣的保障與安慰呢?但或許我們又要說,今日的文明社會不就是從這競爭適應裡演變而來的嗎?雖然它仍讓某些人感到無奈失望,但總是比起那野蠻、充滿暴力血腥的原始社會要好上太多了。

達爾文對人類未來的樂觀想像

像這樣的想法並不是晚近才出現的,早在一百二十一年前,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就抱持著類似的想法,並嘗試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基礎上,解釋人類道德的起源與發展。他抱持著一種奇妙且一廂情願的樂觀態度,認為道德總是能夠幫助人們在競爭中勝出,於是有道德的團體總是會比無道德的團體在競爭上有利(Darwin,1981:162-163、171),以致於人類社會總是會在競爭適應中變得更好、更有道德,人們對那美好未來的到來是可以抱持著期待的。

the-descent-of-man-360.jpg
■達爾文所寫的《人類的由來》。

但令我們感到疑惑的是,今日的「適者」-那得以在激烈競爭中存活的人-可以輕易地與「道德的」等同在一起嗎?簡單地說,那適者都是道德的嗎?相信我們都知道一百二十年後的真實世界並非如此,反倒常常是不道德的人、企業、政治團體在社會上佔了優勢,並且壓迫、剝削了那些道德的人。

以環境議題為例,我們會發現社會上一個又一個的富豪,除了他自己在經營事業與市場競爭上的確付出了努力外,他往往也享受了許多其他人無法享受的好處:由政府雙手捧上的優惠的貸款租金、低廉的稅金與水電費、大型公共建設-如水庫、攔河堰、工業區等。以及,當環境破壞與污染發生時,許多應當扮演監督與究責角色的政府單位與民意代表,要不就是其監督究責的行動開始變得遲緩笨拙,要不就是挺身而出幫忙辯駁護航、或使用公權力與惡勢力阻擋與驅逐抗議的民眾,努力為富豪們開出一條康莊大道…。

事實上,達爾文自己也心知肚明人類社會的發展並不如他所設想的那樣正面,只是他與他的偉大理論並無法對此做出很好的解釋。然而,即便如此,一時之間我們可能還是很難拋棄物競天擇的想法-哪怕要合理地將這想法推論到人類社會上對達爾文本身來說都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哪怕這想法與我們所期待的社會狀況存在著相當程度的落差;哪怕我們其實很難從物競天擇裡看到一個幸福的未來以及道德的理由…。從某個層面上來看,我們對物競天擇的莫名執著,似乎是與達爾文不相上下的。

相同的物競天擇,不同的世界想像與道德想像

但是,在這執著背後的我們,很可能是對物競天擇有另一番解釋的:我們並沒有預設這充滿競爭的世界將會走向圓滿光明與道德公義,畢竟-我們可能很習慣這麼說-人類社會還不就是比較不血腥但同樣現實的殺戮戰場嗎?自己若不想辦法爬起來,總是有人等著踩在自己的頭上;況且,「道德」還不就是人決定的嗎?還不就是各個社會建構出來的嗎?於是誰能說「唯有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這句話是不道德的呢?…。

而當我們從這種對世界與道德的悲觀想像與道德相對主義望回百餘年前的英國、望回達爾文所描繪的物競天擇圖像裡的不斷向上昇華的人類(Darwin,1981:184)時,在某個意義上,我們甚至要說達爾文比起現世那些不時地拿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理論來為那「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行為做辯解的人,其實是更看重道德真理的。

在這裡,我們或許能夠發覺到兩個互相關連的問題:當我們連設想和討論人與人之間的道德關係就已經如此困難時,我們要如何去談人與那無法言語的「自然」的道德關係呢?當我們是如此推崇物競天擇的想法但各自背後的設想又存在著矛盾與困難時,我們又要如何回頭去設想人與自然之間既是「競爭」又是「相互依存」的關係呢?

另一個不同的觀點與詮釋:環境倫理學家Holmes Rolston, III的努力

應成功大學之邀、目前正在台灣進行巡迴演講的環境倫理學家Holmes Rolston, III,其實就用了三十餘年的時間在探討這樣的問題,並試著推出人之於大自然的義務關係。學術界因為他的思想與研究形塑了「環境倫理學」這門學問的基本性質與範疇,於是尊稱他為「環境倫理學之父」。

IMG_9832─rolstan
■photo by 賴雅歆

從小在美國鄉間成長的Rolston教授擁有與自然相親的寶貴經驗,並且因這經驗裡引起了他對生物學的興趣,他不但從事過自然環境的調查研究,也曾參與保護山林與野生動物保育工作。但在研究自然環境的同時,他認為有必要研究哲學以解釋他在自然中發現的價值,以解決他自己的信仰與生物科學之間的衝突,於是Rolston教授開始進行研究(Weir,2001:261),並嘗試建構出自己認為最合適的、應該如何看待與對待自然的思想。

這過程並不容易-從表面上,我們可以認識到這樣的思想研究已然進行了三十餘年,但當我們實際閱讀Rolston教授的著作時,我們更會發現,要建構這思想所必須花費的工夫其實是相當驚人的,因為他的著作中廣泛地包含了天文學、演化學、遺傳學、倫理學等學科知識,並且他的論述,正是紮紮實實地從這些學科知識中建立起來的,而不是隨意地拾人牙慧而已。

除了個人研究態度使然之外,這也是因為Rolston教授所選擇的「人與自然」的問題-正如在上個段落的結尾裡稍微顯露出來的那樣-其實是非常棘手困難的問題,在學術上不僅要能夠合乎倫理學的討論水準,並且還要面對從研究自然起家的自然科學的嚴厲質疑;而在現實生活中,Rolston教授還要試著說動、說服那習慣以自我為中心、視道德責任如仇敵的現代人類。

對此,他採取了十分穩健嚴謹的態度,一點一滴地、用相當長的時間來構築他的思想。而他的陳述也是充滿著耐心的、就好像不斷地畫著一個又一個的圈圈那樣,是以「說故事」的方式向讀者說明,而不只是明快果決的論證。之所以如此,其實是為了克服讀者在「經驗」上的不同所做出的努力-就如同筆者在另一篇文章曾經寫到的,這就好像是我們很難跟沒有爬過山的人討論山的娛樂價值、美感價值,以及山所具有的一種能夠陶塑人格、讓人變得謙卑感與感到身心均衡的塑造性格價值(蕭戎,2008),以致於Rolston教授必須要盡量使用能夠貼近讀者經驗的表達方式,於是讀者才比較有可能理解文意、進行對話。

