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谷清水溝的農村再生

農業再生條例出現,清水溝可以當作反思的好例子,當九二一來臨,最困頓的時刻,需要政府的援手,有些撐不下去走了,撐下來的,不是需要政府的救助,而是搞好農村經濟,讓那些留下來的有賺錢營生的管道。

編按:

九二一地震後,幾個城市青年來到南投縣鹿谷鄉的清水村,成立「清水溝重建工作隊」,在地方紮根,開始農村再生的工作。

這樣真實進行的「農村再生」工作,如果套入目前政府制訂的「農村再生條例」,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本文作者長年關注農村與地震後重建議題,在清水進行的民間農村再生經驗,恰可作為此刻的討論與對照。

971228-01-360.jpg

從九二一地震,重創鹿谷之後,清水溝重建工作隊就已進駐,開始農村再生的工作。

時到今日,「進駐」這個字眼有點怪異,因為下鄉變成故鄉,從城市青年變成落戶中年,一旦鐵了心紮了根,對於土地的感情,早已脫離裡外之觀。

八年來,每日風雨無阻的為村落老人送便當,有誰比他們還熟悉村裡崎嶇的道路,或是那些永遠摸不清的地方勢力。但是,氣候的風風雨雨,環境的險險惡惡,他們八年如一日,騎上車發動引擎,再如何久的日子,還是沒忘記他們的初衷。

八年來,這群先來後到的鹿谷人,從重建工作隊轉為重建協會,從政府補助到自行創業,在重整茶葉經濟中,自己拼出一個出路。

no2

農業再生條例出現,清水溝可以當作反思的好例子,當九二一來臨,最困頓的時刻,需要政府的援手,在那關鍵的幾年,撐不過的走了死了,撐下來的,不是需要政府的救助,而是搞好農村經濟,讓那些留下來的,有個賺錢營生的管道。

這八年,該賣的土地也賣夠,該修的景點也修夠,農村的外貌早是樣版的富麗,富麗那些觀光投資客,或是富利樁腳鞏固的地方頭人,但是只要離開觀光大道,離開旅遊景點,轉入崎嶇的道路,道路的盡頭,就是真實的農村。

no3

那裡遊客不去,清水溝的成員卻是天天到,送每天維生所需的便當,聽今年收成賤價的抱怨,或是幫忙通知城市子女,有關父母過世前的心願。

農村再生,不是好看的房屋,整齊的街道,而是產業產業產業,如何重建農村產業,讓農村體質建全,年輕人願意回鄉,至少老人不必無人照顧,不必孤伶伶的過世,那比一街觀光客的笑,重要太多。

如果依照再生條例中的社區共識,只能競逐一個具代表性的社區團體,大概用投票或暗搓,台灣像清水溝工作隊這樣的理念組織都可以走人,因為他們礙著很多人,無論是賤買農作的大盤,或是搶經費怕被戳的頭人,或是無奈選邊的貧苦農人,大概這樣的農村再生,就是永不復生。

no4

這不是假設,而是真實,真實到清水溝八年來寄身的教堂,也將要被收回,無論求,無論談,無論花錢租下,不想失去信徒的教堂,還是堅持他們搬走。

八年光陰,就這樣一夕結束?

no5

在農村再生計劃將到之際,如何放下一地老小,放棄走對的路,焉然落幕。如果十年後,再生的模樣,搞成城市後花園化的鄉村,滿足都市中產的生態贖罪,那這八年便當是送假的,風雨中在路上摔車,淚是流假的,所有拼鬥不就是為了城市永遠看不見的農村最深處,那是顧腹肚拼生死的真實生活。

拼了!教堂不給留,他們要拼一棟樓,就在組織裡成員的家族祖地,他們打算租下,重蓋一棟工作坊,讓所有堅持在這裡延續。

no6

他們需要幫忙,無論捐款,無論勞力,或是更多的關懷鼓勵,他們不會退縮,因為八年讓他們摸出再生之道,不是官方版本,而是下鄉辛酸。

no7


清水溝再生計畫
,鄉村版在此現身,能夠幫忙的,別錯過,人生不會有太多八年,鄉村也不可能不斷再生,老人的溫暖三餐更不能斷炊不顧。no8

鄉村的真實聲音,就在此處!

no9

延伸閱讀:

愛是永無止盡–清水溝重建工作站

(以下內容轉載自「漂浪.島嶼」部落格)

到美濃拔羅蔔

這陣子的美濃無論騎車或走在街道及田間,空氣中時時傳來一股濃濃的特殊的蘿蔔味。這個時候你隨性溜達,都可以看到很多人在拔蘿蔔、洗蘿蔔、賣蘿蔔、買蘿蔔、切蘿蔔、曬蘿蔔,連蘿蔔葉也不浪費,曬乾以後滷肉……

這陣子的美濃無論騎著車或走在街道及田間產業路,空氣中時時傳來一股濃濃的特殊的蘿蔔味。每年的10月下旬到12月這兩個多月的時間,美濃的大街上、主要道路,甚或住家門口,到處都擺滿了一堆堆小小的很不起眼,但又令人不得不去注意「它」的小小白白且很特別的蘿蔔。

971227-radish-360.jpg

DSC00072

這個時候只要你騎著車隨性溜達溜達,都可以看到很多人在拔蘿蔔、洗蘿蔔、賣蘿蔔、買蘿蔔、切蘿蔔、曬蘿蔔,連蘿蔔葉也不浪費,曬乾以便往後滷肉或蒸肉時,加些進去口味會更棒!真的充分發揮客家勤儉的美德。而在地的我們,就算自家沒有種也有親朋好友餽贈,所以每天餐桌上也都是滷蘿蔔、味磳蘿蔔湯、蘿蔔排骨湯、涼拌蘿蔔、醃蘿蔔、蘿蔔炒蛋、蘿蔔粄……等,輪流替換著吃呢!而那種吃在嘴裡、甜在心裡的幸福感,甚無法言喻的滿足啊!

