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未來的工作

三年後的我,會是在哪裡工作呢?是在南洋台灣姊妹會工作嗎?還是在家裡幫忙我老公的事業呢?或是在外地工廠上班呢?帶著三歲小兒子的我,看著孩子慢慢長大,常常想像著自己未來的模樣。

三年後的我,會是在哪裡工作呢?是在南洋台灣姊妹會工作嗎?還是在家裡幫忙我老公的事業呢?或是在外地工廠上班呢?帶著三歲小兒子的我,看著孩子慢慢長大,常常想像著自己未來的模樣。如果我在南洋台灣姊妹會上班,我可以發揮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其他姊妹:教剛嫁過來的姊妹們快速學中文的方法,跟他們分享帶孩子的心得,或是教姊妹們利用電腦的skype打電話回娘家,這樣可以省下很多錢。我會多鼓勵姊妹們來南洋台灣姊妹會,因為這裡是大家在台灣真正的娘家。

如果我在家幫忙老公工作,他肯定很高興,因為我們可以一邊工作、一邊聊天或是開玩笑,然後時間就會過得很快。如果有我的幫忙,老公就能放心地把工作交給,他也會輕鬆很多。下午時我可以坐在電腦前面:收收email、到yahoo拍賣買賣東西或是上網找質料,也許我還可以利用空檔時間到南洋台灣姊妹會幫忙做事。

samasama-1

假如我選擇在工廠上班,每天都有可能匆匆忙忙上下班。早上叫孩子起床時,我可能會大聲地對他們吼:「快點起來了!趕快去刷牙、洗臉吧!我要遲到了!」可憐的孩子們只能在床上打個大呵欠,伸伸懶腰,趕緊起床。到了下班時,我又開始緊張了,因為要趕去學校接孩子們下課,回到家還要趕進廚房準備晚餐。因為平日要上班,放假時只好在家裡打掃。但是再怎麼忙,也要帶孩子出去玩,算是對自己的期許,每次只要一出門,孩子總是連跑帶跳,笑得很開心呢!

以前的女人大多是家庭主婦,男人則在外打拼事業!隨著時代轉變,現在的女人工作跟生活壓力不亞於男生。受到媒體報導、 西方教育的影響,傳統的女性社會慢慢地演變為男女平等的社會。所以現在的女人啊,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了,大部分都需要同時扮演著家庭主婦及職業婦女這兩種角色,下班後要煮飯、洗衣服、打掃…等做各種繁瑣的事,還要帶小孩。就算有的婆婆願意分擔家事,但做媳婦的可不能跑去休息不幫忙吧!

過兩三年後小兒子也該要上幼稚園了,我也不想要待在家裡等著孩子們下課,等著老公工作回來。我好想創造自己的夢想,我要當獨立自主的女性。可是,想來想去這可能會實現嗎?如果這樣的話,一來孩子會對我很失望,二來看著老公在太陽底下拼命工作,我會心疼,我也會不忍心,所以我不這麼能自私。我的老公又體貼又疼我,他就像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如果不好好的珍惜,我會後悔會一輩子呢!

我相信,有我的支持,老公的事業會成功的(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女人的支持) 。身為媽媽,我很愛孩子,因為他們是我的一塊肉,也是我的心肝寶貝,甚至比我的生命更重要。在他們成長當中需要母愛、支持及關心。所以我沒有辦法放下孩子,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因為我不忍心把孩子丟下不管。因此未來的工作我還是會以家庭為主。

foto-1

(本文作者為家庭主婦,原籍印尼)

觀音鄉之光─網球小將何智仁

音鄉這兩年出了一位網球小將,是住在新坡村的何智仁同學,經全國網球協會統計,以總分448分獲得青少年14歲級排名全國第一名;何智仁精湛的球技乃得自父親的真傳,在爸爸的調教和…….

觀音鄉這兩年出了一位網球小將,是住在新坡村的何智仁同學,經全國網球協會統計,以總分448分獲得青少年14歲級排名全國第一名;何智仁精湛的球技乃得自父親的真傳,在何爸爸的適度調教,和學校教練們的嚴謹的培訓之下,終能嶄露頭角為國爭光。何智仁的父親何金龍是觀音鄉知名的網球教練,何智仁小時後喜歡打籃球,但因個子瘦小而改打網球,何金龍發現兒子有打網球的天賦,遂其所願因材施教開始鼓勵他從事網球運動,何智仁不負父母期望履建佳績。

clip_image001

何智仁獲獎無數…未來成就將不可限量……

clip_image002
何智仁精湛的球技乃得自父親何金龍的真傳….

