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生產才會再生─剖析農再條例

既然私有化的農業生產已碰到瓶頸,我們需要的是由農民、社造工作者共同思考一種另類、公共化的生產方式。我們提出一種以農民生存為主的社會性農民組織。運作原則是透過農民集體討論、規劃生產方式…

今日台灣農村發展的破敗,已經讓三合院凋零、破敗,公媽神祖牌被迫離家,鄉村剩下的,只有隨風飄揚、歷經風霜的對聯。

從1960年代的以農養工政策以來,農村人口大量外移、平均所得不斷下滑,年輕人留不住、老農不想種田。此外,加入WTO之後,無力抵抗強國用補貼的方式、低價傾銷的農產品,造成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僅30.6%(中國95%、美國128%),高度倚賴進口的結果,已讓糧價隨著原油價格起伏,為台灣的飢荒危機埋下種子。

是否要再生,如何再生?

為了台灣的糧食安全、農村文化,我們當然要拯救農村。但是,立法院去年底一讀通過的「農村再生條例」法案,能否達到此目標?

它號稱透過2000億的再生基金投入農村,重新規劃佔國土面積88%的非都市土地,將照顧4,000個農漁村,嘉惠60萬戶農漁民。然而,審視其條文細節,卻會驚覺它關切的重點並非農業的「再生」,而是將農地變更建地之後的「炒作」。

尤其是第三章的「農村土地活化」,只要地方政府提出「農村再生發展區計畫」,在此計畫內的部份土地可申請成為「整合型農地整備」,即變更為建築用地。而變更手續僅需經範圍內私有土地所有權人超過五分之三,且他們所持有的土地面積超過範圍內私有土地總面積三分之二,即同意變更。

前述「範圍內之公有土地,應一律參加」。其範圍內的公共設施、興建費用,還需由範圍內的土地所有權人按其土地受益(增值)的比率共同負擔,

為何,當所有的警訊都將核心直指「農民無法生存」,但為何政府只重視「農地變更」?難道,政府已率先宣告農業無救,故變賣農地成為農民求生的唯一希望?還是,土地的高保值,能成為財團與銀行的「拯救金融市場」良藥?

飲鴆止渴的農地私有化政策

雖然,短期來說,對已休耕的農民、或缺乏社造經費的工作者來說;農再條例的實施,能讓前者坐收房屋租金,後者的生存危機解除。

長期來看,用土地市場的炒作來解決農業生產的危機,對仍堅持、希望恢復生產的農民來說,土地污染將帶來不可逆的風險。亦嚴重破壞台灣全體人民的糧食安全、生態永續。所以,這種將農地徹底私有化來化解農業、經濟危機的立法,是種飲鴆止渴、禍害子孫的政策。

如果,農村再生條主要目標為土地變更、無法拯救今日農業,那麼,農業的出路在哪?

為利潤的私有化生產

今日農業生產的根本問題是利潤至上:來自於種植依附著市場價格來生產,亦即盤商告知農民哪些作物會賺,農民抱持賭輸贏的心態追價種植,最後吞下生產過剩的賤價苦果。至於運銷上,農民又受制於盤商的層層剝削。使得農民活不了、消費者也買不起。

為公益需求的公共化生產

既然私有化的農業生產已碰到瓶頸,我們需要的是由農民、社造工作者共同思考一種另類、公共化的生產方式。

生產上,我們提出一種以農民生存為主的社會性農民組織。運作原則是透過農民集體討論、規劃生產方式及如何分配,作為改造現行農會的基礎。

在運銷上,我們期待更多NPO、社造工作者、甚至想擺脫市場風險的盤商,亦能將其專業知識投入到非盈利的公共產銷機構中,建立公共的運銷管道。

如此,使消費者享有價廉物美的農品,農民、產銷人員亦能獲得穩定的薪資,多餘的獲利再回到公共生產循環。

980430-1558675043-400.jpg
屏東環保聯盟以NPO的方式,持續推動環境友善的生產,也改善農民處境(圖片轉載自綠農的家網站)

上述並非空想,南美多國已在積極推動;其成敗關鍵在於政府是否保障生產者不受市場競爭的威脅,讓「農民與消費者的需求」高於「利潤」而生產,亦即以弱勢、公眾利益為其根本。

舉例來說,先前劉兆玄院長的營養午餐免費政策年花220億,但若能跳過盤商,透過公共產銷組織向農民契作,最少能為政府省下一半的經費,學生也能吃到安全有機的農產,而農民更可獲得合理的所得。

將農再的2000億元轉為公共化農產基金,短期內以救急為主:解決台灣小農為貸款、子女教育費的困境,故應給予中低收入家庭社會基本需求免費或無息貸款。長期來說,唯有透過規模經濟、提高農民的所得,才會讓青年願意返鄉。

所以,唯有破除為利潤生產的為市場機制,才能挽救廢耕的農村,並讓農民與消費者共創雙贏。

(農再條例草案全文,請見:http://twpa.ioe.sinica.edu.tw/?p=1476#more-1476)

(本文作者為台大城鄉所碩士、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助理)

給支持農再條例的社造者十問

我們不反對農村社區營造,也不反對政府投注經費到農村,甚至認為應該更多。只是,目前所訂的條例內容,實在有太多問題。目前的亂象讓我想起一句話:「一旦將目標神聖化,往往手段都極其卑鄙!」

農再條例,是危險或是機會?

「危機」一詞同時包含了「危險」與「機會」兩個意涵,目前在立法院通過一讀的「農村再生條例」,在社區營造界引發不同的反應,正是對於「危險」與「機會」的判斷不同。

在政治面,完全執政的國民黨是否願意傾聽人民聲音,用更周延的方式立法,尚不可知。但如果我們把台灣也視為一個大社區,一項可能嚴重影響這個大社區的法案,社造界自應藉此機會好好引發討論,思索法案對社造可能的影響,並發為議論介入立法,這才符合社造精神。很高興看到報載,馬英九總統也同意應該多辦公聽會,集思廣益。

農委會體察上意,很快地安排了六天十一場的「公聽說明會」。然而,在這個不知是「公聽會」或者「說明會」?也不知討論的焦點是「農村再生」或者「農村再生條例」?十一場活動辦下來,除了發出去數千個便當之外,不知有多少社區民眾因此知道什麼是「農村再生條例」?

980425-10q-360.jpg
不知道討論重點是「農村再生」還是「農村再生條例」的會!

但我知道,有許多急於向水保局爭取經費的社區,把提出反省聲音的人士都視為搗蛋份子,認定他們反對農村再生,擔心他們阻礙了立法的進度。

其實,我們一點都不反對農村社區營造,甚至早自十幾年前我們就在出力協助了,我們也不反對政府投注經費到農村,甚至我們認為應該更多。只是,目前所訂的條例內容,實在有太多問題。目前的亂象讓我想起一句話:「一旦將目標神聖化,往往手段都極其卑鄙!」

clip_image002
農再條例支持什麼樣的社區討論?

請您想想十個關於社造的問題

自認為自己從事社區營造很努力,又堅持這個條例要趕快通過的社區朋友們,您真的支持水保局上述的作法嗎?您認為這些作法符合社造精神嗎?接下來,我想拜託您更仔細地想想下列十個問題:

一、就您的社造經驗,一個社區要從無到有,對自身的歷史文化有所了解,進而建立起認同,並能經營一個社區組織,發展彼此合作的機制,是不是需要夠長的時間與耐性投入?

二、社區空間的營造,若要能得到居民的認同,除了在企劃階段要讓居民能參與意見,在設計階段乃至在營造階段也都要能有參與的機會才能把事做好?

