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力造屋同學會

這樣美好的經驗,當然由使用者來述說,一定更可歌可泣,因為我認識他已經五年了,認識的時候,房子蓋了一半,今年冬至後的感恩午餐會,我終於一睹這個共同創作的全貌,也就是「家」的想像進入夢想實現的完整樣貌。

由於現代專業的分工,建築產業在市場經濟的架構下,區分為土地投資者,狹義來說就是建設公司,是這個產業的上游;建築師與專業技師,將土地成本藉由書面計畫(Paper Work)鋪陳土地與建築物的產值,並由施工業者,也就是營造廠與建築工班,轉換成商品,是這個產業的中游;房屋廣告行銷及室內裝修及購屋投資客或房屋仲介業加上消費者,也就是建築最終的使用者,形成這個產業的下游。

於是對於「家」的想像,往往成為窮盡一生辛勤工作的積蓄來換取,也永不可得的追求,因為想像的源頭是土地投資者決定,決定如何完成是專業者控制,使用者只剩下與仲介者殺價的事,只能決定用幾個月或者幾年的薪水來掙得小小「住」的滿足。

980106-minzohou-400.jpg
2004年旗美社大營造厝味的居家空間上課情形。

然而在南台灣的某個小地方,由於筆者參與了農村社區大學的環境與健康學程的建築教學,認識了一位築夢踏實的學員,是一位協力造屋實踐者。這個經驗震撼了我這個坊間所稱學有專精的建築專業者。

與其說是教了什麼綠建築或者永續發展的住宅設計概念給農村社區的朋友,倒不如說是,從這群協力造屋的朋友身上學到「身土不二」的可能性:專業者可以是協助者,身邊的親人朋友,可以是支持者,而遠道而來的朋友的朋友還可以成為建築創作的體驗者。

PIC2
2009年協力造屋感恩午餐會製作的「爆米香」快樂場景。

這樣美好的經驗,當然由使用者來述說,一定更可歌可泣,因為我認識他已經五年了,認識的時候,房子蓋了一半,今年冬至後的感恩午餐會,我終於一睹這個共同創作的全貌,也就是「家」的想像進入夢想實現的完整樣貌。

從事建築專業工作接近二十年,這樣動人的經驗,真是不多得。我習慣為陌生人設計上百戶集合住宅,從來不知道住進什麼人,也不知道是哪些陌生的建築施工者完成我的設計。使用者最滿意哪個設計,施工者又如何克服技術上的困境,這都是這個專業令人洩氣的部分,明明與人有關的產物,卻又因為專業的分工,時間的壓縮,經濟的考量,你無從得知與接觸幫助你而付出努力的人。

PIC3
2009房屋旁的玉米田的玉米已長成,煞是美麗。

看著所有為朋友圓夢的這群朋友的朋友,朋友的親人,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分享共同協力造屋的美好經驗,分享來自台東的朋友現場製作的「爆米香」,建築設計者、建築施工者、建築使用者、土地擁有者,共同擁有這份喜悅與記憶,旗美社大的建築課程,讓我這個專業建築者反省了許多這個專業剝離於人的部分,也給了我更多投入建築改革的勇氣。

多方位學習的螢火蟲達人-廖啟生

你知道大自然的雄蜂,在採花蜜時,進得去出不來的窘境嗎?你知道什麼季節的螢火蟲會是最多、最美嗎?你知道腦麻、呼吸困難,那瞬間的生死只是剎那間?一個嚮往自然、愛好音樂、閱遍經書、曾經經歷生死關卡…

你知道大自然的雄蜂,在採花蜜時,進得去出不來的窘境嗎?你知道什麼季節的螢火蟲會是最多、最美嗎?你知道腦麻、呼吸困難,那瞬間的生死只是剎那間?一個嚮往自然、愛好音樂、閱遍《老子》《論語》經書、曾經經歷生死關卡的廖啟生老師,是如何走入教育界?保持何等心態面對他的人生?

廖啟生,出生於美濃偏僻鄉下的農村子弟,受的是草地人的打罵教育,因此養成他奮發不服輸的心態,在小學未畢業時,就立志當老師,脫離種田的生活。民國六○年代,美濃地區風行子弟報考花蓮師專的風氣,而他卻因身體因素,不耐舟車勞頓,毅然報考有木瓜葉校徽的屏師,栽進教育界,達成其志願。

981220-yighuochug-360.jpg

廖啟生老師。

大學時期,因為欣賞一位泰雅族同學的書法功力,因綠際會下,跟著他進入桃園縣復興鄉的泰雅族部落小學中教書。在部落中,他感受到原住民的熱情與飲酒文化。

他提到第一年進入原住民的部落教書,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熱情的學生家長獻上「小米酒」,不好意思拒絕之下,讓他在回家的路上總分不出個東南西北,第二年他學會了大聲說「NO」,心裡想從今後應該可以和酒劃清界線了,但沒想到就在之後的某次學校會議中,就有家長提議「希望下次開會有酒可以喝」,真讓他哭笑不得。

廖啟生老師經過幾次輪調,但有很長的時間都是在部落的小學服務,他在那瑪夏鄉的民族國小服務了九年,直到去年才回到美濃的吉東國小。在民族國小服務期間,「讀經的小孩不會學壞,而且語文能力可以變好」,所以他將讀經文化由平地帶到山上,讓部落的小朋友也接觸到不同的文化。

因為在山地教書,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多,加上不喜歡受拘束的本性使然,對鄉野山林、大自然環境生態之觀察參與就成了他的興趣。在那瑪夏鄉服務時,接觸到螢火蟲,於是深入探討,現在已成為解說螢火蟲的專家。

