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看的海洋產業 遠看的海洋希望

乘著61號公路駛進台西鄉,印入眼簾的是,一塊塊的魚塭,魚池中央的電動葉片不斷的拍打著池水,讓人念念不忘的是,落日夕陽餘暉,似金黃色金箔灑在水面上。台西顧名思義就是台灣最西邊的鄉鎮,居住著兩萬多人….

乘著61號公路駛進台西鄉,印入眼簾的是,一塊塊的魚塭,魚池中央的電動葉片不斷的拍打著池水,讓人念念不忘的是,落日夕陽餘暉,似金黃色金箔灑在水面上。台西顧名思義就是台灣最西邊的鄉鎮,居住著兩萬多人的人口,鄰近台灣海峽的海岸線,台西人比別人擁有更多寬闊的海洋,依靠著海洋的環境與資源生活著,有人說:「我們是海口人或是討海人」,周邊因應海洋而起的產業維繫著他們的生存之計,台西呈現著台灣漁村的小村落的意象,來到當地可以感受到炙熱的陽光、鹹鹹的海水味,路上還可以看見黝黑的膚色、濃厚的海口音、穿著夾腳的藍白拖鞋的男性;女性總是包覆著緊密頭巾,穿著簡便的工作服帶著袖套;住家前倒掛著兩隻捕魚用的雨鞋,堆著一座一座小山似的白色蚵殼,以及養殖所使用的工具。

聞著鹹鹹的海味同時,似乎夾雜著另一股工業排放的廢氣,六輕工業大舉進入雲林地區,從台西向西邊望去,可以看見一段很長的海岸線矗立著一根根的煙囪,隨著工業的進駐加上台灣西邊的海岸線自然環境的驟變,讓許多可以生存自然環境的根基,都在消逝當中,當我們的視線放在台北、高雄的同時,誰看見台灣最西部的人民之聲呢?

clip_image001

▲令人念念不忘的台西金黃色的夕陽餘暉。

環境運動到藝術造人

看著頭頂上的藍天、白雲,很難想像台西的天空,不知道是自然形成的還是工業區的烏煙所籠罩的,環境議題是台西人憂心的問題,關切於他們的生存與生活。而此次壁畫召集人秀雲,帶著從舊金山Precita Eyes Mural Arts Center修習之壁畫的組織與經驗,回饋到台灣農業縣雲林的鄉鎮與社區,可透過社區壁畫讓邊陲的地區,可以藉由壁畫為當地文化發聲;雲林縣政府縣長室陳振淦秘書回憶著秀雲的理念,「如果雲林任何一個地方需要我,將義不容辭協助」,感動了一群想要為台西地區帶來希望的伙伴們,從雲嘉發散的想法化為行動,就在2007年2月天,在雲林縣政府縣長室陳振淦秘書、教育部、青輔會等部會的協助下展開參與式壁畫創作,串聯蚵貝藝術家蔡英傑、台西當地社團「雲林縣淺海養殖協會」一起來創作屬於台西「在地的壁畫」。

小地方的人民在爭取環境生存權時,面對著以經濟發展為前提的政府與大資本家,民眾把期待轉交給以大發展的事業與工業,其過程他們才驚覺我們的自然環境已經不如從前了。尋找壁畫鑲嵌的材料與題材時,有一部份的工作,主要由當地的社團「雲林縣淺海養殖協會」理事長林進郎、副理事長丁宗銘以及其他協會的伙伴,在台西地區協助蒐集大量的蚵、貝、螺以及其他玻璃瓶類的素材,讓壁畫的材料可以如此地多量且在地性;帶著台西國中的學生認識當地與淺海養殖產業的人文歷史,由當地的長輩的引領環顧家鄉的產業風情,一起發想以及討論壁畫的題材。

另外,當地的婦女熱心地提供素材之資訊,相互討論在地的蚵貝類的種類,才發現原本豐富多樣的蚵貝都在環境的污染下,瞬間消失。環境指標在不用人工科學測量數據,卻在找尋蚵貝的過程中,一一浮現目前的生態環境,帶著台西國中二年級的學生參與壁畫的過程,更是進一步讓他們體認他們所生活在地環境的狀況,一位學生參與後提出對生態環境的看法:「阿媽說以前只要努力工作就有飯吃,現在環境改變以後就不行了」環境影響著生活,端看我們能否持續關注環境運動,除了社區居民的連結,更需要進入學生的生活與教育中,我們的孩子才能對土地與海洋有更多的關心與愛意。

啟動學生眼中的台西

繞過、看過台西街道巷弄,找尋一面適合公共壁畫的牆面,最後選定位於台西國中的教室外邊的牆面,其具有台西重要交通節點以及公共空間之地點,特別為教育重地的校園空間,從教育出發啟發學生對於公共藝術的美學與環境運動的人文關懷。

如今沒有美術老師的台西國中,二年二班參與的學生都感到新奇、有著高度興趣參與社區壁畫的活動,壁畫並未侷限於會繪圖的人,不會繪畫的伙伴也可以一起參與。試著從一面壁畫開始引領學生找尋壁畫題材與材料,結合當地的淺海養殖協會伙伴以及當地的居民的協助,讓學生親身體驗當地的人文及產業。並且透過劇場遊戲、分組討論與發想、接力說故事…等活動,勾勒出學生眼中的台西印象。

台西猶如其他偏遠地區的鄉鎮,青壯年的人口不斷的往外遷移,使的農漁村只剩下老人與小孩,此區出現的學習斷層有一部份來自隔代教養的部分,青壯年人口到其他城市尋求更好的工作機會,為的是可以讓長輩與孩子可以過更好的生活,台西國中曾在二十年前曾設立美術班,美術教育曾在當地盛行一時,如今社會環境的轉變,人口外移後,沿海小鎮沒落,連教育資源都變的貧瘠,當教育資源貧乏時,藝術人文的課程與學習變的稀少且珍貴,藉由此次的社區壁畫由公共性的環境議題擴展成藝術教育培力,同學們可以更瞭解同儕間的想法,激發青青學子的創意與想像。

參與之學生表示:「我們班變的越來越有默契了」。社區壁畫的學習參與、合作與發想,才能進一步引發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住在對面國中一年級的女學生說:「這很好玩,我在家沒事,都會來這裡看看。」社區壁畫成為大家可以共同關心的話題與方式,對街住家的民眾也熱情招待看壁畫的朋友,拿出家裡的小板凳、提供清涼的飲料給來工作以及欣賞壁畫的朋友,彷彿就是壁畫的主人家,對街的居民成為壁畫的最佳代言人,向大家介紹最美的台西壁畫,開啟居民的美學感官;他們滿足的告訴藝術家說:「這是咱台西ㄟ寶」,讓藝術家當場感動不已。

就地取材 凸顯當地生態特色 蚵貝鑲嵌壁畫

名為「希望之海」的大型蚵貝壁畫,長為十公尺、寬為八公尺的巨幅壁畫,刻畫著在大型工業煙囪下討海人的意象,可以看見台西風情與產業的印象,以及看不見面容的女性背影、具有強烈性格的男性側臉。蔡英傑藝術家表示,壁畫的特色在主題意涵、色彩、圖案強調對稱與協調,線條簡單俐落不宜太過複雜,此壁畫較為困難的部分是線條的設計鑲嵌,最為特別是蚵貝鑲嵌的技巧極為困難,不同於平面的壁畫,因為蚵貝的材質可以呈現立體的紋路與明暗度,所以得細膩的投注在每一次鑲嵌的蚵貝,細心的掌握塗料與鑲嵌,就像是我們要用心對待環境的每個環節。在鑲嵌時,需要調製不同比例的水泥黏著劑;用至不同的蚵貝種類時,需斟酌水泥的用量,才能讓蚵貝呈現最好的角度與弧度。

藝術家運用大量的當地材料且就地取材,這次選用超過20種以上當地的貝、螺、蚵殼等素材,以及10種非貝類的原料(如:保力達瓶與生啤酒瓶的玻璃片,以及木碳等。),由於鑲嵌貝、螺、蚵的角度、顏色、方向,都會影響壁畫所呈現整體的色彩以及折射的光線,經過風吹日曬後,老天爺會把最美麗的蚵貝顏色展現在壁畫上,可以細細觀察每天陽光照射之光線與方向,壁畫會出現不同風情的色彩,也是壁畫讓人處處驚喜的地方喔!