據傳這種蘿蔔是日治時代官方要美濃農民試種的,沒料到一試成功,此名為「朝陽」的品種非常適合美濃的氣候、土質、水質,產出品質極佳。因此幾十年來,成為美濃人在第二季稻作收成後,再次整理田地,播撒下種子,約兩個月左右就有收穫的短期作物。但是一直以來,都沒做行銷,以致於買氣總是落在傳統大蘿蔔之後。

直到三、四年前,美濃農會邀請地方人士及媒體積極主動幫助,遠至台北果菜市場行銷,才首度打開知名度,一公斤要賣到30元。但很少人知道原本沒有名、外觀也不出色的蘿蔔,要踏出行銷之路的第一步有多難!據聞農會員工翻遍很多很多資料,問過許多許多人,終於在某座土地伯公的神座上發現有這樣一句話:「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眾人如獲至寶,決定取名為「白玉蘿蔔」。原來此句話的「白玉」指的就是雪白如玉的蘿蔔,而「黃金」指的就是成熟時金黃色的稻米,同時白玉和黃金都象徵著豐收、財源豐足。原來冥冥中伯公自有安排,只是少個有心人去發掘,這件事也印證了那句:「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經過幾年的努力,白玉蘿蔔漸漸的有些名氣,連外地的菜販也接踵而至。今年高雄縣長更趁勢追擊,力挺舉辦白玉蘿蔔季,以嚮都市小朋友體驗親自下田拔蘿蔔的樂趣。看來一場有關蘿蔔的故事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DSC00074

感謝美濃農會這幾年來輔導農民種植木瓜、香蕉、美濃米及白玉蘿蔔,而且每樣都各自擁有名列前茅的銷售成績,無限的感恩。

(作者為南洋姊妹會資深志工、旗美社大學員)

農業地方感的建立–灌溉新園公民意識的論壇

屏南社區大學的課程設計中,公共論壇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然而由於屏南的幅員狹長,許多鄉鎮社區學習人口尚待經營,所以在社區學習較穩定的地區,公共論壇就相對能激盪出異於其他地方的地方感。

美國學者Robert Putnam在他的名著《使民主動起來:現代意大利的公民傳統》(1992)裡指出:在那些制度績效高的地區,存在著許多社團組織,如合唱團、足球隊、扶輪社,甚至是鳥類觀察俱樂部,那裡的人民關心公共事務,遵紀守法,相互信任,社會的組織和參與方式是橫向的、水平的。相反的,在那些制度績效差的地區,人們極少參與社會生活,在他們眼裡,公共事務就是別人的事務,他們互不信任,社會生活是按照垂直的等級組織起來的,腐敗和違法亂紀是家常便飯。雖然原則是這樣,但既然是原則,就有例外…971126-civil-360.jpg

東港與新園校區,從96年下學期東港22個班級新園1個班級開始經營,因此去年設定整合為1個東港區的公共論壇。然而,隨著社區學習需求的增加與滿意度的提升,97年下學期東港已有38個班級,而新園已有11個班級超過二百人的學習人次,因此今年就嘗試將新園校區的公共論壇提升為公民論壇,並邀請社會學家李錦旭博士就公民社會議題與新園的講師與學員做專題演講與討論。

李錦旭老師的題目很有意思,叫做積極公民如何可能。這還不是最有趣的,因為新園校區也是屏東農業人口較多的地區,很有農業地方感,於是為了讓社區朋友們對於這個議題可以深入討論,李老師幾乎全程使用母語與大家溝通討論。我想這是因為李老師對南台灣的公民社會的促成,有很大的理想與期待,且學經歷豐富歷練造就出很務實的做法。

於是第一階段李老師的專題演講,為新園灌注一股不一樣的知識活水。第二階段的討論,大家都對李老師所提到P. C. Schmitter(1996)對公民社會的定義:「是一個政體中,由自發地組織的中介團體所構成的場域或系統,這些團體相對獨立於公權力與家庭、企業等生產或再生產的私部門。」發表深刻的心得。

11-4-2

11-4-3

這實在震撼了我,一場的公民論壇,可以讓農民為主體的社區經歷civil society三種體會:文明社會,市民社會,與公民社會(其實這代表civil society三種不同層次的意義,也代表現代社會三個階段的演變)。對於新園校區,我與李老師看法一致,來這裏參與的講師與學員,早就是積極公民。原先立意為灌溉新園公民意識一場公民論壇,其實收穫最多反而是學界(非學術正規軍的屏南社大主任與學術正規軍的屏教大教授)與公部門(新聞局地方新聞處)。因為從新園學到很多無法從書本知識學到的地方知識。

(為作者社區總體營造委員會委員、屏南社大主任)

從社造觀點看「農村再生條例」

關心台灣農村者目前的共識是:台灣農村的處境困難重重,亟待公私部門關注並行動。然而,究竟該如何行動、從何下手?則因為每個人對農村把脈的方法不同,理解問題的輕重明顯差異而有不同的主張。在這樣的情勢下…

編按:

曾旭正教授擔任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也是為台南藝術大學副教授;長期從事社區營造工作並關注農村議題。本篇文章是他從社區營造的觀點,重新審視農村再生的各種可能性,對於「農村再生條例」的討論提出很重要的參考面向,感謝作者同意刊登,與所有關心農村的朋友分享。

審視台灣農村的新藥方

關心台灣農村者目前的共識是:台灣農村的處境困難重重,亟待公私部門關注並行動。然而,究竟該如何行動、從何下手?則因為每個人對農村把脈的方法不同,理解問題的輕重明顯差異而有不同的主張。在這樣的情勢下,竟然能夠提出「農村再生條例」作為主要處方,雖然在政治上理所當然,但在學術上或政策上仍不得不為之驚奇。

不過,既然政治已經闖出先鋒,關心農村的人自應接著投入更多的心力來討論它,否則原本期望「再生」卻可能因為藥方只是一時的振奮劑,不僅讓已經羸弱的體質更加惡化,延誤治療時機,更把僅剩的一點經費也浪費了,再也得不到有規模的政策支援。果真如此,則「再生」恐怕淪為迴光返照的一時振起,我輩將成為歷史罪人,豈能不慎?

本文首先簡述個人對目前台灣農村問題把脈後的看法,指出問題核心。以這樣的理解作基礎,進一步檢視「農村再生條例」,則可以知道它所忽略的以及未來不易執行的層面,最後,限於篇幅僅能提出若干行動方向的建議。

把脈台灣農村

台灣農村曾經在1960-70年代達到生命的高峰,但高峰期之後快速衰落,如今不僅實質環境老舊殘破,人氣也稀微衰弱,而最令人不忍的是農的文化無以為繼。我們說不論北南西東,全島的農村都瀕臨消亡的危境,其實並不誇張。問題出在那裡?諸種表象背後的共因是什麼?

我認為問題的共因是人,數量與素質皆有關。農村的實質環境因為沒有人住而荒廢,因為欠缺人維護而破落;農村的產業也因為人力不足而殘喘著,因為欠缺新知識新技術而無法提升;農村的人氣更因為年輕人力持續外流而稀微,公共事務欠缺年輕的腦力關注自然不振;農的價值、農的文化也因為人力斷層、親近土地者稀,缺乏傳遞的介質遂自然蒸發了。

眾所皆知的,農村人力大量外流是1960年代台灣發展出口工業後開始的,自此年輕人口外流的趨勢不曾中斷,一直到今日,在農村長大的一丁點年輕人口,依然持續向都市流動。過去有關城鄉人口流動的研究指出城鄉之間有「一拉一推」的力量造成遷移,如今這力量依然存在,即使拉的力量稍小了,但農村不易賺錢的現實仍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將人持續推出農村,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人力不僅離開農村,甚至流向國外。

在農村長大,不易在農村找到適當的工作機會;在都市稍有居留經驗但想回流農村者,也不易找到足以養家活口的機會,如此,農村怎能有延續生機的活力呢?如果,在農村從事農業能夠讓年輕的家庭得到溫飽,或者除了農業之外可以有其他的就業機會,譬如不會衝繫環境生態的輕工業或者各類服務業,則農村自然成為人們選擇居住地的重要選項。有年輕的力量選擇進到農村,則社區營造自然增添許多生力軍,地方的人、文、地、產、景各項課題有人照料,農村便能隨之「再生」。

有無適當的謀生機會是決定農村能否吸引人力留住或回流的最根本因素,其次才是有無優質的教育環境提供下一代教養、有無美麗安全的生活環境讓人身心舒適、有無足夠的醫療設施支持養生安老、有無便捷的交通條件讓人通勤交往。

農村再生條例的問題

以前段的理解為基礎,我們全面檢視「農村再生條例」即可發現,此條例雖然看到當前台灣農村面臨的困境,也提出期望「再生」的願景,但所擬的藥方卻未能對症下藥。條例所顯現的問題至少有:

一、 此條例對於造成當前台灣農村弱化的問題掌握不夠明晰。

條例之總說明可視為傳達條例中心思想的主要文字,可惜這段文字除了不甚通順外,更顯露出它雖然指出大家都看到的農村問題──人口外移、現住人口老化、基本設施不足、生活機能低落、文化特色喪失等,但並未能清楚確認根本的「因」是什麼?文中曾兩次提及農村人口外流,但將原因歸咎於政府投入之硬體軟體建設太少,生活設施不足,實在過於簡化而模糊。

二、 條例所提的藥方偏向「環境決定論」,仍以硬體建設為主。

條例雖然主張整體規劃,並「強調農村產業、自然生態與生活環境之共同規劃及建設,注重農村文化之保存與維護及農村景觀之綠美化,為本條例之重要精神。」但在具體做法上,仍然很快地落到土地自辦規劃或整建、農地重劃等操作面。期望每區訂出農村再生建設計畫,作為政府投入「建設」的依據。所以條例第九條雖界定農村再生計畫應包括的內容有「產業活化」與「生態保育」兩項,但第十二條特別明列的仍是一般性的公共設施建設項目。

事實上,現今農村衰落的根本原因在於人才匱乏,光是建設實不足以解決此一問題。大家都應該真實地問:離開農村者是為了農村生活設施不足而離去的嗎?同樣的,在都市歷練過的遊子若有心回返農村,考量的首要問題會是生活設施不足嗎?

