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桃子園 (1) 阿嬤的故鄉

三十多年前,我一歲的時候,阿嬤跟我們離開了洲仔搬到鐵路的東邊,以前這裡是我們的田地,在二十九期土地重劃以後,現在它有個現代化的名字,叫『高鐵路』。某日,跟阿嬤提起跟新下里回桃仔園的事,之後阿嬤看見我…

家中七十多歲的阿嬤,身體硬朗,至今仍每天四點半起床,喜歡推著一台他親手打造的拼裝車,在家的附近走走,除了運動身體之外,也跟著流行做起資源回收的工作,而她最大的榮耀就是這輩子能夠兒孫滿堂,最大的興致就是跟我們這些孫子們圍在一起談天說地。

阿嬤每次聊天時總愛談起年輕時候的事、故鄉的事、阿公的事、老爸小時後的事,當然偶而不免為生活當中的事抱怨幾句。阿嬤在這麼多的回憶當中,最喜歡談起日本人來的那段日子,或許那段時間是她剛開始懂事的時候,更或者說是臺灣社會變動最大的時候,機關槍的掃射聲、炸彈的轟炸聲,從阿嬤的口中模仿出來微妙微俏,紀律嚴然的大人(日本警察)、手舞足蹈的消防操,很多事情好像歷歷在目。

而這些故事數十年不變,就好像是老唱盤一樣,每年總是要拿來播個幾次,好聽、不跳針,讓我們當了三十年的聽眾,總是在底下聽的目瞪口呆。

阿嬤說,小時候故鄉就在海邊,一個叫做『竹仔腳』的地方,那裡的風景很漂亮,有山有海,旁邊有一條南海大溝,這條大溝很長,一直蜿蜒來到蓮池潭,竹仔腳過了大溝就是桃子園。昭和四十四年日本人說要蓋軍港,大家就被趕出來了。

阿嬤你們是怎麼搬出來的?阿嬤說,要搬離開竹仔腳的時候,大家都很捨不得,因為當初生活簡單,經濟並不富裕,房子都是用竹子蓋的,叫做竹仔腳厝。大家把竹仔腳厝拆一拆放在牛車上,就搬出來了,有些搬到部後去,有些搬到跟桃子園人搬到新莊仔去。

而原本以農漁為生的家庭,在離開故鄉之後,阿嬤才十幾歲就得每天到合板廠去工作,跟男孩子一樣去做粗活維持家計。甚至結婚之後搬到洲仔,為了養活家裡的孩子,還得去市場跟人家賒米、賒菜…,才跟阿公把這些孩子養大,也才有我們。

990331xiaguma-300.jpg

阿嬤與小姑媽.背後為竹仔腳厝

三十多年前,我一歲的時候,阿嬤跟我們離開了洲仔搬到鐵路的東邊,以前這裡是我們的田地,在二十九期土地重劃以後,現在它有個現代化的名字,叫『高鐵路』。某日,跟阿嬤提起跟新下里回桃仔園的事,之後阿嬤看見我就會對我說,什麼時候我可以也去裡面看看。

遠在左營軍港內的『竹仔腳』,歷經了日治時期、國民政府時期的建設,早已成為海軍停泊船艦的軍港,左營對我來說,除了小時候在鐵道旁趕鴨子、在農地裡烤蕃薯的經驗外,相信與許多人一樣,一直以為左營代表的不是舊部落,再不然就是現在化的高樓大廈,更別說『海』的樣子,尤其是對於近十年左營的發展,我想很多人早已經不知道它長什麼樣子了。

在這十幾年裡面,除了聽家裡的阿嬤說説年輕時候的故事,也完成了村子裡的口述歷史,去年更協助了新下里完成桃子園遷村七十週年的口述歷史。而在這些過程裡發現,原來大多數的長輩,都對那片消失的海,還有消失的故鄉,抱著相同的願景跟希望。

(作者為高雄第一社大主任秘書)

(第一社大進行「桃子園遷村」口述歷史的過程,請點選這裡閱讀)

延伸閱讀:桃子園的遷村路─70年的歷史

【認識未來的大高雄】系列講座

高雄市是台灣少有的工業城,它如何形成,對城市有何影響,以及它帶 來的文化及困境為何?下一步,高雄該往何處去?身為高雄市民,我們該瞭解我們的過去,更進而參與並決定未來的發展。

【認識未來的大高雄系列講座】

講座地點:高雄第一社大1F視聽教室(前金國中後棟-六合二路278號)

參與人數:30人     講座時間:晚上7:00~9:30

收費方式:全程免費.可參與單場講座也可以全程參與喔!

歡迎來電報名07-2518200

共計六場講座:

第一場:5/3(一)王御風老師 

講題:何去何從的打狗城

講座內容:工業高雄的發展、困境與未來

高雄市是台灣少有的工業城,它如何形成,對城市有何影響,以及它帶  來的文化及困境為何?下一步,高雄該往何處去?身為高雄市民,我們該瞭解我們的過去,更進而參與並決定未來的發展。

第二場 :5/10(二)劉秋兒老師

講題: 打狗∼行走的學校

講座內容:一個使用簡單的方式來調整行為慣性的親身體驗;一種內心的感覺之旅…

第三場 :5/17 (一)周克任老師

講題: 水源視野在大武山而非柴山!—論縣市合併後,對於水資源的公民參與意識之建議

第四場 :5/24(一) 丁勇言老師

講題: 高雄,賺食人的好所在

第五場:5/31(一)李重志 老師

講題:同一屋簷下?縣市合併之後的空間佈局

第六場 :6/7(一) 李宇軒老師

講題:找尋愛的公共空間

講座內容:在公園、在街道、還是在市府廣場前?城市有無公共空間?由誰在使用著?好用嗎?有沒有其他較有人情味、有愛的公共空間?在本課程介紹中,我將舉個人觀察的例子,向大家說明高雄這些公共空間要怎麼找、怎麼珍惜!

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 專員:劉孟佳
電話:07-2518200
住址:高雄市前金區六合二路278號
信箱:bolion2001@yahoo.com.tw
bolion2001@gmail.com
社大網址:khhcu.sam.com.tw
共同購買部落格:khhcu.sam.com.tw/blog/

《農村再生條例》的美麗與哀愁 (1) 內容與爭議簡介

本文為第六屆農村願景會議中,「農再條例大家談-《農村再生條例》的美麗與哀愁】座談會的討論記錄,時值「農在條例」即將在立法院闖關,其中內容有許多可再協助釐清條例爭議。本系列共切分成5篇,以下是系列之(1)….

前言:

第六屆農村願景會議於2009年5月1、2兩日,由宜蘭和羅東社大,於宜蘭縣冬山鄉辦理。由於宜蘭是農業大縣,加上主辦社大強力宣傳,吸引了爆滿的人數參與。此外,宜蘭人好客以及社大做事認真的態度,也讓所有與會者留下深刻印象。

底下即為其中一場座談「農再條例大家談-《農村再生條例》的美麗與哀愁】的討論記錄,時值「農在條例」又要在立法院闖關,其中內容有許多可再協助釐清條例爭議。因原文篇幅較長,共切分成5 篇文章以利閱讀,,以下是系列之(1)。

990329nucunyuan-400.jpg

第六屆農村願景會議,吸引許多人士出席。

農再條例大家談-《農村再生條例》的美麗與哀愁

主持人 :林致遠(蘭陽技術學院休閒管理系主任)

引言人 :曾旭正(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

案例分享(1):宜蘭大進社區

主講人 :張文仁(大進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案例分享(2):宜蘭港邊社區

主講人 :林銀河(宜蘭縣港邊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案例分享(3):花蓮牛犁社區

主講人 :楊鈞弼(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總幹事)

與談人(1):林明賢(臺灣企業責任協會副執行長)

與談人(2):黃錦峰(淡江大學公共行政系講師)

紀錄:鄧敏宏(羅東社大專案秘書)

農再條例爭議內容與過程簡介

引言人 :曾旭正(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

大家好,很高興見到各位。

我們每半年辦一次農村願景會議,除了老朋友之外,他每次都慢慢增加一些新的朋友,這代表越來越多人關心農村。

這些《農村再生條例》我大概用我這段時間跟大家講幾個部分。

前面很簡單跟各位介紹一下這個《農村再生條例》,藉一個立法說明這個事情的進展,我會談一下舊的法案基本的問題,面對立法的事情,我們的行動不可能的是什麼?

我想在場的朋友,大家對《農村再生條例》的法案的理解深淺可能不太一樣,不過,作為現代的一個公民,要努力的針對我們相關的法案,認真的去理解他,然後再提出批評,特別是他還在立法階段的時候。

因為法律通過的時候,公務員是依法辦事,那很多東西就會像大機器一樣一直轉過去了。所以立法階段是非常關鍵的,《農村再生條例》這個政策是在馬總統競選的時候他的愛台十二大建設中的一項,當初一些人還滿懷理想的,最主要的就是現在的農委會主委-陳武雄先生,所以當初他們在這些裡面提出說:「要通過《農村再生條例》的立法,然後要在裡面編一千五百億,來推動農村再生的工作」。

這件事情在去年選舉完之後,換新的政黨執政,在去年的年底的時通過了一讀,在這之前,大家都不太去注意到,一直到通過一讀之後,一些人才發現這個條例的內容,茲事體大,所以就開始來關心這件事情。

《農再》條例座談曾老師的報告

曾旭正老師的引言報告。

法案有問題,為何不願開放討論?