社區壁畫作為一種公共藝術與社會運動,讓偏遠、弱勢地區的人民擁有可以發聲、表達的公共空間,「進入弱勢地區,讓從未接觸藝術的民眾,可以透過藝術發聲」,這也是社區壁畫最重要的能動力。無論在帶領學生創作的過程、當地社團協會的伙伴提供當地大量的蚵貝材料、一直到開始壁畫鑲嵌動工、來自各地關心壁畫的朋友們以及當地社區民眾的認同與支持,都是啟動壁畫行動之後,得到的回饋。

參與壁畫行動,就像是一部紀錄片,將大家參與的過程紀錄在這一面壁畫中,社區壁畫彷彿海水擾動了台西小鎮,用許多生命的熱情來支持生命中有意義的行動,第一幅「偏遠地區藝術不斷電–參與式蚵貝壁畫」的大型社區壁畫從雲林台西啟程,隨著水的流動將開始流進其他鄉鎮,透過社區壁畫看見在地的環境與文化,讓在地人說社區的故事,從當地的孩子與居民的眼睛看見台西,而台西的希望寄託在土地與海洋,讓更多人看見我們不要污染的環境,透過藝術來發聲,回到生活與教育來培育我們的孩子與環境,實現台西的希望。

clip_image002

▲透過創作的大型參與式壁畫,將在地人的希望鑲嵌在生活的土地與海洋。

(本文作者現於雲科大文資所)

原鄉孩子的故事6—我們能做些甚麼?

原鄉孩子的故事還很多,這些,對社區外的人來說只是一個個好看的故事,但對社區裡的居民來說卻是每天要面對的左鄰右舍、甚至自家裡不為外人道的醜,對這些故事裡的小主角而言,它確是難抹難滅的—痛。

原鄉孩子的故事還很多,這些,對社區外的人來說只是一個個好看的故事,但對社區裡的居民來說卻是每天要面對的左鄰右舍、甚至自家裡不為外人道的醜,對這些故事裡的小主角而言,它確是難抹難滅的—痛。在暴力環境裡生活的小孩,父母不在身邊的小孩,一天只吃一餐的小孩,甚至家裡常沒電、沒瓦斯的孩子…‧
這些孩子,在國小,除了比較調皮、不寫作業、功課落後、不合群之外,沒有其他的問題。

上了國中,會很明顯的逐漸變化,可能慢慢的不回家、可能慢慢的會抽煙、會喝酒、和人衝突、留連網咖…‧直至成群結黨、偷竊、逃學、逃家、成為問題學生、問題青少年‧部落問題就從這裡開始‧社會問題也就從這裡開始。

讓我們試著易地而處的感受一下這些孩子的生活:

當同學正在被溫暖的家呵護、擁抱的時候,他們可能也正面對著空無一人、正酒醉中或因生活不如意而暴怒的父母‧或無能為力的老祖父母…

當英文老師上著高深的英文文法時,他的ABC可能還沒全懂。

當數學老師上著方程式、幾何圖形時,他的程度可能只在九九乘法‧

ㄅㄆㄇ都還沒全搞清楚,卻要學習論語、古文…

所有的人都說不能逃學,但好像沒有人能了解,在學校,鴨子聽雷,不被了解、沒有救贖機會的懲罰…這些,真是度日如年…

就像所有的人都說要孝順,但好像沒有人能了解,在家裡,最常面對的是酒味加暴怒,怒罵和追打…。

就像所有的人都因此覺得他是壞孩子,但從不有人伸出援手,想想可以做些甚麼,即使伸了手幫忙了,好像都會無疾而終,聽說—沒經費了,聽說—這只是暫時性的,聽說—選舉價值期間結束了,聽說…..。

部落有心的家長將孩子往外送,無心的家長則依然故我。

公部門的資源永遠騷不到癢處,違反規定,一切免談,而這些規定似乎常常與部落的真實需要有段距離……。

學校的思考模式也一直是績效與趕進度,沒有回頭補充基本基礎的空間。

一個人的能力又有限,每每看見一個好好的孩子逐漸變壞而無能為力,除了搥胸頓足,我們似乎甚麼都做不了..。

難道,部落就必須永遠悲情?永遠待憐憫?永遠不能有自己的力量去解決自己的未來?

我是不同意的,既使付出我所有、即使付出我僅有,我都會說:『我決不同意。』

一段時間後,我發現,這些故事的原由都是可能被舒緩、甚至被解決的。

我們的感受是:這些孩子,缺的只是關懷與適時的指引,具體的說,就是陪伴。

家裡的不如意與恐懼,有人聽,有人了解,甚至幫忙。

學校的困難,有人聽,有人了解,有人願意陪著從新學起。

也許只是一碗熱騰騰的麵,可能只要好好洗個熱水澡,都可以讓這些孩子感覺被關懷,都可能提供這些孩子一個機會

所以:
我們想盡辦法想提供一個地方,讓這些孩子有個『家』‧
受傷的時候,有人療傷止痛‧
肚子餓沒人理的時候,有個地方可以吃一碗熱騰騰的麵‧
想讀書了,有人願意陪著從新學起,沒人笑你國中生還在學國小的課程‧
無聊透了,有地方也有人願意陪著聊聊,還有電腦…

這個地方,我們成立了,孩子叫他—建和書屋。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4

吾愛吾村──金門水頭傳統聚落

2005年的年初,我來到最喜愛的島嶼——金門。過去七年來,喜歡自然生態的我,幾乎每年都會到這裏住一陣子。這一年來到金門,原定十八天的行程,卻因為幸運標得了一棟二落大厝,四個房間,從此順理成章定居金門。

2005年的年初,我來到最喜愛的島嶼——金門。過去七年來,喜歡自然生態的我,幾乎每年都會到這裏住一陣子。這一年來到金門,原定十八天的行程,卻因為剛好遇上金門國家公園古厝民宿招標,招標的門檻不高,投標者先選擇自己理想的標的(民宿),附上企劃書參與投標,從這些投標者選出前三名,這三名分別進行簡報,由評審委員提問並評分,最後選出第一名,可優先簽訂經營權。我很幸運標得了一棟二落大厝,四個房間,從此順理成章定居金門。

水頭聚落,位於金門島嶼的西南隅,地理接近廈門,從以前就是一個對外的港口。七百多年歷史的水頭,是金門國家公園園區內七個傳統聚落之一,從清末五口通商開始到民國三十年代之間,住民曾掀起南洋移民的風潮,僑民在外經商致富後,便透過僑匯,在家鄉興建了一座又一座的閩南大厝和洋樓(番仔樓)。

照二

照一

我經營的民宿地址位於前水頭八十五號,金門國家公園以地址來為民宿命名,因此官方名稱為「水頭八十五號民宿」,我個人則為它取了「水頭邀月」的名稱,「水頭」是地名,讓人清楚得知它的地理位置;「邀月」為想像詩仙李白在水邊邀月同飲的雅興。該古厝交由金門國家公園整修,於90年度發包,工程於91年11月4日完工,花費金額為9,499,436.5元,也就是將近一千萬元。

目前水頭共有十一棟古厝民宿,其中五棟由社區媽媽聯合經營,主要工作有房務整理、訂房、機場接送以及張羅早餐等。其餘六棟由個人經營,部份民宿(包括水頭八十五、八十六、四十、四十二號民宿)的房務整理工作,委託給聚落的婦女,提供一些就業機會。另外,回饋社區方面,水頭八十五號民宿提供兩萬元作為社區發展協會基金。

除了數量眾多的傳統建築、洋樓,水頭擁有金水國小展示館以及僑鄉文化館等展示館,吸引許多觀光客前來參觀。面對觀光客湧入可能產生的喧鬧、導遊慣用擴音器解說產生的噪音,溫和的水頭居民,目前並沒有異議。其實,這是個潛在的問題,也是遊客必須被教育與自制的重點。

水頭就像一個大型的在地博物館,許多在地居民依然過著撿柴、燒灶、汲井水、種菜…..等傳統生活,不因為成為觀光地區而改變他們的生活。我曾到過麗江旅遊,困惑於那蓬勃的外來商業模式,令古城原味盡失,難怪把麗江推向國際的宣科痛心地說:「麗江已死」。

我從一個外來客,到成為一個在地的水頭居民,見到目前的水頭聚落還保有許多傳統,真值得慶幸!記得三年前,準備開始經營民宿前,我來到這個傳統聚落,沒有一個認識的人。村裏的長者,坐在門口聊天,當我詢問她們是否有房子出租時,他們擔心被騙而懷有戒心;如今我們都成為熟識的街坊鄰居,拔蔥、送菜、借雞蛋……,過年過節送來一些佳餚,令我們感到傳統聚落的溫暖!

