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呼叫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函式的方式不正確。Text Domain 為 twentysixteen 的語言套件載入過早觸發,這通常是由於外掛或佈景主題某些程式碼中的指示器過早執行所造成,而語言套件應該在 init 動作之後才載入。 請參閱〈WordPress 的偵錯功能〉以進一步了解相關資訊。 (這項訊息新增於 6.7.0 版) in /home/204091.cloudwaysapps.com/trdgcdbcqr/public_html/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14
農業 – 小地方新聞網

《我不只是一個人》作品6號:六龜農民產銷班(下)

琳瑯滿目的各種農產加工,嚐來總是份外清香,這每一樣,不僅是這群大哥大姐們的求生之藝,還是他們一生的血汗與生命。台灣現有體制無法還給農民的公道,六龜農友們正用自己的雙手點點滴滴的掙回來。

高雄縣六龜鄉的農民,災後組了一個有機農業產銷班,產銷班成員有二十人,從三十幾歲到六十幾歲,年紀都不小了,居然又回到教室上課,在王坤煌班長的帶領下,從有機農作到農產加工,他們不斷學習、研發、交換經驗、切磋技藝,他們一向是各自耕作的小農,有各自的經驗,對未來也有各自的想像,以有機農作而言,有人想種蓮霧,有人想種芒果、苦瓜、水蜜桃……等等。

宋建華先生只有三分地,他的農地緊臨荖濃溪畔,八八災後河岸掏空,差點波及他的農地,如今,往河床遠眺,他的農地就在斷崖邊。宋大哥的三分地都種蓮霧,也搞嫁接,嚐試著想研發出新的蓮霧品種,樂此不疲。他也想嚐試有機耕作,但宋大哥說,根據有機農業的生產經驗,平均一分地就得花上三、四十萬,而且得經過三至五年的土地復育才通得過驗證,對他而言成本太高,成本高就是風險高,他難以負荷。

對於許多像宋大哥這樣的小農而言,有機農業的確是一條遙不可及的路,未來能否成功,沒人能夠保證。阿坤班長也明白這些農友的心情,他不斷找人來上課、不斷在絕境中尋求生路,後來,在旗美社區大學的協助下,他們開辦了新課程,進行農產加工的學習和實作。對產銷班的農友而言,有機路迢迢,農產加工則不失為過渡時期的一條出路。

990514yuliouhuiochane-450.jpg
六龜有機產銷班班長王坤煌

台灣的一般農家,對所謂的「農產加工」,其實一點都不陌生。常見的菜脯、鹹蛋、高麗菜乾、辣椒醋、甚至肉粽、年糕,本來就是傳統農家嫻熟的農產加工技藝,只是,以前一向做來自己享用或分送親友,鮮少拿來交易,對於口感或外表未必未必那麼重視,如今要把它們做成商品,這又是另一回事了。

作為商品用的農產加工品,得注重食品安全衛生、得重視消費者的口感習慣、得留意包裝與行銷,一旦上綱到這些細節事務,農友們簡直一個頭兩個大。

但,既然事關生存,他們只能硬著頭皮進行到底,只見他們上課時不斷抄筆記,偶爾私下交談溝通心得,他們無非想從專家或老師那兒學得較為科學的經驗,讓嚐試錯誤的歷程縮得越短越好。

產銷班的農友們,有人想做酵素,有人想做梅醋、梅酒、檸檬酒……等等,因著不同的想像,就有不同的歧見,他們如何克服這些歧見才能讓產銷班繼續走下去呢?

經過耗時且反覆的磨合、討論,他們們暫時找到一個共識,他們打算成立一個共同的銷售平台,而不是成立一個共同品牌──每個農友可以生產各自的加工品,藉由建立生產履歷來各創小品牌,各自擁有不同的產品風味、並為各自的產品負責,阿坤班長則負責為產銷班建立共同的銷售平台,為農友們設計標籤與包裝,把農友們的產品銷售出去。

四月底,大我文創的攝製組回到六龜拍攝時,農友們已有各自不同的實作心得──阿甘姨的水果醋,微甜中帶著水果香,水果香這三個字簡直是阿甘姨的驕傲,讓她笑得差點合不攏嘴。宋建華大哥的梅醋梅酒已經「秘密」研發兩年多,今年又從台東買進百餘公斤的青梅重新試一次,我們直誇好喝,他直問:真的嗎真的嗎?嘴角卻掩不住半月形笑意。

尹立中、張碧雲夫婦的秘密武器就更多了:梅酒、檸檬酒、橄欖酒……我們每品嚐一樣,他們總是急問:好不好喝好不好喝?至於悠遊山城的羅新蘭大姐正忙著做鳳梨酵素,她帶著商場員工對著一顆顆鳳梨洗洗刷刷,不忘對我們解說:連皮一起做才好,所以一定要洗乾淨……

這群熱情的農友總會塞個幾瓶或幾包他們的產品給我們,叫我們帶回台北讓其他的夥伴嚐嚐,最後,攝製組終於說出自己的心得總結:我們這不叫拍片,而叫打家劫舍。農友們聽了,總是哈哈大笑。

琳瑯滿目的各種農產加工產品,我們嚐來總是份外清香,只因我們知道,這每一樣,不僅是這群大哥大姐們的求生之藝,還是他們一生的血汗與生命。台灣現有的政經體制無法償還給農民的公道,六龜農友們正用自己的雙手點點滴滴的掙回來。

產銷班農友們研製中的各種農產加工品,似乎都有個類似的時程──約莫都要半年後才能小試身手、賣賣看。於是,我們動了個小小的念,如果條件許可的話,半年後,約莫是秋天的十月吧,大我文創或許可以和產銷班合辦個小小的試賣會,六龜一場、台北一場。

朋友們,你可願意和六龜的農友們來個十月之約?

觀賞HD高畫質:http://vimeo.com/11490485

延伸閱讀:《我不只是一個人》作品5號:六龜農民產銷班(上)

(作者為大我文創執行長)

(本文轉載自「大我文創工作隊」)

國光石化不能說的秘密–跨海的臍帶關係

台灣耕地面積不大,但是食物種類多樣化,農業技術優良,發展精緻農業體系,利潤不見得比工業低,工業污染帶來的社會成本,常常是在工業利潤上,沒有被計算進去的成本。未來只有更廉價的工業產品,更高價的糧食需求…

政府很急!在箭靶全射向國光石化之際,政府卻急著盤算大城海埔地工業區,背後帶來的非凡意義。

國光石化設廠,從屏東南州到雲林台西,頂著官民合營的身份,一路走來都算單打獨鬥,政府並不是那麼強烈的支持,到了現今態度轉硬,一幅非建不可的決心,行政院在2009年3月核定國光石化投資計畫,並且訂出目標時程,希望在2015年6月開始量產,甚至期待在2010年上半年完成環評程序。

很急!這種限期完成的要求,讓環評變得有點諷刺,能夠不通過嗎?

國光石化急著建廠,石化財團有擴張的考量,就像環說書開宗明義,建廠原因是中油和台塑石化產業的競爭關係。在台塑麥寮六輕廠運轉多年,以及中國寧波建立石化下游工廠後,中油的壓力劇增,轉投資的國光石化加上合資的民營石化業者,組成一股抗衡台塑的力量,規劃在大城工業區設立年產120噸乙烯的國光石化,並由石油公會招募石化財團,前往中國海西台灣石化專業區,積極爭取設立年產100萬噸乙烯的輕裂廠。

財團急,有著商業競爭的壓力,尤其中國年產一千二百萬噸乙烯,未來還有高度成長空間,目標希望達到年產二千萬噸的能量,台塑麥寮、國光石化在這個背景下,個個磨拳擦掌想爭第一。

財團的拼鬥,有著商業競爭的壓力,那政府急什麼?就只為吸引投資創造財富,恐怕道理沒那麼簡單。

對於政府,國光石化的建造,重點不只是石化產業,而是二岸經濟臍帶的連結關係。

990419shuiacf0e59f8-360.jpg

中國的算計

中國高度成長,作為國家基礎工業的石化產業,有著急迫的需求,台灣石化業者清楚巨大的商機,中國當然也清楚台灣石化業者,想要前進中國的心理。但是在中國的算計下,早期以產業的思考,引入國外石化產業,打造中國的石化產業基礎,要求的是石化業必須在中國建立上下游產業,完成中國境內石化產業垂直整合的目的。

台塑海滄案,算是第一次石化西進的衝撞,在政府戒急用忍下,面對中國頻頻招手,台塑石化上游的輕油裂解不能放行,結果換來雲林麥寮工業區的開發,台塑只能在台灣煉油生產,前往中國寧波設立中下游產業。台塑的擴張,能量達到年產三百萬噸的乙烯,中油卻只有年產一百多萬噸的能量,於是官民合組國光石化,希望找地生產,追趕台塑。

