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楠公路旁的素包子店

在國道十號開通後的旗楠公路上,靠近佛光山交流道有一家素食的饅頭包子店,店面由老闆夫妻倆善用庶民俯拾皆是天然素材及對於空間充滿創意巧思佈置而成,一籠籠的饅頭香味蒸散於空氣中…..

在國道十號開通後的旗楠公路上,靠近佛光山交流道有一家素食的饅頭包子店,店面不似一般店家的佈置形式,全由老闆夫妻倆善用庶民俯拾皆是天然素材及對於空間充滿創意巧思佈置而成,即使在漸至夏日高掛的季節裡頭仍感受到原野的涼意。上午時段與旗美高中的學生一行人抵達店門口,一籠籠的饅頭香味蒸散於空氣之中,伴隨著健康自然、隨緣淡泊飄進鼻息,有如他們對於食物、生活的堅持。clip_image002
「素有中心」的招牌簡單地矗立於旗楠公路旁,手寫「素包子店」於漂流木板上,頗有一番素味。

店老闆呂瑞德大哥與他的牽手─蔡琖大姐,是從2001年開始了店舖的運作。在饅頭店開張之前,呂大哥的謀生工作也與餐飲相關,在餐廳擔任餐飲部的廚師,偶爾遇上點心部的人手不足,便會扮演救火員的角色,支援製作點心的工作。對某些人而言,支援性的工作看似多了一項不必要的麻煩,增加自己的工作量。但在呂大哥的心中卻認為,他比別人多擁有一個機會,多學了一項技藝,列入自己的十八般武藝之中以備不時之需。在製作饅頭的過程中,也體會到食材比例是「死硬」的,氣候等外在環境時常變動的因素卻是更值得被注意,並且適時適量被調整。

在草創時期,是在前一天晚上做好饅頭,隔天一大早再次炊熱饅頭拿到高雄市區晨間運動的場合販售,但是一年多的實務販售下來,銷售的結果並不十分理想。主要是消費者大多是用完早餐才來運動,另外消費者也不方便拎著食物進行運動。此外,在生產成效及成本上,早上再次炊熱饅頭不僅口感上也不如當天製作的美味外,也增加了瓦斯的成本及時間。於是在婚姻及事業的伴侶─蔡琖建議之下,決定改變營運的方式。

首先製作饅頭的時間改到一大早,利用大半天的時間做好一天要販售的饅頭量;而下午便是呂大哥大展身手的時間,善用自己親切、易於平近的個人特質,開著小貨車安排固定的路線,在四個輪胎及一個大聲公的協助下,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客戶群。

呂大哥強調,販售的路線必須定時出現在消費者面前,因為人客是吃「人」,並非完全吃「饅頭」。當大家習慣自己的定期出現,也間接地搭起信任的橋樑,增加居民願意向自己購買饅頭。直接面對面接觸消費者,雖然耗時耗力,但也可以趁機會向消費者說明,自己做的饅頭外觀上雖然稱不上黃金比例般地美觀,但絕對沒有食品添加物或使用過多的發粉,造成身體不必要的負擔。在農村的販售有也有異於現代的金錢易物,呂大哥有時候也會拿饅頭與農家交換當季生產的農作物,以物易物的交換方式雖然原始,代表著在鄉村地帶人與人之間信任關係的堅固,從而反映在「對價」的關係。

clip_image004
呂大哥將附近山林的枯木撿拾回來作為燒開水的煤材,再將開水倒入竹製蒸籠底部蒸饅頭,如此可以儘量減少瓦斯的使用量。

clip_image006
週一到週五的販售路線包括九曲堂、大樹、泰山…等地,而週六較為彈性,也成為自己遊山玩水的隨意路線。但每條路線都必須在六點以前完成任務,否則當婆婆媽媽下廚做菜去,便無法順利將車上一包包的包子饅頭售出。

因此,每週固定販售路線的工作型態從此延續下來至現在,對饅頭王子夫婦倆而言,雖然必須一大早起來做饅頭,但是可以與家人擁有更多的時光,充分照顧關心小孩的生活起居,甚至可以讓自己有進修喘息的短暫片刻。若要因為工作賺錢而放棄自己的生活品質,這並非是他們的理想生活。

隨著年紀的增長,饅頭王子夫婦未來的規劃,或許不再親手製作一籠籠天然美味的饅頭,可能是藉由批發他人的饅頭來維持一家之生計。所以,如果你想認識這一對心靈富有自足的饅頭伴侶,可以在國道十號的佛光山交流道出口處,發現他們夫妻倆隱身於撲鼻饅頭香味之中認真工作的身影。

clip_image008
呂大哥與蔡琖姐努力經營素包子店之道,在於兩人擁有共同默契─兼顧生活品質及家庭關係的和諧。即使忙碌,也要留下時間讓自己成長與沈澱!

真誠的綠豆粉粿,來囉!

為了解開我對綠豆粉粿的好奇,頂著 0度的高溫,騎了近40公里 的機車來到新營市近郊的新港東,雖然我有住址但在鄉下找門牌號碼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路口的雜貨店問了做綠豆粉粿人家…….

