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猴硐(1)社區視野醞釀與建構

瑞芳是重要的礦業基地,其中又以開採金礦之九份、金瓜石最為著名。九份因受到侯孝賢執導電影「悲情城市」於此取景的影響,自從1990年代以來,逐漸成為國內外遊客緬懷舊日時光的重要據點,至於…..

台灣曾經是金礦、煤礦的重要王國,不過,這些輝煌的顯赫紀錄皆已伴隨礦源枯竭,以及開採成本日益升高而黯然步入歷史。 臺北縣瑞芳鎮是其中很重要的礦業基地,其中又以開採金礦之九份、金瓜石最為著名。

九份因受到侯孝賢執導電影「悲情城市」於此取景的影響,自從1990年代以來,逐漸成為國內外遊客緬懷舊日時光的重要據點,至於緊緊相鄰之金瓜石地區,雖擁有陰陽海、黃金瀑布、黃金公路、水湳洞選鍊場遺址、排煙道等獨特性文化景觀,不過,卻未出現與九份一樣的觀光熱潮,臺北縣政府為保護當地自然與人文資源,並藉此帶動地方發展,2002年起開始籌建「黃金博物園區」,2004年正式開園,已為當地創造新的可能與契機,近日更因推動金九纜車觀光城BOT計畫而成為廣受關注的熱門議題。

clip_image002
九份茶坊是九份老街第一家茶樓,建物原為翁山英故居,目前已登錄為歷史建築

同樣位於瑞芳鎮,在地理環境、歷史脈絡與九份、金瓜石高度相關,且為二次大戰後全台煤礦產量最大的猴硐地區(主要包括弓橋社區、侯硐社區、光復社區等),百年來因應煤礦開採所遺留之礦坑、鐵道、橋樑、辦公室、宿舍、福利社、餐廳、活動中心、商店、民居等,多數皆仍完整保留。

1990年代末期,臺北縣政府規劃於該地興建煤礦博物館,目前重新定名為「猴硐煤礦生活園區」,已完成部份歷史建物修繕及周邊景觀改善,2008年5月開始整修瑞三本坑及宿舍,後將持續執行公共設施及步道鋪面等工程,不過,當地重要地標之選煤廠及運煤橋,前者面臨產權問題與整修金額較高,暫時無法處理,後者因為登錄為歷史建築,必須完成文化資產審查程序方能執行相關修繕工作。

clip_image004
遠眺造型優美的單拱運煤橋,1920年興建完成時為三層鐵橋,後於1965年改建為現貌,原本的石造橋墩則被完整保留下來

原本較少參與公共議題討論之猴硐地區居民,自從臺北縣政府文化局在2007年推動「美麗家園行動方案」,於侯硐社區開辦一系列社區營造課程以來,已陸續執行社區資源調查與環境營造等工作,並積極關注將大幅影響未來日常生活之猴硐煤礦生活園區的工作內容與執行進度。

相較於九份地區觀光產業係由當地居民及相關業者主導推動,乃至黃金博物園區初期由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籌備,後續成立臺北縣立黃金博物館進行營運管理等不同模式,負責推動猴硐煤礦生活園區之臺北縣政府觀光旅遊局,坦言目前尚未確定未來營運方式。

有鑑於此,侯硐社區發展協會近日向臺北縣政府文化局提出「社區版猴硐煤礦生活園區規劃方案」,將針對過往社區資源調查成果進行檢視與補充,並籌組社區工作小組,主動進行家戶拜訪,了解不同家庭之土地及產權歸屬、成員組成、在地生活經驗、對於地方之未來想像與願景等,希望透過參與式規劃之醞釀及討論過程,完成社區觀點之導覽地圖繪製與解說動線規劃,再嘗試以此為基礎,與臺北縣政府、瑞芳鎮公所、瑞三公司,乃至其他社區居民及在地團體,進行分享及交流,盼能有效建構可持續性發展之園區營運模式,逐步落實自然與文化資源保育,提升社區生活品質,強化在地認同及地域發展等短、中、長程目標(如圖一)。

chart1-080616.gif

參考資料

王鴻國(2008)〈金九纜車觀光城BOT案招商說明 財團踴躍〉。《我的E政府》。 [Online] Available: http://cms.www.gov.tw/NewsCenter/Pages/20080529/20080529cfp0109.aspx(2008.6.5)。

波多野想(計畫主持人)(2007)《當陰陽海遇見黃金山城:臺北縣瑞芳鎮金水地區文化資產環境保存及活化計畫(期末報告)》。臺北:臺北縣立黃金博物館。

林詩傑(1994)《侯硐之地方研究》。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章桂、周章淋(編註者)(2001)《猴硐探源:台北縣瑞芳鎮侯硐地區鄉土尋根探源》。臺北:臺北縣瑞芳鎮侯硐國民小學。

黃福其(2008)〈猴硐煤礦園區 明年趕開〉。《聯合新聞網》。 [Online] Available: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4329773.shtml(2008.6.5)。

曲冰部落–過去現在與未來

曲冰部落不能算是風景最美的原住民部落,但是到過曲冰的訪客都會說曲冰是美麗的地方,因著交通的不便與目前當地仍是甲種山地管制區,所以會進到曲冰的一般遊客還不多。除曲冰遺址及救國團辦過……

曲冰部落不能算是風景最美的原住民部落,但是到過曲冰的訪客都會說曲冰是美麗的地方,因著交通的不便與目前當地仍是甲種山地管制區,所以會進到曲冰的一般遊客還不多。除曲冰遺址及救國團辦過的曲冰拓荒隊較具知名度外,曲冰部落現在的村名萬豐村,是個名聲不高另一方面也是長期被忽視的部落。但因從霧社經萬大親愛到曲冰的投83縣道末端的隧道已打通到武界,將來從埔里直接走武界到曲冰將可以省20分鐘時間繞行埔霧公路,而未來也將會形成一個南投到清境廬山風景區地區一日遊的環狀道路,因而曲冰的未來將會有很大的轉變。

在30年前以前沒有道路通到部落,僅能以步行或機車進出的時代,過去的生活也算是相當富庶,可惜的是如一般偏遠地區的部落或社區相同,因著城鄉的差距與資訊落差一直存在,雖然台灣在近十幾年來的科技與經濟快速發展,但感覺到村民的教育水平並未相對的提高,部落的建設與發展則是有相當大的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或衝突存在。但也因著訪客的有限,曲冰最難能可貴的是多數村民仍保有著淳樸簡單務農生活,當地還算是低度的開發所以還有著樸實的山水美景。

clip_image001
1977年台大光啟社曾在曲冰的山友回到部落

clip_image002
曲冰40年前的村景

與曲冰的結緣是在三十多年前大學時,以著天主教教友的身分來到曲冰服務,當時要到埔里分局辦甲種入山證後搭破舊公車巔陂只能到隔村的親愛或武界部落再走2小時才能到部落。當時即被曲冰好山好水與好人所吸引,感覺就像進到傳說中的桃花源或失落的地平線的香格里拉,一個月下來與當時的小朋友及媽媽們相處在極為分享與互助的氛圍令人難忘,就此與曲冰結下不解之緣。