環境倫理的論述架構:「自然史」與「生態」

回到之前尚未完結的問題,我們如何能夠從物競天擇的演化思想裡得出人類對於自然的道德責任呢?換個方式來說,在物競天擇規則運作之下的我們,何以需要「道德地」對待自然呢?在Rolston教授的著作與本次訪問台灣的演講裡,我們或許可以試著歸納出其思想的兩個面向,其一為「自然史」的面向,其二為「生態」的面向,而他正是透過這兩個面向來支撐人類對於自然的道德責任和義務,幫助我們從自然裡的實然走向應然。在底下的敘述裡,筆者將主要試著引介 Rolston教授在「自然史」這個面向上的想法,並呈現出這樣的想法究竟是面對著什麼樣的阻礙與挑戰。

一個自然史的觀點

邁向豐饒的自然史

或許我們可以先試著回想自己所認識的「自然史」-它是在訴說著什麼樣的故事呢?簡單的說,在一次大爆炸之後出現了宇宙繁星,並且這繁星的其中之一-地球-出現了生命,而地球上的生命展現出了豐富多采的樣貌,並且在這漫長而令人眩目的生命長河的最後,出現了會回頭思考這一切並發出讚嘆的人類。更特別的是,每個人類的心靈又宛如一個個的宇宙,這樣的心靈宇宙承載著我們的各種記憶、情感、知識,又開展出了極為特殊而豐富的文化。

圖片 2
■photo by Zed.Cat on Flickr.com(CC:by)

當我們聽到這樣的故事時,心裡面是怎麼樣想的呢?我們是會冷冷地稱這一切不過只是出於「偶然」,還是會讚嘆這真是個「奇蹟」?如果我們一時之間很難回答,那麼或許我可以藉用Rolston教授書中所引用的一段極美的故事做為例子,那是太空人Michael Collins(1930~)在敘述前進月球的經驗,他回憶道:「當我飛到月球上時,我如此生動記住的不是我所接近的月面岩石堆,而是當我回頭遙望我脆弱的家時看到的景象-那是一座閃亮而深深吸引著我的燈塔,那是細緻優美的藍與白,那是懸浮在黑色的無限之前的微小哨站」,接著,Collins得出了一個意義深遠的結論:「地球需要像最珍貴的寶物那樣被珍視與被呵護,珍貴如它必須要被永遠地維持下去」(Rolston,1999:297-298)。

NASA-Apollo8-Dec24-Earthrise(w600)
■photo by Apollo 8, December 24, 1968 on www.hq.nasa.gov

太空人的讚嘆可能讓人感動,但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倘若我們擁有過與自然相處的經驗,那麼即便是在地球上,我們也會常常對花草蟲鳥發出讚嘆;就算我們很少接觸自然,那麼在電視機前收看探索頻道或動物星球頻道,我們也會為這世界竟是如此地不可思議與奇妙而著迷;就算我們很少觀賞有關自然的影片,那麼當我們面對自己所愛的人時,我們也可能會欣喜這世界這麼大、歷史這麼久遠、各色各樣的人這麼多,但竟然能夠遇見他╱她…。老實說,我們會比較傾向於將這蘊含著一連串的珍貴機緣的自然史視為一種恩賜,而不是隨機的、亂數的結果,前者所表現出來的是一種謙卑與感恩,後者則表現出一種無關緊要的冷漠。

但是,科學主義者卻要告訴你自然裡的豐富、多樣、美麗與進步不過就是偶然與盲目的產物,即便這宇宙是從無到有、從無生命到有生命、從無知覺到有知覺,但因為科學無法證實這裡頭有什麼樣的「傾向」、「方向」與「目的」,所以根據科學,他們要說這豐饒的星球不過就是從臨時的組合與上百萬個隨意散漫的修改調整而來的(Rolston,2004:284-285)。必須注意的是,倘若根據這樣的想法,則我們將很難有系統地對一個「全憑機會製造產物」的自然賦予價值(Rolston,1988:206-207)-我們何須對那盲目給予的報以感恩呢?我們何必將那隨機得出的視為珍貴呢?當某人驚嘆在路邊伸展的一朵小花的美麗時,我們大可以告訴他「那不過就是盲目產生的罷了」。 uanlake221-1
■面對那令人不自覺地發出讚嘆的大自然,我們如何能以「盲目」來取消與貶抑它的價值?photo by greenlost

也許我們可以稱這說法是忠於科學,但它其實是對自然的一種侮辱(柯志明,2008:4),並且也可能是對自己的一種侮辱,因為身為這自然史裡的一份子,我們見識並享受這源遠流長的生命長河的豐碩成果-無論我們是透過它來支持自己的生命,還是透過它來從事各種娛樂、豐富精神生活,還是透過它來思考自己-但如今我們卻要堅持以科學的有限來為自然做出判決、取消也無視於自然的價值與深刻意義,這不才真的是「盲目」嗎?

對此,Rolston教授希望我們能夠正視自然裡的「實然」-漫長的演化的確造就了一種多樣而豐碩的結果,整個自然史亦是一個逐漸邁向多樣而複雜的過程,我們或許還無法說明、解釋為何自然史會有這樣的「傾向」,但通過許許多多的科學研究,我們至少可以得知自然史呈現出了這樣的「現象」-此即是自然裡的實然。老實說,當我們能夠謙虛地面對它,而不是高傲又粗魯地看待它時,我們也才比較有機會去肯定與仔細思考自己面對自然時,那自然流露出來的驚喜、感動與感激。

競爭裡的價值與價值的流動

而這樣的自然史觀點與那物競天擇的自然圖像有什麼關連呢?Rolston教授認為,假如我們只看生態系統裡的互相殘殺與競爭,那麼我們很可能會認為自然僅僅是個資源利用的系統-每個個體的目的就僅止於保全自己,並儘可能地利用與取代他者,以致於英國哲學家John Stuart Mill(1806~1873)要說自然是「一個極度令人厭惡的暴力場景」(Rolston,1988:218)。而我們也多多少少將習慣這弱肉強食的血腥印象投射到人類社會裡,並認為後者亦是如此運作著的。jaugar
■photo by PhotoBobil on Flickr.com(CC:by)

當我們看著獵豹獵殺瞪羚時,那是殘忍血腥的;但當我們知道作為草原食物金字塔頂端的獵豹在謀生上其實是非常不容易,並且牠的孩子們常常得挨餓甚至不幸夭折時,我們或許不忍那隻瞪羚的死亡,但卻也會安慰於獵豹家族的延續。讓我們將鏡頭再往後退一些,我們將會知道一個獵豹家族對於整個獵豹族群的延續是相當重要的,並且獵豹也控制了其獵物的數量,以致於那些草食動物不會因為過度增加而消耗了大量的植物,連帶地影響到生態系統裡的其他物種,換句話說,一個獵豹家族的保全,在某個意義上其實是在保全整個生態系統。