關心這件事情的時候發現法案裡面有很多問題,既然法案裡面有相當多的問題,那是不是應該想辦法讓更多人能夠去討論他,所以就要求立法院應該要辦一些公聽會,那初期其實是民進黨的立委就主動辦一場公聽會,後來才又要求立法院辦正式的公聽會,但是很可惜,在辦公聽會的過程中,雖然正反的意見辯論的相當激烈,就是說大家對裡面有很多的質疑,但是大家在媒體上都看不得到,為什麼?

有一部份的原因是,由於這幾年經濟的不景氣,我們的媒體他們的經營方式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現在包括聯合、中時這些大媒體,也都可以「花錢」做新聞。這樣的事情有個概念就是說「置入性行銷」。他不是廣告,把政策宣導包裝成新聞,那新聞裡面他可以採訪誰,呈現出什麼樣的狀態,寫得很清楚,甚至說辦一個座談會,然後又是全版登的,是多少價碼這樣子,他幫你處理成四、五則新聞,比如說三十五萬,或者是另外報多少錢。

但是在過去有相當程度的媒體還是會有點自律,還是會想那樣的東西看起來比較像是廣告,或是很清楚的政府單位的宣導,可是現在最恐怖的是說,它變成讓你以為是新聞,是一個報導,而且看起來好像是滿平衡的一個報導,所以以那次在法院的公聽會為例,那一次很多的農民還帶了他們的農產品,說要送給農委會的人。

既然是一個公聽會,我們農民為什麼不能來這邊,還是個《農村再生條例》,為什麼我們不能來聽,現場的警察還說「這不是公聽會呀,這是立法院的內部討論」,就連他們自己都搞不懂狀況,在這個過程中,很顯然的包括政黨的操作、媒體的操作,讓很多事情都開始非常嚴重的扭曲,所以後來有些朋友去搜尋了農委會最近這半年多的一些案子,又發現了好幾個委託媒體的宣傳案,比如說委託中視就六百萬,六百萬還包括電視的部分,還包括由他們去審核的一些媒體,還做了一些相關的報導。

我相信在十幾年前,甚至戒嚴時代,大家對媒體都是保持著一個戒慎、懷疑的態度,但是越是到了這個情況下,越是搞不清楚了,你搞不清楚什麼事,什麼是新聞、什麼是廣告、什麼是謊言,所以我想這裡面就突顯很大的問題,我相信一個月大家的努力, 甚至是提出質疑,或是想辦法投書,也還是有些壓力產生,

所以呢,甚至我們有機會見到馬英九總統,在總統府裡面跟他談了將近三個小時,後來有些討論也出了很大的問題,可是在那之前,馬總統在美濃的時候,農民也提出這些問題,他說應該多討論,所以農委會就很快的在十天左右,就辦了十一場的「公聽說明會」,動員了各地都在辦活動,在那個會場上面幾乎都是一面倒的。

image

2009年4月5日,馬總統在鍾理和紀念館與美濃愛鄉協進會等地方人士座談農再條例。(蘇福男攝影)

農委會編列預算宣傳尚未通過的法案

社區的人都講,「我們多麼需要農村再生條例,等不及了!」農委會說他們對我們多麼好,我們什麼都不會,是他訓練我們的,讓我們有能力的,我們多麼需要他,這完全一面倒,這裡點出一個問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還沒通過的法律,就已經編那麼多的經費去做法律的促銷跟宣導,這是有問題的,如果它已經通過了,成為政策了,那麼這個時候花了這些錢去做宣導、去教育,這是應該的,可是對一個還有爭議的,可是你透過這個宣導只是在講一個面向而已,

見到馬英九總統,他在那個會上面點出一個問題,他認為看起來是一個契機,就是他要花兩千億來照顧農夫,所以農村要不要藉這個機會好好做規劃。那農村既然要好好做規劃,農村的土地是整個國家的土地的一大部分呀,所以他是不是應該要跟國土計畫要結合,而不是單一個別的農村,每個農村都會想說要多一點建地呀,或是想要做什麼呀,比如說有的想要變西門町呀,那這個就變成亂了套。

所以那一天的會議是有要求說農委會是不是在法案上要重新調整,把國土規劃的精神納進去,甚至很多人質疑是應該要把產業最新的部分也納進去,那希望農委會在整理出一個新的法案,交給總統之外,必要的話也放在網路上去,讓更多人了解,讓大家好好來討論,不用急,不一定要急著在這個會席上一定要通過。

不過很可惜,四月二十九號那樣的討論完之後,五月八號農委會就已經跟立法院的黨團做了協商,很快的就弄出新的版本,但是那個新的版本,我們拿到之後看到的跟舊的沒有太多的改變,他的第三章的部分還是沒什麼調整,那現在的狀況是他們預期拿這個版本來跟民進黨協商,可是民進黨本來預期他們今天要跟民進黨協商了,民進黨已經關閉協商了,那國民黨是說那我們就強行通過吧,所以會席就延到六月十六號,可能就會在那之前通過它,那通過這個法例會是怎麼樣的呢?基本上沒有太大修改,所以很簡單的就是基本架構。

過度簡化想像的「農村規劃」

第二章的部分是談所謂的「農村規劃」跟「農村再生」,再生講完就是美化農村社區的景觀,那農村規劃就是交給社區由下而上,就是給社區的人去討論,提出他們社區這個所謂的「農村再生計畫」,但是,其實他們原來想像的農村規劃是一個非常簡單的規劃,大概就是村子裡面的人去整合一下,然後辦幾次討論,就把你們的願景提出來,然後就提出一個願景的想法,為什麼這樣說?

因為他在兩千億基金所列的基金用途裡面,甚至沒有一項是可以補助專業者來配合農村的人,一起討論作規劃,它變成是規劃費用,一直到最近最新的版本才勉強加進去,也就是說原來的想法裡面沒有這個部分,所以他的規劃是一個由下而上,去討論討論就提出來了,政府就說要跟社區的想法做整合,這個部分有個好的說辭叫做「由下而上」,所以是個很難得的機會,

因為過去大家在社區耕耘這麼久,對於經費也不是很穩定,然後又要牽涉到很多政府機關,看起來是比較簡便的,所以這個條例也造成了社造界不同看法,甚至有些問題跟矛盾被激發出來,就是有些人很樂觀,這是一個好的機會,也有人覺得這是一個很悽慘的開始,因為過去的經驗看到越多錢進到社區,它只會破壞人跟人的關係,然後做不必要的硬體建設。

土地活化是用來變更成建地嗎?

第三章的部分,就是長期以來討論最關鍵的部分,因為第三章叫做「土地活化」,它所謂的土地活化是提供一個機會讓農村的某些農地可以變更成其他使用,原來的草案裡面是為什麼要做活化都沒有講,是不清楚的,到底為什麼活化?是為了保育生態嗎?還是為了什麼然後來做土地變更嗎?

其實沒有講,他只有說土地活化,因為土地活化所以要變更建地,變更建地是因為要土地活化,所以就是沒講清楚,比較大的問題是,包括今天下午彭明輝老師他在公聽會上面有提到說「我們都沒有想一想十年後、二十年後我們要吃什麼」,意思是說現在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只有30.6%,我們有將進70%的東西是要靠外地進口的,那靠外地進口的時候,當糧食的危機產生了之後,我們怎麼辦?

像日本,他們的糧食自給率有將進40%,他們都很擔心了,所以他們的政府單位用很大的力量去想辦法,每年增加一點點那0.5%、0.1%去提升它,來確保他們糧食的自主權,可是我們只有30.6%,我們的農委會沒有任何的政策來面對這一塊,那這件事情跟農委會上有什麼關係呢?

就是它的第三章,土地變更的部分,我們不管有多少的社區會來走這條路,來把他們的土地農地變更,總之,它就是會減少農地,那減少農地跟糧食自給率的危機,到底是什麼關係呢?

好像大家都沒去思考,所以農委會說為什麼他們需要這個農地變更的這一部分,他說他想要解決的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在田園上面的引用農發條例十八條蓋農舍的部分,我們有這樣做之後,那些人就不能在那邊蓋農舍,只能在我這所謂的整合型農業準備地區,或者是農村再生發展區這邊來蓋房子,但是其實就法條來看很模糊,

我們今天至少籌備可能會邀請教授到與談,我真的很希望聽到他們講清楚,他們想像的機制是什麼,為什麼你在旁邊畫了一塊地之後,外圍的也許距離五百公尺、八百公尺外的農田某一個地圖,他就不會在那個地上面蓋農舍了,而會跑到這塊地來蓋,到底機制是什麼?一直沒有講清楚。

農村再生,要年輕人才能生啊!

