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開園社區活動側記(1)前置人才培育課程(下)

此項人才培育課程之階段目標在於提升在地居民專業能力,並期盼能於開園活動期間展現,藉此強化社區居民與園區發展之關聯性;不過,對於多數…

編按:本文為「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開園社區活動」系列文章,上文提及居民為迎接博物館開園,進行餐飲設計學習,本文記錄居民學習設計導覽活動過程。閱讀上文請點選這裡。

──────────────────────────────────────────────────────

(二)「導覽培訓」課程

執行單位與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黃世仁先生共同策劃、帶領「導覽培訓」主題課程。為引發不同年齡及經歷背景之社區居民的學習熱忱,另瞭解個別學員之導覽解說能力,原規劃於6月20日下午挑選猴硐地區之重要資源點,經由抽籤指定個別居民進行現地解說,再由黃老師提出修正意見,並分享解說技巧;

不過,實際執行時,卻變成沿著規劃好之導覽路線,依序進行資源點之介紹與討論,因未指定特定人員發言,造成解說內容流於細瑣與冗長,並集中於少數居民,無法有效瞭解不同參與者之解說實力,並難以透過現場指導,讓大家學習到如何有效提升導覽解說技巧,相當可惜。

為銜接第1堂「導覽培訓」課程之執行成果,黃老師於7月4日下午,在猴硐國小以系統性的方式說明何謂導覽解說、導覽解說方法及概念、導覽媒體的種類與比較、導覽解說的小道具、導覽解說的基本架構、解說員的養成歷程,並以姑婆芋為例,說明解說的層次,最後,說明導覽解說人員注意事項,以及對於學員們的期許;

之後,再以6月19日工作坊之執行成果為基礎,討論將於7月24日開園日當天展現之遊程內容-考量原先3組遊程主題重疊性較高,故將其簡化為自然及人文等2個主題,並經由分組討論,各自提出完整性之遊程設計。

自然組遊程內容

其中,自然組部份,規劃由侯硐車站集合、出發,沿懷德亭步道走向猴硐神社,途中可解說及觀察當地特有之冰河孑遺植物-鐘萼木,之後沿著一百階步道向下走,經過介壽堂,再轉往大粗坑古道,沿途經過被象神颱風摧毀之舊猴硐國小,感受大自然對人類生存環境的破壞,

繼續前往弓橋里陳清課先生經營多年之鐘萼木復育園區,於此認識多樣性之植物生態,最後經過昇福坑金礦、舊猴硐國小大山分校、天梯步道等抵達102號公路,再搭乘接駁車回到侯硐車站,全程約5小時,期盼吸引對自然有興趣之部落客參加。

人文組遊程內容

至於人文組部份,因居民對於相關資源內容熟悉度較高,且當日參與人數眾多,很快就決定以基隆河兩岸之煤礦遺產作為主軸,同樣規劃由侯硐車站出發,先於選煤場辦公室(現為旅遊資訊中心)領取地圖後,前往瑞三倉庫(現為願景館)認識園區概況,沿柴寮路解說鐵道文化,經過內店仔感受昔日商業活動,抵達烘砂室(現為地質生態展示館)、本鑛浴室(現為礦工紀念館)瞭解當地地質生態及礦工文化,實地探訪本鑛及內寮仔,瞭解坑內作業及礦工一日生活,折返復興橋前往復興鑛,認識坑內作業,再沿猴硐路行經美援厝、瑞三鑛業大樓、猴硐坑,經過運煤橋回到願景館,最後於侯硐車站進行意見交流後解散。

因沿途環境資源眾多,且路程較為遙遠,在時程規劃上以全日活動進行思考:上午導覽(2小時)→午飯(1小時)→下午導覽(2小時)→DIY及自由活動(2小時),午餐時間於復興橋榕樹下享用「煤時間飯糰」及「礦工茶」,另安排耆老於內店仔、本鑛、內寮仔、復興鑛等資源點進行現地解說,並規劃相關體驗活動。

061-250.jpg圖07
學員分享自然組(圖左)及人文組(圖右)之遊程規劃內容

為瞭解猴硐居民對於執行上述2組遊程之實際能力,接續於7月10日下午,在猴硐國小針對人文組遊程進行室內模擬演練-將居民區分為導覽解說員及定點解說員等2大類,經由抽籤決定試演練人選,黃老師則逐一提供修正意見與技術指導。

至於自然組遊程部份,考量當地居民對於生態環境之專業知識較為缺乏,黃老師決定帶領居民走訪初步規劃之自然遊程,並沿途示範自然解說技巧;最後評估原規劃之路程較為遙遠,且自102號公路接駁之規方案有實際執行上的困難,決定刪除鐘萼木復育園區之後的遊程路段,並於該地進行DIY等體驗活動。

(三)「手創DIY」課程

考量猴硐地區較缺乏互動性之教育學習活動,執行單位邀請「自然野趣D.I.Y.」一書之作者黃一峰先生指導居民思考與規劃符合在地特色之手作活動。

首先,黃老師於6月26日下午,在猴硐國小介紹以於野地拾撿之自然物件進行藝術創作,以及運用製做假牙齒模之石膏拓印樹葉葉脈及動物足跡等方法,最後分享各種自然遺物之分類及保存方法;課程結束後,黃老師建議可以石膏拓印方式紀錄猴硐地區之植物資源,故決定於7月3日下午在前述鐘萼木復育園區進行實際演練及操作。

7月3日,眾人自猴硐國小出發,黃老師則沿途講解身旁所見之自然生態,抵達目的地後,黃老師展示自己與學生的優秀作品,並針對可運用於DIY活動之自然素材進行說明;之後主人陳清課先生開始介紹園區概況,並請大家自行採集將要製做石膏拓印的葉片後,再回到原先安排好的地點,由黃老師示範石膏調製及拓印程序,並指導大家進行實際操作。

在多數人完成第1階段之製作程序,陳先生邀請大家享用「綠豆+糯米+米台目」之傳統點心;稍事休息後,黃老師開始示範上色技巧,部份人接續進行第2階段之實際操作,部份人則開始製做第2件作品,最後以個別作品紀錄及學員大合照劃下活動之完美句點。

圖08圖09
黃一峰老師指導學員如何將葉片拓印至石膏(圖左)與示範後續之上色程序(圖右)

以積極態度面對地域性之未來發展

誠如前述,此項人才培育課程之階段目標在於提升在地居民之專業能力,並期盼能於開園活動期間有所展現,藉此強化社區居民與園區發展之關聯性;不過,對於多數長期生活於此,短期內也沒有意願或能力投入觀光產業之居民而言,更多對於開園活動的宣傳,也意味著將帶入更多人潮,同時也將製造垃圾、噪音、交通、治安等種種問題;

除此之外,許多居民並未擁有目前居住房舍之土地或建物所有權,因此,地方也盛傳,園區營運狀況越佳,觀光旅遊效益越好,也將加速礦業公司與傳統大地主收回所屬之土地或建物,屆時,這些弱勢居民也將面臨被迫離開故鄉,甚至流離失所的命運。

在諸此因素之影響及作用下,執行單位對於此項人才培育課程之居民參與情形,自然沒有過度樂觀的條件;就目前園區發展的狀況來看,許多負面效應確已逐步浮現,未來也可能會更為嚴重。不過,就像北縣觀光局李宗桂局長於3月31日之園區公開說明會表示(註1):

「地方如因園區而有新的發展契機,可能會有物價提高,土地價值增加之衍生效益,我們已經預期這樣的可能性,雖然已超出觀光局的主管權限,但是,會嘗試找地政局,法制局進行協調,看看能不能找出相關性之因應對策。園區有一個完整的規劃報告,因目前尚未與縣長報告,希望能先與居民協調後,再向縣長提報後定案…土地的問題要解決不容易,但是我們一定會正視。」

換言之,如果因為這些潛在風險,就選擇停留於原地,不願積極投入及付出,卻更可能錯失參與未來發展的可能契機,似乎也非最佳良方;更何況,這些可能的改變究竟會如何發生?影響程度又將如何?暫時也無法精準預估,又將何以因應呢?