中國知道台灣石化產業的競爭,再度規劃福建海西石化專業區,吸引台灣石化產業前往設廠。但是這次情勢已有不同,過去台塑海滄案,中國希望取得石化產業的關鍵技術,要求在中國垂直整合,到了現今中國生產技術精進,不乏國際大廠早已在中國設廠生產,現今吸引台灣石化業者前往設廠,目的不在技術,而在建立二岸的臍帶關係。

2009年中國提出「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明確的定義,將台灣納入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一環,福建海西區將是一個經濟特區,不只在石化業上先行整合,未來相關產業也會陸續整合,讓海峽二岸自由通航,甚至建造跨海大橋,挖通海底隧道,都是將台灣連結到中國地區經濟的算計。

台灣的拙計

中國想產業通吃,讓台灣變市場,但是對於台灣,面對石化業者出走壓力,政府算計的是石化上游根留台灣,中下游前往中國加工,成品銷往中國或轉口東協,建立跨海生產鍊,形成一個海峽兩岸的產業合作模式。

中國設立海峽西岸經濟區後,政府想在二岸經濟架構下,完成上游台灣,下游中國的跨海產業整合,透過政策管制不肯放行,依舊規劃在台灣設立石化上游產業,期待在ECFA通過後,石化列為早收名單,在二岸跨海合作生產下,原料台灣生產,免關稅進入中國加工,再銷往中國市場,甚至銷往東協,建立上下游分工的整合經濟圈。

於是,國光石化有其緊迫性,不只是產業的擴張,更負有因應中國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成立,台灣建立海峽東岸的產業區,形成跨海生產鍊下,扮演上游產業的定位角色。

所以,國光石化的興建,政府很急,急的不是產業,而是二岸關係。

但是中國態度很清楚,根本不考慮台灣一廂情願的盤算,在兩岸臍帶關係裡,石化產業必須在中國境內上下游垂直整合,台灣成為澈底依賴中國的市場。當台灣火速審查國光石化在大城濕地設廠案,中國在日前沒有批準台灣石化公會在海西區申請的設廠案,目的就是對台灣石化業者給予壓力,石化上游產業必須在中國設立,沒有台灣上游生產、中國加工的道理。

這個舉動,無異震撼彈,讓國光石化中多數想前往大陸投資設廠的民營業者,必須表態選邊站。因為中國的目的,已經不是石化設廠,而是在二岸臍帶關係中,扮演支配者與供應的角色,台灣只能對應海峽西岸的地區經濟,配合港口園區的設立。

財團的心意

這也是國光石化的真實問題,一旦中國擺出強硬姿態,縱使在政府依舊管制下,這些財團都開始會有不同盤算。換句話說,國光石化的開發有變數,不是環評的困難,而是中國要求前往設廠的壓力。

其實,石化業出走,已成遲早的定局,大情勢不利台灣,石化生產財團都想走,不僅市場中國大,土地投產中國便宜,勞工中國廉價,甚至石化產業在中國形成的國際聚合,都讓台灣石化業者天天算計想走。甚至石化業者精算到,一旦政府受不了壓力,開放石化上游產業,能夠前往大陸設廠,只要拆掉台灣工廠到中國重組,三到四年就能投產,比建設新廠需要五到六年,都能快速投產搶攻市場。

這種出走態勢,不只石化產業,鋼鐵、晶元、面板等產業,都有相同壓力,讓政府大量開發工業區,設立產業上游工廠,期待建立跨海上下游生產模式,最後在財團群起出走中,終成幻影。

台塑算得很精,一直想將麥寮工業港轉為綜合商業港,就是準備一旦產業外移,就能讓麥寮港成為二岸經濟圈中,扮演進出口的自由貿易港,甚至國光石化中,開發大城工業區的專用港,都是盤算在產業出走後,從工業港變貿易港,扮演二岸運輸的角色。

國光石化會是一個夢,如果中國強硬讓石化業者選邊,商人當然是追逐利益,政府期待簽定ECFA後,台灣掌握上游產業,前往中國加工銷售,終究會成為痴人說夢,政府心知肚明。

台灣石化生產內需已足,再增加的產量幾乎都是外銷為主,但在中國強力要求海峽西岸經濟區內的垂直產業建立,加上2015年量產早已錯失商機,台灣石化業者巴不得國光石化環評不過,台灣生產澈底破局,政府全面開放西進設廠。

政府不願,除了還有跨海產業整合的幻想,更想讓一些早想走的重大投資,發揮衝高成長率的選舉效用,形成民眾拒絕污染,財團為利想走,只有政府強行設立的一廂情願。

如果今天政府宣布全面開放,不僅國光石化會撤資西進,甚至台塑也會整廠遷移,就連許多產業也會相繼出走。

找尋贏的策略

其實政府必須面對,中國已非二十年前的落後,在經濟發展、國際合作下,他們根本無需依賴台灣技術,那種一項情願的台灣生產、中國加工跨海產業鍊,根本不可能實現,早期中國還要台灣的傳統產業,到現今已經看中台灣的主要工業,不斷設立特區壟斷生產線,財團見利選邊站,台灣和中國拼工業生產,實在已無本錢。

其實面對工業中國的強勢崛起,台灣必須認清競爭態勢,反而利用此一時機,進行產業轉型,像歐美先進國家一般,排除污染產業,在創意、管理、貿易與行銷等知識產業上精進,找出台灣的國際競爭力,這是中國之弱,也是台灣真正優勢所在。

甚至在產業分工下,讓中國拼工業,台灣重拾農業生產的優勢,無需在工業生產和中國纏鬥,而是以農業優勢進軍缺糧的國際市場。工廠可以搬,但土地不會走,在糧食爭奪戰一書中,指出經濟高度發展的中國,耕地面積越益減少,農民棄田從工,國民對食物多樣化的需求日益提高,世界要賺中國的錢,未來最重要將是糧食交易。

中國以工業所得彌補農業不足,在國際上四處購買糧食,常常是高價購買造成缺貨,轉變成為一個農業依賴輸入的國家,東協中泰國等國都準備以糧食來大賺中國錢財。

台灣耕地面積不大,但是食物種類多樣化,以及農業技術優良,發展精緻農業體系,利潤不見得比工業低,尤其工業污染帶來的社會成本,常常是在工業利潤上,沒有被計算進去的成本。未來世界,只有更廉價的工業產品,卻是更高價的糧食需求,台灣作為一個物產豐富之島,實在不該再毀損污染土地,追求已經走下坡的工業開發,等到發現糧食產業的重要,卻是面臨破壞污染,無法使用的土地。

臍帶不是絞刑索

國光石化,不只是一項投資案,背後有著二岸建立臍帶關係下,台灣未得養分,反而失血受傷的問題,失血的不只是工業外移,更有土地被破壞的問題,以及產業策略徹底崩潰的憂慮。

在台灣,未來願景失去方向,常常是財團因競爭、因無奈,開口要開發,政府一場內部會議,就全力配合興辦,完全失去投資政策的評估與審核機制。於是脆弱的環評,竟然成為產業不當投資的最後防線,而這條防線常常不太靈光,因為它頂多可以證明對環境有危害,卻無法指控一個投資案根本從頭就是錯,甚至為錯誤的治國政策背書。

國光石化、中科四期的廠商,都有前往中國生產的壓力,整個問題的核心,不是環評過不過的問題,而是這種準備出走的投資案,根本不該被同意,該群起反對的民眾,不該只是環境守護的人士,而是關心二岸經濟發展中,政府的態度和台灣定位的所有國民。

當政府呼應中國海峽西岸經濟區設立,以國光石化作為連結的臍帶關係,該反對的不只是環境破壞的問題,而是為了短期可見的投資效益,執迷這種包走包輸的工業角力,倒底台灣面對中國強勢,真正的願景和戰略是甚麼?

(本文轉載自「漂浪。島嶼」部落格)

農業與暖化─哥本哈根的COP15

一般在討論溫室氣體來源時,多以工業為優先考量;然而,越來越多人開始注意到農業體系與暖化的關係。不僅是因為暖化將影響農業生產狀況,衝擊人類的糧食供給,也在於食物的生產、加工、運輸、土地使用變遷…

12 月7日至18日的「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15次締約國大會」(UNFCCC,COP15)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經過了12天漫長的條文討論,最終各國在如何制定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到期,即2012年開始的「後京都時期」的相關減量、調適、技術轉移政策仍沒有共識。

農業生產作為重要的溫室氣體排放源,亦在會談中沒能被具體的指出,及決定出強力的因應措施;我們必須期待明年在墨西哥市舉辦的COP16會議有好的機制引領各國減緩與調適氣候變遷。

農業與暖化的關係

一般在討論溫室氣體來源時,多以工業為優先考量;然而,越來越多人開始注意到農業體系與暖化的關係。不僅是因為暖化將影響農業生產狀況,衝擊人類的糧食供給,也在於食物的生產、加工、運輸、土地使用變遷(雨林或森林變農地、草地變農地等等)、廢棄物處理(廚餘是否轉化為有機肥)皆佔不小的溫室氣體排放源比例。

而農業目前成為重要的能源(農業燃料,Agrofuel),其生命週期(生產、使用)是否能有效取代化石燃料,或與化石燃料相比有顯著的低碳效果,是另外一項考慮暖化與農業的議題。