讓我們將鏡頭再往後退一些,按照演化的想法,生命不僅是透過基因來傳遞價值,它也從它的競爭者、敵人、獵物的關係裡獲得了價值(Rolston,1988:220),並且又按照我們對自然史的認識,生命亦是在這樣的情況底下而愈趨豐饒的。

我們會發現有非常豐富的價值在生命的生與死之間流動-過去我們從近距離、短時間所觀察到的弱肉強食景象,當它被放到一個遠距離、長時間的脈絡裡時,我們會發現個體不僅是在追求自身的價值,個體也能為其他個體的生命過程而被犧牲,而成就了他者的價值、成就了他者所屬的族群的價值、成就了與他者族群相關的生態系統的價值

以致於我們要說對某個個體來說是負面價值的-例如死亡,它其實對生態系統來說是一種正面價值(Rolston,1988:222-223),個體的死亡之於個體或許是個盡頭,但對群體則不然,自然史的研究-特別是我們對地球曾經面臨過數次大滅絕的認識-告訴我們即便生命遭逢巨大的挫折苦難,但在之後總會有更豐富多樣的生命的再生與延續(Rolston,2004:291-292)。

人類的位置、角色與義務

對此,有人或許要問「那麼說自己是最重要的,並儘可能地根據自身利益來行動,不也就恰如其分地、自自然然地扮演了這自然史裡的螺絲釘角色嗎?」-之所以會問這樣的問題,可能是片面地解讀了我們之前談到的自然史圖像,我們必須要再一次地強調,生態系統裡除了追求自我實現的一面外,還有犧牲自我以成就他者的一面,我們若只擷取前者而忽略後者,那其實是「不自然的」。而Rolston教授也提醒我們,人類必須要認識到自己比起自然界裡的其他成員,是獲得最多而貢獻最少的,僅有極少數或根本沒有生態系統是依賴著位居金字塔頂端的人類的(Rolston,1988:223),人類往往只是享受著自然的供應。

nantau001
■人類的文化與文明從來脫離不了自然的供應,而適當的人與自然關係絕對不是那一味地呼喊回歸自然、與生物齊頭平等的原始主義,而是應仔細從「人之所以為人」來思考人類的權利與義務。photo by greenlost

他認為,雖然生活在文化裡的人類必須捕捉或轉化有機的、物種的或生態系統的自然價值-這是可容許的也是必需的,但是,當我們以自然價值的損失換得文化價值的增加時,我們需要有相襯的正當性(Rolston,1988:224)。人類作為自然界裡最不可思議的道德行為者,我們沒有理由故意無視於這特殊的道德思考能力而想要活得「只是和其他生物一樣」。我們要說,人類作為一個有能力探知自然史發展、有能力鑒察整體與對其狀況發出對錯判斷的道德掠食者(Rolston,1988:226-227),我們應對所處的生態系統負有義務。

而延續這樣的想法,我們真的應該重新思考或理解「適者生存」(survival of the fittest)的意思-我們對待自然的各種行為真的具有適當性fitness)嗎?我們真的有合於fit)我們所認識到的、那朝向豐饒邁進的自然史事實,與環環相扣的生態系統的細緻運作嗎?

我們會發現,當我們真的很認真地去思考自然時,它所要帶給我們的不會只是權利、也不會是自我中心的藉口,它反而會向我們呈顯出做為人類的義務。換句話說,我們以為我們能從自然現象裡得出肆行個人欲望的科學支持,但卻會發現生命有種不可思議的利害轉換、包容與犧牲。而這樣的看見正值得我們好好地思考、反省。

結語

Rolston教授的反省與論述,是在這三十餘年裡慢慢建立起來的,而筆者或許可以他在十月中應邀前來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所進行演講之餘與我們提到的一段個人故事作為對照:

Rolston教授有慢跑的習慣,而當他在校園裡慢跑時,校園裡的美式足球隊員給他取了一個外號,有一天 Rolston教授的女兒回家問他:「爸爸,你知道那些足球員給你取什麼外號嗎?」,「烏龜」他女兒說。後來某天Rolston教授又再次於校園慢跑時,他特別跑到那些足球員面前說:「我知道你們給我取了什麼外號,但是你知道嗎,這五十幾年來我所跑的距離,已經足夠繞地球一圈了」。

這其實就是一個活生生的真人版龜兔賽跑的故事,而真的,他在學術上的努力與耐心也就正如他在慢跑上所表現的那樣,以致於我們能夠得到一個比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要來得更開闊也更意味深遠的視野。

IMG_9869--last

■Rolston教授非常親和,在演講之外的時間都願意耐心地傾聽學生提出的問題並進行討論。photo by 賴雅歆

已經高齡76歲的Rolston教授此行為第二度拜訪台灣,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難得的、與其進行思想交流的機會,而這的交流的深刻,端視於我們是否做足了準備與其對話-當台灣同樣是在三十幾年前便慢慢開始對環境污染、自然保育發出反省時,我們真應該仔細想想這麼多年來我們蓄積了多少對於環境倫理觀、價值觀的思考,蓄積了多少對於現世各種流行概念的檢討。

還是,環境保護仍只是一種等待退燒的時尚潮流?仍只是一小群受害受苦的民眾以及環保人士在相對無力地發出怒吼或呼救?也許台灣的種種現實環境與條件還無法與國外相比,但我們或許可以那環繞地球一周的烏龜的故事作為勉勵,畢竟思想的累積從來都不是一蹴可幾的,但一個偉大的國家、一種美好而合乎公義的人與自然關係,卻必定要憑著深刻的思想才得以建立與持續。

引用文獻

柯志明(2008)。這是天父世界-回應Rolston教授聖方濟講座開座演講「上帝的護理與生態中心主義」。論文發表於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所舉辦之「聖方濟講座」,台中縣。

蕭戎(2008)。當一頭北極熊溺斃-從自然價值的角度進行的思考與反省。取自https://www.dfun.tw/?p=7966

Darwin, Charles. (1981). The descent of man, and selection in relation to sex.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olston, Holmes III. (2004). Caring For Nature: From Fact to Value, From Respect to Reverence. Zygon, 39, 277-302.