本身雖是農業工程系所畢業,但並無實際農耕或推廣經驗,多年來持續走訪曲冰,前20年只是當個客人或訪友來去參與部落的婚宴或教會慶典活動,頂多安排過幾次以經過週邊景點到曲冰住宿的友人或同事的團體登山健行活動,與現任村長的廖金池開始合作學習接待外來客人。在國科會任職間,有次廖金池想嘗試種植百香果缺少資金,曾發動國科會同事每人一千元認養,後來收成前遭逢缺水的乾旱,收成不佳只能以每人兩瓶濃縮果汁抵銷。與村民的互動大部份時間對曲冰只有在心靈上的關心與當朋友般的相互鼓勵而已。

在十年前接任美化環境基金會的執行長一職後,因認為走入社區及結合地方基層落實環境教育才是環保團體該做的事。而且在觀察國內推動的”社區營造”多偏重文化活動,而並無太多人關心到原鄉部落的社造工作,故主動去思考對原鄉部落能做什麼事,除曾協助新竹縣五峰鄉清泉部落辦理環保教育活動外,這幾年回到曲冰並將部落視為基金會的重要服務對象與計畫區。初期是以環保工作為主的社區宣導工作開始,曾拿過兩年環保署的社區生活環境改造計畫專案,也申請樹苗花苗等帶動社區加強些植栽綠美化的推廣活動。

後來遭逢九二一的大地震,曲冰部落本身並無大災害,但是位處災區(重建區)中心點,交通的不便及經濟的不景氣當然還是會受到影響。本來曾有不同團隊到部落探路或調查,但並無團隊留下來幫忙部落的重建,但我這邊則是持續以不同型態的活動帶動曲冰村民的學習。也做過帶曲冰的萬豐國小學全校師生與家長八十人到台北八天七夜的遊學之旅、社區幹部到台東布農部落與社區的觀摩之旅、新竹縣清泉部落之旅、原住民青少年環境教育休閒營隊等。

多年年來是很想以各種計畫向公部門申請些直接的經費資源進入部落,但是真正能爭取到的資源還是有限,所以等於還是等於只是陪伴著部落而已。而從行政系統方面來看,在部落的道路及公共設施不是沒有投資經費與辦理建設,但是工程品質與基層單位編預算與發包喜好硬體建設,可以看到永遠修不好道路,剛修好的檔土牆來個大水就沖垮,還有飲用水或灌溉水源都是修來修去,就連從曲冰到武界部落的道路只開到舊部落便一停五、六年沒進展。

鄉公所近年來以霧社文化季為名倒是一年到頭總有幾場大型活動,但是多是在霧社或清境農場等觀光客較多的地點,除少數人會出來參與外,部落村民的全體性活動,除村運及三節的固定的活動外,還是以教會節慶為主。

比較特殊的是九二一地震時,部落的天主教堂全倒,教友村民為了募款,開始走出部落開始以布農族傳統的歌聲”賣唱” 。沒想到這一唱也唱出點名氣,前年在一位山友(曲冰村民稱曾進入部落服務的朋友為山友)轉介下到台北賓館在陳總統與藝文界前演出;去年又在美化環境基金會的安排與爭取下,遠赴南非參加聯合國地球高峰會議永續發展論壇的國際會議場合中發聲,也巡迴當地一些社群演唱,這兩三年的主動走出部落,讓”曲冰”之名開始漸為人知,村民也很高興能有此些機會表現他們所喜歡的唱歌。

clip_image006
曲冰經常受邀在各地不同場合演唱

永續發展的生態村應是個可以自給自足的部落,曲冰部落在聯外道路未通之前是個能自給自足的社區,所以也開始與村民合作辦理現時相當流行的生態旅遊或部落體驗。要談生態旅遊及部落生活體驗,早在十多年前開始,便曾多次帶不同團體進入曲冰部落旅遊。

當時因著山上的物質資源有限,早期便是以生態旅遊的模式進出部落,在此基礎下,有開始邀請大學生或教師到部落來,由在地青年負責帶領與導覽解說。在此營隊活動期間又鼓勵青少年的編舞與練舞,安排時間給她們有表演的機會。開始接待幾梯次的外來團體,嘗試以溯溪與訪問老人方式讓訪客深入認識曲冰。外賓在部落的期間可以接近山水、享受寧靜,而曲冰也因為遊客造訪學習如何經營民宿與與推廣生機飲食而有些許的收入。近兩年比較特別的是以” 曲冰拓荒經典再現–深入台灣心,分享布農情”加入青輔會主辦的遊學台灣系列活動,讓部落青年多些不一樣的經驗。

在曲冰推廣社區營造的工作,投注較多的是更多的關心與培力工作,更大的心願是希望在部落待業的青年能早日學習如何經營管理屬於部落最基本與最有價值的大自然資源。透過網路的互動和發聲,則可以讓平地和部落之間搭起即時溝通的橋樑,對偏鄉原住民來說,他們跟大自然共處的天賦是都市人比不上的,從部落發聲過程中,大家可以站在平等的基礎點上。

而北一女同學到部落的學習與關懷,將部落原住民對大地與自然的智慧反賓為主變為學子的生活體驗教材,這是很不同的嚐試,而部落的關懷學習也不是短暫便可以看到成果的。可以肯定與欣慰的是,北一女的曲冰營已辦了四屆,不知能否做到盧爸爸期許的延續10年或20年,但走過的必留下痕跡,歷史是可以由同學去創造與紀錄的。

曲冰部落在去年獲得原民會重點部落發展計畫的經費,這一年來部落已有不同的建設工作再執行,相信近期會有很大的變化,年底投83公路通車,勢必會有更多的遊客到訪或經過,部落的面貌應會有大轉變的可能,就預祝曲冰村民能有更美好的未來。

關於曲冰近年來的點滴可參見 http://blog.sina.com.tw/chubeanhttp://www.enpo.org.tw/www/chubeanclip_image004
從霧社一路到曲冰以後可以到武界,會是很棒的單車遊路線

(本文作者為美化環境基金會執行長)

番子厝、「華雅居」及吳家故事

我所居住的市街區並不是鹽水鎮的全部,雖然是最為一般遊客所熟知,但其實僅佔全鎮面積的一小部份,其他更廣闊的區域,是由典型傳統的農村聚落、以及一片片一望無際的農田所組成的。若以省道台19線接172縣道…..

我所居住的市街區並不是鹽水鎮的全部,雖然是最為一般遊客所熟知,但其實僅佔全鎮面積的一小部份,其他更廣闊的區域,是由典型傳統的農村聚落、以及一片片一望無際的農田所組成的。若以省道台19線接172縣道做為界線,大約可將全鎮二十五個里區分成南北兩區,北鹽水(約市街區及井水港等地),富商業機能;而南鹽水,則多屬農村地帶,地貌與市街區迥然不同,這些村里如田寮(著名的「台灣詩路」位於此)、下中、後宅、舊營、飯店、竹埔、孫厝及歡雅等等…。而由於距市街區甚遠(車程約需10~20分不等),因此若說以往我對鹽水港街的了解不深,那麼,對於這些有如邊垂以外的村庄們則更是感到非常陌生。對它們的粗淺認識來自就讀鹽水國中時,有好幾位同學每天必須一大早就起床,因為要趕搭客運車,分別從某幾處偏遠地點來到學校上課,這使我對那些地區一直有一種「好遙遠」的印象。因此,近來除了市街區的發現之旅外,偶有機會我也會開著車慢行到這些庄頭去晃一晃、看一看,去了解鹽水的另一種面貌,那些我所不知道的種種…,於是最近就在離市街區較近的歡雅里,遇見了一處美麗的小角落──「華雅居」。

alice5-1

華雅居入口處。

歡雅的舊地名叫做「番子厝」,據鎮志的記載,地名的來由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日治時期日軍曾駐紮於當地永安宮公厝內,所以本地人稱日本兵住的地方叫「番子厝」;另一種說法是認為於開墾之初,原有平埔族人聚居於此。我認為比較有可能的是後者,因台灣許多地區也常見「番子厝」這樣的舊地名。不過不論地名由來為何,下午時分我來到此處,幾位居民在庄廟前的大樹下乘涼閒聊,一旁還有烤香腸的小攤販,一縷白煙輕飄而上,這是在傳統閩南人的聚落中常會見到的人文景致,而「華雅居」就在庄廟附近的三合院巷弄內。