在此,感謝老闆願意將這綠豆粉粿製作的方法公開!因為有你們的「願意」、「堅持」,現今我們才能享用到以純手工、傳統方法製作的真誠美食。這是打從心底的感謝,謝謝你!

為了解開我對綠豆粉粿的好奇,頂著 30 度的高溫,騎了近 40 公里 的機車來到新營市近郊的新港東,雖然我有住址但在鄉下找門牌號碼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路口的雜貨店問了做綠豆粉粿人家的位置,中午 12 : 40 分我終於到了製作綠豆粉粿的 「灶腳」。

這個 「灶腳」設 在一個倉庫裡面(一般的農家都會建置一個倉庫,收放農務的所需工具),而做出讓人吃了會讓人感動的綠豆粉粿是一個古早的「灶」上熬煮。為了配合我要去採訪,老闆放棄休假特別製作綠豆粉粿給我看(星期一公休,所以星期日不做),也因為如此星期一他還是得外出去賣綠豆粉粿。

老闆說:經營這種手工傳統食物,賺的每一分錢都是辛苦的勞力工資,而且並不是一整年都可以營業,一到冬天就必須休息。原來賣綠豆粉粿是副業,老闆的正職是農夫。他預測今年的稻米價格好,連同自己的地,今年種植 六甲 地的稻米,早上六點多出門賣綠豆粉粿,回家之後開始製作明天要賣綠豆粉粿,過午之後要到田忙碌農事…。
傳統的綠豆粉粿是由綠豆粉(去殼的綠豆磨製成的粉狀)熬煮而成,而把綠豆粉製綠豆粉粿只是後端的一項工作而已。首先必須先將綠豆製成綠豆粉, 30 斤綠豆約可製成 10 斤粉,一星期約需要製作 2-3 次的綠豆粉。製作綠豆粉的準備作業委由他的太太協助,這是一項繁瑣的工作一如傳統婦女的美德 — 任勞任怨
我說明手工綠豆粉的製作流程:

首先將綠豆脫殼變成綠豆仁,再將綠豆仁磨製成粉狀(類似黃豆做豆漿的模式),磨成粉狀開始進行人工處理的雜質過濾,這是一項耗人力的作業,老闆自己用竹管搭配紗布製作一個簡易的過濾容器。把磨製好的綠豆粉纖維去掉,再將已經過濾掉雜質的黃色液體靜置於水桶內,當綠豆粉逐漸沈澱於水桶下方則需把黃色的 水倒掉,這過程大約需要 2-3 次手續,這才是完成「白下下」(有點像麵粉)的綠豆粉。

濕濕的綠豆粉還得接受下港(南台灣)炙熱陽光的日光浴半天,這才完成製作綠豆粉粿的素材 – 綠豆粉,這也就是我當初一直想不透的地方,綠豆仁原本是黃色的,但為何綠豆粉粿的成品呈現是白裡透綠,原來這就是的秘訣啦。至於脫殼後的綠豆殼也沒浪費,曬乾之後變成冬暖夏涼的綠豆枕頭!

來吧!上完前菜,主菜上場了。真誠的綠豆粉粿是如何變出來的?

首先將曬成粉狀的綠豆粉加入少許的糖水(糖水是由台糖的二級砂糖,這是老闆堅持台製),在這過程還會有一個過濾的動作,因為綠豆粉在戶外由陽光照射,難免會有灰塵,別看這個不起眼的動作,還是會過濾出一些小雜質,這種細微的關注,都是對品質的堅持。

綠豆粉粿從加熱到完成需要 1 個半小時。剛下鍋的綠豆粉粿是白色液體,約略半小時後會呈現狀糊狀,在這過程中需在加少許糖水再攪拌均勻,這些動作需全憑經驗,一小時過後糊狀慢慢的變成透明狀,這個過程中需要不停的攪拌,注意喔!是不能停的攪拌、再攪拌…。

看似輕鬆的動作,要攪拌這一鍋的綠豆粉粿需花費大量的力氣,尤其是變成糊狀之後,除了要注意不能讓鍋底結塊之外,還要使勁的攪,這樣完成的綠豆粉粿吃起來才會有彈性的口感。

在這個攪拌的過程中,因為力道的關係鍋子裡的綠豆粉粿會出現「趴、趴」的清脆聲。當然要完成粉嫩粉嫩、ㄉㄨㄢㄉㄨㄢ的還需要做最後衝刺 – 使勁的攪拌、使勁再攪拌…。

當鍋中綠豆粉粿變成晶晶亮亮的時候,即表示完成了熬煮的階段了。老闆說年紀大了不想太「操勞」,一般夏天大約做兩鍋的份量而已。老闆迅速的將熱呼呼的綠豆粉粿直接裝盒,裝盒在一間小小的倉庫進行,我一進去第一眼瞧看到一部冷氣(感覺有一些奇怪),後來,老闆跟我說這一台冷氣是給綠豆粉粿吹的。夏天天氣炎熱,下午完成的綠豆粉粿需要隔天早上才會拿去販售,下午至晚上期間為了保持綠豆粉粿的品質與新鮮,在這一個小房間會打開冷氣給綠豆粉粿「吹」(當作冷藏作用),就這樣真誠的綠豆粉粿才是真正完工,也是即將展開品嚐美味的階段了。