三、 條例對於政府與民間合力解決問題的分工設定不明。

農村振興的問題一定要靠政府與民間合作才可能有效推動,條例中賦予社區由下而上制定計畫的權利,實是台灣城鄉規劃發展的一大進步。姑且不論農村社區是否有能力承擔此種「社區規劃」的任務,即使有能力承擔,也不可能在「真空」中進行規劃。

亦即,社區的規劃必定要以政府部門預先或同步定出總體性社會經濟政策的前提下進行規劃,才能訂出未來有機會得到政府支持的行動計畫來。現今,政府未能清楚掌握核心問題,在人才培育、產業支援上有具體的政策,而社區跟著忽略根本問題,只在步道、景觀、建築等公共設施上費心,得到的其實是「空心的計畫」。面對農村課題,政府本身更應跨部門整合,針對人力回流問題提出見解與政策。

四、 條例高估了台灣農村社區的自立能力,驟下猛藥恐反成揠苗助長。

十幾年來社區營造政策確實鼓勵了許多農村社區投入社區營造行列,成功案例的表現令人感動欽佩,但不能否認的,絕大多數的農村社區仍處於沈眠狀態,沒有組織或者空有組織形式實無運作能力。如果,條例驟然賦予由下而上擬定計畫的任務,根本不可能承擔。

一般而言,社區推動營造工作要經歷居民合作、常態化行動、組織化運作、多元主題歷練等階段後才有能力進到推動「社區自訂計畫」的階段,到目前為止,不論都市或鄉村社區,都還沒有一個做到此成果的案例。現在要立即在農村社區全面推動,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其結果若不是參與的社區在空間專業者的引導下作出一堆「搶錢計畫」共築錢坑;就是徒然引爆社區內部爭奪資源的衝突,反而破壞了社區和諧,農村更趨弱化。出於善意卻下錯猛藥造成遺憾豈可不慎?

971126-tree-360.jpg
目前的農村社區自主討論,仍在起步中。

行動方向建議

農村需要振興是基本共識,但究竟該怎麼做?長期以來,政府部門較擅於執行的多是硬體建設,因此容易滑入建設思維中。但農村振興顯然是個包含了人、環境、產業與生態的複雜工作,應視之為一項龐雜的「社會工程」,政策上如何架構這項社會工程,乃是政策制定者的新考驗,是以往所不熟悉的。凡是關心台灣農村發展的人,都應謹慎細緻地加以面對,共同摸索出路。以下提供幾點思考方向:

一、 農村振興需要全面性的政策。以吸引人才為例,產業就業是一大關鍵,原有農業如何技術升級、除農業外可鼓勵何種新產業在農村發展提供就業?進而才考慮教育、交通乃至老人照顧等條件如何滿足新住戶的需求?中央及縣市政府應針對此類課題訂定不同層級的行動計畫,讓社區有所參考。

二、 農村的社區普遍有待培力。鼓勵由下而上的參與行動是培植農村能量應走的路,但培育的工作應該按部就班,且應就受培育者的條件分級分主題處理。目前居留於農村的人,年老者雖較有空閒,但能量有限,為數不多的青壯者則多忙於生計,能參與社區營造者非常有限。整體而言,農村的社區營造普遍有待培力,因此目前台灣農村絕對沒有條件全面性地推動社區自訂計畫的工作。

三、 農村整體規劃是必要的,目前較可行的是在條件具足的社區進行試驗。為了建立由下而上的規劃經驗,可以鼓勵若干已有豐富社區營造能力的農村社區進行試驗,其由下而上的討論經驗、訂定公約的作法、訂出的農村再生計畫內容等,都可作為其他社區的參考。

四、 社區之上的層級,如跨鄉鎮成一區或整個縣,應先訂定通盤性計畫,以鼓勵人力留住或遊子返鄉為目標訂出中長程計畫,在鼓勵產業發展、提昇學童教育、改善公共交通乃至健全安老系統等方面確立行動計畫。其中,可以讓社區配合推動者,鼓勵社區加以討論,納入再生計畫中。

五、 再次重申,農村景觀保育是呈顯農村特色的外相因子,但不是生成因。農村景觀是因為有農夫在其中用心耕耘維護才動人的,沒有農夫的農村,就沒有農村景觀,也沒有農的價值。

(作者為台南藝術大學副教授;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

鹽埕老書店

長條型街屋,四周牆面被高高的書櫃填滿,中間劃開整排約一人高的書櫃,左右各放著各種分類的書籍,店頭最底端的地方通往老闆的居住空間,有一個櫃台守護著,老闆熱情地招呼著我們一大群人,開始講述著老鹽埕的歷史。

高雄,假日一早的鹽埕區,彷彿還在睡夢中,捷運橘線O2站的出口旁,成為徒步區的大勇路上,兩旁的店家冷清得可以,或租或售的看板,比尚在營業的店 招還多,一個城市遲暮的感覺格外鮮明。當年的大新百貨的盛況早已不復見,只剩一樓的超市還在服務老鄉親;舊時的光復戲院拆除殆盡,換來與捷運共構的新的建 築;而舊圓環旁的麥當勞,裡面的老年人口比例頗高,或許遊客還未湧至,九點多了,這座城市還在賴床未清醒。

971125-book-360.jpg

clip_image001
大新只有一樓還有生意可做

步上五福路上,五層樓舊址旁,高雄最早的一家書店靜靜地躲在透天厝的二樓,慶芳書局,一般遊客不會來到的地方,我在狹窄的樓梯牆面,發現幾個相框,是鹽埕的老地圖及老照片,正找著角度拍下取景時,樓上老闆呼喚著我上去看看,於是,么喝著社大一群夥伴,上去書店裡晃晃,看看鹽埕是如何還能夠養著這麼一家快被外人遺忘的書店。