民國八十八年,他也參與玉山國家公園的導覽志工培訓。現在只要談到大自然的景物,他就可以朗朗上口地說上一大段:「你知道梅雨季的開始,正是螢火蟲的旺盛季節嗎?有些樹有『排它性』,只要在它周圍的植物就會活不了?雄峰在採花蜜時,因為腰粗,往往會卡在花朵中,讓看到的人會心一笑;你知道咬人貓、狗,是屬酸性植物,所以姑婆芋的出現,就是酸鹼中和……」。

現在能侃侃而談的廖老師,其實小時候的他是非常內向、害羞的。剛當上老師的他,為補強表達能力,加入了中壢的青商會;當時參加青商會,跟他同為教師的只有二位,他加入此會,有許多同事不諒解,但這並沒有澆息廖老師想學習的心,他告訴自己:「我在這裡可以學習表達能力外,還可以擴展人際關係,感動那些不諒解他的教育人士」,何樂而不為?廖老師不斷的學習如何說話、表達、溝通等課程,由教育界跨到工商界,跳脫侷限的框框吸收更多方的觀念,也累積了更豐富的人生歷練。

廖老師目前也是太極拳教練,因為他從小就體弱多病、有過敏體質,是以藥物當正餐的人;在師專求學期間,他參加跆拳道訓練,在服兵役期間,也因為有練拳的基礎,所以在第二堂的跆拳課,就被指定當助教,因此,奠定了他紮實的基礎。又在其它的因緣下,他又轉進養生太極拳的領域。

P6143610

廖啟生目前是旗美社大「養身太極拳班」的班代外,也是助教。

靦腆、低調、有種修行者的風格、蘊藏著無限的能量、散發著內斂的沈穩氣息,是第一眼見到廖老師的感受。他的言談中讓我們體會到精采豐富的人生經歷,是從多少逆境中的面對及不間斷的學習累積而來。世上萬事萬物就怕「不用心」,只要用心,就能呈現每個人不同的價值。

(作者為旗美社大公民新聞寫作班學員)

我在社大學畫的日子-訪旗美社大國畫班毛秋雲班代

毛秋雲,國小老師退休,現在已經當阿嬤了。毛老師的社大學號是9010002,是旗美社大2001年創校之初正式報名的第二人。她算是外省第二代,父親是廣西人,母親是埔里人,均從事教職,可能是受到父母親的影響….

「在畫畫時我只專心想一件事,就是要用什麼顏色。畫畫可以讓整個人放空,心情不好時就停筆。」毛秋雲談到畫畫,如是說。

油畫 (17)
毛老師畫畫時就把生活瑣事、煩惱放一邊,讓自己放空、保持愉快。

毛秋雲,國小老師退休,現在已經當阿嬤了。毛老師的社大學號是9010002,是旗美社大2001年創校之初正式報名的第二人。她算是外省第二代,父親是廣西人,母親是埔里人,均從事教職,可能是受到父母親的影響,所以毛老師小時候就立志要當老師,先生是老師,大女兒也是老師,堪稱是老師世家了!

毛老師的先生是美濃人,當初要從台東嫁來美濃時,一句客家話也不會說,現在可是聽說都流利,大家都以為她是土生土長的客家人呢!

毛老師小時候就對美術有高度興趣,每每看到有人畫出美麗的圖畫就超級羨慕,小時候手就很巧的她,超喜歡作美勞勞作。考上師專選系時,二話不說,就只選美勞教育系。

從第一個學期加入社大到現在,已經九個年頭,選過陶藝、拼布、國畫、油畫,對美術的喜愛,由此可見一斑。她說選課時第一個考慮的就是興趣,再來就是時間,假日的課一定不選,就是為了把時間留給家人。

「以前在學校玩過,但覺得玩得不夠…」,對陶藝一直有深厚興趣的毛老師,在社大報名的第一門課程就是陶藝課,這也是她跟先生共同的興趣,她記得有一次夫妻兩人甚至一起捏陶到半夜三點多呢!現在女兒也是美術老師,就是小時候受到她的影響,而她也刻意栽培女兒走上這條路;談到這一段,毛老師笑著說:「我不要女兒當國文老師,因為我先生就是教國文的,他改學生的作文最後連自己都退步了…」。

「以前在師專學得很廣,書法、刻印…通通都學,但學得不精;畢業後就很想學國畫、作手工藝」,所以社大開國畫班時,毛老師就報名參加,還當了班代。上過社大國畫、油畫班的她,覺得這兩班各有「風情」。

「油畫班的張美蓮老師很熱心、活潑,不會限定學員的畫風,可以畫得很自由,像以前在師專,老師都規定要『平塗』,但我很『散仙』,就最怕畫水彩……油畫可以改,比較自由……」;「我很喜歡劉鳳祥老師的畫,很寫意。」她也談到劉鳳祥老師會在課堂上改同學的作業,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直接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所以她每次一定站在老師的身旁,仔細觀察老師的每一個筆法。

PB086274
上國畫課時,毛老師一定仔細聽老師給予同學的意見,從中獲取經驗。

毛老師說在社大最大的收獲就是認識朋友,讓生活變得很充實,也讓她可以朝著興趣走,彌補了以前學習的遺憾。「興趣很重要,但堅持也很重要。」也許就因為這樣,所以毛老師在畫畫的領域中,找到了她的一片天。

(旗美社大公民新聞寫作班)

旗山香蕉達人-張宏士

民國六○年代,旗山的香蕉產量最多也最好,所以昔日有「香蕉王國」的美譽;提起旗山的「香蕉大王」盧廷先生,那可是無人不曉的。但今天不談「香蕉大王」,我們要來介紹一位「香蕉達人」—-張宏士。