三、政府的補助非常重要,但如果預算都趕著發包,沒有充足的時間讓社區參與,工程的思維凌駕一切,是不是反而破壞了社區空間的特色、引來內部衝突?

四、在推動社區營造的過程中,你是否深深體認到「人」才是最重要的資源,總是希望有更多有想法有活力的人加入社造的行列,你同意:有人就有希望,就有想法和作法?

五、農村的社造長期面臨人力貧乏的困境,人才不願意返鄉,主要的問題根源在於缺乏就業機會,農業收入太低,而不是找不到土地蓋房子或者社區環境不夠美麗,你同意嗎?

六、社造是一項社會工程,雖然已有不少社區加入這個行列,但更多尚未起步、才準備起步的,他們需要被鼓勵,需要小心地加以培育,不是嗎?

七、社區營造急不得,通常社區發展有自己的步調,但這步調不一見得與為政者的政治考量一致,一旦有所衝突,往往受傷的是社區,是不是?

八、社區對社造政策最高的期待是:政策能像百貨公司的貨架一樣供應各種資源供社區取用,除了貨色齊全外,更重要的是穩定供應,讓社區就能按自己的步調申請運用,不必急著搶錢?

九、從事社造的人都能抱持這樣的心態:寧可委屈自己也願意顧全社區;基於同樣的情操,一項政策雖然對本社區有利,卻可能傷害起步中的社區,我們當然不會只顧自利而不顧他人?

十、從事社造的人更應該自許是一位積極的公民,對於政府法令,雖然看似複雜,也應努力加以了解,發起討論提出看法,而不是簡憑印象,人云亦云?

社造的朋友們,以上十問,如果您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麼,目前正掀起議論的「農村再生條例草案」絕對值得您努力地一條一條加以研析,認真思考它與上述十項問題的關聯。不要被急著要錢的心弄亂了思緒,更期望您的思考能激起熱烈的關注與討論。

如果,眾多社造工作者都能積極參與討論,不管最終立法的結果如何,這段經驗將是台灣社區營造邁入另一高峰的重要契機,台灣社會也就更有力量來監督政府把事情作好;相反的,如果大家不假思索,草率地聽命,則台灣的社區營造將在單一部門鉅額經費的衝擊下,快速失去自主性而最終將與美麗的農村同時走入歷史!這是你的希願嗎?

clip_image004
留給草率的設計者的「面壁思過椅」!(總共有卅多張,可以等待很多位)

(作者為台南縣人,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

支持社造,請慎重立法─社造界對農再條例的憂心與建議

基於對台灣這個大社區的長遠關懷,我們絕對支持政府要照顧農村農民的政策方向,但深以目前的立法發展及條例內容為憂。我們很高興聽到馬總統指示農委會應該再多開公聽會,多聽不同的聲音,因此對立法的走向…

「社造界反對農村假再生—對農村再生條例的憂心與建議」連署聲明

連署名單
陳其南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文建會前主委
陳錦煌 新港文教基金會創會董事長
黄世輝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常務理事、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系主任
洪德仁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常務理事、北投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蔡秀美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候補理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曾梓峰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副教授
江明修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政大公共行政系教授
翁徐得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監事、大葉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系主任
王秀雲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監事、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助理教授
關華山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監事、東海大學建築系教授
喻肇青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監事、中原大學建築系教授
曾旭正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教授
鄭晃二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淡江大學建築系教授
陳板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第三工作室負責人
陳世明 成大建築學系副教授
李遠哲 中央研究院前院長


發起連署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台灣社區培力協會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

連署社區組織
新港文教基金會 (總統文化獎得主)
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 (總統文化獎得主)
嘉義縣阿里山鄉山美社區/達娜伊谷(總統文化獎得主)
台南市南區金華社區 (總統文化獎得主)
屏東縣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
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
美濃愛鄉協進會
北投文化基金會
台南市五條港發展協會

連署社區大學
台北市松山社區大學
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
台北市北投社區大學
台北市南港社區大學
台北縣板橋社區大學
新竹縣竹北社區大學
台南縣北門社區大學
台南縣新營社區大學
台南縣曾文社區大學
台南市社區大學
高雄縣旗美社區大學
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
屏南社區大學

社造界對農村再生條例的憂心與建議

目前在立法院通過一讀的「農村再生條例」草案引起社會上諸多質疑,在社區營造界也引發討論。從社區營造的觀點,這樣的多方辯論是好的,有助於大家深入問題,凝聚共識以發為行動;但有若干現象與問題則是令人憂心的,基於社區營造精神的維護,我們不得不挺身陳述,邀請政府與民間共同深思。

首先,我們認為這個條例標榜社區營造,其立法過程卻違背社區營造精神條例以「農村再生」為名,顧名思義是要讓農村恢復生機,但究竟農村衰蔽的原因在那裡?再生的適當作法是什麼?

農委會在草案擬定之前缺乏踏實的田野研究,以至於錯離事實;草案受到質疑後,又不願虛心舉辦討論會,聽取農民對再生的需求,而一味地以「宣傳會」作單方向的灌輸,實違背社區營造的「實事求是、真誠溝通」原則。

在社區營造的歷程中,社區中有不同意見是正常的,但處理的方式是花更多時間討論與說服,而不是鼓動不同意見者互相批評造成對立。面對差異,社區常見的作法是:暫且擱置沒有共識的部份,從有共識的部份先行。

其次,我們認為條例的內容將對農村的社區營造帶來嚴重負面衝擊。農村再生基金高達二千億元,以過往的經驗勢必要靠許多硬體建設才足以消化,然而社造界普遍的共識是:急促且過多的硬體建設必定對社區帶來傷害。

在目前水保局數量有限的示範案中,已經可以看到此種跡象,我們擔心條例通過後,社區根本無法駕馭政府單位的行政邏輯,最低價發包、趕工、規格化等等慣行作法,將會像龐大的推土機,摧毀農村特色。再者,條例所提示的建設項目,多偏向迎合觀光需求的設施,狹隘地只看到視覺景觀的整理,與在地對平靜生活、豐富生產的盼望,有很大的落差。

要求社區整合單一團體的規定,在龐大經費的誘引下,社區組織必然勉強整合,但為此讓單純的社區營造捲入地方派系的漩渦中,社造精神被推入火坑,將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其他如「社區公約」「社區規劃」等作法也都容易流於形式化,都應細緻調整。

第三,條例中有關土地活化的作法將再一次破壞農村的生產環境。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已經過低,農田是未來子孫保命的資產,實不應再輕易破壞。九年前農發條例18條造成假農舍破壞農田與景觀的殷鑑不遠,政府單位也都承認此一問題嚴重。但完全執政的執政黨不願面對此問題,反而開設另一道後門讓農地可以變為建地,美其名為誘導調整,殊不知最後可能落得「撂龜走鱉」,承擔代價的是社區也是全國人民。

基於對台灣這個大社區的長遠關懷,我們絕對支持政府要照顧農村農民的政策方向,但深以目前的立法發展及條例內容為憂。我們很高興聽到馬總統指示農委會應該再多開公聽會,多聽不同的聲音,因此對立法的走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 請立法院不要強行在此會期通過此條例

農村再生茲事體大,實在沒有急就章的理由。建議立院應公布不同版本的條文草案,舉辦多場正反意見並陳的公聽會,並要求行政部門對於社會質疑具實回應經過充分討論後,不妨學習社造原則:有共識的先做;沒有共識的,暫且凍結!

二、 請農委會立即公布能回應農民需求的農業生產政策

再生條例往往被切割為只針對生活環境課題,那麼請農委會提供下列問題的答案讓國民釋疑:台灣的糧食自給率的近年目標多少?台灣要保有多少面積的農田?此一再生條例施行後的成果指標是什麼?農發條例18條如何配套凍結?