在農會或其他單位於歡雅里推動社區營造之前,七十幾歲的居民吳海瑞就已經開始在自家三合院前的院埕做居家綠美化的工作。他和子女們利用周末假日一點一滴營造出溫馨小天地,目前已設有一座涼亭、搭配竹綠籬,還擺著廢棄老牛車,周邊陳列小盆栽,地面則鋪上草皮,並取名為「華雅居」。

alice5-4

吳海瑞先生。

吳海瑞說,這些植栽都是他們自己購買的,目前所見到的景觀都是自家人一起營造出來的。他說,主要是兩個兒子有興趣,他們現在一位住在永康市,一位住台南市,兄弟倆常利用假日返家,一起構想做設計,也一起動手建造,庭院裡的一草一木,每個小角落,都是兄弟倆與老父親合力陸陸續續完成的。最後還請某位台南市書法家幫忙寫上牌匾「華雅居」三字,整個營造過程很自主,並沒有申請社造相關經費補助。其中比較特別的是,在營造之前,約三十幾年前,吳海瑞先生就很敬紙惜字,在庭院門旁建有一個簡單造型的「惜字爐」,不敢隨便糟蹋文字與紙張,因此廢紙都拿到惜字爐中來焚燒…。

alice5-5

簡單造型的惜字爐。

因為歡雅里本地人多姓趙,所以和吳海瑞先生聊起他們家族的故事,他說吳家祖先原居住在嘉義「車站」(近嘉義市火車站的一個地名),因曾祖父當時被聘來歡雅趙姓人家的私塾中教書,之後受趙家招贅,所以就此定居下來,至今已約四五代了。至於吳海瑞則原來在新營糖廠任職,約八十三年退休,曾和八角樓後代、銀鋒冰果店主葉爾修是同事,育有兩男三女。

吳海瑞目前仍居於三合院旁,平日下午常忙於整理花園,為花圃及草皮澆水,而子女們則喜歡在假日返家來聚在涼亭內烤肉、唱卡拉、談天說笑,另外,空間仍持續在局部改造中,例如涼亭本來沒有遮雨篷,後來大家使用後覺得有需要,就再加裝上去,使其更符合需求;或為方便烤肉,便加設洗手台等,簡單便利的設施,連社區裡的居民或團體,也喜歡來借他家的場地舉辦活動…。看到這個例子,讓我們知道只要有心,社造非難事,人人都有能力讓社區環境更美好。

alice5-2

涼亭。

alice5-3

居家綠美化。

語言之島.南州鄉大埔村

島嶼的生活,四面環海;在登陸島嶼前,需要有足夠的勇氣,像達悟族的祖先划著小船,奮力從南太平洋越過重重浪潮般,有氣魄、亦找到一塊與故鄉相彷彿,可重新生活之地。在島嶼生活,能夠自成體系…….

島嶼的生活,四面環海;在登陸島嶼前,需要有足夠的勇氣,像達悟族的祖先划著小船,奮力從南太平洋越過重重浪潮般,有氣魄、亦找到一塊與故鄉相彷彿,可重新生活之地。

在島嶼生活,能夠自成體系,依藉著海洋阻隔危難與外敵,然而,當環境與他人相連,生活卻形同孤島時,卻是考驗著居民智慧、適應性與文化相容性的時候。

「阿婆,你在忙啊?」,我們操著客語問。

「你們拍照要做什麼?」,年約七十至八十間的阿婆用河洛話回答。

「沒啦,做作業。」「阿婆,你會說客語嗎?你是客家人嗎?」,再追問著。

「哎呀,河洛也好、客家也好,我不知道啦!」阿婆如是說,一回頭,她用不同於南部腔調的客語,謝謝媳婦或宗親帶給她的一朵康乃馨。

她是我們在南州鄉大埔村遇見的第一個人,簡短對話後丟回的錯愕,是她不肯用客語與我對話。這種情形在成長的過程中,始終未見。或許是我生長的年代已漸成熟,從不曾隱藏自己客籍的身分。然而,會說河洛語的阿婆,卻太過隱諱了。

「喔依∼∼小姐,來吃西瓜啦,很熱欸。」一聲招呼傳來,充滿下港腔的熱情、活力。

「謝謝啦,我們是客家人,會說客家話喔。」

「這樣啊,你們要拍什麼?來坐一下啦。」,隨即,西瓜大哥轉換成一種沒聽過的客腔 。笑鬧著要我們拍他的豬,名為張x妹的豬。透心涼的紅肉大西瓜,大口大口吞落肚,一份無所為的給予,轉換成單純的沁涼對抗直射豔陽。

5-4

村中談天的大哥們,給個清涼大西瓜。

大埔村,位於屏東縣南州鄉,居民自新竹湖口、橫山於大正1年時南遷,開始時向周圍河洛村人佃租田地耕作,大正3年之後,戴姓家族陸續南下開墾,1919~1948年逐漸建立村落之規模。大埔村內目前有34戶人家,18戶為戴姓,或因是該姓氏極早發展之故,村中戴家居所多類似夥房形制,懸掛堂號、書寫門聯,作工結實的屋頂鋪瓦,屋脊還疊砌了原只有為官之家才有的櫺格狀磚,祖堂為尊逐次向兩邊降低的屋頂,竟使用了五行中的金、水、土三種(極為少見),然而華麗的頂蓋對照牆面及立柱的簡單,近乎平鋪直敘。據說興建磚瓦房之初,由於經費較為不充裕,因此僅建造一條龍,後續加蓋的伸手與正身並不相連,因此也無法建造出客家建築屋頂的轉溝特色。

5-3
ㄇ字形的伙房,然而仔細看會發現正身與伸手並不相連。

5-5
屋頂建造了三層次,每個層次皆有不同的五行。

四周圍均是河洛村莊,身處其中的大埔村,如同一座島嶼般,微小而自足(有滿收的蓮霧、飽滿稻穗、檳榔、菜園一應俱全,並與家屋並存,而省卻圍牆);然而面對四周之交通,非海洋之交通,卻又必須學會自處與他處之道,於是乎,慣口的語言穿上河洛外衣,大門兩側的門聯成了圍繞門框的上下聯及橫批,而信仰,除了原有的伯公信仰,代天府(祭祀王爺)的五營旗供奉於伯公右側,當然,從新竹帶來的義民爺,一起上了座。每年還不忘參與六堆忠義祠祭典。身為一個語言之島的島民,划著船航行的旅程,確實長了點。