民國六○年代,旗山的香蕉產量最多也最好,所以昔日有「香蕉王國」的美譽;提起旗山的「香蕉大王」盧廷先生,那可是無人不曉的。但今天不談「香蕉大王」,我們要來介紹一位「香蕉達人」—-張宏士。

01
張宏士。

初見張宏士,他一身銅色皮膚,黝黑的臉孔,壯碩的體格,嚼著檳榔,抽著香煙,就是一副莊稼漢、樸實種田人的樣子。他是五年級生,專長是農機修護,和太太在旗山擁有一間農機具修理行,而他現在另一個身份就是旗山鎮農會果樹班第36班班長。

常被媒體訪問稱為「香蕉達人」的他,並非一開始就鎖定種香蕉。15年前,他種植約二分地的木瓜,但因為是採網室栽培,需承受來自風災的壓力、以及人工、肥料、套袋等高成本的支出,獲利並不好,使得他開始考慮改種其它作物。

旗山本來就是種香蕉大鎮,而身邊也有許多種了三、四十年香蕉老經驗的親朋好友,便決定改種植香蕉,於是在八年前,便一頭栽進了香蕉世界。前一、二年還在摸索階段,後來憑著經驗的慢慢累積,以及對香蕉的那份熱情,才變成了大家口中的「香蕉達人」。

張宏士談到世界上的香蕉共有六百多種,光台灣就有六十幾種:李林蕉、玫瑰蕉、旦蕉、北蕉、仙人蕉、寶島蕉、矮腳蕉、紅皮蕉、呂宋蕉、假呂宋蕉、粉蕉、蜜蕉、台蕉1、2、3、17號、南皮巴蕉、田蕉、山蕉……。光聽這些名稱,我們就已經「霧煞煞」,他卻對每一品種香蕉的特色瞭若指掌。

民國86年,他參加農會果樹班之產銷聯合組織,憑著年輕本能,用心研究栽種肥培技術,更帶動班員以有機方式栽種香蕉,全班約18公頃的種植面積,目前已有五分之四的面積均以有機方式栽培。

02
香蕉花。

冷凍香蕉比較Q,深受消費者喜愛,他申請冷凍間(冷藏櫃)給班員使用,攤付成本創造利益。他也提到傳統的「電土」(石灰)會殘留於果皮上,所以現在會以冷藏乙烯(酒精)來作催熟的動作,用此方式催熟可以使著色較均勻,所催熟出來的口味風味也較佳;香蕉分級為特、優、良三種,而其中又以5~6把(約18斤)為最頂級,7把次之。

張宏士用心研究如何以最自然、環保的方式,讓生產技術、產期錯開,挑戰大自然的律動,讓大家能在一年四季裡,都能嚐到香蹈美味的香蕉。提倡減少化學肥料的使用,防止土質酸化,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化不能為可能。

03
外銷日本香蕉的包裝外盒。

04
內銷香蕉的包裝紙箱。

05
在運送過程中若受到磨擦,就會留下褐色的痕跡。

06
乙烯產生器。

「現在是否有技術可以做產期調節,以避免量產過多的現象?」他笑笑地說:「這需要靠大自然的律動,也就是老天爺。」其實普遍來說,這是所有農民的心聲。農業本身就是靠天氣吃飯,雖然現在的科技已經慢慢的在進步,但是以目前來說,在農業這個領域,還有許多事情並非靠技術就能控制的,除了天氣之外,也要視市場的需求而定,現代人「善變」,搞不好今天喜歡吃香蕉,明天就突然對香蕉感到恐懼也不一定…

今天的拜訪,我們看到了一位蕉農對香蕉產業的用心及專業,也對香蕉有更深入的認識,真是不虛此行!大家別忘了多吃香蕉,支持國產水果喲!

07
觀賞蕉-地湧金蓮。

(旗美社大公民新聞寫作班學員)

永遠的班代─旗美社大南胡班朱清政

朱清政,從旗美社大創校至今,就一直是南胡班的班代,算一算,也快十個年頭,說他是永遠的班代,一點都不為過。一位年輕時手拿螺絲起子的飛機修護員,在退休之後拿起南胡,在社大再次尋找到他的第二春,從南胡中…

朱清政,從旗美社大創校至今,就一直是南胡班的班代,算一算,也快十個年頭,說他是永遠的班代,一點都不為過。

981118-bandaip5232997-360.jpg
朱清政班代與他自製的南胡。

朱班代是美濃人,父親是教員退休,家中有八位兄妹,家庭純樸,在初中畢業後考入空軍機校,而後服務於空軍擔任飛機週檢維護工作,於民國五十三年退伍,考入亞洲航空機械修護,五十五年八月外調寮國永珍美國航空公司服務,六十一年八月又考入新加坡飛機修護公司,最後因子女就學問題回到台灣,考入國泰航空任職十八年,一直到六十歲退休。

任職期間,無一不是擔任領班或最高職位。年輕時就在國外航空公司服務,一個人憑藉著毅力,克服萬難,立足在競爭激烈的航空界,靠著就是「做什麼都要認真,都要盡力,不然就不要做。」的態度。

一位年輕時手拿螺絲起子的飛機修護員,在退休之後拿起南胡,在社大再次尋找到他的第二春,從南胡中有了另一項生活重心。從修飛機到學習南胡、擔任班代,朱班代總是以一顆認真、盡力的心來作每一件事。認真、負責、不馬虎,這是從飛機修護工作中所建立的態度,這可是關乎飛機上所有人的生命,一點都馬虎不得。

朱班代在旗美社大的熱心付出是出了名的,他常常為了幫南胡班的學員自掏腰包為學員們遠赴香港,只為了買一把好的南胡,讓大家能一起學音樂。不只如此,從招生到開課,他也一手包辦,生活非常充實,也結交了各行各業的人才;現在也應邀到各鄉鎮表演,甚至到中國表演給對岸的高幹們欣賞。除了學拉南胡,他也自己製作南胡,要的不是別的,就是講究品質。