因此,在持續關心諸此課題的演變,並嘗試與政府部門、專業團體共同研議、溝通可行之因應策略的同時,同步進行自我能力之培養與提升,並嘗試於未來園區之營運管理議題上,扮演更有影響力的角色,共創地方發展的可能與未來,或許才是更好的心態及對策;

此階段之人才培育課程,已吸引一小群持後者觀點之社區居民共同參與,希望這樣的力量與投入,能在第2階段課程持續彰顯及擴大,這也將是未來園區及地方發展能否漸入佳境之重要關鍵與挑戰。

(本文結束,系列待續)

註1:資料來自筆者參與該項會議之田野紀錄,並經出席單位檢視與修正。

參考資料

劉正輝,2010,〈在邁向生態博物館的路上(3)政府與居民協力互動〉,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2010年5月14日,https://www.dfun.tw/?p=26968。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開園社區活動側記(1)前置人才培育課程(上)

相較於猴硐地區之豐富性環境資源,對應性的配套資源卻明顯不足,地方居民建議開發具有在地特色飯糰,甚至提出「煤時間飯糰」的構想…

編按:猴硐煤礦博物園區於2010年7月24日正式開園,地方居民為迎接盛事,事前盡心準備討論,從飲食到遊程,希望讓外來遊客感受猴硐深刻文化。本文作者長期關注地方博物館建置及社區參與,這次全程參與記錄過程,從事前準備到事後效益評估,提出系列專文討論,與讀者分享。

990813hutugsihi-300.jpg
高空氣球預告猴硐煤礦博物園區7月24日正式開園

啟動新一階段的人才培育課程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終於在2010年7月24日正式開園,雖然這個沒有圍牆的「博物館」,部分園內設施早已陸續完成,並開放參觀及使用;不過,由臺北縣政府觀光旅遊局(簡稱北縣觀光局)策劃舉辦之開園儀式及相關活動,對於這個博物園區,乃至猴硐地區之未來發展,仍有其重要性之象徵意義。除卻一般常見之開館或開園活動,猴硐煤礦博物園區之區域範圍因與當地居民之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北縣觀光局在籌劃開園活動的同時,也希望當地居民能以地方辦喜事的心態,來共同迎接這個可能帶來區域發展的嶄新契機,因此,委託熟悉園區及地方事務之民間專業團體,策辦一系列人才培育課程,期盼能在開園活動期間,展現初步培訓成果,並彰顯在地居民的活力與投入,也鋪陳後續社區參與園區運作及發展之可能性。

共同課程部份

考量過往猴硐居民已經透過環境資源調查、地區共識會議等,累積大量社區營造經驗與成果,加上此項人才培育課程有著清楚的短期及中期工作目標,因此,執行單位改變過往「策劃活動→聯絡師資→招生→開辦課程」之制式化流程,採取鼓勵居民共同投入、參與之互動式規劃模式,第1階段僅公告於2010年6月12日、6月13日、6月19日舉辦「觀光社區的營造與發展」、「觀光社區營造案例分享」、「社區資源規劃工作坊」等3場次共同課程,並預告後續將推動「導覽培訓」、「餐飲診斷」、「手創DIY」等3大類主題課程。

其中,6月12日及6月13日之共同課程,分別由計畫主持人林鍬先生及世新大學觀光學系陳墀吉副教授分享觀光社區營造之概念與國內外案例,同時,說明課程目的與內容,並與居民進行交流;6月19日之工作坊則由筆者及執行團隊與社區居民針對猴硐地區之遊程主題進行討論,並以1日遊為原則,思考主題遊程的起點、終點、交通方式、路程中會經過之資源點,以及沿途可以「吃、喝、玩、樂」之相關輔助資源,最後,討論如何透過人才培育課程以針對不足之輔助資源進行改善與補強。

有關工作坊之討論範圍並不限於目前猴硐煤礦博物園區之主要區域範圍(光復里、猴硐里),而將週邊之弓橋里及碩仁里也一併納入,因此,各組提出了「歷史古道+生態環境」、「礦業遺產+常民生活」、「生態物種+環境資源」等3大遊程主題-改變過往僅以侯硐車站出發、結束之路線設計,思考不同交通工具可以移動的區域範圍,

舉例而言,如果要探索基隆河之河域生態及環境資源,就可以從猴硐騎腳踏車到三貂嶺,最後再由三貂嶺車站離開;另可由九份頌德公園「揪團」出發,沿小粗坑古道來到猴硐國小後,再進入猴硐聚落探索礦業遺產,最後由侯硐車站離開。

透過不同起訖點之遊程規劃,不但可以開發更多元之地方探索模式,更可以讓猴硐地區居民(包括弓橋里、光復里、猴硐里、碩仁里等),能有更多的參與及互動。

相較於猴硐地區之豐富性環境資源,對應性的配套資源卻明顯不足,以「吃」為例,過往車站口已有2家古早麵店,近日新開小吃店也仍以麵食作為主要訴求,如何創造具有在地特色的餐點,應該是未來可以努力的方向及目標;以上述遊程規劃為例,2項設計皆以長時間之戶外活動為主,甚至整天都不太有機會遇到合適地點好好坐下來吃飯,因此,提供可以輕鬆帶走、又不怕涼掉的餐點,可能就是一個不錯的思考方向-

許多居民建議開發具有在地特色飯糰,甚至提出「煤時間飯糰」的構想,運用諧音結合「煤」、「梅」、「沒」等3個意涵,加入竹炭或黑芝麻等食材,創造煤的意象,放入過去當地常入菜之梅子為內餡,並以輕鬆吃、輕鬆帶走,創造玩到「沒時間離開」的主題與效果。

再以「喝」為例,戶外活動最需要的就是補充水分,諸如梅子汁、青草茶等都是很好的飲品,甚可鼓勵消費者自備容器,並以增量或減價等提高誘因;至於「玩」、「樂」部分,可以運用礦區之集會與休閒空間-介壽堂,透過放映紀錄片或懷舊電影、不定時推出主題展覽、舉辦社區劇場成果發表或展演活動等,提供休閒或教育功能;此外,持續繪製具有地方代表性的資源圖像,推動藝術教育及素人創作,評估將這些作品印製為明信片或開發版畫DIY活動等,都是可以強化猴硐遊程之豐富性與細緻度的可行策略。

主題課程部分

在完成第1階段之共同課程後,多數居民皆同意繼續開辦原先規劃之3項主題課程,至於實際上課時間及執行模式,則採取滾動式、邊上邊調整的方式來進行(詳如表一)。

表一、第1階段人才培育課程(主題課程部分)

