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東農曆三月

「農曆三月到羅東來,絕對餓不著你。」為什麼會有這句話呢?因為農曆三月是羅東慶典最盛大的時候,三月初三帝爺(北極玄天上帝)生,月底是三月廿三媽祖生。而羅東的帝爺公跟媽祖婆神格較高…

過去有一句話是「農曆三月到羅東來,絕對餓不著你。」為什麼會有這句話呢?因為農曆三月是羅東慶典最盛大的時候—月初是三月初三帝爺(北極玄天上帝)生,月底是三月廿三媽祖生。而羅東的帝爺公跟媽祖婆神格較高,管轄範圍不小,不只「值僉」的鄰里多,需要消化的祝壽菜餚也豐盛,因此紛紛擺桌宴客,在自家宅院、或在馬路上搭起「酒寮」。

只是愛熱鬧的天性,使得「請人客」絕不夠盡興,因此請了客還有「吃菜尾」,從月初吃到月尾。而這一切,有個熱鬧的開場:「搶人客」,尤其是分了家的兄弟仍住得近的,因為共同的親戚朋友不少,所以常常搶到「變面」。若客人接到邀請後說:「可是我已經答應某某某,所以得去他家了。」那麼必定聽到電話那頭說:「那你來我這裡,你老婆去他那裡。」或者「那在某某某家吃完了,就來我這兒吃菜尾啦!」無論如何都要搶到客人來「湊鬧熱」就對了。那個月大概溪南(蘭陽溪以南)的每一戶人家都有次數頻繁的社交活動。

在諸多的宴客形式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得到神明允諾,得在壽誕時還願,因此辦外燴一擺十數桌,佔滿一條鄉間小路的人家,而是就在自家餐廳擺起二張大紅圓桌的大姑家。這種民俗節慶沒假可放,因此我經常在放學後穿著制服,踩腳踏車去大姑家。才進竹圍,就能看見門口一雙雙鞋,還有迴盪在向晚天色中,伴著正努力長高中的水稻氣味而來的朗朗笑語聲,甚至連炊煙都不是徐徐而上,是漲滿了煙囪似地爭先恐後而來呢!

推開門立即感受到生活的力道:小孩子手拿飲料或食物滿屋穿梭,嘻笑連連;男人們邊喝酒邊高談闊論,無傷大雅也充滿鄉土味的髒字變成發語詞;女人們呢,在廚房忙著計算還有多少人沒來,伸出手指頭數著桌上菜餚,炸芋泥丸、螃蟹米糕、什錦羹、炒米粉、糕渣……還得忙著安撫吵架的孩子、招呼剛剛進門的客人又踅進廚房張羅吃食。如果我吃太撐了,隨口邀請一個小外甥跟我去散步,那麼在走到隔壁竹圍時,必能看見另一戶人家窗內,也有著同樣的歡愉。

當然現在已經沒有這種盛況了。房子愈蓋愈高,所剩不多的竹圍與稻埕,在農曆三月時只能一如平日,靜靜地度過薄暮時光。好多年來我都沒有再聽到爸爸接到電話,說要去「吃拜拜」,也就好多年來都享受不到基於信仰而生的熱鬧氛圍,以及充滿宜蘭味的宴客菜餚了。

DSCN5027
位在繁忙地段上的震安宮。雖然此處已非羅東最熱鬧的地段,但信仰中心證明了過去的繁華。

DSCN5081-1
主祀神:湄州媽祖

DSCN5036
交陪廟的祝壽麵線與絡繹不絕的信徒們。

DSCN5057
誦經中的義女會。

冬山河畔,小河文明

「小河文明」外就是冬山河的支流,門口還有一片大草坪。五月開始的每個星期天,在這片草坪上舉辦二手雜貨市場和街頭藝人表演活動,讓下午走在河邊散步或騎單車的人,可以繞過來逛逛玩玩。

很多人都說宜蘭好山好水,特別是一週七天都住在都市裡的那些人,看到了宜蘭的小山小河,全像是中了鬆骨粉的奇效,渾身都酥軟輕鬆起來。

宜蘭的確是有這樣的魅力,就像四年前剛搬來這裡的我,同樣對於能徒步走在稻田間小路中的這件事,覺得非常感動。四年過去了,所謂「宜蘭好山好水」這句話,我同樣舉雙手贊成,但不免多了一個形容詞:「好無聊」,這樣剛好可以補充說明宜蘭大致的生活情況。

記得多年前金城武拍了一則手機廣告,聲明代言的那支手機兼具「防無聊」的功能,我深感佩服,也銘記在心。對於慎防無聊這件事,我似乎有天生的使命。由於長住宜蘭,為了不讓無聊感覺侵蝕我的生活太多,所以我找到一個停業的餐廳空間,花了一個月把它改裝成可以舉辦藝文活動的地方。因為位置剛好就在冬山河邊,所以我叫它「小河文明」,我希望在河邊的平凡生活,也可以發展出一點有趣的小文明來。