第四章講到農村文化之類的事情,我想那部份其實是寫的很模糊,所以我們刺激他說,那你既然要講文化,應該跟文建會相關的事情要結合在一起,這是條例本身的問題,可是我們有些朋友他還可以跳到更高的角度去看這件事情,就是「農村再生,既然是農村再生,那到底是要再生什麼?」或者是「農村再生的根本需求是什麼?」

在這個過程中,國民黨曾經發動他們的黨工去農會發動連署,而且還說支持農村再升條例。

其中有一個農會,看到一個婦人走出來就說:「歐巴桑,來簽名一下、簽一下。」

歐巴桑說:「是要簽什麼?」

他說:「就簽農村呀,再生呀!」

「要再生?沒辦法啦,我都這麼老了,沒辦法再生了啦。」歐巴桑又說:「要叫年輕人生啦,我哪有辦法生呀。」

一語道破重點!

農村再生,重點是你能不能讓年輕人回來呀。

那年輕人為什麼要回來?原來的農村再生條例是說因為農村不夠漂亮,因為農村的房舍破落了,所以我們要去把它整理好,年輕人才會回來嘛,你想想看因為年輕人會回來難道是因為家不好住?家不好看?還是厝沒顧到?不是嘛,

最近在小地方也有一個好像是輔大的一個學生在寫的,他說他最近回鄉下去的時候,他發覺他們村子好像有很漂亮的步道,他跟爸爸說「你跟媽媽可以每天去步道散步」。爸爸說「都一把年紀了,還什麼散步」那究竟是為了什麼呢?農委會就提出來:「為了創造出讓都市人流連忘返的農村」。

我相信我們宜蘭已經做到這部分了,因為已經有很多都市人流連忘返,他們蓋了房子也不回去了,那些都市人來這邊流連忘返跟我們這邊做農的人有什麼關係呢?也許像中山社區這邊他們想要發展休閒農業,但是台灣四千個社區有多少比例的,會走這條路呢?

這個部分有很大的問題,沒有看清楚農村的再生機制是什麼,重點在哪裡?但就要編兩千億?那兩千億都是我們要跟後代借來的錢。

那因為這樣的事情而行動,其實我覺得力量是很小的,我們這樣去寫文章、去批評,去做些行動,但是如果從一個比較大的觀點來看,覺得台灣的關鍵就是最近的十年,這十年就是現在在農地耕種的老農,他們就要結束了,這十年就是一九六○、七○年代離開農村到都市就業的那批農村子弟退休了,這兩代的人都是跟土地最親的,這些是斷層的,所以現在的二十到四十歲的人大部分都對農村沒有實際經驗的,老農的部分他們關係不了這件事情,他們也沒辦法說站起來革命。

但是這些在都市的中產階級,也許基於他對農村的關懷,也許基於他想回來農村幫忙他們,可能會恢復關係,所以我們覺得這一次的行動就是農村再生條例,他也許是偶發的激發了農村自覺運動,就是透過這件事情,也許是讓更多人產生農村這種關係,會關心他,

所以比如說我們在網路上發動連署的時候,不到兩個禮拜就更多人連署,後面的留言都很令人感動,就是說其實很多人是關心他的,可是也許沒有一個管道,那到底我們要怎麼關心農村?怎麼把反對「農村再生條例」這麼不好的法案,反對的過程中能夠集結更多的關心跟力量,這東西不管法令有沒有通過,未來都是很重要的,

法令如果通過了,可能要很多人來監督,來想辦法讓這個法令的錢用得對喔,要不然開玩笑說:「我們設一個網站,可以登很多照片,就是像農村再生紀念物」,就很多不需要的東西呀,那花了好幾百億好幾千億。

那這個法令如果在這個會期上,我們把它阻擋了,沒有通過,那更需要很多人來關心呀,來想看看到底真正農村再生是需要什麼?然後提出一些建議,把法條修的更好一點,在下個會期或再下個會期把它做的更好,我想我們這個課題需要大家的關注,運動也還在進行當中,希望我們今天的討論能夠提出一些行動的想法,謝謝各位!

(本系列待續)

以環境資源為核心之文化創意產業

諸此背景、規模、訴求各異的文化創意產業,有的是不忍傳統產業的消逝,除積極投入傳統技能的學習,也嘗試導入新的思維,讓既有產業展現新的活力與可能;有的關注生態及保育議題,希望能夠創造人類與自然和諧…

談到環境,許多人會直接聯想到自然,不過,近來人們也意識到,作為人類生存基礎的自然環境,除了限制與影響人類的生存及生活狀態,也越來越受到人類作為的影響與改變,最後又回過頭來改變與威脅人類世界的持續發展,有時候,這些作用甚至是不分地域,無遠弗屆的,當前全球暖化所引發之全球氣候變遷,乃至於海平面上漲、極端氣候等,就是一個重要的例證。

台灣於1990年代自日本引入社區營造的概念,並加以在地化及發揚光大,早期曾以人、文、地、產、景等5大面向進行社區資源分類,其中,人的資源包括具備豐富在地知識的耆老或擁有特殊專長的技藝者,另外,也可泛指所有的社區居民,或熱心推動相關工作的行動者與促進者;文化資源包括歷史、民俗與技藝等;自然資源包括環境與生態等;產業資源包括現存與消失的產業;景觀資源包括一棟老房子、一個廟埕廣場、一棵老樹,乃至具備特殊意義與價值的視覺元素等(台大城鄉基金會[1],1995:27-28)。

如若運用上述分類模式進行社區資源調查,有時候會很令人困擾,因為,許多時候,一項社區資源,可能涉及一個或多個不同資源面向,例如:一座舊菸樓,可能包括菸葉的栽種者與製作者(人的資源)、特殊的歷史事件與傳統技藝(文化資源)、菸田生態與水利系統(自然資源)、提供地方經濟與就業機會(產業資源)、重要的地標與象徵(景觀資源)等,凸顯社區資源必須進行總體考量的重要性,亦應理解分類是便於進行環境資源之整理與分析,不該變成調查及討論的瓶頸與障礙。

文化創意產業,是繼農業、加工製造業,乃至近年來蓬勃發展之資訊、電子產業後的第四波經濟動力,主要訴求是憑藉人類獨特性的創意及創造力,讓原本著重於資金與人力投入,強調量大、快速的生產模式,有機會邁向少量而多樣,細緻而深刻的嶄新產業模式。

解讀「文化創意產業」,顧名思義,應該是「文化+創意+產業」,換言之,以環境及人文為核心,運用創意思維及創新技術,打造新的藍海產業,才是最重要的努力方向及目標。

近年來,在社區營造的基礎與累積下,許多分散各地的社區、非營利組織、企業與個人,進行了多樣化的嘗試及努力,為了讓這樣的努力與成果,能被更多人認識與理解,成立於2006年的中華電信基金會,以「協助社區文化產業、耕耘社區生活、縮短數位落差」為宗旨,建置了「點‧台灣」社區網站平臺,邀請許多優秀的紀錄片與媒體工作者,挑選具代表性之社區及地方產業拍攝短片,嘗試透過影像的力量,讓充滿人文性與實驗性的創新產業,能有更多相互學習,乃至集體發聲的可能性。

990318yilanerjie-420.jpg
以「千人移廟」聞名的二結社區,讓面臨倒閉命運的造紙工廠,有了新的生命力與可能性(攝影/劉正輝)

諸此背景、規模、訴求各異的文化創意產業,有的是不忍傳統產業的消逝,除積極投入傳統技能的學習,也嘗試導入新的思維,讓既有產業展現新的活力與可能;有的關注生態及保育議題,希望能夠創造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產業模式,表面上看起來是賣產品,其實是在傳達新的觀念與價值;有的嘗試將環境生態與景觀資源,結合設計及創意手法,創造新的產品或服務;有的重視在地居民的生活與生計,希望透過微型產業機制,提供新的經濟收入與就業機會。

以下針對魚池森林紅茶、中寮溪底遙農園、埔里廣興紙寮、竹山竹編藝師黃塗山、鹿港施金玉三房、阿里山不舞作坊、三地門風刮地秋月的店、萬丹采風社、知本法拉撒工坊、原愛布工坊、原愛木工坊、布農部落、二結庄生活館、赤藍生態茶園、竹南蛇窯、苑裡山腳藺編、苑裡華陶窯等案例[2],進行檢視,並初步歸納出以下幾個議題與重點:

(1) 沒有核心性的靈魂人物,就沒有文化創意產業的誕生;

(2) 應以對於人文及自然環境的認識及思考,作為產業發展的根源與基礎;

(3) 致力與在地文化或自然環境共存共榮,並行發展;

(4) 無論是既有或傳統產業的再創造,或是因應人文及自然環境的再發展,皆應傳達新的意義與價值;

(5) 跳脫市場經濟的思維,重新以產業或產品的內涵,引領消費者的行為,觸發新的體驗與感動;

(6) 不追求產業規模極大化或者生產數量最大化;

(7) 相較其他產業模式,更加關注在地居民之生計與生活課題;

(8) 鼓勵在地居民共同參與,並以分享代替寡佔…

當然,這樣的案例分析及探討,仍應持續擴大與延伸,然而,最重要的核心意義與價值,在於重新思考環境資源與人類生活的互動及作用,並嘗試透過文化創意產業的推動及發展,建構維護自然環境體系,豐富在地人文精神的可能與發展。

參考資料

Hinchliffe, S.,2009,《自然地理學:社會、環境與生態》。臺北:韋伯。

台大城鄉基金會,1995,《社區總體營造整合規劃分析供作參考手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1] 全名為財團法人台灣大學建築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2] 請參閱「點‧台灣」網站內容:http://www.clicktaiwan.com.tw/taiwan/ForwardJsp.do?jspName=industry.industry。

(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甲仙訪調(1)越界

身為外人的我們,來到五里埔的農地,對這地方意味著什麼?慈與綠,只是兩個大一的學生,跟著社團來到這陌生之地,遇見對他們同樣感到陌生的狗兒,因而僵持著,誰也不讓誰去碰觸自己背後的世界。被吠聲制止的我們….