後記:自從前年寫完稿子其實就一直惦記著要去採訪綠豆粉粿的製作過程,結果換了一份超級忙碌的新工作,更糟糕的是我把他的名片弄丟了,就這樣一直無法成行。冬天一過,今年 3 月份我想他應該出來賣了,想說去新營碰碰運氣,看能不能遇見他。那天我是騎機車去,幸運的我一樣在路口看到熟悉的身影,我先跟老闆買了綠豆粉粿跟菜燕回去給媽媽吃,然後我再問老闆說能不能去採訪?說這說著老闆這時候拿出小地方的稿子給我看,說是有人寫他綠豆粉粿的介紹(一開始我並沒有表明我是寫稿子的人),我有點不好意思的跟老闆說:那是我寫的,老闆既激動又驚訝的表示說,其實他很想知道作者是誰?但是一直都沒有人去向他表示……(當時我看到老闆高興的眼角泛著淚光)。我意外的發現綠豆粉粿,老闆意外的看到自己的報導,一連串的意外,串起了我與老闆心中一連串的感動。

當然我還是要幫老闆宣傳一下下, 每天 8點半開始 , 在新營市中華路與民權路交叉口, 每週二至週日 超級活力的阿伯都會在這裡賣古早味的綠豆粉粿、菜燕,以及減肥聖品 -寒天。想吃古早味的好朋友一定要來喔!

【演講】0523宮崎清老師的專題演講與座談會

台灣自從1994年文建會推動社區總體營造以來,幾乎每一年在社造的場合裡,都可以看到被譽為日本社區總體營造的大師-宮崎清老師的身影,無數的社造夥伴們也都曾聽過宮崎清教授的演講,台灣的社區營造可以說深受這位和藹可親的老師所影響。今年5月,日本千葉大學宮崎清教授應實踐大學休閒產業系之邀,來台為期一週的客座講堂。經由李宜欣老師的安排與翻譯下,宮崎清老師將於5月23日(星期五)上午9點30分走訪高樹鄉新豐社區、高樹元氣館,並於下午2點30分,於高樹鄉廣福社區活動中心與在地居民們進行專題演講與座談,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前往參與。

專題演講時間:97/05/23(五) 下午2點30分

專題演講題目:日本生活文化資產環境保存與活化

地 點:屏東縣高樹鄉廣福社區活動中心

規劃單位:實踐大學休閒產業系、屏東縣綠元氣產業交流促進會

日文翻譯:李宜欣/ 實踐大學休閒產業系助理教授
協助單位:廣興國小、廣福村辦公處、廣福社區發展協會
廣興村辦公處、廣興社區發展協會

阿銘的加輦邦有機野蓮

阿銘以純有機的方式種植野蓮,不僅對環境沒有傷害,而且帶來的生態非常豐富,蜻蜓、細蟌、還有自己放的大肚魚、田螺和鴨母螺,或許除了買賣的利益以外,一種教育的意義也儼然從無形中出現。

因學生做農民調查的關係,我認識了一位在學校附近栽種野蓮的青年農民。他名叫曾昭銘,住在台南縣麻豆鎮,是一位在職進修的農民。目前大概擁有二分地,除了夜間進修二技課業以外,種植有機野蓮是他現在的工作。

在還未種植有機野蓮之前,他是一位南科的工程師,每天面對冷冷的機械,加上工作時間過長及不固定,於是放棄了這個高薪的工作。此時身為農民子弟的血液在身體裡蠢蠢欲動,他開始重新思索著從事農業的可能性與未來。

阿銘一直以來都很注意及關心水生植物,深深著眷戀台灣萍蓬草。也因為這樣的因緣,轉而走向種植有機野蓮。野蓮,學名又名龍骨瓣莕菜。決定種植有機野蓮時,大家並不看好,在麻豆這個地方,並沒有人種值過這種植物,甚至不知道這是可以食用的。他說服父親將休耕的農地交給他來耕作,並且到美濃取經,找到了種值野蓮的鍾華振伯伯,認真的學習種植的方法,做筆記及拍照記錄。離開美濃時要了幾株的苗,回到了麻豆開始讓夢想這在塊土地上實現。

其實,他除了家人不看好之外,連美濃的鍾伯伯也奉勸他放棄。種植野蓮是一份辛苦的工作,尤其在冬中,泡在水裡採收時,凍到身體都沒知覺,也無法戴手套工作,因為需要靠雙手的觸感來採收,才不至於將整株的根都給割斷了。阿銘的野蓮種植完全不使用任何的農藥,只用生態方法防制。家族世代務農,他的爺爺亦是農藥的受害者。且因累積的藥劑量而身患肝癌,雖然每天趴趴走,一樣下田工作,但仍然可以看出那肝功能異常帶來的疲憊。更種要的,是他拾不得任何的生命,不管是人與生態,他均深深的疼惜著。