「小河文明」裡,有簡單的輕食、茶點和各式飲料,沒有簡餐和火鍋,如果吃得太飽,那也沒有精神繼續坐下來看書或是欣賞表演了。所以肚子填個八分飽就好,剩下的請讓精神食糧進駐,有點太過說教的空間,不過卻是我實實在在想要過的生活。

「小河文明」外就是冬山河的支流,門口還有一片大草坪庭園。五月開始的每個星期天,我就要在這片草坪上舉辦二手雜貨市場和街頭藝人表演活動,讓下午走在河邊散步或騎單車的遊人或是當地人,可以繞過來逛逛玩玩。我希望,星期天下午的冬山河是有點人聲的,不是卡拉OK的高唱,而是翻找二手雜貨的聲音,或是熱情回報街頭藝人精采表演的鼓掌聲。

IMG_0014
小河文明藏身在一間老房子中,卻希望能為宜蘭孕育出一處嶄新的藝文空間。

「小河文明」的星期天比較熱鬧,平常時候,這裡適合想要好好看書的人,或是三五好友聊天八卦也不錯。平時也會有些才藝教學的課程可以上,週末夜晚會有音樂團體表演,然後又是週日一整天的熱鬧市集。

這是我努力幫宜蘭找到防止無聊的方法。如果你也住在宜蘭,或是今天剛好來到宜蘭遊玩,突然覺得有點無聊感襲上心頭,希望能賞個臉,到「小河文明」走走坐坐。如果剛好沒遇到活動可以參加,那我們就來聊聊吧,彼此解悶,嚴防無聊入侵!

IMG_0224

店裡有舒服的沙發和種類眾多的書籍,可以輕鬆打發一整天的休憩時光!

小河文明│Small River Saloon

電話:(03)9061518 / 0912931331

網址:http://blog.roodo.com/smallriver

信箱:askachi@yahoo.com.tw

宜蘭縣五結鄉協和村親河路一段180巷88弄16號

(從羅東方向經冬山河親水公園,下利澤簡橋第一個紅綠燈左轉,可見招牌指示)

漂洋過海的好味道─印尼辣椒醬

來台住了一年多,記得第一次做出辣椒醬是賣給我的堂妹,她是來台灣工作的 (外勞),在印尼她也是跟我們家買辣椒醬。在她上班的地方很多印尼勞工,她們也跟我一樣不習慣吃台灣的辣椒醬

吃飯時沒配到辣椒覺得什麼山珍海味都沒味道,是真的嗎 ? 有人信嗎 ? 覺得這是笑話吧 ! 但對我來說是真的,因為我很愛吃辣。來自印尼的我,嫁來台灣十年到現在吃什麼東西都要配辣椒,越辣越好吃。會吃辣,在我的家鄉是很普遍的事。在吃飯的桌上都會擺著一瓶還是一小盤的辣椒,吃飯配辣椒、吃麵配辣椒、吃水果配辣椒等等……。簡單説辣椒是我的開胃菜!

剛嫁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文化差異非常大,在飲食的方面讓我三餐吃的很不習慣,還好我有帶一瓶辣椒醬是我娘家生產的小事業。吃完我帶來的珍貴的辣椒醬,每次吃飯的時候變成沒胃口。我在想什麼時候我才可以做出娘家的辣椒醬。

來台住了一年多,記得第一次做出辣椒醬是賣給我的堂妹,她是來台灣工作的 (外勞),在印尼她也是跟我們家買辣椒醬。在她上班的地方很多印尼勞工,她們也跟我一樣不習慣吃台灣的辣椒醬,台灣的辣椒醬吃起來很鹹、不辣又不香,可是印尼的辣椒醬吃起來有甜、有辣也會香。因為吃不習慣台灣的辣椒醬以及堂妹的要求,加上我自己也很想要吃,那我就試著做出爸爸教的辣椒醬。

我的娘家住在印尼蘇門答臘島 (PULAU SUMATERA) 的棉蘭市 (KOTA MEDAN),家人有各自的工作,閒暇時兼做辣椒醬的小生意,長時間下來也累積了不少老客戶呢。爸爸的辣椒醬是從他住雅加達的堂姊那裡學來的,我想念的家鄉味就是這樣從雅加達到棉蘭,再從棉蘭到我現在的家—台灣。

剛到台灣時,我不知道台灣有很辣的辣椒叫朝天椒,我只能從家鄉帶了小辣椒的種子,種在夫家屋旁的空地上。而台灣買不到印尼的香料,我就改用台灣的配方加上我的小辣椒,味道也不錯。我夫家親戚和敢吃辣的鄰居也開始喜歡我做的辣椒醬;姊妹會裡同甘共苦的各國姊妹們,她們都很喜歡;來參訪的團體、學生也請他們吃,反應很不錯;連我七歲的兒子都喜歡呢!