主題課程

時間

6/20

6/26

7/3

7/4

7/10

7/16

7/20

導覽培訓

下午

下午

下午

餐飲診斷

上午

上午

晚上

晚上

手創DIY

下午

下午

(一)「餐飲診斷」課程

首先登場的是「餐飲診斷」課程,任職於臺北市政府勞工局職業訓練中心之陳麗如老師在6月20日上午來到猴硐國小分享過往輔導之地方美食案例,並與有興趣參與後續課程之社區居民逐一認識-有別於過往之社區營造課程,因為餐飲的主題,吸引了許多過去不曾參與地方課程之婆婆媽媽、姊姊妹妹前來參加;

陳老師在課程結束前,與居民相約在7月3日上午自行準備拿手佳餚,並帶到猴硐國小與大家共同品嘗,藉此思考與尋找什麼是可以代表猴硐地區之環境資源及在地特色的風味佳餚。

7月3日當天,社區朋友們依約準備各式各樣食物提供給大家品嘗,陳老師則由專業觀點提供個別性之修正意見。不過,大家對於6月19日工作坊所討論之「煤時間飯糰」仍深感興趣,加上光復里蔡淑惠小姐所準備之青草茶頗獲好評-過往因為坑內工作的關係,許多礦工的肺臟都有問題,因此,各家都有自己專屬的青草茶配方,若以「礦工茶」名之,再與飯糰搭配,相信將是頗具特色之地方食物組合;

雖然未來猴硐地區之在地美食,仍有許多可能性尚待開發,不過,為配合開園活動之導覽遊程,以及規劃中之攤位展示,決定以研發具有在地特色之「煤時間飯糰」,作為第1階段之工作重點。歷經執行單位與陳老師及社區居民之多次溝通與協調,決定請社區居民自行準備可以作為飯糰內餡之相關菜餚,並於7月16日晚上帶到猴硐里陳清標先生家中進行第1次的飯糰試做。

圖02圖03
陳麗如老師於「餐飲診斷」第1堂課進行案例介紹(圖左)及第2堂課提供各家私房美食之專業意見(圖右)

陳老師在7月16日下午來到蔡淑惠小姐與隔壁白純阿姨家中準備晚上要包飯糰的五穀米,社區朋友們也依約在晚上攜帶各種預備要包飯糰的內餡到陳先生家中;看著滿桌菜餚,心中有種莫名的感動,

回想第1堂「餐飲診斷」課程,大家對於猴硐有美食嗎?以及居民是否願意為社區貢獻私房佳餚?皆感到相當懷疑;可是,當天在陳家的大圓桌上,除肉鬆等少數食材是由外地購買而來,其餘多為居民運用自家種植的蔬果,加以醃製或烹煮,因為是各家獨有的私房菜,所以在食品安全上也格外讓人放心,也更充滿濃濃的在地風味。

等到參與人員約莫到齊後,陳老師要大家先逐一品嘗各種菜餚,再挑選自己喜歡的食物包入下午準備好的五穀米當中,先各自品嘗,再進行意見交流及分享;從眾人興奮及滿足的笑容中,陳老師知道,此次新研發的「煤時間飯糰」一定會大獲好評;因當日準備之內餡種類過多,大家決定以投票方式,選出最喜歡的前幾名。

圖04

社區居民各自將拿手佳餚帶到陳清標大哥家準備試做飯糰(圖上)與試吃後以投票方式選出最受青睞之飯糰內餡(圖下)

圖05

陳老師為指導居民有關五穀米之烹煮方式,並針對內餡種類進行討論,又在7月20日下午來到社區,並邀大家於夜間二度前往陳家,最後敲定「煤時間飯糰」將使用酸豆、醃葫瓜、醃小黃瓜、素肉鬆、豆角、炒竹筍等6種內餡。

(本文待續)

參考資料

劉正輝,2010,〈在邁向生態博物館的路上(3)政府與居民協力互動〉,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2010年5月14日,https://www.dfun.tw/?p=26968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端午節愛心粽飄香 溫暖弱勢族群的心

這活動至今已邁入了第四個年頭,由旗山的六個社區的志工媽媽們,以靈巧又富有愛心的雙手,認真包裹著有媽媽味道的肉粽。當天,共烹煮出四仟七佰粒粽子,並請各里里幹事分送出去…

端午節總是要吃吃粽子應應景,感受一下過節的氣氛,但是社會中總有些家庭或個人因為生活條件的限制,無心或沒有能力跟大家一起品嚐粽子的美味。為此,高雄縣旗山鎮社會課特地規劃了「端午節關懷慰問活動」來陪伴這些人一起度過端午佳節。

這活動至今已邁入了第四個年頭,由旗山的六個社區(永和、中正、廣福、湄鼓、南新、糖廠)的志工媽媽們,以靈巧又富有愛心的雙手,認真包裹著有媽媽味道的肉粽。當天,共烹煮出四仟七佰粒粽子,並請各里里幹事分送出去,總計分送給六佰二十戶家庭,共壹仟參佰餘人收到這個愛心粽。

為了要辦理此次的活動,早在剛過完農曆年時就開始展開籌劃,從訪價開始著手,粽葉、香菇、糯米、蔥頭…等食材價格,再估算經費概算內容,接著對外發佈訊息,尋求有心贊助的慈善單位及善心人士共襄盛舉。

很順利地,本次活動得到社會各界的善心捐款,接下來,就是重頭戲-包粽子了。為了讓各社區志工媽媽,能充分發揮精湛的技術又不會影響日常生活,於是就分了旗山鎮公所、中正社區、南新社區、廣福社區等四個地點一起進行。在端午節前的週末假日,就預先準備食材及器具,從泡洗粽葉開始工作,切香菇、切豬肉、切蛋黃、炒料、爆香等,將包粽子所需材料準備妥當,隔天開始在各地點開始包粽子,尤其是,南新社區年長的志工婆婆媽媽,天未亮就開始包粽子了,其精神真是令人感動。

99.06.12上午��社區志工媽媽們認真清洗粽葉之照片

99.06.12上午中正社區志工媽媽們認真清洗粽葉。

而四個社區中,中正社區參與人數最多,人聲鼎沸最為熱鬧,猶如社區嘉年華會一般。當天上午11點左右,第一鍋粽子出爐了,為確保口感Q度,各地點均蒸煮超過3小時以上,一定要讓每粒粽子熟透可口。各社區的志工媽媽都十分用心的包裹粽子,大家有說有笑其樂融融,有一些比較生手的年輕志工媽媽,趁這次活動的參與,也學會了包粽子的傳統技巧。到了晚上8點多,四個地點全部圓滿完工,再於隔日早上,由各里里幹事分地點領回,分送出去。

99.06.13.上午在公所前廣場鎮長與南勝聖母慈善會蔡信榮總幹事一起來包粽�

99.06.13.上午在公所前廣場鎮長與南勝聖母慈善會蔡信榮總幹事一起來包粽子。

99.06.14.上午廣福里長蒲順君贈送由大家善款共同製作的愛心粽

99.06.14.上午廣福里長蒲順君贈送由大家善款共同製作的愛心粽。

這是一次很有意義的活動,有些人建議主辦單位用現金去訂購粽子成品分送就好了,何必勞師動眾。但是,意義不同,因為由各社區志工媽媽用心包裹的粽子裡頭,有各社區志工媽媽的愛心、執行單位工作人員用心,更有來自各慈善單位及善心人士無私奉獻的心,這些都是用金錢所買不到的。