「甲仙訪調」報告系列前言

文/溫炳原

去年十月剛進災區做調查時,有天突然收到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的林淑英老師轉信,希望能協助東吳大學思潮研究社(註1)同學們,擔任他們社團課程的講師,談一談我們(台灣)的環境究竟出了什麼問題了?!也因為這樣的邀請,讓我有機會得知有一群學生,儘管未能在災後立即投身災區,加入救災的行列,卻也能將熱情有意識地延續下來,並以當時一團亂的「重建」為議題,用自己的理解開始探索行動的可能性。

正如林淑英老師的反應:「看見年輕人這麼有洞見、熱情,讓我忍不住連夜回信」,我也十分好奇,遠在台北的這樣一個學校社團,到底是如何看待這一次的八八水災?講坦白一點,這樣一群從未下鄉過的學生,他們又能夠為災區的重建做什麼呢?

但事實上,這群學生不僅富有理想性,同時也更具有行動力。透過甲仙愛鄉協會及旗美社區大學的協助,該社12位成員風塵僕僕地、從台北來到遙遠之外的甲仙,進行起為期兩週的訪問調查。儘管他們駐留的時間並不算長,甚至都還不夠用來「甲仙走透透」,但我可以感受到他們的期待,是嘗試與甲仙這個地方建立起連結,並試圖為長遠彼此的交流及互動,盡一份他們的心意與努力。

而結束田野調查、回到學校之後,這樣一群「外來者」還一直檢討著,如何持續地關心這個令人感動、為人愛戀的甲仙,於是接下來的階段,他們想透過來到甲仙訪調的「書寫」,來親近、理解並關心這些甲仙這塊土地上的總總。

很高興東吳大研社有這樣下鄉的實踐,也很期待甲仙的地方魅力會被更多人看見,城鄉的相遇觸發了許多思考,大學生與小地方的接觸亦創造了不少的可能,在未來幾年,當甲仙漸漸擺脫水災陰霾的路途上,我們需要更多願意陪伴地方重建的力量加入。

接下來,小地方社區新聞網將連載東吳大研社的訪調成果,旗美社區大學也會同步轉載,我們歡迎關心甲仙發展的您!可以隨時加入重建的隊伍,也許第一步,就是從閱讀東吳大研社這一系列的文章開始。


甲仙訪調(1)越界 文/莊惟任

990317yuejiejiaxi-400.jpg

截住我們去路的黑狗

越過一片休耕而荒蕪的田地,在路口處,六隻黑狗圍了上來,對我們狂吠。釉黑的身軀配上警戒的表情,有股勇健的美。齜牙裂嘴的形象,將牠們串連在一起,以說不上是敵意的敵意,提醒我們只是外人。

身為外人的我們,來到五里埔的農地,對這地方意味著什麼?慈與綠,只是兩個大一的學生,跟著社團來到這陌生之地,遇見對他們同樣感到陌生的狗兒,因而僵持著,誰也不讓誰去碰觸自己背後的世界。被吠聲制止的我們,彼此都需找到跨越這層陌生的力量,但力量能從哪來呢?

也許每一次的跨越,都需有某種僵持作為前奏,讓我們知道自己是誰,為了什麼,願意走近彼此。在這條相互接近的路上,每個人都會逐漸產生自己的理由、堅持。慈與綠會有他們的想法,我也會有我的。

這次的訪調,是為了了解五里埔農業的現況。八八災時,五里埔有大量的林班地、農地被沖刷,整山整山的竹林、梅子被帶走,整片整片的地,被淹沒、覆蓋。對農業最要緊的水,除了水圳的損壞外,水的源頭亦被深埋在數十公尺的地下,等待挖掘。就算有些作物在熬過這一連串打擊後,能夠存活下來,道路的損壞亦使農民無法進入林班地,看顧、收成僅存的作物。

通過黑狗的檢視後,我們初步想探問的,就是遭遇這些變故的農民所面對的處境。

我們的理解仍過於天真。

當黑狗停止叫囂,願意讓出一條通往他們世界的路,我們首先看見的,是自顧自在田間忙碌的紫色身影。

慈,作為三人小組裡唯一懂台語的人,盡責的上前攀談。綠在一旁觀察、作筆記、照像。沒用的我則負責在慈身邊,裝出聽的懂對話的神情,不時點點頭,應和兩聲。

憂傷的幕在慈與紫色身影之間降下,當時的我卻渾然不覺。

結束攀談,約好下一次可能的訪問時間後,我們繼續向前。這時,慈告訴我們關於紫色身影的故事:

clip_image004

慈與阿秀的相遇

她叫阿秀,七十出頭,兩年前從小林村搬到五里埔。原本,她是在小林村的山腳下養羊,直到觀音向她託夢,告訴她若不搬走,會碰到災難,她才勸說丈夫、公公和她一起搬家。

老人家對故居的感情是濃厚的,公公因此大發雷霆,絲毫不願妥協,沒辦法的阿秀,和丈夫一起遷居到五理埔,憤怒的公公因此將五理埔的農地扣在手裡,不肯過繼給他們。

八八水災時,山崩了,公公對故居的情感,雜在土石流中,與楠梓仙溪一同竄流,怒吼的自然帶去大量人命,彷彿被觀音預見的另一種憤怒。每日的生活、情感,愉快或不愉快的記憶,被掩蓋在土層下方,又無比厚重的升起,它轉為人的追思、哀悼,轉為電視上一幕幕麻痺人的畫面,轉為大批物資、捐款,轉為官員們一張張不知何時兌現的政治支票,轉為學者專家民眾們紛紛發表的分析、建議……

但經歷、承受著這些傷痛的人呢?他們實際面對的現實是什麼?什麼東西被打碎?又有什麼東西該重建?

八八水災後,阿秀阿姨繼承了死去的公公的地,也繼承了許多說不出口的情感刻印。綠寫下的觀察筆記,細膩的捕捉到阿秀剛開始談話的表情:「一開始,她似乎有些緊張,眼神飄移,等到我們表明身分後,才慢慢變得健談,告訴我們很多她的故事。」

飄移的眼神,望向的是公公遺留下來的地。阿秀目前隻身一人,種了兩分地的蔬菜。餘下的八分地,因為無力照顧,只能休耕,長出整片的芒草。

荒蕪,在這些日子裡不斷蔓生,像傳染病。每個人的死去,都留下一片待填補的空白,大到個人無法處理,只能放任它在一旁,被野草占據。

這份無力,比其他問題都來的迫切。無論外人談的多熱烈,直接去面對遺留下來的生活的,是生於此、長於此的人民。對於重建的想像,必須超乎捐款、政治支票,因為除了許多硬體設施的建設外,更重要的是去陪伴、撫平當地人內心的傷痛,並且協助他們重新建立一個能相互扶持的生活圈。

有能力去承載悲傷的,是團體,而非個人。若每個人只能依靠領補助重建生活,而未能與其他當地居民串聯在一起,釐出重建的方向,這片地,注定像阿秀繼承的八分地一樣,被芒草吞噬。

然而要將人串連在一起,談何容易?每個人都有不願說出的傷,每個人,在脆弱時,都想待在自己的小圈子裡,讓熟悉的事物撫慰自己。在許多隱密的痛的包圍下,人與外界的隔閡會變深,而變深的隔閡,又令他們更難透過與外界的連結,獲得面對生活的力量。

我們的訪調,與其說是取得資訊,不如說是在嘗試鋪建一條漫長的路。讓他們願意述說自己,讓他們能夠將隱密的痛,釋放給外界一同承擔。

而我們也得變得更成熟,能夠傾聽、承擔那份痛。如此,人們才能從傷痛中走出,連結在一起,面對生活。

阿秀告訴我們的故事,只是表面。更深的東西,她目前不願、也不能述說。

除非我們更成熟。

註1:

該社簡稱大研社,是東吳大學校園內,以關心學生自治及公共議題為主的學術性社團。從早期的大陸問題研究社討論兩岸議題為主,到也百盒學運時期轉型為關心台灣社會、參加學運。近五年來也開始轉向關注學生自治、性別人權、青年貧窮化、集會遊行自由等相關議題。

如何增加十三行博物館的參觀人數?