在龍水,討論有機農業的經驗

位於龍鑾潭附近的龍水社區大約有十六戶,約有十甲地以有機的方式種稻米。對於來自美濃的農村型社區大學--旗美社區大學來說,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代誌。因為筆者很早就想促成高屏地區的有機農業的對話。

位於龍鑾潭附近的龍水社區大約有十六戶,約有十甲地以有機的方式種稻米。對於來自美濃的農村型社區大學--旗美社區大學來說,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代誌。因為筆者以前在旗美社區大學擔任課程委員會的召集人,又是農村與農業學程的核心講師,很早就想促成高屏地區的有機農業的對話。這次屏南社大有這個機會與恆春農會合作來辦理龍水社區的社區培力課程計畫,初步的想法是讓同樣為有機農業而努力的社區大學、農會、社區、村里可以聚會交流。一方面經驗分享,另外一方面則是共同思考如何讓有機農業的概念可以有更廣闊的面向,不只是時間上,甚至是空間上的。

意思是說,韓國人說:「身土不二。」,日本人也說,農業是國家的根本。但是在台灣,其實農業是一個沉默的行業,並不是有很多適當時候、或者場合、或者地點、或者所在,是得以發聲,總是侷限於某些偏鄉地區。所以有機農業的發展,其實不只是一種現代人對健康的需求,有更大的背後的意義是對故鄉、對土地的懷念的一種投射。如何將這個沉默的行業,透過經驗的分享與累積,產生地方知識,讓更多的人,尤其是熟悉於現代科技的都市人,從吃到健康的米到支持所在土地朝向有機的面向發展,成為一種文化,一直是放在心中的一個理想。

clip_image002

※ 恆春農會介紹此次有機農業社區學習的講師-張正揚先生

這個系列的課程,包括旗美社大張正揚副主任的「有機農業的旗美經驗」,黃森蘭先生的「農村解說技巧」與邱靜慧執行秘書的「地方知識與社區發展」及最後由旗美社區大學張副主任與邱執行秘書及屏南社區大學主任共同與龍水社區來討論有機社區的未來與挑戰種種的議題。

恆春農會其實很用心,思考到上課之後,如何讓社區更印象深刻。所以也安排美濃的參訪與實地考察,以加深學員的印象,強化學習的效果。

經過此次的有機農業的社區學習課程,不論是旗美社區大學或是龍水社區或是恆春農會及屏南社區大學都感受到彼此對有機農業的熱情與努力,這應該是大家都得到的最大的支持與收穫吧。

clip_image004

※ 邱靜慧執行秘書的「地方知識與社區發展」課程

(本文作者為屏南社大主任)

浦邊聚落社區歷史

浦邊,三千多年前已有人煙遺跡,就在楊厝宅(往昔地名,今東墩以西,前堂以北)被發現了貝塚遺址(距今約三千八百年前),自宋以後,浦邊的聚落型態就已成形,歷經變遷為今日型態,對金門的歷史演進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性。

浦邊,三千多年前已有人煙遺跡,就在楊厝宅(往昔地名,今東墩以西,前堂以北)被發現了貝塚遺址(距今約三千八百年前),自宋以後,浦邊的聚落型態就已成形,歷經演繹變遷而為今日之型態,對金門的歷史演進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性。元朝初年(1276),趙氏就浦邊定居了,綿延歷經近800年,如今僅剩5戶人家,明初(1410前後),何氏進駐,至今約600年,目前是浦邊最大宗族,族人約千餘人,另有周、王、黃、陳等姓,屬雜姓聚落。

clip_image002

據說,浦邊在趙氏來之前有蔣氏族裔活動,現已趙氏無任何族人了。倒是周、王因族人在朝為官(清朝水師副提督周全斌、明朝護糧大司馬王世傑),其故遺居所都成了縣定古蹟了。

2003年五月,社區居民在里長周家才、鄉賢王清追的發動下,成立了社區發展協會,開始營造社區環境的工作,在保守封閉的傳統聚落思維中,社區發展協會被一些人看成是「公家機關」,在事務的推動上遭遇了許多困難,但是,社區鄉佬看到年輕人的熱誠與努力,在蓮法宮管理委員會的支持下,由當時的主委何再明先生及理監事慷慨提撥二十萬作為運作的基金,也在熱心人士的捐助與努力,社區發展工作持續成長,由原來只注重在年節活動的舉辦,進而關心社區環境的改造,更以其文化資產豐富的條件,朝向聚落多面向的發展,當然也積極拓展產業經營,更有居民願意提供閒置的洋樓做為社區活動中心使用。

在參與社區發展工作中,可以感受到居民是多麼可愛,看到筆者在各種活動中總是拿著相機拍照,逐漸的,阿公阿嬤也樂意告訴我他(她)們的記憶故事,(王爺信仰的神力、砲戰時期躲防空洞的往事、吃頭民俗的演進、自家的有趣生活經驗、……等等),一幅歷史地圖在腦海中浮現了輪廓,壽板店、鴉片間、油行、餅舖、雜貨店、……等,不由得已沈浸在浦邊盛極一時的榮景,彷彿置身在貨物交易的市場中,當然也更聊解了社區的歷史脈絡。

clip_image004

浦邊聚落匯集了金門民間建築脈絡,從明代—清代—民初,以至現今的建築代表,能在一個聚落內完整保存與呈現,而且其建築特色具有代表性;再者,浦邊瀕臨鄰近中國大陸的海邊,在軍事地理上又為重要的據點,前有哨站後有制點,也因為是軍事要塞而降低了破壞,成為自然生態生物多樣化的寶庫;早期的通商港阜,造就了繁華一時的金門後面商業交易點—浦邊港,也是許多落番出洋客的搭船點。

(本文作者為金門技術學院閩南文化研究所研究生/金門浦邊聚落社區規劃師)

金門冬節食頭[1]

冬至金門俗稱冬節,各族性多依古禮在祖厝內舉行祭祖大典,禮畢,聚族會餐聯誼,和樂融融。這一天,太陽直射在南迴歸線上,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冬至過後,太陽漸漸向北迴歸線移轉,陽氣慢慢的回升了。

昭穆有序,孝思不愧;春秋匪懈,佑啟後人。

2007/12/23(星期日) 農曆 (丁亥) 十一月十四日

昨天冬至,冬至金門俗稱冬節,各族性多依古禮在祖厝內舉行祭祖大典,禮畢,聚族會餐聯誼,和樂融融。

「斗指子(北方) ,則冬至」,這一天,太陽直射在南迴歸線上,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冬至過後,太陽又漸漸向北迴歸線移轉,白晝慢慢長了,夜晚漸漸短了,所謂「冬至一陽生」,陽氣慢慢的回升了。

冬至是廿四節氣中的一個,和清明、七月半及年兜(農曆新年),並列為金門人最重視的四個重大節日。

金門是典型的宗族社會,多數聚族而居,各姓多建有祖厝[2],以奉祀開基祖和列祖列宗。各姓一年舉行春冬二祭──清明春祭,冬節冬祭:清明祭祖墓,冬節在祖厝祭祖,這是族姓大事。

冬至日冬祭,將祖宗牌位依序請出神龕,由老大[3]捧迎至正殿,安置於所設的供桌上,焚香向列祖列宗祝告今日舉行冬祭祀典,庇佑宗支奕業,世澤綿長。

「祭用三獻,族長主祭,迎神讚禮,鼓樂侑食,具牲醴粢盛,序長幼跪拜而已,婦女不與,祭後會飲。」[4]「婦女不入祖厝」的宗法封建遺俗,至今猶為大多族姓所遵行。

這裡的「會飲」指的就是「食頭」,據「金門縣志」人民志禮俗篇歲時章十一月,「冬至…各姓祭祠堂,聚族會餐,曰食頭。」[5]