clip_image002
冬天在泡在水裡採收野蓮,冷到全身發紫。

阿銘以純有機的方式種植野蓮,不僅對環境沒有傷害,而且帶來的生態非常豐富,蜻蜓、細蟌、還有自己放的大肚魚、田螺和鴨母螺,或許除了買賣的利益以外,一種教育的意義也儼然從無形中出現。他並不是沒有生活上的壓力,已娶妻的他育有一子。要給小孩什麼樣的生活,是經濟上無憂還是一個永續的生態,他選擇了後者。

clip_image002[8]
阿銘的野蓮池,留著一區種他最愛台灣萍蓬草,及其它的水生植物,裡面並養著大肚魚、田螺和鴨母螺等各種生物。

clip_image002[6]
沒錢印名片,只好自己用手一張一張的寫。

他的有機種植,是沒有經過認證的,因為,花不起那個錢。自認有機種植,全憑良心與身為農夫的最後一份尊嚴與保證。有機的農作既費時又費力,但阿銘覺得這是台灣農業的契機,由於台灣農業人口老化,耕作的人以六七十歲的老年人為主,農業的觀念遲遲不能改變,他認為只要觀念改變,台灣農業就能化危機為轉機。他是這麼深信著。

阿銘前些天打電話給我,他說:「姐啊」!(他都這麼稱呼我),我快活不下去了,銷售一直不穩定,一包四十元,大家都覺得貴,有時,客戶訂購一包,騎摩托車送過去,油錢都不夠。但是,為了推廣大家食用,再辛苦,都要忍。他請我幫忙,可以在學校發起團購嗎?

這個忙,我當然是幫,我們一通一通的打電話,將他的理念解釋給同事了解,鼓勵大家統一訂購,並且請同事不要殺價。上星期訂購了十包,量並不多,但是阿銘很開心。這星期我問大家,這菜,吃的還習慣嗎?令人欣慰的,大家反應良好,而且詢問下一次訂購的時間。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幫上忙,至少,阿銘是開心的。

clip_image002[14]
阿銘帶著自己設計的置物箱,到社大來送貨。

青年回鄉,我們是否準備好了給他們的環境與位置呢?政府必需要有更多的配套措施,讓青年留下來,並且可以組織自己的家庭,讓青年的夢想,可以實踐於這塊土地上。僅以此篇文章,向努力不懈的阿銘至敬,感謝你以對這塊土地友善的方式耕種,並且堅持著當初信守的承認。阿銘!加油!

clip_image002[10]
阿銘會做農民筆記,記錄發現的各種生態及每日耕田時的變化。

這是阿銘的農業日記,大家可以參考,給予他鼓勵

http://tw.myblog.yahoo.com/jw!S6__mEKGAhYagZTFpYgWDHxA/

(本文作者為曾文社區大學工作者)

【行動】緊急連署─嘉義市郡役所搶救 (0521前)

嘉義市發生八級文化大地震,歷年來嘉義市的文化資產(嘉義稅務出張所、英石診所、嘉義縣佛教會..)躲過天災、地震,卻難逃人為無知而遭拆除。嘉義市政府竟然宣佈六月將發包拆除嘉義市郡役所(舊市府)…….

嘉義市發生八級文化大地震,歷年來嘉義市的文化資產(嘉義稅務出張所、英石診所、嘉義縣佛教會..)躲過天災、地震,卻難逃人為無知而遭拆除。嘉義市保留1920年興建的郡役所呼聲已近4年,如今嘉義市政府竟然宣佈六月將發包拆除嘉義市郡役所(舊市政府),這個拆除行動僅只保存16根柱子作為新市政大樓的裝飾,如此重要的嘉義市文化地景,如今淪落如此下場,不禁令人唏噓!

我們認為嘉義市郡役所的文化資產保存議題不該只是嘉義人的事情,而應是全國人民共同守護的文化資產!

現在我們非常緊迫的需要您的一紙連署,共同加入嘉義市郡役所守護行列,

請至http://tw.myblog.yahoo.com/chiayi300下載連署書,

並傳真回05-2776541

欲知嘉義市郡役所更詳細的守護資訊http://tw.myblog.yahoo.com/chiayi300/

或洽詢:嘉義市洪雅文化協會 05-2776540 余國信

『血汗』鹹菜

大凡所有類型的痛苦都能帶來一些無以名狀的凜冽快感,踏鹹菜亦同,剛下腳時當然難忍,但很快的隨著習慣降低了痛苦指數,踩踏鹹菜帶來的身體律動,也適合好動的我們,大人帶頭發號司令,順時針[1.2.3]…..

我知道現在不是踏鹹菜的季節,但是忽然想起,腳底發癢,神經牽連到手也癢,筆也就停不了了!

話說「踏鹹菜」可是客家庄才有的冬季景致,家家戶戶採收的芥菜,需要趕時間做成鹹菜,這是小孩視為畏途的幫農工作,想想,冬天戶外氣溫低,東北季風呼呼叫,這項戶外才能從事的集體勞動,就把我們的意願萎縮了一半吧!再說,鄉下小孩哪一個在常年赤腳的情況,腳跟不皸裂的,這就是恐懼所在,會扎人的粗鹽粒一層一層舖在鮮採的芥菜上,鹽分進入腳跟裂口,「在傷口上灑鹽」事小,經過踩踏作用力,直接把鹽粒填縫,這就茲體事大。說「酸菜」是客家漬物的終極美味,可知背後貢獻的是我們這些小童工的血汗(大人?大人的腳後跟早就包覆一層厚厚的繭,無異穿著一雙鐵靴!)。


腳皸裂怕鹽?用塑膠袋綁住吧!