不同於其他博物館給人嚴肅、拘謹的刻板印象,十三行博物館是個擁有美麗景觀的博物館,不少MV或偶像劇都曾經到此取景,但是,由於相關宣傳包裝或連結性不高,喪失話題討論的機會,另無論從捷運站或各媒體管道都鮮少…

臺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簡稱十三行博物館)位於美麗的淡水河八里左岸,興建初衷是為了搶救十三行遺址,目前逐漸轉型成為一個關懷地方整體發展的生態博物館,營運目標不再只有保護遺址,而是整合地方資源達到社區總體營造的目標,但是,十三行博物館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增加觀光人數成為重要性之發展課題。

990306-chufan13hag-300.jpg

十三行博物館之成立背景

誠如前述,十三行博物館位於臺北縣八里鄉左岸,定位為「北臺灣指標型考古博物館」,也是北臺灣第一座縣立考古博物館,興建起因為搶救二級古蹟「十三行文化遺址[1]」。

1989年至1992年間,因遺址所在地正巧位在八里汙水處理廠之預定地,引起各方注意,形成搶救遺址的熱潮,1992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簡稱文建會)確立遺址保留面積為3136.9平方公尺,其餘遺址面積則為污水廠所覆蓋,1995年,中央各部會決議於污水廠撥地成立「十三行遺址文物陳列館」,並由中央及臺北縣政府分別編列預算興建,1998年更名為「十三行博物館」,正式興建,2003年4月24日正式開館[2]

十三行博物館之展場,內以劇場形式呈現,期待能讓觀眾走進十三行、體驗十三行,館內主要為「重返十三行」常設展,展示遺址重要出土文物,包括陶器、鐵器、煉鐵爐、墓葬品及與外族之交易品等,代表性文物為「人面陶罐」,完整呈現當時居民在食、衣、住、行、習俗及工藝等各方面生活型態,此外,亦介紹有關植物園文化、圓山文化等過往遺跡及背景。

因應現代博物館之發展理念,十三行博物館除扮演縣級博物館之重要角色外,亦為八里地區的社區博物館,未來也將逐步轉型為關懷地方整體發展的生態博物館。

十三行博物館之行銷策略及成果

十三行博物館之常設展大致維持不變,特展區則不定時更換,特展內容多與十三行文化、八里地區相關,近期展出特展為「雅美.達悟.海」特展與臺北地區史前遺址珍寶-盧錫波先生收藏考古標本特展。

十三行博物館舉辦活動則可分為2 類:與社區或節慶相關。社區活動包括每年元旦之社區日,以及社區營造相關活動,例如:專題講座和植物精油香皂製作等;節慶活動則大多在中秋節、端午節、母親節等重要節日舉行,舉辦「天文眼賞月娘」(中秋節)及「夜宿十三行」(端午節)等。此外,十三行博物館於2003年開始,加入「十三行左岸藝術節」之系列活動範圍之一,另透過活動與當地居民產生連結,落實其推動社區文化與休閒產業的目標,也藉此行銷博物館。

為了提升臺北縣其他鄉鎮,乃至其他縣市民眾參觀十三行博物館的意願,2009年舉辦「藝遊博物館,發票做慈善」活動,收到了不錯的成績,2009年1月至9月參觀人數,較2008年同期成長69%,民眾將省下的經費,轉至餐廳及紀念品店進行消費,營業額也有不小的成長。

2010年為了慶祝臺北縣升格為新北市,加入縣府推動之博物館免費,以及「遊寶地,掏寶樂」等活動,藉此將臺北縣公私立博物館景點串連起來,十三行博物館因此與其他博物館際進行連結,也可增加十三行博物館之曝光率與知名度。

前述博物館免費參觀活動,自2010年1月1日開始執行,實施近1個禮拜,就收到不錯成效,元旦假期之參觀人數,相較於2009年同期,由1,367人次激增到4,703人次,漲幅為臺北縣各公立博物館之冠(吳文良,2010)。

十三行博物館的缺失與建議

不同於其他博物館給人嚴肅、拘謹的刻板印象,十三行博物館是個擁有美麗景觀的博物館,不少MV或偶像劇都曾經到此取景,但是,由於相關宣傳包裝或連結性不高,喪失話題討論的機會,另無論從捷運站或各媒體管道都鮮少看到十三行博物館的相關宣傳與新聞,因此,未來博物館之自我形象包裝,還有很大的進步與發展空間。

由於博物館展場空間限制,目前無法引入或策劃舉辦大型特展,導致吸引力不足,活動方面,多數皆無法緊扣本身之核心價值,甚至連結至當下火紅卻與博物館無關的商品或活動,雖能藉此提高關注度,但是,卻也會讓民眾無法接收到博物館真正想傳達的意義,建議十三行博物館應加以正視,此進行清楚定位,不該為了辦活動而辦活動。

檢視十三行博物館之增加參觀人次策略,多以「優惠票價」或「免費參觀」為主,一旦調整為正常票價,往往就門可羅雀,2010年元旦之參觀人數提升,目前還不確定是否與免費參觀有關,抑只是正逢連續假期,建議從上述內部營運層面著手,應該會更加持續性及長程性之發展效益。

本小組認為,收要目標為提升參觀人次與民眾參觀意願,可經由加強宣傳及企劃,提升十三行博物館在此地區之重要性與能見度,進而帶來觀光效益與教育意義。針對以上缺失,本小組提出跨縣市大型節慶活動企劃、結合區域性之觀光活動以及教育活動三個面向來詳加說明:

(一)跨縣市大型節慶活動企劃:

臺北縣將於2010年升格為新北市,未來也可望與臺北市合併,若能串連臺北縣市各級知名博物館,參考2009年底至2010年初舉辦之「阿!花季來了」系列活動[3],提出舉辦「北市博物館節」之相關構想,串聯各博物館之特展,或共同策劃展覽活動相互呼應。

除十三行博物館外,可結合國立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國立歷史博物館、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臺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臺北當代藝術館等大型藝術館及博物館,一來可以其他博物館之名聲,提升十三行博物館之能見度,卻不會增加過多宣傳費用,二來以節慶式策略,擴大活動範圍與影響程度,使預期效益能倍數成長。

由於採取跨縣市之跨區域合作,宣傳較不受地域限制,不管是公車、捷運、機場等,都能統一進行文宣散發與廣告發布,以加強民眾印象,並引發關注度及興趣,進而參與活動。

(二)結合在地性之觀光活動

為了解決八里交通不便之問題,應與渡輪業者與公車業者合作,推出優渡輪優惠票與公車免費接駁,例如讓接駁司機裝扮成史前人類以增加話題性等。

在活動的部分,除與其他博物館進行館際合作與聯合行銷,亦可安排套裝行程,與觀光地區及觀光活動結合,例如:加強與淡水遺跡或者博物館的連結,於特定的節日如情人節等推出系列活動,讓系列活動將淡水人潮帶往十三行博物館。

(三)深化博物館之教育功能

多數人皆耳聞過十三行博物館,因為,歷史課本只要提到鐵器時代,就會談及十三行文化,若能與學校機關合作,製作與教育課程結合之配套活動方案,介紹更多有關鐵器時代人們的寄祀、婚喪與特殊節日慶典,甚至可以擴大到其他鐵器時代文化,讓校外教學除故宮或北美館外,也能有更多不同選擇。

註釋:

[1] 1991年8月依文化資產保存法指定為二級古蹟,2006年5月1日重新公告為國定遺址。

[2] 有關個案資料,主要參考臺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官網,網址:http://www.sshm.tpc.gov.tw/web/Home

[3] 參考臺北市政府市政網站相關資訊:http://www.taipei.gov.tw/cgi-bin/Message/MM_msg_control?mode=viewnews&ts=4b14839d:615d&theme=&layout=&pressmode=&acc=&pwd

參考資料

吳文良,2010,〈四館一園免費 參觀人數倍增〉。聯合新聞網,2010 年1月2日,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5342286.shtml

(本文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產業學系98年度第1學期文化政策課程之生態博物館工作坊的分組書面報告,報告由小組成員共同撰寫。)

教育與商業考量的衝突:以屏東海生館為例

撇開亮眼的營運成績不談,回頭檢視當初設立海生館的初衷,包括:教育民眾、保育生態等,這些課題在採取BOT經營後,是否淪為口號?舉例而言,為了吸引人氣,海生館初期以鯊魚作為「動物明星」,在引進俄羅斯小白鯨…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以下簡稱海生館),於2000年2月起在屏東縣車城鄉正式開幕,地處墾丁國家公園西北角臨海地區,整體規劃理念以展現「水」的精神與特性為主,並採低密度建築開發,期望能與原有自然環境達成和諧的關係。

臺灣四面環海,又位處熱帶及亞熱帶交界處,地形氣候複雜,造成豐富之生物多樣性,海生館成立「臺灣水域館」詳盡介紹臺灣獨特水資源及水環境,另以不同主題館場對參觀民眾達到教育目的,由「保育生物多樣性」出發,積極養殖及保護館內多元物種,此外,館內編制有研究人員,期能對於臺灣水域資源產生積極保護作用,並提供海生館予外部研究人員進行生物研究,以達學術功能。

