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除了是溫室氣體重要排放源,土壤本身亦是重要的碳匯(Carbon sink)。透過農業技術與管理方式的改變,將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並,將大量的碳封存(Carbon sequestering)於土壤裡。例如改種多年生或長根作物…
國際糧食政策研究中心(IFPRI)五月發佈報告,指四十年後當世界人口增加40%到達90億時,稻米卻將減量20%(*1)。
對於一般人而言,稻米因氣候變遷而減量的消息,可能比不上麥當勞漲價所引起的普遍討論;但對於世界依靠農業為生的另外三十億農夫來說,靠天吃飯的他們,成為全球暖化極端氣候下的直接受害者。即使是自古即學習著適應大自然的農夫,面對當今如此頻繁的暴雨與乾旱,仍充滿著危機與挑戰。
暖化的受害者與加害者
自古以來,農業的命運不只被大自然所主宰,也被人類的行為與政策所左右。溫度、降雨量等氣候條件,以及灌溉系統、交通設施等人類建設,都會影響著作物的生長狀況,因此,在研擬農業氣候調適政策時,除了得面對陰晴不定的氣候外,也得考量農民的反應與政府的決策,研擬的過程因此充滿著各種不確定性。
但弔詭的是,農業不但是全球暖化的受害者,同時也是加害者,其除了會受到極端氣候的影響而減產外,農業本身也會貢獻出為數不少的溫室氣體。
工業化農業生產過程裡,所消耗的大量「石化」肥料、「石化」除草劑、水稻田排放的甲烷與農業機具的排放等等,總共排放全球14%的溫室氣體;而與農業開墾息息相關的森林砍伐等土地使用方式的改變,則佔了全球的19%,兩者合計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全球的三分之一(*2)。
但是,目前農業並無納入京都議定書的減量規範中,且已開發國家亦無法透過清潔發展機制(CDM)等靈活方式,進行農業減量計畫以換取減量額度。國際糧食政策研究中心(IFPRI)的尼爾森(Gerald Nelson)表示:
「農業就像十年前的森林一樣,知道他很重要卻屬於談判的邊緣。今年年底哥本哈根的氣候變遷會議將訂出五到十五年的新機制,目前減少毀林及森林退化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REDD)已被納入正式的後京都談判之中,在這個時間點將農業納進來討論將是非常重要的事情!」(*3)
聯合國農糧總署(FAO)最近提出的政策說帖表示,要穩定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只有在「農業、林業與其他土地使用」(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Other Land Use, AFOLU)上同時進行二氧化碳的減量才有可能達成(*4)。
且某些農業減量計畫,不僅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也將同時具有調適效果,得以幫助農民適應極端氣候,以維持生計遠離赤貧。當農民擁有較多經濟資源時,也會隨之具有較佳的氣候變遷適應能力,形成一種正向的循環。
減量與調適 能否雙贏?
但農業減量方法的實質內容是什麼?為何有些減量計畫會同時擁有調適效果?
農業除了是溫室氣體重要排放源,土壤本身亦是重要的碳匯(Carbon sink)。透過農業技術與管理方式的改變,將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並,將大量的碳封存(Carbon sequestering)於土壤裡。例如改種多年生或長根作物,可增加土壤中的碳固定量;
此外,管裡灌溉系統與肥料的使用則可降低甲烷與氧化亞氮 (N2O)這兩種以農業排放為大宗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另外實行農林間作(Agroforestry)與減少深耕,除了可促進土壤的固碳機制外,還能增加土壤含水量,進而提昇農作物面對乾旱的適應力(*1)。
除了上述針對農業作業方式進行改變外,在全球暖化與高油價的夾擊下,大量依賴石化產品、石化燃料(製造肥料、殺蟲劑、農機械、運輸等)的工業化農業,也將重新面臨省思。聯合國環境計畫署所倡議的「全球綠色新政」 (The Global Green New Deal)中即指出,有機農業藉由減少使用石化製品並增加土壤的碳固定量,每公頃會較慣行農法減少48%~68%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且每公頃的土壤裡還可多封存3~8噸的碳(*5)。
而美國羅德島學院(Rodale Institute)的研究則指出,若將美國一萬個中型農場轉變為有機種植,那麼光是土壤中所增加的碳固定量,將等同於1174,400汽車使用年限內所排放的碳(*1)。