三、 請農委會不要倉促且虛應形式地舉辦單向的宣導會

政府既是公僕,任務在於服務社會而不是與社會對立。因此,馬總統要求多辦公聽會,不應被規劃成單向的宣導會。與其耗費精力去動員渴求經費的社區來圍事,不如認真構思如何讓民眾清楚了解全部條文。

四、 請社造團體不要陷入經費焦慮而忘了自主思考

在水保局強力動員下,社區團體或因人情壓力或因忌憚未來補助經費受影響,雖然對條例有疑慮亦不敢發聲。甚至自我說服只看第二章,更嚴重者產生反剉心理而敵視反對意見。這都是對社造人的侮蔑,請冷靜地思考,對自己有利的不見得對社區有利,對自己社區有利的,不見得對全國社區有利,我們應努力尋求自利利他的全贏方案!

980413-cleanriver-400.jpg
能讓人好好生活與耕作的農村,景觀才有實質的內涵。

台灣農村向左轉?向右轉?

這對台灣的農村發展是一個契機,如同農再條例的立法,反再運動已為官方和民間撐開了討論的空間,值得肯定;接著,我們是選擇反對到底或介入參與?這部法律能否承擔前述所有農村改革的進步訴求…

中國時報日前<新保守主義幽靈在農村>一文直指「社區總體營造」原由官方主導,且源自早年美、日反共陣營編造的農村治理方案,因此在審視《農村再生條例》時,不能只依恃這種新保守主義的意識形態,而應多參照國際上諸如「歐洲農民組合」、「農民之路」等團體更進步的訴求。

筆者同意該文的歷史溯源與基本論述,但認為該文欠缺對於社區總體營造的整體觀察與深度理解,更對其字裡行間的簡單二分、非此即彼深覺不妥。

誠然,台灣的社區總體營造原是官方提出的政策,並透過資源的挹注主導之;但該文也承認「卻慢慢變成社區自主、草根民主的表徵」,何以致之?正是因為眾多民間團體的長期努力,以及來自社會實踐的論述不斷加入之故。

用「幽靈」一詞形容,折煞了多少人將它從官方政策發展成民間運動的苦心與汗水。

對社區總體營造的觀察不能只有溯源,其所一貫強調的「過程」才是關鍵。雖然政府的經費補助仍是許多基層實踐啟動的誘因之一,但是「守護家鄉」、「改變現狀」卻也是重要的動力來源。

根據筆者的長期參與和觀察,「由下而上」、「民眾參與」、「凝聚社區意識」、「發掘地方文化特色」等不只是來自官方的美麗辭令,而是民間社會貨真價實的行動實踐;也非為了推動包藏在「全球化」、「自由化」、「改革」等名號下的各種農業鬆綁政策,如農地自由買賣、農業商品化等。

因為這些政策從不賴社區營造推動,而是透過地方派系的侍從主義操作,在農村進行赤裸裸的利益交換。

一項官方政策逐漸演變成一場民間運動之後,它是否源自統治階層或具有新保守主義的性質,有那麼重要嗎?除了論述者的探討與推動者的策略所需(如美濃反水庫運動與社區營造的結合),對於廣大的基層行動者而言,他們或是忘了,或是根本不在意、不知道。

大家更在意的是,「農民自主」、「保護生態」、「性別平等」、「生物多樣性」、「合作化」、「糧食主權」等該文所提的進步的鄉村發展方向,能否被納入實踐行動中?

考察近年來在農村進行的社區營造,也正逐漸回應這些進步的訴求,而被期待在質量上能更深入與擴展。再者,從台灣社會的民主化、現代化進程談「國家治理」,已不宜只著眼於統治階層和被統治階層的二元對立;民間社會並非毫無動能的存在,其回應、選擇和參與應被納入考量,甚至作為有意識的推動策略。

這也讓我們看到,社區營造作為社會運動的一環,在代議式民主和直接民主/公民投票外,成為第三種民主/參與式民主的實踐可能。

全球化、自由化不是這世界唯一的道路,過去或許很難抵擋;但面對此次金融風暴的襲擊,更易促成反思與實踐在地化、合作化的諸種可能。如今,世界向左轉是一個可能的趨勢,關鍵在於左轉的方式與程度。

這對台灣的農村發展是一個契機,如同農再條例的立法,反再運動已為官方和民間撐開了討論的空間,值得肯定;接著,我們是選擇反對到底或介入參與?這部法律能否承擔前述所有農村改革的進步訴求,有待大家努力。

但,不立法,少了農村推動社區營造的依據,目前完全執政的政府仍可透過政策與計畫推動;屆時令人疑慮的龐大預算執行,更將缺乏社造程序的實質參與和監督。

社造,不只是社區營造,也是社會改造;所以成為一場「造人」的長程公民運動。台灣農村向左轉或向右轉?回歸「以農為本」或更向市場、資本傾斜?有賴十五年來參與社造的民間團體及反再新農運的知識分子們介入參與!

(本文作者為台灣社造聯盟常務理事)

980411-truelearn-400.jpg
社區內的自主討論與行動,是正面發展的重要關鍵。

社區營造與農業再生條例

我們希望溪底城聚落的新生命,建立當地民眾的信心與認同感,第三個希望建立人與人,人與環境的新關係,建立聚落產業發展的新契機。落實綠色生活與綠色生產的新目標。農村再生計畫談的是這樣的一個概念。

編按:

這篇文章的內容是公共電視PEOPO在宜蘭舉辦的「當我們再議起」的公民新聞記者討論會中,邀請仰山文教基金會秘書長林奠鴻所談論的「社區營造與農業再生條例」。(原始會議影音檔案,請點選這裡。

感謝作者將演講內容整理成逐字槁,與關心農村的朋友分享。以下為林奠鴻秘書長發表的演講內容。

宜蘭目前的社造結構

目前宜蘭縣政府有個社區營造推動委員會,基本上是由宜蘭縣政府的各級科處室,各局處的一級主管所組成的推展委員會,原來的構想是希望這樣的推展委員會,能夠納入民間的一些專家學者,但是顯然這個階段,宜蘭縣政府完全排除民間專家學者的參與,所謂民間專家學者只能站在顧問與諮詢的角色,不能所謂進入決策。

宜蘭行政部門在推動社區營造基本上還是偏向比較保守的心態,我們是希望在整個宜蘭縣能夠成立整個宜蘭縣的社區營造中心,目前仰山剛好承辦的宜蘭縣政府的社區營造中心計畫,但是以現在的運作機制,仰山的社造中心完全沒有辦法對應到目前的社造推展委員會,因為他們開會從還沒有邀請社造中心來參與,所以等於在這個街段就斷了線了。

因為他沒有往下發展的架構與基礎,我們希望將來能夠幫宜蘭縣政府架構一個基礎,也就是說透過一個推動委員會下設社區營造中心,而社造中心能夠結合宜蘭的NPO、宜蘭的社區大學,宜蘭社造永續協進會….,組成所謂的社造中心。

另外也能夠因為社造工作與公部門息息相關,我們邀請各局處的二級主管,鄉鎮的一級主管,也就是說一般來說鄉鎮的一級主管對於社造議題來講是比較陌生,真正在推動的是一級主管,向是文發科的科長或是承辦,所以我們是希望說除了科長,還是一級主管我們邀請他進入這個社區營造中心,透過各級課室的的業務呢,結合宜蘭與社造相關的NPO組織,共同啟動中央與地方社造相關業務的計畫,然後對應到各社區的家庭,希望透過這個平台對應到各個議題。