目前才國中二年級的何智仁,展現網球這項運動的潛力,今年已經取得台維斯盃青年(16歲級)男子網球團體錦標賽,順利進入「亞大區資格賽」,並準備於九月前往墨西哥晉級世界組決賽。每次參加晉級資格賽都是自費,為了栽培孩子成就網球志向,何金龍兩夫妻花費不貸,一路走來相當艱辛。

家庭經濟並不富裕的何金龍,對於何智仁出國比賽頻繁,面對龐大經費開銷問題,實在讓何家產生無力感。何金龍擁有三個孩子,老大、老二都已經上大學,小兒子網球生涯正在起步,栽培三個孩子幾乎讓家庭生計陷入困境;經濟拮据捉襟見肘的情況下,對孩子的優異好表現,讓他夫妻兩只有咬牙硬撐。為人父母都希望讓自己的孩子,在不同領域找到自己的目標 ,有更優異的成績 表現。

何智仁是個聰明乖巧的孩子,不因學習環境惡劣,力爭上游克勤克儉朝向既定目標來努力,自國小到國中二年級時學術科都極為優秀,小學時得到台北同濟盃品學兼優獎 ,畢業時也得到市長獎。何智仁不因為比賽頻繁而荒廢學業,雖然花較多的時間練球 ,但他會利用尚未練球的空檔去上一堂課 ,把生活上與課本相關而不懂的地方向老師請教,所以班上成績依然名列第一;何智仁平日表現的生活態度及球技,深獲裁判們及其他球隊教練的讚賞 ,肯定是未來網球之星。

何媽媽陪著智仁成長,一路走來毫無怨尤的表示:「學校老師們和教練們及眾多家長都給智仁很多關懷與鼓勵 ,使他能在學習的路上不斷成長 ,勇敢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網球生涯他以12歲級全國青少年組排名第一, 接下來要求自己在14歲級全國青少年排名第一 ,要代表台灣參加世界少年網球錦標賽 ;也在今年介由黃明春教練的推薦破格參加世界青年網球錦標賽, 提早一步出國觀摩學習 。七月份也代表台北市到舊金山參加城市盃網球錦標賽 ,往後賽事更加頻繁,出國經費問題常困擾我們,為了孩子的目標和成就,日子再苦也得撐下去。」

社會上確實存在 類似何家這種現實問題,很多父母在無力栽培下,會選擇放棄這一切;迫於家庭經濟短絀無法供給,因而有很多優秀的人才被葬送掉。好的運動選手得不到資助,就沒有辦法嶄露頭角,除了是個人的遺憾之外,也是國家的重大損失;台灣的運動風氣與環境尚不及國外,靠公益社團給予奧援則有限,如何能讓運動選手無後顧之憂,創造更多的「台灣之光」?

番子厝、「華雅居」及吳家故事

我所居住的市街區並不是鹽水鎮的全部,雖然是最為一般遊客所熟知,但其實僅佔全鎮面積的一小部份,其他更廣闊的區域,是由典型傳統的農村聚落、以及一片片一望無際的農田所組成的。若以省道台19線接172縣道…..

我所居住的市街區並不是鹽水鎮的全部,雖然是最為一般遊客所熟知,但其實僅佔全鎮面積的一小部份,其他更廣闊的區域,是由典型傳統的農村聚落、以及一片片一望無際的農田所組成的。若以省道台19線接172縣道做為界線,大約可將全鎮二十五個里區分成南北兩區,北鹽水(約市街區及井水港等地),富商業機能;而南鹽水,則多屬農村地帶,地貌與市街區迥然不同,這些村里如田寮(著名的「台灣詩路」位於此)、下中、後宅、舊營、飯店、竹埔、孫厝及歡雅等等…。而由於距市街區甚遠(車程約需10~20分不等),因此若說以往我對鹽水港街的了解不深,那麼,對於這些有如邊垂以外的村庄們則更是感到非常陌生。對它們的粗淺認識來自就讀鹽水國中時,有好幾位同學每天必須一大早就起床,因為要趕搭客運車,分別從某幾處偏遠地點來到學校上課,這使我對那些地區一直有一種「好遙遠」的印象。因此,近來除了市街區的發現之旅外,偶有機會我也會開著車慢行到這些庄頭去晃一晃、看一看,去了解鹽水的另一種面貌,那些我所不知道的種種…,於是最近就在離市街區較近的歡雅里,遇見了一處美麗的小角落──「華雅居」。

alice5-1

華雅居入口處。

歡雅的舊地名叫做「番子厝」,據鎮志的記載,地名的來由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日治時期日軍曾駐紮於當地永安宮公厝內,所以本地人稱日本兵住的地方叫「番子厝」;另一種說法是認為於開墾之初,原有平埔族人聚居於此。我認為比較有可能的是後者,因台灣許多地區也常見「番子厝」這樣的舊地名。不過不論地名由來為何,下午時分我來到此處,幾位居民在庄廟前的大樹下乘涼閒聊,一旁還有烤香腸的小攤販,一縷白煙輕飄而上,這是在傳統閩南人的聚落中常會見到的人文景致,而「華雅居」就在庄廟附近的三合院巷弄內。