DSC_4660
朱班代常帶著學員一起到社區表演作社區服務。

曾經有機會可以成為新加坡公民,但是因為對台灣有一份特別的情感,於是放棄這樣的機會,毅然決然地回台。更是因為這樣的歷練,不僅在國內、甚至國外都建立他一個良好的人際網絡。

「做什麼都要認真,都要盡力,不然就不要做。」這是他做事的一貫態度。很難想像,一個六十歲退休的機師,在退休後的生活仍然活躍且時時充實自己。就像在擔任飛機的技術工程師時一般,只要科技或機械一更新,就讓自己處於最佳狀態而即時進修,不僅是對自己也對廣大的乘客負責任。

不僅是專業素養,更是態度的付出,就像是沒有衣架,也很難去襯托出衣服的傲人之處。一個人的成功,有些人是腰纏萬貫,有些人是讓人永遠懷念,朱班代就是屬於後者。能在航空界服務近四十年,和特質有關,做事的一絲不苟,執著認真,和做人熱心助人,負責擔當。態度究竟是成就一生的關鍵。

(旗美社大公民新聞寫作班學員)

坐直昇機下來的速度好快,回家的路卻那麼漫長

這些雙層床是苗栗九華山大興善寺的老師父們親自搬運、組裝的,他們真的好厲害吶!在桃源國中男生宿舍外整整齊齊地掛了一排衣物,我問柯老師,這些衣服是洗衣機洗的,還是學生自己洗的,柯老師說:是學生自己用手洗的。

八八水災後,政府將受災居民分別安置於境內的營區以及閒置的校園空間內,和春技術學院旗山分校即是這批安置作業的重點區域,其主要安置桃源國中、桃源國小、建山國小、興中國小、以及樟山國小的學童。由於安置作業將學童與家長分開,因此如何在課後安排適當的課業輔導、社團活動等的需求就顯得十分迫切。

981015-clip-image0023-360.jpg
柯玉琴老師是桃源國中的輔導主任,也是社區大學的學員

因著這樣的需求,和春技術學院現在也已經湧入了一些民間資源,旗美社大本著社區關懷的角度,也希望能在其中找到可以貢獻心力的著力點。於是社大工作人員土豆、鴻駿就前往和春拜訪同是社大學員的桃源國中柯老師,希望能藉由她的引線,與其他學校的老師建立初步的網絡關係。

柯老師本身是學校的輔導主任,在災後為精神遭受驚嚇的學生進行輔導出力甚深。我們前去拜訪時,柯老師剛好有空,閒聊一陣後,我們從柯老師的話語中得知,由於安置所內的老師不僅需要擔負上課的責任,課後輔導也必須一肩扛起,災變以後身兼教職與保姆的工作已經讓老師們感受到莫大的壓力,希望能為老師們安排一些讓老師們身心放鬆的課程,而我們此行也帶來了社大的瑜珈老師願意到和春開課的訊息。

隨後,在柯老師的帶領下,我們拜會了桃源國中的謝校長以及教導主任,謝校長十分支持為老師們開課放鬆身心的做法,然而現實的層面則有些問題亟待克服,例如:如果讓老師們全去上課,那學生們則必須另有安排,否則老師們也無法真正地放鬆身心去上課。

就在我們絞盡腦汁想方設法的時候,柯老師提到附近的實踐大學學生在每週五下午會來協助桃源國中帶領社團活動,嗯,如此學生的活動安排就有著落了,老師們就可以暫時交出教職與保姆的角色,讓自己稍微有個喘息的空間。

而其他四所國小的部分,由於每週三下午沒有課程,因此會有許多民間團體進來協助舉辦一些活動,減輕老師們的負擔。社大也希望能在這裡使上一點力氣,本來在柯老師的帶領下希望能拜會這些學校的老師,但無巧不巧,興中國小與建山國小的校長、老師們回山上探路、校地勘察,為重回校址預作準備,所以他們人都不在,我們撲了個空。而樟山國小、桃源國小的老師們則不是剛好不在,就是召開會議,都沒能碰上面。

我們跟柯老師約了隔天早上的時間,希望能在他們回到山上以前,打過照面,也拋出一些開課的訊息,為未來社大經營部落預作準備。

DSC_3724
學生都住在教室裡,鐵製的雙層床,國小學生宿舍折疊整齊的棉被是因為還有褓母一起幫忙照顧、整理。

過程中,柯老師還帶我們去參觀學生宿舍,兒時記憶中的鐵製雙層床又重現在我的眼前,一些災後湧入的物資確實讓這群受災的原住民朋友暫時生活無虞,也見識到台灣社會發揮人溺己溺的愛心。

柯老師說:這些雙層床是苗栗九華山大興善寺的老師父們親自搬運、組裝的,他們真的好厲害吶!在桃源國中男生宿舍外整整齊齊地掛了一排衣物,我問柯老師,這些衣服是洗衣機洗的,還是學生自己洗的,柯老師說:是學生自己用手洗的。

由於父母未能隨侍在側,在生活上必須完全依靠自己,提早體驗獨立生活的感覺,相信這與其他國中學生的人生體驗一定有很大的不同。而聽著柯老師描述國中生與國小生在學習與生活上的差異,國小生的天真可愛與國中生的自主獨立,讓人感受到,在這個空間裡就像是一個大家庭,雖然一顆心還懸念著遠端的故鄉,而沒有真正落地生根的踏實感,卻也熱熱鬧鬧。