當然,主流的工業化農業方式為人詬病,但若我們可以改變此農業為遵循自然探循環的農業(如減少化學肥料或農藥使用,甚至採用有機農耕),不僅可以看到減碳的效果,更會發現在極端氣候將驅於常態的危機下,生產損失的減少,與適應各種逆境的能力。

1-4296511237_cbba5da259
糧食體系應改變,不要氣候變遷(攝影/陳思穎)。

在哥本哈根會談中有關農業「減緩」(mitigation)暖化的討論

在這次哥本哈根會談中,有關農業議題的討論,未將重點放在如何實質減少農業生命週期中各階段的排放,反而討論的多為非耕犁、基改技術、農業燃料等;其中態度較重要的分別是美國、巴西、紐西蘭、丹麥、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分述如下:

美國主要提議的重點是Roundup Ready(抗年年春除草劑)的基改作物,搭配「非耕犁」(No-till)農法,以獲得「碳權」(Carbon credits)認可;此提議受到極大的爭議,因為推動基改作物實際上將增加除草劑使用。

巴西由於是農業燃料(Agrofuel)的主要生產和出口大國,不免在會議中大力提倡農業燃料在取代石油能源的前瞻性,並希望可以甘蔗的農業燃料作為主要的減碳項目。

紐西蘭由於在國內有近50%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農業,因此希望能在農業中獲得減碳的認可;然而紐西蘭作為農業出口大國,亦希望能推動出口。丹麥為肉製品重要的生產、出口及加工國,在農業議題上亦希望能推動貿易。

聯合國糧農組織提議REDD(減少開發中國家毀林及森林退化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關鍵議題1:REDD、LULUCF:可否有效管制農業,拯救森林?

農業相關因素引發的溫室氣體排放中,不能忽視的是土地使用變遷;如同「雨林變漢堡」一說;雨林遭受砍伐的原因,除了伐木業、都市開發,即是農業、畜牧業的生產。 REDD的用意在於減少開發中國家因伐林或森林退化所產生的溫室氣體。

該機制在2007年於巴里島舉行的COP13會談首度端上檯面,而在2008年的 COP14會談中,東非國家提議將該機制納入農業、林業、土地使用變遷相關的固碳項目,即REDD-AFOLU;不過因為機制過於複雜,會後仍舊無法獲得共識。

另外,REDD+(即納入農業、土壤、生質碳(Biochar)),也是重要的討論項目。儘管REDD在COP15最後決議的「哥本哈根協議」(Copenhagen Accord)有所提及,但可否管制農業部分沒有進展。 而LULUCF意指「土地使用、土地使用改變、林業」(Land Use, Land Use Change and Forestry),亦包括農業的部份;同樣因為機制複雜,少有國家進行檢測並運用。

關鍵議題2:漂綠的生質碳(Biochar)、農業燃料(Agrofuel)

農業相關的固碳項目中,新興的「碳貯存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或「地球工程」(Geo-engineering)中「生質碳」的運用,可說是會場的熱門焦點。

生質碳即是將木炭置入土壤中,過去亞馬遜雨林的原住民長期使用類似的方式,被科學家發現其固碳效果相當顯著,故大力推廣;其最大的爭議在於亞馬遜雨林是因其特殊的高濕度和封閉的環境,才能有此成效,而目前生質碳最大的實驗地點卻在乾燥的非洲大地。

另外,就算生質碳置入土壤中,一旦經過空氣燃燒,其釋放出的黑炭將成為製造溫室效應的兇手,且其長期固碳的能力受到質疑,因為可能無法長期穩定留在土壤中。

農業燃料的討論同樣持續延燒;在暖化議題成為各家相爭解決之道的潮流下,各國再度擴張其種植面積與產值。主要作物除了過去已大幅發展的大豆、玉米、甘蔗、棕櫚樹外,還包括最近當紅的痲瘋樹、尤佳利樹等。

農業燃料究竟是否較為環保?巴西和印尼同樣是重要的雨林地區,農業燃料的生產加劇伐林狀況早已是不爭的事實,無論是過去大家熟知的大豆、玉米、棕櫚樹,或是過去宣稱不與雨林搶地的巴西甘蔗、新興的痲瘋樹等。而諸多科學家已經提出證據,表示由於改變土地使用方式,及集約式生產等原因,實際上農業燃料比傳統化石燃料所釋放的溫室氣體多出17到420倍,卻一再獲得乾淨能源的美名。

2-4297258394_affc2b73d6
印尼小農說明,印尼的農業燃料發展如何加劇雨林砍伐(攝影/陳思穎)。

農業「減緩」暖化:應重視的項目

實際上,我們可以不需要前述的「減緩」方式,而發展依循自然原則的農耕,以達到減量效果。如「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s),和美國知名的農業政策研究單位──「農業與貿易政策中心」(Institute for Agriculture and Trade Policy)皆指出了效果顯著的減量方式:

包括不使用化肥和除草劑、利用有機質與土壤微生物培育土壤肥力與碳、適當植被避免土壤直接暴露於空氣、適當的耕犁、多運用多年生和一年生作物的配合耕作、好的堆肥方式、良好管理草地等,皆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或固碳上有非常好的成績。

農業「調適」極端氣候

另外,有關於因應極端氣候的「調適」(Adaptation)部分,這次的哥本哈根會談仍舊沒能認可有機農業或小農農耕的重要性與前瞻性。儘管工業化的農業成為重要的溫室氣體排放源,但若可以改變耕作方式,實際上農業不僅在固碳,也在調適極端氣候的效果非常顯著。

「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s)即指出為何有機農業能調適極端氣候的原因;包括能防止土壤流失及復育土地、耐乾旱及洪水,並有效利用水資源、培育有抵抗與復原能力的作物、作物的基因多樣性、多作物的混作、建構在地農民的知識。

減緩機制衍伸的問題:搶地搶糧的REDD、農業燃料、生質碳

REDD、農業燃料、生質碳不僅是場內官方會談的重點議題;更因為其驅趕小農、可能引發糧荒,成為場外小農團體反對的焦點。其中最令人憂心的即是農業燃料。2008年4月爆發的全球性糧食危機,其中一項原因即是農業燃料的發展,引發糧價飆升;儘管如此,隨後仍沒有受到有效的管控與治理,反而更加擴張。

巴西、印尼和非洲各國是最重要的農業燃料生產地;無論是在哪個國家,推動農業燃料後非常明顯的後果是,小農無法擁有原本自家生產糧食的穩定性,土地遭到大型的農業燃料企業奪取;甚至在非洲的狀況是,企業不斷宣稱其種植在「不毛之地」,搾取土地資源,產量卻極低;所謂「不毛之地」常常是當地居民賴以維生,進行農耕或放牧的土地。不僅許多農民因此而失業,儘管少數能進入農業燃料體系成為農工,都遇到薪水或賣出農產品的收入大幅下滑,被迫到市場上購買價格上漲的食物。

而REDD和生質碳在非洲的推動也面臨類似的問題,尤其是生質碳若要達到顯著的固碳效果,已有科學家估計,需要在非洲使用10億公頃的土地造林才足夠;儘管生質碳仍缺乏研究證實,已在近幾年大量使用非洲的土地作為實驗場域,驅趕在地的農民。

3-4297258652_b467d12081
農業燃料是錯誤的解決氣候變遷的方式(攝影/陳思穎)。

對COP16的期待與關注

哥本哈根會談最終以破局收場,條文中提及了後京都的各項政策必須在明年年底舉辦的COP16完成。農業與無論是在加劇暖化,或減緩暖化、調適暖化上,都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角色。

上述被NGO、小農團體譽為「錯誤的解決之道」的各種方式,無疑地仍會成為官方協商中優先認可與施行的項目;而所謂回歸自然碳循環以減量、固碳、調適的「正確解決之道」,我們希望能在協商中原處於被忽略的地位,逐漸獲得重視。

另外,無論是我們希望如何農業如何因應之,皆應該顧及保障人人獲取足夠糧食的「糧食安全」(Food Security),甚至面臨飢荒的最弱勢族群,如何找回自我掌握糧食生產與獲得食物的「糧食主權」(Food Sovereignty);這次在哥本哈根會談中不見相關討論,我們也期待在COP16,能在這些議題上有具體的進展。

(作者為「綠色陣線協會」工作者)(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協會」原文刊於2010年1、2月號《有機誌》)

建立農業風險分攤機制

過去的統計資料,天然災害補助金額只占總損失金額的一○%,亦即此次一四○億元的農業損失,農民從現行辦法中所獲得現金補助金額可能不到十四億元。舉例,現行補助辦法規定每公頃果樹補助六萬元,以這次損失最嚴重的高雄和屏東的香蕉為例…

根據農委會不斷的上修數字,目前的農業損失已超過一四○億元,其中以漁產損失四十一億元最高,其次為農作物損失三十七億,再來農田損失十九億元,畜產損失十三億元,農業設施損失二億元。這次莫拉克颱風所造成的農業損失極為慘重,許多農民真是欲哭無淚。