海生館BOT案推動背景及效益

海生館除上述之角色與功能,也是國立博物館第一個運用BOT機制的個案。第一期工程原由政府投資興建,但是,苦於後續經費短缺,因此,公開招標委外給民營企業經營,當時因經營現況不佳,投資金額龐大,僅有南仁湖集團旗下之海景世界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景公司)投標,並未獲各界看好,沒想到因為定位得當、策略聯盟得宜,海生館從此一炮而紅,成為屏東地區著名景點,活絡周邊經濟,帶動地方發展。

990301pindunghaiimage001-40.jpg

海景公司自從接手此項BOT案,便將海生館定位為「教育園區」,目的為教育遊客認識海洋,並與出版社結盟,編寫海洋相關教材,作為國中小學之教科書,培訓專業解說人員,分赴各地擔任講師,推廣海洋生態保育,使海生館成為南臺灣國中、國小校外教學指定地點。後續更推出「夜宿海生館」活動,讓遊客觀賞水生生物的夜生活,身旁有魚兒陪伴入睡的特別體驗,更提升了營運績效。

綜觀海生館BOT案成功主因,莫過於隸屬政府部門之館方人員投入研究工作,並對執行BOT案之企業全力支持,此外,將經營權交由民間企業,因民間企業深具業績壓力,亦較能以深具創意之行銷手腕使海生館遠近馳名。

在高雄捷運、臺灣高鐵等2項重大BOT案負面形象不斷後,政府為挽回民眾對BOT的信心,而對海生館BOT案大力地推崇(程仁哲,2006),只是,如此被歌功頌德的博物館BOT,真是成功的案例嗎?又將如何定義何謂「成功」與否呢?

珍貴生命交換來的成功

撇開亮眼的營運成績不談,回頭檢視當初設立海生館的初衷,包括:教育民眾、保育生態等,這些課題在採取BOT經營後,是否淪為口號?

舉例而言,為了吸引人氣,海生館初期以鯊魚作為「動物明星」,在引進俄羅斯小白鯨後,便將鯊魚改置於後場,甚至移到同為南仁湖集團經營的清水休息站供作觀賞(陳志東,2004),十數隻不同種的鯊魚,被圈養在狹小的空間中,若不游動幾乎無法獲得氧氣,等到輿論四起,才停止這樣的展示行為。

至於小白鯨的引進,美其名是使民眾有幸一睹不同生態場域的海洋生物,提供國內研究稀有生物的機會,不過,實際上,臺灣的環境與技術尚不足以承擔小白鯨運送與飼養的風險,6隻小白鯨當中,有2隻在運送途中便緊迫而死,更使用早已被全球摒棄的馬戲團式手法進行展示-近距離與人群接觸,使其暴露在高危險的環境當中(陳昭倫,2008),

甚至為了追求更大的商業利益,館方宣稱池中有3隻6歲的公白鯨頻頻探頭「叫春」,追加引進一批新的小白鯨,極力塑造其歡喜娶親的情境,完全漠視科學家長期研究,有關從未發現小白鯨叫春、小白鯨性成熟應在8-9歲等事實,又何來教育目的之有?

事實上,海生館隸屬教育部管轄,內部也有相關組織編制,但是,在海景公司諸多企劃及執行備受爭議時,卻鮮少見到教育部出面表達關切或善盡監督之責-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就曾經為此做出判決,指出海景公司本無權進口保育類生物,該館不僅未盡管理之責,竟然還為其背書,在小白鯨進口2年內也查無任何學術研究之紀錄。簡言之,當採取BOT模式委託廠商經營,理應賦予其營運之自由度,但是,若已涉及違法情事,政府實在不應坐視不理,而讓「教育」成為廠商營利之冠冕堂皇的理由。

海生館未來發展建議

為防範類似以商業作為主要考量之相關事件一再發生,進而對生態造成莫大威脅,建議由教育部、民間保育人士、相關研究領域學者(例如: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科技研究所)、當地居民等,共同籌組一個委員會,對海生館及海景公司進行監督與制衡,確保不因龐大權利金利益而犧牲生態環境,漠視博物館功能失調,

另要求海生館運作公開透明化,包括:資金流向、生物來源及去向、生物健康狀況、居住環境或運送過程等課題,皆應完整監控,此外,海生館之研究部門,亦應不受營運利弊影響,另可與媒體合作,有效為生物發聲。

國內目前僅訂有野生動物保育法,無法有效規範所有生態保育行為,諸如:動物園、博物館等,應提供生物合理生長環境,傳達完整教育訊息,以及避免展示違反自然行為等,身為海生館主管機關的教育部,應積極推動相關法規的制定,政府方面也要加快腳步,成立有關單位管理相關事宜,避免生態環境一再遭受破壞,終至無法彌補。

最後,政府必須思考,設立集結保育、教育、學術多功能合一的博物館,原是良善美意,但是,參雜政治與利益等複雜糾紛後,反而睜一隻眼閉一眼,任憑企業消費生命賺取利潤,實在有違政府應盡之責任與義務。海生館如今淪為保育界的一大敗筆,甚至直接或間接扼殺海洋生物,破壞海域環境,豈不喪失初衷、本末倒置呢?

參考文獻

陳昭倫,2008,〈BOT是臺灣自然生態的殺手〉,環境資訊中心,2008年8月20日,http://e-info.org.tw/node/36803

陳志東,2004,〈生態教育成商業包裝 高速公路上的鯊魚悲歌!〉,NOW news,2004年7月27日,http://www.nownews.com/2004/07/27/153-1663598.htm。

程仁哲,2006,〈體檢BOT的海生館──海洋教育的悲歌〉,環境資訊中心,2006年1月20日,http://e-info.org.tw/node/2193


(此文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產業學系98年度第1學期文化政策課程之生態博物館工作坊的分組書面報告,除作者外,小組成員另包括顏鈺庭、洪寧婕、廖筱涵、陳佳琦、楊婷婷。)

[世界遺產WH] 與[無形文化遺產ICH] 的差異-馬總統的錯誤口號

筆者在此再度呼籲:依據UNESCO定義,目前世界上並無「無形世界遺產」這種說法,而「世界遺產(WH)」和「無形文化遺產(ICH)」則是意義明確的專有名詞,是獨立運作的兩道主體與系統,宛若土星與冥王星各自運行在各自軌道上,各循各的國際公約(Convention),互不相屬,切勿混淆。

閱讀之前,請大家留意:

所有正確的「世界遺產(WH)」相關資訊,詳見http://whc.unesco.org/

所有正確的「無形文化遺產(ICH)」相關資訊

,詳見http://www.unesco.org/culture/ich/index.php?lg=EN&pg=home

文中凡是「斜體字底線標示」,皆為「有錯誤的敘述模式」,請勿片斷採用。

──────────────────────────────────────────────────────

本文欲釐清台灣政府目前對於「世界遺產(World Heritage, WH)」四字的誤解,說明「世界遺產(WH)」與「無形文化遺產(ICH)」的根本差異,並期待自政府到民間,往後切勿再提『將正體字申請為「世界遺產 World Heritage』的錯誤說法,亦勿再使用「無形世界遺產」此錯誤詞彙。

至於如何推廣、保存正體字以及如何尋求他法使正體字獲取更多國際認同,不在此文探討範圍。

屢屢誤解

過去一年,政府對於正體字與「世界遺產(World Heritage, WH)」的發言,掀起了相關討論潮。除了圍繞著正體字推廣議題之外,還包括了因政府與媒體不甚了解「世界遺產(World Heritage, WH)」和「無形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CH, 或稱非物質文化遺產、無形文化財)」專有名詞內容,使用時不符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使用範疇,致使專家學者必須戮力呼籲並撰文導正。

然,寡不敵眾,成效不彰,大眾受政府錯誤口號影響,對於「世界遺產(WH)」四字一再誤解,交互引用後,錯誤擴大散佈。筆者在Google上以「世界遺產」關鍵字搜尋正體中文網站,竟然幾乎找不到敘述完全正確的網站以正視聽,BBS站上亦流傳著錯誤訊息……。

一般報導中的錯誤,大多類似此般文句:「世界遺產分為有形和無形兩大類」或「世界遺產共分為四種:文化遺產、自然遺產、複合遺產和無形遺產」,甚至,在官方2009年6月23日的總統府治國週記中,第四點標題『為正體漢字申請「世界遺產」』已顯然錯誤,馬總統於內文中表示他相當支持「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將正體漢字列為「世界遺產」(world heritage)」的想法」,錯上再錯,三人成虎,不可不慎。

(馬總統發言詳見:http://weekly.president.gov.tw/weekly-journal/weekly-journal/president_letter.php?act=view&sn=1&page=1

不僅如此,近日,自新聞中得知文建會初步完成第一階段的「世界遺產中文網站」,已開放瀏覽(新聞內容詳見:http://www.cna.com.tw/postwrite/cvpread.aspx?ID=51786),筆者一方面樂見文建會建構了官方網站,期待其扮演台灣最具權威並提供最正確世界遺產學資訊的角色;另一方面,卻又遺憾地發現,該報導最末段仍然錯誤地寫道『「世界遺產中文網頁」不但包括有形與無形的世界遺產,亦涵蓋…』。