後記:

感謝民間慈善單位及善心人士的幫助,99年5月中高雄縣旗山鎮南勝聖母慈善會蔡信榮師兄,率先響應要捐助糯米70斗,不久之後又有,高雄市普濟慈善功德會、高雄縣靈雲功德會、郡陽慈善功德會、無極金殿、普賢慈善會、南郡慈惠堂、慈善慈惠堂、慈緣慈善會、明緣慈善會、魏寶杏女士、成惠蘭女士等民間慈善單位及善心人士,陸續捐助經費與包粽子所需材料,讓這次活動能夠順利的執行。

(本文作者為旗美社大「小地方觀察員培訓班」學員)

南紙社區卸鹽台花園 獲建築園冶獎肯定

幾年前,郭崑德眼見這條貫穿整個社區中心地帶的鐵道區滿是荒煙蔓草,透過多方努力,共同整理這條具有歷史意義的鐵道…

位於新營市建業路段的南紙社區,在日治時期便設有鐵道,由嘉義濱海的布袋港行經台南鹽水而進入新營,通過本段東太子宮車站(原名紙槳工廠站)後,銜接至新營火車站,將貨物轉運至縱貫鐵道,深具運輸價值。

990730jianzhuyuian-400.jpg
南紙社區將廢棄鐵道變成後花園。

另一方面,昭和14年(1939)此地便建有「鹽水港紙漿株式會社」(台灣紙業公司前身),早期里民幾乎均賴以為生,僅三成多農業人口,終戰之後,於民國44年與美國合作,整合五分的糖鐵及七分的縱貫鐵道系統,建立了獨特的「鹽運聯合轉運台」,使它具備鹽鐵、糖鐵及縱貫鐵三鐵共構轉運模式,同時可載運紙廠的紙槳、蔗糖、粗鹽,並兼具載客等多重功能,具有特殊歷史意義。

然而隨著時代演變,產業沒落,其運輸價值喪失,閒置的鐵道空間遂逐漸雜草叢生、成為社區裡髒亂點與安全的死角。

2
生態池。

幾年前,在台化公司擔任工程師的郭崑德眼見這一條貫穿整個社區中心地帶的鐵道區滿是荒煙蔓草,幾乎沒有人敢走到裡面來,深切影響了社區的發展,於是便透過公所及民意代表等多方協助,順利取得台糖公司同意,另一方面更爭取公部門補助經費,決定將這條長達一公里長、寬約50米的雜亂地做整理。

輔導社區改造的李坤昇建築師表示,由於空間範圍太大,光是整地就花掉三分之二的經費,因此一開始是建議社區選定關鍵地段先做營造,但擔任社區協會理事長的郭崑德很有魄力,決心克服萬難一次就做全面性整頓,於是後來以公園搭配菜園的方式,約開放一半土地讓居民認養,自行種植蔬菜或水果並做維護,其他空間則種植樹木、花草,並打造一座生態池成社區公園景觀,最後仍然超支10萬元,則由郭崑德及社區幹部們自掏腰包補齊,大夥可謂出錢出力、不遺餘力。

3
郭崑德理事長(左)與李坤昇建築師討論空間營造規畫。

協會常務監事郭文東也補充說明,因範圍很廣,後續的維護需許多人力的配合,因此社區組織了39位志工,由理事長夫人郭吳玉梅領頭,大家經常來除草及修整,連一位80幾歲的阿嬤也精神抖擻加入,可以說居民都對這塊土地投入了不少感情與心力。

4
每年於端午節舉辦陸上龍舟賽,熱鬧又有趣。

如今,社造的辛勞化成美麗的成果,卸鹽台花園不僅成居民常來的休憩場所,也是社區藝文活動空間,去年端午節首創的陸上龍舟賽,具創意又有趣,一炮而紅,今年連其他地區都組隊來參加,場面很熱鬧。郭崑德欣慰地說,得獎對社區而言是肯定也是鼓勵,但未來仍有許多細部極待整建,期望有關部會能繼續給予支持,讓所居住的地方成為一個美麗的、有力量的城市。

為堅持的信念守夜-我的凱道717

稻子的成熟期約為120天,希望由一株秧苗到一束稻穗的時間,讓政府願意睜開被蒙蔽的雙眼,認真地看待這塊孕育你、我的土地、農業的困境,及農村的問題;讓被摀住的雙耳重新聽到來自土地的呼吸聲…

六月中旬的深夜,在家看著竹南大埔怪手毀田的影片,內心氣憤不已;昨晚,在凱達格蘭大道上聽農民說話,心情依舊激昂。直到前兩天才真正下定決心,北上參加717農民守夜活動,這個匆匆的決定,有人覺得很衝,有人覺得很熱血,當我還在找自己來到這的理由時,我已經坐在「土地正義」的舞臺前了。

太陽漸漸下山,相思寮的阿公阿嬤緩緩地走上舞台,拿起麥克風說著這個政府的所作所為時,想起自從意識到「吃飯是重要的」時候開始,左手捧碗,右手拿筷,腦袋總惦記著「絕對不可以有剩飯剩菜,因為農夫很辛苦!」,所以我的碗總是閃亮亮如剛洗好一般,小小的心靈大概覺得那是一種對農夫的尊敬;

直到工作後有機會再赤腳踏進那讓福壽螺吃飽飽,並結出纍纍稻穗的土地,嘗試早起拿鋤頭,汗流顧稻田的生活,雖然真正做到的工作可能不及農民的十分之一,但小時候的那股尊崇感又不知不覺地從腳底板湧起通到心坎裡。

眼前這群勇敢的農民們,為了這塊土地,為了台灣農村,為了後代子孫選擇站在這裡,讓人總得努力深呼吸才能不流淚,我想來到這的理由到底是什麼已不再重要。

4802086500_b953761eff_b
這場遊行讓政府重新看見農人在那裡(攝影/munch,更多照片請點選這裡

尚未踏上凱達格蘭大道前,不禁問了同事和自己一個問題,「會不會有人覺得我們做這樣的事很笨又沒意義,或是根本不知道為何這樣做」?

但是想到我們每天吃的飯菜,那背後是多少人的汗水,我們又怎能不顧那些總是最接近土地,最了解天公伯的人所發出的聲音,我們又怎能忍受看著一塊塊土地被如此的殘暴的對待!

無風的夜空中,「土地正義」與「圈地惡法 立即停止」的聲音響徹凱道,那不僅僅是兩句口號,那是農民心中的想望,也是我們對這塊土地和台灣政府仍保有相信的象徵。

約莫十點多,舞台熄燈的同時,睡墊也一張張地舖在仍微微發熱的柏油路上,聲援的群眾竟默默地變多了,一下子反而找不到可躺下休息的地方;凱道的另一頭,阿公阿伯們仍未顯疲態地繼續聊著天,本就擁有夜行性格的年輕人們,不間斷地討論讓這晚的守夜行動增添許多未來的可能。

阿公阿伯們繼續round2,這時應該來泡壺茶才是!
阿公阿伯們繼續round2,這時應該來泡壺茶才是(攝影/林怡伶)!