明謝肇淛《五雜俎》,「六朝食呼為頭。晉元帝謝賜功德淨饌一頭,又謝齎功德食一頭…」,就是說,六朝的時候,人稱一桌酒席為一頭,食一頭就是食一筵酒饌的意思。

會飲之費,有作頭之法,有新婚頭(男子新婚)、老頭(年滿六十歲老人) 、成丁頭(男子十六歲成丁) ,輪流作頭,備辦祭品祭祖並依例開數桌酒席,祭祖畢,聚族人會餐於祖厝。這個辦法,費省而易集,法簡而易行,故各宗祠祭祀,久遠不絕[6]

「新婚頭」輪完了才輪「老頭」,「老頭」輪完了才輪「丁頭」,丁旺之族,有結婚十幾二十年了,還輪不到作頭的,許家祖厝就常上演搶作頭的趣事──有位特別自台北返金、原住在后湖村庄的許先生,大兒子都已唸大二了,總算在昨天吃頭時,搶到明年春祭作頭。

金門族系嚴謹,舊時蔡氏與許氏為最嚴,若非本族所出,都不得入祀祖厝。比較特別的是,許氏族更於南門祖厝右鄰,另建「高陽堂」(圖示),奉祀同姓不宗的先人,通情達理,作法先進,殊堪一提。


[1] 南門許氏家廟正廳聯。[2] 家廟宗祠,金門俗稱祖厝。[3] 族中長老,金門俗稱老大。

[4] 金門縣志禮俗志儀禮章祭禮。

[5] 六朝時,一桌酒席就叫一頭。

(本文作者為金門技術學院閩南文化研究所研究生)

壁畫藝術,挖出許多好故事

There was great story probably for every single one of the murals.每幅壁畫後或許都有隱藏一些故事,台南百達社區壁畫行動分享。說真的,要寫整理將近一年的創作情緒,真的有點難,首先摘錄我壁畫日記中點滴與大家分享。

There was great story probably for every single one of the murals.每幅壁畫後或許都有隱藏一些故事,台南百達社區壁畫行動分享

執行日期2007.春~2007.冬

這篇文章,一剛開始國藝會邀稿是5000字,但不知如何,後來主編追加字數,也許拖稿太久,主編認為既然拖稿,應該有更多故事要寫。其實說真的,要寫整理將近一年的創作情緒,真的有點難度,真希望閱讀這篇文章後的朋友們,能體諒到。首先直接摘錄這一年來,我壁畫日記中點滴與大家分享這計劃的初步輪廓。

2007.7月

我想我做對的是,選擇台南百達社區為第一個實驗地點,因為很多人能來幫忙。但可有另一種選擇是,應多花一些時間,再堅持尋找台灣的美術系學生加入。

2007.8月

我想我做對的是,以NPO組織、劇場為構圖概念,讓每個人成為畫中的男女主角。但可有另一種選擇是,當初自己應該多花些時間,用笨拙的畫畫技巧,逐一畫完台灣自己的臉。不完全讓國外藝術家參與創作,將臺灣人的臉,畫得像外國人,

2007.9月

我想我做對的是,堅持將時間拉長,才能讓畫完整、細緻。但可有另一種選擇是,,一剛開始就該跟大家說清楚,免的大家以為壁畫很快就畫完,搞的氣氛起起伏伏。

2007.10月

我想我做對的是,選擇壁畫,帶給空間有生氣、色彩。但可有另一種選擇是,選擇一面狀況良好的牆,我想這幅牆應該撐不過5年的青春。

2007.11月

我想我做對了的是,我找在地的朋友加入創作,因為往後她們可時常接待遠道而來的朋友,導覽創作壁畫的過程,也證實壁畫需要在地支援。

2007.12月

我想我做對了選擇,就是完成後,讓社區的每一個人,在鏡頭前,說他們心中的感想,頓時間才發現壁畫的價值其實是在完工後才真正浮現。但我錯的是,我的攝影和編劇技術實在太差,剪輯起來,再怎麼看,都不像能搬上大螢幕。

(不過這支片,對居民來說尚稱溫馨小品)。

……。。。……。。。……。。。……。。。……。。。……。。。……

以上反省,總在自戀與懊惱中擺盪著,像百達社區裡的人,一下子說我們畫的慢,一下子心疼我們好辛苦。成為《我為人人》壁畫參與者之ㄧ,原因是大學研究所主修設計、文化背景的我,渴望出國學習藝術之夢,但諸多的現實考量阻礙,而轉向青輔會的「2006年國際青年志工行動」方案尋找資源;很幸運的青輔會給了寶貴的資助,前往美國實習壁畫藝術三週。這是我第一次尋找夥伴(同班同學秀雲、應用外語軍佑),一起熬夜寫計畫案,規劃行程,此次計劃大大跨越了我對藝術的視野。

心裡的感動,難在計畫結束之後,冷卻下來。因此2007年,春天,在永續台灣文教基金會的邀約之下卓玉樹執行長,也是青輔會南區交流中心的駐點(Youth Hub),他是一個連結在地NPO組織、青年團體的地方。簡單的說,回顧這一年來是以壁畫的方式,挖掘百達社區的故事,也是在台灣實驗社區壁畫藝術的處女之作。

照二

迴盪在心中的舊金山

2006年,在全世界壁畫密度最高的美國舊金山教會區,我們體驗城市充滿壁畫藝術的幸福感。這趟旅程顛覆了我對壁畫尺度與壁畫完整度的經驗。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即便在此區域的街道上閒逛的醉漢,也會在一大清晨早的時候,搖晃著酒瓶,在街口的壁畫前欣賞徘徊,和熙攘往來的觀光客聊天,高闊談論他深愛這個城市的種種與驕傲指引說:「那個路口有一幅畫很好,是我最喜歡的作品,下個街廓的藝術家正在畫畫,他會和人聊天」。甚至還可玩壁畫連連看的遊戲,醉漢似乎是個稱職街道藝術導覽員。

壁畫藝術尺度最高,有的到八層樓以上的高度,也常見麥當勞前的矮圍牆上,有小朋友不成熟的筆跡,雖不精細,但充滿童趣和整體鮮豔的色彩;這些多數是國小美術老師,帶著班上小朋友共同創作,即便是長達數十公尺長牆,他們只需依每幅草圖比例,逐一描繪,即可完成;並且小朋友可透過壁畫認識其他國家的志工,形成跨國界的交流對話,連結不同社群的網絡。

我們是來自台灣的青年志工,在 Precita Eyes壁畫協會(Precita Eyes Mural Arts and Visitors Center)的協助之下,在Mission區留下一幅壁畫創作,過程從與居民溝通,到完成壁畫落成儀式,這一切是寶貴而新奇。Precita Eyes創辦人蘇珊(Susan Cervantes),是Mission區社區壁畫藝術的重要推手,至今有30年歷史,換句話說經營Mission區,已長達30年歷史,而這個城市約有600多幅壁畫,換算的話,一年要產生20幅壁畫,一個月要生產1至2幅作品,所以可想像這個城市是充滿正在創作壁畫、欣賞壁畫的氣氛。我們在教會區的大街小巷中,可常見當地藝術家或其他世界各地藝術家合作的作品,蘇珊的作品也在其中,尤其在社區裡一提到蘇珊,居民多以尊崇的眼神回應我們,而蘇珊卻是十分親切,陪伴著我們來自當地及各國的年輕志工、藝術家,一起進入社區創作。

因為我們來自國外的志工,以短期壁畫創作計畫及簡單勞務性的工作為主,例如馬賽克壁畫水泥清,藉由參與融入當地文化;而當地志工的任務則可選擇,為觀光客導覽,稱為「Mural Tours」,走在教會區欣賞每一幅畫,室內幻燈片從城市中最老的一幅畫開始,走至室外導覽後,則讓您深入了解畫中的故事。壁畫導覽每人須繳交12美金,每一次都來自不同的國家參與導覽,感受城市美學,體驗城市文化厚度,我身為外來觀光客,在陌生城市流動時,立即可感到一種文化的流暢感,以及充分進行與城市溝通的感覺,而且是24小時不打烊。

在Mission區,我們發現許多南美洲移民者雖受美國教育後,生活中的壁畫主題,仍以家鄉原住民的歷史、自然或海洋生物有關,甚至透過壁畫方式不斷提醒自己來自於何方,因此壁畫的議題,多與「寬恕」有關,雖然畫面多是抗爭為主,但這也是一體兩面傳達心中嚮往的和平與理想世界,反應渴望與人相處更融洽。