譬如說社造家族,剛剛那個吳會長他談社區教育的就一個角落對應到社造家族,目前農村再生就有一個水牛家族,宜蘭現有個日曆家族,多元家族、文資家族、甚至林業家族。根據不同的議題根據議題本身成立家族,我們邀請到輔導老師來對應這個家族,長期的陪伴,協助社區分點分項執行方案。

在整個架構中的第一個就是決策,這是由縣政府的社造推動委員會形成的決策,由社造中心擬定社造行動方案,提供縣政府的層級作決策,真正在推動是由NPO組織與二級主管跟鄉鎮的一級主管,就他的社造計畫形成一個方案與策略,透過社造中心結合NPO組織共同協助各家族下午的推動工作,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架構來推動宜蘭永續社造的基礎。

大二結的社區農村再生計畫

我以自己的社區二結,提出的大二結社區農村再生計畫,他是一個逐夢計畫,也是針對即將消失聚落,我們希望提出一個活化再生的機會。

為什麼我們要提出這樣的計畫,基本上是在搶救一個即將消失的聚落,這是目前溪底城目前殘破的現況,因為他已經喪失的生產的能力,所以大部分的房舍都是長成這樣子的,第一,因為土地共有他沒有辦法改建,他就沒有辦法在自己的土地上蓋新的房舍,所以就會造成這種破爛的狀況。

第二個,我們想把農村遺失的生態環境找回來,農村再生計畫講比較明白就是說,把現在遺失的東西找回來,我曾經問社區的朋友你們現在看過螢火蟲嗎?沒有。我們是希望透過這個計畫能夠將社區裡面消失的生態、文化、包括聚落,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把自信,與對土地的認同這個部分能夠找回來。

我們希望透過農村再生計畫,重新打造一個充滿希望與故事的社區。目標就是建構社區綠色生活的概念,早期農村生活,不太知道如何珍惜資源,不斷再污染土地,所以我們要開始建構綠色,包括有機耕作,以前老人家都說,這個菜沒有灑農藥是要怎樣,種不起來,我們怎麼去改變說菜沒有灑農藥怎麼種起來,而且種的比以前漂亮。

我們希望透過一些專業上的學習,灌輸他們一些綠色生活的概念,包含我們怎麼用綠建築的概念重新去打造我們的家園,創造社區民眾公共參與的機會,透過一個由下而下的機制,讓社區的民眾能夠為自給的村長來打造。

第三個就是打造一個優質的生產環境,今天我們的計畫就扣住這樣的一個前提,跟我們生活有關,跟我們的生產有關,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生活環境,我們需要怎麼樣的生產條件與設施,我們希望能夠從這樣優質的想法重新來談農村再生計畫。

今天的策略就是參加水保局的培根計畫,從我投入社造工作十幾年的經驗裡面,我還沒有看過一個中央單位願意花這麼長的時間來培育社區組織,通常我們看到的計畫是錢丟下去了,也沒有輔導,也沒有培育,就是讓社區自生自滅,怎麼樣把計畫在短期執行完畢。

但是呢從水保局的培根計畫,我們有一系列的培根計畫,從關懷班,進階班到核心班總共要經歷四個階段的過程,這個表示參加這個四個課程要有四年的培育,有了這四個課程,才有機會與條件來提農村再生計畫,他是經過嚴密的課程計畫,才讓他的社區有足夠的條件,而且他這個課程是開在社區裡面,不是集中在某個點或某個地方。

課程的內容是跟社區共同把他討論出來的,具備了共識與能力之後就在社區召開說明會,然後組織一個促進會,希望整合多元社區的意見來共同參與這個計畫,他不是壟斷與獨佔,所以才有組織促進會的概念,有了這樣的組織開始做資源的調查、分析與計畫,討論尋求共識,尋找空間,規劃藍圖,完成。

這個時間,不好意思,四年。經過提案申請,發包,或是經過社區自立營造。目前建議一百萬之內由社區協力,但是我們建議說不要有金額上的限制,讓社區用自給的方式一起來打造自給的家園。

所謂社區協力呢,第一個我們要招募志工,分組,教育,實作,管理。例如剛剛提到的有機菜園,就由社區志工自給來打造自給的環境空間,這是我們將來在執行農村再生計畫的策略。將來農村再生促進會會有協進國小,島嶼生機農場負責人,興隆國中?,神鼓隊?在地的發展協會,我們組成的農村再生的說明會,召開委員會,召開工作會議等等,透過這些會議來形成共識。

這個就是溪底城,這個就是劃定的農村再生區,大概面積是54公頃,共有124戶,557人,所以他的範圍不一第要很大,把所有的範圍都納入。

這個整個聚落屬性,人口外流嚴重,沒有產業發展的條件,傳統宅院有些都破損沒有人居住,多數的民眾對於居住的環境缺乏信心,經營對於公共事務的想法有待加強,目前農村的現象大概都是這種狀況,但是我們說他的聚落完整,土地分區清楚,人文與生態資源豐富,行動團對經驗豐富有強烈的企圖心,也就是說在地的組織有強烈的企圖心,要推動農村的再生。

整個願景整體的發展構想,這邊有個自然田野區,因為這邊是蘭陽溪,所以他靠近蘭陽溪的水鳥保護區,所以把他規劃成自然的田野區,這邊是有機農業區,這邊是島嶼生機農場,希望能夠跟他一起合作推動這邊成為一個有機農業區,因為他只有自己在推動這樣有機農業是不容易,我們希望能夠跟他一起合作來發展有機再生區,這邊也靠近二結穀倉,也有一個生活體驗學習區的一個規劃。

980403-dsc08757-360.jpg
農村有很多難解議題。

社區與農村再生條例

我們目前大家最大的爭議,就是土地利用的這個課題,也針對第三章第22條與第23條,今天其實台灣的農村因為農發條例的關係,即便沒有農發條例,在過去我們10%可以蓋農舍這樣的一個法令規定之下,在我們鄉村中長了很多青春痘,在土地上長了很多農舍。

其實今天農村再生條例是希望把農村中10%的土地作一個整體的規劃放在聚落核心區這個地方,就是集中在這樣的核心區中,不要在我們的良田中,到處蓋農舍。第一可以維持農村的面貌,第二在這個地方要進行公共設施基本上是比較方便的,所以我們才有核心聚落區。

整個計畫想要作什麼,社區入口環境的改善,環境改善不是立了一個什麼路標或是精神堡壘,透過環境的改善,讓人之到來到這個地方就已經到了,第二就是溪底城一些古街道立面的改善,污水的部分也能夠在街道整修的計畫中來完全克服。

這裡面有比較特殊的個別宅院整建,過去政府的計畫基本上是沒有辦法涉入私人的空間,這樣就造成過去許多破破爛爛的房子過去沒有經費整建,政府可以把經費丟進去針對幾個比較破舊的宅院,我們可以進行整個修復跟整建,這個修復跟整建,不是說修好了就把他擺在那個地方,我們是希望針對空間的一個特色。

譬如說,這裡有個簡朝明的古宅,這邊是二結北管的發詳地,我們希望這邊整修之後成為二結北管館,這邊也有二結的紅糖文化館,過去二結所謂的糖廠這邊是非常重要的集散地,所以我們整修過後這邊變成非常重要的主題館,這就牽涉到產業活化的議題,包括二結穀倉的經營管理,包括穀倉的經營管理,成為一個有機推展的基地。

有生態保育也是整個計畫的重點,這邊有個水鳥賞鳥區,我們希望重新規劃一個賞鳥佈道,跟賞鳥設施,希望不要去影像到整個侯鳥的生態,溪底城生態環境的復育。

他是一個分期、分年、分項的計畫,也就是說有我們很難得一個重要部會用十年的時間,來進行農村的更生計畫,我們第一年是建構,第二年是深耕,第三年是擴散,第四年是永續,當然還有中期跟長期的這樣的一個計畫,這是整個聚落經費的概算。