今日早晨(7/18),在街頭和總統府說早,雲林的農友在看到昨晚的行動後連夜載了一甲地的秧苗來到台北,八點多,在場的農民和民眾象徵性地種下「凱道上的凱稻」,也種下我們對政府的期待秧苗,

稻子的成熟期約為120天,希望由一株秧苗到一束稻穗的時間,讓政府願意睜開被蒙蔽的雙眼,認真地看待這塊孕育你、我的土地、農業的困境,及農村的問題;讓被摀住的雙耳重新聽到來自土地的呼吸聲、農民的吶喊聲,及各地民眾的加油聲,因為我們雖然失望,但並未絕望,農村就是有這麼一股堅持到底的信念和勇氣,我想天公伯會知道的!

「凱道上的凱稻」,希望每個人都要認真看,用力記住這一刻。
「凱道上的凱稻」,希望每個人都要認真看,用力記住這一刻(攝影/林怡伶)

延伸閱讀:

台灣農民運動史上第一次 農運、社運自主串連(台灣農村陣線)

717救農村救土地行動 (漂浪島嶼)

凱道夜深 農民相聚待天明(苦勞)

農民反圈地 吳揆:地方處理不周(中時)

夜宿凱道挺農村 網獲800萬人次(中時)

開發主義讓社會倒退嚕(邱花妹,刊登於中時言論)

「把田種回來」農民反圈地 串連睡凱道(聯合)

千農夜宿凱道,高呼還我土地(自由)

(作者為旗美社大專員)

揚帆,再出發─【黑潮書寫】整裝起航

2010年7月,【黑潮書寫】正式啟航──揚帆,再出發──攜手航向更遼遠的大海、走著更綿長的海灘、探索更艱難的生態危機、進入更奧妙的海洋文化,以蔚藍太平洋浸潤的心手眼,觀看、體悟、書寫、拍攝…

「黑潮有兩股,一股在海洋裡,一股在陸地上。黑潮是默默流經台灣東部海域的太平洋北赤道暖流;另一股黑潮是設立於花蓮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這是我們最常用來介紹「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開場白,簡單地以「黑潮」這股洋流的特質,暗喻了這個以海洋為名、誠懇又堅持的非政府組織。

洋流「黑潮」、與島嶼東岸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您,聽過哪一個呢?

990713werty-450.jpg

創會時由海洋作家廖鴻基擔任董事長、楊世主擔任執行長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前身是1996年發起的「台灣尋鯨小組」。這一群從事鯨豚觀察研究的第一線海上工作者,為了擴大對海洋的關懷面向,以過去累積的調查工作成績作為基礎,募集基金並邀請喜歡海洋、關心海洋的專家及朋友們共同籌備、設立基金會。

於是,自1998年成立迄今,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已在台灣東岸佇立了12個年頭,始終如一地在海洋生態觀察、海洋環境教育、海洋文化研究、海岸污染紀錄、以及海洋論述與書寫等方面默默努力,持續拓展著陸上視野不易企及的海洋觀點。

多年來的堅持,讓黑潮不僅累積了2,700多筆的鯨豚觀察紀錄、14份以上關於鯨豚、漁業、海岸、海岸阿美族傳統竹筏的文字、調查圖文、繪本、刊物、紀錄片等出版品;舉辦過無數次的校園海洋教育講座、海洋攝影展覽、海岸行旅、海洋創作坊、海洋親子營、海洋少年營、海洋種籽營等活動;並於2000年底發起「海灘廢棄物監測行動」持續了近6年、另於2008年發起「搶救珊瑚行動」;

此外,藉由每年舉辦的「海上觀察與解說研習營」,培訓出30多位海上鯨豚解說記錄員,以「海上生態教室」的概念,在賞鯨船上進行寓教於樂的環境教育工作,並持續創會時記錄花蓮海域鯨豚生態的初衷。

藉由多面向的海洋活動參與,黑潮吸引了來自台灣各地愛海洋、愛自然、愛鯨豚的志工朋友,這些夥伴們多元的生命背景讓黑潮如同海納百川,吸收著各種不同的養分,逐漸成長茁壯。

除了動態的海洋環境教育活動,黑潮在靜態如海洋書寫、論述方面的發展與影響,如同一股伏流,經年累月地流竄、深潛著。

從1999年出刊的會訊、到後來演變成電子報;9年前與環境資訊協會合作、由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董事、顧問和工作人員組成的主筆團所撰寫、<環境資訊電子報>刊登的【黑潮觀點】專欄,自2001年3月23日開始到2002年11月8日,共累積了75篇文章。

這些文章所匯流出來的「黑潮觀點」,從生態、議題、海岸、海洋、教育等各個領域書寫,蔚然成為一片獨立並具有代表意義的黑潮風景。一篇篇有批判、有紀錄、有思考的文字,展現了「黑潮」這個海洋環境組織所關懷的議題,如同一扇扇窗口,打開了讀者對海洋、對「黑潮」的認識。

當時針對環境說的、批判的論點,至今仍然是不減熱門的話題──也許可以說是台灣的環境運動走得太慢,沒有顯著的成長;另一個層面來看,當年討論的現象和問題並未獲得根本的解決,這些扮演著「先聲」角色的黑潮寫手,的確需要再持續地監督與批判──或者說,記錄。

文字的持久力和影響力,遠遠超乎想像。

相較於走上街頭賣力賣命的呼喊,文字書寫是另一種表達的方式,而且產生的力道不見得比較弱。

台灣的海洋文化尚待發展,而「海洋」這個大主題更是「黑潮」多年來不曾偏離的宗旨。將國人普遍缺乏的海洋經驗以書寫出來,帶入海洋角度的環境思考與主流之外的視角,仍是「黑潮」未來努力的方向。

在多次的討論之後,終於在今年五月底,新一代的黑潮寫手紛紛出線。接續當年【黑潮觀點】專欄的精神及對海洋不變的關懷與愛,新一代的黑潮寫手將以【黑潮書寫】為題,繼續匯集眾人對黑潮、對海洋、對環境的體會與努力,以更寬廣的寫作主題、更豐富的呈現方式,迸現出黑潮書寫的多元與活力。

2010年7月,【黑潮書寫】正式啟航──揚帆,再出發──攜手航向更遼遠的大海、走著更綿長的海灘、探索更艱難的生態危機、進入更奧妙的海洋文化,以蔚藍太平洋浸潤的心手眼,觀看、體悟、書寫、拍攝,讓文字與影像引領更多人認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海洋。

首發稿圖 2

(作者為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海洋文化部專案經理)

一起來當農民的靠山:2010717凱道守夜

苗栗大埔不是官搶民地的唯一案例,如果你不願看到政府從「為人民服務的公僕」,淪落成「為財團服務的私僕」,7月17日,請不吝挺身到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一起來當弱勢農民的靠山。

990713dryrice-480.jpg
20100628沒被卡車載走的苗栗大埔殘稻(左),十天後的乾枯模樣(右)/攝影/關魚

「大埔多年前是看天吃飯的旱地,如果下雨下得不好,收割就會有很多無榖的空稻,收割不好,收入也就不好。」從九歲開始下田幫忙、種田超過六十年的苗栗大埔自救會會長陳文彬回憶,民國四十幾年經濟部水利局規劃要蓋「大埔水庫」作為竹苗地區農田的灌溉水源,周遭農戶都必須繳交協力工程費給政府,他們家就連續交了十幾年的錢。