其中在Mission區國小學校門口有一幅畫,畫著社區每一個人,有家庭主婦、醫生、音樂家、老師等每一位叫得出名字,以及帶有宗教信仰的聖母瑪利亞像等象徵性的符號。強烈透過壁畫,使他們自己更團結、更寬恕、謹記自己的歷史。

所以不斷將故事刻畫在路口、建築牆角、校門口,讓自己,更讓人來人往的每一隻眼睛,閱讀他們的歷史,以藝術美學不斷歌頌自己文化的美好,這樣的現象如台灣早期在1949年至1970年國共冷戰時期,在各鄉間小巷牆面常見的「反共復國」、「莊敬自強」、「處變不驚」等等精神標語,異曲同工之妙,但背景故事不同。 記得,我們進入舊金山教會區之前,長期居住舊金山,商業市區的居民多數都會叮嚀我們,注意自身的安全。在大家口中的教會區(Mission)是一個治安很亂、很糟的地方,但是我們外來者而言,卻沉浸在藝術氛圍中,甚至我們覺得住在這裡的流浪漢,遠比其他區域的流浪漢來的幸福,或許有壁畫作為催化劑原因,但也證實壁畫藝術確實能減少不安的刻板印象,以及迅速傳達城市的性格也減低社群中溝通的隔閡。

總之,我們體驗後,我的體會最深是台灣社區藝術作品其實更為多元,但是多數單一作品,少了「群聚」效應以及城市藝術開放的特質。所以如何帶起一種多人創作的氛圍與實踐的場域,變成是放在心裡不斷反芻的問題。

摸索

經過舊金山之旅後,思索屬於台灣的壁畫場域是什麼?是否有志工與我們一起玩藝術?是否有良好的天氣陪伴著我們?台灣是否善於讚美他人的參與者?是否對藝術開放度高的社區居民?大家對壁畫藝術的認知是什麼?這些都是未知數。

我想我參與這幅創作,最大的收獲是讓所有參與者知道壁畫和塗鴉的差異,更讓參與者瞭解不該罷手的時候喊停,結果是對居民的不尊重,消費公共空間的視覺。

計畫剛開始時,雖受永續文教基金會之熱情邀約,但百達社區居民(數家NPO組織),觀望著我們會畫出什麼樣的壁畫,因此最初允諾面臨台南市內,成功大學旁,交通流量高、高曝光度的勝利路上的一棟入口建築作為創作基地,最後改變主意,建議我們在社區廣場內達28公尺的老牆,她是一面質地鬆軟,每三年需重新粉刷的老牆。

對百達居民來說,可能對於年輕人會不會有始有終的完成壁畫的質疑,因此採取觀望,不阻止也不積極支持。而對我而言,發生在哪一面牆,並不是計畫的重點,只是想藉由壁畫藝術,產生以藝術溝通的介面,並且讓居民成為藝術創作的一員;所以協調中,並無特別牆面選擇上有太大爭執;另外一點則是我們體認到,選擇題材、地點時,需尊重當地的文化為前提,並且依據建築物過去使用的目和歷史背景而決定,因為壁畫和空間有絕對關係。

遇上一群同質性高的人

藝術家與社區之間的關係,我想我只能稱為一位策劃者,尚無法稱為藝術家,說的更精準些,是扮演過客的角色。像最初,居民視我們為外來者,不了解所以不信任。所以剛開始彼此之間,是在進行一種習慣與不習慣的謀合,包括視覺上、創作觀念上的謀合,所以才產生從草圖到正式畫在牆面上的過程需要一個月多的時間。壁畫完成之後,則變成彼此留下好印象的朋友。

過客即是我以外來者看待他們。以過客的身分,我很幸運遇上一群有想法的人,並且職業上、生活上都是有高理想的人,他們是一群NPO工作團隊,難得政治紛亂的台灣社會,仍有人對人生理念上是一致的。這群NPO組織包括永續台灣文教基金、中華民國我為人人協會、彭婉如文教基金會、身心靈文教基金會、台南人劇場、台南社區大學…等等。很符合這次壁畫中,重要的精神-「社群的元素」,所以既然以「社群」為基礎的藝術行動,這是一個很棒的機會。當然在本計劃發起單位永續台灣文教基金會,在統整大家的資源與整合意見時,仍有感到挫折;但整體而言,在百達社區裡整合數十個單位,仍是一件令人感到有趣的事情。

接下來,取得居民同意後,開始討論繪畫的主題,取得居民「認同的構圖」後,才是計畫的開始。社區是人民的,所以壁畫的內容並非是藝術家所決定的。雖然在台灣所見的社區藝術創作,多數是藝術家決定的,藝術家直接進入社區,自己玩自己的,用專家的藝術語言系統,帶著社區一起做,部分創作元素來自社區,有時出現看不懂的藝術行為,讓居民更覺得這個空間不是他們的,形成空間的陌生與隔離感,因此其後的社區意識也難以彰顯。所以我們計劃團隊盡量避免這種情形的發生。

現在回想剛開始,大家都在摸索,像是中華民國我為人人協會的陳姐,也是住在這裡二十幾年的陳姐,她在壁畫完成後說:「剛開始很擔心我們不知道你會把我們的牆,畫成什麼樣,現在真的超乎我們想像之外,真的表達我們這裡不是教會而已,而是整個單位轉型的過程」。

要在這棟數十個單位的大樓中,有過去民國三十八年,曾經一群神父在此創辦教會的神父們;有曾經南一中學生在廣場打球的情境等;現在有數十家NPO組織進駐單位的場景,以上需要藝術語言上的統合,構圖表達這群人的共通性,避免偏頗比重。 還好面對這群同質性高的人,空間區域性小,社群明顯的狀況之下,仍是容易構圖的。

回想以舊金山壁畫藝術經驗,在構圖上我們可有些借鏡與想像,加上台灣有趣的人文風景。這是一個實驗,首先我用中心構圖的概念,即是今日百達數十個NPO組織為主角,左右對稱則是台南人文特色,有鳳凰樹與現在百達廣場中的百鶴芋,在視覺上產生協調與統合。鳳凰樹上有過去將生命奉獻給學生的神父們;左側則是台南七股鹽田的視覺延伸,其中台南建城的鄭成功則交錯於畫面上,形成過去、現在的真實物的差錯融合。主題則是讓社區的每一個人提供照片,引用台南人劇場演出戲碼,以劇場的形式,讓每一個人扮演團體的一角,得到畫面適當的詮釋。

照一

大致上在「我為人人」的壁畫中,一開始進行時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是「謀合期」-要畫什麼?大家提供圖片。第二是「期待期」-會畫成什麼樣?我的臉會變成什麼樣,第三是「各自解讀期」居民當導覽員,對藝術行動的解讀,與作品與觀者溝通,以及最後為畫命名的過程。

事實上最後我才發現,掌握故事的人,反而不是策劃者本身,而是居民自己,因為從構圖到完成,不斷透過居民的導覽說明,壁畫的意義才彰顯,計畫團隊才了解這幅壁畫,帶給了居民什麼想像,而策劃者佔是扮演提供構圖與用色邏輯,其他則是居民的聲音,社區精神性仍強於藝術形式。

拋開社群刻版經驗的「指使」

這幅壁畫的討論過程,我發現到許多很平庸的眼睛想像著未知的壁畫。例如開始為壁畫命名,直譯為「我為人人」(中華民國人人為我協會),其二討論畫什麼時,多數人則描述現象,不具體的表達他們要什麼。如空泛說:「畫與我們相關的畫面」、「畫面不要太複雜、也不要太簡單」等籠統的概念。但事後反思,藝術底層的基礎,不就是這些「平庸」的素材。但是須堅持的是,策劃者的視覺經驗,有時是需拋開社群刻版經驗的「指使」,即必須尊重社群的文化,在庸俗與客觀之間做取捨。