最後我們希望溪底城聚落的新生命,建立當地民眾的信心與認同感,第三個希望建立人與人,人與環境的新關係,建立聚落產業發展的新契機。落實綠色生活與綠色生產的新目標。其實我們農村再生計畫在談的其實是這樣的一個概念。

擁抱桐林

桐林村民在構築桐林時,用謹慎的思考、精準的眼光為行動指標。林先生曾說:『我們不想為了賺錢,而咨意開發或引進不屬於桐林的產品。即使成立的速度緩慢,也要慢慢挖掘屬於桐林的寶藏。這樣呈現給世人的,才是完整且獨一無二的桐林。

作者:亞洲大學生物科技系 謝弘泰、張原彰、程冠傑

指導老師:張永清

2008年11月28日,張永清老師帶著我們上山,白色的箱型車坐著張永清老師的組員,包括我和原彰,我們那時有點小遲到,所以有點心虛,而旨平騎著他那酷帥有勁的檔車先行上山,為我們領路,惠婷則和她可愛的媽媽一起騎車。

980110-tunglin-360.jpg

一路上浩浩蕩蕩,眼前的龍眼和荔枝樹越來越多,可惜不是盛產的季節,不然就可以摘幾把來享用了,(好孩子不要模仿,哥哥只是一時興起)…。

翠綠間,一棟一棟美輪美奐的別墅聳立,桐林是個寧靜清幽的好地方,這些經過巧匠精心打造的房子,應該是那些一心嚮往大自然的隱士們的居所吧?

image003

然而,美麗風景慢慢停止不再移動,我們來到霧峰的世外桃源-桐林。桐林是個非常美的地方,四面八方,放眼望去都是青翠的樹木。我們暫時停留的,是一間座落於大榕樹下的土地公廟,兩張簡單的椅子,讓行走於綠意的旅人得以休息,享受芬多精的洗禮。

image005

一路上感受著風,和著陽光的溫暖,我們終於到達我們的目的地-桐林培力中心。走進屋裡,一排創意十足的木雕映入眼底,上前一看,發現每座木雕都蘊藏不一樣的別出心裁。不一會兒,培力中心的主人終於現出廬山真面目,分別是我們的男主人林震科先生、女主人林秋芬女士。兩位都十分熱情,可愛的林媽媽殷勤的招待我們,讓我們感到賓至如歸,還搬出桐林特有的龍眼乾茶,溫暖我們的寒冬。活潑的林媽媽滔滔不絕地為我們介紹桐林的特產,龍眼和荔枝是桐林村特產水果,也是村民的經濟來源,每到收獲的季節,就能看到藍色的卡車穿梭於山間的產業道路,載滿幸福和喜悅。

image007

image009

其實,當我們一踏進門,就發現有許多擺飾都是貓頭鷹。納悶之虞,我們又四處觀察一陣子,終於在一面佈告欄上發現一則報導,才明白原來貓頭鷹是桐林村的村鳥。貓頭鷹是肉食性動物,為生態系中金字塔頂端的消費者,如果一個地區出現貓頭鷹,代表這地區的生態有著豐富的資源,才足以供應貓頭鷹的存續。

image011

桐林村也以貓頭鷹為吉祥物代表,除因桐林有著豐富森林生態資源外,也為了與其他社區吉祥物有所區別(因桐林也有八色鳥,而台灣有個社區已用八色鳥作為吉祥物,故為與之區別)且貓頭鷹夜行的息性,精準與謹慎的特性,同時代表這桐林村民的生活型態與處事態度。林震科先生說:『因為貓頭鷹半夜不睡覺,一直發出像嬰兒在哭的聲音,害村民半夜聽的毛骨悚然睡不著覺。』

而桐林社區發展速度,相較於其他社區來的緩慢。是因為桐林地區經過921大地震的撼動,造成桐林山區土壤鬆動崩落,再加上颱風的多次侵襲下,桐林山區的景觀與硬體破壞嚴重,至今仍未恢復舊觀﹔硬體設施也未整修完畢。為了實現桐林山盟的五宜願景:宜居、宜老、宜業、宜產、宜學。

桐林村民在構築桐林時,用謹慎的思考,精準的眼光,作為他們的行動指標。林先生曾說:『我們不想為了賺錢,而咨意開發或引進不屬於桐林的產品。即使成立的速度緩慢,也要慢慢挖掘屬於桐林的寶藏。這樣呈現給世人的,才是完整且獨一無二的桐林,而非商品桐林。

image013

image015

(更多的霧峰學專題文章,請點選這裡)

【社造】客家社造點徵選0215止

本計畫將舉辦社區營造點徵選,透過對縣內客家社區的輔導,舉辦人才培訓課程,及社區諮詢輔導,協助屏東縣客家社區團隊發掘出其社區特色,完成自力打造計畫,俾使屏東縣客家社區之生活環境展現其文化特色與產業利基。

 客家生活環境營造中心 98年度屏東縣客家社區生活環境總體營造點徵選辦法

一、 緣起:

社區總體營造自1994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開始推動以來,台灣的社區、聚落、鄉村、小鎮,透過這股浪潮改變風貌,展現台灣社區豐富的改造再生潛力,讓充滿特色的新社區風貌呈現在民眾眼中,而參與社區營造的人才也不斷湧現。

2008年,行政院客家委員推動「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針對客語復甦、客家文化振興、人才培育以及發展特色文化加值產業四個面向,作為主要的推廣方向。據此,屏東縣政府推動客家社區生活環境總體營造計畫,針對屏東縣客家社區進行文化、產業和環境面向的檢閱及培訓。

本計畫將舉辦社區營造點徵選,透過對縣內客家社區的輔導,舉辦人才培訓課程,及社區諮詢輔導,協助屏東縣客家社區團隊發掘出其社區特色,完成自力打造計畫,俾使屏東縣客家社區之生活環境展現其文化特色與產業利基。

藉此,期能為屏東縣之客家社區營造工作行塑未來之願景和行動策略,開創更精彩豐富的屏東縣客家社區總體營造成果。

二、 主承辦單位:

指導單位: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主辦單位: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

承辦單位:屏東縣新埤鄉愛鄉發展協會

三、 徵選資格:

1. 凡位於屏東縣已立案之客家社區組織、文史社團、學校,均可報名參加。

2. 入籍並居住在屏東縣客家社區之個人,亦可報名參加。惟在報名後兩個月之內,須完成立案手續。若未完成立案手續,視同放棄社造點提案資格(若因政府行政程序而無法完成立案者,不在此限)。

四、 徵選辦法:

1.第一階段-繳交報名徵選相關文件:

有意參加98年度屏東縣客家社區營造點徵選的社區組織、文史社團、學校或尚未立案的個人、團體,將徵選報名文件(有立案之單位應檢附公文)以郵遞(以郵戳為憑)或專人親自送達方式,送至收件地址,方完成報名程序。

2.第二階段-參加初階人才培訓課程:

報名社造點徵選之社區,應參加二月份舉辦之人才培訓課程,學習基本的社區改造知識,瞭解本案推動相關注意事項。

3. 第三階段—參加徵選會議:

邀集屏東縣客家事務處代表、學者專家代表、本計畫團隊代表組成98年度屏東縣客家社區營造點徵選委員會。召開98年度屏東縣客家社區營造點徵選會議,現勘社區,現場簡報15分鐘,評審問答15分鐘。

現場簡報內容,須至少包含以下幾點:社區現況、社區資源、社區未來夢想、社區工作團隊成員、社區工作團隊與社區居民的互動關係、以及其他任何可以證明社造潛力、學習熱誠的資料。簡報方式不拘,用大字報、Powerpoint、表演方式均可。