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誤會,顯見台灣從上到下,從官方到民間,已對「世界遺產(WH)」這個專有名詞,誤解成自然,甚至自闢新意。然,名不正則言不順,若台灣政府對其定義各異,未來面對任何國內層級或國際層級關於「世界遺產(WH)」或是「無形文化遺產(ICH)」的討論,必難以在同一平台上對話,亦難以在同一基礎上深耕。

筆者在此再度呼籲:依據UNESCO定義,目前世界上並無「無形世界遺產」這種說法,而「世界遺產(WH)」和「無形文化遺產(ICH)」則是意義明確的專有名詞,是獨立運作的兩道主體與系統,宛若土星與冥王星各自運行在各自軌道上,各循各的國際公約(Convention),互不相屬,切勿混淆。

沒有無形的「世界遺產」

1972年UNESCO所建立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公約》(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簡稱《世界遺產公約》),主要是在保護全世界的「有形遺產」(tangible heritage),意指所有列名於World Heritage Lists世界遺產名單上的「世界遺產(WH)」,皆為有形遺產。

「世界遺產(WH)」其運作規範,皆源自1972年《世界遺產公約》,由締約國(State Parties)自行提名,必須符合十項審核標準中至少一項,同時符合真實性與完整性的認定,在原則上一年開一次的世界遺產大會中,經世界遺產委員會(World Heritage Committee)認定通過,始得列名。

當我們正式使用「世界遺產(WH)」四字時,只能循1972公約,嚴格地將「世界遺產(WH)」分為三大類:文化遺產(Cultural Heritage)、自然遺產(Natural Heritage)和複合遺產(Mixe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這三類,內容皆為實質、有形,包括紀念物、建築群、遺址、由物質或生物結構組成的自然環境、地質或地理結構、明確受威脅的動植物環境區、天然名勝等等。

截至2010年2月為止,由世界遺產委員會認定的「世界遺產(WH)」共有890項,涵括689項文化遺產、176項自然遺產以及25項複合遺產。

「無形文化遺產(ICH)」絕不是「世界遺產(WH)

隨著對無形文化的維護觀念提升與演進,UNESCO於2003年通過《保護無形文化遺產公約》(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追求文化多樣性並持續對人類創造力的尊重,此公約於於2006年正式生效,其名單於2009年正式稱為「無形文化遺產名單」(The Intangible Heritage Lists)。

事實上,從2001年開始,UNESCO就已著手進行「人類口述及無形遺產的傑作」(Masterpieces of 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的評選工作,名單每兩年公布一次,在2003年公約生效之前,共公佈了90項的「人類口述及無形遺產的傑作」,2009年則將這舊有90項與新公佈的76項,全部登錄至「無形文化遺產名單」,統一稱為「無形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CH)」。

故,目前「無形文化遺產(ICH)」整個運作體系,乃根基於2003年公約。締約國提案後,在原則上兩年開一次的大會中,由「保護無形文化遺產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Committee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認定,通過者可列名於「無形文化遺產名單」,內容包括:

1.口頭傳說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

2.表演藝術

3.社會習俗、儀式和節慶活動

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5.傳統手工藝

筆者必須再三強調,依據此2003年公約運作的「無形文化遺產(ICH)」,與依據1972年公約運作的「世界遺產(WH)」,是兩套主體,絕不可將兩者恣意混稱為「世界遺產(WH)」。兩者雖皆由UNESCO 關注,但依循公約不同、審查委員會不同、標準不同、性質不同、作業程序不同且定義全然不同,完全不存在任何混用的模糊地帶。

「世界遺產(WH)」當然具備了無形的文化價值,但切勿與「無形文化遺產(ICH)」混淆

當然,在目前890項「世界遺產(WH)」中,涵括了許多無形的文化價值,尤其對於WH三種分類中最大宗的「文化遺產(Cultural Heritage)」而言,其文化內涵再再是保存維護的關注重點。這種融合於「世界遺產(WH)」裡的文化價值,的確無形,但並不是「無形文化遺產(ICH)」,不可混稱。

正體字和「世界遺產(WH)」,八竿子打不著

回到政府近來提倡的正體字政策走向,筆者認同正體字價值,也肯定政府欲重視與推廣的企圖。但根據以上說明,顯然,正體字議題與「世界遺產(WH)」,八竿子打不著,因為「世界遺產(WH)」三種分類中,完全沒有任何無形項目可申請,懇請馬政府切勿再提出此等貽笑國際的政策方向。

正體字可否申請為「無形文化遺產(ICH)」?

我們已知正體字與「世界遺產(WH)」三種分類皆了無干係,那麼,正體字有機會申請為「無形文化遺產(ICH)」嗎?這可分為兩方面來談:

1.目前「無形文化遺產」分類中,並無任何關於「文字」的項目

正體字的確具備豐富的文化意涵,但欲申請成為ICH,必須先解決適用國際公約的問題。目前ICH分類中,並沒有「文字」項目,如何讓正體字議題能巧妙地適用現有規範,是一大挑戰。

筆者認為,這個挑戰,的確是個可著手研討之處。若能透過適當研究,在符合公約精神與保存內容規範的前提下,找出對世界上現行使用文字的有效保護與經營管理方法,進而向無形文化遺產委員會提出改革建議,必然是個好的開始,能有效提升台灣於國際無形文化保存界的能見度。

2.台灣不具備聯合國會員與公約締約國身分

除了對2003年公約的適用問題,台灣還須克服政治問題。欲申請「無形文化遺產(ICH)」,必須成為2003年公約締約國,經既定程序提出申請,再經相關委員會通過,始得列名。但台灣目前並未具備聯合國會員國身分,自然無法簽署公約成為締約國,即便仍有一絲機會可透過締約國大會邀請而加入,卻可想見,勢必仍將遭受許多阻撓。

正體字是否可朝向申請為「無形文化遺產(ICH)」的方向前進?筆者抱著正面看法,端看政府如何對內打下良好的申請基礎,又如何對外建構一個更開放的國際參與環境。

深耕文化,自我珍惜,從內部做起

以目前國際現況,無論是「世界遺產(WH)」或是「無形文化遺產(ICH)」,台灣能提出申請的可能性,暫屬渺茫。但若順著政府誤提的這個正體字錯誤口號,進一步思考,將發現這其實是個機會,可藉此讓台灣民眾釐清WH和ICH不同之處,亦促使朝野與全民共同思考,台灣是否真的需要申請「無形文化遺產(ICH)」?

難道,真的需要此等ICH標籤,才能證明台灣在保存與推廣正體字甚或各種無形文化上,已有為有守,深耕得體?更實際地說,在準備與醞釀申請各種國際認同的當下,台灣實應檢視自己,是否已為目前社會中的重要無形文化,建構了良好的保存與參與體系?而我們還需要做些什麼,可助於未來參與文化保存的國際體制?

珍惜無形文化,不是靠口號與標籤,如果我們真的重視包含正體字文化在內的各種無形文化,必當體現於相關法規與行動,亦必當戮力於達成內部共識與各項具體作為。先感動自己,才有感動外人的可能;先自我尊重,外人才能感受其重要性。然而,審視當前與文化最為密切的「文化資產保護法」以及「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參酌相關政策,筆者實難看出政府照顧台灣無形文化遺產的決心與明確方向。

未來有無限可能,舉凡試圖解決適用公約問題,或尋求與他國研擬合作提名ICH的方式,一切問題都有解決之希望。但是,如果政府只著眼於ICH的名號與光環,卻未積極執行、珍惜與保存無形文化遺產的基本作為,甚至對於申請目標與國際對口單位,都不甚清楚,便逕自數度提出錯誤口號,混淆民眾視聽,就真可謂是「出師未捷身先死」了。

(作者為德國布蘭登堡工業大學BTU世界遺產研究所碩士生)

參與重建的在地組織:旗美社大

社大的部落格可以讀到很多在地組織的紀錄,六龜、甲仙、桃源等地的變化、挑戰、困境及因應之道,卻鮮少看到社大回頭檢示自身處境,遭遇哪些變化、挑戰、困境,組織及組織裡的人如何看待自己在重建扮演的角色和作用?