在農會或其他單位於歡雅里推動社區營造之前,七十幾歲的居民吳海瑞就已經開始在自家三合院前的院埕做居家綠美化的工作。他和子女們利用周末假日一點一滴營造出溫馨小天地,目前已設有一座涼亭、搭配竹綠籬,還擺著廢棄老牛車,周邊陳列小盆栽,地面則鋪上草皮,並取名為「華雅居」。

alice5-4

吳海瑞先生。

吳海瑞說,這些植栽都是他們自己購買的,目前所見到的景觀都是自家人一起營造出來的。他說,主要是兩個兒子有興趣,他們現在一位住在永康市,一位住台南市,兄弟倆常利用假日返家,一起構想做設計,也一起動手建造,庭院裡的一草一木,每個小角落,都是兄弟倆與老父親合力陸陸續續完成的。最後還請某位台南市書法家幫忙寫上牌匾「華雅居」三字,整個營造過程很自主,並沒有申請社造相關經費補助。其中比較特別的是,在營造之前,約三十幾年前,吳海瑞先生就很敬紙惜字,在庭院門旁建有一個簡單造型的「惜字爐」,不敢隨便糟蹋文字與紙張,因此廢紙都拿到惜字爐中來焚燒…。

alice5-5

簡單造型的惜字爐。

因為歡雅里本地人多姓趙,所以和吳海瑞先生聊起他們家族的故事,他說吳家祖先原居住在嘉義「車站」(近嘉義市火車站的一個地名),因曾祖父當時被聘來歡雅趙姓人家的私塾中教書,之後受趙家招贅,所以就此定居下來,至今已約四五代了。至於吳海瑞則原來在新營糖廠任職,約八十三年退休,曾和八角樓後代、銀鋒冰果店主葉爾修是同事,育有兩男三女。

吳海瑞目前仍居於三合院旁,平日下午常忙於整理花園,為花圃及草皮澆水,而子女們則喜歡在假日返家來聚在涼亭內烤肉、唱卡拉、談天說笑,另外,空間仍持續在局部改造中,例如涼亭本來沒有遮雨篷,後來大家使用後覺得有需要,就再加裝上去,使其更符合需求;或為方便烤肉,便加設洗手台等,簡單便利的設施,連社區裡的居民或團體,也喜歡來借他家的場地舉辦活動…。看到這個例子,讓我們知道只要有心,社造非難事,人人都有能力讓社區環境更美好。

alice5-2

涼亭。

alice5-3

居家綠美化。

我在台灣的故事

為了尋找更美好的明天,我離開家鄉,離開親人,離開寶貝兒子,從遙遠的地方,來到台灣工作。在這陌生的地方,沒有任何親戚、朋友。還沒有來台灣之前….

為了尋找更美好的明天,我離開家鄉,離開親人,離開寶貝兒子,從遙遠的地方,來到台灣工作。在這陌生的地方,沒有任何親戚、朋友。還沒有來台灣之前,在越南只有讀過十五天的中文課,什麼都不懂。我還記得來台灣第一天,我很害怕,又很緊張,緊張到不停地發抖,頭腦一片空白。

一開始,老闆想要交代事情,但是我完全聽不懂,老闆只能用手比、用筆寫或是畫畫給我看,這樣我才知道他的意思,彼此之間的溝通是非常辛苦的。幸好,我老闆都是很好的人,總是很有耐心地慢慢教導我,教我認識中文字。

我的工作是照顧一位生病的老阿公及做家事。雇主對我都很好,把我當家人看待。來到他們的家,我就多了阿公、阿嬤、哥哥和姊姊。每個人都對我很體貼,很關心我,姊姊就像我親姊姊一樣,他常常陪我聊天,讓我抒解思鄉情懷。

晚上我跟阿嬤一起睡覺,感覺好溫暖喔!睡覺時我像小朋友一樣,會踢被子,阿嬤還會輕輕幫我蓋被子。有什麼好吃,他都會留給我吃,如果我不在,也不會少我的份。他還說:「你那麼遠來到我們家,我們要對你好一點,多多關心你,讓你不會覺得孤單。」心情不好的時候他就安慰我,雖然離家背井很辛苦,但是有了他的安慰,讓我有了動力繼續留在這裡。

我ㄧ共跟他們相處了三年多。之後,我照顧的那位阿公過世了,所以我不能留在那裡,他們又介紹我到美濃。

也許是緣分吧!我來到了好山好水的地方-美濃。現在我照顧一位九十多歲的阿嬤,他們對我也不錯,阿嬤的媳婦是幼稚園老師林清梅老師。 他問我:「你要不要上中文課?」我很高興地問他:「我可以去上課嗎?」他說:「可以啊!我會幫你報名。」

我實在太幸運了,這一年來,我在廣興國小學了好多好多中文字。現在的我會看書、會寫字、會打電腦還會唱台灣的歌曲。校長和老師都很熱情,而且很善良,他們不是只教我寫字、打電腦,還教我們、指導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

DSCN0067
阿里在華語文班成果展上,對著大家朗誦她寫的文章,一旁陪同的是她的老師余珮璇(左)。

這次南洋台灣姊妹會在廣興國小舉辦「新移民華語課程暨子女文化調適班」,由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研究所及樹德科技大學幼保系老師指導。原本想阿嬤的病情況加重,可能無法上課,最後由老闆鼎力協助,我還是完成了這次學習。我覺得非常高興學到更多的台灣歷史、文化、藝術,終生難忘!像〈台灣的選舉文化〉、〈永遠的痛〉都是我的最愛。我再一次深深感謝姊妹會以及老師們的辛苦,也非常感謝我的雇主,感謝校長和老師們的教導。再沒多久,我要回越南了,對我來說台灣是第二個故鄉,我永遠不會忘記。