4. 評選標準:

n 文件資料準備齊全與豐富程度(含取得土地使用同意書)20%

n 團隊的社造理念10%

n 團隊的執行力10%

n 團隊可派出固定2人以上參加專業幹部培訓課程20%

n 團隊對社區了解程度與互動程度20%

n 改造點後續環境維護計畫20%

5. 社造點入選公告:

公告98年度屏東縣客家社區社造點入選名單:在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網站,公告98年度屏東縣客家社區社造點入選名單。

五、 徵選數量:

本年度預計入選30-40個客家社區,以未曾接受過任何相關社造培訓課程,並可派出至少固定二人以上參加培訓課程的社區為優先入選依據。

六、 社區營造點的權利與義務:

權利:

1. 補助金額:凡入選98年度屏東縣客家社造點,均可獲得縣府客家事務處30萬元的社區營造補助。單一社區提案補助30萬元,3個社區聯合提案最高可補助90萬元。上列補助可依計畫工作內容繁簡情況差異,審定時增加或減少10萬元補助額度。實際補助金額,需經本案評審會議決定。

2. 營造方式:以自力打造(僱工購料)方式執行。

3. 結案事項:檢附領據、原始憑證、支出明細表及成果資料3份,送機關核銷。

義務:

1. 須派出至少固定二人以上之社區工作團隊成員參加本計畫開設之課程活動。

2. 提案單位需通過台灣社區通網站註冊。

3. 社造點缺課或缺繳作業達三次以上,應喪失社造點培訓及提案資格。

4. 社造點之社區工作團隊,應擔任本計畫團隊與社區的聯繫窗口,協助本計畫進行會議聯繫、課程聯繫等行政作業,並完成本計畫所指派的作業。

七、 徵選報名文件:

1. 徵選報名表一式五份(如附件一)。

2. 屏東縣人民團體立案證書影本一份(村里辦公室可免)。

3. 屏東縣人民團體負責人當選證明書或當選村里長之現任證明文件影本一份。

4. 人民團體或村里辦公室之銀行或郵局存摺封面影本一份。

5. 徵選計畫書一式五份(如附件二)

6. 土地使用同意書一式一份(如附件三)

7. 固定二人以上參加社造中心開設之課程承諾書一份(如附件四) 。

8. 預計主要參加培訓課程人員的身份證影本各一份。

9. 其它可證明具有社造潛力或學習熱誠的文件一份。

八、 徵選報名文件寄送地址:

送件地址:屏東縣新埤鄉建功村建成巷10號(送件前請電話聯絡)

收件者:屏東縣新埤鄉愛鄉發展協會 收

九、 聯絡方式:

聯絡人:鍾展雄、許瑞君

聯絡電話:08-779-4945(週一例休日,上班時間為週二至週日)

下載報名文件請點選這裡

從社造觀點看「農村再生條例」

關心台灣農村者目前的共識是:台灣農村的處境困難重重,亟待公私部門關注並行動。然而,究竟該如何行動、從何下手?則因為每個人對農村把脈的方法不同,理解問題的輕重明顯差異而有不同的主張。在這樣的情勢下…

編按:

曾旭正教授擔任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也是為台南藝術大學副教授;長期從事社區營造工作並關注農村議題。本篇文章是他從社區營造的觀點,重新審視農村再生的各種可能性,對於「農村再生條例」的討論提出很重要的參考面向,感謝作者同意刊登,與所有關心農村的朋友分享。

審視台灣農村的新藥方

關心台灣農村者目前的共識是:台灣農村的處境困難重重,亟待公私部門關注並行動。然而,究竟該如何行動、從何下手?則因為每個人對農村把脈的方法不同,理解問題的輕重明顯差異而有不同的主張。在這樣的情勢下,竟然能夠提出「農村再生條例」作為主要處方,雖然在政治上理所當然,但在學術上或政策上仍不得不為之驚奇。

不過,既然政治已經闖出先鋒,關心農村的人自應接著投入更多的心力來討論它,否則原本期望「再生」卻可能因為藥方只是一時的振奮劑,不僅讓已經羸弱的體質更加惡化,延誤治療時機,更把僅剩的一點經費也浪費了,再也得不到有規模的政策支援。果真如此,則「再生」恐怕淪為迴光返照的一時振起,我輩將成為歷史罪人,豈能不慎?

本文首先簡述個人對目前台灣農村問題把脈後的看法,指出問題核心。以這樣的理解作基礎,進一步檢視「農村再生條例」,則可以知道它所忽略的以及未來不易執行的層面,最後,限於篇幅僅能提出若干行動方向的建議。

把脈台灣農村

台灣農村曾經在1960-70年代達到生命的高峰,但高峰期之後快速衰落,如今不僅實質環境老舊殘破,人氣也稀微衰弱,而最令人不忍的是農的文化無以為繼。我們說不論北南西東,全島的農村都瀕臨消亡的危境,其實並不誇張。問題出在那裡?諸種表象背後的共因是什麼?

我認為問題的共因是人,數量與素質皆有關。農村的實質環境因為沒有人住而荒廢,因為欠缺人維護而破落;農村的產業也因為人力不足而殘喘著,因為欠缺新知識新技術而無法提升;農村的人氣更因為年輕人力持續外流而稀微,公共事務欠缺年輕的腦力關注自然不振;農的價值、農的文化也因為人力斷層、親近土地者稀,缺乏傳遞的介質遂自然蒸發了。

眾所皆知的,農村人力大量外流是1960年代台灣發展出口工業後開始的,自此年輕人口外流的趨勢不曾中斷,一直到今日,在農村長大的一丁點年輕人口,依然持續向都市流動。過去有關城鄉人口流動的研究指出城鄉之間有「一拉一推」的力量造成遷移,如今這力量依然存在,即使拉的力量稍小了,但農村不易賺錢的現實仍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將人持續推出農村,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人力不僅離開農村,甚至流向國外。

在農村長大,不易在農村找到適當的工作機會;在都市稍有居留經驗但想回流農村者,也不易找到足以養家活口的機會,如此,農村怎能有延續生機的活力呢?如果,在農村從事農業能夠讓年輕的家庭得到溫飽,或者除了農業之外可以有其他的就業機會,譬如不會衝繫環境生態的輕工業或者各類服務業,則農村自然成為人們選擇居住地的重要選項。有年輕的力量選擇進到農村,則社區營造自然增添許多生力軍,地方的人、文、地、產、景各項課題有人照料,農村便能隨之「再生」。

有無適當的謀生機會是決定農村能否吸引人力留住或回流的最根本因素,其次才是有無優質的教育環境提供下一代教養、有無美麗安全的生活環境讓人身心舒適、有無足夠的醫療設施支持養生安老、有無便捷的交通條件讓人通勤交往。

農村再生條例的問題

以前段的理解為基礎,我們全面檢視「農村再生條例」即可發現,此條例雖然看到當前台灣農村面臨的困境,也提出期望「再生」的願景,但所擬的藥方卻未能對症下藥。條例所顯現的問題至少有:

一、 此條例對於造成當前台灣農村弱化的問題掌握不夠明晰。

條例之總說明可視為傳達條例中心思想的主要文字,可惜這段文字除了不甚通順外,更顯露出它雖然指出大家都看到的農村問題──人口外移、現住人口老化、基本設施不足、生活機能低落、文化特色喪失等,但並未能清楚確認根本的「因」是什麼?文中曾兩次提及農村人口外流,但將原因歸咎於政府投入之硬體軟體建設太少,生活設施不足,實在過於簡化而模糊。

二、 條例所提的藥方偏向「環境決定論」,仍以硬體建設為主。

條例雖然主張整體規劃,並「強調農村產業、自然生態與生活環境之共同規劃及建設,注重農村文化之保存與維護及農村景觀之綠美化,為本條例之重要精神。」但在具體做法上,仍然很快地落到土地自辦規劃或整建、農地重劃等操作面。期望每區訂出農村再生建設計畫,作為政府投入「建設」的依據。所以條例第九條雖界定農村再生計畫應包括的內容有「產業活化」與「生態保育」兩項,但第十二條特別明列的仍是一般性的公共設施建設項目。

事實上,現今農村衰落的根本原因在於人才匱乏,光是建設實不足以解決此一問題。大家都應該真實地問:離開農村者是為了農村生活設施不足而離去的嗎?同樣的,在都市歷練過的遊子若有心回返農村,考量的首要問題會是生活設施不足嗎?