無獨有偶,今年四月,歐盟發表的農業調適白皮書(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 the challenge for European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更直接指出,有機農業除了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之外,其土壤較高的含水性、以及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等優勢,將使得有機農業具有較佳的極端氣候抵抗能力,是同時具有減量與調適效果的耕作方法(*6)。
國際農業科學與技術發展評估組織(IAASTD),在為期三年的全球農業研究發現(*7),過度依賴石油與大量用水的現代化農業,已對環境造成巨大衝擊,而有機農業則是兼顧食物生產、水資源、生物多樣性、農民生計的耕作方式。因此該組織呼籲各國政府對補助工業化農業這種不永續的產業進行進一步的評估。
或許有人會質疑在這個擁擠的地球上,不依靠石化能源、化學肥料有辦法生產這麼多的食物嗎?目前下定論或許還太早,但過去的六十年來,我們將糧食生產與排放大量溫室氣體的非再生資源:石油,牢牢綁住,大量的溫室氣體造成全球不可預期的氣候變遷與糧食減產,而糧食生產不足又進一步弱化農民的生產能力,間接影響到全球的糧食安全,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即便工業化農業可在短期內維持較高的生產力,但人類要把未來糧食的生產賭在新油田的開發速度上嗎?面對未來數十個可能的六十年,我們是否願意去了解與接受其他不同的可能?
農業減量計畫 遭遇的困難
透過上述農業管理與技術變革等,來減少排放與增加土壤碳固定量的方式,並不涉及龐大資本的投入,但為何成本不高又具有龐大固碳潛力的農業,卻被《京都議定書》所忽略呢?
事實是,減量計畫通常需經過嚴格的認證程序(Monitoring, Reporting and Verification, MRV)後,才能獲得被認可的減量額度,要監測美國境內的一千五百座火力發電廠還容易,但要監測為數眾多且分散的開發中國家小農就困難多了。
目前是有一些可行的監測方式,例如以衛星進行土地使用狀況分析、便宜可測量土壤中碳含量的設備等。但農業要在《京都》架構下的碳交易市場中,獲得減碳額度並預防可能的碳洩漏(Carbon leakage),在方法學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上述的監測設備也需要資金的投入。
聯合國農糧總署在今年三月的政策說帖中(*10),提出農業納入氣候談判的三點建議,給了我們一點方向。
首先,開發中國家應優先將同時具有調適、減量效果的農業減量計畫,納入國家減量行動計劃書(Nationally Appropriate Mitigation Action, NAMA)中,以獲得已開發國家的技術與資金的援助。
第二,應將農業納入京都議定書下的清潔發展機制(CDM)裡,以提供開發中國家進行永續農業的經濟誘因,但最大的問題仍舊在於農業減量的認證方法上。
第三,是建立一個綜合的土地管理系統,將各種以土地為基礎的碳源與碳匯,例如:農業、林業等進行整合式的管理以達到較佳的效果並避免彼此間的碳洩漏。具體做法包括建立陸域碳匯的基線(Terrestrial carbon baselines)與建立土地使用相關的溫室氣體會計系統(Rigorous land-use GHG accounting system),以計算不同減量計畫的碳固定與碳洩漏量。
寸斤寸金 有錢恐也買不到
然而,農田除了碳源與碳匯這兩種功能外,亦有涵養水源、提供棲地、調節氣候、防洪等多重功能,歐盟在四月發表的農業調適白皮書中認為,應強化農地身為”綠色公共建設”的功能,以發揮農業在集水區管理、棲地復育、多元景觀的角色。
台灣在快速工業化下,西岸的許多灌溉渠道已被工業廢水所汙染(*8),而失衡的產銷結構與加入世貿之後洞開的門戶,使得農民加速離農。原先具有多重功能的農地逐漸重劃為工業與住宅用地。不知不覺中,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從二十年前的57%一路跌到2005的30.5%(*9)。
背後的成因,或許與我們國中地理課教我們的”比較利益”原則有關,認為每個國家應發展適合自己的產業,彼此交易獲取最大利益。於是,我們逐漸放棄農業與背後隱含的人與土地的關係,往高科技業聚焦,並告訴自己:只要我們擁有金錢便可以買到食物。
但2007-2008年的全球糧食危機敲響了一記警鐘。2008年初,稻米的價格一路飆高,在短短七個月內漲了一倍(*10),2008年3到5月間,中國、巴西、印度、印尼、越南、柬埔寨等主要稻米出口國皆嚴格限制稻米出口,美國Costco於是在4/23日開始限制每個人只能買兩包米(*11)。