DSC_3718
男生宿舍外一排整齊的衣物,是桃源國中學生自己手洗的。

談到安置所內的生活點滴,柯老師說:「坐直昇機下來的速度好快,回家的路卻那麼漫長…」。話語中透露著無奈,也表達了這些安置災民急欲回到山上重建家園的心意。

在政府的安置政策上柯老師也表達了一些意見,包括政府強迫受災居民接受永久屋,而不提供中繼屋,而目前所安排的安置處也無法達到安定人心的中繼效果,使得族人無法靜下心來面對與討論部落的未來。

或許政府急欲在災後資源湧現的高峰期將事情一次解決,畢竟在中繼安置的三五年後,社會各界的善款不再,政府也無力提供資源重建部落。這是一個簡單行事的作法,卻不是族人要的未來。

部落發展的未來,除了部落展現自主性外,仍需外界持續地關心與支持,在這個面向上,部落應該有效組織,整合內部的資源與訊息,並持續與外界交流,有效傳達部落的需求。而社大身為地方上的組織,未來也將持續地陪伴族人攜手面對他們的未來。

clip_image002[10]
天真可愛的原住民小朋友在課程志工的帶領下有模有樣地蹲起馬步來!

最後,柯老師帶領我們去參觀即將完工的舉重訓練室以及歌劇團的排演,他們即將遠赴台北國父紀念館參加比賽,看到他們揮灑青春熱血舞動身軀,部落未來似乎也出現一道光明。未來雖然充滿不確定性,卻也因此充滿無限的可能,加油吧!布農族的朋友們!

(作者為旗美社大實習工作人員)

獵人學校,災後在茂林復課囉!

聽著爾克比劃著那裡是停車場、民宿區、吊橋…望著空空如也的河床,怎麼也難想像,以前抬頭看山很高很遠,現在很近,因為河床被墊高了近百米高!他說:只有熟悉這裡的人才能體會,第一時間看溫泉區瞬間消失被淹沒…

災後的一個月後,旗美社大在茂林的課程「獵人學校-旱鴨子戲水」在爾克老師的努力和連繫之下,出乎意料的順利開課,這對我們來說都很振奮。

我和雲卿第一週上課很準時的在六龜的新威景觀大橋中間的蝴蝶休息區集合,橋下奔流的是荖濃溪,沿岸佈滿了漂流木,那麼驚心動魄的土石吞沒、家園瞬間崩裂的場景像是已經落幕的劇情,悄悄拉下布幕,靜靜的面對世人的驚愕和震愣。

980926-erkelieren77-400.jpg
新威大橋下來來去去的卡車和滿佈的漂流木

待大家都集合了之後,我們沿著荖濃溪旁的台21線進入了大津村,新威大橋遠遠的被我們抛在腦後,一回頭,它仍然在那裡,看著殘破的大地。新威大橋鄰近的大津橋早已徒剩橋底基座,旁邊是搶通的便道。

DSC_2692
往來高樹和茂林的大津橋已斷,目前依賴便道進出。

第一站是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第一眼印證的是憑空消失的茂管處,停車場、遊客中心的所在地只剩臨河床的殘留地基,壓根看不出來原本是有一棟功能完整的建築物。隱約從僅存的三座旗杆判別原來遊客中心的位置,不遠處,有一堆票券混著泥土堆了一座小土堆。好吧!這裡真的是茂管處。

DSC_2710
憑空消失的茂管處,只剩旗杆三座。

DSC_2721
只剩一堆混著泥土的票券

在情人谷前,吊橋只剩鐵欖線在河面上搖晃,當時河水暴漲的高度竟然比吊橋橋面還高!我們腳底下踩著的,是勉強用貨櫃屋堆起的一條便道。眼前的情人谷,柔腸寸斷。

DSC_2744
在情人谷前,爾克向學員說著當時河水的高度與凶猛

在進入萬山村前,爾克指著我們站著的路面說,災後他首次走出茂林到山下時,這條路的地基完全被淘空,他示範著他如何爬上山壁、攀爬著牆上的石塊硬是走過了這段驚險的道路。

DSC_2777
爾克示範他當時如何爬山壁走出茂林

在爾克的提醒,我們才發現茂林的生態也出現了異狀,九月開起了油桐花、阿柏勒花,爾克說這是植物遇上災變而繁衍後代的本能反應,提早開花落果。也有學員說是碳素累積造成的異變,但看著滿山遍野的白妍金黃,有種異域而處的微妙情愫;這樣的茂林也有一種早春晚冬的時差之美。

DSC_2923
滿山遍谷開滿了四、五月才開的油桐花 

最後進入了茂林最深處的多納,那是一座依河谷而建的溫泉秘地,風災前,有許多遊客晚上開車進入多納溫泉,泡完湯在沒有光害的河谷中仰望美麗的星空,曾有人告訴我,那是他這輩子看過最多星星的地方。

被淹埋在腳下七八樓以下的溫泉區,有數十間溫泉民宿、餐廳,聽說起碼埋了五台賓士車,惟一的還露出屋頂的一間溫泉民宿,旁邊有一座高高的水塔,聽當地人說,當天晚上河水土石來的又快又急,很多溫泉業者拉著泡湯客倉惶逃生時就狼狽的爬這座水塔到山丘上,等著救援,算起來,這座水塔還真救了不少人呢!

DSC_2961
這間民宿旁的水塔,聽說救了不少泡湯客和溫泉業者

聽著爾克比劃著那裡是停車場、這裡是民宿區、那裡有吊橋…望著空空如也的河床,怎麼也難想像。廖啟生說以前抬頭看眼前的群山很高大很遠,現在覺得很近,因為我們站的河床被整整墊高了近百米高!太驚人了!但我更扼腕的是--我都還沒去過多納溫泉泡過湯耶!竟然就這樣被淹掉了!