三、 條例對於政府與民間合力解決問題的分工設定不明。

農村振興的問題一定要靠政府與民間合作才可能有效推動,條例中賦予社區由下而上制定計畫的權利,實是台灣城鄉規劃發展的一大進步。姑且不論農村社區是否有能力承擔此種「社區規劃」的任務,即使有能力承擔,也不可能在「真空」中進行規劃。

亦即,社區的規劃必定要以政府部門預先或同步定出總體性社會經濟政策的前提下進行規劃,才能訂出未來有機會得到政府支持的行動計畫來。現今,政府未能清楚掌握核心問題,在人才培育、產業支援上有具體的政策,而社區跟著忽略根本問題,只在步道、景觀、建築等公共設施上費心,得到的其實是「空心的計畫」。面對農村課題,政府本身更應跨部門整合,針對人力回流問題提出見解與政策。

四、 條例高估了台灣農村社區的自立能力,驟下猛藥恐反成揠苗助長。

十幾年來社區營造政策確實鼓勵了許多農村社區投入社區營造行列,成功案例的表現令人感動欽佩,但不能否認的,絕大多數的農村社區仍處於沈眠狀態,沒有組織或者空有組織形式實無運作能力。如果,條例驟然賦予由下而上擬定計畫的任務,根本不可能承擔。

一般而言,社區推動營造工作要經歷居民合作、常態化行動、組織化運作、多元主題歷練等階段後才有能力進到推動「社區自訂計畫」的階段,到目前為止,不論都市或鄉村社區,都還沒有一個做到此成果的案例。現在要立即在農村社區全面推動,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其結果若不是參與的社區在空間專業者的引導下作出一堆「搶錢計畫」共築錢坑;就是徒然引爆社區內部爭奪資源的衝突,反而破壞了社區和諧,農村更趨弱化。出於善意卻下錯猛藥造成遺憾豈可不慎?

971126-tree-360.jpg
目前的農村社區自主討論,仍在起步中。

行動方向建議

農村需要振興是基本共識,但究竟該怎麼做?長期以來,政府部門較擅於執行的多是硬體建設,因此容易滑入建設思維中。但農村振興顯然是個包含了人、環境、產業與生態的複雜工作,應視之為一項龐雜的「社會工程」,政策上如何架構這項社會工程,乃是政策制定者的新考驗,是以往所不熟悉的。凡是關心台灣農村發展的人,都應謹慎細緻地加以面對,共同摸索出路。以下提供幾點思考方向:

一、 農村振興需要全面性的政策。以吸引人才為例,產業就業是一大關鍵,原有農業如何技術升級、除農業外可鼓勵何種新產業在農村發展提供就業?進而才考慮教育、交通乃至老人照顧等條件如何滿足新住戶的需求?中央及縣市政府應針對此類課題訂定不同層級的行動計畫,讓社區有所參考。

二、 農村的社區普遍有待培力。鼓勵由下而上的參與行動是培植農村能量應走的路,但培育的工作應該按部就班,且應就受培育者的條件分級分主題處理。目前居留於農村的人,年老者雖較有空閒,但能量有限,為數不多的青壯者則多忙於生計,能參與社區營造者非常有限。整體而言,農村的社區營造普遍有待培力,因此目前台灣農村絕對沒有條件全面性地推動社區自訂計畫的工作。

三、 農村整體規劃是必要的,目前較可行的是在條件具足的社區進行試驗。為了建立由下而上的規劃經驗,可以鼓勵若干已有豐富社區營造能力的農村社區進行試驗,其由下而上的討論經驗、訂定公約的作法、訂出的農村再生計畫內容等,都可作為其他社區的參考。

四、 社區之上的層級,如跨鄉鎮成一區或整個縣,應先訂定通盤性計畫,以鼓勵人力留住或遊子返鄉為目標訂出中長程計畫,在鼓勵產業發展、提昇學童教育、改善公共交通乃至健全安老系統等方面確立行動計畫。其中,可以讓社區配合推動者,鼓勵社區加以討論,納入再生計畫中。

五、 再次重申,農村景觀保育是呈顯農村特色的外相因子,但不是生成因。農村景觀是因為有農夫在其中用心耕耘維護才動人的,沒有農夫的農村,就沒有農村景觀,也沒有農的價值。

(作者為台南藝術大學副教授;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

「水水的土溝」給恆春什麼感動

最近的土溝,日本的學者也來參訪,學者對土溝的地景改造和人的營造非常讚賞,但是作為地名這條水溝,這條土溝,卻是被汙染的太嚴重了。所以土溝村的人透過公共論壇、工作坊…

曾旭正老師受邀來屏南社大,分享他土溝的「水水的夢」。下面是曾老師演講的一些記錄,和讀者分享。

土溝是台南縣後壁鄉的一個農村,經過這三、四年的社區營造,產生不一樣的風貌。這樣農村經驗,是不是台灣人都有的感動,還是會因為地方感的察覺力不同,有不一樣的回應。

社區營造必須藉由在地人的行動,展現出來的成果,才能成為下一次行動的號召力量。如果只是巴望政府的補助,可能只是有一餐沒一餐,有時做有時休。曾 老師首先提到新港文教基金會,這個在1988年就開始的組織。大家樂風行的時代,解嚴以後的社會在如同久旱逢甘霖的民主思潮下地方的文化開始發展,在陳醫 師的投入和林懷民先生的文化力量,讓這個社區營造的先驅組織,走出一條社區營造風景美麗的道路。

很多社區,也是參考或是在社區營造時代中因地制宜,走著類 似的路。但是,如同雨後春筍的社團組織,有的撐不到幾年,有的則是被新的組織取代。像新港文教基金會,有20年社區營造的行動軌跡的,並不多。從事社區營 造的組織,應該從新港文教基金會學到些什麼,來維持社造的續航力,自然不言而喻。

97112-south-360.jpg

很多人前來聽曾旭正老師的演講

10-5-3

在中場休息後,曾老師將時間拉到這三四年,分享在土溝村,社區投入的努力。土溝本來有300多隻牛,現在卻只剩下一頭牛。土溝本來有很多趣味的地名,在農地重劃後,變成工整方正,無地方感的所在。所以,為土溝的指標,這頭老牛,設計牛舍,作為對社區精神的召喚。台南藝術大學的建築學的學生,學校學的都是為人類蓋鋼筋混凝土大樓,根本不知道從何思考土角厝。還好有一個阿伯,四十幾年前曾經做過,所以大家就在阿伯提供的農村知識下,仿古法完成這間牛舍。新居落成那一天,土溝的這頭牛,也梳妝打扮,參加入厝的典禮。

最近的土溝,日本的學者也來參訪,學者對土溝的地景改造和人的營造非常讚賞,但是作為地名這條水溝,這條土溝,卻是被汙染的太嚴重了。所以土溝村的人,透過公共論壇,透過工作坊,大家決定來做一件代誌。台灣有成千上萬條這樣的水溝,土溝期望可以透過大家的努力,讓故鄉的水溝水起來。如果土溝能夠成功,就表示,台灣其他的水溝都可以成功。