Rolston, Holmes III. (1999). Genes, Genesis and God: Values and their Origins in Natural and Human 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ir, Jack. (2001). Holmes Rolston, III 1932~. In Joy A. Palmer (Ed.), Fifty key thinker on the enviorment (pp.261-268). London: Routledge.

(羅斯頓教授訪談演講訊息,請點選這裡)

從海角七號談城鄉文化差距

很多地區的居民根本還沒機會看到「海角七號」!先不論根本已無戲院的馬祖、金門,至今(10月13日),南投縣、台東縣、澎湖縣…連「海角七號」故事發生所在地的屏東縣唯一的屏東市 “國寶戲院”也沒上演…….

從八月六日公開放映開始,「海角七號」電影逐漸在台灣走紅,人住在台東的筆者苦無機會觀賞,恰好十月八日當天有事到台北,於是抽空到華納威秀影城觀賞。 那是週三上班日,下午二點場次本該冷冷清清,想不到仍然湧進近三分之二座位的觀眾,除了常見的年輕人外,電影院出現了少見的臉孔:由家人攙扶的老人、五十歲前後的中年人等,座位前後的觀眾交頭接耳,不少人說自己是十多年來第一次到電影院。

這麼多觀眾捧場,截至十月十三日為止,台北市票房累積已達新台幣一億九千九百五十萬元,以電影界習知推算方式,全台灣票房為台北市票房之二倍,推估目前全台票房已將近新台幣四億元,若每張票平均售價 250元,則已將近有160萬人次觀賞過,不論少數影迷看了不只一次,如此觀影人數將近全台灣人口數的 6.9%,是非常可觀的記錄,「海角七號」電影已在台灣家喻戶曉,最近平面媒體或電視新聞,經常都有「海角七號」電影本身或演員的相關報導,似乎不看這部電影就落伍了!

然而事實是這樣嗎? 真正的情況是仍有很多地區的居民,根本還沒有機會看到這部電影! 先不論根本已沒有戲院經營的馬祖、金門,已經兩個多月了,直到十月十三日當天,南投縣 (南投市南投戲院、埔里鎮山明戲院),台東縣 (台東市”大同戲院”),苗栗縣 (苗栗市”國際戲院”、頭份鎮”東聲戲院”),澎湖縣 (馬公市 “中興電影城”) 等地區仍未放映,最意想不到的是「海角七號」故事發生所在地的屏東縣,除了縣政府曾主動爭取四場放映外,唯一的屏東市 “國寶戲院”也沒上演。

這些地區的人口將近240萬,佔台灣總人口數的 10.4%,都與海角七號的熱潮無緣。 地方上僅存的二輪電影院早在有線電視、網路遊戲、錄影帶或DVD等新娛樂取代下岌岌可危,只願放映較有票房保證的西片,「海角七號」國片的熱潮不在戲院預判之內,倉促間要安排檔期一定困難,只能等待都市的觀影熱潮過去才能排到播映權。

但除上述縣份之外,嘉義縣、台南縣、高雄縣、新竹縣等地區 (又是 338萬人口),縣境內也沒有戲院或僅有的戲院也沒放映,要看電影只能到鄰近的都市,但以這些地區幅員廣大,許多偏遠鄉鎮居民大概更是無緣觀賞這部電影。 即便已有放映的花蓮縣與宜蘭縣,許多偏遠鄉鎮居民也很難千里迢迢到市區觀賞。

theater-360.jpg
<台東市五個小廳院、通常播二輪片的大同戲院>

DSCF0124
<台東市大同戲院牆上貼著海角七號的海報,似乎快上演了,但是問售票小姐,上映日期仍未知>

原來文化與娛樂也有城鄉差距,在此不論「海角七號」電影好壞,或電影內容能否在非都市地區獲得共鳴,事實是非都市地區的居民連選擇的機會都沒有!

在商業機制的運作下,成本回收成為經營者的主要考量,非都市地區由於人口少且面對鄰近都市之吸力競爭,經營者面對成本回收的風險很高,不願放手投資。 於是,當地居民很少有機會接觸到沒有商業運作支持下的活動;在非都市地區,沒有機會像台北居民可以看到世界知名男高音飆唱、沒有機會看到流行歌手的演唱會、沒有機會跨年狂歡、沒有機會看到兒童表演,種種文化與娛樂在非都市地區消聲匿跡,更遑論偏遠的鄉鎮了。

以我所居住的台東縣鹿野鄉為例,僅管有九千多人口,但在娛樂上,找不到影視租售店、沒有高頻寬的網路、沒有藝文表演等,即便是通俗的有線電視,也比都市的可選台數少,來家中修線路的技工表示,在花東海岸與縱谷地區,經營有線電視的成本壓力很大,將來很有可能無法維繫。

城鄉差距如此明顯,從教育上來看,鄉村學生從小就處於競爭之弱勢,少接受到外界之刺激,在學習動機上就弱了許多,更因與外界接觸少,不容易接觸到世界的新觀念,然而這些不在少數的鄉村學生,將來長大後,有不少人仍會居住於原地區,成為維繫地區生命的新血輪。 從小就不習慣接受新觀念,長大後就只能墨守成規,將來鄉村也不能在觀念與作法上進步。 我們該如何作,才能對他們有所助益? 鄉村地區真的就沒有市場機會了嗎?

藝術表演界的案例來自於「紙風車兒童劇團」,立下目標要為鄉鎮孩子鋪下在藝術上的第一哩路。 劇團走出都市,巡迴台灣 319鄉鎮,只要指定給某鄉鎮的捐款到達 35萬,劇團就會開拔到該鄉鎮表演。 從 2006年 12月起,不到兩年時間,紙風車劇團已在152個地方表演 ,共有 30萬人次觀賞過,平均每週就表演 1.6場,足跡遠至台東乃至金門,那麼多場表演,代表大小額捐款總共已超過 5320萬元,也代表劇團仍能維繫生存與理想。

筆者曾與自家小孩以及二千多個大小朋友,齊聚在台東初鹿牧場的大草地上,在微涼秋夜的舞台燈光中,被名為巫頂的巫婆逗得哈哈大笑、被黑光舞蹈的美所驚豔,被吳念真童年布偶劇的純真感動,更贊佩於一個劇團敢作出這樣的夢想並勇於實踐,不管短短一小時多的藝術表演是否真能改變鄉鎮的小孩未來,至少它真的是孩子的第一哩路。

筆者喜歡電影,好感來自於童年住在水力發電廠宿舍,過去娛樂少,發電廠總會洽租影片播放給員工甚至地方上的居民觀賞,於是大禮堂每週的一次黑暗與螢幕的光明,成為幼小的我認識世界與作夢的起點。 相較於其它動員人數多的藝文表演,電影這第八藝術,放映成本較低廉且容易進行,若適當選擇影片應能協助鄉村地區小孩感受生命、認識世界、發現自己。