DSCN3768
做辣椒醬是集體勞動的結果。

我因為參加識字班認識「中華民國南洋台灣姊妹會」,姊妹會陪我們度過來台的適應期,在這裡認識許多其他國家的姊妹,也學習很多東西,對這個組織的認同也越來越深,希望姊妹會可以一直都在,這樣可以幫忙更多的姊妹。

現在我自己也成為姊妹會的工作人員,希望可以幫忙這個組織,所以今年我們決定為姊妹會賣印尼辣椒醬,替組織賺取一些運做費用,讓我們減少對公部門經費的依賴。我很高興自己的小小辣椒醬可以幫忙姊妹會,我也相信我可以其他姊妹也可以,可以用自己一份小小了力量幫助姊妹會以及其他的姊妹。

我們的辣椒醬訂購電話:07-6830738   6831430,每瓶辣椒醬180元。

(本訊息為2009年7月28日最新更正)

DSCN0002
先甜後辣的美妙滋味,嚐過就忘不了。

海報-印尼辣醬2

(本文作者是南洋台灣姊妹會工作人員,印尼籍女性)

緩慢:三角窗麵店

1865年建的老灶頭,日日吞著大塊木柴燃燒烈火(還燃燒用過的竹筷,合乎節儉),四十年如一日的奉茶,決明子略帶碳烤的香氣被偏移的陽光,晒個微溫;四十年前的碗一個個在時代中破碎……

選擇燠熱的正午時分,從美濃出發,看看高屏兩縣距離最近的鄉鎮,到底有多近?近到人們常誤以為高樹鄉屬於高雄縣,近到從美濃中壇過個高美大橋就能抵達,卻一直從外圍路過。為何選擇正午出發,說穿了就是為了填飽肚子。打從來到屏東工作的初初幾月就造訪過這家麵店,雖然店面氣氛一直縈繞心頭,總決不定哪天再次光臨。這天忍著早餐的草率,一路朝那裡邁進。

下了高美大橋的聚落是老庄,現名為東振村,或許是老聚落的緣故,沒有可容兩車交會的寬道路,一台小車想在庄內遊走,有點困難。日正當中之際,蜿蜒曲折的巷弄,將許多生活的聲響削弱了,餘留植物散發的氣味凝在空氣中。開車進村子一直有種進不去的感覺,彎來繞去、前方逐漸縮減的路面宣示一種拒絕,不論是往左或向右轉,都被引導著離開聚落中心。

001
旅程中,一直出現的單車漫遊牌,卻會把人指引到荒僻的檳榔園。

想起齊柏林鏡頭下的高樹老庄,是個放射型的聚落,由中心向外拓展擴大的形態,沒記錯的話,在聚落邊緣還有一群墓地(現已規劃為公墓)。村子裡的路名都以“巷“稱呼,僅容一台車寬的路,以巷名之不為過,在巷與巷之間有水道流貫,過個橋,看見家戶的背後,皆有橫在水道上的附加建築,諸如納涼的桌椅、小型雞舍等,水流不淺,或許能行小舟,要比擬成水都威尼斯的話,清除一些岸邊野草或有可能。搭配水源保護區的概念,行船遊客庄,或許是個不錯的主意。

還是找不著麵店,一點。

離開東振村往高樹中心行駛,路過行政中心仍無頭緒後,開口問路。知道石獅的方向在南高樹後,順著屏27縣往南,行經口社、泰山等聚落,令人疑惑的是,平埔族村落為何要被劃分在六堆的範圍內?明明客家是分布在兩個端點,為何膨脹成整個鄉都屬六堆客家呢?(這種情形甲仙亦同)這種文化族群的課題應該要重新思考,遇有久居內埔的河洛人忿忿地說,為什麼我住內埔就一定要是客家人?在政策性保護及推廣下,或在無形中建立起霸權客家。

穿越泰山後,大武山系毫無阻擋地橫陳在左方,其實可以朝山下走去,就是沿山公路,分隔漢人與原住民的界限。夾道是香甜的鳳梨田,光是路過就在空氣裡嗅到甜而多汁的香氣,當令水果表現台灣熱帶風情與豐饒的物產。我知道麵店不遠了。

進入廣福村,沿路瀏覽、比對之前的記憶,就在出村前瞥見路旁石獅,回頭一望,風味麵店就在三角地帶。今日是年輕老闆娘坐鎮,顧不得兩點還空著的肚子,舉起相機來個連環拍:

1865年建的老灶頭,日日吞著大塊木柴燃燒烈火(還燃燒用過的竹筷,合乎節儉),四十年如一日的奉茶,決明子略帶碳烤的香氣被偏移的陽光,晒個微溫;四十年前的碗一個個在時代中破碎,新添的器皿,色澤與溫度重新搭配老木桌,剛好;一碗油麵搭配炭火慢熬的大骨湯,飽足的程度剛好,好比老闆在門楣上的幽默:肚飽眼皮鬆。

004

麵店門面:有花、有桌,可以面對火熱的灶頭用餐。

003

002
點菜牌,無字的表示已經賣罄;米酒還可以一杯杯賣喔。一杯十五。

舊名大路關的廣福村,或因舊名而須有一夫當官萬夫莫敵的氣勢,村內三座大石獅坐鎮,大水衝來亦不懼、原住民下山逡遊,傳說也被燃火的巨大獅影嚇退。石獅鎮守的村落轉角,有間小小的、屬於時代的麵店,如果不以緩慢的步調接近,很容易就錯過她。這種緩慢,如何能堅持?如何面對時代不斷追趕的腳步而自持不變?其實她變了,在今年初始,更換一組老餐桌掃淡色澤的鶯歌陶瓷碗後,就已改變,但相同的是源自於店內的氣氛;店門張貼的對聯應該換上了幽默新妝,而門口坐在圓凳上的大水壺依舊盛裝老口味。

005
廣福村是個愛栽種花草的村子,家戶門前的植栽茂盛,空氣中有香。

006
夥房上雖有堂號,然而門對卻非客家特有內容,是河洛化嗎?

在口號不斷的全球化、在地化實踐,這種緩與慢再實際也不過。因為看見自己的慢、深刻理解快與變非與自己相符,而讓這份時代的韻味蹲下、再起身、再緩步前行。再慢也不過、再緩也不過,再好也不過。

在一種緩慢步調的姿態中,一日又向晚。鍋蓋掀開、熱氣蒸騰。希望自己將她呈現後,不會有太多打擾,驚動在陽光下散發潤澤光芒的灶,以及她不疾不徐的火。

根中的玫瑰─洋蔥與海口社區

西方國家把洋蔥譽為「根中的玫瑰」,據說古埃及以洋蔥來作為祭典聖品,古希臘和羅馬的武士出征時配戴洋蔥於胸前作為護身符,認為洋蔥是可以增強士兵體力的軍需品。洋蔥富含高營養價值,不僅是西方社會重要的作物……

目前是恆春半島的洋蔥產季(三月中至四月中),今年收成不錯。本文係以關心恆春半島蔥農作為出發點而書寫。

洋蔥收成了

洋蔥收成了!

西方國家把洋蔥譽為「根中的玫瑰」,據說古埃及以洋蔥來作為祭典聖品,古希臘和羅馬的武士出征時配戴洋蔥於胸前作為護身符,並認為洋蔥是可以增強士兵體力的軍需品。洋蔥富含有相當高的營養價值,因此不僅是西方社會重要的農作物,也是台灣重要的農村產業之一。

洋蔥是恆春半島的特產,味道較辛辣,含水量亦較多,美味可口,風味絕佳,品質優於其他國家之洋蔥。主要供應全國各地並外銷日本及東南亞等國家,為本地農民帶來不少財富,也為國家賺取很多外匯。

海口的洋蔥田
海口洋蔥田

洋蔥整理的地方
整理洋蔥的地方

海口社區位於車城鄉的北端,扼守進入恆春半島旅遊的門戶。居民生活以漁業及農業為主,主要經濟農作物就是洋蔥,所生產的洋蔥味道特別鮮甜,因此每到盛產期,屏鵝公路海口路段兩旁堆滿的新鮮洋蔥,每每吸引遊客停車購買,但農民們種植的洋蔥多為透過中盤商銷售,經濟收入有限。

由於海口社區參加車城鄉的社區培力計畫,在上過車城鄉相關社區成長課程後,社區發展協會的王林春葉理事長與車城鄉蘇課長及楓港黃總幹事及屏南社大討論後,希望發展在地的洋蔥料理。

以「社區小朋友觀摩洋蔥園」與「社區廚師教社區媽媽作料理」等二項活動為主軸,紀錄下來,就成為海口社區獨一無二的「洋蔥食譜」。一方面藉由活動讓社區居民表達對洋蔥的重視,作為鼓勵蔥農,提升蔥農自信心;一方面,社區的小朋友也透過活動認識在家鄉種植洋蔥的長輩,促成下一代對洋蔥農業的認識;另一方面則是商請當地飯店業者的幫忙,讓服務於飯店的當地廚師,放假一天,傳承廚藝給社區媽媽。