5-7

一般南部客家民居的堂號,皆會以牌匾方式表示,大埔村的堂號置於氣窗,而門對則如春節春聯般,有著上下聯與橫批。

5-1

榕樹下的鐵皮屋內供奉著伯公,據說是村內第一座伯公不願為人提供明牌,而請村民另建伯公。

兩條環村道路圍起來的區域,成了大埔村;罕見的,村子裡沒有雜貨店、沒有泡沫紅茶、沒有市場、沒有7-11。不僅僅是語言島,還是座消費島——阻隔所有消費行為的島嶼。繞行一週,快步者約莫20分鐘完成繞境,卻處處可見風景:家戶前有計畫的遍植花草樹木,幾處田埂邊仍保有大叢竹群,與檳榔樹、果樹、稻田形成一片高低有致的風景,別於一貫平疇遼闊的屏東平原。

5-2
草木扶疏的聚落,家戶皆如此,有些則與果園相接。

為何名為大埔?一說其自嘉應州大埔縣來台;二則該地居民表示屬於砂崙溪溪埔地,故名之。而我,走訪前還一度以為,是台中縣大埔客南遷。台中大埔也好,原嘉應州大埔亦罷,此時此刻的南州大埔仍然是座島,海島中的島,在語言之海游移的小陸地。

消失中的影子戲

談到紙影子,父親表示從前竹頭背王爺壇的廟埕上偶爾看得到紙影子。當時做紙影子的是從屏東武洛而來的戲班子,其團長跟庄上的黃廷生老師有著姻親關係,是個以客家話作演出的班子,於是乎每當王爺壇要辦….

舊曆3月22日,媽祖生的前一日,竹頭背的媽祖廟埕上做著紙影子(皮影戲)。傍晚的六、七點鐘,一個接著一個的精緻戲偶便開始在透光的簾幕上伸展四肢,活靈活現的動了起來。clip_image002

談到紙影子,父親表示從前竹頭背王爺壇的廟埕上偶爾看得到紙影子。當時做紙影子的是從屏東武洛而來的戲班子,其團長跟庄上的黃廷生老師有著姻親關係,是個以客家話作演出的班子,於是乎每當王爺壇要辦迎神賽會等活動之時,就可以看到這來自武洛的戲班子來做紙影子。後來,老團長去世,班子便由團長的兒子接手傳承。然而,或許是因為兒子不如老子專,演出的精彩程度不若老團長時期;再者是電視機普及的時代已經來臨,紙影子就如同其他傳統藝術表演一般慢慢慢慢地失去了昔日的風采,觀眾群與演出邀約少了,武洛的戲班子也就漸漸地沈寂了、沒落了。

那麼,那些失了舞台的紙影子戲偶至今仍存嗎?這答案是否定的。說到此處,父親流露出些許遺憾的神情,他與幾位友人曾經想買下戲偶,但年少的困頓時期,哪有多餘的錢可以如此使用,只能打消這收藏的奢侈念頭。據說,那一箱箱精美的戲偶最後是被一位法國收藏家全數收購,一隻都沒有留下。

如今,很難在鎮上看到有人做紙影子,若想看到以客家話作演出的紙影子更是困難!紙影子對我來說,其實是陌生的。印象中,父親與母親曾經帶著我們姊妹在晚飯後的夜裡去看紙影子,那是距今二十幾年前的事,地點則是二十幾年後竹頭背上的同一個媽祖廟。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會是陌生的呢?因為,當年的我在出門前就已經在眠床上陷入熟睡狀態。父親母親不忍將我搖醒,也或許是搖了,但是不醒…最後只好留下呼呼大睡的小丫頭,帶著兩個小姊姊到庄上去看戲。之後,那個被留在眠床上的小丫頭上了國中、高中,並出外唸大學、研究所,然後畢業返鄉,這二十幾年的時間裡再也沒有看過紙影子。

那日,知道有做紙影子的消息已經是晚間九點過後。住在南投的大姊一家子正好有回來,她的三個小朋友跟小阿姨一樣從沒看過紙影子,索性抓了相機、薄衫,鬧烘烘的通通擠上車,“走,來去看紙影子!”

畢竟是晚了,抵達廟埕已過九點半,圓板凳都還沒坐熱、腳架都還沒來得及架起,亮晃晃的簾幕上就跳出一個瘦乾乾的白面說書老頭兒,以流利的台語說著“今吶日感謝大家來捧場!轉去耶時,要注意安全喔!”白面老頭兒說完便轉身、消失,接著是新郎新娘面對面、相互跪拜行禮為終結。戲,就這麼散場了。

clip_image004 clip_image006

戲臺子前面,阿公阿嬤帶著小孫子起身轉去,叔婆伯母、阿叔阿伯走向機車的同時也不忘低聲說著“要翕相,來太慢捏,束臺耶!” 戲臺子後面,下了戲的師傅們在光與影子之間打包器具、準備撤臺。總以為紙影子的精彩之處,是坐在戲臺下方欣賞被賦予了生命的戲偶靈活走唱兼翻滾;沒想到,簾幕後方的小小空間,才是真正充滿光與魔力的地方。各式各樣原本無頭的紙影子戲偶,就在這幾塊木板大的狹小空間內被施了魔法,並在躍上簾幕的瞬間獲得生命、展現活力。散戲之後,紙影子戲偶回到繩子上、待在木地板上靜默不動;紙影子戲師在光的照映下起起落落、忙裡忙外動個不停,至此,戲偶與戲師的角色似乎彼此互換了。

clip_image008 clip_image010

二十年後第一次看紙影子,雖然看到精美的戲偶活躍在簾幕上的情景,然這情景卻是在不知道出場人物、不知道故事劇情,也不清楚到底演了幾個故事的情況下宣告終結,心中未免感到一絲缺憾。戲臺已拆、觀戲人潮盡散,廟埕上留下的是已散了熱度的板凳,以及還神獻祭的祭臺與牲禮。明年媽祖誕辰前夕的廟埕上,還看得到紙影子嗎?我不禁這麼期待著…

clip_image012

特殊的馬祖禮俗:補庫與食福

馬祖的居民多來自大陸福建東北方的沿海縣市,與台灣、澎湖及金門地區閩南文化有迥異不同的閩東文化;民俗節慶有著獨特的禮俗,早期的馬祖居民多從事漁業生活,沒有現代的精確天氣預報,面對詭譎多變….

馬祖的居民多來自大陸福建東北方的沿海縣市,與台灣、澎湖及金門地區閩南文化有迥異不同的閩東文化;民俗節慶有著獨特的禮俗,早期的馬祖居民多從事漁業生活,沒有現代的精確天氣預報,面對詭譎多變的海象時,往往將謀生的意志繫於神明恩賜與庇佑,才能化險為夷;於是祈願豐收之後,祈求平安之餘,神明誕辰,以及民俗節日時,不忘酬神以圖報神能;神明與人一樣也需要金錢和食物的供養,因而衍生特別獨有的馬祖「補庫」的禮俗。image001