其實彰顯「原本社群系統中」的圖像,透過他們提供圖片過程,重新排列組合,反而很容易建立一種集體認同,像是壁畫上的主角之一孫瑋凌(心身靈發展協會總幹事),她說:「壁畫完成後,每當我進入廣場的時候,我感覺我回到了這個家,」。主角之二楊圓娟小姐(彭婉如文教基金會主任)說:「這面牆加入了顏色有了生氣,畫了我們一起在這裡工作,讓我覺得更有同伴的感覺,不覺得孤單,因為有許多和我一樣的人,一起在為社會服務」。壁畫主角之一台南社區大學林冠州主任說:「曾經在這裏留下的一筆,如同我們再這裡種一顆樹,你會常想回來看看是否樹長大,需要澆水,如同曾經工作求學於此的人,畫上於牆,如同記錄一段歷史,意識到自己曾經存在於此」。2007.11百達文教中心

對話中的回應是我們團隊策劃壁畫前,都沒想過的效應,社群發聲的次序,有點顛倒,不是在剛開始構圖時,就設定好的。如期發生的是,壁畫讓每一個人能夠分享、有說話的機會假設。所以核心概念沒有失焦。

很幸運的在畫畫的過程中,這個社群裡多是有想法的高知識分子,壁畫產生後,能產生自己的見解。如台南人劇場,有藝術背景的李維睦老師說:「他說:「以現代科技藝術中,壁畫這個動作,算是低科技藝術,不是高科技的作法,這是可貴的動作,因為現在人直覺反應是用列印與輸出,我們已經忘記我們的手,其實可以做很多事」。李維睦老師參與提供圖片,壁畫完成後並分享他對壁畫的看法;而另一有趣的是同一社群裡,不同李老師的觀點有百達張帆人理事長(台大電機系教授)卻說:「壁畫在世界上是先進的作法,因為他有效表達了大家想說的話」。其實壁畫產生了些對話的效應,簡言之,在個這過程裡,因壁畫得到一些有趣的藝術觀點,對社群來說,無形中是種藝術教育,在社區裡頭激盪、發酵著。

在創作過程中,我也體會到壁畫並不全然需要很多人欣賞才是好壁畫。舉個例子:曾經有上級長官到壁畫的現場看我們執行的情形,很支持我們的壁畫行動,但也很失望的說,為何不是畫在讓更多人看到的地方,而且還被車子擋到。關於這個問題,我也曾經懊惱過。不過後來我發現我的懊惱是多餘的,因為以往我們一貫認為壁畫必須畫在公共場所,才算是壁畫,但是我們必須接受的事實是,真實的藝術都只是一小群圈內的人,才會完全理解與欣賞[1]。「我為人人」壁畫,主角是百達社區社群,會得到藝術感動與愉悅感,也只有他們自己,以及鄰近週遭的居民,其次是包括每個星期來教會的教友們。而這幅壁畫想服務的就是這一群人。

壁畫藝術特色在於某地,而產生某種場域的性格,像是舊金山教會區的第一幅壁畫,是由某家庭中後巷的車庫木門開始,所以在國家地理頻道所介紹的壁畫,卻是一條小巷中一幅幅的小畫,畫在有些老舊破破的木板上。換句話說,壁畫因某社群、某人、某事件所產生的歷史故事,故事可長可短,作品形式不拘,但壁畫不像塗鴉隨意,仍有傳達內涵在中,之外也需要居民不斷述說,故事才會的逐漸顯現,像是洗相片,經過藥水及搖晃,影像才會慢慢顯出。

所以我們受到舊金山壁畫藝術的震撼,在於他的故事與精神,其次是大尺度與完整,因此當我思考台灣文化脈絡時,壁畫的形式固然重要,但不能捨棄思考的是,如何精準表達社群想要的感動與說故事的渴望。

創作條件上的差異

志工文化,是個很大的差異。在美國社會中,志工進入社區是很普遍的現象,在台灣推廣社區服務雖逐漸成形,但「畫畫志工」卻不常見,所以這是需要努力強化建立的社群空間。在我們壁畫最初設定來參與的青年想像,在實際上只能執行到讓年輕人參與草圖與打底色階段。參與者是台南地區的台南大學美術系、成功大學、樹德技術學院…等學生參與。

但是進階到技巧時,期待大專院校藝術系的學生加入,在執行期間一直未出現奇績。因為參與壁畫,需要長時間的創作。所以只能仰賴我們團隊自身的努力,以及連結專業藝術家的策略,持續完成壁畫。因為所謂的專業者,才會以最高標準看待藝術創作及作品完整的態度。

非藝術背景的參與者只能打底色,許多年經人來吃便當,玩一個下午的構圖,摸摸油彩筆,若加太陽光一烈,再經過兩天折磨就累了、厭了、不玩了。所以這個過程中,主辦單位花了許多便當費,做了很多宣傳,卻難見到有效的效果。

壁畫志工,需要常時間的推廣,並非短期。

也有可能是因為多數人認為壁畫是毫無價值的東西。除此之外,仍擔心社區的人反應作品的不完美,或是假設付費請專家來畫,沒發揮「社區營造」精神,更違背志工參與的原則。事實上,我們採取分層級的參與,志工參與是整個計畫的某一部分,最後呈現的仍是將作品完整呈現。

在美國的墨西哥移民族群是因為他們處於不利的社會地位,無法表達想法。而壁畫給了他們一個管道,和跨越社群的與人合作,積極創造美好的合作關係。

所以壁畫運動後的利益是大眾化、讓每個人都能接觸,了解藝術在社區空間中的重要性。這是給居民與藝術家有表達、發言的機會。壁畫帶給大家很多利益,參與者都是為每一個人努力,而非特定的某一些人。

在台灣,縱然把專家找來了,但天氣是個大問題,有時連下一個月的雨,專家等待雨停、天晴,藝術家像是農夫一樣靠天吃飯。關於保存,台灣將近40度以上烈陽,會讓壁畫褪色,台灣的偶陣雨,會讓壁畫更加速惡化,我們七月的雨量,可能是舊金山教會區數年累積的雨量,因此台灣壁畫的比較多的是馬賽克拼貼,壁畫不普及原因可能來自天氣的環境。

藝術家的角色

當你在做畫時,路過的人總會停留下來,看你做畫、聊天,這是很平常的事,這也是最有趣的地方。因為民互動時,可幫助我們更了解社區,也更可了解這幅壁畫對他們來說,代表什麼意義。這個計畫中,我體會到如何為藝術家爭取藝術家應有的權力與尊嚴,因為藝術家並不是廉價的勞工。藝術家為了美化環境,所以藝術家提供服務,但也必須得到應有的回饋,是實質上的經濟回饋或是精神上的,都需要一種尊重。

如果遇上不認同的主事者,並不會認為者是重要的事,因為他不認為這是一種專業。藝術家與社區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去年曾經與蘇珊對談,她曾經說過藝術家在社區的角色是:「藝術家自己創作之外,要特別強調,須停下手邊的工作和他們談話,我尊敬他們,因為我在這裡,他們看我所做的作品,他們有權知道我在做什麼,我們對這社區有責任,所以和他們互動是很重要的。這也是我對待路過的人的態度。」2006.9.舊金山

我想不必過於放大看待藝術家,但藝術家也在其中須適當的提出對藝術的堅持與眼光,因為他們為公共環境而奮鬥,沒有他們的創意,社區氛圍並沒有更進一步的提升。例如在「我為人人」這幅壁畫執行中,遇上經費危機,開始有人說:「我們畫的差不多就好,不需要太像專業的作品,像個樣子就好」等等這類話。

如何建立壁畫藝術觀念,而不是隨意塗鴉的一道模糊防線時,變成重要的爭執點。,因為每個人腦袋中的壁畫想像不一樣,如何調整到一致,就必須持續完成壁畫作為標的。除了堅持專業之外,也仰賴我們眼睛是否對色彩、美感、線條嚴整度的挑剔與堅持。這個堅持的過程,也正是最好介入「藝術教育」的機會。

綜言之,在這個經驗中,我也體會到,有些機伶的創作者或策劃者,大可跳過過於繁複的藝術形式,只需要大膽的將新觀念套上藝術理念,例如一時激情的藝術工作坊、蓋手印、紙板快速噴漆、在繁複與簡易實作中尋找妥協。像是我們遇到挫折時,也曾經想要如此的作法,但我們已經執行,無法重新定義構圖與目標。所以就將它做好比較重要。

經過這次經驗後,我也學會如何慢慢觀察、如何評鑑社區藝術品,首先必須誠實與自省能力,否則陷入策劃者自說,達到社區參與深入的幻象,像是藝術家迷戀自己的作品。真正的社區藝術是居民能發出批判或反應作品優劣的能力。