「以前每天跪在田裡除草,辛辛苦苦搞了一輩子,才讓這些農田變得比較肥沃好種,一甲田可以收到一萬多斤的稻米,收入才變得比較好。」賣給農會之外,陳文彬夫婦每年會留兩千多斤稻榖在自己家前晒,作為整個家族一年份的米糧,跟很多農家一樣,收入再怎麼微薄,至少不用擔心餓肚子。然而今年陳家門前的一甲田被怪手完全摧毀,原本能夠作為家族整整五年份的米糧收成不但悉數落空,陳家安身立命百年的田園也恐將永久被苗栗縣政府搶走,世代傳承耕耘的農民身分也將就此被官員硬生生剝奪。


鄰近苗栗大埔的頭份農田,20100710/攝影/關魚

怪手肆虐後,黃金稻浪變死沈土浪

苗栗縣政府以「整地」之名,從2010年6月9日凌晨起開始製造大埔農民的驚恐之夜,不但數度派遣怪手和推土機剷除已經開始結穗的農田、大量載走田裡的沃土,也封閉了大埔里一帶的灌溉水渠。一個多月前還生機盎然的稻田,如今已處處旱裂;相隔一個坡道的苗栗頭份農田正呈現豐收前的黃金稻穗波浪景象,在大埔里卻只有「死氣沈沈的灰褐土浪」。


大埔自救會會長家前的農田,20100710/攝影/關魚

失去生機的不只農田,還有大埔自救會成員們,原本自給自足、恬適安份的日常生活。怪手首次把陳家農田毀掉一半之後兩週,陳文彬媳婦邱玉君生的小女兒才剛滿三歲,因為公婆家氣氛沈重,邱玉君只能帶小女兒回娘家過生日,匆匆唱過生日快樂歌、送了小禮物後才帶回公婆家。

位在公義路旁的黃福記家,每天都能看到整地工程的包商和警車來回巡邏,家中有人一見警車經過就忍不住發抖,半夜聽到任何風吹草動的怪聲都會被驚醒。黃福記女兒黃秋紅的兒子才五歲,已經會問媽媽:「我們以後要住哪裡?如果沒有地方住怎麼辦?」「媽媽,妳跟神明講話的時候不要再哭了……」


苗栗縣政府印製的竹南大埔爭議說帖/攝影/關魚

虛構的繁榮與幸福,卻用真實血淚去換

我想起在苗栗火車站的寫字檯看到苗栗縣政府為解釋「竹南科學園區基地擴大徵收事件爭議」,而用公帑印製的一大疊彩色文宣,上頭醒目大字標明:「為了苗栗繁榮發展、子孫幸福」。對照那些被迫天天活在擔憂恐懼之中的農民愁容和孩子們的不安騷動,那些紅字於我,都只是構築在人民血淚之上的謊言,而原本負有監督政府之責的主流媒體,卻常對這些謊言照單全收。

我也想起6月18日第一次到苗栗大埔採訪時,站在黃福記伯伯祖傳兩百年的農田旁,看見另一個農田被毀的伯伯跑來跟黃伯伯私語,之後黃伯伯走來用福佬話對我說:「記者小姐,我鄰居講他要放棄了,因為再怎麼抗爭都不會有效,這些地就是要被政府收走了,我的地已經變成縣政府的了,是真的嗎?還能怎麼辦?」

當天要離開苗栗前,黃伯伯反覆說了至少三次:「小姐拜託妳盡量幫我們的忙,拜託妳盡量,好不好?」我忍不住把右手伸出去扶著他的臂膀說:「阿伯你不用拜託我,把這裡的真相用報導傳達出去,是我的責任,說是義務也不為過。」


黃福記伯伯一家拉起控訴縣長劉政鴻暴行的布條/攝影/關魚

苗栗大埔不是官搶民地的唯一案例,而是各級政府在立法院強力通過「土地徵收條例」後,數以萬計的強制徵收案件之一。如果你曾為公民和獨立媒體揭露的官搶民地真相報導而悲痛憤怒,如果你也不願意看到政府官員從「為人民服務的公僕」,淪落成「為財團服務的私僕」,2010年7月17日晚間六點半起,請不吝挺身到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一起來當弱勢農民的靠山。

唯有集結每一支由實際行動點燃的小小燭火,近年來被政府濫權逼得節節敗退的台灣民主,才有足夠停止後退的力量。

717,我們凱道見。


大埔自救會今年初在公共停車場拍到縣政府掛的賣地公告/攝影/關魚

⊙ 台灣人民挺農村717凱道守夜行動

《訴求》

1. 全面暫停現行農地徵收作業,重新評估農地徵收的「必要性」、「公益性」與程序問題。

2. 全面修訂徵收惡法,包括土地徵收條例與產創條例等。

3. 總統出面與農民對話,召開全國農業與土地會議。

《活動流程》 

1. 7月17日暗時6點半活動正式在凱達格蘭大道前正式揭開,全場超過十二小時的現場接力,台灣人民挺農村!

2. 各地自救會北上凱達格蘭大道集結,包括苗栗大埔、竹東二重埔、彰化二林、竹北璞玉、土城彈藥庫、台中后里……

3. 熱血樂手獻唱向台灣農民致敬:農村武裝青年、老林家樂團、鄭宜農……(名單陸續增加中)

4. 公共知識分子站台聲援:徐世榮、李丁讚、曾旭正、詹順貴、廖本全、蔡培慧

《募款資訊》 

因經費短缺,徵求100位台灣公民用1000 元小額捐款贊助,除本活動專案使用外,節餘款將留作台灣農村自救會運作基金,推動農村草根組織串連工作。

匯款銀行:台灣土地銀行竹東分行,戶名:劉慶昌

銀行代碼:005,帳號:017005496659,亦歡迎現場捐款。

《發起團體》

苗栗竹南大埔自救會、竹東二重埔自救會、苗栗後龍灣寶自救會、竹北璞玉自救會、彰化二林相思寮自救會、台北縣土城彈藥庫自救會、台中烏日溪南自救會、 台中后里自救會、台灣農村陣線、台灣人權促進會、蠻野心足生態學會、台灣生態學會(陸續增加中),歡迎各界相挺聲援!

【相關專題報導】

兩百年祖傳良田,苗栗縣政府怪手強奪

強制徵收猶未盡,稻穗成灰淚未乾

當農民穿人皮鞋,走到總統府和監察院

百姓農田何辜,劉政鴻一再霸道凌遲

(本文轉載自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媽祖巨神像下的戰爭與和平

「什麼?媽祖巨神像下方有一個四通八達的神祕坑道!」馬祖南竿馬港社區門前山內有一個國共交戰時期所遺留下的戰地坑道這一件事,就連許多馬祖居民都不知道。這座坑道曝光是2005年因為規劃興建媽祖文化宗教園區…

「什麼?媽祖巨神像下方有一個四通八達的神祕坑道!」

馬祖南竿馬港社區門前山內有一個國共交戰時期所遺留下的戰地坑道這一件事,就連許多馬祖居民都不知道。這座坑道曝光還是2005年3月的時候,當時,因為規劃興建媽祖文化宗教園區,需將門前山下的戰備道路拓寬,負責承包工程的營造廠,清除路邊樹木與雜草之後才發現這一座坑道。

當時的建設局局長於馬祖資訊網發表一篇文章,題目是:「有關媽祖巨神像興建事宜 」,內文寫說:「據聞媽祖巨神像興建地點及道路地底下有非常重要且具保存價值之戰備坑道,值得地方政府、馬管處、馬祖村民重視,切勿因規劃或施工之不周全而遭受破壞。」這一段言論的發表,在馬祖當地引起相當熱烈的討論,這也才讓馬祖當地人知道,原來門前山有一個錯綜複雜的戰備坑道。