過去的統計資料,天然災害補助金額只占總損失金額的一○%,亦即此次一四○億元的農業損失,農民從現行辦法中所獲得現金補助金額可能不到十四億元。舉例說,現行補助辦法規定每公頃的果樹補助六萬元,以這次損失最嚴重的高雄和屏東的香蕉為例,每公頃的生產成本高達四十萬元,補助金額和生產成本相差太大,現行農業天然災害補助辦法已難以因應此次農業部門的損失。

再加上這次災害集中在主要農業產地,農產品與重要種源之供應都受到嚴重衝擊,使得農產品市場的價格居高不下,且可能達數周甚至半年以上。故針對這次莫拉克颱風對國內中南部地區農業的影響,我們提供底下的建議。

首先是提高農業災害補助的水準。提高農業補助金額的原因有三,第一,這次受災狀況主要是大量土石、泥流所造成的農地與魚塭流失或不堪使用,與以往的淹水或風災所造成之作物泡水或倒伏不同,這些農田魚塭要恢復到可生產之狀態並非個別小農戶可以獨立負擔,亟需外界或政府之協助。

第二,農委會雖已上修農業災損至一四○億元,其實真正損失可能遠比這個數字高,主要原因在於這個災損數字並未包含災後之整地清理、泡水後不堪使用之機器資材、或因道路不通、橋樑斷裂所造成後續無法運送或立即恢復生產的間接損失。

第三,如農委會提高農業補助水準,將有助於農民立刻進行復耕,進而穩定國內的農產品市場價格,減輕眾多消費者與餐飲業者負擔。我們認為此次農業災害的損失不宜以過去的農業天然災害的補助辦法來辦理,希望政府能針對災區實地的需要並掌握時效性,撥出特別預算與人力來做好災後重建之處理。

其次是農業風險分攤機制的設立。農民是看天吃飯的高風險之生產者,因為農產品消費及生產的特性,風調雨順時,產量大增,而價格卻大跌,當災害發生時,卻血本無歸,因此須要政府的介入來分散這些風險。目前政府的「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雖可以提供一些幫助,但面對像莫拉克這樣的世紀巨災,事實上效果極為有限,對於災後的重建工作更是無法發揮功能。

再者,隨著全球暖化,類似異常氣候與災害發生之頻率與強度將會有增無減,在科技水準尚無法在事前完全掌握天候資訊下,政府實有必要研擬可長可遠的風險分攤機制,較可行的方式應是農業保險。以日本和美國為例,皆有農業保險的機制來幫助農民分散天然災害風險。

台灣雖然幅員很小,但以莫拉克颱風所造成的災害集中於南部與東部為例,南部與台東的農漁民雖有重大損失,但是中北部的農漁業者則不受影響,甚至還可因農產價格的上揚而獲利。

若平時農漁民能透過各鄉鎮農會體系,全體加入天然災害之保險體系,在災害發生時也可透過保險基金來支應後續之重建費用,而不必完全仰賴政府的救濟。另一方面,政府也可透過此一保險體系來建立生產登記制度,瞭解農漁民之生產面積與狀況,做為規劃各種風險分散(如種源種苗之生產)與產銷調節之根據。

(陳吉仲為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特聘教授,張靜貞為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本文轉載自8月25日中國時報)

搶救黑金–胡麻

當胡麻種植下去那一刻直到收成之時,我與胡麻都是接受同角度的陽光、喝著同一水庫的水,我跟胡麻在這裡一起過生活,似乎只有冬天吃著熱呼呼的麻油雞才驚覺似乎相識,對於胡麻的認識與瞭解可真是全然不知呢﹗

編按:本文為作者記錄胡麻從生產到製油的過程系列文章,關於胡麻製油過程,請閱讀「灣裡街上的麻油香」
────────────────────────────────────────────────────────────

胡麻(Sesamum indicum L.)屬胡麻科胡麻屬,原產於非洲及印度,為一年生草本作物,又名芝麻、油麻、烏麻及麻仔等等。

980731-huma-001-360.jpg

胡麻種植以春、秋作為主。春作以2月下旬到3月下旬,秋作以8月下旬到9月中旬,撥種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以作畦栽培方式播種,也有的以撒種子方式。至於種子的來源,假設今年有收成胡麻一般農友都會留下一部分胡麻以作為隔年栽種的種子,胡麻種子也就會一代一代的被傳下來。

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網頁資料指出:民國50年胡麻的種植面積曾高達8,845公頃(產量約4,501公噸),民國88年種植面積為838公頃(產量約為458公噸)之後便逐年漸少。台灣胡麻每年消耗量約3萬多公噸,其中進口胡麻約佔98%,國產胡麻僅佔2%。又以台南縣種植最多。

980731-huma-002-360.jpg
在農曆潤五月的季節裡,台南縣境內多處都可看到這般農田景象,一束束的胡麻相依偎的站立田間。

怎麼說要搶救黑金–胡麻呢?

胡麻因為不是高經濟作物,而且都是休耕時期才會種植。目前胡麻並沒有用機械採收,從採收至脫粒全部皆需人工,雖然種植胡麻是相當費時費工的農作,但這些種植的農友們依然沒放棄這項幾乎沒有利潤的黑金-胡麻。

種植一分地約可收成200斤胡麻,但也有收成不到100斤,據說胡麻已經「失收」兩年(收成不好),所以今年價格稍許上揚。一斤胡麻約在150-160之間(進口泰國或越南的胡麻一斤大約60元左右)。雖收成效益不佳但種植的農民卻仍豁達的說:種下去能夠收成多少,那是天公伯決定的﹗

980731-huma-003-360.jpg
綁胡麻的竹片

當胡麻成熟到可以收割的時候,農民會到菜市場或竹子店購買竹子剖切而成的竹片條(一束大約35元。),這也是綁胡麻必備的用具。首先將割下來的胡麻用竹片條捆成一束一束,約略6小束再捆立成一大束然後站立於田間,讓炙熱的陽光慢慢曬乾果莢。

980731-huma-004-360.jpg

雖然35度的超高溫太陽「毒」的讓人受不了,但一顆顆小不拉嘰的胡麻卻超享受這豔陽的照射全身上下乾燥的迫不及待想脫殼而出。曬了10天的胡麻已經「乾」(乾燥)了,邀夥左鄰右舍親朋好友一起來「鬥卡手」「共麻阿」(台語)。

「共麻阿」(台語)首先要在農地鋪上帆布,用棍子在曬乾的胡麻蒴果上下敲打,讓已經乾燥的胡麻掉下來。因為還有部分的胡麻尚未乾燥,敲打完的胡麻會再豎立田間3-4天左右,再進行第二次的「共麻阿」(台語)。

980731-huma-005-360.jpg

被敲打的胡麻會連同胡麻葉子等雜質一並掉下,這個時候需要有一組人將胡麻進行簡單的過篩去掉雜質。

過篩雜質時自然「風」是很要緊的角色,這時候如果有徐徐吹來「風」的幫忙,這道手續即可將雜質去掉得非常乾淨,如果當天完全沒自然「風」,在田間做完簡單的分離之後,農家主人就得帶回家用人工風力-電風扇幫忙「吹」掉雜質。大熱天採收這僅僅0.1公分大的胡麻真是費時費工,得來真是不易!

980731-huma-006-360.jpg

經過多日,第二遍的胡麻也已採收完成,老農夫婦將珍惜多年阿公所留下來的「竹篩」拿出來,在自家旁的空地進行最後的整理工作。看到這一幕,讓人驚覺這已是多年不見讓人熟悉的農村樣子!

當胡麻種植下去那一刻直到收成之時,我與胡麻都是接受同角度的陽光、喝著同一水庫的水,我跟胡麻在這裡一起過生活,似乎只有冬天吃著熱呼呼的麻油雞才驚覺似乎相識,對於胡麻的認識與瞭解可真是全然不知呢﹗

這應該是我們對於食品知道的多;對於食物(食材)瞭解太少吧!

走!割稻去:讓孩子親近土地

基於希望下一代對稻米的想像,不要只停留在大賣場的售物架上的商品;基於希望下一代對土地的想像,可以領悟土地生產糧食以滋養人類。得知有旗美社大舉辦收穫季,便報名參加,期望親近土地的行為,能內化為大人與小孩…

台灣早期聚落係建構在以農業生產及其衍生的相關行業為主要活動的土地上,社區的居民以稻米為主之農作物栽培耕作。社區聚落單元,週遭繞以農田,經濟活動於土地發生,而形成經濟性、社會性、教育性與生態性密切契合的綜合體。

然而當代農村在經歷工業文明與都市文明的擠壓,逐漸形成鄉鎮模式的聚落空間,其中亦包括都市機能中的工業、商業用地,改變了傳統農村立基於農業的關係,與都市鏈結成為一種城鄉供需結構。因為市場機制,都市不斷榨取傳統村落資源,而不對等的經濟結構下,逐漸擴大城鄉差距,傳統村落在欠缺公部門政策正面積極關注以平衡城鄉差距情況下,鄉村逐漸面臨衰頹的危機。

人們對於土地的想像,往往成了房地產的價格數字;對於農作物的想像,漸漸成了大賣場的拍賣吆喝聲。基於希望下一代對稻米的想像,不要只停留在大賣場的售物架上的商品;基於希望下一代對土地的想像,可以領悟土地生產糧食以滋養人類。得知有旗美社大舉辦收穫季,便報名參加,期望親近土地的行為,能內化為大人與小孩惜物愛鄉的性格。

割完稻子,打完穀子,進了村子與遠在新竹的人類學家以手機閑聊。我提到,或許在這畝實驗性的稻田,稻子的每個生命階段,都可以試著開放給期望親近土地的人某種程度的參與,在不影響稻子正常成長的情況下。因為,有這麼多朋友的關心,稻子應該會更有信心長得更好,表現給這麼多關心它們成長的人類吧!