敬祝你們身體健康,事事如意。

DSCN0097

再過兩個月阿里就要回越南了。在台灣五年期間,可以學習中文讓他覺得自己很幸運,回國前可以完成華語文班的學業,是最開心的事!圖為與華語文三班師生的大合照。

(本文作者為看護,越南籍)

傅啟金的秧苗場

五年級前段班的傅啟金,是「高雄縣水稻育苗技術改良協進會」最年輕的會員之一。身形瘦長,丹鳳眼,神情一派悠然又略顯靦腆,問他為何走入秧苗業這一行?他謙稱:「也不是什麼興趣啦,只是半路出家……

五年級前段班的傅啟金,是「高雄縣水稻育苗技術改良協進會」最年輕的會員之一。身形瘦長,丹鳳眼,神情一派悠然又略顯靦腆,問他為何走入秧苗業這一行?他謙稱:「也不是什麼興趣啦,只是半路出家,沒工作不得已,算是接手父母的行業。」秧苗場坐落美濃過路潭,地理位置封閉,溪流、鷺鷥林隔離原鄉園人來人往的喧囂,傅啟金聊著他甫接手的育秧事業。

 

owl1-1
傅啟金是美濃十家秧苗場中較年輕的負責人。

 

育秧分為兩期,第一期三冬禾由於天候較冷需時較長,約兩個半月左右的作業時間,傅啟金去年國曆十二月十五日即著手開始。六人一班底,半機器半人工,重要步驟掌握主要取決於人工,穀種消毒即其一,穀種需浸泡藥水一對時[1]至二對時,預防徒長病,尤其美濃好植205[2],此品種的徒長病特別厲害。消毒過後的穀種分成小袋,每袋10~40斤重,置入水窟繼續浸泡五天,直到米的胚芽「白蒂」突出後即開始催芽的動作。催芽前需先將多餘的水瀝乾並蓋棉紗布保溫,外層再鋪雨衣布。冬天溫度低發芽不易,若只有10度左右時需20天左右才能移植到田間,若有18到 20度的天氣則只需15~16天左右。夏天只需10天即可完成,但需注意,倘若溫度太高會造成發燒現象導致稻子生長遲緩。傅啟金苦笑著回憶,有一次太大意沒掌控完全而造成根系發育不全而使秧苗捲不起來,全部苦心只得載到河壩裡放水流。

 

owl
將穀子分裝成小包放在水窖裡浸泡至出現白蒂(胚胎突出)。

 

成本依發芽率計算,發芽率若只有七成不會賺錢,唯有八九成的高發芽率才有利潤可言。而為了預期市場裡需要多少秧苗,傅啟金經常出外巡視,看看農地裡頭插秧的情形。倘若已經七八成插秧完畢就要開始減少育秧,育秧少了可以補,多了則必須倒掉。多年來的經驗讓他逐漸掌握到市場需求。他說,現在種田的大多是老人,年輕人即使務農也不種收入低的作物。種稻子的農人少,育秧場多的情況下讓買秧苗就像到市場選蘋果一樣,品質好的秧苗透過農戶間快速地訊息流通一下子就被搶購一空,同樣地只要有一批秧育得不好,半個庄頭馬上就傳了開來。

 

owl1-2

原本擺滿秧苗盤的田地,育秧工作結束後隨即插秧,擺放秧苗約佔六分大小。

 

台梗2號穀種從花蓮採種協會運來,於是筆者好奇發問:為何不採用美濃當地的穀種呢?傅啟金指出,整齊劃一的稻叢中冒出許多高突的稻禾是美濃近幾年常見的景觀,其因與台梗2號種植太長容易導致「反種」[3]有關。美濃農會因此商請農改場提供原生稻種,委託美濃各育苗場育秧。我還曾滿心歡喜:「美濃已經許多年沒見過這麼漂亮的稻子了。」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十月颱粉碎了農人間共同的美夢,將稻子吹倒一地。

台梗2 號從花蓮來,糯米則完全購自當地,前年傅啟金曾經在二期作施種糯米的採種田,然而方圓百哩無人種稻,還化了四、五千元的鞭炮錢驅趕麻雀,一分地收不到五百斤穀子。加以近年天候異常美濃溪經常氾濫,傅啟金的秧苗場因位於最易上水的美濃溪畔,有次光整地就重複了三次,他索性不種而採買別人的穀種。他說,倘若一斤穀子不超過15塊錢就會有利潤可言,今年國際糧價上漲雖然讓二期作得以復耕,已鮮少在二期作育秧的秧苗場準備動起來,他苦笑地說,其實賺的錢都拿來投資新機器了。但不管如何,傅啟金仍秉持著「時時刻刻都要很認真」的精神,持續為農民們培育良好品質的秧苗。