爾克說:『只有熟悉這裡的人才能體會,當他第一時間看溫泉區瞬間消失被淹沒的激動和心痛!』

DSC_2943
空空如也的河床,很難想像曾是繁榮一時的多納溫泉區

DSC_2939
DSC_2947
誰能告訴我?原來我們和山的距離多遠多高?

災後的第一堂課,是探訪、是巡禮、是回憶、是教訓,我們都上了一堂真實而深刻的課,在大自然面前,我們是多麼渺小,

但我們穿梭在茂林、萬山、多納村落時,部落人們仍然依著作息、依著日夜生活,像是什麼都不曾發生一樣自然,也讓我了解,即使是災後,我們仍然活在當下,仍然要勇敢從容的好好活著。

(作者為旗美社大工作人員)

災後工作者:我們要安置白皮書

政府應該要擬定「安置白皮書」,裡面清楚告知協助安置單位(不管是學校、公園管理處、廟宇、教會、還是其它機構)該注意的事項、如何建立社區關係、如何有效進行物資籌募、該怎麼樣盡快建立防疫網絡、甚至包括…

編按:

本文由旗美社大工作團隊將8/14-8/31期間,所有協助跑遍高雄縣市各安置所的所有工作伙伴以及記錄志工的資料所做的彙整,提供關於安置處理模式的觀察與建議,本文繼續增補,感謝社大工作者的心力付出。

──────────────────────────────────────────────────────────

第一階段安置的觀察總整理:關於安置

災後的臨時安置因擔心H1N1蔓延,高雄縣政府已將高雄縣轄區內的受災民眾集中於三處:「鳳山陸軍官校」、「大樹仁美營區」、以及「燕巢工兵學校」,並在 8/31前集體搬遷。

第一階段的安置中心共分散於27處,包括高雄縣旗山鎮(3)、內門鄉(4)、大樹鄉(1)、岡山鎮(1)、甲仙鄉(1)、大寮鄉 (1)、路竹鄉(1)、仁武鄉(2)、鳥松鄉(1)、鳳山市(1),外縣市包括高雄市(3)、屏東縣里港鄉(1)、台南縣玉井鄉(2)、歸仁鄉(1)以及台南市(2)。

我們除了部分透過訪查學員講師機會瞭解之外,亦請紀錄志工參與觀察了高雄縣市境內17處的安置中心,帶出一些實際第一線安置所人員的想法。以下是初步總結的幾項觀察:

(一)這次高雄縣的安置點多為宗教團體的集會地點(佛教寺院、一貫道道院、道教廟宇、基督教教會等),原宗教團體的運作機制大幅度地影響了在不同安置所安置的受災民眾,渡過不同類型的「收容生活」。

造成最大的影響是較多是出現在飲食與日常作息之中的不適應。但目前我們仍未得知為什麼這次安置地點都在宗教集會所,是否有特別的考量或優勢,這個部分應該可以跟921在活動中心、學校禮堂等安置情形,做比較細膩的比較。

(二)絕大多數的受災民眾與收容機構並沒有直接關係。但也有例外,像是桃源鄉建山村的建山教會與高雄市鹽埕教會因原本即為已有四十載「姊妹教會」的關係,因此在建山村居民被疏散下山之後,建山教會即積極地找尋建山教友,盡量讓大家都集中至鹽埕教會暫時安置。而作為姊妹教會,我們看到鹽埕這一邊也積極地提供了活動和課程,並鄰近的國立中山大學團契亦提供許多支援,在問題的討論與共識上較有效率。

(三)安置點本身的「自我意識」,很大程度地決定了被安置者對於「安置」的感受。例如根據記錄志工的觀察,路竹教會在成為安置點之後,教會本身就開始以「半年」來作為安置期進行規劃與募款,包括也已經順利募到了子母床50組,準備與收容居民「長期」共處。

「安置好準備穩定下來,現在馬上又要被扔出去,感覺很不好,」即將被遷往軍營的受訪者,這樣激動地表示。但受到疫情影響,也只好無奈表示,當大家聽到要被集中搬到軍營的消息之後,很多人就趕緊選擇出去看租屋廣告,這更加速了村民分散而居的情形,不利於居民的討論。

(四)安置點與社區之間存在某種緊張關係。例如有個教會有個大草坪,小朋友都很想出去玩,但似乎是基於某項管理規定,他們原則上是不准小朋友出安置所的,他們擔心小朋友出去安置所後會不安全。

又如某個教會地點是在住商合一社區的巷弄裡,成為安置點之後,牧師開始跟社區和教友募款,但因為受災戶的文化性與平地漢人之間的多元差異,因此在物資的使用與分配上也跟當地社區所認知的不同,有些教友單位覺得有幫忙到,但對於教會如何使用管理資源還是有點意見;而文化性的不同,例如喝酒嚼檳榔往往也被社區居民排斥與歧視。

(五)多數安置所在過去三週中多多少少都有民間團體設置聯合服務處,提供不同的社福服務。包括像是團康與課輔,志工也一波波地抵達。但仍然還是有少數安置所感覺沒有被照顧到,感覺媒體或資源都集中在幾個特定、少數「明星安置所」。

除了志工進駐之外,縣府單位也會安排很多活動,主要都是希望讓受災居民生活忙碌些,不會想到過去的事。而宗教團體本身也會提供很多活動,但是像是心理輔導因為牽涉技術性,大部分安置所並沒有常駐社工員的配置。

(六)「以工代賑」的本質遭到質疑。大部分「以工代賑」的申請者應該是認真的。不過,也有教會私下表示,這似乎只是換個方式「發錢」,名額給了特定幾個人,負責安置的教會其實沒有督導的能力,是否具體執行工作,就無法檢驗、也不敢多「管」。