但大凡所有類型的痛苦都能帶來一些無以名狀的凜冽快感,踏鹹菜亦同,剛下腳時當然難忍,但很快的,隨著習慣降低了痛苦指數,踩踏鹹菜帶來的身體律動,也適合好動的我們,大人帶頭發號司令,順時針「1.2.3」,再反過來,逆時針轉「1.2.3」,一群大人小孩撩起褲管、低頭專注,踩的渾身是勁,汗味、鹹菜味、伴隨著微不足道的血腥,交融一氣,欲發濃郁。


大人小孩撩起褲管、低頭專注,踩的渾身是勁。


踩著踩著,身體跟著有規律的動起來。

鹹菜即是所謂的客家酸菜,它是整株芥菜(不需水洗,略微去泥挑出異物即可)經陽光曬軟,用一層芥菜、一層粗鹽,交互鋪排,經腳反覆踩踏後,鮮綠芥菜漸漸出水,顏色略轉黃,一干踏腳工就此「收腳」。之後,是大人的工作,一株株拖鹽帶水的半熟芥菜,有次序的一層層平舖入大甕中,在最上面壓塊扁平大卵石,再蓋上蓋子。之後,擺放在屋簷一星期,經太陽隔甕暖烘、發酵、醃製即成。

此客家酸菜的傳統作法,過程簡省、馬虎不得,但農家的醃酸菜自給自足,很少有餘拿到市場賣。而市場販賣的多是工廠用塑膠桶醃製,過程中可能加入色素或讓其急速發酵的不明物,通體顏色太黃,不似農家製作的黃褐帶濃綠,整株層次分明。

冬季生產的鹹菜,是客家人全年餐桌上不時出現的重要菜餚,炒鹹菜或通常與豬肉、豬肚、豬下水、豬紅豬血、鴨肉一起煮湯,也有很私房的料理方式,與芋頭一起煮湯或有些爆炒小魚乾、豬血。鹹菜很早就是大眾化菜餚,客家菜辨識度與鹹菜乾(梅乾菜)不相上下,但我們與它的密切關係使得對它也相當挑惕,只要非客家農家自製的鹹菜,如上述自然酸味不足的市場貨,或牛肉麵店讓你無限舀取的甜味炒酸菜,都是我的拒絕往來戶。應該說我們對它的口味之忠誠、之順從,從童年踩踏鹹菜的經驗裡,已經進入身體、埋入基因了。

【農業】0530-0601塔古漠世耕地進鄉團工作坊

我們預計募集20位熱血青年,於5/30~6/1進行三天的農村工作坊,與takomo農民實地相處並生活其中,當中安排了換工實作,以自己留下的汗水來感受農民們的耕作歷程、並彼此互動與分享;除了takomo…

時間:5/30()~6/1() 前進鄉村 貼近土地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5月28日截止

聯繫人:Lisin Haluwey(0911-834512)

主辦單位:花蓮縣原住民塔古漠世耕地權益協會

協辦單位:青搞花聯盟、馬太鞍青年耕作隊

clip_image002

在台灣滅農政策之下,各地鄉土種稻的身影逐漸凋零…但在花東縱谷平原的馬太鞍部落的土地上,仍有一群堅守土地的阿美族老農,依然按照節氣循環,年復一年的種著水稻,聽著風聲吹動稻穗時的沙沙聲,憶起那年幼時豐收的辛勤!

Takomo是由奇萊山發源的馬太鞍溪所沖積的一大片廣闊的平原,最初這片土地在馬太鞍部落旁,不是現在所見的樣貌!在民國83年水利局計畫『築堤造地』,民國84年東部土地開發局逕行在『萬榮開發造地(堤防)』,堤防建造完成後,所有『未登錄地』劃為國有,於民國88年由水利局轉給內政部營建署新生地開發局。從此在takomo耕作的馬太鞍阿美族人成為竊佔國有土地的刁民,但誰又知道這一片河流經年累月沖積而來土地,曾經上演馬太鞍勇士kalaliw力抵外侮的古戰場,從祖先時代就在此生活、漁獵採集的世耕地卻變成國家的土地!

Takomo這片土地被財團覬覦,在takomo耕作的老農民成為農會剝削的對象。這片土地雖然多災多難,不過老農們像堅韌的黃藤一般,就算穀價下跌,政府壓抑農業,卻一樣耕種,也是因為老邁的身體無法符合勞動市場的需求,更是因為堅守阿美族貼近土地的生活文化,彎著腰延續勞動的韻律!透過工作坊,希望能讓大家看見takomo這片阿美族世耕地的人民、聆聽老農與土地的故事,並將老人與土地所受到的遭遇記錄下來,化為文字、影像,讓更多人知道在花東縱谷的馬太鞍溪畔takomo的土地上,人與土地的文化!