但是,像很多的議題一樣,如果沒有被持續的討論,也就隨著時間被人淡忘。

image005 image003
(左上)海邊據點出口(右上)雜草所附蓋的坑道口

image001
門前山坑道探秘

直到2009年農曆9月9日媽祖昇天季前夕,媽祖文化宗教園區第一期工程,世界最高的媽祖巨神像於門前山落成,人們才間接想起巨神像下方還有座保存良好的戰備坑道,而馬港社區發展協會(以下簡稱馬港社協)的產業發展組組長就提議說:「何不就結合媽祖信仰與戰地坑道兩大特色,作為發展馬港社區觀光產業的新契機。」,靈光乍現的想法,在社區內像個酵母菌一樣起了發酵作用。

有想法很容易,而有想法又要有做法,才是真正辛苦的開始。於是馬港社協的成員兵分二路,一軍由年長的理事長領軍,動用地方的關係及人脈,了解門前山坑道的歷史背景與管理權歸屬,

得知門前山坑道興建於民國60年代初期,取「覆蓋式」的方式興建,也就是先開鑿深達七米的壕溝,預留兩米高的坑道,並於坑道頂覆蓋五米的鋼筋水泥,坑道內步道5至10米便設有採光通風口,另有機槍堡、庫房、中山室、廚房等,整個坑道縱向貫穿門前山,於支線又可連結四個海邊據點,路徑錯綜複雜,由於馬祖地質屬堅硬的花崗岩,開鑿工程艱巨,可想而知。

坑道直至馬祖地區戰地政務解除後,兵源銳減,於民國80年代末期,部隊裁撤後荒廢迄今,目前僅餘一個海邊據點尚有少數國軍駐守,其餘坑道及據點皆為荒煙蔓草所掩蓋,至於管理者仍屬馬祖防衛指揮部(以下簡稱馬防部)所有,尚未移交給任何一個單位。

二軍則是由產業組長帶領多元就業的夥伴,一路披荊斬棘,開出能通往各坑道口的步道,並多次進入坑道探勘,調查坑道內外環境的狀況,並將問題逐一記錄,由社區成員共思尋求解決之道。

接著馬港社協提出坑道認養的想法,並請縣府觀光局代為遞交到馬防部,希望能將門前山坑道移交給馬港社協管理,直至99年3月府方來函表示肯定馬港社協的想法,請協會成員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進入坑道維護管理。

社區成員像阿姆斯壯跨出了一小步,接下來希望成就馬祖觀光產業的一大步。

image007
居民清理坑道上方採光通氣口,及坑道內部土方
image009

既然是結合媽祖信仰與戰地坑道兩大特色,該怎麼串聯,又是一件令人煩惱的事情。而當時正值農曆三月期間,多家電視台強力放送「三月瘋媽祖」信眾跪鑽轎底的民俗行為,這才令大家聯想到這一段坑道正好從媽祖神像腳底穿過,一出坑道口,便能瞻仰媽祖慈眉聖顏,與鑽轎祈福的意象結合,藉此將戰地坑道改為祈福坑道,也同時賦予從戰爭到和平的歷史意義。

祈福坑道的核心精神大致抵定,接下來就是賦予新的意義及文化內涵,馬港社協邀請社區具有美術專長的年輕人,發揮創意與巧思,設計具有戰地特色的媽祖圖像,並製作為祈福卡、明信片等文化創意商品,為在地觀光產業起加乘的作用。

另一方面,著手進行坑道環境整治的工作,門前山坑道經馬港社協帶領多元就業夥伴多次探勘後,坑道的結構體算是完整堅固,但是荒廢迄今多年,除了入口雜草必須定時清理外,另坑道通氣口已被落葉或是泥土覆蓋,更甚者有的砂石土塊經由通氣口落到坑道內部,評估整個坑道整修與後期規劃需要大量的經費與人力的投入,於是社區代表積極參與媽祖文化宗教園區二、三期工程說明會,提出將坑道納入園區的規劃設計中的想法,也獲得馬祖國家風景管理處良好的回應。

而就目前能力所及的範圍內,馬港社協先自行整理媽祖神像下方坑道,並命名為「媽祖靈山、祈福坑道」,除了清除採光通氣口、坑道內土石外,於坑道內設置照明設備,坑道外製作祈福卡掛架,並於99年6月16日舉行祈福坑道開幕活動,吸引百位軍民到場參觀祈福。

此一轉變令馬祖村村長有感而發。她說小時候從來不知道有門前山下有戰地坑道存在,因為戰地政務時期坑道管制相當嚴格,通往營區的戰備道,一般民眾無法進入,更不可能知道有這樣四通八達的坑道。

戰地政務時期存留下來的軍事遺跡,是馬祖人生命歷史的一部分,馬港社協期望能將這些營區據點的空間,妥善利用並改造成為社區的觀光景點,吸引海內外的觀光客來到社區,認識馬港社區的美麗,同時也為馬祖觀光增加新亮點。

image011clip_image014
利用海漂物發揮創意製作成祈福卡吊架,並美化坑道出口景觀由馬港社區青年設計製作的文創產品

clip_image015
「媽祖靈山、祈福坑道」揭牌儀式與祈福活動。

延伸閱讀:《那一年在坑道營區的生活的回首》/林泉利 馬祖旅台國中老師

黃蝶祭祈生機再現

雙溪,是美濃的集水區,也是所有美濃人生命的起點。然而對於資本家而言,即使有五條斷層通過人命關天卻仍是取水的規劃用地。黃蝶祭將反水庫意志揉進生態祭典中,十五年來不斷思考,什麼樣的生活才是合理與有價值的?

美濃黃蝶祭自1995年起,今年是第十五屆了。今年,我的國中老師,也是美濃愛鄉協進會的理事長劉孝伸構想了一個主題─「生機再現」。以希望的詞句作為主題,一方面是回應去年整個南部受到莫拉克風災重創的社區能早日重現生機;另外則是希望2000年所提出的「黃蝶翠谷生態公園」訴求有機會在今年得到進一步實踐。

雙溪,是美濃的集水區,也是所有美濃人生命的起點。然而對於資本家而言,即使有五條斷層通過人命關天卻仍是取水的規劃用地。黃蝶祭將反水庫意志揉進生態祭典中,十五年來不斷地透過一場祭典的展演讓社區居民重新思考什麼樣的生活才是合理與有價值的?水庫之外的發展選項為何?

DSC03324
河流就是最佳的自然教室。

6月27日,反對比鱗水庫的一群夥伴來到美濃山下的夥房辦公室造訪,這個水庫由於新竹科學園區的需水而規劃,壩址位於新竹尖石鄉的司馬庫斯,泰雅祖靈賜給牠的子民之地。領隊的新竹荒野的許老師,他表示:「我們其實並非淹沒區的人,真正淹沒區的住民大多已在外發展,僅剩土地在那裡,大多數是同意被徵收的。」

我想他要表示的並非事不關己,而是一種對於反抗是否成功的不確定性,也顯示出國家在思維水庫是否興建,似乎僅限於「只要可以取得淹沒區居民同意」就可以通過的便利邏輯,但比麟水庫會否剝奪子孫的生存環境?離開土地的原住民將來要依靠什麼生計而活?