980713-kidrice-360.jpg打穀�-2

旗美社區大學宅便來了二包在來米,剛好二個孩子一人一包,藉由身體的親近土地,然後得到土地的回報,體會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感受。藉由身教替代言教,相信會在孩子身上留下親近土地的記憶。

如果為了下一代,我們期望這樣的學習讓孩子長大後不會遺忘對土地的感情。那麼我們這一代是否也應該重新學習這堂與土地相處的課,少一些對土地價格的過度期待,多一些對土地價值的正面對待。不要努力在農村添加無謂不適宜的人造物,而多尊重大地隨四季自然的萌發、成長、結實與休養生息。留給下一代真實的作物、真實的土地與真實的村子。米-1

《農再條例》 該把暖化寫進去

農業除了是溫室氣體重要排放源,土壤本身亦是重要的碳匯(Carbon sink)。透過農業技術與管理方式的改變,將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並,將大量的碳封存(Carbon sequestering)於土壤裡。例如改種多年生或長根作物…

國際糧食政策研究中心(IFPRI)五月發佈報告,指四十年後當世界人口增加40%到達90億時,稻米卻將減量20%(*1)。

對於一般人而言,稻米因氣候變遷而減量的消息,可能比不上麥當勞漲價所引起的普遍討論;但對於世界依靠農業為生的另外三十億農夫來說,靠天吃飯的他們,成為全球暖化極端氣候下的直接受害者。即使是自古即學習著適應大自然的農夫,面對當今如此頻繁的暴雨與乾旱,仍充滿著危機與挑戰。

980620-ditan46832-400.jpg

暖化的受害者與加害者

自古以來,農業的命運不只被大自然所主宰,也被人類的行為與政策所左右。溫度、降雨量等氣候條件,以及灌溉系統、交通設施等人類建設,都會影響著作物的生長狀況,因此,在研擬農業氣候調適政策時,除了得面對陰晴不定的氣候外,也得考量農民的反應與政府的決策,研擬的過程因此充滿著各種不確定性。

但弔詭的是,農業不但是全球暖化的受害者,同時也是加害者,其除了會受到極端氣候的影響而減產外,農業本身也會貢獻出為數不少的溫室氣體。

工業化農業生產過程裡,所消耗的大量「石化」肥料、「石化」除草劑、水稻田排放的甲烷與農業機具的排放等等,總共排放全球14%的溫室氣體;而與農業開墾息息相關的森林砍伐等土地使用方式的改變,則佔了全球的19%,兩者合計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全球的三分之一(*2)。

但是,目前農業並無納入京都議定書的減量規範中,且已開發國家亦無法透過清潔發展機制(CDM)等靈活方式,進行農業減量計畫以換取減量額度。國際糧食政策研究中心(IFPRI)的尼爾森(Gerald Nelson)表示:

「農業就像十年前的森林一樣,知道他很重要卻屬於談判的邊緣。今年年底哥本哈根的氣候變遷會議將訂出五到十五年的新機制,目前減少毀林及森林退化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REDD)已被納入正式的後京都談判之中,在這個時間點將農業納進來討論將是非常重要的事情!」(*3)

聯合國農糧總署(FAO)最近提出的政策說帖表示,要穩定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只有在「農業、林業與其他土地使用」(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Other Land Use, AFOLU)上同時進行二氧化碳的減量才有可能達成(*4)。

且某些農業減量計畫,不僅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也將同時具有調適效果,得以幫助農民適應極端氣候,以維持生計遠離赤貧。當農民擁有較多經濟資源時,也會隨之具有較佳的氣候變遷適應能力,形成一種正向的循環。

減量與調適 能否雙贏?

但農業減量方法的實質內容是什麼?為何有些減量計畫會同時擁有調適效果?

農業除了是溫室氣體重要排放源,土壤本身亦是重要的碳匯(Carbon sink)。透過農業技術與管理方式的改變,將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並,將大量的碳封存(Carbon sequestering)於土壤裡。例如改種多年生或長根作物,可增加土壤中的碳固定量;

此外,管裡灌溉系統與肥料的使用則可降低甲烷與氧化亞氮 (N2O)這兩種以農業排放為大宗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另外實行農林間作(Agroforestry)與減少深耕,除了可促進土壤的固碳機制外,還能增加土壤含水量,進而提昇農作物面對乾旱的適應力(*1)。

除了上述針對農業作業方式進行改變外,在全球暖化與高油價的夾擊下,大量依賴石化產品、石化燃料(製造肥料、殺蟲劑、農機械、運輸等)的工業化農業,也將重新面臨省思。聯合國環境計畫署所倡議的「全球綠色新政」 (The Global Green New Deal)中即指出,有機農業藉由減少使用石化製品並增加土壤的碳固定量,每公頃會較慣行農法減少48%~68%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且每公頃的土壤裡還可多封存3~8噸的碳(*5)。

而美國羅德島學院(Rodale Institute)的研究則指出,若將美國一萬個中型農場轉變為有機種植,那麼光是土壤中所增加的碳固定量,將等同於1174,400汽車使用年限內所排放的碳(*1)。

無獨有偶,今年四月,歐盟發表的農業調適白皮書(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 the challenge for European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更直接指出,有機農業除了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之外,其土壤較高的含水性、以及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等優勢,將使得有機農業具有較佳的極端氣候抵抗能力,是同時具有減量與調適效果的耕作方法(*6)。

國際農業科學與技術發展評估組織(IAASTD),在為期三年的全球農業研究發現(*7),過度依賴石油與大量用水的現代化農業,已對環境造成巨大衝擊,而有機農業則是兼顧食物生產、水資源、生物多樣性、農民生計的耕作方式。因此該組織呼籲各國政府對補助工業化農業這種不永續的產業進行進一步的評估。

或許有人會質疑在這個擁擠的地球上,不依靠石化能源、化學肥料有辦法生產這麼多的食物嗎?目前下定論或許還太早,但過去的六十年來,我們將糧食生產與排放大量溫室氣體的非再生資源:石油,牢牢綁住,大量的溫室氣體造成全球不可預期的氣候變遷與糧食減產,而糧食生產不足又進一步弱化農民的生產能力,間接影響到全球的糧食安全,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即便工業化農業可在短期內維持較高的生產力,但人類要把未來糧食的生產賭在新油田的開發速度上嗎?面對未來數十個可能的六十年,我們是否願意去了解與接受其他不同的可能?

農業減量計畫 遭遇的困難

透過上述農業管理與技術變革等,來減少排放與增加土壤碳固定量的方式,並不涉及龐大資本的投入,但為何成本不高又具有龐大固碳潛力的農業,卻被《京都議定書》所忽略呢?

事實是,減量計畫通常需經過嚴格的認證程序(Monitoring, Reporting and Verification, MRV)後,才能獲得被認可的減量額度,要監測美國境內的一千五百座火力發電廠還容易,但要監測為數眾多且分散的開發中國家小農就困難多了。

目前是有一些可行的監測方式,例如以衛星進行土地使用狀況分析、便宜可測量土壤中碳含量的設備等。但農業要在《京都》架構下的碳交易市場中,獲得減碳額度並預防可能的碳洩漏(Carbon leakage),在方法學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上述的監測設備也需要資金的投入。

聯合國農糧總署在今年三月的政策說帖中(*10),提出農業納入氣候談判的三點建議,給了我們一點方向。

首先,開發中國家應優先將同時具有調適、減量效果的農業減量計畫,納入國家減量行動計劃書(Nationally Appropriate Mitigation Action, NAMA)中,以獲得已開發國家的技術與資金的援助。

第二,應將農業納入京都議定書下的清潔發展機制(CDM)裡,以提供開發中國家進行永續農業的經濟誘因,但最大的問題仍舊在於農業減量的認證方法上。

第三,是建立一個綜合的土地管理系統,將各種以土地為基礎的碳源與碳匯,例如:農業、林業等進行整合式的管理以達到較佳的效果並避免彼此間的碳洩漏。具體做法包括建立陸域碳匯的基線(Terrestrial carbon baselines)與建立土地使用相關的溫室氣體會計系統(Rigorous land-use GHG accounting system),以計算不同減量計畫的碳固定與碳洩漏量。