飯店業者的餐飲人員協助
飯店業者的餐飲人員協助

藉由一個活動,將一個農作物(洋蔥),從選購洋蔥種子、播種、種植到收成之詳細流程作說明(第一級產業),將五星級飯店的知識(在地子弟出外學成返鄉),揉合進社區媽媽的手藝(第二級產業),記錄出版成在地的洋蔥食譜(第三級產業),少少的經費,產生大大的效益。日諺:生業,國之大本。在海口社區的洋蔥田,見到了洋蔥作為「農村創意」產業的一種可能。其他的農業,是否也有機會發展成六級產業(一級×二級×三級)?就端賴社區是否想要動起來了。

偶遇賣寵物的小販

大約一年前的新化菜市場,我遇見這位賣小雞的小販。回憶那天情景,上午7點多我到達心中的夢幻菜市場,沒多久,突然間這台復古的孔明車出現在我眼前,後面還載著剛出生毛茸茸的小雞….

星期假日通常是我上市場補給糧食的日子,一如往常星期日一早起床梳洗完畢,迅速拿著我的環保袋向菜市場出發去……。

大約一年前的新化菜市場,我遇見這位賣小雞的小販。回憶起那天情景,上午7點多我已經到達這個我心目中的夢幻菜市場,沒多久,突然間這台復古的孔明 車出現在我的眼前,孔明車後面還載著剛出生毛茸茸的小雞、小鴨耶!我在新化菜市場溜達這麼多年,這位賣小雞的雞販我還是頭一次看到。不知道他從哪裡來?我 緊盯著他看,他把車停在信義路的轉角處,細心的主人在的關小雞的雞籠上面還放置紙板跟樹葉,防止小雞曬到太陽,也很貼心放飼料在籠子給小雞吃。

圖1圖2圖3

才停不到10分鐘他就推著孔明車往老街方向走去,好奇的我很想問他從哪裡騎過來?都是騎到哪些市場賣?但是酷酷的他都不理人,我跟了他許久也不見他 停下來。只見過這麼一次,匆匆一眼,不到半小時他就消失在這個菜市場,這一天他好像也沒做到生意就回家了,留給我滿滿的疑惑?是生意不好嗎?可是他不是才 剛來而已嗎?隔了一個月我去關廟菜市場碰巧也看到他,但奇怪的是他好像只到市場晃晃,不到半小時的時間也不見了。之後,我在新化菜市場就未曾看過他的出 現……。

圖4 圖5圖6
(左) 看得出這是鴨還是鵝嗎?(中)好奇的小妹妹(右)無法分公或母的小雞

最近又到了鳳梨的產季,突然心血來潮想做做鳳梨醬,早上起床之後專程到關廟菜市場買配料。巧合的是我又遇見他了。他把孔明車停在市場的停車場旁,一個小妹妹好奇的一直盯著小雞看。今天他的心情似乎不錯,還跟隔壁賣豆花的在聊天,今天一定要把握機會跟他聊上幾句。

上前問他願不願意讓我拍照,然後我開口問他一個超極蠢的問題,我指著籠子裡面的「鴨子」問他一隻多少錢?他說那個是「鵝」,鴨子是下面哪一格才是。 天阿!我已經忘記「鵝」小時候的模樣了。我問他「雞仔」怎麼賣?他說:小雞一隻30元,2隻50元,鵝一隻150元、鴨子一隻60元,我問他生意好不好? 他說:還不錯!這著實讓我理不透,我見過他3次,在市場停留的時間前前後後不到1小時,今天是我看到唯一「開市」的一次,而且只有50元,他的「不錯」是 哪裡「不錯」,還是只是生意話語。還是他的銷售管道不在菜市場?那是在哪裡會有人買呢?

大約過了半小時他又把腳踏車推著走,我好奇的跟著他走,他在市場的外圍繞了一圈,幸運的我終於看到有人來買,這位年輕的阿媽買了兩隻小雞,他說孫子 喜歡買回去當寵物養,哇耶,小雞是寵物耶,這是電子雞退流行之後的新玩意嗎?年輕阿媽跟老闆說想買一對(公雞跟母雞),老闆卻說小雞沒辦法分公雞跟母 雞)?年輕阿媽看著手上的2隻小雞,直覺說這2隻好像都是公雞。在這同時賣小雞的雞販已經消失在我們的眼前……。

後記:好奇的我回去問我媽;在雞攤要如何挑選好吃的「雞」肉,媽媽說:一隻成熟的雞,雞的雞爪中間那一粒突出物會比較大,越大顆表示雞越成熟,越好吃。這是我媽媽教的「密枝」,下次去買雞肉時可觀察看看喔。

馬祖之蘿蔔驚奇

冷冷的馬祖冬季,孕育出最香甜的大蘿蔔,是老天爺賜與的禮物,經過風霜粹煉過的馬祖大蘿蔔,猶如裹上一層甜美的糖衣,入口的清甜,真要感謝這冷冽的東北季風,籃球那麼大的蘿蔔,真是好采頭….