豐盛補庫祭祀的貢品

補庫,意思是燒元寶給神明以添補神明的財庫;據村裡長輩說,每座廟宇神明都有其轄區,稱為「境」,神明護祐著境內的村民平安,當別的神明入境作客時,村廟的神明需要款待他。當兇神惡煞入境時,廟神也要用錢打發它離去,甚至需要添置神兵利器驅趕,因此廟庫的錢總有用盡的時候,在馬祖按照各個廟宇慣例多數村廟每年都會「補庫」一次,但有些村廟則是三年一次獲六年一次不等,祭祀的日子通常會選擇春分至夏至之間某一天,因為這段時間是蚊蠅叢生,傳染病最易擴散的季節,村民有感是邪靈作怪,而衍生消災祈福的心理。

image003
道士為補庫設壇做法

本年生平第一次參予了村內補庫各項禮俗工作過程,村內長輩有感於傳統禮俗日益模糊,因此召集了我們年輕一輩的村民,參予並學習所有祭祀及禮俗,避免傳統文化的消失,補庫的這一天,早晨全村境的村民都要茹素齋戒,準備了鮮花素果及祈福用的包子擺設於廟前供桌,由道士設壇做法,並開始焚燒補庫用的元寶及紙箔,補庫用的紙箔必須增補不斷,因此焚燒給神明的庫寶量激增。

祭典結束後,在「當頭」,也就是當年輪到的爐主指揮下,於村境交界處遍插黃色三角旗及沿路每格數公尺插香一柱,以示本境由神明主持下,已完成補庫,四方邪靈勿再越境擾民並已驅趕了村境道路小徑沿線惡靈鬼怪,村境內民眾得以獲得神明護祐,獲得保護。

image005
在清水境插上的黃色三角旗

在補庫的儀式後,隨將祭祀後的貢品烹煮,並邀集村民共同來食用,在馬祖這個禮俗稱之為「食福」,也就是吃下經過神明加持的貢品,也將神明的福氣帶到每個參與食福者的身體,保佑每個村民平安幸福,而食福的活動,讓平常各自忙碌於工作及散居外地生活鮮少交集的村民,藉由廟會慶典食福的活動共聚ㄧ堂,在這難得的聚會場合彼此攀談認識,在整個食福活動結束後,每家戶均會分得一份祭祀後的貢品與平安符,將神明加持祝禱的福氣與平安帶回家中,完成整個祭祀活動。

image007
食福-意味將神明的福氣帶到每個參與食福者的身體

未知的世界總讓人類戒慎與恐懼,俗諺有云:敬神如神在,在補庫的活動中填補了內心深處對於未知世界的空虛惶恐的黑洞,在補庫活動中獲得神明的庇祐與祝福,不論是想增添命中財庫或智慧寶庫,只要誠心,戒慎處理生活中的人、事、物,即能趨吉避凶;如果不去危險黑暗地方,就不易遭遇未知的風險傷害,如果心存善念,不貪贓違法,就不會擔心報應,相信神明無形的力量,在天空庇祐,庇祐著身體也庇祐了心靈,傳統禮俗的儀式,原來深負了巧妙的智慧,在參與民俗活動中,有了深一層人生的體悟與體驗。

金洋印象(1)原住民部落二、三事

金洋,Kinyan,一個以泰雅族為主要人口的小部落,座落在中央山脈御恩山北方,南澳南溪右岸的一塊傾斜地上,海拔約120公尺,行政區域屬宜蘭縣南澳鄉金洋村,戶籍人口數有六百多人,但實際居住者可能只有一半左右….

金洋,Kinyan,一個以泰雅族為主要人口的小部落,座落在中央山脈御恩山北方,南澳南溪右岸的一塊傾斜地上,海拔約120公尺,行政區域屬宜蘭 縣南澳鄉金洋村,戶籍人口數有六百多人,但實際居住者可能只有一半左右,人口外流嚴重,從南澳市區到此尚需要十五至廿分鐘的車程,在地的工作機會非常稀 少,留下來的人只能務農。

部落年輕男性的職業類別,根據黃阿清的說法,不是當軍人就是警察,似乎選擇性不多,他自己本身就服務於蘇澳分局,每天從金洋開車到南澳,再搭火車到蘇澳上班,在失業率高達30﹪的南澳鄉,能夠有穩定的工作還可以通勤是相當幸運的,像他弟弟是職業軍人,目前落腳在桃園。

P1130015
遠看金洋部落全景,右前方最高的白色建築是中華電信的

來到金洋,因為接下教育部宜蘭數位機會中心的輔導工作。行政院為縮減城鄉數位落差,由教育部負責執行數位機會中心(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簡稱DOC)建置計畫,自民國九十三年起預計要在台灣設置三百個DOC,其中絕大多數都處在偏鄉地區,由在地的社區組織、學校或教會提出申 請,政府提供電腦和相關資訊科技設備及四年的軟體經費補助,有些DOC還包括駐點人員的人事費,會有輔導團隊是因為教育部要求DOC必須逐步達成『自主營 運』的目標,亦即在四年後教育部不再補助之時,DOC仍能照常運作。

金洋的泰雅族人包括奎諾斯社(Rekinos)、金洋社(Kinyan)及哈卡巴里斯社(Xaga-Paris),後者人數較少[1],奎諾斯社是於1960年遷移至此,稱為仲岳村,較靠近河谷,居民俗稱為下部落,金洋社則是1964才從舊部落遷來,但是因為人口數較多,與仲岳合併後就統稱為金洋,相對於仲岳的位置而被稱為上部落。

住在下部落的人跟鄰近的武塔部落因為同屬奎諾斯社,語言一致,感情上比較親近,雖然同為泰雅族,但是他們跟上部落講的話並不非全然相同,據說相異處 高達六成半,為什麼差這麼多?住在金洋國小旁邊的李輝光表示,因為他們(仲岳)較早遷村,語言受到日本外來語的影響較大,老金洋為南澳鄉最晚從山上遷移下 來的部落,自然保留較多母語。

金洋DOC的管理單位是金洋國小,全校六個年級各一班,學生共有47位,二年級人數最少,只有4個。原住民學童的弱勢處境,在金洋國小可見一斑,全 校學生有一半以上屬於單親、低收入戶家庭,若加上隔代教養,人數會更多,固定仰賴世界展望會捐助的就有廿人,校長吳元和感嘆,該校的『家長』流動率相當大 (注意,是『家長』,不是『學生』哦!),大人照顧基本的家庭經濟生活都有問題,根本不會去重視孩子的教育,連帶影響親師之間的互動與溝通,學校的活動家 長參與率很低。如此一般,DOC該如何推動呢?

P1100672
金洋國小學童在教室中


[1]詳細介紹請參閱南澳鄉公所網站:http://www.nanao.e-land.gov.tw/default.htm

聚落保護機制探討:以望安花宅為例

過往花宅聚落因其生存條件不佳,導致人口大量移往馬公及高雄等地,雖促成聚落環境特徵及其歷史紋理的完整保留,不過在缺乏使用需求之閒置及荒廢下,持續遭受自然力量衝擊毀壞。未來居民數量如若無提升,人口老化與弱化之…..