但這就造成沒在名額內其它人的不滿。有牧師也表示,職訓局在安置所雖設有服務處,但有些進來的工作資訊、或那個方案對受災戶較好,並沒有說明得很清楚,收容災民往往不太能馬上理解,有些機會就不是「公平」分配,有管道知道訊息的,往往也都是很快可以得到像「以工代賑」機會的人。

(七)防疫漏洞造成臨時安置的壓力。疫情狀況受到安置所本身硬體條件影響甚大。在部分安置所因收容人數不多,較能維持某種程度的「生活感」。但大部分安置的災民都是集中、擁擠,洗浴間臨時設置,甚至正對寢房門口等,這些都是臨時安置在防疫與公共衛生上的漏洞,一有狀況很容易造成群聚感染,而這也是後來在8.31大規模遷出安置所前往軍營「集中收容」的主要原因。

因此,到底安置有沒有「密度」上限,安置所表示,原則上有,有些教會是後來因為其它教會「擠不下」了而變成第二批或第三批的安置中心,但往往到了「擠不下」時,其實都已經超過承載能力太多。

(八)安置中心以各自方式募集資金,各憑本事。安置所在本質上是「協助」縣府安置災民,但根據我們所知,原來各安置所都要各自張羅許多經費與資源,包括收容者的三餐飲食、水電支出、床鋪用品、課餘娛樂等。因此各收容安置所在收容災民之後,都會想辦法透過原宗教組織系統或獨立向外募款。

系統的不同募集的方式也不同,例如長老教會就婉拒個別募捐,捐款由教會統一管理分配,因此長老教會所屬的教會安置所,較不必由教會本身單打獨鬥去募款;但一些小型的安置所或教會在募款上就沒有明星安置所那樣容易,他們說必須靠自己在社區內找企業或店家募集物資,或建立某種程度的「認養」關係。

溫柔對待受災者:整理安置白皮書

十年前921的安置經驗是否有將之整理為一份「安置白皮書」?有位受訪的教會牧師就表示,當地球生態改變,災難可能變成常態的時代,

政府應該要擬定「安置白皮書」,裡面清楚告知協助安置單位(不管是學校、公園管理處、廟宇、教會、還是其它機構)該注意的事項、如何建立社區關係、如何有效進行物資籌募、該怎麼樣盡快建立防疫網絡、甚至包括希望要以多久的時間來規劃安置所需要的各種安排,提供大家在忙亂的同時,有一個扼要清晰的表單或方法妥善安排,這也是一種溫柔對待受災者的態度。

一位媽媽描述,大人集中到軍營,而學童又集中到特定的幾所學校復學,本來已經有一些小朋友將戶籍遷到安置所附近,準備好要開始入學了,卻又受政策影響只好把學籍遷入了又移出,「小孩『被抓走』了,我只好包包趕緊收一收跟著去。」

「關於安置,不能每次都要大家從頭學!」曾經有心為安置貢獻一份心力的牧師這樣大聲表達著。

980902-3761-360.jpg

一家大小雖可同住,但用大鐵櫃隔間,無論穩私或居住空間都有疑慮

(本文轉載自「農村是一所學校」部落格)

小地方之 [莫拉克之後] 專題

為了讓島嶼各地的朋友,持續關注莫拉克之後的救災與重建之路,由旗美社大、屏東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以及小地方新聞網,共同發起了這個「莫拉克之後」專題:我們想收集災後各個小地方的社區行動與重建記錄,共同面對難題一起努力…

0818補記:

拜託大家一件事情:

我們每篇文章都有一個「列印」的符號,在「加到書籤或轉寄」的旁邊,現在很多受災居民在安置所裡面,沒辦法看電腦,或者家鄉的朋友也許使用不容易,如果有方便的朋友,看到你覺得適合的訊息或文章,能不能不時就把他列印出來(最好影印或字體放大),協助發散或者張貼在公共場所或是麵店雜貨店…,讓更多地方朋友可以看到,

因為這些都是跟大家有關的訊息,如果能幫助更多人看到,那怕是一張故鄉的照片,或者如果報導中有提到相關的事情,或許都是一個聊天的話題與安慰,

不一定要印小地方的文章,印別的媒體也行,總之讓大家有更清晰的資訊掌握,或者閱讀跟自己相關的報導,知道自己被關切,都是很好的事情。

拜託大家了!

莫拉克專題說明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來襲,連日超高雨量,造成山區土石橫流,平地淹水為患,農業災損超過百億,部落族人死傷流離,受創程度不下於921大地震,震撼了島上的每一個人。

為了讓島嶼各地的朋友,持續關注莫拉克之後的社區行動與重建之路,由旗美社大、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以及小地方新聞網,共同發起了這個「莫拉克之後」專題:

我們想收集災後各個小地方的社區行動與重建記錄,共同面對難題一起努力;我們期待集合眾人關注的力量,可以陪伴社區重建、農人復耕;透過反省思考,探索災難成因,找出與環境共存之道。

這個專題記錄的日期,從2009年8月8日開始,重建過程多長,專題持續多久。

專題中的文章,皆採取「創用CC模式」授權,只要是非營利性質的使用,註明作者、出處,請直接轉載取用,請盡量將網站中的內容傳播出去,讓更多人一起分享。

如果您在參與莫拉克救災或重建的過程中,有想要分享的訊息或心得,如果您願意,也請寄給小地方,dfunnews@gmail.com,讓其他人也有機會分享。

天佑台灣!