如果有基金會願意支持鄉村地區的電影巡迴播映 (註),走出商業戲院成本考量的困境,讓台灣各地的小孩或居民,也有機會闔家看看在都市很熱門的「海角七號」恆春故事,或者另一部「冏男孩」的失親小孩心靈故事,或者更多過去或未來的好電影,讓看電影成為地方居民相聚的場合之一,讓看電影成為小孩長大的回憶,成長的心靈滋養。

除了電影、藝術表演,還有更多文化、娛樂或商業經營者能注意到鄉村的需要,並想出類似紙風車劇團的創意經營方法嗎? 也許這些需要更多NPO團體,結合有意願支持縮小城鄉差距的財務贊助者,共同走入非都市地區去滿足其需要。 只有更多人努力,「海角七號」才不會永遠只是都市裡的「海角」,我們的目光裡才不會永遠只有 “都市”,而忘了更多如恆春鎮等,林立台灣各處,有生命的小鄉鎮。

(註) 鄉村電影巡迴播映構想 (可能有點瘋狂,只是拋磚引玉)

— 每四個鄰近鄉鎮 (或村里)為一”單位”,每個月各鄉鎮巡迴一次,由專人導影與播映電影。

■ 電影主題

認識世界 – 世界各國好的家庭或兒童電影

認識台灣 – 台灣為背景的好電影

人生勵志 – 人生台灣為背景的好電影

藝術欣賞 – 以音樂或舞蹈等藝術題材為主題之電影

■ 電影數量

48部電影之公播版 (48部 * $3,500 元= $157,500元)

可分成12組,找 12個”單位” (即48個鄉鎮)

每組影片播映完畢後寄回基金會,再由基金會寄去下一組影片

48部電影可以在同一鄉鎮 (或村里) 每月播映一次,巡迴四年

■ 播映專人

各地方有意願且對電影有興趣者,各單位一人,共需要 12人

每一場給予車馬費與導影播映補貼 $1,000元

(每月 $4,000元,12人為$48,000元)

(四年巡迴完,總共為 $2,304,000元)

■ 播映設備

每”單位”準備一套:

投影機 ($40,000元)

DVD播放機 ($3,000元)

120吋攜帶式螢幕 ($10,000元)

2.1聲道小型喇叭 ($7,000元)

(以上總值約$60,000元,12單位需要 $720,000元)

■ 播映時間

每週六或日 (與各地方社區團體合作訂定)

■ 播映場地 (與各地方學校或社區團體取得支持)

學校或活動中心 (需容納100人以上)

播映場地須投資遮光的窗簾、電扇等

■ 影片購置、播映設備與專人補助等四年之總投資

$3,181,500元

■ 觀影人數

48鄉鎮 (或村里) 若平均每次有 100個小孩與居民看

,則每個月有將近 4,800人看電影

,4年有將近 230,400人次看過電影

■ 觀影教育意義

4年若能每月來觀賞被慎選之影片,一個鄉村小孩會學到很多有意義的事,也學會創意、敘事能力與表達能力。

■ 困難點

公播版公開播放之法律問題須澄清

(本文作者為農夫,秀明自然農法實施者,部落格: blog.yam.com/nature_farmer)

鄉村小學校存與廢

離龍田村只有六公里遠的永隆部落,隸屬於鄉內人口最多的永安村,距離生活重心鹿野街區只有3公里多,位於方便的省道兩側,生活機能便利,卻走向與龍田村不一樣的命運─永隆分校在兩年多前被廢校了。

早晨送走騎自行車上學的8歲兒子,經過他就讀的龍田國小校園,輕快的打掃音樂聲傳出,前庭與校門各處三三兩兩有小朋友在掃落葉,學校的學生四處走動;開車或騎車送小孩來上學的村民,大家點頭招呼,偶而在校門口聊幾句。 在此起彼落的人車與音樂聲中,學校揚著活力迎向一天。

週三半日課的下午,部份學生已回家,但仍有蠻多學生留校,有的為了下午的籃球隊練習,有的每天留校加強課業,老師忙碌的快速穿梭校園內,伴著小朋友在走廊跑步的身影。 聖誕節前,學校例行辦理慶祝的表演晚會,在學校的小禮堂裡,小朋友嘈雜的坐在前面看舞台上表演,家長坐在後排,阿公阿媽在台下自個兒聊起來,爸爸三兩聚在外面抽煙聊天,媽媽在座位中穿梭照相。

僅管只是 80多個學生的學校,龍田國小是村裡生活的重心之一,有形的在每年兩次大型活動中聚集村民,無形的扮演村裡的精神支柱。 這個學校也是不少30多歲家長的母校,20多年前仍是小朋友的家長,來回走過校前村莊道路多年,終於成長為牽手帶小孩的家長,校園的回憶一代代傳承。

parade-360.jpg
<龍田國小的全村音樂遊行>

龍田國小的村校聯合運動會

<龍田國小的村校聯合運動會>

龍田村10年來人口流失約 12%,但仍設籍 1300多人,村裡依然可見村民往來、或圍坐家門口聊天,偶有新移民之新居落成,加上常見自行車觀光導覽的遊客,這個村依然平靜中帶著熱鬧與生氣。 龍田國小則曾經有高達 200個學生,10年前學生人數僅餘約100個,現在更只有約 80人,10年間學生人數驟降約20%,與村裡流失人口比例相比,龍田國小學生流失速度遠大於村民減少速度,可見有不少青壯年村民帶著學齡兒童搬遷,僅管學校有朝氣、美麗校園、也有認真老師,依然持續流失學生,作為村裡精神支柱之一,逐漸被侵蝕了基座,會不會有一天因為學生人數過少而廢校,誰也說不準! 還好眼前仍不用擔心這問題。

龍田村無人居住的空屋

<龍田村無人居住的空屋>

離龍田村只有六公里遠的永隆部落,隸屬於鄉內人口最多的永安村,距離鄉內生活重心鹿野街區只有3公里多,位於方便快速的省道兩側,生活機能尚稱便利,處處有小面積的梯田;沒有高山的荒僻,沒有經常天然災害,這裡不算偏遠的部落,然而卻走向與龍田村不一樣的命運 – 部落內的永安國小永隆分校在兩年多前被廢校了。

走入校園不見人影,只有默默努力長高的野草,正展現出堅定意志,要佔領本是學生地盤的操場,空蕩的校舍走廊沒有可愛童音,只有仍掛在牆上的黑白課表,孤單的抱著小朋友仍會回來的希望。 但這希望一定落空了,因為走入鄰近的部落,不少空屋佇立,有的連門窗都被拆了,泛著新意的社區活動中心也緊閉門窗,騎機車巡迴全村,久久才見居民活動身影,這個小地方似乎被遺忘,時間停滯不前。

永隆部落與龍田村僅六公里之隔,卻宛如天與地之別,僅管所在便利,村莊與學校卻擋不住廢校的結局,是因為居民先陸續搬走才使學生過少而廢校,還是因為先廢校了而使更多青壯居民遷走? 在每天都有熱鬧新聞的台灣,再也沒人關心這小地方的問題了!