971130鹽埕-039

乍看,這書店與一般的巷弄裡的書局差不多,長條型街屋的空間中,四周牆面當然被高高的書櫃所填滿,中間再劃開一整排約一人高的書櫃,左右各放著各種分類的書籍,店頭最底端的地方通往老闆的居住空間,有一個櫃台守護著,老闆熱情地招呼著我們一大群人,並開始講述著老鹽埕的歷史。

clip_image002
老書店的空間是奢侈的,一定要把書填滿

老闆拿出了一疊快絕版的社區報,這有點歷史了,民國八十五年五月十一日出版的”鹽埕埔”社區報,這份雙週刊的第三期,正是報導著鹽埕書店的興衰史,當年凋零的字句,到九十七年底的今天,又十二年的歲月過去,當年的書店已與現時又有著極大的落差,這社區報被大伙搶光光,希望老闆自己還有存底。當期的報導內容就是鹽埕書店的興衰過程,從現在看來,整個鹽埕就剩慶芳(傳統樣貌)及敦煌書局(現代化)幾家了,我想當地加上中山大學的閱讀人口就這樣了。

971130鹽埕-041

clip_image003
沒有公部門的奧援,文化傳播通常不敵資本的短視

不過究竟這慶芳書店如何存留至今,還是教人無法猜透,不聽老闆說分明,我想憑自己怎想也想不出來,當大家一陣忙亂地把架上”看見老高雄”及”高雄老明信片”的書給搶購一空時,老闆的媽媽也出來看一下熱鬧,接著二老闆(第二代中的弟弟)則起鬨要問我們問題並送贈品,贈品是很老派的字帖三份,他要我們觀察一下這書店,猜猜這書店的四大賣點,這真的要有人放水不然誰猜得到。

不過我直接說好了,去了都無法全猜中,更何況是無緣身於現場的人;當年一代老闆的姐妹因著佛緣而成為出家人,所以在一些因緣下賣起佛書,接著賣起基督教、天主教的書來,後來連可蘭經都有了;這就成了他們的第一個專業販賣項目。後來因為生意漸走下波,剛好中山大學成立於西仔灣,於是進入校園幫大學生、研究生團購課本教科書及原文書,這漸漸成為他們重要的業務,加上當年老闆幼時上課把課本丟了,找遍許多書店都無法買到課本,所以索性開始販賣起各級學校的課本,其實他們發現,每學期丟掉課本的學童還蠻多的,現在終於有一個地方可以買到課本,不必遠赴台北的台灣書店買書了。

還有或許是宗教書的關係,他們店裡的五行術數的書籍也是高雄最完整的,這是最難猜的第三專業。

最後因著與中山大學學生的關係,開始以介紹家教來進行搓合的生意,難怪郭老師要我拍在旁邊一個櫃子裡一大疊的學生資料。二代的兩個兄弟老闆,為了守住老老闆創下的基業,撐著這一家老書店,雖然內部完全沒有新式書店的氣派裝潢及舒適的閱讀空間,但能把一整個城市的閱讀歷史看盡的蒼桑感,讓老書店用空間說著自己的故事。

971130鹽埕-050

我期待老鹽埕能走出新的滋味,看著一棟棟被拆除的老房子,及一面面被醜店招所覆蓋著的美麗立面掩藏著歲月風華,我可以確認,這個城市要保留下一點記憶,給旅人一些完全不同的情感聯繫,這裡居住的人,才能長長久久,不輕言棄守家園。

一個書店,如果能扮演起這個社區的文化平台,會是一件美事,來這裡尋幽的旅人們,尚缺失這樣的平台及資訊站,書店,不是很適當嗎,老闆加油吧。

clip_image004
老書店如何走出社區的時間感及成為新舊高雄的介面,考驗著經營的人

柳丁的酸苦記憶

柳丁,是嶺南村民賴以維生並籌措訴訟費用的來源。一顆柳丁,就是一個支持捍衛家園的力量—讓他們免於廢棄物掩埋場污染的力量。請支持他們,給與他們抗爭的動力與勇氣,見證一場小蝦米對抗大鯨魚成功的民眾史!

97年11月20日,台南縣嶺南村民為了抗議掩埋場設置,在台南縣府前接力靜坐的第11天。

我從網路得知訊息,請了假,從高雄火車站搭著火車出發,一個小時後到了新營,再從新營站徒步到台南縣政府。雖然是冬天,但前天氣溫陡降,這天氣溫又行飆高,南台灣的日頭曬得身子暖和,甚至讓人微微發汗。走到台南縣府前,看到人行道旁坐著一位阿伯、阿姆,頭上戴著斗笠,頸上掛著垂到地面的抗議布條。我趨前點頭致意,原本目光注視著縣府的阿伯注意到我的到來,轉頭,展開了憨實的笑容—和父母一樣的親切招呼方式。我加入了他們的靜坐行列,當時是中午,他們看我沒戴帽子,立刻把頭上跟鍋蓋一樣大的斗笠傳給我,要我戴上,自己則戴上小到僅能遮著臉頰的簡便帽子。

971224-sour-360.jpg

靜坐接力的第11天,放下忙碌農事到縣府前靜坐的阿伯、阿姆

這天,我才脫離了「網路支持」的窘境,走出了鎮日空調吹送的辦公室,真實地加入他們,和這群東山鄉嶺南村民一起,呼吸著這靜坐現場的空氣,感受著冷熱交雜的氣候,表達對掩埋場業主和未作好把關的台南縣府的深沉抗議!