姑且不論此次糧食危機,是否與全球氣候變遷有關,糧食安全無法與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劃上等號,而一旦轉作他用的農地,也無法在需要時迅速回到農業生產的用途上。
歐盟的前農業部長費席勒(Franz Fischler)指出歐盟將在2015年時由小麥、油菜子的淨出口國轉為淨進口國。他大聲呼籲歐盟應善用其糧食生產潛力,以對歐盟與世界的糧食安全貢獻一份力(*15)。
而歐盟預計在2013年翻新的一般性農業政策(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 CAP),也因為此次的糧食危機與糧食進口比例增加,而展開是否鼓勵增產的辯論。歐盟新的一般性農業政策將補助能保護環境、糧食安全與動物福祉的農場,並積極促進農業調適策略的發展(*12)。
農村Viva
相較於歐盟一般性農業政策,對於農業調適與永續農業的重視,目前農委會預計投入2,000億台幣的《農村再生條例》則顯得狹隘。其中關於農業碳排減量與調適、水資源與生態系的保護、台灣糧食安全等面向皆隻字未提,僅花錢進行農村的景觀改善,以打造”富麗新農村”為目的。
如能將這筆難得花在農村的預算,好好運用在灌溉系統的改善,讓農業灌溉渠道與工業污水放流管道分離,使得工廠的廢水遠離你我的食物,並推行同時具有減量與調適效果的有機農業、改善既有農業產銷失衡的問題,讓台灣的農村人口得以回流,將是功德一件。
當我們在思索農業減量與調適的同時,或許也該多欣賞農田多樣之美;因為除生產桌上的食物以外,田地亦涵養著各式生靈、祖先的記憶甚至我們的氣質。
【參考資料】
(*1) IFPRI May 2009 ”Agriculture and Climate Change An Agenda for Negotiation in Copenhagen”
(*2) IPS 02-Apr-09, ”CLIMATE CHANGE: Farming Could Be Friend or Foe”, By Stephen Leahy
(*3) Reuters 02-Apr-09, ”Put agriculture at heart of climate talks, says report”, by Aisling Irwin
(*4) FAO, ”Anchoring Agriculture within a Copenhagen Agreement”
(*5) UNEP Mar 2009 “Global Green New Deal Policy Brief”, p28
(*6) EU April 2009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 the challenge for European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p9
(*7) IAASTD “Synthesis Report 2008”
(*8) 環資 07-Mar-09 “農地重金屬汙染嚴重 灌溉水源4成底泥超過管制標準” 朱淑娟報導
(*9) 行政院農委會 2007 “糧食平衡表” & 自由電子報31-Aug-06,”去年台灣糧食自給率30.5%”
(*10) Wikipedia: 2008 global rice shortage
(*11) Euractiv 24-Mar-09, ”EU warned about looming food import surge”
(*12) Euractiv 2-Apr-09, ”EU mulls climate-change adaptation strategy”
【延伸閱讀】
1. 三分鐘搞懂《農村再生條例》 Mar 環境資訊中心
2.《糧荒成因複雜 慎選食材避險》 張楊乾 25-June-08低碳生活部落格
3.《地球暖化 加劇全球糧荒》 張揚乾 03-May-08 低碳生活部落格
4.《煞車 要在車禍發生前踩下》林鼎傑 08-April-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5.《農地重金屬汙染嚴重 灌溉水源4成底泥超過管制標準》朱淑娟 07-Mar-09 環境資訊中心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peopo聯播網」)
(作者為低碳生活部落格邁向哥本哈根青年志工寫手團)
作者介紹:
林鼎傑,帶著處女座完美個性的七年級生。喜歡腳採土地的細軟與稻穗的清香。退伍後當過攝影助理,拍過紀錄片。並與幾位朋友組成探討環境、農作、人的”土豆人”讀書會。目前就讀台大環工所碩士班。鼎傑在「邁向哥本哈根志工寫手小組」裏,主要負責觀察調適策略因應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