永隆分校滿是野草的操場
<永隆分校滿是野草的操場>

永隆分校杳無人煙的走廊
<永隆分校杳無人煙的走廊>

永隆部落廢棄的家屋
<永隆部落廢棄的家屋>

裁撤不到50人的國民中小學,已是多數歲入短缺之縣市政府,為了減少教育經費支出的共識。 台東縣幅員狹長,人口散居東海岸到花東縱谷,小村小校特別多,90多所小學中有 6成人數在 100人以下,更有 2成人數在 50人以下,已近裁撤邊緣了。 而台東列名全台灣近10年人口流出比最高的縣份 (將近 10.15%),加上少子化趨勢,學生愈來愈少,可以想見裁撤的壓力將逐年加重,永隆分校的故事很有可能在其它地方一再上演。

裁撤一所小學對公部門而言,只不過是做一些老師調動與安排剩餘學生交通車的安排,對一向順從的鄉村人民而言,通常逆來順受的稍加抗議就無奈接受,然而政策落實到地方與個人,就不只是一道白紙黑字的公文,而是對在地居民與該地區永遠不可逆的具體影響,如果發生在遙遠的天邊是事不關己的冷漠,但發生在週遭就是親炙的痛楚。 廢校對村莊宛如廢村的無言宣告,因為那代表許多象徵新血輪的兒童將因追求就學方便會陸續離開村莊,沒有新生命的村莊形同沒有未來的希望、也沒有文化的傳承!

村莊內沒人希望被廢校,然而站在公部門立場,當學生人數僅餘 10多人,若讓學校關閉,令學生通勤僅幾公里遠至鄰近之學校,又假定能使學生因此有更多同儕互動,每年能節省約 600萬至1000萬之支出,在地方政府年年喊窮之壓力下,若公部門只以企業經營思考,裁撤小學校一定有利無弊,這是很正常的開源節流舉措。

另一方面,反對裁撤小學校之人士也舉證:小學校的全校互動良好,對培養學童自信與人格有利;大學校同儕互動雖多但不能證明因此對學生更好;通勤大學校增加鄉村弱勢家庭之交通與時間成本;鄉村小學校被廢勢必影響村莊發展;節省下之經費也不是用在鄰近學校而通常被轉移他用……。

正反兩方以各種理由辯證,沒有一方願改變立場,然而隨時間流逝,鄉村小學校承受來自各方面學生減少的壓力有增無減:少子化、人口流失、青壯年家庭移居都市、小孩選擇通勤鄰近大學校等。 這似乎是時代滾輪下無可扭轉的趨勢,現有教育公部門只從教育理論與成本控管的狹隘角度出發,沒有與其它公部門或非營利組織合作,去思考這些小村莊的未來與存在之意義,則小學校與小村莊的未來似乎不太樂觀! 也許要扭轉這種趨勢,要跳脫辯證理念的窠臼,只從行動下手,行動才能為村莊帶來新機,才有青壯年願意留下來,這樣才能不斷有新一代的學童維持小學校的起碼規模。

每個村莊都有比較優勢與劣勢,站在企業經營角度去思考村莊的未來,找出在地特色與機會,建立更吸引人居住的環境,如此才能避免人口向大鄉鎮都市集中,學生一面倒流向大學校。 台灣有些社區營造成功的社區,因為有活力的社區行動,現在已吸引部份都市移民移入或原有居民遷回,這些例子證明鄉村不是沒有機會,只是缺少團隊經營。 若公部門可以扮演引導的角色,結合社會有意願之組織或人士,與當地居民或新移民合作,組成一個社造團隊,給予經費補助其主事者部份收入,使其更能專心於社區事務,有人才有行動,社區才有機會,若一味給予更多硬體建設但無人經營,終至淪為另一個廢墟。

沒有人才為村莊找出路,在大環境的壓力下,將來這樣的廢校廢村場景不會更少、只會更多,終有一天,台灣成為只有大都市、衛星都市與鄉鎮小都市的畸形社會,鄉村一片蕭條。 這不是你我所樂見的未來,更不是一個均衡社會該有的發展。 公部門用小錢投資引導,挽救小村莊就救了小學校,自然鄉間處處桃花源,各地皆宜人,有健全的鄉村,都市的人口與環境壓力才能減輕。

行動才有機會,空談只是流失時間,也許公部門要走入鄉村,親自感受裁撤小學校背後的意義,才有動力換個腦袋作”對的事”了。

(本文作者為農夫,秀明自然農法實施者,部落格: blog.yam.com/nature_farmer)

饒過山林吧!萬惡水庫平溪起

興建平溪水庫的問題很大,但是更大的是興建水庫的心態。平溪水庫的興建,早在1990年即有調查規劃,但是在當時擔憂生態影響甚鉅,最後不了了之無人再提,但是讓人納悶,最近為何再度又被提出?

ert-450.jpg

平溪將建水庫!

看著黃老師提供的平溪水庫規劃書,實在無法理解,在舉世反思興建水壩,破壞原有河流生態的同時,唯獨台灣不斷找尋地點興建水壩,一試再試。

平溪水庫的位置,位於基隆河上游支流芊蓁林溪與東勢格溪流域,如果去過平溪國小東勢格分校看螢火蟲,大概就在這個附近,蜿延的紫東產業道路穿梭在山林中,靜靜的小溪伴隨路側,偶見一兩間燒柴炊煙的老房子,自然的山村風光,早已是山行者的尋幽山林,但是沒想到這裡會蓋水庫,整片山林與老屋會沈入水裡。

平溪水庫屬於離槽水庫的類型,就是在山裡找尋可以建水庫的地形位置,溪流水源不夠供應,再開挖引水渠道,將水源引入存放,要用時再輸送出去的水庫,集水面積19.28平方公里,總蓄水能量達5176萬立方公尺,滿水位淹沒的面積約有188公傾,蓄水高度約275公尺,水庫興建以滿足基隆地區用水需求為理由。

那麼,一樣的老問題又開始出現,為了水荒,猛找地方蓋水庫是否合宜?