我們預計募集20位熱血青年,於5/30~6/1進行三天的農村工作坊,與takomo農民實地相處並生活其中,當中安排了換工實作,以自己留下的汗水來感受農民們的耕作歷程、並彼此互動與分享;除了takomo世耕地之外,我們也將造訪鄰近的山興部落,由在地從事部落工作的熱血青年那麼好(Namoh)先生做部落發展與附近的土地議題分享;此外也將造訪馬太鞍溼地,進行阿美族野菜認識與採集,進一步了解馬太鞍部落整體發展圖象,並進行相關議題的紀錄片放映。

我們的招募條件餒,只要你有一顆火燙燙的心、對大大小小事物充滿好奇、願意打開心胸來包納一切的,就是最佳候選人啦!

塔古漠世耕地進鄉團工作坊的詳細資料,請見:

http://takomo.domain.googlepages.com/workshop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5月28日截止

聯繫人:Lisin Haluwey(0911-834512)

主辦單位:花蓮縣原住民塔古漠世耕地權益協會

協辦單位:青搞花聯盟、馬太鞍青年耕作隊

注意事項:

1. 本活動食宿均由當地農民與鄉親友情贊助(僅有第一天晚餐為合菜需共同負擔),但仍需負擔三天的食材、活動工本費與保險費,我們將每人酌收800元,敬請包涵。

2. 工作坊的第二天都會待在takomo世耕地,我們將會分組做世耕地的文字與圖像紀錄,大致分為圖像、文字、行動劇等,作為下午與農民進行世耕地自我理解與感受的分享呈現,透過實地的文化紀錄與建檔,也是協助takomo世耕地往後爭取農民權益的資料依據。

3. 本活動將會實地於農田荒地間活動與住宿,需要自行準備睡袋、簡易餐具、水壺、穿著長褲以防小黑蚊,並攜帶攝影器材(用數位做簡單短片)做文史紀錄、手電筒以利夜間探查,如有相關自身特殊或身體不適的狀況,請提前向主辦單位報備以作妥善安排。

用表演認識社區─三協里劇場表演

每星期三,結束一天工作後仍然到三協里活動中心參加社區劇場的課程,即使很累,還是會在大家嬉鬧歡笑的課程中度過上課時間,有時累得打哈欠還是會繼續提起精神參與完全程。尤其在冬天那麼冷的天…

經過四個多月的社區劇場課程,三協里的社區媽媽和小朋友們的辛苦終於在2008社區劇場藝術節的社區劇場推廣交流計畫成果交流展中完整呈現。P1030840-雯6
表演後的大合照大家好開心演出成功

2008年4月26、 27日兩天在台南市「吳園藝文中心」舉行的2008社區劇場藝術節是南區場次的社區劇場推廣計畫成果交流展,參加的社區示範點有屏東縣鹽埔生活文化促進會、高雄縣內門鄉溝坪社區、嘉義縣布袋鎮內田慶和軒、台南市土城社區鄉音劇團及台南縣佳里鎮三協里;另外有高雄縣原住民婦女永續發展協會-女窩、屏東縣崁頂鄉四季紅生活文化促進會作為南區成果展的交流團隊。

參加團隊所呈現之豐富成果讓這兩天的行程精彩且高潮迭起,有志工親切支援各個參加的隊伍,還配給每個社區一位保姆協助各社區整天活動行程。另外所有的種子師資都在現場擔任維繫大會與各負責社區間的聯繫,那麼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讓這次的大會進行的順利又充滿驚奇。

台南縣佳里鎮三協里是這次成果展第三場表演的社區示範點。早上報到後,大家紛紛欣賞吳園文化園區內的優雅景緻,已有一百七十餘年歷史的百年風采庭園確實是個清幽的表演環境,本來還抱持緊張心情的社區媽媽看見環境的古典韻味便忘卻上台的壓力,漫步在園區每個角落。這是一個沈澱、養精蓄銳的休息時刻,我期待著她們放鬆心情後的巨大能量展現在當天下午的舞台上。

上午半小時的彩排讓社區有機會瞭解並親自體驗表演所提供的場地空間,美英老師站在台上指導每個人定位,讓舞台上的表演能呈現最好的畫面給觀眾。媽媽們戰戰兢兢做最後排練準備,小朋友則在旁邊跑跑跳跳,問他們是否會為表演緊張,每個都搖頭說不會。果然是當小朋友好啊,無憂無慮的只顧著玩就很滿足了。

P1030700-雯1
台前大家互相勉勵補妝

下午一點半成果展正式開幕,排在第三順位的三協里在第二個社區表演完後趕緊到後台準備,補妝、整理服裝儀容等做最後上台前的確認,看媽媽滿是歡喜、緊張交錯的臉龐就為她們感到驕傲。

每個星期三,結束一天工作後仍然到三協里活動中心參加社區劇場的課程,即使很累,還是會在大家嬉鬧歡笑的課程中度過上課時間,有時累得打哈欠還是會繼續提起精神參與完全程。尤其在冬天那麼冷的天氣裡,願意踏出家門來上課的媽媽們,我真是深深敬佩她們不畏風、雨、冷的精神。近一個月來編輯劇本、演出的壓力常讓她們睡不好,感到憂心焦慮,大家都期待這次的演出可以順利結束,這麼一來她們就可以睡個好覺了。