10-5-2

聽完曾老師水水的夢,恆春的、東港的、新園的社區朋友,大家心中的夢好像也被召喚。從事社區營造,有太多的挫折,橫逆於前,但是看到每個參與的朋友,透露著期待的眼神,這場的論壇,可能超過精采,所以對大家的鼓舞,也超過語言可以回應。

新移民的鄉村社區營造體驗

也許這就如同社區營造,在鄉村到底最重要的是什麼? 經濟、文化、弱勢關懷、自然保育、社區凝聚、參與成員的成就感、美學、青壯年回流?這許多面向若都能改善,這鄉村社區就是完美的社區了,然而追求完美…………

前幾年在文建會的大力支持下,台灣都市或鄉村紛紛成立社區營造團體,結合一群地方熱心人士,為地方的新風貌與人文凝聚,建立了不少讓人眼睛一亮的成績;地方上的新樣貌配合週休二日的實施,也為國內的觀光旅遊開拓出另一條路線。 幾個用心營造的社區,在媒體普遍報導的推波助瀾下,更讓該社區成為觀光旅遊的熱門景點,但在明星光環背後,社區是否因此成為更適合居住的環境,居民因此更快樂、更有尊嚴的生活,還是只是少數居民得以因觀光旅遊而獲利,這是一個需要居民親身回答的問題。———————————————————————————-

我所移民的台東縣鹿野鄉龍田村很特別,曾經是日本人的移民村,仍有日據時代規劃出的棋盤狀筆直道路,少數保存下來的日據建築;加上花東縱谷管理處整理的一大片飛行傘降落草地;茶葉改良場的整齊實驗茶區與樹林景觀;數百公頃平坦農地種植多樣的農作物;這一切使龍田村具有特別的美與安定感。 龍田村有媒體報導的名號「蝴蝶村」,這是村裡龍田蝴蝶保育協會多年推動蝴蝶保育的成果。

龍田蝴蝶保育協會協會是以蝴蝶保育為宗旨,但實質上是想藉著蝴蝶保育的推動,重新營造全村的自然環境,讓全村環境能更自然、居民能更凝聚,並開展村內之人文生態新風貌。

協會的靈魂人物是退休高工生物老師李老師,30多年前台東仍是極偏遠之地時,就已勇敢移民來村裡。 數年前,李老師原本早已可以安心享受退休生活,在現為農民的昔日國中學生請求下,將他多年研究與復育蝴蝶的嗜好,拿出來指導村裡有興趣的居民,慢慢的,形成一個蝴蝶工作坊,再幾年,擴展成為龍田蝴蝶保育協會。

蝴蝶協會藉由教育居民瞭解蝴蝶而認識生態保育觀念,數年來成功說服村裡20多戶居民,將自家庭院改造成蝴蝶蜜源與食草為主的蝴蝶花園,也讓多種蝴蝶再次經常翩翩飛舞於全村。 數位青壯年農民的協會成員,也成為蝴蝶的解說專家,並且經常關心村裡的未來;協會也經常以出色的蝴蝶導覽,承接機關團體的活動或學校戶外教學; 協會成員之一的另一位退休老師也激發出使命,出任功能多年不彰的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由另一條路來幫助社區。 目前,兩個社區團體由不同方向來協助社區的發展。

李老師使命感很強,不希望蝴蝶協會變成只是欣賞蝴蝶的嗜好團體,找了城鄉規劃專家統整,經過協會與村裡其它團體多次討論,規劃了全村的未來藍圖,希望引導政府各單位要投資社區發展時,能依照此藍圖統整進行,而不是各作各的變成四不像,此藍圖著重的是軟體的建設與自然人文景觀的恢復,而不是大而不當的硬體建設。

身為龍田村的新移民,基於瞭解社區、幫忙社區的回饋心理,也對社區營造的成效有好感,也加入了村裡的龍田蝴蝶保育協會。 加入後才瞭解到蝴蝶協會近二年來的成果,比如將村裡十多年前荒廢的登山步道重新發掘整理;遊說村民讓出屋前空地種樹,讓環村的綠色樹木隧道逐漸成形;連署挽回即將被拆的日本區役所成為公告歷史建築,並發動義工將此建築內外全部大掃除;成立社區風味餐工作坊,希望由村裡的媽媽以副業形式招待蝴蝶導覽的團體,也可以用村裡的食材在地消化掉;舉行手工蝴蝶風箏製作教學並推展放風箏活動;舉行全村的趣味活動; 請專家指導村裡居民發展小型工藝作為導覽之選購禮品; 舉行蝴蝶生態與標放等之教育;訓練社區小學高年級生作導覽等。

food-360.jpg
社區媽媽的風味美食

加入協會,才慢慢發現社區營造真的是吃力的工作,因為全村的人熱心的不多,只有不到 10位經常參與,上述這些許多活動推動落在這些成員身上,這些事都是義務工作,各人又有各自的本業或農務要作,漸漸的有些成員有點消耗過度的無力感,或受到家庭的壓力,開始淡出協會活動,於是蝴蝶協會這一年又暫時回到只與蝴蝶相關的工作,讓成員暫時休養生息。

然而,僅管如此,蝴蝶協會依然持續作許多長期的工作,比如全村每個月一次的蝴蝶調查與遷移性蝴蝶標放;登山步道旁的植物調查;生態旅遊推廣訓練與觀摩;小學生兩天一夜的蝴蝶生態體驗營;全村已見的蝴蝶標本製作;為村裡兒童放映人文與國際觀點的電影等等。 李老師的使命感持續推動蝴蝶協會為龍田村作基礎工作,也持續拜訪遊說村裡的新移民或老居民,加入蝴蝶協會回饋村莊。

每月例行龍田村蝴蝶標放

村子裡定期舉行的蝴蝶活動。

兒童蝴蝶生態體驗營

然而,僅管這麼多的努力與成果,全村許多居民也曾經一起參與多次活動,部份人也受益於知名度提升造成的農地價格提高,甚至提升了居住於此地的尊嚴,然而參與社區事務的居民依然寥寥可數,也很少有村民主動給與讚美,身為成員之一,感覺彷彿在舞台上表演,沒有掌聲卻總是觀眾爆滿,到底觀眾是捧場或是不滿意,舞台上的演員實在不知道? 社區營造在許多社區都有類似的問題,居民生活與活力似乎都因此而得到改善,然而依然總是少數人參與,也經常招致或多或少的批評。

村裡的農作、人文與自然特色,與這些年的累積的蝴蝶村知名度,經由來自觀光業的新移民運用,數年創業經營下來,近年來,每年將近數萬名觀光客,到村裡以自行車進行人文生態導覽,這裡已成為新興的觀光熱門景點。 然而約不到1000人的居民,仍然大都是以農務為主業或副業,幾乎與觀光旅遊業無緣。 固定路線、專人導覽的觀光旅遊背後,居民的生活仍是另一個陌生的世界。

也許這就如同社區營造,在鄉村到底最重要的是什麼? 經濟、文化、弱勢關懷、自然保育、社區凝聚、參與成員的成就感、美學、青壯年回流? 這許多面向若都能改善,這鄉村社區就是完美的社區了,然而追求完美是無止盡的,只能當成目標,然後就只是去耕耘。從一個新移民身份親身參與的蝴蝶保育協會,我看到的就是一群傻子默默的作,朝著一個不可能達到的 ”完美” 目標前進,這不是龍田村的特例,而是全台灣各地都在上演的鄉下小故事。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