高屏溪的眼淚

回到辦公室,讀著志工報名信件一封接著一封,讀到甲仙淑卿暌違數日的回信。怎麼樣也無法預料到,淑卿才剛交出佳作,災難又再次降臨,而且,信中傳來甲仙鄉住小林村的學員,有幾位很可能已經不幸罹難。窗外又傳來雨聲…

回到旗美第二天一早,我並沒有按照預定的前往六龜協助搬運物資。而是先到旗山觀察救災現況。到了旗尾橋畔的「香蕉」(https://www.dfun.tw/?p=9088)門口與阿智會合。阿禾與瓊蘭正在清理店面,阿智建議下,借了雙雨鞋步行。

阿志在身旁說道,他們討論之後決定將「香蕉」關門,畢竟橋斷了,「香蕉」的前途不得不吹起熄燈號。接下來的經濟壓力之下,也不得不聽從父母勸誡,打算離鄉到都市找工作謀生。

那一刻間,一股哀傷與憤怒油然而生。一場災難的意義,居然也是毀了幾個年輕人歸鄉的熱情與夢想。

0814-happylife-360.jpg
(上)「香蕉」的年輕人們。原本自己可掌握的人生,因為颱風卻可能得收起夢想,遠離家鄉。
(下)颱風過後的「香蕉」,因正位於旗尾橋端,水災受創的第一線上,滿目瘡痍。
980816-2-dsc00911-360.jpg

我想起大學時前往921災區的記憶,災後重建終究還是回到小型工程與水泥建設,社區的生活、生計與生態,往往也只是政策宣傳的說詞。沒有產業重建,年輕人留不住,聚落繼續強制遷徙、關閉小校。人留下來,又有何用?

步行走過滿目瘡痍的地景橋,來到旗山街上。開始閃避走過挖土機與山貓還有國軍弟兄。旗山,好像戰場。打聽之下,山貓的行情是一天3500元。這些重建款項,如果能協助產業重建,讓年輕人歸鄉多好,然而,卻有決大部分可能還是化為無數筆的小型工程款,然後,在下次大雨來臨時,隨著滾滾黃沙流水而去。

在旗山街上,呂課長指揮若定、調度清潔復原工作,來自四面八方的慈善團體,整齊畫一的制服與隊形,不下於國軍部隊。電話傳來,民間的救難好漢來自四面八方,已經挺進六龜,電話一頭讓人感受到台灣人可愛的熱情,像吳念真說的,台灣人好像都亂烘烘的,仔細一看,卻都有人認真的在作事情。

旗山國中有國際媒體也有行政院(軍方)體系的調度中心,接受來自災區代表的激情陳情,倖存者哭泣的等候期盼,直昇機降落帶來親人的消息。回到社福館,物資與志工的指揮系統也無可避免超過負荷,物資與臨時的志工調度全部陷於混亂的狀態。辛苦的工作人員,一個大聲公,苦撐著發號施令的重擔。

想去看公民新聞寫作班學員淑貴姐(https://www.dfun.tw/?p=13520)的店面,整個報社店面淤積泥沙超過一公尺,大門深鎖。水災隔日撥電話給照顧後進、一向開朗穩重的淑貴姐,電話一頭傳來餘悸猶存的顫抖聲音,讓人不禁心酸。

980816-3-dsc00907-360.jpg
淑貴姊的報社店面,正是旗山受災最嚴重的街道之一。

來到旗山生活文化園區瞭解後續志願工作者協助住宿的問題,柯老師與良鎮義無反顧的支持承擔,感受到大家都殷切期盼支援救災復原的工作。

或許,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可能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接到那瑪夏的朋友來電,自救會尋求卡車運輸協助,運送物資到那瑪夏災民收容中心。想想自己在旗山也幫不了忙,就先回美濃開車前往鳳山,一路上手機幾乎每隔幾分鐘就會傳來報名投入志工的意願。

高速公路上破舊的柴油引擎與風切聲呼嘯,有如災區現場的混亂,讓我們也只能先留存志工的資料,很抱歉。等待適當時機與計畫妥當,再來投入志工人力。鳳山聚會所的那瑪夏自救會辦事處,聚集了一批來自各地就學工作的青年投入工作,彼此傳遞著親人與災區傳來的消息。

旗楠公路上散落著國軍部隊投入的復原人員與機具。穿過堵車的街區,載運物資來到位於內門木柵教會的新收容中心,內門這裡受災情況較輕微,木柵教會朋友所幸都平安無事。一問之下,才知黃牧師已經帶著教會的支援弟兄姊妹,回到故鄉林邊救災。與牧師娘、教會朋友道別之後,又繞經燕巢折回去社大辦公室,由於旗山與美濃交通因斷橋阻隔,開車只得迂迴往來。

回到辦公室,讀著志工報名信件一封接著一封,讀到甲仙淑卿暌違數日的回信。怎麼樣也無法預料到,淑卿才剛交出佳作:三個媽媽臭皮匠–紀錄甲仙斷橋(https://www.dfun.tw/?p=15105)。災難又再次降臨,而且,信中傳來甲仙鄉住小林村的學員,有幾位很可能已經不幸罹難。

窗外又傳來雨聲中,手指一邊在鍵盤上敲擊著晚上第一次災後會議的構想大綱,一面開始發抖,不知道是因為志願工作者報名踴躍、接手機接到手軟,抑是因社大、學員與災區人民、這塊土地上所有人的命運前途未卜,而惶恐畏懼。

前往開會的途中,我感覺前所未有的沈重與真實感。

重建路迢迢,從救災到重建,我們需要希望,而不是眼睜睜看著資源錯置甚至濫用,放任老百姓繼續在荒蕪的土地上流淚。

980816-1-dsc00905-360.jpg
災後除了工程,能不能有另一種更體貼的重建思維?

(作者為旗美社大工作人員、小地方旗美觀察員)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