猶記得3月參加「尊重生命、疼惜河流,台灣水資源政策要翻轉—反水庫、反大型攔河堰的民間聯合陳情」記者會時,新竹尖石部落的原住民提出嚴正抗議:「石門水庫已經讓我們受害過一次,這次我們不會再退讓!」政府可以以國家利益為由強制徵收土地,但人民也有反抗的權利,一個真理不是人多人少、權力大小的比較問題。

DSC03398
生態種子的培訓是每年黃蝶祭的重要活動。

當日與反比麟水庫運動者的座談,美濃出席的有曾經以十數個筆名身份「專職」寫文章回應水資局的;也有在一開始得知水庫計畫即出面要求鎮公所辦說明會的當地士紳;亦有覺得反水庫這麼大的責任僅僅放在「愛鄉」身上太負擔而組織了更草根的「反水庫大聯盟」的建築公司老闆;亦有當時受到召喚毅然辭掉中鋼投入專職的青年;以及將生態、社區意識納入解說教育的退休保險經理……..

這些人反對水庫並非「不要在我家後院」的自私行動,也不是要求回饋金,而是要求一個更公義的社會,更合理的城鄉關係,更有價值的生活型態。

今年黃蝶祭如往常,大批的年輕志工穿梭在各個展場,他們的熱情與南台灣的太陽一樣濃烈,透過籌備祭典尋找自己的與社會的關係,因為這不是一場辦給別人參加的活動,而是辦給自己的一個成年禮,透過這過程,嘗試回答「我」與「美濃」是什麼關係?農村、客家、生態、人文這些不只是一個個的名詞,而是必須被實踐的生命情境。

讀著會問:作者跟他寫的地方與人之間的關聯為何?—John Berger《豬土》

同樣的,我們可以把黃蝶祭與美濃水庫、國光石化與白海豚、竹南大埔農地徵收與新竹科學園區、比鱗水庫與竹科需水、灣寶里的西瓜節與後龍科技園區土地徵收、中科與相思寮…….等等並列,並問這之間有何關聯性?如果當追求利潤變成人們唯一的救贖方式時,土地與自然就必須退到遠遠地一旁。

六月,當苗栗縣政府再次派怪手糟蹋農田時,坐在我旁邊、即將入役的昀臻焦急的打電話到警政署,試圖阻止這一場荒腔走板的劇碼。在泰國KKF學務農的Wada焦急的問我:「黃蝶祭在大埔事件真是顯得薄弱,想辦法如何結合啊!」反中科的青年從北部跋涉到南部來與旗美地區的青年志工們分享其運動;政大傳播學院音樂策展課的同學們策劃了「The Last River」,融合了搶救湄公河、中科、國光石化、美濃水庫的議題規劃出座談、校園裝置藝術以及音樂會……擁有相同靈魂的一群人們總會遇見彼此。

但最近,我們也看到這些對土地的傷害行為,政府幾乎假設了所有人都將到「都市」到「科學園區」發展當作唯一選項,因此也「幫」人民決定了將農村與自然獻祭給資本主義。

美濃的夏日,銀紋淡黃蝶處處飛舞,鎮日沉浸在被山、被農田綠地包圍,然而看這些美景卻帶點淡淡的哀傷,因為你不知道哪一天這些景象終究都會消失。黃蝶祭祈什麼?一個農村、土地、森林、河流生機再現的希望。

今天,嘗試繪畫存在物,是一種攪動希望的反抗之舉。

—John Bergen《另類的出口》

重返美濃,重返農村,重返生活,那裡才是生命該依歸之處所。並且告訴那些不在場的人們,你們眼睛裡頭的事物,邀請他們一起來經歷這段美好吧。

明華園演出後,福興人的省思

眾人引領企盼下,明華園歌仔戲終於來到彰化縣福興鄉同安村福安宮演出,這場罕見的藝文盛會,在福興地區有著深遠的指標意義,當天人潮擠滿了廟埕及毗鄰的閒置農田,更塞爆了員鹿路。鄉下地區對藝文活動的渴望…

眾人引領企盼下,明華園歌仔戲終於來到彰化縣福興鄉同安村福安宮演出,這場罕見的藝文盛會,在福興地區有著深遠的指標意義,當天人潮擠滿了廟埕及毗鄰的閒置農田,更塞爆了員鹿路。

鑼鼓點響起,滿坑滿谷的人群如癡如醉的融入戲碼中,純樸篤實的鄉民臉上漾起滿足、幸福的笑靨。一場沒有羶腥、未見情色的傳統藝文活動,在深夜時分戛然而止,但對於提升地方藝文素養的渴望,隨著夜色氤氳而迴盪在福安宮廟前。曲終人散去,留下一些嚴峻的現實課題,正值得吾人省思。

990703hsihi34e6cddfed8e-400.jpg

罕見的藝文盛會,對地方有著深遠的指標意義。

(一)鄉內藝文涵養貧瘠:

己丑年中,時任縣議員的粘禮淞鄉長曾爭取明華園到福興公演,鄉民無不殷殷期盼,未料卻因天候不佳而作罷,好不讓人失望。今日如願以償,鄉民熱情的參與,無疑是對藝文活動強烈渴望使然。

不可諱言,福興相較於鄰近鄉鎮是歸列為「文化沙漠」,雖然鄉民泰半務農為生,但時空的嬗遞與教育的普及,鄉下農民不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憨民」,為農事勞其筋骨後,心靈深處正迫切需要尋求慰藉,而藝文活動正是普羅大眾最容易接觸的元素,何況文化公民權下,人人有權利要求文化資源的平均分配,不可獨厚都會區。為政者應積極作為,廣邀表演團體或藝文活動的展演,將可滋潤無趣的農村。

(二)鄉內展演場域闕如:

明華園在福興的演出,受限於場地,只能在農田裏搭建舞台,觀眾席則鋪設棧板,免於座椅陷入泥土裏。另有觀眾在阡陌縱橫的田埂上席地而坐,他們不以為杵,但缺少展演場所是一個延宕多年的事實。最近有鄉民代表候選人提出政見,擬爭取公有地興建多功能活動中心,真是切中時弊的卓見,如能成真,鄉內社團能集中辦公,也能提供各項藝文活動展演、民眾集會、研習…。

(三)鄉內民間社團沈寂:

這場數以萬計人次的大型活動,在鄉內真是難得幾回有,鄉公所動員全體職員,身穿黃色背心,各司其職協助活動進行直到深夜,翌日得準時上班不得閒,未見民間社團協辦,略顯人力不足。是故,社團組織有待發展,本地人才濟濟,縣內許多人民團體成員都有福興人,個個雄才大略,透過社團連結網絡,使其更趨蓬勃,公部門辦理各項活動,有了社團參與,將可消弭人力、物力、財力不足的窘境。

吾鄉古風猶存,勢必能發展在地特色藝文活動,雖不能一蹴可及,但寧遲勿莫,只怕有心人。明華園演出時鄉民傾巢而出的熱情,明確的表達了民意的好惡,新人新政的新局,正視庶民卑微的期望,營造祥和有朝氣的鄉間淨土,讓平淡的農村注入文化的活水。

廟埕及毗鄰的閒置農田擠滿人潮

廟埕及毗鄰的閒置農田擠滿人潮。

鄉公所職員,身穿黃色背心,協助活動進行

鄉公所職員,身穿黃色背心,協助活動進行。

(本文作者為彰化環境保護聯盟「小地方觀察員培訓班」學員)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