寸斤寸金 有錢恐也買不到

然而,農田除了碳源與碳匯這兩種功能外,亦有涵養水源、提供棲地、調節氣候、防洪等多重功能,歐盟在四月發表的農業調適白皮書中認為,應強化農地身為”綠色公共建設”的功能,以發揮農業在集水區管理、棲地復育、多元景觀的角色。

台灣在快速工業化下,西岸的許多灌溉渠道已被工業廢水所汙染(*8),而失衡的產銷結構與加入世貿之後洞開的門戶,使得農民加速離農。原先具有多重功能的農地逐漸重劃為工業與住宅用地。不知不覺中,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從二十年前的57%一路跌到2005的30.5%(*9)。

背後的成因,或許與我們國中地理課教我們的”比較利益”原則有關,認為每個國家應發展適合自己的產業,彼此交易獲取最大利益。於是,我們逐漸放棄農業與背後隱含的人與土地的關係,往高科技業聚焦,並告訴自己:只要我們擁有金錢便可以買到食物。

但2007-2008年的全球糧食危機敲響了一記警鐘。2008年初,稻米的價格一路飆高,在短短七個月內漲了一倍(*10),2008年3到5月間,中國、巴西、印度、印尼、越南、柬埔寨等主要稻米出口國皆嚴格限制稻米出口,美國Costco於是在4/23日開始限制每個人只能買兩包米(*11)。

姑且不論此次糧食危機,是否與全球氣候變遷有關,糧食安全無法與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劃上等號,而一旦轉作他用的農地,也無法在需要時迅速回到農業生產的用途上。

歐盟的前農業部長費席勒(Franz Fischler)指出歐盟將在2015年時由小麥、油菜子的淨出口國轉為淨進口國。他大聲呼籲歐盟應善用其糧食生產潛力,以對歐盟與世界的糧食安全貢獻一份力(*15)。

而歐盟預計在2013年翻新的一般性農業政策(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 CAP),也因為此次的糧食危機與糧食進口比例增加,而展開是否鼓勵增產的辯論。歐盟新的一般性農業政策將補助能保護環境、糧食安全與動物福祉的農場,並積極促進農業調適策略的發展(*12)。

農村Viva

相較於歐盟一般性農業政策,對於農業調適與永續農業的重視,目前農委會預計投入2,000億台幣的《農村再生條例》則顯得狹隘。其中關於農業碳排減量與調適、水資源與生態系的保護、台灣糧食安全等面向皆隻字未提,僅花錢進行農村的景觀改善,以打造”富麗新農村”為目的。

如能將這筆難得花在農村的預算,好好運用在灌溉系統的改善,讓農業灌溉渠道與工業污水放流管道分離,使得工廠的廢水遠離你我的食物,並推行同時具有減量與調適效果的有機農業、改善既有農業產銷失衡的問題,讓台灣的農村人口得以回流,將是功德一件。

當我們在思索農業減量與調適的同時,或許也該多欣賞農田多樣之美;因為除生產桌上的食物以外,田地亦涵養著各式生靈、祖先的記憶甚至我們的氣質。

【參考資料】
(*1) IFPRI May 2009 ”Agriculture and Climate Change An Agenda for Negotiation in Copenhagen
(*2) IPS 02-Apr-09, ”CLIMATE CHANGE: Farming Could Be Friend or Foe”, By Stephen Leahy
(*3) Reuters 02-Apr-09, ”Put agriculture at heart of climate talks, says report”, by Aisling Irwin
(*4) FAO, ”Anchoring Agriculture within a Copenhagen Agreement
(*5) UNEP Mar 2009 “Global Green New Deal Policy Brief”, p28
(*6) EU April 2009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 the challenge for European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p9
(*7) IAASTD “Synthesis Report 2008
(*8) 環資 07-Mar-09 “農地重金屬汙染嚴重 灌溉水源4成底泥超過管制標準” 朱淑娟報導
(*9) 行政院農委會 2007 “糧食平衡表” & 自由電子報31-Aug-06,”去年台灣糧食自給率30.5%
(*10) Wikipedia: 2008 global rice shortage
(*11) Euractiv 24-Mar-09, ”EU warned about looming food import surge
(*12) Euractiv 2-Apr-09, ”EU mulls climate-change adaptation strategy

【延伸閱讀】
1. 三分鐘搞懂《農村再生條例》 Mar 環境資訊中心
2.《糧荒成因複雜 慎選食材避險》 張楊乾 25-June-08低碳生活部落格
3.《地球暖化 加劇全球糧荒》 張揚乾 03-May-08 低碳生活部落格
4.《煞車 要在車禍發生前踩下》林鼎傑 08-April-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5.《農地重金屬汙染嚴重 灌溉水源4成底泥超過管制標準》朱淑娟 07-Mar-09 環境資訊中心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peopo聯播網」)

(作者為低碳生活部落格邁向哥本哈根青年志工寫手團)

作者介紹:
林鼎傑,帶著處女座完美個性的七年級生。喜歡腳採土地的細軟與稻穗的清香。退伍後當過攝影助理,拍過紀錄片。並與幾位朋友組成探討環境、農作、人的”土豆人”讀書會。目前就讀台大環工所碩士班。鼎傑在「邁向哥本哈根志工寫手小組」裏,主要負責觀察調適策略因應部份。

穀災現場─水稻空包彈持續蔓延

雖獲農委會給予災害補助與稻田與植株清理費用,農民還是大嘆補助金額連成本的1/3都不到。而且還告訴他們執行時要將僅剩的稻穀都一併和植株「完全清理」,等於是要農民將僅存的一、二成稻穀倒進田裡…

受今年天候異常影響,不僅日夜溫差大,夜晚氣溫仍偏低,使得東部水稻發生罕見不稔實災情;原本應該是一整片綠油油的稻田,現在卻變成淡黃色,葉片呈現枯萎狀,因為在部分水稻孕穗期,日夜溫差太大,才會導致抽穗不良。裡面通通都是空包彈。

980605emptyrice-360.jpg
從照片中可看出部份稻穗直立,部份稻穗彎曲

嚴重的「稻公─水稻徒長病」

農民俗稱「稻公」的水稻徒長病由病原真菌所引起,在花東地區田間相當嚴重, 罹病的稻株劍葉平伸、結穗不飽滿,甚至不稔實成為空穗,嚴重病株到中後期還會乾枯死亡。

這種病害近幾年來在台灣各地區水稻苗床及本田都日趨嚴重,尤其在花東地區更為猖獗,推究原因,可能是田間禁止焚燒殘留稻稈,病菌隨罹病殘株留存田區土壤,密度逐年升高,導致採種田普遍發病,稻種帶菌率隨之增高,種子如果未經適當消毒,秧苗即會普遍罹病,插秧後在本田又再遭受土壤中的病菌感染,使得水稻徒長病發生日趨普遍而嚴重。

花蓮玉里鎮到富里鄉原本是稻米產量最大的產地,不過,最近卻像感染新流感一樣,有300多甲地的有機水稻及糯米,罹患三合一病症,就連耕種40、50年的老農夫也從來沒看過,趕緊向花蓮農改場派專家到現場會勘,只是一時也找不出病因。就因玉里鎮和富里鄉部分稻田出現不稔實症災情,所以花蓮米倉二期稻作收成恐大受影響。

縱谷地區98年一期稻作「空包彈」情況嚴重,農委會專案給予每公頃8000元的災害補助金,另有稻田與植株清理費用每公頃12000元。本期稻作受低溫災害損害率超過20%的農民,可以備妥土地登記簿謄本、身分證、印章及相關證明文件,前往所在地的鄉鎮市公所申請。縣府將迅速彙集資料,辦理履勘及複查工作,儘速將補助款發放給受災農民。

雖獲農委會給予災害補助與稻田與植株清理費用,農民還是大嘆補助金額連成本的1/3都不到。而且還告訴他們執行時要將僅剩的稻穀都一併和植株「完全清理」,等於是要農民將僅存的一、二成稻穀倒進田裡,這樣做是浪費糧食,誰願意這樣做?!在農民的心裡,浪費糧食是會遭天譴的。所以「完全清理」的做法讓他們陷入痛苦,這一點政府應該考量到。

不過花蓮縣縣長謝深山體恤農民不捨稻田耕除,決定自籌財源加倍彌補損失,縣府決定再加碼每公頃八千元補助給受災農民。

病症從南花蓮向北部蔓延

原本以為只發生在花蓮縣南區的水稻不稔實情況,沒想到逐漸在北區顯現。花蓮縣政府農發處處長陳德惠,昨天到吉安農地察看,發覺「空包彈」的情況嚴重不輸南區,由於北區的水稻比南區晚約二十天播種,所以這種「空包彈」情況顯現得比較晚,有些外表漂亮的稻穗,其實裡面都空了。不少北區農民可能至今還未察覺自己的水稻已出現不稔實情況。

image002

以下照片是在北區吉安鄉稻田還未開花的情形

種植台梗十六號的吉安農民葉森源說:「我每天都過來看,覺得很奇怪,不明白為什麼今年的稻穗都不下垂?」原本稻穗長出來十天之後就會開始下垂,但這次已過了二十天了,稻子還是直挺挺,一摸之下,才驚覺稻穗幾乎是空的,成了名副其實的「空包彈」,沒有重量當然不會下垂。