小時候大家都讀過拔蘿蔔的故事,但是如果遇到這樣的蘿蔔,你還拔得出來嗎?揉揉你的雙眼,不要懷疑,這是真的。公職退休的家父,在自家菜園培育出數顆大如籃球般的馬祖大蘿蔔,秤一秤重量,真是不得了了,每顆都有六至七斤重,最大一顆足足有八斤重耶!碩大飽滿的模樣,讓每個聞風而來的親友們無不嘖嘖稱奇,直說長這麼大第一次見過這般巨物。

籃球般大的蘿蔔對照圖
有八斤重的蘿蔔

去年三月從公職退休的家父,開始過者種菜健身的退休生活,短短不過一年的時間,在農家算是生手,卻種出像籃球一般大的蘿蔔,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議,消息一傳出,親朋好友立刻前來圍觀,「哇塞!好大的蘿蔔啊!」驚訝之聲此起彼落,開心之虞,也不吝嗇公開了培育的心得,有三個要點,首先株距要夠大,第二施肥要得宜,再來就是靠強烈冷氣團的幫忙了。

今年元月至二月底,馬祖氣溫只有個位數,讓人冷到直發抖的東北季風正是蘿蔔生長最快速的季節,因為寒冷的天氣,蘿蔔內的澱粉轉化成糖分,成了冬季最甜美的果實。

當然這麼碩大的蘿蔔,除了好看,經過媽媽的巧手,變換成了一道道美味的佳餚,在這邊介紹一下馬祖傳統特別的冬季蘿蔔料理,第一道:馬祖酒糟炒蘿蔔,在馬祖的冬天釀造老酒後的酒糟,加上清甜如水梨般切片後的馬祖大蘿蔔,大火拌炒後,灑上鹹香的蝦皮,蘿蔔的清甜,燴上酒糟淡淡的老酒香,再點綴上脆脆的蝦皮,一咬進口,爽脆特殊的口感迴盪齒間,直叫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筷子。

馬祖酒糟炒蘿蔔
馬祖酒糟炒蘿蔔

第二道:蘿蔔海苔堡,只有在冬天生長出產的海苔,加入蛋、蝦皮、蔥花、芹菜末、鹽、太白粉攪拌均勻,壓成餅狀油炸,即成餡料,蘿蔔切片做成刈包狀,冬天的馬祖蘿蔔生吃不辣而且香甜,夾海苔餡吃,味道相當清甜爽脆。

第三道:馬祖蘿蔔泡菜,簡單的將馬祖蘿蔔切成指頭般大小的小塊,加鹽、上壓重物去苦水,加入冰糖(白砂糖也可以)、少許醬油、工研醋(白醋)、辣椒、少許的香油拌勻,裝入罐中,放入冰箱冷藏入味二天就成了美味的醃蘿蔔,甜甜鹹鹹的滋味是最好的開胃菜。

馬祖蘿蔔泡菜
馬祖蘿蔔泡菜

冷冷的馬祖冬季,孕育出最香甜的大蘿蔔,像是老天爺賜與的禮物,經過風霜粹煉過的馬祖大蘿蔔,猶如裹上一層甜美的糖衣,入口的清甜,真要感謝這冷冽的東北季風,這個冬季的驚奇,籃球那麼大的蘿蔔,真是一顆”好采頭”!當大家看到這顆大蘿蔔,也一起分享了這個”好采頭”的喜悅。

(本文作者為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文化資產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馬祖居民)

二十歲月綠如茵-上

二十年歲月,可以讓一個呱呱墜地的稚子,長大成年;也能讓綠草如茵的花園,生滅好幾遍。在屏東縣枋寮鄉,有一家經營二十年的簡餐店—「綠茵坊」。歷經數十寒暑,服務多少熱戀中的青年男女…

image0013.jpg

二十年歲月,可以讓一個呱呱墜地的稚子,長大成年;也能讓綠草如茵的花園,生滅好幾遍。在屏東縣枋寮鄉,有一家經營二十年的簡餐店—「綠茵坊」。它歷經數十寒暑,服務過多少熱戀中的在地青年男女,餵飽多少家庭的胃。但也曾經遭逢客源減少的難熬低潮,苦撐忍淚。如今門面重新妝點,餐飲重新換血,老店新開張,要迎接下一個二十年。

從馬路經過,那輛停在前頭的橘紅色金龜車,可愛又顯眼。老闆楊三二先生酷愛古董金龜車,愛戀程度總讓老婆忍不住吃味。騎樓旁的木籬笆,半遮掩著路面,即使坐在騎樓雅座,也覺得偷得半日閒。窗櫺上懸掛的花草扶疏,點綴以綠碧紅嫣。有質感的外觀在這南島尋常小漁村,顯得十足異國味。