[1] 24小時客家語稱「一對時」。

[2] 美濃農人習稱台梗2號為205,也是美濃米主要推行品種。

[3] 「反種」客家話指稱品種變異。

 

在農村,我聽到的聲音

清晨街道上,我聽到送報紙的機車聲,送牛奶的玻璃罐碰撞的聲音,就是沒看到他們現身。隨著時間滴答滴答地過去,又聽到廟裡的誦經聲,隔壁鄰居的鬧鐘聲,更絕的是隔壁伯母叫小孩起床的聲音,豬肉販子和買豬肉………

從大條的道路騎著騎著,路越來越小了,轉進更小的產業道路。沿路的景觀也變了,視野突然看得更遠,看到的不再是會在路上快速移動的車子,沒有那些車子的引擎聲,安靜的連自己的呼吸聲都聽的非常清楚。想起了自己以前在這生活所聽見的聲音。清晨街道上,我聽到送報紙的機車聲,送牛奶的玻璃罐碰撞的聲音,就是沒看到他們現身。隨著時間滴答滴答地過去,又聽到廟裡的誦經聲,隔壁鄰居的鬧鐘聲,更絕的是隔壁伯母叫小孩起床的聲音,豬肉販子和買豬肉的人的對話,馬桶的沖水聲,路上阿伯咳嗽的聲音,最後我聽到自己的鬧鐘也響了,還有我媽媽叫我起床的聲音,在這安靜的早上聽到的聲音超豐富的。

DSC00430
清晨, 無人安靜的樹下。

鄉下的中午也是靜的不像話,煮菜時間還能聽到鄰居家的鍋鏟聲音,鄰居的電視聲音,還能知道我家跟他家看的是不是同一頻道。再晝一點,整個街上像空城一樣更加的安靜,大家為了下午的工作在休息。這個時候聽到的是鳥叫聲,還有就是時間錯亂的雞叫聲,可能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聽的到。在這裡連自己走路的腳步聲、呼吸聲都不敢那麼大聲,怕打擾了這邊的寧靜。

DSC00409
中午, 無人安靜的夥房長廊。

傍晚過後大家好像比較忙碌了,聽到的聲音變多了。在樹下或廟口,群聚在那邊的人聊天的聲音。當學校放學鐘聲響起,突然安靜的校園變的熱鬧起來,互道再見的聲音,關窗戶的聲音,老師叮嚀學生的聲音,同學互相邀約的聲音。以前廟裡的打鐘聲一響,隨之而來的是阿嬤叫孫子回來洗澡的聲音。遠遠的就聽到『噗噗噗噗』,是在田裡面工作的人回來的機車聲。還有在大街小巷穿梭的垃圾車,又在唱著「少女的祈禱」。回到家聽到的是煮菜時抽油煙機的轉動聲,是媽媽在煮菜了。浴室裡面聽到,有人在洗澡的聲音。再晚一點就是田裡面蛙叫聲和蟲鳴叫的聲音登場,那時候剛好吃飽飯出來散步是最享受的一件事情。越晚越安靜又到了,每個生物休養生息的時候了。

DSC01100
傍晚, 無人安靜的產業道路。

從前生活在這裡從來都沒有想過,這些每天發生在身邊的聲音,會讓人想起一些熟悉的畫面。現在回想起來每個時間點都有代表性的聲音,可能已經習慣那些聲音了,都不覺得有什麼感覺。以前似乎習慣都市生活的步調,當走在路上的時候腦袋中運轉的是什麼,看著這個安靜的鄉村,身旁突然變的特別的安靜,清楚的聽到了自己的聲音,也回想起過去那段時間我在這裡聽過的那些聲音和這個寧靜小鎮的一些畫面。

DSC02031
安靜的像一幅畫。

旗楠公路旁的素包子店

在國道十號開通後的旗楠公路上,靠近佛光山交流道有一家素食的饅頭包子店,店面由老闆夫妻倆善用庶民俯拾皆是天然素材及對於空間充滿創意巧思佈置而成,一籠籠的饅頭香味蒸散於空氣中…..

在國道十號開通後的旗楠公路上,靠近佛光山交流道有一家素食的饅頭包子店,店面不似一般店家的佈置形式,全由老闆夫妻倆善用庶民俯拾皆是天然素材及對於空間充滿創意巧思佈置而成,即使在漸至夏日高掛的季節裡頭仍感受到原野的涼意。上午時段與旗美高中的學生一行人抵達店門口,一籠籠的饅頭香味蒸散於空氣之中,伴隨著健康自然、隨緣淡泊飄進鼻息,有如他們對於食物、生活的堅持。clip_image002
「素有中心」的招牌簡單地矗立於旗楠公路旁,手寫「素包子店」於漂流木板上,頗有一番素味。

店老闆呂瑞德大哥與他的牽手─蔡琖大姐,是從2001年開始了店舖的運作。在饅頭店開張之前,呂大哥的謀生工作也與餐飲相關,在餐廳擔任餐飲部的廚師,偶爾遇上點心部的人手不足,便會扮演救火員的角色,支援製作點心的工作。對某些人而言,支援性的工作看似多了一項不必要的麻煩,增加自己的工作量。但在呂大哥的心中卻認為,他比別人多擁有一個機會,多學了一項技藝,列入自己的十八般武藝之中以備不時之需。在製作饅頭的過程中,也體會到食材比例是「死硬」的,氣候等外在環境時常變動的因素卻是更值得被注意,並且適時適量被調整。