工作人員提醒要上台的時間到了,每個人懷著滿滿的信心走上台要將這四個多月以來辛苦的成果最完美的呈現。三協里社區演出的是三協里社區的故事。由潭墘、後庄、菜寮三個部落共同組成的三協里,雖然是個小小的村里,卻有非常多值得介紹的珍寶在裡面。

P1030714-雯2
演出前的15分鐘紀錄片紀錄四個多月來的課程精采回顧

菜寮公園三月份的木棉花開、斑枝花音樂會和生態園區豐富的田野作物、蛙鳴都是里長精心為里民創建舉辦的;文旦種植也在每年春暖花開時飄出淡淡的柚花香,經過文旦果園旁都可以聞到陣陣香味;還有一種香是經營了六十年傳至第二代的合利醬油工廠飄出來的香味。手工傳統的作法不添加防腐劑自第一代傳下來都沒有改變,不會死鹹的調味料是社區居民很喜歡的做菜幫手;從前運送甘蔗的五分車道現已荒廢多時,也將要改造成社區的運動公園。這些都是社區居民心中最美的三協里特色,在這次社區劇場中,媽媽們用表演讓大家認識三協里,這個她們每日生活的地方。

P1030749-雯3
生態池內的小青蛙不按劇跳本在一起,畫面更有趣

P1030829-雯5
美鳳和阿月頭戴木棉花手拿蘿蔔真是可愛

表演,真的如願的順利結束,可以說是很棒的不NG演出。下了台每個人笑嘻嘻,可以放下心中大石輕鬆多了。大家急著彼此互相擁抱,為這次的演出成功感到開心,笑不攏嘴。大家聚在吳園大廳前將道具都拿著、戴著為當天的演出留下紀錄。

辛苦終究會有成果。在三協里媽媽、小朋友身上,我看到堅毅的學習態度和精神讓社區劇場更顯靈活生動。即使排演中所面臨的壓力和挫折令人感到沮喪,但是當表演完的那一刻,大家一定都會覺得,這些日子來的心血和努力都值得了。

P1030784-雯4
最後一幕大家牽著手舉起向觀眾致意

(作者為北門社大工作者)

工藤守道家族的觀音鄉尋根之旅

昭和十三年(1938年),服務於觀音公學校的工藤 守道老師寫下了這首詩作,並由西村 一郎老師編成舞蹈教學。工藤老師在觀音服務的時間並不長,但是,日後在與學生的書信往來中,總是滿溢著對觀音的懷念。

image001以上係吳水榮老先生手抄稿觀音音頭─白沙岬燈塔

詩:工藤守道老師 五言譯詩:羅肇錦博士

淘淘浪復潮 白沙繞岬島

羈旅祈平安 前行路迢迢

朗朗上青空 女神聳雲霄

朝為綽約女 暮作猛厲嬝

朝暮船船渡 來去知多少
昭和十三年(1938年),服務於觀音公學校的工藤 守道老師寫下了這首詩作,並由西村 一郎老師編成舞蹈教學。工藤老師在觀音服務的時間並不長,但是,日後在與學生的書信往來中,總是滿溢著對觀音的懷念。

工藤老師在觀音鄉共留下兩篇詩作,分別是描述甘泉寺與白沙岬燈塔的觀音音頭,工藤老師的學生吳水榮老先生(82歲),幾年前號召十位同學集資在甘泉寺內將老師的詩作立了碑文,而白沙岬燈塔的詩作碑文幾經波折,今年也在燈塔外設置完成。

去年(2007年),筆者撰述的【觀音的美麗與哀愁】一書經由桃園縣文化局印製發行,書中有提到工藤守道老師,並透過工藤老師的學生吳水榮老先生,親筆簽名贈送一本給該家族三女片山 典子女士。

五月九日午後3時,工藤守道家族成員一行九人,抵達桃園縣觀音鄉的甘泉寺與工藤老師在台灣的五名學生會合,開始他們短暫的『觀音鄉尋根之旅』。

這次尋根之旅的家族成員有工藤老師的長女工藤 迪子女士、女婿工藤 重文先生、孫女工藤 幸子小姐,三女片山 典子女士、女婿片山 研先生,四女田部 清子女士、女婿田部勝 清先生,五女西村 敬子女士、女婿西村哲浩先生;而由工藤老師在台灣的學生吳水榮、歐運郎、周國俊、廖曉景與彭嘉照等五名老先生負責接待與導覽。