88水災後的百日,包括高雄縣原住民部落再造聯盟、桃源鄉、那瑪夏鄉等自救會代表及民眾共約400人,從鳳山教會遊行至高雄縣府,以默哀、狼煙、吟唱的方式,表達「想要回家」的心聲。遊行隊伍在縣府前靜坐時,台南社大工作人員和志工隊演出行動劇,諷刺急於消滅災民,將災後重建工作打包給慈濟處理的楊秋興縣長。

旗美社大不像台南社大那樣旗幟鮮明,但也有工作人員參與遊行並記錄,文山社大支援旗美社大協助重建的工作人員則參與行前規劃及報導當天活動。

時序更往前推,大水剛退去,午後不時有陣雨的8月,大家還忙於救災,蘆荻社大志工隊經由旗美社大引介到高雄縣救災。為什麼有些社大投入重建,有些則否?為什麼參與重建的是台南、文山等在光譜中較具社運色彩的社大,而不是地理區緊鄰的鳳山、岡山社大?

qimei3shedsc_6290-1-450.jpg

2009年,11月19日旗美社大工作人員協助災後百日活動的攝影工作(攝影/土豆)。

旗美社大和重建

88水災在高雄縣造成重大災情,特別是旗美九鄉鎮。位於旗美九鄉鎮的旗美社區大學在災後投入救災,首先確認學員、講師的安危,並引介志工、團體投入救災。隨著8月底救災到一段落,旗美社大並未因為9月即將開學而停下腳步,接著投入災後重建。既有人力無法負荷同時維持既有校務運作及長期的災後重建,需要補充新血。找人需要資源、資金,用人要有計畫、方向,新進人員的配置牽涉旗美社大預期在重建扮演的角色和功用。

可從兩個角度去認識旗美社大災後重建扮演的角色和功用,一、以重建為主軸,不同階段需優先處理的當務之急。二、以社大為主軸,從社大的脈絡選擇能發揮效益的作法。

社大的抉擇和重建的需求有時會無法同步,當原住民為主的桃源、那瑪夏居民仍安置在軍營,連棲身之處都沒有,更難提及家園重建。社大選擇將重建的人力優先配置在甲仙、六龜,這兩個地區以漢人為主,多數居民已找到「屋子」(house),並開始思考「家」(home)的未來。

從重建的角度來看,桃源、那瑪夏比甲仙、六龜的處境更艱難,應優先投入。從社大的角度來看,災前和甲仙、六龜有較佳互動和較默契,而且有在地組織作為對口單位,投入的效果較能預期。 桃源、那瑪夏鄉比甲仙、六龜的處境更艱難意謂著更紛亂、消耗的狀態,當六龜、甲仙在社大引領而在災後發行社區報,逐步累積重建的想法、紀錄。桃源、那瑪夏鄉光面對劃定特定區域、各種一而再,再而三的會堪就疲於奔命,而且和政府不斷角力到頭來還可能是一場空。

將重建視為社會運動,從事社運的組織和社運發展間,彼此對先後次序會有不同的安排,這差異在組織和運動,或組織內部都會產生緊張、焦慮,甚至是挫敗。究竟是以社運為主,義無反顧的投入其中,還是組織為先,謹慎小心、量力而為,這考驗主事者的判斷,旗美社大在重建初期選擇後者,也就無從得知如果是奮力一搏,將人力空投到桃源、那瑪夏會是更大的消耗,還是殺出一條血路。

image

(上)2009年11月14日,南盟舉辦「高雄縣百日跨夜靜坐燭光祈福之夜」,表達想返鄉的心願(攝影/土豆)。

(下)2009年11月8日,六龜發行災後第一份重建報。

image

旗美社大的重建願景

雖有三位新人加入,分別負責甲仙、六龜、及桃源和那瑪馬夏,社大既有人力的負擔還是加重,光開會次數就增加不少。從過去每周例行工作會議,還多了兩周一次的災區工作會議,一個月一次的社區報聯合編輯會議,更別提其它新增的大小事務以及無形的心理壓力、情緒負擔。

面對漫長的重建,及高雄縣市合併後的調整,為什麼旗美社大在災後不是只選擇開學、開課,正常上下課、上下班,而投入更多心力到重建?答案應該不只是學區就是災區,或是從美濃愛鄉傳承的社運基因,還有哪些因素支持著這些工作人員不斷燃起熱血、熱腸、熱情?還是不得不咬緊牙關「相忍為國」?

社大實踐過程碰到那些狀況?重建預計參與到什麼程度?以及最根本問題,旗美社大的重建願景為何?這樣的願景與社大的辦學理念、組織工作有何異同?

作為不同於甲仙愛鄉協會、六龜重建關懷協會等社區組織,旗美社大是具跨地域整合作用的在地組織,角色像從旁協助社區組織的「在地陪伴」,這類似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在921地震後於埔里所發揮的作用。關於救災及隨之而來的重建,在地參與,特別是社區組織、社區大學,這些有組織的在地參與形成不同於中央、地方政府;民間的慈善團體、基金會的力量。

這些生根/深耕地方的在地組織雖是資源、資金最缺乏,卻可能是最貼近災區,了解災民的意願、想法。在地組織、政府、慈善團體間的互動有時相互爭奪,有時互為所用,有時各取所需。 無論如何,如果欠缺在地組織,居民容易淪於個別且被動的面對政府、慈善團體。

社大的部落格可以讀到很多在地組織的紀錄,六龜、甲仙、桃源等地的變化、挑戰、困境及因應之道,但卻鮮少看到社大回頭檢示自身處境,社大遭遇哪些變化、挑戰、困境,組織及組織裡的人如何看待自己在重建扮演的角色和作用?這些反省和檢示會是未來台灣其他地區遭逢類似劇變,要有所應變的在地組織的重要參考依據。

更重要的是這讓組織成員面對排山倒海、接踹而來的工作擠出喘息的機會,想想面對88水災這突如奇來的變化,作了哪些應變措施, 產生什麼效應? 為何是這樣而不是那樣?身處其中的人如何調適,特別是那些吃力不討好或無力招架的部分。

面對重建、社運的大旗,身處其中的人往往不自覺掩蓋、忽略個人那些不安、緊張與焦慮。面對這些情緒、慾求,不管是莞爾一笑的幽默自嘲,或讓挫敗停損的反饋力道,這些都是組織及工作者必修的「運動保健學」,組織裡有了身心合理而健康的人,才能輸出穩定而持續的動力,旗美社大又是如何維持組織的「合理而健康」?

(作者目前就讀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班)

【第七屆農村願景會議】 台灣糧食的未來0227-28

第七屆農村願景會議─台灣糧食的未來●會議日期:2010年2月27日 (六)、28日(日)●會議地點:台北縣林口社區大學(台北縣林口鄉仁愛路二段173號,林口高中內)●主辦單位:台北縣新莊社區大學、台北縣林口社區大學●協辦單位:高雄縣旗美社區大學、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台北市北投社區大學…….

社區營造學會、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報名方式:請填寫報名表後,按提交,或利用e-mail或傳真至新莊社區大學

第七屆農村願景會議  台灣糧食的未來

●會議日期:2010年2月27日 (六)、28日(日)

●會議地點:台北縣林口社區大學

(台北縣林口鄉仁愛路二段173號,林口高中內)

●主辦單位:台北縣新莊社區大學、台北縣林口社區大學

●協辦單位:高雄縣旗美社區大學、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台北市北投社區大學、

社區營造學會、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報名方式:請填寫報名表後,按提交,或利用e-mail或傳真至新莊社區大學
報名網址:http://spreadsheets.google.com/viewform?formkey=dEhIVm5EdElONkdNTF9HRnBpWFVyVkE6MA
傳真: (02) 8994-3491

e-mail信箱:ww3725@ms38.hinet.net

洽詢電話:(02) 8994-3725、0921-132-337(廖秀春主秘)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2月25日 止

●議 程:

第一天(2010年2月27日星期六 )

時間/內容

09:40~報到

10:00~10:40相互認識

10:00~12:00《專題演講》

主持人:張正揚(高雄縣旗美社區大學主任)

演講人:國際農糧體制與臺灣的糧食依賴─劉志偉(中研院社會所)

12:30~13:30午餐

14:00~16:20《都市農業的未來─在地案例分享》 (每人30分鐘)

主持人:廖秀春(台北縣新莊社區大學主秘)

分享一:野蔓園之樸門經驗─唐嚴漢(台灣樸門永續協會講師)

分享二:土城彈藥庫vs都市農園-劉麗蘭(看守土城愛綠聯盟總幹事)

分享三:北投桶柑果園的經營出路─盧敏惠、詹乾得(北投桶柑達人)

16:20~16:40茶敘

16:40~18:00《食物的公共風險─從美國牛肉事件談起》

主持人:黃淑德(主婦聯盟合作社常務理事)

報告人:周晉澄(台大獸醫學院教授)

18:00~19:30晚餐

19:30~21:00《在地食材的實踐》 (包含品嚐,每個案例45分鐘)

主持人:王貞乃(台北縣林口社區大學主秘)

分享一:本土小麥與糧食自給─施明煌(喜願麵包工坊;邀請中)

分享二:水果王國與果醬文化─謝碧鶴(Beher生活廚房)

21:00~休息


第二天(2010年2月28日星期日 )

時間/內容

09:00~10:20《國際糧食供應的現況》

主持人:鄭秀娟(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校長)

報告人:農民之路─舒詩偉(青芽兒主編)

10:20~12:20 《台灣糧食供應的未來》-1(報告30分鐘,討論30分鐘)

主持人:陳振淦(台北市北投社區大學主秘)

引言人一:小農的生存之道─李寶蓮(宜蘭「友善環境小農聯盟」發起人)

引言人二:台灣的糧食主權─蔡培慧(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

12:00~13:30午餐

13:30~15:30行動方案(引言人每人15分鐘,與談人每人10分鍾,討論70分鐘)

主持人:楊志彬(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秘書長)

都市規劃下的糧食永續問題-都市農業的未來

引言人:李永展(桃園縣城鄉發展處處長)

吳東傑(綠色陣線執行長)

與談人:張聖琳(台大城鄉所新鄉村研究發展中心負責人)

黃瑞茂(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理事長)

【交通資訊圖】
image

(本文轉載自「旗美社大部落格」)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