一、聚落保護之權益關係人分析

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以下簡稱「文資總處」)分於2008年1月27日、4月28日,在高雄市及澎湖縣舉辦2次花宅重要聚落公聽會,聽取旅外鄉親與在地居民對於重要聚落登錄之相關意見。

過往花宅聚落因其生存條件不佳,導致人口大量移往馬公及高雄等地,雖促成聚落環境特徵及其歷史紋理的完整保留,不過,也在缺乏使用需求之閒置及荒廢下,持續遭受自然力量衝擊與毀壞。未來在地居民數量如若無以逐步提升,人口老化與弱化之社會結構無法獲得改善,以目前有限性之人力資源,勢必無法因應複雜性之聚落保護課題及其衍生工作內容。

huazhai01
目前花宅聚落民居毀壞嚴重

聚落保護之關鍵訴求,雖與在地社群之存續及活化高度相關,不過,卻非其獨自所能面對與承擔。未來應結合政府部門、學者專家、專業團體,乃至社會大眾、遊客、企業等不同權益關係人之參與及投入,方能有效落實與達成(詳如圖一)。

chart080513-12.gif

依據文資法之法定程序,可將聚落保護區分為初始、登錄、保護、發展等4個階段,不同權益關係人於不同保護階段,扮演著不同性質的角色與任務。初始階段應以凝聚在地性之保護社群為核心,並結合學者專家、專業團體之協力及參與,進入登錄階段,必須妥善運用政府法令與政策資源,儘速確認保存對象、優先順序及其推動策略,步入保護階段,則應提升社會大眾支持與認同,建構不同權益關係人之協同管理機制,邁向發展階段,則可融入創意經濟及地域振興之整合思考,鼓勵企業贊助與投資,深化旅遊品質,促進文化交流及分享,逐步落實以在地社群為核心之聚落保護目標(詳如表一)。

表一、不同階段之權益關係人角色分析
chart080513-2
◎標註說明:「★」為主要之權益關係人,「☆」為次要之權益關係人。

二、花宅聚落保護緣起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資學院林會承院長於1980年代,前往花宅進行田野調查,並陸續發表學術研究成果,逐漸引起各界對於花宅的重視。1985年,澎湖縣政府於6個行政區域,分別選出1處具有代表特色之傳統聚落,委託漢光建築師事務所執行「澎湖古聚落維護發展民俗村研究計畫」,花宅亦列名其中。最後在交通因素等考量下,僅選擇二崁聚落作為優先推動個案。

在林院長等人的努力下,花宅入選為「世界文化紀念物基金會(World Monument Funds,WMF)」─「世界文化紀念物守護計畫(World Monument Watch)」之2004年百大最值得關注及保存的文化紀念物(Lists of 100 Most Endangered Sites)之一,同年7月澎湖縣政府委託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推動「花宅聚落保存基礎調查及社區營造先期規劃」,並輔導花宅鄉親於2005年1月正式成立全國性之「台灣花宅聚落古厝保存協會」(以下簡稱「花宅協會」)。花宅協會於2005年7月舉辦「尋根花宅」系列活動,2006年繼續推動「澎湖望安花宅聚落生態調查研究及教育宣導計畫」,2007年6月組團前往性質相當接近之日本沖繩竹富島及石垣島,考察對方之營運管理與產業發展模式。

至於聚落登錄工作,係因2005年11月1日文資法第5次修訂案正式施行,新增「聚落」保護類項,澎湖縣政府於2006年12月27日公告花宅為縣級聚落,並在2007年4月,向文建會提出登錄為「重要聚落」之申請作業。

回顧過往歷程,政府部門雖陸續結合學者專家及專業團體,推動各項調查研究及規劃工作,不過,並未真正形成具體保護力量。若非近期透過WMF的年度遴選活動,讓花宅登上國際舞台,引發國內行政界與學術界之持續關注及投入,進而促成花宅鄉親籌組保護團體,恐怕花宅聚落仍停留於歷史時光中持續衰老,無法建立在地社群共識,更遑論凝聚後續實質保護行動。

三、花宅聚落保護議題探討

目前望安花宅正處於由登錄階段,邁向保護階段的過程當中。針對花宅鄉親與林院長等人於花宅公聽會之發言內容進行整理與分析發現(詳如表二):

現階段之權益關係人,除在地社群外,主導法令設計及政策規劃之政府部門,以及影響保護範圍與執行策略之學者專家,皆至為重要。待進入實質保護階段,參與修繕工作之傳統匠師,以及執行調查研究、規劃設計、工程施作等專業團體,則是能否落實保護品質之關鍵因素。另考量聚落保護涉及公共資源運用,適時將相關工作內容與成果,向社會大眾進行說明,提升支持及參與程度,則是必須逐步面對與思考的嶄新課題。

公聽會除聚焦於後續聚落保護機制,亦涉及社區參與之關注與期許。望安國中顏神靠校長(已退休)提議花宅協會應成立專屬保護部門,進而主動提出對於未來保護策略的方向及構想,顯示花宅已由政府部門、學者專家,乃至專業團體主導之傳統模式,逐漸邁向以在地社群為核心的發展進程。

花宅協會顏信雄理事長及曾敬信秘書長,表達目前面臨修繕配合款比例過高及同意書取得不易等問題,因其涉及政府行政法規,未來仍需深入研究及探討,方能確認調整尺度與執行機制。考量政府資源之公共特質與有限程度,諸此條件是支持未來工作能否順利執行之重要基礎,然為因應不同家族之個別意願及其財力狀況,建議可打破過往以家戶為單位之執行模式,改由花宅協會等在地性保護團體進行意見彙整與經費募集,逐步將原本高度私有化之操作機制,導向以公共性為目標之營運管理模式。

有關保護範疇與執行課題,可整合為「傳統民居(含附屬建物)」、「景觀工程」、「公共設施」、「材料、技術與宗教儀式」等 4個面向。

顏理事長及林院長皆主張應加速進行傳統民居之緊急搶救,並針對屋身依舊完好者,先行進行屋頂整修,避免樑柱及牆體受到自然天候影響之持續毀壞與崩塌,至於過往長發古厝等全面修繕模式,建議應依據所有權人、使用人及管理人之相關意願,以及明確性之營運管理目標,再行規劃與推動。

基於聚落保護應以在地居民為主體之精神及原則,林院長於會中拋出於花宅成立「保存、修復及再利用中心」之嶄新概念及構想,盼能跳脫過往「工程發包」機制,改採「雇工購料」模式,並由中心依據實質需求,遴選熟悉在地工法之傳統匠師,長期執行與推動,同時,鼓勵社區居民共同參與,有效提升監督效益與執行品質。除卻傳統民居及其附屬建物,林院長亦認為,應儘速進行過往負面性之景觀工程的檢視及補救,並針對海堤、街道、廟埕等公共環境,以及能源、環保等公共設施進行評估與調整。

huazai02
水泥海堤大幅改變了海岸生態與景觀風貌

另外,顏校長、曾秘書長及林院長,分別關注傳統建材、營建技術、宗教儀式之保存課題,認為應加速廢棄建材之收集與整理,思索傳統工匠技藝與宗教儀式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傳承及延續。建議未來可與傳統民居及其附屬建物之修繕工作相互結合,導入大專院校相關系所之實習課程,乃至配合工程進度,建構互動性之教育學習機制,創造歷史資源於當代社會之意義及價值。

表二、花宅重要聚落公聽會發言內容整理

chart080513-311.gif

◎標註說明:「★」為主要之權益關係人,「☆」為次要之權益關係人。

四、花宅聚落保護操作機制建議

透過2階段之花宅重要聚落公聽會,已初步形塑整體保護機制之雛形及架構,不過,究竟如何有效落實與推動,恐怕仍須進行深入思考及規劃。

當花宅聚落正式成為國家級之重要聚落,身為中央主管機關之文建會,除應依據文資法第34條,積極研議聚落保存及再發展計畫,並研判後續調整土地利用模式之必要性與可行性。為免鞭長莫及,無法落實過程管理與效益評估,建議可依個案特質,成立專案性之「諮詢及輔導委員會」,強化保護品質監督與執行成果評量。至於採取雇工購料模式,執行傳統民居之緊急搶救,乃至長程性之修繕及維護,過往雖於社區營造範疇,累積大量經驗及案例,未來如何有效運用於文化資產領域,文建會應針對其與文資法等法規、政策之競合關係,進行深入研究及探討。