當天,和在場的村民聊著天,聽到熟悉的台語腔調,便覺得內心似乎有什麼情緒、記憶被攪動著,關於東山的種種記憶,也紛紛從箱底出籠。當下,對於身處在的空間與行動—台南縣政府前的靜坐—有了更為深切的生命感受。

既酸又苦的罐裝東山「純」柳丁汁

我的母親是東山人,但我和東山的交集不多,幾乎集中於小時候返鄉。記憶中,盡是到尖山埤水庫嬉耍、到附近陂塘釣魚、芒果樹打芒果請外嬤醃芒果青、撥龍眼干賺外快的鄉間體驗。不消說,來自東山的記憶,有許多是和那土地滋養的水果牽連在一起。

其中,印象濃厚的東山果物,可說是柳丁,或者說是「柳丁加工品」給我的印象。小學時,大概是民國75年左右,母親透過在農會工作的舅媽買了幾箱罐裝柳丁汁,鐵罐裝,小瓶身,包裝整體是黃橙色,大約十來罐用一個手提紙盒裝著,應該是便於送禮用。至於價格,忘了,不過滋味卻特殊到令人難忘—不是特別爽口,而是味道先是一陣外皮苦味,接下來才有一股酸甜柳丁味如溜滑梯順滑而上舌面。我強烈懷疑農會委託的加工廠將「整顆」柳丁下去榨汁,以至於苦味佔了一半!

那天,和在場的柳丁農大哥聊他種的柳丁,聊柳丁的價賤,東山鄉柳丁如何因土質與氣候與它地不同,因而有更為濃厚的「柳丁酸味」,我就想起了二十年前的罐裝柳丁汁記憶。

素樸的抗爭

四點多,離開抗議會場,搭車回高雄。路上,想的不是抗爭掩埋場的場面,而是想像著居住山裡的農民在柳丁園裡,等待採收的期待心情,以及採收完等待販仔來收購,害怕價賤的失落心情……,反掩埋場的抗爭行動,不是什麼社會運動,而是保護家園不被破壞的生存之戰!看到這群學歷不高,不會論述、缺乏上得了檯面的姿態、平均年齡六十歲以上的嶺南村民在縣府前靜坐,不知為何,我腦海裡浮現的是「素樸的抗爭」這樣的字眼。

有人想到要為這個持續好幾年的行動取名,在此同時,有在民主廣場抗議的「野草莓」學運,看到這群阿伯阿姆,我想到的是把「莓」去掉—野草。他們就像野草一樣,不被人重視,但生命力強韌,一如野草,再大的風吹來也不會倒,再堅苦的環境也要生存下去!

他們面臨的處境,不就像野草面臨著狂風暴雨的侵襲嗎?

你/妳也可以參與的反掩埋場抗爭民眾史

幾天後,收到了環盟與嶺南村民合辦的「東山極品柳丁義賣 罕見斷層泉活水」活動電子信,翻了行事曆,那天得回台北,沒能去。於是透過訂購單,買了三箱,打算分送親朋好友,一享這清淨山林中培育出的柳丁。

clip_image004

柳丁,這種販仔從果農手中收購價一斤買不到一瓶養樂多的廉價水果,卻是嶺南村民賴以維生並籌措訴訟費用的來源。

一顆柳丁,就是一個支持嶺南村民捍衛家園的力量—讓他們免於廢棄物掩埋場污染的力量。請支持他們,給與他們抗爭的動力與勇氣,見證一場小蝦米對抗大鯨魚成功的民眾史!

後記:

如果正在讀此篇文章的您,也認同並願意支持這樣的在地自主行動,支持的方式有:

(一)跟我一樣買柳丁,因為打官司和靜坐所需的交通費、訴訟費非收入微薄的農民所可以承擔。

(二)利用自己的專業(地質、法律、生態、歷史),協助這些嶺南村民。

(三)寫信給台南縣長、縣議員、立法委員、監察院表達關切、憂慮與不安,不要埋沒了發出聲音的權利。

相關連結:

台南環境保護聯盟,網址:http://teputnbr.ngo.org.tw/

農村「再見」條例?台灣與歐盟鄉村發展政策之比較

在此次通過一讀的「農村再生條例」中,政策制訂者表示,有參考歐盟鄉村發展政策的影子。然而,當決策者在參考歐洲案例的同時,是否真正理解歐洲的鄉村歷史脈絡,以及為何歐盟要制訂鄉村發展政策?如果只是挪用了……

一位長期來在南台灣從事NGO串連工作的朋友,以「是農村再生條例?還是農村再見條例?!」的標題傳來了有關「農村再生條例」的訊息。的確,在目前台灣的法令規範條件下,此一條例很可能讓我們與農村說再見,甚至是永別。

目前,「農業發展條例」是農業政策的基本大法,但是此一「條例」不斷地往土地開放的方向修改,直到2007年民進黨政府提出「農村改建條例」,我們的政府部門正式宣告要解編農村土地的使用限制、全面開放自由化。在開放的這條道路上,國民黨政府提出了另一種差不多的土地開發想像,他們把這些開發的想像命名為「農村再生條例」,美其名「再生」與「活化」,實質上卻皆是朝向農地不需再農用的法令解編趨勢。

在此次通過一讀的「農村再生條例」中,有許多歐盟鄉村發展政策的影子。包括政策制訂者在內的許多人都辯稱,這個條例運用了「由下而上」、強調「社區參與」的精神以進行農村社區的空間改善。然而,當決策者在參考歐洲案例的同時,是否真正理解歐洲的鄉村歷史脈絡,以及為何歐盟要制訂鄉村發展政策?如果只是挪用了最後的政策執行工具,而忽略最高的原則精神和綱要方針的話,要如何說服我們相信台灣現階段的政府機關會為農村帶來再生?