平溪水庫集水區一帶,早在水源地管制,以及晚期坡地農業廢耕下,回復一個相當自然的生態,根據規畫書的生態補充調查,平溪附近的生態,植物種類高達三百多種,其中三十多種台灣特有種,還包含瀕臨滅絕的竹柏,以及知名的豔紅鹿子百合,動物種類一百多種,台灣特有種就有三十多種,其中黑鳶、烏鴉鳳蝶等物種的重要棲地。這個生態補充調查,只是援引舊資料,說明在平溪到石碇等北部山區中,物種豐富的多樣性,但是對於水庫建成對物種的影響,更精確的調查與評估,根本尚未進行。

另外,在地質景觀上,水庫下游的十分瀑布,以及偏佈的石穴地形,會不會因為水庫的建成,影響溪流水量,造成瀑布無水,石穴裸露,改變自然水力的作用,都是讓人擔心。縱使水利應用在現今已進入生態供水的思維,不敢像以往為了儲水,下游一滴水不放,造成乾死魚蛙,渴死走獸的人類惡性,但是人工的調節,是否能夠取代自然規律,又是另一個生態問題。

再來,有趣的是平溪水庫,成為水利單位認定地理環境適合建水庫的地方,但是集水區裡的舊煤礦坑道,更是水庫集水的一大考驗,散佈的坑道,就像鍋底裂縫,再大的水庫也受不了天天漏水,甚至高壓的水庫水體,會從那個坑道繃裂出去,更重要是一旦淹沒這些礦坑,開採後遺留的煤屑或其他有害物質,會不會溶入水中,隨著輸水管線進入城市,都讓人十分擔憂。水庫建設有封坑計畫,但是這些老礦坑,有是連業主都說不清層層交錯的路徑,要完全避開礦坑對水源污染,也是一大考驗。

最後就是居民權益,以及人民的算計,水庫壩體高搭一百公尺,淹沒的區域廣大,五十多戶的淹沒區居民,是不是像中國三峽大壩工程一般,居民必須背景離鄉遠走他方,離開自己的家園,一旦進行房屋與私有地淹沒區的徵收補償,將是一筆巨大的財政支出,對於納稅人民,也是賦稅支出。一旦水庫興建,開山挖石廢時曠日,工程車輛進進出出,對於走向觀光的平溪,究竟會有什麼影響?至今,少數的居民,面對巨大的開發,根本不知如何發聲。

興建平溪水庫的問題很大,但是更大的是興建水庫的心態。

平溪水庫的興建,早在1990年即有調查規劃,但是在當時擔憂生態影響甚鉅,最後不了了之無人再提,但是讓人納悶,最近為何再度又被提出?

水庫興建供應足基隆未來用水需求,但是基隆已有新山水庫供水,以及西勢水庫做為備用,並且兩座水庫為了擴大蓄水量,紛紛進行壩體加高工程,再加上八堵抽水站的擴建及新山淨水場的再擴建,都足以提高基隆供水能量,基隆缺水問題並沒那麼嚴重。平溪水庫的出現,其實還是應該透過下游輸水方案,將水源透過各抽水站連結,以及自來水管路連接,最後送進大台北地區,提供城市不斷消耗的水源。

其實水庫並沒有增加城市供水需求,近年來許多新水庫興建,只是解決舊水庫的問題,石門水庫淤塞,於是想建高台水庫,德基水庫土石流危害,於是有建民水庫規劃,甚至連水源短缺、蓄水不足的曾文水庫,都動起荖濃溪越域引水的腦筋,一座座新水庫的興建,只是說明山陡流急的台灣,建水庫就像建一座攔砂壩,幾十年後走向面臨淤塞,於是找新地點興建新水庫,一旦再淤塞、就再興建,讓山區溪流始終陷於開發之中。

至於用水需求增高,其實從人口增加漸緩,到城鄉流動降低,其實用水大增,並不是因為人口增加,而是大量的工業用水,以及城市中許許多多耗水設施的使用,於是城市缺水,就到山裡蓋水庫。但是水庫的興建,成為人類違反自然定律的連鎖開端,攔住水,下游生物無法活,河砂失去足夠水量沖積到海岸,補充沙灘,甚至形成河口平原,一旦河砂墊高河床,為了防洪築高堤坊,一場下在城市裡的夏日暴雨,就可能因為堤坊阻擋抽排積水不及,造成城市水災,人類以為聰明,設計人工系統改變自然,到現今才發現是自己把自己搞得夠狼狽。

水庫慢慢成為生態的大殺手,國際開始反思,紛紛放棄,轉而由節水,或是污水再利用及城市收集雨水,甚至海水淡化的方式,來提供水源,那種大地工程的時代終會過去,沒有人再有權力,為城市犧牲鄉野,甚至犧牲生態,到頭來自然一樣反噬。

百億的治水方案,其實在野溪整治、防沙壩高築,堤坊修長,以及水庫增建中,形成新一波的生態危害,但是為了救急,為了避災,人類可以犧牲一切,卻沒想過是否侵入不該傾入的地區,山中的崩塌地,河川的洪泛區,甚至海濱的浪濤地,以為修口科技的籠子,就可以安全的把自己關在裡面,或把災害擋在外面,大自然不會這麼乖,它們會要回屬於它們的,只要一次山崩、一場洪水或是一場暴雨,人類永遠是緲小的輸家。

萬惡水庫平溪起,其實穿梭在平溪山區,自然就在身邊,當茶田荒廢,生態恢復,何必又大動土石,讓山永無寧日。

放棄吧!不只是水庫建設,更該放棄那種築壩百尺的人類傲慢心靈。

(本文轉載自「漂浪。島嶼」部落格

(http://blog.yam.com/user/munch.html)

新移民的鄉村社區營造體驗

也許這就如同社區營造,在鄉村到底最重要的是什麼? 經濟、文化、弱勢關懷、自然保育、社區凝聚、參與成員的成就感、美學、青壯年回流?這許多面向若都能改善,這鄉村社區就是完美的社區了,然而追求完美…………