考量聚落保護之不同屬性範疇,文建會可依保存及再利用計畫之架構與規範,輔導花宅協會等在地性保護團體,主動成立「保存、修復及再利用中心」,長期執行傳統民居及其附屬建物之修繕維護與經營管理,持續關注及推動傳統建材收集,營建技術傳承,乃至漁灶、灰窯、石滬等產業文化與宗教儀式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延續與活化。同時,亦應輔導澎湖縣文化局等政府單位,針對聚落所在位置之地形、地質、動植物生態、海岸及海洋環境等,進行資源調查及學術研究,並導入自然工法及綠色能源等概念,進行公共空間與公共設施之重新檢視,逐步提升傳統聚落之歷史感知性,建構符合生態倫理之環境特質(詳如圖二)。

chart080513-41.gif

五、建構以在地社群為核心之聚落發展目標

目前花宅聚落面臨人口流失與年齡老化之雙重壓力,經由參與式及學習性之搶救與修繕過程,可望提供實質就業機會,創造青壯族群投入聚落保護之可能與契機。不過,聚落保護行動不該只停留於歷史建築及其附屬建物之保存與維護,乃至景觀風貌與公共設施之改善與提升,實應同步建構更具前瞻性之發展願景,方能逐步提升在地生活品質,創造傳統聚落之嶄新生命與活力

參照日本沖繩竹富島等案例,推動「旅遊產業」,似乎是未來可行之發展定位及目標。然而,諸多國際上之明星案例,亦已面臨旅遊人口過多,以及大量非在地性之投資與服務內容,導致旅遊品質及遊客滿意度之雙重下滑。目前花宅聚落在政府部門及觀光業者之宣傳及鼓吹下,已經吸引相當多的遊客到此參觀。不過,在缺乏完善導覽機制及旅遊服務系統等前提下,遊客並無法獲得正確性之在地知識與深度化之旅遊體驗,社區居民亦無以享受因應旅遊產業所帶來之經濟效益。

huazhai03

花宅聚落僅有簡單的涼水攤(上圖)及涼水車(下圖),無法提供優質旅遊服務,更遑論創造地域發展契機

huazhai04

是故未來聚落保護策略,應以花宅協會等在地性保護團體為核心,結合政府部門、學者專家、專業團體之輔導與協力,推動有形性之文化及自然遺產保護,逐步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傳承及延續,加強社會大眾之認同與支持,後續方能進行旅遊服務設施、交通運輸系統之評估及規劃,並於生態旅遊之整體架構下,導入文化創意思維,鼓勵民間企業之贊助投資,促進遊客及在地居民之良性互動,建構以延續、增進在地文化內涵之離島聚落定位與嶄新發展模式

參考資料

劉正輝(2003)《戰後台灣歷史保存之研究─以社群參與為中心的探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正輝(2008a)〈成為重要聚落之後 (1) 。《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Online] Available: https://www.dfun.tw/?p=7882008.5.1)。

劉正輝(2008b)〈成為重要聚落之後 (2) 花宅公聽會〉。《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Online] Available: https://www.dfun.tw/?p=37312008.5.13)。

成為重要聚落之後(2)花宅公聽會

林院長建議民居修繕工程,可改變過往工程發包之慣用模式,先於花宅聚落籌設「保存、修復及再利用中心」,由中心遴選具備實務經驗之傳統匠師,以雇工購料方式,持續執行相關工作。至於匠師資格部分,除考量其經驗與技術….

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以下簡稱「文資總處」),刻正執行澎湖望安花宅登錄為「重要聚落」之相關作業,雖於2008年1月27日,在花宅鄉親眾多之高雄市舉辦公聽會,聽取未來登錄為重要聚落之意見及看法,然而,為求慎重起見,並瞭解花宅在地居民之需求與建議,則在2008年4月28日,於修繕完成之花宅長發古厝,舉辦第二場公聽會。 活動當天,因適逢媽祖誕辰,除目前居住於花宅之社區居民,亦有部分回鄉參加廟會活動之旅外鄉親共同參與。該項會議,係由文資總處施國隆副主任主持,澎湖縣文化局曾慧香局長、望安鄉公所葉忠入鄉長等亦全程參加,另長期投入花宅聚落研究工作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以下簡稱「北藝大」)文資學院林會承院長,則帶領研究所同學,先行到達望安進行3天田野考察,並參與公聽會活動,顯示各界對於此項聚落保護議題之關心及重視。以下針對當日討論內容擇要說明:

首先,台灣花宅聚落古厝保存協會(以下簡稱「花宅協會」)顏信雄理事長提出目前傳統民居毀壞嚴重,建議可循長發古厝模式,全權委由政府部門主導推動,並於一定年限無償提供公共使用,如若考量經費編列與計畫執行時效,則可優先修繕「厝蓋」(屋頂)部分,降低樑柱及牆體遭受自然天候之持續影響破壞。另花宅58號屋主指出過往道路景觀工程施作不良,導致外部路面高於屋舍地面,大雨容易灌入屋內,造成不宜人居之現況與結果。

image001
公聽會由文資總處施副主任主持(站立者),前排左起為望安鄉公所葉鄉長、澎湖縣文化局紀麗美副局長、曾局長、花宅協會顏理事長、文資總處陳昭榮組長。

林院長接續居民發言,除同意目前花宅聚落民居毀壞嚴重,必須加速推動緊急性之搶救保護,以遏止破壞程度的持續擴大,另亦認為過往設計及施作不良之景觀工程,實應進行改善及解決,並針對社區公共空間及相關基礎設施進行整體思考與規劃。

有關操作機制部分,林院長建議民居修繕工程,可改變過往工程發包之慣用執行模式,先於花宅聚落籌設「保存、修復及再利用中心」,由中心遴選具備實務經驗之傳統匠師,以雇工購料方式,持續執行相關工作。至於匠師資格部分,除考量其經驗與技術,並應評估地緣因素,儘量以熟悉花宅傳統工法之在地匠師為優先,同時,鼓勵社區居民共同參與,除可節省成本,亦可提升監督效益執行品質

此外,林院長也認為花宅之「鎮符」、「繞境」、「普渡」等宗教儀式,特別是其法師系統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澎湖本地,乃至臺灣整體文化,具備獨特性之意義與價值,應結合有形性之文化及自然遺產進行整合保護推動

image003

站立發言者為顏校長,左側為花宅協會曾秘書長,右側為北藝大林院長。

再者,長期服務於望安國中,目前已經退休且仍居住於花宅古厝之顏神靠校長,則提出有關傳統建築技術之傳承與延續,以及廢棄營建材料之收集、整理的重要性。以老古石為例,各地皆有所不同,且目前法令已禁止開採,如若未能預為因應及準備,後續將面臨缺乏材料可茲運用等窘境。同時,考量聚落保護工作,仍應以社區居民為主體政府部門僅能扮演政策引導與資源挹注之協力角色,顏校長期許花宅協會,未來應儘速結合協會內部之各種專業人才,成立專責保護部門,針對如何恢復傳統聚落風貌,提升文化品質及內涵等課題進行研議與規劃。

最後,花宅協會曾敬信秘書長基於古厝產權繼承複雜,建議放寬目前必須先行取得多數所有權人同意政府部門方能補助修繕之相關規定,另依過往修繕曾家古厝之實務經驗,認為傳統匠師資格可依在地特質進行評估調整,並同步思考傳統匠藝傳承、結合在地居民參與等操作模式。

此次公聽會,除收集花宅社區居民及旅外鄉親對於重要聚落登錄的相關意見,亦搭配學者專家之參與及討論,確立未來建構不同於古蹟、歷史建築之嶄新性聚落保護機制的必要性與迫切性。換言之,澎湖望安花宅聚落除卻可望成為全國第一處「重要聚落」,亦將是檢驗發展諸此保護模式關鍵性實驗基地,未來迫切需要行政部門、學術單位、社區及民間團體,乃至企業機構之共同關注與持續投入。

小鎮生活兩三事

每日晨昏,我隨著小鎮甦醒與沉睡,偶而有幾天清晨,五六點即早起,天還灰朦朦的,這時最喜歡到橋南老街口里長伯家開的傳統早餐店喝一杯溫熱濃稠的米漿或豆漿,那是道地的古早味,手工熬製….