971124-grape-360.jpg
強制徵收後,農作物往往就沒地方栽種了。

回顧歐盟鄉村發展政策的制訂過程,歐盟在1999年首度制訂了與鄉村發展相關的政策,政策執行的經費來自於EAGGF(歐洲農業指導與保證基金)。此一基金原先是二次戰後所設立,用以補貼農業之生產。「歐洲農業保證與指導基金」,最主要是統一農產品的市場和價格,並且對農產品的出口予以補貼,對歐洲的農產品市場進行保護,避免與外國廉價農產品競爭。

在此一政策之下,歐盟會員國的農業生產量達到了高峰,導致農產品嚴重過剩的情形,而歐洲地區的自然環境也遭受了嚴重的破壞。經歷農業生產過剩的時期,歐盟開始進行對農業生產補貼的檢討及改革。於是,1995年,歐盟制訂了以EAGGF此一基金支持鄉村發展的法案((EC) No. 1257/1999)。此法案的制訂,為歐洲的農業及鄉村發展帶來了改變。在此一法案中,開始強調環境問題的解決、提高農產品品質、加強動物福利等,脫離了以「生產」為主的補貼。

1999年所制訂的鄉村發展政策,其實是在一個更廣泛的社會脈絡下發生的。1970年代以來的農業生產過剩情形,不僅造成了環境破壞,更使得農民無法再繼續生產,於是導致許多農民起身抗爭,其中法國農民運動者Jose Bove以其對抗麥當勞的行動,開始倡導反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文化,也促成了對「農業」看法與思維的轉變,主張「農業」不僅是一種經濟活動,它還具有社會與環境價值。

1996年,一項建議案在歐盟委員會中被提出,這個建議案提出應制訂一「歐洲鄉村憲章」。「歐洲鄉村憲章」草案中明確指出其立法目的是為了後續細部鄉村發展政策的制訂,包括鄉村發展的法律措施、行政措施與施政原則等。不管是對鄉村地區的範圍界定、鄉村功能的定義和政策指導方針等等,都對後續的鄉村政策制訂帶來了最高的規範。在此一憲章中,最重要的部份是認可了鄉村地區在生態與社會文化的價值上,與經濟生產之價值具有相同的重要性。雖然「歐洲鄉村憲章」草案並沒有通過,但後續相關的鄉村發展法令或政策都依據著其中的精神與原則來制訂。

隨著歐盟基金的調整,新的鄉村發展政策在2005年被制訂出來。目前,歐盟國家依據「(EC) No. 1698/2005」的法源以制訂適用於各個鄉村地區的發展計畫。此一鄉村發展法主張的是農業經營的多功能角色,包括豐富鄉村之景觀、確保食物品質、維護文化與自然襲產等等多樣化的非商品功能。因此,有三大發展主軸規範了歐盟各國的鄉村發展計畫,包括,(1)改善農業與林業部門的競爭力;(2)改善自然環境與鄉村環境;(3)提升鄉村的生活品質與經濟多樣化。在此一法案的條文當中,不僅是針對鄉村社區的環境或空間進行改善的支持,更多的是對青年農民的培訓、創造農業生產之外的其他經濟活動與就業、鄉村住民的生活品質,以及自然環境的維護。

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2005年的鄉村發展法甚至將如何進行由下而上的地方參與以明確的條文界定出來,它特別規範了公民社會的代表,如農民、鄉村婦女、青年等,應佔50%的代表性。在這些法令的明確規範之下,歐盟各國的鄉村發展計畫才得以被確保能為鄉村的永續發展做出貢獻,而不是帶來破壞。

歐盟鄉村發展法的出現,源自於對「農業」之看法與思維的轉變,從原先的「生產主義」轉變為「多功能主義」,認為農業活動不單是在生產具經濟價值的產品,農業還有其社會文化、環境生態的價值,農業是維繫鄉村環境與文化的一部份。

最後,在面對土地及所有權問題的時候,歐盟在進行巴伐利亞之鄉村發展計畫的經驗告訴我們,要採取一種「對私人財產權友善的態度(property-friendly manner)」來推展計畫。在巴伐利亞進行的鄉村發展計畫中要執行的工作項目包含二大類:第一類是建設公有道路、農村規劃、建設休閒設施、維護鄉村地景、建設社區公共設施等有關農村社區改造的項目;第二類則涉及了以上所有公共建設的土地取得,因而進行的「土地管理工作」,例如與地主協商、測量與重新定地界、協助登記改變後的土地所有權等等。

在這項鄉村發展計畫執行的過程中,為什麼特別強調「對私人產權持友善的態度」?這樣的說法在台灣的政府部門看來大概不可思議,一直到二十一世紀的現在,台灣當局仍舊喜愛採用「徵收」手段來解決土地使用問題。然而,「徵收」土地,卻是政府部門剝奪人民財產最直接的手段(或者中性一點說,是「工具」)。長期以來,我們都以為,為了「公共利益」人們必須「犧牲小我,以完成大我」,但我們都忽略了重新去反省最根本的問題—什麼是「公共利益」?誰才能定義「公共利益」?於是我們任由私人財產,尤其是我們的祖先開墾出來的可耕作之土地,在「公共利益」的美名下被任意剝奪,很少有人會關注被剝奪財產者的權益有無適當地被補償。

歐盟巴伐利亞的鄉村發展計畫提醒了我們,要重新重視「徵收」這項工具的運用,不該因為有「公共利益」之存在而傷害私人的財產擁有權。而之所以在這裡用大量的篇幅談論歐盟鄉村發展法的制訂過程和脈絡,是因為希望大家了解,如果沒有一個最高的精神與指導原則,以及一個細緻的法令條文,那麼縱使立意再好,在人為操作以及在地社會文化之影響下,還是可能導致我們意料之外的後果,一個與農村永別的結局。

延伸閱讀,歡迎點閱下載:

(1)歐盟相關政策之中文翻譯(翻譯者/鐘怡婷)

(2)歐盟鄉村發展法規分析(作者/王俊豪)

【看電視】公視討論「農村再生條例」1226

公視「有話好說」節目26日晚上7點談「農村再生條例」,地點是在台南後壁村.可以上有話好說官方網站收看網路直播.