他自己預估,到收成時可能只能收到兩成。糟糕的是,他的稻田是「採種田」,是將要供應水稻種子的田地,一旦採種田普遍出現空包彈情況,擔心連吉安今年的二期稻作種源可能都會有問題。

image003

以下照片是吉安農民葉森源拿著他田裡的稻穗做比較

另外一位種植台梗四號的農民張清昌說,他的稻田情況也非常嚴重,大約有九成都是空包彈,幾十年來從沒遇到過這種情況,所以沒想到自己的稻子裡面竟是空的,剩下的也應該是無法出售的碎米,損失慘重。

花蓮縣政府農發處處長陳德惠呼籲農民趕緊察看自己的水稻情況,一旦出現兩成以上的空包彈,就可以向鄉鎮農會提出補助申請。目前農委會的受理申請日期到六月十日截止,符合補助的受災農民請儘快在期限內,向受災地鄉鎮市公所提出申請。

立委傅崑萁在今天「6月5日」帶領上千受災農友前往台北,向農委會抗爭,要求提高補助,來降低農友的損失。

(本文作者為「花蓮公民新聞寫作」學員)

我的地方感─高雄路竹

早期的路竹是台灣南部重要的農業鄉鎮,曾經以蔬菜及雞蛋的產量創出傲人的成績。有人說路竹四寶為蕃茄、花椰菜、雞蛋、虱目魚,路竹的農業特產有番茄、花椰菜和雞蛋,花椰菜種植面積達150公頃以上,每日供貨量近100公噸…

路竹對我來說是個有特殊情感的地方—因為我出生的地方就在這裡,而且十餘年從未離開。

路竹的歷史

路竹鄉早期稱為「半路竹」而後改為「路竹」,地名說法有二,伊是本地竹林茂密可供行旅歇息,故有此名,二是認為「半」為「絆」的諧音,因本地竹林茂盛而礙於通行,故稱「絆」路竹。

位於高雄縣界的西南方,南接岡山鎮、永安鄉、東鄰阿蓮鄉、西連湖內鄉是位於台南市與高雄市之間,鄉內轄甲北、甲南、竹園、下坑、社西、社中、社南、社東、竹東、竹西、竹南、鴨寮、三爺、文北、文南、竹滬、頂寮、新達、後鄉、北領,共計二十村。

路竹地區早期在荷據時期是馬卡道族大傑顛社民活動的領域,主要暫居現金鄉內社東、社中、社西三村,三村舊名大社庄,現在仍以此稱呼。在明鄭時期,因應糧食不足,大肆開墾農田,路竹也在當時開墾的重心之一,產生許多墾拓聚落,當時路竹境內已聚集大量漢人。

清領時期,地方官員為了經營地方,對於冒險來台開墾的漢人均大力招徠,當時路竹的竹東、竹西一代,以發展成鳳山縣治下3大市街之一—半路竹街為高雄縣開發最盛的地區也是唯一的市街。

日治時期,殖民政府對高雄縣的聚落發展並無太大干涉,整體聚落數目並無太大變化,但規模上因為人口的增加而不斷擴張,尤其是具行政軍事機能者,是台灣南路的守備要地;不過也有少數聚落因為流行性傳染病導致滅庄。

光復之後因為聚落規模擴大造成合併的現象,土地使用的情形有逐漸形成一體的趨勢,隨著戰後村落規模的重新劃定,始現目前的規模。

重要的農業鄉鎮

早期的路竹是台灣南部重要的農業鄉鎮,曾經以蔬菜及雞蛋的產量創出傲人的成績。有人說路竹四寶為蕃茄、花椰菜、雞蛋、虱目魚,路竹的農業特產有番茄、花椰菜和雞蛋,花椰菜種植面積達150公頃以上,每日供貨量近100公噸,居全國之冠,過去還曾銷往日本、香港,賺取不少外匯。

路竹生產的雞蛋,在50年代曾為國內最大宗,全國蛋價當時均以路竹蛋價為參考,雖然生蛋雞養殖業陸續外移,但產量仍相當可觀,且外銷到許多國家。

蕃茄是路竹鄉最熱門的農作物之一,也是嘉南平原以南最大的蕃茄產地,種植面積超過百公頃,品種多達數10種,較多者為盛蜜、嬌女、秀女、朱麗、金玉、金艷,因新園等品種,尤其是下坑地區地勢低窪,土壤地質鹽份高,黏稠性高,經果農研發特殊栽植,推出的聖女小蕃茄口味特殊,20多年前就有全國知名度,行銷全國。

去年的12月二十七、八號有舉辦路竹鄉蕃茄文化節「蕃喜來路竹」活動,以蕃茄為主角,活動內容多采多姿,有蕃茄評鑑、蕃茄盆栽DIY、蕃茄造型陶藝、蕃茄盃兒童寫生比賽、蕃茄盃書法比賽、社區園遊會,表演活動等,吸引許多民眾到場親近蕃茄,也成功的向外推銷路竹番茄全新的形象。

蕃茄文化節最受歡迎的是蕃茄盆栽DIY區,雖然採現場報名方式,依然吸引民眾大排長龍,體驗親手種植蕃茄與培養成長的喜悅,現場每人發給香槿幼苗3株,並由專人解說栽種方式,既可享受田園之樂,更對蕃茄的營養和價值留下深刻印象。

蕃茄親子造型陶藝活動區也是熱鬧滾滾,親子一起捏陶弄土樂陶陶,還有兒童寫生比賽與書法比賽,兒童專注的創造,家長在旁陪伴加油打氣,讓番茄文化節充滿親子同樂的氣氛。以前不知道原來路竹的番茄這麼有名,還舉辦蕃茄文化節,家鄉已經發展出一項自己的特色,值得我們保存。

記憶中的生活場景

小時候搬過一次家,舊家那邊是住宅區,可是有豐富的商圈,離市場、學校、商店、賣場、麥當勞都很近,走幾步路就到了,上小學可以用走路的,中學騎個腳踏車一下就到,生活機能非常好。

小時候也常常走路去逛夜市、買文具,路竹的夜市以前也蠻有名的,整條路上兩邊都是小攤販,賣很多吃的、穿的,好不豐富,還記得自己喜歡吃滷雞腳、燒酒螺、小上海炸雞、薯條、熱狗。但現在因為擴路,所以另闢空地作夜市地點,反而攤販變比較少,覺得很可惜,以前那種熱鬧的場景,整條路滿滿的人潮,現在看不到了,剩下新型的管理場地,那種親切感快消失了,看著時代變遷,也有一種無奈感。

現在的家在郊區,購買東西變得不方便,最近的只有一間全家,賣吃的很也少,學校也比較遠,感覺完全不一樣。隔壁是鐵蛋工廠,每年過節固定都會送禮品,一直是我很期待的事。

附近有一間廟,「天后宮」,恭奉媽祖,還有二媽、三媽、土地公、註生娘娘…等,是我們路竹區的大廟兼活動中心,每天早晨5點和下午5點都會撞鐘,廟前有很大的廣場,籃球場上每天都可以看到小孩子鬥牛,小時候也常到廣場練習騎腳踏車、打羽毛球,廟的後面還有溜滑梯和盪鞦韆,小時後都會到這裡玩,很快樂的時光。

每年媽祖生日都非常熱鬧,可以看到拜拜、祈福,布袋戲、歌仔戲是必有的慶祝活動,不過小時候都看不懂在演什麼,也有好多小攤販來擺攤,以前最愛吃雞蛋冰了,真是超級美味的,不過現在的冰感覺沒以前的好吃,味道怪怪的,有點失望。

元宵節也都會在這裡舉辦猜謎和節目,還有「喀龜」(不知道國語的說法),爺爺幾年會突然來一次,就帶個小烏龜回來吃,吃起來脆脆甜甜的麵粉製品,很好吃,最近幾年沒吃到覺得很懷念;猜謎活動我們幾乎每年都有參加,不過有時題目好難,猜不到就會離開,而太簡單也不行,一下子禮物就被拿光了,有一年出台語題目,奶奶很厲害,猜對好多題,連主持人都說你們拿走好多獎品,我們小孩子還要輪流抱獎品回家放,那時候真的很高興、很開心。

家附近還有養雞、豬、羊、稻田、菜田…等,家對面就是養羊的,每天都會聽到羊咩咩的叫聲,半夜也會聽到像人哭的聲音,不過沒深究羊是怎麼了,已經習以為常;養豬的、養雞的都在附近不遠處,奶奶常去養雞場直接買剛下的雞蛋,也比較便宜,不過因為這些養殖場的原因,每當南風吹來時,總是有一股濃厚的味道,剛搬家時很不能接受,都要掩鼻關窗戶,現在已經麻痺了,沒有什麼感覺,不過姑姑、姑丈來時,還是說味道很重,可是我們都沒聞到。