若從都市來(回)到小鎮,它總是給人寧靜無聲的感覺,直接一點地說,意思就是單調無趣的小鄉村,但一旦長期生活在此,融入為小鎮的一部份,卻慢慢發現,小鎮有著屬於自己的脈動與變化,偶而熱烈狂放,偶而如風輕吟,一年四季,樹葉枯了又綠,花謝了又開,穿梭在小城裡的人們離去又歸來,來來去去,構成了小城的人文風貌,……如今它不只是蜂炮的代名詞或所謂遙遠的「家鄉」,而是,我居住的地方──鹽水。

瑩如4-1
巷弄裡的老房子。

清朝時鹽水市鎮區真的是個「小城」,當時繁華熱鬧的月津港因治安不佳,為防盜匪而圍起了城,建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東西南北門分別約在今朝琴路鹽水國小旁七歲姑娘廟前、月津路過加油站往學甲方向、南門路一帶及武廟後方等位置,這四處圈圍起來的範圍,正大約是今之鹽水市鎮區。如今城門雖多已不存(僅西門有遺址),但每天由朝琴路離開鹽水前往新營去上班的我,喜歡想著自己是從「東城門」出城去也…。

只是,古時候這出城、進城的次序和現在的正好相反,因為清朝時月津港比新營還繁榮,商業發達,由新營到鹽水來是進城,是從農村來到商業中心,而今縣府所在地的新營市,相較而言,屬比較都市化的城鎮,所以從鹽水到新營的路程,反成了一條由鄉村進入「城」市之路…。時代的演變,讓兩個地方的地位互換,相對關係產生一百八十度的轉變,而從歷史的角度來觀看日常生活中緊密相關的「地方」,它便多了一分趣味與表象之外的內涵,每個小「地方」從此豐富了起來…。

每日晨昏,我隨著小鎮甦醒與沉睡,偶而有幾天清晨,五六點即早起,天還灰朦朦的,這時最喜歡到橋南老街口里長伯家開的傳統早餐店喝一杯溫熱濃稠的米漿或豆漿,那是道地的古早味,手工熬製。而早餐店沒有店面,在騎樓下擺上兩張桌子,就做起生意來了,清晨在這半開放空間食用由鐵盤盛著的包子、饅頭或油條的早餐,讓人錯以為這是五六十年代台灣的早晨。

瑩如4-2
已鋪上紅磚路面的橋南老街。

若是周末黃昏時分,喜歡在巷弄中穿梭晃遊,橋南老街、王爺廟巷、一銀巷或連成巷,都有我與女兒的身影。在斜陽的光線照射下,那些座落在巷弄中的老房舍或院埕顯得更加動人,橋南老街的紅磚路面最近鋪設完成,更有韻味了,呂秀蓮小說〈三個女人的故事〉最近在此取景開拍…;或再行經看西街(第一銀行旁)、月津橋,在夕陽餘暉下遙想當年,街的對面應是一望無際的海水,映照出美麗的夕照,由古街名「看西街」可猜想出那如畫景致;而月津橋下的舊河道雖一貫是雜草叢生,未經整治與營造,但從斜垂至溝邊的成排綠樹遠遠望去,我的目光彷彿穿透了眼前的實景,忽略髒亂處,直直觀見老照片裡或畫家吳承硯水彩筆下的美麗橋影…。

瑩如4-7
月津橋旁。

還有小吃,我曾私下為小吃好吃與否定了個主觀的判斷準則,那就是本地人也愛吃的小吃才會真的好吃,非觀光客循著旅遊或美食雜誌上的那種。例如,我愛在下午三四點時,到伽藍廟對面買一兩個水煎包解饞,不論嚐過幾回,它的美味依然迷人,這攤下午才會推出,大約五點前就賣完了,幾次帶著遠道而來的朋友們想要一嚐卻老是錯過…,不過近來這攤實在太熱門,連非假日的下午經過也老是排著長龍,於是不耐等候時,我會到中正路八角樓斜對面的「阿婆肉包」買一兩個手工饅頭或包子,份量剛好,吃來不撐,止飢但仍容得下晚餐。小時候,「阿婆肉包」沒有店面,阿婆在下午三四點時總會推著車沿街大聲叫賣「肉-包-」,台語發音的肉包聽起來像是國語的「大刀」,學生時代我和妹妹總抵擋不住這送上門來的好味,聽到「大刀」來了,即使偶而本來不想吃的,但十有八次都會掏出零用錢來買,而今阿婆年歲愈大,仍與下一代一起在店裡勤奮不懈…。

至於我先生則偏愛朝琴路上的「豆簽羹」,也是下午才開始賣,賣完就收,有不少死忠的食客頗愛這攤美味。另外,八角樓後代葉家開的「銀鋒冰果室」的紅豆牛奶冰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想來上一碗的,近來葉家姊妹為八十四歲老母親研發出一種將蕃薯飯與紅豆及鮮乳合製成的冰品,這味太獨特,我倒是還沒有勇氣做嘗試…。

若逢每月一四七(十一、十四、十七依此類推),則有小鎮最具活力的早晨,從清晨七點就擠滿人潮,到了有點寸步難行的地步,這是古東城門附近的牛墟市集。牛墟早已不見牛跡,但人潮依然洶湧,馬路兩旁盡是擺滿了碩美的水果、蔬菜與雜糧等的攤位,價格比一般菜市場還便宜一些,其他還賣有盆栽、花卉、魚肉類、黃毛小雞或各式雜物與奇貨等等,等著人們來挖寶…。

瑩如4-6
牛墟內也賣藤條。

瑩如4-5
牛墟入口。

而一年中總會有幾天特別的日子,那是公廟護庇宮或其他角頭廟展開遶境時,此時整個小鎮充斥著鑼鼓喧囂,熱鬧了起來,大人與小孩們駐足馬路兩旁觀看遶境隊伍中的各式陣頭經過,居民的心情也跟著興奮起來。廟前廣場則搭起戲棚演著野台戲,這時午后的小鎮好似沸騰了起來一樣,午睡的人們也縮減睡眠時數出門來湊熱鬧…。

瑩如4-3
遶境。

瑩如4-4
護庇宮前戲台。

在這個小鎮,我既是生活者,也是觀察者,我隨小鎮一同脈動,參與與見證了小鎮一年四季每一個風華或寂靜的時刻……。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