前幾年在文建會的大力支持下,台灣都市或鄉村紛紛成立社區營造團體,結合一群地方熱心人士,為地方的新風貌與人文凝聚,建立了不少讓人眼睛一亮的成績;地方上的新樣貌配合週休二日的實施,也為國內的觀光旅遊開拓出另一條路線。 幾個用心營造的社區,在媒體普遍報導的推波助瀾下,更讓該社區成為觀光旅遊的熱門景點,但在明星光環背後,社區是否因此成為更適合居住的環境,居民因此更快樂、更有尊嚴的生活,還是只是少數居民得以因觀光旅遊而獲利,這是一個需要居民親身回答的問題。———————————————————————————-

我所移民的台東縣鹿野鄉龍田村很特別,曾經是日本人的移民村,仍有日據時代規劃出的棋盤狀筆直道路,少數保存下來的日據建築;加上花東縱谷管理處整理的一大片飛行傘降落草地;茶葉改良場的整齊實驗茶區與樹林景觀;數百公頃平坦農地種植多樣的農作物;這一切使龍田村具有特別的美與安定感。 龍田村有媒體報導的名號「蝴蝶村」,這是村裡龍田蝴蝶保育協會多年推動蝴蝶保育的成果。

龍田蝴蝶保育協會協會是以蝴蝶保育為宗旨,但實質上是想藉著蝴蝶保育的推動,重新營造全村的自然環境,讓全村環境能更自然、居民能更凝聚,並開展村內之人文生態新風貌。

協會的靈魂人物是退休高工生物老師李老師,30多年前台東仍是極偏遠之地時,就已勇敢移民來村裡。 數年前,李老師原本早已可以安心享受退休生活,在現為農民的昔日國中學生請求下,將他多年研究與復育蝴蝶的嗜好,拿出來指導村裡有興趣的居民,慢慢的,形成一個蝴蝶工作坊,再幾年,擴展成為龍田蝴蝶保育協會。

蝴蝶協會藉由教育居民瞭解蝴蝶而認識生態保育觀念,數年來成功說服村裡20多戶居民,將自家庭院改造成蝴蝶蜜源與食草為主的蝴蝶花園,也讓多種蝴蝶再次經常翩翩飛舞於全村。 數位青壯年農民的協會成員,也成為蝴蝶的解說專家,並且經常關心村裡的未來;協會也經常以出色的蝴蝶導覽,承接機關團體的活動或學校戶外教學; 協會成員之一的另一位退休老師也激發出使命,出任功能多年不彰的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由另一條路來幫助社區。 目前,兩個社區團體由不同方向來協助社區的發展。

李老師使命感很強,不希望蝴蝶協會變成只是欣賞蝴蝶的嗜好團體,找了城鄉規劃專家統整,經過協會與村裡其它團體多次討論,規劃了全村的未來藍圖,希望引導政府各單位要投資社區發展時,能依照此藍圖統整進行,而不是各作各的變成四不像,此藍圖著重的是軟體的建設與自然人文景觀的恢復,而不是大而不當的硬體建設。

身為龍田村的新移民,基於瞭解社區、幫忙社區的回饋心理,也對社區營造的成效有好感,也加入了村裡的龍田蝴蝶保育協會。 加入後才瞭解到蝴蝶協會近二年來的成果,比如將村裡十多年前荒廢的登山步道重新發掘整理;遊說村民讓出屋前空地種樹,讓環村的綠色樹木隧道逐漸成形;連署挽回即將被拆的日本區役所成為公告歷史建築,並發動義工將此建築內外全部大掃除;成立社區風味餐工作坊,希望由村裡的媽媽以副業形式招待蝴蝶導覽的團體,也可以用村裡的食材在地消化掉;舉行手工蝴蝶風箏製作教學並推展放風箏活動;舉行全村的趣味活動; 請專家指導村裡居民發展小型工藝作為導覽之選購禮品; 舉行蝴蝶生態與標放等之教育;訓練社區小學高年級生作導覽等。

food-360.jpg
社區媽媽的風味美食

加入協會,才慢慢發現社區營造真的是吃力的工作,因為全村的人熱心的不多,只有不到 10位經常參與,上述這些許多活動推動落在這些成員身上,這些事都是義務工作,各人又有各自的本業或農務要作,漸漸的有些成員有點消耗過度的無力感,或受到家庭的壓力,開始淡出協會活動,於是蝴蝶協會這一年又暫時回到只與蝴蝶相關的工作,讓成員暫時休養生息。

然而,僅管如此,蝴蝶協會依然持續作許多長期的工作,比如全村每個月一次的蝴蝶調查與遷移性蝴蝶標放;登山步道旁的植物調查;生態旅遊推廣訓練與觀摩;小學生兩天一夜的蝴蝶生態體驗營;全村已見的蝴蝶標本製作;為村裡兒童放映人文與國際觀點的電影等等。 李老師的使命感持續推動蝴蝶協會為龍田村作基礎工作,也持續拜訪遊說村裡的新移民或老居民,加入蝴蝶協會回饋村莊。

每月例行龍田村蝴蝶標放

村子裡定期舉行的蝴蝶活動。

兒童蝴蝶生態體驗營

然而,僅管這麼多的努力與成果,全村許多居民也曾經一起參與多次活動,部份人也受益於知名度提升造成的農地價格提高,甚至提升了居住於此地的尊嚴,然而參與社區事務的居民依然寥寥可數,也很少有村民主動給與讚美,身為成員之一,感覺彷彿在舞台上表演,沒有掌聲卻總是觀眾爆滿,到底觀眾是捧場或是不滿意,舞台上的演員實在不知道? 社區營造在許多社區都有類似的問題,居民生活與活力似乎都因此而得到改善,然而依然總是少數人參與,也經常招致或多或少的批評。

村裡的農作、人文與自然特色,與這些年的累積的蝴蝶村知名度,經由來自觀光業的新移民運用,數年創業經營下來,近年來,每年將近數萬名觀光客,到村裡以自行車進行人文生態導覽,這裡已成為新興的觀光熱門景點。 然而約不到1000人的居民,仍然大都是以農務為主業或副業,幾乎與觀光旅遊業無緣。 固定路線、專人導覽的觀光旅遊背後,居民的生活仍是另一個陌生的世界。

也許這就如同社區營造,在鄉村到底最重要的是什麼? 經濟、文化、弱勢關懷、自然保育、社區凝聚、參與成員的成就感、美學、青壯年回流? 這許多面向若都能改善,這鄉村社區就是完美的社區了,然而追求完美是無止盡的,只能當成目標,然後就只是去耕耘。從一個新移民身份親身參與的蝴蝶保育協會,我看到的就是一群傻子默默的作,朝著一個不可能達到的 ”完美” 目標前進,這不是龍田村的特例,而是全台灣各地都在上演的鄉下小故事。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