在草創時期,是在前一天晚上做好饅頭,隔天一大早再次炊熱饅頭拿到高雄市區晨間運動的場合販售,但是一年多的實務販售下來,銷售的結果並不十分理想。主要是消費者大多是用完早餐才來運動,另外消費者也不方便拎著食物進行運動。此外,在生產成效及成本上,早上再次炊熱饅頭不僅口感上也不如當天製作的美味外,也增加了瓦斯的成本及時間。於是在婚姻及事業的伴侶─蔡琖建議之下,決定改變營運的方式。

首先製作饅頭的時間改到一大早,利用大半天的時間做好一天要販售的饅頭量;而下午便是呂大哥大展身手的時間,善用自己親切、易於平近的個人特質,開著小貨車安排固定的路線,在四個輪胎及一個大聲公的協助下,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客戶群。

呂大哥強調,販售的路線必須定時出現在消費者面前,因為人客是吃「人」,並非完全吃「饅頭」。當大家習慣自己的定期出現,也間接地搭起信任的橋樑,增加居民願意向自己購買饅頭。直接面對面接觸消費者,雖然耗時耗力,但也可以趁機會向消費者說明,自己做的饅頭外觀上雖然稱不上黃金比例般地美觀,但絕對沒有食品添加物或使用過多的發粉,造成身體不必要的負擔。在農村的販售有也有異於現代的金錢易物,呂大哥有時候也會拿饅頭與農家交換當季生產的農作物,以物易物的交換方式雖然原始,代表著在鄉村地帶人與人之間信任關係的堅固,從而反映在「對價」的關係。

clip_image004
呂大哥將附近山林的枯木撿拾回來作為燒開水的煤材,再將開水倒入竹製蒸籠底部蒸饅頭,如此可以儘量減少瓦斯的使用量。

clip_image006
週一到週五的販售路線包括九曲堂、大樹、泰山…等地,而週六較為彈性,也成為自己遊山玩水的隨意路線。但每條路線都必須在六點以前完成任務,否則當婆婆媽媽下廚做菜去,便無法順利將車上一包包的包子饅頭售出。

因此,每週固定販售路線的工作型態從此延續下來至現在,對饅頭王子夫婦倆而言,雖然必須一大早起來做饅頭,但是可以與家人擁有更多的時光,充分照顧關心小孩的生活起居,甚至可以讓自己有進修喘息的短暫片刻。若要因為工作賺錢而放棄自己的生活品質,這並非是他們的理想生活。

隨著年紀的增長,饅頭王子夫婦未來的規劃,或許不再親手製作一籠籠天然美味的饅頭,可能是藉由批發他人的饅頭來維持一家之生計。所以,如果你想認識這一對心靈富有自足的饅頭伴侶,可以在國道十號的佛光山交流道出口處,發現他們夫妻倆隱身於撲鼻饅頭香味之中認真工作的身影。

clip_image008
呂大哥與蔡琖姐努力經營素包子店之道,在於兩人擁有共同默契─兼顧生活品質及家庭關係的和諧。即使忙碌,也要留下時間讓自己成長與沈澱!

阿銘的加輦邦有機野蓮

阿銘以純有機的方式種植野蓮,不僅對環境沒有傷害,而且帶來的生態非常豐富,蜻蜓、細蟌、還有自己放的大肚魚、田螺和鴨母螺,或許除了買賣的利益以外,一種教育的意義也儼然從無形中出現。

因學生做農民調查的關係,我認識了一位在學校附近栽種野蓮的青年農民。他名叫曾昭銘,住在台南縣麻豆鎮,是一位在職進修的農民。目前大概擁有二分地,除了夜間進修二技課業以外,種植有機野蓮是他現在的工作。

在還未種植有機野蓮之前,他是一位南科的工程師,每天面對冷冷的機械,加上工作時間過長及不固定,於是放棄了這個高薪的工作。此時身為農民子弟的血液在身體裡蠢蠢欲動,他開始重新思索著從事農業的可能性與未來。

阿銘一直以來都很注意及關心水生植物,深深著眷戀台灣萍蓬草。也因為這樣的因緣,轉而走向種植有機野蓮。野蓮,學名又名龍骨瓣莕菜。決定種植有機野蓮時,大家並不看好,在麻豆這個地方,並沒有人種值過這種植物,甚至不知道這是可以食用的。他說服父親將休耕的農地交給他來耕作,並且到美濃取經,找到了種值野蓮的鍾華振伯伯,認真的學習種植的方法,做筆記及拍照記錄。離開美濃時要了幾株的苗,回到了麻豆開始讓夢想這在塊土地上實現。