屋內,其佈置也是妙不可言。儉約歐式混搭台式鄉村風,柱上掛著蓮霧形狀的鏡子,牆邊擱著古早碗櫥當書櫃,土黃鄉土竹椅和鐵黑西式木椅不時面對面。「ㄟ~那天花板上吊著什麼啊?好像一隻老鼠喔!」原來是老闆娘買了大把銀柳,除了插在陶甕內,還邀請繪畫夜校學員利用剩餘銀柳共同創作。配合鼠年招財,我們將銀柳枝彎成一圈圈不同大小的圓,再纏上鐵絲定型。接著綁骨架,一步步建構出這隻肥肥的錢鼠。而且它被風一吹,還會巡視轉圈。

這裡禁止吸菸,空氣中只有菜餚飄盪的香味。沒有飲酒划拳大聲喧譁,只有情話綿綿。空間寧靜大小適中,適合辦理家庭聚會。旅人能夠在這兒使用notebook無線上網,捎信、趕作業;或是遠離俗務發呆放空,都是不錯的選項單元。

我會認識這位老闆娘,是因為陳慧娟女士熱心社區事務,常常在枋寮生活文化館與她見面。她和善愛笑,卻不出鋒頭,隱身公眾之中,不似一般的強勢生意人。

「阿姨啊!當初妳怎麼會想開這一家店?」「年輕時對廚藝並不在行,會開餐廳,只是一連串的機緣。民國七十幾年,我與丈夫住在高雄,他開計程車,我當單純的家庭主婦,在家照顧小孩。後來因為身體不太好,想回家鄉枋寮休養。而這塊老家的地原本是芒果園,順應返鄉計畫,乾脆蓋起餐廳,做小生意貼補家用。」

在旁看報的楊老闆忍不住加入話題:「不是我吹牛!這間在當時可以算是屏東縣最新潮的餐廳了!不僅遠在墾丁的情侶,連近郊山上的原住民也來這裡約會。裡頭有原木作成的粗獷桌椅,外頭有茅草屋頂公共電話亭,樹上還有一串串閃亮聖誕燈,這些都是我親手弄的。」

他們還表示顧客群除了公務人員,地方記者們也喜歡群聚開會,分配主跑的路線。相親飯局更不用說了,已經促成好幾十對,其中還包括我的同事與其女朋友呢!(不過現在已經成為前妻了)。附近新開營區的阿兵哥若放假來不及回家,就會在這兒待一整天。喝啤酒、看雜誌、下象棋,享受難得的悠閒。

「當時最高記錄,白天請四個工讀生,晚上也是四位。工讀生來來去去,至今已經換過上百個。過年期間,滿滿一堆客人。門外先是停放一排腳踏車,再來一排摩拖車,轎車都快擠到馬路上了。人還是不斷湧進來,看到客人都害怕。工作一忙,連自己都忘了有小孩,直到休息時間才突然想起,急忙著去餵。哈哈!」

歸結生意興隆的原因,主要是地點。在台一線尚未開通之前,門外的中山路是往墾丁必經之途。旅客開到這裡,差不多餓了。加上當時流行西式餐點,賣些漢堡、可樂、簡餐,客人就吃得津津有味。

「從民國76年開店起到82年,生意都還不錯。但過了85年之後,開始走下坡。現在生意難做,街上的小吃店倒了好幾間。我的孩子都大了,比較沒有壓力,反正就度著度著,賺些零碎的生活費。」聽這兩位長輩話當年,就像觀賞台灣早期的三廳電影,有一點虛幻但又貼近現實,且饒富趣味。

( 未完待續 )

———————————————————-
作者的部落格 福熊樂多小屋

晚春枇杷滋味

在市場裡看見枇杷的小販,忍不住帶了這晚春的滋味回家。住在中部,可以很容易的、幸福的品嘗到這美麗優雅的果子,阿嬤小販來自東邊山郊太平,帶著自家產的枇杷來到城裡的大市場,除了新鮮的枇杷…

在小巷拍著枇杷,
看著她豐美,接著風乾出略粗皺的皮膚,然後瘦黑乾扁而凋。
生命的美好姿態啊!
從最美好到凋萎的肌理,
每一分、每一份都是美、是驚喜、是讚嘆、是靜默、是憐惜。

20080328_02

20080328_04

在市場裡看見枇杷的小販,
忍不住帶了這晚春的滋味回家。
住在中部,可以很容易的、幸福的品嘗到這美麗優雅的果子,
阿嬤小販來自東邊山郊太平,帶著自家產的枇杷來到城裡的大市場,
除了新鮮的枇杷,分果實大小與完整度不同價格外,
還有自家熬煉的枇杷果膏,濃黑滋味甜蜜。