工藤老師的長女工藤 迪子女士在日本出生後與父母來台,三女片山 典子女士與四女田部 清子女士則是在觀音鄉出世,民國34年(1945)離開台灣返回日本,六十三年後她們又回到觀音鄉,長女工藤 迪子女士離開時已經十歲出頭,所以對幾個老地方印象還頗清楚,在短短幾個小時的導覽,家族成員在甘泉寺與白沙岬燈塔瞻仰到父親的詩作碑文,也都顯得非常喜悅與滿足。

image256-360.jpg
以大理石雕刻設於甘泉寺內得觀音音頭碑文,是工藤老師六十幾年前教過的十位學生集資完成的。

image004
在觀音鄉很重要的廟宇甘泉寺外,全體尋根家族成員與工藤老師在台的五位學生留影紀念。

image005

image006
吳水榮老先生今年已經82歲,是促成這次尋根之旅的關鍵人物,他很熱心詳實地為尋根家族成員解說設立在白沙岬燈塔外的觀音音頭碑文。

image008

image009
尋根家族成員也進入白沙岬燈塔園區,並很難得地登上燈塔,在父親學生吳水榮老先生詳細解說下,對父親工藤 守道先生當年創作這首觀音音頭的心情,應該有更清楚的瞭解吧。

image010
晚餐後家族全體成員也與筆者夫(前排右一)妻(後排右二)合照留念。

特殊的馬祖禮俗:補庫與食福

馬祖的居民多來自大陸福建東北方的沿海縣市,與台灣、澎湖及金門地區閩南文化有迥異不同的閩東文化;民俗節慶有著獨特的禮俗,早期的馬祖居民多從事漁業生活,沒有現代的精確天氣預報,面對詭譎多變….

馬祖的居民多來自大陸福建東北方的沿海縣市,與台灣、澎湖及金門地區閩南文化有迥異不同的閩東文化;民俗節慶有著獨特的禮俗,早期的馬祖居民多從事漁業生活,沒有現代的精確天氣預報,面對詭譎多變的海象時,往往將謀生的意志繫於神明恩賜與庇佑,才能化險為夷;於是祈願豐收之後,祈求平安之餘,神明誕辰,以及民俗節日時,不忘酬神以圖報神能;神明與人一樣也需要金錢和食物的供養,因而衍生特別獨有的馬祖「補庫」的禮俗。image001

豐盛補庫祭祀的貢品

補庫,意思是燒元寶給神明以添補神明的財庫;據村裡長輩說,每座廟宇神明都有其轄區,稱為「境」,神明護祐著境內的村民平安,當別的神明入境作客時,村廟的神明需要款待他。當兇神惡煞入境時,廟神也要用錢打發它離去,甚至需要添置神兵利器驅趕,因此廟庫的錢總有用盡的時候,在馬祖按照各個廟宇慣例多數村廟每年都會「補庫」一次,但有些村廟則是三年一次獲六年一次不等,祭祀的日子通常會選擇春分至夏至之間某一天,因為這段時間是蚊蠅叢生,傳染病最易擴散的季節,村民有感是邪靈作怪,而衍生消災祈福的心理。

image003
道士為補庫設壇做法

本年生平第一次參予了村內補庫各項禮俗工作過程,村內長輩有感於傳統禮俗日益模糊,因此召集了我們年輕一輩的村民,參予並學習所有祭祀及禮俗,避免傳統文化的消失,補庫的這一天,早晨全村境的村民都要茹素齋戒,準備了鮮花素果及祈福用的包子擺設於廟前供桌,由道士設壇做法,並開始焚燒補庫用的元寶及紙箔,補庫用的紙箔必須增補不斷,因此焚燒給神明的庫寶量激增。

祭典結束後,在「當頭」,也就是當年輪到的爐主指揮下,於村境交界處遍插黃色三角旗及沿路每格數公尺插香一柱,以示本境由神明主持下,已完成補庫,四方邪靈勿再越境擾民並已驅趕了村境道路小徑沿線惡靈鬼怪,村境內民眾得以獲得神明護祐,獲得保護。

image005
在清水境插上的黃色三角旗

在補庫的儀式後,隨將祭祀後的貢品烹煮,並邀集村民共同來食用,在馬祖這個禮俗稱之為「食福」,也就是吃下經過神明加持的貢品,也將神明的福氣帶到每個參與食福者的身體,保佑每個村民平安幸福,而食福的活動,讓平常各自忙碌於工作及散居外地生活鮮少交集的村民,藉由廟會慶典食福的活動共聚ㄧ堂,在這難得的聚會場合彼此攀談認識,在整個食福活動結束後,每家戶均會分得一份祭祀後的貢品與平安符,將神明加持祝禱的福氣與平安帶回家中,完成整個祭祀活動。

image007
食福-意味將神明的福氣帶到每個參與食福者的身體

未知的世界總讓人類戒慎與恐懼,俗諺有云:敬神如神在,在補庫的活動中填補了內心深處對於未知世界的空虛惶恐的黑洞,在補庫活動中獲得神明的庇祐與祝福,不論是想增添命中財庫或智慧寶庫,只要誠心,戒慎處理生活中的人、事、物,即能趨吉避凶;如果不去危險黑暗地方,就不易遭遇未知的風險傷害,如果心存善念,不貪贓違法,就不會擔心報應,相信神明無形的力量,在天空庇祐,庇祐著身體也庇祐了心靈,傳統禮俗的儀式,原來深負了巧妙的智慧,在參與民俗活動中,有了深一層人生的體悟與體驗。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