社群中的藝術

我期許百達居民人人可當藝術的導覽員,並驕傲的與人分享,這才是這幅壁畫是否成功的案例。幸運的我看見這樣的可能性。

何謂社群中的藝術 ,在被界定為現代藝術理論中的社群藝術,這類作品是作品與觀賞者之間協力完成,而不是觀視者的關係,在計劃裡的重要互動,都需要有一些暫時性的討論框架,透過不同的參與者可以分享觀點、觀察、反應等。但是在作品開放的請求參與和介入[2]

身為策劃者,我尋找運用社群中的符號,並抽離出來,將藝術語言帶入社群一起討論,最主要的是,要用新的方式看這個大家習以為常的人際關係。但是我希望鼓勵社區居民(NPO組織)去質疑固定的身分、各自獨立個體的辦公空間中、單位刻版形象,打破界定的空間,一起透過虛擬的牆面,進行交流;並且是透過一個累積性的交流,並不只是透過一個具觀點的圖像或物件,來製造一種單一、即刻的藝術。

其二重要的是,突顯時空上的意義轉型,像是過去40年前,這裡曾是教會所經營的台南一中宿舍,如今這裡是台南非營利組織辦公駐點場域,兩者皆是有強烈的服務社會特質。因此對話與交流的基礎,已經初步達到。所以很幸運的我輕易的找到以社群為概念的藝術創作主體,有明顯的社群背景,觀者也更易解讀。

藝術生命的長度與寬度

這幅壁畫,似乎可預見她的生命週期,可能很短,因為台灣潮濕多雨氣候、陽光強烈、座落於室外等等外在條件,縱然百達社區已經著手募款進行保護措施,但壁畫像人的生命一樣,會有消逝的一天。

但我們也必須認知到,藝術的形式與任務是多元的。這個階段發生壁畫藝術,是透過藝術的陳述方式,揭示百達空間意義的轉型與社區精神;而藝術的形式,也不是只有壁畫,她可能是一個行動,也可定義為裝置藝術,或者是一支紀錄片,記錄著她曾經鮮豔的顏色,以及曾經帶給社區快樂。所以我們應該多寬廣的看待社區藝術事件的產生,不要認為時間的保存長久來定義計畫成功與否。

關於藝術的生命,忍不住想與大家分享我的心得,前陣子台灣似乎吹起一陣以藝術行為介入社區,事實上我所知道的社區不多,因為不曾參與其中。然而想特別提到是,我們可常在報章雜誌中,見到藝術家介入社區進行創作,是很稀鬆平常的報導,然而這總讓我反省許多,因為我們總看見策劃者或藝術家的名字,卻少記得社區的名字與社區美在哪裡?如過去社區營造風潮,我們記得住有名的社造專家,但確記得不住哪幾個真正活化的社區。社區藝術的生命如同社造一樣,是否也在有名的社造專家中,起起伏伏。

我們是否透過藝術策劃者而更彰顯藝術與該地域性的深度,還是最後結果是彰顯了主導者的本身價值。這需要我們深深的反省,若我們需要透過藝術行為來看見天邊月亮的美,然而應該想盡辦法讓觀賞者看見月亮,而不是讓觀賞者看見那隻指向月亮而「搔首弄姿的手」。對我來說,藝術的寬度來自策劃者對藝術的動機與執行的真實性。尤其是面對社群特質的藝術形式。

關於藝術的長度,幸運的,在這過程中多數人都熱衷的堅持,因為「壁畫是每一個人的,環境是大家共享的」。因此我們體會到堅持是一個藝術發酵的過程,讓藝術發酵的時間越久,社區與藝術家之間的認識也越深,社區參與也越有滋味。

參考資料

1.Precita Eyes Mural Arts and Visitors Center

Precita Eyes協會的網站http://www.precitaeyes.org/


[1] 《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 吳瑪俐,P:58。[2] 《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 吳瑪俐,P:27。(本文作者現服務於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藝術中心)

【宜蘭社造輔導計畫審查】內城社區

今天是宜蘭縣『96年度社區營造輔導計畫暨台灣健康六星計畫』的期中簡報審查,我們一行人包括奠鴻(仰山文教基金會秘書長)、瑞木(白米社區理事長)、鵬燁(文化局文發課)及文建會來的丁幼,業務承辦人員為榮峰….

2007年11月14日,天氣晴。早上八點,瑞木開車來載我,我們到冬山火車站搭火車到宜蘭市,等文化局的車子來接我們。今天是宜蘭縣『96年度社區營造輔導計畫暨台灣健康六星計畫』的期中簡報審查,我們一行人包括奠鴻(仰山文教基金會秘書長)、瑞木(白米社區理事長)、鵬燁(文化局文發課)及文建會來的丁幼,業務承辦人員為榮峰,行程安排至六個點實地審查,順序是員山鄉內城社區、宜蘭市鄂王社區、宜蘭市宜蘭行口、壯圍鄉新南社區、五結鄉大二結文教促進會及冬山鄉珍珠社區,預計九點二十到第一站,下午四點半結束。

從準備懷孕到小孩現在十八個月大,算算我已經有將近三年多的時間不曾參與這樣一整天的審查,密集地跑這麼多社區,過程中,必須盡評審之責提出觀點與建議,有一些事,我想是許多社區都會遇上的,就簡單地將這『一日遊』的心得感想與大家分享吧。

P1090651

■ 內城社區

整個內城社區的核心空間,應該就是以這個有紅綠燈的十字路口擴展開來的,一看到十字路口,腦海就浮現:『內城到了!』的聲音,可是,當我們抵達社區活動中心後卻發現,一個人影也沒有到,榮峰趕緊打電話給總幹事,結果是:他忘記了!眾人在門口等了好一會兒,身材不高、戴著眼鏡的他才開著載滿瓦斯桶的貨車匆忙現身,我還替叫瓦斯的人擔心,會不會在家呆呆等著煮飯或洗澡啊?

他們的計畫名稱是【古城新居—內城社區文化環境美學計畫】,不曉得『忘記簡報日期』和『沒有準備』之間的關連性有多大,總幹事看著自己的筆記型電腦向大家口頭報告,說完一旁一位台大城鄉所宜蘭工作室的代表又補充了一些。私下詢問榮峰,才知這案子是宜蘭工作室接的規劃案,於是,提問時我便直截了當地指出,我對該工作室很不滿意!

這案子說是期中審查,其實距離期末也不遠了,結果,他們只準備三張紙,二張都是彩色列印的照片,另一張寫著『後續完成之參與式規劃行動』和『其他工作項目』二個小標,以下各列了四與六個項目,寫最多的那一項也不過25個字,委員們根本無從看出整個案子執行的內容與進度。對此我相當質疑,如果這是社區自己做的規劃案,我會體諒,但是宜蘭工作室是一個專業的規劃單位,用這種態度來面對一個案子的期中審查,簡直是太混了吧!後來其他委員發言也都對此情形表達不滿。

社區營造在全國推動十幾年,『養』了不少專業規劃團隊,也有不少社區對他們相當倚賴,但『專業』何在?不應只是理論與技術,做事的方法與態度也應該專業,才能提供社區正面學習的機會,這算是職業道德或專業倫理吧。

【宜蘭社造期中審查】鄂王社區.宜蘭行口

從內城社區離開前,我把下一站鄂王社區的期中報告書拿給總幹事看,讓他瞭解別人是怎麼做事的。確實,鄂王社區的報告書很具專業的規格,他們的計畫名稱是『西鄉盛事—宜蘭市鄂王社區文化環境美學計畫』….

鄂王社區從內城社區離開前,我把下一站鄂王社區的期中報告書拿給總幹事看,讓他瞭解別人是怎麼做事的。確實,鄂王社區的報告書很具專業的規格,他們的計畫名稱是『西鄉盛事—宜蘭市鄂王社區文化環境美學計畫』,我有點後知後覺,一直到踏入報告會場,看到坐在會議桌另一端的陳世強時,心裡『哦~』了一聲——難怪報告書長這樣!