公視「有話好說」節目26日晚上7點談「農村再生條例」

本週五(26日)公視有話好說會談農村再生條例,地點是在台南後壁村.

可以上有話好說官方網站收看網路直播:http://ptsnewstalk.blogspot.com

【行動】東勢的農民說明會1227

我們在台中縣東勢鎮的一群農民,決定辦一場「農業再生條例」的說明會。我們會邀請在地的農業意見領袖,包括產銷班班長、農業資材行負責人以及在地年輕農民,直接溝通說明這個法案可能對農村產生的影響。

我們在台中縣東勢鎮的一群農民,決定辦一場「農業再生條例」的說明會。
我們會邀請在地的農業意見領袖,包括產銷班班長、農業資材行負責人以及在地年輕農民,直接溝通說明這個法案可能對農村產生的影響。

時間:12/27星期六晚上七點鐘(預計進行到九點鐘)

地點:東勢鎮果菜市場二樓會議廳

我們會有一個負責說明的小組,希望各位踴躍參與,直接(上台)告訴農民對這個法案的分析及看法。也希望過程可以拍下來,剪輯一些片段放在一些溝通平台上。

目前說明小組的成員是:楊儒門、吳音寧、吳子鈺(希望大家能踴躍加入)

謝謝!祝各位平安

吳子鈺  敬上

月桃的記憶

阿美族聚落的長青會組織了月桃編織班,在十一月每個週二和週三,會有一群阿姨搬著椅子坐在都蘭山劇團前的漂流木舞台上,向耆老們學習月桃編織的手工技藝,老人家專注編織的神情、和阿姨們耐心學習的手,總令人印象深刻。

在東部濱海的一個阿美族聚落,有個新東糖廠,糖廠裡有個漂流木架設而成的舞台,一群阿姨們坐在舞台上,編織著一條一條剪好的月桃葉,手不曾停下。這裡是台東縣東河鄉的都蘭部落。

月桃這種植物在當地很常見,月桃的香味除在飲食上大受族人歡迎之外,其莖更可以拿來編織許多生活中的日常用品。老人家和這些阿姨們總要到外面找許多月桃,截下其粗壯的莖,將莖一片一片地剝除下來,曬過太陽,再用剪子裁成一樣的寬度,才能開始編織。他們善用地方天然資源,將自然素材作有效利用,一些時日過去,開始出現大大小小的蓆子、坐墊、手提包、背包、手機袋、籃子……每一件,都有月桃的身影。

971223-plant-3601.jpg
大家專注的神情

阿美族聚落的長青會組織了月桃編織班,在十一月每個週二和週三,會有一群阿姨搬著椅子坐在都蘭山劇團前的漂流木舞台上,向耆老們學習月桃編織的手工技藝,老人家專注編織的神情、和阿姨們耐心學習的手,總令人印象深刻。

「沒辦法啊,我們這一輩再不學,將來就沒有人會了。」一位部落裡的阿姨這麼說。

「我就是想學,這是我們祖先珍貴的智慧,一定要流傳下去。」一旁有阿姨熱情幫腔。

也有人是不說話的,皺著眉埋頭苦編。

高興的時候會有人唱歌,沉默的時候,地上的保力達B和檳榔是枯燥緩慢的編織過程裡共同的慰藉。

時代的巨輪不停向前,傳統文化產業逐漸衰落,原住民根植於大自然的文化也悄聲隱退了。長期以來在主流文化價值觀的衝擊下,部落人口紛紛外移,傳統的生活方式也迅速地瓦解與改變,月桃編織的傳統手工藝僅存在耆老們的手中,而出現傳統手工藝文化的斷層。鑑於長者將逐漸凋零,部落的婦女們紛紛挺身而出,要向老人家學習編織月桃葉,讓這項美好的傳統能保存下去,從自身開始身體力行。一起重拾手做的踏實與緩慢,讓指尖滑過月桃葉,觸感裡有大自然的親密與美麗。

十一月底,長青會編織班租借都蘭糖廠咖啡屋的展場,展出手做的成果,那一天,各式樣的提袋、手機袋、席墊甚或是精緻的髮飾,所有辛勤編織的心血都被安置在展示台上,靜靜地呈現著古老的美麗。部落的阿姨們笑得很開心,他們學到傳統技藝的同時,也尋回了部落的記憶。長老們都到齊了,大家圍著圓圈,一起唱歌喝酒慶祝。

編織場地
在研習會場上

這是阿美族傳統的生活美學,都蘭長青會自組的月桃班除了尋求自我認同、保存傳統,在另一方面,也希望一起學習一起手做的同時,能相互激盪,結合時尚之創意,編出更多不同的月桃手工製品,然後能帶動部落文化產業,提振部落經濟,才能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