20080328_01

太平是枇杷的重要產地與種植發源地。
早期日本人在這裡種下枇杷,並且成功結果,大量開始種植,
曾經有一度太平的枇杷產量真是多,
當季時節,許多人來到這裡,買著一大竹蔞的枇杷回家品嘗,
多年後枇杷似乎不太受人喜愛,種植面積也下滑,
也許是食用時與其他水果相較,就顯的不夠俐落乾脆而麻煩。

20080328_06

食用枇杷時,可以三四指頭扥握住較圓肥的底部,
由尖部撕下果皮至臍部停止,
逐一的一瓣一瓣私下全部果皮,
薄而軟的果皮,像是舞裙一般垂下,
美好而多汁水嫩的果肉扥在指頭上,
再開始品嘗那濕潤與柔軟的果肉美好,
微甜的,不酸、不澀、不需硬齒、不需費力的。
枇杷是體態優雅,皮膚溫柔細緻的女性,
適合這樣慢慢的品嘗,
也正適合晚春時節,
像是不捨春天的美好一般,
帶著輕輕嘆息與感謝大地美好的心情,

來自晚春的枇杷。

20080328_05


(本篇文章承蒙作者同意分享,轉載自「miru」部落格,網址:http://www.miru.idv.tw/index.htm

菜頭的護膚中心

小黑(白蘿蔔)住在南投埔里,當他長大後就得離家去流浪了。這天主人將小黑很多的好朋友裝在紙箱裡面,貨車哥哥把他們送往幾公里外的永康-菜頭護膚中心去去角質。為什麼要去去角質呢?因為這樣小黑皮膚會變的白晰、粉嫩,

不管是超級市場、大賣場或是傳統市場,都可以買到這種潔白無瑕的白蘿蔔。這一條白蘿蔔從產地採收後到您的手中,會經歷好幾公里的旅行,您相信嗎?甚至可能是環島一週的旅途喔。想知道旅途中他去了哪些地方?讓我來告訴您這個您所不知道的-菜頭的護膚中心!白蘿撥圖一

小黑(白蘿蔔)住在南投埔里,當他長大後就得離家去流浪了。這天主人將小黑很多很多的好朋友裝在紙箱裡面,貨車哥哥把他們送往幾公里外的永康-菜頭護膚中心去去角質。為什麼要去去角質呢?因為這樣的小黑(白蘿蔔)皮膚會變的白晰、粉嫩,賣相佳,主人才會有好收成。

從年輕做到老的護膚中心阿媽,經驗非常豐富,已經準備一大桶水,讓經過好幾公里的路程尚在暈頭轉向的小黑(白蘿蔔)清醒一下。去角質之前小黑需先將身體浸濕,護膚中心阿媽很溫柔的輕輕拿起小黑(白蘿蔔),靠在轉輪旁輕輕的將身上的皮膚角質一層一層的去掉,這是需要很小心的作業,太靠近轉輪是會去角質不成,可會將我碎屍萬段的一命嗚呼!一下子妳看我就從小黑變成一條「白嚇嚇」的菜頭。

白蘿撥圖二

回溯永康早期的產業,在地有一句俗語:永康出菜頭、大灣出美女人。這是永康大灣地區一項特殊的行業:洗菜頭。工廠主人表示他們一家已經經營近50年了,算是永康地區第一家經營洗菜頭的行業(我稱他為「菜頭護膚中心」)。兄弟二人從小跟著爸爸一起做到現在,現在在工廠工作的全都是自家人。

今天他們處理來自於南投埔里平頂農場的菜頭訂單,洗完後的菜頭會再運送到台北果菜市場或是本地的兵阿市。看似不起眼的菜頭護膚中心,他們可是處理來自全國各地的洗菜頭的業務,尤其是過年期間,這種菜頭護膚中心幾乎都需要通宵工作,才足以應付大量的訂單。為降低成本大都抽取地下水來清洗,因為大都是使用地下水,整個工廠四周都是使用地下水所產生的水鏽,這種工廠目前永康約有6家(我記錄到的),大灣一家之外,其餘都在市中心附近,算是永康地區一項蠻特殊的行業。

白蘿撥-圖三

公路運送的便利,讓大家一年四季都有新鮮的蔬果可食用,買一條埔里白蘿蔔也許是20元,貴一點的可能是50元,或者說連過鹽水的日本大根,在台灣也滿街都是。可曾想過當您吃下一口菜頭時,當下吃的那一口是什麼?消費一條20元的白蘿蔔看的到、吃的到,但無形的消費-水資源、運過過程的能源卻看不到。

想想!當農人採收後直接送到菜頭護膚中心,處理完畢再載送到果菜市場之後,再經過小盤商販賣,到您的手中最快也是第二天或第三天了,你確定買到的是「新鮮」的白蘿蔔嗎?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