鄉土田野調查,發現故鄉的人事

剛升大一的暑假,因緣際會,看到有傳單說明鄉公所想徵募志工蒐集一些鄉土的知名人物事蹟,做鄉土田野調查,就跟著國中同學一起加入志工行列。

為期兩個月中,我們每天到鄉公所報到後,即出發去採訪、探找鄉土資源,到處去拜訪知名人物的後代,向他們訪問一些長輩的生平事蹟,也訪問一些老人家他們小時候的重大事件或時代的變遷,借舊物、舊照片,那時候還蠻專注在這件事,也發覺原來我們家鄉有這麼多知名人物是我所沒聽說過的,有好多地方我也不曾探索,很新鮮也有興趣。

知名人物如憨孝港,一負盛名的大力勇士,傳說是石頭神投胎;還有日治時期家大業大的紳章受領者—洪宗沛(洪仔派),是當時路竹地區的有錢人家,所住的是當時罕見的洋樓,且因任職於製糖會社,累積大量的財富,也當過路竹庄長(相當於現在的鄉長),據老一輩的說:家中不乖的小孩聽到「洪仔派」三個字,便不敢在胡鬧亂哭,當時連警察也都必須禮讓他們三分,可見當時先生的權勢與地位。

當然洪仔派也有他的傳奇故事,非常有趣味,訪問問老一輩的人,他們到現在都記憶猶新。其中也訪問自己的爺爺、奶奶一些以前的事,還有古地名,也挖出很多舊照片,刊登在我們調查團隊努力後出刊的三本小本子裡,現在回想起來整個調查的過程其實很有趣,還能會心一笑。這過程讓我學到訪問的困難處、資料的收集是不容易的一件事,也讓我重新回想、重新認識自己家鄉的歷史和文化,是很寶貴的經驗。

過往的故事,老一輩的長者或許還能娓娓道來,可是年輕的一代在當今的學校教育下,對自己家鄉的事物卻一無所知。過往的事蹟終究會被淡忘,但是每一份記憶和經驗都是很寶貴的、很重要的,寫這樣一份作業讓我回顧過去的點點滴滴,打這些字句時,也能感受到一種融合著在地情感的溫暖,使我對家鄉文化更加認同,更積極認識自己的家鄉。

(本文作者為成大學生,參與「農村社會與文化」課程後撰寫之「我的地方感」期末作業,經同意收錄於本專題中。閱讀更多專題內容請點選「我的地方感」專題)

網路直播與音樂試圖拯救農村生命

在台灣,農業議題獲得愈來愈多的關注,只不過不是因為農業部門蓬勃發展,而且剛好相反。3月的時候我報導了即將在立法院通過的農業再生條例,由於該條例問題跟爭議很多,農委會受到來自於農人、學者、以及社運份子…

在台灣,農業議題獲得愈來愈多的關注,只不過不是因為農業部門蓬勃發展,而且剛好相反。

3月的時候我報導了即將在立法院通過的農業再生條例,由於該條例問題跟爭議很多,農委會受到來自於農人、學者、以及社運份子聯合起來的壓力,必須舉辦更多場公聽會,特別是在鄉下地區,已獲得更多民眾意見。

然而這些公聽會多半被主流媒體所忽略,親自參加公聽會的公民記者將他們的報導發表在小地方新聞網上,成了公眾得知這些討論跟辯論的唯一管道:

公民報導與公聽會

4月21日,在高雄縣的公聽會,公民記者Relax報導

美濃林英清先生也表達公聽會並沒有達到政府資訊真正公開,他是自己上網下載條例看了五遍,認為條例中有許多問題,但是也無法在公聽會中表達意見。…

最後,李分局長似乎沒有聽到這些質疑的聲音,說出「今天民眾全都是支持農再條例」的結論準備總結高雄場公聽會,但台下馬上有民眾回應「哪裡有!」

隔天,在花蓮縣,Peggy報導

開放發言的時間到了,看著現場許多聽不懂國語、不會寫字的老人家,我擔心不會寫發言條的他們,是否會有發言權?

果然,上台發言的幾乎全都是立委、議員、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村長。………..

聽完一場不談農村再生發展條例內文,也沒有任何政府與民間對話與回應的公聽會,我跟阿公、阿嬤一樣,在離開時領了便當。

官僚且制式化的公聽會在網路上遭受嚴厲批評,最後,4月29日,總統馬英九同意在總統府接見反對農在條例的行動人士。在會議中,馬英九要求農委會主委陳武雄重新檢視整部條例,並且「有需要的話」,將修改過後的條例上網公佈。

然而,會議過後並沒有任何實質改變,立法院的多數委員已經決定在5月20日之前通過此條例,這天也是馬英九總統就職一年的紀念日。

行動人士因此自發策畫透過網路廣播舉辦「公民公聽會」。他們稱這次行動為「三小媒體網路直播」:

網路直播

苦勞網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是就是二小媒體,但三小媒體還有一小就是「你」。

第一次跨媒體合作將會在5月26日上午九點半,台北立法院現場進行網路直播,三小媒體也邀請公民記者、部落客、地方組織者、社區營造團隊一同參與「台北現場報導」或參與「地方端點直播」。

希望將辯論現場畫面傳送到農村與社區,你可以協助報導在地的聲音、將討論農再的心得繼續投稿民間媒體。農再的討論不能只在官方辦的公聽會中草率結束,地方更可以以主動的方式,要求官方來地方辦公聽會,透過網路直播在一起檢視公共政策是否有問題?激盪起真正「由下而上」的討論,非讓「由下而上」成為政府卸責的口號。 

農人-運動者 也利用TwitterStickeractionjustin.tv 以及其他社交媒體來傳播以上訊息。

然而,最近馬英九在5月17日反馬傾中政策大遊行與跨夜靜坐之後面臨新一波政治危機。公眾注意力可能會被導向更戲劇化的政治爭鬥,而忽略了「例常法律制定程序」,像是農在條例。

歌與音樂

同時間,有一個獨立樂團:好客樂團以另一種方式提升公眾對台灣鄉村危機的意識。樂團的成員本身也都是農人,最近還入圍了第二十屆金曲獎的最佳樂團。的確,文化途徑非常有效。

Ecogoodies 推荐好客的「愛吃飯」專輯:

這是我喜愛的一張專輯”愛吃飯”,是好客樂隊的主唱陳冠宇,在2006年離開喧囂的城市,走進台東池上的有機稻田,開始耕田計畫…

跟許多人一樣,我早早就離開生長的家鄉,自此在都市裡停留,家鄉的記憶也總是愈來愈遠。每次,感覺受傷或是失望的時候,就會想起家鄉空氣和土地的味道,讓我想要回到最先出發的地方,找到重新來過的力量。

980524-ricelove-360.jpg
照片來自於Guan Yu, 好客的主唱。

好客樂團在他們的部落格上描述入圍金曲獎後的心情

現在我待在田裡的時間更多了,每天心繫著田地裡的植物,覺得心頭充實。金曲獎反而成了惱人的外務。我做音樂的目的不是為了金曲獎;但他的力量卻又那麼強,讓我不得不把它掛在心上,心情跟著它起起伏伏

他們約3年前開始稻米合作社的實驗性計劃。好客樂團的吉他手柯志豪在環境資訊中心上解釋他們的想法跟稻米合作社的日常流程:

我們在農田中演出,下田插秧除草,替稻米拍攝紀錄片,攥寫文章,攝影,寫歌,製作唱片,甚至將我們種的有機米,在台北女巫店演出時實地煮給來看演出的觀眾們一起享用

我們相信健全的市場機制是提供較多的選擇,可以使整個市場更強韌與增加彈性,生產者不再只有藉由仲介者來進行行銷,甚至可以選擇一半透過仲介者,另一半自己直購

樂團使用WikiMapia來顯示他們栽種的農田的所在,並且鼓勵他們的聽眾跟樂迷加入合作社。

除了好客樂團以外,農村武裝青年生祥也將他們對消失中的台灣農業感到的愛怨跟憤怒,以音樂表現出來。這些樂團跟音樂家也積極參玉街頭集會或抗議活動,反對毀滅性的農業政策以及全球化。

台灣的藝術家與行動者在各式各樣的社會議題上合作越來越頻繁,儘管他們的影響力跟政府以及大企業相較依然不強,但是藉由一起努力,他們讓公民社會更加有活力。

最後,請聽農村武裝青年這首充滿憤怒,描述台灣農業跟鄉村生活如何被侵蝕的歌「我不願再種田」,這是他們去年在自由緬甸、自由翁山蘇姬音樂會上的表演。

 

本文轉載自「Global Voices 繁體中文版」,這是一個全球公民新聞串連計畫,本篇文章以透過翻譯於全球其他地區被閱讀關注)

(5月26日上午9點30分,將透過網路廣播舉辦「公民公聽會」─「三小媒體網路直播」,閱讀更多訊息請點選這裡)

小地方新聞網