其實,他除了家人不看好之外,連美濃的鍾伯伯也奉勸他放棄。種植野蓮是一份辛苦的工作,尤其在冬中,泡在水裡採收時,凍到身體都沒知覺,也無法戴手套工作,因為需要靠雙手的觸感來採收,才不至於將整株的根都給割斷了。阿銘的野蓮種植完全不使用任何的農藥,只用生態方法防制。家族世代務農,他的爺爺亦是農藥的受害者。且因累積的藥劑量而身患肝癌,雖然每天趴趴走,一樣下田工作,但仍然可以看出那肝功能異常帶來的疲憊。更種要的,是他拾不得任何的生命,不管是人與生態,他均深深的疼惜著。

clip_image002
冬天在泡在水裡採收野蓮,冷到全身發紫。

阿銘以純有機的方式種植野蓮,不僅對環境沒有傷害,而且帶來的生態非常豐富,蜻蜓、細蟌、還有自己放的大肚魚、田螺和鴨母螺,或許除了買賣的利益以外,一種教育的意義也儼然從無形中出現。他並不是沒有生活上的壓力,已娶妻的他育有一子。要給小孩什麼樣的生活,是經濟上無憂還是一個永續的生態,他選擇了後者。

clip_image002[8]
阿銘的野蓮池,留著一區種他最愛台灣萍蓬草,及其它的水生植物,裡面並養著大肚魚、田螺和鴨母螺等各種生物。

clip_image002[6]
沒錢印名片,只好自己用手一張一張的寫。

他的有機種植,是沒有經過認證的,因為,花不起那個錢。自認有機種植,全憑良心與身為農夫的最後一份尊嚴與保證。有機的農作既費時又費力,但阿銘覺得這是台灣農業的契機,由於台灣農業人口老化,耕作的人以六七十歲的老年人為主,農業的觀念遲遲不能改變,他認為只要觀念改變,台灣農業就能化危機為轉機。他是這麼深信著。

阿銘前些天打電話給我,他說:「姐啊」!(他都這麼稱呼我),我快活不下去了,銷售一直不穩定,一包四十元,大家都覺得貴,有時,客戶訂購一包,騎摩托車送過去,油錢都不夠。但是,為了推廣大家食用,再辛苦,都要忍。他請我幫忙,可以在學校發起團購嗎?

這個忙,我當然是幫,我們一通一通的打電話,將他的理念解釋給同事了解,鼓勵大家統一訂購,並且請同事不要殺價。上星期訂購了十包,量並不多,但是阿銘很開心。這星期我問大家,這菜,吃的還習慣嗎?令人欣慰的,大家反應良好,而且詢問下一次訂購的時間。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幫上忙,至少,阿銘是開心的。

clip_image002[14]
阿銘帶著自己設計的置物箱,到社大來送貨。

青年回鄉,我們是否準備好了給他們的環境與位置呢?政府必需要有更多的配套措施,讓青年留下來,並且可以組織自己的家庭,讓青年的夢想,可以實踐於這塊土地上。僅以此篇文章,向努力不懈的阿銘至敬,感謝你以對這塊土地友善的方式耕種,並且堅持著當初信守的承認。阿銘!加油!

clip_image002[10]
阿銘會做農民筆記,記錄發現的各種生態及每日耕田時的變化。

這是阿銘的農業日記,大家可以參考,給予他鼓勵

http://tw.myblog.yahoo.com/jw!S6__mEKGAhYagZTFpYgWDHxA/

(本文作者為曾文社區大學工作者)

工藤守道家族的觀音鄉尋根之旅

昭和十三年(1938年),服務於觀音公學校的工藤 守道老師寫下了這首詩作,並由西村 一郎老師編成舞蹈教學。工藤老師在觀音服務的時間並不長,但是,日後在與學生的書信往來中,總是滿溢著對觀音的懷念。

image001以上係吳水榮老先生手抄稿觀音音頭─白沙岬燈塔

詩:工藤守道老師 五言譯詩:羅肇錦博士

淘淘浪復潮 白沙繞岬島

羈旅祈平安 前行路迢迢

朗朗上青空 女神聳雲霄

朝為綽約女 暮作猛厲嬝

朝暮船船渡 來去知多少
昭和十三年(1938年),服務於觀音公學校的工藤 守道老師寫下了這首詩作,並由西村 一郎老師編成舞蹈教學。工藤老師在觀音服務的時間並不長,但是,日後在與學生的書信往來中,總是滿溢著對觀音的懷念。

工藤老師在觀音鄉共留下兩篇詩作,分別是描述甘泉寺與白沙岬燈塔的觀音音頭,工藤老師的學生吳水榮老先生(82歲),幾年前號召十位同學集資在甘泉寺內將老師的詩作立了碑文,而白沙岬燈塔的詩作碑文幾經波折,今年也在燈塔外設置完成。

去年(2007年),筆者撰述的【觀音的美麗與哀愁】一書經由桃園縣文化局印製發行,書中有提到工藤守道老師,並透過工藤老師的學生吳水榮老先生,親筆簽名贈送一本給該家族三女片山 典子女士。