跟世強是十幾年的舊識,當初在文化中心也算是同事,在委員表示意見時,我說:『我對這個案子無話可說』,不是故意放水,而是基本上世強的東西向來就有一定的水準,再者,這個社區是他老家所在,雖然他目前任教彰化師大美術系,就近住在台中,但母親仍留在此地,我是從藝術創作者為自己的社區服務貢獻的角度來看,這個計畫理當受到絕對的支持與肯定。我當場便說:『世強家住這裡,他敢不把計畫做好,你們(社區)這些人才不會放過他!』大家都會心地笑了。

謙和有禮的社區理事長表示,他拜託了四年多,直到今年,世強才終於答應他。為什麼自己社區的事不能擺在第一順位?我想有許多投入社區營造工作的朋友都很想問別人這個問題吧。畢竟沒有標準答案。我想用多年前跟世強的一次對話做結束——

某次,他突然問我:『你為什麼這麼愛宜蘭?』語氣充滿疑惑,但我瞭解那疑惑並非因我而起,而是出自他心中。我說:『我沒有特別愛宜蘭啊!』他又問:『那你為什麼為宜蘭做這麼多事?』我停了一下,腦海中想確認這個問題是否正確?然後回答他:『如果我住在別的地方,應該也是會做這些事吧~』

鄂王社區

● 陳世強(右一)與鄂王社區的代表們。

放下感情,你所在的地方就會屬於你,不管他鄉或故鄉。

宜蘭行口

上一場鄂王社區的總幹事秀美跟著我們一同跑來這裡,還跟鄭春福理事長搶話說,實在是有點無釐頭,奠鴻制止她也無效,讓我在現場忍不住要虧他,因為秀美開口閉口都稱他老師,我說:『難怪她跟你一樣愛說話,因為是你教出來的學生』,害奠鴻臉上頓時出現三條線。

這個案子是由宜蘭縣社造永續協進會執行的『宜蘭縣社區文化產業輔導計畫——走出宜蘭行口』,既有無釐頭的開場在先,繼之有捉不到重點的簡報也只好將就,不過還是有委員盡責地提出這一點,建議以後簡報要針對計畫內容。

這個案子實在是有點難審,因為你大概知道執行單位的運作情形,也很清楚協進會在宜蘭行口的角色猶如死守四行倉庫一般,要求太多是做不到的,不去要求又覺得資源這樣利用太可惜。最後,還是忍不住對他們做的社區旅遊地圖批評起來,根據鄭大哥在期末審查時給我的『回饋』,這張地圖基本上被我說得是體無完膚,不過,他還是認為他們做的成果不錯。

其實,我是從一個平台的概念來看這張所謂的『社區文化旅遊地圖』,要在一張地圖呈現將近二十個社區的相關資料及規劃的旅遊路線,原本就是一件高難度的事,但是,如果我們把提供社區旅遊地圖當一個運作機制,以網站經營為主,書面印刷為輔,設計宜蘭四季不同的社區旅遊行程。每個社區原本就有季節性的活動與特色,再與整個大環境的特色、節奏融合,必能創造豐富多元的社區文化旅遊行程,而書面的印製還可具有招商的功能,邀集社區內甚至縣內的商家廣告贊助,一舉兩得,最重要的是,這樣才有辦法持續經營,不是政府補助經費,印製某個數量的地圖,發完就沒事了。

總之,這一場審查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文建會代表丁幼說的話:『我以為這些評審來只會講好話給我聽,想不到大家說話都這麼直接』就這樣囉。

宜蘭行口

● 宜蘭行口是利用宜蘭火車站舊倉庫整修的歷史空間,由縣府工商旅遊局委託宜蘭社造永續協進會經營,號召縣內社區進駐展售東西。

百果山的春天

員林鎮公所三樓簡報室,舉辦一場在地味的《探索泉州寮—百果山的春天》新書發表會。會場擠滿關心文化的在地鄉親及受訪者,作者邱美都和楊銘欽之前已著作村史《瑚璉草根永靖心》、《穿越南平庄》、《萬年火燒庄》…

元月2日的員林鎮公所三樓簡報室,舉辦一場在地味的《探索泉州寮—百果山的春天》新書發表會。會場擠滿關心文化的在地鄉親及受訪者,作者邱美都和楊銘欽之前已著作村史《瑚璉草根永靖心》、《穿越南平庄》、《萬年火燒庄》。百果山的春天新書發表會合影有位經常參加村史新書發表會的張小姐很感動,表示難得一見。幾位超過八十歲的在地耆老,例如吳五龍和饒明捷,他們主動邀伴前來,一步步慢慢爬上三樓,興奮地上台勉勵並讚賞肯定。饒明捷拿著書中廣天宮落成時的老照片說:「當時的委員只剩我一人了,全被記錄在書中……」多麼觸動人心的話語啊!,讓在場的文史工作者張碧霞感觸良多,更加自我鞭策,像這種書寫常民生活的紮根的文史工作哪能停止呢?

正在讚美的吳五龍先生

上圖為吳五龍先生,下圖為饒明捷先生。

饒明捷露出會心微笑

從彰化國學會剛卸任的理事長吳五龍,告訴大家受訪過程及閱讀心得,讚美作者邱美都和楊銘欽夫婦是員林鎮的寶,現場吟誦他為《探索泉州寮—百果山的春天》讚美的即興詩:「伉儷楊邱著史篇,美都執筆績超然,銘欽攝影留佳景,採訪鄉村撰萬千」。壁上張貼多位彰化縣名書法家的賀詞,有施耀堃、詹益串、陳月華、柯得清、鄔清河、洪助誠等,新年味濃濃。

作者邱美都與楊銘欽夫婦

邱美都和楊銘欽夫婦是員林鎮的寶

員林鎮公所為了更有效拓展文化教育,正積極進行新《員林鎮誌》修撰工作,並首例成立「文化觀光課」,專責深入員林各社區,推展地方文化觀光產業,費時一年的《探索泉州寮–百果山的春天》終於出爐了,堪稱一件重要的文化紮根工作。鎮長吳宗憲表示,其家族世居百果山延陵堂吳厝,對於百果山有著土生土長的情感。可惜!2000年,百果山許多位在隧道上方人家的土地被徵收,泉州竂吳厝兩大三合院因位在隧道口被拆除,十八兄弟親族散居各社區,許多百果山生活文化流失,心中充滿不捨和懷念,因此,鎮公所將推展員林地方文化視為工作重點。每一次寄到圖書館的彰化縣村史叢書,都列入「鎮長推薦的書」,第一時間在圖書館服務台旁展示,他相當讚許員林鎮邱美都、張碧霞、巫仁和老師,先後為大員林書寫的七本村史。

曾著作村史《番仔崙鹹酸甜》、《走入員林街》的員林媳婦張碧霞表示,她書寫村史都是內心深受感動後的自然反應,她認為村史的書寫,如果由各鄉鎮公所承辦推廣,應該更能達到書寫村史的多元目標。可貴的是彰化縣文化局在推動地方文化工作的起始,已經得到豐碩成果,截至2007年已出版二十一本,再度蟬聯行政院政府優良出版品獎與國史館台灣文獻獎。

彰化縣文化局長林田富相當推薦本書出版,在序文中提起,村史寫作受到國內大學相關系所重視,引發許多研究生加入書寫與研究行列。不過,如果無法帶動鄉親對自己生長地方的認識、熱情與驕傲,進而奉獻綿薄心力投入社區營造,她認為是不足的,推廣村史的書寫不該只停留在文獻獎,應該走入社區民眾的心中。她建議主管機關鄉鎮公所和縣市政府,應該編列常態性預算來深化它,比如辦理「走訪自己家園」後的徵文、繪畫、演說活動,透過教育和社區系統,全面認識自己的家園,才能真正落實鄉土文化工作。

吳宗憲鎮長為挖掘員林文化之美,年前特請邱美都和楊銘欽伉儷,規劃撰寫百果山村史,對於作者深入百果山巷道,為地方收錄幾千張照片,紀錄百果山生活故事,十四萬字,三百張照片,厚實的內容有歷史發展、果農生活故事、地方詩歌創作、員林地層和林厝遺址、姓氏族群調查、信仰和公媽會活動、百果山風景區和神社演變、布袋戲文化記錄、各社區介紹,共分十二回,還有百果山編年史等,都真實呈現書中。《探索泉州寮—百果山的春天》結合文學、史學、教學、社造、鎮誌的五合一功能,可讀、可用、可珍藏、可研究,是一本多用途的文化教育書籍,成為在地鄉親的寶書。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