五月九日午後3時,工藤守道家族成員一行九人,抵達桃園縣觀音鄉的甘泉寺與工藤老師在台灣的五名學生會合,開始他們短暫的『觀音鄉尋根之旅』。

這次尋根之旅的家族成員有工藤老師的長女工藤 迪子女士、女婿工藤 重文先生、孫女工藤 幸子小姐,三女片山 典子女士、女婿片山 研先生,四女田部 清子女士、女婿田部勝 清先生,五女西村 敬子女士、女婿西村哲浩先生;而由工藤老師在台灣的學生吳水榮、歐運郎、周國俊、廖曉景與彭嘉照等五名老先生負責接待與導覽。

工藤老師的長女工藤 迪子女士在日本出生後與父母來台,三女片山 典子女士與四女田部 清子女士則是在觀音鄉出世,民國34年(1945)離開台灣返回日本,六十三年後她們又回到觀音鄉,長女工藤 迪子女士離開時已經十歲出頭,所以對幾個老地方印象還頗清楚,在短短幾個小時的導覽,家族成員在甘泉寺與白沙岬燈塔瞻仰到父親的詩作碑文,也都顯得非常喜悅與滿足。

image256-360.jpg
以大理石雕刻設於甘泉寺內得觀音音頭碑文,是工藤老師六十幾年前教過的十位學生集資完成的。

image004
在觀音鄉很重要的廟宇甘泉寺外,全體尋根家族成員與工藤老師在台的五位學生留影紀念。

image005

image006
吳水榮老先生今年已經82歲,是促成這次尋根之旅的關鍵人物,他很熱心詳實地為尋根家族成員解說設立在白沙岬燈塔外的觀音音頭碑文。

image008

image009
尋根家族成員也進入白沙岬燈塔園區,並很難得地登上燈塔,在父親學生吳水榮老先生詳細解說下,對父親工藤 守道先生當年創作這首觀音音頭的心情,應該有更清楚的瞭解吧。

image010
晚餐後家族全體成員也與筆者夫(前排右一)妻(後排右二)合照留念。

守護正義─環保鬥士黃煥彰

發臭的溪流、消失的綠地、重金屬污染…諸多環境問題,讓人麻木,多數人選擇兩手一攤,表示「沒辦法」。但「沒辦法」三字,卻不曾出現在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副教授黃煥彰的字典中。十年來,黃煥彰像鬥士,強悍地守護環境正義。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副教授黃煥彰,多年來致力維護環境工作,應嘉義市洪雅書房邀請,與民眾分享心路歷程,透過幻燈片,從發臭的溪流、消失的綠地、重金屬污染農地等說起,他說,最終心得是「眾生平等,萬物有情」八個字,不僅讓自然界的生命永遠延續,也是留
給子孫最好的禮物。

圖說一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副教授黃煥彰,多年來致力維護環境工作,應嘉義市洪雅書房邀請,與民眾分享心路歷程。

嘉義市「洪雅書房」長期舉辦有關台灣歷史、文化、音樂、環境生態、建築等免費性講座逾四百場,開創雲嘉南地區非主流藝文平台,還發起、策畫多場藝文活動,頗受民眾喜愛。

圖說二
環境鬥士黃煥彰至洪雅書房演講,吸引民眾到場一同分享。

發臭的溪流、消失的綠地、重金屬污染的農魚產諸多環境問題,讓人麻木,多數人選擇兩手一攤,表示「沒辦法」。但「沒辦法」三字,卻不曾出現在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副教授黃煥彰的字典中。十年來,黃煥彰像鬥士,強悍地守護環境正義。

熱愛攝影的黃煥彰,從前拍昆蟲、拍植物,認為用鏡頭呈現自然之美,理所當然。但十年前,聽了一場奉獻於山林保育的教授陳玉峰演講,就此改變了想法,從此投入守護環境工作。

黃煥彰投入守護環境工作,十年前從家鄉的二仁溪開始,當時二仁溪的污染造成當地居民出現病變,甚至罹癌比例高,他說,污染不僅造成河水變色、發臭,且會連帶影響農漁業,最後環境破壞的苦果,終究會回歸到民眾身上。

黃煥彰不斷地努力,拍照蒐證,並吸引志同道合者組成巡守隊,一旦發現污染便向政府陳情,不然就召開記者會,訴諸輿論壓力,最後,於2001年環保署終於下令拆除二仁溪沿岸的污染源熔煉廠。

十年來,黃煥彰維護環境工作不勝枚舉,2007年,他與其他保育團體結盟,為生活在台南三崁店廢棄糖廠的特有種生物「諸羅樹蛙」尋求保留棲息地,因當地即將開發成別墅區,表示諸羅樹蛙棲息地即將消失,於是不斷地透過輿論壓力,讓開發暫時擱置。

黃煥彰指出,台灣最有價值的就是「生物多樣性」,不過,台灣發展一向以經濟發展主體,讓台灣這片土地污染嚴重,如果大家都能挺身而出,共同維護環境,不僅自身能受惠,也能保證後代子孫的幸福。

走過十年維護環保工作的黃煥彰最大的心得是「眾生平等,萬物有情」八個字,他說,致力讓自然界的生命永遠延續,不但是重要的價值,更是留給下一代最好的禮物。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